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43: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适合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颜元体育思想的形成,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其自身对生活经历的体验;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 是他对宋、明理学的研究与批判后的感悟。
颜元自8岁起就学于吴洞云先生,吴先生虽然不是什么教育家, 但他多才多艺,除对传统的经、史、子、 集有较深的研究外,还擅长骑射、技击,通晓医术、术数,对神机兵法等亦有独到研究。在吴先生门下近3年的 时间里,颜元受到了比较全面的教育和锻炼。 虽然颜元没有沿着启蒙先生所引导的路数笔直地发展下去,但这 段求学经历,无疑对他后来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颜元从11岁起,由于受社会时尚的影响,开始学 习八股文,致力科举,用心仕途,并于19岁考中秀才。20岁时,家道衰落,颜元在家“耕田灌园”,“劳苦淬 砺”[1], 挑起了全部生活重担。21岁时,颜元阅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研究国家兴衰之迹,生民休戚之 事,常废寝忘食,遂厌弃八股,废弃举业,绝意仕途。颜元在22岁时,为了赡养年迈的双亲,同时也更为了掌 握更多的“经世致用”、“扶危济难”的本领,开始学医,并鉴于“宋儒不知兵法,终至屈于辽、夏,辱于金 、元”,从23岁时起,开始研究七家兵书,并学技击之术,研究战守机宜,尝彻夜不寐。24岁时,颜元开设家 塾,教授生徒,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并从这一年开始为人治病。
艰苦的生活实践,虽然使颜元意识到了读书静坐的危害性,但他却未从此而远离宋明理学,相反,在一段 时期内,他竟被理学所迷惑,倾倒在理学家的脚下。
在颜元24岁的时候,偶读陆九渊、王守仁的语录,“始知世有道学一派,深悦之,以为孔、孟后身也”[2 ]。可在他26岁时, 又得《性理大全》一书,“见周、程、张、朱语录,幡然改志,以为较陆、王二子尤纯粹 切实,又谓是孔、孟后身也。”[3]从此以后, 颜元“进退起居,吉区宾嘉,必奉《文公家礼》为矩yuē@ ①;奉《小学》、《近思录》等书如孔子经文”[4],甚至当听到别人对诸子存有疑义时,便“忿然力辨,如骂 父母”[5]简直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了。 直到颜元34岁时,他的思想才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在颜元34岁时,他 的养祖母病逝,颜元不胜哀痛,他一丝不苟地按照《文公家礼》为其守丧,结果使得颜元连病带饿,几乎致死 。
颜元根据切身的体验,“颇觉有违于性情,已而读周公礼,始知其删修失当也。及哀杀,检性理,乃知静 坐读讲非孔子学宗,气质之性非性善本旨也”[6],认为理学家们论学参杂佛学,支离破碎, “空言无用”。 颜元深“痛尧舜周孔三事三物之道亡,而生民之涂炭至此极也”[7],愤然作《存性编》、《存学编》,后又作 《朱子语类评》,除系统地阐发其思想外,更对理学展开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
颜元的体育思想,也正是在他的切身经历和感悟中,在他对宋、明理学进行研究、批判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并完善的。
二、颜元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概括起来,颜元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为“文武相济”,全面发展;“习行”、“习动”,强国强身。
颜元从他“目击身尝”中深刻体会到宋、明理学是一种“害心”、“害身”、“害国”之学。理学家们喋 喋不休地告诫人们要“知学”,要“关了门,闭了户,把断了四路头”[8],钻进故纸堆里“穷理”。而为了“ 穷理”,则又告诫人们必须“主敬倡静”。“静者,谓心不妄动”[9],“敬,……内无妄思,外无妄动”[10 ],一言以蔽之,就是“非动”。理学家们把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打球、踢球、放风筝等体育活动与恶棍 、纨绔笼养等相提并论,认为这些都是“不可为”的“无益之事”,并在学规中明确规定,绝对不允许打球、 踢球、放风筝等体育活动跨入校门(见郑端所辑的《朱子学规》),也就是不要运动,要“静坐”;不要体育 ,要“读书”。其结果,严重损害了人体健康,使一个个活泼可爱的红面少年,都变成了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 ,好端端的身体被理学折磨得筋弱骨脆。
颜元对此曾气愤地指出:“朱子教人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无异于半日当和尚,半日当汉儒……”[11], 并严正指出:“终日兀坐书房中,萎惰人精神,使筋骨疲软,以至天下无不弱之书生,无不病之书生”;“千 余年来,率天下入故纸堆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朱熹号)为之也”[12]。
颜元还进一步列举实例来论证读书静坐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吾尝目击而身尝之,知其为害之巨也。吾友 张石卿,博极群书,自谓秦汉以降二千年书史,殆无遗览,为诸少年阐发书义至力竭,偃息床上,喘息久之复 起讲,力竭复偃息,可谓劳之甚矣!不惟有伤于己,卒未见成起一才。祁阳刁蒙吉,致力于静坐读书之学,昼 诵夜思,著书百卷,遗精痰嗽无虚日。将卒之三月前,已出言无声。元氏一士子,勤读丧明。吾与(王)法乾 年二三十,又无诸公之博洽,亦病无虚日”,并痛切地说:“今天下兀坐书斋人,无一不脆弱,为武士农夫所 笑者,此岂男子态乎?”[13]
颜元尤其对宋、明理学家重文轻武,从而给国家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感到深恶痛绝。他曾感慨地说:“ 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14]又说:“朱子 重文轻武,……,其遗风至今日,衣冠文士羞与武夫齿,秀才挟弓矢出,乡人皆惊,甚至子弟骑射武装,父兄 便以不才目之,长此不返,四海溃弱,何有已时乎?”[15]在颜元看来,按着理学家们的教育思想所培养出来 的人,只能是“弱人”、“病人”、“无用人”,而绝不会培养出“经天纬地之略,礼乐兵农之才”[16]。
颜元作为爱国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深深为国而担忧,他之所以放弃举业,潜心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国 家培养“经世致用”、“扶危济难”的有用人才,因此,在他看来,一个人不仅要博学多文,又必须掌握治国 理财的真实本领,同时还要有一副健壮的体魂,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建经世济民之勋,成辅世长民之烈,扶 世运,奠生民”[17],为此他提出了“文武相济”、“兵学合一”,全面发展的主张,他说:“一学校也,教 文即以教武”[18],即除了教授学生经史子集之外,还必须教之以射、御及兵、农、钱谷之事,这样所培养出 来的人才,在平时可以“修己治人”,在战时则可“持干戈,卫社稷”,成为能够“出将入相”的文武全才, 在“文武合一”、“兵学合一”的教育过程中,达到文武相济的目的。
在颜元看来,这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正如他所说:“
论周公之制度,尽善尽美。盖使人人能兵,天 下必有易动之势;人人礼乐,则中国必有易弱之忧;惟凡礼必射,奏乐必舞,使家有弓矢,人能干戈,成文治 之美,而具武治之实。无事时,雍容揖让,化民悍劫之气;一旦有事,坐作击刺,素习战胜之能”[19]。
宋、明理学“主敬倡静”,颜元反其道而为之,又提出“习行”、“习动”的体育思想。他说:“宋元来 儒者皆习静,今日正可言动”[20],在“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心上思过,口上讲过,书上见过”的 东西能够得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而另一方面,是使人的身体在“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即“健人筋骨,和 人血气,调人性情,长人信义”[21]。颜元更为可贵的是,他把强身和强国连在了一起,强身的目的是为了更 好地服务于国家,从而使国家强盛。他说:“动,小之却一身之疾,大之措民物之安。为其动生阳和,不积痰 郁气,安内捍外也”[22];又说:“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 天下强”。[23]
三、颜元的体育实践
颜元在他长达近50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没有忘记实践他的体育思想。他在招收生徒时,便提出了要求, 即“凡欲为吾徒者,必当立志学礼、乐、射、御、书、数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24],不仅要 学文,而且必须学武。颜元除教学生读书作文以外,还经常督率学生“习礼,歌诗,学书计,举石,超距,击 拳,率以肄三为程”,并经常和学生“讨论兵农,辨商今古”[25]。
颜元晚年应邀主持漳南书院时,则进一步将其体育思想付诸实践,他除将学院划分为文事、经史、艺能等 斋外,还特设有武备斋,专“课黄帝太公以及孙吴五子兵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技击等科。” 同时,在书院外还专设有“马步射圃”,专供练习骑马、射箭之用。颜元还在“讲习暇,偕诸子或履桥,或拿 舟入(院内水池),弦歌笑语,作山水乐”,[26]将体育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与此同时,颜元还十分重视其自身的体育锻炼,对养生之道颇有所悟,他说:“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 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并说:“常动则筋骨竦, 气脉舒”[27]。他从 幼年时起即学会骑马、射箭,从青年时起研究兵法,学技击,直至晚年,一生习武,从未间断,而且技艺很高 。在他57岁时,曾与武术家李木天折竹为刀,比试武艺,结果“不数合,击中其(指李木天)腕”,至老年仍 经常练习举石、击拳、比赛射箭等,因此他的身体一直很健壮,直活到“古稀”之年。
总之,颜元是我国古代比较重视体育的教育家。他将体育和其它学科放在同等的地位来加以重视的体育思 想和实践活动,超出了古代以及和他同时代的教育家们,是他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最为闪光的部分,至今仍 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释】:
[1]《颜习斋先生年谱》。
[2][3][4][5][6][7]《习斋记余》卷6。
[8]《朱子语类大全》。
[9]朱熹《大学注》。
[10]《朱子语类辑略》。
[11][12]颜元《朱子语类评》。
[13][1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5][16]颜元《存学编》卷三。
[14]颜元《存学编》卷二。
[17]《习斋记余》卷三。
[18]颜元《存治编》。
[19]《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
1.通识教育的目的尚未得到真正的认可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人与合格的公民,但是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和专业教育的限制,这一目的在高职院校并没有被普遍地理解与接受,“一方面,在理念上,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地肯定;另一方面,在实行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甚至忽视。”多数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对通识教育重视不足,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存在误区乃至盲区,通识教育在某些高职院校仅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时尚名词和美丽点缀而已。这就必然影响高职通识教育功能与目标的真正实现。
2.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规划
通识教育的核心是通识课程的合理设置,然而因过分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的塑造,高职通识课程安排显得不甚科学。具体表现为通识课程的设置比较随意和盲目,有的学校根据教师能上什么课,即开什么课,尤其是公共课人文类老师为了达到满工作量,在高职院校中有一份立足之地,勉强开出一些连自己都还没搞清楚的通识课菜单让学生选课,误人子弟自不必多说;另外,通识课程的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不高,只是专业课以外的营养性补充;且在有限的通识课程中,必修的又比选修的比例高,学生自由选读的通识课非常有限。这种缺乏科学指导与规划的通识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人培养收效甚微。
3.通识教育的教学课堂难以有效的管理
通识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识课程在课堂上的落地,为了节省资源,目前高职院校通识课堂基本是大班教学的形式,少则两个班级、多则四五个班级合上。大班课堂给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均带来很大的困难,一则大班人数众多,师生互动机会少,课堂效果弱;二则对于缺乏课堂调控能力的教师,课堂纪律不易把握,影响课堂效果;三则缺乏积极心态、学习欠自觉的学生逃课的可能性比较大,也不易被查出,有些通识课堂几次课后几百个人仅剩下几十甚至十几号人,课堂形同虚设。公共选修形式的通识课堂由于学校的管理比较松懈,学生逃课现象更加严重,有时仅沦为学生混学分的一个途径。
4.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存在明显的不足
通识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识师资的力量,目前站在高职通识讲坛上的教师基本都是狭窄的专业教育的产物,自身受过通识教育的少之又少。教师缺乏深厚的通识学养,很难在通识课程教学上游刃有余。加之通识课程教师不如专业教师受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其教学态度较多的敷衍了事,教学方法也往往照本宣科,机械生硬,缺乏创新,直接导致学生对通识课程的不感兴趣,进而导致了通识课程的无效性。因此,通识师资队伍的缺乏和通识教师综合素质的欠缺,无疑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推进高职通识课程建设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针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现状,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推进高职通识课程建设,完善通识教育方案,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结构朝综合化方向发展,既增强技能、练达人情,又促使人格提升、健康成长,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
1.重视通识教育管理
成立通识课程专门机构通识教育作为和专业教育平行的一种教育实践,应该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台湾地区的普通高校和技职院校均设有独立的教研与管理一体的“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学院”,专门负责规划、推动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知识视野和人文与科技交流融汇的体验平台,打造健全的人与合格的公民。大陆高校大多没有专门机构来管理通识教育,通识课程基本同专业课程一并归并教务处负责。这种管理模式有其方便之处,但缺少针对性,不利于通识教育的深入发展和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高职院校建立一个类似通识教育中心的机构,进行通识课程的管理与研究,同时建立通识课程网站,扩大通识教育辐射力,必将有利于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提高,也将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品格和高职学生的生命价值。
2.基于职业核心能力
设计通识课程科学体系职业核心能力是每个人从事任何职业或工作都离不开的能力,是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人生成功必需的基本能力和教养态度,也被称为“软技能”“、软实力”。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范畴,围绕通识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应深入思考,科学设计通识课程体系。高职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几大模块:如语言与历史文化、艺术与人文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数学计算机与自然科学、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课程、跨学科课程等领域;高职通识课程形式可由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素质拓展指修课、隐性通识课等组成。高职通识课程的设计应把握基本性、普适性、整合性、深刻性、时代性原则,杜绝那些过于专业、生僻冷落、简单肤浅、陈旧落后、缺乏关联、整合性差的课程。既要给学生一个系统的通识学科体系,锤炼职业核心能力,又要有一个在系统制约下相对开放自由的选课机制,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与素养。
3.改革低效课堂模式
确保通识课程教学质量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与通识课堂模式有密切的关系,小班课堂有助于师生互动、研讨交流,能克服大班教学一言堂、灌输式的弊端,确保每个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与能力爱好,并在切磋碰撞中,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课堂教学模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浓厚的大学文化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广义课堂,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通识素养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高规格、内容充实的人文与科学讲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组织有内涵的科技文化节、艺术节等,能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人格,活跃性情;校园环境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都是隐性的通识教育资源,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润物细无声的关照。
新的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小学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要积极探索语文创新学习,让学生在语文教学学习中参与实践,体验快乐、成功、创新,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快和光明的教学环境途径之一。儿童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他们的创造力才能得以发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当学生兴趣盎然时,多产生良好的情绪,这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发生了兴趣,就会全神贯注地用心去做,有时竟能达到痴学程度。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点然儿童心中探求新知识的思想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从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入手。例如,《地球爷爷的手》一课教学中,我设计了激趣导入: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你们在玩纸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现在你们想玩一次吗?我们来比比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高。(学生放飞自己折好的纸飞机。然后老师也放飞一次纸飞机。)(遗憾地)——呵,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学生们爱玩纸飞机,而纸飞机必然落下这一现象,正与课文的核心内容密切相连。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创新兴趣。
二、营造学生创新的氛围
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脑力活动,一般是无法有序渐进、不断深化的。只有在轻松、自然、安静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凡是因为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儿童,一定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所以,要使学生创新,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使他们能自由的发表意见,能按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才能,要尊重学生,多用鼓励奖赏的办法,少用甚至不用指责惩罚的手段。
三、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以前灌输式的育把学生视为“知识容器”,教师讲,学生听,久而久之,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思想僵化,创造精神被窒息。相反,我们要善于诱导,举一反三,让学生通过想象,促使他们主动获得新知识。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创造条件,正确引导,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能很好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有情有景地学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想象,边读边在头脑里浮现图画,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理解内容,又培养了想象力。如教学《狼和小羊》,重新播放录相,当狼扑向羊时定格,引导想象,问:"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给故事加个结尾。"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打开,很快就编出好几种结尾。教师相机评点、总结,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训练和发展他们创造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总之,做为一种思维能力,它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要用心去探索,努力创造情境让学生去想,学生的心灵深处就会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四、引导学生创新意识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同时让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教导学生,同时也必须学会如何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的想象。
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掌握足够的知识,以促进学生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发现。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学习,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够渐渐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35-02
新时期,社会各项职业对于中职学生的素质要求逐步提升,中职学生存在的偏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而忽视语文学习的状况,严重地影响了其自身的就职以及在职业中的发展。近年来,中职语文教师以及学生面临这种境况,开始真正地意识到开展有效语文教育的必要性,于是着重从诸多方面对完善语文教育工作展开了探索。而将对于学生的语文教学与其专业进行结合的开展,则逐步成为了中职语文教师当前开展语文教育的主要手段。
一、中职语文教师对语文与专业进行结合教育的必要性
1.语文教学自身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包括了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内容,不仅能够培养中职学生在社会生活及职业中对于他人的聆听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其良好的口才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学生们通过阅读各种各样的文章培养起有效的阅读能力,还能够使其做到对职业中的各种技术说明、设计方案等的有效理解与把握,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而且,中职学生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帮助其对自身的想法进行更加完善的表达,或者是更加精准的将自身的设计思路转变成为设计的方案,进而有助于其在职业中更好地开展工作。此外,中职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还能够获得内在的文学素养,使自身脱离低级趣味。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将语文与专业进行结合教学,以推动语文这些方面作用的充分实现。
2.新时期社会职业的要求
当前时期,技术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分子。但是,新时期,各项职业的发展日趋复杂,且职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优秀的职业人才不再如以往那般,仅仅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以及实践技能即可,而是需要具有更加宽泛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所以,中职学生要想充分应对职业的需求,使自身更好的实现就业以及在职业中的良好发展,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交际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等。这样一来,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教育中,就必须着力针对学生的专业特色,来组织开展语文教学,进而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真正获得参与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各项能力。
二、中职语文教师对语文与专业进行结合教育的几点措施
1.理清专业需求,明确教学目标
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明白中职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普通院校语文教育的目标,中职的语文教育是要通过教学工作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素养的基础之上,保证语文教育能够全面应对学生的专业定位及需求,实现对于学生的教育。然后,语文教师要结合其所教育的学生所属的专业,为学生选择具有专业相符性的教材文章以及教学手段等展开教育,同时做好对于社会的动态素质需求的调研,以专业的素质需求为本,对学生进行各项素质的培养。
2.做好“听”与“说”的训练
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聆听与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未来面对其所选职业时,能够以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和清晰的表达者的身份,获得其他人员的认同。比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创设一种具有聆听以及口语表达机会的教育方式,组织开展各部分文章的教学。教师可以单就文章中具有充分的研讨价值的知识话题,引导学生展开探讨。并要求学生在接应对方的话语之前,以精炼简短的语句来表达其之前听到并理解的内容,然后待对方确定其所转述的话语意思无误之后,再开始表达自身的想法,进而使学生获得在聆听及表达方面的能力。
3.做好对学生“写”方面的教学
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于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坚持不懈地开展对于学生的书写能力训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获得良好的写作表达能力,又具备良好的书写技能。具体来讲,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定期地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导他们以手写的形式写作专业性的文章,比如,教师在对幼师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可以定期地组织他们以“优化幼师的教育工作、对幼师这项工作的理解”等话题的文章,引导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锻炼习作能力,以及自身对于职业的深入认识。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在写作前为学生播放视频、讲述故事或某种社会现象等,激发学生对于其自身的专业及未来职业的热爱。
4.做好对学生“读”方面的教育
中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准确地把握各种能力的偏重性,并在具体的阅读教育中有所体现。具体来讲,中职语文教师开展阅读的教育,重在教育学生通过阅读精准地把握文章所传递的主题信息,以及文章中的应用型的资料,还有文章所传递的思想素质教育意义,而非重点地教育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情感的熏陶。以《麦琪的礼物》这篇文章的教育为例,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尽可能短的时间,利用最精炼的话语来表达此篇文章所要表达的“爱”这一主题情感,同时,要着重地引导学生总结其中关于各种数字的信息,帮助学生在以后阅读资料时,学会迅速地把握资料的内容以及资料中各种关键的数字。而且,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这篇文章去把握真挚的情感、坚实的信仰、宽容的魅力等情感,使学生得到必要的思想教育。
三、结语
中职教师将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进行结合,对学生开展语文教育,不仅能够保证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必要的文学素质以及语文知识,还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为学生的其他专业知识及技能学习提供帮助,并为学生构筑起适应职业的能力。鉴于此种优势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进一步深入地对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以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绩.中职语文要结合专业进行教学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1(11)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057-01
1.自学能力素质
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方法对于科学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就曾以渡河的“桥”和“船”来形象地说明方法的重要作用。为了培养学生学课文的素质,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交给他们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1.1 先让学生初步感受各类文章的特点。中学现行《语文》教材,在各类文章夹杂在一起组合成单元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较法,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记叙文类文章,如散文、小说等,侧重描写人物、景物,间或抒情议论;说明文章如说明事物、事理、解说词、序言等,侧重介绍说明对象的特征、功用、成因、用途等;议论文类文章侧重发表意见、观点、主张,或讲道理,或摆事实,以理服人。通过单元比较式的总结,学生不但能够感受到不同类文章的不同特点,而且能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去深化认识,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去。
1.2 教给学生文体知识,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明白各类文章的“要素”。《语文》教材里编选了各类文体的阅读知识短文,它们比较精练地介绍了相关文体知识及阅读方法。在教按同类文章组合的单元课文时,就要采用“教给”这一方法。具体步骤为:
①让学生快速自学这个单元,感受其特点。②让学生说出这个单元课文的总体特点和不同特点(学生由于“水平”不高,必然失误或说不出)。③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知识短文,并整理出阅读提纲(如小说的概念“三要素”等)。④教师讲析相关知识短文的“要素”(如谈谈《说明文》中“说明”的概念,说明的“对象”、“特征”、“方法”、“顺序”、“语言”等)让学生从“文体”的角度明白文体知识的关键(如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等)。以后再学同类文章组合的单元,就复习相关“要素”。这样,学生对各类文章的特点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对这“一类”文章就有了“理性”认识,为深入地、顺利地学习这“一类”文章打下基础。
1.3 教给自学方法。阅读小说,重点抓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人物着重弄清人物性格特征,描写方法两个方面;情节着重理清开端、发展、、结局的联络和层次;环境着重从场面描写,景物描写两方面入手。
学习散文,着重把握“两点”:①弄清“形”——选材、结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②理解“神”——线索,中心思想(线索又分为“物”、“理”、“情”)。
阅读说明文,侧重从理解特征,理清结构层次,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解说明语言特点等方法入手。
学习议论文,一要弄清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正面论点、反面论点;二要分析论据——事实、道理、名句、警句等及其与论点关系;三要分析理解--论证的结构层次(总分、并列、递进、对照等);论证方法(例证、析理、对比、引用等);论证语言(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等)。
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就等于给了“鱼网”、“猎枪”,让学生在阅读中运用以上方法,以及掌握这些方法,形成自学能力。
2.思想道德素质
2.1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现在的学生,由于父母对其包办一切,致使他们依赖性很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苦也吃不了,遇到困难就退缩。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不具备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将来又怎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可见,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至关重要。
二、识别不同班级的学风,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根据课堂和课间学生的表现,识别不同班级的学风差异性是教师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做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任课教师发现,金融班学生与经济班学生存在着异质性,经济班学习风气不如金融班。从课堂考勤看,金融班学生到课率远高于经济班学生。从课堂问答看,金融班学生比经济班学生有较好的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在课堂上,金融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明显比经济班学生好。在课外,经济班学生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热衷于校园社会活动,而金融班学生非常重视课堂理论学习,讨论话题主要是“出国”或“考研”。基于这些差异,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在经济班实施以惩戒为主的教学模式,在金融班实施以赏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并且努力实现二者融合。
三、以赏识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赏识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甚至从学生的错误中去发现所蕴含的积极元素,鼓励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在赞扬声中找到自信,获得前进的动力。赏识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学以致用。诚如奥古斯特•罗丹所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应该具有这么一双发现学生“闪光点”的眼睛。事实上,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尤其是教师的赞美和表扬。一滴蜂蜜比一滴苦汁能吸引更多的昆虫!林肯总统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赏识教育对学生具有多么大的吸引力!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对学生真心的赏识,就如一剂甜甜良药激励学生不断奋进。赏识教育突出了学生的优点,但是容易掩盖和忽视他们的缺点。在金融班我们实施以赏识教育为主教学模式,这是因为教师对课堂表现好的班级,表扬、赞美、鼓励自然而然就会多一些。教师采取以下几种具体方式实现了赏识教育:第一,教师在课堂上表扬金融班在某些方面比其他班优秀,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比如:“你们班同学的‘统计与概率论‘’微观经济学基础’比其他班学得要好的多,相信大家一定会学好‘计量经济学’!”第二,教师激励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创造一种使学生敢想、敢做、敢说、敢争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设立了一个“激励规则”:对能够主动举手、准确回答教师提问,或者给教师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给他们的平时成绩加10分。教师鼓励那些不自信的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回答”“通过字面意思来推断”。这些不仅很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建立了牢固的尊重与信赖关系。第三,教师要求以优秀学生为核心组建科研团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求所有学生组成6-7人的科研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份“计量经济学”的学术论文。这种科研小组能够很好地把学生团结起来,消除彼此隔阂,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
四、以惩戒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
惩戒教育就是教师要客观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者毛病,促使学生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控制学生,进而利用强化手段塑造学生行为习惯的过程。傅维利教授指出:惩罚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方面的价值和功能是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使用惩罚手段能够维护学校规范的严肃性,有效保证教育工作的有序运行。凡是需要惩罚的时候教师有权利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是权力也是义务[5];教师惩戒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法拥有的纠学生之“偏误”,还学生之“规范”的一种权力,是教师的职权之一[6]。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正确地和有目的地使用惩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笨拙的、不合理的、机械地运用惩戒会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受损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惩戒教育是必要的,但在具体实施中要把握好“度”:惩戒应体现现代法治精神,莫把惩戒当体罚,要让受惩戒者感受到惩戒中蕴涵的平等、尊重和爱[7-8]。在经济班实施以惩戒教育为主教学模式,这符合教师对头疼班级的告诫、批评等行为习惯。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教师在课堂上指出经济班学生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说:“你们是经济学专业学生,按理应该经济学基础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好,但是抽查结果不太理想。”第二,针对学生在课堂交头接耳、擅自离开课堂等不良行为,教师及时批评其错误,警告不能再犯。比如有4名女生擅自离开教室时,教师当堂制止了学生的这种行为,指出她们违背了教学规定,要求她们承认错误。这不仅维护了教学的正常秩序,严肃了课堂纪律,而且警示其他学生以此为戒!在惩戒教育中,批评要做到有理有据,以说服教育为手段,以校纪校规为准则,让学生心理认同,知错、认错、改错。第三,教师科学治理考勤中学生“替人答到”的现象。在大学课堂点名时,到课学生替没有来的学生答到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采取以下办法治理这种现象。首先,教师指出这种行为看似“帮助同学”实则“损人不利己”“……按照学校教学纪律,对于逃课情况严重者可以给予不及格、取消考试资格、警告、开除等处分。今天你替他答到,你是在鼓励他远离学习,久而久之,他极可能荒废学业;替人答到破坏教学秩序,导致教学与考试中的不公平,会造成一种以弄虚作假为荣,以旷课逃课为荣的不良学风”。其次,教师要求班长每次列出缺勤学生名单,并且当堂核对。这些有理有据的说服教育和严格的监督方法有效地消除了“替人答到”的现象,学生到课率明显提升。
五、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融合
教学是师生共同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喜怒哀乐联系在一起,因此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一味地强调和使用其中任何一个都有失偏颇,二者融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每个班级和学生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教师既要发现和赏识他们的优点,又要指出并纠正他们的缺点,运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实现教育目的。非洲谚语说得好:“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这里“胡萝卜加大棒”是指运用奖励和惩罚两种手段以诱发人们所要求的行为的一种激励方式。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完美融合要从情、理、法三个层次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情、理、法的交替运用可以相得益彰。教师只要做到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治人,学生就会逐步成长为知识与道德统一的人[9]。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完美融合必须坚持以情动人的原则。赏识和惩戒的融合过程不仅需要理性更需要情感。教师通过自己的热情、激情及幽默诙谐的语言等,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成就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营造一个轻松、温暖、有安全感的教学氛围。情感决定着教师愿意不愿意采取这些行为,回答喜欢不喜欢这样做的问题[10]。在情感世界里,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忘年交”,进行充分交流,尊重学生情感的表达与宣泄,并且引导他们把这种情感力量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同时指导学生要正确处理情感纠纷与冲突,批评和纠正学生某些错误和草率的处理方式,及时疏导学生走出消极情绪。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完美融合必须坚持以理服人的原则。理性决定着教师该不该表扬或者批评学生的某一行动,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在理性世界里,教师因“学业有先知,术业有专攻”而在某门功课与某个科学领域具有权威性,要充分利用这种权威性来吸引学生对课程与科学的热爱,让学生心服口服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活动,享受课堂的美好时光;同时,教师又要对课程毫无兴致的学生旁敲侧击,“胡萝卜加大棒”,尽力使他们回到课堂里来。大学教学要培养具有理性精神(即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批判精神)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要合理地怀疑,注重事实,重视客观的依据,重视多元的思考[11]。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完美融合必须坚持以法治人的原则。以法治人不仅意味着以法为手段来管理学生,而且强调要用法的精神约束师生。法的精神就是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其核心是教师以人为本,尊重每个学生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以法律保护师生群体和监察教师行使权力,使其必须符合程序、自由和实质性公正[12]。在法制世界里,维护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服从教学管理活动,保证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这是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鼓励每位学生遵守规则,顺利完成学业是教师的义务,制止和纠正学生违反校纪校规、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的行为,是教师的权利。
答案是唯一的:课程。只有课程这座横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才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结合点。因为课程是一切现实的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轴心,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理论及其思想和观点,包含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目的和宗旨,都必须通过课程这座桥梁才能最终实现;课程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因为课程具体体现着培养目标的要求,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更加具体体现了各行业对各类人才知能结构的客观要求,这种特定的培养目标也只有通过课程这座桥梁才能最终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教事业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办学质量方面仍与社会需要相距甚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笔者认为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我们未能牢牢地抓住课程这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从当前职教课程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如课程设计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课程内容及结构安排不够合理且时有偏离培养目标的现象,必要的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制度也还远未形成……这些方面的改革工作都亟待开展。
有人可能会说,你所讲的“课程”不就是指“教学内容”吗?否,这样的理解未免太过狭隘。过去我国长期受前苏联教育学理论的影响,总习惯于把课程当作教学理论的一部分来研究,但事实上随着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课程理论已从教学理论中分离出来而直接成为教育学理论的下位理论。因此,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来看,课程应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这样,就应将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理解为是培养社会生产第一线所需职业技术人才而设计的所有教育活动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亦即学习某一特定专业或工种的学生在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包括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业及社会培训部门)的指导下所应取得的全部经验。
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牵涉到教育行政部门,更与广大企业和学校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和教学人员直接有关。因此,我们每一位职教工作者都应在思想上自觉地增强职教课程意识,更新职教课程观念,积极地投入到现代职教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由于我国当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和具体困难,人们为了摆脱困境而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职教的外部,希望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以始终保持对职教的强烈需要,希望职教立法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能更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希望上级部门增拨经费以满足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仅有这样的想法还不够全面,也不够现实,因为它缺少了对职教本身的自省,其中也包括对职教课程发展现状的检讨和反思。其实,外部因素的改善固然能够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更为根本的措施还在于职教自身的不断完善。所以我们不仅要在理顺体制和改善管理等方面下功夫,而且更应注重对职教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改革。
如何切实地做到增强职教课程意识呢?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运用现代课程论的思想来更新职教课程观念,树立起一种职教“大课程观”。这里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其一,就现代职教课程的内涵而言,我们不能将课程观念局限在正规的显在课程之上。现代意义上的课程代表的是整体的学习概念,它并不仅限于教学计划表中排列的各门学科,也包括规定科目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但在实践中人们却往往只注重那些严格按计划组织的教学科目,而普遍忽视了以专业实践活动为核心的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支配学校师生集体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的校园文化之类隐蔽课程的建设。事买已经证明,在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面,这类非正规的隐蔽课程是比任何正规的显在课程都来得有力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在揭示现代职教课程内涵时,一定要把显在课程和隐蔽课程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如果这种非正规课程的作用发挥得好,既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又能够增强现代职教课程的总体效应。
那么,美从何处寻?语文教师如何展开美育工作?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面对着几本看似简单的语文书本,需要的就是“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新教材包罗万象,除了文学本身,还涵盖数、理、化、史、地、生等内容,更涉及音乐、戏剧、绘画、建筑等方方面面知识,当我们擦亮眼睛敞开心灵面对她的时候,将会深感美不胜收!
一、挖掘教材中的美
中国文学传统讲究“文以载道”,一页页翻开语文书本,不就有人类所主张的精神体现吗?李哲厚说过“在文学艺术中,人性才表现出它美的魅力。”其实,古今中外,从人到动物,语文所收的文章尽量全面展现美的魅力。邓稼先一心为国为民的精神和朴实而又伟大的人格力量不足以打动你的心吗?鲁滨逊战胜困难跨越生死的勇气与智慧不足以让你佩服吗?《夸父逐日》夸父荡气回肠的英勇,《最后一课》平民百姓在国家危急时刻迸发出来的爱国力量,《芦花荡》中勇敢老头子的热血柔情,《斑羚飞渡》老斑羚在危难面前自我牺牲的勇气与团队精神……多么壮美的精神!再看那《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步》《背影》的亲人情深,《藤野先生》亦师亦友的跨国界感情,《珍珠鸟》人类与动物的和谐亲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情感之歌。
人永远无法脱离自然而存在,文学当然永远会有关于自然美的话题。《化石吟》、《恐龙无处不在》让我们惊叹于宇宙的神奇;《钱塘湖春行》、《西江月》、《大自然的语言》、《春》引领我们走向美妙的世界,感受四季的交替,顿悟生命真谛;《三峡》、《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归园田居》展现山水田园的灵气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诸多入选诗文展现或清朗或奇伟或耀艳或雅致的的大自然风物,“举首处处好景观”啊!
再仔细挖掘,课文还涉及了建筑美学、音乐美学、戏剧美学、社会美学等等、等等。《云南的歌会》、《故乡》、《春酒》有浓郁的民间文化,给人新奇的感受;《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核舟记》有人类高超技艺的描绘,油然而生巧夺天工的惊叹;综合活动《戏曲大舞台》可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也让我们欣赏到优美的舞姿。如此种种,我们可以从语文书本中挖掘的美确是数不胜数。
二、感受语文文本中的美
发现美是重要的第一步,接下来便进入对美的感受阶段。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教师和学生假如能有这样细致深入的感情,什么样的美不能被发现和感受?即使是废墟,象园明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它凝聚了深沉悲壮的历史文化美感。要展开语文美育工作,首先应该是教师对教材的熟悉和通悟,假若教师囫囵吞枣式地完成教学任务,一切美将被扼杀或减弱,更不用提引导学生享受这美的世界。 美学界名师李哲厚将审美形态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方面,展开教学时也可从这几方面下手,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鼻、心等各种感官,让美陶冶和锻炼学生的心灵,反过来修养和锻炼心又为进一步发现和体验美作好准备。象《安塞腰鼓》热情澎湃震天撼地的鼓声,教师也可先行找寻音像材料,让学生有直接的听觉感受。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并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运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优良的情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哪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深入学生创设情感
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比信息交流更快更强烈。由于教师的心理状态、情感因素对课堂情绪有直接的影响,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深入学生之中,全面了解学生心态。根据情感的迁移、扩散和感染的特性,在实施情感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以自身的职业道德、人格魅力、教学艺术来感化学生。其次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而课堂情绪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课堂情绪它反映出课堂教学情境跟学生心理间的关系教育论文,课堂情绪表现有多种,比如:积极、沉闷、消极等等。因此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现实情况来创设相应的情景,进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同时学生们产生一种愉快的心情。作为科任老师,应该经常参加所任课班级的班会、集体活动等。如学生得病了,应抽时间其他同学一道去医院看望。“爱是心灵的呼唤”,用爱心去打动每一个学生,他们就会对老师”亲”,就会喜欢你教的课程,这样就为情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适时鼓励激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鼓励性教育。对学生适时的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是使激发学生情感的关键性措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成功和失败。在学生获得成功时,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将价值进一步观念化,进而转化为获得进一步成功的动力。相反学生在遭遇失败时,帮助学生寻求失败的原因,并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温暖,认识自己的不足,吸取失败的教训,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情感,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应该进行适当的鼓励性教育。在情感教学中,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适时鼓励是增强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引导学生体验积极的情感,促使学生“好学”、 “乐学”。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对学生有一颗爱心,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学生从心理上接纳你,在行动上接近你教育论文,从思想上乐于接受你的教诲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要给予温暖,给予理解,给予尊重,给予帮助。
三、情理兼顾培养情感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渗透德育应做到有理、有据,以理育情。例如,在化学教学中,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融化学原理和规律于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向学生阐述,中国化学工业获得的巨大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去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为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流、沟通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思维发展。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如经常用“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请你来试试,好吗”之类的语言,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总之,要用真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去。
四、梯度教育探索情感
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的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梯度教育。首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层次(班级),有梯度的进行课程教学教育论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即就是所谓的分层教学。其次,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譬如,教师在组织教学测验或考试时,要精心设计有梯度的试题,让学生从考试结果中有所收获和提高,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学生一旦经过努力,对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就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内部情感动力。进而产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之情感。 再次,教学方法应有梯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成功机会,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技能知与行》孔凡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框架基于资源的视角[3],企业作为一系列资源的集合体,只有对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实现企业的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14],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保持企业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企业自组织是产业资源整合的基础,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体育资源整合成为体育产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为探索我国体育产业资源整合的实施路径,需要解决3个方面的问题:①驱动我国体育产业资源整合的动力,为发展体育资源整合提供线索和方向;②体育产业资源整合的实施模式,为体育产业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资源整合的具体范式;③预测体育产业资源整合实施的结果,明确资源整合给产业组织带来的影响。由此,基于资源视角本文构建了我国体育产业资源整合实施路径框架(见图1),主要提出了驱动体育资源整合的主要动力、实施模式和结果。
1.1驱动我国体育产业资源整合的主要动力
1.1.1政府作用
鉴于国外体育产业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市场主导型(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和政府参与型(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两种,我国作为后发市场经济国家,当前国情和体育产业发展基础决定了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化发展进程必须由政府主导。因为,在体育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政府的干预和调节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政府通过强力政策制度、规划管理和行业支持等方式来突破新旧体制的约束,充分整合已有的市场资源,推动体育产业规模和水平发展。
1.1.2市场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也从直接的计划分配资源状态向有序的市场分配资源转换,市场在体育资源的配置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强。体育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投资效益的高度社会化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要遵循市场经济的特性和规则,市场机制有助于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体育供求的平衡。而体育产品与其他公共产品属性不同,更接近于私人用品,只有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才最有效率,在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中,市场力量终将取代行政力量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体育消费需求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完成我国体育产业现代转型必须努力培育体育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产业价值创造和实现。
1.1.3文化作用
体育是人类社会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一种存在的文化形式[15],文化作为一种自发的社会秩序,在社会体育资源配置中主要通过对配置主体即体育社团,从引导和约束其行为来产生作用。由于体育产品分为公共体育(服务)产品与私人体育(服务)产品,导致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有自己的特性,即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效益。由此,“文化兴体”成为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选择,通过培育人本位的体育思想文化、制度文化和操作文化,以增强国家体育软实力,有助于实现政府有形手、市场无形手和社团第三只手的“三元综合治理”模式。尤其是竞技体育文化、群众体育文化和学校体育文化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2我国体育产业资源整合的实施模式
资源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必须由政府、企业家等主体行为人放置到具体的生产活动中,使之得到有效的利用,并和其他资源进行有目的整合[16],才能发挥其经济和社会价值。从图1可见,体育资源的整合实施主要有4种模式:
1.2.1构建体育资源的协同体系实现体育资源共享
解决我国体育资源不足和利用不充分的困境,需要引入社会体育资源的协同观,促进各类体育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价值充分体现。资源共享是一种互惠互换的经济行为,表明了有特定目标和任务的主体关注有价值的共有资源,相互之间协调行动形成或松或紧的组织架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目前,我国高校和社区群众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共享已经初见成效,可以为其他领域体育资源共享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以温州高教园区为例,通过改变个体学校为主的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和建立网络联系使体育设施和教师资源共享,促进了体育教学、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1.2.2整合体育产业价值链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价值链不仅存在于单个企业活动中,也存在于不同企业之间,随着体育产业内分工的不断深化,体育产业价值创造活动通常由多个企业协同完成。我们把围绕服务于某种特定需求或特定产品所涉及的一系列互为基础、相互依存的上下游链条关系称为产业价值链,它具有协同性、增值性、循环性和融合性等特点[17]。从产业价值链来看,体育产业是一个门类众多、内涵复杂的产业系统,具有强大的延伸能力与区域品牌构造力,发展体育产业价值链的本质就是打破体育资源流动空间约束的一种整合资源机制[18]。黄水英[19]提出以竞技赛事和健身锻炼为核心来构建两条体育产业价值链,形成我国体育企业的两种盈利模式。同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对体育产业价值链进行整合还是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关键。然而,我国大部分体育企业价值链管理比较薄弱,体育产业和企业在按“链”式思维进行业务流程的改革,使“产、供、销”有机整合形成价值链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协调和管理体育产业价值链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提高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企业的协调一致性[17]。
1.2.3发展体育产业集群
波特通过考察美、日等国的产业发展情况后提出“集群”概念,提出集群内企业通过主体互动和知识学习可以获得竞争优势。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的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集群中的企业不是独立而是相互依赖的,集群的结构反映了资源整合中协同效应的深度[16],企业集群网络通过组织和协调,对有关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凸显企业集群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寻求资源配置与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点的能力[20]。
体育产业集群不是体育产业的简单集聚,在一定的地域里,围绕体育产业链发生作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企业与支持性体系相结合的具有生命功能的有机体。集群发展可以降低和消除企业获取和资源转换的壁垒,建立体育产业集群是为了共享专业化的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和服务,使大量生产相同或相关体育产品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组成的一种生产网络。
1.2.4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和对接体育产业是一个具有高渗透性、交叉性和拉动性的朝阳产业[15]。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如媒体业、电子游戏、旅游等融合所创造出的新产业丰富了体育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充足的资源,提升了产业结构,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近20年来,中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就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的例证,要促进体育旅游的发展仍需从产业融合的经济视角探索影响其发展的障碍和对策。
1.3体育产业资源整合的结果
体育产业资源通过整合,为体育产业组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资源识别获取和配置使用体系,不仅可降低资源获取和转换的壁垒,还可产生新的资源,提高产业的创新整合能力,最终形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绩效。
1.3.1产生资源协同效应
通过资源整合,把体育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整合成一个完善有效的资源网络体系,在体系内,相互合作的企业在资源和文化领域有较强的兼容互补性,依据资源基础理论,当资源有效组合后会产生协同效应,这也是不同组织间进行资源整合的基础[21],这种协同效应随着资源整合程度的加深将不断提高。体育产业作为当今世界公认的具有高渗透性、交叉性和拉动性的朝阳产业,产业内门类众多,且与其他产业(如旅游、传媒、文化等)有紧密的共生关系,通过资源整合能够很好的相互促进,使产业系统整体协同性效应更好发挥。
1.3.2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体育资源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体育产业组织对原来资源体系进行重构以形成新的核心资源体系的过程。企业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识别和获取对组织有价值的资源,将其纳入组织的资源体系,并进行消化吸收,转化为企业核心能力,不仅提高了企业与市场需求的匹配能力,还能够提升组织的学习和创造能力,促使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而经过整合的资源,规避了静态资源的缺陷,使资源不断进行更新和匹配,形成新的资源[5],这些新资源是企业资源异质性的基础,内化形成一种能力,进而有可能克服制约产业能力提升的束缚,实现产业内关键领域的突破。
1.3.3提高产业绩效
企业只有将资源最终转化为顾客价值才是有效的资源整合,在体育产业的市场化发展进程中,体育资源整合就是体育企业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以寻求企业资源和能力与体育消费需求有效匹配的过程,目的是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满足体育消费需求的水平。战略理论认为,资源与能力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和绩效差异的重要因素,且有不少实证研究证明资源整合可以提高企业动态能力,最终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5]。通过发展体育产业的资源整合,解决好我国体育资源的瓶颈约束,可以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整体绩效。
2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见,在我国特有的经济转型环境下,当前体育产业面临“二元经济”、“体制转轨”双重挑战,体育产业资源整合的实施路径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