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朗读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3 15:44: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英语朗读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英语朗读论文

篇(1)

1.前言

语文教学,实质上是针对中文这一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教学。从定义上来说,语言是以语音作为原始载体,辅以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的,能表达人类思想的符号系统。因此,作为语言教学的一种,语文课堂教学中,与语音相关的朗读教学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也特地针对朗读教学作出了规定与要求。

但从现实反馈的情况来看,由于各种原因,语文课堂上的琅琅书声正在日益离我们而去。而其背后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一现象的改善手段,将是本文将重点讨论的内容。

2.当前环境下朗读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造成当前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2.1对朗读教学的定位不准

在新技术带来的各种新思潮以及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面前,相当部分的教师并未能很好地把握传统朗读教学在现有课堂环境下该有的角色与定位,遂将其理解为一种“已落后于时代”的教学手段而不予重视。同时,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某些教育行政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及教研人员错误地认为,朗读教学是属于旧时代私塾式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这一带有偏见的教学评价标准也在客观上加速了课堂朗读教学时间的流失。

2.2教学方式中功利因素的增加

激烈的社会竞争带来的日益增加的升学压力,反馈到教师这一环,则对教师堂上时间的利用效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点,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必须对课堂上的某些环节进行压缩,甚至取消某些教学活动。而朗读教学这种难以带来明显的即时效果的教学方式往往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大量由讲授与提问构成的讲问教学充斥着课堂,唯恐朗读会挤占了宝贵的堂上时间。

2.3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

“请某某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者“请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之类的话,是教师在课堂上点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时常用的语句。这些说法固然没错,但同时可以说是完全地无用。在读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指导,学生无法通过朗读这一动作有效地理解、感悟课文。

3.针对当前朗读教学的优化与改善

3.1摆正认识,重新审视、理解朗读教学

从古至今,无论是对何种语言的学习及教学,都必然无法脱离朗读这一个重要的手段,包括对母语的学习。朗读教学不只是从课文内容到声音的一次简单转换,而是通过朗读这一手段,引导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去体验、感悟课文的内容和精神内涵。语音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最能表达情感等感性元素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过朗读将文字还原为语音, 不仅能更好地让学生导入到文本的精神世界中, 更能培养语感, 提升学生的语感素质。根据美国方面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数据,学生获得与情感相关信息的来源有7% 来自文字,38%来自语音及其声调。据此, 朗读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

3.2加强过程控制,使朗读教学的效果得以体现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往往被使用在课文的分析上。这些分析往往将精妙的语句讲解得破碎不堪,破坏了课文的意境。而同时我们对朗读教学则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或是处于一种粗放式的状态之中。语文教学应该加强对朗读教学过程的控制,使阅读教学的效果得以体现,努力建立以朗读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将朗读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针对目前出现在朗读教学中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两点。

3.2.1明确朗读的目的,有针对性地使用朗读教学。在某些教师的课堂中,朗读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环节,并没有被赋予明确的目的。学生仅仅是为了读而读,而教师也对这一次朗读应达到的教学效果一般,这是应该尽力避免的情况。

在刚开始接触新内容的阶段,可组织对课文进行尝试性的初读,在这过程中让学生初步理清文章的脉络;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思考性的再读;在讲授即将结束时,可组织学生进行表达性的研读,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深化理解,归纳中心,欣赏优秀的段落,给予学生心智的陶冶与美的享受。

3.2.2加强朗读指导,增强感悟

朗读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好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缺乏教师主动介入的朗读过程,往往是混乱而缺乏效果的。在朗读的过程中,给与适当的指导,能让学生更好地从朗读教学中获益。在教学中,应从慢读起步,同时纠正学生枯读、唱读与顿读等不良习惯。对于课文中人物对话的部分应予以特别的重视,力求读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语气与情感的差异。对于不同文体文章的朗读应针对文体特点,适当调整朗读的风格,让学生从感性上对不同文体的文章有所区分。

4.结语

作为语言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与其重要性往往是不对称的。可以说,重新审视朗读教学, 让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 已成为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充分意识到重视朗读, 决不是一般教学方法的改革, 而是教育观念的更替, 只有这样, 才能让琅琅书声早日回到语文课堂。

篇(2)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由此不难看出,毕业论文在整个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摘要又称概要或内容提要,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论文主要内容进行的简单、易懂、精辟的概括总结。摘要的四个要素分别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这也是英文摘要的核心内容[1]。论文的英文摘要适应了信息时代电子文献检索机构的要求,是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英文摘要的形成是一个由汉语摘要向英文翻译的转化过程,其质量反映了翻译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对论文的交流产生影响[2];同时英文摘要的语言质量直接影响了论文本身的信度[3],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论文的英文摘要是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衡量其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以我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存档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了40份,论文内容涉及语言学(7份)、文学(12份)、翻译(9份)、文化(6份)及教学(6份)等五个不同方面。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在外企或者中学就业,其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对外贸易的结果及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效果,因此该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通过认真研读学生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我侧重研究其内容是否合乎要求,语言是否流畅通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等问题,并且根据研究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对策,以便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提高其执教能力。

二、结果分析

(一)在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于摘要的内容,首先研究其是否具备应有的四个要素,以及各个因素在摘要中出现的频率,具体情况见表1和表2。

学生的论文摘要在内容的完整性上还远远不符合要求,只有四分之一的摘要涵盖了所需的四个要素,将近一半的摘要写出了大部分内容,其他的摘要未免过于简单,多余的部分就都是不必要的重复,这与摘要语言简明扼要的特点是相悖的。

表2表明,摘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研究目的,其次就是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频率最低的是研究方法,可见学生对于自己使用何种方法来展开研究不是十分清楚,没有恰当有效的研究方法做保障,那么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

(二)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于语言表达,本文主要侧重研究其词语/短语是否运用恰当,词语的语体是否合适,句子结构是否合理等问题,具体结果见表3和表4。

摘要的语言要正式严谨、书面化,避免使用非正式的词语,由表3可以看到,在学生的论文摘要中非正式词语数量还是很多的,说明学生在这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文体犹如四季,有其鲜明的标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修辞学》一书中提出:既不要把重大的事情说得很随便,又不要把琐碎的小事说得冠冕堂皇。[4]200―201在外语写作或者翻译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不是语法,又不是词汇,而是词语的搭配(He「one who writes or speaks in a foreign languagewill be “caught” out every time,not by his grammar ... not by his vocabulary ... but by his unacceptable or improbable collocations.)。[5]85因此,要想用词地道,搭配合理,就需要日积月累,逐步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混淆词语的词性或者用错介词、漏掉介词这些失误都是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以及不了解英汉差异的表现,这些看似简单实则繁琐的地方往往最容易被学生忽视。

由表4可以看出,摘要中以第一人称作主语的句子数量很少,更多的是使用抽象的名词作主语,即无生命主语,这样作者就可以尽可能地远离评价行为,而把评价的任务交给抽象实体,如研究的课题或其结果;被评价的对象似乎成了世界的本来事实,离作者很远,因而显得无可争议和客观化。[6]30这种做法与学生的论文写作课程及教师的指导有关。相对汉语而言,英语更习惯使用被动语态,而在调查的英文摘要中使用被动语态的句子少之又少,这同样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对英汉差异不甚了解所造成的。

当代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1983)一书中指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汉语的哲学背景是儒、道、佛的悟性,用词造句成章的最大特点是意合法,重意义组合而轻形式结构,让读者和听者领悟其中的意义和关系;词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句子不受严格的主谓结构的束缚,少用或不用关联词语。而英语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以及十六至十八世纪风行欧洲的理性主义,其用词造句成章的最大特点是形合法,重形式结构协调;词有严格的形态变化,用词强调人称、数、格的一致;句子受严谨的主谓结构协调一致的制约,多用关联词,句子结构复杂,犹如参天大树,而学生摘要中的复杂句子使用频率偏低,即使是复合句,也往往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关联词使用不当,或者省略关联词等。

三、对论文写作及论文指导的启示

1.强化英汉对比知识。对于学习中常见的一些语言现象,学生已经熟悉了所谓“习惯用法”的解释,长此以往,他们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肯定会受到影响。英汉属于不同的语系,熟悉两者之间的差异会使得英语学习事半功倍,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了解了其中的奥妙所在,学生的语言水平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2.加强日常大声朗读的训练。汉语中常把“看书”称为“读书”,顾名思义,大声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可以调动口、耳、眼、脑等多个器官一起参与复杂的思维活动,极大地提高思维的速度并增强效果。同时,朗读可以激活语言的美感与乐感,强化语感,正确、流畅而富有美感的朗读能使学习者得到听觉享受,增进大脑记忆,增强创造性[7]100―102,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3.培养学生的语体意识。“不同的体裁类型中,措辞、句法结构、成文结构、语体风格等都是各不相同的”[8]85。文体学认为,言语事件发生的语境不同,人们相对使用语言的情况也就不相同。为适应特定语境而运用不同的语言特征系统构成语言的不同功能变体(语体)[9]122。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体意识,学会随着语境场合的变化来选择合适的词语,避免发生语体错位的现象。

4.培养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有些在论文摘要中出现的失误,稍加注意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端正态度,认真严肃地对待论文写作,将不必要的错误降低到最少,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

既然称之为英语专业,那么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方面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这是英语专业学生基本、首要的要求,怎么强调都不为过[10]216。通过对学生毕业论文英文摘要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内容和语言方面的问题,这些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了论文的质量,而且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值得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陆元雯.基于语料库的英文论文摘要的语言特点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1).

[2]高艳,毛忠明.期刊英文摘要常见错误剖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3]潘,简庆闽.外语类学术期刊论文错失析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

[4]毛荣贵.英译汉技巧新编[M].外文出版社,2003.

[5]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6]云红.论文摘要中作者身份的显与隐――一项基于2008医学与语言学国际学术期刊的修辞性研究[J].外语教学,2009,(9).

[7]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8]朱怡.论文摘要语篇视阈下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探究[J].中国外语,2008,(7).

[9]朱建祥.科技论文摘要翻译探讨[J].商丘师范学报,2003,(8).

篇(3)

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它不仅仅是读的过程,而且是动口动手动脑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往往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但是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

一、精选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真正的动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内在因素。教师可对已学的语言材料,重新进行组织,结合不同的语境供学生阅读。也可选择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趣味的,幽默的材料。

二、注重方法,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朗读的教学过程一般为:教师、或录音磁带的范读;讲解技巧;领读;学生朗读;教师的反馈。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范读,跟读,齐声朗读,个别朗读,背诵等。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三、明确阅读能力,改变观念。

阅读是一种书面交际形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目的'是指获得阅读理解的能力,'手段'是指从阅读入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获得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阅读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语言交际的行为,是由阅读者以书面符号线索为基础重新建立意义的推理活动。而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果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便无法对文章进行理解,所以,只有具备用英语获取信息的人,尤其是善于阅读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更多的终身受教育机会。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绝非一口吃个胖子,一蹴而就,它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

英语教学是一个由听、说逐步向读、写过渡的阶段。从教材的编排可以看到,每一单元开始出现了阅读课文,也即开始提出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往往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基础。因此,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适时地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重视课堂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渠道,阅读能力培养的最关键途径是课堂阅读能力。掌握良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阅读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绐终把整篇课文当作一个整体来教学,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不破坏故事的整体性、趣味性,又不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语言内容的整体认识,有利于培养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原则。从阅读课教学来告诉学生应怎样对语篇进行分析。

五、加强课外阅读及交际性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篇(4)

 

一、研究背景

语言是一个大系统,语音则是构成此系统的重要内容。(陈冠英 1999:51)。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由于学习者母语语音特征的负迁移影响,语音成为许多英语学习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于是,如何有效地帮助英语学习者克服语音困难,产出相对标准的口语,成为语言教学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同时,通过相关研究,学术界虽然在语音教学的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如语音教学是帮助语言学习者发展语音水平的重要途径;语音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但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关,也与学习者的生理机制有关,因为语音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是在神经机制支配下的语音符号产生过程。(John.C et al 2000;164)。然而,在语音教学的实践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路径依然是许多教师开展语音研究的焦点。

基于此,本文采用实验法,以新疆某高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新生为研究对象,探讨英语语音矫正方法和学习者英语语言水平作为因素变量(自变量)时,对学习者语音成绩(语音准确水平)的影响,以期为语音教学提供借鉴。

二、相关研究

2.1语音教学研究

语音教学的历史相当悠久,但正式的语音教学始于19世经末期。(M. Celce—Murcia 1996; 2)由于语音在整个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人们对语音的研究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从国内有关文献的检索来看,语音教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语音矫正及其理论依据研究,如刘锦明等(2002;88),李娅玲等(2007:66)。2)语音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研究,如李明喜(2003;106),刘金梅(2005;111)。3)语音意识的研究,如姜雅楠(2007;103),庄玲(2000;136)等。

依据以上有关语音教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的启示是教育教学论文,语音教学的研究正在经历从显性语音教学走向隐性教学,对影响语音教学内在因素的研究已经成当下语音研究的趋势。因此,本文通过实验方式对影响语音习得的因素进行研究,试图发现语音矫正方法、语言学习者水平对对语音习得效果的影响。

2.2语音教学的理论基础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语音加工水平可分为听觉阶段,语音阶段和音位阶段。而且人类对语音的加工是把语音的声学符号转换为头脑的音位表征。(彭聃龄2003:443),而且人类接收到的语音信号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感觉系统(sensory system)接收信息,然后通过注意(attention),对语音的声学线索进行辨认(discrimination)和分辨(identification),继而进行操作(rehearsal),深层加工(deepprocessing),精细化(elaboration),建立图像(constructingimage)等的编码(encoding)过程完成对语音信息的存贮。当特定情境出现时,声音符号在大脑中的音位存贮会被提取(retrieval),经过反应加工器(responsegenerator)输出。

根据以上语音的发生学研究理论,学习者在习得语音时,必须经过从感知到认知等不同层次的加工,这种加工与习得情境,训练方法及学习者原有语音存贮必然产生某种联系。

三、研究

3.1研究问题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研究语音矫正方法,学习者英语水平对学习者英语语音成绩的影响程度,具体问题如下:

1)语音矫正方法对学习者英语语音成绩的影响程度如何?

2)学习者英语水平对学习者语音成绩有何影响?

3)语音矫正方法和学习者英语水平两个因素变量对学习者语音成绩有何交互影响?

3.2研究对象的筛选

本实验选取新疆某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2007级103名新生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语音测试,选取56名语音成绩低于80分的学生为实验被试。56人中包括男生12人,女生44人,平均年龄18.05岁,平均语音成绩74.3分。2007年9月,56名研究对象入学英语测试(英语水平)平均76.18分论文下载。

3.3研究设计

研究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基本类型为单组前后测实验模式,实验从2007年9月12日——2007年10月22日,共40天。实验设计因素变量两个,包括语音矫正方法、学习者英语水平,因变量一个,即学习者语音成绩(语音准确水平)。其中,因素变量中语音矫正方法(Remedy Method, 简称RM)设置两个水平,矫正方法一为单词、句型跟读和朗读法,总矫正时间为10m×30=300m(m为分钟,下同),矫正方法二为视频欣赏法和模仿法,总矫正时间为15m×30=450m。学习者英语水平(English Proficiency, 简称EP)设置三个水平,分别为高,中,低,56人的选取比例为:14:28:14。

学习者语音成绩的获得则通过语音测试进行,语音测试卷主要内容包括:单词朗读、语音音标朗读、短句朗读。其中语音测试点主要为音准、词重音、句重音,卷面总分20分,三种题型分值分别占总分的20%,40%,40%,在计算时,分值进行了百分的换算处理。

3.4研究工具

研究数据收集采用的工具包括英语语言水平测试卷,卷面分值100分,卷面试题题项难度低于CET-4水平,高于NMET水平。语音矫正设备有录音机、电脑、电影视频文件等。语音测试卷及语音测试记录表等。研究数据统计时使用SPSS11.0。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4.1方差齐性检验结果

通过SPSS11.0统计,基于三个变量的方差齐性检验(Levene`sTest of Equality of Error Variance)结果显示,数据方差均来自同一误差方差的组群,符合进行方差检验的要求。结果见表1。

表1 方差齐性检验表

 

F

df1

df2

sig

1.557

篇(5)

中图分类号:H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039-05

一、从“学”到“用”的硕士生专业英语内涵

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特指与某种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联的英语[1]。根据学习者的语言使用目的和语言环境,专业英语又分为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简称 EOP)和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 ,简称EAP)[2]两大分支。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术英语,学习目的一般可归纳为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时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及加强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论文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下文章中所提专业英语皆为学术类专业英语。

专业英语作为通用英语(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简称EGP) 的变体,有两个基本特点:(1)专业英语具有独特的词汇、句法和结构模式。简要地说, 科技文体正式、客观,词汇以中性的技术与半技术词为多,语法以被动语态与名词化为主[3]。(2)专业英语具有明显的专业内涵,需采用与学习者关系最密切的语言素材来进行授课。对学习者而言,学习专业英语是为了了解专业英语的特

点,掌握相关的专业英语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学习者在学习专业英语的过程中就开始积累和扩充专业知识,实际上这也是学习专业英语的最终目的。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基本要求,以教育部颁发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为依据[4],上海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制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学生除了完成基础英语课程外,还必须修满36学时的专业英语课程(2学分)。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将专业英语定位为现代信息社会中土木工程人才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语言工具,通过应用这门语言工具可及时获取专业信息、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发表科研成果及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质量需要通过选择恰当的课程教学内容和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得到保证,而这一切必须符合专业英语的教学规律。学以致用不是一步完成的,从“学”到“用”英语是逐渐过度的[5],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即学习专业知识应当如何用英语表达。这里的专业知识涉及的内容应当是学生已熟悉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生积累专业词汇,熟悉专业文体。第二阶段“用”,即学生通过以英语为载体的书籍、期刊学习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发表英语学术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

文章结合学校环境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进行专业英语学以致用的探索。

二、“学”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学”阶段学的是英语,“专业英语”一词中“专业”和“英语”的关系是学生通过已经习得的专业知识更快更好地学习英语在专业领域的表达方式,包括词汇、语句及语言风格。由于专业英语素材多、词汇多、语句晦涩难懂,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必须专业对口、难易适中,且为学生在本科阶段已基本掌握的专业知识。这是因为相关的背景知识是决定专业英语理解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学习了“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因此可以快速理解在“concrete(意为混凝土)”前加上“reinforced-”可以获得“钢筋混凝土”的英文,或在前面加上“pre-stressed”可以获得“预应力混凝土”的英文。又如,“workability of fresh concrete”对于无土木工程专业背景的学生来说可能意味着“新鲜混凝土的可使用性”,但对于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来说,它的含义显而易见,“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由此可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对于理解、掌握专业英语是非常有帮助。

在“学”阶段的教学中使用的专业英语教学资料取自多本国际知名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英语教材,例如结构力学方面有R. C. Hibbeler编著的《Structural Analysis》经典教材,岩土力学方面有B. M. Das编著的《Principle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K. Terzaghi等编著的《Soil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 Practice》等著作。

鉴于专业英语安排的学时相对较少(2学时/周×18周,共36学时),为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做到突出重点、挈领提纲。对于选定的典型材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相关背景的知识回顾,使学生快速进入语境,应用专业知识进行预测性阅读,然后才进行关键段落、关键句、关键词的剖析及讲解。

“学”阶段的授课以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并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通常对于一个典型材料,教师首先通过朗读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英语发音,然后通过原文翻译,讲解专业概念及语句结构。在目前的英语教育测试系统中,为了更好地达到公平公正,大量运用了客观选择题,导致学生缺失基本的语法、句法和语言应用能力,从而对内容理解不准确、更有甚者理解错误,因此教师在开始阶段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接下来是学生参与部分,训练学生的英文朗读与正确翻译原文的能力,从纠正词汇发音、纠正翻译错误着手,通过一定量的段落朗读及翻译练习来提高阅读英文经典教材及准确理解其含义的能力。

三、“用”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及方法

“用”阶段用的是英语,“专业英语”一词中“专业”和“英语”的关系是:(1)学生通过以英语为载体的学术论文、讲座、国际会议等形式获得本专业的先进科学知识及技术成果;(2)并且能够自己撰写英语论文、作演讲、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通过“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部分基本的专业英语单词、语句及表达方式,在“用”阶段的教学内容上可以提升词汇、句式结构的难度,并且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期刊论文作为专业英语教学资料。与土木工程英语教材相比,期刊论文对写作体例有更严格的要求,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和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e)等国际或国家组织都对科技论文的写作体例做了规定,基本内容一般包括:Title标题;Abstract 摘要;Keywords关键词;Introduction引言;Material and method equipment and experimental procedure 材料与方法,设备与实验过程;Results结果;Conclusions结论;Acknowledgments致谢;References参考文献),有时还包括Discussion 讨论及Appendix附录。期刊论文与经典教材相比的另一个不同点在于教材上的专业内容多数已为学生熟知,学生通过专业知识背景来学英语;而期刊论文上登载的大多是最新的科学技术,部分为综述类文献,学生通过阅读期刊论文可以及时地掌握专业动态、获取专业知识。

为学校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选择的学术论文均取自土木工程方面的国际主流学术期刊,有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简称ASCE)出版的杂志期刊,以及联邦德国的施普林格出版公司(Springer-Verlag GmbH & Co. KG)、荷兰的埃尔塞维尔科学出版公司(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美国约翰・威利父子公司(John Wiley & Son, Inc.)等著名国际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期刊。这些期刊覆盖了土木工程的方方面面,包括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等。对于每本用于专业英语素材选取的期刊,都会介绍其主要涉及的学术领域及期刊的出版偏好,例如偏向基础实验、理论推导或工程实例分析等,使学生在今后选择期刊发表科研成果时可以有的放矢。

由上所述可知,专业英语在“用”阶段的课程内容安排上有两条主线:(1)第一条主线是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文献各部分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包括摘要、引言、正文(分为试验研究型、理论研究型及试验研究结合理论研究型)、结论、致谢及参考文献等;(2)第二条主线是土木工程专业涉及的专业内容,包括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结构、道路及桥梁等。在课程安排上,这两条主线并不是互相孤立的,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如表1所示。表1学校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安排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从中可以看出,在专业英语课程的“用”阶段,每一个专业知识板块和文献写作体例所包含的内容是一一对应,相辅相成的。例如在讲解知识板块“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时,会挑选这方面的正文作为教学材料,又或在讲解知识板块“混凝土结构”时,会挑选这方面的引言作为教学材料,这样学生不仅能学习专业英语词汇及写作技巧,还能及时了解土木工程专业方面的最新科研动态。又例如

以某一期刊为例,从官网主页进入作者投稿须知界面(Guide for Authors),讲解该期刊对论文各部分写作格式的特殊要求,然后进入投稿界面,详细介绍投稿步骤直至投稿完成。

从表1还可看出,各个知识板块的学时并非均匀分配的,而是存在一定的灵活性,这主要是考虑到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任课教师本人最熟悉、背景知识功底最深厚的部分,作者在之前的学习工作中基本从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和“混凝土结构”这两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因此对该部分内容比较熟悉,授课时可以更生动、讲解可以更清晰。

在专业英语“用”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安排了内容1和内容2。内容1对应的培养目标是“学生通过以英语为载体的学术论文、讲座、国际会议等形式获得本专业的先进科学知识及技术成果”;内容2对应的培养目标是“并且能够自己撰写英语论文、作演讲、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内容2的教学安排是由学生自由组合、选取适合的演讲题目、进行英语小组演讲,这部分内容主要训练学生在阅读理解专业英语文献的基础上,如何进行专业表达,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周奇和朱林菲[6]调查研究发现学生普遍希望增设听说环节。依据自身教学实践,要让小组演讲不流于形式应做到以下几点。

(1)演讲内容。必须取自近5年国际主流土木工程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强调“近5年”期限是因为科技文献的宝贵之处在于登载的专业理论及技术都是最新的,学生通过阅读近期文献可以了解符合时展、科技发展的专业学科方向。由于刚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对本专业的国际学术期刊不熟悉,一般会指定一些,例如岩土力学方面有《Géotechnique》《Computers and Geotechniques》《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等,岩石力学方面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等,结构、材料方面有《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等。

(2)演讲形式。由学生自由组合形成4~5人为单位的演讲小组,对所选择的演讲题目按照内容简介(Outline)、引言(Introduction)、内容主体(main body)、结论(conclusions)进行解说,每位组员都必须上台演讲,总用时控制在13~15分钟。

(3)提问环节。在每组演讲完毕后,其余小组进行提问,演讲组可指派任何组员进行回答。

(4)评分标准。演讲得分由教师打分(权重40%)和学生打分(权重60%)共同决定。学生打分成绩由除演讲小组外的其余小组给出,取平均值,评分标准如表2所示:(a)演讲长度直接关系到组员是否对演讲内容熟悉、组员之间是否有排练及配合;(b)PPT应尽量避免大段文字,要以标题、图、表为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不是机械性地重复PPT上内容;(c)演讲内容必须符合国际发展动向的土木工程学科最新科研成果;(d)演讲者需使用专业、流畅的语言进行演讲;(e)回答问题环节考核学生是否真实掌握演讲内容,以及是否查阅相关参考文献获取相关专业知识。

在专业英语课程的“用”阶段,学生进行专业演讲,提高专业听、说能力是难点。为了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除了精心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采用合理教学方法以外,还进行了课外拓展。学院土木工程学科一直与国外知名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有紧密交流合作,仅2015年就有两位上海市教委“海外名师”项目入选外籍专家来到学院作短期访问交流(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研究所所长Rafig Azzam教授和澳大利亚卧龙岗环境、土木与采矿学院的Cholachat Rujikiatkamjorn教授)。在此期间,专家们给研究生做了若干次专题报告,都是目前国际上土木工程的热点问题。学生通过听报告及提问,既获得了专业知识,又学到了作演讲报告的技巧,提高了听说能力,有助于较好地完成小组演讲。

四、考核方式

进行一定方式的考核是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手段之一,同时也为任课教师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供依据。在学院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课程最终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10%),该部分成绩参考出勤率和课堂参与程度。

(2)小组演讲(30%),由教师和学生的权重打分决定(参见上一节内容)。

(3)期末考试(60%),包括翻译(Part 1 Translation)和写作(Part 2 Writing)两部分。其中翻译包括中译英、英译中的词汇及段落翻译,要求译文忠于原文、语句通顺流畅、表达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写作部分要求学生对所给图片或表格进行专业性英语描述,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准确,符合专业文献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

综上所述,对考核方式进行了优化设计,避免了专业英语测试中经常会遇到的尴尬问题,即专业英语考试等同于翻译考试。从考核结果和评教系统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这样考核方式较为合理,被大部分学生所接受,同时也达到了全面测试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效果。

五、结语

科学技术创新离不开科技信息的及时获取与利用,因此专业英语能力的重要性在现如今信息国际化的时代越来越突出。文章从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着手,对从“学”到“用”英语的两阶段教学进行了探索。经过专业英语课程的训练学习,硕士研究生初步具备了利用专业英语及时获取专业信息、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发表科研成果及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能章. 从专业课教师的视角探讨专业英语教学[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8(2): 17 - 22, 27.

[2] 李亚东.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3] 林秋华. “科技英语”教学方法初探[J]. 高等教育研究, 1995, (1): 29 - 30, 36.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4

一.朗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根据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的监控理论(Monitor Theory),第二语言习得涉及习得和学得两个过程。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得”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一般指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而通过“学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监控。对照这一理论,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以教师讲解语法规则和词汇用法,学生进行书面练习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应属于“学得”过程,学生学到的不是生动的语言,而是死板的语言规则。

然而在非母语环境下,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缺乏与外界的交际实践和吸收该语言的条件,如何才能“习得”该语言呢?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说”指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语言使用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因此,可理解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这就为我们英语教学中朗读英语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何谓有效朗读?

流于形式的无效朗读达不到“习得”语言的目的。以“习得”语言为目的的朗读有效朗读是朗读者积极主动地朗读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语言输入,并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

三.有效朗读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培养英语语感

语感,就是指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一种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理解,是自动化了的意识活动,它超越,省略了中间分析推断与验证的具体环节。克拉申把语感看作是直觉认识的结果,提出语感教学的概念,把语感的培养看作是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经常性的英语朗读训练有助于建立起英语词形,发音和语义内涵之间的联系,形成基本英语语感。

2.提高记忆词汇的效率

首先,词汇的意义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只有在上下文中词义才能明确和具体。有效朗读给词汇学习提供了生动的语篇和语境,学生在语境中直接感知词汇的意义,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词汇的习得。随着朗读材料的变换,学生又可以在不同语境中感知词汇的不同含义,从而能够全面掌握该词汇的用法。其次,长期坚持有效朗读,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多次呈现,符合人脑对词汇的记忆和遗忘规律,巩固了学生对该词汇的长时记忆。

3.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大量朗读各种体裁的英语文章,朗读者无形中抓住了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脉络,并在大脑中建立了英语文章的各种结构图式:议论文一般由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组成,通常是开篇点题,提出论点,中间部分以事实为论据加以论证,结尾强调作者的观点;记叙文分为顺叙,倒叙和插叙,重点记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始,发展和结局;科普说明文开篇指出某项科学研究的成果,然后通过实验加以论证。随着朗读量的增加,学生不断丰富大脑中的结构图式,他们就能在阅读不同体裁文章的时候,自如的提取相应的结构图式,提纲挈领的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准确的抓住文章的有效信息。

4.有助于对语法规则的理解

语法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习者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语法知识的理解应与语言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朗读活动以语篇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一个语法规则使用的真实环境。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在完整的语境中理解学习过的语法规则。坚持长期的有效朗读,通过不断地知识重现,学生将该语法规则内化成为语言表达的习惯。因此,朗读活动能够有效地弥补教师以传统方式讲授语法规则的不足。

5.改善口语交际能力

科学有效的朗读不仅能练习纯正的语音和语调,还能将所读语料中反复呈现的词汇句型吸收并内化为自身的语言,使得学生在口语表达时省略了由汉语翻译成英语的中间过程,表达更流利,更准确,更自信。因此朗读是口语训练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四.教师如何实施有效朗读教学

1.朗读语料的选择

有效朗读的语料一定是“可理解的,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最好是英美人士所著的原版文章,同时兼具趣味性,科学性,时效性,因此,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是最理想的朗读语料。它们都是选自英语原版文章,话题丰富,体裁多样,并按题材编撰成册。教材最大的优势是吻合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日积月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综合运用能力。

除了教材之外,英文报刊,高考真题的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的范文,都是理想的朗读语料,他们有效的补充课内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展英语思维,提升英语语感。

2.有效监控

缺乏教师有效监控的朗读活动,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语言习得效果。英语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监控学生朗读活动的方法,争取学生朗读效益的最大化。例如,作为课后作业的朗读活动,教师要明确指定朗读的语料,朗读的时间和次数,提出可以评价的朗读效果,在下一课时进行检查,评价和反馈。这样的朗读活动应该作为常规作业,长期坚持下去。作为课堂活动的朗读,教师也应指定朗读语料,并开展齐读,个别读,让学生领读,跟录音读,朗读比赛等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

3.科学指导

在进行朗读活动指导的初始阶段,教师要辅导学生熟练地认读音标,拼读单词,确保朗读的流畅性;在朗读活动的全面实施阶段,要指导学生按意群的停顿朗读,练习朗读的节奏感,有益于加深对语料的理解;在朗读活动的成熟阶段,指导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练习连读等朗读技巧,让学生拥有娴熟流利纯正的英语口音,并能体会英语语言的美感与魅力。

篇(7)

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好英语就意味着怎样在各种考试中脱颖而出。官方及学校对英语学科的考核标准也仅仅建立在学生考试及格率的高低上。因此,教师在拼命教学生怎样做题,培养应试能力,学生四处找资料、绞尽脑汁做题。这样学习一门语言与学习数理化这些非语言学科有何异同?在农村初中这样学习英语的现状让我陷入了沉思。要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我认为转变以往以笔式为主的单一的英语考试模式是关键。我在五年多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卷都是检测学生对词汇的记忆程度、句型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语法的灵活运用程度。整套试卷中,听力只涉及10分左右,甚至完成不涉及听力,中考试卷也是如此。这样的考试模式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练好口语与听力岂不是徒劳?大多数中国学生虽已攻克四六级英语考试,手里拿着四六级证书,但只要一张口便知其英语水平,老外嘲笑中国学生只擅长考试!我想这便是单一的笔试考试模式所导致的后果。因此,探索一套科学化、可操作性强的包括口语听力在内的完整的考试模式已势在必行,将口语、听力各占到40%,笔试占60%,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听说技能的训练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被真正重视起来,才能督促教师和学生把英语真正作为一门语言、一种交际工具来学习。

其次,我认为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还应重视开展课堂情景对话,营造语言环境,让学生有开口说英语的欲望。

在课堂上积极开展情景对话,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是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最重要的举措。教师在课堂上要尽最大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尽可能讲最简单的英语,而且发音要务必作到尽可能慢速、清晰,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听得懂,当然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善于想象语言环境,在课前提出一个话题,例如:It’srainy today, I am tired of all this rainy days, How about you?这样鼓励学生用几句简单英语做一个说话练习。教师对学生所说的句子不能过分要求有很强的逻辑性或符合语法规则,要让学生尽可能发散思维。在学生做完说话练习后,教师要在过度表扬的同时,巧妙纠正学生在发音上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学生一提到单词的第一反应就是:很难记住,记住又忘。其实单词是学习英语的难点之一,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关键。在基本语法掌握了以后,要说句子,就要挑战词汇量。要求学生孤立地记忆单词几乎是彼劳无功的,即使记住的单词也是毫无生命力的。因为有时一个单词有多种意义,只有在特定句子里才有特定意思。因此,我在教会学生单词的准确读音后,把多意词或难以把握的词挑出来,引导学生造出正确的句子,然后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句子。课后要求学生给每个单词造句,不一定把每个句子写出来,但必须要在第二天课堂上完整说出所造句子,并拼写句子中包含的相应单词。这样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背诵所造句子的过程中,即完全掌握了单词的意义和灵活运用,又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真可谓“一箭双雕”(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朗读和背诵可以不受环境影响,对环境的依赖较小,容易得到保证和满足。我们只要给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读背内容,学生就可以在课外时间一个人完成,无需找伙伴做训练对象便可练习口语。

因此,在初中阶段,尤其是七年级阶段,一定要重视朗读和背诵,七年级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基础教学。学生刚接触英语不久,对英语的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也较浓厚。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常用句子,精彩段落,打好坚实的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基础,对以后的英语教学将十分有益。八、九年级学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不敢开口说英语,甚至对英语失去信心,与在七年级没有打好朗读和背诵基础有很大关系。由于七年级时不读不背,导致学过的单词,短语 、句型认不得、不会读、上了九年级,即使想学好英语,由于大量单词不会读,使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学科望而却步,在课堂上张不开口,考试成绩也赶不上去,逐渐丧失信心,认为自己不是学外语的料,最终放弃。

七年级学生若能尽早养成朗读和背诵的好习惯,能大声朗读、积极背诵,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会记住其中一些词汇、句子、习惯用语。那么到了九年级就能很自觉去朗读,背诵英语,也就能很自觉地加入到课堂情景对语中,用简单,地道英语相互交流,从而挣脱“哑巴英语”,提高听说能力,把英语真正作为一门语言来学习,当然九年级英语低子薄的同学也无需气馁,常言道: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什么时候学习都不迟)只要从每一个单词,短语着手,抓住一切可利用时间,大声朗读和背诵,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情景等对话中,那么学好英语,说一口漂亮英语便是小菜一碟(It’s a piece of cake )!

篇(8)

自我介绍

“把书较薄,把学生教活”是我的座右铭。我认为,当今社会的老师应该是学习型,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接受新事物,合理利用新科技,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新课改进行以来,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我经常参加市,县的各级课改培训。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新课程标准》等与课改相关的书,并将所学习的培训内容很好的应用到了自己的课堂上。在参加课改期间,我以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观,新的学生观,新的发展观来看待学生,细致备课,备教材,备学情。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授课形式,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总结,力求每节课都能在教学新理念,教学环节,教学手段上有新突破。使教与学成为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是合作伙伴,在平等,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为了让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英语课堂中开花结果,我刻苦钻研多媒体教学知识,跟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制作出精美的课件,用多媒体来刺激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激情。多媒体为他们创设轻松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取得了高效的教学效果。我的《The story of the rain>>课件把有关水循环的过程和英语完美的结合起来,生动形象,效果很好,得到了师生的赞誉,并获得市级课件制作一等奖。我每次在上完课后认真听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评课,希望能从评课中得到启发,好更好的调整教法,积累经验。我在实验、反思、调整、改进、再实验中一步步成长为我校的课程改革的带头人。我认为在课堂上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交给他们生存意识,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去体会去锻炼,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用脑,学会取舍学会做人。

由于我性格开朗,爱跳爱唱,很喜欢表演,所以我经常把教学内容改编成英语小短剧或脍炙人口的歌曲,让学生即兴表演,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学生常常处于我要学的饥渴状态。为了能参与进去,学生们常常向我额外的索取知识。县里举行英语短剧比赛,我积极参与,特别是我在这期间得了重症咽喉炎,外加口腔溃疡。在疼的喝口开水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指导学生排练,纠正他们的语音语调。为了使节目更精彩,我还自费买道具等,感动了许多师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我排练的英语短剧《狐假虎威》,《小红帽》《拔萝卜》均获得一等奖。到网上后点击率很高,学生们精彩的表演和流利标准的口语受到网友的好评。这些活动的进行也是新课改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体现,突出了新课改的方向。除了认真搞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外,我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一直致力于对农村英语教育的研究,现在已经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我的经验论文《让电教媒体为英语课堂增光彩》、《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品位朗读》等获得了市及论文一等奖。我的各种公开课更是家常便饭,轻车熟路。特别是我讲的六年级上册Unit6 The story of the rain Part A Let’s learn获得市级电教课一等奖。在我的帮带下,我校的老师都再向研究型靠拢。我为我校培养了大批年轻的骨干教师。为我校的英语课程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17年的工作中,我勤恳敬业.一直是踏踏实实的工作,老老实实的做人,从不辜负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信任。面对未来,我有很多美好的打算和计划,我将继续致力于寻找和探索适合农村孩子学习英语的方法,积累出更多的有价值的经验,并将其与大家分享。争取在新课改方面取得更大的收获和进步,为我县和我校的英语课程的蓬勃发展贡献出更大的力量,在我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塑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叶县名师工作室人员推荐表

姓 名

吕东梅

性 别

出 生

年 月

教师个人信息网上统计编 号

现有最高学历及毕业学校、毕业时间、学习形式与专业

2008.1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函授汉语言文学专业

参加教育工作时 间

1994.6

任教学段及 学 科

六年级英语

行 政 职 务

专业技术职务

中学一级教师

工作单位

夏李乡实验学校

联 系

电 话

本人所获荣誉称 号

2003年被评为县“素质教育工作优秀教师。

2004年被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评”

2009.8获得中小学县级骨干教师

参加工作以来连年被乡政府评为乡级优秀教师,英语学科带头人

2012年市电教优质课教师

2011年获得市级电教课件奖

2008.7论文《品位朗读》在平顶山市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

还有多篇论文获市级三等奖 其他多篇论文获县级一等奖

篇(9)

1.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内越来越多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国家也把全民学英语上升到新的高度。可是我们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学英语,一直学到大学,学生的英语的水平和投入相比,并不能令人满意。于是人们开始从新的视角,对英语教学来进行新的尝试。

在英语研究中发现,多词词序的运用和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流利程度有很大关系,因此多词词序的的研究引起了语言学界学者们的兴趣。由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不同,学者们对多词词序的定义也不同,如词汇短语(lexical phrase),固定表达式(fixed expression),套语(formulas),惯用语(routines)等。虽然定义不同,但是心理语言学家Wray认为它们都在描述同一种语言现象。词串(lexical bundles)是一种特殊的多词词序,英语词串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有利于英语学习者英文水平的提高。

2.词串的定义

Biber在他的《朗读英语口笔语语法中》,将词串定义为“在某个语域中每百万词中至少出现10次”,而且必须出现在5个不同文本里,以保证它不是某个个人的语言特点。

Biber的词串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频率即经常反复出现。第二个特征是习语性即词串不是每个词的意义累加。第三个特征就是固定性,词串是按照词串提取软件设定的频率提取出来的,如果不符合频率,也不能算作词串。

对于我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即使学习多年英语,很多也不能表达出流畅的和地道的英语。其中,缺少英语词串的掌握是一重要原因。通过对国外英语论文的词串分析,可以掌握国外大量的地道的词串。因此,熟练地运用和掌握这些词串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者英语表达的流畅性喝地道性。

3.词串的相关研究

随着计算机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学者们发现英语的交流不仅仅依靠词汇和固定短语。成功的英语交流更多的依赖于多词词序。

早期有关多词词序的研究中,Nattinger and DeCarrico认为词汇短语是存在于词汇和句法两极之间的多词词汇现象。

Moon认为“短语词位”是那种由于语义、词汇语法和语用等种种原因看作整体单位而不是简单的字符串,其中包括成语、谚语、明喻和暗喻等。

Wray认为“套语”是一种预制的连贯或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单位,它们整体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

1999年,Bibber对多词词序这种现象提出了词串。Biber在他的《朗读英语口笔语语法中》,将词串定义为“在某个语域中每百万词中至少出现10次”,而且必须出现在5个不同文本里,以保证它不是某个个人的语言特点。其中biber采取频率设定方法和实证研究,来提取特定领域中重复出现的多词词序。对于四词词串来说,他设定的最小频率是每百万字要出现十次,另外这些重复出现的词串必须重复出现在同一语域中五篇不同的文章中。对于,五字词串和六字词串,设定的最小频率是每百万字必须出现5次。从上面可以看出,不同的学者聪不同的角度对多词词序做出了不同的定义。

2004年,BIber的同事Cores比较分析了在历史和生物领域已经被发表的和学生学术散文中的词串。在她的研究中,已经被发表的学术论文中运用了大量的词串,但是这些词串很少在学生的学术论文中出现。即使学生的学术论文中有和被发表的论文中相同的词串,但是这些词串在使用上与已经被发表的论文也有很大不同。这说明学生还没有掌握专业学者在学术论文中常用的词串。

2007年,Biber和他的同事做了另一项关于词串的研究。Biber&Barbier做了关于大学中口语和书面语中词串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非学术性语域中词串的数量要远远多余非学术性语域中。

4.国内关于词串的研究

就词串而本身而言,我国对词串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

2008年,朱青菊以朗文语料库中的高频词汇作为研究对象,从句法,语义和交际功能角度对这些高频词汇做了认知分析。这项研究旨在加深人们对词串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引导人们充分利用词串知识来改善英语的流畅性,准确性和地道性。

2011年,杨华根据Hyland对词串的功能分类,对中国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生学术论文摘要和和国内有经验的学者的论文摘要中的词串做出了功能分布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学生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了某些词串以及这些词串的功能。

2013年陈夏对在大学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语域中的词串研究的文章做了文献评论,并呈现了他的具有评论性的文献回顾,怎样合理的选择材料和对以后对相关研究的建议。

5.词串教学的意义

由于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学习英语的队伍当中,我国也将学生学英语上升到新的高度。可是在传统的英语教学环境下,即使学了多年英语的学生,很多也不能说出地道的英语。随着词串理论的出现,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因为词串是作为整体储存在学习者的记忆中,在特定环境下,学习者根据语境可以直接提取和使用,即能增加了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流畅性还能增加英语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词串意识,让学生积极地学习和记忆地道的英语词串,并学生学习合理运用这些词串来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6.结语

本文介绍了词串的定义和相关研究,以及词串对英语教学的意义。词串是一种多词词序,合理的运用词串可以增加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准确性和地道性。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词串知识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英语词串学习意识。(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Biber,D.et al.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Nattinger,J.R.&DeCarrico,J.S.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篇(10)

  

中学生学习英语首先就应当从听入手,英语听力对学习英语至关重要。“听力” 英文为Listeningcomprehension,即听有声语言,并对 其理解的能力。正如RiversTemperty所说:“听,是人们根据 自己所了解的语言知识、语义和语法三方面的潜力,从语流中获得信息的积极活 动。”  

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将听力理解为:获得有声信息的活动能力,也可以说是 一种交际能力。这种能力的强与弱,除了决定人们对语言知识本身的了解外,还 决定人们对语言背景文化知识的占有能力。很难想象一个对语言背景文化一无所 知的人,能够具备良好的听力。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把听说教学放在教学法的首 位,强调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从语言角度来看,语言本身首先是有声语言。没有听,就没有说,语言的交流也 就无从谈起。因而,听力在语言学当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听,是语言的基础;听 力,是语言学习的前提。  

从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在相等时间内,听到的信息量比读到的信息量要大得多; 而听到的信息转化为感性知识比读到的信息转化为感性知识的速度要快得多;听 到的信息往往比读到的信息更生动,印入脑海的烙印更深刻,不易遗忘;同时, 还能有效地培养语感。  

从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看,中学生年少好胜,善于模仿,听觉灵敏,活泼 喜动。如果能注意培养他们的听力,在情趣盎然的气氛中加强听力训练,必将取 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力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即迅速正确地辨音解义的能力、理解语言内涵的能力, 亦称“文化悟力”。这两种能力表现在中学英语课堂上,即为识记教师发出的语 音形式,准确地辨析词义,然后从词义、句义到文章中心大意,迅速辨析、思索、 组合、归纳,并从中悟出讲话内容的中心所在。这种能力除指对语言知识本身的 理解能力外,还应包含对有关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占有能力,包括经济、文化、天 文、地理、历史以及简单的科普知识等等。对这些知识的占有与理解无疑会提高 对所听到信息的理解程度,从而使悟出的语义更深刻,更准确。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听力呢?  

培养听力,首先要突破听力障碍,掌握“听”的基本技能。学生或一般英语学习 者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存在的听力障碍主要有四个:①语音障碍②语义障碍③心理 障碍④文化悟力障碍。听力的语音障碍,为这四种障碍之首。英语学习者应下决 心攻破它,然后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突破语音障碍,掌握听力基本技能 

掌握听力基本技能,首先应突破语音知识关。英语语音知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 内容:不完全爆破、意群、连续、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其次还应 掌握英音与美音的差别。  

突破语音知识关的办法是:认真听,注意模仿,用心记忆,并跟老师或录音机进 行纠正,坚持反复训练和检测。请看下面各项检测题:  

1.请朗读下面每组词,注意失去爆破的现象:  

①talk,dare,don't  

②conductor,strict,shortcoming,progr amme,picture,thankful  

③makemodelplane  

2.朗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失去爆破的现象:  

①Goandlookforitinyourownroom.  

②Katedoesn'tsingwel,butshedanceswel.  

③Shehaslunchatthefactory.  

④Goodmorning,boysandgirls!  

⑤Hecougheddayandnight.  

3.朗读下列句子,注意意群间的停顿:  

①Everyoneinthetown,knewhim/sowehadn otroubleinfindinghishouse.  

②Butthemostinterestingthing/aboutt hisre-markableplan/iswhatpeopledow ithit/afteritiscutdown.  

③ThefolowingistakenfromDr.Manete'sa c-countofhismeetingwiththeboy/ando fwhattheboytoldhim.  

④Histheorywassoadvanced/thatfewpeo plecouldunderstandit/atthattime/an devenfewer/wouldacceptit.  

上一篇: 女大学生创业 下一篇: 计算机网络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