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46: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信息化时代对语文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
伴随着多元媒体阅读时代的到来,语文学科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纯文字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而应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积极开发多元媒体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将网络文本、广播影视、广告等应用于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多元的阅读媒介,搭建媒介语言素养教育的平台,培养学生信息鉴赏、批判和加工能力。信息化时代下的语文学科,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
(二)新课程语文教学需要媒介素养的介入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思维的敏锐力度和批判性思维越来越被人们推崇,这也成为语文新课程的核心内容。这种思维的批判能力恰恰符合媒介语言素养的特点,媒介语言素养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语文新课标形成交集。培养媒介语言素养成为实现新课程语文标准的有效途径。
(三)语文课堂教学难以回避媒介信息的涌入
我们的语文教材越来越贴近生活,与媒介信息紧密相连,课堂教学不该也不能回避媒介信息的涌入。我们必修1课本“梳理探究”模块《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将一部分新生词和流行语进行归纳总结,以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网络语言和流行文化。必修4中的“梳理探究”《影视文化》“影视百年”“文学与影视”“大片”“国产影视”,欣赏影视表演,欣赏影视语言,语文教学与媒介素养在语文课堂完美地融合了。语文越来越贴近生活,语文课堂教学难以回避媒介信息的涌入。
(四)媒介素养与语文应试紧密关联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也使语文应试与社会媒介越来越紧密关联。
(1)语言运用题的设题也讲求时代性
2014年马鞍山市语文的几次模考,语言运用题非常关注当下:二模中关注“雾霾”,三模中关注“浮躁的国学教育”、“出彩中国人”“中国好声音”,还有一档访谈栏目--2014年3月11日,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接受了《人物》杂志记者的专访,要求根据交谈的内容,在文中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语句。访谈栏目题型的设置,是媒介素养在语文学科最佳体现。
(2)几乎所有的优秀作文题都具有极强的时代性
2014年的马鞍山的三次模考作文也是如此,尤其是马鞍山二模。作文极具针对性,材料如下: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选自《论语》)(庞恭)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选自《韩非子》)。这次作文命题直接引导学生在媒体信息极其丰富的时代,如何进行正确的辨别,合理地选择。引导学生对“道听途说”的信息,需有冷静的判断。今天的语文应试绝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与现实社会的贴近,与媒介结合,是语文学科设题的方向和宗旨。媒介语言素养与语文应试紧密相连。
三、如何开展高中语文媒介语言素养教育
(一)构建多元化的语文课堂教学
首先要选择丰富的学习内容。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学生的学习内容被各种媒介放大,传统媒介(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与新兴媒介都为学生提供了种类繁多的“课本”。就教师而言,要转变观念,甄别筛选,将其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媒介信息的便捷与优势,选择丰富文本阅读内容。第二,要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语文教学也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将网络资源引进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信息整合能力、思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媒介语言素养。
(二)以文本为主线,进行多角度媒介对话
语文教学中,最容易出现唯“教材论”,即在授课的过程中,难以走出教材的范围,很少对教材的知识进行介绍和比较。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去育人。教师要不断从各种渠道搜集有用材料为学生提高多元化自主解读。如在上《雷雨》时,在多元自主的解读文本同时,将《雷雨》电影、话剧提供给学生,让其揣摩不同的剧作语言,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
(三)通过大众媒介,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生活
在进行媒介语言素养教育时,我们应选择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关注、探讨,以从中得到启发。关注社会热点,引导其自主查阅资料,培养学生选择、重构、归纳、总结等媒介素养能力。
(四)开展媒介交际实践活动
所谓媒介交际活动,就是以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广告、报纸等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媒介信息为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媒体交流和制作为目标,使学生成为一个有鉴别能力、爱思考的主动学习者。语文课堂要把媒介语言和听说读写视融合在一起,在获取媒体信息的同时利用媒体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与各种媒介互动的愉悦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信息鉴别、批判和加工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有争议的、有一定影响的事件往往会引起多种媒介的关注和报道,我们可以让学生倾听不同媒体的声音,体会视像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异同;甄别中外媒体所体现的不同立场,受众对不同媒体所激起的情感反映的异同。学生通过不同媒介获取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并从不同视角,在对媒介信息和话语进行分析、鉴别的基础上提升批判性媒介语言素养。
二、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能够正确地分析和评价媒介信息,能够独立地创造和传播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又称媒介教育,产生于大众传媒时代,是以媒介对人的影响为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对该问题最早的研究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我国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直到现在国内尚未形成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机制。21世纪是一个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交互性与泛在性使民众的生活与大众媒介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当学术界还没有构建起系统的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框架的时候,新媒体构建的交互式泛在化媒介环境对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变革的新要求。传统媒介素养教育旨在使受众获得这些能力,即受众对于大量的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批判和评价能力以及反思能力等,同时在掌握以上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使用媒介信息资源、理解与反思媒介信息资源进而实现自我的完善,为整个信息化社会发展做出个人的贡献。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受众的地位由原来被动的媒介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媒介信息的参与者,传统媒介素养教育所依赖的理论框架与文化背景已被完全改变了,传统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向新媒介素养教育变革,否则教育与现实之间将会产生巨大的错位。
三、泛在学习视域下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变革
1.泛在学习视域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批判媒介素养能力”和“交互媒介素养能力”
纵观世界各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框架,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为了减少媒介信息对受众的负面影响,着重培养受众个人的主体意识和批判能力。英国媒介素养专家帕金翰认为这种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体现了“保护主义”的传统。直到20世纪9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慢慢摆脱了传统的保护主义媒介素养教育思想的束缚,逐渐走向媒介素养教育超保护主义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着受众“批判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而构建的,目标是要培养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泛在学习视域下学习者对于泛在学习资源的学习即需要对于媒介文本的理解、判断以及创造能力,同时更需要学习者利用媒介进行与他人和媒介资源进行交互的能力。因为在无线网络技术支持下的虚拟的网络社区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信息行为,而是一个“集体”的信息交流行为,是一种由许多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的社区文化样式。
因此,仅仅对个体的“批判性媒介素养能力”培养的媒介素养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开展泛在学习的需要,新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应围绕着培养受众利用媒介的社会互动技能而构建。在泛在学习视域中的围绕“交互媒介素养能力”而构建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应包括: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同其他学习者共享知识、交流思想的能力;评价不同学习者的信息的价值性与可信性的能力;处理各种媒介形态的信息与信息流的能力;搜寻、整合以及信息的能力;与他人协商的能力,能够无障碍的在不同网络学习社区间交流的能力,具有判断和尊重不同思想观点的意识。“交互媒介素养能力”所包括的每一项能力都在强调学习者与其他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每一项都在强调个人与周围媒介环境之间的互动,其核心能力就是在虚拟的泛在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应该具备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以及与媒介环境进行信息交互的能力。由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思考能力到受众在泛在化媒介环境中的交往能力,传统的媒介素养开始逐渐向新媒介素养转变,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也将发生一次重要的范式转变。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对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变革的时候并不是要否定或者抛弃原有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而提倡的是在传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两者应是相互融合而不应是相互取代。
2.泛在学习视域下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从“个人自我发展”到“媒介资源的生态化”
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受众能够利用媒介进行个人的自我成长。泛在学习的实现与泛在学习资源的构建是分不开的,资源的建设如果是仅仅依靠开发商、专家、教师等个体的力量,资源就会更新缓慢缺乏活力。维基百科的经验让我们认识到只有调动起来受众的参与性,由使用资源的受众来共同维护和创建,其资源才有生命力。因此,泛在学习视域下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培养受众对于媒介环境的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到资源建设中去,而不是一味地利用资源为己所用,积极与其他学习者共同营造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新的媒介生态。所谓“媒介资源的生态化”是指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媒介学习资源能够及时的按照学习者的各种变化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进行的自身结构和自身内容的调整和完善,从而适应外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泛在学习视域下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媒介资源的生态化”的价值取向反映了泛在学习不同于以往的数字化学习,对学习资源的要求更高。泛在学习的学习资源需要满足大众群体每个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需要学习资源的自动完成动态生成与资源更新,需要及时共享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人际交互网络和社会认知网络。而要实现这些要求就需要培养参与泛在学习的学习者提供泛在学习资源生态化动力的能力和意识,泛在学习视域下的媒介素养教育理所当然的应该承担这种对学习者的培养任务。学习者要具备这种能力和意识,首先应该学会利用信息资源制作工具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利用学习资源学习的时候要主动地去修改完善资源,评价资源,从而让资源开发者知道资源的使用率,以便决定该资源是保留、修改还是淘汰,从而建立起媒介资源的生存机制。同时学习者要学会在媒介环境中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笔记、积极参与讨论,从而增加媒介资源生长的动力。泛在学习视域下对于学习者的新的媒介能力的要求无疑推动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的转变,否则媒介素养教育就会与真实的新媒介环境脱节。
3.泛在学习视域下媒介素养教育方式从“灌输式课堂教学”到“真实情景化学习”
纵观关于媒介素养教育方式的文献中,大部分学者认为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当然,这一看法既是原有的教育思维方式使然,同时也是现阶段中国教育体制与教育环境下的无奈选择。大量的实践证明,媒介素养教育进入课堂后,教学效果并没有设想的那么好。中国原有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式的接受,无法适应媒介素养教育所要求的对于传媒课题批判性的思考,也不太有兴趣加入有关讨论。“灌输式”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信息,认认真真地听老师的传输内容和记笔记,没有任何机会发表个人意见。长期对学习者进行这种媒介素养教育方式,结果通常演变成学习者不会自我表达,不适应主动思考,不知道怎么对录像片提出与老师不同的批判意见,只是记忆了一些有关媒介与媒介信息的结构化的知识。由于大多数“灌输式”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自身就是灌输式教育制度的产物,没有组织互动学习的学习环境的经验,有些老师不愿平等地接受学生的个人想法。
虽然一些教师主动引导学生批判性分析不负责任的传媒信息,但是他们并没有教导学生进一步把对媒介信息的看法传达给有关机构,这正是因为这些老师自身缺乏参与媒介的意识与经验,而且政府机构还没有构建完善的能够包容不同看法的媒介环境与机制。如果媒介素养教育方式不进行全新的变革,媒介素养教育的结果无非是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离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主旨会渐行渐远。国内引进媒介素养教育这个概念时,中国传媒大学的卜卫教授就已经告诫:“媒介教育者不应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并粗暴地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学生的判断,甚至也不应该仅仅教给青年人一种美学判断,而应该与受教育者一起理解媒介内容,帮助受教育者发展一种认识媒介、建设性使用大众媒介的能力。”[1]从迄今为止的媒介教育实践来看,真正能够做到的很少。课堂灌输式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把学习者局限在教室、课堂或学校这些半封闭的系统中,使学习者学习的媒介素养知识脱离媒介实践,容易产生局部生境的花盆效应[2]。勃朗弗伦纳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并将这种环境分为四种类型: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小系统,其中小系统是对人的发展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它由每个在家庭、学校或者商店等处的人所经历的日复一日的事件和活动所组成。小系统具有诸如地方、时间、行动、参与者和角色等各种特殊的特征,小系统的活动和事件比任何其他生态系统对人的行为影响都大,也更受人的行为的影响[2]。
二、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
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是指医学生在网络媒介环境下,在了解网络知识特点的基础上,面对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正确使用网络和利用网络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选择、理解、质疑能力、评估以及思辨、生产和创造等各方面的反应能力。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可归纳为网络媒介认知素养、甄别素养、安全素养、法律道德素养、自我约束素养和发展创新素养等。网络媒介不仅有着全球性、海量性、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等优势,同时也有着草根性、自发性和匿名性等特殊性,常常会导致网络媒介广泛传播的部分信息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因此,经常在网络上充斥着无聊、庸俗甚至是负面的信息。医学生在大学阶段正处于开始独立学习生活的初期,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大多是通过网络,而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浩瀚的信息容量能够扩大医学生的知识面,能获取对学习生活、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等方面有益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它的虚拟性又会导致部分好奇心强、自制力差的学生沉迷其中,严重影响学业甚至荒废了学业。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有着专业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临床实践多、课余时间少、实习医院分散等特点,网络就成为了医学生思想活动教育宣传的重要阵地。但是,医学生对网络的认知、判断和辨别能力尚不成熟,在校园内的生活使得其社会经验不足,面对广泛的信息,如果缺乏了一定的网络媒介素养,就可能难以获取到对自身有益的信息,可能会因为网络上的错误或不真实的信息而产生不理性的观点,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一时的认识模糊、情感淡漠等道德缺失现象,进而影响到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影响到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素质、医德医风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医学院校的高校资源,指导医学生正确理解使用网络媒介信息,提升医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通过多方面途径开展好医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性。
三、加强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1、营造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
高校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主阵地,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突破口。面对医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培养出合格的能肩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务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从思想观念上加强重视,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当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教育教学任务,加强对在高校中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使全体师生认识到其紧迫性和必要性,全面增强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力度。此外,在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生网路媒介素养教育,也应与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一样,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系统的教育模式,促进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广泛提升。
2、构建系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体系
高校教育具有对象针对性强、稳定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在高校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有着教学规范和效果良好的优势,因而,在医学院校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时,需注重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紧密结合,构建系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体系,使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切实有效地在校园内开展,并且能充分地走进学生的课堂,被学生普遍接受。开展这项教育,应由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部门与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负责,组织研究制定相关章程,组成专业的教师团队,确定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的内容,设定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努力开展好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3、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网络媒介素养课程教育,必须要重视相关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医学院校,由于网络相关专业课程的缺乏的局限性,我们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本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辅导员团队,另一方面可以吸收学校里对网络媒介有一定研究的师资力量,或是聘请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有专长的人员,成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教研室,进行专门的教育教学工作。此外,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与专业院校合作培训班等方式加强医学院校该方面的师资培训,大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媒介素养和网络媒介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及教育水平。
4、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目前在医学生还处于校园学习阶段的时候,开设网络媒介素养课程,是提升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最好的方式,不仅可从根本上加强医学生对网络媒介的认识,而且能保证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得到稳定的贯彻。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与学校其他课程设置的各方面相协调。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来设定课程的教学模式,可开设成一门独立的课程,也可以把其内容融入到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或计算机课程中,可以开设成选修课,也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殊情况而开设成必修课。此外,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案例讨论、面对面交流等形式来强化医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
5、专业人士宣传网络媒介知识
在高校即使有系统全面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医学生在接受网络媒介信息时,如果有传媒界的专业人士的正确引导能更有效地增强学生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传媒工作者是专门研究现代传媒发展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通过宣传、讲座和示范等方式,把自己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大学生。因此,医学院校可邀请传媒界的编辑、记者、主持人等到校园内开展各种报告讲座,让学生们能清楚地了解各类网络信息是如何制作、如何传播,帮助高校学生深入理解网络信息的特点,加强对网络媒介的感性认识,同时把网络媒介素养相关知识渗透在报告讲座的方面,使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学科渗透则是指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现有学科当中,以相关学科中的媒介素养成分为基础进行媒介素养的培养。由于将媒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纳入全国教育体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当前更具普适性的是通过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将媒介素养教育贯穿到各科教学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媒介素养。这样既能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延续性,又不会增加学生过多的学习负担。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
除了普通高校的普及性教育外,师范院校还担负着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师资队伍的重任,因此要在师范院校当中开展媒介素养专业教育。作为未来教师,师范专业的学生对中国公民媒介素养提高有着“后续递延性影响”,对于媒介素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和普及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意义重大,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与中小学阶段的两种模式——独立教学和学科渗透两种模式相对应,师范院校除了对一般师范生进行专业教育外,还要利用传媒专业的优势,对传媒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培训,为媒介素养独立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师资力量。与此同时,鼓励师范院校传媒专业的学生到中小学任教还能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为广泛的就业出路。
然而,教育改革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议程构建,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策略的探讨:
一是从政策和体制层面保证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展开。制定相关政策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指导各级学校的媒介素养课程构建,并积极与国外相关教育机构和地方教育单位合作,以确立适合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二是着力建设和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媒介素养教育能否成功进行,师资队伍是关键。但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的师资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个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1)在师范院校的传媒专业教育中融入教育学知识,为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立储备师资力量,鼓励传媒专业学生到中小学任教;(2)对师范生进行媒介素养专业教育,以便他们在未来的教学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3)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媒介素养培训,鼓励他们尝试将媒介素养教育整合到自己的学科中,以弥补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的局限。
三是积极进行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和创新。根据具体情况开设媒介素养相应课程,并从当前中国国情、教育体制特色、媒介环境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邀请专家学者编写媒介素养相关教材,结合地方实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框架和教学模式的修正和改进;在进行课堂内教学的同时,可以积极探索课堂外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如邀请媒体对学生进行实时教育,使得学生对于媒介有着更为直观和鲜明的了解。
四是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推行。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为保证这一教育体系的有效展开,必须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例如将媒介素养考评纳入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中,定期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测评,对媒介素养教育实施得较好的机构和组织给予奖励等。
教养理论的创始者乔治•格伯纳提出,现代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都在接受媒介的教化。因此,提高公民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议,是与中国教育体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它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学校的积极推进,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全社会的关注,最终向公民终身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现代传播.1997(1).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大众传媒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学生作为媒体的主要使用者,一方面可以快速地通过媒体获取知识和信息,但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行为取向,甚至语言方式以及思想等都因互联网生态而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媒介,这导致他们的学业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社会主人公意识淡薄。此外,良莠不齐的信息也对当代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基于此,我国各高校需要重视媒介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判断力和个人综合素质。
一、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意义
(一)使大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信息观
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虽然便利了大学生的信息接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动态,但是也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信息困扰。首先,大学生每天所接受的信息较为巨大,这使得大学生疲于接受这些传媒信息,逐渐变成了信息的奴隶。长此以往,大学生对信息的梳理能力有所下降,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海量的信息,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信息的正误。其次,一些传媒所传播的信息并不都是积极正面的,还有一些信息包含着暴利、黄色等消极内容,这些内容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大学生究竟是被媒体所建构的信息所引导,还是能够做到主动地利用媒体信息,这主要依靠大学生的信息观,依靠他们对媒体的认知度。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使他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的知识结构。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大学生,使其树立一个正确的信息观,改变大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使其能够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
(二)提升大学生的素质
在信息时代,“素质”的概念也需要得到延伸,应当包括人们对信息的认知、质疑等能力,还包括人们制作媒介产品的能力。大学生对传媒的选择、对传媒所传播内容的判断、对传媒的使用等,都关系到他们的社会生活质量,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在大学生的基本生存技能中,也必然包括媒介素养。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大学生具备解析传媒信息的能力,让大学生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工具的技能,使大学生改变以往被动接受媒介信息的状态,进而成为具有“媒体智慧”的人。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让他们对媒介信息做出恰当的选择,进而使他们得到求知的满足。
(三)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
随着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也逐渐增大,它们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有着较大的影响。现如今,人们的知识信息获取不再局限于书本之中,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论坛贴吧等形式获取,这就摆脱了以往封闭式的学习方式,逐渐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除此之外,从与外界的沟通方式上看,大学生的沟通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更习惯于运用各种媒介,传递自己的情感,或者与他人交流思想,宣泄自己的压力。由此可知,高校教师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引导,引导他们正确地选择媒体,更好地使用媒体,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这种背景环境下,需要高等教育与时俱进,加强教育改革与发展。基于此,高校需要重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以指导学生合理地接触传播媒介,使他们能够对媒介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并促使广大学生学会自我约束与管理,使其具备抵御不良信息侵袭的能力。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
(一)学校教育
与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还比较落后,国外在这方面的教育是从小学开始的,但是我国却是从大学开始的。学者王希华提出了启动推广战略,也就是在大学教育中,先导入媒介素养教育。现如今,大学教育的课程改革较快,对媒介素养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所以各高校可以开通相应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首先,需要建立一些媒介素养的学科点,编写一套高水平的教材,并且开设相应的课程,然后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这样从理论方面以及实践方面入手,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上,高等院校可以将其设定为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也可以开设为公共选修课程。例如,在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可以开设“媒介研究”、“影视美学”等课程。在思政教育中,教师可以另辟蹊径,开设“大众传媒与思政教育”的课程等。当然,要想使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这种做法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动地参与到媒介素养教育之中,以便在全国各高校内部形成媒介素养教育的热潮。其次,学生还可以通过设立课题实现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例如,如果学校有条件的话,可以对一些媒介素养研究进行立项,与此同时,鼓励广大学生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之中,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二)传媒界教育
大众传媒组织对社会的影响较大,一方面,它们是信息生产的机构,另一方面它们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它们还可以是信息教育机构。传播者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报道,然后组织相应的活动,以达到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目的,这是一条不错的教育途径。众所周知,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主要是通过媒介来获得的,即便高校开展了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在接受信息之时,大学生依旧需要媒介的引导。因此,在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过程中,大众传媒组织不应该作为一个旁观者,更应该作为一个参与者。在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出版专门的杂志来进行教育,也可以通过举行专题培训来进行。当前,在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中,中国传媒界还没有形成自觉的风气,只有部分传媒做到了这一点。例如,武汉市的大多数报纸都吸纳大量的学生去进行实习,其中,《楚天都市报》尤为突出,它还在武汉高校中选拔大学生记者。如此,大学生能够在报社里得到有效的锻炼,使他们对信息的传播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社会教育
要想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仅仅依靠学校的系统化教育和传媒界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社会教育的力量,才能使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在社会上,如果能够建立一个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机构,那么就能够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这一点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已经得到了运行。例如,在加拿大就设有全国性的媒介素养教育组织,该组织属于非盈利性的组织,旨在帮助人们对媒介进行正确的认知,对青少年的思辨能力进行培养。此外,在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中,还有其他的社会教育方式可供选择。例如,政府机构的推动,举办演讲、传媒知识竞赛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三、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大众传媒快速发展,媒体成为大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在海量信息的影响下,许多人只能够被动地接受传媒机构所传递的信息,逐渐成为信息的奴隶。在这种背景环境下,就需要重视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使大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信息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素质。而要想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需要加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传媒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媒介选择能力以及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陶喜红.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实施途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178-181.
2.徐卫林.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
媒介素养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目的的教育。
它旨在培养现代社会的公民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通过这种教育,公民能辨别媒介传播内容,监察和改善传媒,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做个既有责任心又有批判能力的人。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教育实践,媒介素养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有着深远的影响。多数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与母语课程整合,既推进了母语课程的改革,也实现了媒介素养教育本身的目标,收到了双赢的效果。但在国内,将语文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的做法还不多,语文教学中即使有媒介素养教育的因子,教学重心也主要落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参照西方国家及台湾地区的理论与实践,笔者首先对国内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必要性进行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学阶段国内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
一、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语文课程发展的内在要求华东师范大学的郭元祥教授指出:新的课程观应该是生成的、整合的、实践的课程观。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各门学科已不再是完全给定的和制度化的,而是动态的和可再创造的;它也不是单一的、分化的内容体系,而是强调多学科的整合,强调跨文化的交流;它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活动体系,教学活动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包含: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等联系起来,和实际的社会联系起来,书本上的知识同实际生活中的感受紧密结合,由生活、社会到书本,再由书本到更加丰富的生活和社会。
事实上,如果要使学生具备在现实生活及将来生活工作中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就不能回避媒介素养教育。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讯息的能力,这些正是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课程如果故步自封,忽略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就不可能弥补传统语文教育在学生现实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的缺失。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整合能使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着力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彰显语文课程的实用性。
(二)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语文素养内涵的应有之义语文课程中的媒介素养概念,可看作是媒介素养这个总体概念在语文课程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当代西方语文课程中的“读写能力”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会读文识字、口头交流,语文课程中的“文本”也已超越了书面语言范畴,如何解读视像符号,分析、评判媒介文本,如何针对特定受众、通过媒介文本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图,这也成为语文课程组成部分。
媒介素养表现在语文课程中,是指以积极、批判、创造性的态度进行识读(具体表现为获取、分析以及评价印刷或电子媒体)和交流(具体表现为制作并印刷或电子媒体)的能力。
从课程标准看,目前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倾向于从如下6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言表达形式语文基本能力、口头语言、聆听能力、说话能力、书面语言、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视像语言、媒介识读能力、媒介制作能力、换而言之,一个具有现代语文素养的人,不仅要会听、会说、会读、会写,还要会看,会制作。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策略
(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主阵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
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可以自主设计、选择课题、自行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虽在学科框架内开展,但它常常超越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中、从书本中引出问题并生发开去,让学生从知识世界(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进而在生活世界与知识世界之间自由徜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主题、探究、表达”为单位组织课程编制模式,媒体素养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某些理念、教学方法不谋而合。媒体素养教育以媒体议题为切入点,教师培养学生对媒体的敏感度,并融入教学的思考策略,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主动的省思和认知,尊重学生的个别经验与阐释,在平等的论证过程中,澄清价值。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学科关联的角度设计媒介议题,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开展多个专题的媒介素养教育。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与教学方法国外几十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运用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同时为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1.基本理念:质疑与批判。媒介素养教育强调,要在媒介社会中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能够区分各种形式的媒介,并了解如何对其进行最基本的询问。随着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同时向公众报道国际事件的趋势日盛,人们需要知道如何查证信息,如何核实信息来源,并比较和对照同一信息的不同版本,从中发现偏见或政治控制的痕迹。对任何媒介信息我们都可以询问以下五个基本问题:
(1)谁制造了这个信息?为什么要制造这个信息?
(2)它用了什么技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3)它代表了什么生活方式、价值和观点?
(4)别人与我对于这条信息的理解会有多大的不同?
(5)什么样的信息被剔除了?
如果将这一理念置于语文课程中,我们将会重新审视现有的教学内容。比如新闻体裁作品的教学,我们将不再停留在“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知识的灌输上,而是要让学生用批判性的眼光质疑这“构建的真实”。学生用新闻强调“用事实说话”,是否就意味着它是纯客观的?新闻中,事实与作者的观点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不同主题类别的新闻,是否对应着一些特别的“读法”?同一事实,往往有不同的报道,它们之间的差异何在,原因何在?新闻的价值和舆论导向体现在哪些方面,又通过哪些策略实现呢?此外,如何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报刊中快速、准确地提取与处理有用的信息?如果让学生自己来一则新闻,其目标受众是哪类人,又将提取哪些事实,运用何种结构形态,表达什么观点,达到什么目的?
2.教学方法(1)近距离分析。所谓近距离分析就是组织学生在反复多次阅读一个媒介文本(印刷或视听)的过程中,围绕一个特定主题,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深入剖析一种特定类型的媒介文本,师生共享“阅读”过程的公开化。近距离分析能让我们在转瞬即逝的媒介体验面前停下来,看清媒介信息是怎样被建构的。任何媒介信息都可以用来近距离分析,但商业信息如新闻报道、广告、照片、电影镜头等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它们简短,有强有力的语言和图片、音乐和声音进行了合适包装。
比如围绕“广告的意义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研究主题,我们可以从“视角”切入,让学生近距离地分析文本。首先在播放这则电视广告,让学生意识到广告图像是通过镜头设置的一个特定的视角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在通过“镜头”观看。然后再将画面逐一分割,重新观看这个影像叙事,以试着了解意义是如何形成的。在画面的逐一解构中,让学生明白:在一个图像(或影像)的再现过程中,包括了:角色观看,中介者(摄影机)观看,观众观看。观众的观看是透过中介者进行的。中介者提供观众观看的视点(距离,角度)。视点决定了观看者的权力,欲望,认同。视点影响了我们对意义的想象和建构。
(2)媒介制作。媒介制作是指运用电影、电视、网络等信息技术和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编写报纸杂志、制作影片、电视节目或网页、多媒体课件、录制广播等来叙述、表达、沟通信息、思想和观点。比如让学生尝试影评创作并发送至个人博客;让学生根据时报上的新闻题材创作政治漫画;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受众类型创作广告词。也可以鼓励学生对现有的媒介产品修改、调换或加上讽刺和批判的解说词。这些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G206;G6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50-02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SWU1209510)
一、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内涵复杂、外延广泛。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的定义是: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在英国被称为 “media education”,在美国和加拿大是“media literacy education”。香港翻译为“传媒教育”,台湾翻译为“媒体识读教育”或“媒体素养”。国内大陆地区学者则多数赞同“媒介素养教育”这个名称。综合学界的各种观点,我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以提高大众媒介素养为目标,致力于培养普通民众正确认知、判断和使用媒介的素质养成教育。通过对媒介本质、媒介手段以及媒体效应的学习,使人们认识和了解媒介,从而正确、合理、安全地使用媒介。与新闻教育、传媒技术教育等专业媒介教育不同,媒介素养教育面向的应是非新闻专业的普通大众。
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不仅在英、美、法、日、韩等发达国家得到了长足发展,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港台地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国内大陆地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是从1997年社学院的卜卫发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一文才正式开始的。
2004年国内大陆地区掀起了成果激增、影响扩大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申请设置的传媒教育硕士点得到批准;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媒介研究》媒介素养教育专辑出版;《光明日报》公布了国家教育部的重点招标课题“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中标;全国首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全国首个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网站在复旦大学开通;我国第一本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著作《新闻・传媒・传媒素养》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然而毕竟基础薄弱,本土化程度不够,至今还没能建构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二、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2012年1月16日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青少年学生仍然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占比为30.2%,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网民普及率已经超过90%。
这些数据向我们传达: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媒介信息接受主体,媒介素养教育应以其为主要对象。而“90后”在校大学生自幼就习惯于快餐式的视觉文化冲击,不曾经历过传统阅读时代较为严密的语言逻辑思维训练。在学习知识、接受信息时习惯于相信老师、相信书本,从而普遍缺乏“怀疑一切”的意识。而批判精神、批判思维应当说是媒介素养必备的核心要素。由于心智尚未完全发展成熟,且好奇心旺盛、擅长模仿,面对良莠不齐、纷繁复杂的各种媒介信息,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影响甚至被其左右。
那么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如何呢?
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只有北京、上海等地区的少数高校新闻专业开设有单独的媒介素养课程,且以选修课为主。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2004年开设的《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接下来,全国各地例如浙江、江苏、山东等地陆续有高校开设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但总体教学水平较低,主要还是对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翻译和介绍,本土化程度不高,教学方式单一,效果不好。
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成果:专著《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卜卫 新华出版社),《媒介素养概论》(张开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媒介素养》(蔡帼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媒介素养引论》(单晓红 浙江大学出版社),《大众传媒素养论》(陈先元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媒介素养导论》(段京肃 杜骏飞 福建人民出版社),《媒介素质教育论集》(邱沛篁 四川大学出版社),《媒介素养教育通论》(陈龙 中南大学出版社)等,以及大学公共课系列教材《大学生媒介素养概论》(于翠玲 刘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另外还有大量发表在各类期刊上的研究文章和硕士论文,例如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市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研及培养研究――以西南大学为例》(西南大学 唐静)、《论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福建师范大学 邹鹰)等40余篇,尚无相关博士论文。但目前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多在理论探讨阶段,且定性分析多量化研究少,对网络外的其他媒介研究少,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明显。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校研究机构: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硕士点;2006年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成立。2004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批准中国传媒大学在国内率先设置了传媒教育硕士点。2009年山西师范大学成立了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科研组。这些研究机构不仅为媒介素养教育搭建了研究平台,培养了一批专家学者,更重要的是为包括大学在内的教育机构输送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但与新闻专业的教师有所区别的,专门从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人才目前仍是严重匮乏。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网络媒介:中国内地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cn)由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Media Literacy Group)2004年正式创建、开通。其他现运行网站还有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网,http://中华传媒学术网,http://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网,http://媒介素养研发网等等。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最新资讯:2009年,全国首个媒介素养教育教师实践基地――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实践基地落户中山。这是全国第一次专业化、大规模针对教师群体进行的媒介素养专项师资培训项目。2011年,全国首家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浙江省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在浙江传媒学院成立,浙江传媒学院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协会也是全国第一个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媒介素养教育社团。2012年8月,中国传媒大学、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主办的第三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将于兰州召开。
根据调查分析,我们可以把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梳理如下:一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普遍不太高,但对媒介素养教育有较大的兴趣和期望。二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教学论研究较少。三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并未得到高校的足够重视,独立课程开设难度较大。四是在中国国情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还未建立,教学理念和方法较落后,师资不足。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突围之路
1.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呈井喷趋势,各种理论研究文章和调查分析报告层出不穷。理论研究文章虽然各自切入点不同,但共同落脚点都是认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
调查分析报告数目众多,既有针对省市地区的如:《江苏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分析》、《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等,也有以某具体高校为例的,如《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以丽水学院为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等,还有分性别的如《女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分析》,分民族的如《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报告―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分媒介的如《大学生媒介素养问卷调查――以微博为例》。其他如、陕西、郑州、南京、徐州、西安、河南、武汉和南昌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地区和高校都陆续开展了类似调研。
这些报告结论都大同小异:(1)当代大学生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和接收是趋于理性的,多数能认识到媒介信息的商业性目的。但多以娱乐和获取信息为目的,实用功利性倾向明显。(2)大学生多数能意识到媒介对于自己知识结构、思维观点等方面的影响,但对其自身价值观等深层次的影响考量不多。(3)媒介道德规范和自律性较低,对一些暴力、黄色等不良信息抵抗力不强。(4)制作媒介产品的能力偏低,参与媒介互动的比例不高。
2.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
人民日报2011年8月16日刊发的《分层次推进国民媒介素养教育》一文中指出“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大致可以分为四步:一是问题和对策的研究与论证,由专家、学者、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教育机构共同完成;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完成教育所需的师资储备;三是推广普及相关知识,并通过媒介宣传、主题活动等方式实施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层面的教育;四是通过对前期试验的不断总结和调整,形成科学完善的教育机制。”沿着这个思路,针对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突出重围:
一是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争取舆论支持。对内通过专家讲座、专题讨论、社团活动、媒体介绍等各种方式加强对大学生自身提高媒介素养的宣传;对外则通过发表文章、参与座谈、建言献策等各种方式,与政府部门、教育部门、高校领导等建立对话,宣传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二是引导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向指导教学实践转移。理论研究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最终指导实践。因此,各研究机构应该引导专家学者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向教学实践方面倾斜,多致力于对课程和教学论的研究,以及本土化建构。
三是着力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开发。不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注意通过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合格的教师,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紧跟媒介发展步伐;编写有针对性的教材,对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大学生可选择不同的教材,但要注意跟新闻传播学的专业教材不能等同,难度不宜过高;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如利用博客、BBS提交作业,分小组讨论以及教学内容专题化等。
四是探索在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以及思想政治等课程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方式。媒介素养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素质养成教养。所以除了单设课程之外,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也是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素养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语文、语言学科英语和德育学科思想政治,都可以并应该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载体。
五是扩大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资源范围,加大媒介实践力度。在校内外寻求媒介产品制作和传播的实习实践基地,利用学校内的报社、BBS论坛、社团、广播站、电视台等平台,积极联系学校外的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网站等媒体,提供参观体验和实习实践的机会。
媒介只是个载体,媒介信息承载的是各种知识、观点和理念。因此,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关乎大学生了解和使用媒介信息的素质,还与知识、技能、道德等其他基本素质联系紧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媒介素养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而且是素质教育最终得到有效实现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维森.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J].学术论坛.2003,(03):130-134.
[2]蔡骐.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06):112-114.
[3]许俊杰,黄晶.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06):120-122.
[4]刘伟国.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实施难点分析[J].新闻界.2005,(01):30-31.
[5]朱毅峰.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及构成[J].新闻界.2007,(04):54-55.
2.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影视教育
3.中国影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若干问题
4.建构民族影视的核心竞争力——从传媒变革看当代影视教育的方向
5.论普通高校影视教育的发展策略
6.艺术·人文·技术:中国影视教育的三维坐标
7.视觉人类学与九零后的影视教育——以“清影工作坊”为例
8.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状况调研分析
9.影视教育:现状、问题与出路
10.高校影视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由一份调查问卷引发的思考
11.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研究30年图谱探寻
12.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普通高校影视教育探讨
14.和而不同——影视教育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
15.高校影视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16.河南省大学影视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
17.对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合作的路径及方法的探究
18.我国影视行业与影视教育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
19.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影视教育
20.对艺术本体维度的超越与回归——影视教育的文化省思
21.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
22.对高校影视教育及其教学模式的相关思考
23.影视教育的现状与趋势——2006中国高校影视教育与学科建设高层论坛综述
24.中美高校影视教育比较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的影视教育为例
25.媒介融合时代的高校影视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26.突破与转型:对当下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的思考
27.影视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
28.论影视教育中的视听文化
29.高校影视教育课程的静态思考
30.把影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落到实处的思考
31.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大学影视教育初探
32.大数据时代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综述
33.CG环境下的中国影视教育
34.试论影视教育中的影视文化与审美认知
35.高校大学生影视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36.影视教育在中小学中的应用研究
37.普通高校影视教学必须建立大影视教育观——影视课程教学深化素质教育浅谈
38.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战略(上)
39.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合作的途径与方法
40.云南影视教育80年的发展与思考
41.陕西高校广播影视教育的现状、困境及应对策略
42.美国影视教育特点及启示——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
43.论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影视教育问题与策略
44.高校影视教育中教育媒介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45.运用影视教育资源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46.强化公共影视教育对提高农村社区早期脑卒中认知的价值
47.台湾高校影视教育现状管窥——以世新大学广播电视电影学系等为例
48.“影视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
49.影视艺术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兼论影视教育对于青年价值观塑造的意义
50.21世纪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与时代特点——兼谈面向新世纪的影视艺术教育
51.中国高校影视专业教育现状与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52.高校影视教育问题反思及对策探析
53.试论网络时代高校影视教育的立体架构
54.秦皇岛市高校影视教育现状及对策
55.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影视教育
56.国际影视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挑战——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主席唐纳德·J·泽坡拉访谈
57.构建高校影视教育新机制
58.影视教育中的实践主义新探
59.高校影视教育中技术与艺术协调发展研究
60.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影视审美教育
61.论高职院校开设影视教育的迫切性
62.当下中国影视文化的发展态势与理性思考——中国·长春首届“影视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综述
63.中国高等教育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64.略论加强影视教育中纪实素养培育的意义和方法
65.集众家之力开创影视教育新篇章——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影视教育高层论坛”综述
66.新媒体时代影视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67.影视教育的基本原则及多元方式
68.专门艺术院校与综合大学艺术教育之比较——从影视专业角度
69.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的合作探讨
70.实施影视教育的策略与原则
71.河北省高校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2.以信息革命为背景的视听媒介——对21世纪高校影视教育的思考
73.高校影视教育实践教学探析
74.试论数字化浪潮下的影视录音教育
75.解析精英教育——对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教育的调研
76.2015年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综述
77.现代影视教育的四个知识层面与任务型课堂模式
78.当代数字技术与中国影视教育
79.我国地方高校戏剧影视教育的实践性问题研究
80.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影视教育变革路径探析
81.影视教育与艺术课程
82.新媒体传播与影视艺术发展——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暨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综述
83.我国地方高校本科影视教育缺失专业支撑问题研究
84.影视教育在涉外型高校的意义及对策
85.江苏高校本科段影视教育现状与问题
86.影视教育协同创新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87.浅论高校影视教育与环境道德建设的关系
88.论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影视教育
89.高校影视教育与教学模式分析
90.普通高校影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91.艺术、人文、技术:中国影视教育的三维坐标
92.教育媒介在高校影视教育中的选择
93.浅谈影视教育与高职学生素质培养
94.高校影视教育中DV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5.影视教育的协同创新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2013年年会综述
96.地方高校影视教育教学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97.浅析影视教育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媒介素养指数概念分析
笔者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批判性地解读和鉴赏多种媒介信息与作品以及利用媒介获得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提升媒介素养的教育则为媒介素养教育,简称为媒介教育。①其基本内涵包括帮助人们获得新闻传播知识,提升对媒介传播规律和特质的认知,洞悉媒介运作和传播过程,调整对媒介信息的被动接受和盲从意识,最为重要的是提高公众的推理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媒介教育的目标是调适人与媒介的关系,促进人们在与媒介接触过程中获得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从梳理相关文献内容可以看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泛化”几乎迷失了明确的学术研究对象和价值。譬如,在某些高校,把媒介教育与传媒教育混为一谈。事实上,媒介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批判性地理解和应用媒介,而传媒教育则是培养传媒从业人员,尽管传媒从业人员同时也是传媒使用者,然而,两种教育的目标有着根本性差异。
个体的媒介素养是可以测量的吗?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媒介素养指数概念的由来之一;由来之二,各地不少研究者常常开展当地特定群体如大学生或中学生的媒介素养调查,甚至许多硕士学位论文专门研究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问题。由于此类调查没有提出媒介素养指数概念,其问卷设计、调查方法、数据处理方式均有巨大差异,基本上属于媒介接触行为调查,也无法进行深层和综合意义上的比较,只能进行单项目的简单横向比较,无法进行针对调查对象更深层次的纵向比较,从而开展普遍意义上的公众媒介素养测量与研究,致使研究层次和结论层级普遍偏低。假若有媒介素养指数这一概念的统领,就可以将此类研究推进一大步。
类似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方法层面的借鉴,譬如,我国每两年一次的大规模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科学素养(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显然是人们基本素质的构成部分,媒介素养作为其基本素质的构成部分,自然也是可以测量的。
那么,如何定义媒介素养指数呢?笔者认为,可以引入“基本媒介素养”概念,进行明确定义和测量,通过科学的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确立基本媒介素养指标体系,设定某个值为基准水平值,把100人中具备基本媒介素养水平值的个体数量定义为“指数”,如某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指数为0.08,即表示该校每100名在校生中,有8名具备基本媒介素养水平的个体,这样,无论是进行横向还是纵向等多维度的比较研究,均具有可比性价值和意义。
媒介素养指标体系的建立
确立媒介素养指标体系并设立科学的测量方法,是建立和完善媒介素养指数的基础。若从上述基本概念定义展开,媒介素养指标体系应当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呢?
关于媒介素养,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一是媒介教育的重点群体为未成年人,这个群体更易受到媒体不良传播的影响;二是媒介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媒介接触度,即与媒介具有一定频次和时间的接触和互动;2.媒介知识量,在接触媒介过程中,要具有基本的媒介常识和基本概念;3.媒介理解力,要能够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赏析媒介艺术作品。在接触媒介过程中,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具备相应的独立判断、思考和决策能力;4.媒介应用力,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获取相应的媒介信息、提升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利用媒介对社会有建设性价值的信息或作品。(见上页表1)
媒介素养水平即为上述4项指标的综合结果。与媒介的接触是提升媒介素养的基本条件,媒介素养水平并不完全取决于与媒介的接触度,尽管媒介知识量可能与媒介接触度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人们的媒介理解力和应用力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是包括媒介接触在内的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意味着在具体应用过程中,4项指标可有不同的权重,在指数研究过程中,要进行加权处理。
把上述4项指标作为一级指标,用以设定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对于一级指标权重的分配,可以采取专家问卷或访谈方式进行,即对数加权法。在某一区域选取若干新闻传播学和教育学专家,对指标按照其重要程度和作用大小进行打分,认为最重要的指标给4分,第二重要的给3分,第三重要的给2分,最不重要的指标给1分,最后统计每个指标共得了多少分,按每个指标的总得分来确定权重,将各个指标的总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可得出权重系数。对于二级指标权重的分配,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
为此,笔者进行了试验性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山东省内4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聊城大学、潍坊职业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及部分研究生,除了山东师范大学随机抽取了40个样本外,其余均为20个样本。
样本没有区分年级和专业,共收到有效样本答卷100份。经简单统计分析,学生们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配如表2所示,并且各校样本的答案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表2说明,在校大学生对媒介理解力是最为看重的,其次是有关媒介的知识,再次是媒介接触度。据笔者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资源严重依赖网络媒体,远远超过利用图书资料的情况。为此,他们把媒介应用力放在了最后一位,即对利用媒介表达自己、参与社会活动并不是特别看重。是不是山东省或我国所有大学生态度是一致的?其他群体又会是怎样的表现?这有待进行规模性科学抽样调研。
以上述调查方式和结论为基础,笔者将进行二级指标问卷的设计与试验性调查,确立二级指标权重,再展开对特定人群的抽样调查,最终为媒介素养指数的确立奠定基础。
建立媒介素养指数的意义
国内媒介教育的基础研究仍然十分薄弱,突出表现在基本概念不统一,基本理论体系框架远未清晰,如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等还没有形成共识。研究者们用“媒介”、“媒体”、“传媒”、“信息”、“网络”、“新媒体”等中心词分别与“素养”、“素质”、“教育”排列组合出数十个概念,各自对概念阐述的重点亦不相同,研究方向也有差异,并逐渐形成自说自话、自我封闭的态势,国际交流更是出现了障碍和不对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媒介素养理论研究和媒介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
笔者认为,通过抓住媒介素养指数研究这条线,可以很好地统领相关的研究方向和路径。
1.便于明晰和确立媒介素养研究的学术范畴。通过建立公众基本媒介素养指数,进行广泛的意见调查和实践探索,逐渐确立一套相关的概念体系,并对这些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加以明确界定,这是促进媒介教育这门学科迈向成熟不可逾越的阶段。
2.便于研制媒介教育的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社会群体,如中小学生、大学生、务工人员等易受媒介影响群体等,研究制定相关的媒介素养标准和对应的媒介教育目标,促进相关课程或教材的编制以及师资力量的培训。事实上,在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者在努力并已有成果在推广。如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中心、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等机构,已成为研究和实施媒介教育的重要力量。
3.便于测量目标群体媒介素养自然水平以及媒介教育实施后的效果。
4.便于开展媒介素养的比较研究。显然,社会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其媒介素养是不断提升的。因此,媒介素养只有在多重比较中才有意义和价值。换言之,媒介素养的比较价值远大于绝对价值。
有了媒介素养指数作为“衡量”的尺度,一方面,可以开展不同群体、不同区域、指标偏向等诸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差异性,针对差异性研发相应的课程、制订相应的媒介教育方式,必然比盲目地实施效果要好;另一方面,尽管媒介素养发端于西方国家,由于社会制度、价值观、媒介文化、教育制度等诸多差异性的存在,中西方对媒介素养会有不同的理解,对实施媒介教育会有不同的操作方式,但依赖于媒介素养指数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性,可以为国际交流奠定对话的基础。
1.我国文化发展现状及原因
随着各大新兴媒介传播速度的强大,当前中国的文化环境不断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多层次的文化也接踵而至。
1.1.当前我国文化环境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媒介力量的不断扩大,使得文化环境越来越复杂,本土的、外国的、现实的、口语的、团体的等等,许许多多的文化名词被出现在大众的生活里。但随之而来的负面文化的渗透,随着一些电视剧的热播,传达出多重文化,有些是可取的,但有些不仅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不利,还对生活的稳定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2.文化环境形成的原因
(1)文化传播媒介的冲击
报纸媒介到后来的广播、电视媒介以致到现在的新型媒介,例如网络。通过媒介宣传出来的消息,大众会很容易的就能接收到,而且作为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点。这是一种便利,同时也是一种对文化的巨大冲击,其中的一些谣言、虚假现象、不良价值取向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公众舆论的自由化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就是媒介透明化,公众舆论自由化。大众可以通过电视媒介,广播媒介,网络新媒介很方便接受各类信息,在各大评论网站上发表自己的想法,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种公众舆论的自由化虽然给大众有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心理平台,但舆论过于自由化之后其中的一些不良文化也就随之蔓延开来。
(3)媒介文化的主观理解
对于当前媒介力量的不断发展,人们能够通过一个公众平台去了解世界。但是媒介往往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大范围的文化浪潮,需要的是公众利用自身的文化水平去对这些信息加以加以辨别,进而学习到为人处世,和平共存的智慧,但是这就需要大众自己有一个正确的选择,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辨别事情,而不是一味的去接受。
2.《水浒传》与暴力文化
《水浒传》一直给人们树立的是一种坚定的英雄主义形象,但是仔细思考之后不难发现其中宣扬的带有一种鲁莽的暴力文化,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在社会中扩散。
2.1《水浒传》的文化环境
作为四大名著著称的《水浒传》向来是大众所追捧的文化名著,其中所宣传的108将才,都是一群勇猛的武将,个个身手不凡,为人耿直,行善除恶。它所宣传的文化,可以分为两个,一个是“忠义价值观”,另一个就是“暴力价值观”②。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暴力文化”,这种文化的体现非常明显,每一集里面都会有一个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是一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洒脱主义。杀了人不会被判刑,直接上梁山,还可以出人头地的干出一番大事业。
2.2.“暴力文化”影响下的“暴力价值观”
《水浒传》中的暴力文化虽然很让人有一种一吐为快的兴奋感。但是这种毕竟是一种不和谐社会的表现。他们太过于自我,太无视法律,莽撞行事、过于感性、没有理性分析,是一种很典型的夸张英雄主义,这样的一种暴力文化的体现就是暴力价值观。
暴力价值观的存在就是给犯罪、做坏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因为在《水浒传》剧中没有对这种暴力价值观做出正确的引导作用,从而使得这种错误的暴力价值观在社会中蔓延开来,在无形之中影响人们行为处事的作风。
2.3“暴力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
暴力价值观的存在对于社会和谐是一种极大的威胁,它的危害性很大,尤其是当代年轻人以及学龄儿童,他们的认知程度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受影响轻的人来说,他们会产生一些叛离的心理,有些就会很难与人相处;另一种情节严重的会做出一些恐怖事件,例如现在社会到处出现的一些纵火烧车、自焚、炸银行的事件。这些不能说是因为《水浒传》对其造成的误导,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其危害性。它们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会在心里留存影迹,在特定的时刻和特定的地点就会因为暴力价值观酿成不可弥补的错误。
3.如何有效的发展这种理论
大众传播媒介传输信息给我们受众,在没有一定的媒介知识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很少会有人对于信息有正确的辨别能力的,也就是要提高媒介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3.1大众媒体的正确导向作用
当前电视中的一些暴力场面,或者过于极端的英雄主义是非常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大众媒介在对其进行新闻报道或者是节目播出的时候需要有主导性,有正确的偏向,不能一味的处于中立态度。网络上不断蹿红出来的“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等等,还有引全国人民热议的“小月月”事件,南京“彭宇”案,母亲扔女婴等等,这些加起来不是说的单个事件,而是一种伴随复杂文化环境出现的一种价值观扭曲的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是在告诫大众媒介正确的发挥其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
3.2受众自身的修养
受众自身需要有好的媒介素养,在事件报道的时候,不歪曲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有明确、清晰的认识,能够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
对于自身的修养问题,受众需要做到几点: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2,要懂法,守法;3,具备一定的媒介知识;4,做一个理性支配感性的人。(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美)波兹曼,章艳,吴燕莛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1,[M].
[2]荣建华,《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2.1,[M].
[3](法)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1,[M].
[4]潘知常,《水浒传》:暴力美学的盛宴,中国论文下载中心,[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