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生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3 15:46: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学研究生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济学研究生

篇(1)

对于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虽然不是直接属于教育经济学理论范畴,但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教育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为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合理化构想,完善我国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一、我国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进展

1.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性质研究进展

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我们研究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前提,对学科性质的不同认识影响到对其他问题的认识。教育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自形成之日起,国内外学者在对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上存在诸多分歧。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社会科学,它从教育学和经济学这两门社会科学中分化出来,但又在具体内容上把教育学的知识和经济学的知识综合起来,分化与综合并进,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国内学者对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的不同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新兴的教育学科说、经济学归属说、独立的交叉学科说。总体上讲,国外学者更倾向于将教育经济学归属于经济学科。

2.我国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研究成果综述

我国现有对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涉及教材内容现状研究、人才分类培养研究、学位论文研究、人才培养现状研究等。其中,对教材的研究分析了我国教育经济学现有教材内容体系,提出我国教育经济学教材内容在重视宏观研究,介绍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始注重专题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在借鉴国外教育经济学内容体系的同时,注重体现中国特色,重视学科的本土化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的教材建设应注重概念体系条理化、研究视角多样化、研究领域丰富化。教育经济学教材建设对我国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关于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

近几年,研究生课程设置受到更多的重视。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的论文进行查阅和梳理,对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研究生课程设置原则研究;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及改革研究;中外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国外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的考察与借鉴;对美国和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对比和借鉴国内外研究生课程设置,发现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改进方案,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二、我国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成果综述

1.取得的进展

研究者对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关注在不断加强,研究的范围在不断扩展,既包括宏观上对学科体系、历史回顾和国外教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又有针对教育经济学这一学科具体的研究方法、人才培养和教材体系的具体研究。在对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上,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认识到,成为一门真正的交叉学科是21世纪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在研究方法、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应该向着交叉学科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关于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还是中外课程设置对比的研究都很丰富,这些研究指出了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能为我国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和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2.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综述可以大体窥见我国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和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状况。对于教育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研究大多数只是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现状的论述,缺乏针对性地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特别是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缺乏系统研究。笔者认为,只有对我国教育教育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薛天样.研究生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4-206.

[3]靳希斌.从滞后到超前:20世纪人力资本学说・教育经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50.

[4]黄海群,孙曙光.我国教育经济学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

[5]曾智洪.中美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2).

[6]张春,陈春硕.国内外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5).

[7]王善迈.关于教育经济学对象与方法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篇(2)

近年来,我国针对不同区域确定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促进了部分区域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这种现实的需求使得区域经济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也更加急迫。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学有着较强的实用性,使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始终,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认知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现状,还能够提升学生真正钻研并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总之,基于构建主义的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的研究,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必要性

1、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独特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更加精细化的学科,有着其自身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它主要是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来研究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某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未来空间及组织间的联系等等,它是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有着不同区域的异质性分析的特点。

(1)学科的综合性。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的形成是与其他因素相互联系的。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在现实研究中都是存在着特定的区域或者说是空间作为其研究的对象的,而该区域产生的所有涉及经济的现象都是要综合宏观经济、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以及地理、人口等知识进行研究的,这些宏观和微观的因素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也体现出了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2)较强的应用性。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很多的经济问题,不同区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经济环境下,特别需要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和实践上来对当前经济问题给予回答。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范畴,区域经济学有着其特殊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同时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讨论中,并在政策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二是通过国际化的视野,从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

(3)研究的区域异质性。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该学科的研究就有着区域的异质性。由于区域间存在着先天自然资源、后天社会政策等的差异,不同区域之间就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正是由于这个立足点使得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特点。

2、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必要性

正是区域经济学学科的这些独特性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内在的要求。也正是该学科的应用性、综合性以及区域的异质性,要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理论的实用性或者说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研究生的规模也在持续的增长,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以培养学术型的人才为目的,严重忽视了人才的应用性,导致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而不能真正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凡此种种都表明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时间培养的必要性。

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应该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从中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的人才。首先,实践培养能够使研究生更加系统和具体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学科理论以及分析方法。传统教学中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学科理论知识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真正地应用与实际生活中,实践教学的培养不仅增加学生主体性还能使之更好地理解理论并掌握理论的应用技术。其次,实践培养有利于研究生真正深入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探索其规律并掌握科学的实践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发挥学科的价值提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一门学科的价值往往是在于对人们或者说对社会有着怎么的作用,将区域经济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提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才是价值的真正体现。最后,研究生实践培养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刻苦钻研的动手能力等。总之,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有着其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该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是从心理学的理论出发,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深入研究形成的一种具有很强教学实用性的理论成果,它也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建构主义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真正地将理论用于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革新,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同时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开始建立一种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1]

三、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创新之路

针对当前社会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应用型人才的急迫需求以及该学科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等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来从研究生实践培养的教学方式、教学设施以及实践研究等方面进行教学的创新。

1、互动中的案例教学和研究型教学方法的运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不可或缺的。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互动学习,也充分体现了研究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那么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教学中可采用两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一是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两点,首先是案例选择的现实有效性。案例最好是典型的、综合性的、现实的,案例应该能够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相关,是研究生关注的问题,可以是经济新闻、区域经济变动报告等,案例可以是国内本土的,也可以是国际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二是研究型教学。通过提供研究生专题研究的机会,通过项目的设计到实施、分析等系列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2、实践基地及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

实践基地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保证发挥研究生实践的基础条件,更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首先,要想转变教学的方式,利用案例进行教学就要改善基础设施,如多媒体设备、校园网等设施,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更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可通过网络有效地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及动态,能有效地利用网络是研究生进行实践研究的必要条件。其次是建立校外等实习基地、实践研究基地等。学校可通过与企业或者政府部门的合作来为研究生的实习提供机会,通过真正的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更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个清晰的掌握,甚至可以根据微小的经济变化来预测全国的经济趋势。

3、“教―学―研”有效互动的结合

要想真正保证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转,就必须走“教――学―研”三者的结合之路。换句话说就是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与学的结合、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这是一种有效的互动型的教学系统。[2]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将自身拥有的丰厚的理论知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相结合,通过指导学生实践性的科研调查,提升理论水平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建议。而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也能够亲身调研,掌握更深层的理论知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形成自我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篇(3)

2016考研国家线已经,经济学类国家复试线A类考生为325分,单科(满分=100分)为45分,单科(满分>100分)为68分;B类考生为315分,单科(满分=100分)为42分,单科(满分>100分)为63分。2016经济学类国家复试线较2015年总分下降5分,去年为330,单科线并未变,具体看一下这两年的对比。

2016经济学类复试分数线

2015年经济学复试分数线

【点击查看:2016年考研国家线汇总】

篇(4)

摘 要:《宏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管理类研究生的通开基础课,对管理类研究生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与经济学研究生的经济学课程存在显著差异。分析了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15

*基金项目: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学科通开课《宏微观经济学》建设项目资助

收稿日期:2014-12-16

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和市场中理性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一般都被设定为必修课程,这一课程设置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将会奠定坚实而持续的理论素养基石。武汉大学向来注重对学生的复合型培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鼓励宽口径、多学科、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硕士)的通开课,《宏微观经济学》被设置为最为核心和基础的课程之一。这既是基于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特征与功能的考虑,更是出于对当前社会及市场对研究生毕业生的学科背景需求的回应。《宏微观经济学》在武汉大学管理类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开设已有较长时间,在给管理类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经济学思维素养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作者基于长期的教学经验及思考,结合研究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对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本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全国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产生些许启发。

1 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的必要性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系统学习《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经济学的特征与作用

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学问,对于科学揭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内在规律和正确理解人们的行为,具有深刻而独到的指导作用。清华大学钱颖一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具体来讲,经济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主要是各种间接机制(如价格、激励)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从“均衡”、“效率”、“福利”等视角展开分析。这些分析视角与方法,能使学习者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保罗·萨缪尔森在巨著《经济学》中提到,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另一位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则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因此,经济学对管理类研究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自己和别人作为理性个体的思考上,更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如何解决用稀缺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方面发挥重要的决策指导功能。

1.2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关系,也要求管理类研究生必须重视和学好经济学课程。尽管经济学与管理学表面上泾渭分明,在大多数大学的学科设置上都将两者分开(如设立独立的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超乎了一般意义上的学科关联,其内在的学科精神与追求是一致的,即都致力于解决社会稀缺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一方面,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基础,管理学是经济学的实践应用的产物。尽管现代管理学已经吸收了诸多学科的精华,成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但几乎所有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专家都认同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学科基础,离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管理学的学科大厦将不复存在。只有深刻认识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才能正确理解管理学中的许多理论与原理的真正内涵,也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管理学的实践行动要求,提升组织管理绩效。

另一方面,管理学是经济学实践化的产物。作为一门理论性的学科,经济学研究注重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重视解答“是什么”以及“为什么”的问题,而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如何做”的问题,注重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而经济学更重要地具有指导作用。如经济学家探讨的问题更多的是经济运行规律、经济现实分析及发展趋势等,而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者探讨的是企业或其他类型组织管理者应该如何行动。但是管理学关注问题的解决时,又离不开经济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这是许多经济学背景的毕业生后来成为知名企业家的内在原因之一。

此外, 经济学还为管理学提供了分析方法借鉴。钱颖一提出,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训练应从这三方面入手,而审视当前的管理学教学和研究, 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些分析方法和工具。只有掌握了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研究生, 才能运用和拓展这些方法, 去分析和研究管理领域的问题。

所以,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既有学科关联的要求,更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开设好这门基础课程,对于提升管理学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

2 当前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尽管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基本都开设了《宏微观经济学》,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重视,也没有建立大致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即便是管理类研究生群体,由于不同细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征的差异,也并未形成对本门课程的统一理解。结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实际,发现在当前该课程教学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需要引起主讲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

2.1 过于注重经济学理论推导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较为注重理论原理、公式、模型的推导和计算,而如果不注重这些方面的训练,似乎又很难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理论内在的原理及其依据,不能知其“所以然”。所以,经济学的教材充满了各种图表、数据、公式、模型、方程等,具有典型的数理和工程特征,这与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课程相比,理论推导与数理计算的工作量所占比重高出许多,让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无所适从,学习过程感觉较为困难。

2.2 忽视不同专业特征与要求

管理类研究生是一个包含多个专业的研究生群体,具体而言,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尽管都统属于管理类专业,但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宏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方面,比如,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对研究生的要求可能更多地涉及生产、成本、利润等方面内容,而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则对消费者均衡、市场结构等经济学内容较为倚重。在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容易忽略也难以将这些专业差异体现出来,而是进行统一讲授,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各专业研究生打好相关经济学的内容基础。

2.3 忽略学生的本科学科背景

当前,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同一高校录取研究生的本科学校和专业背景差异也日渐突出。在管理类研究生中,本科背景的差异格外显著。根据教学经验发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的本科专业背景中,理工科占40%左右,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背景的研究生占50%左右。那么,不同本科背景,使学生形成了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对经济学中许多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视角及深度千差万别,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有差距。当前的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也基本忽略了学生的这种背景因素,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导致学生在接受程度和效果上参差不齐,甚至部分学生产生抱怨的现象。

上述问题,在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较为普遍,并引起了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的关注,但当前鲜有教师和教学主管部门采取行而有效的系统措施进行解决,因而成为困扰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中的一大难题。

3 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思考

3.1 科学设定教学内容

经济学内容丰富,涵盖广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包含从宏观到微观、从基本概念到原理和应用、从消费者到厂商的完整体系。而这些,对于管理类研究生教学来讲,并非都是直接相关的,不同部分的内容对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以及未来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划分重点层次,并把握好不同部分内容的深度和详略程度,使得学生掌握本学科领域亟需的宏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为专业学习研究和未来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比如,对于大部分管理类研究生专业来说,宏观经济学中的“国际联系”等内容就可以省略。

3.2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除了理论学习之外,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的锻炼。这方面的要求对于管理类研究生的教学也同样适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管理类研究生难以真正通过参与组织管理实践,运用和检验所学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强调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发展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分析经济实践现象,通过分析实践现象验证和强化理论知识,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突出经济学的决策指导功能

管理类研究生学习《宏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和逻辑指导个人和组织的决策。而经济类研究生学习经济学课程的直接目的并不在于指导决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进行经济问题研究。因此,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在向学生清晰阐述经济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和理论内容基础上,突出其在经济决策中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决策原则和决策依据的分析。因为,正如赫尔伯特·西蒙所说,“组织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大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未来工作都会是组织管理,因而对于决策的方法、过程要求较高,而《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则是其进行管理决策的工具。

总之,管理类研究生的《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应该引起高校主讲教师与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切实提高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准公共物品 成本分担 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

2006年,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等三所试点学校率先开始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2009年推广至全部的中央部委直属院校,并鼓励各省、市、自治区选择省属高等学校开展改革试点工作。至此,我国研究生教育收费正式由“双轨”转为“单轨”,不再有“公费”和“自费”之分。2009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研究生培养国。研究生的培养势必是要从原来注重数量的粗放型发展转为提高质量的集约型。面对日益庞大的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是否合理、能否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都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研究生全面收费理论基础

(一)从公共经济学角度分析

萨缪尔森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将社会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三个部分。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这样的产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1]。公共产品由于其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应由政府提供,而市场在私人产品的配置上则更具效率。教育属于其中的准公共产品,兼具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特性。一方面,教育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部分的排他性,表现出私人产品的特性[2];另一方面,教育的溢出效应使其受益者不单单局限于个人还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效益。因此,准公共产品的配置需要政府和私人部门的共同参与。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相对于义务教育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研究生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的特性显著。

(二)成本分担理论及补偿

教育成本是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3]。在确定分担补偿标准时,主要基于受益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研究生教育由于其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所以对个人来说,能够产生极高的个人收益。而研究生教育所产生的社会收益却是低于个人收益,因为政府和企业每年向高校投入大量的经费,而政府的投资一般都来自纳税人,这样一来,受研究生教育的人实质享受了其他纳税人的资助,在提高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同时,降低了社会收益率。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很高,而社会收益率却是最低的,作为成本分担主体个人的研究生来讲,其上学应该缴纳一定数量的学费。研究生的教育成本应该由个人、家庭、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由于研究生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还有利于社会。在论述包含私人和社会需要组成要素混合的产品时,这种调整会使我们将税收理论转换为更为一般的补贴理论[4]。而此时政府就担当起了进行补偿的责任。

(三)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是指人身上具有的知识、技能,以及在生产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可以通过人对自身的投资实现的。舒尔茨看来,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比物力资本更为有利,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使人的社会收入分配趋于平等[5]。从宏观来看,研究生教育能够提供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从微观上看,教育的投资对受教育者个人有良性回报,它能促使人的经济价值升值,提高与改善人的未来收益[6]。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可以在带来更高的个人收入的同时赋予相应的社会地位。研究生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这种特殊的人力资本不仅存在于受教育者人体内,为个人所直接拥有,同时能提高受教育者的收入,为受教育者带来种种收益或满足;而这种收益或满足除了客观上有利于他人和社会外,基本上由受教育者个人直接获得[7]。因此,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即受教育者本人应该缴纳学费。

二、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的现实原因

1.研究生教育正由精英式向大众式教育过渡,教育供需矛盾突出,使本来就短缺的教育经费更加吃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无疑成为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机构和个人也就相应的增加了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鉴于此,我国近年不断扩大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相对于1999年研究生扩招之初的9.22万人,十年间研究生招生数翻了五倍。研究生的本质是精英教育,当研究生教育走向大众化矛盾就立即凸显了。尤其是当政府对研究生教育投入既定的条件下,教育资源是严重稀缺的。在大规模的扩招的前提下,国家拨付给研究生教育的经费却非常有限。这就造成了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

2.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效率与公平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重点。公费与自费订立的依据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就形成了“一考定三年”的局面。通过应试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往往只能反映学生的应试技巧,却很难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正是由于这种选拔机制,一方面会出现善考者进入公费行列,而善研者进入自费行列的现象,这与研究生培养目的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另一方面,公费与自费的确定,使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科研都缺乏相应的动力。在激励不足的情况下,公费生安于现状,而自费生三年间无论表现多优秀都无法免学费,享受国家下拨的培养补贴。从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来讲,政府所支出的每一项补贴都要使绝大多数人受益。而公费研究生教育的存在,仅仅使那些极少数的人受益。也是说政府在用公共纳税人所缴纳的税金造福极少数人。私人受益率高的准公共产品被赋予了大量公共资助,造了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三、研究生全面收费困境

第一,全面收费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单一的局面,仍未形成一个合理的成本分担比例。虽然改革后全面收费,学费成为学校的一项不小的收入,但是在其他方面没有改进。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迫切希望的到提高,希望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但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财政经费严重不足,研究生学费部分仅占研究生教育总经费的10%左右。从而可以看出,在高等教育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仅仅依靠国家单一的财政经费投资和学费收入解决日益增加的教育供求矛盾,作用时微乎其微的。自1997年高等教育全面收费以来,受教育者个人承担的学费不断上涨,按照收益原则,制定学费标准的依据应该是高等教育成本,但目前的学费却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联合制定的收费标准。因此,要确定合理的高等教育学费标准,就必须深入分析高等教育成本,在成本明晰的基础上,学费作为个人对教育成本的分担和补偿部分,确定出合理的负担比例。

第二,硕士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无形中抬高了贫困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但相应的资助体系却还不完备。如果硕士研究生也实行全面收费,会让那些本想可以争取免费读研的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望而止步,甚至出现放弃读研的机会。目前各高校研究生奖学金的获奖面往往只有30%~40%远不能适应全面收费后的需要。全面收费后,研究生奖学金至少要涵盖研究生总人数的60%~70%以上,而奖励的金额也要大幅提高。这就需要转变观念,积极拓宽渠道筹集研究生奖学金经费。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不仅不利于贫困学生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拉大我国的贫富差距。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公共支出的纯理论.1954.

[2]张学敏,叶忠.教育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1-134.

[3]靳希斌.教育经济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42.

[4]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4.

篇(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236-02

2008金融危机的爆发宣告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全面失败,使人们认识到西方经济学其实只是人类经济学的一种,它并不能完全概括人类经济的全部实践,不是指导经济的唯一真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大大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具有独特性的中国而言,其经济问题的有效解决、经济的健康运行只能依靠中国本土的经济理论。这给中国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在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和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加快培养创新型国民经济学人才已成当今高校的迫切任务。但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却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现有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其存在的问题,以重新构建科学可行的创新型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 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1.1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使经济活动的领域、形式不断拓展,因而对高层次经济方面人才的需求倍增。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因为拥有宏观视野和较宽的知识面而受到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具体的经济实体的欢迎,这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的高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但这一奇迹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因而加快经济理论的创新,构建中国的宏观经济理论并以之指导中国的经济实践成为中国经济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任务。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更使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认识到培养与中国经济实践活动相匹配的高层次国民经济学人才的重要性,相关的学科体系的改革正在进行,而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地位也将得到大大的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实际经济活动及管理工作的强劲需求给中国的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各高校也开始加强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1.2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

尽管拥有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中国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人才的供给不足,在数量上无法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当前的国民经济学学科在1998年正式成为官方认定的高校研究生专业,其前身是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以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为核心的经济学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原有的以计划经济理论为核心的国民经济学教育成为边缘的学科,长久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我国的高校中,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层次的国民经济学专业的设置都很少,由此造成了国民经济学人才供给的短缺。二是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不清晰。尽管国民经济学在我国已经被正式确立为一门经济学科,但是它与其他经济学科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问题并没有梳理清楚,形成了与其它学科分工不明确的尴尬局面,例如,是否应将财政学和金融学划归于国民经济学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目前,虽然各高校纷纷建立了国民经济学专业,但对于这个专业如何建设、人才如何培养等方面的基本认识不同,因而各取所需。国民经济学专业好像变成了一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真正具有国民经济学专业知识的教师严重不足,长此以往,国民经济学教育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2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多集中在硕士研究生层次。全国国民经济学硕士点有50多个,而拥有国民经济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在全国只有9所,专业基础教育与高层次教育严重脱节。专业基础教育的薄弱,无法在数量和质量上使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生源得到保障。许多报考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薄弱的学科基础使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在有限的学习期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补充基础理论和知识,因而大多无暇顾及科研活动的开展。而且,即使参与科研活动,也难以有所建树。

2.2 培养模式陈旧,团队建设不足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基本上仍沿袭80年代初的导师个人负责制的培养模式。这种传统模式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导师团队,缺乏集体智慧的碰撞使学生无论是在信息的获取,视野的拓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方面都无法得到有效突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只能成为空谈。由此必须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加强导师之间,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利用集体智慧提高整个团队的理论创新和应用能力,优化高层次国民经济学人才的培养环境。

2.3 课程体系建设有欠科学性

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有欠科学性和严谨性,无法满足学科发展的基础要求。首先,由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定位不清晰,缺乏对学科核心课程的统一认识,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内容五花八门,随心所欲,并且很多情况下为迎合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而进行课程设置。国民经济学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病中的应用性学科,强调宏观性、综合性、战略性、对策性和前瞻性。过多迎合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求而设置课程、不注重学生核心理论基础的积淀,使培养出来的人材很难对复杂的宏观经济情势做出正确的及时的判断并据此提出合理的对策。其次,学分要求太多。我国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3年,学分要求太多,使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应付考试上而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应的科研活动。再次,软件实验室建设不力,实验课程设置不足。当前市场对国民经济学硕士毕业生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如政府部门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功底的政策研究人员,实体部门则需要动手能力强的操作人员。实验课程设置不足使学生们无法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动手能力的缺乏是毕业生无法满足实体经济部门的具体岗位的要求。

3 创新型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3.1 构建基础教育,加强生源建设

为提高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性和实践能力,必须有效地解决其生源质量不高问题。为此,拥有国民经济学硕士点的高校应及时拓展国民经济学本科专业教育,一方面可以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为国民经济学研究生教育提供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生源,使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更专注于科研活动的开展,在创新性研究方面有所建树。

3.2 整合师资力量,加强导师团队建设

国民经济学的宏观性、综合性和对策性要求集体智慧的集聚。由此,改变传统的“单人指导”体制为“团队指导”体制,加强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团队建设势在必行。建设特长优势互补、专业知识强强联合的导师团队,可以有效整合各位导师在国民经济学不同研究领域的知识积累、前沿性思想、理论成就及实践经验,拓展学生们的研究视野,专业知识、发散性思维,为研究生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加强具有科学性的课程体系建设

针对当前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其基础理论功底差距较大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考虑及时加强本科专业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专业基础的厚薄对国民经济学研究生们分为不同的培养类型(研究型和专业型)并据此设置不同的学制和课程体系。例如,研究型研究生的学制可以设定为三年,课程设置注重创新性学术研究;专业型研究生学制可以设定为2年,课程设置应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性科研能力又可以满足实体部门的人才需求。

3.4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研讨会制度

为提高研究生们的科研兴趣和水平,应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研讨会制度,定期举行研究生研讨会,例如,每周一次,这在很多高校已经有所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将研究生讨论会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打破导师界限、年级界限和专业界限,由多位导师组成了研究生指导团队,共同公开组织定期研究生研讨会。通过专题讲座和研讨,可以开阔了研究生的视野,营造启迪智慧、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学术研究氛围。

3.5 采取多元化形式,加强实践教学

要提高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对于实践教学而言,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如可以加强软件实验室建设,开展校内模拟实训教学活动,也可以加强同经济实体或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支持研究生到校外现场实习,使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能力。另外要鼓励研究生们积极参与课题申请或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注重发挥研究生个人特长和才能,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瑞.国民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篇(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11-01

一、独立学院的就业现状

1.独立学院的学生被认同度低

由于独立学院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知名度较低,教学不够成熟,在与其他高校相比时,竞争力相对较弱,得不到较高的认同。外加近些年高校不断扩招,使得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2.部分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部分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牢固,不具备所学专业的职业素养,缺乏实际动手能力,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因而,在与其他高校的学生进行竞争时,处于劣势。

3.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存在问题

部分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往往只重视薪水福利待遇,而忽略了自己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工作经验的积累。眼光过高,不愿意去一些中小城市从基层干起,转而选择一些诸如北京、广州等竞争激烈的大城市,进而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整个大学生就业环境恶劣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阶段, 外加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新增就业机会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片面强调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大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难度。

2.学校的专业教育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学校缺乏对所设置专业发展动向的了解,因而在对人才的培养上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专业知识陈旧,更新速度慢,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学校片面地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造成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偏低的局面。

3.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做的较少,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缺少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学校对就业趋势把握得不够透彻,缺乏与外部企业的交流,造成学生的就业渠道狭窄,不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

4.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就业目标和职业规划

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单纯地为考试而学习,缺乏对职业规划。导致自己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能力差,欠缺专业素养,也不具备相应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发展观。

三、为了改善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困境,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学校应该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增强专业特色,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为尽快适应职场做准备。此外,学校还应成立专门的市场调研部门,了解和预测专业发展的趋势,进而调整和改革现有专业的教学模式,在专业教育上积极创新,从而培养出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2.学校可以加强与外企的联系,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

学校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建立企业资料库,为学生进行就业推荐。把就业信息通过学校网站、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就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另外,学校还可以在企业建立就业实习基地,通过与企业签订合约的方式,实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拓展学生的就业市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让学生充分了解就业的形势和政策

3.1指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就业形势,提早做好准备,并将职业指导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教育。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为不同类别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的短、中、长期学习目标,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和适合什么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善教学方法,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2学校应加强学生就业工作队伍的建设,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就业指导的服务水平,定期的邀请就业方面的专家来学校进行就业政策的讲解和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的相关政策。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人才市场进行合作,依托其强大的市场资源为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指导。

4.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其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中去。

4.1当学生刚开始接触专业知识的时候,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2在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要引导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4.3待学生掌握了专业技能之后,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4.4最后,在学生面临择业的时候,要着重向学生介绍有关就业形势和政策,传授求职经验和技巧,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角色的转换。

5.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学生去基层工作

学校可以结合当前就业形势,通过校报、学校网站等媒介来宣传就业政策。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使学生走出毕业就去往大中型城市的就业误区,做到不扎堆、不盲从,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鼓励学生去往中西部地区参加一些基层工作。为此,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定期地组织在校学生走访基层,从而增强学生对基层的了解,培养他们服务基层的意识,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6.结合政府的政策,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6.1把创业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部分,通过在学校定期的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学生对创业的了解。

6.2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培训。如配备专业的创业导师,提供创业场地等,以创业成功的例子作为教学题材,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创业信心。

三、结语

总之,独立学院只有结合社会发展趋势,明确自身的办学目标,在专业教育上不断地开拓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才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环境问题;经济学;生态技术

一、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但要有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亚当·斯密所描绘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时,就出现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机制的某些缺陷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使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一)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环境既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环境实物资源,也包括环境容量、生态平衡和调节、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资源。其中一些资源可以被所有人共用,一些资源被一部分人共用,还有一些资源被私人利用。这就涉及到环境的物品属性分析。经济学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共有资源是具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物品。将物品属性分析引入环境领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环境质量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像清新空气就是最纯粹的公共物品,既无消费的竞争性和也无排他性。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同一环境物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一个人不论付费与否,都不能从这一环境物品的消费中被排除出去,即环境质量作为公共物品,使得无法、很难或不必对其进行收费,私人企业赚不到利润,市场机制就无法激励其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来提供清新空气这一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是失灵的,必须政府干预,由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

2、环境资源的共有资源属性。像森林、地下水、野生动物等就是典型的共有资源,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由于共用资源产权不明以及不能或很难向使用共用资源的人收费,即人人都可以自由取用而不负担成本,必然导致环境资源消费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滥用环境资源。以我国的草场为例,由于草场属于共有资源,任何牧民都可以随时到牧场免费使用牧草,牧民们为了从牧场上获取最大收益,竞相增加畜牧数量,结果导致出现过度放牧现象,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毁灭性破坏,这就是“公地的悲剧”。经济学分析认为,当今社会,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与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有密切关系。

(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环境污染是指经济活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经济学认为,“市场之所以能有效率的运作,是因为价格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传递了信息。然而,有时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当一种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不反映到市场价格中的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的内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当企业或个人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环境时,便有了外部性存在;(2)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不一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价值规律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这种非市场性的影响,对社会有利的称为正外部性,对社会不利的称为负外部性。将外部性理论引入环境领域,实质是把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放到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中考察,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性,产生了不能全部反映到市场交易价格中去的额外社会成本。如上游化工厂向河流中倒入废酸液,使下游的游乐场所不能用于游泳或钓鱼。由于无须向任何人赔偿损失,从而导致外部不经济的产生。由于环境污染并不构成私人生产成本,必然出现企业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这一差异被转嫁给社会和公众,外部性成本的顺利转嫁,必然导致这种带有负外部效应的物品的过度供给行为,使资源配置扭曲,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社会福利损失。

二、环境政策的创新:与市场的整合

(一)国际的启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环境问题既要用足市场机制,又要依靠政府干预,但政府的干预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提,以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近10年来,西方国家环境政策手段已经开始由传统的命令——控制型手段向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转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1年提出的《关于在环境政策中使用经济手段的建议》,建议成员国更加广泛、坚定地采用经济手段,以作为其他政策手段的补充或替代。该建议提出了4类经济手段供成员国参考:一是环境税和收费;二是许可证交易;三是押金制度;四是财政补贴。该建议推动了经济手段在欧美国家的应用。

目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已有许多国家征收环境税,尤其是欧盟一些国家,已将环境税作为优先使用的环境政策工具。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凭借其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新税种。它主要有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行为税和有污染的产品税两种。前者如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税;后者如含铅汽油税、含氯氟化碳产品税。发达国家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环境税是燃料环境税,如对含铅、无铅汽油实行差别税,对含硫、含碳燃料征收硫税、碳税等。

对我国来说,应借鉴发达国家对污染大户课征高额环境税的做法,大幅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待条件成熟再逐步向环境税过渡。排污收费标准的提高和收费方法的改革,在短期内可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社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是有利的,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开动脑筋来控制污染,降低环境成本,最终也能使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

(二)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起源于20世纪初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以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所表述的政策措施为代表,即为了消除外部效应,对产生负外部效应的单位征税或收费,对产生外部正效应的单位给予补贴,这就是“庇古手段”。虽然这种环境经济政策需要政府对费额、税率制定的科学性,但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会产生动态有效的刺激,促使企业开发新技术,新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因为每一单位的污染削减,都将以节税的形式得到回报。随着20世纪七十年代著名学者科斯的“产权理论”的兴起,运用“科斯定律”来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发展。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污染问题是相互的,因为制止污染也会给企业造成损失。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换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利(产权)的交换,那么污染权也能够交换,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使污染问题达到最有效率的解决。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排污权交易、自愿协商为代表的“科斯手段”。排污权交易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市场主体的自发的趋利避害本能和市场交易工具,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进行环境保护。即政府向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企业根据排污许可证向特定地点排放特定数量的污染物,排污权是可以买卖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排污权。“科斯手段”的管理成本低,有利于刺激企业革新技术,减少污染排放,以多余的排污权在市场交易而获得利润回报。

综上所述,环境经济政策与命令控制型政策相比较,命令控制型政策需要直接决定污染控制,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强制性,以政府行为为主;而环境经济政策是为污染控制提供财政上的激励,不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诱导性,以经济主体参与为主。通过要么在污染者与公众之间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如环境税收或收费、财政补贴和产品税等;要么创建一个新的市场,如排污许可权交易,使经济主体以他们认为最有利的方式对财政刺激作出自主反应,从而达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的目的。

三、更好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综合利用资源

1、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有的国家发展以节能、节材、节水、节约资本等重效益、重品种、重质量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制度;有的国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深加工、精加工的“朝阳工业”转变,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2、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多国家提倡废物资源化,把再生资源称为“第二次物料革命”,或“第二矿产资源”。例如,巴西、意大利每年所消耗的贵金属几乎全部来自再生,其他废旧金属的80%~90%均被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为减少水资源消耗,有些国家工业用水的回用率已接近100%。

3、对资源内涵的认识愈来愈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注重物质投入的外延正在向注重资源内涵扩大的方向转变。如回收利用垃圾也能创造新的价值,日本对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90%,法国每年从垃圾中回收废纸占造纸工业原料的40%。现在世界各大国正在进一步对回收垃圾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荷兰正设计用“雨”(利用雨水下降冲击力)发电。此外,将还有更多的替代资源、人造用品面世。

(二)推行清洁生产。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首先提出清洁生产,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中国21世纪议程》将清洁生产定义为:“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很多国家为推行清洁生产,正在实施“零废物排放”工业(简称零排放工业或闭环式工业),其实质是从生产过程和产品两方面理解的:一是就生产过程而言,为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将生产过程中一端的废弃物排出,转为另一端的原料输入的方法;或者将一个生产部门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个生产部门的原料供应;二是对产品而言,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一些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也称“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其含义是指能够保持社会环境和对人类无害的产品。例如,德国制造世界第一种生态轮胎、生态电视机、生态冰箱,日本制成生态电池、生态塑料渔网,加拿大开始生产实用的燃料公共汽车(无污染物排放),美国研制出生态服装,瑞典推出一种生态画,我国生产出安全、营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等等。可以预料,绿色产品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三)树立生态技术观。每当新科技成果向经济建设转化时,总会带来生产的大发展,产生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质变效应。然而,进一步深思,又发现另一种倾向,大多数技术的应用,如果是以单一目的性——经济效益为前提,那么技术越尖端,单一目的性越明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就越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技术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这主要取决于人类自己,而非技术本身。

21世纪的技术观应当是生态技术观。生态技术观的含义为:1、科技发明的指导思想,要坚持技术的单一性目的与多元性目的的统一,即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双重目的,或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多重目的;2、科技成果的应用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内在承受性和外部承受性,如资源再生循环技术、环境无害技术,都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

我国2000年经济发展目标规定:“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将经济发展区分为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这是人类在发展上的一次跃进。旨在把经济发展引导到低投入、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持续发展道路上来。

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展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基础的支撑,但随着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这种支撑已越来越薄弱和有限。因此,越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以获得长期持久的支撑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要更好地处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让人始料不及的“失控”现象。如作文课上,当老师拿出一只碗时,一下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唤醒了他们许多关于以往生活的记忆,这时,学生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真实、深刻、真挚的,他们急于向外界传达自己的兴奋情绪。在老师看来,孩子们应该有秩序地一个一个表达他们的独特感受,但实际上,13、4岁孩子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老师能直面这些“失控”,而不是声色俱厉地大声呵斥,不注重教师权威,而是坦诚地与之进行沟通和交流,灵活处理,学生真实情感的激发及愉悦感的体验会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真实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是学生易于动笔主动性的前提保证。

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时,她想让学生回答的是与碗有关的生活片段及感受,但因为问题太随意,没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和内涵,也是导致下面出现不着边际的回答的原因之一,使课堂教学环节向意想不到的“失控”场面发展。因此,问题情境的有效设置是学生易于动笔主动性的思维活化。

当学生入情入境进入到写作状态之后,学生已经历了认知与情感发现的过程,或形成了一定的问题,或产生了积极的情感,或具备了写作的兴趣与动机,或理解了教师的期待和自己的职责。此时,教师应继续强化情境的感染力,引领学生以高度积极的状态全身心亲历体验过程。而体验感悟的过程就是学生探求未知,易于动笔的过程。因此,强化情境感染,促进思维与情感双向发展是学生易于动笔主动性的策略优化。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十年的寒窗苦读,造就了今日的大学生活,然而不少大一学生因为没有了高中时那种一心奔着高考的目标,而且不适应大学宽松的管理制度,便产生了一种迷茫的感觉,暂时失去了学习目标,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整日变得无所事事,游荡于大学校园里,殊不知,大学才是人生学习的开始。

二.经济学分析

(一)为什么上大学

1.漫步在娴静、美丽的大学校园里,你何曾想到上大学的成本究竟是多少呢?现在就让我们算一算,首先,大家想到的一定是每年的学费多少,住宿费多少,伙食费、教材费及资料费多少等。这是培养一个大学生的直接货币支出,但它是上大学的全部成本吗?答案是否定的,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就是说,我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就必需放弃其他东西,例如当你有三个小时的空余时间,可以用于听一场音乐会或读一本书,为了得到听一场音乐会的享受就必须放弃读一本书的乐趣,经济学中把这种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其他的东西称为得到这种东西的机会成本。因此,我们就会明白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决不仅仅是以上我们所说的成本,它还包括另外一种成本——机会成本:

(1)家庭方面

这种机会成本包括父母所付出的艰辛,以及父母为培养孩子所放弃的东西,例如,一个母亲为了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放弃了收入颇高的工作进行陪读,那么,这份工作的收入就是孩子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如果把父母为培养孩子上大学所放弃的各种机会和所受的艰辛都折算成货币,那么机会成本就非常大了。

(2)个人方面

如果一个人不选择上大学,那么他用这四年宝贵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所得到的收益都可以视为机会成本。比如他可以选择参加工作,那么这四年参加工作所赚到的钱就是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2.既然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如此之大,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择上大学而放弃参加工作或干其他的事呢?

人们预期上大学的收益大于参加工作或干其他事的收益,因为上大学并不是一种消费而是一种投资,即人力资本投资。投资与消费不同。消费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经济学家称为效用)。消费以物品或劳务消耗完为结束。例如,你吃一个苹果得到了满足,苹果吃完即为消费结束。而投资是为了获得收益,而且收益要大于投资支出,投资才是有利的。我们接受教育主要不是为了获得效用,而是为了以后的收益,即由能力提高引起的收入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是高的,而且一直在提高。

那么,上大学的收益有那些呢?上大学的收益也表现在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两个方面。其中货币收益是指完成大学教育者在未来的终身工作中所获得的总收入中比未能完成大学教育者多出的部分,在数量上等于大学毕业生与当初素质相当但是却没有上大学者之间在终身收入上的差别。国家统计局社会经济调查队对1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资料表明,贫困家庭就业者的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家庭。如下表所示:

高低收入户受教育程度对比(%)

户主文化程度月收入100元以下月收入1000元以上

大学121.1

大专3.319.1

中专3.912.2

高中18.719.7

初中39.420.3

小学21.25.9

其他12.61.6

由此可见上大学的货币收益是想当可观的。上大学的非货币收益则包括社会地位或声誉的提高,对各种娱乐活动欣赏能力的提高等等。显然上大学可以由能力的提高引起收入的增加。目前,在众多的招聘信息中,不难看出,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工资高于专科毕业生,研究生的平均工资又高于本科生。而博士生的工资则更高,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明上大学不是消费而是一项有利的投资。

(二)怎样读好大学

1.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当今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如何才能使自己拥有一席之位成为许多大学生关注的问题。我想我们的首要选择便是读好大学,提高自身能力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读好大学呢?

首先从个人因素考虑便是摆脱心理困惑,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习是一个不断支付学习成本,不断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它的本身是需要学习的。

我们常说某某学生会学就是说该同学学习同一种知识获得同样的能力所花的时间比别人要少。而说某某学生不会学习,则可能是该同学由于学习经验少,学习方法不适当等原因,在学习同一种知识或获取同样的能力时所花的时间比别人要多。但无论哪个学生只要坚持学会不断的积累经验。改善学习方法,变得越来越会学习。平均学会一个单位的知识或获得一个单位的能力所花的时间不断的缩短,也就是说学习的平均成本随着知识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即学习成本下降规律,这个规律可以用下图所示的学习曲线来表示:

学习成本

(小时/单位)

0知识量

学习曲线

我们要用这其中所蕴涵的经济学原理来指引我们更好的学会如何学习,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2.从供给与需求方面考虑,在其他外部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若老师能提高授课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课堂就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丰富的知识。如下图所示:

当老师提高授课效果时,不但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了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使学习需求曲线由D1向右移动到D2,同时,老师的授课供给曲线由S1移动到S2,这样一来,新的供给曲线和新的需求曲线形成了新的均衡,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3.学校要强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虽然说学习主要在于个人,但外部环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下面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一下学习的最优选择。经济学是一门假设的学问,现在让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婷婷与小霞是同一寝室的两名同学,假定晚上这两名同学可以有学习和闲聊两种选择,而且两个人都不知道对方是如何选择的,她们做出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收益,如下图所示:

婷婷

闲聊学习

1010-55

5-51010

小闲聊

霞学习

在这个博弈中,如果小霞闲聊婷婷学习,那么小霞会影响到婷婷,反之亦然。但如果小霞和婷婷都选择学习的话,将出现纳什均衡,每个人都将得到10的收益,反之亦然,由此可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学会用经济学原理分析问题,从而做出最优选择。

三.结论

以上的经济学分析,从机会成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告诉我们上大学的重要性,用经济学的思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走出心里困惑,明确学习目标,在大学中权衡利弊,从而做出人生的最优选择——读书。同时,老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学校要加强管理,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四年里读好大学,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美)曼昆(Mankiw,N.G)著;<<经济学原理>>[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3,8

上一篇: 建筑工作经验总结 下一篇: 社区行政业务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