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3 15:45: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篇(1)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这本书,受益匪浅。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计算,学会学习。教师应该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后者性一个有生命的蜡烛,以便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盏明灯,指引我继续前进、感悟和探索……

篇(2)

一、通过阅读使学生加深对名著的理解,提高阅读兴趣

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一些名著的精彩片段,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水浒传》)、《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选自《红楼梦》)、《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美猴王》(选自《西游记》)等。历史课本中也有一些相关介绍,教师通过精彩的故事片段的介绍,引导学生阅读鉴赏,使学生对这些名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有了一些初步了解,产生一定的阅读的兴趣。为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阅读名著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语文、历史课本或课外阅读课本中适当增加一些名著常识介绍、精彩故事片段赏析等内容,使学生对文学名著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利用好晨读和课外活动,组织开展名著阅读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学生减负工作的开展,学生的课业量相对减少,统一的上课时间相对缩短,学生的晨读时间和课外活动的时间相对增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好晨读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诸如读名著、讲名著中的故事等主题活动。按照学生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初中生可阅读简易读本、高中生可阅读原著。教师首先要认真阅读原著,熟悉其内容,然后组织学生把阅读到的精彩故事片段或自己的阅读感受、所受启发等讲给大家听,也可以就其中某一故事或片段展开讨论。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可按学习小组进行,教师流动监督、指导。也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名著阅读竞赛、读书演讲和读书讨论活动。坚持长久,就能促进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好习惯,在名著中汲取丰富营养。既积累知识,增强修养,又锻炼了语言组织、语言表达和记忆能力。

三、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习惯

教师要积极鼓励支持在学生中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指导阅读兴趣小组自发开展读中外名著、讲名著中的故事等活动的开展,并训练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开展读书会活动交流读后感、读书笔记。还可以通过板报墙报或者开办班级“小报”,让学生把自己阅读到的精美文章或心得体会展示出来,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交流、讨论,介绍各自的阅读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阅读名著的习惯,尝到了阅读名著的甜头,就会主动去阅读名著,开阔文学视野,培养文学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篇(3)

我们为何要读书?

儿时,我用仅会的一点拼音,读那些带注音的故事书,在美丽的童话里,我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开始学习作文后,我读那些范文精选,学着用动情的语言去讲述生活,用华丽的词藻去描绘世界;升入高中,为了迎接一次次的考试,我读名家名篇,背美文佳作。

进入大学,在宁静的图书馆里,在林立的书架中,我有些目眩了。该看些什么?我需要些什么?我究竟喜欢些什么?不知道。好像航船上的舵手,失去罗盘,茫然不知所措。

在任何人眼里,中文系的学生都应该是“读书破万卷”。近到中国的鲁迅、郭沫若、茅盾,远至外国的卢梭、高尔基、托尔斯泰;且不说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就连《红与黑》、《战争与和平》也要严熟于心。但很可惜,这些书我一本也没曾读过。虽然曾试图补上这欠下的功课,但我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兴趣与目标是最好的老师,我找不到充足的理由,去说服自己坚持。似乎再也没有动因,让我去啃鲁迅杂文中坚硬的语句;再也没有动因,让我去欣赏冰心笔下那美轮美奂的“爱”的世界。

中国的传统思想是学以致用。重在“实用”。我总免不了问自己,为什么要读那些书。因为它们是名著?因为我是一名中文系的学生?还是因为中国的教育传统?我不知道。如果这个问题有答案,韩寒也不会放弃数学而出书。他眼中,高等数学的无用,就好比我眼中退出时代潮流的名著的无用。

英国的伯特兰罗素说过,读书有两种动机,一种是从中获得乐趣,另一种则是可以向人夸耀。如果不感兴趣,而仅仅因为自己是中文系学生,借读书向人夸耀,那恐怕真有点虚菪、有点可悲了吧。

当然,我不排斥、更不反对读书。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阿Q,对任何时代、任何人都有警醒作用。我只是不提倡现在的学生仍墨守陈规、日复一日、做着书本的奴隶。

读书的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读完《一只丑小鸭的悲剧》后,我知道了文中的丑小鸭它从博士口中知道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小天鹅出生不久,他不被群鸭认识,他们把他当做一只丑小鸭,但他毕竟是一 只天鹅,而且长成了一只最美的天鹅。”博士还说,那是他年轻时偶然听到一个小姑娘给别人讲的。是一个叫安徒生的人写的,故事名字叫“丑小鸭”,听了故事之后,它有一种想法就是想把自己变成白天鹅。

于是,他离开鸭群。来到一条小河边,他每天到小河里捉小鱼吃,吃了睡,睡了吃。日子过得蛮悠闲。丑小鸭不是天鹅,他长得丑是因为他的态度太暴躁了。丑小鸭在五彩缤纷的草地上睡着了。他做了一个好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雪白的白天鹅,飞在飘拂着朵朵白云的蓝天。但他没有意识到,一个可怕的噩梦在向他悄悄地袭来……一个长得胖胖的妇人正从河边路过,看见了正在睡觉的丑小鸭,她高兴极了,因为今天她家要来客人,她正愁没什么好菜。于是她把丑小鸭给宰了。

从丑小鸭的身上我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天上不会无故地掉馅饼。只有踏踏实实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要想想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而不应该去思考怎样才能坐享其成。

我记得这个星期六,我那刚满4岁半的表弟来我家吃饭,由于表弟做什么都不专心,连吃饭也要边吃边玩,我老是批评他,爸爸妈妈说我不要经常关注表弟,他还小,很多东西要慢慢教他,而且我自己在学习上也是不够专心,老是粗心大意,不是忘记这里就是忘记那里。现在我明白了:要管别人,首先要管好自己。

这篇文章写得不错,给我的启发很多,以后我一定要正视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争取更好的成绩。

读书的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是举世公认的兵书大国,可谓卷帙浩繁,庋藏丰富,《动物三十六计》就是其中的一部。而《动物三十六记》,就是《三十六记》改编成的书。

篇(4)

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学习,提高能力,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收获,得到锻炼,提升自我。

这是我们对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真实体会。

在杨老师的策划组织下,我们组员参与调查研究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这一研究课题。由于研究性课题的主要内容涉及到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真正对这本书有研究或是看完的同学也不多,因此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组员们都抽出时间去阅读这本名著,而且十分投入,加之此次研究性学习中还要去总结一些前人对这部名著的评价,所以我们也就更加努力和配合,以求获得更多的收获。正是这种积极高昂的态度以及杨老师正确细心的指导,使我们最后的研究取得了成功。

下面我们就将联系实际情况,具体谈一谈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准备充分目标明确

在研究性学习的初期阶段,我们组员都感到有点不耐烦,毕竟要读完一本文言文名著,又不能粗略地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时杨老师一直在我们身边鼓励我们,并且耐心地为我们解读书中的相关句子,还告诉我们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调查什么内容,调查的具体对象是谁,调查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想取得什么样的调查结果,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等等这些具体的事项,才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调查研究。这令我们顿时恍然大悟,于是收拾好心情,调整好心态,安下心来做准备。终于,过了近一个月,我们组员都把这本名著读完了,期间遇到的困难不少:不能理解的句子多,待分析的内容多,分析的难度大……困难重重,使人望而生畏!

但我们依然挺了过来!

二、团队精神合作至上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比如这个组员负责找关于贾宝玉的,另一个找林黛玉的,还有一个又找薛宝钗的,等等。如果有的组员提前完成任务,也会热心主动的帮助别的组员。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在四个人之间,合作的关系依然紧密,如果查找到与其它组员要找的有关的资料,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多学习时间。

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三、体会其中的好处

原以为高中生活只是紧张的学习,其实非也。

高中生活原来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学习”这个课题来说吧,开始还不知道它有何意义,自开学到现在,这个过程带给我们许多学习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

从一定角度看来,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性局部性和机械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研究性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的创造性与多样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等特点,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特点恰恰可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宽松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篇(5)

一本好书,犹如永不枯竭的甘泉,滋润人们的心灵,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启迪。作为中学生,多读一些好书,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还陶冶了情操。可是,如何辅导学生读懂、读透一本书,这就需要辅导老师花费一些心血了。

我们学校团支部在镇团委的支持和指导下,组织了一系列读好书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当《讲文明·树新风·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一书发到学生手中,作为团支书,我开始着手准备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和兴趣,使学生能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时间读懂、读透这本书。

要想能正确、有效地指导学生读书,首先自己要把握书本内容、理清头绪、掌握重点。因此,我先按章节仔细阅读了《热爱我们的家园》这本书。阅读过程中,我在重点语句、段落及章节旁一一批注,写下自己的认识、见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读完一章内容,根据自己的体会写小结;读完整本书后,又写了自己的读书体会;最后,我又制定好了辅导学生读书的计划。这样,我的学习过程才告一段落,着手抓学生对这本书的阅读。

由于学生学习比较紧张,不能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因此,在团队活动时间,我先向学生宣布了《讲文明 树新风 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读书活动计划,包括五项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其中有知识竞赛、演讲会、座谈等,这样以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迫切地希望能参加到各种活动中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学生读书的兴趣增加了,便在课下认真地去研读,学到了知识,又不影响课堂教学。

为了学生能更好的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我安排团支书组织学生在团队活动时间读书。为了避免学生无目的阅读,浪费时间又收获甚微,我要求学生按章写读书笔记。在共同的读书时间中分别写出每章的要点和自己的感受,并且要经过团支书检查。学生既有读书的动力又有压力,绝大多数同学都完成了任务,理解了内容,理清了层次,有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读书的第一项活动结束后,我马上又组织了第二项活动“一句话心得大讨论”。具体内容是:各班团支书在团队活动时间,组织班级学生每人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心得体会,语言要求简明扼要。学生经过讨论评比后,选出最优代表、感悟最深的五句话。最后经过整理,我把所有班级共60余条心得体会汇总,每句心得体会注上班级、姓名,印发各班。学生所写体会非常深刻,极富代表性。如:破坏环境,就是毁灭人类;绿色,支撑起我们的地球;世界很小,是个家庭……这些语言代表了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理解,也代表了他们的心声。

我们的读书活动进行的第三个环节是举行阅读知识竞赛。竞赛围绕《我们共有的家园》这本书的基础知识进行。首先进行预赛,由各班团支书主持在班内进行,题型为知识抢答题。每班最后选拔4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学校团支部组织的决赛。在决赛中,共12组,各班的选手都发挥了自己的能力,问题对答如流,抢答快速准确,分析题剖析透彻。各位选手的回答赢得了全校师生的阵阵掌声。竞赛评出了一、二、三等奖。

篇(6)

个人的读书计划范文1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把读书作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作为一名教师,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

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把读书活动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思,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结合个人课题我为自己定下了以下的读书计划:

一、我的读书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接触更广的课外知识,深化更多的学科内容

,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读书,培养自身好读书的习惯,提升内涵,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教育实践与改革,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3、通过读书,增加自身的课外阅读量,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4、通过学习名篇名著,丰富自身个人文化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5、通过读书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二、我的读书措施

1、根据学校读书活动方案,制定个人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2、每天要保证至少半小时的读书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真正做到静心静神,沉溺于书中,读出意味、读出情趣。

3、读书要与思考有机结合。

要能边读边想,紧密联系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读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与创新意识。做到在读书过程中,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及时写下心得体会,努力寻求读书成效的最大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与综合能力。

4、积极和组内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并参与网络论坛交流。

借此,提高个人人文素养,培养完善的读书人格,使自己不断成长,成为有知识、更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三、我的读书安排:

大量阅读书籍,做读书笔记,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每周阅读两篇教育教学文章,每月通读一本教学杂志,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著作。

1、首读书目:《儿童心理学》《这样和孩子沟通最有效》《渴望学习—教育我们的幼儿》

2、经典阅读:《教师培训读本》《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

3、选读书目:《读者》《了解你的中医体质》《赢》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不断增长专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读书,能够改变人生,而且能促使自身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个人的读书计划范文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能够使我们增长见识,丰富学识,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因此,为了使自己在本学期能够通过读书有所收获,我为自己定下了以下的读书计划:

一、我的读书目标:

1.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增加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传承文化经典,增强抵制外国腐朽文化的能力。

2.通过阅读外国名著,领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充分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以达到学习和借鉴的目的;

3.通过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参考书籍,加深自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4.通过阅读学习,丰富自身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二、我的读书口号: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三、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计划书目,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勤于做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每天确保有时间读书,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2、读书时要坚持以下要领:读书与反思相结合,提倡带着问题读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实效;个人阅读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广泛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3、阅读时发现一些好的词语、句子或段落要及时摘抄下来,以便于吸收和借鉴。

4、读书时注意不要一目十行,只追求速度,而不追求阅读的质量,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查阅资料把它弄懂。

四、阅读书目和时间安排:

本学期计划阅读书目:《论语》《余秋雨散文集》《巴黎圣母院》《亲爱的安德烈》《遇见未知的自己》《外企女秘书职场日记》

时间安排:坚持每天晚上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用于读书(由于周末要辅修金

读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能够锻炼一个人的心境,使人获得心灵上的陶冶和精神上的愉悦。因此,我一定要每天坚持读书,按计划完成读书任务,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并通过读书使自己不断提升和进步!

个人的读书计划范文3一.读书指导思想:

积极参与学校的读书活动,把读书活动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思,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满足学校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需要。

二.读书目标:

1.让自己成为更富内涵的老师.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丰富自己的人生,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2.在读书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通过品读美文,多沾书气,多闻书香,成为与书为友的“书虫”。在读书中成长,使自己融到我校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之中。

三、读书内容:

1、经典阅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

2、推荐阅读(一本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3、一般阅读:

《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学》

四、我的读书措施:

1、根据学校读书活动规划和教研组的计划制定个人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2.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3.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边学习教育理论,边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

4.主动与同事交流,讨论读书体会心得。

利用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的时间,积极和其他老师交流好书,感悟读书心得。

5.每学期末认真撰写一份读书心得或经验总结。

认真贯彻落实制定的读书计划,完成相关书籍的阅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理论及实践能力。作好读书笔记,认真完成一份读书心得。通过读书活动逐步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和修养,逐步培养自身良好的阅读习惯。

个人的读书计划范文4为了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努力做家长满意的,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特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如下:

一、我的读书目标:

1、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以更加适应景小发展的需要。

2、通过读书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和修养,提高自己运用科学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

3、提高自身学习的兴趣,让自己与好书作伴,与大师对话,在读书中成长,使自己融到我校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之中。

二、我的读书措施:

1、根据学校读书活动方案,制定个人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2、每天要保证至少半小时的读书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真正做到静心静神,沉溺于书中,读出意味、读出情趣。

3、读书要与思考有机结合。

要能边读边想,紧密联系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读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与创新意识。做到在读书过程中,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及时批注、摘录优秀语段,提出质疑,积极思考,及时写下心得体会,努力寻求读书成效的最大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与综合能力。

4、将读书活动与当前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与自己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反思中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运用理论处理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5、积极和组内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并参与网络论坛交流。

借此,提高个人人文素养,培养完善的读书人格,使自己不断成长,成为有知识、更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6、每学期末认真撰写一份读书心得或经验总结。

三、我的读书内容和具体时间安排:

5月份:阅读《新课程怎样教》(历史)

6月份:阅读《史海拾珍》

7-8月份:阅读《三国演义》

9月份:阅读《爱的教育》

10月份:阅读《教育从爱开始》

11-12月份:阅读《一生的成功计划》,并且提交一份读书心得、一份读书笔记,并进行自我总结。

相信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书中的阳光会照亮我的心灵,指引我前进的道路。

个人的读书计划范文5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身,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译理可以养心。只有读书,并且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实践研究、反思和写作,才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并进而成为促进教师人生发展和生命成长的最好的途径。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人生匮乏、贫瘠、苍白的状态。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专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师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一、读书目标

1、读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数学学科教育书籍,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浏览各类杂志,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

3、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颐养性情。

二、开展读书活动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

2、主动与同事交流,讨论读书体会心得。

3、每天确保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读书时间。

4、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

5、坚持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心写好读书心得。

三、必读书目:

1、《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2、《数学思维方法》--郑毓信

篇(7)

由于可供读十分广泛,学生的世界观还未完全定型、自律不强,辨别能力较弱,因

此阅读不能盲目,教师必须帮助他们选择并提供丰富的材料,主要有两大类:

1、具有教育性,知识性的书籍

学生应选择教育性、知识性于一体的课外书籍,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接受教育,提高

语文素养。①选择教材所选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名作,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节选课文内涵的理解,还能使他们受到教育,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②选择知识性较强的书籍,如选择介绍学习方法的书籍,让学生获得成功学习的“金钥匙”。选择指导写作的书籍,可以唤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③选择优秀的古典名著,如《唐诗宋词选》、《唐诗三百首》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份经典文化大餐,让他们从中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受到思想教育熏陶,提高语文能力。此外,还应该多读语文边缘书籍,如科普类、哲学类、人文类等书籍,以此改变阅读的浅层化,逐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素养,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具有时代性、信息化的书籍

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信息的多元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快餐”式的优秀刊物同样是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材料,如《读者》、《青年文摘》、《读写月报》等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刊物,都能扩展视野,激发兴趣,与时俱进。

大量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础,教师不仅要加强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要鼓励学生上网阅读。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口味不同,阅读材料不可单一化,教师在提供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和创造,形成独到见解,提高阅读水平。

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面对材料所含的丰富多彩的体裁、五彩缤纷的内容,以及古今中外众多作者各具特色的写作风格,课外阅读要达到规范、高效的目的,还必须讲究方法。目前,绝大多数初中生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十分清楚,往往既费时,又不见实效。为了使学生爱读,会读,读得更好,更有效,就必须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

1、根据材料的体裁选择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方法有很多,其读法有朗读法、默读法、诵读法、精读法、略读法、浏览等。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读书方法,具体包括:圈点批注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分门摘录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经常撰写读书笔记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阅读材料的贮存,更能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不同体裁应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长篇小说宜选用跳读法、提纲挈领法、速读法;阅读短篇小说宜用精读法、圈点批注法;阅读散文诗歌等宜用朗读法、诵读法、谈心得体会法;阅读知识性较强的文章宜用分门摘录法等。此外,还可用材料剪辑法、文摘卡片法列表法等等。

2、根据材料的性质选择阅读方法。课外阅读具有材料的广博性、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多么面性等特征,学生要根据课外读物的性质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可以选择目的性阅读方法,有目的的选取自己所需的读物阅读;可以选择利用性阅读方法,充分利用材料的前言、后记、注释、参考资料等说明性文字进行阅读,以帮助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可以选择鉴赏性阅读方法,鼓励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培养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阅读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贵在坚持,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定收效甚微,教师应督促学生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篇(8)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心得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举办与阅读有关的活动。

老师,你经常读书吗?你上次读书是在什么时候?

曾看过这样一项调查数据: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最多的是犹太人,每人64本。其次是俄罗斯,每人55本。美国每人21本,日本每人17本。而中国13多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不到1本。在俄罗斯,每20人就拥有一套《普希金全集》。在犹太民族,小孩稍稍懂事,母亲便会在《圣经》上滴一些蜂蜜,叫孩子去吻,让孩子在心灵上知道这书是甜蜜的。

也早就有人写过文章介绍,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地铁里,火车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静静地读书。而在中国这些场合,人们要么在高谈阔论,要么是在打瞌睡,要么是低头族—玩手机,鲜有看书的人。

不要责怪我们的孩子们不爱读书,我们成年人呢?一年下来读了几本书呢?很多人都会以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等借口抹去了读书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和时代相通的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育的改革思想,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从哪里来?我觉得组织教师读书是最好的方法。阅读教育专著和文化专著是一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名师培养工作的基础工程。

提倡教师读书进而带动学生阅读。只有让学生在上学时代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这样他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最主要的内容。如果当一个学生读了六年书离开小学,或者在读了六年书离开中学的时候,却没有阅读的兴趣,能说我们的教育是完成任务和成功了吗?我想,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都应该用自己的良知去思考:为了培养完整的人,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人,为了我们民族的兴盛不衰,我读书了吗?我组织学生读书了吗?

其实,对于教师而言,读书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意义是拯救自己,因为不读书的教师最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而一个简单的劳动力想要得到人们的尊重则是很难的。孔子是名教师,是教育家,思想家,他既是“经师“又为“人师“.他的那种高山景行的大家风范,千载流传,令人叹服。当代教师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为什么会如此呢?我想一大部分原因是能够“为人师表“太少了。只有“经师“和“人师“二者兼备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把学校办成一个学习的团体,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地意识到,只有阅读才能拯救自己,从而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一般的信仰,这应该是“文化关怀“神圣诺言最美好的兑现。

用阅读拯救我们自己,让阅读给孩子们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心得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初为教师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据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远航。同时我想《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教师读书心得

如果说冬日读书如温暖炉,那么春日读书如赏百花。当代诗意语文倡导者王崧舟说,底蕴是书堆起来的,生命不息,阅读不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育素养提升取决于读书、读书、再读书!

学生时代的我喜欢读名著、散文、诗歌。工作后,由于写论文、班级管理需要,我渐渐接触到了教育著作。无论白天多么忙碌,回到家靠在床头或沙发捧上一本书顿时全世界都静了。在书里,我读到了许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也找到了许多心灵的共鸣。就在一页一页的翻阅中,我感觉自己畅游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又像遇到了心有灵犀的朋友,当我迷茫彷徨时还有高人指路。如此美妙,每天合上书本我都感到满足愉悦不已!

第一次听说县教研室下了音乐论文通知,我激动,又紧张。在找继续教育的学习笔记时也翻出了徐小懿等编著的《声乐演唱与教学》。这本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简直全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尤其是“歌唱心理在演唱和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章节活脱脱就是写我,也是写了不少同学共同出现的歌唱心理。于是,我迅速将自己的体会落笔成文《关注学生的歌唱心理,提高歌唱教学的有效性》后荣获县二等奖。第一次写论文就能获奖,不得不说这是莫大的鼓励。就这样,“读教育著作是很有趣的,关键还有指导性“让我渐渐走进教育阅读的美好世界。

此后,我的办公桌、床头常常会放着各种种样的书籍。有时候是工作中碰到问题想要寻找办法,更多时候我是需要看看书才会安宁、舒畅。刚开始,我很喜欢看一些案例或教育叙事类的书籍。

那时候我只管自己读着舒服,别人读不读书那是别人的事。2015年,县师训处到我们学校筹划县培计划的教师集体阅读活动。我也意识到,读书是要带动的。我自己也可以通过读书交流活动得到提升。于是,我组织老师们共读了《爱心与教育》《让爱智慧》《读懂小学生》等教育心理学著作。就在一次次读书交流中,我感受到了温润、感动与智慧。从做方案到挑书买书到组织交流、读后感评比,我确实花了不少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犹豫。特别是看到满头银发的蒋团合老师一下课就戴着老花镜写读书笔记,听到肖艳老师看完心理咨询手记《读懂小学生》后聊到自己班上的单亲孩子掩面哭泣时,我觉得我遇见了有教育情怀的作者,也遇上了温润的教育同行。

篇(9)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小学第二阶段(3~4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二学段(5~6年级)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中怎样引导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课外阅读量的要求?这是备受语文老师关注的,老师们的介绍给了我可以借鉴的好些方法:

第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中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环境对孩子阅读的影响是很大的,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给孩子更多一些的读书时间,为孩子建立一个小书架,摆上孩子喜欢的图书,例如童话故事,神话传说,儿童画报,经典名著等。放宽孩子的阅读范围,让孩子自由地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自由地发挥他们的阅读天性,从而爱上阅读。

第二,懂得为孩子选好书

不同年龄的孩子阅读能力是有差异的,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推荐不同的书籍。在低年级时,我们可以让孩子阅读绘本和有趣童话一类的书。有《小布头奇遇记》、《小猪淅沥呼噜》、《格林童话》等。到了中年级,我们可以让孩子阅读,如:《苹果树上的外婆》、《一百条裙子》、《小公主》、彩绘本《昆虫记》、《汤姆叔叔的小屋》等书籍。到了高年级,我们可以让孩子们阅读《城南旧事》、《史记》、《世界上下五千年》等。

第三,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

阅读是一种快乐,阅读是一种享受,阅读是一种创造,孩子在书籍的世界里去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

1.鼓励亲子阅读

无论自己的工作有多忙碌,每天都应当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分享名家经典,这对家长来说,是一种情操的陶冶,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品书的过程中心灵得到滋润,得到净化,更有利于亲子双方在文化修养上的共同提升。

2、提倡师生共读

篇(10)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去改变初中生名著阅读的堪忧局面呢?笔者认为应从激发兴趣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阅读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

(一)语文教师提前熟读名著,以对名著鲜活独到的解读,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树立读书榜样,并以丰厚渊博的知识,形成强大的磁场感染吸引学生,使学生萌发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其次,语文教师提前熟读名著,将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鲜活的个人体验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表象深入文本,去感受作者丰富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爱上名著阅读。第三,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名著,对学生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鼓舞,学生从内心深处会滋生一种被关注的温暖;而且,师生共读,能够让教师对整个阅读过程感同身受,能更细腻地去关注学生的阅读动态,明白无误地知道学生阅读中的苦与乐,知道学生什么时候需要老师指导帮助,什么问题需要引导他们思考探究。这些自然会激发学生更浓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即使在阅读兴趣衰退,读不下去的时候,想起老师还在阅读,学生也会有一种无形的推动力。

(二)开设名著阅读课程,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激起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一直以来,学校开设有课文教学课,写作指导课、训练课、复习课等等,但没有开设名著阅读课,这样的课程设置难免让学生滋生名著阅读不重要的错误想法。在这一错误观念影响之下,名著阅读的兴趣自然无从培养。要引起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首先要让他们发自内心地重视名著阅读,对名著阅读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从教学这个环节来看,让学生重视名著阅读一个最直接的措施和手段就是将名著阅读课程化。本学期,笔者每周各抽出一个课时来开展名著阅读教学,并且像写作等课程一样进行细致的规划。比如,第一课时把它作为名著推介课,后面的课时根据需要分别设置为师生共读课,阅读交流课、成果汇报课等等。课后,很多学生纷纷反映,“名著阅读不再是课外的事情了,我们自然对名著阅读多了几分心思,也在名著课堂中收获了几分乐趣,名著阅读的热情自然也更浓了。”

(三)选取精彩片段,创设悬念情境,让学生参与探究,维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极强的年龄段,喜欢探究问题。笔者为了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特意选其中一段精彩章节跟学生分享。在品析时,不把所有内容讲白、讲透,尤其讲到了精彩之处,笔者会适当设置悬念,或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参与创作、积极思考。如,为了让学生自愿主动地去阅读《骆驼祥子》,笔者特地节选了《在烈日和暴雨下》这一章节跟学生分享,让学生思考: “祥子是个吃苦耐劳、坚忍的人,这样的人最后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吗?”问题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很多学生对祥子的命运表现出极大的关切。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悬念情境,充分释放了学生们的想象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还牢牢维系了他们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四)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保持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初中生好奇心强,但持久性差。很多名著都是鸿篇巨制,完成整本书的阅读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加之读图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们对于长篇累牍的文字难免产生倦怠心理。因此,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阅读状态,一旦发现阅读倦怠,审美疲劳的现象,就组织开展一些与阅读相关的趣味活动来保持学生阅读的兴趣。譬如笔者让学生分阶段阅读名著,并在此期间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会”、“名著故事会”、“诵读大比拼”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样既放松了心情,让学生得到了休整,而且还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交流、相互切磋、互相启发,为接下来的阅读储备了能量。

(五)进行多元的量规评价,延续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常常视考试、检测为评价的法宝,造成学生为考试而阅读,学生的阅读存在功利性的倾向,没有真正培养起阅读的兴趣。为了最大限度延续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笔者对学生的名著阅读进行了多元的量规评价,注重对学生阅读态度、方法习惯与阅读体验等的评价,而不只看阅读活动的成果。笔者在班级开展了评选“读书积极分子”、“最佳合作者”、“最佳问题奖”、“最有创意者”等一系列的活动,端正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态度。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方法与阅读体验,开展了“名著知识知多少”、“朗诵会”、“我的阅读我的心得”等活动。对学生的评价,力求多表扬、多鼓励。这些再次激起了学生积极的阅读动机,产生了更为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初中生刚从小学升上来,识字量有限,阅读量更有限,阅读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缺乏理解和分析能力,阅读方法和技巧也很单一。名著阅读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为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语文老师要经常给学生以有意义有目的的帮助和指导,培养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一)制订名著阅读计划,通过有计划的,大量扎实的名著阅读,提高阅读感受能力。

中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和敏感性很强烈,吸收知识的能力也很强,这个时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但同时他们的阅读也最易陷于无序、无效的泥沼。因此,要想让名著阅读成为长期机制,有序有效地开展,教师应帮助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并进行有效督促。每学期笔者都会根据学生的阅读任务制订一套较为细化的阅读计划,并把它落实到每部名著。诚然,每个学生的阅读情况都会因其个人阅读能力而异,笔者还会针对个别学生的客观实际对阅读计划进行微调。比如阅读能力稍差的学生,阅读的进度调慢一些,训练检测的内容相对简单些,指导方式也体贴细致些。实践证明:阅读感受能力的提高,阅读量是前提。制订名著阅读计划,让名著阅读得到了切实落实,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扎实完整地阅读了名著。三年坚持下来,学生的阅读量、知识积累都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学生在感受经典魅力的同时,不知不觉中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感受能力自然得到了培养、提升。

(二)进行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对名著的自我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和点拨,让学生熟悉不同文体阅读与欣赏的一般方法,可以减少学生阅读中的困难。名著的具体阅读方法有多种: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圈点批注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等。

教学实践中,笔者引导学生根据书籍的特点来选择有效的阅读方法。比如,对于长篇小说,笔者引导学生选用跳读法和提纲挈领法。对于短篇小说,则让她们选用精读法和圈点批注法;对于诗歌、散文,就选用朗读法和谈心得体会法。

同时,笔者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的同时,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同时有意识地让学生赏析、圈点、摘录、批注、比较等,逐渐掌握阅读名著的门道,提高名著自我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引导学生通过检索查阅资料,开展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阅读疑惑的能力。

上一篇: 党员党性分析材料 下一篇: 教师德育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