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43: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纤维艺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29-01
一、壁挂艺术中纤维材料的特点
纤维材料制作的壁挂艺术,进一步挖掘了纤维材料本身的美感,并且拓宽了纤维材料的造型领领域,赋予了更深一层寓意的同时,使室内空间更加的亲近和谐。
1、艺术造型内涵丰富。纤维材料种类多样,且曲折度与软硬度方面,都比较容易寻找到合适的材料,在造型方面有着非常有利的条件。不同的造型蕴含着设计者不同内心情感的表达。纤维材料的壁挂艺术本身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启发人们健康向上的精神,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美感与动力。
2、色彩丰富且不失朴素美感。纤维艺术壁挂因其使用对象,制作要求的不同,色彩配置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适用于青年人使用的壁挂,色彩对比鲜明,冲击力强,多运用流行色较多。而适用于老年人使用的壁挂,色彩清淡素雅,沉重稳重的中浅色较多。儿童房间里的壁挂,适合用单纯、欢乐的暖色。再者,考虑到壁挂使用的环境,客厅、礼堂、餐厅、商场等等,不同环境中的壁挂使用色彩的配置是不同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氛之下,色彩的调节能使人心情愉悦,感觉到舒适与协调,增加高雅与审美的情趣。
3、独特的肌理特征。纤维材料在壁挂艺术中的质感处理,条件是得天独厚的,特殊的材质以及编制的方法,使其肌理层次变得丰富起来,亦软亦硬,调节与周边环境的质感非常的和谐与自然。比如说毛线,本身就有着自己独特的肌理,经过不同的编制手法,更加形成更加丰富的层次与独特的艺术效果。
二、纤维材料在壁挂艺术中的工艺手法与构成
1、工艺手法。壁挂艺术中纤维材料工艺手法的制作首先最多的是编织,运用多种制作装饰手段,包括绘、编、缝、锥、剪、贴、拼、织绣、钩绣等多种手法。除了这些手段之外,还融合了多种制作手法,有排列、悬挂、缠绕、环结等。单说织就有很多方法,交织编织法,技法有很多,包括平纹,斜纹。缎纹、组合纹。锁颈编织法,能够编制出各种字纹,连珠纹,辫形纹等。利用这些传统的编制技术来表达现代的设计观念的和感受,极富有自然乡土气息,亲近,温暖,消除冷漠与生硬,有着很多硬质材料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除了手工制作以外,还有利用电脑制作,将一定的程序设置输入到电脑中,由电脑控制各种针法或者是绣法,其优点是效率高、速度快、精确度高。
2、构成形式。纤维材料制作的壁挂艺术,其创意构成形式包含以下几种。一是突出主题表现法,将设计的主体突出的表现出来,使其中的寓意比较直观的展现给人们。二是结构重组表现法,将一个完整的形象有一定规律的分解,再按照一定规律来重新组合。三是异质同构表现法,将不同材料组合到同一形象中,使其层次丰富对比强烈。四是重复与系列表现,同种材质,按照规律重复排列,形成具有一定美感的组合。
三、壁挂艺术运用纤维材料制作有哪些题材
材料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题材的创作。由于纤维材料的多样性,其表现题材也同样具有多样性,并且跨越了地区与民族的界限,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基本上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古典文化风格的题材。龙凤呈祥、双龙戏珠、年年有余,以鸟、鹰、鹤、天鹅、梅花鹿等各种动物,或者是古代的彩陶纹样、吉祥纹样,藏文、或者是以神话故事为素材,来创作出各种各样代表浓郁中国古典文化气息的壁挂艺术。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在这类题材中,融合了我国多民族的文化艺术风格,内容丰富,内涵深邃,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文化收藏价值。
2、亲近大自然的田园风格题材。农耕或者农收的景象、各种植物、花卉、戈壁、沙漠、沙滩、山崖,或者是高山流水、连绵起伏的山峦、干枯季节的森林,还有动物特殊的皮毛纹样、美妙神秘的海底世界等等。
3、异国风情的题材。欧洲田园景致、维多利亚花卉风格、荷兰的风车、印度绣花大象、西方国家经典代表建筑、乡土气息浓郁的格子布、佩兹利纹样等等。
4、代表科技元素的题材。宇宙景象、星空景象、星球运动轨迹、矿石的结构等等。
5、符合时代潮流流行元素题材。非主流题材、卡通漫画、代表爱情的戒指、浪漫的玫瑰花束、各种试下流行饰品、音乐符号等等。
四、结语
在纤维艺术中,无论是传统的平面作品还是带有前卫观念的装置作品都是将材料作为基本的元素,利用不同的技法来表达观念和思想的。艺术家不是简单地将多种材料进行堆砌,而是利用材料的某一特性,改变其外部特征并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使其产生新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一定的材料适于一定的造型,反之,如果用材不当,哪怕艺术形象再好,也达不到最佳效果。所以,我们只能从实际出发加以选择、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与特定造型相适应的质地特性和表现力,因材施艺,增强其审美价值。
纤维艺术有无限开放性的特点。为艺术家探索多元的纤维材料、开拓新颖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纤维艺术可利用的材料非常广泛。所谓综合材料就是将以下所列举的任何两者或两者以上的材料通过有机组合,加之彩绘、蚀刻、编织、镶嵌、焊接、组装等各种手段综合运用,必会得到意外的收获与偶然的乐趣。包括羊毛、丝线、纸、棉线、纸浆、铁丝、布、线绳、银线、稻草、亚麻、铜丝、织物、树脂、塑胶、手工纸、书的碎片、毛线、麻、丝网、锡纸、不锈钢、塑料、布带、鞋带、丝、棉、混合材料、单丝纤维、多元酯纱、装饰纱、女人头发、蚕丝、人造丝、银丝、聚酯丝、高丽纸、蓝色牛仔、特制线、尼龙、棉布、丝绸蜡染、金属丝、报纸、纱线蜡扎染、电影印刷品、碟子、珐琅、手套、竹、草蒲、麻绳、鸟笼、绡、铝箔、棕丝、钢网、尼龙绳、钩针织物、包装带、方铁管等等。这些材料因为作者的另类使用,可以给人以陌生化的视觉效果,构建了个性化的审美王国。
雕塑家吕品昌说过:“将技术理性所遮蔽的材料自身的丰富品质和潜能充分地发掘出来”。在这方面不乏范例,美国纤维艺术家席拉·希克斯的作品就充满了魅力,通过对材料的深刻认识及对其品质的充分挖掘,因材施艺,充分发挥纤维素材的自然特质,引想和想象,创作出令人回味的纤维艺术作品。
我国香港纤维艺术家安琪拉·林的作品就运用了很多点状材料元素。例如我们不太注意到的:鱼的眼睛、指甲、鸡蛋皮等,这些材料都是作为点状元素出现的。其作品反映了她的兴趣和爱好。2000年,林在“里程碑·刺绣展”展出14件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来自阅读挪威神话小说所带来的灵感。每一件作品上边都绣有她写的诗。她选择的材料以白色棉布和白色毡子作为主要的塑形基础,然后采用一些“生物材料”:鱼的眼睛、指甲、鸡蛋皮等,来表现大地的生长与生命的延续。她的系列作品中的第二幅作品《婴儿》、第六幅《恋爱》、第十幅到第十四幅《死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第十四幅作品中,细小的白色线球和一些鸡蛋皮,意味着结束和新的开始。这种把文字和纤维作品联系起来的方式源于中国艺术传统。
美国艺术家苏金·乌尔的《分散记忆》这件作品,使用了成串的珠状材料进行密集型的排列,然后围合,形成篮子的形状。这个过程犹如在用单个的文字创造记叙文一般,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通过单纯的色彩,用多种大小不同的珠子及串联的技法,艺术家将自己分散的记忆寄予一个筒状的作品之中。各件小珠子犹如珍宝一般召唤观察者去观察、思考,享受珠子带来的视觉和触觉美感,并且其图像给人以隐喻的联想。这种珠子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象征的手法从较为深层的角度含蓄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味和追忆。还有美国纤维艺术家南希的作品《金色的波》,采用了羊毛、铜丝和黏胶纤维作为材料;保加利亚纤维艺术家万曼的作品《经与纬》,采用了塑胶管和毛线作为材料等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作品都丰富了材质的种类,丰富了材质之间的对比关系,丰富了纤维艺术的表现语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林乐成的作品《春、夏、秋、冬》,运用具有温暖、柔软特征的天然羊毛材料,通过经纬线交错编织出凹凸肌理和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组合,加上作品中黄、绿、红、紫四种颜色代表四个季节在不断变化,但生命却是永恒的,在时间和空间上使人产生一种延续与运动的感觉。
《花落》是陈玲的作品之一。她运用了经过风干后的花瓣,不同颜色的花瓣作为点状元素出现在作品中,再用大头针将其有规律地扎在展板上,用“点”的语言来塑造形象,在光的照射下每一个点都有投影,投在展板上影子也成为了作品中重要的元素,与作品形成一个整体,给人以丰富、亲切的自然感受。每个“点”与其投影一起,错落有致,富有变化,飘飘洒洒,表达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诗意景象,同时也表述了一种内心情感的失落。
上世纪90年代末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率先在国内发起了“纤维艺术普及教育运动”,并通过“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艺术家共同参与,积极推动着中国纤维艺术的新发展,掀起了纤维艺术运动的热潮。而直接影响是国内50多所高等院校相继开设纤维艺术专业,纤维艺术教育、学术交流、艺术创作在全国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构建了一个新的精神家园,开辟了一片新的艺术天地。
总之,随着纤维艺术家的不断探索和努力,现代纤维艺术的综合材料在种类与具体表现方式方面都日益丰富和完善起来。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以新的形式和新的表现方法加入到纤维艺术中来,像金属、木材、塑料、光纤等材料也开始被广泛应用。材料的开发与综合运用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如同浩瀚的宇宙,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无限空间会渐渐展露于我们面前。世界上没有不能利用的材料,关键在于人们是否发现材料的美并能充分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未来有待我们努力去研究、去发现。
现代纤维艺术,无论在材料还是观念的创新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纤维材料、工艺流程的更新以及艺术理念的前卫化,为现代装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条件。也正是在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基础上,艺术家拓展了纤维艺术的创新领域,将更多的观念和手段运用到作品创作当中。
一、思维的创新
艺术的创新首先是思维的创新,纤维艺术的多方位创意思维方式可归纳为以下三种形式:
1.逻辑性思维和非逻辑性思维。逻辑思维在创意设计中通常是时断时续出现的,有利于对信息进行理性分析和处理。现代纤维艺术的创新离不开逻辑思维。但是非逻辑思维更适合进行艺术创新,它可以分为转移思维、直觉与灵感思维、形象思维等,因而它注重感性能力的开发,而感性能力的开发正是创意性思维的关键所在。非逻辑思维方法是现代纤维艺术家们运用的最广泛的一种思维方式,他们总是从形象到概念或概念到形象的广阔空间中进行选择、加工,运用塑造、重置、并置、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思维创造活动,进行艺术创作。只有克服了思维的惰性、突破了思维的定势,具有能动性、敏锐性、求异性和独创性才能在现代纤维艺术创作当中获得独特的灵感,创造出具有创新性的艺术作品。
2.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发散思维是创意思维的典型方法,又叫求异性思维,辐射性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从标新立异出发,充分发挥探索和想象的力量,用推测、想象、假设等思维的方式向多个方向拓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某种纤维艺术立体形态造型方法的解决途径,可以有悬吊、支架、纤维热定型或化学定型等方法;某一编织作品的材料选择,从纤维的类型上就有天然的棉、麻、丝、毛,化学纤维的粘胶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原脂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从纤维的线型上有纱、线、绳、带等。收敛性思维又称为聚合性思维、集中思维,是从已有的大量信息中搜寻、寻求和推出正确答案和最优秀方案的思维方式和过程。在发散思维所产生的多种方案、设想途径中收敛性思维所起到的是一种汇总和遴选的作用。
3.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横向思维是一种历时性的横断性思维,它具有同时性、横断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是从不同侧面去认识、分析事物,探寻不同的答案或研究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特点的思维过程。如现代纤维艺术种的许多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都受到同时代其他艺术思潮的影响,纤维艺术家们从综合材料绘画、装置艺术、现代建筑等中不断获取创作的灵感。许多优秀的纤维艺术作品,其创意、材料使用和制作设计都是横向涉及多个领域,并将这些领域中的最新成果成功地运用在自己的创新之中。
纵向思维是一种以事物的产生、发展为线索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历时性的比较思维或称为单一的垂直思维。通过比较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我们能够较为科学、客观地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和复杂性。如果在纤维艺术的制作方式的运用上,你不去了解、总结过去那种制作方式的成功经验,吸取别人的长处,就很难获得高度的提升。
二、表现方式的创新
在纤维艺术的创意过程中,创意表现方式的选择和把握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决定创意成功与否的关键,它要求我们突破传统观念,以全新的手法来传达创意信息,还要从观赏者的视觉与心理角度入手,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创新的表现方式包括以下五种:
1.主题的表现。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对主题进行诠释和发挥,如何将主题的文化内涵与自己的文化传统、材料特点、制作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纤维艺术家西德霍•塔纳卡的《焦土》就是使用大量的纤维碎片和烧焦的棉线编结而成,突出表达了人类的发展给生态和自然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纤维与自然、自然界的循环发展关系这类环保的主题。
2.解构与重组。传统审美趣味往往只重视事物的完美性,然而有时破坏也是一种创造的途径。自然的风化、秋天的落叶、色彩的蜕变以至原子裂变等,都是一种完整美转化为残缺美的造化过程。若有意识地将完整、单一的自然形态加以破坏、分解,使原有形态不再是自然形,不再具有原来的形态意义,再根据需要进行分离和重新组合,并产生新的形式美感和新的意境表达,这种方法常被称为解构重组。分离和重组后元素的对比组合具有跳跃性的动性,其形态能带给观赏者比原自然形态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The Exploration of Fiber Art
LIU Shan
(Lushan College of Gu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uzhou, Guangxi 5456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fiber art, and why generally welcomed by modern people, discusses specific applications of fiber art's artistic value and use value in people's living in today's society, and its prospects on future clothing and home improvement market.
Key words fiber art; Soft refurbishment
1 纤维艺术的回忆
传统的编织纤维艺术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既熟悉而又神秘的艺术,它是由古代传统的编织工艺发展派生而来,它的历史甚至超过了绘画和文字。传说中伏羲从蜘蛛结网中获得启示,发明了渔网,许多由编织工艺制造的工具至今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祖先们在漫长的劳动实践过程中,用编织工艺创造了大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纤维制品早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在当时由动植物纤维制作的服装和装饰器物已经很普及了。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染织技术已经有很大程度的进步,在纤维制品上出现了肌理、纹路以及提花和绣花。随着提花机的使用,两汉时期的丝织品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出现了工艺复杂且精美的缂丝。再到以后的唐宋时代的织锦工艺发展迅速,出现的花色品种逐渐增多,到元朝时期达到鼎盛,随着元代织造局的出现,元代制造工艺的典型代表“纳石失”也随之发展起来。明清时代也有进步,但成绩不显著。
2 我国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现状
早期不论是欧洲还是亚洲纤维织物的形式比较单一,色彩和图案也比较简单,大多以几何纹为主。随着新技术、新思维、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纤维艺术的创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中国真正的纤维艺术研究应该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工业美术学院的15名美国纤维艺术留学生的到来,同时又迎来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纤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软雕艺术”一词首次在中国提出,这标志着中国现代编织艺术的发展以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化,由于当时主要还是使用纺织材料所以称其为“软”,又因其已摆脱平面局限,具有浮雕及圆雕效果,故称“软雕艺术”。随着改革开放多元化的发展,纤维艺术的创作也摆脱了以往单纯、机械的表现形式,创作风格趋向于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但这一时期的纤维艺术作品的材料应用局限性还是比较大的,还是多以毛线、棉麻线等编制为主,新材料的应用非常少见。同时这一时期的创作思路还是以单体创作为主,配套、系列的作品很少出现在这一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技水平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纤维艺术领域的新材料层出不穷,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需求也不断增强,审美观也有很大的改变。人们对纤维艺术作品欣赏的角度逐渐与公共空间的协调、适应相结合,根据空间的需要来进行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为纤维艺术配套作品以及新材料的注入提供了机会。不仅如此,许多艺术家也将光与影充分的利用到纤维艺术作品的设计中去,使其作品与环境达到高度统一,构成一个整体。可见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纤维艺术在工艺制作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手工编织的绝招,而且还插入了数码高科技含量的技能,使得纤维艺术显现出一派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景象。
3 纤维艺术与现代生活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纤维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追捧。究其原因,除了纤维艺术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功能外,他还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现状有直接的联系。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接触的事务和空间,基本上都是一些缺少“情感”,由工业革命导致的大机器生产得来的产物。而且,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强,与周围人流的减少,每天面对“冷冰冰”的生活环境,不断唤起人们对“人情温暖”的呼唤。而纤维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因为纤维艺术作品本身凝聚着艺术家的情感,赋予了其生命力,将其装置与生活空间中,给钢筋水泥构筑的冷冰冰的环境中增加了一丝暖意。纤维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一直都是艺术界、建筑界广泛关注的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门类。它在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探索上具有独特的方式和特点,是其它艺术样式所无法替代的。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物质的创造,任何一件艺术作品在其开始创作之前,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制作该艺术品的价值,既要考虑其艺术价值又要考虑其“实用”价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纤维艺术无处不在,它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伏羲通过蜘蛛结网的启示发明了渔网,在当时来说是革命性的进步,再到后来发展到人们的服装饰品方面以及公共、家居空间装饰方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
(1)服装,纤维艺术作品的经典之作。服装是人类赋予纤维艺术最原始、最直接也是最恒久的展示平台,它依附于人体(实体)呈现在人们眼前。从最初的动植物天然纤维兽皮、树叶等制成的“遮羞布”,到现在的通过高科技合成的人工皮草、化纤材料等制成的各行各业的专业服装,如宇航服、防辐射服、防电服等等。纤维艺术由最初的遮羞布逐渐发展到现在各式各样的服饰搭配,无一不体现纤维艺术的艺术与实用价值,而且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服装的审美意识、舒适性、功能性要求的增强,纤维艺术在人们服饰行业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生活离不开服饰,服装产业的发展与纤维艺术是不可分割的。
(2)室内软装修,纤维艺术的拓展舞台。随着近几年房价的过热,一线城市的许多年轻白领无力购买自己的房子,只能租房来住,即便是有些人买下了自己的房子,也很难承担得起房屋装修的昂贵费用,但是自己生活的空间又不想太单调,这个时候,纤维艺术作品便派上了用场,进入了人们的装修、装饰的视野,为人的房屋“软装修”提供了可能。所谓的“软装修”是指可以移动的、属纺织物料的室内装饰物的装修摆放,也就是指可以通过纤维艺术作品来进行的室内装修。它不像硬装修那样一次完工,可根据个人喜好和资金状况分几步来完成,而且随时可以更改风格,将纤维艺术的室内装饰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也充分展示了它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材料的更新,纤维艺术形态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由平面的走向立体的,由室内走向室外,涵盖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可以说是一种质感的绘画、柔软的雕塑、鲜活的装置,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纤维”本身的形式语言。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纤维艺术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纤维艺术的明天将充斥于整个人类日常生活当中!
参见文献
[1] 田自秉编著.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
“纤维艺术”一词由英文“FiberArt”翻译而来,“FiberArt”一词首先是美国艺术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至80年代被广泛使用,其目的是为了区别于欧洲传统的“壁挂艺术”这一名词。什么是纤维艺术?目前在我国的学术界和辞典、教材中虽没有准确的界定,但一般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狭义的,泛指编织艺术的延伸,侧重欣赏型艺术;另一种是广义的,既有欣赏型也有应用型,既有服饰型也有装饰型,既有织也有印、绣,只要由细小纤维构成的,都可以称为纤维艺术。综合以上两种说法,笔者认为,所谓“纤维艺术”,是指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以天然的动、植物纤维(丝、毛、棉、麻)或人工合成的纤维为材料,用编结、环结、缠绕、缝缀、粘贴等多种制作手段,创造平面、立体形象的一种艺术。
一、发展轨迹
关于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国内不少专家多有论述,众说纷纭。比较权威的有北京服装学院的尼跃红教授把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归为复兴、丰富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清华美院林乐成教授认为中国现代纤维艺术从时间、名称和艺术创作风格上,可分为三个时期,即编织艺术——平面创作时期、软雕塑艺术——立体表现时期、装置艺术——空间塑造时期。清华美院染织系主任田青老师将其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编织艺术平面创作时期;(2)软雕艺术立体表现时期;(3)纤维艺术空间塑造时期。综合以上学界专家论述,笔者认为将其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提高期”三个时期较为符合实际。
1.起步期: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这一时期主要以传统的壁毯形式为主。其特点是运用传统的栽绒工艺,追求写实的画面效果,大多数由著名的照片或绘画作品复制而成,仿制画面生动逼真。其艺术风格是质朴、简洁、概括、平面化,这其中不免带有粗糙和简单。此时期从事纤维艺术的主要是地毯行业的创作人员。
2.发展期: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纤维艺术真正从传统壁毯工艺脱胎出来,以崭新的设计理念、完美的表现形式成为国际纤维艺术中的一族。此时期从事纤维艺术的人员不断增多,尤其是老一代艺术家的加入,使纤维艺术在中国美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特点是突破传统壁毯的工艺与材料,追求纤维材料独特的艺术语言;其表现形式逐渐由平面到半浮雕,最后出现完全立体化的“软雕塑”;其艺术风格也逐渐由简单、平面化向丰富多样、情感化、立体化发展。这一时期离不开与国际同行之间交流的增多,视野的开阔,工艺娴熟,理论的提高及思维的转变。
3.提高期:到20世纪90年代末,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高科技迅猛发展,新材料不断涌现,现代人不仅要追求材质、形式的美感,而且还要享受场景、环境空间所带来的活力;不仅把眼光放在传统的材质与技艺上,同时还要追求时尚与流行。他们把光与影也运用到设计中去,追求作品与环境的高度统一,并构成一个整体,达到多元化价值的体现,打破单一学科观念,树立交叉文化理念,追求多元化材料(如金属效应、薄透效应、闪烁效应)。在工艺上,则更不受局限,百花齐放,各显千秋。
由此可见,现代纤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追求绘画效果到开始追求立体表现再到对材质、肌理、空间、观念相结合的全面探索的过程。
二、发展现状
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现代纤维艺术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有以下突出表现:
(一)团队初具规模
2000年1月8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正式成立了纤维艺术工作室,由林乐成、张怡庄、蓝素明、洪兴宇四位教师承担起了工作室的教学和科研及对外学术交流工作,并将举办国际纤维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列为首选申报课题项目。此后的几年中,全国有近50所高校相继成立了现代纤维研究室,从而壮大了研究团队,促进了中国现代纤维艺术水平的发展。
(二)理论逐步形成
近年来,随着中国当代纤维艺术的发展,现代纤维艺术著作《现代纤维艺术》和《当代纤维艺术》分别在2000年和2004年出版发行,还有近百篇有关现代纤维艺术的科研论文相继发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工作室率先发起“纤维艺术普及教育运动”。2004年,中国教育出版社还将纤维艺术编入了全国高中美术教材,2006年出版了由林乐成、王凯撰写的《中国高校通用设计教材——纤维艺术》,随着纤维艺术教材在新一代青年人中的推广和应用,“纤维艺术”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艺术名词,而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一个文化载体、一门人文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了解和喜欢。
(三)作品质量不断提高
几年来有不少纤维艺术工作室创作实践的作品先后入选“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等国内外大型展览,并分别获得国际金、银、铜等奖项,国内外共获奖一百多项。随着现代纤维艺术在国内外影响的不断扩大,现代纤维艺术进入一个全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北京市政府会议大厅、香港行政公署、北京昆仑饭店、中苑宾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空间中都能看到纤维艺术作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纤维艺术已成为影响现代生活或是评价现代生活质量的一部分;纤维艺术将从公共空间进入私人居室,成为体现主人文化品味的、格调高雅的室内装饰品。
(四)展示平台相继推出
为了展示现代纤维艺术作品的魅力,促进交流与研究,我国陆续举办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展览和大赛,如“首届中国壁画大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中国地毯图案大赛”等,特别是自2000年至今四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在中国的成功举办,提供了一个中国纤维艺术家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同时也成为国际纤维艺术家交流、合作的平台,激发了各国艺术家的创作热情。
(五)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是起步较晚,学科发展比较缓慢。国内设置纤维艺术专业或开设纤维艺术课程的院校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到创作思路主要受到清华美院和中国美院的影响,甚至许多院校的教师都直接来源于这两所院校,这样给学科的发展带来局限,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二是仍以学院为主,只限于专业的学术交流,使得了解纤维艺术的人不多。三是纤维艺术家缺乏良好的生存环境。上述现状引起了学术界和纤维艺术家们的关注与反思,大家力求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稳定持续发展的道路。三、发展推动
现代纤维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多元性与边缘性的艺术学科,在与现代人类生存环境亲和中,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烘托着人与环境的和谐氛围,显示出视觉美和触觉美的艺术魅力,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为了进一步推动纤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良好的社会基础
首先,将纤维艺术请出专业院校。进人中小学课堂,做好纤维艺术的普及教育工作,将纤维艺术编入全国的中小学美术教材,从孩子抓起,搞好素质教育,提高审美意识。其次,拓宽发展对象,由在校学生扩大到社会的各类人群。在学校和社会中,对纤维艺术感兴趣的以女性为多,这是由于人们对纤维艺术的概念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用线编织上。其实前面谈到,现代纤维艺术的材料和技法是多元化的,在纤维艺术的材质、技术、空间感的创造方面,男生或许更能打破传统技法的概念,这就要借助于媒体的宣传,通过展览、交流会、画册、专刊甚至影视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纤维艺术,接受纤维艺术,喜欢纤维艺术。最后,让纤维艺术从五星级酒店、宾馆等高级公共场所进入到普通老百姓的家里,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为纤维艺术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基层纤维艺术团体的建设
国内虽然已经成立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委员会,也吸收了一批会员,但与其他门类如国画、油画等相比,在学术团体的建设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国画、油画在市、省级都成立了分学会,建立了县、市、省等各级群众团体,经常举办国画、油画各级画展,为国画、油画的推广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群众基础。纤维艺术也要建立健全省、市等各级学术团体,由各级学术团体定期组织举办各种展览、赛事、学术研讨会等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为纤维艺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制。
(三)立足民族文化。引入时代新元素
中国纤维艺术的民族性有别于国外的纤维艺术。如:民族的图、形、色,传统的工艺,民族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等。我国有丰厚的文化积累,远古的彩陶纹饰、夏商的青铜图案、战国的漆艺造型、汉代的画像石(砖)等都是纤维艺术在造型方面可以吸收借鉴的。这种吸收借鉴包括两种形式:第一是将古代的图案作为一种符号、一种元素、一种形式,直接应用到现代的纤维艺术作品中,使人产生直接的印象。第二是一种更高级的创造行为,即在理解古代图案造型的精神实质、审美内涵的基础上运用这种精神、内涵表现作者自己的思想,从而创造出新的图案造型。
强调民族性和文化相对多元化,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引入时代新元素(如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等)是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可行之路。因为,现代纤维艺术的诞生本身就是现代艺术深入发展的结果,与其说现代纤维艺术与传统的纺织、编织工艺有一定的承继关系,不如说是现代艺术观念再次利用了传统的纺织、编织工艺作为展示自己的代言物,是艺术的一次嫁接,如立体的纤维艺术作品常被称为软雕塑。这种新观念使纤维艺术的形式表现空间比传统艺术的形式表现空间更为广阔。现代纤维艺术本身已经模糊了形式的要求与约束,它可以是壁挂,可以是雕塑,也可以做成装置等等。
由于纤维材料的丰富和加工手法的多样使其形式不拘一格成为可能。这样看来纤维艺术作品从平面到立体,从具象之形到意象之形到抽象之形可任由作者发挥。天然纤维材料的未来依靠高技术的发展,而纺织技术的革命则带来了多品种多功能的新产品。今天的纤维艺术创作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材料概念,众多的传统纤维和新型纤维材料给艺术家的创作以更多的选择,众多新型的材料诸如合成纤维、金属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泡沫塑料、橡胶等为现代纤维艺术创作所用。
现代计算机技术毫无例外地影响到纤维艺术的创作。数字化的织造技术趋于成熟,它可以自如地把图形变成织物经纬上精密的织点,甚至在面料上重现影像已不是梦想。计算机的应用把编织中的逻辑和程式推向极致,使织物艺术进入一个不同于形象表现的数理世界。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印染工艺同样有了质的飞跃,作为一种工艺手段为纤维艺术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作为一个现代纤维艺术家来说,继承和引进发展是同样重要的。民族文化是艺术家创作的基础,而新技术、新思维、新材料等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和动力。现代纤维艺术应立足于民族文化,把握住时代的主旋律,仔细研究材料与技术手段,实现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统一,这是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摘要:纤维艺术作为现代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无论从表现上还是空间的装饰性上,都无法摆脱现代科技进步的影响,制作手段从整体上来说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的范围。各种纤维材料的产生和运用,也促使了纤维艺术向着更为多样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纤维艺术 纤维材料 美感
纤维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图案美,纤维材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表现力,不同的纤维材料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随着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与传播,艺术家们逐渐发现了纤维艺术中使用各种材料可以创造崭新的艺术形式和样式,这种手段的运用,从本质上就是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上材料处于隶属地位的观念束缚,在无形之中促进了艺术家对传统纤维艺术观念、形式认识上深化,同时也促使纤维艺术家们对现当代纤维艺术独特语言进行着广泛的探索、大胆的开拓和试验,使纤维艺术构成形式呈现出开放的多元化的风貌。
平面性、浮雕式的壁挂;立体性、装置性的软雕塑;环境与纤维艺术互动的陈设性纤维艺术。无疑都给这门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这一切标志着现代纤维艺术的艺术语言、开拓性的创造思维和自由的试验性特征与现代、后现代美术思潮相同步、相融合,强调了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多维性、强调了材料和技术的综合性、多重性,反映了隐藏在视觉形态中的时代特征。雕塑家吕品昌说过:“将技术理性所遮蔽的材料自身的丰富品质和潜能充分地发掘出来”。在这方面不乏范例,美国纤维艺术家席拉•希克斯的作品就充满了魅力,通过对材料的深刻认识及对其品质的充分挖掘,因材施艺,充分发挥纤维素材的自然特质,引入联想和想象,创作出令人回味的纤维艺术作品。席拉•希克斯认为:在做纤维艺术作品时,艺术家应该完全自由地创作和表达自己的意图,不需要临摹平面绘画的模式,而应该在编织过程中求开拓、求创新。当她的作品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新异的作品对看惯了墙面壁挂的人来说是非常吃惊的,猜不出究竟是用什么材料来制作的,艺术家的灵感究竟来自何方?其实,希克斯不但吸收了古代秘鲁的编织技艺而且还采用了塔斯科印第安人的编织方法,比如:带子的编织技艺。这使得她作品很好平衡了传统因素与现代语境的关系。在1967年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壁挂艺术双年展上,希克斯参展的一件壁挂的装饰手法是用包芯经编纱线编织而成的。该技艺是帕拉卡斯人制作葬礼服采用的技艺(Paracas,帕拉卡斯半岛,在今秘鲁伊卡省。以帕拉卡斯半岛为中心的文化,其年代为南美文化早初生期和早中间期,即公元前900年至公元400年,用精美的刺绣织物包裹尸体或作为随葬品,织物图案与纳斯卡彩陶有关)。席拉•希克斯由钻研传统织物出发,在寻求突破与创新的当代背景下,展开了她对织物蕴含物质与精神的永恒性的深刻思索。香港纤维艺术家安琪拉•林的作品就运用了很多点状材料元素。例如我们不太注意到的鱼的眼睛、指甲、鸡蛋皮等,这些材料都是作为点状元素出现的。其作品反映了她的兴趣和爱好。高中时学习的是中国文学,她的阅读广泛而深入,尤其在诗歌写作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她曾在加利福尼亚和夏威夷学习过服装、雕塑和绘画。从1991年起,安琪拉•林举行了很多个人展和联展。 2000年,林在“里程碑?刺绣展”展出14件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来自阅读挪威神话小说带来的灵感。每一件作品上边都绣有她写的诗。她选择的材料以白色棉布和白色毡子作为主要的塑形基础,然后采用一些“生物材料”:鱼的眼睛、指甲、鸡蛋皮等,来表现大地的生长与生命的延续。她的系列作品中的第二幅作品:《婴儿》;第六幅:《恋爱》;第十幅到第十四幅:《死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第十四幅作品中,细小的白色的线球和一些鸡蛋皮,这件作品中没有诗,意味着结束和新的开始。这种把文字和纤维作品联系起来的方式源于中国艺术传统。美国艺术家苏金•乌尔《分散记忆》这件作品,使用了成串的珠状材料进行密集型的排列,然后围合,形成篮子的形状。通过单纯的色彩,多种大小不同的珠子及串联的技法,艺术家将自己分散的记忆寄予一个筒状的作品之中。各件小珠子犹如珍宝一般召唤观察者去观察去思考,享受珠子带来的视觉和触觉美感,并且其图像给人以隐喻的联想。这种珠子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象征的手法从较为深层的角度含蓄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味和追忆。
现代纤维艺术的制作手段从整体上来说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的范围,甚至是借用了许多其他工艺的制作手段,一件作品往往是多种手段的综合体现,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现代纤维艺术家们在研究纤维语言时,基本上由两种倾向:仍然利用传统纤维材料,根据材料的特点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开发新的纤维材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新技法。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使作品具有新的形态,显示强烈的个性。”传统
在展览上,引起人们广泛注目的是江苏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林晓冷冰川为代表的作品,其材料使用相当广泛。1986年,瑞士洛桑国际壁毯艺术双年展上,展出了中国艺术家谷文达,梁绍基,施慧和朱伟的作品,第一次在洛桑展现了中国纤维艺术的风格,向世人阐述了现代纤维艺术的中国气派。2000年的“从洛桑到北京——2000年国际纤维艺术展”及随后的2001年12月在西安举行的“西部•西部”艺术大展,纤维艺术展更是具有影响的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的华夏文化气概和当代造型观念。
2现代纤维艺术造型观中的色彩表现
现代纤维艺术造型观中的色彩表现的创造应该以人为本,把营造整体空间色彩的审美心理为最终目的。纤维艺术造型观中的色彩表现是通过纤维艺术自身的色彩表现和纤维艺术的色彩与周围环境的色彩两方面关系的协调对比而共同完成的。色彩在纤维艺术中,是经过经纬色线的组合配置、在交织形成的点线面肌理的层次中体现的。纤维艺术的色彩不同于绘画对色光的追求,它强调的是空间混合的色彩交织效果。因此,在经纬交织中,色彩不但是形态的一部分,而且在形态结构中它又是最重要、最直观的部分。可以说色彩是一种重要的构成语言,它在材与质的交融汇合形与色的相得益彰中创造了纤维艺术的空间美。
现代纤维艺术有着诸多的表现因素,然而色彩的因素与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观。艺术家必须首先考虑纤维艺术色彩与环境色彩两方面关系的统一,方能营造整体空间的色彩表现美。
可见,现代纤维艺术造型观中的色彩表现的辉映是来自纤维艺术色彩与环境空间色彩的相互对比与相互协调。
3现代纤维的艺术审美
3.1现代纤维艺术的形态美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论述艺术“最优美的地方和最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表现运动。”因此,具有倾向性的张力是构成纤维艺术形态美的灵魂。
现代纤维艺术常运用力的重叠获得深度,产生比物理距离还要强烈的空间形态美;运用力的渐变获得序列,创造具有节奏韵律的形态美;运用透视的抽象变形获得张力,形成具有动感的形态美;更由于新材料的介入,使其具有不定空间、不定动静、不定虚实的形态特征。时而粗犷浑厚、时而细腻逼真、时而飘逸朦胧,可以说纤维艺术的形态美构成了纤维艺术的空间美。
因此,在纤维艺术的创作中作者叶材料的选择与对结构形态的把握,是决定作品在空间造就视觉美的成败所在。
3.2现代纤维艺术的空间及人们的心理因素。
3.2.1现代纤维艺术产生的空间感
建筑对于人来说,具有使用价值的是空间本身,而不是围成空间的实体的壳。壁面形态纤维艺术能使建筑空间与环境产生不同的精神寓意。如一个大厅既可被墙上巨大空间的纤维艺术作品装饰得气派豪华,也可被渲染得轻柔优美。
在建筑空间中,纤维艺术具有空间导向。它能引导人们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一方面保留着对一个空间的记忆,另一方面怀着对下一个空间的期待,使各空间层次与环境之间,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互相交流。如在大型建筑空间内,可通过楼梯处装饰高低错落有序的壁毯形式获取空间导向作用。产生这种空间感受的原因是“在建筑中,人是在建筑内行动的,可以这样说,是他本人在造成第四空间,是他本人赋予这种空间以完全的实在性。”[3]。另外,现代纤维艺术还可以利用随机性创造出巧妙和谐的意境,甚至利用纤维艺术品分割建筑空间,从而营造新的空间。
3.2.2现代纤维艺术的空间美
纤维艺术作品无论是二维的壁面形态还是三维的空间形态只要一经挂起,它的形态、色彩及肌理等因素就与周围空间的众多因素发生关系,艺术家必须从中去平衡协调,并使人们在越觉心理中产生审美联想,这样才最终完成整休的空间美。
纤维艺术的形态与环境空间美的构造始终是艺术家关注的问题,如何去创造具有生命力的空间更是艺术家为之这求的目的。空间与形态,形态与空间在相互制约中限定了纤维艺术“运动式样”的形态;同时又在互相辉映中营造升华了整体空间的美。由此可见,艺术家对不同环境空间的积极能动的把握是创造纤维艺术空间美的关键。
在人类历史的变迁过程中,纤维留下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大多数艺术家借用纤维这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媒介表达着自己对真善美的艺术追求,毕竟纤维是天然纯朴的,与今天冰冷的机械时代形成一个对比,进而在艺术上又有了一定的中和。当代纤维艺术结合生态环境,空间布置,应用当代的设计风格思想和审美观念的潮流,运用编织、打结、缠绕、扎染、印刷、喷绘、和染织等装饰手法,创作出具有当代风格的纤维艺术品。当然,当代艺术家在艺术手法上也有一定的突破和变化发展,在结构造型和外观特征方面,在传统的平面式壁挂作品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他们对纤维材料进行平面和立体多方向的创作,利用各种制作手段制作出温馨舒适而且视觉上给人以美感的纤维艺术品。今天的纤维艺术,艺术家们一方面探讨研究纤维的历史及扬承和发展它的优势和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的发展和生存的表现;另一方面,寻求对纤维艺术本质固有的特性进行开拓和发展。对纤维材料进行艺术化,风格化和大众化的发展,我们更需要认真的去发现和寻找并探索其中的价值。
二、纤维材料的分类认识及特性表现。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许多多的材料尽显纷繁。时至今日,在纤维艺术材料中,线性材料一直是占有很大的比例。从材料的特性可以将线性纤维分为以下几种:
1.毛纤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和最多用的就属毛纤维了,毛纤维细腻柔软且弹性好,耐磨性和耐腐烂程度也很高。所以在纤维中还是以毛纤维做主要制作材料占有很大比重。
2.麻纤维:植物的纤维材料在纤维艺术中的应用也日趋增多,尤其是麻类纤维,最受人们的接受和采纳。麻纤维一般程度下,强度和韧度很高,拉力也很强,对外界物质的预防和阻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丝纤维:丝纤维具有光泽的美感,质地非常细腻柔软,只要是做工精湛的艺术丝织品都会给人以富贵华丽的感觉,从中获得一种无形的满足感优越感。
4.棉纤维:棉纤维有很高的强度,很好的柔软性能,其纺制成品有很高的捻度、拉力、弹性,并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特别是绝缘性特别好。在当代的纤维艺术作品中,棉线与其他纤维混合运用于作品的创作,充分体现出材料的各种美。
5.纸纤维:纸不仅被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也是现代纤维艺术家新的表现载体,借助它特殊的性能用于纤维艺术作品的表现中,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同时,纸纤维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无论平面还是立体造型,纸纤维的制作过程都能让大家觉得纸的艺术实施性还是挺大的。
三、线性纤维艺术表现力
1.装饰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纤维在环境中出现的频率和所占用的空间逐步逐日的在扩大,而纤维艺术也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流行和被利用起来。它给空间环境和人们的身心都带来一种为美化环境的装饰盒愉悦身心的表现。它的装饰性与它的材料、色彩、大小,所占用的空间大小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它的造型、肌理等与整个环境的空间相互依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材料性
纤维材料是一种朴实无华,亲近和谐的材料,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线性材料的流线型强,表现给我们一种朴实和对一种自然生活的向往,在视觉上也给我们带来强烈的亲切感,给人以更强烈的心理感受。
3.广泛性
线性纤维的艺术表现不再是单一的实用美,它在最初的实用美拓展到现在的一种装饰美,雕塑美装置美。由最初的编织手法到现在的塑造、粘贴、勾花等手法,可以由多种形式,多种内容,衬托出更多种的表现手法。
四、艺术创作中对线性纤维艺术的影响。
首先,材料是一切物品制作和加工的必需品,有的原材料本来就是一种物品,我们可以直接拿它直接来用,然而材料本身固有的那种特性美,让很多人研究和探索发现其中更多的美,也许我们可以将这种美称之为人工的艺术美。材料之间的物理性能表现出不同的美感,比如纺织纱给我带来一种温馨柔和感,金属给我们带来冰冷陌生感等等,我们在做任何作品首先选用材料,其次是对材料研究进行下一步的表现方法,整个过程都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线性材料较为朴实,它有着自然的气息,同时也赋予着很强的生命力,与之相反的则为冷冰冰的工业制成品。然而,线性材料它的表现形式不同,其展现出的艺术效果也会大相径庭。线性纤维材料它有人造纤维柔和光亮的美,它有动物纤维自然朴实的美,原材料则具有它本身特定的一种内涵美。
其次,任何材料都有它的视觉美感,而线性纤维也不例外,同样具有肌理的美感。不同的肌理效果则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和视觉冲击力。正式有了这种肌理的美感,让它在原本材料美的基础上更加的神奇和美妙,给一个原本没有空间的材料诠释出一个新的空间。肌理美感是一种视觉感受,因为它的曲直变化和稀疏密集的变化,会给人们带来柔和与烦躁的感受。细腻温和粗糙懒散的肌理又是另外一种美的显现,所以每一种肌理的背后都有人们对它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作用。同时肌理又有一种质量感和一种体量感。肌理的表现的方式和形式不同从而效果也不同。水平和垂直的重叠交错都会给肌理制造一种体量的漂浮和轻重感。所以,相同的材料的肌理经过不同手法的表层肌理处理,也会形成截然不同的肌理美感。尤其是线性纤维艺术,一定要把握好材质的肌理应用和表现手法,使单纯的材料美,经过艺术的手法,将它上升到体现一个不一样的肌理美感的作品。
纤维艺术起源于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其传承和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设计艺术,可以与我国的刺绣艺术相联系起来,它主要用于装饰,不仅过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现在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同时现代纤维艺术设计在继承了传统设计优点的基础上又有着新的创意与表现。
一、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的创意特征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对纤维艺术的文化而言,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冲突愈加频繁,并非强势文化、主流文化对弱势文化、非主流文化的重新编码,而是双方在互动结构中相互补益和相互发展。文化互动结构既强调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又体现对不同民族文化价值观、语言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尊重。各个民族在其沃土中,不断探寻贴近艺术语言的真诚情感、开拓人文情怀和精神品格,创造出好的作品,给人类带来了可贵的创造性的艺术价值。纤维艺术采用传统样式的平面织物(壁挂)、现代流行的立体织物(软雕塑)、日用工艺美术品,以及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用各种纤维材料造型语言的作品,体现现代纤维艺术在环境关系,在空间展示形态,在设计的创意,在色彩以及装饰图案的风格等方面,证明了现代纤维艺术是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体的独特时尚艺术。
1、创新的技法及形式风格多元化
现代纤维艺术在技法的处理形式中展现对纤维刻意的加工与变形。在同一类的图案或形象中使用重复与节奏技法能在视觉中产生强烈冲击力,使纤维艺术如同音乐一样具有流动感,色彩有重复、渐变、起伏、低落如同生命过程,是一种抽象的叙述,能够唤起人们对美的真实感受。现代纤维艺术的色彩关系、装饰图案的风格都与纤维艺术的空间展示形态密不可分。另外,利用纤维组织形态的曲直与屈伸、疏密与集中、发散与聚合、凌乱与整齐等方式作对比,产生反常化的视觉对比效果。如波兰艺术家阿巴康诺维兹的作品红色的阿巴康是壁挂走向雕塑,走向空间的里程碑式作品。向前锐进的尖角与其后饱满深厚的卵圆形,形成强烈的对比,像一股抑制不住的激情勃然喷发。这种立体的壁挂,超越传统壁挂原来平面局限,糅合了现代雕塑的造型并与建筑紧密结合,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从此现代纤维艺术迎来了质的飞跃一个形式风格多元的时代。
2、颠覆性和反叛性思维
颠覆性和反叛性思维是纤维艺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20世纪是人类发展最快、成就最高的时期,科技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进步,生产、交通、通讯以无法设想的速度改变着。随之而来,人与自然、人与人等关系出现一系列问题:现代社会紧张、快节奏、大强度使人感到压抑、不适,现代社会的人类精神和心理问题也引起关注。与其他艺术相比,纤维艺术以其非凡的想象空间、烦琐的工艺、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制作与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规范、以及烦躁压抑的心态形成对比,正如美国壁毯艺术家茹斯斯古尔说:现代纤维艺术是我们生活的匆忙世界的一种反叛活动。
二、现代纤维艺术的设计创新表现
1、突破材料方面的限制
纤维材料是纤维艺术的基础,就像石刻艺术中的石料一样,脱离其的作品便不是纤维艺术的范畴,材料的选取对作品含义的表达至关重要。传统的纤维艺术由于技术的限制,多只能用自然纤维(棉、麻、毛等)和人造纤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方面的限制约束了艺术家们的能力使其作品表达的内容有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能制造出更多的纤维材料,如合成材料、有机化学纤维、金属纤维、光纤等,为现代纤维艺术提供了大量可选择的素材,各种材料质地的不同给了艺术家广阔选择和发挥的空间,他们可以运用多样的手法将材料进行处理给人带来新奇的视觉和审美体验,比如棉麻等柔软材料的制品总是给人柔美自然的感觉,而将钢丝等有硬度的材料与其结合处理却能形成富有力度的艺术形象。不仅如此,先进的材料还能让艺术作品有不同以往的性能,如纳米材料的应用可以使作品有很好的防火防水功效。
2、设计理念的创意
中国传统的纤维设计重技法和精致的图案,其中以四大名绣为代表,作品给人细腻的感受,在有强烈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图案与颜色的搭配与人们心灵达到相应契合,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人文内涵,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理念在借鉴中国传统纤维设计时引入现代元素,推陈出新,不是一味的模仿和还原,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引起人们的怀古思幽之情时又不会与现代思维形成过大的反差而产生突兀之感。具体表现为将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形象抽象出来直接与现代制品结合,如引用龙凤等具有中国特色审美和情感寄托的图案,或是更进一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种思维方式表现在现代制品中,如中国山水画和刺绣作品中独树一帜的散点视角,即使不是运用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形象,也因其普遍的文化认同感而让人感受到古典的传统的魅力。这是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理念的创意中体现的一种,还有一种被普遍认可的是西方抽象主义理念的运用。西方传统纤维设计曾一度沦为绘画的附庸而失去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人们追求其装饰效果的华丽,多以著名画家的绘画作品为范本,虽是色彩饱满,构图严谨让人视觉上较为满意,然而毕竟是绘画的临摹,相比起原作来总是有着差距,且没有发挥出其材料本身的特质,使纤维设计流于俗套。后来抽象表现主义画派兴起,引起了人们审美的又一次发展,此时,纤维设计艺术家们吸收过往的经验,不再单纯模仿画家的作品,而是将抽象主义概念和内涵内化为自己的产物,在纤维设计作品中进行艺术创造,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将材料编织处理成夸张的形象,给人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传达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和艺术领悟。具体表现为对自然形象进行解构重组再创造性的结合使平凡事物焕发出新的魅力,或是抽象出不同事物中的共性构造新事物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又或是用具有象征性的形象符号代替自然事物引起人们思考,以及通过重复的形象的排列进行强调来突出主题等创作手法表现艺术家对美的领悟和起伏的心绪。
3、表现形式的创意
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不在拘泥于以往的平面形态,逐渐向立体化空间化方向发展。平面形态的纤维艺术设计主要表现为地毯、挂毯等作品,形式较为单一,立体化则能够更好地挖掘材料本身的形态美,如果说平面形态的纤维设计像在材料的表面作画,那立体化便是像在塑造一件雕塑作品,所以立体化形态的纤维艺术作品又被称为软雕塑。它有着雕塑作品的严谨的结构美又因其材料的不同而有着独特的触感和自然亲和力,舒缓了雕塑所具有的冰冷尖锐的特性,让人在忙绿的现代生活中有着亲近自然的感觉。空间化则是将纤维艺术作品给人带来的视觉审美享受与建筑设施紧密联系在一起,艺术品不仅仅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与周围的空间环境密切相关,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不能单纯以自己想象的艺术形象为主,要观察周围建筑的整体格调和布局,考虑纤维艺术品在哪个方位以哪种形态表现才能起到与空间环境相融又能有恰到好处的点缀作用。这几种表现形式的创意使现代纤维艺术作品分类更加专业化,也对艺术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结论
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由于材料的丰富多样,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抽象主义表现方法的设计理念,从平面化向立体化空间化方向的发展使其越来越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相较于其他现代设计艺术,纤维艺术以其材料具有的独特质感和自然亲和力脱颖而出,在新时期希望现代纤维艺术设计能有更多的创意发展,利用新科技在日益繁忙的现代社会中给人以美的慰藉。
作者:戴露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洁,解冰,李雁.现代建筑空间中纤维艺术装饰的创作研究[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3(05);20-23
纤维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图案美,纤维材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表现力,不同的纤维材料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随着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影响与传播,艺术家们逐渐发现了纤维艺术中使用各种材料可以创造崭新的艺术形式和样式,这种手段的运用,从本质上就是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上材料处于隶属地位的观念束缚,在无形之中促进了艺术家对传统纤维艺术观念、形式认识上深化,同时也促使纤维艺术家们对现当代纤维艺术独特语言进行着广泛的探索、大胆的开拓和试验,使纤维艺术构成形式呈现出开放的多元化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