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3: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师培训中心后勤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项目任务和名额分配
(一)中小学教师骨干体系建设计划。
此项计划中的六项任务另文安排并通知。
(二)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
1.“阳光师训”项目。
(1)“阳光师训”市、县级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全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
培训计划:共39000人(分市任务分配见附件1)。
培训期限:每期3天(不少于20学时)。
实施时间:2012年7月至11月。
承办单位:各市(区)教育局。
(2)“阳光师训”省级送培到县项目
培训对象:项目实施所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
培训计划:共3500人(任务分配见附件1)。
培训期限:每期3天(不少于20学时)。
实施时间:2012年7月至9月。
承办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项目实施的具体安排由省教育厅研究确定后另行通知。
2.骨干教师省级研修项目。
(1)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省级研修
有关项目实施的具体要求,按照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12年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省级研修的通知》(陕教师办〔2012〕8号)执行。
(2)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
培训对象:全省中小学骨干班主任。
培训计划:共1000人(分校项目任务及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2)。
培训期限:每期7天。
实施时间: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
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3)高中骨干教师省级研修
培训对象:全省普通高中在职骨干教师。
培训计划:共3100人(分校项目任务及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3-1、3-2、3-3)。
培训期限:每期10天。
实施时间: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
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咸阳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安康学院、商洛学院、延安大学。
3.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项目。
(1)“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主讲教师高级研修。
研修对象:经“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总协调机构认证、各市拟承担2012年核心课程项目培训教学任务的主讲教师。
研修计划:50人(分市名额分配详见附件4)。
培训期限:每期7天。
实施时间:2012年7月。
承办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2)“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核心课程学科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全省中小学各学科教师。
培训计划:2000人。(其中V7.2课程1500人,V10课程500人,分市名额分配详见附件4)
培训期限:每期7天。
实施时间:2011年6月至11月。
承办单位:各市教育局。
(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远程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全省中小学各学科教师。
实施时间:2012年7月至12月。
承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陕西省电教馆。
有关该项目实施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4.特殊教育教师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全省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
培训计划:100人(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5)。
培训期限:每期10天。
实施时间:2012年6月至12月。
承办单位:西安特教师资培训中心。
5.民族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全省民族中小学骨干教师。
培训计划:50人(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5)。
培训期限:每期10天。
实施时间: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
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三)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推进计划。
1.省级校本研修实验区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省级校本研修实验区16个。
承办单位:在2011年“校地共建”基础上,继续委托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延安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宝鸡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安康学院、商洛学院、榆林学院、宝鸡教育学院做好13个校本研修实验区建设,委托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建设3个直属实验区。
2.市级校本研修实验区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市级校本研修实验区20个。
承办单位:各市(区)教育局。其中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榆林市、延安市、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各2个,杨凌示范区和铜川市各1个。
3.小学校本研修引领者研修项目。
培训对象:承担小学校本研修引领和指导工作的各市、县级教研机构、培训机构和小学教师。
培训计划:500人(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6)。
培训期限:每期7天。
实施时间:2012年4月至11月。
承办单位: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4.高中阶段校本研修引领者研修项目。
培训对象:承担普通高中校本研修引领和指导工作的各学科教研组长或优秀教师。
培训计划:450人(分校项目任务及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7)。
培训期限:每期10天。
实施时间: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
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二、有关事项
(一)请各市(区)教育局结合本地实际,根据附件1—附件7所列名额,严格掌握条件,认真做好培训对象的遴选推荐工作。要按照各承办单位的培训通知,分项目、分学科、分期次落实培训对象,名额到校、通知到人。务必在培训开班前10天将填好的《推荐对象信息一览表》(详见附件8)以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发送到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和有关培训院校,并督促教师按时足额参加培训。省项目执行办公室将对各市(区)参训学员报到情况适时进行通报。
(二)各项目承办单位在接到项目任务后,根据培训任务和要求,应尽快研究确定项目实施时间,拟定开班通知和学员报到通知书,及时发送至各市(区)教育局,同时报送省项目执行办公室备案。要根据省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培训方案,从课程安排、专家队伍、培训资源、教学设施、后勤服务等各方面积极筹备,并在开班前10前将最终确定的培训实施方案上报省项目执行办公室。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精心组织、认真实施,高质量完成项目培训任务。
所谓培训机构标准化建设,就是使机构在师资、用地、校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学生生活服务设施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标准。
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是我国教师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享受进修或培训的权利和履行业务提高的义务,促进终身学习和提高专业水平,推进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是当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把教师培训工作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指出:“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笔者通过调研和评估发现,不少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至今仍不能适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需要,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甚至仍有部分教师培训机构发展举步维艰,处在生存的困境之中。
一、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政府重视不够,经费筹措不力。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由于部分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进修学校的地位和功能认识模糊,没有把教师进修学校建设放在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的战略位置上;没有在教师教育的事业规划、经营投入、基础建设、技术装备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按照先一步、高一筹、优一等的需要,切实给予优先考虑,重点予以保证,导致统筹无力,经费不足,运转困难。
(二)硬件建设滞后,办学条件薄弱。
目前,中小学普遍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或多功能教室、微机室、语音室等,而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远远滞后于中小学。部分培训机构缺少合格的教师培训场所,缺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活动室、图书室等,教师培训主要靠借用城区部分学校教室,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地点不确定,给教师培训期间的食宿带来了诸多不便,加重了教师的经济负担,同时对培训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形成了较大程度的制约。
(三)软件建设乏力,师资素质偏低。
教师培训师队伍是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核心要素。部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师资队伍仍存在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知识结构及工勤服务人员、管理人员与一线教师结构比例等,都存在结构不合理,甚至是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从年龄结构来看,中老年教师偏多,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偏少;从学历和职称结构来看,本科学历、中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较高,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很少,高级职务教师比例有待提高;从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来看,有的学科没有专任教师,有的学科只有一两名专任教师,有的学科则较多。有的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比例过大,专任教师人数比例偏小。
二是师资来源渠道单一。目前许多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师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中小学调入,二是从高校新毕业生聘用。由于许多调入者未经过统一选聘、考核等程序,专业水平、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都无法保证,新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不接地气”的教学很难受参训教师欢迎。
三是专业素质偏低。不论是机构的专职教师还是来自一线和教研机构的教师都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不熟悉中小学、幼儿园教学实际,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有直接指导作用的学科培训很少,培训缺乏针对性。
(四)机构职能交叉,培训资源浪费。
县域内职能接近的机构交叉培训现象较多,如教师进修校、教研室、教科所(室)、电教科等,它们基本上都是服务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却多年来一直分设,各自开展听课、评课、聘请专家讲座、教科研成果评比、课题申报等活动。有些县域教师培训机构即使合并了,也是各做各的事,根本没有实质性地整合各类资源,造成重复培训,浪费有限的师资资源,严重地干扰了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正常工作。
(五)教师培训与教师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培训大多自上而下,很少考虑一线教师的需要与意愿,形式基本是“你讲我听式”的专题讲座,辅导教师基本是单一色的培训机构自己的师资,地点基本是在培训机构内,或把参训者集中在所在乡镇的某一所学校内,还没有形成县、乡、校的培训网络。培训内容统一,形式单一,培训者面孔经年不变,培训效益微乎其微。
二、加快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的举措
自“十二五”以来,教育部先后出台相关文件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工作,把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抓手。
2011年11月29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教师〔2011〕26号),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提出了新标准。2013年5月6日,《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要求从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改进培训内容,转变培训方式、强化培训自主性、营造网络学习环境、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建设培训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培训管理八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结合现阶段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笔者认为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是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前提条件。
提高认识,准确定位是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本体职能,是当前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政府对教师培训所持的态度,直接影响教师培训的发展及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所以,各级行政部门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职能作用的认识应与国家要求一致,明确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是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是促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省有关部门应将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和教师培训业绩纳入教育乃至地方社会发展的总体评价指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加强政府统筹,力求办学条件标准化。
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必须有与教师培训相配套的硬件设施。例如教学设施设备、图书馆、微机房等都应该俱全。努力打造设施设备齐全,环境优雅,集学习、食宿、娱乐于一体的教师培训基地,为实现高质量的培训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县级政府要加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统筹力度,特别是在教师培训基地管理体制的进一步理顺、教师教育经费的进一步落实、教师培训的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方面,要加大政府的政策、经费保障力度,真正落实教师培训和基地建设的政府责任。
2.培训机构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观念,主动寻求内涵式发展,给一线教师提供更多实用的课程。教师培训机构要做到有为,从而提升机构在当地中小学校、幼儿园指导管理中的地位,发挥作用。
3.构建开放的办学机制,促进优势互补。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积极推进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建设,促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相关机构的整合和联合,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形成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的组织协调、服务支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培训对象需求的多样性、结构的多层次化需要,培训机构可通过树立开放的、合作沟通与资源共享的理念,完善“上挂、中联、下辐射”的教师继续教育格局,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的教师培训网络。所谓“上挂、中联、下辐射”,指的是在继续教育过程中,重组资源,实施上下联动、左右相助的办学策略。对“上”,借助有关高等院校、省市教研部门等的优质资源,发挥他们的后盾作用和指导功能;对“中”,整合同级的有关师资培训机构、教研机构、电教机构和重点中小学的优质资源,发挥他们的协作功能和资源优势;对“下”,开放各下属乡中心校师训点及城乡各学校的优质资源,发挥他们的基地作用和辐射功能,实现资源共享。
(二)培训团队优良化是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关键所在。
师资、管理、课程是立校基石,也是拉动培训机构发展前进的三驾马车。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培训者队伍,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当前,教师培训的发展趋势对培训者提出了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一位合格的教师培训者应该是培训理论的研究者,是培训资源的开发者,是培训课程的设计者,是培训教学的指导者、合作者,是培训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服务者,并将这些角色融为一体。为此,教师培训机构要把对培训者的培训放在培训工作的先导地位。
一方面,加强培训者培训。可通过选派培训者到高校进修,提高学历层次;选派培训者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观摩学习等开阔视野;建立校本研修制度,组织培训者开展校本研修,提高专业能力;构建激励机制,把培训者参加培训作为评聘、晋升职务的重要条件,等等。
另一方面,推行教师质量标准化管理。根据教师年龄结构、知识层级水平,为每名教师制定岗位标准,并将此纳入年终岗位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同时,加大科研引领力度,针对培训工作中的现实问题确定科研课题,促进教师边培训边研究,并躬身指导联系学校开展课题研究。
培训者队伍结构要合理、数量须足够。一般县域教师培训机构教师队伍中老、中、青教师比例结构应达到1∶2∶1;特级教师或省、市级名师应占一定比例。这样才能建立起以老带新的校本研训机制,才能促进县域教师培训机构自身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培训实效性是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重点。
教师培训机构,其主业是教师的培训工作,是提高教师培训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持续性的专职服务机构。因此,培训机构要根据基础教育教师需求,加强培训调研,创新培训思路,打造培训亮点。
在培训模式上要注重“三突出”,即从传统的讲座式培训向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探讨交流式培训拓展,突出学员的主体性。以教师的内在需要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突出内容的针对性。以需求为根本、问题为核心、案例为载体、理论为支撑、互动为方式,突出方式的灵活性。
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四个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培训过程与实效考核相结合,使培训成为教师学习与交流、反思与总结、研究与发展、锻炼与提高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要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功用,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培训基地,探索出“人网”、“地网”、“天网”相互融通、系统集成的教师教育网络体系,达到“大规模、高效益、低成本”的培训效果。
(四)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服务功能是培训机构发展的不竭动力。
逐步建立“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中心,以培训为基础,以电教为支撑”的运行机制,实践和完善“研训一体,管训结合”的继续教育工作模式,教研和科研结合、研究和培训结合、指导和管理结合、管理与评价结合,把培训机构建成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学研究与指导中心,教师与干部培训中心,信息技术技术开发与推行中心,教育政策咨询与研究中心,社区教育与服务中心,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健全的培训管理体系,是推进培训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保证培训机构的发展,必须注重两个方面:
1.注重规范化的培训过程管理。
完善培训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执行培训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流程化、规范化管理。培训组织严密、服务周全、严格考勤、考核并有记录。培训结束时,所有培训资料如培训课件、培训照片、学员反馈表、总结、反思、学时统计等,必须及时归档,必须由相关人员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
将包括校长、班主任在内的所有中小学教师都纳入培训范畴,构建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分类、分层教师培训机制,以适应和引导教师的发展需求,增强培训的弹性与张力,扩大培训的选择性,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与指向性,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我们可以把所有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分成校长培训、教师培训(按学科)、班主任培训三大类。其中,校长培训和班主任培训又分成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三个层次,教师培训分成新任教师培训、普通教师提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三个层次。这种分类、分层的教师培训机制,最关键的是根据不同的培训类型和层次,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以适合不同来源、类型、任教科目、教学经历、专业发展层次的教师的需求,满足教师个体多样化的培训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例如,骨干教师培训,其目的是建设一支数量适当、品德高尚、素质优良,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辐射示范作用的学习型、研究型的骨干教师队伍;培训内容主要由师德建设模块、新课改新问题模块、学科教学研究模块、教育教学理论模块、学科前沿专题模块、教学经验交流与外出考察模块、计算机技术与课件制作模块等七个模块;一般采取“送培参训+外出考察+自学+科研”的培训方式。又如,新任教师培训目的是掌握教育教学工作常规和班级工作常规,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职业道德和专业理想,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环境,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师德建设模块、走进新课程模块、学科教材分析模块、教学方法与技能模块、教学观摩与实习模块、计算机技术与课件制作模块、班级与课堂管理等八个模块;培训方式一般为“集中培训+观摩教学+发现问题与反思+边学边教”。
二、建立省(市)、地(区县)、校三级培训的分工合作机制
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省(市)、地(区县)、校三级教师培训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分工合作,发挥整体优化功能,共同致力于提高培训质量。培训的分工合作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省(市)、地(区县)、校三级培训部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制定培训规划和方案。省(市)级培训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师培训指导性方案。地(区县)级培训部门、基层学校通过调查,根据省(市)级培训部门制定的教师培训指导性方案,制定本地(区县)、本校的培训规划和方案,并明确自身的权责。省(市)、地(区县)、校三级培训部门对培训类型和层次各有侧重。省(市)级培训部门主要面向骨干教师培训以及校长和班主任的高级研修培训,地(区县)级培训部门主要针对校长提高培训、新任教师培训以及校长和班主任的任职资格的集中培训部分,基层学校对各学科普通教师、班主任、校长进行提高培训。由于省(市)、地(区县)培训部门的培训对象最终要回到基层学校,因此,要充分发挥省(市)、地(区县)培训部门的专业引领作用,把培训重心下移到校本培训。通过课堂观察与教学诊断、问题研究、校本教研、集体备课、同伴合作、教师自我反思等方式,使常规课堂、日常工作、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的常态场所。省(市)、地(区县)、校三级培训机构就培训内容相互合作。对于一些基本的、统一的培训内容,由省(市)培训部门通过录制光盘、网上授课、电视授课等形式向各地(区县)、基层学校提供,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功用,将优质的培训资料随时随地输送给每一位教师。各地(区县)、基层学校根据本地(区县)和本校的实际,不断地开发、整合、提炼新的培训资源,汇入统一的培训资源中,使培训资源成为不断更新的源头活水。
三、建立培训资源的整合机制
改变原来教师培训仅仅重视培训部门预设的单一教学资源的现象,要把文本资源、网络资源、个体资源以及在培训互动中产生的资源建立整合机制,发挥资源的整体优化功能,并实现资源的共享,体现培训资源的群众性、实用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当前,应着重重视以下两方面培训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1.重视开发和整合参训教师身上蕴藏的培训资源。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以实践知识为基础的不断建构与发展的过程,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经验性知识,如教师上课的教案以及教学后的反思与心得,班主任班级建设体会、经验以及班级活动开展的图片,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具体做法与实施过程,等等。这些经验性知识本身就是宝贵的培训资源。正如美国教育家林得曼所言,“成人教育最有价值的资源是学习者的经验“”经验是学习者最有效的课本”。因此,要重视开发、研究、整合、利用参与培训的教师身上蕴藏的培训资源。而且,这些培训资源,具有一定的亲切感、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让参加培训的教师更容易接受,符合教师的实际需求。
2.重视开发和整合网络资源。网络资源以其更新快、信息海量以及开放性、灵活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和优势,在中小学教师培训资源中的地位日益获得重视与提高。各级培训部门除了建立自己的教师培训网站外,还充分利用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网以及全国大专院校、教师培训中心、某些重点或示范性学校、教育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所建成的网站,激活、选择、挖掘、整合其中适合教师培训的优秀资源,为教师积淀和提升提供丰富的饕餮大餐,发挥资源的整体功能。
四、建立培训全程的监控和评估机制
宁波鄞州教育中心,是市高教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鄞州区教育系统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教育项目,同时也是2000年鄞州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程和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之一。教育中心占地总面积450亩,其中公用绿化面积103亩,已开发建设262亩,目前,已全面完成基建任务。该中心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总投入15亿人民币。
鄞州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宁波电大鄞州学院、鄞州职教中心学校、鄞州教师进修学校、鄞州社区学院、教研室、教科室、教学仪器站、勤工俭学办、招生办、教育网络管理中心等三所学校、七个单位组成,共有237名教职工,45个全日制教学班、有60个本科、大专学历培训班、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000人,学历培训学员近3000人。
该“中心”构建素质教育的运作机制,呈现多种特色,主要有三大方面。
一是融多种教育功能于一体。“中心”投入使用后,成为鄞州区职业教育中心、成人教育中心、教师培训中心、教学科研中心、现代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和社区教育中心,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教育系统直属单位发展空间小,硬件建设落后的局面,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心”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多种功能交叉、互补联动、发展是该“中心”的鲜明特色,它集中体现了学校工作,以育人为本;育人目标,以素质为本,这种可操作的集聚和辐射运行模式为承上启下,深化和升华多功能特色教育夯实了牢固基础。
二是充分地体现教育资源共享。“中心”内的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运动场、实验室、报告厅、计算机房、信息网络中心、餐厅及宿舍等资源由“中心”统一管理,各单位共同使用,使其闲置率最小化。
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基本要求分类为六大项,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素质和技能特长,每一项均注入精神文明和物质的具体内涵,除了良好的师资队伍以外,资源共享的最大化同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自积淀、转折、选择、优化与整合这本身就是一门科学,该“中心”统一管理、资源共享集中体现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发挥了“整合资源、最大化”的教育优势。
三是在运行机制办学体制、投入机制等方面循序渐进,深入探求,努力探索“国有民办”的办学新模式。已确定职教中心等学校按“国有民办”机制运作,后勤等实行社会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目前,该“中心”内保工作、水电维修、公共绿化、公共卫生管理等已委托给物业公司管理,食堂、小卖部等已实现后勤剥离。同时,“中心”运用财政拨款、银行贷款、校产置换、学校滚动发展等多种途径解决建设所需资金。
该“中心”管理体制,体现以人为本,实行主任领导下的校长(主任、站长)负责制,明确职责,统一管理,内部管理具体分“紧密型”和“松散型”两大块实施,既集中统一,又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开班领导讲话1我们企业管理协会与2007年6月15日正式注册成立,由热衷于企业管理工作的百色学院在校大学生自愿组成的非盈利团体组织,并接受院团委及经济与旅游管理系的指导和监督管理。我们协会坚持以“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共同参与学习企业现代先进管理知识、共同成长成材、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指导方针,以“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为原则,为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而参与学习、努力工作。回首企业管理协会走过的岁月、历经的风雨,我们携手并肩一路走来,可以说,我们与协会共同见证了她的成长与进步!
过去一年协会会员队伍的壮大,制度的完善,工作能力的提高,在各方面都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首先是10级新会员入会典礼,此届入会典礼出席人数多、规模大、影响较之广泛。接下来,为了协会的长远发展,选拔更有能力更加优秀的管理人才,协会举行新会干招聘活动,新会干的加入,为协会注入新的血液。第三、在新会干选之后,考虑到协会规模较大,为了方便管理,协会决定组建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由六个小组组建而成,旨在为广大会员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第四、十一月份我协会分别在东合、澄碧校区,百色职业学院开展了为期四期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培训。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会员们的互相了解,培养会员的团队合作精神。第五、开展与社会接轨----社会兼职活动,去年的兼职实践活动是协会建会以来规模最大、最多的一次,实践活动不仅在数量有所提高,在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第六、为了让广大会员了解当前证券市场的发展走向,协会举办了一系列活动。首先,协会组织会员们到国海证券参加了国海证券交流会。其次,协会开展了国海证券知识讲座、举办百色高校首届模拟炒股大赛,炒股大赛范围覆盖百色各高校,取得较良好的效果。第七、开展丰富大学第二课堂----专题知识讲座:其中主要有长虹销售知识讲座,国海证券知识讲座。第八、构架商务交流的平台---举办模拟商务谈判,此次商务谈判活动协会与经旅系学生会携手共同打造商务活动的盛会。第九,长虹视博馆中国行--大型户外展,12月30日,长虹举办大型户外展—长虹视博馆中国行百色站,本协会组织了三十多名会员会干参加了此次活动。第十、开展社会实践调研---企业文化游系列活动。当前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不仅社会上对汽车高度关注,大学生也对其情有独钟。因此,我们与百色汽车行经理协商,为同学们争取到了参观的机会。第十、为了协会的全面发展,增加与其他协会单位的互动,在三月份我们组建了一支属于协会的篮球队。球队的建立拓宽了协会的综合性,同时又提高了整个协会的积极性与热情。第十一、开展以《加强团结畅想未来》----会员会干交流晚会。十二、参与组织梦想比天高----谢宏演唱会等活动。
就单纯从活动数量上讲企协筹办了二十多项活动,纵观百色学院三十多个社团,论活动数量,我们协会是位居前列。在活动的质量上也是相当不错的,这是一个骄人的成绩。在活动中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是在组织活动时,考虑不够周全,时间上经常和学校、系里、班里的活动相冲突。其次,危机意识有待加强,协会在遇到突发事故处理时,还不够及时果断。第三,各部门的沟通与交流还不够充分,信息不够通畅,很多会干会员都不知道协会有活动。第四,协会活动宣传力度方面有所欠缺,往往是辛苦筹办了活动,而宣传跟不上,会员不清楚协会的活动。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的历练,一年的发展,同样也是一年的进步。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大家共同陪伴,共同努力,共同承担风雨,也共同见证了风雨过后的彩虹。
在此,我寄于协会“三个希望”一、希望广大新会员能在协会里做好定位,积极参加协会举办的各种活动。二、希望企协会干尽心尽责,把协会活动办得更具特色、更具影响力。三、希望企协走出百色学院,走出百色,向更远的地方延伸。
作为首期学员代表,我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给了我们这样的培训学习机会,为费收一线广大的员工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此我代表全体学员向各位领导表态,一定不辜负领导的希望,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一定遵章守纪,遵守培训纪律,认真学习,积极训练。其次,我要感谢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的培训工作作指导的教师和专家们,我们的每一步提高都离不开你们的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还要感谢--学校的领导和后勤工作者们,感谢你们的支持。
一、珍惜自己的工作。今天,在我身边,有数以万计、刚刚走出校园艰难择业的大学生,也有很多下岗的员工,而我很庆幸,拥有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企业,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说句实话,我感到非常的幸运,不用穿梭在人才市场,忐忑不安、焦虑不堪的去应聘。李强老师说得对:我们应该对我们公司感恩,对我们领导感恩。在这里,我感谢学院给了我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给了我一个发展自己的平台。
二、工作心态的转变。以前我也和一般人想的一样,到公司就是为了好好的工作,努力的赚钱。是李强老师的“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这句话点醒了我。曾经听过一位教授讲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人都说水到渠成,其实反过来也是一样——“渠道水成”。也就是说:只要努力工作,先把渠挖好,水自然就一定会到。推之及人,则是:来到公司,把心落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公司工作,自然自己也会成功。
三、做精做透才叫“长”。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黄金萍老师说:“黄金宝老师说你做事很细心”。我说:“我做的都是小事。”黄金萍老师就说:“把平常的小事都做好就是非常优秀”。当时我不是很理解,觉得没有做过什么大事,也不值得一说。听到李强老师讲的“把一件事情做精做透就叫‘长’”之后,我理解了:不能把平常做的小事情不当事,把这些小事情都做得完美了,那也会是我的“一技之长”。
四、我们的品牌不是靠老板,不是靠广告,而是靠学院每一位员工把螺丝拧紧,精益求精。虽然这句话是别人说出来的,但是作为管理层,有义务把激励自己的员工、管理好自己的员工,服务好自己的员工,尽量把任何的事情都做的流程化,让员工严格按照流程来做事。
五、努力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就像李强老师讲的那个三个石匠的案例,面对同样工作的三个石匠,有着不同的看法,而这不同的看法导致了三种不同的“结果”。而我要学习这第三个人,在艰苦的工作中锤炼自己的意志,与同事的紧密合作,服务好我们的员工,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责任心。不能简单的为工作而工作,也不能为薪水而工作,做任何事情都用心,就像李总经常表扬常老师一样,他就是对工作非常的用心,很多事情都是想在我们的前面,我应该向他学习。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工资背后蕴藏的巨大成长和锻炼机会。在工作中,我要把自己定位于成长和快乐,让自己保持快乐的工作。
开班领导讲话2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职老师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你们知道吗,据中国社科院的砖家们说,这里是全国最幸福的城市。就在PM2.5逐渐消散的时候,在气温逐渐回归正常的时候,你们来到了这个最幸福的地方。
希望这里能带给你幸福,也希望你去感受这个不美丽但可爱的城市里特有的幸福,不仅去万象天成和万达广场,还要去城中村、南三条和北国超市,在那里,书写着石家庄式的真诚与质朴、踏实与厚道。
这一点,就像我们的学校一样,灰墙矮楼、整齐划一,质朴到近乎呆板,严谨的有些沉闷,而这,也许正与“怀天下、求真知”的精神相契合吧。
这一点,也像我们的培训一样,不事张扬却真诚,不显华丽却实用。
培训,其实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显示了与学校教育的根本不同,如今培训行业已经发展壮大,足以与学校教育分庭抗礼。新东方已经在美国上市,老罗英语也做的如火如荼,各种考证班、辅导班更是遍地开花。但新东方的上市充分说明,再好的培训也是一个企业,是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培训行业,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注重全面发展和行为养成,而是更注重专项的学习和特定技能的训练,不注重基本原理的学习与应用,而是更注重时效性和操作性,以及培训结果的可感知性。而问题正出在这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可感知的结果往往是不准确的,所以我们才会常常看到,人们在刚刚接受了一个感觉很有收获的培训之后,却马上落伍,又不得不接受新的培训,这正是由于培训的功利性和不可迁移性所导致。可见,市场论在教育领域并不能简单套用,“社会本位论”与“个体本位论”这场上千年的官司也不能用市场论来解决,学校如此,培训亦然。
针对于此,我们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寻求教育与培训的结合,探索学校办培训的道路,力争使受训者不仅能获得一定操作技能,也获得较高迁移能力。这也要求我们老师们既做一个好的教师,又要做一个好的培训师。
为此,我们进行了充分准备。对职业学校进行了调研,对各个教学模块和课程内容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较为科学的培训方案。在今后的教学和实训中,我们将立足专业前沿,贴近实际需求,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周密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每一个实践项目,我们愿意与大家一道学习、实训,也希望你能发挥自身的主体性,积极参与,勤于动脑,大胆实践,共同研讨,在此次培训中取得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重进步!
最后,预祝大家在培训期间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学有所成,谢谢大家。
开班领导讲话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能参加此次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我是来自---宁县的一名普通农村教师,今天我能够代表全体学员站在讲台上发言,倍感荣幸。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前来参加培训的全体学员对培训班的赞助商--有限公司表示真诚的谢意!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拳拳爱心开启了山区学子童年的梦想,点燃了我们读书的希望。是您们的爱心托起了教育事业希望的明天,有了您们的爱心捐助,才使许许多多贫困学生完成了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学业,圆了许许多多贫困学生的求学梦;有了您们的爱心捐助,才使许多曾经破烂不堪的学校建起了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让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学习;有了您们的爱心捐助,才使许多贫困地区的老师、校长们及时的充电,为当地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今天,我代表我们全体学员郑重的向各位领导承诺:在培训期间严格遵守考勤制度,遵守学习纪律,严格请假制度,力求经过此次培训之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探寻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再次感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教育事业的关心、支持和厚爱,谢谢您们为我们提供周到的服务和舒适、良好的培训环境,让我们虽身处异乡却犹在家中,同时我还要感谢将为我们带来精彩课程的各位专家们。
感谢有您,明天将因您而变得更有希望。最后,祝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以及各位学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平安幸福!
谢谢大家!
开班领导讲话4尊敬的教育局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安排下,在热切的期望和期待中,---市首期小学教师带薪脱产培训正式拉开了帷幕。今天,我们一百多名学员怀着共同的愿望,带着执着的追求,抱着坚定的信念,汇聚一堂。
作为培训中心的学员,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各级领导关心着我们的成长,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创设了良好舒适的学习环境、建立了完备的培训机制、配备了优良的师资队伍……
作为培训中心的学员,我们是幸福的——教师脱产培训是---教育发展的一大创举,我们荣幸的成为了首批学员。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我们,能够有这样的良机,全身心地与书本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教师进行心连心的沟通,与同学进行手牵手的互动,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作为培训中心的学员,我们也是有压力的——因为我们深知,这样的培训机会来之不易,我们承载着教育局领导殷切的期望,担负着学校领导谆谆的嘱托,吸引着同事朋友关注的目光,更有着迅速提高自我的迫切需求。
压力也是动力。作为培训中心的学员,我们更是有行动的——在这半年里,我们一定会端正态度,勤学苦练,深入实践,主动探究,勤于笔耕,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积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学习培训的重要性,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努力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第二、要严格遵守培训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克服生活、学习的困难,准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与老师、同学能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第三、要专心读书、静心研习。努力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准备资料;课上专心听讲,做好笔记;课后认真体会,撰写心得;课余潜心研究,不断发展。既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底蕴,更要提升学科专业素养。
第四、要珍惜每一次听课、评课、上课的机会,珍惜每一次与专家、老师交流的机会,努力做到多想、多问、多研究、多实践、多总结,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协作、沟通、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同学们,让我们拿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拿出“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毅力,拿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揽万卷文集,汲百家精华,踏实创新地走好每一步,携手奋进,打造教育人生辉煌的新起点。请相信半年后,我们一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你们面前,给予你们一份惊喜!
最后,祝领导、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心!祝同学们学习愉快,学业有成!谢谢!
开班领导讲话5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
大家上午好!
我有幸能代表我市参加第--期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在这里发言,很欣慰。我们市第四期骨干教师在20--年12月下旬这个特殊日子里,来到新区亲耳聆听、亲眼感受各位领导、专家的讲座和学习两所学校同仁们的示范课,倍感荣幸和自豪。在此,我谨代表本期来自于24个学校的52位学员向给予我们关心、支持和帮助的上海市各级领导、专家,向为培训班付出辛勤劳动的任课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举办这次培训,是适应我市教育发展的需要。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科学发展,关键在人。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加快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有义务和责任把祖国未来的花朵浇灌好、培养好。两地领导组织此次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创新能力,缩小东西部教育发展的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举办这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一个互相了解、集中学习的机会。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吾师”。一个人自学,总是没有几个人一起学习、切磋、交流的效果好,这也是这次培训的必要性所在。当今社会,惟有比别人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才能保持自身发展优势。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展新视野,必将会被社会所淘汰。上海市中华职业第二进修学院和我市主管局举办这样一个培训班,就是希望通过到上海集中学习,给我们一个充电、交流、提升的机会,我们要倍感珍惜。
我们参训的每一位学员一定会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做到尊重老师,虚心求教;会严格遵守培训纪律,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上课期间要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做好笔记;要认真听从组织人员和教员的安排,完成十二天的学习任务。
一、培训目标
2009年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专题培训,利用远程研修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引领下,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网上备课、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等形式的对话交流,帮助教师诊断和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提高新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内容与课程资源开发
本次培训开设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三门课程,每门课程集中研修10天。课程资源由国家学科课程专家、省内外专家和名师共同开发,并负责各学科研修指导。
三、参训人员
本期计划培训全省农村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10130人,其中,乡镇以下农村初中教师不少于50%。各市名额分配情况见附件一。
(一)选拔条件
1、热爱党教育事业,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进取,乐于奉献,为人师表。
2、有较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培训能够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
3、一线教师,身心健康,能坚持全程学习。
4、熟悉微机和网络操作,具有上网学习交流的能力。
(二)推荐选拔办法
参训对象的推荐选拔要公开、公平、公正,在个人申请的基础上,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核,坚持标准,择优推荐”的办法进行。由符合选拔条件的教师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学校和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教育局。各市根据所分配的名额按1:1的比例确定培训对象。
四、研修形式与时间安排
(一)研修形式
采取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网络远程研修平台的技术优势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优势,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管理与互动研讨,推动以远程网络为平台的高层次教师培训的深入开展。
学员学习:包括学习视频课程、参与面对面研讨、参与在线研讨和专题讨论,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与其他学员、指导教师及课程专家互动答疑。
指导教师:组织、督促学员学习,进行学习指导,推荐作业,点评学员观点,组织并引领学员进行研讨。
专家团队:点评学员作业,对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定期在线与学员进行交流,编辑课程简报,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互动答疑。
集中研修期间,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本县区教师培训机构或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中小学校设立若干培训教学点。组织参训教师按就近原则到各培训教学点集中参加研修,统一管理。
(二)研修时间
集中研修:2009年7月27日—8月7日。集中研修期间,学员每天学习不少于6小时(其中观看视频2小时,其余时间为教师浏览拓展资源、提交作业和参与网上研讨时间)。
分散研修:2009年 8月8日—11月8日。分散研修3个月。分散研修期间各学科课程团队专家和指导教师将定期组织在线研讨和跟进指导,分散研修结束时,学员应在网上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研修结束后平台将长期开放,所有参训教师可凭个人账号和密码登陆研修平台,享受平台提供的资源服务和网络研修的跟进服务。
五、工作流程
(一)参训教师选拔、报名与管理系统数据审核(6月15日—30日)
1、各市按照所分配的参训教师名额和选拔标准与程序确定本市参训教师。
2、各级管理员利用“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组织教师报名和编班。
市级管理员于6月21—22日登录“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启动参训学校的培训报名管理任务。
学校管理员于6月23日—26日登录“山东教师继续管理系统”填报并提交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名单(一名教师只限参加一个学科的培训,务必按学科填报参训教师)。
3、编班和配置指导教师(6月27日—30日)
市级管理员于6月27日登录系统,检查各学校的报名完成状态,开展编班和配置指导教师的工作。编班及配备指导教师的原则见附件二。
4、指导教师团队及技术人员培训
7月上旬,通过山东省教师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对各市指导教师及各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发放视频课程和培训教材。
5、平台测试与熟悉学习平台(6月30日—7月10日)
各市、县组织指导教师、各级技术人员熟悉学习平台,对参训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检查各培训点场所卫生与安全环境、设施设备。
6、培训实施
(1)各培训点根据统一要求,播放视频课程资源,组织各学科教师观看。
(2)参训教师凭个人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的汉语拼音全拼(小写)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参加网上研讨、提交作业。
(3)各市指导教师在学科课程专家团队指导下对研讨内容和学员作业根据相关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点评和互动研讨。
(4)对于培训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账号密码错误等问题,由各教学点校技术人员依托“山东教师继续管理系统”予以解决。
六、组织管理与保障
(一)组织管理:山东省农村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实行省、市、县三级管理。教育厅成立由厅领导任组长,师范处、基教处、教研室、省教育学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远程研修项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的实施。
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培训项目办公室和相关职能组,根据指导教师选拔标准建立本市指导教师团队,负责对指导教师团队的管理和督导,负责对本市参训学校和学员的选拔、报名、编班和管理;对本市各培训点的组织管理和研修过程进行督导。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教学点是此次全员培训工作组织管理的主体。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教学点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考勤管理,做好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工作。严格按照课程进度播放视频,并督促、引导教师按时收看视频、完成作业和积极参与网上研讨,保证每一位学科教师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任务。
(二)培训经费
参训教师培训费由省财政专项经费支付,教师往返交通费由任职学校报销。
(三)考核评价
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省项目办将制定课程专家团队、指导教师团队、技术人员工作手册和学员学习手册;制定优秀、合格组织单位(市和学校)、指导教师、学员评价标准,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学习标准,作为培训考核的重要指标。教师达到合格标准,在信息管理系统个人电子帐户记入A1类学分20分。对达不到合格标准的指导教师、参训学员不计学分。
研修工作结束后,各县区教学点要向本县区教育局提交研修总结报告,各市教育局向省厅提交总结报告;研修完成后,教育厅将依据研修平台后台管理数据和各市总结报告形成培训工作的总结评价。
附件一:
各市分学科名额分配表
地市语文数学外语合计
济南180190190560
青岛280270260810
淄博200190180570
枣庄130130140400
东营9010090280
烟台310310290910
潍坊3403503201010
济宁270270250790
泰安170160150480
威海110110110330
日照100100100300
莱芜100100100300
临沂320320320960
德州200200170570
聊城190190180560
滨州130130130390
菏泽320320270910
合计34403440325010130
附件二:
技术负责人遴选标准
一、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
二、熟悉计算机及各类网络应用;熟悉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及维护管理;
三、学校技术负责人原则上为学校校园网或电教部门的负责同志,能够协调本校校园网、多媒体教室、信息技术教师及已经确定的“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学校级管理员,共同完成培训期间的技术保障工作。
四、具有必要的时间保障,研修期间全程在岗。
配置标准:原则上每市配备技术人员2人,各学校技术人员1人。
附件三:
各市级管理员编班及指导教师配备原则
一、以县区为单位按学科编班。
二、每班人数原则上为100人,不足100人的,在本市内进行合并编班,但每班不能多于120人,超过120人不足200人的,编为两个班。本市个别班级人数较少,并且无法合并编班的,仍然保持为一个班级,省级不做调整。
三、原则上每个学科班(不超过120人)配备2名指导教师;少于50人的学科班配置1名指导教师。
附件四:
指导教师遴选标准
一、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备相关学科背景,在本市(县区)本学科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二、具有网络教研能力,有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
2013年,我由小学转岗到夏官营中心幼儿园担任园长一职,初到幼儿园,面对一群可爱的孩子和爱岗敬业的教师,由于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缺乏和薄弱,好多工作感到无从下手。一段时间下来,在与老师交流、深入班级参与教育活动、阅读学前教育书籍、赴帮扶园所学习提高的过程中,我对原来在工作实践中觉得不好解决的辣手问题找到了切入点,感觉收获很大,管理和服务工作也逐渐走向正规。
在榆中县教育局的组织下,2013年9月11日至9月26日,我有幸与全省幼教界的100名园长共同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2013)—甘肃省农村幼儿园园长高级研修班项目”的培训学习,2013年10月26日至11月8日,参加了在甘肃省保育院举办的“甘肃省2013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省级项目省级一类幼儿园园长第一期研修班”的培训学习,2014年12月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民办幼儿园园长培训。在培训期间,我聆听了培训中心安排的关于学前教育的各类讲座,听取了幼儿园园长及名师导师的经验介绍,课余时间我与来自各地的部分园长同行就办园经验、管理策略、幼儿园特色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学习。通过专家的讲座,使我理解了“以人为本”的幼儿园教育理念,懂得了与幼儿园息息相关的教育法规,更进一步深入地体会到幼儿园教育应该怎样科学管理、如何科学地开展幼儿园的活动、如何正确引导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如何有效与家长沟通,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教师专业成长,以及怎样创新幼儿园的管理等,这几次学习为我以后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避免了管理和教育的盲目性。我感受到了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服务者,要有以下的办园理念和办园目标:
一、 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目前,幼儿园以民办幼儿园为主,公办幼儿园并存,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公办、民办幼儿园,我园作为一所民办公质的幼儿园,本着普惠性和公益性的原则,面向农村,服务群众。幼儿园要发展,要壮大,就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幼儿园内涵和特色的发展。
二、建设先进优质的园舍设施。
先进优质的园舍设施设备,是幼儿园发展的坚实保障。我园经过几年的发展,经过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园所环境幽雅、布局合理、户外活动符合要求,活动室、寝室,活动空间大,便于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教学器材基本完备,玩具、教具、活动设施齐全,最大限度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强化制度建设,狠抓常规管理
幼儿园按照《甘肃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儿童实际生活特点,始终把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和谐发展作为保教工作的主要任务,坚持依法办园,制定了办园宗旨、办园理念、办园目标、办园特色,组织机构健全,建立健全了保教、卫生、财务、安全、后勤等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实行园长负责制,班子成员团结、奋进,能听取群众意见,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财务公开,各类资料和活动运行记载归档有序,管理规范,使幼儿园的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
四、重视教师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幼儿园征订了《幼教博览》、《幼儿教育学》、《幼儿教学研究》等幼教杂志,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做好笔记学以致用,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多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让教师听课学习、培训提高。2013年春季安排教师到兰大幼儿园听课观摩,秋季参加省级各种培训16人次、2014年安排十余人次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民办幼儿园教师远程、短期集中、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教师学习认真、兴趣浓厚。园内经常开展听课、说课、评课等保教研讨活动,梁琴、李芳两位教师获得“榆中县第九届幼儿园教学新秀”荣誉称号。积极组织学前教育宣传月送教下乡活动,并得到了兄弟幼儿园的一致肯定和赞誉。
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和激励教师不断进步和发展,2014年3月我园教师丁南梅、李红梅、黄继英、赵亮红、王霞、李芳六位教师电大学前教育专业顺利毕业,五月份金昱、白云霞、丁南梅、黄继英、赵亮红、王霞、李红梅七位教师顺利通过幼教资格证的评审,卢金霞通过小学资格证的评审。教师学历的提升,专业知识的提高为我园的教育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每学期定期、不定期在园里开展教师观摩示范课,为优秀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互相学习,沟通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为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导向引航。
五、科学保教结合,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保教工作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儿童生活特点,制定了园学期工作计划、保教计划,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要求和作息制度,各班制定周计划活动安排,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机会,合理使用教具、学具、制作材料、图片、挂图等,设计了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保证幼儿每天两操一活动体育运动一小时,春季、冬季举行趣味运动会,把培养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协调平衡能力贯穿于保教活动的全过程,使幼儿的身体、品德、智慧、情感以及意志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六、密切家园联系,提升办园水平
1.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家园联系是沟通学校、孩子、家长、社会的桥梁,加强家园联系,可以提升我们的办园水平,促进保教和管理工作。为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我园2013、2014年结合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学习《指南》,了解孩子”,“落实《指南》,科学保教—让科学育儿知识进入千家万户”的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制定了学前教育宣传月的活动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宣传月工作。在园门外栏杆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标语,班级家园共育栏醒目位置制作宣传展板等方式,向家长、社会广泛宣传学前教育相关政策,并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科学保教活动,逐步转变家长育儿的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02-0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行的是“双证制”,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生掌握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提高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的主要平台。本文结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分别从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特点和建设过程及建设、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专业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角色转变的重要基础与保证,是现阶段我国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与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那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在校内建设的具有一定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按照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参照企业员工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监控、绩效考核等管理模式建设,实训过程与岗位工作任务一致,可以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生产环境、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感受真实的企业文化,从而实现教、学、做的高度统一,把学校的日常实训融入企业产业链,使教学与生产、学生与企业“近距离”接触。这就是生产性实训的内涵。
二、我院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特点和建设过程
1.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创新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以校企合作机制为基础,以“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实现双赢”为原则,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如我院在进行高分子材料生产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时,主要按以下几个步骤实施:①教学团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和该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并根据专业改革、课程改革的需要,经调研形成初步设计方案,系部初审,学院统筹安排;②公开招标,确定合作企业;③教学团队与合作企业共同进行实训装置方案的设计,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使装置既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并与真实的工艺流程相符,又能满足学生培训的需要,进行多轮修改后形成最终建设方案;④教师、学生全程参与设备的选型、制作、安装、调试等,校企共同编写实训指导书。
2.充分使用设备促进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提升。设备的充分使用可使生产性实训基地整体功能得以提升,是充分发挥资源效率的重要举措。我院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设备有挤出造粒机、挤出吹膜制袋机、注塑机,它们的功能是在挤出造粒机上将回收的塑料制品进行破碎造粒,然后在挤出吹膜制袋机上吹膜制成垃圾袋供学院的后勤部门使用,另外在注塑机上通过注射成型制备衣架和漱口杯供我院广大师生使用。由此可见该实训基地的功能不仅是供学生实训实验,其功能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塑料的回收利用达到了废物利用的目的,对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给学院后勤部门提供垃圾袋,达到了节约学院运行成本的目的;通过制备衣架和漱口杯给广大师生使用,扩大了该专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该专业的学生通过产品的制造,对该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有了进一步认识,并对专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强的信心。
3.科学管理促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功能不断完善。设备建设只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科学的管理和运行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继续,也是实现其服务功能的载体,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才能促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功能不断完善。我院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是校企共同管理,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在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系部主导,实施专业教研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团队,邀请共建的企业专家共同商讨实训的具体内容,以及怎样指导实训,是否满足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为何这样组织实训,有无更有效的途径、方法来替代等等,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的、科学的、有效的实训方案。与此同时,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负责实训基地的技术服务与功能开发。在生产产品的同时,还能为社会进行技术服务和培训。如本实训基地可以进行“塑料注塑工”中、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工作,并能为扬州市周边地区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职工培训和技术服务等。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我们还将开发出实训基地新的功能,使其功能不断完善。
4.依托工学结合项目提升专业团队素质,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功能发挥创造条件。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基地可作为教师开展“产学研”活动的平台,与企业定期进行交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水平。这样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和实践教学水平,有利于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参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基地的功能,按照企业的规范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产品的生产,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了解了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初步接触到了“企业文化”,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建设、运行中也有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首先,我们要正确处理常规教学与生产性实训教学的关系。目前我系将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活动中,与传统的教学课程一起实施,容易使学生在时间或精力安排上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系部与企业协商、协调安排生产性实训教学任务,同时帮助学生做好学习和实习的工作,达到学习实习两不误,效果良好。其次,应充分开发和发挥生产性基地的功能,建设区域共享型的实训中心,例如,在学院、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协调下,努力把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扬州市或苏中地区高职教师培训基地、扬州市人才培养培训中心和技能鉴定中心,使得生产性基地向多功能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文件.
中图分类号:G61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096-03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的要求,深入了解哈尔滨市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归纳、分析农村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制约因素,以加快农村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开展了关于哈尔滨市(以下简称哈市)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座谈等形式,从学前教育普及、园所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哈市下辖的八个区的郊区和十县(市)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一、哈市农村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哈市农村学前教育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坚持“发展、改革、提高”的工作方针,遵循“分级管理、以县(市)为主、分类指导、多元投入”的原则,逐步改善了幼儿园办园条件,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整体水平逐步提高。
1.学前教育普及情况
截至2011年底,全市3~5岁适龄幼儿21万人,在园幼儿15.35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2.61%,比上年提高2.61%,其中农村在园幼儿数9.2765万人,农村公办园在园幼儿2.4938万人,农村民办园在园幼儿6.7827万人,农村民办园幼儿人数占农村在园幼儿总数的73%。
2.园所建设情况
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143所,其中农村共有幼儿园723所,农村公办园108所,民办园615所,民办园所数占农村幼儿园总数的85%。
3.师资情况
截至2011年底,全市幼儿园教职工13085人,其中农村5139人(公办1233人,民办3906人),农村公办教职工人数占农村教职工总数的24%;农村专任教师3496人,其中公办专任教师854人,民办专任教师2642人,公办专任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4%;农村师幼比约1:27。
二、哈市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哈市农村学前教育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严重影响哈市农村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各级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近一年来哈市财政对幼儿园的投入虽然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基本上是弥补历史欠账。现有的许多幼儿园依然依靠收幼儿托儿费用聘用教师、支出水电费和维修费等,经费的匮乏直接导致农村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教师待遇、教育教学等多方面不能达标,生存艰难。另外,哈市有限的学前教育经费又多用于极少数县级示范幼儿园建设,大多数乡镇普通幼儿园长期享受不到政府的经费资助,民办幼儿园更是财政“阳光”照不到的“角落”。
2.有关部门管理不到位
有关部门对农村学前教育的保健、安全、教材使用、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指导和监管不到位,一些违规办园、非法办园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甚至存在具有安全隐患的幼教机构。例如在哈市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家居式私办园大量存在。这些幼儿园从未申请过审批,办园条件很差,教师没有资质,安全状况十分令人担忧。对无证开办的幼儿园,教育部门查封后,幼儿园又自行开园,私自办园屡禁不止。再如三岁以下亲子园管理呈“无政府状态”,它们有的在工商部门登记,有的在社会力量办学管理部门登记,有的无照经营、管理混乱,严重影响了哈市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3.幼儿园数量少,大多数条件较差
农村幼儿园总体数量少。2011年哈市农村幼儿毛入园率为72.6%。农村公办幼儿园数量少,公办园幼儿数占农村在园幼儿总数的27%。目前每个县城内只有1所县级公办幼儿园,“大班额”现象较为严重。8个区的郊区和10县(市)共有184个乡镇,其中有73个乡镇设有中心幼儿园,仅占乡镇总数的40%;民办园所数占幼儿园总数的85%,占据农村幼儿园的主体。比如某县有24个乡镇,其中9个乡镇有中心幼儿园,其他15个乡镇都没有中心园。
农村公办幼儿园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地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
在调研中发现,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普遍较差,大多数乡镇中心幼儿园附设在小学,以平房为主,必备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缺乏,各类玩教具、幼儿图书、资料配备不足,桌椅破旧且不符合标准,无独立的园舍,幼儿室外活动受到限制,厕所在室外,无保健室,卫生保健和安全难以保证。大多数民办幼儿园条件差、管理乱,不具备办园条件,食品餐具检验消毒设备不齐全、措施不到位,幼儿接送车辆情况复杂,且超载现象严重,园舍、饮食、交通均存在着较大隐患。
4.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普遍较低
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学前教育知识、技能相对不足,不掌握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不能按照学前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设计教学计划、创设教育环境、提供操作材料和组织教学,教育方法比较落后,一味进行知识灌输和技能强化训练,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5.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大多数农村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不合理,以集体教学为主,不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个性的养成,没有游戏和户外活动时间,健康饮食没有保证;有些幼儿园存在着小学化倾向,使用小学教材,幼儿园生活常规和小学一致,特别是在民办幼儿园同一些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小学化现象突出。比如某私立幼儿园门前赫然挂着“我园学前班特聘××小学教导主任任教”的条幅,大班的教室里摆放着和小学一样的课桌,每天和小学生一样进行语文、数学等学科学习,幼儿没有游戏机会,严重违背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哈市学前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前教育的发展缺乏法律法规保障,国家和省市已经出台的学前教育政策也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由于学前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财政没有专项学前教育资金投入,幼儿师资没有独立编制,幼儿教师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待遇。有的地方领导重视就投入,领导不重视的地方就不投入;由于没有相关的财政政策,有些地方政府想投入却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撑。随着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大多数村幼儿园或学前班消失,农村幼儿入园率下滑,村屯儿童就近入园成为问题;有些乡镇中心小学校长反映,因为没有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如果投入幼儿园资金就得挪用小学校拨款,就会违反财经纪律。
2.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
调查发现,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幼教管理专门机构,幼教干部数量少,且绝大多数身兼数职。目前每县(市)配备1名幼教视导员,多数视导员兼职其他工作;10县(市)有专职幼教教研员6个,兼职教研员2个。人员少导致很多工作无法做深、做细、做实,许多幼儿园管理以及教研工作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乡镇中心园园长和乡镇幼教的管理,多数由小学教研员或小学领导兼任或临时聘任。他们中大多数不具备园长任职资格,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常常用管理小学的办法来管理和指导幼儿教育,这些管理者学前教育管理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
3.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学历达标率低,培养培训机制体制不完善
农村幼儿教师编制缺口大,转岗教师和临时聘用教师数量过多,专业达标率偏低。76%的农村公办专任教师没有编制,而少数有正式编制的农村幼儿教师中,83.5%占了中小学教师的编制。不仅不能吸引专业优秀人才来从教,还造成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如同被“抽血”般从农村流向城市。
目前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不健全,没有完全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整体规划中,没有形成长效的培训机制。特别是由于经费、时间和路程等因素,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机会少。由于一个班级一位老师,教师如果外出交流和学习,班级就得停课,外出学习非常困难。农村教师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知识更新慢,视野狭窄,导致专业能力偏低。
四、对哈市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投入的体制,保障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1)制定和出台《哈尔滨学前教育促进条例》以及配套法规、规章制度,为各级财政投入提供有力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加快哈市学前教育立法步伐,从法律上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性质,明确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投入的经费保障体制机制,科学规划和设立学前教育机构,保证学前师资质量,让所有儿童共同享受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据调查,杭州等城市已经出台或者正在制定《学前教育法》,哈市应抢抓机遇,尽早制定《学前教育法》,以保证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2)各级政府要加大学前教育公共财政投入,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
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市财政安排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欠发达地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以奖代补、民办或农村幼儿园升级奖励、低收费规范幼儿园(班)经费补助、公益性0~3岁婴幼儿学前教育机构经费支持、幼儿园教师培训等。同时,要加强对公办幼儿园办学经费的监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改变过去把有限的财政经费主要投向少数公办幼儿园的做法,建立普惠型的财政投入模式,推进教育公平。
学习先进地区建立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和困难家庭子女入园帮扶资金,将低保家庭、困难家庭和留守家庭儿童的入园教育资金统一纳入中小学教育资助券专项资金。
(3)鼓励社会力量和公益捐助进入学前教育领域
制定优惠政策,使民营资本投入和国家财政投入享有一样的待遇;设立奖励机制,吸引公益捐助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形成以财政拨款、社会投入、家长缴费及公益捐助等多种渠道筹措学前教育经费的良好态势。
2.完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1)出台《哈尔滨市学前教育管理办法》等有关管理的法规政策
借鉴沈阳、南京、大连等城市的做法,出台《哈尔滨市学前教育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督导评估体系,明确管理权属、工作职责,规范办园行为。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协调工作,健全教育部门
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
(2)严格执行现行的准入制度和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依法严格实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和教师准入制度,执行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安全制度,规范公办园、民办园及早教机构等所有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园行为。根据“分级负责、分等评估、动态管理”的原则,实行幼儿园等级评定、等级晋升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我市农村学前教育水平。
(3)加强管理力量,选拔优秀专业人员从事学前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
借鉴太原市的做法,在市、县教育局设置学前教育处,选拔幼儿专业人员从事学前教育指导和管理工作。指导学前教育机构认真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国家要求。充实幼儿园内部管理专业人员,克服小学化倾向,还幼儿健康快乐的童年。
3.拓宽学前教育渠道,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1)县政府要统筹规划,将学前教育发展纳入县域发展目标
县级政府要把幼儿教育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计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时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制订公办幼儿园发展时间表,优先建设。在考察中了解到,太原市早在2006年就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银川市也于2011年在市区基本普及了三年学前教育。因此,哈市各县要下力气做好幼儿园统筹规划工作,并提出刚性要求和具体目标,加快普及学前教育进程。
(2)落实好《哈尔滨市政府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
《哈尔滨市政府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13年,10县(市)新建、改扩建160所公办幼儿园。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对各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经费落实、施工进度和建设质量,组织宣传和推广先进经验。为了保证新建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后续发展,必须督促落实幼儿园教师编制、设备设施投入等相关事项,以保证新建幼儿园办园质量。
(3)鼓励企事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创办普惠型幼儿园
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农村乡镇、集体等利用国有和集体资产举办公办性质幼儿园。鼓励乡镇在边远农村办园点、幼教点,实现儿童就近入园。
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使民办幼儿园在建设用地、立项和减免税收、提供贷款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幼儿园同等待遇;在审批注册、分等定级、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评先、培训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幼儿园同等的权利。要建立民办幼儿园办园发展风险保障金管理和民办学前教育激励机制等系列制度,调动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的积极性。政府可以采取控股、发放教育券等形式,鼓励社会力量办百姓上得起的规范的普惠型幼儿园,减轻百姓的教育负担。
(4)以社区为依托,以各类示范性学前教育机构为中心,面向0~3岁婴幼儿家长开展早期教育指导、服务
按照国家要求,确定0~3岁早期教育试点单位,开展以社区、乡镇为依托,以示范性学前教育机构为中心的早期教育探索和研究,积累、总结0~3岁早期教育经验,逐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4.多种途径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1)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将乡镇中心园的非公办优秀幼儿教师全部纳入统筹;逐渐置换不适应学前教育岗位的教师;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对不适合从事专任教师的转岗教师,可安排其从事保育和后勤工作。
(2)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
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工资、保险、评优等政策,使她们享有和中小学教师一样的待遇。按照黑龙江省幼儿园教师编制管理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师幼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
(3)实施农村幼儿教师免费师范生培养政策,完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加强高校建设,提高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水平,按照一定比例免费培养农村学前教育师范生;将园长、教师培训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保障师资培训经费;探索有效培训模式,采取顶岗置换、农村教师进名园、送教下乡等多种形式,进行新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分层培训,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保育教育能力,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
5.深化农村学前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前保教质量
(1)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保教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注重对幼儿进行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品德能力的培养,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密切幼儿园和家庭的联系,提高家长保教能力,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2)健全县、乡镇教研指导网络,推进幼儿园内涵建设
健全县、乡镇教研指导网络,开展园本教研;加强示范性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使其成为当地幼儿园的教育科研中心、教师培训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充分发挥其示范指导作用,带动区域学前教育整体发展。
(3)利用农村丰富的教育资源,走有特色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之路
树立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开发农村教育资源,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自然地理环境等,这些地方资源既贴近幼儿生活,低投入、高产出,也是幼儿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积极开展教科学研究,建构农村幼儿园课程体系,形成系列乡土教材;同时根据农村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学前教育办园机构,如办园点、混合班、游戏点等,满足农村学前教育的需求,全面促进农村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保教质量。
参考文献:
一、抓统筹,均衡推进义务教育
1、以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复检为契机,抓机遇,促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中小学内涵、特色和现代化发展,推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本着“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周密部署,精心准备,确保高标准过关。
2、继续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力度,创建标准化初中2所(第三中学、井店中学)、标准化小学1所(井联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实现顺利搬迁。
3、继续加大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教育现代化设施的装备和更新力度,全县中小学基本实现“班班通”;克服资金难题,启动县域内教育局域网建设,创建县级教育教学资源中心,促进县域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切实加强管理和使用,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4、继续加强盟校建设、城乡教师交流和招生制度改革,强力推进城乡师资和生源均衡,有效控制城区部分学校过大班额,继续打造无择校县城。试行教学点标准化管理,实行教学点和对口校捆绑考核制度,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二、抓管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5、以“对标学习衡水经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契机,积极开展“激情教育、高效课堂和精细管理”的探索和实践,全面提升学校管理能力和办学水平。
6、以“质量提升年”为主线,以名师宣讲、联片教研、教师讲(说)课比赛等活动为载体,推动教学常规落实、教研教改开展和高效课堂创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确保我县中、高考在全市的领先地位。
7、研究政策变化,了解教学动态,捕捉考试信息,调整教学方向,切实提高教学和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4年高考,力争升入全国重点高校的人数大幅度增加,纯文理本二以上上线人数不低于650名,万人口本科上线率在全市保二争一。
8、以职教中心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为契机,以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对口升学率为抓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招生制度,优化专业设置,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办学水平,全面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三、抓提升,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9、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改建农村幼儿园16所,创建省级示范园(又上幼儿园)1所、城市一类园2所(河南店幼儿园、上清凉幼儿园)和农村示范园6所。
10、进一步提升保教水平,以召开幼教工作观摩会、落实幼儿园定期评估制度、开展幼儿教师专项培训等为手段,不断强化管理,规范保教行为,推动学前教育水平上档升级。
11、进一步发挥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认真落实教育部《3—6周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切实扭转部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四、抓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12、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开展第三届“崇州好少年”评选,推进“一二九师精神”进课堂、进教材,发挥正能量,塑造好品质,形成新特色。
13、以开展“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实验工作为引领,深入推进“双创建双爱好”活动,办好第二十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和第二届合唱、舞蹈、器乐专场大赛,再创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14、深入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着力推动“太极推手进课堂”,切实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落到实处,全面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15、以中小学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法制安全文化节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艺、科技、读书、法制等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16、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为导向,以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五、抓繁荣,推动体育跨越发展
17、以全民健身工程为统领,完善单项体育协会管理机制,加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将节假日与传统体育项目有机结合,搞好全民健身日、健身月活动,举办3至6场范围大、影响广的大型体育赛事,打造“十镇百村千队万人”健身品牌,掀起全民健身新。
18、充分发挥体育场馆优势,积极申办、承办省市各类体育重大比赛。以各类体育比赛为平台,改革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抓好篮球、田径、乒乓球等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力争竞技体育水平跃上新台阶。
六、抓改革,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19、努力落实“县级教育部门统筹使用本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政策,实行中小学机构编制统一管理、动态管理。积极建立教师正常补充机制,公开招聘优秀本科生50名,幼儿保教工50名,择优录用合同教师80名为正式教师,努力解决教师年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0、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落实校长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大力开展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国办初中力推全员竞聘上岗,在乡镇中心校内部和城区小学试行轮岗交流,充分激发队伍内部活力。
21、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完善机制,狠抓责任追究,严厉查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私自征订教辅材料、有偿补课和非法办学等行为,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22、积极做好专业教师培训提高工作,通过聘请专家讲学、外出参观学习、驻校实地考察等形式,年培训教师4000人次以上。
23、充实教育督导队伍,充分发挥督导员作用,积极开展督导员定期、定题、分乡包校视导教育工作活动。
七、抓项目,全力助推教育发展
24、积极争跑上级资金,多方筹措解决资金难题,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所需。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1个,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4500万元。
25、坚持质量至上,强化协调调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按时竣工。本年度完成4栋教学楼(石门小学、又上小学、第四中学、第三中学北教学楼)和2栋宿舍楼(鹿头小学和索堡中学)建设任务以及南关明德小学扩建工程,加快推进索堡小学、原曲中学等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启动第二实验小学建设项目。
八、抓服务,认真实施惠民工程
26、继续完善全学段十五年特困生(幼儿)救助体系,实行就学全程救助,确保全县无一人因贫困而失学。出台“捐资助学实施方案”,大力发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筹资500万元,救助贫困家庭大学生、高中生2700人。
27、规范学校食堂管理,严格落实食堂管理“三个必须”要求(校长每周必须至少检查食堂一次、主管后勤领导每天必须巡查食堂、带班领导每天必须在食堂就餐),实行学生分年龄段就餐指导价,强化成本核算,提高服务水平,让学生吃饱吃好,让家长满意放心。
28、推行校园超市改制,规范管理,加强监管,消除隐患,提质降价,提高经营服务水平,打造校园平安超市,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29、完善初中学段寄宿制学生公交车集中接送制度,制定家校距离1.5公里以外走读学生交通安全管理措施,进一步解决学生上下学乘车难问题。
30、以乡镇化技术学校、村级成人学校和企业职工培训中心为阵地,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职工岗位培训等各类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万人次,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培训8000人次,职工岗位培训50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