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4: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中科学学科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概述微课
对于许多现代教师而言,微课是一个相当熟悉的概念,教师在制作微课过程中,能够分割课堂教学内容,将教学时间控制在不超过10分钟,凸显出知识要点和重点,让学生学习活动变得更加具体,微课不仅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而且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若学生对微课内容存在疑问,或者没有完全掌握,可以再次播放视频,巩固知识内容,采用有效的方法来复习教学内容。
二、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化抽象为具体,克服知识难点和重点
化学学科具有大量的抽象概念,包括构成物质的离子、分子等等,但学生在传统的课堂上很少接触这些东西,难以有深层次的认知,仅仅单纯背诵该知识点。而适当引入微课,就能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在短期内通过微视频将离子、分子以及原子不断放大,将这三种微粒的组成与结构特征向学生展示。此外,还有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可以利用微课来解决。
(二)微课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实验方式
相信大家都知道,化学实验具有较强的危险性,由于许多化学物质放在一起极易出现化学反应,造成爆炸事故或者其他的危险事故发生。化学实验的不成功,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化学药品以及不合理地使用化学仪器。但是要想学习化学,化学实验是不可或缺的,有些化学知识的呈现离不开化学实验。在该情况下,可以利用微课来有效解决。比如:讲解《我们周围的空气》时,教师可以使用赤磷对附近空气的成分进行检测,但我们都明白燃烧赤磷会导致五氧化二磷出现,这是一种具有较强腐蚀性的酸性氧化物。结合基本的常识能够发现,必须要尽可能防止触碰或吸入较强腐蚀性的物质,否则容易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这种排放有毒气体的实验就难以在课堂上向每个学生展示,所以应用微课能够发挥出重要的替代作用。
三、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运用微课打破化学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化学属于微观科学,具有一定的不可触摸性及抽象性,正是如此,化学仿佛是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但学生都不敢揭开。因为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是十分好奇的,所以往往会出现矛盾的心理。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必须要合理运用学生的该心理,在平时的教学中融入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讲解《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准确的微粒观,尽管通过肉眼是不能看见氧分子,用手也不能摸到氧分子,但可以依靠氧气来生存,其与我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有些学生很有可能会质疑氧分子与氢分子组成水分子的概念,教师在这时需要运用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水通电后分解氧分子与氢分子的整个过程,使他们能够亲自观看到其变化的神奇魅力,而且加深其在大脑中的记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出微课突破重点和难点的作用。在课堂结束后若学生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讨论该问题。
(二)运用微课演示危险性高的实验
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是化学实验,所以其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科学,实验必须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只有具备各项条件才能够做好实验,并且实验过程是存在危险因素的。有些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物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这就要求在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学生理解和认识化学反应的概念主要来自于化学实验,所以高危险性的实验无法在课堂上展示,微课就能够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拍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微视频,仔细记录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观察。比如:使用酸碱指示剂对物质的酸碱指数进行验证时,因为浓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只要与人体皮肤发生接触,极易导致重大的伤害。若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将各种类型酸碱发出的声音模拟出来,势必会给学生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早是在美国出现的,最近几年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能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化为主动接受学习,这样有助于促使所有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大大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前运用网络媒介将微课视频,使学生提前进行观看。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微课视频正确引导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比如:讲解“氧气”时,教师在课前可以使用软件camtasiastudio7.1制作微课视频,从而将微课视频在微信平台上,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自觉观看。为了可以对学生微课视频观看效果进行检验,教师在微课视频最后可以增加三道练习题:其一,什么是氧气的化学性质?其二,什么是氧气的物理性质?其三,氧气的用途有哪些?学生将这些作业完成后,可以将答案以微信评论的方式来上传,并且教师也能及时认真审阅,掌握学生的课前学习具体情况。在学生将微课视频观看完后,教师在教学中就能够围绕微课视频以及课本内容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大量的教学实践显示,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达到预期制定的教学目标,所以这种微课应用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四)通过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
Abstract: the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s a kind of indispensable mean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the balance of power. Proper questions,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teachers,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study, inspire the students' thinking, check the student to obtain knowledge, also can adjust the classroom atmosphere,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municate feelings. While students proper questions, it can make oneself constantly find problems, understand you study the advantages and defects, to carry forward the advantages and defects fixed effect, so that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basic quality to a new sets the price.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questions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科学课堂中提问的目的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各种成员的共同情绪状态,它是由班级社会体系中各个成员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间的关系,也是学生答问的关键。从课堂教学提问的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氛围可分为三类,即积极型、消极型和一般型。积极的课堂提问氛围,它的基本特征是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答问特点,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满意、愉快、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而消极的课堂答问氛围的基本特征是主课堂情境不能满足学生的答问需要,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友好,学生产生了不满意、烦闷、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而教学中大量的课堂气氛属于一般型,它介于积极和消极型之间,即课堂教学能正常进行,教学答问效果一般。然而,课堂答问氛围、情境将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关系、双方信息的交流,以致影响整个教学效果。 2.突破难点,降低难度。为降低难度,使学生跳一跳就够着,同时也促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科学学习活动中来。设计问题串,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知识难点处进行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解决他们学习上的疑难困惑,使学生更加准确、透彻地理解知识,应该成为提问教学中最值得推广的手段。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又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着眼于探索未知的事物,发现事物间的新关系。寻找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将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设问,也可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而言,思考问题时,根据同一来源材料,以比较丰富的知识为依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以探求不同方向的解答,即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通过多角度的变化,促使学生的思考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直至真正理解概念并训练学生的思维。 二、科学课堂中提问的创新探究
1.引导学生的准确性和新颖性。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服务于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提出的问题是否准确、新颖,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问题本身合理、准确,学生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知道应该运用哪些已学的知识来回答,从哪些方面回答比较完善准确。如“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问域过大,学生不知答到什么程度,会把学生的思路导向歧途。若将问句改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这就很具体。 提问不仅要准确,还要在准确的基础上求新颖。所谓有新颖,主要是指提问要有新形式,不是老生常谈,内容要新,使学生听后趣味横生,跃跃欲试。如,比较以下两个问题:“蚯蚓是怎样通过体表呼吸的?”和“为什么下过雨后蚯蚓会大量爬出洞穴?”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前者易导致死记硬背,后者在联系实际中让学生活用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朝着规定的提问内容的目标进行归纳、总结。 2.做到变式性和多样性。所谓变式,就是围绕同一个概念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叙述提出问题,使概念的本质更全面地暴露出来。采用变化题型、改换实例、隐蔽条件、转移思维方向等方法提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大脑皮层各中枢积极参加活动,防止形成定势思维,而且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有很大裨益。多样性包括形式多样性,如口头提问、文字提问、实验提问等。回答形式也可以是泛问泛答、一问一答等。选择对象的多样性和问题材料的难易多样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问题的难度既要照顾全班的普遍接受程度,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对待,真正做到分层教学。所提问题的题型多样化,有思考题、讨论题、练习题、实习观察题等,还要允许学生答案的多样性。变式性和多样性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变式的问题通过多样的形式和题型加以配合,显得更加新颖、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题型包含变式的内容,显得更加充实、活跃。
3.达到学习中的灵活性和实际性。针对学生中读书不求甚解的现象,设计一些灵活性较强、跌宕起伏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所谓灵活性,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灵活应用已有的知识,而不是简单地复述。但是,绝不意味着超纲离本,偏题怪题。具体来讲,所提问题不应在书本里轻易找到现成答案,而是可以在书本里找到答案的源头,或是材料在书外、原理在书内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推陈出新,有独到的见解。提问要密切联系实际,要把课本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生产实际、自然现象紧密地联系起来,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要这样,学生才能获得较为完整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
1.淡薄的结课意识教师对结课重要性方面意识比较淡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作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形成自我固定的见解和思维,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方式,而这些固定教学方式中,教师并没有将结课视为十分重要的环节,意识比较淡薄.另外还有些教师由于自身教学能力有限,不能对教学进行及时的中介和归纳,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融入新的数学知识.还有数学教师认为所教授的数学内容太过于简单,不屑于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总结.
2.单一化的结课方式教师的结课方式单一化,单一化的结课方式会使得学生对老师结课失去兴趣,这就无法起到结课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高.场景1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紧促,很顺利完成了公式推导,例题讲解和练习巩固.师:同学们,下边总结一下我们所学的内容.首先,请大家掌握公式(a+b)2=a2+2ab+b2,并且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其次,对于所学公式达到灵活运用,能够利用公式进行运算;第三,需要明白公式中a和b在实际运算中代表的可能是一个数字或者是一个代数式整体.掌握三点,这节课大家就算是学得很好了.师:下边布置作业……教室里安安静静,学生大都面无表情地忙碌着翻看着书上的课后作业,或者扭头看看教室里钟表等待下课;或者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在做着小动作,大家都不会关心老师在结课时所说的内容.针对这种结课方式,老师不去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不懂得通过学习,实验以及讨论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深化,只有老师在不停的讲解,这样仅仅是教师代劳的枯燥小结.
二、如何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结课问题
1.教师是授课引导者在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需要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改变自我传统固有的教学思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和深思,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出适合自我和学生的结课方式,不断挖掘实践知识,使得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场景2在讲完“不等式组的解法”一节后,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取值规律编织成为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小大大小取交叉,大大小小为空集.
2.转变思想观念教师应该清楚认识到结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认真对待结课,这是每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有的教学态度.越是临近课程结束,学生的注意力就更加容易被教师所吸引,所以,这就说明了,一个好的结课能够起到承上启下以及发人深思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得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好的结课环节,会激发学生对下次数学课程的期盼和兴趣.场景3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结课时,需要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是这样的“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小学时候就学过乘法分配律,如果给你一个单项式和一个多项式相乘,应该如何进行运算呢?”从而埋下伏笔,使学生在急切期待中研究演示实验,积极预习,为上好下节课“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和多项式相乘”做好铺垫.
3.建立良好教学机制然后,在结课环节,需要建立良好的教师教学机制,教师的课堂发挥程度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时候会严重地使得教师受到影响甚至受到束缚,与此同时,不利于教师对课堂的设计和思考.
4.多样的结课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尝试不同结课方式,而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采用总结归纳法、问题回顾法、设置悬念等方法,这些都是比较优秀的结课方式,值得教师采纳实施.
三、常用结课方法
总结归纳法是目前课堂最常用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课程结束前,使用简练的语言对课堂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串讲并加以总结,从而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思路.设置悬念法主要是在结课时教师提出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实践活动法需要教师进行事先的精心设计,挑选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有意义的活动,使得学生学会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在实践中总结理论,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而且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
研究表明,制约课堂气氛的要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构建良好课堂气氛的各种要素,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有可能整合为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教师在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
1、把握最佳的教学心态。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是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
其次,进行教学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纯净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
3、发挥教学的艺术魅力。数学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正确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数学教学艺术的独特魅力,将数学知识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用艺术的形式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的学习需求。
力求使陌生的材料熟悉化,乏味的材料趣味话,抽象的材料具体化,灵活调控课堂教学节奏与进程,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时而出现疑问,时而得到启迪,时而产生顿悟,时而获得成功,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有激情、有欢乐的起伏跌宕的情感变化过程。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
为此,教师应注意: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情感情。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爱的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思想走神、思绪信马由缰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问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依赖的微笑,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板演成功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强的求知欲。把成功带给学生--因材施教。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种种诱因或手段,成就动机则是普遍的、有效的一种,它应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
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上,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并通过当堂批改或讲评,及时满足学生急于知道作业正确与否的迫切心理需求,开阔学生解题思路,使那些解题中"别出心裁"的学生得到赞誉。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2、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教师应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为己任,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二、师生交流,相互讨论,体验学习的快乐性
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以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学生由原先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了学习和认识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承担者。教师则由原先的传授者转变为一个引路人,由原先的传道授业转变为更多地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直观性、过程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此,教师可以更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它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性强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新教材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数学知识。强调对于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讨论,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需要注意的是,谈论交流活动要落到实处,切记流于形式,影响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时间。
三、避免复杂,学会探究,理解数学的学科性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删减了大量繁琐复杂而又无实际意义的计算题,对一些复杂数字的计算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掌握计算器即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保持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要避免枯燥无味和繁杂无序的运算与论证。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计算器的使用应有所节制,不能什么题目的计算都采用计算器,否则会造成过度的依赖,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计算能力。数学是“冷而严肃的美”,不可能在毫无载体的情况下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因此,需要在数学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通过体验去感受。然而,这种感受一旦形成习惯,便形成了持久而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会数学中的“统一美”“抽象美”“奇异美”和“严谨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美无处不在,其感悟数学美的能力也就会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
四、,发扬个性,注重教学的开放性
鉴于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认知水平和各自社会经历各不相同,由此造成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程度和水平也不尽相同。基于以上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同时,强调学习的个性,即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和习题练习设计中,注意这一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注重分层教学设计和练习设计。在解题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防止思维定式形成,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突出创新,重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因此,新教材别增加了有关探究性教学的内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我在设计有关“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数学知识时:制作了“两圆关系”的PPT,通过在屏幕上移动其中的一个小圆,让学生非常清晰地理解了两圆之间的六种位置关系,将学生感受到的上升到理性。因此,通过采用类似的直观演示,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体验,让他们的大脑中自己形成有关概念,深化理解和认识。初中数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正确的引导,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数学教材,理会初中数学的教学规律。由此,也就很好地贯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情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学习行为的环境,而数学情境则是指在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依据其教学的目标、内容等创设一个运用与其相适应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氛围,由此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其中。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够提供与之相关的信息来解决数学问题,同时促使学生们能够灵活的运用想象、类比等方法来对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时候需要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启发性。所创设的问题只有具有启发性才能够激发学生们的认识,进而促使学生们产生一系列相关的联想。第二,针对性。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时候需要与教学的内容相结合,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来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问题。第三,连续性。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时候,相关问题之间需要具有承上启下的关联性作用,进而才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数学知识。第四,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增添一些趣味性,由此才能够吸引、引导学生更好的探究相关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
2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2.1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现有的认知发展为基础,进而进行知识的延伸与发展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从学生原有的认知层面出发,所引入的知识才能够顺应原有的认知水平,才能够促使学生们自觉、自主的进行学习与发展。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及相关的学习能力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与了解,进而从这一层面出发,寻求更多的信息资料,以此来激活初中生们原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及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们进行知识的新旧对比,逐渐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使用类比的方式进行分式基本属性的归纳与整理。通过对全等三角形进行识别,从而归纳出分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等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来寻找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等。通过创设这些问题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的来引导学生们学习新知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点,促使学生们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2.2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科目本就是一门联系生活,解决生活问题的学科。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来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相关内容,使得枯燥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丰富化。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进而带给学生们一种亲切感,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思考思维,激发学生们的数学创新与创造的能力。例如,在进行“线段大小比较”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们常见的公交车身高线来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在每一辆公共汽车的上车口的车厢内部都会标有1.1m以及1.4m的红线,在小朋友上车时只要脚跟靠墙站立,就能够知道是否需要买票或者是购买半价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们提出免票、半价票以及全票的购买依据及方法是什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逐步的引出线段大小比较的教学内容。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更加能够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理,进而促使初中生们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2.3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的数学建模能够帮助学生们树立起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并逐渐的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因此,通过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来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能够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进行全面性的观察,培养初中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初中生更好的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初中数学中类似于建筑、测量等一类的工程型应用问题,在解答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应用与之相关多的图形特性,通过对基本的三角形、圆形等几何知识来进行知识的迁移、转变等,以此来寻找相关问题的答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们的建立其与之相关的几何图形来从中寻求相关的解题思路,进而更好、更便捷的解决数学问题,寻求相关答案。
2.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主动探究来创设问题情境
对于初中生来说,所学习的相关数学知识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趣味性以及挑战性,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不断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相关的问题情境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与制定,由此来促使学生们能够自觉、自主的去进行分析与探究,引导学生更好的对事物进行观察、实验、验证、分析、推理、交流等等。通过学生们的自主探究来培养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及对问题的探究精神,帮助初中生们更好的学习与发展。例如:在学习“有理数乘方”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折纸的情境来探究乘方的相关知识。学生们通过折叠不同大小的纸可以得出再折到第七次的时候就很难再进行折叠,而后教师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理。之后,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们进行相关的计算就能够得出随着纸张折叠次数的增加,其厚度呈现出一种等比级数的增加,而纸张的面积也是随之得到减小。通过应用这种问题情境的创建模式,不仅能够促使初中生更好的学习相关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技能,同时这种探究式的问题情境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初中生们的自主性以及分析、探究的能力,进而促使学生们更好的学习与发展,全面性的提升了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与能力。
3结语
问题是人们进行思考的源泉与动力,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有认识到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才能够在教学设计、情境设置的过程中融入相关问题,并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出发,制定出合理的问题情境,进而激发初中生们的学习、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依据教师的设计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树立起数学思维,更加自觉、自主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成绩。
作者:孟宪辉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第十中学
参考文献
[1]李红梅.中职数学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教育,2011(4):28-30.
[2]顾志林.浅谈初中数学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9).
二、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内容
二、注重地图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存在大量的地图,这些地图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地图在地理课堂上的作用,让学生提高读图的能力,通过认真阅读地图,从中挖掘更多的地理信息,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摆脱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通过地图的直观作用来让他们对地理知识进行理解,把地理理论知识和地图紧密结合起来,在阅读地图时能有效提取有用的信息。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通过认真分析地图,能让学生建立对地域的初步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地图这一直观教具,并教给学生阅读地图的科学方法,使他们提高地理综合能力。四、创设生动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究,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介绍地理知识。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对地理知识产生想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生动的教学语言来感染学生,使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快速地进入到对地理知识的探究中。
(2)运用丰富的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构建开放性的地理课程,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地理教学多是图表教学,要实现图表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充分运用图片、地球仪、多媒体等资源,创建一个开放性的课堂环境。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提升,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课堂学习动起来。采用游戏教学、模仿教学等方式,将学生从静态转移到动态,如让学生绘制中国省份图,制作图表等。当然,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式众多,如问题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小组教学法等,无论何种教学方式,都在于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性,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进而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知道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方式。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不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教师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初中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都成为一种必然。
物理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基础课。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终解决问题的模式。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顺应时展要求
顺应时展要求,“研究性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以十分快的速度发展起来。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知道下,通过一系列自主的探索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培养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文摘周报》2000第44期的文章《研究性学习要换脑》指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
1、教师不是把知识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提出问题或提供线索,让学生一步步自己去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获得结论。
2、研究性学习不太在乎知识本身,而在乎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本领。
3、重视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了解和探究过程中科学观念及科学精神的形成,不十分在乎探究的具体结果。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1、要改变学习方式:变原来的“接受型”学习为研究型学习,要改变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怀疑的传统习惯,在探究过程中要向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提出疑问,用自己的研究去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
2、要变“怕”为“敢”:不要怕自己知识少,基础不扎实,更不要怕在探究中出错。
二、“研究性学习”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由于物理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很难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经过学习和研究探索,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了一段时间“研究性学习”法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教学思路是: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的方向,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目标和做法如下:
目标一: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分析。
“读书”是学生的基本任务。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每进行一个新的教学课题,都应当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通过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理解定义、概念。通过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学习者的阅读,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的活动中接受知识。教师在这个阶段中的作用是准确地把握课题内容的深度广度、知识点、组织学生掌握知识及其学习方法。
方法:例如,在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明白本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交代给学生阅读的内容,同时设计一些思考题,布置给学生,例如:
[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新知识不断膨胀,人民必须找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从大量的知识信息中,去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学习和掌握自己需要的新知识,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立于不败之地。学校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其主渠道之一的课堂教学方法。目前初中物理教育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有新思路、新方法。因此,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迫在眉睫,研究性学习方法,正是适应了这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初中物理
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知道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方式。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不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教师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初中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都成为一种必然。
物理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基础课。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终解决问题的模式。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顺应时展要求
顺应时展要求,“研究性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以十分快的速度发展起来。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知道下,通过一系列自主的探索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培养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文摘周报》2000第44期的文章《研究性学习要换脑》指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
1、教师不是把知识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提出问题或提供线索,让学生一步步自己去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获得结论。
2、研究性学习不太在乎知识本身,而在乎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本领。
3、重视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了解和探究过程中科学观念及科学精神的形成,不十分在乎探究的具体结果。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1、要改变学习方式:变原来的“接受型”学习为研究型学习,要改变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怀疑的传统习惯,在探究过程中要向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提出疑问,用自己的研究去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
2、要变“怕”为“敢”:不要怕自己知识少,基础不扎实,更不要怕在探究中出错。
二、“研究性学习”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由于物理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很难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经过学习和研究探索,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了一段时间“研究性学习”法的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教学思路是: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的方向,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目标和做法如下:
目标一: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分析。
“读书”是学生的基本任务。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每进行一个新的教学课题,都应当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通过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理解定义、概念。通过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学习者的阅读,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的活动中接受知识。教师在这个阶段中的作用是准确地把握课题内容的深度广度、知识点、组织学生掌握知识及其学习方法。
方法:例如,在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明白本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交代给学生阅读的内容,同时设计一些思考题,布置给学生,例如:
总之,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希望达到培养学习方法的目的,进而希望把这种良好的习惯引入到其它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要适当地指引学生,而不急于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让学生进行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难点问题,最后才由教师帮助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我想,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学生学习知识不再是简单地对教材中既定知识结论的接受和记忆,课程知识成为学生反思、批判、运用并促进学生重新理解的材料。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走向“研究性学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应了这种趋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时性地应用研究性学习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物理学科、物理教师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由于目前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新的成功经验和突破性进展还比较少,实际困难也很多,还需要做更多的探索与实践。
1.2大多数学生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方面的知识缺乏研究显示,只有14.0%的学生确定选择了正确答案,认为“隐性基因只有成对才能表现出隐性性状”。缺乏相关知识的学生达到了70.0%。
1.3多数学生对人的性别决定的知识缺乏,对禁止近亲结婚和优生优育有正确概念关于性别决定,有36.0%的学生有错误概念,只有18.0%的学生有正确概念。关于近亲结婚,大部分学生(52.0%)拥有正确概念,认为“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结婚,生育的子女携带的疾病及发病率要比非亲属关系结婚的高得多”“、法律说绝对不能”“、亲属不能通婚,可能携带相同的致病基因”。生活中的实例对学生的前科学概念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如日本允许表兄妹结婚”“、周围有近亲结婚的人存在”。
1.4一半学生对生物的变异缺乏相关知识关于生物的变异,有24.4%的学生有正确概念,认为“棉铃虫增强抗药性对自身有好处”“、棉铃虫抗药性更强,有利于生存,不易被杀死”。36.0%的学生选择了答案C,他们理解的对生物生存有利是对人类的生存有利。缺乏相关知识的学生占接近一半。
2建议
基于前面的调查结果,如果仅仅按照教材进行按部就班的常规教学,不能触动学生的原有的前科学概念。学生好像听懂了,遇到稍微复杂一些的问题却仍然不能解决。要想转变前科学概念,首先要对这部分知识内容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作充分的认识,了解学生具有哪些经验,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在教学设计时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转变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2.1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前科学概念存在的客观性作为主体的、独立的人,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己经具有对各种现象事物的理解和观点。前科学概念是学生解释某些现象的现成工具,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珍贵参考资料。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和接受学生脑中前科学概念,尊重、了解、转变前科学概念。学生的前科学概念的范围十分广泛,目前某些研究也揭示了部分前科学概念,但并不是全部。[3]
2.2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19世纪,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而且不能用单一的纸笔测验测出。教师应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差异,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都只能让小部分学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