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3 15:43: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篇(1)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互助自愿的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有区别的惠民政策。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农民收入有限,生活水平远远不如城市居民,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非常常见。所以这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地区都得到积极的响应,各级政府都给予很大支持,新农合制度实施当中有很多问题存在。1.政策宣传不到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惠民制度,如果在广大农村地区不能得到良好的宣传,那么农民对于它的认知程度就低,自然参合率就会降低。当前新农合的宣传手段只要依靠宣传手册、村委会开会宣传等,但据笔者了解,横山县合管办宣传手册没有真正地发到农民手中,而是堆积在合管办。工作人员的这样不负责任行为直接导致新农合的宣传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即使是宣传手册内容,对新农合的的介绍,也不是非常详尽。另一方面村委会开会宣传,但是由于作为宣传员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并不能真正的理解新农合的一些政策,很多地方,只是将参保费用告诉了参合农民,还有参合后带来的好处,至于一些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如何报销的问题则并不能准确传达。对农民来说,宣传效果不持久、不深刻,就很难形成农民自愿、持续参合的大环境。2.逆向选择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区别之一就是,前者是农民自愿参加新农合,政府只起一个引导和鼓励的作用;而后者则是强制参加,从根本上杜绝了逆向选择的发生。在农村地区,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相对比较低,经济收入低。“有些偏远的地区,随着新农合的个人缴费标准不断提高,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所以一些年轻力壮的,身体条件较好的农民就选择放弃参合,而家中体弱多病的,老人和小孩则会参合,逆向选择的问题就应运而生”。而逆向选择的产生,对新农合的影响不言而喻。首先会造成新农合的基金短缺问题,逆向选择可能会让基金筹集困难,而在支出水平则远远要高于筹资水平,这样基金就不能保持收支平衡。3.各级医疗机构补偿比例和补偿范围有待商榷。新农合实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而真正导致农民走向贫困不是一些门诊小病,而是那些需要花费农民多年积蓄的大病,而这些大病又不能在乡镇卫生院和县定点医院治疗,或者说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不足以应对这样的病。农民只能到三级医疗机构治疗,但新农合补偿比例是与医疗机构等级成反比的。农民到最后在这些等级较高的医院得到的补偿金额远远不够看病所花费的钱。“虽然还有大病救助的补偿,但补偿比例也不并不高”。这样的补偿比例分配,还是没能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难题。至于补偿范围问题,现有的门诊补偿只限于在乡镇一级的定点医疗,对于一些门诊大病,农民只能自己出钱治疗。

篇(2)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互助自愿的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有区别的惠民政策。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农民收入有限,生活水平远远不如城市居民,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非常常见。所以这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地区都得到积极的响应,各级政府都给予很大支持,新农合制度实施当中有很多问题存在。

1.政策宣传不到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惠民制度,如果在广大农村地区不能得到良好的宣传,那么农民对于它的认知程度就低,自然参合率就会降低。当前新农合的宣传手段只要依靠宣传手册、村委会开会宣传等,但据笔者了解,横山县合管办宣传手册没有真正地发到农民手中,而是堆积在合管办。工作人员的这样不负责任行为直接导致新农合的宣传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即使是宣传手册内容,对新农合的的介绍,也不是非常详尽。另一方面村委会开会宣传,但是由于作为宣传员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并不能真正的理解新农合的一些政策,很多地方,只是将参保费用告诉了参合农民,还有参合后带来的好处,至于一些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如何报销的问题则并不能准确传达。对农民来说,宣传效果不持久、不深刻,就很难形成农民自愿、持续参合的大环境。

2.逆向选择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区别之一就是,前者是农民自愿参加新农合,政府只起一个引导和鼓励的作用;而后者则是强制参加,从根本上杜绝了逆向选择的发生。在农村地区,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相对比较低,经济收入低。“有些偏远的地区,随着新农合的个人缴费标准不断提高,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所以一些年轻力壮的,身体条件较好的农民就选择放弃参合,而家中体弱多病的,老人和小孩则会参合,逆向选择的问题就应运而生”。而逆向选择的产生,对新农合的影响不言而喻。首先会造成新农合的基金短缺问题,逆向选择可能会让基金筹集困难,而在支出水平则远远要高于筹资水平,这样基金就不能保持收支平衡。

3.各级医疗机构补偿比例和补偿范围有待商榷。

新农合实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而真正导致农民走向贫困不是一些门诊小病,而是那些需要花费农民多年积蓄的大病,而这些大病又不能在乡镇卫生院和县定点医院治疗,或者说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不足以应对这样的病。农民只能到三级医疗机构治疗,但新农合补偿比例是与医疗机构等级成反比的。农民到最后在这些等级较高的医院得到的补偿金额远远不够看病所花费的钱。“虽然还有大病救助的补偿,但补偿比例也不并不高”。这样的补偿比例分配,还是没能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难题。至于补偿范围问题,现有的门诊补偿只限于在乡镇一级的定点医疗,对于一些门诊大病,农民只能自己出钱治疗。

三、政策建议

1.建立健全新农合的法律制度。

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的基本治国方针,在缺乏法律的保障和支持,制度的实施就会受到限制,不能有效地贯彻和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自实施以来,受到各级政府的积极支持,新农合制度也因此得到推广,但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只有一些决议要求等,所以导致新农合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农民参加新农合是自愿的,没有法律的强制性,这也导致农民群体的不信任感,不利于新农合的进一步发展。

2.强化政府的核心责任。

新农合制度作为一个准公共产品,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力支持,新农合制度是很难有效的继续运行下去。虽然政府这些年已经做了很多来引导和鼓励农民参加新农合制度,比如各级政府对新农合制度的补贴、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但这还远远不够,还存在诸多问题。“监督管理不力、政策宣传不到位、逆向选择等,归根到底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政府出面”。各级政府需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机构里必须要有相应的农民代表,不能让新农合管理者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做到监督和管理相分离,让新农合在阳光下运行。这就需要信息的公开力度要加大,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必须对自身的工作实行透明化和公开化,在监督机构的监督下,政策宣传不到位的现象也会相应减少,农民对于新农合认识也会更加深刻,相应地会提升新农合的参合率,也有利于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

3.避免逆向选择的发生,合理确定个人缴费标准。

随着新农合制度的不断推进实施,农民对于新农合刚开始实施带来的惊喜已经逐渐冲淡,而且新农合的个人筹资标准的提高,也给家庭条件不好的农民带来一定负担,这样就形成家中有需要的参合,年轻力壮的直接放弃参加。应该尽力的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可以强制新农合的参加以户为单位,只要家庭中有一个人参加,户口上每一个人都必须参加,当然对于那些常年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但一直没享受到新农合的补贴的,可以予以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比如个人缴费标准适当降低,以及免费体检等,对于常年有病在身的农民,适当提高一点缴费标准。这样也可以消除一些参合农民的不平衡心里,有利于新农合的长远发展。

篇(3)

二、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分析

1.医疗物资的短缺

在农村,医疗物资的短缺问题是常年存在的,出现这样的问题有还能多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来讲,在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方,对于医疗物资的远送不是和方便,由于交通的原因,很多地方的医疗物资的更换周期长达一年甚至更久,而主要还是主观原因,首先是政府部门对以来哦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才导致医疗物资在缺乏的情况下还得不到解决,其次是资金问题。一方面,农村看病本来医疗费用的大部分都是要报销的,因此,医院在医疗费用上不会有民营药店的收入;另一方面,国家所拨放的医疗帮扶款项不能够及时地到达农村医疗机构,这就导致了农村的医疗机构中资金不足。

2.农村的保险立法意识的缺失

我国的农村和城市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教育、医疗卫生上,而农民的教育水平决定了他们在医疗卫生上对自己的权利的维护意识的强弱,很多农民都不知道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而对于这样的基层的医疗机构,又是医疗事故多发点,没有专门的而法律法规来对这些医疗机构进行约束,是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和合作医疗的开展的。

3.农村合作医疗资源原则

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在医疗卫生方面达到互相帮助的局面,而在现在的农村中,合作医疗的参与原则是采取自愿原则,合作医疗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从国家政策变为了地放政策,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地方可能制定出不同的合作医疗制度,但是不管制度制定得怎样,放任自流的自愿参保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

三、新型医疗保险制度的设计和模式的选择

1.制度的设立具有强制性

不管是医疗制度还是经济制度以至于其它各方面的制度的这里,都有其强制性,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制度的执行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设立,其出发点是为了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由于我国农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在政府或者相关部门建议投保的时候他们往往首先考虑到的不是自己能得到什么,而是会失去什么。因此,不光是制度要轻质执行,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向他们普及参与医疗保险的知识,使他们明白其中的好处,以便农村医疗合作嫩巩固有序进行。

2.制度的制定要有针对性

投保人的范围要有针对性,在新型农村的建设下,要让人们能够充分享受国家政策带来的福利,对于农村人口的医疗投保问题,可以就年龄区分为三个等级:首先是未成年的小孩,这些人由其法定监护人决定是否参与医疗投保,对于他们来说,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险的时间还长,可以采取自愿原则;而中青年这一个阶段可以采取强制投保的措施,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正值拥有充沛的劳动能力,能够在好的政策下为自己的老年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是中年投保在老年的时候正好能够享受到国家的福利政策;而作为老年人,也是必须参保的,但对于他们应该采取特殊化对待,因为医疗保险制度是一种相互帮助的政策。因此,作为老年人,他们只需要一个参保名额,而不需要参保金,而他们一旦到了退休年龄就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险服务,这些保险服务的来源正是来源于正在参与投保但是还未享受这些费用的中青年等人群。

3.制度的执行需要力度

篇(4)

20*年1月*日,我县*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议》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县长办公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议,决定我县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主要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家庭为单位,以农民缴费和政府、集体支持为筹资方式,以大病统筹,互助共济为保障形式,以提高集体抗风险能力为目的,以提高农民整体健康素质为目标,并由分管副县长牵头,县卫生局具体组织实施。先后组织有关部门到*等试点县学习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确定*两个乡镇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在策划、筹备以及试行过程中,原创: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试点乡镇农民的普遍支持,进展顺利。这为我县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开了个好头,打下了良好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将近一年来我县新型农保试点工作的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运行情况

从*年*月1日正式开展以来,由于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措施有力,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运行良好,基本赢得

了农民的认可。同时也为增强农民集体抗风险能力,缓解参保农村居民因病致贫、返贫,改善参保农民整体健康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稳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承保情况。*镇、*乡两个试点乡镇共有农业人口*人,其中学生人数*8人,参加商业保险人数2*人。本年度两个乡镇应参保人数*人(包括五保、低保户6*人),实际参保人数*8人,参保率5*42%;全县共筹集农保基金580元,其中县财政拨付补贴资金30*元。(具体见表1)。

2、补偿情况。截止2年月2日,共2××人次获得保险补偿,给付补偿金额累计v.54元,平均补偿金额为每人次××14元,单次最高补偿金额为××元,最高赔付比例为××,平均赔付比例为v60%。在县内县级医院住院治疗的,赔付金额占总赔付金额v65%;在县外医院住院治疗的,赔付金额占总赔付金额27.57%;选择在基层卫生院住院治疗的,获保险补偿的仅有2例,赔付金额占总赔付金额0.××%。(具体赔付情况见表2、3、4、5、6)。

二、主要措施

1、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先后召开县长办公会、试点工作管委会成员会议及××等乡镇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座谈会,深入开展基线调查,在基线调查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并通过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管理办法》,为开展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县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依托中国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支公司对试点乡镇开展业务理赔工作,实现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专业化管理和运作。

2、健全组织机构。一是成立由县长为主任、分管卫生的副县长为常务副主任、分管农村的副县长为副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管理委员会(简称“县医管会”),下设办公室(简称“县医管办”),具体负责日常事务。二是设立县新型农合作医疗保险试点管理中心(简称“县医管中心”),建立农保网络服务平台,实行电脑网络化管理。三是确定县医院、县中医院及三班、美湖卫生院为定点医疗机构,并设立“医保管理站”。四是两个试点乡镇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五是成立由县人大、政协、监察局及参保人员代表组成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监督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机构、人员、基金管理和赔付运作的监督。

3、广泛宣传发动。一是通过召开干部动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座谈会,认真做好县、乡镇、村三级动员工作。对每一个参与农保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引导,明确政府责任,详细安排和部署运行办法,使试点工作一开始就高标准、高效率运行。二是印制“××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宣传单××000多份,分发到试点乡镇的每家每户。同时采取领导干部包村,村两委干部包组,小组长、党员包户,把农村医保的优惠政策、实施办法给群众讲明,让群众清楚。三是利用广播电视、《瓷都××》报、宣传车和标语等方式,加大宣传参加农村医保的好处,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此外将受惠农民的典型事例制作成专题片在有线电视台予以宣传,使农民群众从实际事例感受到农村合作医疗的优越性,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投资意识,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4、抓好基金管理。本次合作医疗基金筹措主要是实行农民(居民)个人缴纳保险基金、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五保户、低保户由县政府统一缴费参保。农保基金由乡镇政府负责收缴,在规定的收缴截止日前向县医管办上缴全部保险基金;县医管办在保险生效之日前一天,把全部基金一次性汇入县医管办在县会计核算中心设立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专用帐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管理。资金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地管理,试点乡镇、村每月对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进行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5、强化工作职能。加强对试点工作的跟踪、调研和总结,及时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及时核实并兑付医疗补偿费用,以优质服务取信于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赔付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赔案,实行现场理赔;赔付金额在××元以上的赔案,一般在七日内向参保人给付补偿金(据统计,全部案件中××按照要求及时结案。在未能及时给付的v件赔案中,有××是发生在××)。在定点医院里,把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手续和报销制度、程序、报销范围、报销比例等相关制度张贴上墙,让群众清楚明了。同时要求试点乡镇农保管理小组及时掌握本辖区参保人员住院情况并提供指导服务;各个定点医疗机构以住院病人健康和利益为重,实行重点服务、规范服务;医保协管员对住院病号实行跟踪服务,及时答复疑难、解决问题。

三、主要成效

1、提高了农民对疾病治疗资金的储备意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为农民储备疾病治疗资金提供了新的有利的载体,农村居民可以每年做好计划,预留新年度合作医疗个人缴费款。从而使参保农民治病、防病的行为更加科学、效果更加明显、意识更加增强。

2、建立了弱势群体参保费用代缴制度。试点乡镇的农村“五保户”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由县财政代为缴纳,使农村居民弱势群体享受到与其他农村居民同等的医疗保障待遇,解决了弱势群体因贫困参保难的问题。

3、增强了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在××9人获得保险补偿中,获得500元以上医疗补助的农民有129人,其中有××人达到10v0元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充分展示出大病统筹、互助共济的作用。

4、简化了办事程序。和以往的合作医疗制度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更强调“简单”、“方便”。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参保人申请医疗费用补偿所需的简要证明和材料,同时规定了赔付金额和时限。县医管中心还经常深入参保农民家中,把医保补偿金直接送到农民手中。

5、融洽了干群关系。过去一些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农民因生活困难,而找政府寻求帮助。政府由于自身财力有限,往往是只能救济一时,不能长期解决。通过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从根本上缓解了农民就医用药的问题,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融洽了干群关系,又改善了政府形象。

四、存在主要问题

1、政策宣传有待进一步深入。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启动初始,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宣传工作还不够深入,还有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认识不足,存有疑虑。

2、试点乡镇参保率总体不高。由于各试点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了试点工作的全面铺开。基础较好的村参保率可达到100%,较差的村仅为××%。××两个试点乡镇的参保率分别为××%,有将近一半的农民还没参保。

3、基层卫生院服务功能较低。由于我县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服务设施简陋,基础条件较差,技术水平有限,尽管这些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收费较低,但农保补偿的优费标准和县级医院差距不大,加上农村居民大量流入城关,群众选择在乡镇卫生院看病的愿望不高。从补偿情况来看,在乡镇卫生院诊治的只有××人次。

4、县外医疗费用控制难度大。尽管《××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县外诊治的费用,原创:按县内标准的××补偿”。但是从目前的补偿情况看,县外赔付案件件数及赔付金额所占比例均偏高,尤其省级医院治疗的案例平均赔付金额将近是县级医院的××倍。因此,制定更为合理的医疗费用补偿机制有待今后进一步解决。

五、下阶段工作打算

篇(5)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对世界各国医疗保险事业经验与教训的扬弃。尽管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自己的独创之处,但因在几十年来的运行中几度起落,因此为了使其持续发展,有必要借鉴国外医疗保险的经验教训。

一、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

经济发达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历经一百余年的发展与演变,日趋成熟与规范,而发展中国家也都在努力发展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本文首先分别介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施医疗保险制度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一)经济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

经济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商业医疗保险制度、个人储蓄医疗保险制度。

1.国家医疗保险制度

英国是最早实行国家医疗保险模式的国家,这种模式又叫国家卫生服务制度,主要通过国家预算来筹集医疗资金,支付医疗费用,为全体居民提供免费的医疗卫生服务。

由于这种医疗保险模式将福利与卫生结合起来,因此在提高医疗保险资源经济效率和加速实现卫生保健目标方面有许多好处,比如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避免医疗机构重复建设;有利于成本控制;有利于预防与治疗相结合;被保险人能够平等地享受医疗服务等。

但是,公有制和计划调节也造成缺少市场竞争的状况,这就导致不仅动作效率较低,而且影响医院与医生的服务积极性,医疗质量在排队时间等方面的指标相对而言不是很高。

2.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实施的强制性全面医疗保险。这种模式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并由非盈利性的保险机构管理,用于支付劳动者个人和家庭成员看病就医的医疗费用。德国、法国的法定医疗保险制度和日本的健康保险制度都属于这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政府不参与法定医疗保险的具体操作,能较好地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冲突,保险效率较高。但一个突出问题是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医院和医生往往会延长病人住院时间,给予不必要的检查以增加收入,却导致了医疗费用大幅增长。如德国按住院日给医院付费,刺激医院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为12.3日,美国只有7日。由于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均采取措施抑制其增长,因此又会导致医疗服务水平的下降。

3.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在商业医疗保险制度下,医疗保险的筹资和医疗服务的提供都是以市场运作为准则,私立的商业医疗保险机构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展不同险种的医疗保险业务,供求关系主要由市场进行调节。美国是实施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该种模式下,商业医疗保险机构按市场规则自主经营,由市场不同需求产生不同险种,其供求关系受市场调节,因此效率较高。由于商业保险机构以盈利为目的,这就促使其合理使用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机构的人员、设备结构的合理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从而使得投保者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但这种模式的医疗费用负担也比较重。由于政府干预少,企业化管理的医疗保险组织之间、医疗机构之间竞争激烈,在全国范围内难以实行统一有效的控制卫生费用的措施,从而导致整个国家的卫生费用迅猛增长。

4.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储蓄医疗保险制度是强制储蓄保险的一种形式。它通过立法,强制劳方或劳资双方缴费,以雇员的名义建立保健储蓄账户,用于支付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

这种模式以新加坡最为典型,其卫生服务提供体系是公立和私营相结合的。患者可以自由选择在公立或私营卫生机构就医,医院的医生可以到私人诊所看门诊,这样便在公立医院与私人医院之间形成竞争,医疗服务质量相对较好。这不仅可以保证每一个公民都能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而且可以很好地解决资费“代际转移”问题。此外,还能克服医疗保险的消费不公平等现象,管理效率较高。

(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当前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大致有三种类型:免费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有别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1.免费医疗保险制度

政府对乡村地区的成员提供免费基本医疗服务,贫困地区以及医疗条件差的地区的住院病人可以费用全免,除此之外的其他人员都要担负基本医疗服务费用。典型的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和南非。

2.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巴西实行的是面向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免费制度。巴西的医疗保险事业由社会福利部管理,下设国家医疗保险协会,由该协会自办保险医疗机构。巴西着手建立遍及城乡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第一级以农村或城镇社区门诊部为基础,主要针对小病小祸,使大多数居民免费获得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第二级以专科和普通综合医院为枢纽,主要针对常见病和多发病,解决大多数患者的住院诊治问题;第三级以大型综合医院为依托,主要从事疑难杂症诊治。居民患病后,必须首先在当地初级医疗机构就诊,经初级医疗医生同意,才能转到中级或高级医疗机构诊治。在经费投入方面,巴西的卫生事业经费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农民以税收附加的形式缴纳保险金,再加22%左右的国家财政补贴。

3.城乡有别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墨西哥、智利、韩国及泰国等国家实行此种医疗保险模式。从总体上看,这些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了城市居民,而乡村医疗保险制度则相对滞后。20世界90年代以来,这些国家逐步建立起面向城乡各个阶层的疾病保险制度,减少政府在社会保险方面的直接参与作用,加强政府对社会保险的法律保证以及制度规范和制度监督。

二、国外医疗保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包含农村合作医疗在内的国际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具体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国外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较先进的国家的一些做法对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中的职能

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要求政府给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适当的投入和支持。一是财政投入,各级政府应把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补贴作为一项预算内财政支出,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保证资金的稳定性,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增加投入。二是政府可以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对农村合作医疗进行社会慈善捐赠,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险水平。三是政策支持,国家或省级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农村合作医疗得到法律的保障和监督,促进这一制度的规范、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

纵览国外合作医疗的历史与发展,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其在医疗保险系统中的管理监督职能,从“办”医到“管”医,从行政管理转为依法管理。在加强对全社会医疗资源监督管理力度的同时,扩大医疗机构的自,使医疗机构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运作。

(二)建立合作医疗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良性运转艰巨而复杂。从各国实践来看,必须加快社会保险立法,用法律这个手段来规范和统一卫生行政主管机构、医疗保险操作机构、医疗服务提供机构和患者的行为,并且制定基本医疗消费控制标准,对医药的使用实行必要的限制和管理。美国实行的商业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改革导致一批被各类保险所“遗忘的群体”,就是因为美国医疗保险依靠企业、个人自发性地加入商业保险,所以如果适当增加保险的强制性,才能保证筹集到更多资金,用于更大范围农民的医疗保险服务项目。比如1934年,日本颁布了《国民健康保险法》,要求所有国民必须加入国民健康保险。这项政府强制推行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成为日本农民的医疗保险底线。

(三)统筹城乡,模式多样化

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务农的农村人口、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和农民工医疗保险的曾经严重缺失。虽然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对他们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城乡差距依然很大,因此统筹城乡成为必然。但统筹不等于城乡统一一样,而是从宏观上把握城乡医疗保险的要求,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在现有社会结构条件下,应该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采用灵活的保险方式与多样化的保险模式,除了合作医疗外,还可以逐步采用商业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多种形式,以满足农民的多种医疗服务需求。

(四)鼓励农民互助,依靠自身解决医疗问题

如日本农村中实行的互助保险组合就是在国家对农民医疗保险投入不足,农民的医疗需求较大时产生的合作医疗模式。有专家认为,引导农民组成团体,互帮互助,共同面对医疗问题是国家医疗投入不足时的最好形式。其实我国上世纪60年代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的合作医疗制度在本质上与此种类型无异。

(五)严格控制、合理使用合作医疗基金

对于医疗机构,采用统一制度、分散管理、鼓励竞争的运行原则,使他们在降低医疗成本的基础上,把为投保者提供一流服务放在首位。对于投保农民,要防止“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问题。

(六)运用现代化的手段监控合作医疗的运行过程

从包括英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来看,它们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险电子技术支持系统,实现了现代化的管理,使各地社会保险资金的缴纳、记录、核算、支付、查询服务等,都能实行全国计算机联网管理。相比之下,我国合作医疗的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有待加强和改进。

以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模式的比较分析为我国发展和完善自己独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正确看待本地区实际情况、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前提下,我们无疑会从世界各国的农村合作医疗事业中汲取养料,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找到一条正确而便捷的道路,解除亿万农民兄弟的后顾之忧,稳定社会治安,造福一方。

参考文献:

[1]郭泽保,梁炜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政府职能分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02).

[2]张良吉,郭永松.政府职能在合作医疗中的体现形式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4(07).

[3]丁少群,高海霞.国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的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12).

[4]王庆安,易立峰,李国鸿.美国20世纪60年代医疗制度改革及困境[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6(04).

篇(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在全国各地试点实施以来,推行的速度较快。据国家卫生部2004年6月30日统计,全国已有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310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农业人口9504万人,实际参合农村居民6899万人,参合率为72.60%。全国共筹集资金30.21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为15.01亿元,农村居民个人缴费10.88亿元,集体和社会赞助4.32亿元。已有4194万人次的医药费用得到报销,报销金额为13.94亿元,占筹资总额的46.14%,其中住院医药费用平均有27.25%得到报销。

政策目标是正确的,政策实施阶段是明确的,制度试点初始阶段的情况也是较好的。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后的发展也会走上正轨,而不会出现春办秋黄、大起大落的现象呢?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发展中存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筹集困难。按照规定,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每年通过转移支付对中西部地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按人均10元补助,地方财政每年对参加农民的资助标准人均不低于10元,农民群众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额以乡镇为单位按上年人均纯收入的0.8%筹资,但人均不得低于10元。其问题是,中央财政的资金到位后能否持久还是一个问号,同时个人缴纳的部分是以乡镇人均纯收入为基数计算的,这里就存在一个报表数与实际数的差距,如果报表数水分少,与实际接近,人民群众还能接受,否则将引起人民群众的抵制和反对。

(二)农村医疗服务资源匮乏

1、卫生费用分配存在较为严重的城乡差距。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根据统计,200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3776.5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为587.2亿元,而用于农村的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当年,城镇人口约为3.97亿,平均每人享受相当于130元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农村人口为8.66亿,平均每人享受相当于10.7元的政府医疗卫生服务,前者是后者的13倍。

2、农村卫生人员技术水平低。卫生技术人员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卫生部《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表明,我国乡镇卫生院拥有博士、硕士学历的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为零,大学本科学历人员1.6%,大专学历人员17.1%,中专学历人员59.5%,高中以下学历人员21.8%,以上数据反映出中国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现状是:高学历人才奇缺,卫生人员素质低。

城乡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农村卫生人员技术水平低,增加了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顾虑和成本,进而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积极性。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健全。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由于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健全,依靠增加医疗需求和提高药品售价赢得经济效益成了医院的通常做法。医疗费用的提高,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也阻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顺利开展。现行制度中,卫生部门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机构和农村医疗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它既要代表需求方购买卫生服务,又一定程度上代表医疗服务提供者,而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和医疗保障部门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卫生行政部门要调节和平衡卫生服务供给者和合作医疗基金管理者的利益,实现适度保障难度很大。同时,中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机构的管理手段落后,加之农民处于分散状态,缺乏监督意识和能力,使得合作医疗保险的监督机构难以发挥作用,严重制约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正常实施。

4、宣传措施不到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件新鲜事,起报点、最高补偿限额、报销比例、转诊程序等对于农民来说都是新鲜词,农民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目的、意义和相关规定。因此,好多农民都不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该政策。

三、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府支持。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过程中,政府和农民存在利益的博弈,但要走出现有的政策困境,政府还是起着主导作用。可以说,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根本和前提。很明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政府在提供这些市场无法完全充分有效提供的产品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确定合理的筹资水平。筹资水平的确定是政府和广大农村居民双方经过考虑与估计,最终达到合作博弈的均衡。政府应当充分考虑当地财政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并由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提出较为适当的筹资标准。在政府补贴和自付积累金的确定上,两者之和要足以支付保险补偿金;在农村居民支付能力强的地区,政府少补贴一点,在农村居民支付能力弱的地区,政府多补贴一点。

2、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筹资方式选择得合理与否关系到筹资效率和筹资成本的大小。如果政府对不同参保人群的收费标准不一样的话,不妨采用分工征缴方式,如政府对个人,地税对企业,教委对学生,等等。如果各类人群的筹资方式是一样的,那么,各类人群都可以由一个征缴主体来管理。

篇(7)

本文是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1128700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承受能力和医疗费用相适应的新型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医疗保险资金对百姓意义重大,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即是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等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这是保障基金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手段。

一、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现状

我省自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并逐步推广以来,成效显著。在绩效审计中发现该制度推进过程中面临着筹资水平低、保障程度不高、报销比例设置不合理、农民受益面窄、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依然严重等问题。相关人员违规使用农村医疗保险基金屡禁不止,有资料显示,全国每年因违规使用而造成的资金损失就有数十亿[1],需要尽快完善新农合的法规体系,强化农民参合意识,创新管理体制,建立稳定的新农合筹资机制,加强新农合监管机制的建设,完善新农合制度的相关配套措施,改革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布局,提高基层诊疗水平,加快新农合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促进新农合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正朝着更加透明化更加公正化的道路不断发展,不可忽视的是,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仍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存在的弊端

(一)审计目标不明确 ,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互联网信息系统审计的建设是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发展历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也是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的目标依然不明确,审计内容不够充实。 审计目标不太明确。相关部门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主要以基础设施控制为重点审计目标而忽视了对运营维护控制的审计,这就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无法实现全面、系统的的审计,难以建立科学的审计制度从而导倒致相关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除了审计目标没有明确外,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也是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依然缺乏,没有国家法律作为保障的农村医疗保险基金审计存在较大的风险,对于违法违规行为很难找到相关的法律条文加以约束制裁。有关人员也会应为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而违法使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

(二)审计人才缺乏,审计技术落后

审计人才缺乏是指由于缺乏既懂审计又精通计算机的人员而导致的审计效率低下,审计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审计人才的缺乏将是阻碍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专业的审计人才,建立专业的培养体系成为我国审计道路建设的当务之急。审计技术落后是指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在数据处理和信息之间的强大作用而未能形成高效、全面、自动化的互联网审计。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审计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极其重要的工作,其审计技术的发展应该得到特别重视。

(三)审计内容缺乏,审计体系不完备

在我国,虽然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正在不断地发展,国家投入的精力也越来越多,但是审计内容依然不够充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系统运行中出现的相关数据没有及时汇总处理,导致审计人员无法的进行及时的审计。同时业务流程方面的控制审计没有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本身的特点来进行审计分析,缺乏专项审计的特殊性 ,另一方面是数据控制本身的信息不够全面,导致审计难以进行。从另一个角度看审计体系不够完备,个及审计机关联系不够紧密,审计数据、信息共享性差。难以形成完备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体系。相关单位并未对审计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审计工作人员也没有积极探索,进行相应的科学变革。

在我们实践小分队对浦口新农合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作每个县(区)参合农民有几十万人,最终报销医疗费用的参合人数也有几万人,涉及县(区)域内多数医疗单位,面对这么大的审计对象审计人员用传统的手工方法查阅、分析、汇总资料是十分费力,而且效率又比较低下。比如审计人员在对报销金额,人员是否为参合人员等审计时,采用人工方法核对速度十分缓慢,这严重影响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了后期的工作发展,如果,利用计算机进行核对就能够迅速查清,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三、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形成相应配套政策

2003年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试点,经过两年试点运行在2005年实现了我省该制度的全覆盖。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关制度政策,对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基金的正常运行加以指导,在审计工作中, 一定要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要从制度、 政策入手, 发现制度、 政策的漏洞。尽快完善新农合的法规体系,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稳妥发展,实现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制度朝着公平、公正、公开化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制度在我国现行体制的保障下会朝着更加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二)培养专业互联网审计人员,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对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要求较高。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审计专业素质、懂得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应熟料操作计算机系统,真正做到互联网审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资金应在指定专户储存,专项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高效、透明、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在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基金运行中做到有效的监督,防止违规使用情况继续蔓延影响农民对医保基金的及时使用。

(三)建立独立机构,采用直接管理模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应由独立的机构来经办,一旦医疗保险资金运行出现违规挪用等情况,经办机构的处理意见才能得到有效的到落实,并对想要违法违规行为采取及时的惩处措施,应该在全国各地设立独立的医保资金管理机构,一旦发现不合理的使用情况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相关部门一般采取专网联接的模式,在其他相关部门间建立计算机网络联接,在线审核结算、实时监控和信息汇总,实现新农合业务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科学化。

(四)鼓励百姓参与基金的监督,建立网上举报投诉制度

人民群众本身就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与者、受益者,有关部门应秉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方针,通过互联网公示审计时间、范围、内容、重点和目标,公布监督电话,鼓励群众加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督中来,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对居民投诉举报违规使用情况进行适当奖励,依靠人民群众,纠正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环节中的不正之风,可以利用网上举报平台,对一些违法违规现象通报批评保障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正常运行。审计监管机构要对人民群众的检举揭发及时处理并公正调查,杜绝违法违规不良之分,保障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制度顺利进行,真正造福百姓。

(五)利用互联网推动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的优势

当今社会互联网不断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主要采取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采用人工实地调研,数据库信息整合分析等方法。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大大减轻了审计工作人员手工查账的繁琐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审计过程中违规挪用资金、骗取医保费用等问题屡禁不止,是我国医疗保险基金正常运行的重要隐患 ,社保、财政、卫生等社保业务经办部门、单位通过互联网相互联系,实时采集转换数据,核查、分析有关数据,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资金使用情况。互联网审计的运用将改变我国传统事后审计监督的格局,加强了事中监督,能够提升审计监督的效果, 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保障我国医疗保险基金的正常运行。

(六)利用互联网推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的总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对社会和谐发展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及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资金的管理情况, 直接影响农村合作医疗能否健康发展、农民是否能直接享受到该项政策带来的优惠,不仅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到促进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 、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利用互联网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审计审计是促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手段,相关人员要积极探索,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保障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的正常运行,各级政府也应该要加大对新农合工作经费的投入,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搭建网络化信息平台,切实解决新农合信息化建设落后状况,加快农合经办机构计算机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个及部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增进沟通、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第一时间采用网上披露,保障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正常有效运行,真正成为我国老百姓“控制”的保命钱。

参考文献:

篇(8)

1、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具体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筹资标准越来越高。2003~2005年为每人每年30元(个人缴纳5元,政府补贴25元),2005~2007年提高到每人每年50元(个人缴纳10元,政府补贴40元),2008年又提高到每人每年100元(个人缴纳20元,政府补贴80元)。二是报销比例越来越高。2003年乡镇一级的报销比例仅有40%,现在已达70%~80%,封顶线由原来的一万元也提高到三万元。三是得到补助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参合人数的不断增多,每年享受医疗补助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从开始之初到2007年底,新乡共有832.661万人享受到新农合补助,补助金额44,738.11万元;2007年新乡人均补偿费用723.73元,人均高出全省25.6%。而且80%的病人在乡、县两级就诊,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预期目标,农民在得到实惠的同时,也享受了方便。

2、促进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实施新农合以后,新乡通过实行报销比例“下高上低”(即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55%,县级报销40%,市及市以上报销30%)和报销起付线“下低上高”(即在乡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报销起付线为80元,县级医疗机构为400元,市级医疗机构为800元,市级以上医疗机构为1,500元),这两项措施,不仅较好地满足了参合农民看病就医的需要,控制了医药费用,而且较好地引导了农民就近就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促进了乡村医疗机构的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新农合”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筹资标准和补偿比例偏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首先,从筹资标准来讲,新乡从2008年开始才刚刚提高到100元,这和农民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其次,从补偿标准来讲,农民在各级医院看病的补偿比大概是这样一种状况:乡级54%,县级36.8%,县以上为23.3%。不管在哪里看病,也不管得的是什么病,也不管看病花了多少钱,通过“新农合”最终获得的补偿最多也只有3万元。由于补偿比例偏低,一些农民在花钱数额有限的情况下情愿放弃“新农合”补偿,而在得了大病、重病之后仍然会陷入贫困。

2、报销比例的设置不够科学。按常规来讲,医院的级别越高,收费标准就越高;越是到大医院看病,花得医药费也就越多;花得钱越多,农民就越是需要帮助。对农民来说,如果不是得了大病、迫不得已,一般是不会到大医院看病的。一旦到市级以上的大医院看病,肯定都是一些比较严重、比较难治、县乡医院治不了的大病、重病。然而,现在设计的报销起付线标准和报销比例标准却是,越往上起付标准越高、报销比例越低。这种制度设计只是照顾了县乡医院的利益,却忽略了农民的利益。这和我们设计、推行“新农合”制度的初衷多少有点偏离,不利于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3、某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看病就医的自由。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住院看病报销的起伏线标准“下低上高”和报销比例“下高上低”的做法使得一些农民,不管县乡医院是否具备医治某些疾病的条件,但为了多获得一点补偿,即使自己内心不大情愿,仍会选择留在县乡医院住院治疗;二是到县级以上医院住院看病,必须在三天以内到县乡农合办履行一定手续,不管情况多么紧急,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否则不予报销;三是一些地方要求危重病人必须在县乡医院住院3天以上才能转院治疗;四是一些普通的县乡医院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国家法律和病人安危,把一些应当入住专门的传染病医院医治的病人留在自己医院。这些做法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农民看病就医的自由。

4、某些环节落实不到位,运转不顺畅。主要有以下几点:(1)监管部门力量有限,工作难度较大。由于人手少、经费紧张,好多本来应该由自己承担的监管工作,监管办不得不分摊下移到各医疗部门的服务窗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服务者与监管者的职责与身份,从而降低了监管的力度与质量。(2)保险公司作为承办机构在有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缺陷。监管部门和医疗部门反应较大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电脑软件落后,不能真正实现网络审核自动化,难以适应“新农合”正常业务开展的需要;无法完成对一些资料的统计工作,影响公示;经常掉线,直接影响了直报工作。二是用于县乡医院服务窗口的报销周转金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目前,县乡两级医院为方便农民报销都设有专门的服务窗口,报销所需资金由保险公司事先支付一定数量的周转金。而保险公司支付的周转金根本不够用,无奈之下只能由医院垫付。长期这样,医院感到难以承受。三是县乡医院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的配置问题。按照责任划分,县乡医院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应当由保险公司配备并承担有关费用。现在这一切却都落在了医院身上。尽管保险公司对这些工作人员每人每月给予200元的补助,但远远不能弥补医院方面的损失。

三、完善“新农合”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1、为外出务工农民参合创造条件、提供便利,让每一个农民都能真正享受“新农合”。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参合问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常年筹资机制,方便农民参合,为外出务工人员参合提供便利;二是建立异地定点医院,为外出务工人员看病就医提供方便。让他们不管在哪儿都能享受到“新农合”的好处。

2、提高标准,完善政策。(1)提高筹资标准,由目前的每人每年100元,逐渐提高到200元,甚至更多;(2)提高补偿比例和封顶线标准。现在大病住院动辄就是几万元、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最多三万元的补偿标准相对那些重大疾病病人巨额的医药费来讲实在是微不足道。只有不断提高补偿标准,农民才有希望从疾病与贫困的窘境当中解脱出来;(3)实行二次救助。具体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现有“新农合”补偿办法的基础上,对一些重大疾病,根据病种再确定一个补偿比例进行再补偿;二是把新农合和社会保险结合起来,在新农合补偿的基础上,由保险公司再进行商业保险补偿。

篇(9)

为了切实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功能和作用,真正体现国家医疗政策的优越性,必须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管理息息系统加快农村和城镇医保精细化管理的步伐,切实保证医保业务的服务质量和服?账?平。在全面探讨和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实施城镇居民医保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为城镇居民医保业务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保业务提供充足的条件,以确保城镇居民以及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二、结合实例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中信息系统整合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现场调研与对比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城市的医保信息系统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将该城市的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城镇居民医保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总结出该城市居民医保在并入新农合制度后医保信息系统整合的技术路线。然后再结合医保整合的政策背景,系统的分析农村以及城镇这两种医保信息系统的优缺点,最终确定最佳的应用系统功能框架,进而确定最佳的信息系统整合技术路线。

2.某城市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情况比较

3.关键问题处理

(1)参保信息管理

虽然城镇居民医保并入了新农合统一管理中,但是大部分没有统筹的地区仍然采用原有的工作模式,获取城镇居民的各种医疗信息。而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在统一的信息系统中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可以同时满足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医保的需求,同时可以在系统中快速识别出农村居民以及城镇居民的两种人员身份,并对参与管理信息建设的人员属性进行分类管理。

(2)个人年度补偿信息处理

由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年度补偿标准不同,补偿的金额也不尽相同,如果依照统一的标准将很难实现二者的有效管理,而整合后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将城镇居民以及农村居民的个人年度医保资金的使用信息情况进行有效的采集,并充分的考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科学的管理城镇居民以及农村居民的个人年度补偿信息。即使是在重新采集各种信息时,整合后的信息管理系统仍然可以确保城镇居民年度补偿信息以及农村居民年度补偿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医保资金处理

由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医保筹资时间不同,城镇居民医保筹资的时间为每年的9月份,而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时间为每年的12月份,农民在来年的1-12月份享受补偿。由此可见城镇居民医保筹资与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存在时间交叉。应合理的安排二者的筹资与享受补偿的时间。

三、系统整合成效

篇(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

首先就拿外沙乡人们政府副乡长袁芳在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调查与思考》一文提到的数据开始。文中提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展开以来,已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截止2009年,外沙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比例已达到90%以上。通过调查,75%以上的农民表示,他们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报销看病的费用能够减轻家庭的负担。他还提到,参加医保后,更多人走进了大医院,大医院不再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了。

(1)真理解了吗?

文中第一个比较吸引人的数字是90%,那还要的那少于10%的人是怎么回事,虽然相对于九,一显得不值一提,但是如果以一亿为基数,就有近一千万人没参加,这可就不是小事了。但为什么呢?是出于对该制度的不理解吗?当然90%的比率对于发展中的制度已经是不错了,但问题是他们又是否对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充分的理解?毕竟,该制度的推出不是为了显示人们对政府制度的支持,而是为了便民,利民,为人民服务。

调查发现不参加的群众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而参加的群众又普遍反映不满意,甚至抵触情绪。

这首先暴露的就是它宣传上面的问题。

记得有一次同学请我帮忙推销洗发卡,20元一张。她向我诉说了其许多好处,比如:可以免费洗4次头,白送你36元,做头发打六折,时间不限,永不过期。听着是不错,但当我问及洗发质量时,她也不了解;当大家认为那36元以后洗发能用,都挺心动时,我找她确认了一下,她告诉我那36不过是按原来洗4次头的价位能省下来的钱,实际上就是只能洗4次,末了,她还建议我别把事说透,就让人这么误会着,否则卖不了。结果,最后一共卖出一张,我自己买的,全当帮朋友。其他人听了事实,果然不出她所料,散了。

当收到普遍较低的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时,我们不难联想到,那么多人的不满意是否就是因为为了有更多人参与,一开始就有意无意的没说清楚,让人产生了不该有的误解,产生了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过高期望。若无意那就是失责,有意就是欺骗,是犯罪。

对于失责,除了上文的说多了,还有一种就是说少了:没让人们看到它的长远利益。这直接影响到了那少于10%的人。

(2)真实惠了吗?

90%之后出现的另一个百分比是75%。用同样的方法,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它的对立面,那剩下的25%。不是给补贴了吗,怎么还会不减轻负担呢?

由于新型合作医疗一大病统筹为主,对于小病仍有农民个人负担;对于大病,由于农村内部也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那些贫穷的家庭一旦得了大病,即使去医院就诊,能够报销一部分,但剩下的一部分他们依然无力偿付,还是看不起病,于是就干脆不看,那样他们还是得不到实惠。

至于那75%,我还得问,是真的事实上减轻了负担呢,还是意识上感觉得到了实惠呢?这儿就有个认为得到实惠反而加重负担的例子:

父亲生病住院,在出院时,由于父亲参加了农村医疗合作保险,故可以报销一部分医疗费。回到家中,儿子给母亲说到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时,遭到了母亲的反对,随之母亲就给儿子算了一笔账。

原来,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规定中,住院是先提条件,且住院费必须高于200元。这样,像父亲这种可住可不住院的情况就必须住院才可以享受报销。

如果不参保,父亲仅需检查完后住院几天就可以回家休养。这样,费用如下:检查费658元;住院及护理费五天合计225元;生活费,交通费,杂费共合计200元;医疗费约合3000元;总计4008元,不反而比参保省了2545元。

上下一对比不难发现,多出了的,一是住院费,二是药费。前者好理解,这药费又是怎么回事,不是同样的药吗?

原来,同样的药物,在医院的价格是普通药店的几倍,参保者仅可享受药费报销45%,一来一回参保者实际上多消费了,却还以为自己的便宜了,难保这75%中就没有这样的人。

(3)真去大医院了吗?

袁芳副乡长在文中还提到了,医保让更多人走进大医院,得到更好的治疗。但事实上,许多地方的乡镇医院根本够不上那个大字,就比如说前几天,爸爸的老领导在青海旅游时出了车祸,送达那的省院,为了能先看病,还得塞钱给其他病人,让他们等等,因为器材太有限,不这么干还得等十几天,可当时人可就快死了!那的省院可远远及不上这的市院,更何提县院呢?而规定却严格要求如果你想报销,就只可以在当地的乡镇医院看病,而一般乡镇医院医务人员短缺,且整体素质不高,长期得不到培训,技术骨干严重流失,很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4)真的说不完

其实存在的问题还有许多,就比如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在他们的工作地就无法享受到许多,二在他乡更没人在这方面为他们服务。在我们社区,在8000余入住人口中近三分之二是外来人口,当去社区询问居民参保情况时,工作人员为我一一道来参加各种保种的人数,但我发现,这些人加在一起不过2000多人,这才知道外来人口根本不在关注人口范围内。还比如说受益面狭窄等。

就我今天只围绕了几个城市小范围讲,也可以发现,各城市差距大,上文提到的百分数或多或少还可以增加减少,也就说明着问题可能不我说的还严重。

上一篇: 资助班会总结 下一篇: 大一学期自我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