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调查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6 15:54: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三支一扶调查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三支一扶调查报告

篇(1)

一是作为高校公共必修课或者公共课,按照规定已纳入高校教学体系和考核体系。该课程拥有其它公共课同样的课时、学生和考查模式,当然在学习内容、考查模式方面相对宽松。二是学时较短。作为公共课占有一定学分,但做不到全程化教学,虽然辅助手段多样化,但学时总数远远少于其它课程。三是以辅导员为主体的教学队伍赋予了职业生涯规划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伴随着各高校不同的发展规划,其发展思路通过教师队伍映射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

2.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问题

(1)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内容,重课堂、轻实践。从霍兰德SDS职业兴趣测试、五个“w”思维测试、碧瑞斯的性格测试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八条原则、MBTI职业性格测试。本来紧张的学时数就在游戏化的测试中度过了大半。当学生面对企业以销售为主的招聘和各类专业不对口的招考时,这些理论显得无力又无用。职业生涯规划强调个人的发展也重视终身发展,没有与企业对接化的教学过程,学生们很难了解各类岗位的发展和优劣。教学过程重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观念和求职技巧等方面,但缺少实践演练,脱离实践需要。

(2)师资队伍建设体现着对课程的重视程度。高校普遍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这是教育理念的提升,但止步于此很容易让这门课程流于形式。与企业沟通、与工商行政沟通及对岗位做出科学的评估是辅导员队伍日常工作中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的。高校本身不会支持辅导员外出与企业和单位进行这一方面的对接,只是需要有一部分人把这门课上完就行,依托专门的教育机构速成式的培养出来的教师队伍也仅仅是能达到这一要求。辅导员在了解往届学生就业情况这方面似乎有优势,但专业的劣势让他们不能总结就业规律、挖掘职业规划本质,肤浅地将往届就业情况进行传授不是科学职业规划的手段。辅导员繁忙的日常工作很难实现对他们的严格教学检查,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体系也就无从谈起。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体验式教学和移动学习等教学方法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不具备实施的环境。教学内容的理论化让教学目的偏离,教学效果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考取学分而不是获得实践锻炼的能力。本身应该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局限于课堂、局限于讲授和自我剖析,即使做到了由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的转变,仍回归不到实践教学的正途上去。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对策

1.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从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开始,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做好组织管理和实训教学,规范考核办法,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了解”状态上升为“认识”状态,最后升华为实践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涵盖面广,实践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学研模式,简单的课堂、实训场所和企业的三方结合,更应该通过模拟课堂、目标教学等手段达到实践教学目的。

2.转变师资队伍构建模式

篇(2)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6-0048-05

根据《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达到3 460万人①。在政府和高校构建的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体系的扶持下,很多贫困的农村籍大学生“上学难”的现象有了明显改观。然而,伴随着扩招引发的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递增,就业形势却显得越发严峻,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突破700万人。在近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中显示,2008―2014年,大学毕业生(不含博士生)中,未就业的大学生占20.7%,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分别占27.1%和25.7%,来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市区的仅占13.2%。②由此可见,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的困境与艰难更值得关注。

一、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引发的连锁反应

高校扩招增加了农村籍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如果他们千辛万苦读完大学而不能顺利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不仅会给个人、家庭造成经济负担,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连锁反应。

(一)就业难导致家庭更加贫困

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显示,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 895.9元,③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很多西部农村的家庭收入要远低于平均值。然而,公办普通高校的学费标准普遍提高,培养一名大学生4年至少需要5万元左右。支付这笔巨额学费,对于年收入不足万元的农村家庭可谓捉襟见肘,有的家庭甚至是举家向邻里亲友借债来承担这笔巨额投资。巨额投资的背后是这些农村家庭希望可以通过子女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获得稳定的收入以缓解家庭经济负担。然而,在现实中,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导致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处于失业或就业不稳定状态,高额的教育投资不能及时得到补偿,办理的助学贷款不能及时偿还,使本就经济负担沉重的农村家庭雪上加霜,不但无法改变家庭贫困的现状,反而会进一步导致农村家庭更加贫困。

(二)就业难导致弃学现象突显

对于很多农村家庭而言,对教育的投资主要期望日后子女在个人前途、家庭收入及家庭荣誉等方面得到回报。然而,在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实面前,很多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认为“读万卷书不如找份工”,放弃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很多农村家庭的子女中途放弃学业,进入城市打工成为家庭收入来源的主要支柱。弃学后在城市打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在学历、技能上的欠缺,他们仅能从事一些收入低、工作环境差、不稳定的临时性工作,且由于是农村户籍,难以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从长远看,农村籍大学生数量的锐减势必会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降低。

(三)就业难导致资源严重浪费

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导致所学知识不能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而知识、技能又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如果知识不能及时转化为物质成果,必然会造成日后竞争力的减弱,导致知识和人才的严重浪费。

此外,残酷的就业现实使未就业的农村籍大学生生活窘迫、精神压抑,饱受来自个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及社会的排挤。从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数据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家庭、社会层面,还是在个人压力源维度,来自乡镇的毕业生都较城市毕业生感受到更多的现实压力。④(见图1)

超负荷的压力很容易导致农村籍大学生出现如仇富、愤世等极端的观念或扭曲的心理。同时,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使他们很容易被违法犯罪分子蛊惑,为了获取巨额收入不惜铤而走险,参与传销、贩毒等非法活动,从莘莘学子到阶下囚的例子不胜枚举,成为威胁社会安定和协调发展的隐患。

二、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对于造成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可主要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一)社会方面

1.就业容量小

伴随着高校扩招,每年涌入劳动力市场的新成长劳动力呈井喷态势。从社会的角度看,面对劳动力供给数量的激增,社会必然要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从而平衡劳动力的供需总量。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有不足。以天津市为例,2013年,高校毕业生为14.1万人,而新增就业人数中新成长劳动力为13.77万人。⑤通常中小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军,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应有65%~80%劳动者在其中就业。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过少,截至2013年,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仅4 200万个,在城乡私营企业就业及个体就业人数为21 856.3万人,占2013年就业总人数的28.4%。⑥《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51%的毕业生选择在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就业,且大多为民营企业或个体,⑦但由于部分企业存在用工不规范、工资待遇低、发展空间小等问题,导致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在调查的各用人单位类型中最低。

2.户籍限制

现行的户籍制度成为阻碍农村籍大学生在城市就业的因素之一,如在一些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招工考试中,都对非本地生源进行了限制。此外,一些用人单位以降低人才费用为由,通常选择有当地户籍的大学生,而把农村籍大学生拒之门外。另外,在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下,城乡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也存在明显差距,弱化了的农村基础教育导致农村大学生先天“营养不良”,为日后参与激烈的就业竞争埋下隐患。

3.就业歧视

劳动力总量的供过于求使得用人单位的用人自过度强化,从而引发了不可遏制的就业歧视。农村籍大学生由于处于一个相对较弱的地位,自然很容易成为就业歧视的对象。农村出身、素质不高、不善沟通、家庭负担重、缺乏文艺才能等都成为用人单位拒绝录用农村大学生的理由,导致很多农村籍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失去了就业机会。

(二)学校方面

从学校的角度看,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和错位导致大量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目前,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缺乏前瞻性,不能依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造成毕业生供给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不匹配。此外,高等教育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质量不过硬,培养的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不足,导致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实操技能,无法适应岗位需要。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70%的本科毕业生、64%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学校安排的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⑦另外,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忽略了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个别差异,按照统一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进行批量培养,导致农村大学生缺乏竞争优势。此外,虽然很多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偏重于就业指导,方法手段单一,针对农村籍大学生特点的就业帮扶指导力度不够,导致他们就业观念落后、职业技能缺乏,很难实现就业或稳定就业。

(三)个人方面

1.缺乏社会资源

在很多毕业生群体中存在“找工作靠关系”这种观念。人才的竞争以实力为重,但也不可否认,劳动力市场的择业竞争仍存在不公平现象,人际关系不可避免地渗入到人才选聘环节中。例如,机关、国企甚至私企在招聘时,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屡见不鲜。城市籍大学生的父母多多少少拥有一些社会关系,利用这些“人脉”资源可以为子女就业铺路搭桥,但农村籍大学生的社会资源主要集中于农村,且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小的农民。社会资源的相对贫乏使农村籍大学生在各种完全不透明的招聘中失去去平等的就业机会。

2.竞争能力薄弱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了看重专业成绩外,更看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重要的工作能力主要包括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协调安排、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与城市籍大学生比较,农村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明显偏弱。一方面,农村籍大学生在入学时,其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电脑操作、英语口语、文体才艺等方面的能力及素质普遍低于城市籍大学生;另一方面,根据《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的数据统计,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由于承担了更多的事务压力,得到了更多的锻炼,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抗压能力明显高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如图2所示。在大学四年期间,由于经济、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农村籍大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担任学生干部等方面表现出参与意愿不强烈或竞争力不够,缺乏锻炼提高的机会。早期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的“营养不良”导致其在就业时的竞争能力往往拼不过城市籍大学生。

3.就业观念落后

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统计,2013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就业的比例分别占27.2%、23.6%和20.2%,而在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东北区域经济体和西部生态经济区就业的比例仅占6.1%、1.9%和0.8%。⑦“鱼跃龙门”的观点在农村籍大学生中可谓根深蒂固。很多农村籍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的一级劳动力市场“哭”,也不愿意回到农村的二级劳动力市场“笑”,国家一系列“三支一扶”、“支援西部”的就业扶助政策没有引起大学生的足够重视与响应。农村籍大学生在择业时通常会选择工资高、社会保障及福利待遇高的国家机关和“三资”企业。一方面,主要是迫切希望通过“好工作”收回前期的教育投资,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渴望通过体面稳定的工作实现“光宗耀祖”。残酷的就业现实将很多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农村籍大学生挡在就业门槛之外。

三、学校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提高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率,破除其就业困境,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个人多方参与,共同努力。国家需要进行政策引导,改革传统城乡户籍制度,对于接受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在税收等方面给予补贴或减免,制定鼓励农村籍大学生回乡的政策等。社会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国家政策的正面宣传,传递正能量,引导农村籍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高校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应注重社会需要及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于农村籍大学生,一方面,要加强针对农村发展需要,如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应用、生态旅游、农村医疗、基础教育等课程的设置;另一方面,要提升农村籍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促使他们在城市和乡村都可以有用武之地;农村籍大学生则应在国家、社会和学校搭建的平台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观念、提升技能。笔者拟就学校层面具体探讨对农村籍大学生展开职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内容及有效方法。

高校在对农村籍大学生展开职业指导工作时首先应该明确一个概念,即职业指导非就业指导。《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一书对“职业指导”的定义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⑧据此,在对农村籍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时应明确三个目的:一是帮助其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顺利就业;二是注重其职场工作技能的提升,稳定就业;三是根据其自身特点规划职业生涯,成功就业。根据这三个目的,对农村籍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时的侧重点及有效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详解政策、树立典型

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尤其是返乡就业的,如“三支一扶”、“到村任职”、“西部计划”、“农技特岗”等各类基层就业项目,⑨以及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目前并没有引起农村籍大学生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户籍在农村的大学生仍然在大中城市苦苦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返乡就业是缓解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出路之一,他们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拥有专业知识及技能、掌握一定的人脉资源,更能够开展实际工作,不仅可解决就业问题,更可以通过积极创业实现个人价值。户籍在农村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返回原籍就业,一方面是由于个人观念问题,那些一心扎根大城市的农村籍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返乡就业所具有的“成本低”、“机会多”、“有归属感”等优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具体内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学校应担负起为农村生源的大学生进行政策解读的责任,通过开展系列讲座、政策问答竞赛、橱窗展示、校园板报等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地让农村籍大学生能够详细了解全国性的和地域性的优惠扶持政策的具体细则,如各类基层就业项目的申请条件、受理程序、服务年限、待遇及保障政策、服务期间的档案管理以及在服务期满后可享受的优惠等,以及针对自主创业方面如贷款的办理、税费减免的优惠举措等。同时,可通过树立返乡就业成功的典型作为榜样,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以点带面传递正能量,增强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信心和决心,使其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在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二)心理疏导、调整观念

城乡分割的体制导致基础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分配并不合理,从而使很多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入学时在英语、沟通、才艺甚至普通话等方面与城市大学生存在一定差距,物质条件、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加之有些农村籍大学生性格内向腼腆,使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甚少参加集体活动,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产生极端偏执的想法,在遭遇就业挫折后一蹶不振。针对这一普遍现象,学校应注意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疏导,通过课堂授课、个别咨询、案例分析、人员素质测评等方法帮助他们正确进行自我剖析,正视自身的弱势,采用光明思维法、积极性心理暗示等方法进行心理调适,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为他们搭建平台,开展“展示农家子弟风采”等系列活动,提升其外在形象、内在修养及综合素质水平,加快他们融入城市集体生活的速度。同时,根据其自身特点结合职业选择理论通过专业讲座、专家咨询等手段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职业选择,避免走弯路、走错路,提高就业成功率。此外,对于部分农村籍大学生所持的非国家机关不进、非“北上广”不去、返乡就是没出息等狭隘不良的择业观念要及时进行纠正,帮助他们摆正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位置,避免高期望所带来的现实冲击,应将眼光放远,立足于长远的个人发展。

三、增强技能、稳定就业

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一个最基本的目的是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所以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求职技巧,为他们提供可靠的用人需求信息,提供供需双方洽谈的机会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为他们讲解职场礼仪、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使其将学到的知识灵活使用,尽可能多地积累足够的经验以准备接受考验。此外,学校应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广泛的联系,一方面,为农村籍大学生提供在学期间的实践、实习机会,帮助他们提升工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专场招聘会的开办为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架桥铺路。

学校不仅要为农村籍大学生提升就业技能进行专业指导,更要注意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与塑造,因为顺利就业只是暂时的成功,而稳定就业、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才是最终的成功。然而,在《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关于离职类型及就业满意度的分析中,毕业生工作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4%,三年内发生工作转变的为41%,这中间有48%的毕业生转换了行业;毕业生进入职场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6%,而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下降为43%。⑦就业不稳定、满意度低与自身能力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参考美国的SCANS标准对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等五大类型基本工作能力的评定,应届毕业生对上述基本工作能力的掌握水平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能力满足度为81%。在基本工作能力中重要程度较高的如口头沟通能力、科学分析能力、疑难排解能力等是成为优秀人才(三年内晋升次数三次及以上)所必须具备的。这些能力不可能从课本中习得,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突击提升,只能通过实际锻炼,需要长期的培养才能具备。所以,学校应特别对在这些方面相对更弱的农村籍大学生进行能力塑造与提升,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担任一定的职务,参与一些活动,并积极为他们联系实习、实践单位,切实参与到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去。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特别是解决这其中的弱势群体――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多方共同努力,其中学校应担负起对农村籍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重任,增强其自信心,塑造并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及基本工作能力,使他们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大显身手。

注释:

①数据来源:《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②数据来源:《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

③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4》

④数据来源:《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⑤数据来源:《天津年鉴2014》

⑥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

⑦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版

⑨教育部积极采取措施力促农村大学生就业[EB/OL].[2015-01-07]..

参考文献:

[1]熊汉忠.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EB/OL].[2015-03-23]..

[2]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天津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篇(3)

2行政管理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困境分析

2.1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情况从1986年起,武汉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陆续设立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开始招收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生。20多年的时间,行政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蒸蒸日上。截至目前我国至少已经有345(2015年6月统计)所院校开设了行政管理这一专业。按照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要求,该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那么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他们的就业情况又如何呢?在2015年《中国高校本科113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中,行政管理专业排名70且985、211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高于省属高校和省政府与地方共建高校的就业率。如此现状似乎与大学生美好的就业憧憬大相径庭。还有2015年广东警官学院行政管理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中过去两年毕业生就业率虽不低,但只有10%和8%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满意。我国高校在对于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上大同小异,几乎无创新可言,因此普通高校毕业的行政管理大学生的素质无法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相挂钩。而随着党政机关实行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效率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工作的难度日益加大。

2.2行政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与困境行政管理毕业生面临这样几条路:一是考研,将来从事有关行政管理的科研工作。二是考公务员,然而逢进必考的门槛并未使他们占得什么优势。2014年和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总人数分别为152万人和141万人,因而行政管理毕业生想要进入公务员的行列难度是非常大的。三是自己找工作。由于大部分高校实行灌输式教学,许多行政管理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根本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四是通过考编、司法考试等转行。河南大学一位行政管理学生说:“我同学有考研、考公务员的,也有当教师的,还有到企业里做与行政管理专业无关的工作的。”综上所述,不少院校行政管理毕业生正在遭遇就业难的困境。

3影响行政管理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3.1国家政策1999年高校扩招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大学生人数剧增,为了缓解由此带来的就业压力,也为了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每年各高校都有一半甚至更多的行政管理学生选择考研,许多毕业生便放弃了一些公务员的招录考试和企业的招聘,这就造成了毕业生丧失了一些就业机会。与此同时,行政管理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中无任何优势,而且公务员招考职位中更多的是对会计、中文、计算机及法律等专业人才的需求。

3.2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到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就不得不说那饱受诟病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些高校为了自身建设盲目设立专业,行政管理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在没有足够的教师资源的情况下匆匆上阵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可想而知。

3.3毕业生自身的择业观行政管理毕业生普遍认为自己毕业后不应该选择小城镇企业或是基层服务岗位而应该在党政机关、中外企业工作,由此可见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毕业生们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4结束语

尽管行政管理专业在我国已经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其存在的问题、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等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笔者深知自己的学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限,文章中难免会带有主观性的观点或是出现片面性、肤浅性的词语,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困境及影响就业的因素也绝不像本文中所论述的那样简单,笔者只是想借这篇文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因为解决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帮助行政管理毕业生更好的就业,还需要更多学者和专家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小斌,邵燕斐.从社会需求思考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2).

[2]姜士伟.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行政论坛,2009.

[3]杨怀军,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就业状况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4).

[4]张畔全,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4).

[5]夏维鹏,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4.

基金项目:

阜阳师范学院学生科研立项《困境与出路:行政管理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探析》(FSYXSKY24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钱诗颖:女,安徽蚌埠人,阜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大三,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篇(4)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学院把职业生涯教育列入课程规划,把就业指导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学院首先在职业生涯及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上下工夫。2008年6月,学院与河南城建学院共同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题组”,就大学生职业生涯及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教材的编写,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基地建设等问题共同开展研究与探讨。同时,学院挑选了一批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组成首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队伍,并进行系统培训和强化训练。学院还不定期开设就业指导讲座,邀请有关专家、用人单位有关领导和有成就的毕业生来院作报告。此外,学院还常年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咨询服务。目前,学院已成功举办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为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舞台。

在教学方面,学院于2008年9月出台相关文件,决定在2008级9个专业450名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试点,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编写了《专业导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教材,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教学,采用全程化指导教学,即从学生入学起就从《专业导论》入手,使学生三年在校期间都有自己的指导老师对他们进行全程化指导。从2009级学生开始,这一试点已经扩大到9个专业的全部新生,受益学生2000余名。

学院还积极开展就业工作研究,不断探索就业指导工作规律,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集体备课和学期考核制度。集体备课分现场交流、点评和演示三部分,每周选定一名专职教师以本周讲授内容为专题进行现场教学演示。然后,所有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讲授方法展开讨论,从教案准备、语言表达、教学内容侧重点等细节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法。集体备课为全体就业指导课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使他们能够深入研究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加强经验交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

二、抓好就业服务环节,完善就业信息化建设优势,引导就业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把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就业信息化服务贯穿学生就业的全过程。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院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全过程,在毕业生中唱响“志在四方、深入实践、服务基层、创业成才”的主旋律。学院从学生入学起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定位”教育,学院各级领导亲自给新生作报告,介绍学院的专业特色和就业方向,使学生从入学起就能科学认识自我、明确发展目标、树立就业意识,从而在学习中较好地把就业能力培养与专业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学院还把就业形势教育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就业观,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艰苦的行业就业,号召毕业生继承和发扬学院的优良传统,把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振兴结合起来。

2.加强就业信息网建设,提高就业信息化服务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化已成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手段。学院领导对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建立了“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开辟了求职、求才、就业指导、形势分析、就业信息滚动栏等板块,及时学校专业设置、毕业生信息、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择业技巧等。与“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等众多大型就业网站联盟,努力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致力于形成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互贯通、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良性互动的信息服务体系。学院还利用“飞途网职业在线测评系统”为学生免费提供职业测评服务,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职业,进而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大力开展就业调查与研究,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学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的做法已形成制度,每年都要组织人员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把调查分析的结果用来指导招生计划的制订和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三、抓好就业市场环节,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优势,支持就业

学院积极培育、开拓就业市场,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学院坚持“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依托军工、服务社会”的原则广泛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一是以“河南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建立了以河南省内军工企事业单位为主的就业市场。学院每年有近40%的毕业生依托这个市场就业,4个军工特色专业的学生全部在军工单位就业,充分体现了学院行业办学的特色。二是建立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区域就业基地。以广州、深圳等地的知名公司为主,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建立了广阔的就业市场,这个就业市场现已成为学院稳定的大型就业基地。三是就业市场向西部和基层转移。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外向型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学院及时调整就业市场开发方向,把就业工作的主战场从东南沿海地区向西部和基层转移,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区域就业基地为主体,西部地区为补充,以及以河南军工企业和西部企业为主体,以南方和沿海地区为补充的“两主体、两补充”的就业格局。四是扩大“订单”式培养的招生规模。学院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订单”招生层次,扩大“订单”招生计划,先后与6家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培养形式也从原来的单一模式变为从新生入手或者从一、二年级学生中预选学生,开设企业需求的课程,在实践教育环节中让学生及早到用人企业完成实习,从而使毕业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五是倡导灵活就业。学院充分利用国家的灵活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参与“三支一扶”计划。

此外,学院还采用“专业企业”“就业创业”的“四业”模式和“招生即招工式行业订单”“导师制培养拔尖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河南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先后建成了集学生技能训练、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技术开发与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和教学内容设计、设备配置努力做到“三个贴近”(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仿照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用上当前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学到较前沿的技术和工艺。学生在校期间还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在真实的环境中了解现代化的生产现场,学习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扎扎实实提高动手能力,实实在在体会到军工质量的“精、优”观念,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

四、抓好工作条件环节,夯实就业基础优势,服务就业

加强就业工作基础条件建设是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基础条件建设,专职工作队伍不断壮大,经费投入大幅增加,硬件条件显著改善。

在硬件建设方面,学院在2008年筹资近100万元建成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拥有一个就业服务大厅、两个面试洽谈室、一个会议洽谈室、一个信息查询和测评室、一个网络远程面试室和一个多功能厅,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并配备电脑60台、传真机2台、打印机6台、复印机2台、电话5部、投影仪2台、网络视频设备5套。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全院学生提供了就业信息查询、网络远程面试、就业手续办理、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高效率、高质量的“一站式”服务。

篇(5)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问题。只有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市场经济体制高度完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一段时间内,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各方面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最大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使矛盾深化。

(一)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1、鼓励到偏远地区、基层就业

首先政府应加强舆论宣传导向,树立大众化就业观。政府应该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通过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来实现顺利就业。其次,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再次是加大经济投入,提高愿意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的待遇水平。

3、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在就业难的大趋势下,引导年轻人投入创业大军,不但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对此,政府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第一是政策上的倾斜。建立健全各方面政策,形成一套完整的扶持体系,全方位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第二是资金上的扶持。政府部门一方面通过银行贷款、减免税收等措施减少他们的开支,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用人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和就业者之间实行“双向选择”的模式。在目前大学生整体过剩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拥有越来越大的选择余地。这也同时助长了某些企业在挑选人才方面的不理。目前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要求有工作经验,这一关就关闭了很多刚刚毕业大学生的求职之门。其实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着他们特有的优点。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更富有创造力、对工作热情饱满,能够带动企业的活力。

(三)合理安排高校课程,深化教学改革

1、优化专业设置

学校要及时展开合理有效的社会调查,根据市场的需求适时的调整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对于社会大量需要、就业率高的专业适当加大招生力度,而对于一些市场淘汰的专业也可以酌情减少招生人数,通过市场导向调节高校专业设置,达到科学高效的目的。对高技术专业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专业含金量,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另外社会现在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高校必须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2、加强就业指导

首先,完善就业指导的内容。当前,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就业指导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这就要求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及时的补充相关内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其次,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与队伍建设。不仅要保证专职人员齐备,还要给予充分的物质条件保障,从而搭建一个物质基础牢固、人员专业,嗅觉灵敏、反省迅速的整体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平台。最后,改进就业指导方式方法。不局限于传统的讲座、报告等方式,充分发掘诸如企业见习、素质拓展和心理培训等多样性、非传统化指导方式。不但让学生了解就业,更让学生感知就业,学会就业。

其次,指导内容有所侧重。在山东大学(威海)就业指导中心对2012届毕业生的调查报告中发现,面试是就业过程中令毕业生最头疼的环节,住宿、交通,获得招聘信息紧随其后,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最难的两个环节之一。而参加招聘会、确定就业区域、签订就业协议、准备简历、投递简历等环节也是令毕业生头疼的。总之,无论哪个环节,都有很多毕业生为其头疼,而在本次调研中还发现,招聘信息、学习应聘技巧是毕业生最希望从就业指导中心获取的信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应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更科学搭配专业课,进行通选课程更合理的配置,进一步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更广泛的开展三种经历,全方面进行素质拓展与能力的培养。在就业指导上,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的提供招聘信息,在应聘技巧、职业规划、求职心理上进一步加大指导,坚持“重点培训,全面兼顾”的原则。

3、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第一,发动多方力量,拓宽就业渠道。学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一是利用全校教职工的关系,动员学校有能力的教职工,充分利用他们的社会关系,通过各种渠道推荐学生就业。二是注重同往届毕业生的联系。往届毕业生时学校拓展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资源,他们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企业有丰富的人脉,通过往届毕业生推荐应届毕业生,营造一个“传帮带”的良好氛围。三是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注重加强同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系,不但可以及时得到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反馈,更是建立长期用人合作关系的渠道,在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

第二,准确把握市场脉络,适时“请进来”和“走出去”。在维持原有就业市场的基础上,积极为毕业生就业打造更宽广的平台。一方面,主动加强和企业的沟通联系,在学生毕业之际,通过校园招聘会等方式,邀请企业进驻校园挑选毕业生。另一方面,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推销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带领毕业生走出校门,推向市场。就业部门抓好大学生质量固然是本职工作,但是做好毕业生“推销”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保证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

(四)全面提高毕业生素质

1、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不要单纯的以就业为目的,应该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以自我的就业最终实现为社会创造财富。这就要求每一个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大学这个“课堂”,打好扎实的基础,学会思考,学会动手,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此外,还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能够将自己现有的能力与希望的岗位结合起来,能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使得学以致用。

2、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大学生顺利就业最根本的途径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现在社会需要的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具备多种能力的毕业生。这些包括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要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走出课堂,充分丰富自己。

其次,具备良好的择业心态。一是要相信自己,敢于竞争,要学会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选择自己期望的职位;二是勇于承受挫折,不管就业的岗位如何,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收获成长,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篇(6)

毕业后是考研还是就业,对大学生来说向来是个两难的选择。在金融风暴之后,考研更被本科生疯狂地追逐着。但即便是考研,就业仍然会在两年后不期而遇,我们依旧要面对市场的考验。不得不说,无数的学子在做出考研决定的那一刻,并没有想清楚很多事,比如研究生毕业后的出路,比如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类型的人——学术科研型、教学型、企业职场型等等,便贸然报名研究生入学考试,缺乏自己的规划。然而,当毕业生们读完研究生,毕业的那一刻面临的可能是比之以前更为严峻的就业态势。研究生的身份非但没有让自己添加多少实质性的竞争力,相反的,前后6.5年和社会脱轨,已不清楚如今的现实是什么样子。所以,不能简单的人云亦云跟风随大流,错失了良好的机会。那么,到底出国、读研和工作对于毕业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一、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要想知道出国、读研和工作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要讨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因素,也就是用人单位到底看重毕业生那些方面的条件。

不同的用人单位对于招聘对象的要求具有较大的差别。以国企和外企为例,根据“2009年在沪外企人才需求调查报告”,在这项调查涉及在沪的104家外企。调查显示,外企在招收应届生时,最看重的依次为专业是否对口(36.36%):社会实践经历(24.24%),如是否在知名企业实习等;毕业生的在校表现(22.73%),如学习成绩,是否学生干部等;以及应届生的毕业院校(16.67%)。而在应聘者的能力方面,外企最注重的依次为沟通与交流能力;执行与动手能力:学习与科学思维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其他能力,如时间管理能力、英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从这个数据上显示,外企对于学历的重视程度低于实践的重视程度。而众所周知的是,国企对于学历的要求是十分硬性的,是否具有硕士文凭是许多国企对于招聘对象的一条直接考核。

另外,性别也是用人单位常考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经管类的专业就业而言,用人单位对于性别的歧视情况相比较工科专业来说比例相对较低,原因在于经管类的工作性质与体力活相去较远,没有什么女性无法胜任的工作,甚至女性在某些方面更适合于做这类的工作,例如文秘、会计等。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性别的歧视现象,女性的年龄会是用人单位考虑较多的一个方面。据某会计师事务所中层管理人员透露,对于研究生毕业的女生他们通常会多考虑是否签订合同,原因在于事务所对于女员工结婚生子的年龄预估在27岁左右,而大部分女研究生毕业年龄大约为25岁,而事务所高强度的工作非常不适合女性在孕期工作,继而产生各类假期增加公司的成本,影响员工在公司的稳定度,还可能会造成人才的流失。所以,女生是否要读研还需要考虑自己的年龄因素。

应该说,先考研还是先就业,见仁见智。不过,无论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首先都要从自身情况出发,理性地选择,不要盲目地跟风。考研之前一定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考研?是找不到工作而考研,还是想深入研究专业而考研,或者是其他原因。如果想通过考研逃避就业压力,就是不现实的。一旦决定考研,首先要对考研的各个流程熟练掌握。不过,考研还是就业也要根据大环境,如果大环境对就业有利,不如先就业。

二、选择发展道路需主要考虑的因素

近几年,考研人数总体上升,今年考研人数再创新高,反映了当前考研文化的兴盛。与考研一族同样忙碌的还有求职一族。2011年11月是招聘会扎堆儿的月份,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涌入招聘会,开始了他们的求职之旅。一张张简历,一次次面试,伴随着他们走过寒冬。对于毕业后选择工作或是其他,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1.毕业生自身兴趣爱好

考研或是工作并没有定数,对于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结果。考研是一个难度相对较大的过程,如果毕业生并不喜欢研究,对于成为一个研究型的人才没有太大的兴趣,这样的心态考研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可以选择走出校门进入社会锻炼自己的实务能力;如果毕业生致力于进行学术方面的研究,那么自然考研会更适合他。

2.具体的专业要求

经管类专业有其固有的特点。对于会计等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对于实务的要求非常高,用人单位对于经验的看重程度甚至高于学历,并且市场对于这类专业的需求度仍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就业难度不大。但是对于经济学、信息管理等管理类学科,本科学位在人才市场上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另外就业难度也相对较大。

3.个人未来的职业规划

在校就读期间,学生就应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相应的规划考虑,毕业之时的选择应该符合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避免跟风现象或者逃避现象发生。以会计专业为例,财会类是非常看重实务的专业,就业岗位对于专业性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大部分的财会专业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机会。由于对于实务经验的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是否选择读研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未来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就是进入事务所,那么在本科期间多取得一些社会上认可度较高的证件例如CPA,ACCA等就可以达到目的;如果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要求较长远,寻求更高的发展,根据现在企业中绝大部分的中层以上管理者都是硕士学位以上,可以选择读研;另外也可以先工作,再就读在职的MPAcc,学习工作两不误,在锻炼了自己职业素质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学位。当然,这需要根据个人时间决定。

4.是否有合适的工作机会

不少毕业生会遇到已经获得学校保研资格或是正在准备考研,但同时有接到公司offer的情况。如果offer的机会非常好,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大方向,那么尽早的走出校门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毕竟人才市场也是风云万变的,两三年后的就业形势到底如何、能否获得比现在好的offer并没有办法预测,所以善于抓住机会才是正确的选择。

三、考研失利后的选择

对于选择考研的学生,每年的秋季双选会都在考生的备考阶段,并且是最为紧张的冲刺时期,大部分准备考研的考试都会错过了秋季双选会机会。如果来年一月份的考研失利,这个时候考生可能会觉得彷徨不定,究竟应该做些什么,这需要看考生的情感倾向是什么。

如果仍然是希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实力和素养,缓解就业压力,可以有以下的选择。

1.拒绝就业专心考研

如果考生具备相当强的毅力和恒心,可以选择坚持考研而不就业。但是,不能由于学生本身对于社会、就业存在着恐惧和逃避心理而做出这样的选择。对于经管类的毕业生来说,部分学科在本科阶段确实不具备竞争力,名校的高学历可以为自己的求职道路做良好的铺垫。在审视自己的确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可以选择专心复习备考。

2.暂时就业“卧薪”备考

面对考研失利,可以选择在较短时间呢找一份比较轻松的工作,这样可以有很多业余时间继续学习,从而在最佳合适的时机达到考研的目的。可能找到的工作会与自己的专业不称,但是工作清闲,可以在满足自己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继续备战考研。

3.攻读相关专业双学位

由于自身所学专业面很广、技术性不高,就业时岗位目的性不强,为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及专业能力,加重就业时的砝码而提高命中率,失利的考生可以选择考取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双学位”。

另外,考生虽然错过了上一年年末的秋季就业双选会,但是考研结束之后的三月份,各高校仍然会举行春季双选会。这会是另一个不错的就业机会,考研失利的学生可以在春季双选会上寻找合适自己的职业。此外,还可以在考研失利后为就业做以下的准备。

第一,支边工作。如果在春季双选会上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还可以考虑响应国家政策进行支边。由于国家“三支一扶”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考研失利者可以选择去农村基层工作。由于年轻,体力、精力旺盛,去边远的地区任职、从教等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很好的选择。可利用自身的文化知识服务于贫穷落后地区,为贫穷地区的发展建设尽应尽的义务,服务期满还将获得国家政策上的优惠。

篇(7)

1999年,教育部在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农村区域发展这一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我国的农村发展、扶贫、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日益深入,在科教兴农战略指导下,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关键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才的培养,因此农业技术和实用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广西财经学院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增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是目前广西唯一一所开设此专业的学校。

一、广西农村人才需求情况

由于广西财经学院是一所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来看,大部分集中在广西区内,少部分学生在区外就业。因此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立足于广西区内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坚持以农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以提高科技素质、实用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到2015年,统筹城乡人才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特设岗位教师计划和西部志愿者计划,推进城镇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社会工作者服务新农村建设、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下乡支农。到2015年,全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37万人。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北部湾经济区快速发展等诸多利好政策背景下,广西农村与农业发展对懂技术、会经营、擅管理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建设情况

广西财经学院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接受农村发展调查分析、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在党政机关和涉农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农村发展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设计与实施、区域发展项目的管理与评价、企业和农协的组织与管理、农产品策划与营销、农业综合开发与推广等工作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包括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农村发展概论、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农业资源与区域发展、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涉农产业组织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村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化与营销等。

从三年来的专业实际发展来看,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农村区域发展方向),基本形成了“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相关领域内的学术成果明显增加等等。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如专业特色仍不突出;部分学生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缺乏认同感,基于这种心理和观念,专业学习主动性稍不足;师资队伍有待于加强,主要表现为相关研究专业师资不足,教师进修和实践机会不多;实践性教学形式大于内容,缺乏针对性;对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升引导不足等方面。

三、现阶段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发展的建议

(一)引导学生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客观认识,树立专业认同感和信心

出于调剂的因素、对专业前景的设想因素及亲朋好友、社会观念影响的因素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部分同学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认同感不强。学校和老师要积极、客观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特别是对大学一年级新生需要进行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专业介绍,尽量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以树立专业发展的信心和保持积极身上的学习态度。

(二)根据实际突出专业特色、广西地方特色与财经特色

迄今国内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高等学校有四十余所,其中较集中地属于农林类大学、综合性大学及财经类院校这几类。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教学资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办学特色。与其他高校比较起来,广西财经学院开设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之前没有开设过农业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等相关专业,所以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突出特色的专业建设也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探索。特色建设中应该参照两个原则,一是突出地方特色,作为唯一一所开设该专业的广西高校,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的选择都应该突出广西的地域特征;二是突出财经特色,与农林类大学不同的是,财经类院校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资源得天独厚,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集结全校优势教学资源探索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多层次教师团队

现有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师资大部分是来自经济系,虽然近两年引进了相关专业的博士和硕士,但从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来看,师资相对薄弱。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高水平人才,提升专业建设的高度与层次;二是加快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优化与调整,着眼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特点、本校特色及现有教师研究方向,安排和鼓励教师进修和参与社会实践;三是打造研究团队,团队建设要力求层次性与长效性,现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邀请客座教授、兼职研究人员及吸纳对本专业发展有意向的年轻教师来加快团队建设速度。

(四)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以实验室和项目作为实践教学的突破口

实践教学是突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特色的重要环节。现在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基础认识性实践、专业性实践、综合应用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四个模块。在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实训课教学及完善教学内容与手段,利用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有限性与不足;上述四个模块的实施过程尽量与专业建设研究项目对接,使教学实践活动、研究团队、实训基地、专业特色等方面内容相衔接,研发模拟实验项目,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专业实习力度,建立定点实习单位,加强与企业、农业相关部门及农村信用社等多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实习合作工作机制,力求实习环节的制度性和延续性。

(五)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

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在关注和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为学生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参考和引导。首先确立合理课程体系,科学安排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课程比例,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专业兴趣的培养;提倡学生以课程论文、调查报告为依托,学习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及积累科研成果,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在研究领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并结合就业前景与要求准备相关考试及培养社会交往能力;鼓励学生提高学历层次,开设研究生考试相关辅导,介绍国内学科前沿的高校,提高学生考研积极性,形成良好学风。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家访;活动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漯河医专老师从2007年在大学生家访和社会实践中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

近几年来,我校重点在大学生中及时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密切师生联系,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研究制定了《漯河医专暑期家访活动的通知》,安排我校各级学管人员利用暑期对我校部分家庭贫困贷款学生和优秀学生进行了家访和社会实践活动。五年来我校共派出老师近300人次,开支数万元、对分布在我省18个地市、60多个县市区的500多名优秀学生、贫困学生、三支一扶学生以及其他情况特殊的学生进行了家访。在家访中摸索出一条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子,形成了立体育人的新机制,并将家访工作长期化、制度化,在我省高校中独树一帜,并在教育部人才评估中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在家访中了解掌握了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状况。发现了一批自强不息,孝敬父母等先进典型,在全校表彰和树立了一批优秀学生,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我校历年来评选出的“月度二十佳”、“年度百佳”、“年度感动校园十佳学生”有多名是从暑期家访中挖掘和发现的典型。通过开展家访活动进一步增强了领导干部教师的育人意识、责任意识,将三尺讲台延伸到了田间地头,延伸到了学生、社会、家长的心中,从而推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学校中形成了浓厚的育人氛围。近年来,我校有多名参与家访的学管老师因为工作突出被授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学生工作部部长受到上级表彰。

我校用千里家访赓续三尺讲台情,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共同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尤其针对我校助学贷款贫困学生,家访老师通过走村串户,了解其家庭状况,并尽快为其办理了助贷手续。针对特别困难的学生,我校发放“爱心助学金”并安排其参加勤工助学,解除学生学习中的后顾之忧。自07年家访以来,我校助贷工作已经连续四年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等级,今年我校被省厅评为“优秀”助贷,同时资助工作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家访老师主要针对欠贷毕业生和在校助贷生进行家访,绝大多数被访学生居住在农村甚至山区,同时由于家访持续时间长,家访期间要么天气炎热、要么突遇暴雨道路泥泞,交通极为不便,部分村庄不通公交车或三轮车,下车后需要踩着烂泥路或者顶着骄阳曝晒,徒步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学生家,有的地方甚至穿过草丛,翻越丘陵才能到达。家访进行到后几天,我省多地连降暴雨,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家访老师仍然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克服了交通、住宿、饮食等种种困难,穿户到家听取家长、邻居、村干部口述学生家庭成员基本健康状况,家庭收入状况和重大支出项目。实地查看住房条件,室内摆设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真实填写家访登记表,并高质量撰写调查报告,为学校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贫困生资助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部分家访学生情况:王宏伟:05级临床三班学生、欠费10050元,家住安阳市安阳县都里乡东小村4队,该生家有4口人,母亲患病,需要长期治疗,主要经济来源为父亲外出打工。刘国强:06级高护1班学生,家住安阳市内黄县中召乡徐砦村6组。该生家有4口人,其父亲患有轻度精神病,该生学费、生活费全靠其母亲打工所得,家中有8000元左右的债务,为还清债务,该生放假期间在县城一家饭店打工。王利刚:男07级三年制药学1班学生、贫困生,国家助学贷款受助者,家住平顶山市宝丰县闹店镇李官营村6组,家有五口人,其祖母常年有病、现年88岁。其父,王金中,在家务农,患糖尿病;其母,周存,在家务农,患腰椎间盘突出;其弟,王利辉,现年22岁,在家务农。家境贫寒,有旧房四间、薄田四亩,因上学疾病欠债3万余元。其父母性格随和虽患病但生活态度乐观。王利刚学习勤奋,经常照顾祖母,帮父母干活、陪父母散心。

篇(9)

[作者简介]高存福(1978- ),男,山东济宁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科副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田兆富(1969- ),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淄博 25509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092-02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指他们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和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恢复高考初期,毕业生以国家的需要为自己的就业价值取向,完全服从国家分配。1985年开始,大学生就业模式从“国家包分配”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毕业生开始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就业价值取向功利化倾向初显。近几年来,受经济全球化、社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要结构失衡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相对于过去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调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新特点,对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新特点

(一)就业态度更加积极,求职准备更加充分

目前,虽然大部分学生对就业形势持不乐观的态度,但是绝大多数大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努力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身素质,为择业做好准备。首先是思想上的准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努力迎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尽早选择就业方向,明确就业途径。通过问卷调查得知,93.8%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大学生职业规划或就业指导类课程的学习,44%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过一定的规划。其次是专业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73.6%的被调查者承认专业知识缺乏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最大困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参加各项专业技能和职业通用技能的培训,以拿到更多的职业技能证书为未来更好地就业奠定基础。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参加暑假夏令营、义务支教、科技下乡等活动,在奉献爱心的同时进一步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为顺利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就业目标更加务实,就业意向趋于稳定

面对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现实,“9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更加务实和理性。“先就业再择业”“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等观念已普遍被大学生所接受,盲目的“考研热”和“公务员热”悄然降温;在就业地域选择方面,我校毕业生选择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的人数比例稳中有降。2013届的375名毕业生有超过8成的学生选择山东省内就业,近58%的学生选择离家较近的地区就业;毕业生在对薪资待遇的期望上也开始趋于现实,在择业时更加关注发展因素和职业健康,不再把薪酬作为选择的重要砝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在择业时出现了追求职业稳定性的“新实用主义”。大多数学生就业倾向于选择政府机关、学校或国有大企业等传统稳定的行业,这些行业具有的稳定性强、福利高、体面舒适、竞争压力小、退休后保障健全等优势,是大学生就业趋于保守的重要原因。

(三)择业多元化,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倾向

受网络信息全球化、多元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已进入一种网络化的生存状态,他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就业价值取向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目前,几乎95%以上的大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就业信息和投递求职简历。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就业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高效快捷地了解全球的就业信息,使得他们思维灵活,敢于创新,对就业有想法、有主见、有创意,因而也促成了他们多元化的职业兴趣和择业方式。他们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找工作,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愿意跟着自己的感觉去创业,敢于摆脱世俗的束缚投身于“三支一扶”。网络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盲目崇尚西方价值观念,贪图享受,过分注重自我等。加之,不少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导致了物质价值追求与精神价值追求之间的失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功利化日趋明显。

(四)就业心理有待调适,签约后工作稳定性稍差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阻碍他们就业的心理问题。一些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看到别人获奖证书、成果一大堆,而自己什么也没有时,表现得过于胆怯,缺乏信心,不敢大胆自荐,结果是有压力没勇气,白白错过机会;有的毕业生对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估计不足,盲目自信,过分依赖家长和亲戚朋友,主动就业意识差,在就业过程中十分被动;一些女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想当然地认为所有企业在招收员工上存在性别歧视,因此在求职中不敢正视自己的能力,畏手畏尾,一旦被拒绝就自怨自艾,失去了继续求职的勇气。“90后”大学生的个性鲜明、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也存在着选择随性和自控能力差的弱点,据调查了解,当毕业生对初次工作与期望不一致时,47%的被调查者选择“预备跳槽”,33%的被调查者选择“工作后考虑继续深造”,仅有20%的被调查者选择“提升工作能力,积极适应工作环境”。目前,在近3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了解到,大学生就业协议随意违约的现象日趋严重,主要原因是初次就业社会经验不足,考虑欠妥,另外也暴露了新时期大学生信用意识不强、法律知识欠缺的问题。

二、加强对大学生就业价取向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一)以人为本,强化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目前,传统的《大学生发展与生涯规划》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应根据“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职业发展咨询中心,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专业发展、求职心理、应聘艺术与技巧等方面的具体指导,使其尽早确定职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另外,从大一开始,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文明修身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有机的融合起来,让职业规划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使大学生确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2.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选拔优秀骨干承担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切实加强就业工作人员在大学生职业辅导、职业咨询、职业测评和职业信息采集等多方面的系统培训。结合当前大学生实际需求,还应积极开展公务员招考培训、GCDF培训、KAB创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辅导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就业需求,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学院两级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建立完善的集信息、指导、培训、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毕业生求职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努力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和自学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能力养成的主阵地,高校专业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及时吸纳新的科研成果并融入教学过程,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积极通过自主学习、启发式学习、互动式学习等方式提升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在大学期间还应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爱好,选修或自学其他课程,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目前,企业在关注员工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求职者的实践工作经验。大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应积极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与人沟通与合作能力,积累经验,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大学生还应积极参加校内外文化名人、知名专家、企业家举办各类讲座、报告会,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另外,大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科技竞赛、第二课堂科技创新和创业竞赛等活动,将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3.加强就业基本能力的训练,努力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团队能力和自律能力。沟通障碍是大学生求职受挫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要学会主动与他人交往,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方法和技巧,以诚交友,以诚办事,用真诚换来与别人的交流与沟通。团队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缺失的根本因素之一,迫切需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多参与集体活动,在协同奉献的氛围中互相帮助,互相配合,积极培养良好的与人相处的心态,为适应就业激烈的竞争扫除障碍。自律能力作为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是大学生提升大学就业竞争力的基础。要求大学生要养成守信、准时、节俭、勤快的生活习惯,培养条理清楚、精准干练、和谐融洽的工作习惯,形成宽宏大量、谦虚忍让、宁静致远的利益观以及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制观,用自律的行为创造一种有序的环境,为职场生活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从自我认知角度出发,引导大学生树立新型的就业观念

1.未雨绸缪,树立就业在平时的理念。机会只属于做好了准备的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所以大学生要尽早感受到就业的危机感和压迫感,树立“就业在平时”的就业理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做好就业的知识储备,锻炼基本的社交和就业技能,通过精心准备、提前谋划,掌握就业主动权。

2.放平心态,树立务实的就业理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当代大学毕业生要摒弃好高骛远,盲目追求“高待遇、高地位”的传统就业理念,从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干起,树立“先生存,再发展”的务实就业观念,正确调整对工作岗位的认知,以发展的眼光看清形势、以理性和务实的态度选择岗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工作带来的实现自我、收获成功的快乐。

3.强化创业教育,引导大学树立多元化的就业理念。创业教育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就业。学校要针对“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一系列的创业论坛、创业比赛、创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成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和创业孵化园,为有志于自主创业的同学提供了解创业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引导大学生根据个人的职业兴趣选择职业,而不一定根据自己的专业找工作,鼓励大学生勇于尝试自主创业这个新领域,走出一条自我成才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常素枝.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分析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2).

[2]方留,孙祥,李宏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3]李茂.网络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发展新特点――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4]刘天瑞.引导就业观念转变 创新大学生就业方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3(4).

篇(10)

人才滞销?!在宣扬“人才就是竞争力”的今天,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人才滞销”似乎正在被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论证。大量待业的大学毕业生和虚位以待的用人单位本应一拍即合,现今却呈现出水火不容的阵势,实在令人堪忧。在这场“人才滞销”的热论中,不妨冷静下来,作出理性的分析。

1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供需双方的矛盾现状及原因

1.1令人费解的现状: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却只占了我国劳动者比例的不到5%,这个比例本身已经过低,正日益制约着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但作为这5%的一份子——大学生,在苦读数年后竞还找不到工作,被市场无情的闲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在逐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是79万人,2006年是100万,2007年是144万人,2008年更是增加到150万,预计2009年的大学毕业生将有155万人找不到工作。

与此同时,用人单位正求贤若渴,招贤纳士的广告俯拾皆是。根据新浪网人力资源总监段冬出示的一组数据以及翰威特关于中国最佳领导力发展公司的研究显示:2003年最佳雇主中,70%存在关键人才缺乏问题,82%的非最佳雇主存在类似问题;2004年,据大约3O%的公司成长期的主要障碍是人才匮乏;2005年的最佳雇主中,92%存在人才匮乏问题,2006年……

1.2大学生不愿(不能)就业与用人方不愿录用的矛盾解析:乍看之下,大学生待业与用人单位人才匮乏同时存在的局面是让人费解的,但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又是情理之中的事。虽然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复杂纷繁,归结起来无非两个方面:大学生不愿(不能)就业;用人方不愿录用。

1.2.1大学生不愿(不能)就业的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对大学生就业的束缚。我国是一个在历史与传统上尊重知识与知识分子的国家,自古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加之,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有“学而优则仕”,计划经济时期有“干部意识”,新经济时代有“白领情结”,因而知识分子在社会角色的认识上形成了自视优越的独特社会心理结构,当今大学生在历史传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下将这种社会心理结构内化,对自己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有很高的期望值。

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大学的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变,面对这样的转变,当代大学生一时间难以将心态调整过来,多数毕业生仍将就业目标锁定在国企、外企或沿海一带等地,但我国目前的现实是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了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始终是制约就业的障碍。从“天之骄子”沦为“老百姓”的心理落差,以及来自社会不绝于耳的质疑声,都让大学生显得无所适从。部分大学生就业理念从一种偏执走向另一种偏执,用功利而短视的态度来应对就业市场的变化,长远需求明显退位。

(2)高等教育——失衡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僧多粥少”的残酷现实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懂得“先就业再择业”的道理。据媒体报道,广东某企业计划招聘15名卖猪肉的员丁,结果竞有1500名研究生投送简历。无独有偶,在西南大学的毕业生招聘会上,某环保公司招聘清掏化粪池的业务员,也有很多大学生跃跃欲试。这说明传统就业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束缚是有限的,真正让大学生耿耿于怀的是失衡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而教育往往被视为最有效的缩小差距、跻身上流社会的投资途径。特别是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上大学”曾经是个多么炙手可热的词,它让农村家庭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很多家庭不惜举债供孩子读书,透支了后几十年的收入来投资子女的大学教育。以西部地区为例,一个大学生一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九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在这样“高投入”的背景之下,大学生就业的“低收益”现状委实让人难以接受。当大学生苦读数年踏入社会,却只能勉强维持自身生计时,感到绝望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还有他身后的整个家庭。当然,任何投资都会存在难以估计的风险,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高等教育同样不能确保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够从中获利。失衡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对比,成为大学生心中真正难以跨越的坎。

(3)大学生欠缺就业竞争优势。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的“产品”,其质量不高也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需要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和扎实职业技能的人才,然而当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传授轻个性、重计划轻需求等为教育而教育的模式,往往难以培养出用人单位青睐的大学生。

一项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只有1O%的求职者适合外国企业中的9种职位。”跨国公司的招聘人员也通常感觉中国的学生太偏重理论型,离跨国公司要求的标准相差甚远。

许多人都将接受高等教育视为解决就业的一个过程,忽视了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提升综合素养和培养技能的目的,导致大学生为学习而学习,甚至对自己所学专业、将来立命之本根本没有兴趣,结果文凭越来越高、证书越来越多,检验“学以致用”的实践技能却愈渐匮乏。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为数不少的高校为了打造综合性大学,以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不顾自身师资力量,盲目追求学科齐全,这种闭门造车的行为必然造成供给与需求的脱节,最终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大学生经过数十年的教育后,除了一纸学历外很少具备职业技能,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将所学知识转换为现实生产力,被迫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大批搭不上就业车的大学毕业生和思贤若渴的企业形成对峙局面,不得不引人深思。

1.2.2用人方不愿录用的原因分析:短期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之间为了在互相的发展竞争中取得短期优势,普遍采取降低用人成本的用人决策。希望招聘过来的员工能够“招之即来,来之即干”,具备工作经验,能够马上上岗,减少培训成本。

应届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需要一个过渡时期,此段时期大学生在岗位上主要是学习和适应,产出相对较低,录用一个应届大学生通常会与用人单位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相悖,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更乐意选择学历较低,但有工作经验的技术工人,而非应届大学生。知识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问和技巧才能转化为财富,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用人理念使大学生的初次就业显得尤为困难。许多用人单位都以一种短视的思维去对待人员的去留问题,“重使用轻培训”的用人理念使用人单位的长远发展受到束缚。

招聘中,用人单位往往忽视大学生所具备的潜力和可塑性,大学生的优势在于综合素质较强,这将使其在实践中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成为用人方可以委以重任的大将。但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用人方宁可选择技术工人,也不愿轻易给大学生一个就业机会,采用短视思维去应对市场危机。

当然,“人才滞销”是所有人都不愿目睹的状况,暂且不谈国家每年对高等教育数以百万亿的投入和家庭的巨额支出,单就个人十几年寒窗苦读而言,如果大学生毕业后无用武之地,不但不能为政府和社会分忧,连自身生存都要受到制约时,大学生就业难将不再只是待业大学生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民族的遗憾。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解决当代大学生“人才滞销”问题的措施

2.1政府的宏观调控:大学毕业生不是一般产品,而是准公共产品,仅仅依靠个人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介入,并且政府的职责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和生产阶段,还必须延伸至大学毕业生的配置和安排活动中。只有这样,投人高等教育领域的大量公共财政资源和稀缺的大学毕业生资源才不至于过度浪费。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无论是日本、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还是韩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对大学生就业采取了积极干预的政策。例如,日本以正式立法的形式(《零短工劳动法》),承认和鼓励大学毕业生以非正规方式就业,保障了这一就业群体的基本劳工权利;法国政府的“青年就业法案”,旨在帮助面临困境的大学毕业生和青年群体就业:巴西政府颁布实施了“初次就业计划”,以鼓励企业雇佣大学毕业生,这些企业可以从政府获得资助,享受政府资助的企业必须保证在12个月内不辞退这些初次就业者,从而给予了大学生实质性的就业帮助。

我国也出台相关政策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如: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政策等,但仍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具体而言,打破户籍制度对人才流动的束缚,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并通过立法规范就业市场,特别是非国有企业的就业需求市场,保证就业大学生有合理的报酬和底线工资,使个人的教育投资有合理的回报率,都是现今面对大学生就业难所急恃采取的措施。

2.2教育模式的改善。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内涵的解读,各大高校尚需进一步加深,如何培养出有思想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摒弃“千校一面”的办学理念,调整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和谐就业力的生成而教育,都是各高校需要深思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高校教育模式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改革考评制度。实行多元化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强化大学生应用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第二、强调实践教学。这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仅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层次领悟第三、改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典型的“讲授式”,这种“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不注重教学的的互动性以及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无形中使学生思维被禁锢,不符合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应在教学方式中引入讨论法、情景法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这三方面去改革,增强大学生的生存能力,才是高校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明智之举。

从理论上说,高校应被视之为人力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场所,为了保障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高校必须深度关注市场动态,并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和指导功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教育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由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使教育教学与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统筹研究和决策,切实解决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上一篇: 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下一篇: 科技教育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