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科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3 15:45: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思维科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思维科学

篇(1)

思维科学范畴是经典作家最先提出的。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首次提出了“思维科学”概念,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他还进一步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世界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经典作家提出的思维科学范畴,为思维科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思维科学指明了正确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在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最早倡导要建立思维科学。他在《关于思维科学》中指出:“思维科学只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方法,不研究思维的内容,内容是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事。”

二、唯物辩证法是思维科学的根本思想方法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了“思维方法”概念:“所有这些过程和思维方法都是形而上学思维的框子所容纳不了的。……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十八世纪后期以来,自然科学由材料搜集阶段进入材料分析阶段,科研工作者以唯物辩证思维方法为指导对自然科学材料进行整理,充分运用了分析和综合、逻辑和历史、归纳和演绎等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突破了以经验归纳法为主要思想方法的研究传统,思维不断从感性上升为理性,深刻揭示了自然科学各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带来了科学思想全面的飞跃。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指出:“恰好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能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自然过程,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他还进一步指出:“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最后他提出必须正确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须相互联系着的。不应该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补充。”

三、思维创新不能脱离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解决社会发展规律,解决科学思维方法的科学,它能为思维创新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障。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可以帮助思维创新的主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登上科学高峰,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一定的哲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是进行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时代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但大量事实证明了一个不变的真理:要想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大的成就,就必须靠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否则就会误入歧途,甚至会走向伪科学的泥潭。因此,我们要进行思维创新,就必须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就能正确认识包罗万象的自然现象和纷繁多变的社会现象,为不断地推动思维创新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保证思维创新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导向。科学研究固然受未知欲和好奇心的驱使,但一项重大科研课题的选定往往要更多地考虑到国家、人民和社会的需要。进行思维创新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把自己的科研工作、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与人民的利益、国家民族的利益结合起来,自觉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面向市场经济、面向广大人民需求,把科技攻关的方向和重点,放在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上来,加速科技进步的思维创新研究。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为人类造福,又能为人类造孽。它在努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意外地带来了许多灾难,比方说生态问题的产生: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大工业生产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诚如马克思所说:“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丧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i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靠科学技术本身是难以做到的。要想保证科学技术运用的正确方向,使科学技术进步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的事业,就必须充分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建立、完善高尚的科技伦理,尊重并合理保护和知识产权,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为思维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和充满生机活力的运行体制。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是思维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要推进思维创新,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坚持“百发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营造“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宽松学术环境;提倡探索,尊重探索,鼓励探索,形成既尊重研究者的学术自由,不打棍子,不扣帽子,又有积极的、健康的争鸣和批评的良好学术氛围。

篇(2)

实践是思维结构形成的基础,是沟通思维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列宁指出:“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社会思维结构是在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反复进行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人类实践不断发展和认识不断深入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对任何事物的改造和反映的反复性。这种反复性,促使人们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种本质、各种联系以及事物运动变化规律性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又借助于语言、文字等向外输出,汇入人类认识的长河之中。在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反复中,人们对事物的一些基本认识内容,特别是规律性的认识,就逐渐在人们头脑中积淀和定格下来,形成具有特定内容的主观思维框架,即“逻辑的格”,这就是社会思维结构。

在社会思维结构的形成过程中,通过“实践――认识”活动的不断反复,不同个体思维主体认识内化的结果必然是群体思维主体认识的内化。思维的主体包括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而群体主体则是由个体主体组成的各个不同层次和规模的人群、团队乃至人类主体。思维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反复进行,既促使个体思维结构的形成,又通过个体认识的向外输出,导致群体性的更加社会化的思维结构的形成。因此,个体思维结构内容的有机结合,就构成社会思维结构。个体思维结构是形成社会思维结构的基础,而社会思维结构一旦形成,就对个体思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规定和制约着个体思维结构的内容、功能及其完善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由于它承认了获得性的遗传,它便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经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他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它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个体的经验、知识扩大到类,就形成社会思维结构的内容,然后再以类的经验、知识的形式遗传给后代的个体。

篇(3)

一是入学年龄要降低,学制要缩短,在人类智力高峰期学有所成。实际上四五岁入学,十七八岁大学毕业,在中国、在外国都有先例,而且许多杰出人才都在这个年龄段脱颖而出。人类在与时俱进,入学年龄降低,学制缩短,势在必行。

二是我们应该研究“学习的成本”,即有效学习时间和时间的成本;最低学习费用和成才的成本。这里面有5点要避免:1.重复学习。例如,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某些课程要衔接,但不要重复;高中与大学一二年级一些课程内容一贯但也不应重复。2.应该避免把学习复杂化。复杂化的例子,如:上完课,还必须课外辅导;辅导书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杂,本来很简单的知识,越说越复杂;3.题海式教学。4.惩罚式教学。发现学生作业错误,惩罚学生重写、重做10~100遍,这不是教育,是对学生人性的摧残。5.为教育多花钱,少办事、不办事、办傻事。

二、要培养全才、通才、创新型人才、杰出人才

一是大成智慧者应该是一个全才、通才、杰出人才。这样的人才要具备3个条件:熟悉科学技术的体系,熟悉哲学;理、工、文、艺结合,有智慧;熟悉信息网络,善于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知识。

二是杰出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大成智慧的3个层次结构:知识层:它是由各种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经验、感受等要素构成的;情感层:它是由人们的价值观念、需要意识、精神、品德、意志、意向、情趣等等因素构成的,是思维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动力与调控层次,这是大成智慧的核心;智慧层:它是以知识层和情感层的整体综合为基础的。大成智慧的3个条件和3个层次结构,是钱学森为我们设计的杰出人才最佳培养模式。

三、科技、教育必须创新

不要拿“创新”当口号,创新是实实在在的能力和智慧。一个有科学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必须具有科学创新思维和智慧,必须创造出“别人没有的东西”,绝不是“人云亦云”,要敢说别人没说过的话,要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艺术、形象思维、非智力因素给创新以灵感,文理不要分家,科学与艺术要结合。

四、全面学习才能德、智、体、美、劳、情、创全面发展

要进行“全人格教育”,全学科学习。把人格健全、学会做人放到首位。不要只为应付考试学习,不要只学习几个支离破碎的“考点”,要超脱地看待考试和分数,要全面系统地学习,要掌握各门学科的体系,要开拓科学创新思维,这样才能造就全面学习、全面发展的全才。

五、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现代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应符合钱学森所设计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关于系统工程,钱学森认为:“系统工程就是从系统的认识出发,设计和实施一个整体,以求达到我们所希望得到的效果。”

篇(4)

人类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转变,第一次是从动物向人的转变;第二次是从原始社会向农牧社会的转变;第三次是从农牧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第四次,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对劳动者的体力消耗的要求逐渐降低,对智力消耗的要求逐渐增加,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如果说200年以前的农业经济主要依靠土地资源,以种植业为主,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经济主要依靠资金,以制造业为主;那未,知识经济的主要资源是知识,并由此传播、增值”。“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FCD)主要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美国政府宣称,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技术和知识的增长占了美国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以知识为基础的人的智力,即通常所说的智慧,即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源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对智力资源一人才和知识的占有比在工业社会中对稀缺自然资源一土地和石油更为主要。人类要继续发展前进,主要不是依靠开发体力,而必须依靠开发和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

智力资源的特殊性

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资源,是开发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基础。

开发智力资源,核心问题是开发人类大脑的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知反映过程。其动态活动过程叫思考,称其思考的结果为思想。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想法和所有伟大的发明,都来自于人类的大脑,即思维。正如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华莱士·普拉特在《找石油的哲学》中所说:“真正找到石油的地方还是在人们的脑海里”。脑海里虽然没有石油和铀矿,但是发现它们,认识它们,需要人们的大脑思维,根据石油生成和储存的规律,可以找到石油储藏的地方。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根据地质力学的理论,认为从东北松辽平原到华北平原和汉江平原,都属于新华构造体系的一个沉降带,是很有希望的储油构造带。当主席、总理向他问及中国石油前景时,他肯定地说,中国有石油。按照他的理论,中国石油勘探队从西北转到了东北,很快发现了大庆油田。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个人是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的。个体智力的开发离不开所在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优良的环境,对于人的教育和智力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

人生开始,第一个环境是家庭,第一任启蒙教师是父母。我国青少年,一般在走向社会之前的20年左右,大部分时间受家庭影响,即使走向社会独立生活之后,他们仍然与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一直到中年甚至到老年。家庭影响,虽然不像正规学校和托幼组织那样有计划地施教,但在日常生活中,是通过家庭关系、生活方式等对孩子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启发其智力并发展其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父母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启迪着孩子的智慧。我国自古就有家教的传统,母教、父教成名的事例很多。远的不讲,“五四”以来,《新青年》编辑钱玄同鼓励儿子钱三强学科学,成为当代有名的科学家。茅盾在《八十自述》中赞颂生母陈爱珠“慈母兼父职,课儿攻诗史”。现代作家丁玲自幼丧父,依靠书香门第出身的寡母蒋胜眉教养。她能诗善画,常向女儿口授唐诗和秋瑾故事,在幼小的心田播下了文学种子,为丁玲成长为作家打下了基础。因此,建议社会在适当时机采用适当形式对家长(特别是青年父母)进行有关家教知识和家教意义的教育。

学校是青少年生活中仅次于家庭的第二个环境。学校环境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智力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青少年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学校不仅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场所,而且也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智力环境和以校风形式体现的精神环境以及以图书资料为中心的物质环境。一方面入学年龄提前。另一方面义务教育时间延长,加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校时间大大超过了学前的家庭环境时期。在校期间,正值青少年,增智力、强体力的发育时期。一般平均智商与在校时间成正比,因为聪明者倾向于更久的留在学校,受正式教育的机会更多。但也并非上学本身就能增长智力。这既要取决于学生的主观努力,又要取决于学生所在的学校环境。

家庭和学校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或者缩影。在社会环境中,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以及学术民主,是有利于创造活动和智力开发。因为在一种心理安全的社会环境和学术民主的气氛中,容许有获得知识的多种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多种渠道。

开发智力是头等大事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智力问题资料汇编》中甚至说“智力是先天遗传特性和后天影响的‘合金一’。在这里重点是要说后天影响,特别是强调“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来开发人的智力”。我国科学家钱学森更明确地说:“开发智力是头等大事”。“所谓教育,就是教育者以关于生产者的知识经验和关于社会关系(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的知识经验授于受教育者,使之转化为他们个人的精神财富。从而把他们培养为适应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人的活动”嘲。现代化教育是和现代化大生产密切相联系的,是现代化劳动再生产的手段,它要根据现代化大生产对劳动的要求来再生产这些劳动力,所以现代化教育具有大生产的性质。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科学技术);到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x科学技术;再到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如果说在蒸汽机时代是“加数效应”,在电器化时展成为“乘数效应”,那么在信息时代就是“幂数效应”,即几何级数。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贡献,20世纪初为5%-20%,20世纪中叶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使学生为进入现实社会作准备,要让他们了解在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的社会,不再需要几百万粗通文化的人在一起干不断重复的工作,不再需要怕丢掉了饭碗而惟命是从的人,而是要有渊博的科学、数学和交流技巧等知识,对政治和社会有理解力和具有独创精神的思想者,才能应付挑战,胜任所担负的工作。因此,学校“教育的理想目的应该是逐渐培育学习的能力,即教授如何学习,不是学什么。学习的机遇是无穷无尽的”。学校应当明确要教“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两个科目。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说:“明日的学校不仅要教各种资料,而且要教掌握资料的方法。学生必须学会怎样屏弃旧思想和如何在什么时候去求得新思想。简言之,他们必须学会怎样去学习”。“新的教育必须教会人怎样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再分类,怎样判断它的真实性,怎样改变其类别,如何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如何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如何去教育自己。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如何学习是通向所有具体内容学习的桥梁。若学会了如何学习,那就可以在任何事物上运用这个原则。

教师是关键的资源

篇(5)

创造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因为创造性结果主要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因此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1]。但是,我国长期以来从小学以致大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过于机械模式化和书本格式化,严重影响了对人的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对创新思维的训练与挖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科学探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创新教育打开了一个突破口,那么究竟如何充分发挥科学探究的优势来培养创新思维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科学探究及其要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内容,而且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个创设的学习环境中,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针对某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让学生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结果。这一过程中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或结论。可以逐步形成好观察、好提问、好探究的心理倾向;进而形成善于质疑,勤于思考,乐于表达思想、交流成果,并且乐于尝试创造创新活动,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形成较持久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较强的实践、探索、创新的欲望和能力。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新知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融入这些要素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当然也不例外。

二、创新思维及其组成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或问题解决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能够产生新颖独创性产品与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是提高创新思维,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2]。

创新思维是一种很复杂的思维形式,其基本操作因素是整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整合思维是指在思维的过程中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组织过去所得的若干观念并找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是创新思维中求同的形式,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前提。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针对问题将我们所得到的若干观念加以重新组合,从而找到多个可能的答案、解决方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形式,它是创新思维中求异的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本质或基础。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直觉思维,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一眼看出或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化”、“简缩化”、“语言化”或“内化”,想象性思维等[3]。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它主要包括:①流畅性思维,能够出现若干可能的构想和答案;②变通性思维,以不同的分类或方式去思考,能够从某一思想转换到另一思想,或者以另一种不同的新方式去看某一个问题;③独创性思维,即思维的过程、方法或思维的产品具有新颖性、独特性;④精致性思维,在原来的构想或基本观念上添加新的观念,增加有趣的细节和组成相关概念群。

三、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

(一)整合思维的培养

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科学探究需要“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根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选择正确的方案,并且整合已有的知识概念来选择需要的装置和器材,这正是一个整合思维的过程。在“分析与论证”过程中,对搜集的诸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且要求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等进行高效率的整合思维,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排除干扰因素求取唯一正确的结论。在“评估”过程中,对发现的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吸取经验,从经历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并用来解决新问题,通过不断改进找到最佳的途径,这些都是在整合思维中进行的。例如设计试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首先要根据实验目的,制定试验计划、研究试验步骤,设计出电路图,决定选用的元件和仪器,包括灯泡的型号、电源功率等,都需要依据相关知识来做出合适选择。对于所得电压,电流要进行数据处理,要尽量减小误差,最后得出初步结论。在“评估”时,对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检验、修正、评价等,整个过程也就是训练整合思维的过程(二)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在“提出问题”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发现问题可以培养流畅性思维;从不同于一般的角度来发现问题可以培养变通性思维;选择一个比较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就可以使独创性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培养。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假设,并且要尽快地提出猜想和假设,这样就会很好的锻炼和培养流畅性思维;而且如果假设和猜想的角度很新颖,预测的方式很独到则有利于独创性思维的培养。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中,要根据目的和现实条件,尽可能多和快地提供活动方案,来培养流畅性思维;当一种方案不符合条件和目的时,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寻找出新的方案,则可以使思维的变通性得到培养;如果设计的实验或者方案方法与众不同,角度更加新颖,独辟蹊径,则就会使独创性思维受到锻炼培养。当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时,为了培养流畅性思维可以尽量多的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来提出具体的操作方式;当然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实验方式或者收集到的数据不适合整个过程的需要,这就需要迅速的转变思路,转向其它的思路,这样是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实际的实验或者证据的收集,会使活动者的见识拓宽,知识增长,高效率的补充丰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有利于精致性思维能力的增长。“分析与论证”过程中当尝试着得出的某个结论荒谬不符合实际时,要及时转换思路,去试着得出其它符合实际的结论,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变通性思维的锻炼;对分析论证的认识,会使原有的认识得到充分的补充,引申对事物的看法,这样正有利于精致性思维的培养。在“评估”的过程中,注意探究中还没有解决的矛盾,尽可能的发现一些新问题,并且尽可能迅速的提出新方案,这样就培养了思维的流畅性;而当发现原来的实验方案效率不高时,要尽快的提出新方案,不要总是对旧的方案迷惑不解,这样就同时培养了变通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在吸取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就是对已有的认识体系的补充,这是培养精致性思维的最佳环节。在“交流与合作”中,要敢于提出新的看法,观点,要敢于突破常规的思路来看待问题,这可是培养独创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三)直觉思维的培养

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提出问题”过程中,使发现问题的时间尽量缩短;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迅速做出判断,并且能根据客观条件迅速而且大胆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这些刻意采取的措施都是对直觉思维的培养。例如,在研究物理学中“电磁感应现象”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电能生磁”的知识基础大胆猜想“磁能生电”的结论,然后再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

(四)想象思维的培养

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或者现象,对实验或者问题的答案进行想象,想象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来做出预测。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中,要在大脑中时刻想象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或者需要注意的问题,还要想象到相关因素的参与干扰,以便使计划和实验设计更加严密,以及尽量的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在“分析与论证”中,对造成实验或者活动结果的原因进行想象,以做出更加合理的解释和更加准确的描述。这些都有利于想象性思维的培养。

四、结束语

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篇(6)

创新思维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创造性思维,它是人类才具备的创见性、开拓性的高级精神活动。创新思维是进行科学研究与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动力,也是创意活动所提供的新颖独创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向思维之间的辩证统一,其培养方式是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改革重要的一环。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有效运用可以对计算机网络的原理进行观察、概括和提炼并产生联想、发散与想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循环联想、图形同构和夸张寓意等形式进行表现。

一、联想思维和循环联想

联想思维是指在人脑内记忆表象系统中由于某种诱因使不同表象发生联系的一种思维活动。联想思维的类型包括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

相似联想是由某一现象或事物想到与它类似的其他现象或事物,从而产生某种新想法。新想法可以从内容逻辑、情感反应、外部形态和意义性质的相似性引起联想。例如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我们讲串行通信模式,讲完单工模式后,就可以让学生们去联想,如果有两个信息节点,信息只能从A到B,那么B信息必须传到A时怎么办呢?我们在现在的线路基础上,在收发端分别增加设备,是不是就可以利用这条单行线,实现数据从A传到B,或者从B传到A,从而实现半双工模式。如果信息量增大,线路切换麻烦,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单行线变成双行线呢?由此,我们引出了全双工模式。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相关联想是由眼前的事物或人想到另外的时间或空间上相接近的事物或人,既可由结果联想到原因,也可以由原因联想到结果。由此可见,因果联想可以一环套一环、一层套一层地不断深想,直至创新的准确切入。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启发学生利用联想方法,通过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完成循环联想的练习,例如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即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讲课时,首先介绍单工传模式,再训练学习,如何通过单工模式设计新的通信模式,由此引出半双工和双工模式,通过联想完成通信模式介绍,如图1所示:

联想训练将不同的概念和形象互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形成了一新的组合创造。将抽象的、无形的心理理念和状态转化为具体事务,是精神与思想的组合。因为联想思维的强大链接能力,使得一些形象和概念思考时获得很多的灵感,比如在串行通信模式教学中,我们通过联想的方法,不仅仅使同学们从单工模式联想到半双工,双式模式,甚至还有个别同学联想出了超越教材的串行通信模式。

二、形象思维和图形同构

形象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体,从信息学角度而言即运用灵感、表象、想象等形式将对象信息加工并认识对象的本质与规律。

一般而言,形象思维有以下特征:

(1)形象思维具备非逻辑性,形象思维可以调用许多形象性材料合成新的形象或跳跃至其他形象。其信息加工过程是平行、面性和立体性的。形象思维是似真性与或然性的思维方式,结果有待逻辑证明和实践检验;(2)形象思维具备想象性,形象思维致力于追求对已有形象的加工以此获得新的输出。因此形象思维具有创造性的优点;(3)形象思维具备形象性,反映的对象是意象、直感、想象等形象性的观念,表达工具是能感知的图形、图像或形象性符号,具有生动、直观和整体的优点。

例如在网络拓扑结构图讲授中,教师只画出星形拓扑结构图并做粗略介绍,然后要求学生利用形象思维指出可以想像得到的其他网络拓扑结构。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拓扑结构联想并进行讨论分类,最后整理出如图2所示的网络拓扑结构:

三、发散思维和夸张寓意

发散思维具备以下特征:

(1)发散思维具备独特性,其思维具有超乎寻常的新成分,并不受现有知识、传统观念的束缚,可朝各种可能方向发散,其结果有可能由已知趋向未知;(2)发散思维具备流畅性,能在短时间内发表多种观念,其反应速度和数量是量的指标体;(3)发散思维具备变通性,其思维变化多端、举一反三,可以提出不同凡响的新观念。

创新思维是学习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习的灵魂。在计算机网络基脉冲编码方案讲授时,教师以单极性脉冲为例进行细致详细的讲解,然后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创新,研究有没有其他的脉冲编码方案并进行整理、分析、剔除,最后得出如图3所示的脉冲编码方案:

【参考文献】

[1]钱学森. 关于思维科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篇(7)

创造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因为创造性结果主要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因此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但是,我国长期以来从小学以致大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过于机械模式化和书本格式化,严重影响了对人的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对创新思维的训练与挖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科学探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创新教育打开了一个突破口,那么究竟如何充分发挥科学探究的优势来培养创新思维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科学探究及其要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内容,而且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个创设的学习环境中,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针对某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让学生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结果。这一过程中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或结论。可以逐步形成好观察、好提问、好探究的心理倾向;进而形成善于质疑,勤于思考,乐于表达思想、交流成果,并且乐于尝试创造创新活动,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形成较持久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较强的实践、探索、创新的欲望和能力。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新知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融入这些要素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当然也不例外。

二、创新思维及其组成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或问题解决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能够产生新颖独创性产品与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是提高创新思维,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创新思维是一种很复杂的思维形式,其基本操作因素是整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整合思维是指在思维的过程中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组织过去所得的若干观念并找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是创新思维中求同的形式,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前提。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针对问题将我们所得到的若干观念加以重新组合,从而找到多个可能的答案、解决方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形式,它是创新思维中求异的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本质或基础。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直觉思维,就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一眼看出或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化”、“简缩化”、“语言化”或“内化”,想象性思维等。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它主要包括:①流畅性思维,能够出现若干可能的构想和答案;②变通性思维,以不同的分类或方式去思考,能够从某一思想转换到另一思想,或者以另一种不同的新方式去看某一个问题;③独创性思维,即思维的过程、方法或思维的产品具有新颖性、独特性;④精致性思维,在原来的构想或基本观念上添加新的观念,增加有趣的细节和组成相关概念群。

三、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

(一)整合思维的培养

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科学探究需要“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根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选择正确的方案,并且整合已有的知识概念来选择需要的装置和器材,这正是一个整合思维的过程。在“分析与论证”过程中,对搜集的诸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且要求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等进行高效率的整合思维,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排除干扰因素求取唯一正确的结论。在“评估”过程中,对发现的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吸取经验,从经历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并用来解决新问题,通过不断改进找到最佳的途径,这些都是在整合思维中进行的。例如设计试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首先要根据实验目的,制定试验计划、研究试验步骤,设计出电路图,决定选用的元件和仪器,包括灯泡的型号、电源功率等,都需要依据相关知识来做出合适选择。对于所得电压,电流要进行数据处理,要尽量减小误差,最后得出初步结论。在“评估”时,对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检验、修正、评价等,整个过程也就是训练整合思维的过程。

(二)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在“提出问题”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发现问题可以培养流畅性思维;从不同于一般的角度来发现问题可以培养变通性思维;选择一个比较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就可以使独创性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培养。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假设,并且要尽快地提出猜想和假设,这样就会很好的锻炼和培养流畅性思维;而且如果假设和猜想的角度很新颖,预测的方式很独到则有利于独创性思维的培养。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中,要根据目的和现实条件,尽可能多和快地提供活动方案,来培养流畅性思维;当一种方案不符合条件和目的时,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寻找出新的方案,则可以使思维的变通性得到培养;如果设计的实验或者方案方法与众不同,角度更加新颖,独辟蹊径,则就会使独创性思维受到锻炼培养。当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时,为了培养流畅性思维可以尽量多的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来提出具体的操作方式;当然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实验方式或者收集到的数据不适合整个过程的需要,这就需要迅速的转变思路,转向其它的思路,这样是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实际的实验或者证据的收集,会使活动者的见识拓宽,知识增长,高效率的补充丰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有利于精致性思维能力的增长。“分析与论证”过程中当尝试着得出的某个结论荒谬不符合实际时,要及时转换思路,去试着得出其它符合实际的结论,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变通性思维的锻炼;对分析论证的认识,会使原有的认识得到充分的补充,引申对事物的看法,这样正有利于精致性思维的培养。在“评估”的过程中,注意探究中还没有解决的矛盾,尽可能的发现一些新问题,并且尽可能迅速的提出新方案,这样就培养了思维的流畅性;而当发现原来的实验方案效率不高时,要尽快的提出新方案,不要总是对旧的方案迷惑不解,这样就同时培养了变通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在吸取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就是对已有的认识体系的补充,这是培养精致性思维的最佳环节。在“交流与合作”中,要敢于提出新的看法,观点,要敢于突破常规的思路来看待问题,这可是培养独创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三)直觉思维的培养

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提出问题”过程中,使发现问题的时间尽量缩短;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迅速做出判断,并且能根据客观条件迅速而且大胆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这些刻意采取的措施都是对直觉思维的培养。例如,在研究物理学中“电磁感应现象”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电能生磁”的知识基础大胆猜想“磁能生电”的结论,然后再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

(四)想象思维的培养

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或者现象,对实验或者问题的答案进行想象,想象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来做出预测。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中,要在大脑中时刻想象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或者需要注意的问题,还要想象到相关因素的参与干扰,以便使计划和实验设计更加严密,以及尽量的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在“分析与论证”中,对造成实验或者活动结果的原因进行想象,以做出更加合理的解释和更加准确的描述。这些都有利于想象性思维的培养。

四、结束语

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篇(8)

通过比较思维,能使人超越民族文学的狭隘性, 突破某一种文化模式的局限, 将文学现象放到不同的参照系中、放到世界文学和人类文化的整体系统中作宏观、综合的考察, 这样立足点就高了、视野就拓宽了、视角也变得多方位、多层次了, 创造性思维便必然会被激发和调动起来。加之比较思维本身是一种求异思维,其思维意向在于同中求异,它往往能在“ 求异”中另辟蹊径, 于是常常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比较思维及其方法使学生能意识到过去不曾意识到的、或尚未明确意识到的问题, 引导他们从新的角度看出传统问题的新的意义, 抑或深化对某些文学现象的认识。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和模式, 比较思维的确独具优势, 教会学生掌握并运用它,等于给学生又一把开启文学殿堂之门的钥匙。 授予学习方法、培养创造能力, 也正是教学所应追求的高层次目标。

一是改变教师和学生双方思维形式,建构科学的课堂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寻求和总结语言文学的共同本质与普遍规律, 将其提高到理论的高度。

篇(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16-02

近年来,国际国内计算机教育界掀起了研究计算思维的热潮。什么是计算思维?计算思维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针对这些问题,前人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争论。文献【1】指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并对其内涵及其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文献【2】阐述了计算思维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实证思维,逻辑思维的关系,进一步指出了计算思维在未来的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文献【3】讨论了计算思维对各门学科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应该在计算机专业的各门课程中渗透“计算思维”的设想;文献【4】探讨了计算思维和计算机方法论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各具特色且相互补充,计算机方法论可以补充吸收计算思维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计算思维的能力可以通过计算机方法论的学习得到更大的提高。文献【5】通过对计算机科学思维,计算思维和计算机思维概念进行一致性分析,从不同方面分析和阐述了计算思维的特征,并对计算思维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文献【6】中分析了当今计算机教育存在的危机及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应讲授计算学科的普适思维以及计算学科的基本素养,并探讨了“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思维性教学方法。文献【7】以遗传与遗传算法的教学为例,提出了宽度,深度相结合的计算思维教学方法,即由自然/社会生活中的计算到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系统中的浅层次计算,再到深层次计算。然而众所周知,思维的培养单凭一两门课程的学习是无法完成的,它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过程,需要在学生的四年大学学习生活中,持续不断的来完成。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探讨了在本课程教学中如何进行计算思维的培养,使得计算思维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并能够运用这种思维进行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1.数据结构与计算思维

作为人类三大思维科学(理论思维、实践思维、计算思维)之一的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它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其最主要的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将计算思维的概念、内涵进行分析,可将计算思维的内容分为三个层面:计算思维意识,计算思维方法和计算思维能力【8】。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形成思维意识,反复的思维训练最终的结果使得思维能力得以提升。《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核心课程,其核心内容是抽象数据类型、数据操作。几乎课程中的每个知识单元都对应着一种计算思维的方法。如抽象数据类型对应研究对象的符号表示;算法对应问题的求解办法;树、二叉树的定义,遍历对应递归法等等。课程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要传授学生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更是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计算思维的终极目标。因此,《数据结构》教学是计算思维培养的重要载体,是一种重要的计算思维训练工具。

2.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

如何在《数据结构》的课程教学中进行计算思维的培养,以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求解是一个挑战。在课堂上进行思维的培养,需要在宏观上重新审定课程内容,以计算思维为主线组织课程;从细节上改善课堂环节,增强学生思维训练;改变教学成果的考核方式,建立有效的,可量化的成果检测方式。围绕这一主线,笔者在《数据结构》的课程教学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设计具有思考性的、趣味性的知识情境

以计算思维为导向进行《数据结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富有思考性的课堂环境,即为学生参与富有意义的思维活动提供机会并鼓励学生参加到这样的活动中来。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教师深入社会实践,结合不同的专业背景进行调研,熟悉并掌握计算机应用实例;另一方面需要教师认真学习、研究计算思维和课程内容,提炼并展现蕴藏在知识背后的计算思维,精心设计具有思考性的知识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任务的分析,分解,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索,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成为问题的思考者,使整个课堂变得富有思考性,趣味性。比如,线性表是《数据结构》课程中的第一个抽象数据类型。针对这一知识点,我们设计的知识情境为设计一个简单的门诊挂号系统。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针对该题目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系统的研究对象;对象具有的属性(号码,姓名,性别,年龄,简单症状描述等);关系(以号码为关键字形成线性表);特点(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病人,每个病人都仅有唯一的一个直接前驱和唯一的一个直接后继),可能的操作(插入,删除)等等内容。通过这样一个实例,将线性表的相关知识点融入到该实例中,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

(2)提高课堂实效,强化计算思维训练

思维随着知识的贯通而形成,能力随着思维的训练而提高。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除了设计具有思考性的知识情境还不够,还需要进行有效的计算思维训练。因此,笔者强调需要从多样性的角度强化思维训练。多样性包括知识情境的多样性和算法的多样性。知识情境多样性,除了教师要精心设计知识情境外,更强调的是学生要认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类似案例,不断的进行计算思维的自主训练。算法的多样性则强调对于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求解。例如,在进行单链表的创建的时候,如果每次输入的数据结点是逻辑有序的,则可以按照先来先入队的原则建立单链表,即每次都是在链表的尾部插入结点,这种单链表的建立方式称之为“尾插法”建立单链表;根据结点插入位置的不同,启发学生亦可以从单链表的头部插入结点,所不同的是,形成的单链表是逆序的,即线性表中第一个元素位于单链表的最后一个结点中,最后一个元素位于单链表的第一个结点中。继续启发学生,插入结点的位置可在单链表的头部,也可以在尾部,那在链表中间呢?显然也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为了保证数据元素的逻辑有序性,需要在单链表中先找到元素的适当位置,然后进行元素的插入。单链表的创建方法,根据结点的插入位置不同,方法各异。因此,要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对同一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求解,进行算法的多样化训练。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改进别人的算法,从而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多样性和重构性。

(3)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可量化的考核方法

目前,我校对《数据结构》课程的考核方式采取单一的卷面考,考试题型围绕单选,填空,应用和程序设计等题型安排内容。这些题型在考核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过于机械、反应思维有限等弊端。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尝试改革考核方式。将考核方式定为课程设计和卷面考结合起来,其中课程设计主要是完成一个综合的,完整的系统,主要考核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系统掌握;而在卷面考方面,将应用题的比例由原来的25%调整到40%,以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求解的能力。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进行计算思维训练的重要工具之一。如何以计算思维为导向进行《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文中分别从案例设计,课堂教学,课程考核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当然,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仅仅通过一两门课程的教学是不能完成思维培养的,需要在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中持续不断的来完成。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应从计算思维的层面看待所授的课程,注重实施计算思维训练的意识和行为,以此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突破口,提高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Wing J M. Com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2006,49(3):33-35

[2]李廉,计算思维――概念与挑战.中国大学教学, 2012(1):7-12

[3]陈文宇,吴祖峰,罗宗粉,等. 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C].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论文集.2005

[4]董荣胜. 计算思维及计算机导论[J]. 计算机科学,2009,36(4):50-52

[5]张晓茹,张再跃.再谈计算机思维.计算机教育.2010(23):35-42

[6]战德臣,聂兰顺,徐晓飞. “大学计算机”――所有大学生都应学习的一门计算思维基础教育课程. 中国大学教学. 2011(4):15-20

[7]战德臣,聂兰顺,徐晓飞.宽度与深度教学相结合――计算思维教学方法浅谈.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3(6):16-20

篇(10)

如果盘点2016年中国教育界的热门词汇,“核心素养”无疑榜上有名。“核心素养”当然不是面面俱到的“大杂烩”,而是面对未来社会挑战,最具竞争力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我们欣喜地看到,六大“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其第一要点便是“理性思维”。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也是语文教学的要义之一。

一、理性思维的价值体现

当下课堂上,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回答问题往往只能说一个词、一句话,而不能把话说得有序连贯、丰富完整。这是因为学生回答时依靠的是直觉思维,而一段话句与句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如果缺乏理性思维,就容易让口头表达能力成为短板。不仅说,其实听、读、写都是如此,它们都是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要把一个意思、一件事情表达清楚,必须遵循思维规律。

而传统语文教学总是以知识的学习、记忆、积累为重心,对学生思维深度与广度的关注,对学生洞察力、批判力的培养以及逻辑思维、理性思考能力的培养,还远远不够。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比较强调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这当然没有错。因为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具有倾向性,他们往往以“心灵直觉”感知外部世界,在拥有丰富表象的真实体验中满足探究的好奇心和获得愉悦感。此外,语文的文学性也总是指向形象思维。但这不等于儿童就不需要理性思维能力的训练,把二者完全割裂开来,是不对的。对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就明确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可见,培养理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那么,理性思维对于语文教学有哪些价值呢?

――对儿童思辨意识的启蒙和培养。思维科学区别于认知科学,侧重于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着眼于培养创新思维。这对语文教学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就是学生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能运用想象与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并逐步培养反思、批判的意识。

――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和强化。马克思提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维果茨基也说:“思维决定语言而不是相反。”语言与思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一方面,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离不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另一方面,思维的展开又必须以学生的内部语言为物质条件,而语言的学习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深刻性。

二、理性思维的培养形式

有研究资料表明,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发生质变的关键期,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教师要把握学生这一身心发展的特征,在这个思维发展的关键期,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方法科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当然,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并不是通过讲形式逻辑知识,更不是引进抽象的概念和术语,而应该与感性思维、形象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对思维的形式及规律拥有初步认知,并能运用于学习和生活实际,学会合乎逻辑地思考问题、表达思想。

语文教材中的各种文体,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教材中所选的名家名篇,不仅是语言的典范,也是思维的典范。说明文客观求真的科学态度,记叙文言之有序的写作思路,议论文逻辑严谨的归纳演绎,还有文本本身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等,都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有利因素。

(一)具象的前后承接

记叙文一般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线性推进故事情节,展示事情的前因后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变换句序,感受句与句之间前后承接的内部关系,这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科利亚的木匣》(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以“木匣”为叙事线索,文中第二自然段用连续动作把科利亚埋木匣的过程写得条理清楚、富有逻辑。但是这样的语段,学生往往体会到的是人物形象,即科利亚的细心、聪慧,对形象背后的理性思维却视若无睹。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体会、品味这富有逻辑的语言,圈圈动词,排排顺序,想想缘由。

再如《西门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文中惩治巫婆和官绅一段:“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子投进了漳河。”看似简单的三句话,内部关系却是前后承接:西门豹先把巫婆投进漳河,破除百姓心中的迷信,再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如果变换顺序,就达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像这样一句紧接着一句,前后顺序紧紧相连,不能随意调换的文字,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背后的思维秘密,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二)显性的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是文章常见的顺序之一,使用恰当就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楚,一目了然。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梳理文章显性的时间顺序入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最大的“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一段话写出了最大的“书”的成因:“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这段文字虽然浅显,却蕴含了地壳运动的过程,这是一种抽象的变化,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教学时可通过朗读感受这一切所经历的漫长岁月和巨大演变。如果学生感受得不够深刻,可引导他们关注表示时间变化的语句,“很久很久以前”“后来”“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沧海桑田”的漫长变化,同时把握文章脉络和语言条理。

再如《曹冲称象》(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自然段:“曹冲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他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了。”这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陈述称象的步骤就是训练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读读这一段,圈画承接词“先……再……然后”,标注曹冲称象的步骤,再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个办法,有不明白的地方吗?为什么要

在船舷上线呢?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通过学生质疑问答,曹冲称象的内部逻辑关系就变得清晰了。

(三) 隐性的逻辑联结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其实语文教材中,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内容比较多,因为逻辑存在于一切因果联系中,课堂上要有意识地选择这类语言素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如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单元编排的课文,其语文要素就是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同步发展。如《一分钟》一文后就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此项练习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后,提炼文中的表层信息,并能根据信息作出简单的逻辑推理。用“要是……就……”的句式说话,训练逻辑思维,把握文字的内在联系。《动物王国开大会》则是着眼于童话故事反复的情节上,引导学生根据相似的情节对后面的内容作出推断,最后建立完整的信息链,继续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小猴子下山》一文的教学要求有进一步提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整合信息,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进行表达,并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空着手回家”作出综合推断。这一单元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图表、线段、箭头等进行梳理,展示文本内在的逻辑联系,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如下图)。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说得好,在于思维的正确,思维的锻炼相当重要。”叶老先生对语文与思维关系的精辟阐述,为语文教师揭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学生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过程是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的。教师要根据知识的掌握规律,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思维渗透和训练,不可因“儿童是形象思维的”简单结论,忽视了理性思维的重要价值,分裂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内存联系,淡化了相关的教学意识。

参考文献:

上一篇: 职称晋升论文 下一篇: 文化馆行政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