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4 15:50: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专教师工作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提高知识,明确职责,加强责任感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计划的具体执行人,是校长、教务及学管的助手,又是学校和学生家庭的桥梁,各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进行。
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加强责任感,掌握班主任工作规律。
1、努力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勤奋为学,团结友爱的集体。
2、引导学生努力学好功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
3、关心学生生活和健康,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
5、关心和帮助本班共青团组织发展工作和活动,使他们成为班级一支骨干力量。
6、协调本班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主动向他们了解本班学生课堂纪律,学习成绩情况,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
7、建立与学生家长联系,协调对学生教育和管理。
二、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要想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克服不好的方面,首先必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思想状况和原有知识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家庭情况,然后加以分析,综合。
如新接手的新班主任,必须先了解这个班基本情况:人数,男女,年龄状况,政治面貌,担任干部情况,受过奖励处分,学习成绩,特长爱好,健康状况,家庭地址,电话,家长职业,经济状况等。
三、实施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
1、制订班主任工作计划,加强工作计划性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要求,联系本班实际,先订好一个学期工作计划,然后每周要有具体的计划,计划必须做到方向、任务明确,措施具体、切实可以。
2、培养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班级的发展,一般由松散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完善期四个阶段组成,前两个阶段对班级建设至关重要,新生入学后第一学年,一定要抓住这一关键期,制订相应的班级目标。班级目标要符合本班实际,能为同学所接受,有一定鼓舞作用,而且学生经过一定努力可以实现的。
3、选好、用好干部。
班级能否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干的工作能力和模范带头作用,因此,要挑选具备一定组织工作能力,能团结同学,表现学习好,能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同学担任。
4、要组织和开展集体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友爱等优良品质。如参观,游览,访问,晚会,主题活动等。
5、要形成正确舆论,树立良好班风,抓好班级规章制度建设。日常行为、道德行为在班级应有一个共同标准,形成一种舆论。不正确行为出现时,会受到批评,抵制,帮助,形成一种风气。班级应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如组织纪律,环境卫生,出勤记录,学习情况,轮值制度,日常事务等进行量化管理评比,在班内形成舆论监督,促进良好班风形成。
6、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班级环境的布置,班级活动的开展等。
(1)环境的潜移默化
(2)主题班会是统一班级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四、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班集体形成和巩固有巨大影响。
五、管理策略、思想、方法上要因人而异,灵活多样,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管理方法。
一年级新生,积极性高,思想单纯,应从学习上着手,严抓他们学习纪律,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不断检查他们的学习和成绩,创造一些竞争机会,比学习,比纪律,比品德等。
二年级学生思想开始变得复杂,竞争意识,学习积极性减退,中专学习压力不大,容易出现松懈现象,对他们要加强思想教育,另方面要加强检查督促,端正学习态度,鼓励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三年级学生,思想波动较大,他们面临强化理论与技能综合训练与毕业、升学、就业的矛盾,存在着自己是否适应社会的顾虑。
要从社会形势来教育他们,正确面对现实,确信知识是有用的,中专生也同样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毕业、升大、就业关系,以保证他们的毕业水平。
现在在金融危机下,其实对中专生也是有一定好处的,因为一般的企业和公司都对本科大学生的高目标感到无力聘请,而要求不高的中专生却有着自身多学的技术和能力,受到了企业和公司的青睐,这是我们多年艰苦教育的成果,我感到十分的欣慰。
总之做好一个中专职业学校的班主任不好当,但是我会努力的,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让我如何辅导好学生和保持好和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我为自己的成果感到骄傲。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的努力工作,不辜负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学生和自己本人的期望,他们的关注是对我的压力和对我的动力,我相信我做的会更好的。
中专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二
一、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中学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关心时政,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希望自已一生有所作为是他们的共同特性,因此抓紧抓好时政教育,特别是当前世界与中国在经济科技发展上的机遇和挑战,历中国的落后给我们的苦难和今天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存在的弊端,以此常常能唤起他们的历史责任感,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信念,这是学生时代感召力的学习原动力。
2、加强国家人才需求形势的教育。这既能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数量,类型,为今后确定志愿做准备,更能通过国家对人才要求的德与才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必需从个人修养和能力培养两方面努力,否则今后自已将落后于社会,就个人而言生活难以洒脱。特别要讲讲打工仔的生活和工资变迁,从只要打工就挣钱变迁到高学历打工挣大钱低学历打工挣钱少甚至不挣钱的事实说明人要不断的发展自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对人的要求,讲一讲下岗的原因,从国家的角度来说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产品在国际上缺少竞争力,于国家不仅不能为贡献反而是一种负担,下岗是为了减员增效,国家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是普通的劳动力,适应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潮流。
3、帮助学生分析自已的潜在优势或帮助寻找适合于他的人生道路。让他看到希望,让希望燃烧起光明,照亮他人生的路。
这样将大道理同小道理与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挂勾,思想教育工作实在,有利于学生清醒头脑,树立远大而实际的人生理想。
此外,班主任自身要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要宏杨正气,是非分明,立场坚定,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给学生以可信任感和可钦佩感,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总之,以上思想政治工作能极大帮助学生养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思想政治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二、鼓舞学生信心
1、树立榜样:个人修养的榜样,学习刻苦终成大器的榜样,敢于拼搏的榜样,成绩先居劣势后终于赶上来了,取得了好成绩的榜样,伟人,名人,民间故事中的典范,特别是他们的已毕业校友的先进事迹。
2、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帮助他树立目标,取长补短。
3、面对挫折实事求是地分析失败的原因,指出成功的道路,和他这时具备的优势条件,并鼓舞他的斗志,强调人不应只重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应着眼于人生的全局。讲清一时的努力不会换来立时的好成绩,必需长期努力。
总之,班主任应该是鼓动家要鼓起学生的自信,“自信是人生成功的一半”。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1、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是班主任经常的一项工作,也是差生转化的中心,班主任讲清一般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它的作用和意义,并要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认真上课,课后及时复习,反复复习,适当练习。要反复布置,了解后再采取措施纠正,直到这个学习习性养成,还需要针对每科的具体情况对具体科目的学习方法全方位的指导,
2、强科学用脑的思想教育,个人心理调适,科学的休息法,记忆法,科学的身体煅炼,营养褡配,脑科学最新成果。
3、造条件让差生补习,同学自愿,请教师补习或指导订阅辅导资料或购买VCD影碟,总之要让他感受到老师在同全班同学共同努力,营造一种努力争先,不畏艰难的氛围。
4、织兴趣小组,作为学习扶贫小组,让学生教学生,提高其集体自力更生的能力,同时也让小组的同学在提高自身的同时让自已的能力也上一个新台阶。
5、调学习时间的投入,基础差要追赶上来只有刻苦,只有艰苦的劳动才有巨大收获,
6、强课外阅读指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要教育学生既要重视课内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课外知识的吸取,课堂内与课堂外的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学习方法的养成是差生能否转化和学生学习能否进步的核心。
四、加强班级管理
1、学生交流,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动态。定期或不定期的在班上进行书面调查,让他们反映教室寝室的纪律,清洁卫生,同学关系等等问题,以及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及时地加以引导,修正和跟踪管理班级,同时也可给科任教师指出部题以便修正教学,平时,早自习,上午上课,下午上课,晚自习课,以及自习时间多到教室向学生了解班情,观察学生作习情况,向学生了解学生,总之日常管理在于花时间,勤动脑勤动手这样才能保持班上始终处于班主任的有效监管中
2、心挑选班干部,大胆鼓励他们在班上开展活动,同时加强指导,让他们尽可能快的成熟,有力地管理班上。
3、格纪律要求。班级管理要制度化,不体罚学生不等于不惩罚学生,要学生明白迟到了,早退了,旷课了,打牌,赌博了将要受到何种处理,主要在于耐心细仔的批评教育,罚“力所能及”的清洁扫除,与家长联系通报该生的劣迹,让犯了错的学生在身体上和心灵上都过不去,严重的报学校给予处分,对付累教不改的学生在动用学校纪律的同时让他同家长和老师共同制定他的保证书,只要再犯就必需坚持按保证书执行,迫使他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多同他们交流,给予他们信任。
总之,班主任工作要从理想思想教育入手,以提高学习能力为核心,纪律管理为手段,全方位调动积极性。
中专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三
一、做了控流保学工作:
1、了解学生动向,多关心、多帮助学生,做好学生稳定工作。
2、合理安排班级干部,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加强道德教育:
1、开展以“自主与责任”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情感以及把事情做好的行为和能力,并努力依据校计划,从五个途径(认识自我,对自己负责、对小事负责、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加强“自主与责任”教育.
2、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本学期依据目标开展“如何正确对待男女生交往”、“诚实守信”、“学习经验交流”、“我的职场梦”、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我能行,我一定能行”的自信精神,做到班级无空地,班级无空时,处处时时教育人。
三、学风建设:
1、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协调工作。
2、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3、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利用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
4、加强学生早自修,午自修等时段的自主管理。
四、加大家庭学校联系力度:
平时多与家长多沟通,家校携手,共谱教育教学新篇章:关键时期,更应充分利用家长力量,让他们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思想的变化,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亲情这一“法宝”的重大作用。
五、具体安排:
1、每周一次主题班会。
2、开创值日班长制度,好人好事坚持天天记,天天通告制度。
一、加强学科组建设,提高教研组工作效能
学科教研组是基层的教研组织,学科教研组工作效能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科教学、科研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创新教研机制、创建符合课程改革需要的教研文化,将成为学校教研工作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但从基础调研情况来看,教研组工作存在工作效能不高、管理机制落后、教研水平较低等现状。为此,新一年学会工作将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以教研机制创新为手段、以创建新型教研文化为目的,切实提高教研组工作效能。
1.认真开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认真领会精神,明确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并以此为行动指南,做好教研组工作长计划、短安排,同时对教研组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的整改活动。
2.加强教研组长业务研修培训工作。学会将根据有关相关行政、教研部门的安排,组织教研组长开展相关的研修培训活动,切实提高教研组长的教学、教研与业务管理水平,从而为教研机制创新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3.引领教研组长开展教研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新的一年里,将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求,组织教研组长对学校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相关教学常规制度进行反思与研讨,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机制,并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与推广。
二、突出两项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实践
根据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本年度将“深入课题研究”、“创新教研机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深入学习、积极研究、先行先
试,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深入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因其具有规划性、系统性、长期性等特点,对推动业务学习、提升研究水平、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课题研究将为中学化学教学带来长期的教学、教研效益。为此,学会本学年度将深入课题研究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来抓。
1.进一步开展市级重点课题“普通高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学科子课题“高中化学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训练之研究”。该课题从属于课堂教学常规机制创新研究的一项内容,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引导老师建立起基于学习取向的课程教学。本年度将在上学年制定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组织会员深入学习课题实施方案,领悟课题实施目标及意义。同时,引导我会会员基于高中化学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实践中如何开展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训练的探索。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的课题实施原则,引领参与课题实验的会员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提升,深化对学习策略的认识、把握学习策略指导训练方法,最终实现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提升的双赢目标。
2.继续开展“九年级化学单元整体教学”之课题研究。“单元整体教学”从属于教学常规中的教学设计(备课)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两个范畴,试图解决如何开展教学设计、如何从整体性的角度开展课堂教学。该课题是基于目前九年级“低效耗时、效率不高”的教学现状提出的,本课题研究旨在研究、揭示教材单元整体性关系,从而为一线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支撑。该课题拟用一半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为使本课题研究得到较好的落实,本学年将结合相关工作的开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的初步实践”、“单元整体教学阶段总结”三次专题研究会议,分别进行理论研讨、实践尝试、阶段小结等相关工作。
各县(市、区)教研室、学校、会员,也应根据各自的计划,结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教研组建设及教学常规机制创新”这一主题,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相关工作,从而为创建符合课程改革需求、符合教育改革方向的教研常规与教研机制。
(二)创新教研机制
教研机制的创新是提高教研效果、促进教学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措施。然而,从目前学校教研来看,存在“手段落后、模式守旧、效益不高”等特点,甚至有些学校的化学教研工作几乎流于形式。究其根源在于缺乏理论指导、活动效益很低。基于此,学会也将创新教研机制作为本学年的另
一项工作重点。
1.积极探索构建“说课——听课——评课”三位一体的教研新机制。对于三位一体教研机制创建的实践探索,将以“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为研究对象、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发挥“讲学评价的传导作用”为着力点,努力提高学校本教研的效果。由于此项工作处于探索阶段,本年度将主要开展如下三项基础性工作:(1)课堂观察的理论学习与培训;
(2)基于“说课——听课——评课”三位一体教研机制的初步探讨;(3)基于上述教研活动机制的活动实践。本年度拟开展四次的教研活动,探索活动机制、收集活动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升。
2.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网络教研的最大优势在于克服时空限制、人人平等参与的优点。本年度拟继续通过“龙岩中学化学”网络平台,继续开展基于课堂教学调研、教学技能比赛等方面情况的网络教研活动,探讨如何有效开展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技能等方面内容;另一方面,将利用“龙岩中学化学群”、“初中化学名师教研群”等qq群,拟将开展6-8此的专题网络教研活动。由于网络教研活动在我市还处于起始阶段,许多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这将要求会员积极参与、献计献策,确实发挥网络教研的贡献,发挥其在推进区域教研中的应用作用。
对于网络教研工作,各县(市、区)教研室、学校、会员,也应根据各自的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如创建专题网站、创建专题博客、创建专题qq群等),从而做到有序组织、人人参与、确保实效等。
三.继续推进“三项工程”,创建优质教育品牌
建设三个工程是学会在上一届年会工作计划中提出来的。根据新一届学会理事会工作思路,配合国家、省、市工作规划,将用五年的时间,积极探索三个工程的实施策略,并努力使三个工程的建设取得初步呈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会在三个工程建设中开展了实践和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新的一年里,学会的工作安排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于“名师培养”工程,我会一方面将继续结合市教育局“红土书香”品牌,倡导名师进一步开展“读教育名著、学教学理论”系列活动,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和教研论文;另一方面,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工作计划,为名师争取更多的外出学习、学术交流等机会,进一步拓宽名师的视野;再一方面,积极推荐我市优秀会员参在各级各部门组的专题会议上开展学术专题讲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014-02
2007年9月7日,总理在视察大连市轻工业学校时发表了关于职业教育“教、学、做”的重要讲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总理的讲话,内涵深刻,概括精确。是对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诠释,实施“做中学、做中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是强调教师职责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引导学生认知、理解、评价及行动,这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从内容的选择到形式的确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通过认真学习和研讨,下面我以冷作工专业课教学中,任务一、圆方过渡接管的制作为例,阐述我校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全过程。
一、学情分析与实施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学生专业课的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我校的示范校建设,于2012年9-10月份对本校11级、12级冷作工专业的123名在校学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本校冷作工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的学情分析,以便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以下为调查问卷的数据。(表1)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目前职校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 “学习成绩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睡觉、玩手机,学习兴趣淡薄、沟通能力差、厌学情绪普遍,即自卑又自负等,这些特点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但他们思想活跃、好奇,数据显示有73.9%的学生对专业实践操作却有浓厚的兴趣。
2.实施教学策略
针对上述学情,我把重点放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把学生被动学习变成主动的参与,我时常鼓励学生“用今天的努力,开创未来无悔的人生”通过教育手段给他们讲解当前国家和企业的用人标准,通过新时期技术工人的优秀代表王亮说明技术工人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请本校优秀毕业生回学校给学生做报告,讲述他们在工厂里学习技术的重要性,通过他们的交流让学生们知道在学校应该做什么、学什么,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在示范演示教学中,找出操作姿势较好的同学,为其他同学进行操作演示,以提高同学们的自信心和课堂归属感,通过展开竞赛,创设生产情境,把同学们分成几组,看谁的任务做的好,哪个组的任务做的好,以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奖励法,对在学习中表现好的,任务完成好的优秀生给予奖励,对于期末成绩比上学期成绩有较大提高的同学给予进步奖的表扬,以鼓励学生的进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展评法,把每一次的任务课题,精选出几个较好的,进行展评,使同学们有学习的榜样,通过看他人的工件,找出自己工件的差距,使学生更加自觉刻苦的学习和训练,通过“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想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整合教材内容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关于加强
职业教育五个对接的精神,我校在示范校建设中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针对对口单位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日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为车间主任、工程技术人员、工段长、车间的班组长共23人,调研内容通过访谈和问卷形式获得,其目的是通过调研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使学校的教学真正融合到生产中。以下是问卷调查内容:
①你单位招收技术工人的主要途径(表2)
②你认为学生目前所学的知识是否符合你单位生产的需要(表3)
③近几年大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船营铆焊厂一线技术工人的需求情况(表4)
④大船重工公司船营铆焊厂一线员工的职业资格情况表(单位总人数1300人)(表5)
调查显示,表①说明技工院校的学生是企业用工的首选,学生毕业后具备大专、本科学历,适应岗位能力强,吃苦耐劳、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的复合技能人才更会受到企业的欢迎,表③说明学生的就业率看好,但调查中我们也会看到,表④说明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表②说明目前学校的教学内容和企业的实际生产要求差距很大,有的同学甚至图纸都看不懂。希望在机械制图、金属材料 、材料力学等学科教学上能多和企业生产挂钩,使学生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综合以上调研,我校对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我带领本专业老师编写了适合专业发展的冷作工校本教材。通过“做中学”“做中教”去实现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
下面就以本课任务为例,谈谈冷作工的教学方法。
(一)、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针对任务要求,本课我采用了三个原则对教学目标、重点内容进行设计,一是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二是结合市场需求:三是结合学情要求的原则。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解决问题、技能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责任意识;职业素养;爱岗敬业;协作精神。
2、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 点:《圆方过渡接管》的操作技能。
难 点:《圆方过渡接管》作展开图的基本方法。
关键点:培养学生在未来实际生产中,能用所学知识,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本课任务用360分钟完成。
通过“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按需定教”的课程设计理念,使我在实施教学中明确了方向,最大程度发挥了教学效果。
(二)、整合教材
本课内容选自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孟广斌老师主编的《冷作工工艺学》一书中的第四章第四节内容。教材的内容是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理论基础,学生对这部分专业知识掌握得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就业和职业的发展,因此,本教材在行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本课内容在教材中,只是单一的理论展开内容,没有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兴趣,学习效果很差,针对学生的特点,我将本课任务改编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内容,确保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贴近企业岗位需要。使学生能够较轻松掌握所学内容,便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实践,本课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三、注重教法与学法
1、教法
基于本课的特点,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生产的工艺要求、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
的知识兴趣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实践,成为实践的主人,在生产实践中得到认知和体验。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集思广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2、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教师不但教授知识,更应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本课采用了以下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
1).自主探究法:教学中,我把任务安排后,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得到产品制作的相关信息,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总结反思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善于总结课堂上的学习成果,通过
观察和实践,利用工作页形式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点。
3).模拟操作法:模拟操作是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的基础,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教学中只有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中,才能真正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才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快速提升。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四、细化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共分:组织教学、任务导入、任务实施、作业布置、四个步骤。(一)组织教学:(8分钟)
本课通过组织教学,向学生讲清本课的意义和目标,特别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再按生产实际需要分好组和岗位,确定好负责的各小组长;检查出勤、劳动保护用具的穿戴情况及5S管理要求,为任务的实施作好课前准备,
(二)任务导入(2分钟)
职业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业情境。本课我通过模拟工厂生产情景,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工作过程,使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意识,我以生产车间班组长和调度员的身份,导入本课圆方过渡接管的生产任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未来岗位的适应能力。
(三)任务实施:根据教学任务,我采用了以下六个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1:识读零件图纸及相关知识复习(20分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查阅与本课相关的技术资料、提高学生识读图纸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相互沟通能力。
学习活动2:加工工艺分析(30分钟)
本活动鼓励学生提出多个工艺方案,然后要求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指导学生确定一个可操作性的工艺方案,确保任务实施的正确性。
学习活动3:编写工艺流程(20分钟)
要求学生将活动3讨论后的可操作性工艺方案编写成工艺流程技术文件,便于指导学生对教学任务的实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习活动4:圆方过渡接管的展开放样(30分钟)
按照企业生产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从看图-作图-作展开图以及制作成形、验形样板。然后,让学生自检、互检、小组检查,确保成形制作的产品质量,培养学生未来职场的责任意识。
学习活动5:圆方过渡接管的成形制作(200分钟)
在操作环节中,通过小组完成成形方案,教师采用示范演示法,规范产品生产的工艺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全方位的巡回指导中,确保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指导学生对工具、 胎具的正确使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习活动6:成果展示及总结评价(45分钟)
通过评价和总结,点评各任务小组的合作情况,讨论产品的质量检查结果及5S管理情况。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到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对评价环节学生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给予纠正,将学生发散的思维集中起来,共享学习成果。使教师传授的知识,真正变为学生自己的学到的技能,使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评价成绩采用百分制,其中表1《圆方过渡接管》的制作工作过程质量评价(占40%),表2《圆方过渡接管》的制作工作成果评价标准(占60%),两成绩合成百分制为学生的评价成绩。
(四)、作业布置(5分钟)
我采用了三种形式:即课外拓展、课后复习、课后作业。通过课外拓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训基地,通过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检修问题产品。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结合所学的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在实训基地进行个人创艺冷作产品的制作,在参加辽宁省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展中,我校冷作工创艺展品获得省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通过课后复习和课后作业预习下次课的内容及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实施“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反思
1、实施“做中学”“做中教”模式的教学效果
本次课克服传统专业课教学弊端,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角。使每一课题都能从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突出了现场示范,增强了直观性,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让他们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对设备及工具产生熟悉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针对难点问题,通过课件、实物的演示、全方位的巡回指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教”中,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通过测评,绝大部分学生很好的完成了圆方过渡接管的任务,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通过教学改革,由自己辅导的学生单得权在参加大连首届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院校独立竞赛项目冷作钣金工竞赛中荣获冷作钣金工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我校冷作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达98%以上,学生的技能水平受到了领导和用工单位的认可和一致好评。
2、实施“做中学”“做中教”模式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样就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专业课教师应始终站在本专业发展的前沿、注重专业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认真钻研业务,扬长避短,善于自我加压,具有终生学习的自觉性,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创新,紧紧跟上现代化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技能。使学生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把所学知识真正用到实践中,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需具备“做中学,做中教”一体化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每一次课后的总结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次自我提高,通过教学反思,我认为,中职冷作工专业课教学,创新应用“做中学,做中教”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式,是实现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值得我们同行教师去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婉林.职业教育教学方法.[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年8月.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校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室建设迫切需求
中职校汽修专业教育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变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学环境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过程。所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校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室建设十分迫切,而这种新型实训教室构建是本文探讨重点。
二、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室的建设与设计原则和要点
笔者长期在中职校汽修专业执教,并参与本校的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室的建设。认为建设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室需要注意一下记得:
以课程为主线进行实训室建设,同时可能按实际企业现场来布置,让学生了解未来工作环境、培养职业素养。在设备配置、格局布置、学习情境上都尽可能贴近汽修专业相关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环境,营造真实职业环境。可以在教室内划设作业区、通道线、接待区、维修区等等。甚至可像品牌4S店格式,建设前接待后维修的实训教室。但是一定规划出多媒体教学和讨论区。
一门课程对应一个或多个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室。或者一个一体化教室对于多门课程整合。但注意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料的调整。可以按照课程进行的先后进行实训室排列。
企业文化墙壁建设、教学中融入企业7S管理模式运作,引入部分企业规章制度。在制度层面上引导学生提高职业素养提高。
具有整车、大型设备的实训室最好布置在一层。
有空气污染的实训室要安装抽排系统。
有条件可以在设备运行区安装透明钢化玻璃隔开降低噪音影响,但玻璃隔墙上一定要贴图案防止师生误撞受伤。这样也便于教师管控现场。
若条件允许,各实训室所需的工具、仪器单独配置,避免交叉使用。可以模拟企业工具间,让学生自行决定领用什么工具,
每个实训室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
三、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实践
围绕中职汽修专业课程体系,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电器维修、汽车车身电器维修和汽车空调维修等等。构建对应的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室。每个技能教室平均面积在200M ,可供40名学生同时学习。
1)合理布局,教学与企业情境兼顾
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室里,根据学校教学和品牌汽车4S店维修车间企业实际生产需求,一般划分为多媒体教学区、讨论与资料查询区、操作区、和工具存放区、教师工作区等五类功能区域。
多媒体教学区。多媒体教学区是教师在资讯阶段时授课的区域,教师能进行多媒体教学实训演示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规范操作等。该区域要设置多媒体投影设备、多媒体黑板和40张桌椅。
讨论与资料查询区。讨论区是学生在决策和计划阶段使用的区域。学习培养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评估计划和实施计划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讨论区是学生在决策和计划阶段使用的区域。
讨论区一般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分成 4 个区域, 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属于自己的区域内相互讨论、学习。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 根据一体化教室的具体情况,讨论区可以布置成不同的格局, 但总的要求是要便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要为每个讨论区设置黑板,便于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观点。
资料查询区和讨论区融合在一起,区域存放了大量的参考书和与实训配套的维修资料,并配备8台电脑供学生进行资料查询、仿真教学、交缴。让学生能够模拟企业实际生产情景,通过查询汽车维修资料来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做到教材学材相互补充、软件、硬件相互配套,纸质、电子资料丰富这种开放式的学习媒体让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可以提现分层次教学。甚至可以布置网线,学生提交任务书、计划、评价等都可以用电子版在电脑单独完成,并进行做到无纸化的低碳生活。
操作区操。作区是学生完成实践操作任务所在的区域,该区域根据学校实际设备条件可分成 4 个或 8个工位,每个工位配置相应的操作设备及工具。可以配一台移动式创维多媒体中心,可以边学习边模仿操作。
工具存放区。在区域内集中存放与生产实际相配套的仪器、工具和耗材,类似于企业的工具房。学生在实操作业前,需在此区域集中领取相应的工具设备,作业完成后需归还所借物品。该区域的设置不但简化了实验设备的管理而且更为仿真地模拟了企业生产实际,此外为了让教师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将学习环境扩展为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完成真实的生产工作任务。学校还单独设置了整车实训场,该区域不在一体化技能教室内总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有个20个举升工位包、含受受众面较广的汽车品牌多台小轿车(均为近5年内生产)。整车实训场场地布局、设备仪器和工具配备按一级维修企业的标准进行配置配。配套套了工具房和材料室。
教师工作区。教师工作区是负责管理并参与该一体化教室的教师的工作区,该教师一般为实验人员。并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
2)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室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规章制度等,确保日常教学合理实施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拥有一支优秀骨干教师团队是基本前提,而骨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专业引领,需要为骨干教师成为特级教师,成为名师搭建平台。
湖北省武汉市长期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开展名师工作室,通过授徒的方式,集中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人室学习,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笔者近期参加武汉市关于名师建设的项目研究,为了解和把握武汉市目前中小学骨干教师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骨干教师培养,我们课题组对其中推荐参加名师工作室人室弟子—中学骨干教师做了一份调查,对他们目前发展水平,发展需求做了一个了解,为制定下一步培养工作方案和实施效果考评提供了基础。
一、骨千教师发展现状值得关注
1.骨干教师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期。在对62名骨干教师所做的调查中,男教师46人,女教师16人。他们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 - 49岁之间,占被调查对象的98%0(如表这是一批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团队。
在对职称状况的调查研究中,62名受调教师高级职称占到了79%0(如表2)
从对目前所取得的荣誉称号中调查所得,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市级优秀青年教师占到了62%0(如表6所示)上述三项调查说明这是一支处在成熟期的教师,发展的潜力很大,但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正处在专业发展关键时期。
2.关注各学科骨干教师协调发展。从所调研的对象看,语文学科占到31%,是第一大学科,集中了很大一部分优质资源,骨干教师相对集中,而在美术、政治、体育、历史学科只有3%-5%0(如表3)
在中学骨干教师颁调查中了解到,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占到68%,初中骨干教师培养是一个值得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如表4)
上述表明在骨干教师培养问题上,各学科各学段骨干教师发展不均衡值得重视,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3.关注农村骨干教师的培养。从表5可以看到,在所人室的弟子中,从农村选派进人名师工作室学习研究的已占到60%,这对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骨干教师的成长大有好处,但进一步具体分析还是存在这些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村的城区和重点学校,对偏远农村教师还有待进一步关注的问题。这也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4.关注骨干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在调查2008年以来参加过的各类研修学习情况时,结果表明:被调查的62人中多数人参加过市级半月以上的高级研修班,一部分人参加过大型学术交流或考察的,但还有一部分人什么也没参加过。制订分类具有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就显得很重要了。
在调查2008年以来骨干教师展示教学及研究成果情况时,有}8%只在区内交流,少数在省、市里交流。骨干教师要走出学校、走出武汉、走出湖北,成为名师还有一段路程。在调查2008年以来参加课题研究情况时,只有少数人主持了省级课题,多数人参加省级或主持和参加市、区级课题,也有相当部分人还没参加任何课题研究。在调查2008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教学科研成果时,有27人没有发表成果,也就是在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能物化为成果的能力还显得不足。
现状调查研究表明,我们骨干教师发展后劲不足,成员之间的差距较大。因此,研究骨干教师发展现状,探讨骨干教师发展规律,为骨干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学术能力的提升制订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组建名师工作室,有效引领骨千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调查对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学习看法时,十分渴望和感到荣幸的超过100%。虽然有人是从服从组织安排角度上来考量,他们没有去考量事实上的大,但希望参加学习则是共同的愿望。通过调查,不少骨干教师认为,骨干教师团队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引领。
在目前工学矛盾依然突出的情况下,依托名师工作室无疑是解决骨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之一。名师工作室可以使其成为优秀教师培养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向名师学习,这种直接的学习是大家梦寐以求的;有展示交流的平台这是名师工作室独特优势;能向同行学习,也是他们的渴望之一。总之,对参加名师工作室学习是深得骨干教师欢迎的。
《猪病防治》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专业课,是融猪生产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寄生虫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致力于解决养猪生产和猪病防治过程中提高养猪技术,预防猪病发生及防控猪病的难题,与养猪业的发展、猪肉食品安全、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紧密相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是中职教育改革的要求,利用我校建立示范校的契机,畜牧兽医专业对《猪病防治》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从现代养猪业需要入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为主线,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适应现代养猪业和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积极研讨、设计并实践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一、《猪病防治》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只有对工作过程实施系统化设计,才能在满足社会或职业的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个性化教育的需求,进而实现个体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
(一)设计理念
《猪病防治》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理念将突出以下几点:
1、以职业教育为出发点,理论和实践想结合。以理论知识满足工作需要为前提,少而精,压缩猪病防治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将一部分课堂理论教学放在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完成。
2、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基础。注重课程与企业、行业的联系,使课程内容符合实际工作需求。
3、突出优势,有所侧重针对性强。分析畜牧兽医高职学生的优势,典型专业技术岗位的特点,对准市场压力拓展就业,对准市场需求办专业,对准猪病防治岗位设课程,对准职业能力抓教学,对准创业育人才,把侧重点放在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4、校企合作,按市场需求设计。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依据企业需要什么知识,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去设计课程。与企业联手,做到与企业零距离的接触、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谋发展,企业给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学校给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5、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采用引导式教学,通过大量的课程讨论、分组协作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认同感,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开展社会调查、行业调查、市场分析、就业分析、职业资格培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猪病防治》课程设计的针对性
第一,教学内容针对养猪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猪生产岗位猪病防治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第二,针对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脱离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满足工作需要为原则,避免平辅直叙的冗长讲授,增强教学趣味性,将课堂教学融入实践教学。第三,针对畜牧兽医中职的特点,加强防治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做到实践技能操作娴熟。第四,针对猪生产过程不同于其它行业的特点,课程教学围绕猪这一活体动物进行,首先让它存活下来,不要发病死亡,在此基础上再探讨猪的生长与效益问题。第五,针对养猪行业脏、累、臭的特点,注重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的爱岗敬业精神。
二、《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内容编排
1、设计方案模式。在《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内容编排时,根据前期行业、企业调研,基于对养猪职业人才的能力素质需求,在课程开发设计过程中,广开思路形成课程开发设计方案。可以工作项目为载体,按照生产环节设置学习情境根据猪场生产与管理各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典型工作任务与项目搭建课程结构,以场、种、养、管、防、治工作项目和实际生产工作环节发生顺序设计学习情境,按中等职业教育注重技能培养的要求和特点,结合现代养猪生产与猪病防治的临床实践,吸收先进成熟养猪技术与成果,优化重组设计课程内容。
2、理论与实践课时安排比例合理。例如,总学时126学时,理论教学52学时。多媒体教室上课,有实物和标本,边讲边展示;实验室上理论课,先讲后做;养殖示范场上理论课,边做边讲,实训场(种猪场)上理论课,讲讲做做,做做讲讲,汇总共性的问题,集中在课堂上再讲。实训教学安排40学时,兽医站实习教学30学时,通过兽医站门诊病例治疗的实习,弥补一些见不到的病例。肉联厂实习教学30学时,在肉联厂屠宰加工过程中,学习对猪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检疫和相应的无害化处理。顶岗实习教学34学时,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掌握实际生产中每一个岗位中,常见和多发的动物疫病,如何处理这些疫病。
3、校内和校外实训结合
学校与玉林春茂集团等公司校企合作,他们公司的猪场是按照现代化养猪生产工艺建起来的高要求、高标准的种猪场,猪场设施齐全,场技术力量强,拥有大中专毕业生员工,科研仪器设备先进,为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开展养猪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场所。另外,在养猪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直接参与养猪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去,综合应用在学校所学知识指导实习,验证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想法。通过理论、实验、实训、实习等课程学习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综合分析、思考、归纳、总结,提炼精华,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1、校企合作带动实践学习。2013年我校分别到广西养殖龙头企业广西巨东公司、广西春茂公司、广西扬翔公司进行了校企合作签约、揭牌仪式。这些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在生产第一线实战演练,不但使自己得到锻练和提高,而且给企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顶岗实习的学生,熟练后能独当一面,成为企业的一名临时放心的员工,学生也还能得到一份报酬。
2、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中职学生文化水平相对高职来说不高,所以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易掌握。针对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认知特点,在教学内容中,尽量关注养猪业最新动向和最新实例,如新设备、新技术、新品种、新疫情,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考评考核制度
考核检查是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和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方法之一,改进考评考核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课程设计时依照突出能力、注重操作、讲究实用、培养创新的原则,坚持知识与能力、人格并重,大力推行多元化考核办法,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结合,技能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校内理论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以此全面考核学生的生产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变,促进工学结合的实现,促进教、学、做的有机融合,强化学生技能与职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393-02
一、新形势下中专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就是行动的指南。德育培养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历来受到重视。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种成就和矛盾并存,这不仅给成人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对青少年学生造成了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由于处于中专教育的相对较低层次,从教师到学生,都出现了不同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例如,由于教师不愿在德育教学方案的设计上下工夫、花时间,导致教学方法形式单一、陈旧;学生认为中专教育是没有前途的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少数学校专业政治教师成了学校多余的人员;有些教师认为中专学生就是同龄人中学习水平较差的人;教师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教学,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显得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缺乏系统性。从教师到学生的这种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中专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2.价值观念偏差大。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也处于急剧变革中,文化与思想的多元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加上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的发展,使中专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来自各个途径的信息。但与此同时,中专学生接受价值观念与思想感染也表现出多元的倾向,我们在课堂上讲的一套,完全被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丑恶现象抵消,给学生留下的是苍白无力的说教,使学生认为我们所宣传、灌输的都是假、大、空的东西,中专德育工作内容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现实与理论不符合,学校教育太单纯。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德育脱离学生思想实际,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问题,不能很好地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不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另外,由于思想的不成熟和对中专教育学习认识的不到位,使中专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较大偏差。对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有曲解,德育工作重课外、轻课内,重活动、轻效果,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业余的事,无关紧要。直接影响其在学习与生活上的正常表现。所以,往往搞活动,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
3.德育现状与社会变革出现不相适应矛盾。一般来说,中专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状况比中小学复杂得多,甚至也比大学复杂,其德育状况正好处于大学和中小学之间,困难和问题明显较多。因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中专学校德育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积极探索做好中专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根据党和国家教委的教育方针,学校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主动的、和谐的发展。我们感到德育工作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时,应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特点,重视丰富和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并以此为载体,实施渗透教育。在社会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活等环境对德育工作有较大的影响。首先,市场经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青少年学生是参与未来市场竞争的新一代,德育工作在努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正当竞争的同时,还要防止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侵入思想道德领域的负面影响。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如何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不致沦为见利忘义的金钱拜物教徒。
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淡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孕育了无数伟大的华夏儿女。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将这些美德继续传播,并将其发扬光大,以致可以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首先,缺乏志向与理想。自我激励差,价值观呈现功利性、世俗性、庸俗化的倾向,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顾他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玩乐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追求目标。胸无大志,贪求安逸与享乐,是当今不少学生的基本心态。经济全球化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机遇,它促使我们用更宽阔的眼界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开放心态和全球整体观念,也有利于我们吸收世界文明的精华来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但经济全球化也给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了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造成了民族国家间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并将产生由经济认同带来的民族认同问题,使部分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弱化。其次,诚信不足。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都是强调应试教育,而对学生德育的要求并不高,这种重知识教育、轻道德教育的思想,致使诚信失去了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诚信教育也就相对弱化了。一些学生往往因受到有关的所谓行风、社会风气的影响,办事说话不够守信,诚实不足,“圆滑”有度,“老练”而“世故”,纯朴中似乎夹杂着一些浊气,影响了基本做人的准则。
二、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实现路径
1.强化德育教育思想意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不会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养成的。研究表明,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提高一般是由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开始,到伦理道德,再到政治思想,最后上升为人生观、世界观这一轨道行进的。可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所以,思想品行教育应是职业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不会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养成的。研究表明,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提高一般是由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开始,到伦理道德,再到政治思想,最后上升为人生观、世界观这一轨道行进的。可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所以,思想品行教育应是职业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而常抓不懈。以德治校,是相对依法治校而言的,它是构建学校管理文化的核心。学生及社会对思想道德品质内容长期形成的社会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形成了“三全”(全员、全程、全控)育人的体系,注重德育队伍的素质培养,注重德育工作的经常性、针对性、实效性、渗透性和主动性。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引导正确的价值观。按照专家的说法,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禁条”,因此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具有约束、禁止的功能。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肯定有约束或禁止青少年的一些言行的内容。重视德育是我国的民族传统,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都是以德育为中心的。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地引导学生步入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正确认识自我人生的价值和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从而尽可能合理有序地筹划人生、调整行为、理顺关系,创造性地开辟他们的未来。当前学生接受思想政治信息的渠道众多,内容繁杂,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解决好思想教育与学生心理倾向之间的矛盾。通过点化,帮助他们提高鉴别力,接受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学生对就业与择业,生存与发展关系进行讨论,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一、中专物理教学中应培养的能力
1.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思维的基本方法形成概念并造成判断和推理,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能力。它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两种形式。一方面,形象思维能力在物理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多物理规律都可以用实验演示,很多物理知识是建立在具体或理想的模型之上。因此通过具体形象或图景去认识物理知识是最常用的方法,就单从物理本身的这一特点上说,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好物理的前提。另一方面,抽象逻辑思维是学习物理必备的能力。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重要的主观来源,是智力的核心和标志。在中专教育中我们就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 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总结自己学习活动的方式、规律,有效地组织、利用影响自己学习活动的各种因素,以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另一方面,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质的养成。为此,中专物理教师必须用新世纪的教育观点,积极构建适应和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努力探索,开拓进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中专物理教学中能力培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中专物理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着应试教育的观念,使得中专物理教学无法适应能力培养的需要。为此,在中专物理教学能力培养中必须注意要转变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传统的中专物理教学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三基训练,使得很多学生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水准上,头脑中不能建立哲学方法论与物理方法论的联系。为此,中专物理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强调发展,突出能力,在传授知识中,关注学习过程,重在传授学生物理的思考方法,使学生掌握物理思想和方法的实质。
三、中专物理教学中能力培养的途径
1.中专物理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它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中专物理教师要积极的掌握和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以满足中专教学改革的要求。行为导向教学法指全面的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这种教学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
(1)项目教学。这是行为导向教学中一种代表性的方法。它的基本模式包括:作为出发点的项目创意;为研究项目创意而产生的方案;确定行为步骤的计划;实施;项目结束等。该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去想办法解决,可以讨论,可以动手实践,可以查资料,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实践过程中,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动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学习了知识,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演示教学。演示教学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进行重复教学,并随时进行学习评价和指导。演示教学有效地提供了一种人为的环境,让学生分析与处理各种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演示教学,创造适合教学的物理环境,让学生接触观察具体形象,让学生产生最典型的感性认识,学会观察具体材料,把抽象变生动,把难变易,从而培养并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以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引导课文教学。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及引导课文,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项目教学。它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和发展。在引导课文教学法中,学生主要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学生需要按照给定的引导问题,学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从书本抽象的描述中刻画出具体的学习内容。如在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电流能够产生磁场,反过来,磁场是否也能产生电流呢?同时,给学生做一个引导思路的演示实验:将一根铜线直接绕在条形磁铁上,铜线的两端接入检流计。结果:无电流产生。此实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绝大多数学生自觉进入思考状态,从而掌握了课本中抽象的知识。
2.在中专物理教学中要开展探究实验教学
当前在中专物理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简单的操作练习的倾向。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的,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思考和探究,导致学生只是按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机械的做试验,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思想和方法,不利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物理教育中应加强探究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己去设计实验方案,设计表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例如,教师在讲授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可以启发学生这样思考:利用伏特表和电流表测出的电压和电流可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能不能只用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来测量电阻呢?如果能,还需哪些辅助器材?怎样测量?请说出你设计的方案并画出电路图。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在中专物理实验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形成丰富灵活的观察实验类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
参考文献:
一、中专物理教学中应培养的能力
1.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思维的基本方法形成概念并造成判断和推理,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能力。它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两种形式。一方面,形象思维能力在物理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多物理规律都可以用实验演示,很多物理知识是建立在具体或理想的模型之上。因此通过具体形象或图景去认识物理知识是最常用的方法,就单从物理本身的这一特点上说,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好物理的前提。另一方面,抽象逻辑思维是学习物理必备的能力。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重要的主观来源,是智力的核心和标志。在中专教育中我们就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总结自己学习活动的方式、规律,有效地组织、利用影响自己学习活动的各种因素,以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中专学习阶段是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重要时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中专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探索创新和开发智力潜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另一方面,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质的养成。为此,中专物理教师必须用新世纪的教育观点,积极构建适应和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努力探索,开拓进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中专物理教学中能力培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中专物理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着应试教育的观念,使得中专物理教学无法适应能力培养的需要。为此,在中专物理教学能力培养中必须注意要转变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传统的中专物理教学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三基训练,使得很多学生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水准上,头脑中不能建立哲学方法论与物理方法论的联系。为此,中专物理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强调发展,突出能力,在传授知识中,关注学习过程,重在传授学生物理的思考方法,使学生掌握物理思想和方法的实质。
三、中专物理教学中能力培养的途径
1.中专物理教学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它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中专物理教师要积极的掌握和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以满足中专教学改革的要求。行为导向教学法指全面的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这种教学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
(1)项目教学。这是行为导向教学中一种代表性的方法。它的基本模式包括:作为出发点的项目创意;为研究项目创意而产生的方案;确定行为步骤的计划;实施;项目结束等。该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去想办法解决,可以讨论,可以动手实践,可以查资料,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实践过程中,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动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学习了知识,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演示教学。演示教学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进行重复教学,并随时进行学习评价和指导。演示教学有效地提供了一种人为的环境,让学生分析与处理各种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演示教学,创造适合教学的物理环境,让学生接触观察具体形象,让学生产生最典型的感性认识,学会观察具体材料,把抽象变生动,把难变易,从而培养并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以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高专担负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管理人才的光荣任务,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的质量。我校是2004年升格的高专,同其他新升高专一样,部分教师教育观念和业务水准仍不同程度停留在中专阶段水平,难以胜任高专教书育人的工作,与学校的发展不相适应。有鉴于此,怎样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高专教学的要求,成为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问题。我校除重视外出培训外,还从加强校本教研管理工作入手,大力提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能力。
1 校本教研管理对提升高专教师素质的作用
论述校本教研管理的意义必须先从校本教研的作用谈起。校本教研是指一个学校的全体教师以本职工作为基地,以教学实践中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在教学中进行教研、在教研中进行教学,从而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的一种群众性教育研究活动。校本教研管理则是指学校对校本教研实行有效的管理,使之得以长期开展下去。在教师素质中,教育研究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它引领和带动其他品质和能力的发展。高专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研能力,这种能力是衡量教师水平的一个首要方面。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校本教研。教研与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学需要教研,教研促进教学。教研可促进教师学习政治、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教研可培养教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技巧和水平;教研可使教师感悟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真正把本职工作当成事业和崇高的理想去追求;由此带动全面素质的提高。教师只有把自己定位在研究者的位置,才能适应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对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才能始终处于学科和专业的前沿。“教而不研则浅”,不重视教育研究的教师不能成为称职的教育工作者,只能是一个缺少创新精神、处在经验型层面的“教书匠”。优秀教师不是生来就是的,而是在教育研究中锻炼成长起来的。高专教师必须增强研究意识,使教学工作与教育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职业状态下的职业生活习惯,使自己由单纯的教师转变为研究型的教育工作者。校本教研是一条实现科研兴校和保证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人人都能参加、人人都需参加、人人都可成功的有效途径。要使这条途径充分发挥作用,加强校本教研管理是可靠的保证。
2 加强校本教研管理的措施
2.1 增强教师校本教研意识
学校领导将高专培养目标、办学理论转变为全体教师的共识,让大家看到学校及个人的现状与国家级高专之间的差距,认识到教学研究是探讨教学规律、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是高专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克服“教师搞教育研究困难”的畏难情绪和无所作为思想。在此基础上,建立教育科研的管理机制,制定不同职称教师教育科研任务,将其纳入岗位责任工作目标,把参加校本教研取得绩效作为考核与奖励的硬指标,给教师压担子,促进教师积极投入教研工作。
2.2 构建校本教研管理长效机制
校本教研牵涉内容多、范围广,是今后高专管理长期的工作重点,应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首先,学校领导应制订长期规划,明确工作的要求及目标,定期查找存在问题,完善改进措施。其次,建立医学教研室、科研处等管理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再次,制定教研管理各项制度,构建教研管理的长效发展机制。
2.3 建立健全考核与激励制度
学校鼓励教师参加本校和上级教育部门举办的争当“名师”、“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活动以及优质课、教研成果、教研优秀论文等评选活动。定期对教师教研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将发表教研论文和取得教研成果作为名师培养对象、名师、学科带头人评选的必备条件以及考核、评先、晋职、提薪和发放奖金的依据。
2.4 搞好校本教研服务
学校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广泛征订中外图书、报刊及电子文献,为教师扶持1000元资金购置电脑,给他们在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将网络引入教师办公室,使教师能在网上与专家对话,拓展交流空间,丰富教研信息量。二是加强与教育科研所和本系统省内外高校专家的联系,聘请他们来校举办讲座做理论辅导,增进与兄弟学校教研教学交流。三是从办学经费中提取足够教研经费,专款专用。四是注意把握教研课题的导向,做好情报、预测等方面的信息提供和申报、管理、跟踪指导、成果上报“一条龙”服务。
2.5 发挥教研骨干示范带头作用
重点抓好教研室主任、课题组长、学科带头人、名师和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榜样作用,一是鼓励他们多出高质量的教研成果,带动群体性的教研活动的开展;二是举办学术研讨或讲座、现场教学观摩以及“师徒结对子”、“以老带新”等活动,介绍自己从事教研的心得体会,指导广大教师总结教研及教学经验,使其缩短成长周期迅速成长为科研型教师。
2.6 教研活动的开展和管理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研室是学校的基层教研组织,学校教研管理部门既要放手让教研室开展工作,支持教研室积极开展多种方式、不同内容的教研活动,又要要求教研室围绕学校长期规划制订出每学期教研工作计划,组织教研室进行跨学科教学项目的研究。教研室要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营造教研团队的协作氛围。校本教研通常采取群体研究和个体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群体研究可从教学的各环节或当今教育改革的热点、难点、焦点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制定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系统的研究活动,又可由学校确定课题,然后由各教研室教师围绕主题收集资料,联系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反思,最后由教研室、学校汇总。还可由高级职称教师牵头,组成教研班子,申请上级教育机关下发的教研课题,进行教研公关,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个体研究既提倡有问题就研究的方式,也可针对教学实践中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撰写反思笔记。对于教研室和个人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教研管理部门要有检查、有验收、有记录、有总结,还要注意加强各教研室之间的交流。
2.7 多种方式展示教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