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的意思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3 15:43: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天净沙秋思的意思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鉴赏

《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天净沙·秋思》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篇(2)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⑵,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黄昏。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的旅人,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 ⑸天涯:天边,非常远的地方。

译文

①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夕阳下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反而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西风里踌躇而行。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不愁肠寸断!

②枯萎的藤蔓,缠绕着古树,黄昏时分的乌鸦飞回树上栖息。小桥下,溪水流过两岸的人家。有个旅人骑着一匹疲惫的瘦马,迎着凌冽的秋风,缓缓行进在古老苍凉的道路上。傍晚的太阳正在西面落下,旅人极度忧伤,漂泊在远离故乡的地方。

赏析:

《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全曲以四个画面,四个场景组成。共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十二个名词,作者将这十二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名词巧妙的拼合联结起来,组成了这四幅优美的画面。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表面看本曲并无华丽美妙之处,然而,正是作者看似不经意的名词整合却写出了这千古名篇。

首句“枯藤老树昏鸦”是一个沧桑悲凉的画面,大有人生苍暮之感。一枯藤一老树一昏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黯然伤怀的心境。一枯,暗射人生的干枯;一老,暗射人生之沧桑;一昏,暗射仕途之昏昏然,郁郁不得志。一起首,就将读者带入了作者所想象的境界。

次句“小桥流水人家”表面看似在行进中换了一个场景,实是对人生美好时光的怀念。一小桥一流水一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对家庭的思念。此句正对前后句中的人生之苍悲,表达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终此一生而不可得。

前两句中并无行路者本人,是以对途中景物的描写引起路人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篇(3)

中图分类号:H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53-02

一、总述

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的逐渐兴起,认知语言学也越来越受到众多语言研究者的关注。我国学者对其研究也如火如荼,大量认知语言学著作问世,研究领域迅速向相邻学科扩展。包括认知心理学在内的许多学科都成为其研究对象并对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912年格式塔心理学兴起于德国,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考夫卡、苛勒等提出,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式塔”是对德文Gestalt的音译,意译为“完形”,表示统一的、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征的有意义的有机整体,因此,格式塔理论也常被称为“完形理论”。格式塔理论主要有整体性、闭合性及异质同构性等,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将这些原则运用于翻译、美学、诗学等,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理论

(一)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派最显著的特点是注重整体概念,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整体性原则。格式塔学派否定元素主义简单相加论,认为对各个部分所进行的分析不能解释整体所具有的某些特征。[2]整体必然具有一种个体不具备的因素——格式塔质。这种能保证整体固有性质不变的第七种因素在格式塔理论中就被称为“格式塔质”。

(二)异质同构

自然界中的事物同人一样具有表现力,这种表现力的基础就是力的结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这种力的结构之于自然界,如同力学的“场”之于物理,决定着心理的运动方向,运动过程和运动结果。人看到物体后,大脑会自发的将其力的结构与人感情中力的作用相比较、对应,从而在生活实践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情感,并借此表现。如人看到垂柳就有悲哀之感,这并不是因为它从形态上像人,而是柳枝低垂的形态、柔软的枝条和随风摆动的样子使人想到了一个悲哀的人的外形。柳树的外貌同一个人悲哀时垂头丧气、无依无靠的的样子所展现出来的力的结构相一致。异质同构原则赋予事物本身所不具有的感情特征,基于此许多诗人借物抒情。

(三)闭合性

人在认知过程中,由于“完形压强”的存在,迫使大脑皮层活动,把看到的不规则、不完整的现实事物“完形”成一个理想的完美的事物。这是格式塔理论中的另一个核心原则——闭合性原则。如人们看到一个不完整的三角形,通常会在知觉中把它恢复成为一个完整的三角形或梯形。这一原则指出人脑在“反映”客观对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艺术化”倾向,它是创造性心理机制产生的源泉,而意义空白或者意义的不确定正是人的心理机制进行完形闭合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三、分析

《天净沙·秋思》全文仅5句,但是却描绘了12个意象。这些意象看似是孤立,实则不然。作者虽然仅是并列放置了这些意象,但读者内心存在的“完形压强”却会自发的将这些零碎的景物拼成一幅完整的图景。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枯藤缠绕着古树,书上落着乌鸦;第二组是由近及远的排列:近处的桥、桥下的水和水边的人家;第三组则是由远及近的排列,弯弯曲曲的古道和在上缓缓而行的瘦马,其中加入了西风这个意象,更具跳跃感;最后是正在下落的夕阳和行走在天边的离乡人。运用整体性原则能刚好的理解作者的感情。

第一组意象中“枯藤”是在深秋时节才会出现的景物,而“树”和“鸦”虽然不是秋季所独有,但与枯藤并列,前面又没有限制词,则根据关联准则,读者自然也认为是深秋时节的景物。“枯”字点出了秋天万物枯萎,百物萧杀的天景。“老”本是用来形容老人风烛残年。中国自古有落叶归根的说法,作者独自一人在外远游多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在异乡看到此景,感触愈深。且人若“老”就已近人生尽头,正如一到“秋”一年也即将结束。由一年结束影射一生完结,悲凉之情油然而生。“昏”字则更是精妙,它不仅可以指时间,与前文一年、一生相照应;还可指人到黄昏;更可以指乌鸦的精神状态。通过并列三个毫无生机的景物,暗示秋天的萧索与冷清,心境的凄苦与悲凉,这感情则是任何一个单独的景物所无法表达出来的。

第二组意象则一扫前文的萧条。“流水”暗示附近必有“人家”,建在“流水”之上的“小桥”又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小桥”之上既可以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一副繁荣的生活之境;又可以空无一人,加之桥下“流水”,给人以萧索破败之感;更可以有人凭栏眺望,思念未归之人。水边安静独立的“人家”既可以炊烟袅袅,又可以有农人“带月荷锄归”,一副恬淡惬意的村野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组意象与上文意象并不连贯,但“完形压强”会迫使读者寻找关系:承接上文,抒发悲情。“流水”的力的图示是从家而出,这与作者离家远游的图示一样。且“流水”向下的力与作者窘迫的生活一样,异质同构更显作者孤单、落魄之情。

第三组意象最突出的是“瘦马”,侧面暗示了游子离家之间之长,旅途之艰辛。“古道”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也是一副荒凉破败的景象,李白诗《忆秦娥》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抒发的亦是此感。“西风”并不是指从西边吹来的风,而是指秋风。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篇曰:“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属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中正是因此而以西风代秋风。这组通过并列三个意象,虽是写路、写马,但实际上是在写人,以物衬人,更显荒凉。

第四句中“夕阳西下”虽然与秋无直接联系,但夕阳已近黄昏,一年四季中的秋季正是由盛夏向寒冬的过渡时期,在时间轴上,二者的相对位置是一样的,所抒发的感情也相差无几。因此,“夕阳”意象所抒发的感情在此处就可以确定为悲凉、落寞。且“夕阳西下”过程中力的图示是向下的,与人到迟暮健康状况走下坡路一样。以物写人,借物抒情,异质同构原则使表面上毫无关系的二者相结合。

末句既是写人,又是写己。“断肠人”与“天涯”意象组合就表现游子离家,思念故乡的感情。思乡之情正是这首词的“格式塔质”,它建立在部分之上,存在于整体之中。这也正是元素主义简单相加论不能解释的。

四、结语

中国古诗词大都讲究意境,借景抒情是主要的抒情方式,基础则是异质同构原则。当自然界中“力的图示”与人的感情的“力的图示”相一致,作者便可以更好的抒情。而若要探索作者所抒之情,则必须在阅读诗词的基础上整体把握作品,综合运用格式塔原则细致探索。《天净沙·秋思》中,作者通过描写了一系列的景物,营造了一个凄凉、萧杀的悲秋之景,借物抒情,将在外漂泊的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篇(4)

一、引言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以维台墨于1912年发表题为“似动的实验研究”的论文为诞生标志,亦称完形心理学,主张用“格式塔(Gestalt)”(即整体)的观点研究心理现象(Kohler,1967)。核心理论是“异质同构”,指在任何情况下,真实的知觉不是盲目地与其相应的心理过程结合,而是在本质的结构特征内的同类连接(Koffka,1935)。异质同构不仅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而且还解释了人的审美经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但它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和现实世界对人的情感活动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异质同构”这一空间维度,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为理解《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提供新的视角。

二、相关研究回顾

维台墨在实验中发现格式塔的性质不在部分,而在主体之中,所以分析部分不能解释全体的性质(转引自Wolfgang Kohler,1967)。这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第一个重大发现引起了各个领域专家的思考和研究。文学艺术方面,姜秋霞(1999)、姜秋霞和权晓辉(2000)及孟瑾和冯斗(2005)讨论了格式塔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及其价值。对《天净沙·秋思》的研究多在译文对比和翻译策略方面(殷召荣,2008;江媛,2008),刘丽(2009)简要探讨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之美。但以上研究均未实现格式塔心理学与文本的结合。本文将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通过单元结合和意境整合两个方面探寻这首小令的语义空间,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

三、《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

(一)单元结合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结合表示单独的视觉单元完全契合在一起。这可以使原来并不相干的视觉形象自然而然地关联起来,从一个视觉语义延伸到另一个视觉语义。本小令前句可分解为九个单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它们的性质、形象各不相同,意义也是分离的。作者分别在中心语的前面加上相同语义色彩的修饰语(人家除外),叠加结合起来,中间不插入任何连接词,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个独立的单元,却给读者以观看幻灯片的视觉效果。从“枯藤”到附着于上的“老树”再到归巢栖息于树上的“昏鸦”,由外向内描写了一个相互关联且有序的整体——暮秋环境这一静的界域(静域)。功用上的联络拓展了单元语义的空间容量,不是之前的那个独立单元在读者的知觉中的对应物。“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单元给人以温暖、亲切之感,迎合了诗人此时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人用明朗的色调再造一重动的界域(动域)。而“古道西风瘦马”则展现了一个色彩惨淡、气氛阴郁的动态环境。后两小句是一明一暗的两种动域和第一小句的静域结合在一起,形成对照。不仅如此,诗人此时遇见的“人家”与其所处的环境也形成对照,这使情更悲、景更哀。“夕阳西下”和前面的单元景物一样继续铺排,但此单元带来了色彩上的丰富性。这无疑增强了视觉上的格式塔效果,可见这里不仅增加了一个单元,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气氛。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基-形关系(figure-ground relation)”是“形(figure)”由于其自身特点,而依赖于其所在之“基(background)”;“基”相当于一个结构,“形”载于其中,因而受其制约(Koffka,1935)。至此,诗人所做的“基”的工作已完成。“断肠人在天涯”是整首小令的点睛语,道出了诗人极致的悲苦和孤独,该小句在“基”的背景下充当了“形”的角色,从而达到了“形基”结合。形基现象在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传达了本小令的中心语义的同时,还提供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发现这样的单元结合、界域融合所达成的相符不仅仅是能指与所指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而且“所指”使其语义更加饱满、使空间更富整体感、和谐感,实现了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最佳融合。

(二)意境整合

孟瑾(2005)认为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看,整体意象又称为格式塔意象,它以篇章为载体,接近于意境。整首小令是客观对象和主观感情的结合,其中客观对象由多个个体意象组成,但其形成的意境又超越意象之外,这一点和格式塔意象不谋而合。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个体性质的结合不代表整体的性质。本小令由两个句子组成,前句包含九个词语,每三个构成一个小句,每一小句即自成一幅场景,这一场景并非词语的简单叠加而成,一字一词均代表一个意象,这些意象看似离散,但作者在每小句后做押韵处理:鸦ya、家jia、马ma,使整个描写不但形合而且音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意境。诗人紧扣“秋思”,并置七个静态的个体意象:“藤、树、鸦、桥、人家、道、马”。如果说前句写景,那么后句则是着眼于“断”字抒情,描绘“夕阳西下”和“断肠人在天涯”这两个动态意象,并注意以“下xia”和“涯ya”收尾,与前句保持音韵上的一致。前后衔接连贯,前句除“人家”以外,作者均采用修饰语+中心语结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通过这一结构中的修饰语:“枯、老、昏、小、流、古、西、瘦”,作者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投射到景物上;后句与前句情景交融,形成映衬,突显了诗人此时四处漂流、无处落脚的悲苦。王国维(2003)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内”指情,“外”为景,他认为“情”“景”两个元质构成了“境界”。可见,情景乃创造意境的必要条件,前者直抒胸臆,后者创造气氛,两者结合组成了格式塔意象。本小令的意象传递

境:一个秋天的傍晚,寥无人烟,诗人身旁只有马儿陪伴,且无寄宿之所。

情:“断肠人”是全诗的诗眼。诗人此时只身在外、孤苦无助,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意境:在一个凄凉的秋天的傍晚,诗人满腹辛酸地走在古道上,身边只有一匹瘦弱的马儿陪伴,秋风瑟瑟,连乌鸦也归巢栖息,而自己却漂流无所,心中的疾苦悠然而生。

诗人用这种凄美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其中“藤、树、鸦”是物理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分别被赋予了“枯萎的、僵老的、已经归巢的”精神世界的意义,映射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形成了客观的境、主观的情达到传情造境的效果,完整地再现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语言结构、心理结构和外部事物完美契合,其空间语义远在意象之上。同时,还赋予了诗句本身极大的整合空间,给身处物理空间的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样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通过心理结构这一媒介在意境中得到完美的融合。

四、结语

本文通过单元结合和意境整合探讨了诗人通过外在事物表达内在情感而呈现出的凄凉清冷的意境,化抽象的语言为直观的意象,并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为探寻《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提供一定的参考。该模式可以简单图解

心理结构

↗(知觉、情感)

语言空间 物理空间

(诗句语言) (现实世界)

……

在理解诗句的空间语义的过程中,读者不是将诗句语言直接转换成现实世界的直接对应物,而需通过自身的情感知觉加工这一中介过程,从而形成一个三角图示。这样,诗句的语言经过诗人的个人情感这一心理结构的融合而可能与物理空间形成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变得复杂,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一模式体现了诗句语义空间理解上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江媛.“归化”“异化”理论下的《天净沙·秋思》英译文赏析

[J].安徽文学,2008,(8).

刘丽.别有诗情画意生 此处无思胜有思——浅谈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的意境[J].资治文摘,2009,(7).

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J].外语与外

语教学,1999,(12).

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

2000,(1).

孟瑾,冯斗.古诗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传递[J].外语学刊,2005,

(4).

殷召荣.从形合、意合看古诗增译——个案分析《天净沙·秋

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

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Kurt Koffka.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M].Great

篇(5)

一、引言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以维台墨于1912年发表题为“似动的实验研究”的论文为诞生标志,亦称完形心理学,主张用“格式塔(gestalt)”(即整体)的观点研究心理现象(kohler,1967)。核心理论是“异质同构”,指在任何情况下,真实的知觉不是盲目地与其相应的心理过程结合,而是在本质的结构特征内的同类连接(koffka,1935)。异质同构不仅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而且还解释了人的审美经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但它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和现实世界对人的情感活动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异质同构”这一空间维度,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为理解《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提供新的视角。

二、相关研究回顾

维台墨在实验中发现格式塔的性质不在部分,而在主体之中,所以分析部分不能解释全体的性质(转引自wolfgang kohler,1967)。这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第一个重大发现引起了各个领域专家的思考和研究。文学艺术方面,姜秋霞(1999)、姜秋霞和权晓辉(2000)及孟瑾和冯斗(2005)讨论了格式塔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及其价值。对《天净沙·秋思》的研究多在译文对比和翻译策略方面(殷召荣,2008;江媛,2008),刘丽(2009)简要探讨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之美。但以上研究均未实现格式塔心理学与文本的结合。本文将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通过单元结合和意境整合两个方面探寻这首小令的语义空间,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

三、《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

(一)单元结合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结合表示单独的视觉单元完全契合在一起。这可以使原来并不相干的视觉形象自然而然地关联起来,从一个视觉语义延伸到另一个视觉语义。本小令前句可分解为九个单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它们的性质、形象各不相同,意义也是分离的。作者分别在中心语的前面加上相同语义色彩的修饰语(人家除外),叠加结合起来,中间不插入任何连接词,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个独立的单元,却给读者以观看幻灯片的视觉效果。从“枯藤”到附着于上的“老树”再到归巢栖息于树上的“昏鸦”,由外向内描写了一个相互关联且有序的整体——暮秋环境这一静的界域(静域)。功用上的联络拓展了单元语义的空间容量,不是之前的那个独立单元在读者的知觉中的对应物。“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单元给人以温暖、亲切之感,迎合了诗人此时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人用明朗的色调再造一重动的界域(动域)。而“古道西风瘦马”则展现了一个色彩惨淡、气氛阴郁的动态环境。后两小句是一明一暗的两种动域和第一小句的静域结合在一起,形成对照。不仅如此,诗人此时遇见的“人家”与其所处的环境也形成对照,这使情更悲、景更哀。“夕阳西下”和前面的单元景物一样继续铺排,但此单元带来了色彩上的丰富性。这无疑增强了视觉上的格式塔效果,可见这里不仅增加了一个单元,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气氛。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基-形关系(figure-ground relation)”是“形(figure)”由于其自身特点,而依赖于其所在之“基(background)”;“基”相当于一个结构,“形”载于其中,因而受其制约(koffka,1935)。至此,诗人所做的“基”的工作已完成。“断肠人在天涯”是整首小令的点睛语,道出了诗人极致的悲苦和孤独,该小句在“基”的背景下充当了“形”的角色,从而达到了“形基”结合。形基现象在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传达了本小令的中心语义的同时,还提供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发现这样的单元结合、界域融合所达成的相符不仅仅是能指与所指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而且“所指”使其语义更加饱满、使空间更富整体感、和谐感,实现了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最佳融合。

(二)意境整合

孟瑾(2005)认为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看,整体意象又称为格式塔意象,它以篇章为载体,接近于意境。整首小令是客观对象和主观感情的结合,其中客观对象由多个个体意象组成,但其形成的意境又超越意象之外,这一点和格式塔意象不谋而合。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个体性质的结合不代表整体的性质。本小令由两个句子组成,前句包含九个词语,每三个构成一个小句,每一小句即自成一幅场景,这一场景并非词语的简单叠加而成,一字一词均代表一个意象,这些意象看似离散,但作者在每小句后做押韵处理:鸦ya、家jia、马ma,使整个描写不但形合而且音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意境。诗人紧扣“秋思”,并置七个静态的个体意象:“藤、树、鸦、桥、人家、道、马”。如果说前句写景,那么后句则是着眼于“断”字抒情,描绘“夕阳西下”和“断肠人在天涯”这两个动态意象,并注意以“下xia”和“涯ya”收尾,与前句保持音韵上的一致。前后衔接连贯,前句除“人家”以外,作者均采用修饰语+中心语结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通过这一结构中的修饰语:“枯、老、昏、小、流、古、西、瘦”,作者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投射到景物上;后句与前句情景交融,形成映衬,突显了诗人此时四处漂流、无处落脚的悲苦。王国维(2003)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内”指情,“外”为景,他认为“情”“景”两个元质构成了“境界”。可见,情景乃创造意境的必要条件,前者直抒胸臆,后者创造气氛,两者结合组成了格式塔意象。本小令的意象传递如下:

境:一个秋天的傍晚,寥无人烟,诗人身旁只有马儿陪伴,且无寄宿之所。

情:“断肠人”是全诗的诗眼。诗人此时只身在外、孤苦无助,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意境:在一个凄凉的秋天的傍晚,诗人满腹辛酸地走在古道上,身边只有一匹瘦弱的马儿陪伴,秋风瑟瑟,连乌鸦也归巢栖息,而自己却漂流无所,心中的疾苦悠然而生。

诗人用这种凄美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其中“藤、树、鸦”是物理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分别被赋予了“枯萎的、僵老的、已经归巢的”精神世界的意义,映射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形成了客观的境、主观的情达到传情造境的效果,完整地再现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语言结构、心理结构和外部事物完美契合,其空间语义远在意象之上。同时,还赋予了诗句本身极大的整合空间,给身处物理空间的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样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通过心理结构这一媒介在意境中得到完美的融合。

四、结语

本文通过单元结合和意境整合探讨了诗人通过外在事物表达内在情感而呈现出的凄凉清冷的意境,化抽象的语言为直观的意象,并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为探寻《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提供一定的参考。该模式可以简单图解如下:

心理结构

↗(知觉、情感)

语言空间 物理空间

(诗句语言) (现实世界)

……

在理解诗句的空间语义的过程中,读者不是将诗句语言直接转换成现实世界的直接对应物,而需通过自身的情感知觉加工这一中介过程,从而形成一个三角图示。这样,诗句的语言经过诗人的个人情感这一心理结构的融合而可能与物理空间形成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变得复杂,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一模式体现了诗句语义空间理解上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江媛.“归化”“异化”理论下的《天净沙·秋思》英译文赏析

[j].安徽文学,2008,(8).

[2]刘丽.别有诗情画意生 此处无思胜有思——浅谈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的意境[j].资治文摘,2009,(7).

[3]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j].外语与外

语教学,1999,(12).

[4]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

2000,(1).

[5]孟瑾,冯斗.古诗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传递[j].外语学刊,2005,

(4).

[6]殷召荣.从形合、意合看古诗增译——个案分析《天净沙·秋

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

[7]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kurt koffka.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m].great

篇(6)

Abstract: Translation study has shifted its focus from text to readers, however, few studies on poetry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ader's response are found nowadays. Both the reception theory and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emphasize that translation should cater to readers’ taste. An investigation of readers’ responses to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is necessary and worthwhile especially for bette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Key Words: reader’s response; translation version; survey

一、理论基础:接受理论和功能对等理论

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是姚斯(Hans Roberts Jauss)和伊塞尔(Wolfgan Iser)为代表的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学派所创。接受理论认为作品总是为读者而创作,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读者是文本接受历史的决定性因素和能动的主体。读者作为作品接受的能动力量,在阅读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把人们从“直译”和“意译”之争中解脱出来。

功能对等理论:美国翻译家奈达(Eugene A. Nida)的结构主义归化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就是“再现最近似而又自然的译文”,其效用和认可度很大程度取决于读者,翻译的宗旨就是以译文读者为本,让译文的读者与原文的读者能获得大致相同的感受。

接受理论和动态对等理论都主张目的语读者不应被忽视,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得到加强。两者都认为读者有积极作用。

1.原作分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朝散曲小令中的杰作,有多个译本。原作不拘于语法,仅有名词建构意象,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顾延龄(1993)等学者对其英译本进行了有益的分析和探讨。黄国文从语言分析入手,对三种英译本进行语言分析,探讨译诗、曲中“形式对等”的重要性。译文一(Schlepp译)原曲的9个名词词组分别被译成9个英语名词词组;译文二(翁显良译)采用散文释义方法,与英国的Arthur Waley相似,属于表意派(神似派)。译文三 (丁祖馨与Burton Raffel合译)介于前两个译文之间。(黄国文,2003)

Version 1:Tune to “Sand and Sky”―Autumn Thoughts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The sun westering//And one with broken heart at the sky’s edge.

Version 2: Autumn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vines―the day is about done. Yond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Version 3:Tune: Tian Jing Sha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A few house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2.问卷设计。问卷设计围绕读者展开,调查不同译文的读者反应。问卷共发给18名澳大利亚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外籍朋友(一位热心的澳大利亚外教暑期回国帮忙寻找的),12名在学校教书的来自不同国家的外教共30名外籍朋友。发放问卷10份,全部收回。

3.问卷分析

(1)风格style

60%的人认为译文一是传统的诗词,在文体、风格的认识上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反应基本一致。10%的人认为它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译文二和译文三中,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的选择有较大出入,其中90%的被试认为译文二是散文而不是诗歌。

(2)基调tone

调查对象对三个译文的基调的把握与原文读者都有出入,30%的人对译文一的基调理解与原文读者反应接近,而在译文二和三中,分别只有10%和20%的人选择与原文读者接近。

(3)对译文内容的理解。问题3是考查大意main idea的表达。为明确受试者是否理解了译文蕴含的最重要的思想和艺术性,设置的四个选项都较接近。为方便比较,我们把C项量化为4,D项为3,B项为2,A项为1。具体分布如下表:

表中可看出,三种译文得分十分接近。译文二的得分略高。

(4)对文化意象词的理解。

由于译文一形式与原文最接近,采用了大量的文化意象词。因此,在问卷中对译文一专门设置了两道文化意象词理解的考查,第四题18人选A,即:dying, withering, dead things,这一理解与原文“枯藤”最接近。9人选B,即认为it’s autumn,1人选C, grapes, wine, harvesting。这两种联想与中国读者对“枯藤”的联想不同。其原因是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第五题,20%的被调查者与原文读者反应相同(即:认为四个选项都有伤感色彩),40%则认为两个词具有感伤色彩。70%的受试认为west wind不具有伤感色彩,70%的认为old tree具有感伤色彩。

(5)对译文的评价的调查。9人最喜欢译文一,因为它语言表达不受语法的束缚就如同画家运笔作画一样自如;或是认为它与俳句 类似,语言简洁明了,也有受试喜好它的表达方式。9人喜欢译文二。原因是译文二表达更清晰, 译文的基调和主题更清晰,译文更易懂,结构和用词更自然,更贴近散文体。9人喜欢译文三因为它具有更好的描述,诗意更浓;或者认为它能产生共鸣,或者认为更贴近英语诗歌。还有三名受试该项未填。

三、翻译方法探讨

1.翻译中形式与意义的关系。在诗歌翻译中,形式与意义是互相关联的两个重要方面。在上述的问卷调查中译文二和三都是采用自由译法,意义更清晰但在文体和风格上,就有读者认为译文更像散文而不是诗歌。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意义和形式与原文完全吻合不大可能,因此,翻译时要灵活。

2.翻译策略选择:归化和异化。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界长期争议的话题之一,归化策略为目的语读者服务。异化则突出原语文化。从照顾译文读者角度,归化译法更易于读者的理解。在上述调查中,译文二采用归化译法,被调查的30名读者中有9名最喜欢这篇译文;译文一采用异化译法,也有9名读者喜欢译文一,两个译文各有千秋,两个翻译策略也是视情况而有不同选择。从读者因素角度,诗歌翻译两种方法比较值得推荐:一是加注的直译法。此法尤其适合中国特色很浓的文化词。这种加注法是帮助读者理解的介于直译和意译之间的一种折中方法。二是基于读者接受能力的灵活译法。这种译法一般不采用逐字对译,而是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原作诗人的意图。

四、思考

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研究的重心正从文本转向读者以及文本-读者的关系。本研究以接受理论和功能对等理论为背景,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三个不同译文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基本兼顾多个以英语为母语或主要语言的国家,兼顾不同性别和兴趣等,尽量做到抽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而且由于调查对象人数不够多,调查问卷设计水平有限,翻译的标准尚有争议,翻译很难达到完全等值等原因,本文的研究尚十分粗浅,从读者反应角度对汉诗的英译进行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2]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胡开宝、胡世荣:《论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解释力》,《中国翻译》,2006.5。

[4]黄国文:《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古诗词英译本的语言学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篇(7)

2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并行使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思想的不断发展与开阔,中国文学文化也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到了近代时期,伟大的学者提出了使用白话文,最初白话文与文言文并行使用,在以前,文学系统以白话文占据先导,很多文言文的语言形式与意思被代代相传,例如:先秦时期的很多句式、词汇都在文言文中被广泛使用,很多的词汇活用现象甚至在文言文中稳定使用。由此可见,文言文保留了自身的词语特征与语法系统。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异常繁多,甚多不朽篇章依然被现代人所传颂,在文字表达上的意思也相对浅显,多数能被现代人读懂,例如:孔子的不休之作《论语》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中的意思很容易被后人读懂。古代的很多名篇名作甚至国家的文法章节也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的,其中的语言文字以简练精辟而闻名于世。文言文的简练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文章中的词语多属于单音节词,很少有双音节或者多音节词语。第二,文言文中缩略的现象十分明显,多数的句子都省略了主语、谓语甚至是宾语。总之,整体来看文言文属于简练、精辟的语言文学,略去冗杂词汇,忠实韵律和音节,才形成了文言文这种简约的风格,铸就了中国古代文言文学宝贵、珍奇的文化氛围。

3汉字意义理解的多重性

汉语是一种独立性较强的语言,单个词句就可以表达多重涵义,正是由于汉字的这个特点,才导致了文学篇章理解与阐述的多元性与复杂性。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首词的前三句单纯描写了九个单独的景色,景色词语之间没有多余的词语,逐句逐词都表现出了非常简练、独立,乍一读只有几个凋敝的景观映入脑海中,然而却就是这样几个词语去表达出了作者无限的思乡之情,浓郁的羁旅秋思之情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缺少谓语、宾语以及完整语言结构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意思,渗透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无限情感,而且这种非逻辑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往往能够给读者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可创造的艺术形式,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所渗透出的文字特质。进入了20世纪中后期,人们对于语言文学、文字的探究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以往的语言探究,转向了文字探究。从文字的发音、结构再到文字的历史起源与用法都成为了文字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篇(8)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中繁琐分析、精耕细作之法以逐渐走向消亡。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呢?

一、激发兴趣、自由感知

学生阅读作品,应完全出于自愿,不能人为强迫,这和出于一定目的、在理智支配下刻苦攻读科学理论读物是很不同的。刘国正先生曾说:“阅读主要依靠学生自身的积极性”。阅读兴趣是学生感知作品的先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须着力启发学生“好之”。初则萌发热爱的感情,继则求知的欲望在胸中激荡,终则自觉进入佳文美什之境咀嚼品味。由于作品本身的特点,感知在阅读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作品形象的感受又是感知的基础。学生阅读作品,首先接触到的是作品的形象,学生只有把握了叙述描写对象的各种状貌后,才能引起更高级的心理现象。可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形象不如绘画、雕塑那样具有直感性,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经历不丰,文化素养不厚,一开始并不一定能感知多少,但大多数学生能感觉到文章很美,这种直觉可以说是对作品的初感,我们应充分肯定。叶圣陶先生就肯定过这种初感:“不要以为小孩子不会看书,他们看书的本领大的很,他们不认识的字跳过去,看意思,无形中就吸收进去了。”所以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的第一步就成功了。

二、多方启发、丰富想象

阅读作品需要想象,离开一定的想象,感知是极其有限的。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整体感知,但这种感知毕竟是浅层次的,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力、想象力,对课文的形象进行补充和丰富,使课文脑中有声有色的活起来。在阅读中想象表现为对形象感知有所发现和补充。正如巴尔扎克所说:“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心中去发展。”例如《天净沙秋思》作品直接描写的事物只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但诗的间接形象极为丰富,这就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把抽象有限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可感内容丰富的画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画草图,设身处地想细节。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学生的思维发散了,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加深了。

篇(9)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让教材牵着鼻子走,依然是逐篇讲授教材,唯恐学生不会;有的教师只是讲考试的篇目,其余教材不管不问。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力求深入研究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的观念,准确找到课文和学生的最佳结合点。

我们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人教版的教材,是根据单元编排为体例的语文课本。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体例,结合教学实践,把教材分设为讲读课文、自读课文和阅读课三种类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讲读课的教学。

讲读课文是教材的重点篇目,教学时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的规律,指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这个单元编排的是诗歌,共有五篇,有三首诗讲读篇目,两篇自读篇目,编排的主题是“土地情思”,内涵是爱国思乡。学习这几首诗歌,要关注“诗中包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和“欣赏诗歌凝练的语言”。教学这个单元时先教学《乡愁》这篇讲读课,教学前先让学生搜集有关思乡爱国的诗歌或文学作品。导入新课时先让学生背诵李白的《静夜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激发兴趣,接着问学生:“你的家乡在哪里?那里有你记忆深刻的东西吗?今天我们学习余光中的《乡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新课时先抽查学生自读诗歌,再让学生跟名家对比读、自由读、小组竞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反复诵读初步地感知课文后,然后出示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懂得什么是物象,懂得作者为什么选这些事物,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2.自读课的教学。

自读课的教材就是教材目录中带*号的课文,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时点拨。教师引导学生把在讲读课时所学的阅读,分析问题的方法,在自读课文中会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要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如教学八年级上册《说屏》导入新课时,先板书课题《说屏》,然后问学生:“你看到这个课题你有怎样的疑问?”学生思考后纷纷回答:(1)屏是什么?(2)屏有什么作用?(3)屏是一幅画吗?(4)这里得“说”和“爱莲说”中的“说”意思一样吗?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这里要让学生先回答第4个问题,“说”是说说、谈谈的意思,“爱莲说”中的“说”是议论的意思,前三个问题课文中有答案,请学生读课文寻找答案,并用圈点法标注。学生读书后很快找到答案并回答。接着教师再提出问题:(1)你从课文中还获得关于“屏”那些知识?(2)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学生很快回答问题,也对课文有整体感知。对课文整体感知后多媒体展示问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有什么作用?(3)课文里引用大量古诗词,有什么好处?(4)举例说说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5)说说这篇课文的说明顺序?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由于在学习讲读课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时,已经反复强化训练说明文的方法、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文语言的运用等说明文的练习,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就容易得多,也巩固讲读课文所学的知识。

3.阅读课的教学。

阅读课的教材以配套的自主阅读教材和名著阅读课外古诗为主要学习内容。教学这些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培养语文素养。在教学中大胆放手,激发学生自读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好读书笔记的摘录、读书心得的撰写。每学期教师抽出一定的课时,上名著导读课和古诗词欣赏课,引导学生如何读书,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欣赏的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吃透教材,研究教材,灵活机动地发挥教学的优势,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汪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实施语文因材施教.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02.28,期刊.

篇(10)

师:噢,是好方法!今天老师教给你们一种新的学习古代诗歌的方法:挖掘法。就像种树前先用铲把泥块铲开一样,你们对有些诗词可以这样处理:先把你J为不是主干的“泥块”部分铲掉,看看去掉这些“泥块”后效果如何,再考虑考虑要不要把“泥块”填回去。

现在我们请出元朝马致远写的词《秋思》。

师板书: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师:大家看看哪些字或词是 不是主体的“泥块”,我们先把它挖走。

(生踊跃发言,最后圈定了“枯”“老”“昏”“小”“流”“古”“西”“瘦”“断肠”)

师:噢, 秋思

藤 树 鸦,

桥 水 人家,

道 风 马。

夕阳西下,

人 在 天涯。

瘦身好多啊,马致远会不会跳出来抗议呢?

(生笑)

师:先看“枯”字,真能去掉吗?枯藤与藤有不一样吗?

生:“枯藤”是藤已死了,“藤”说明也许藤是活的,也许是死的,不确定。

生:我知道了,题目是秋思,指的是秋天的思念,既然是秋天,那么藤应该死了,所以“枯”不能挖掉。

生:初秋的树藤未必都死光,说枯藤是说明已到深秋了,这首写的是深秋之时,所以“枯”不能去掉。

师:被你们一说,我也豁然开朗呢!我倒是一看见这“枯”字就想到黯淡。

生:枯死的藤没光泽了,应该是灰黑灰黑的。

师:你平时很注意观察,真不错!

师:再看“老树”的“老”字,能不能去掉?

生:一样的不能挖掉,“树”也许是指年轻的树,也许是指年老的树,而“老树”就是老树,那位旅人见到的就是老树所以不能把“老”去掉。

师:很好!这个“老”我们还能读出什么意味?

生:这树年岁大,粗壮。

生:枝繁叶茂。

生:这是深秋,树叶儿干枯掉落了,不能叫叶茂。

生:有些树不会因秋冬来到掉叶子的!

师:我闻到火药味了,千万别点燃,否则把树都烧了。我听出你们的意见了:树活了很久长 得粗壮。有的老树此时掉光了叶子,有的老树此时没掉什么叶子,说的都是合理的。

师:还能不能从其它角度理解“老”?

生:树皮黝黑黝黑的,因为它老啦!

生:树皮很粗糙就像人老了皮肤长茧一样。

师:想的真好!所以“老”字是不能挖走的!

师:那“昏鸦”的“昏”能挖走吗?

生:“昏”是黄昏的意思吧,不能去掉,说明那位旅人是在傍晚时看见那只乌鸦。“昏鸦”点出的是时间:一个秋天的傍晚。

师:这理解很到位!

师:鸦长什么样?

生:乌鸦,乌鸦当然全身是黑的!

师:乌鸦住在哪里?

生:住在大树上。

师:它会住在周围人多的大树上吗?

生:不会。

师:那旅人在什么地方见到乌鸦?

生:噢,村子外边,也许是村尾,因为第二句有提到村子人家。

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想象旅人缓缓地从远方走来经过村尾向村子前行?

生:他身边还有一匹马。

师:是的。但现在我们先不说他的马。且看他一路走来看到的是:黄昏时,枯的藤,老的树,黑的鸦。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景物都是深色调的。深色调的东西给我们什么感觉?

生:沉闷、压抑。

生:让人心情不愉快。

生:尤其乌鸦叫,不吉利,让人心生恐惧,凄凉。

师:当时乌鸦叫了吗?

生:虽然没写出来但是应该叫了。如果乌鸦不叫,旅人怎么能知道树上有乌鸦。乌鸦 傍晚时肯定要回巢,它们肯定把巢安在树叶里的,为了安全嘛。

师:推理得很好!

师:乌鸦为什么叫?

生:应该是叫它的亲人回巢了。如父母亲呼唤儿女,儿女呼唤父母亲,因为傍晚了!

师:不错的思维!

师:这位旅人也许听到乌鸦的叫声会心生恐惧、凄凉,他还有没有其它的想法呢?好,我们继续往下看。

师:现在旅人走进村子了。

师:“小桥”的“小”能挖走吗?

生:桥有大有小,他走的就是小桥,所以不能去掉。

师:这个理由很合逻辑,“小”字还能看出什么?

生:因为人流量少,桥面不宽,,所以桥也就设计得小,说明这个 人居住的地方是个小地方,说它是个小村子挺适合的,因此我之前说词的第二句话涉及到一个村子。

师:你心思缜密啊!

师:“流水”的“流”能去掉吗?

生:水有动态静态之分,这儿的水就是动态的,所以不能去掉。

师:会不会有可能是静水呢?

生:那是池塘吧。

生:“小桥流水”,桥是架在水面上的,如果桥架在池塘上是不合理的。

师:农村是不可能有这种奇葩景的。

生:农村小桥下一般是小河流。

师:小河流能起什么作用?现在是秋天的一个傍晚。

(生们思索较久)

师:想不出来吗?古时候的人家家里是没有自来水的,挑水用的,水珍贵着呢!每个人都要上山下地干活的。

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古代劳动人民要参加不少农事活动,我想他们上山下地干活回来会到小河流里洗洗脸、脚吧。如果他们挖了地瓜,会把地瓜放到河水里洗净泥巴吧。

生:脏了的锄头也洗洗。

师:你们脑袋瓜转得好快!想得很好!农民会不会有养牛、羊等牲畜?

生:会有,它们傍晚回家前到河边喝些水。

师:看来,流水边,傍晚时分,有一番热闹景象呢。

师:“人家”说明这个村有人住,傍晚时分家家户户会如何?

生:生火做饭了,家人陆续回家!

师:村子上空就有袅袅炊烟了。

师:我们跟旅人一起与这个村庄亲密接触,会听到什么声音?

生:叫亲人回家的声音,牛羊等动物回栏的哞哞叫唤......

师:一派温馨场景,大家都要回自己温暖的家了。

师:这位旅人是不是回到家了?

生:没有,断肠人在天涯,说明这个人是浪迹天涯没回家,这个村子不是他的家乡。

师:这位旅人会不会想家啊?

生:肯定想。他说自己是断肠人,是想家想得肠子都要断了。

师:那么“断肠”这词能挖走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

生:“断肠人”写出了他的伤心欲绝,而“人”这个词体现不出来。

师:是这样的。

师:村庄如此温馨,又是傍晚,旅人有在这村子里借宿吗?

生:没有。

师:哪儿看出来?

生:古道西风瘦马。他还走在古道上呢。

生:我倒是觉得太阳落山后他会去借宿。只是当时他还在道上。

生:古道是什么意思,老师?

师:古老的驿道。

生:驿道有驿所吗?可以住人吧?

师:大概会有的吧。

生:那他晚上如何过夜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师:“古道”的古字能否挖掉?“古道”与“道”有什么不一樱

生:“古道”点出旅人在古驿道上走,不是走在其他路上。所以古字不能挖走。

师:解释合理。

师:“西风”的“西”能挖走吗?

(生们一脸迷惑)

师:西是西方,西风是从西方吹来的风。如果叫微风,不好判断它来的方向。如果能很明确地知道这股风是从西边来的,你们想想这风力大不大?

生:(恍然大悟)噢,风大。

师:秋天、傍晚、西风,冷不冷?

生:冷。

师:西风的“西”就不能去掉了吧。它能让我们与旅客感同身受:瑟瑟发抖。

师:“瘦马”的“瘦”能去掉吗?

生:不能,那匹马就是瘦的不是肥的。

师:“瘦”说明了什么?

生:马没有营养。

师:为什么没营养?

生:这位旅人飘泊天涯,身上没什么钱给马买好吃的。

师:还有呢?

生:它没休息好所以体形消瘦。

生:这位旅人浪迹天涯肯定是去过很多地方。这匹马跟着他走了许多路,劳动量太大所以瘦。

生:旅人的行李背在马背上把它压瘦了。

师:说的很有道理,可怜的马儿。人与马相依为伴,马因为为人服务瘦了,旅客会不会痛心?

生:会!

师:旅客肯定有自己的无奈,由马的可怜他会不会想到自己的可怜?

生:会!

师:他心里的苦是无法言说的了!看来“瘦”字是不能去掉了。

师:旅客带着一匹马要前往何方?为了做什么要跋涉?

生:不知道。词里没说。

师:那就大家自由想象吧。

师:老师在这插一些话,马致远是谁呢?他呀,是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散曲家、杂剧家。他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困窘潦倒一生。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师:好,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之前被挖出来的字或词很有意味的,少了它们,词的意境就没了。现在我们把它们填回去。这么一挖一填 ,一幅场景就浮现在我们眼前。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场景描绘出来。

(提供时间,要求学生把情景写成文字记在本子上。)

生:我来说吧:秋天的一个傍晚,一位漂泊在外的旅客从远方走来,一路上他看见枯藤、老树,踩到了枯枝败叶发出声响惊动了树上的乌鸦,乌鸦呱呱叫让人心慌。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一个小村庄,一座小桥,桥下流着清澈的溪水,收工回来的人在水边洗东西,牛羊喝完水回圈,不远处的农户家里升起炊烟,孩子们往家里赶。这位旅客看看自己,孤独一人站在西风中瑟瑟发抖,脚下的古驿道却无尽头,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人温暖的怀抱?他流着泪抱着长期受苦的瘦马,抬头望太阳缓缓西落,肝肠欲断。

(几个学生陆续回答。)

师:很好。不少同学做到了情景交融描绘。现在看看老师自己写的下水文。

附: 秋思

残阳如血。

古道远处,一个落寞的身影牵着一匹马,缓步走来。

路边,荒芜凋谢的蒿草,孤枯落败的藤枝,蔓缠在饱经沧桑的老树上。秋风萧瑟,吹皱了旅人的纶巾青衫,也吹起了一地的苍凉。

旅人的动静引起了树上一群乌鸦的哀鸣:呱呱呱。它们一边忙碌地回巢,一边用黑漆漆的小眼睛注视着他,似乎在向他询问什么。

深深一声叹息,他仰面向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官宦仕途又如何。零仃的人满布风尘,踽踽独行。

潺潺流水,破落的小桥,依稀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来来往往的收工农夫微笑着,蓬头稚子雀跃地奔向家,牛羊回圈……他边走边看,喜欢上了这儿的幽静和甜蜜,安逸而闲致,他真想真切地拥有这一切,于是伸出手来,可握在手上的却是一股秋风,一种无尽的虚无。

夕阳已快没入山头。

光线惨淡,寒意刺骨。

青山遮不住悲凉:他该走向何方?

冷冷清清。

一双哀淡的秋目,拂袖欲断水,愁绪任横流。

驿站飘失了,残留的“古道”依然通向天际,功名利禄,仕途天意,难耐凄凉。是是非非,融进萧萧悲凉的西风里。瘦弱赢马,驮着书卷,嘶嘶鸣叫,催着他。

行吧行吧。人生失意常八九,文人的落魄,漂泊的流离,难道世事不唯艰?

又深深一叹息!

这叹息弥散在空中,跨越了千年,就成了永恒!

师:经过运用挖掘法,我们一思索便进入作品的意境,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鉴赏水平也提高了,你们是不是也这样觉得?

生:是!

师:好方法在以后的诗词学习中要懂得借鉴使用喔。好,下课!

上一篇: 满月宴贺词 下一篇: 电力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