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源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07 11:51: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心跳源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心跳源计划

篇(1)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医院会计管理信息化逐步走上正轨,但仍处于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初级发展阶段。许多医院的会计管理信息化才刚起步,会计管理信息化只通过简单、单一的财务软件来实现,离完善的医院会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还差很远,因此,探究医院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医院会计管理信息化的表现

从目前我国医院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医院会计管理信息化集中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医院配备有相应的会计核算软件,摒弃了手工记账的传统数据处理方式,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会计从业者结合EXCEL等其他基础办公软件,处理医院各项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

第二,医院配备有相应的成本核算系统,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一部分医院在会计核算系统上挂辅助核算,解决成本核算的问题;一部分医院由综合办来解决成本核算问题。

第三,医院在管理和医疗活动中采用信息管理和联机操作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即HIS。这个系统覆盖了医院所有业务的所有过程,借助计算机,利用通信设备,为医院所有部门提供行政管理的信息和病人的诊疗信息。医院可定期从系统中查取电子数据,既避免了手工输入的繁琐程序,又避免了会计人员的舞弊现象。

二、信息化条件下医院会计管理的缺陷

医院通过信息化系统来开展会计管理工作,把医院的各项数据交由信息系统来处理,实现了数据的精准性和全面性。但出于多种原因,信息化条件下的医院会计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医院信息的安全性存在一定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主观方面

1.软件开发技术不完备

信息化条件下,医院会计管理工作多依赖于计算机技术,一些医院为了降低这项成本,自行研发和购买会计核算软件,忽视软件技术的成熟性能和软件的可靠性,这就使得医院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降低。第一,医院自行研发会计核算软件,研发人员并不是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对软件设计过程中的诸多方面不能一一考虑到,致使研发出来的会计核算软件在实际工作应用中漏洞百出。第二,医院购买会计核算软件时,财务从业者不具备专业软件知识,对软件系统可能认识不足,导致采购的计算机软件设计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给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医院其他工作秩序的正常进行。

2.医院会计从业者存在舞弊的风险

在传统会计工作中,医院的财务资料都是存储在具体的纸张上的,比如账本、凭证、报表等,会计从业者一旦删改账本、凭证、报表的内容,就会产生明显的删改痕迹。传统手工会计的正规删改方法是标注红线后签章。随着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医院的各项数据都借助信息存储电磁化技术被存储起来,存储形式为电磁信号和光信号,没有具体的存在形式,因此,会计从业者删改已存储的数据也留不下任何痕迹,这就使得一些会计从业者丧失职业道德,抓住管理系统的漏洞,为自身谋得不正当利益。同时,也使医院信息失去真实性,给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3.医院会计从业者职权划分落后

医院会计管理的信息化使得会计工作趋向于自动化,多项财务工作都是由计算机自动处理,数据的处理方式和会计从业者的工作内容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虽然说会计核算软件有可以保证的保护功能,但在一些薄弱环节仍存在安全隐患,不严密的权限管理工作和不完善的会计操作制度给会计从业者提供了越权工作、滥用授权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医院会计从业者的职权划分却不随之做出调整。医院会计从业者的职责、岗位、权限等都没有发生变化,很明显,这种传统的会计职权划分方式是不合时宜的,医院会计从业者的工作得不到有效监督和控制,会逐渐造成财务管理工作的混乱局面。

(二)客观方面

从客观方面来分析,信息化条件下医院会计管理存在丢失数据、泄露信息的安全隐患。第一,数据丢失。由于会计从业者缺乏专业计算机操作技能,在建立档案数据的时候不能及时将信息进行备份,只是在原计算机系统中单份存储,一旦发生意外或是操作失误,整个数据信息就会丢失,并且无法得到恢复。第二,信息泄露。信息化会计管理是在网络大环境中进行的,而目前网络中病毒、黑客入侵的情况防不胜防,因而,医院信息被盗取而外泄的事情时有发生。特别是医院开通电子支付方式后,更会造成客户网上银行信息的泄露。

三、在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医院会计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会计软件开发行为的规范性

配备科学的医院会计核算软件和信息网络软件是医院会计管理信息化的首要任务,也是医院会计管理信息化最重要的环节。提高会计软件开发行为的规范性,是信息化条件下医院会计管理的基础工作,软件开发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医院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有效性问题。

1.提高软件开发的技术水平

在软件开发设计的过程中,为达到严格的保密水准,研发人员可增加软件在限制方面的功能,采取一些保密措施,如给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加密。这样以后,要想使用此款会计核算软件,就必须得到相关权威部门的许可,并由保密部门做好备案。

2.加强对软件开发的审查

除了提高软件开发的技术水平,规范软件开发行为还要做到加强对软件开发的严格审查,尤其是对医院自行研发的会计核算软件。医院在使用此项软件之前必须预先进行一定时间的试用,来检验软件的性能,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医院会计从业者在设计开发软件之前要自觉做好准备工作,多方收集相关资料,科学分析各种会计核算软件的优劣问题,规范整个软件研发过程,保证研制出来的软件的可用性。

3.提高医院会计从业者的素质

信息化的会计管理工作涉及医院许多岗位的工作者,并且信息化软件的操作流程是比较复杂的。由于我国医院会计管理信息化程度还不高,所以,目前医院比较缺少这种既懂专业会计知识又通计算机信息化操作的全面复合型人才。在加快医院会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中,医院必须提高会计从业者的素质,要求其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和熟练操作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技能。

4.长期对医院财务人员进行培训

医院各级领导要提高对会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重视会计管理信息化工作。定期为医院财务人员开展培训活动,重点讲解计算机系统软件操作问题和网络安全问题,使医院财务人员逐步掌握计算机设备操作技巧,补充自身知识的不足,提高自我素养。

5.对医院其他岗位的会计从业者进行短期培训

医院各级领导除了要长期对医院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还要对医院其他岗位的会计从业者如窗口收费人进行短期培训,使之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方式,初步了解计算机信息化知识。

(二)完善操作制度,加强权限管理

完善会计操作制度,加强会计权限管理,这对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1.实行会计职工职责分工制

根据医院会计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对医院会计从业者的职责、岗位、权限进行合理的划分,规定各个会计从业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权限,使各会计从业者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以防止某些会计从业者利用会计核算系统进行舞弊行为。

2.给所有会计从业者发放进出凭证

实施“一人一证”制,不得随意外借本人进出凭证,实施严格的证件审核,会计从业者必须凭借电子密匙登陆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

3.保存会计从业者上机操作的所有记录

会计从业者登陆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时必须严格执行登记制,记录每天的计算机操作时间及操作内容,以便在出现问题后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出缘由。

(三)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全面加强医院网络安全管理,保护好网络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及系统数据,营造安全网络环境,确保医院数据和信息的完整性、隐秘性和安全性。

1.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要求医院全面规划关系到网络平台安全性的策略,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启用防火墙设置,确保记录医院内部网络的所有活动,按时维护网络设备,检测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能,建立起可靠的识别机制。

2.加强应用安全管理

针对会计核算软件系统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对系统安全的管理。在计算机上安装各种软件的时候,要先检查其安全漏洞;对所有数据及数据传输者进行审核,确保是医院会计从业者所为而不是源于网络黑手;建立细致的安全日志,便于随时跟踪入侵。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建立现代化信息会计管理模式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医院应不断深化会计管理信息化改革的工作,提高医院会计管理水平,实现社会化卫生信息的资源共享,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子玉.信息化条件下医院会计管理的风险与防范[J].医院管理杂志,2013,(9):845-846.

[2]丁军.浅析新医改环境下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落实[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0):10-11.

[3]庞雪瑜.完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思考[J].财经界,2011,(20):139.

篇(2)

关键词:高层 空调 采暖 通风 防排烟 自控

1、工程概况

新电花园1号商住楼位于新乡市劳动路与五一路交叉口东南角。本工程地下2层,地上30层,其中裙房三层,主楼为A、B两座住宅楼,建筑高度为97.55米;总建筑面积74558m2,其中地下11810m2,地上裙房12238m2,住宅楼A座26797m2,B座23713m2;建筑结构形式为部分框架支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为车库、裙房商场仓库、电气设备用房等;地下二层为车库、给排水机房、暖通设备用房等,该层战时兼六级人防物资库,人防地下室的抗力等级为六级,防化等级为丁级;地上裙房三层为商场,四至三十层为主楼,分为南、北两座——北边主楼为A座,南边主楼为B座。

2、空调设计

2.1 空调设计参数

2.1.1 室外空调计算参数

夏季 大气压力 996.0hPa 干球温度Twg=35.1℃ 湿球温度Tws=27.8℃

相对湿度φ=78% 风速V=2.3m/s

冬季 大气压力 1017.6hPa 干球温度Twg=-8℃

相对湿度φ=61% 风速V=2.7m/s

2.1.2 室内空调设计参数见表1。

室内空调设计参数(表1)

2.2 空调冷热源及水系统设计

2.2.1 空调冷热负荷

裙房空调冷负荷QL=1950kW,空调热负荷QR=1500kW。

2.2.2 空调冷热源

选用二台低温高效型空气源热泵机组(置于裙房屋面),单台制冷量为997kW, 提供7~12℃冷水;单台制热量为885kW, 提供45~40℃热水。

考虑到城市热网将在若干年后投入运行使用,所以本次设计应甲方要求另作一套空调热源,采用2台板式换热器(置于地下二层换热设备间),单机换热量900kW;市政热网提供95~70℃热水,经换热得到60~55℃热水,此时空气源热泵机组停用。

2.2.3 空调水系统设计

空调水系统为一次泵双管制系统,负荷侧变流量,冷热源侧定流量; 分、集水器之间的旁通管上设压差旁通装置,立管竖向同程,空调机组出水管上设电动调节阀,定压装置采用一台变频调速恒压器,各层空调冷凝水排至各空调机房地漏。空调制冷、换热水系统原理图见附图。

2.2.4 空调方式

一至三层商场采用低速单风道全空气系统;各层空调机房内设组合式空调机组,空调机组设湿膜加湿器,送、回风口处设消声器,机组新风口处设过滤器。房间送风口采用方形散流器,回、排风口为单层百叶风口,气流上送上回。

3、通风与防排烟设计

3.1 通风设计

本工程在车库、库房、水泵房、制冷换热站等房间设置独立送、排风系统,各主要房间的通风换气标准见表2。

各主要房间的通风换气标准(表2)

3.1.1 地下车库通风

共设6台排风机(每层2台),若干台诱导风机,同时每层设置3台进风机。地下车库机械排风系统采用诱导风机的射流诱导地下车库内的污染空气,形成有组织的通风排气。地下一层设电热式大门空气幕供冬季使用。

3.1.2 变配电室通风

变配电室设置事故后排风,上排1/3,下排2/3。

3.1.3首层入口设大门空气幕,公共卫生间和电梯机房设排风系统。

3.1.4 人防通风设计

地下二层为平战结合的六级人防工程,战时为物资库,平时为汽车库。设置战时送、排风系统,换气次数为1次/h,通风方式有清洁式、隔绝式通风。战时通过插板阀与平时通风系统进行切换,打开所有板式排烟口作为送风口使用。清洁通风和隔绝通风通过插板阀进行切换。

3.2 防排烟设计

3.2.1机械排烟

地下车库、库房、消防水泵房等房间设置机械排烟系统,与平时通风系统合用,火灾时切换至排烟状态。车库内发生火灾时,相关防烟分区内排烟口打开,关闭平时排风支管电动阀(70℃全自动防火阀),同时联锁启动对应排烟风机和送风机。其余(除库房外)排烟系统风机为双速风机,火灾时风机高速运行。

3.2.2 加压送风系统

1~4#核心筒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设置10套加压送风系统,裙房和地下室部分设5套加压送风系统,各中筒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口采用百叶风口,楼梯间加压送风机与竖井间管段上设有止回阀,避免平时烟囱效应;合用前室每层设1个电动多叶风口(常闭)。

4、采暖设计

4.1采暖设计参数

4.1.1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参数

干球温度Twg=-5℃ 风速V=2.7m/s 主导风向NE

最大冻土深度28cm 冬季日照率54%

2.1.2 采暖室内设计温度

客厅、餐厅、卧室、书房 Tn=20℃

卫生间Tn=25℃ 厨房Tn=15℃

4.2采暖系统

篇(3)

医院对于人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医院重视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每天来医院就诊的人数非常多。面对这样的情况,医院的管理工作要不断的提升,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应用信息化进行全面的管理。由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迎合医院的管理要求,逐步被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替换,在医院对经济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会将提升经济收益作为目标。因此,各大医院开始注重对经济管理管理信息化进行建设,以便能够保障医院有序的发展,完善各项服务、更好的发挥医院的价值作用。

一、当前医院经济管理的现状

1.经济管理缺乏合理性

当前,我国对各个医院并没有制定统一的管理方案,但每个医院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设了自己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1]。有些大医院尽管在医学技术层面非常先进,但经济管理却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需求,没有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此外,有些医院在发展的道路上并没有制定自己的目标以及定位,对于经济管理也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导致了医院的管理理念和手段落后,管理水平始终得不到提升,影响了医院之后的发展。

2.医院经济增长的形式缺乏规范

医院要想不断提升经济的增长,不但要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更要将医院的规模扩大,最重要的便是提高综合实力,完善医疗条件和水平[2]。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各行各业的竞争都非常大,医院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理想的发展效果。但有些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妥善安排医院的资源,闲置了很多的资源。这样的情况会提升医院的经济负担,阻碍了医院的科学、合理发展。

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形成

在我国市场环境好和国际市场双重影响下,医院必须要尽快建设信息化的经济管理。当前,我国的各个医院对于信息化的建设还处于建设和完善的状态,每个医院之间对于信息化的建设都不同,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建设了属于自己的管理系统。(2)医院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慢慢抛弃了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开始向现代化信息管理发展,并促进了医院信息的整合。(3)医院对于经济化的管理逐步应用信息化之后,医院内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加完善,医疗系统的管理更加有序、科学,所有的内部信息和数据都能更好的传输和沟通。医院内部在全面应用信息化管理之后,为信息的交流和传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医院内部的经济管理在其内部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医院的信息服务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三、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条件

1.医院需要重视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条件

医院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建设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首要条件便是对其有足够的重视,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有足够的重视,提升对信息化进行建设的力度,配备相应的软件设备和硬件设备,以便工作人员的管理效率提升[3]。同时,在医院内部,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工作人员全面加入到信息化的建设中,保障信息化建设能够在医院内部有序的运行,得到广大工作人员的支持。此外,医院还要将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理念进行创新。先进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和推导的作用,可以加快医院内部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创新管理的理念。在对经济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将传统的管理理念更新,但信息化建设并不只是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等,而是要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充分的应用,尤其对于云储存以及大数据的应用要融入到经济管理当中,提高对各类软件开发的力度,加强资金的投入,以便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能够在经济管理的各个层面体现出来。

2.优化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条件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各个医院都在进行改革的发展,与时俱进。因此,逐步优化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第二个条件。其中,要构建符合医院发展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完善各个部门的信息化模块,并将每个模块进行串联,建立统一标准的管理平台,以便能够在医院内部实现对资源的共享,有益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医院与医院之间也要构建可以交流的信息平台,可将医院的服务进一步完善。例如:如果有患者需要转院进行治疗,接受的医院可以在信息交流的平台中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治疗信息等,避免很少麻烦,赢取了更多宝贵的治疗时间,工作效率会明显提升,由于避免了重复检查产生的费用,也帮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3.培养财务信息化建设人才的条件

医院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有充分的认识,逐步完善信息化管理。但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这便是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第三个条件。信息化管理已经在医院内部开始普及,是医院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其中财务信息化的建设是重点任务,所以对人才的培养工作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一方面要提升对财务人员培训工作的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提升工作人员对信息化进行操作的水平,以便将单位内部财务人员的整体提升。此外,除了医院内部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以外,还要聘请一些复合型人才,以便将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提升,促进医院的发展。

四、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1.有益于减少医院收费的漏洞

因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费用收取环节是重要的流程,医院的经济收益会产生重要的应用作用。在医院内部有很多的科室,收费的流程会比较复杂,如果依靠人工进行管理极易产生错误,所以提升信息化管理对医院的有序管理非常重要[4]。提升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患者在缴纳费用的时候会通过系统自动将费用缴纳到收费处,避免了人工产生的麻烦和费用,也提升了对数据进行传输的精准程度,不但保障了医院的有序发展,又确保了患者的利益。

2.有益于提升医院对成本的核算

当前,医疗行业正在不断的发展,涌现了很多的私利医院,使医院与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提升经济收益,减少成本支出为当前经济管理的重要任务,而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则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可以避免人工进行核算的繁杂,每个科室之间可以对成本自主进行核算,并将医疗成本的具体情况详细的反映出来。利用对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帮助医院探寻到节省开支的手段,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节约方案,减少成本,提升经济收益。

五、结束语

总之,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建设现代化的服务平台,以便为完善医院的经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对建设的条件细致进行分析,重视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条件、优化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条件、培养财务信息化建设人才的条件等,以便使医院能够提升经济收益,降低支出费用,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赟.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探析[J].兵团医学,2016,50(04):64-65.

[2]王若霞.我国新医改制度下医院经济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9):196-197.

篇(4)

    一、 信息化条件下,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社会中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医院在卫生经济管理过程中使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对医院的卫生经济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但是由于医院本身发展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当前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医疗信息与财务管理信息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

    在信息化条件下,很多医院的医疗系统和财务系统都是分来的,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医疗系统的数据是由医务部门负责的,财务系统的各种数据是医院财务部门进行管理的,这两种系统在运行中还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尤其是在医院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目前大多数采用的收付实现制,还没有完全引入权责发生制。导致在医院运行中,两者信息不能相互沟通,不能进行信息共享。根据两个不同系统得出的分析结果也会不一样,导致医院的领导在对医院发展做出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往往没有统一的数据做支持,不能保证医院决策的科学性。

    2、很难实现准确的成本核算

    在目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在物资管理中,主要的管理重点还是放在对医院资金的管理上,对资金管理开发利用了相关的管理软件,但是对于医院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固定资产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因为医院的运行中时刻都需要大型医疗设备和大批的医疗药材,如果信息化建设不能完全覆盖固定资产的管理,那么医院在卫生经济管理过程中很难做到对固定资产的准确有效的管理,更加谈不上合理利用固定资产了,从而削弱了医院中的运行成本管理和控制,不利于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3、物资管理和经费管理很难保持一致

    由于在目前很多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只对财务系统进行了信息系统建设,没有建立医院中完善的物资系统。财务部门在对医院的各项资源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被动的等待各医疗部门将物资单据反馈回来,加上在物资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虽然财务方面的费用已经发生了,但是对物资的流动情况财务部门并不是非常清楚,这样很容易造成对物资管理不善,无法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如何加强医院卫生经济管理

    在当前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医院管理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局面早已形成,医院在运行过程中要有更大的发展就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不断提高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水平。在信息化条件下,医院要加强卫生经济管理就应该从以下几点考虑:

    1、保证网络数据的真实性

    在信息化条件下,医院的各种数据是进行有效的卫生经济管理的基础,也是在企业卫生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管理环节。所以要保证医院各种数据的正确性。由于医院运行过程中,大部分的数据都是在医院各部门中产生的,所以医院要不断提高员工对各种数据质量的重要性的认识,在管理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数据错误。主要有两中措施;一种是利用数据库减少各种数据错误,另外一种是针对医院中实际情况的需要可以研发一些小的补充软件,对一些容易发生数据错误的地方进行弥补。

    2、合理利用医院网络数据

    信息化条件下,医院加强卫生经济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对各种数据的合理利用。所以对于医院网络中的各种数据要积极利用,首先必须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在医院中做好各项工作的数据统计信息化工作,然后将统计的各种数据正确录入到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系统中,为以后各项费用的分析以及管理提供基本条件。在具体的卫生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对利用网络中的各种数据,还需要在系统中建立一定的模型,尤其是对医院中的各项财务指标要有相关的计算公式,这样在利用网络中的各种数据信息的时候就会更加准确,更加快捷。

    3、建立统一的医院数据平台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利用数据加强对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但是目前医院中各项工作的细化,数据信息显得比较纷乱复杂,信息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为了更加有效的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使用各种数据,就需要建立一定的数据平台,对各项数据进行标准化和正规化的加工,建立适合医院管理的数据库,对各项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挖掘,对医院的各种数据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实现对医院网络中各种数据的更高效的使用。

    结论:

    随着社会中各项科学技术的不断出现,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也是大势所趋。要在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就需要在保证网络数据的真实性基础上,合理使用网络数据,并且针对使用情况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促进各使用主体对信息的共享。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245-02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会计信息化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起技术与会计工作高度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更高的素质,来适应会计信息化工作环境,完成会计信息化操作,才能满足会计信息化工作要求。

一、会计信息化的涵义

会计信息化是在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已无法适应和涵盖信息化社会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这一客观现实的情况下,由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的一种从形式到内容的根本性变革,它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上升发展的新的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一项融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会计理论及实务于一体的边缘学科和系统工程。会计信息化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为一体,反映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度数字化、多元化、实时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具有账务处理职能集中化的特点,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其涵义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整,并据以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主动和实时地报告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会计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财务工作中运用的提升,是观念上、理论上的创新。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如何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而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是会计人员最关心的问题。

1.树立全新的会计信息化理念。一是树立新的时点理念。会计信息化使会计工作越来越多地采用实时管理、在线处理,具有时点观念才能与此相适应。二是树立新的时空理念。网络环境要求会计采用一种面向未来的时空观,即从面向过去的回顾型转为面向未来的预期型。三是树立信息质量理念。企业通过局域网、互联网分别在企业内外部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大量信息不断出现、不断变化,只有经过信息过滤、信息提炼,捕捉到有实用价值的信息,将工作重点放在参与预测、决策、经营分析等方面,在经济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企业领导制定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证,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2.具有扎实的会计基础。会计工作专业性比较强,就其核算职能而言,会计工作的繁简会随着单位经营规模和业务量大小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无论单位大小,业务繁简,其会计工作的基础都必须要扎实过硬。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经济管理工作对财务核算、财务分析和财务信息反馈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会计工作将向更高层次发展。作为会计人员,要明白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学会会计科目的运用和账户设置,正确运用复式记账和会计分录,准确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掌握账簿设置和账簿登记的基本方法,熟悉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和财产清查方法,熟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熟知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年限等,每个会计人员都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各项会计工作。

3.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新的要求。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局限本专业,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网络技术的革命带来企业管理、营销方式、财务管理的革命,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披露,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办公方式,财务软件向网络化、管理型发展,迫切需要会计人员掌握必要的网络和应用软件知识。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好比金字塔,塔尖部分是专业学科知识,塔的中间部分是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塔的下半部分是应用专业性知识所需的其他知识。具体来讲,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需要掌握更丰富的常规知识(高等数学、外语、现代管理知识)、计算机操作、数据库、网络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知识及专业知识和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知识。

4.会计人员需具备综合能力。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由于生产的知识化、资产的无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会计人员的分析、判断、控制和抉择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会计工作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业务处理的多样化,处理难度的增加,以及会计管理职能的增强,每个财会人员必须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因此,信息环境下的会计人员要有远见,具备分析、判断等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管理能力、想象能力、交流能力、智力与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善于运用经济管理及现代管理知识、方法和手段,解决会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对处理各种具体问题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向多能型方向发展。

三、提升会计人员会计信息化素质的途径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不断调整,会计管理职能的不断深化,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与补充不论是对于会计职业的发展,还是对于会计人员个人的发展都日趋迫切,会计人员应通过多种学习途径,不断完善自我。

1.树立创新意识及更新知识的理念。面对网络技术带来的许多新知识和新的会计准则、制度的颁布,财会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必须从传统的会计转向计算机网络会计,应该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以及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法律规范,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必须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监督,为领导经营决策当好参谋。可以说,在网络时代,能否熟练掌握这些财会专业所必需的新知识,将成为衡量一名财会人员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只有及时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在新经济形势下还应该对其他国家的财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进行学习和探讨,对中外的会计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借鉴,更好地应用专业知识,为我国会计事业服务。

2.培养利用网络技术熟练进行业务处理的能力。在计算机网络化的环境下,会计人员作为重要的信息用户,学会一门编程语言并掌握其设计方法是很必要的。由于对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方面及内控制度比较熟悉,将会参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学习和研究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不仅应该熟悉计算机网络会计的知识,而且应该懂得计算机网络会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会计要与国际接轨,必须实现网络化。网络财务模式下,财会人员既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同时也是系统的维护者。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人居于主导地位,因此,管理信息系统再好,财务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必须提升财会管理人员的素质,让财会管理人员具备与管理信息系统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数据库、网络技术及计算机软件设计、操作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知识。

3.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自律性和敬业精神。网络时代下,财会人员要面对各种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而这些数据都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具有实际价值的数据。因此,要求财会人员必须保证数据的合法安全,并具有良好的自律意识、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保证自身不会危害企业经济信息的安全。职业道德是财会人员从事财务会计活动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要求财会人员应具有正解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康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精神以及开拓进取的事业心和人生态度。财会人员必须具有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不可调节、隐瞒、遗漏,避免提供偏颇的信息,损害他人的利益。必须廉洁自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依法履行职责,维护财经纪律,必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4.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所谓继续教育是指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定期进行以提升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许多新知识和新的会计准则、制度的颁布,财会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应以自学为主,培训为辅;以专门培训为主,其他学习形式为辅进行职业教育。对会计人员的学习效果和工作绩效要进行定期考核,使会计人员为适应岗位要求而主动掌握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为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努力做好自身职能的转化工作,学量新的专业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和素质,具有较强的时局洞悉力,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努力向参与管理、参与经营决策方面转化,利用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采用现代远程继续教育手段,使会计人员的终身职业教育成为可能。

篇(6)

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它还包含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教育的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二、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随着会计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会计职能从简单的记录、计算向管理、决策转变,也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会计人员要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树立全新的会计观念。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管理从事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要求会计人员充分理解会计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含义,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

其一是树立新的时点观念。会计信息化使会计工作越来越多地采用实时管理、在线处理,具有时点观念才能与此相适应。

其二是树立新的时空观念。网络环境要求会计采用一种面向未来的时空观,即从面向过去的回顾型转为面向未来的预期型。

其三是树立信息质量观念。企业通过局域网、互联网分别在企业内外部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大量信息不断出现、不断变化,只有经过信息过滤、信息提炼,捕捉到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才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会计信息化主要是通过网络技术支持的,一切网络信息的传递与处理都要通过计算机的操作来实现,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既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又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能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具有广博的社会文化和专业知识。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既要具备专业学科知识,又要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所需的其他知识,如管理学、信息技术、财政、税收等相关知识。

(三)会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由于生产的知识化、资产的无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会计人员的分析、判断、控制和抉择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会计工作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业务处理的多样化,处理难度的增加,以及会计管理职能的增强,每个财会人员必须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因此,信息环境下的会计人员要有远见,具备分析、判断等综合能力,善于运用经济管理及现代管理知识、方法和手段,解决会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对处理各种具体问题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向多能型方向发展。

(四)会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应该对《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相关税收制度及国家有关政策有所了解并且要形成一种意识,涉外企业的会计人员还应熟知国际惯例,及时掌握政策信息,了解经济动态。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先进的会计技术既能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会计人员必须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决不可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违法犯罪行为。

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不断调整,会计管理职能的不断深化,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与补充不论是对于会计职业的发展,还是对于会计人员个人的发展都日趋迫切,会计人员应通过多种学习途径,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素质。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面对网络技术带来的许多新知识和新的会计准则、制度的颁布,财会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必须从传统的会计转向计算机网络会计,应该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以及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法律规范,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必须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监督,为领导经营决策当好参谋。可以说,在网络时代,能否熟练掌握这些财会专业所必需的新知识,将成为衡量一名财会人员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只有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在新经济形势下还应该对其他国家的财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进行学习和探讨,对中外的会计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借鉴,更好地应用专业知识,为我国会计事业服务。

(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发展。在计算机网络化的环境下,会计人员作为重要的信息用户,由于对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方面及内控制度比较熟悉,将会参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学习和研究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不仅熟悉计算机网络会计的知识,而且应该懂得计算机网络会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网络财务模式下,财会人员既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同时也是系统的维护者。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人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必须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让会计人员具备与会计信息系统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数据库、网络技术及计算机软件设计、操作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知识。这就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更要熟练掌握相关的网络和应用软件知识,不断提高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业务处理的能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自律性和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是财会人员从事财务会计活动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要求财会人员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康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精神以及开拓进取的事业心和人生态度。

财会人员必须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不可调节、隐瞒、遗漏,避免提供偏颇的信息,损害他人的利益。必须廉洁自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依法履行职责,维护财经纪律,必须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四)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所谓后续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1、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上,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更新。要具有较强的时局洞悉力,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篇(7)

1 改革、优化流程目标

通过改革、优化作业流程,充分发挥货运安全检测、监控设备的作用,实现信息、监控、协调、处置的高度集中,达到减轻人员作业强度,提高货检作业质量,确保运输安全的目的。

2 改革、优化流程方案

2.1 具备下列条件时可以按优化后的流程进行货检作业:货检安全集中监控系统、超偏载检测装置全部验收并正常运行,货车装载视频监控系统白天、夜间摄、录像清晰。

2.2 流程优化具体内容:

2.2.1 改变现有预检方式。一是突破《铁路货运检查管理规则》中对到达列车进行人工预检的规定,改由货检监控员在室内通过货物装载视频监控系统对到达列车进行视频预检。二是取消直通列车人员必须出务进行预检的规定,改为使用设备进行视频预检。

2.2.2 增加货检作业内容。突破《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关于“苫盖货物的篷布顶部、集装箱顶部、敞车装载的不超出端侧板货物的装载状态,在途中不交接检查”的规定,利用货运安全监控设备,对上述内容的设备可视部分进行检查,提高货检的安全保障能力。

2.2.3 调整到达列车作业检查内容。到达场货检员只对到达的重点车(含高保价货物)进行检查及货检监控员临时安排的需要出务作业的(处理问题车辆等)。

2.2.4 取消部分纸质台帐。货检集中监控系统完全投入使用后,取消《铁路货运检查管理规则》及《成都铁路局货运检查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内规定的纸质报表及台帐(危险货物运输相关要求的除外)的手工填记,全部改为电子台帐,由货检生产管理软件自动汇总生成,实行无纸化作业。

3 改革、优化流程后人员岗位设置

3.1 每班设货检值班员1 名。

3.2 货检站集中监控中心根据自站日均办理辆数每班设上、下行货检监控员,日均办理辆数1万辆以上的设4名,不足1万辆的设2名。

3.3 到达、出发场货检员人数由车站根据自站作业量按规定配备货检员。

4 改革、优化流程人员作业组织方式

根据已配备的检测、监控设备,对货检作业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改过去的分散作业为货检调度集中统一指挥作业;改原始的电话指挥为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指挥;改过去的纸笔记录为手持机记录;改过去的人工处理作业结果为计算机自动处理。取消货检作业劳动组织中间层,将全站的货检作业纳入集中统一管理,货检作业设置指挥层(室内人员)和现场作业层(室外人员),形成集中指挥、分层作业、专职监控的扁平化货检作业组织管理模式。改革后货检作业组织模式:a.货检值班员指挥货检监控员、货检员作业。b. 货检监控员指挥货检员作业。c. 货检员按照货检值班员、货检监控员的指挥完成相关工作,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5 改革、优化流程后各岗位职责

5.1 货检值班员:负责货检班组的全面工作协调、生产组织管理,做好当班期间的现场作业安全盯控。对货车超偏载信息、超限车辆进行核准、处理、登记,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处理发现的问题,打印作业大表、交接班等工作。

5.2 货检监控员:负责对货车装载视频监控系统、超偏载检测系统进行室内监控,及时、认真、准确的通过系统回放功能检查列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根据车站列车阶段计划通知现场各作业点进行货检作业(未配置货检PDA 手持终端的车站由各作业点组长安排),编制倒、整车普记,拍发电报,加强与调度、运转的工作联系。转贴于

5.3 到达场货检员:负责对到达的重点车辆进行检查、拍照,录入危险货物、超限货物、剧货物、施封车等相关资料,办理危险货物(含押运人)等货运交接检查签认(配置货检PDA 手持终端的车站由货检员负责在现场办理危险货物签认、录入危险货物、超限货物、剧货物、施封车、押运人等相关资料),并及时向货检监控员报告货检作业完成情况。

篇(8)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信息化条件下公立医院政府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对于风险的含义界定,各个领域还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有两点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公认:一是可能是,也被称作不确定性,指的是会出现某种结果的概率;二是结果与期望的偏离,即事件的结果与原本预计结果之间存在偏差,一般是指造成的损失与伤害(当然风险也有可能带来机遇,为组织增加价值)。

审计风险含义的演变,先后经历了两个时期:传统风险导向型审计风险和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风险。传统风险向导型审计风险模型将审计风险分解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风险模型认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审计人员对其不能控制,只能进行测试评估,在实务中较难加以区分,故将两者合并为一个要素――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即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因此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风险模型将审计风险分解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的特点:一是审计重心前移,将审计的起点设在被审计单位的运营战略和实质业务流程上;二是不在直接对审计风险进行测试评估,而是更加关注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三是随着审计范围的扩大,审计证据的内涵也在扩大,从内部财务证据转向外部运营证据;四是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信息技术技术带来风险的表现

依据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风险的定义和特征,可以将信息化对公立医院政府审计的风险的影响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审计内容增多,工作环节愈加繁杂。传统的医院审计更多的关注医院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上。但医院的主营业务为医疗服务,按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型的要求,伴随着医疗活动产生的相关事项也应是医院审计的重点,而信息化条件下,这些活动产生的信息全部被存储在HIS系统中。因此,医院审计工作的范围不仅要包含医院的财务资料、数据,还要对医疗业务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审计,如病人的就诊信息、住院信息、用药信息、病案信息等,另外药品、耗材、医疗器械的采购、管理、分配和使用等数据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计的工作量,延伸了审计的职责。而这种职责的延伸和变化经常不为被审计单位所理解,给审计数据的采集、整理、校验和取证等环节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2.审计线索模糊不清,线索更加隐蔽。审计线索是审计人员审计被审计单位相关业务的重要依据,也是收集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的必要前提。采用信息化之前,医院的一切活动从处方、收据这样的外部凭证,到财务使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都有文字记录,都要经过相关人员的签字,但信息化条件下,上述相关资料的存储介质和流转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大部分信息传递活动都是在HIS系统内部按使用人员的要求自动生成的,传统的审计线索可能会因此中断或消失。在使用了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之后,医院运营的资料不再依靠纸质文档进行保存,而是大量的使用电子磁性介质加以保存,使审计取证工作的难度大幅提升,加之数字化存储的资料更容易被篡改和删除,作弊等活动更容易隐藏,问题线索也更加隐蔽,取证难度更大,如果还按传统审计的思路和方法,肯定会降低审计结果的正确程度。

3.对审计人员、工具和方法的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大部分审计人员尚未能完全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因此对新技术带来的新风险认识不够充分,增加了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出现的新线索和新问题的可能性,提高了审计的检查风险。并且受制于医院的管理模式和HIS系统具体问题的影响,还没有专门用于医院的审计软件,而缺少相应的专业审计软件、审计软件不适合医院审计工作或错误的使用方法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审计的风险。

二、公立医院政府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现有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和准则体系已不能完全对信息化条件下医院审计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规范,目前公立医院的政府审计项目中,审计人员只能依据自己的审计经验和专业判断开展医院审计工作,因此难免存在疏忽和遗漏,可能导致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同时,因为现有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和准则体系对被审计单位缺少相应明确的强制性要求,导致其对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不理解,配合度不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纠纷。

(二)传统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及流程不能满足信息化条件下的需要

内控制度是单位为了保证其业务正常有效进行,保证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和合法性,防止、发现单位内部的错误而制定和实施的规定和程序。而现阶段,部分医院仅重视信息化建设却未能建立与之配套的完整、有效的内控制度体系,或内控制度未能发挥作用,形同虚设,犯罪主体可以通过计算机设施、输入、输出、软件这四个入口对数据进篡改,甚至可以通过网络袭击,破坏审计数据乃至整个系统,这些因素导致了审计人员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都在一定程度给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增加了难度,使得需要抽查、审计的内容大大增多。

(三)专业的审计软件研发较慢

国内审计软件系统研发制作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而且目前有能力开展审计软件研发工作的公司数量也不多,现在已有的成熟的审计软件大部分都是通用审计软件,仅能满足基本的审计业务需求,难以应用于专业领域的审计工作,限制了对公立医院计算机审计的发展。且各个医院的HIS系统通常分别由不同软件公司进行开发,因此不同的公司开发的HIS系统内部逻辑结构和数据库系统各不相同,HIS系统数据接口种类繁杂,审计软件较难与之直接链接。

(四)审计人员的职业谨慎和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阶段,审计人员的知识体系主要由财务、会计和审计等财经类专业知识构成,在信息、网络、计算机和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不具备信息化条件下医院审计工作所必须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巧。审计人员不再只依赖纸质记录的会计信息,而是大量利用从被审计单位采集的电子存放的数据进行审计,审计人员不仅要会操作审计软件,还要有能力根据审计目标的需要编写代码进行各种测试和审查核实程序,这些都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信息化条件下对公立医院政府审计的对策

(一)完善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对象的外延范围越来越大,原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中对电子数据、信息系统审计等新产生的概念的界定还不明确,审计工作急需建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为基础的、适应时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审计准则体系和相关指导性文件作为指导,以解决审计工作中,因信息技术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要加大对被审计单位的宣传工作,提高其法律意识,正确理解审计工作的内容,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开展,真正用法律法规制约审计主客体的行为,降低审计风险。

(二)鼓励审计方法创新

应鼓励审计方法的创新和审计软件的研发工作。要勇于探索以前没有审计过得内容,在摸索中对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加以总结,逐渐形成成熟的审计经验。通过设立交流平台等方式,审计人员互相交流审计方法和审计经验,达到审计技术的充分共享。同时,要加快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力度,特别是专用于医院的审计软件,通过技术手段,把审计过程中取得的信息、数据等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到充足的审计证据,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三)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信息化条件下,各个行业对相应人员各专业知识的整体性要求不断提高,审计行业也不例外,审计人员除了要掌握财务、会计等财经类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大量的政策法规,以及计算机和外语等信息化社会必备的知识,才能妥善的完成审计工作中的各种任务。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除了要加大引进既具有计算机知识技术,又具有会计、审计知识和经验的综合型人才外,还要加大对现有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继续加大培养“五能”的审计人员,即“能打开被审计单位数据库,能将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转换过来,能使用审计软件进行查询、分析,能在审计现场搭建临时网络,能排除常见的软硬件故障”,如此审计工作才能在信息化大潮下不断前行。另外,还可以采用外聘计算机专家、网络专家参与审计项目,通过这种强强联合机制,解决目前审计机关内部人员计算机水平不足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胡玲.试论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特点[J].企业经济,2003(1)

[2]王秀芬.论医院审计风险及对策[J].医药产业资讯,2005(10)

[3]吴建萍.浅谈医院审计的风险及防范[J].财经界,2014(33)

篇(9)

1 改革、优化流程目标

通过改革、优化作业流程,充分发挥货运安全检测、监控设备的作用,实现信息、监控、协调、处置的高度集中,达到减轻人员作业强度,提高货检作业质量,确保运输安全的目的。

2 改革、优化流程方案

2.1 具备下列条件时可以按优化后的流程进行货检作业:货检安全集中监控系统、超偏载检测装置全部验收并正常运行,货车装载视频监控系统白天、夜间摄、录像清晰。

2.2 流程优化具体内容:

2.2.1 改变现有预检方式。一是突破《铁路货运检查管理规则》中对到达列车进行人工预检的规定,改由货检监控员在室内通过货物装载视频监控系统对到达列车进行视频预检。二是取消直通列车人员必须出务进行预检的规定,改为使用设备进行视频预检。

2.2.2 增加货检作业内容。突破《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关于“苫盖货物的篷布顶部、集装箱顶部、敞车装载的不超出端侧板货物的装载状态,在途中不交接检查”的规定,利用货运安全监控设备,对上述内容的设备可视部分进行检查,提高货检的安全保障能力。

2.2.3 调整到达列车作业检查内容。到达场货检员只对到达的重点车(含高保价货物)进行检查及货检监控员临时安排的需要出务作业的(处理问题车辆等)。

2.2.4 取消部分纸质台帐。货检集中监控系统完全投入使用后,取消《铁路货运检查管理规则》及《成都铁路局货运检查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内规定的纸质报表及台帐(危险货物运输相关要求的除外)的手工填记,全部改为电子台帐,由货检生产管理软件自动汇总生成,实行无纸化作业。

3 改革、优化流程后人员岗位设置

3.1 每班设货检值班员1 名。

3.2 货检站集中监控中心根据自站日均办理辆数每班设上、下行货检监控员,日均办理辆数1万辆以上的设4名,不足1万辆的设2名。

3.3 到达、出发场货检员人数由车站根据自站作业量按规定配备货检员。

4 改革、优化流程人员作业组织方式

根据已配备的检测、监控设备,对货检作业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改过去的分散作业为货检调度集中统一指挥作业;改原始的电话指挥为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指挥;改过去的纸笔记录为手持机记录;改过去的人工处理作业结果为计算机自动处理。取消货检作业劳动组织中间层,将全站的货检作业纳入集中统一管理,货检作业设置指挥层(室内人员)和现场作业层(室外人员),形成集中指挥、分层作业、专职监控的扁平化货检作业组织管理模式。改革后货检作业组织模式:a.货检值班员指挥货检监控员、货检员作业。b. 货检监控员指挥货检员作业。c. 货检员按照货检值班员、货检监控员的指挥完成相关工作,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5 改革、优化流程后各岗位职责

5.1 货检值班员:负责货检班组的全面工作协调、生产组织管理,做好当班期间的现场作业安全盯控。对货车超偏载信息、超限车辆进行核准、处理、登记,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处理发现的问题,打印作业大表、交接班等工作。

5.2 货检监控员:负责对货车装载视频监控系统、超偏载检测系统进行室内监控,及时、认真、准确的通过系统回放功能检查列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根据车站列车阶段计划通知现场各作业点进行货检作业(未配置货检pda 手持终端的车站由各作业点组长安排),编制倒、整车普记,拍发电报,加强与调度、运转的工作联系。

5.3 到达场货检员:负责对到达的重点车辆进行检查、拍照,录入危险货物、超限货物、剧货物、施封车等相关资料,办理危险货物(含押运人)等货运交接检查签认(配置货检pda 手持终端的车站由货检员负责在现场办理危险货物签认、录入危险货物、超限货物、剧货物、施封车、押运人等相关资料),并及时向货检监控员报告货检作业完成情况。

篇(10)

    一、 信息化条件下,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社会中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医院在卫生经济管理过程中使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对医院的卫生经济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但是由于医院本身发展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当前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医疗信息与财务管理信息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

    在信息化条件下,很多医院的医疗系统和财务系统都是分来的,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医疗系统的数据是由医务部门负责的,财务系统的各种数据是医院财务部门进行管理的,这两种系统在运行中还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尤其是在医院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目前大多数采用的收付实现制,还没有完全引入权责发生制。导致在医院运行中,两者信息不能相互沟通,不能进行信息共享。根据两个不同系统得出的分析结果也会不一样,导致医院的领导在对医院发展做出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往往没有统一的数据做支持,不能保证医院决策的科学性。

    2、很难实现准确的成本核算

    在目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在物资管理中,主要的管理重点还是放在对医院资金的管理上,对资金管理开发利用了相关的管理软件,但是对于医院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固定资产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因为医院的运行中时刻都需要大型医疗设备和大批的医疗药材,如果信息化建设不能完全覆盖固定资产的管理,那么医院在卫生经济管理过程中很难做到对固定资产的准确有效的管理,更加谈不上合理利用固定资产了,从而削弱了医院中的运行成本管理和控制,不利于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3、物资管理和经费管理很难保持一致

    由于在目前很多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只对财务系统进行了信息系统建设,没有建立医院中完善的物资系统。财务部门在对医院的各项资源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被动的等待各医疗部门将物资单据反馈回来,加上在物资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虽然财务方面的费用已经发生了,但是对物资的流动情况财务部门并不是非常清楚,这样很容易造成对物资管理不善,无法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如何加强医院卫生经济管理

    在当前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医院管理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局面早已形成,医院在运行过程中要有更大的发展就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不断提高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水平。在信息化条件下,医院要加强卫生经济管理就应该从以下几点考虑:

    1、保证网络数据的真实性

    在信息化条件下,医院的各种数据是进行有效的卫生经济管理的基础,也是在企业卫生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管理环节。所以要保证医院各种数据的正确性。由于医院运行过程中,大部分的数据都是在医院各部门中产生的,所以医院要不断提高员工对各种数据质量的重要性的认识,在管理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数据错误。主要有两中措施;一种是利用数据库减少各种数据错误,另外一种是针对医院中实际情况的需要可以研发一些小的补充软件,对一些容易发生数据错误的地方进行弥补。

    2、合理利用医院网络数据

    信息化条件下,医院加强卫生经济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对各种数据的合理利用。所以对于医院网络中的各种数据要积极利用,首先必须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在医院中做好各项工作的数据统计信息化工作,然后将统计的各种数据正确录入到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系统中,为以后各项费用的分析以及管理提供基本条件。在具体的卫生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对利用网络中的各种数据,还需要在系统中建立一定的模型,尤其是对医院中的各项财务指标要有相关的计算公式,这样在利用网络中的各种数据信息的时候就会更加准确,更加快捷。

    3、建立统一的医院数据平台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利用数据加强对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但是目前医院中各项工作的细化,数据信息显得比较纷乱复杂,信息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为了更加有效的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使用各种数据,就需要建立一定的数据平台,对各项数据进行标准化和正规化的加工,建立适合医院管理的数据库,对各项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挖掘,对医院的各种数据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实现对医院网络中各种数据的更高效的使用。

    结论:

    随着社会中各项科学技术的不断出现,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也是大势所趋。要在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就需要在保证网络数据的真实性基础上,合理使用网络数据,并且针对使用情况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促进各使用主体对信息的共享。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下一篇: 校园环保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