时间:2023-03-03 15:42:5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学语文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
1.要重视朗读。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美感。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蕴味往往能充分而酣畅地体现。美读还能创设情
感氛围,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
2.在作文教学中,可通过种种活动,让学生走进电视、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感知自然之美、人情之美,从而提高其审美感知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中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形象,通过鉴赏,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之美、人格之美。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首先,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诸如作者的风格流派甚至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蕴含的是意境美。
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当今社会,就读于中学课堂特别是城市中学课堂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就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所言,他们很多失去了手足之情,有些不但没有手足之情,更不再有舅舅、姑姑、叔叔、大伯,人格上的缺失非常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强化中学语文情感教育非常重要。
其次,在中学语文课堂进行情感教育是课程标准和新的语文课的明确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谈到有关文学鉴赏目的和态度时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它们都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最后,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任继愈先生在给台湾《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的序言中写道:“多年来我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奠定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是在大学学了哲学课或政治课开始的,而是在中学时代,从十二三岁时随着身体的发育、知识的积累、意志的培养平行进行,同步开展的。”中学时代正是他们情智成熟的黄金时期,在这时让他们诵经阅典,透过教师的生动讲解让学生在名篇佳句、锦绣华章的书香中熏陶浸染,既感受文章内涵之深厚,又及时矫正注重教材体系的传统课堂教育内容,校本研究领悟人生哲理之睿智,从而使道德情操变得高尚,审美趣味得到提高,进而促进中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二、情感教育的方式
20世纪初,一大批活跃在中国文坛的作家学者,他们同时也是很出色的国文教师。除了博学之外,很重要的就是他们身上的热情、温情、重情这些很本真的东西。语文是很人性化的、情感化的,教师的良好性情与之交相融会,学生的心灵才能得到最人文化的滋润。情感教育就应该是教师以自己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相互渗透、交流。
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相比于其他学科,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文质兼美,贮藏着大量的感情因素:有对个人信念的执着、对朋友的守义、对事业的追求、对祖国的忠诚与爱;有肆意的笑容、淡然的平静、嚎啕的哭泣。这些丰富的情感因素是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
首先,教师要自己要溶于情感。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教师想要用自己的课程打动、感染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感动自己。所以,教师需要正确的理解把握教材文章的主题大意,抓住角色的思想感情,把握住感情因素并体验其中的情感,进而激发自己的情感。这样,教师教授时才能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正是这样。
然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共鸣:
1.在教学时,运行绘声绘色的语言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必然能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
2.除了充分利用丰富的文本内容进行情感教育外,还应进一步讲究方式方法,拓宽渠道,切实培养学生的情感理解、情感交流、情感表达、情感实践的能力,真正让中学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情感的理想沃土。教师应倡导诵读,让学生在与经典文本的亲密接触之中,在朗朗书声之中,在自我的理解感悟之中,去培养感悟语言的灵性与润泽自我的人格。
3.另外,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使他们活泼的天性得到发展。同时,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同时塑造细致、认真的性格。
【中图分类号】G633.3
已逾期颐之年的徐中玉(1915-)先生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语文教育家、作家,由他撰写、编选的教材、教学用书达千万余字,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无疑是已修订至第十版的《大学语文》以及在文艺理论上的不凡成就。而徐先生在中学语文教育上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却鲜少被提及。
徐中玉先踏上文艺研究道路的缘由也与他在少年时期对中学语文课的一个疑问有关 “国文老师讲课时总是连连称赞课文写得好,还读得抑扬顿挫、不亦乐乎。可是这些文章究竟好在哪里呢?又是怎样写出来的呢?老师不怎么讲这些,这个疑问就一直存在我的心里。”少年时的困惑也成为他所钻研的方向,始于此的上下求索造就了他的一身学问。徐先生在撰写发表文艺理论文章之外,也不断思索着中学语文教材、教学问题,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参与、主持了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H)版(实验本)的编辑工作,H版教材于1991年起付梓出版。
纵览徐先生的中学语文教育思想,包括教材编选在内,他对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有一番独到的深思和见解,这里从H版教材、教师、教法及学法这四个层面进行简要概括和梳理。
(一) 教材之用
上海市在1988年5月成立了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负责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全面改革,并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套适应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和条件较好的学校使用的中小学教材。H办教材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由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徐中玉出任教材主编。
H版教材采取分编合册的做法,把阅读、写作、语文知识、听说等集中编排在同一套教材之中,各项内容分进合击,旨在逐步培养学生的能,以注重积累,培养习惯,指导学法,训练思维为教材的编写理念。同时,也重视文学因素,强调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教材以练阅读能力为主线。每个学期都集中训练了三种阅读能力,意图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训练要求包括理解、鉴赏、评析三个层级,形成了由易入难、相互关联的序列,属于螺旋式的编排方式。下面以阅读模块为例,对教材特点进行概述。
1.选文系统
H版教材分为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两类,讲读课文供教读训练,自读课文供学生自主学习。一般来说,一个阅读单元中的前两篇文章为教读课文,后面两篇为自读课文,或者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相间。H版教材的编写符合认知发展的规律,体现出训练阅读能力为重点的编写策略。
2.知识系统
H版教材的知识系统分为文化常识(1-5册)和文言知识(第6册)两大板块,其余则分散地穿插在阅读和表达体系之中。文化常识的单元从现实主义的《诗经》一直延伸到近代爱国诗文,展现了五千年的历史长卷,也发挥着涵育情感的效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助读系统
H版教材的助读系统中包括教材说明、单元标题、文话和自读提示四个部分。其中,单元标题标明了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文话紧跟单元标题单独成页,设在文章之前。自读提示设在自读课文之前,以问题的形式对重要内容与写作进行提示,从引起学生对关键性的问题的思考,进而帮助学生在宏观上把握课文。
4.作业系统
H版教材的作业系统分为课文作业和单元作业两部分。讲读课文后大多设有5道练习题,前3题侧重于启示性思考,具有提供教学思路与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导向作用,后两题反复前一单元训练要求,检测基础知识。
5.插图系统
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插页中的彩色图片,二是选文中的黑白插图。
一般来说,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又一种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本的导入方式。
(二) 教师之功
“文艺教师应当是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教育家”, 担负起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任务文,具体来说从以下四个方面下足功夫:一要每天抽出时间阅读文学书;二要在教学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吸收历史资料,不能离开文艺作品另外来谈一套历史;三要进行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审美教育;四要在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具体分析概括时,培养学生的美感。 教师要在透彻理解咀嚼文本后带领学生领会语言之美和蕴藏于其中的力量。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与学习材料发生有意义联系,实现这种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指导、点拨和启发。
(三) 教法之思
徐中玉先生的文章和专著中多次对语文教学和教法问题作出论述,他从方法、构思、思维、准备和学习内容等五个方面论说了学好语文应具备的条件。他主张基于作品的教学方法,意在传授基本知识和进行读写训练,将堂课内外、生活和文学进行有机结合。
1. 分析形象,感受形象
“为了要从文艺作品中吸取教育意义,就必须从‘体验’其中‘生动的形象’入手,这才可以使学生进入‘生活内部’”。做到这一点不能落入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窠臼,而最佳方式是进行创作性的叙述,创造性的叙述就是进行读讲和具体的分析。 在叙述和讲授的过程中,通过朗读的方式,指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做到与文中的形象感同身受,当然,教师也要进行理性总结。
2. 生动、清晰地阐述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所起到的感染,不可小觑,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关注中。徐先生对此曾阐述道“教师一定要正确地、易懂地、生动地把作品分析给学生看,教师对作品的情绪态度,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可以发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准备中应该入乎其中,并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作出生动丰富而清晰深刻的讲解及说明。
3. 不能脱离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授课如若只是自说自话,会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文学教师应该不脱离学生,应该知道他们的程度和情绪,需要和困难。他应该接近学生,运用各种积极的办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独立工作的习惯。” 教师应该眼里有人,富有热情和亲切感,知道了学生的症结所在才能加以帮助,促进学生的长足进步。
(四) 学法之得
徐先生认为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以下也从学生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来介绍先生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
1. 阅读
作为阅读包括教材在内的各种作品时“如果只知道爱好故事而不能通过故事去欣赏和接受更重要的东西,就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读者。” ,而欣赏中最大的难关如何摒弃个人偏见,带着负面情绪学习语文,自不会有所得。
“学语文一定要下苦工”,徐先生学了一辈子文学,他的话语重心长,“具有以下粗浅的感性的知识并不等于已能完全懂得别人的作品。这中间一定要经过一个苦学苦练的过程。” 语文学习可以进行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在生活的大语文环境中的有意注意,这是一个日生日成循序渐进的过程;二是在语文课程经由教师指导进行集中训练,学好语文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速成的,要引起教和学生足够的重视才行。
2. 写作
作文要去陈言,使文字读来让人觉得清新自然。空话废话客套话流于形式,读着如味同嚼蜡,获得清新的语言则需由内而发,体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滋味,也就是眼处心生句自神。“如果有正确的见解,真挚热烈的感情,和丰富的生活滋养,他的文字就可以触处生姿色,而且无往而不稳当妥帖。” 而如欲达到这样的境界还要有创造的能力,不仅是语言上的陌生化也是情感上不同于一般人的真心真意。
万樊榭有语“多作不如多改”,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在成文之后加以修改完善是重要且必要的,这也是提升作文能力的良机。徐先生也对文章的修改作出过指导“文章修改要达到两个目标,第一,就是要把不正确或不够整齐的内容改成尽可能的正确,进一步还要改成尽可能的深刻;第二,就是要把不具体生动的表现形式改成为尽可能的具体生动” ,这也就是说,文章的修改可从两点入手,一为内容,二为形式。
大道至简,徐中玉先生的文章平白如话,当我们翻开书页时就好像能听见一位长者亲切的谆谆教导,他浅易却生动的文字却总能一针见血得指出一直存在却难以言明的问题。徐先生学养深厚,为文求其真美,为师则如春风化雨,也无怪古语有云大德必得其寿,再读先生文章及编纂的教材,获益亦颇多。语文学科在新时期以来有很大发展,H版教材在现在看来虽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印记,但教材中所凝聚的编者智慧仍熠熠生辉,其以学生为本,重知识也重能力的编写特色仍值得我们研究借鉴,H版教材敢为人先的编写理念成为沪教版教材勇于创新的滥觞。我们不仅要秉承前人严谨治学,勤于思考的精神,更应师其意不泥其迹,结合当下现状,为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及教材的合理编写提出新方法新思路。
参考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和道德,使之充满人文关怀。在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教师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幸福感与自豪感,明显的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大胆进行民主教学是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新课标中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引导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等语文教育理念,正在被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广泛地接受。与此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了极大地重视,我们希望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平等,师生之间不仅是教与被教的关系,更是互相合作的关系,我们更期盼由此而形成的一种自由宽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教师的创造欲。语文教学过程要关注人、关注社会和生活,优化课堂氛围,形成师生互动,体现人性的平等。让学生张扬个性,独立地表达见解,学会和他人的良性沟通,正是语文教学人性化的良好体现,也是语文课培养学生人性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活动中,要科学地把课文知识纳入到人性化的教育中,做到知识皈依人性,寓人性化教育于日常小事之中,善于从身边事例及时提炼,对学生进行生动教育。
另外,新课程基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出“语文课程应根植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崭新理念,强调语文与其他课程的沟通。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来增长见识,提升自己的能力与修养。
所谓文学经典,主要是从文学阅读的结果来说的,而不是从作品创作的层面来谈的。无论作家如何强调作品的精彩,没有读者的大量持续地阅读和赞赏,很快便会被时间淘洗掉,那么经典是难以形成的。可以说,文学经典的定义主要是产生于各级各类文学教育的过程,并最终体现为教材这样一种建立在阅读共识基础上的作品选本,成为几代人共同的识读。可以说,能够入选文学教材,尤其是持续入选各种教材,超越编选者视野的局限被不同教材选本选择的作品,自然堪称经典。在这个意义上说,老舍的作品应该是代表。民国以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幻,他的作品都是国文或语文教材里的常客,不但数量众多,而且质量堪称上乘。尤其是在众多作品中,有能够超越时空的价值限定,始终被推荐给学生诵读的名篇,《济南的冬天》即为代表。那么,《济南的冬天》何以能成为公认的经典呢?情与景的和谐融通,是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老舍是写城市的圣手,济南之外,伦敦、北平、青岛、武汉,都曾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但囿于时代的残酷格局,这些城市的底色大多是晦暗和凄苦的,在价值取向上,不适合青少年读者。唯独对于济南,老舍有着不一样的情感。1930~1934年间,老舍曾经将妻携子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四年。这四年,不但是他创作上的丰收年,更是他家庭生活比较惬意的时光,这对于一生颠沛流离的老舍来说,有着梦一样的留恋,“显明地在这一生里自成一段落,深深地印划在心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吊济南》)情之所至,他甚至尝试写了长篇《大明湖》来重塑这座心中的城市。“在千佛山上北望济南全城,城河带柳,远水生烟,鹊华对立,夹卫大河,是何等气象。”他此类难以抑制的情感笔触,还洋溢到了关于描述济南四季的系列散文里。以恣肆的笔法,写济南秋天的景色、市井的见闻、街谈巷语,甚至连日常食用的大葱都不放过。可以说,感情之充沛,情意之真挚,在城与人的和谐关系上,感人至深。《济南的冬天》作为写济南城市篇章中最为精粹的部分,首先用不同城市风格对比的方式,拿北平冬天的风和伦敦冬天的雾与济南冬天的静谧和响晴来作比较,并因之而有“理想的境界”,用“可爱”“摇篮”等童话格调来为这座城市的山构图。
描画这里的水呢,则是“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如此温情的笔法、拟人卡通式的语言,将温暖慈爱一如母亲看护婴儿的舐犊之情呈现于纸上。寄情于景,寓情于景,这对以实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目标的中学语文教学来说,自然是理想的文本。作为写景大家,老舍写作《济南的冬天》时,已经有了独立的风格、深刻的思想、老辣的文笔,并得到了众多写景大家的赞誉。朱自清说:“写景是老舍先生的拿手戏,差不多都好。”[1](P.289)从审美感知的角度说,《济南的冬天》很完美地体现了老舍用现代汉语写景的卓越之处,温婉、细腻、幽默、风致,易于体会和经验,富于画面感,不一而足。但如果只是停留于审美的层面,显然还不是中学语文教材的良木。无论是“扩大识字量”“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还是“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都对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本提出各种条件的严格要求,以适应接受对象的认知水平。或者说,文本的语言工具性要求优先于对审美性的需求。这应该有两方面的表现。首先,文本语词的使用上应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进一步说,所选文本要能在结合现实表达需要的过程中,为汉语的现代化做出典范性表率。其次,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在内容上应该尽可能地单纯、单一,主题指向性要明确,不能出现如诗一样的层叠意义。
因此,几乎所有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本都要作适当修改。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选定之文,或不免须与加工。加工者,非过为挑剔,俾作者难堪也。盖欲示学生以文章之范,期于文质兼美,则文中疏漏之处,自当为之修润补色。”[2](P.131)自然,《济南的冬天》作为节选本,也有一个被修正、修润的过程。在发表不久之后的1936年1月,首次入选《初中国文读本(第三册)》[3]的时候,就以“济南的冬天”为题目,从原本节选的段落变成一个能够独立自足的文本,从语言表述系统和意义阐释系统上实现了本质性独立,并删除了与核心表述无关的文字。比如删除了原作开头“上次说了济南的秋天,这回该说冬天”这一类的联结性语句,直接入题,毫无挂碍地剥脱了和文章核心意象无关的枝蔓。对于这种必要的“修正”,有些教材的编写者采取在教师参考书中介绍原作的办法。比如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四年制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就在《济南的冬天》的课文讲解后面,以“有关资料”的内容,介绍了作品的出处,并作了“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的说明。其实,这种做法值得借鉴,甚至可以更进一步,以注释的形式直接放在课文中,以显示课本编选的严谨性、严肃性和真实性,也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了解现代汉语文学的历史变迁,做追根溯源的发生论探索。最后,我们可以审视该文的题材和语言。
20世纪中国文学先天性地和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反映现实世界为目的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也成为主流创作方式,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解读和规训自然成为众多作品的题旨指向。而《济南的冬天》立足于写景,写一个季候、一座城市,这都是具有超越性的选材,从而让这篇文章如饭后月下的谈天,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期待视野上的分野并不大,讲述起来也就心有灵犀了。从语言上说,《济南的冬天》多用短句、拟声词和语气词,这很适合于中学生的朗读,在音韵铿锵、节奏相谐的声音里带入情感的质地。整部作品用词素朴,无生僻字、艰涩字,日常用语如家常便饭,贴近生活,明白晓畅而又不失优美和流丽。对于实现“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的教学目的来说,《济南的冬天》都是具备典范意义的佳作。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经典[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9.
二、在语文教育中经典诵读的实施
1.建立校园人文环境,铸造书香校园学校作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生活的场所,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让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经典的魅力。①从精神文化方面建设校园书香气息学校的灵魂与核心可以说是精神文化,其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首先,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形成一种读书氛围,力图举办“读书节”活动,鞭策学生诵读经典,再将诵读成果进行交流与展现;又比如举办主题为“中华传统经典”的辩论赛,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个性化诵读的效果。再者,倡导与发扬古典文化气息的校训,这最能体现学校的精神风貌,让学生可以经典中找到指路明灯。②从物质环境方面建设校园人文气息学校可以在教室、饭堂、宿舍、校道等悬挂或张贴相关的经典名句名言,让经典随处可见,在什么时候都可铭记于心,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感受传统文化,。学校也可开放、拓大建设图书馆,让学生可以翱翔在书籍的海洋中,扩宽学生诵读的视野。除此之外,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广播播放通俗易懂的经典诗词,例如王菲演唱的《幽兰操》、《明月几时有》等。用流行歌曲的方式传播中华传统经典,除了激发学生兴趣外,还能达到背诵的预期。
2.整合经典诵读的资源中华传统经典是历史长河中的珍宝,不能独立出来单方面教学,而是要适当结合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诵读变成一种生动、立体的教学活动。
3.充分利用语文课本这一教学资源课本教材作为语文教育最基本的载体,里面含有大量的经典诵读篇章,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课本教材是中学语文教育中最关键的环节。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魅力。中学语文课本里所收录的古诗词、文言文都是具有不同风格与体裁,文辞优美,语言简练,富有韵律感与节奏感,具有强诵读性。学生可以从诵读中,发觉经典作品的魅力,感悟经典的美;其次,要从多角度领悟经典。“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于经典的领悟也是各有千秋。如果教师一味用乏味的语言、标准的答案去解说经典,这样自然会约束了学生的想象与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敢于说出自己的简介,这样思维碰撞、互相学习,才会有进步的空间。
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
1.要重视朗读。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美感。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蕴味往往能充分而酣畅地体现。美读还能创设情
感氛围,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
2.在作文教学中,可通过种种活动,让学生走进电视、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感知自然之美、人情之美,从而提高其审美感知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中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形象,通过鉴赏,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之美、人格之美。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首先,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诸如作者的风格流派甚至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蕴含的是意境美。
众所周知,在如今的中学语文教育中,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而且语文试题也越来越贴近生活和现实,语文已经和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那么,单纯呆板的知识灌输和教条主义的做题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知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语文教育也要换代更新,不断向前发展。
首先,教育内容上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如今的社会,新文学、新词汇层出不穷,时代的主题也在改变,因而应适当增加新兴的文章和词汇的内容。部分地区的语文课本已经做出调整,删减掉了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文章,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是因为某些文章的思想已经不适合现在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其中的一些思想观念也已经不能对新时期的教育和学习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在新的时代,只有补充新鲜的血液才能与时俱进。在这些新的内容上,教师们也要对其做出针对性的和时代性的讲解,使其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国学热也是如今新的发展形势。国学在语文教学的范畴内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文言文和古代诗词歌赋,不仅是重要的学习内容,还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在如今英语大潮的冲击下,语文教育已经陷入一个十分困难的局面,而社会对英语的需求和对中文的忽视更是让语文教育雪上加霜。怎样保持语文的独特魅力和重要地位呢?国学无疑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对一些涉及到国学方面的内容加以延伸,不仅不会让课程显得生涩,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成语、俗语、俚语、歇后语,都是调剂课堂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法宝。我国的语言文学博大精深,如能有效利用,又何愁语文教学陷入僵局呢?
其次,教学方式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不同的年代,就要不同的对待。从古时候有私塾到近代有新式学堂,都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发展而来的。新的内容往往代表着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扬弃的继承,同时根据新内容新特点创立新的教学方式。如今的课堂更讲究教学的多样性、创造性以及灵活性。当下的语文教育中,大多以课本和试卷为主,方式过于单调和死板,偶尔有学生之间的讨论,但是由于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和思考方向、方法,因此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欲其昭昭,使其昏昏”,效果适得其反。其实对于新的内容,学生往往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但是由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和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难以将这些想法流畅地表达出来,这就限制了学习上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学生成长在新时代,因而容易同新的内容产生共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集思广益,给学生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对其正确的方面积极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纠正错误。语文教学中,教的不仅仅是读书写字,更是思想。教师只是一位引导者,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思想方式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
再次,要树立新的教学目标和方向,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分数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几乎唯一的目的,题海战术已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仅仅重视对学生进行大量习题的训练,而对其他的能力不管不顾。如此一来,学生的头脑便受到严重的束缚和限制,他们可能能够给出各种题目的标准答案,但是同时也失去了文学中所必须的灵气和活力,变成一架“学习机器”,这对学生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诚然,如此一来,学生可能得到高分,教师欢心家长高兴,看似皆大欢喜,但是,学生失去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思考的时间,在题目越来越新颖、越来越灵活的现在,能够坚持多久的“高水平”是一个难以回答的疑问。现代教育要求学校不仅是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而语文正是培养一个人良好品质和强烈的社会、民族责任感的利器。语文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髓汇聚在一起,当然不是学生只为取得分数的工具,而是学生学习和生活道路上的指向标。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将分数和育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语文对人的影响力。分数只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鉴定和考察,语文教学不应为了分数抛弃一切,而应在育人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分数。试想,学生人人都有优良的品德和强烈的学习激情,那么提升成绩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与从前的《教学大纲》相比最具突破性的特点是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紧跟时代的步伐,寓德育教育于语文教学活动之中,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也是教育的社会性确定的。因此,愚以为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操作起来又是很方便的。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新的市场经济格局的逐渐形成,中外文化的渗透、道德意识的提升、最新价值观的输入、交流和碰撞,使新一代的孩子思想道德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尽管上级三令五申,但是个别学校重视智育,忽略德育等的不良思想使一些学校德育工作淡化;人们经济意识的提升,打工潮的风起云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浸蚀,导致不少“潜能学生”变成了问题学生,而且数量在不断增多,不和谐家庭可能产生,各种社会矛盾将复杂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人为本思想的升华,语文教学开展德育渗透更具有时代性的紧迫感,也给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个人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既不能靠单纯的说教或枯燥形式化的活动,也不能简单机械地贴上德育教育的标签,钻德育教育要求的空子,更不能在语文教学活动之后赘上德育教育的尾巴,也不能认为德育是班主任的责任,听之任之,语文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那么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呢?
一、找准支撑点:以“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为支撑点,坚持以学校为教育中心,以德育的自然渗透基点,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校实情,联系社区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爱”字着手,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做学生学习上的朋友,生命中的贵人。
二、把握切入点: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涵,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切合本班实际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内容的逐渐熏陶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爱国情操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爱国情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爱国认知和爱国行为,如在教学《邓稼先》一文时,我在引导学生了解了邓稼先的基本情况后,深入了解其对祖国科学事业的奉献,在引导学生了解邓稼先对祖国的热爱,尤其表现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他以曾经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为自傲的,那年他们在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由他代表致辞,最后一段,他说:“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这就是: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将个人的荣辱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是《藤野先生》一文的一个特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国家的需要,是对国家命运的强烈关注,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我说:你们是祖国的未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要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富强联系起来,为振兴中华而努力,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经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认识,再加上情感体验的互动,在润物细无声中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熏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
一个人的爱国情操不仅表现在于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对国家未来的关注,还体现在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德育范畴,应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我们对菲利普夫妇冷酷、贪婪的性格的分析,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裸的人与人之间金钱关系的鞭笞,也是我们引导学生树立怎样的金钱观、人生观,是对纯粹的拜金主义者的无情讽刺。学生讨论发出:人无金钱是不行的,但是钻进铜钱眼里,满身铜臭是可恶的,金钱本身并无罪恶,罪恶在于那些不择手段索取金钱的人,当时个别学生用了一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要“取之有道”这种道就是“诚实守信,”不违规违法。在今后的我们的生存中,尤其是经济活动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我们经济活动的目标,但是追求利益的前提是诚信、守法,追求金钱的目的是造福社会,拥有金钱的目的是储备爱心和奉献爱。在这样的渗透中,既达到教学的需要,也将内容科学的延伸,挖掘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教育空间,创新德育活动机制,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达到了教育应有的效果。
三、抓住渗透点: 语文突出特点是其实践性,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当前“问题少年”数量的的不断增加,少年犯罪率的不断攀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思想道德教育的软化、无力。这其中,我们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是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陈旧老化,教学活动贫乏甚至严重缺乏,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合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领导层管理上的机械教条,都严重制约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语文课程标准》对此做了全新的诠释,有了很大的突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语文的实践性。强调语文教育的实践性,一方面使语文教学形式多样更加异彩纷呈,为学生尽可能创造大量实践机会和创造空间,科学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培养语文的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又为语文学科将学生的爱国认知、爱国情感转化为爱国行动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如学生学习朱自清的《春》和老舍《济南的冬天》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春”的五幅美妙的画卷、 “济南冬天的与众不同”的美景,组织学生春游,让学生从赏心悦目的美景中,将感性认识提升到对热爱祖国河山的理性认识,达到培养学生爱国情操的目的。
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的资源,创设语文实践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可以使学生在“看”、“做”、“实验”、“考察”、“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生活,激发生活热情,促进人格完美,陶冶道德情操。
四、完善评价点:德育的评价点体现学校教育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杜贤荣老先生在《世上无差生》一文,指出:世上根本没有差生,只有差学校、差老师。要说真有差学生,追根溯源是教育者教出来的,是差学校、差老师培养出来的,责任在教育。
我也非常赞同差学校、差老师是教育主管部门以升学率为唯一的评价依据逼出来的、强行塑造出来的。君不见“补补补,老师的命苦,考考考,学校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多么形象而生动啊!
当今,学生不爱学校,不敬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俯首皆拾,已到了见怪不怪的程度。学校和教师有没有责任,无庸置疑肯定有,而且责任还不小!但其深层根源在哪里?毫不隐晦地说在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估方案,也就是教育的评价观!
再加上很多教师“不以桃李满天下为目标,而以师爱漫天下为己任”都是教育评价导致的恶果。
当前教育最紧迫的要务:培养当今社会所必须的普通劳动者,才真正是目的。敬业爱岗不需要智力,要的只是有一颗乐为人民服务的心,要的只是具备奉献人民和社会的精神而已。
参考文献: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2—0058—01
一、对中学语文的“文学”化构想
语文教育专家王富仁曾说:“我认为语文教育对儿童来说,必须从童话开始。”理由是什么呢?因为“童话的世界和儿童的精神世界有一种天然的契合。” 所以,他认为小学语文课本要多选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和一些通俗有趣的小故事,先读给他们听,然后教会他们自己读,写,放在读之后。可以先让他们自己讲,然后让他们把自己能说的简单地写下来,把书面表达作为口头表达的延续,而不是把写当成与说无关的东西。到了中学,“就应该以文学为主”理由是“青少年的特点是感受丰富,是在不断的感受中形成对世界的看法的,而文学作品是诉诸人的感情的。” 所以,中学时代,不要过多地写议论文,而应该让他们多去感受。感受多了,有了比较,有了区别,理性思考的需要就产生了。从这一点来说,中学时代应该是一个文学阅读的时代。
此设想不可谓不新颖、不美妙,就笔者看,第一,它完全符合当代语文对“人文性”教育目的的强化和要求,可以说是顺应世界大形势的发展的。第二,它不但注意到了语文课本中的稀有资源(即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还有意使这些稀有资源与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并力图使其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
二、对中学语文的“古文”化构想
北师大中文系教授、中国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童庆炳说,“语文教育是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我们是不是可以加重中国古代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这里主要有一个谁先讲、谁后讲的问题,现在我们是先让小学生从读最简单的白话文开始语文教学,其实浪费了小学生潜在的能力。我认为应该倒过来,小学和初中阶段讲古文,或者至少2/3的课文选用古文。”理由是什么呢?笔者将其条分缕析,归纳为以下两点。
理由1:小学生记忆力好,理解力弱。因此在这一时期应该让他们抓紧背诵,最好能背诵上百篇的古文,以打下中国语言最坚实的基础,这对将来的进步无疑是大有好处的。童教授用郭沫若小时候背《离骚》打了个比方,他说郭沫若小时候也不理解这些诗文,但先背熟,以后随着年龄和学识的增长,逐渐就理解了。比如像鲁迅、、钱钟书、张爱玲等等的一些文学界名流、学术界大师们的成长历程,他们无不是先接触文言文,然后大量地背诵诸如《论语》、《孟子》这样的文化古籍,才使他们日后有了扎实的语文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