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45: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现代舞蹈教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前言:
舞蹈教育原本就是文化教育活动,可以说承担着人类文明传承的重任,在舞蹈教育辅助作用下,受训者能够大幅度提升个人审美思想并丰富自身道德情操,保证将学习和娱乐融为一体,在赋予观众丰富的视觉感官效应前提下,改造个体心灵。事实证明,这类结果对于当前设计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构建,有着决定性意义。舞蹈教学作为基础性专业教学的分支,存在教育学的共性特征,就是说主张长期维持一类互动状态基础上,确保师生之间交流的协调性。尤其经过全新教学改革方针推广执行之后,涉及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等理念,已然在不同舞蹈教学课程之中愈加自然地渗透。
1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性内涵
所谓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实质上就是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适应地位,就是说针对不同学生个性差异和实际需求,制定实施富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案,完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任务。归根结底,人本教育理念彰显出人的全面化发展理论特性,能够令学生在完善自身专业技能和知识面的前提下,促进个体身心和心智上的高层次熏陶结果,使得他们在享受成功快乐的同时,激发更为深远的自主学习兴致,最终完成自我全面化发展使命。
2.1凸显舞蹈教学的个性和人性化特征
舞蹈本身作为一类独特的专业和艺术项目,主张借助不同形式进行表演主体内心情感表达。所以说,舞蹈是表演主体自身肢体动作和心理活动全面协调的行为流程。在某类层面上力求表演主体保留更高水准的身体素质和天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涉及以往一视同仁统一式教学模式必须尽快予以摒弃,相应地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身体、性格差异现象,进行因材施教和扬长避短,使得不同个体优势得以有机发挥,顺势激发他们在舞蹈艺术领域上的无限潜力。
2.2确保舞蹈教学模式的创新性
过往舞蹈教学始终沿用教师鸭架式灌输和机械化训练模式,最终不单单令学生主观能动性遭受全面性压抑,使得他们厌学情绪不断加重,最终降低教学实效。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则主张全面维持教师-学生语言、肢体动作-情感之间的良性互动效果,就是说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输专项舞蹈知识和技能动态的前提下,持续关注学生个体的内心变化细节。在此期间,教师务必要彻底摒弃以往单调的集体化教学原则,而是要结合不同学生身体素质、内心意愿、心智结构等,设计实施个性化鲜明的课程形式,令学生在维持自身个性和心境愉悦的状态前提下,学会更多舞蹈知识和基本技能,最终改善教学实效并顺利贯彻素质化教育改革指标。
3现代舞蹈教学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措施
3.1全面调查掌握学生个性差异,保证个体舞蹈潜能的合理挖掘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差异不容忽视。一般状况下,作为舞蹈专业学生,都会预先接受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学生身心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面对此类状况,舞蹈训练主体可以考虑借助前期教学途径探查学生基础素质,包括身体状况、专业技能特长和性格特征等,之后再结合个体特征制定实施较为贴合的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方案。部分舞蹈类型,包括芭蕾舞技能等,都需要学生在教学初始阶段之中打好基础,使得他们身体柔软度和延展度变得更为理想,这样才能确保个体在高难度技能训练之中游刃有余,进而全面性激发自身潜能。
3.2创设师生之间愈加科学、合理的实践交流环境
想要令受训成员舞蹈技能得到全方位改善,就必须预先布置拓展较大强度和长时间的训练,无形中令现代舞蹈教学方式变得更为繁琐和枯燥。面对此类状况,教师需要设置多元化的训练课程,同时在实训期间鼓励学生之间多多交流心得,确保该类舞蹈教学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一旦说学生参与训练过程中无法完成教师设定的动作和技能改造指标,教师切勿盲目地将责任归咎到学生身上或是一味地予以指责,而是要尽量贴心地和他们探究交流,保证将问题根源尽快挖掘出来,克服学生个体身体限制和心理恐惧,辅助他们掌握完成动作的具体过程、关键点和技巧。常吃以往,师生之间便会形成一类相互信任和和谐愉悦的氛围,确保各项训练难题的顺利应对结果。
3.3搭建起个性化鲜明的教学引导体系
想要加快以人为本理念在现代舞蹈教学中的融入进程,第一要务就是督促舞蹈教师尽快摒弃团队集体授课形式,同时针对学生身体和个性差异,制定实施个性化鲜明的课程和技能训练方案,旨在顺利贯彻因材施教和因需施教等指标。在此期间,教师更有必要在平时训练之中开展动态化观察校验和问卷调查等活动,确保针对每个学生身体素质、性格特征,以及对舞蹈类型和兴趣和舞蹈认知程度等信息,加以可靠性收集整合;之后将各类条件较为接近的学生划分为一组,科学合理化匹配专项指导和训练方案,如此便能较为理想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优势予以有机发挥,最终换取更为理想的教学训练成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至现代舞蹈教学训练活动之中,可以说是新时代我国舞蹈课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期间,不管是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多元化的教学引导模式等,都会助推我国舞蹈理论和实际应用教学工作步入一类全新台阶。所以说,值得日后予以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琳喆.以人为本理念在舞蹈教学中的体现[J].大舞台,2011,28(07):94-105.
1武夷茶文化
武夷山的四五月份是最有“味道”的时候,这个时候武夷山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茶香,沁人心脾的茶香,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福建是我国的茶叶大省,许多著名的茶都出自这个美丽的地方,不同的茶产区从南到北分布在整个福建省,闽中有绿茶,闽南有乌龙茶,闽北有红茶、白茶、乌龙茶等,当然,闽北的茶叶品种更加丰富,尤其以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武夷山而闻名。武夷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产茶基地,所以研究武夷茶文化以及茶舞蹈是十分具有代表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精神文化的内涵,将茶文化寓于舞蹈教学中十分有必要的,通过舞蹈将茶文化的精神更加形象地表达,同时将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2武夷茶舞蹈分析
武夷山虽然是福建省产茶中心区,但是民间遗留的茶歌茶舞动态形象和资料较为贫乏,不及江西浙江地区,几乎没有关于茶舞的原生态舞蹈,更无从提取茶舞的元素。所以在缺乏详细原始资料的情况下,对于武夷茶舞蹈的编排只能是深入民间,通过长期的信息采集及采风,从民间茶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武夷•茶问》是著名的武夷茶舞蹈诗,整个舞蹈诗的创作分为五个部分,将茶的历史以及采茶过程中的动作和民间的一些仪式优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这一庞大的史诗般的巨作。舞蹈诗《武夷•茶问》的五个部分分别是《雷声•开山》、《风声•喊山》、《水声•茶灵》、《物声•茶蜕》、《心声•茶禅》。
2.1舞蹈形象设计
《雷声•开山》的舞蹈形象来源于雕塑—武夷魂,并与彭祖开山的故事相结合。彭祖和他的儿子带领百姓开山造地,表现出不辞辛苦、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舞蹈的部分,将开山者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人物形象特征展现出来,通过男子群舞,将男子的阳刚之气和力量之美展现在舞台上,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风声•喊山》来自于当地茶农们在开山采茶前的喊山习俗,主要将武夷山茶祭祀中喊山仪式展示出来。舞蹈改编自闽北特色的舞蹈动作—傩舞动作,这是闽北原生态民间特色舞蹈之一,古时主要用于祭祀、祈福、驱鬼、辟邪等,舞蹈中舞者的主要形象特点是佩戴着面具,这是傩舞中所使用的傩面具。舞者把傩面具戴在脑后,给人一种正面是人,背面是傩的一人双面的人物形象。《水声•茶灵》直接描写了茶,茶灵不仅想表现出茶的灵魂更是把茶想象成一个精灵。作品中多采用拟人的舞蹈表现方式,通过背景布置和舞蹈表现,虚实结合,不仅仅是对茶的外形的单纯模仿和描画,而是用抽象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表现武夷茶的特点与灵魂。《物声•茶蜕》表现茶的一个变化过程,从叶的采摘到最后的制成成品,将整个茶叶形成的复杂蜕变过程在舞蹈中表达出来,也从侧面反映出茶农的采茶、制茶的艰辛和丰收后的喜悦,将茶叶的蜕变过程凝结升华,打动观众。《心声•茶禅》是通过一群白衣少女的飘逸、庄重、恭敬的奉茶、品茶的动作,以及其中的祥和宁静的氛围来烘托出高雅淡泊的气氛,让观众观后内心宁静平和。这一部分主要侧重于意境的表现,作品是被佛教音乐、灯光来烘托气氛。
2.2舞蹈动作设计
《雷声•开山》的主题动作是来源于对开山的场景想象,主要由搬石头、敲石头、抬石头、扛石头等动态动作组成。舞蹈主要利用脚步的移动变化,用沉重的脚步表现开山艰难。《风声•喊山》主要再现喊山仪式,在舞蹈设计上借用音乐中的复调手法,一部分是背面的傩舞动作,另一部分人是正面喊山人的叩拜与击鼓喊山动作,两部分人在同一场景中表现喊山仪式。人和傩的正反面的动作对比在主题中得到和谐统一。《水声•茶灵》主要是通过舞者的手臂动作将茶的柔软的花和叶表现出来,有一种刚柔并济的感觉,将茶的韵味表现出来。每一个舞步以及手臂动作的设计都是将茶精灵的飘逸展现出来。《物声•茶蜕》主要是将采茶、制茶过程中几个代表动作的生活动作原型展现出来,在动作节奏上,通过快速繁忙的舞蹈动作表现出制茶的忙碌,通过放慢节奏的动作表现出制出茶后的喜悦自豪心情。《心声•茶禅》在手形上,吸取了茶艺中对于佛教手形的总结,保持内心的宁静,体验茶道的悠远。在脚步上,用缓缓的行走步伐表现超凡飘逸,总体营造出一种祥和安宁的气氛。
3寓茶于教
3.1加强基本功教学
要想将茶文化淋漓精致地表现出来,加强舞蹈基本功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迫切需要的,好的舞蹈设计及形象设计都需要优秀的舞者去展现,只有拥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才能游刃有余地表现茶文化的精髓及形象。通过对武夷茶舞蹈的分析不难发现,要想提升茶舞蹈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尤其是舞蹈演员的膝盖功夫和手腕力量。有好的膝盖功夫能够让演员在做半蹲、深蹲等动作时没有吃力的感觉,使身姿动作更加轻盈优美,这样也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展现茶舞蹈所要表现的内容和情节,使表演更加到位。跳舞是十分消耗体力的,演员要想能够在舞台展现优美舞姿及长时间的表演,就要在平时加强基本功训练。强化手腕的功夫主要是为了做一些轻灵飘逸表现采茶优美动作以及表现茶的灵魂时能够神形兼备。当然,舞者其他方面的力量训练也必不可少,只有有了坚强的体魄才能保证整场舞蹈的表演质量,满足舞蹈情节讲述需要,完美阐释舞蹈内涵。
3.2加强茶舞蹈文化背景的讲解
茶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艺术结晶,这些舞蹈中蕴含着现实生活的养料,激发着后人不断创新与创造。每一个茶舞蹈的动作背后都有其想要表达的故事或者灵魂,都是鲜活而生动的,只有真正了解了舞蹈的文化背景,才能将其主旨完美阐释。要想使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做到情景交融,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向演员生动形象地展现茶文化,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与茶相关的历史文化以及其生长的自然环境等。也可以经常播放一下民间的茶舞蹈或者茶农采茶、制茶的画面,让学生从生活中吸取养分,从实践中寻找灵感,而不是凭空想象。当然,有机会的话,老师还可以带学生到茶园实地考察、采风,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寻找灵感,体会茶舞蹈的精髓,从而将茶的神韵表现出来。
3.3加强情感训练与舞蹈动作的结合
舞蹈表演不仅仅是演员肢体动作的展示,更加是情感的表达宣泄,要让观众在从舞蹈演员的表演中感受到作品的主旨以及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舞蹈是一种身体语言,通过这种语言向观众讲述故事,通过舞蹈动作传递着情感的浓烈与淡雅。为了能够提高教师的舞蹈教学质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要加强情感方面的训练。基本功训练和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富有情感的舞蹈表演才是有活力与生命力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民俗风情与文化特色,尽量还原真实,并且能够得到启发。这样,就需要教师多多带领学生深入实地去体验生活,甚至投入劳动中,从茶农的生活环境到工作环境,切实体会茶农采茶的艰辛和制茶成功的喜悦,欣赏冲泡茶汤过程的宁静氛围和动作手势,这样演员表演出来的舞蹈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有血有肉的,骨骼丰满的。
3.4实现歌、舞、乐的结合
在我国古代将歌、舞、乐三者相结合的表演并不少见,但是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将这三者割裂开来。后来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认知:歌,似乎是音乐学院的技能;舞,似乎是舞蹈学院的技能;乐(戏)似乎又是戏剧学院的技能。看似“各司其职”,互不影响,其实是将三者割裂开来,而舞蹈又正是这三者的完美结合,所以在现代舞蹈教学中应该三者相结合,不仅运用单项训练,还要加强多元化交叉训练,三者两两结合,使用这种高度融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实现全方位的锻炼,实现全面发展。这种全能型的舞蹈人才也正是目前所稀缺的。
3.5情景模拟训练
许多情况下,由于时间、精力等众多方面的限制,老师并不能经常带学生到实地去采风,在这种情况下,情景模拟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舞蹈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设置情景,指导学生在其创设的情景下进行技能训练。这种互动教学法打破了常规的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训练模式,而是让师生在模拟情景中实现互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利于老师形象教学。通过情景模拟,抽象的动作变得形象化,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有了生命力,学生也容易记忆,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4结语
贾作光先生曾经说过:“舞蹈创作必须立足于生活这一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要在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舞蹈艺术。”舞蹈教学应当充分结合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茶文化是茶舞蹈的立足之本。舞者应该对传统民间民族舞蹈有深刻的认识,深刻学习传统民俗文化,从深层次发掘舞蹈主题背后的意义,领略其深刻内涵。所以,舞蹈教学中既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又要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多重教学才能使学生将舞蹈动作与文化内涵相结合,表现在舞蹈作品中,最后带来富有感染力与生命力的高质量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刘俊.江西地区采茶舞蹈教学中“三道弯”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6(5):374-375.
[2]董铭,吕荤全.“三道弯”在赣南采茶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2(9):91-92.
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上世纪80年代登陆中国大陆,很快也走进了校园,并开始渐渐走红。同学们从内心发出呼喊:大学校园不仅需要有夜读的点点灯火和朗朗书声,也需要有翩跹的长袖和跃动的青春舞步。而现代舞在我国综合性大学公共课教学活动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一个有力手段。让现代舞走进综合性大学校园,走入所有得大学生当中是我们应做的工作。人类追求美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我们相信,莘莘学子的不断追求和舞蹈工作者不懈地探索与实践,会让大学的校园舞蹈事业更加繁荣,大学校园也会更加鲜活。
一、在综合性大学开展现代舞教学能促使大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展示美
现代舞是一项充满着美的运动项目, 大学生可以在运动中尝试美的内在体验, 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对美的感受能力。现代舞教学一般是在室内进行, 并配有镜子和音响, 在教学过程中, 大学生们可以直接看到自己优美的舞姿, 从而来发现自身的形体美。舞蹈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随心所欲地对舞蹈动作进行组合、创编, 来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创造美能力。当大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舞蹈的方式将自己身体展示出来时, 就能产生一种节奏感和美感, 从而产生一种奇妙的魔力, 把大学生的情绪鼓动起来, 在增进健康的同时, 实现体型、身体、心理的和谐完美的统一。
同时,在综合性大学开展现代舞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大学校园每周的舞会为大学生们搭建了一个正常交流的平台。既达到强身健体目的, 又促使大学生克服腼腆胆小等各种交往心理障碍。展现代舞教学所特有的交际功能, 能使大学生多掌握一种交际的手段。在与舞伴的配合中形成合作、忍让与互进的品格, 而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所必需的。现代舞教学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是增加交流机会、提高大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需要。
二、现代舞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
我国著名舞蹈家吴晓邦说过: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古希腊的柏拉图也同样把审美教育视为道德教育的一种特殊方式或补充手段,将审美教育从属于道德教育。综合性大学开展现代舞教学课程,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舞蹈知识、原理的讲解,能使学生对现代舞舞蹈艺术有更深一步的认识、理解,能逐步养成他们积极、乐观的思想情绪;同时严格的训练可以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应该说在高校开展现代舞教学是通过大学生自己参与、自已感受、自己体验的形式来实现的,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的教育原则,有着书本知识及其他形式不可代替的作用。
“芭蕾舞跳条件,现代舞跳观念”。要跳现代舞,首先需要有思想,然后才可能创造出
为自己服务的肢体艺术来。现代舞。崇尚时代精神,提倡创造思维”的艺术观念、方法和技术与当代大学生寻求个性突破的特点不谋而合。大学生是从事现代舞的最佳人选,而大学校园则是发展现代舞的最佳环境。但综合性大学的现代舞教学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创作表演,都不可能照搬全职演员的路线,由于学生自然条件、接受力、感悟力以及各自的起点不同所造成的差距,使现代舞的教学应该以兴趣教学为主,因人而宜、因材施教,使一些思想活跃、视野开阔、文化积淀较多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和想象能力,赋予现代舞之灵魂,激发其创造性,开发其创造潜能,并由此及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现代舞在综合性大学舞蹈教学中的若干策略
围绕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我们着眼于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实践教学不同的教学时段的内容,制订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方法1.在理论教学方面,精心设计课程结构。海洋生物学是独立的一门课程,但从整个专业体系来说,与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海洋生态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课程又有很多的联系及交叉,甚至在教材上免不了有些重复。如何体现侧重,并利用、强化这些“链接”而不重复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有机地将看似“独立”、“分散”的知识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应围绕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有序、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达到本课程教学目的的基本保证。同时加强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前的传统教学通常只有黑板板书+挂图+黑板画+标本模型,学生则机械地按教师板书作笔记,总体感觉枯燥、乏味。现代教学则多是采用多媒体,集形、影、音于一体,学生是听众、观众,客观上可将学生视线转移至课件,便于教学内容的贯彻。通过精心制作课件,做到重点突出、开收场自然、内容丰富、风格活跃。教学不但是一种理论,更是一门艺术。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渊博的学识外,还应注意授课艺术。从授课主题、逻辑、语言、板书、仪态、课堂组织、教学形式、备课等方面,时刻围绕如何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增加单位时间内有效信息传递量,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2.实验教学方面。通过分类、鉴定及检索表的制作,旨在深化、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特征”的观察、分析及运用表达能力。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讲义、相关教材及笔记,明确实验目的、内容、要求及注意事项。实验以两人为小组,每人独立,标本交叉。实验现场要求在观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绘制实验动物简图。课后用文字描述实验动物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并选择一定数量的种类,编制分类检索表,完成实验报告。3.实践教学是除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外,联系实际、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看、听、问及适当的动手,使学生了解动物的多样性及动物与环境的统一,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会不同动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以扩大专业及与专业相关的知识面,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锻炼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针对课程的特色和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初步设计了该课程的网页:课程的脚本编写和设计主要以初步拟定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参考国内外有关的资料和教材,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课程网页的栏目设置主要包括课程首页、课程特色、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实验指导、章节习题、教学资源和教研互动等几个方面,拟通过大量的文本资料、图片、动画演示、多媒体辅助等多种手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体现教学内容。课程素材的收集主要有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资料的收集、加工和整理,如采用思维导图软件进行课程的设计和整体规划;图片经数码相机拍摄或扫描或下载,运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处理;应用Flash等软件以动画的方式形象地解释一些教学内容,使教学形式不会太呆板;在教学资源部分,通过会声会影软件处理选取的海洋生物的精美图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外在教研互动栏目,拟建立一个教学研究的师生互动的平台,有助于沟通和反馈。以上栏目之间可以相互连接,容易操作,便于学生学习。
围绕海洋生物学实验教学,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海洋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定位与目标。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是本世纪的主题,随着各国对海洋开发加速,海洋类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培养合格的海洋类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应是办学特色和强项之所在。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生物学实验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与海洋环境监测、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海洋药物、食物开发、水产加工、水产增养殖、海洋渔业以及海洋高新技术的运用、海洋开发、海洋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系统掌握海洋生物学知识,对学生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海洋生物学实验教学探索、创新和建设,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和先进教学方式,随时引进最新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努力将海洋生物学建设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较大影响力、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海洋类本科教学课程,为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应用能力较强的海洋类人才提供保障,同时也为高级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2.海洋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完善。海洋生物学实验是海洋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鉴于本专业已开设植物学、动物学、浮游生物学、海洋生态学等实验,针对国内海洋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相对不完善,制定符合海洋生物资源和环境专业实际的海洋生物学教学大纲。3.海洋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设计和安排。围绕海洋生物学实验教学目的,着眼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实验教学的结构和内容,制订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改进和提高授课艺术,实施立体化的教学环境、设施及手段,加强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丰富海洋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4.海洋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海洋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海洋生物学教学实践是联系实际、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推进本科生培养创新机制,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紧密联系,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本课程将海洋生物学实验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深入广东省各主要大型水产养殖基地进行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海洋生物养殖现状调查、海洋水产品加工调查等方面的研究和具体实践,通过看、听、问及适当的动手,使学生了解动物的多样性及动物与环境的统一,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会不同动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同时深入调查和了解海洋生物养殖现状,以扩大专业及与专业相关的知识面,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锻炼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使学生全面掌握和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状况、海洋生物养殖和水产品加工体系,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将我校海洋生物学领域的技术和成果应用到海洋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为本科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开辟新的教学模式,创新具有我校特色的海洋生物学实验教学新体系。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海洋生物学主要内容系统规划、理论学习和实验学习与野外实习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探索并创新海洋生物学教学体系,为学生学习和掌握海洋生物学基本理论和技术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平台。
在最近的百年里,物理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今天的物理学仍在飞速发展,已出现了许多新的领域和全新的物理观念,仍然是现代前沿科学中最为激励人心的学科之一。面对一日千里的现代科技,物理教师有必要对物理学的现代进展的各个领域有一个概括的、清晰的了解,然后把它们通俗的引进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来。
一、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进新奇的物理知识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充分收集和整理那些与物理教学相关的新奇有趣的知识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适时透露或讲述这些知识信息,既能对教学过程起画龙点睛的妙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如:在讲述惯性一节时,教师为印证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可以以世界上最大的轮船为例,最后引进惯性的问题。可以告诉学生由于轮船质量太大,所以在航行时遇到礁石等障碍时根本就不转弯,它也来不及转弯,直接就压过去继续航行。还可以在万有引力定律中引进天文知识,如黑洞,讲述了光也无法逃离黑洞引力的束缚。根据第二宇宙速度公式和恒星质量算出黑洞半径不到三公里。学生们知道大的恒星半径是百万公里,现在塌缩成不到三公里,那么他们除了惊叹还是惊叹。实际上这也在无形之中为我们解决了黑洞半径的估算这一考点。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通过网络收集能够紧扣教学内容但又新奇古怪的知识信息,再通过备课组织这些信息,上课时合理创设情景巧妙穿插讲述这些知识信息,不仅能使教师自身知识面得到拓宽,更能开拓学生眼界,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即使是对物理最排斥的学生也会接受物理的。
二、通过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
加强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目前,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其原因之一就是物理教学中缺乏实验。而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非常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目前,我国中学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我们对物理实验教学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为了研究好这些课题,教师必须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学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接受困难,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的方法,努力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同时在教学中引进近代物理学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新成就。例如:用激发演示光的干涉和衍射,用发光二极管演示电磁感应中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等。在实验教学中,可在规定的实验中,适当增加相关演示项目,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例如“分子间作用力”的演示,可在两只乒乓球间夹上一段弹簧,球的外侧套上橡皮筋,平衡时,引力等于斥力;增大球距时,引力大于斥力;缩小球距时,引力小于斥力。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多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增进对前沿物理学的了解
由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物理教学和物理测试中应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使中学物理教学和测试的内容更接近现代物理的发展,体现前沿物理的最新成就。教育主管部门也明确要求学生要“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能读懂一般科普类文章,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因此,要求我们教师在课余时间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有关当代物理学前沿的最新成果,使学生理解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物理学的进步。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和举办科普知识讲座。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我国的艺术教育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之中,舞蹈教育也不例外,而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是教师的“口传身授”,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来教授舞蹈,学生则通过模仿来学会各种舞蹈动作。然而,一成不变的模仿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抹煞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与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除了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外,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改变原本略为沉闷的课堂气氛,让舞蹈教学变得更灵活而具有特色。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舞蹈教学效果
在舞蹈教学中,适当运用电视舞蹈教材,能使学生更直观而又生动灵活地捕捉到舞蹈不断更新变幻的信息。另外,电视声画语言(如灯光、背景、角度等拍摄技巧)的加入,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可刺激活跃学生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学习速度也随之加快。
而让DV走进舞蹈教学中,就能使舞蹈作品以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审美空间。如当学生表演一个舞蹈组合后,教师运用DV把学生的表演拍摄下来,通过对学生的面部表情、动作、造型等进行分析,如此一来教师可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与缺陷,并更加清楚地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因材施教,学生也可反复对照练习,从而事半功倍地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用DV拍摄学生或教师的即兴舞蹈表演,能捕捉到许多优美的肢体语言和闪光点,加以积累与发展,就可以编创一些很好的舞蹈组合与作品,这样不但开发了学生潜在的舞蹈意识与创新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上编导课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更具有趣味性,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进步得非常快。
电视舞蹈教材具有很强的教学功能。同样,DV拍摄教学法在教学中也起辅导作用,并帮助学生发现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从而让电视舞蹈教材、DV拍摄教学与传统的“口传身授”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情景导入。情景导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习的心理倾向。以往的经验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教学内容较少,知识面窄,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佳。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后,我们可以把一些舞蹈知识用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这让学生们易于接受,不但扩大了知识面,还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认为舞蹈课只是掌握舞蹈动作技能的课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如在学习蒙古族舞蹈之前,先放一段介绍蒙古族风土人情的短片让学生欣赏,学生通过观摩多媒体课件看到蓝天、白云、大草原、蒙古包、羊群和身着民族盛装的姑娘小伙们载歌载舞,在老师的引导和提示下,学生不但对蒙古舞的风格特点、韵律舞姿获得了丰富的感知,而且对蒙古族的居住环境、生活习俗、民族服饰等有了具体的了解。这样一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加深了,对所要学习的动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跃跃欲试的冲动。
第二,整体演示。将要学习的训练组合整体地演示给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把老师在现实授课中遇到的问题和难以表现的授课意图全面、系统地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如在技巧课上,跳跃的空中动作、旋转的连续动作,滚翻的身体动作等等。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老师过多的重复示范、讲解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更快、更全地建立起动作表象,突出了对重点和难点动作的掌握,提高了教学效果,缩短了教学过程。当学生明白了整个动作的来龙去脉时,在上技巧课时,他就能够自觉地去理解和体会老师的动作讲解,而不是单纯地模仿,感觉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整个技巧课的授课质量也会得到质的突破。
第三,反馈练习。首先,在学生表演舞蹈组合时,教师用摄像机拍摄下来,再反馈给学生一同观看并对学生的表情、舞姿、动作、造型等进行分析,这样教师清楚地了解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与缺陷,并能更清楚地掌握学生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可反复对照练习,从而事半功倍地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在上舞蹈编导课时,用摄像机拍摄下学生或老师的即兴舞蹈,能捕捉到许多闪光点,加以积累与发展,就能编创出很好的组合或作品了,这样不但开发了学生创新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第四,课外教学。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资料的数量以及网络的共享程度都得到极大提高,一些教学所需的舞蹈资料,可以很容易就在网络上找到。如大地之舞、中国舞蹈网等几个舞蹈专业网站上有很多舞蹈文字资料及舞蹈视频资料,只要在网站上注册一下,就可以供大家免费下载或在线观看。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多媒体设备开展多种课外教学活动。例如举办作品分析讨论会,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舞蹈作品视频,欣赏著名舞蹈家的表演,再分析其艺术特点,然后组织讨论。
多媒体技术虽然有着很强的教学功能,但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和一种教学手段,绝对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我们只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正视传统教学方法的实用价值,才能合理正确地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让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真正进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时代。
w二、多媒体反馈教学法在舞蹈课中的运用
所谓多媒体反馈教学法,就是借助数码摄像机把学生在舞蹈课上所完成的动作记录下来,利用多媒体把图像播放出来,让学生和老师一同观看,从而观察出所作的动作是否规范,是否合乎要求,在对比中发现错误,及时予以纠正。多媒体反馈教学法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运用多媒体演示较优秀的舞蹈演员的舞蹈动作,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概念和规范化的技术动作形象,与自己的舞蹈动作进行相互反馈。为了验证这个教学法是否在现实的舞蹈教学中有效,笔者在实验班中采用多媒体反馈教学法,在对照班中采用“口传身授”教学法。
1、实验的方法:(1)看优秀舞蹈演员的录像。(2)教师示范并讲解录像的动作内容,学生学习,并现场拍摄学习结果。(3)看自己的录像。让学生看自己的练习的动作,教师与学生共同指出有问题的地方,需要时,可采用重播、定格、变速等技术手段。(4)再对错误之处进行重点讲解练习,再拍、再看、再练。(5)学生看自己录像的同时也看其他同学的录像,再重新观看优秀舞蹈演员的录像,让学生对某一个动作进行反复对照,尽量使动作更加规范。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先进的手段开始进入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系统也必须迎接这场技术的大变革。体育舞蹈的现代化教学建设直接影响着整个体育舞蹈教育,也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所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问题已成为研究者们的关注点。
1.现代教育技术的界定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随之产生的新名词,是我国所特有的叫法,以美国AECT教育技术1994年定义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2.实验教学结果理论分析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提倡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个性化,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要实现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保持教学内容和理念的先进性,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来加以充实和完善,并根据舞种的技术特点来设计和选择教学程式。
在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实践中,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和录像等)来创新教学方法,使体育舞蹈课程更加直观,并充满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够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扩大学生的感知空间,使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提高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
本人将授课班级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分班进行教学,一组为传统授课方式,二组为现代化教育技术授课方式,以最为便捷简单的多媒体教学来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验。
2.1现代化教育技术对学习体育舞蹈兴趣影响的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二组对体育舞蹈很感兴趣的人数增加了13.8% ,比较感兴趣的下降了5.1%和一般感兴趣的下降了7.3%。再看一组同学,很感兴趣的人数增加了9.5% ,比较和一般感兴趣的分别减少10%和8.7%,有9.3%的学生不想继续上课。
2.2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比较
通过课中测试统计,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授课的二组学生练习时的平均心率比一组学生的平均心率高出5-8次/min。二组的技术动作授课时数比一组减少了4个学时,教师示范时间也相对应的减少,学生自由练习的密度提高了。同时二组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了理论知识。在体质测试中,二组比一组达到优秀线的人数多3人,良好线上的多6人,不及格人数减少到4人。
3.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3.1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系统,可将图像、文字、音乐、动画等信息,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体各部分都被调动起来,直观地感受到体育舞蹈的运动特点,再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而在大脑中形成的印象更加清晰、具体,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第一次观看体育舞蹈课件之后对体育舞蹈的学习兴趣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为新奇,增加了好奇心理,而使整个授课过程都认真学习技术动作。在课程结束后也能记住大部分的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
3.2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学(如多媒体教学),给教师备课带来极大方便,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而且在教学中利用课件进行动作示范,避免了由于教师个人的年龄、技术及个人理解的不同给学生示范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实验,二组同学不但技术动作相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们更为标准,学习效率及学习时间相对减少,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也可减轻老师因各种身体问题带来的示范难、备课难问题,同时学生也乐此不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3效率逐渐提高
在上课前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课件、视频短片等资料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复习已学习过的内容。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动作难等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去学习新内容,相应的减少教师讲解示范、领做的时间,增加学生自由练习的时间。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学生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教学效率。
3.4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交流得到锻炼
学生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从而避免了学生离开老师就无法学习的局面,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自学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增进同学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4.结论与建议
4.1教师的思想要现代化,要以现代人所特有的开拓进取精神投身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加强学习及时更新传统、保守、僵化的教育观念。要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又要全面地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即是一名“专家”,又要做一个“通才”,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4.2现代的教师应学会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更授课方式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将教学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反馈到下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去,调整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变换运用形式。
4.3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课教学的课时数足够,才能使学生明白练习的道理,才会正确地进行练习,才会对练习方法举一反三,才会达到自我练习、坚持训练的目的。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可加强学生学习意识,增加课后学习时间,巩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4.4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能动的个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与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明快环境之下愉悦心境,并通过不同形式来提高技能,从而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4.5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软件与系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体育舞蹈评价应摈弃单一的以技术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机制,在教学中应科学地制定体育舞蹈成绩评定标准,评价的内容应涉及到学习的态度,与他人合作情况,舞蹈技术掌握情况,实践发展能力,进步程度以及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等。评价方法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可以是体育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互评或自评。教师在评价中一定要注意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强调评价的激励作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还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让学生更直观的明白自己付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成绩。
5. 参考文献
[1]梁莉,凌华.体育舞蹈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素质、生理机能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
[2]廖小茜.从传播学视角探讨体育舞蹈的推广策略研究――以广西为例[M].河南师范大学.2013
一、引言
进入了21世纪,社会文化事业的不断健全,对于舞蹈行业的发展也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舞蹈的文化和风格对本国舞蹈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舞蹈专业教育是整个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舞蹈艺术水平的高与低与舞蹈专业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整个国民的舞蹈欣赏水平,学校的舞蹈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教育科学,信息技术和与国际文化的联系等也同样对舞蹈专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制约的作用。不仅如此,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以及民族特点等也同样制约着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的经验证明,只有结合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族等方面的特点来建立舞蹈专业教育的体系,并在教育改革中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促进舞蹈专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以往舞蹈教学方式,调整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模式,正确把握舞蹈学的学科定位与规划,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舞蹈师资和舞蹈人才,是实现舞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多边式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21世纪的舞蹈教育应从传统走向现代,运用科学仪器训练职业舞者,运用各种手段投入社会办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远程舞蹈教育,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扩大舞蹈教育传播渠道。
(一)开展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艺术教育增添了许多了新的技术和手段,作为艺术教员,应该把新的艺术形式和手段不断地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它,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通过给学生展示图片,或者播放录像来介绍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使学生对民族舞蹈的文化背景和内在的文化意蕴有更详细的了解,从而在学习和表演是能够赋予舞蹈本身应有的灵魂和生命,真正实现对知识技能的全面认识和掌握。但现实是,虽然舞蹈教学的内容和功能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但教学形式相对于最初的“示范—模仿”来说,却并未有的太多的改变。现代传媒利用特殊的影响语言与现代科技手段,在影响舞蹈的主体形式构成的诸多方面,丰富舞蹈的直观动态性的感性形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舞蹈的欣赏价值,在舞蹈的审美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视野。
(二)采用情境化教学,增强学生兴趣情境
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富于描述性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优美的动作及设计新颖的、趣味性的教学手段等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艺术氛围。采用情境化教学,从各种渠道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目的,这种兴趣的培养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因此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启迪学生通过艺术形象去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塑造出美好的心灵。如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用课件来引入,通过多媒体手段,用声音和画面的同步作用作为"序幕”加以烘托,辅之以教师饱满的情绪、富有表现力的绘画、富有激情的演唱演奏以及富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想象和艺术完美的结合,犹如身临其境,情不自禁的萌生对艺术课的兴趣。
三、艺术实践与舞蹈教学应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不仅要强调动作技能的实践练习,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认识到舞蹈学习不仅是掌握规范动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强知识接纳功能应用实践的操作。理论来源于实践,舞蹈理论是舞蹈实践的经验概括和总结。正确的、科学的舞蹈理论又能反过来推动、促进舞蹈实践。艺术教育本身富有创造性,教育的目的也是要培养一批富有时代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我们应改变传统的以单纯传授艺术知识、训练艺术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教育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集体唱歌绘画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育方式,营造人性化的教学氛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个性化体验、自由尝试和表现自我的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让学生冲出“喜爱艺术,而不爱上艺术课”的困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突出科学建设并熏陶学生对艺术的感知
进行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这是高校舞蹈必须突破的难点。构划舞蹈教育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突出舞蹈教学体系的特点,是技术与技巧教学、实践与创造能力的教学做到互相为所用、互相补充,达到全面推荐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目的。健康的艺术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激励其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把德育渗透在整个艺术教学之中,寓教于德,循循善诱,全面育人。在艺术课中,从选歌、选图、释词、释图以及教学的安排等,都着意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要引导学生了解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培养他们爱国、爱党、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增强国家和民族意识。
艺术教育应当寓教音乐。音乐和舞蹈艺术教育中是不可分离的。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也是舞蹈的灵魂,通过音乐也可以丰富舞蹈者的想象力。舞蹈教育在于提高个人对艺术的欣赏与参与能力。例如,通过舞蹈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从而满足人对美的高层次的追求。而且可增进人类社会东通向受,共同准切的情感,它为我们展现了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不仅为特定民族所接受,并且也引起全人类的共鸣,当我们以美好的、生动的、诗一般的意境的舞蹈进行交流时,让我们体验到的是对人类的热情,对和平的向往,最真善美的渴望以及对人生的珍重。因此,在狭义上指的是个人身心艺术修养的教育,在广义上意味着人类意境的完善与升华。结论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我们要求学生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自己就得具备这种精神,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努力改变传统注入式课堂教学的刻板模式。
五、结语
现代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既要有自己的学术专长,同时知识结构还要趋向综合化,而且还应能熟练的操作和驾驭现代的教育技术。所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综合使用多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多角度予以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在实践中发挥其相互结合、相互弥补的作用,实现新时期舞蹈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舞蹈是人民以劳动和生活为基础,按照美好的规律创造一种艺术式样,它包含无穷的艺术之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因此,正确、科学的教学,不仅有助于舞蹈创作观点更新,还能促进学生表演须知的提高,推动舞蹈艺术事业发展,并且因此影响与整个社会。21世纪科学技术和各个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要以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具有开拓型和创造型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258-01
我国现代舞虽然起步于西方现代舞,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刻上了我国特有的文化烙印,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良好口碑的现代舞作品。对于高校舞蹈专业来说,也应当重视现代舞教学,特别是做好现代舞课程的研究,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一、现代舞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舞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表现形式比较活泼,学生在现代舞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最终能够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现代舞的主题形式比较丰富,而且在表演过程中比较灵活,对服饰等没有特别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表达,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主动性和热情,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
对于舞蹈专业教学来说,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同时也需要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最终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现代舞课程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舞蹈水平的提高,通过合理安排现代舞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舞蹈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舞蹈的理解,最终实现舞蹈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提高舞蹈水平。此外,现代舞也是舞蹈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现代舞课程的科学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舞蹈素质及舞蹈水平。
二、高校现代舞课程的建设和发展策略研究
(一)加强与实践的结合
现代舞在表达人物情感等方面更加直接,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在现代舞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重视舞蹈技巧的练习,还应当结合现代舞的审美要求,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最终使舞蹈具有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特点。
现代舞的创作与现代生活联系密切,如果缺少实践,就难以达到对美的追求,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表达实践,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个人对舞蹈的理解结合起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对现代舞的思考和探索。此外,还可以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使现代舞更加具有民族特色。通过这些方式能够使现代舞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二)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
在现代舞课程建设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围绕现代舞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从而更好地表现出现代舞的美感,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
对于现代舞来说,在表达过程中能够产生相应的美感,得到观众的认可,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美学素养。现代舞在肢体表达方面更加生动形象,在情感表达方面比较抽象,这就要求学生需要深刻地理解舞蹈所蕴含的情感。
现代舞的教学过程也是美学传播的过程,通过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节奏感。
在现代舞课程的建设方面,应当采取有效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增强学生对现代舞内涵的理解。现代舞重视技术与动作的结合,在一系列的动作表达过程中展现舞蹈的美感。在现代舞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将舞蹈动作、情感等有效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接受全面的舞蹈教育,同时提高舞蹈素养。
(三)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现代舞教学应具有灵活性,不要被一些条条框框所束缚,满足现代舞的发展需要。现代舞对于技巧和灵感有比较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将自己所学到的舞蹈技巧应用在表演中。特别是鼓励学生大胆设计舞蹈动作,实现现代舞的创新。
现代舞具有比较强烈的时代气息,在表演过程中要能够很好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因此对创新的要求比较高。这需要现代舞教学具有一定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自我,实现自我情感的表达。
三、结语
现代舞在表演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巧,还需要有创新。对于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现代舞课程建设来说,]有比较好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现代舞的特点,围绕其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
在现代舞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当突出现代舞的理念和思维,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灵活性,使学生在学习现代舞的过程中拥有自我创造的空间,从而提高舞蹈水平。
参考文献:
[1]梁自安.高校舞蹈教学中对现代舞的引用研究[J].情感读本,2016,(2):3-4.
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生活方式,因此,各个民族的舞蹈各有特色,要让民族舞既保留自身特色,同时又跟上时展的步伐,这就要求不断创新民族舞的来增加其吸引力。如何让民族舞不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使民族舞有时代感?需要我们在编排与教学民族舞蹈的过程中融入现代舞蹈的元素,在传统民族舞的基础上对舞蹈进行创新,以赋予民族舞时代特征,不脱离当下大众的生活状态,能更好地被大众接受与认可。
1 民族舞与现代舞的差异
民族舞是劳动人民在不断劳动的过程中,通过肢体不断探索和发掘产生的舞蹈形式,也是将当地的民俗民风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它在创作过程中会结合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性、文化,因此民族舞受众广泛。不同的地域与不同的民族所创造出来的舞蹈有着明显的差异,也可以说,每一种民族的舞蹈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民族舞与现代舞最明显的差异就在于民族舞主要是用艺术的手法,表达劳动人民的生活日常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甚至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的崇敬。随着潮流的不断变化,大众对民族舞的表演形式有了越来越多的期待,要求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这就要求舞者不断探索传统民族舞,融入新的元素,使得民族舞表演产生新的亮点。
现代舞是从西方国家开始出现而慢慢发展至今,它的产生并非反映劳动人民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是对当时古典芭蕾舞的反抗。古典芭蕾舞追求技巧与高难度的动作,而现代舞的出现恰好符合了自然运动法则。它强调了情感与舞蹈动作的融合与共存,现代舞将许多的著名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以舞蹈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由此可见,现代舞并不是像民族舞那样,受到民间风俗文化与地域的深刻影响,它追求的是一种乐观、自由的生活态度。因此,在现代舞的创作过程中,并不以高难度动作与美作为衡量舞蹈的唯一标准,而动作的自然、流畅与舞者的情感是现代舞带给观众的主要视觉享受。
2 民族舞教学融入现代舞元素的必要性
虽然现代舞作为一个外来舞种,其艺术表达也没有以我国的民俗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做基础。但它所表达的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与追求。因此,不论在艺术表达形式上还是动作技巧上,都受到观众的喜爱认可,自身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适应力。而对于发展缓慢的民族舞来说,融入现代舞的舞蹈元素,无疑可以推动其发展,因此,民族舞应该打破局限,积极融合其他舞种的可用元素,让民族舞得到更好的发展。
民族舞的创作灵感来源是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与向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各个民族的人的生活日常和追求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民族舞本身也可以根据潮流进行适当的调整,虽然如今的民族舞已经在题材、内容上有了许多的创新,但是如何让民族舞更具有时代感,表达出当下劳动人民的心声呢?我们可以加入更多创新的元素。现代舞有超凡的肢体表达,丰富的舞台调度以及顽强的舞蹈生命特征,这些精华都是民族舞在现阶段可以吸取的经验,吸收适合自己的元素,不照搬现代舞的动作,将民族舞的特殊性与现代舞的时代感相互融合,将民族的舞蹈与现代的舞蹈更好地融合发展,这是民族舞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对民族舞一系列的调整与创新,能给观众带来更享受的视觉盛宴。
3 将现代舞元素融入民族舞教学
3.1 将民族舞元素与现代舞元素融合
目前的阶段,民族舞与现代舞融合在一起进行表演大获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数。例如,杨丽萍的《月光》与《绿色》,就是完美地结合了现代舞与孔雀舞动作,每一场演出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奠定了杨丽萍在民族舞方面的不凡地位。由此可见,将现代舞元素融入民族舞中这样的舞蹈表演形式,已经被广大观众接受与认可。再看《邵多丽》这个著名的傣族舞蹈,民族舞《邵多丽》在传统表演过程中有不断重复的三道弯动作,然而结合了现代舞蹈元素后,情节设计成了在绵绵的细雨里三位多姿的少女手拿翠竹与红花,在大自然中尽情嬉戏。观众通过唯美的舞台灯光背景,注视着舞者优美的姿态,画面引人入胜,让人浮想联翩。除了舞蹈形式让观众着迷,还有表演时的背景音乐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使其能更加烘托气氛,让表演内容更加生动。让现代舞元素融入民族舞中,加快了民族舞走向世界的步伐。
3.2 在民族舞的技巧上运用现代舞元素
不同的舞蹈,都有属于自己的舞蹈技巧,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舞蹈技巧编排舞蹈就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现代舞的舞蹈动作看重轻重、快慢、疏密、张弛的转变,通过不断变化动作的幅度、力度来传递给观众不同的情绪,让观众体会到表演者的内心情绪就达到了表演的目的,整个表演便有了情绪与生命。现代舞为了给观众传递情绪,不断地变换舞蹈动作与节奏来达到演出。另一方面,民族舞在表演过程中,往往以突出地方特色为首要目的,对于舞蹈动作、技巧相较于现代舞而言确实略显单薄。例如,蒙古族的舞蹈,动作伸展、豪迈、含蓄、舒缓,如融入地方民俗民风的筷子舞、角斗舞、安代等。中央民族大学曾表演过《彩虹》,融合了蒙古舞动作与现代舞,张弛有度的动作,紧张有序的节奏,温润而激烈的情绪惊艳了观众。因此,在民族舞的教学与编排中,有意识地融入现代元素,能够将民族舞表达得更精彩、更生动。
3.3 对民族舞的传承与创新
想要在民族舞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实现对民族舞的传承与创新,就得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首先,要扎实地学习传统的民族舞技巧与理论,让学生感受传统的原汁原味的民族舞,这样可让学生保留民族舞的精髓,这是传承民族舞蹈的先决条件。然后,让学生去接触已经融入现代舞元素的民族舞蹈,使学生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体会现代民族舞的魅力,让学生在参与排练的过程中加深对现代民族舞的了解。这样一来,使民族舞的传承和现代民族舞的学习创新有了最佳的融合点。由此可以看出,在民族舞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并不会一味地要求学生接受民族舞的全部,而是在这基础上将民族舞与现代舞的元素结合进行教学,使富有时代感的民族舞在新一代身上传承。
4 结语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任何一种高尚的艺术形式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的独立存在,不同的艺术种类与艺术形式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难以割舍的联系。想要更好的发展民族舞,除了完善自身,还需要不断地吸收与发掘其他舞种的优势。在民族舞蹈中融入现代舞元素,是势不可挡的演变趋势,这能让民族舞在保留自身特色与魅力的前提下,在众多争奇斗艳的舞种和表演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曹诚渊.中国现代舞钩沉[J].舞蹈,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