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6 15:54: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语篇教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语篇教学

篇(1)

英语在社会的发展中,业已成为愈演愈烈的外交语种之一。学习英语已不仅是与国际发展接轨的需要,更是学好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然而我们国家要想更好的对外开放跟上国际时代潮流的脚步,首先应当使我国公民具备使用外语的基本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要,人们对英语教育也给予了很大的期望。新课程改革的脚步推动了很多教育的虔诚者去思索,去研究该如何让孩子们对英语的学习产生“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热情。而这些所谓的热与情,我想更多的是在课堂上老师该怎样发挥自己的教育潜能,让更多的受教育者,在课堂英语的学习中能够翩然起舞,浑然融入这样的大课堂学习之中,转而学以致用。本人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各种教学方式,今天在此谈谈自己的探索与几点意见。

一、 语言的学习需要“点燃激情”的课堂教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容器的时代,孩子们从一出生,耳闻能详的就是母语,没有机会更多的接触英语。所以在学生刚接触这门语言时要让他们更多的了解这是怎么样的一门语言,他的人文,历史的演变,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充满极大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爱学,爱思考,才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教学中要营造生活化课堂教学,挖掘和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安排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兴趣,主动参与教学。英语虽然是一门外语学科,但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语言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因此,将真实生活情景引进课堂,既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又使学生似乎回到了活生生的现实。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容情于景,寄情于物。教学中需要不断地革新,而非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如何点燃孩子的激情,这就需要在一节课的开始,即导入部分,多下点功夫。课堂的导入可谓是一堂课的教学前奏。俗话说:好的开始的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师生情感产生共鸣的第一要素,是师生沟通的第一桥梁。充分的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氛围,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 语言的学习需要“唱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加里宁说过:“再也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能捉捕一切最细微的事物”。学生与老师是相互的依存关系。学生对老师的感情也会对课堂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加速激活认识活动。这在各门学科中都能体现出来,学生依赖于老师在他们心中的转变。有些老师进入课堂就面露严肃,不苟言笑,在课堂上摆架子等等,直至课堂结束。这种表情与方法,会令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观。他们害怕,紧张,甚至觉得学习无味。好的课堂教学老师应该面带微笑,走入学生之中,让老师微笑与善良能洒落到每个学生的身上,是他们进一步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更好地培养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拥有愉快的学习心境、迸发出大量的学习潜能、敏捷的思考并进一步获得知识,极大地激发创新的敏感性,更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在课堂有效地四十分钟教学过程中,偶尔也能够让学生疲倦的大脑得到更好地放松与休息,有利于剩余课堂时间里获得知识的掌握。充分的劳逸结合,让课堂教学优异的行之有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在绝大多数学生很适应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说英语,开始会有听不懂的可能,老师可通过手势或其他肢体语言向学生解释,并鼓励孩子们也尽可能多的用英语表达。在这样的耳闻目濡下,学生就会有一些大的进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性的言语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培养孩子对英语的自信心与持久力,这样他们才有信心继续学下去。

三、 语言的学习需要“创意思维”的课堂风暴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要充分发挥知识的实际运用功能,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应用相联系起来,才能最有效地体现学以致用,而非简单的读写背。因此,训练的模式应当多设计“应用”的训练,使训练达到“严”、“实”、“活”的效果。让课堂充斥着“风暴”,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并发挥他们的语言构造思维。提炼一堂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的英语课应当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基础设备,例如问题的设计因材而异,因学生而异,呈现出多彩的创意训练。

一节英语课的目的,在于运用,要充分发挥知识的实际运用功能,不是简单地会写,会被,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让学生在被被动授业的过程中,积极响应老师的引导。“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学得扎实,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越是敢质疑的学生,学习兴致就越浓。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善于”回应。总之,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呈现动态,那么学生的思维呈运动状,跳跃式,课堂将不再是一潭死水,知识、技能的训练和能力培养形成良性的互动格局。每个人都有机会,学的主动,学的轻松。

四、 语言的传授需要“反思总结”的课后回顾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至理名言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也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重视课堂教学前的准备,也要重视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是简单的结束,更是另一节生动课的开始。老师要想完善每节课,那就需要在课后多思,多检。这样才可以美化每一节课。生动而有韵律的舞动课堂教学。

总之,要想让中学英语教学活起来,舞起来,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教学的根本,不仅要把外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2)

《牛津小学英语》各单元中的A、E部分为语篇板块,其篇幅完整,有独立的主题和情境,很多教师在处理语篇时感到棘手,既要梳理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又要新授生词和句型。如果一味地靠教师讲解,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兴趣全无。课文动画的设计形象有趣,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巧妙地运用这些动画开展语篇教学,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大有裨益。如在《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6 Holiday的A部分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第一遍观看课文动画,理清每个人所谈论的节日,并将节日名称填到相应的表格中,第二遍观看动画,思考人们通常在这些节日中做些什么事情,课文中的人物有没有做过这些事。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很快就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而且对西方的一些节日文化有所了解。

二、巧用互联网视频资源,开拓视野

互联网视频资源和图片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中不乏与英语课程话题相符的内容,诸如天气、问路、购物、节日、问候等,如果根据教材和学情对其进行筛选,可以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3的课文It was there时,笔者在百度视频中搜索了刘翔在奥运会跨栏跑步时的比赛和夺冠镜头,并将其中最扣人心弦,激动人心的场面用于课堂教学中,当镜头播放到刘翔挥舞着国旗,场上的观众掌声雷动时停止。教师通过以下问题激发学生思考:This is a video of Liu Xiang, he was in the 2004 Athens Olympic Games. What race was he in and how was the race? How were Liu Xiang and the spectators(观众)? 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很快认识了生词running race,理解了词汇exciting和excited的区别,并在教师的激发下说出了这样的话语:The running race was very exciting. Liu Xiang was excited, the spectators were excited. Everybody was very proud of him. Liu Xiang is a great, he is a hero.

视频资料以其直观、信息量大,使学生获得视角、听觉等多方位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特点,能够大幅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词汇时,喜欢采用图示法以增强记忆,但真实的交际情境中语言输入与输入交替频繁且量大,运用视频更能发挥其直观、信息量大的优势。例如,笔者在教学6A Unit2 Ben’s birthday时,在网络上以birthday party为关键词搜索了一段英美人士过生日的视频,经过剪切和压缩向学生介绍。在本课的视频资料里有很多关于生日的物品,激起了他们对生日这个话题进行探讨和思考。学生基于视频资料,潜在的知识经验被唤醒,并产生了主动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三、巧用公益广告视频,渲染学习氛围

公益广告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高度凝练的拍摄手法为观众呈现了多彩的画面,其号召力和影响力不言而喻。在大量的公益广告中不乏诸多精品,如果结合课例加以穿插运用,会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笔者所在的学校举办了一次市级优质课竞赛,其中有一节以Mother’s Day感恩母亲为主题的对话课。当课堂转入到激感的阶段,教师让学生观看了这样一段视频:当一个人在悲伤、生病的时候,他会叫Mum,当他玩耍摔倒时会大声呼喊Mum,身处他乡在梦中醒来时第一句话还是Mum……从开始到结束,画面上出现的唯一语言只有Mum,但是这个全世界都能听懂的词语,足以打动每个学生。当教师引导学生“爱要大声说出来”“送给妈妈一句话”的时候,很多学生激动地说:Mum,I love you; Mum, you are my sunshine; Mum, 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you do. You are the best mum in my heart……

篇(3)

一、英语教学比例偏大,母语教学“地盘缩小”

在学制仅三年的高职教学中,无论什么专业,英语必修课都开一年半到两年,而大学语文却一堂不开。因为,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教育的职业应用性,迄今为止,横在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必过的关隘似是英语过级问题,而不是我们的母语——汉语过级问题。这就必然导致高职教学中,出现了英语教学内容不切实际的偏重,而母语——汉语教学内容“地盘缩小”的“一头沉”现象,以致造成了诸多英语过了A级的高职生在择业面试中不能清楚、准确地介绍自我,甚至一封自荐书中也错字连篇,病句百出。由大学生滥用词语引发的民众对汉语水平滑坡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难怪有学者说:“再如此下去,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将逐渐失落。”

二、英语教学比例偏大,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面对不同职业岗位群的、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结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能够适应工作转移或岗位转换的高级应用性人才”。这一目标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面向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变化,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级实用性人才。这一目标必然决定了实践性这一高职教育的突出特性及应用性这一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必然决定了高职教学中基础理论教学应以“适度”为准则,以保证专业理论教学的“够用”,英语教学也应如此。但是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着基础课超过了“适度”标准,而专业理论课却达不到“够用”标准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英语教学盲目偏重,占用了大量的学时,使得学生真正应大量掌握的具有实践、实际、实用意义的专业理论课学时被挤,难以达到“够用”要求,使得人才培养目标难以真正实现。况且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又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逐步以二年制为主”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这一缩短学制的大政策和专业实训权重的硬指标,更向今后高职教育教学提出了如何处理好英语教学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这一严峻问题。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敢字当头,改革为先,根据高职教育应用性的特点,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就专业特点和英语与职业链接的必然程度适度安排英语课学时和决定是否定性为必修课,要尽可能地征求行业专家的意见;要尽可能地在适度的基础理论教学的前提下,保证专业理论的“够用”和实践教学的“足够”,突出高职教育特色,保证高职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英语教学比例偏大是职业资格认证向外语“看齐”的必然结果

篇(4)

一、语文课堂教学片面追求观赏性的表现

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我们可以观察到片面追求观赏性的种种表现。我们不妨从教师角色、学生作用、环节设置三个方面的异化谈起。

1、教师的角色被异化。

这里讲的异化,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教师的角色被极端强化,二是教师的角色被严重弱化。前者导致教师成为课堂唯一的主角,学生成为“配角”式的“群众演员”,整堂课成为教师展示个人才艺的“梦想剧场”、“星光大道”;后者导致教师成为课堂上的傀儡与摆设,让学生牵着鼻子。

2、学生的角色被异化。

就课堂教学而言,师生之间的“异化”是相对的。教师被弱化的课堂,学生必然被强化;反之亦然。教学是一项双边互动的活动,但是真正实践起来,往往并不容易。

3、教学的环节被异化。

语文,顾名思义,语是以听说读写为主,文是以字词句篇为主。文是材料是基础,语是方法是关键。无语难成文,无文难成语,语文教学的环节一旦被异化,它就不再是纯正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它在导入、过渡、拓展、总结等环节就被异化成了音乐课、美术课、舞蹈课、物理课、化学课……学科渗透的泛用和电化手段的滥用是语文课堂教学被异化的罪魁祸首。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确实是包罗万象,语文也应该呈现丰富,但千万不要忘记语文“语言文字训练课”的本质,不要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学术课、杂谈课。如:一位教师在讲《范进中举》时直接播放相关的电视剧片段,教师和学生一起成为观众。另一位在执教此课时则安排学生演课本剧,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成为观众。这样的课堂偶尔为之,以达激发兴趣、调节气氛之目的是可以的,但若长此以往,教学效果恐怕难以保证。

二、语文课堂教学片面追求观赏性的根源

我们惯用的思维方式是先找客观原因。造成语文课堂教学片面追求观赏性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大众媒介强势影响。时代飞速发展,大众媒介铺天盖地,它的强势影响使得不少执教者和评教者迷失了方向,形成了一种“越娱乐越好”的错误评价观。

二是专家引领推波助澜。一部分专家、学者、名师不仅在理论上倡导观赏性,而且在实践中运用观赏性原则组织教学,导致一线教学盲目跟风,东施效颦。以观赏性为主导的评价潮流使得语文教育重蹈形式主义的覆辙,而且与以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是学生好恶雪上加霜。不少学生沾染了社会上的不良习气,浮躁有余,沉静不足,偏爱形式花哨的课堂,一些教师无奈之下投其所好,改头换面地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成了片面追求观赏性的“奴隶”。

“观念决定方法,思想指导行动。”不管怎么说,客观原因毕竟是外因,不通过内因的作用,外因是无能为力的,这个道理人所共知。片面追求观赏性大量泛滥的根本原因是教师主观认识上的偏差,也就是说,教师在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课程观、教材观、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甚至是教师观的转变方面,还赶不上课改的步伐,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观念的偏差只是外壳,境界的缺失才是内核。当一个人把工作当成事业,把生命当成使命,把学生当成儿女的时候,他一定会少些浮躁、少些急躁、少些毛躁,多些扎实、多些踏实、多些诚实。在这一点上,当代教育大师魏书生倡导得最好,实践得最好,坚持得最好。魏书生老师在解释自己成功的原因时说过一句发人深思的话:“我教书就像有人打麻将一样,一走进课堂,精气神就来了。”要论他成功的原因,我想最根本的一点最关键的一条,恐怕应该说是他当初就根本没有冲着成功成名去教书。可见,追求越高,境界越高,成就越大。

素养不高,外强中干是一些教师热捧观赏性课堂的又一诱因。这好比初练武术的人,经不起真招、真式、真功的考验,只好用一些花拳、绣腿、怪样装点门面。这种情况下,敢不敢讲,会不会讲,能不能讲出个性,一系列问题考验着不少语文教师的能力,也左右着语文教师的抉择。讲得太“实用”了,学生不欢迎;讲得太“观赏”了,效果没保证。游移在两者之间,弄不好落得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三、语文课堂教学片面追求观赏性的对策

实践出问题,归根结蒂是理论出了偏差。我们为片面追求语文课堂教学观赏性把脉,则其病因明显,对策可出。我认为,克服片面追求观赏性,应从如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要扣紧语文的根。要立足高层次解读语文教学。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生命、意识、灵性等多方面的文化观照,而不是对文字、文章的分解与组合。从某种意义上说,特别对语文教育而言,育人重于教书,做人重于求知。语文课如果把“考”当作老师的法宝,把“分”当作学生的命根,那将是整个教育的不幸与悲哀。教语文,只有站在“着眼终身发展”的高度,才有可能“培养创新人才。”

其次,要立稳教师的身。育人须有基本功,其一是德,其二是才。德为才之基,人乃才之本。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才可能练就精湛的教学技艺。才无止境,学无止境,艺无止境。教师的学养、才能不设上限,也没有上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是古人对教师示范作用的生动阐释。

篇(5)

生:玉洁冰清、洁白无瑕、亭亭玉立、楚楚动人……

师:作者又是如何赞美它的呢?(出示:“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读读相关句子,你觉得作者写得如何?

生:我觉得作者把花的颜色写得准确生动!“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

生:花的质感也很独特,乍一看玉琢冰雕,细看会发现原来是柔韧而有弹性的。

生:“玉琢冰雕”的感觉是坚硬的,而花瓣是柔韧而有弹性的,作者用完全不同的词来写玉兰花,真是妙不可言!

师:作者写得很妙,你们的体验和表达也一样精彩!看了作者的佳词妙句,和你们先前形容的相比,你有什么新的感悟吗?

生:作者写得好,让人读了就像看到了真的花一样。

生:作者连说两个“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但他却形容得再好不过了!我们的形容词没法与他相比!

生:作者说“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这就留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花朵该是美到极致了!

师:你们能有这样的感悟,老师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传神了。

生:他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写出了自己对广玉兰花的感受!

生:作者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还发挥想象,写出了对广玉兰花无比喜爱的感情!

师:请大家多读读、多品味这美妙的文字吧!

【评析】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道桥梁,读者与作者才能会面,才能心灵契合。”引导学生越过这道桥梁的方法,可以是解词析句,但教者采用的是更灵验的方法,那就是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积累进行品赏,最终促成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共振”。在上面教学片段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花的图片并赞美花。此时,学生的感知仅仅停留在浅表层面。继而与作者的文字比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感受、去品味作者描绘的角度、方法以及用语言创设的优美意象。越过文字,学生已心领神会,懂得了“说它……又似乎……”这一不肯定的句式,恰恰生动准确地表现了花瓣的颜色与质感,他们从心底感叹“真是妙不可言”!正是因为语言打动了学生,让他们品出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学生的感情才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片段二】缘语生情,美化心灵

(学生自由朗读,感受“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着的”“开过的”四种广玉兰花的形态。)

师: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爱哪种形态的广玉兰花呢?能为它取个美丽的名字吗?

生:我最喜爱含羞待放的广玉兰花,我觉得可以用“含羞”来为它命名!

生:含羞待放的广玉兰花,让我想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这句诗,用“荷花玉兰”来称呼它,再贴切不过了!

生:它的花苞鲜嫩可爱,我要叫它“小可爱”!

师:你们就像充满才情的诗人,为玉兰花起了这么美的名字!怎样读,才能把这种美表现出来呢?

篇(6)

一、纠重信息筛选轻涵泳品味之偏,让细读回归

“以考代教”、“以练代读”把通过个人与文本对话构建的一个崭新的个人世界的阅读过程简化为信息筛选过程。充满焦虑、博弈,一味推测、筛选的应试状态取代了阅读原有的安静愉悦,这不仅无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甚至会导致学生对试题的习惯性依赖,面对考试之外的文章不会读、不愿读。这正是当下语文教育的悲哀。

评点关注局部与细节,但局部的作用要靠通观全篇来衡量,章法之妙要通过局部的勾连来体现。在关注点从整体到部分循环往复的交替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深入到文本的“神理”和意蕴层面。只有虚心涵泳,熟读深思,独立思考,反复参悟,才能欣然感悟,作出精妙评点,评点中“发现的快乐”又诱导学生深入探究。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古代评点中的“读书法”也用于阅读教学。如南宋吕祖谦提出: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第四看警策、句法。用“四看”法来评点文本必然将对话引向深入。要把握“大概主张”,就必须理清主旨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把握“文势规模”就必须梳理文章脉络层次;“第三看”是鉴赏各部分勾连衔接技巧;第四看则关注炼字、句法等语言韵味层面。这样就把整体把握与细节品味结合起来,因读生疑,以疑促读,以读促悟,领会文章奥义。例如《兰亭集序》教学中,学生评点各段“大概”、“主张”,圈出“乐”、“痛”、“悲”三个关键词之后,心生疑问:“悲”“痛”是否重复?经过揣摩发现,“悲”是由个人推广到群体,由当下联想历史和未来,是穿越了时空的永恒的生命意识,是对“痛”的超越。

二、纠重技术操练轻生命体验之偏,让灵魂在场

“以考代练”、“以问代读”加剧了语文学习的功利性,并将学生的关注点误导到审题、搜索、踩点得分等技术操作上,灵魂无法与文本深度交流。真正的阅读是以独特的人生体验、个性气质所形成的独特视野进入文本内部,以个人的自我理解欲求所驱使,以读者“情景语境”置换作者的“意图语境”。伊瑟尔指出:文本与读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格式塔”的建构过程,这一“格式塔”不可避免地“染上读者本人的,特殊的选择过程之色彩”。这是因为“格式塔”不是由文本形成的,而是诞生于文本和读者的心灵的相互作用;而读者的心理又受其自身的经历,意识,世界观的制约。[2]因此,真阅读需要在虚以待物的心境下探幽览胜,反复品味,拓展个人精神空间。在阅读教学中布置评点作业,然后“疑义相与析”,可以纠正频繁的问题干扰,使学生能够与文本和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灵魂对话。

自由对话,灵魂介入。评点“重直觉和主观感受”、“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带有较多的鉴赏性”。因为它承认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学生不必因权威解读而改变个人理解,不为获得标准答案而纠结,可以自由表达独特感悟,找到读书的趣味。正如金圣叹所言:“务宜虚心平气,仰观俯察,代之以敬,行之以忠”,“纵心寻其起尽,以自容与其间,斯天下之至乐也。”在评点过程中,学生沉浸于作品营造的具体情境或逻辑关系,对作品的感受是即时、真切而细腻的,随手记下心弦被拨动的瞬间。

平等对话,主动参与。评点不限于要点归纳、难点注解、疑点标注等传统“批注教学法”的内容,更强调读者对文本的“介入”在对文本的修订中体现自身的思想、意趣和个性风貌,是一种再创造。金圣叹批《水浒传》、毛氏父子批《三国演义》因个人情感和价值取向的融入,使批本主题倾向更鲜明,这种介入还表现为“从情节框架的调整、细节疏漏的补订到语言的润色、回目的加工”,提升了小说的艺术品位。鼓励学生以平等对话者的角色,有类似哈斯宝“摘译者是我,加批者是我,此书便是我的另一部红楼梦”的主动介入感,学生就会设身处地理解文中人物,理解作者,品味甚至质疑作者全篇布局或遣词造句。

深入对话,自我超越。评点者积极地参与体验文本,进行移情式想象和设身处地的语言体验,必然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价值判断、思维能力。如是文学类文本则把文字还原成鲜活的形象,随情节的跌宕起伏而获得“高峰体验”;如是议论类文本,则剖析作者逻辑顺序,聆听作者的真知灼见,对其论述不完善之处或质疑、或补充、或发难。评点之后要交流,学生必然努力超越平时阅读水平,力图多体味、深思考、细推敲,以使之洞中肯綮。

评点是读者与文本平等深入地精神交流,是个人经验与文本内容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在评点中,对文本隐秘意思的发现,以及联想、想象的欣赏,使得从容的审美境界代替了紧张的猜测、迎合,文本不再是取得高分的媒介,而是活生生的灵魂对话的场所。

三、纠重问题预设轻课堂生成之偏,让讨论升华

现在多数语文课堂,教师只是在形式把要“满堂灌”的内容分解成一连串的问题。文本解读的规律是经由语言层抵达意蕴层,现在却变成教师把握着意蕴层引导学生从语言层中找依据来印证,这无疑束缚了学生的自由思考。少数学生可以配合教师答出预设答案,多数学生因预习缺少“抓手”,囫囵吞枣,无法应对“连环问”,只好自动放弃参与课堂对话的权利。 用评点法预习课文,使学生摆脱课堂上的被动状态,主动发现问题。阅读时或“点”以强调其意味,标出疑点;或顺手而评,力求抵达到个人阅读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课前教师可以通过翻看学生点评了解学情,适时调整教学设计,利用学生之间差异,设计活动,相互启发,将文本解读推向深入。教师由文本解读的“垄断者”变成深读对话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推动学生讨论、碰撞,或达成共识、或、或主动向老师求助。这将倒逼教师深读细读,形成个人独特见解。课堂对话由此而升华。

评点能使学生更有参与对话的底气。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体验和独立见解,点燃了参与对话的热情,经过深思熟虑的评点相当于发言的底稿。这样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必然是思想的交锋、思维的碰撞,高质量的讨论,使每一个参与者都会有所收获。

对于同一细节,不同学生可能做出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评点。当有歧见时,或顿悟、或反思、或批驳,各种新见解的发生,“往往与采取反向思维有着紧密的关联,其思维方式多以反求本、以反求深、以反求新。”反向思维极大地调动人思维潜力和探究欲望,以新的评点质疑或推进原有的认识成果。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对话中不断碰撞、对接、融合、产生新见。依附具体文本,教师和悟性高的学生作为悟性的启迪者,教会其他学生如何细读,如何从平淡中看出作者的匠心和叙事谋略,在阅读现场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如何走进作品的机理而探其精微,又如何走出作品的逻辑之外,用另一种理性逻辑来反观作品的隐义。

四、纠重多练细改轻过程指导之偏,让写作得法

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多写多练,却长进不大;教师精批细改,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从教师角度看,一是评语停留在“句子通顺”、“详略得当”、“说服力”等套话上,无法直击要害;二是批改越俎代庖,未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就学生而言,一是对经典作品或范文缺少细读深思,没有从操作层面上掌握谋篇布局、局部处理等技巧;二是由于缺少“抓手”,不能形成相互切磋,“奇文共欣赏”、“相与细论文”的氛围。

吸收古代评点术语使教师的评语更丰富、精确、深刻。“思想的贫富反映在术语的疏密上。”教师揣摩古代评点文学可以增强对文字的敏感,一针见血地揭示学生习作的得失。例如,“草蛇灰线法”、“背面敷粉法”等可以引导、提醒学生对文章情节细微之处及相互联系的关注与推敲。“穷形尽相”、“拟容取心”、“传神写照”、“适如其人”等词语可以对学生描写生动逼真、以形写神处加以表扬、强化。

引导学生在评点范文中领悟写作策略。作文教学一直重视“写什么”的审题立意训练和“写得如何”的评价,而忽视“该怎么写”的过程指导,即使指导“怎么写”,也往往因脱离“写什么”而抽象空洞,言者昭昭,听者昏昏。评点范文是依附于具体内容探究“怎么写”,学生能更直观地领会题材、主旨与文法的关系,把“写了什么”的感性认识和“怎么写”的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正如清人张云章所言“显格法律,或详其体,或举其要,可为学者准则”,学生模仿古代评点,评论范文“结语之妙,设问之妙,议论之妙,用字之妙,转换之妙,文法之妙,连接之妙”在深度体验中构建个人的写作图式。吴承学评价《古文关键》时说,“看文是手段,作文才是目的。《古文关键》实用性很强,使读者通过四看,领会名著的精华,也学习了实际的写作技巧,指导写作,成为最直接目的。”评点作为一种批评方式,引导人们从创作的角度去欣赏揣摩艺术,并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评析,有时虽不免琐碎细杂,但比起玄之又玄的空谈,自有其合理处:可以让初学者积累大量结构模型,根据需要予以模仿、变化、创新。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言:“各标举其命意、布局之处,示学者以门径。”例如,笔者让学生评点2013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有意”与“无心”》开头一段“――朋友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有意不去惊扰这些美丽的精灵。而无心放置的几支蜡烛却让它们离美越来越远。有意与无心,是对立永恒的命题。”学生甲评点道:“两句话就引出论题,快速简练。对立永恒加重矛盾之深。”学生乙评点道:“同意李观点。巧妙引用材料,不是抄袭,并不生硬,且暗示阅卷人作文未跑题”。甲注意的是议论文如何直奔论题,突出论点,乙注意到材料作文如何既扣题又不抄袭材料。学生用研究的眼光去思索为什么“这样写”,效果远胜教师脱离语境灌输“技巧”。

学生在相互批改中提高写作元认知能力。在阅读中领会了评点的奥妙之后,相互评点作文不但可以把教师从重复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可以使学生在相互碰撞、相互激发、自我反思、自我调整中体悟写作规律,摸索写作经验。还可以把被评点的习作当做思维的触发点,完善对方的论证,以一种超越作者的冲动,激发思考的主动性。评点可以使学生主动根据立意与结构,自我反思,相互启发促进感性与理性螺旋上升,不断建构自己的写作经验。

篇(7)

随着多媒体教学变得越来越普及,互联网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迅速,过去那种单纯依靠“老师讲、学生练”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英语教学的需求。如何获得课堂上最大的授课效果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英语教学课件,给学生们以最大限度的视听效果虽说很可取,但市场上的教学课件不可能包罗万象,有时候,教师很可能难以找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源,此时自己动手制作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课件就显得很有必要,以利于学生们的课堂吸收。

而原声电影的题材却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从市场上找到与自己要讲授的内容有关的原声影片不是很难,把它们剪辑加工一下,为自己所用,对现在的教师来说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一、恰当的选材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原声电影因为具有故事情节且画面生动,语音地道,颇受学生们的欢迎,众多教师也比较注重选择适合的原声影片来丰富课堂教学。

但是,在用影片教学的实践中,笔者发现整篇地播放对于娱乐学生们来说,是可取的;但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来说,却显得不太理想。为此,笔者觉得选择与自己教学内容有关的电影,截取其中5~10分钟的有关片段,并对它们施以必要的加工、编辑,在课堂上用来教学,其效果会更好。而对片段施以精心的选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

我们在选材时,对影片片段的思想性、趣味性、可观性和欣赏性要有准确的把握。其语源最好是美式英语或者英式英语的,字幕最好是中英文双语的,要是可以相互切换的话,效果就更好。当然,字幕的选择也应注意字幕目标语翻译是否准确通顺,否则对学生会有误导。

二、教学课件的精心设计

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有力保证

课件是教师或程序设计人员根据教学要求用某种计算机语言或课件写作系统编制的教学应用软件。课件设计与制作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剪辑等多媒体手段来展示教学信息,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具有集图形、声音、动作、文字于一体的特点,所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可以多方位地刺激学生们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充分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

(一)教学课件对原声电影画面的引入

我院是一座服装院校,开展服装英语的教学已有三四年了。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学好公共英语尚且是一种难事,何况是要学好行业英语呢?这对于教师而言,不得不说是一种挑战,因为市场上关于专业英语的教学软件实在是太少了。

通过数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设计和制作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时,融合一些精心挑选的原声影片的片段来实施课堂教学,效果很不错。在教“服装英语关于设计细节”这一章节的时候,笔者就曾把《时尚女魔头》影片中01:17:00~01:27:00的10分钟的画面加以剪辑,截取若干所需要的画面,并对其加工,编排成自己所需要的课件。在该片段中,有一场时装秀的展示,笔者对此作了这样的尝试,截取几位模特的时装展示的画面,并就这一画面配之以必要的文字信息,让学生们接受本堂课应该要掌握的内容。例如,对第一位模特的展示,可配以这样的英文:The dress is made of chiffon,and decorated with lace and light color patterns.Halter neckline is one of its design styles.(该连衣裙为吊带领口设计,雪纺面料制成,装饰有花边、浅色图案等);在第6位模特的展示的图片中,配以了这样的英文:Oblique neckline and many pleats are adopted in the dress design.(该装采用了斜领口和大量褶裥的设计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们普遍反映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易于消化吸收,专业术语也记得较快。

(二)教学课件对原声电影声音的引入

借助原声电影片段实施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加深学生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力,而且还要提高学生们的听力。然而,原声影片的语速大多比较快,有时远远超出了学生们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就曾尝试过把该影片放映至23分钟至28分钟的有声信息制作成可以用三种语速(较慢、稍慢、正常)播放的课件,如影片中“女魔头”对天蓝色所作的评价的一段话:

“And youre also blithely unaware of the fact that in 2002,Oscar de la Renta did a collection of cerulean gown.And then I think it was Yves Saint Laurent,wasnt it,who showed cerulean military jackets.And then cerulean quickly showed up in the collections of eight different designers.”(你还轻率地忽视很多事情,像奥斯卡•德拉伦塔在2002年设计过一系列的天蓝色晚礼服。然后,我估计是伊夫圣罗兰设计出天蓝色的军式夹克衫,之后天蓝色就成了其他8位设计师的最爱。)

如此,通过对学生们实施反复的听力训练,直到他们能完全听懂电影片段为止。实践证明该方法可取。

三、科学把握教学过程

是成功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要想借助于原声电影片段来实施高效的英语教学,教师还必须辅之以相配套的教学课件(包括静态画面课件和有声课件),如能够制作动态的画面课件那就更好了,不过技术比较复杂。一般来说,10 min左右的片段,大致需要45~60 min左右的教学和实践,才能够达到教学目的。整个教学过程,笔者将其分为如下3个阶段。

第一阶段:欣赏阶段。在让学生欣赏电影画面的同时,一定要巧妙地设计练习,使得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观看,目的明确。比如,就以上所述的有时装表演的那个片段,就可设计以下问题。

A.Which season is the dress in the show suitable for?(表演中展示的服装适合于哪个季节穿着?)

B.For whom is Miranda in tears?(玛莲达为谁流泪?)

第二阶段:解说阶段。学生们看完一个片段后,也只能有个大致的了解,肯定还有些难以理解的地方,老师就需要在第二遍播放的时候,一旦碰到学生们难懂的词汇或句子,就要暂停播放,对有关的难点作出详尽的解释,做到“边播放,边解说”。在解说的时候,还应不停地切换成辅之以片段而所作的课件来向学生们演示,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们的每一个感官神经,达到高质量的教学。例如,片段中有这么一句台词:“You like the collection? Absolutely,I think its the best in years.” 句子中的“collection”一词,字幕中给予的翻译是演出,如果在字典上查的话,查到的解释很难与演出搭上边。因此,老师的阐述就显得重要了。其实,“collection”是一个很常用的服装专业词汇,意思是“服装系列”。学生们理解了其意思后,老师最好是用该词,列举一两个例子,并配之以画面,作课件展示。比如:

A.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modernism and classicism is fully shown in the collection.(该服装系列充分展示了现代和古典的完美集合。)

B.The collection was created by a famous designer.(该服装系列是由一名著名设计师设计的。)

第三阶段:提高巩固阶段。老师就有关难点解释完以后,学生们对整个片段所需要获取的信息包括情景对白就有了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理解了。此时,老师再把电影片段播放一遍,播完后,让学生们提问,老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以作集中回答。在确认学生们对片段输出的信息已基本理解后,就可以最后再播放一遍。此时播放的片段应该是无字幕的,这样,学生们就必须要完全用双耳来捕捉有声信息,而不受字幕的干扰。播放完以后,老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一些自由活动的空间,给他们提供一个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个过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能够培养其语感,使之有效地借助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利用标准的英语进行对话,惟妙惟肖地模仿英文电影中的角色,让人有如身临其境一般,这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电影片段教学的最后环节,老师组织或布置一些必要的活动或作业就很有意义了。可以让学生5人一组,来讨论这两个话题, 比如:A.How do you comment on the collection in the movie clip? (你如何评价片段中展示的服装系列?)B.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fashion? (你认为什么是时尚?)可以让学生们听写某些经典的台词,如“The point is we really need to figure out where to place Donatella.” 也可以安排学生们对影视片段写观后感或对女主人公的穿着搭配作出评价等。

四、结 语

利用真实的视听材料,如原版电影的片段安排教学活动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寓教于乐”的新模式,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可以摆脱枯燥单调的学习模式,为英语学习开拓一条生动有趣的学习途径。

当然,这样的教学对任课教师是一种挑战。为了更好地安排学习活动,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反复观看原片,有时还要查阅有关资料、向外籍教师请教等。但这样的教学对教师的本身业务水平也是一种促进和提高。只要教师认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严格组织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各方面的语言技能,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英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地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巧妙利用原声电影,因材施教,让课堂充满趣味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卢爱斌.原声电影与英语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

[2] 谢佳利.英文原声电影在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09(03) .

[3] 王向华.国外影片的可接受性与影视翻译[J].电影文学,2009(10).

篇(8)

1.引言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应用类课程,主要讲述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接口电路和程序设计的方法,目的是使学生从应用的角度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从而具备对单片机进行软、硬件设计开发的能力。

2.理论教学内容改革

不同高校在开设该课程时,学时的安排不尽相同,教材的选择面也较宽。但是理论教学的内容基本相同,大致分为单片机内部功能结构,汇编语言及其程序设计,系统扩展三大部分[1]。

根据工科院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改革,形成了讲义,并在2012年出版。把教学内容分为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介绍(基础篇),系统的扩展(扩展篇),应用系统配置及设计(应用篇)三个部分。

基础篇主要涉及单片机的内部功能结构和单片机汇编语言及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由于单片机的开发环境日益更新,软件的开发环境都已经支持单片机的C语言,为了使学生很好地把所学知识融入今后的工作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对单片机C语言内容的教学提上了日程,故在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中加入了单片机C语言的教学。

扩展篇的内容主要涉及了单片机的系统扩展,即由于单片机的内容资源有限,必须对相应的资源进行扩展,主要包括对I/O口、存储器的扩展。该部分内容与以往的教学内容没有太多的区别。

应用篇的内容主要涉及单片机外围电路的接口电路设计和应用实例。包括前向通道A/D转换器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后向通道D/A转换器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人机接口设计即单片机的键盘显示接口电路设计。其中,前向通道和后向通道的内容以最基本的器件为引子,而后在此基础上介绍新型的器件。实际案例以教师的课题、项目[2]或者以竞赛的题目为例介绍如何构造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

最后,在考核方面全部采用设计思考题的形式,既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又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灵活掌握,举一反三。

3.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的学时数一定要占一定的比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在教学上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3.1实验教学方面

实验教学环节是与课程同步进行的。也就是说实验教学环节一定要和理论教学环节同步相结合,而且实验课时要占相当的比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把抽象的理论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具体化。实验的内容分别为:KeilC软件的使用实验,数据类实验(数据排序),Proteus软件的使用实验,中断系统实验,定时器/计数器实验,串行通信接口实验,存储器扩展实验,8155键盘及显示接口实验,A/D转换实验,D/A转换实验。

所有的实验项目都是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在相应理论教学内容结束后,直接安排实验内容。实验指导书采用启发式的方法,而不是“傻瓜式”的。学生必须下去预习并且自己完成接口电路的设计及其程序的编写,而不是按照实验指导书直接进行接口的连接和按照实验指导书把程序输入到计算机,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最具特色的改革是开放实验室并且提供相应的单片机最小系统扩展实验印刷电路板和开发环境,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根据自己设计的电路焊接电路,调试和下载程序,验证自己的所设计电路和编写的程序是否正确。

3.2课程设计方面

课程设计环节是在该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结束后,学生对该课程的综合应用。也是衡量学生对该课程掌握情况的重要指标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教材建设方面也涉及了课程设计指导书,并且形成了讲义。主要题目有:水塔水位控制系统设计,电子时钟设计,多功能信号发生器设计,汽车转向灯设计和数字频率计设计等。并且要求指导教师另外给出两个以上的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自行选择题目。

学生可以利用开放实验室的便利条件和资源对所选的题目进行实际操作和验证。

3.3指导竞赛方面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的竞赛活动。目前,与该课程紧密相关的竞赛种类很多,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挑战杯等。这些竞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展现自我的平台;而我校学生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4.结语

《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以上的改革方法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大多数学生都利用实验板制作出了自己的“产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篇(9)

一、引言

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语言偏误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正像幼儿在学习母语过程中会出错一样,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规则的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偏误,而这些偏误恰恰反映了学习者从母语向目标语不断进步的发展过程。于是偏误分析便成为了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二、中介语理论

语言偏误和中介语理论是密不可分的。Selinker(1972)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了中介语假说,认为中介语是个连续体,介于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并会随学习的深入逐渐向目的语靠拢。Corder(1981)也指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自身的一套学习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而语言偏误正是这个系统存在的表现,分析学习者的这套特有系统将有助于研究W习者的学习过程。

有关中介语的研究表明,中介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概括来讲,中介语的特点如下:

第一,可渗透性。渗透性,是指中介语可以受到来自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规则或形式的渗透。这种渗透性是双向的,受到来自母语和目的语两方面的渗透。来自母语的渗透,就是正负迁移和母语干扰的结果。可渗透性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主要是由于母语干扰和目的语的规则过度泛化造成的,使中介语得到强化,产生偏误。而另一方面其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是促使中介语接近目的语的一个因素。例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人会在学习了动词的过去式形式――通常是在动词原形后加-ed这一规则后,将“run”的过去式变为“runed”,这就是对已学的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的结果,是来自目的语方面的渗透。

第二,“化石化”现象。“化石化”是中介语稳定性的一个表现。所谓“化石化”现象,就是指绝大部分二语习得者由于种种原因,外语学习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就不像学习的最初阶段那样稳步提高,而是处在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不能达到目的语这个理想的终点,这是由中介语的顽固性造成的。例如在语音方面,有些学生到了高年级仍然不能正确地发出某些音。

第三,反复性。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随着水平的提高,中介语是在逐步地向规范的目的语运动的。这种发展运动不是直线形的,而是反复的、曲折的。具体表现为某些已经得到纠正的偏误又重新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反复性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中介语的顽固性。但是总的说来,中介语仍然有向目的语靠拢的趋势。

三、偏误分析

中介语的提出为偏误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又称“错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和规律,也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该理论认为:二语学习者犯错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其所犯的错误可以反映他们语言习得的水平,通过错误分析来揭示学习者中介语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

偏误分析理论首先将错误(Error)与失误(Mistake)进行区分,认为“错误”是由于对某种语言规则的无知而出现的语言使用上的偏差,它反映了学习者在外语水平方面的欠缺,学习者自身难以发现和纠正,教师应该加以恰当的指导;而“失误”是指由于偶然的疏忽而没能正确应用已知规则而造成的语言行为上的错误,学生能够自行纠正。换言之,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

偏误分析以认知理论为基础,与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和语言习得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改变了人们对错误的传统看法,把错误从不需要纠正、避免提升到了通过它来认识语言学习内部规律的高度。偏误是有规律可寻的,它不是偶发的错误,如口误、笔误等往往反映了学习者在身体、精神及情感等方面出现的“状态”错误。

四、偏误的来源及分类

1.语内/母语负迁徙:学习者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因而同一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偏误。

2.目的语知识负迁徙: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的语言现象上,造成偏误,也称为规则泛化或过度泛化。

3.文化负迁徙:有的偏误不完全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语言形式上的偏误,或是语言使用上的偏误。

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指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解决。造成偏误的学习策略主要有迁徙、过度泛化和简化(即以上几条);造成偏误的交际策略则是回避和语言转换。

5.学习环境的影响:指一些外部因素造成的偏误,如教师不够严密的解释与引导,教材编排不当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偏误。

6.语言训练的转移:有些“中介语”的成分是产生于教师的训练方式及教学中反复进行机械训练的结果。

五、常见偏误分类

对偏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Corder根据中介语的发展过程,将偏误分成三类:前系统偏误、系统偏误和后系统偏误。

1.前系统偏误:指目的语的语言系统形成之前的偏误。由于学习者处于尚未掌握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出现较多的偏误。

2.系统偏误: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正逐渐发现并形成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但还不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规则,因而出现的规律性的偏误。

3.后系统偏误:指目的语系统形成后的偏误。此时学习者基本掌握了有关语言规则,一般能正确运用,但有时会出现错误,造成偏误。

Richards(1971)将偏误分为三类:

1.语际偏误(Interference Errors):是指由于母语或者第一语言的干扰所造成的偏误,反映母语或第一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阻碍作用,即负迁移。根据Ellis(1994)关于偏误来源的观点,初级学习者的语际偏误多于中高级学习者。

2.语内偏误(Intralingual Errors):不是由于母语或第一语言造成的偏误,而是学习者在使目的语的规则形成话语的过程中过度使用目的语规则而引起的偏误,也称为规则的过度泛化。

3.发展偏误(Development Errors):因为语言知识有限,所以建立了错误的假设。

James(2001)认为,语言学习者的偏误常出现在3个语言层面:本体层面、文本层面和语篇层面。

以下笔者就James的偏误分类系统对学生常见的语言错误进行分类分析。笔者将所收集到的语料归为以下三类:拼写及标点错误(即本体错误)、词汇和语法错误(即文本错误)和以及语篇错误。

1.本体错误(拼写和标点错误)

(1)My favorite novel is《Harry Potter》. (书名号不在英语中使用)

(2)I often wonder why is there so much pollution? (间接引语中的疑问句不使用问号,句中还有其它语法错误)

(3)They attampt to get rid of it.(拼写错误,attampt应为attempt)

2. 文本错误(词汇和语法错误)

(1)The man in this room was very calmly.(形容词错用为副词)

(2)English often makes me headache.(形容词错用为名词)

(3)There is a big rain.(中式表达,搭配不当)

(4)I have seen the film last week.(时态选择错误)

(5)There ar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There be句型的错用)

3.Z篇错误

语篇错误主要指误用、少用或过多使用衔接词以及代词指代不清。

(1)Because we do not study hard, so we cannot pass the exam.(过多使用衔接词)

(2)The official and his wife invited his guests.(代词指代错

误)

(3)Although I am not good at English, but I will study it hard.(过多使用衔接词)

(4)They went out for a walk, the dog stayed at home.(缺少衔接词)

六、结论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对待学生的语言偏误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偏误的本质要有全面的认识。偏误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常现象,伴随习得过程的始终,学习者正是通过不断克服偏误而学会语言的。因此,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采取不加区别地予以指责、立即纠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当分析学生的错误,从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策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处的阶段,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加以改正。

第二,利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教师可预先了解学习者可能发生的偏误及偏误来源,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让学生正确的学习。如果我们能够用理性、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些偏误并加以科学的分析,就能深入了解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找出偏误的根源,运用偏误分析的结果对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相应规则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帮助他们尽量避免类似偏误的产生。

第三,学习者也能通过教师篇误分析的结果,不断修正自己在目标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错误,并有意识地、系统性地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尽快做到向目标语的过渡,最终实现二语习得的终极目标。

第四,任何语言都和该民族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些有关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同学生的母语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真正了解并融入到目的语文化中,减少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中介语。

最后,中介语并非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学习者可以不断通过假设――验证,主动发现规律,并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以逐渐接近目的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加以引导、监控,使学生最终能找到突破口,掌握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

目前,中介语和语言偏误的研究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着眼于理论研究的同时,思考如何将其应用于我们的第二语言教学实践,这或许才是我们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Corder,S.P.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篇(10)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与《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语言知识的五级语音目标描述明显的变化在于提出了“音标”。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上册正是基于这样的语音目标描述的变化,将48个音标分类安排在各单元的Studyskills板块中。英语音标的学习对词汇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学好音标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词汇的能力,但如果教师对英语音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理解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教学的偏差。笔者发现一些英语音标教学的偏差并对此提出纠偏策略。

一、对音标教学理解的偏差

音标是语言学家根据语言特点而发明记录语言的一种符号系统,狭义上的音标就是指英语音标。一个音素用一个音标表示,看到音标就想到某个音,进而联想到对应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在英语学习的全过程,音标的学习有助于学习者掌握读音规律,可以提高听、读、拼写单词的能力。但在音标教学中,有一些理解的偏差。

1.对“教不教音标”存在疑惑

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观以及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观受到了激烈的批评,语音教学失去了作为课程关键内容的地位,课堂用于英语语音教学的时间大大减少,甚至根本不教(教材中不出现音标等语音知识)。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出现让语音教学法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人们普遍接受了“可理解的发音是语言交际的基本成分”观点,不同水平上的语音教学(切分的或综合的)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教学重点主要落在有意义互动为基础的交际活动上来,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关注语言的形式转移到了关注交际意义。有人批评说“这个方法的倡导者对语音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既没有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能够为在交际活动中进行语音教学提出人们认可的教学策略”。英语音标多年未出现在教材中,教师对新版教材中的音标教学内容心存疑惑———多年未教为何现在又要教,如此的疑惑影响教师对音标教学的重视和研讨。

2.对“音标是符号”的认识不足

虽然了解语音知识对学习语言有一定的意义,但并非一味强调语音规则的掌握;虽然语音知识在交际中有一定的作用(如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但语音知识本身(如有多少个元音、多少个辅音等)不是最终目标。《标准(2011年版)》强调的是“根据语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音标是用来拼读单词的工具,对拼读记忆单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音标本身不是目标要求。笔者观察到教师在教授音标时,过分强调音标的“形”,淡化其“音”,让学生多遍抄写音标、默写音标的做法无疑是对教授音标目的性认识不足,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且没有直击音标教学的意义。

3.对学习音标的作用理解不够

(1)过多地讲授发音知识。中学生对人体各部位的名称及功能已经有了基本了解。因此,告诉他们发音的常识比盲目被动的模仿要收效大。比如,发音与发音器官的关系,唇、舌的运动轨迹,肌肉的紧张与松弛情况,声带的振动与否,气流的通道是口腔还是鼻腔,声音的长度等,都使学生具有理性认识。在理性的指导下的模仿是积极的,能对自己的发音进行及时的调节和校正。但是,语音课上成语音学课就会导致事倍功半。笔者观察到教师在教授音标时过多使用音位图,讲解音与发音部位的关系,学生缺少模仿的机会。如果学生对某个音模仿很准确,没有什么困难,那么就不必画蛇添足,过多地讲授发音知识。

(2)不用语音知识教授单词。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语音识别能力影响词汇拼读能力,词汇拼读能力又影响词汇学习效果,词汇量不足影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如果学生能掌握音标这个辅助工具,在预习和复习词汇时根据读音和音节拼读与记忆,就可做到“看其形读其音,听其音写其形”。笔者在课堂上观察,发现学生词汇学习的困难主要源于教师不用发音知识教授单词。教师教授语音知识主要停留在对英语音标单个音素符号的辨认上,缺乏利用语音知识对学生拼读新单词,特别是多音节词拼读、记忆的指导。教师惯用带读的方法教词汇,学生跟读、机械模仿。

二、音标教学内容安排的偏差

1.固守教材板块的安排

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上册根据《标准(2011年版)》语音目标的要求,将音标分类安排在各单元的Studyskills板块中,如此的编排是由于教材板块版面的限制。如果教师完全按照教材的安排,完成音标的教学将跨时一个学期。这样固守教材的安排进行音标教学,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整体感。

2.辅音与元音完全分开

多数的辅音音标与辅音字母之间存在“音”与“形”的对应关系,有一些辅音音标与汉语拼音存在近似关系,相对于20个元音,掌握28个辅音较容易,所以不少教师选择教完辅音再教元音。这样将辅音与元音完全分开的安排对于掌握音标作为符号没有妨碍,但对于音标作为工具的作用不能在学习音标的过程中显现,学生在学习音标的过程中缺少辅音与元音拼读的感受。

三、音标操练形式设计的偏差

1.辨别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读音

在音标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用“单词辨音”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某些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中读音的异同。辨别同一字母(组合)在不同单词中明显的不同读音,对学生掌握读音有好处,如元音字母在开音节、闭音节的不同读音。但笔者发现教师用的辨别读音的题常有疏漏,不注意同一单词中的字母(组合)可以发不同的音,或有英式读音与美式读音的不同,如:because中字母组合au既可读作[蘅蘼],亦可读作[蘅]。

2.笔头抄写音标替代口头辨认与拼读

在音标教学的课堂里,笔者发现一些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书写音标并安排笔头抄写音标的操练环节。如果花一点时间书写音标为了区别形似音不用的音标,便于学生区分和辨认音标尚可,但如果花大量的时间书写音标,过分强调书写规范与美观,显然就背离了音标教学主要是见形读音、拼读单词的作用。

四、音标教学的纠偏策略

英语音标教学理解的偏差、内容安排的偏差以及操练形式的偏差均会影响音标教学最终目标的达成。针对英语音标教学中出现的偏差,笔者提出以下纠偏策略。

1.准确理解音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国际音标符号是19世纪末HenrySweet,WilliamVietor和PaulPassy受“改革运动”(TheReformMovement)的影响在成立国际音标协会的同时确定的,也是语言学家为了记录语言的语音而发明的一种符号系统。早期的语音学家及语言教师在四个方面达成共识,其中第一条就是规定语音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授语言首先应该教授语音,而音标是语音的核心部分,所以音标教学在语音乃至整个语言教学中起了关键作用。早期的语言工作者还认为英语语音研究应该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其研究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这同样为音标教学的重要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A.P.R.Howatt认为,英语改革应该以语音学为基础的、正确的语音标示开始。为了保持英语语音的规范化,语言教师需要接受良好的语音训练。我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专家鲁子问教授曾在《21世纪英语教育周刊》上撰文呼吁新课标下应明确音标教学目标。王初明教授说过:“语言能力是一种心理器官,其外化形式是发音,犹如人的五官,有一个美和丑的问题,对自己器官的自我感觉和评价影响一个人的自信心。表面上看,发音只是整个外语学习的一部分,但初学阶段发音学得好坏会影响后续的学习。究其深层原因,是包括自我形象、自信心、动机在内的情感因素在起作用。”当学生掌握了扎实的音标和语音知识,能用标准的发音拼读单词,能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负责、语言能力得到提升。积累的词汇越多,对教师的依赖越少,自主学习能力越强,他们的成就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自我概念也就越强。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音标知识的掌握基本上解决了耗时费力而收效甚微的单词记忆工作,让学生的成就感大增,学习动力更足,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得到加强。王初明教授的这段话凸显了语音(包括音标学习)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音标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单词的读音和记忆单词的拼写。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英国语言学家George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就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然而如果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传达不了。”新课标下的英语教材最明显的特点是以交际功能为主,淡化语法,增大了单词的输入量。音标掌握并运用得好有助于大量的词汇学习。虽说语音本身不是语言,不能表达意义、传达信息。音标只是记录音素的符号,但它是学习词汇的工具。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明确音标是语音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习与运用。

2.基于教材进行整体设计和安排

(1)整合内容,集中教学。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各册教材的学习技能(Studyskills)板块介绍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七年级上册各单元的这个板块主要是关于音标学习。编写的意图是希望在初中的起始阶段帮助学生掌握拼读、记忆单词的工具和方法,以减轻学生学习单词的负担和压力,也是落实《标准(2011年版)》精神的体现。教材将48个音标按照一定的分类安排在七个单元中,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实施教学,跨时太长。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整合安排七个单元的音标内容,集中在中小学衔接阶段的一个月内教完。缩短教材安排的时间跨度,利于学生尽早学习、尽快使用。

(2)整体呈现,分类教学。48个不同的读音符号让学生难以辨认,逐个学习缺乏整体感,且难以实现互相联系与融会贯通。教师可以将48个音标按照类别排列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既有整体感,又能发现规律,消除学习的畏难情绪和心理障碍。笔者认为采用对称排列法整体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这些规律能引领学生很快入门。不进行合理的分类,教与学都会显得杂乱,甚至陷入困境。相反,如果根据发音要领或在拼读中的作用进行分类,教与学能够条理清楚,教师教得顺畅,学生学得轻松,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3.设计多样而有趣的课堂活动

(1)多样的听。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胡春洞提出了以听为核心的较为系统的英语语音教学方法观。他认为,听是语音教学的根本方法。先听音、后开口和听清发准,是语音教学的基本步骤。在许多情况下,学生语音语调不好,是由于听得不够,或者听和开口的次序先后不当所致。听的活动可以分为三类:模仿性的听,即以模仿为目的的听,要求学生静静地听,并在心中默默模仿;辨别性的听,其直接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不同的语音进行比较和区别,如元音的长短、辅音的清浊等;熏陶性的听,这种听并不要求学生模仿和辨别,知识增加学生与英语的接触,日积月累,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纯正的语音语调。这三种听,可以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分别、交叉或结合使用,以达到相互推进、相互补充的语音教学作用。他还强调,听的活动在语音教学中十分重要,要安排尽量多的时间。单位时间要短,频率要高。

(2)有趣的练。听是关键,但光听不行,还需要练。所谓“练”,就是操练,即模仿纯正的英语语音,反复练习,直至习惯成自然。如果说“听”是语音学习的播种阶段的话,那么,“练”就是浇水、施肥、松土、除草阶段。大量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反复操练是语音教学的有效手段。机械、单一、重复的操练显得枯燥,会令学生反感,Stevick提出了一系列可以在操练中维持学生兴趣的技巧:全班一起重复与小组一起重复,一排学生一起重复与单名学生重复;按照座位顺序依次操练与随意点名操练;课本打开操练与课本合上操练;每名学生或小组重复两次或三次与重复一次;慢节奏与快节奏;中性语调与神秘语调,或调皮语调与得意或夸张语调;低音与常音与高音等。

(3)有乐的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孩子活泼好动,注意的持久力较差,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优势。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运用音标教学方法时应注意直观形象性和游戏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英语音标教学中,利用一些游戏能够趣味性地帮助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如“最佳拍档”,这是一个训练学生看动作、口型等猜音标的演练游戏。教师让每组选派两名代表,其中一名用动作、口型等来表达音标,另一名试图猜对方要表达的音标是什么,记录每组猜对的音标数,最多的那两名成为“最佳拍档”。

五、结语

发现英语音标教学的偏差,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找到纠偏的策略能引导教师在初一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好音标,培养学生语音意识,把好学生的语音关。学生牢固掌握了作为英语音素符号的音标,有助于其了解英语单词中音与形的对应关系,将能实现听音知形,看形读音。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词汇的难度将降低,学习英语的畏惧感将减弱、自信心将增强,自学能力将提高,为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逐步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A.P.R.Howat.HistoryofEnglish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张思中.张思中与十六字外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6]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7]刘佳琪,李文岩.趣味英语音标教学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1).

[8]李昌莆.浅谈初中英语的音标教学[J].新教师教学,2010(4).

[9]邓春燕.新课程下中学英语加强音标教学的重要性[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9(3).

[10]王初明.英语语音自我概念与实际英语水平[J].外语界,2004(5).

上一篇: 工业设计史论文 下一篇: 支教社会实践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