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5: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财务会计工作要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企业的经营发展密切相关。在财务管理中,应做好财务预算的编制、财务会计政策的执行、资产盘点清算等工作,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进而保障各项投资的合理性,创造良好的生产效益。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考虑到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建筑施工生产的特点,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财务会计工作的落实与执行,往往会遇到各类问题,影响其工作质量,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应该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1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1.1保障各项经济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
在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加强财务管理,可以充分保障各项经济活动的安全、顺利地进行。在工程投标、材料采购、施工建设、竣工结算等不同阶段,均涉及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对相关财务问题进行预测、决策,并制定计划。核算和分析成本费用和经济效益,进而评估各项投资的可行性。提高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能够为各项经济活动的展开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1.2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是主要的目标,追求“利益最大化”。基于财务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合理利用资金,在经济活动中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进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目标[1]。
1.3改变财务管理的观念
新时期的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应该认识到财务会计工作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价值,进而对工作内容进行改革、创新,同时改变财务管理的观念,让财务管理不再局限于财务账目的记录、统计、上报,还需要利用现代化手段,从中提取重要的数据、信息,成为企业经营策略的重要参考。财务管理观念的转变,能够进一步加强财务监督,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标,科学化展开财务会计工作。
2建筑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与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有关。为了保障财务会计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需要具体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分析各类问题对于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影响。
2.1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由于财务会计人员专业能力的不足,容易在工作中出现差错和疏漏。在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团队中,缺少专业人才,整体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部分财务会计人员墨守成规,依赖于以往的工作经验,所采取的财务管理方法较为落后。部分财务会计人员的理论基础差、缺乏实践经验,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持续成长、进步。建筑施工生产具有流动性,存在着各种突发的财务状况,经验不足的财务会计人员难以有效应对。财务会计人员专业能力的不足,往往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进而影响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筑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应该持续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其行业竞争力。建筑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同样需要进行完善,结合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对于相关制度内容做出调整、改变。在会计审批方面,相关制度内容较为繁冗,导致审批流程较为复杂,工作效率低下。在财务会计审核方面,由于制度不完善,容易发生差错和疏漏。
2.3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无纸化、自动化是财务会计办公的重要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相关硬件、软件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更新缓慢,导致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财务会计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知不足,未能熟练掌握会计软件的应用方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仍是以手工和纸质化管理,在收集、记录、统计和分析财务信息的过程中,发生差错的概率较高[2]。
2.4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
建筑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中,由于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导致监督管理不到位,难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建筑企业内部,缺少独立性的财务内部控制机构以及专业的管理人员。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和落实不到位,往往会出现预算控制水平差、审计力度不足等问题。
3建筑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改进措施
3.1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专业水平
为了提高建筑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专业水平,应该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定期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考察,评价其理论基础水平和专业能力,结合其工作中的实际表现,了解其职业素养。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锻炼和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加强思政教育和普法教育,培养其职业道德,帮助其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做到爱岗敬业。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更加严格的考察会计从业资格,调查财务会计人员的从业历史,了解其信用状况,评价其品德操守,让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入到岗位。密切关注市场环境、经济形势的变化,掌握行业动态,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财务会计人员可以紧跟时展步伐,不断成长、进步。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确保高效、透明的展开各项工作,进而提高工作质量。对于缺少实践经验的财务会计人员,可以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介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类财务风险问题,说明有效的应对措施,并进行模拟演练,帮助其积累经验,强化其应变能力。
3.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以法律为基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科学化、法制化管理,进而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构建财务管理体系,强化财务管理和控制。同时针对程序复杂、繁冗的审批环节,予以简化,提高其工作效率。而在财务会计审核方面,管理工作需要更加细致、严谨,避免产生差错和疏漏。
3.3加强信息化建设
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积极推进财务会计的信息化建设。在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中,信息化管理知识和技能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熟练掌握会计软件以及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与此同时,建筑企业需要在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增加资金投入,更新硬件设施,引进先进的会计软件,加快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可以有效提升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同时减少工作中的疏漏和差错,财务会计数据的统计、整理、分析更加高效和准确,逐步实现无纸化、自动化办公[3]。
3.4加强内部控制
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存在着诸多漏洞。由于监督力度不够,内部控制未能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容易出现信息失真、数据虚假等问题,极大地增加了财务风险,对于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提高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质量,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明确其工作要点。建筑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要点主要放在资金管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在资金管理方面,应该考虑到工程施工周期漫长的现实,前期工作应准备充分。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分析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财务内控策略,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于财务预算和施工投入进行监督、监管。通过绩效考核,对于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有助于促进工作人员个人的成长与进步。3.4.1划分成本界限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针对其资金耗费情况,进行工程成本界线的划分。明确需要计入成本的费用。工程中的资金耗费,应全部计入工程成本。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期间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在特定工程中,明确其负担成本,经过合理的分配后,计入工程成本。3.4.2资产物资转结在施工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往往会发生转移,逐渐转移至工程成本。在资产物资转结的过程中,采取合理的计价方法,正确计算其价值,将其转结至工程成本当中,有效控制成本投入。3.4.3定额管理在成本控制中,采取动态化的管理模式。为了更加准确的进行成本核算,控制其内部转移价格,采取定额管理的方式。结合预算价格,与市场成交价进行对比,进行事前预测,便于事中控制,提高事后核算的准确性,有助于控制成本投入。基于严格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强化财务监督,进而减少工作中的疏漏与差错问题。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为了保障各项经济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应改变财务管理的观念,加强财务管理。在建筑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往往需要面对专业水平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以及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该提高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专业水平,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而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内部控制,进而全面提高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秋明.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11):269.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会计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要求。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会计职能的重心也发生了改变。以前企业会计的职能具体表现在反映及监督,当代企业会计的职能趋向于管理及服务。所以说,如何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有机结合,推动企业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关系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既具有关联性,同时存在差异性。在会计学科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手段之一。在企业预算管理中,只有依照财务会计的信息才能实行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工作的是否到位,严重影响财务会计的质量,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密切联系。在现代会计系统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重要部分,但这个部门之间有所差异。首先,会计人员的工作要点不同。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反馈财务信息,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对于财务会计人员务必具有专业的财务知识,财务会计操作水平,并且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依照会计制度来实行财务核算;而管理会计要求具有丰富的会计管理水平,达到管理会计的工作要求,熟悉统计学和信息技术学。其次,信息质量特点不同。在财务核算中,必须依据会计规范来进行财务核算,力求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准确,务必按照正常的秩序来展开会计工作,确保信息的高质量。在管理会计中,对于信息的处理工作具有灵活性,规章制度的约束力不大,可以对信息进行选择、调整以及加工,最后将信息传输给企业管理者。
二、企业预算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一)财务会计管理方式滞后
我国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对于企业财务会计有一定的要求。在企业的预算管理中,不仅要求企业收集大量的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研究。传统的会计管理工作,财务会计人员处理的信息量不多,仅是对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的财务会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目前,仍然有些企业的会计处理系统滞后,仅仅对财务信息进行浅层处理,往往忽视了企业总体价值的每项环节信息。这就要求企业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对深层次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二)难以发现隐性成本企业的显性
成本包含财务会计的记录、核算以及分析。财务核算工程十分繁忙,在财务核算中难免会存在疏漏,由于工作失误导致额外消耗的资源属于企业的隐性成本。还有,业务部分与财务部门数据核对存在差距,这两者之间的差额也是企业的隐性成本。在财务核算中,难以发现企业的隐性成本。但是,管理会计可以弥补财务核算中存在的不足,找到企业的隐性成本及风险,并且对隐性成本进行控制。所以说,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可以为企业争取更多的经济利润。
(三)缺乏健全的会计制度
在过去的会计管理方式中,企业设置成两个不同的部门,即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企业预算管理中,发现这两个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信息呈现独立闭塞的状态。在财务会计给会计管理提供相关企业财务数据过程中,难以发现信息是否重复的问题。由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信息来源相同,一旦在这两个部门之间进行界限分明,容易导致信息出现重复交叉的状况,使得核算效率低下,不利于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严重影响企业的统一协调管理工作。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对策
(一)更新会计思想意识
先进的会计思想理念是保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融合的基础。因此,企业要深刻认识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结合的重要性,将会计职能不能只停留在经济业务方面,充分意识到管理职能的必要性,促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机整合。这就要求企业学习科学的会计思想理念,全面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明确这两者结合的目标,从而正常有序地开展会计工作,改善会计工作质量,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二)完善会计制度
制度是所有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预算管理来说,缺乏完善的会计制度,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将会无法有效结合。因此,企业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完善的会计制度。首先,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合理分工,给予会计工作人员相应的权限,结合企业的发展要求,来选出优秀、科学、合理的决策信息。其次,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企业预算管理人员应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严格监督,保证监督的全面性。通过对这两个部分进行监督,可以保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使得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准确。例如:针对企业的合同管理方面,财会人员要通过合同管理制度,来对订单、货物以及货款的回笼进行计算,及时反馈合同的执行状况,追踪逾期未回的资金等,进而降低费用回收的风险,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会计理论的研究
在具体实际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通常是依照会计理论展开工作,会计理论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结合的基础。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会计职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通过加强会计理论的研究,可以推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效融合,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在企业的预算管理中,增值方式得到普遍的运用,该方式给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创造了融合条件。企业通过应用增值方式,使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工作目标更加清晰,这两者服务的对象更加明确,并且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除此之外,在会计理论中,现金流动会计法广泛运用于企业预算管理中。通过采取现金流动会计法,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中,有科学的方法可循,使得企业的业绩评级与投资决策能够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推动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机整合。同时,通过加强会计理论研究,来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结合提供了技术支持。例如:信息技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管理会计系统与财务会计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共享,有效推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四)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在企业的预算管理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各自为政的问题突出。由于该问题,导致会计信息无法共享,增加了会计工作的难度,非常不利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机结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为信息交流创造了便利的同时,加快了信息传播的步伐。在企业的预算管理中,可以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来构建一个信息化网络会计系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会计效率,确保会计工作的质量,而且还可以统一协调管理各个部门,实现企业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推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四、总结
在企业预算管理中,通过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要想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充分意识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整合的重要性,采取一定的融合对策,提升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宋伟宸.“互联网+”背景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分析[J].西部财会,2016.
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一方面,传统会计人员主要从事着以货币为计量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但最近“德勤财务机器人”的出现意味着那些基础重复的核算工作将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支付方式,但对于这些支付方式并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进行规范。另一方面,现在许多的业务处理都依赖互联网,但计算机存在携带病毒、数据泄露等潜在的风险,增加了执行监督职能的难度。
(二)对会计人员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企业最需要的是复合型会计人才,那些只会做基础工作的人员终将面临被淘汰的结局,这一点从最近的“海尔怒辞千名会计人员建共享中心”事件就能得知。复合型的人才首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与国际化语言的复合,现在我国大多数的企业都参与到国际化的进程中,这意味着会计人员需要能够处理跨国会计业务;二是与电子商务技术及理论的复合,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会计人员必须精通电子商务技术并熟练处理相关会计业务问题。
(三)对会计核算体系的挑战
首先是对于会计分期假设。传统的会计分期分别是月、季度、半年和一年,但在互联网模式下财务会计方面的信息能实现在线实时获取,打破了之前会计分期假设的界限。比如目前一些大型的网络运营商需要时刻了解其经营情况和财务会计信息,不再局限于年度和半年度报告,有的甚至需要某一个星期或者某一天的财务会计信息;其次是对于会计收入确认。在互联网模式下第三方支付平台越来越多,买家和卖家直接联系只涉及货物的下单和发货,待买家收货确认后再将款项由第三方支付平台划转给卖方,由卖方负责售后并且有七天无理由退货,这种销售模式对传统的销售收入确认时点提出挑战。
二、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然性
2017年3月3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正式被取消,而与此同时在3月3日和28日国家两大会计权威机构先后在官网2017工作要点,双双将管理会计列为17年重点工作。这一举措告诉我们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一个总的发展趋势。
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步伐已经十分落后,在美国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其经营部门都设有管理会计师岗位,90%的会计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75%的工作时间用于决策支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比例为9:1。而我国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比例与美国恰恰相反仅为1:9。我国财务会计发展已经比较成熟,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传统会计工作中大量的单调重复性工作都将被其取代。很多企业开始由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生产经营,不仅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保证发展的质量。而管理会计克服了财务会计相关的缺陷不再受规则的制约,可以真实有效的展现细节上的资金使用,主动的处理信息,保障了企业战略规划的正确性,实现持续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传统会计必须向管理会计转型。
三、传统会计如何更好地向管理会计转型
(一)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
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改变思维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运营知识,了解新的商业模式,洞察市场经济变化,掌握一定金融知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建立全局观。而且财务人员还要从预算与预测、投资决策、业绩评价、绩效管理等各个方面提高专业技能。同时企业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培训,适当加入管理会计的内容,开拓财务人员眼光,培养其专业胜任能力。
(二)公司的决策视角要面向未来
传统的会计都是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然而在互联网商业运营模式下,公司更需要能够对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测,制定出理性的决策。现在我国很多企业仍然只关注财务会计,重视财务报告而轻视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很难对企业的战略进行规划。管理者必须增强会计人员对财务数据的分析能力,强化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战略意识、效益意识,改变其原来会计只是进行资金核算的观念,树立起管理会计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的意识。
(三)提升企业内部监控水平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7) 14-0114- 03
doi:10. 3969/j.issn.1671-5918. 2017. 14. 043
[本刊网址]l'ittp://hbxb.net
引 言
近些年来,新财务制度得到推广和应用。不仅有助于财务会计活动顺利进行,还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资金浪费,促进企业综合效益提升。成本核算作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运行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在成本核算中,一些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循规范流程进行,制约成本核算水平提高,对企业发展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为扭转这种局面,推动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应该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措施,有效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进而避免资金浪费,努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也为企业运行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注入生机与动力。
一、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意义
对企业运行和发展来说,成本核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该项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对企业发展和综合效益提升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利用
资金利用是企?I的一项重要活动,对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情况,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日常工作中,不注重成本核算,对资金使用状况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忽视及时跟踪资金使用情况,则容易导致资金浪费,不利于企业运行效益提升。而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对资金使用加强跟踪与管理。能有效规范和引导资金使用,确保资金使用落到实处,使其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进而有效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为企业运行和发展创造条件。
(二)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水平
加强成本控制,严格资金支出和管理,这是每个企业不可忽视的工作,有利于实现对成本的严格控制。在新财务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下,采取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热情,明确他们的职责,严格按规范要求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利用,进而严格控制企业各项支出,让资金利用落实到位。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成本预算方案,减少不必要损失,这对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运行发展和效益提升紧密相连。落实新财务制度的各项规定,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可以有效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的各项活动,激发成本核算人员的主动性,让他们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开展各项工作,对资金使用和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修复和完善措施。进而避免资金浪费,减少不必要支出,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二、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不足
虽然加强成本核算具有重要作用,也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新财务制度没有严格落实,一些成本核算人员责任心不强,制约成本核算水平提升,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成本核算组织机构不完善
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制度措施,合理配置成本核算工作人员,这是有效开展成本核算的前提和基础。但目前一些企业忽视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没有根据财务会计和成本核算需要,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不利于工作人员相互协调与配合,影响成本核算工作水平提升。
(二)成本核算体系结构不健全
为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立即采取修复措施,有必要结合具体需要完善成本核算体系结构。但一些企业不注重该项工作,成本核算制度和相关措施不完善,一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成本核算责任制和奖惩激励机制没有严格落实,不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热情,对成本核算活动开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三)工作人员成本核算水平有待提升
例如,一些成本核算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成本核算流程、工作要点不熟悉,在具体工作中,未能严格遵循新财务制度的规定开展成本核算的各项活动,容易导致数据计算和分析错误。或者忽视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制度,新知识和新制度学习不足,难以提高工作人员综合技能,制约成本核算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
要想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必要的。这样既能加快成本核算速度,还能减少误差,促进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提升。但目前在具体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忽视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或者数据资料收集不全面,影响成本核算工作效率提高。
三、新财务制度下成本核算的对策
为有效提升成本核算水平,结合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和相关规定,推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完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
要充分认识成本核算对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将成本核算纳入财务会计工作之中,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根据经营状况和财务会计活动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并增进管理、财会、销售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要合理安排成本核算人员的日常工作,密切分工,增进联系,将成本核算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形成完善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完善制度措施,推动成本核算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促进工作效率提升。加强成本核算重要性的宣传活动,提高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成本核算人员工作热情,让他们掌握新财务制度,遵循规范流程开展成本核算各项活动,为企业发展和运营创造良好条件。
(二)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结构
成本核算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关键,为提升工作水平,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结构是必要的。可以成立成本核算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规划成本核算制度与流程,确保方案得到有效实施。建立成本核算工作小组,明确每个工作人员职责,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填写报告,为企业财务会计决策提供参考。根据实际需要,对成本核算流程进行完善和优化,改进存在的不足,努力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加强监督管理与考核,确保新财务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并统计各部门成本核算情况,发现存在的不足时应该及时完善,不断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有效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水平。
(三)严格落实成本核算责任制
?樘岣叱杀竞怂愎ぷ魉?平,实现对成本的严格控制,建立并严格落实成本核算责任制是必要的。这样既能有效规范成本核算人员的每项活动,还能明确他们的职责和任务,为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奠定基础。作为企业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成本核算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明确成本核算部门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有效规范和引导各项活动,进而让他们按新财务制度的要求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成本核算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工作水平提升。要根据核算对象和核算任务与工作要求,拟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让他们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保障各项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与落实。利用新财务制度健全成本核算责任制,更好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职责,提升成本核算人员责任心,严格遵循制度和规范要求开展各项活动,进而出色完成成本核算任务。
(四)提高工作人员成本核算水平
为确保成本核算水平,推动各项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成本核算队伍建设,努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必要的。为此,应该根据成本核算的具体需要,引进财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充实成本核算队伍,努力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工作队伍。为提高工作效率,成本核算应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工作人员胜任成本核算各项工作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机制,采用现场授课、讲座等形式加强学习,深化对新财务制度的理解与认识,提高专业化水平,并明确成本核算的目标和流程,熟练开展各项活动。加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学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开展成本核算的各项活动。加强管理与考核,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建立并落实责任制,让成本核算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按规章制度要求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同时,成本核算人员要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加强理论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熟悉成本核算工作流程。要具备奉献精神,遵循规范流程开展工作,做好成本核算的每一项活动,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和完善,顺利完成成本核算各项任务。
(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156-04
1 “三论”管理概述以及财务会计在“三论”管理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财务会计工作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个枢纽,综合而且是比较敏感的部门,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和作用,在我国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命题和认识。在旧社会有被称为“账房先生”,建国以后计划经济年代,企业财务会计的任务和作用理论上被概括为四个字“反应”和“监督”,在日常工作上实际是一种“报账、记账、算账、清账”的四算会计。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财务管理作为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其基本职能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反映、监督、分析和参与决策,以此来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财务会计的任务和作用不断扩大和改变,财务人员的责任和地位也不断提高。但是实际生活中,目前有些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与国际会计工作理论比较,与当代企业管理要求还有差距,反映在目前有些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仍处在忙于日常事务的“四算会计”的地位,财务人员没有真正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没有在企业管理中充当一个重要角色,从而也没有发挥财会工作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生财、聚财、理财”的重要作用。
人类已进入数字地球年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市场不断国际化,在这种风谲云诡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生存、创新和发展,除了依靠科学技术外,企业管理亦需不断改革和提高。利用“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作为企业管理理论基础,从而改善管理机制和方法,即企业管理各部门通过输入控制、定位控制、过程控制、跟踪控制、组织控制,从而合理有效地控制整个经营过程,减少运行中的随意性、衍生性和排他因素;用信息的理论,采取统计和核算的方法,研究企业经营信息的度量,传递交换企业经济规律,使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个人信息、企业信息、社会信息得到综合的选择,加工和传递最终成为生产过程的控制,组织协调和决策的基础。这就是说企业利用控制论进行管理就是使企业管理在某一个时间、空间和力量上,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责任化;企业用信息论进行管理是为企业管理控制的执行服务的。控制机制的制定是以企业经营过程和信息决定的。从控制开始到信息反馈是一个周而复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提高的循环过程。一个市场的荣衰,一种设备寿命,一种产品的开发,都沿着这种规律循环。毫无疑问当我们在利用控制和信息反馈的两个基本理念管好企业时,必需要加重强调系统(system)工程理论。这是因为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机体,包括技术、生产、人力、物流等部门的多方面作战体。它的整个控制和反馈体系必然与每个部门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具体来说,企业是利用人力、材料、设备、资金、时间作为元素,按照所控制的方式完成的自己的产品。进行市场交换,获得一定利润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对静态的控制指标与经营动态的变量之间,以及在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必然会发生经常的复杂的矛盾,这就是要通过相应的系统管理来组织协调,修正,仲裁,使各种元素和各个职能部门按照一定的程序运行,而达到统一行动的目的。
如何把“三论”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去,在实践中可简约为这样一个模式:
那么,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在现代企业“三论”管理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首先要提出的是现代企业财务会计人员要使自己跻身于企业管理的重要一员,跳出“账房先生”的“巢臼”,在一般的财务会计传统业务基础上,掌握“管理会计”(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知识,以达到财会人员在企业“生财、聚财、理财”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目的,在此,强调在企业“三论”管理中财务人员要利用依靠系统工程抓好财务会计工作的“控制”和“信息反馈”两个环节,使财务会计工作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体系:
实际上这个问题马克思的经典理论早已作了回答:“簿记――是生产观念的控制和总结”。
2 财务会计在“控制”和“反馈”两个领域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企业财务会计工作,除了遵循传统的会计职责,用电算化(或手工)做好反映,序时登记各种凭证和账簿,在财务发生过程中坚守岗位责任,职业道德。履行自己的执行力度,加强监督外,这里主要谈谈当代财务会计在“控制”和“反馈”两个领域,应该做好哪些通俗而实际的工作?
2.1 财务会计应该做好哪些控制(controlling)工作:
①项目分析:企业的生命力在于改革和创新,一个发展的企业,每个阶段甚至每年都有一些新的项目投入,有政府授权的,有引进的,有自发的,无论什么资金来源的项目,都必须经过策划论证阶段。当决策者掌握了项目投资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可能性以后,就必须进入到“可行性”研究分析的关键阶段。“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不仅是政府立项的需要,更是企业本身对投资决策能否有效实现的一个控制性文件,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其内容除了项目概论,企业和团队情况,技术描述,市场分析,环境评估等部分,由技术和其他部门提供资料编写以外,其中一大部分内容如资金筹集和分配,项目预算,投资评估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预测,敏感度分析,量―本―利分析,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和分析,需要的大量会计信息资料,都必须由财会部门提供,尤其是通过大量信息的筛选运用和用数字模型计算。对项目投入的可行性做出评价。财会人员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和研究,可以熟悉工程项目和企业业务、技术、市场,能更好地控制、监督项目投入和执行。
②目标管理:企业目标管理,分战略目标管理,包括长远规划,三年规划,项目预测等,财务人员自身职务,主要是组织并做好一年一度的年度经济目标的制订。
1)时间一般在年度开始后一个月内报送企业董事会审查。
2)年度经济目标内容应包括“主营业务收入”、“总成本”、“纳税总额”、“营销费用”、“企业管理费用”、“科研费用投入”、“现金流量预测”、“营业外收支预测”、“财务费用收支”、“投资收入预测”、“利润总额”、“可供分配利润”等。
3)年度经济目标编制方法和依据:采用“因素法”,根据上年度企业经济目标执行结果信息,“定额法”根据企业决策机构对年度经营活动工作要点及有关技术工艺劳动定额。
4)年度经济目标控制和管理:《年度经济目标》经董事会批准后,按照系统工程的原则,按系统部门分配指标,层层下达,按岗位责任签订“经济目标责任书”和奖惩制度结合形成一个层次控制责任网络体系。
③内部控制制度:为了保证“三论”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实现,企业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财务部门应不断制定和完善以下财务会计制度。
1)《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2)《科研资金和经费管理规定》;
3)《会计核算制度》;
4)《成本控制和核算办法》;
5)《资金费用请款报销规定》;
6)《货币资金管理》;
7)《采购与付款管理》;
8)《存货管理制度》;
9)《投资管理制度》;
10)《销售与收款管理制度》;
11)《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12)《合同管理制度》;
13)《物流控制管理(PMC)办法》;
14)《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④成本控制:企业经济效益,除了为社会纳税,科技创新发明,就业,社会效益外,企业内部效益主要反映在利润这个指标,利润的取得市场是龙头,决定市场的因素为质量和价格。而决定价格的因素又是供求关系和价值(成本),就是说企业产品能否进行交换成本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当代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成本控制采用“市价倒推法”,即根据商品交换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把自己产品的成本控制在相应的标准(目标成本),以保证利润的实现,即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市场平均单价×(1-税率)-(目标利润/产量)。目标成本指定是根据企业技术部门制订的材料工艺消耗定额(BOM)和企业劳动人事部门提供的劳动工时定额(EA),“生产费用”是根据上期反馈的要素环比,根据单位目标成本编制年月的产品总成本经总经理批准的目标成本后,按成本项目生产费用要素,按生产经营系统分解,逐级下达成本控制指标。这样可以把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人力、物力、消费通过生产中的成本函数(COSTFUNCTION)建立相关责任关系,把成本限制在相应的标准范围内,价格和成本的差异才会出现,利润才能保证。
⑤资金管理:说到企业的资金管理主要是指企业资金配置、使用效率、安全监管三个方面的管理。1)企业资金配置的管理,企业的资金资源总是有限的,只有合理的配置资源,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企业资金管理首先应优化配置。虽然我们说企业资金合理与否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并不意味企业不应或无法优化资金配置。企业资金配置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完善,要分析和评价,只有在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改善资源配置,企业资金配置应抓住关键环节,着力解决资源不匹配问题,应与企业目标、企业增值链、企业薄弱环节等结合起来,以资金运用效益、效率为导向,要发挥企业整体优势,将有限资金用在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加强预算管理、资金流动性管理和资金投资方向管理等。总之企业资金配置管理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企业只有在分析与对比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修正,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标,修正各项资金占用比例。2)资金使用效率管理,合理配置企业的资金资源并不是资金管理的目的,只是一个管理资金手段,企业资金管理其目的还是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要创造更好的效益必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应降低资金用量、加强对资金流动性管理,提高单位资金的获利能力,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降低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压缩库存,加速资金周转、压缩应收账款,减少呆坏账的发生率、加速结算,减少结算占用、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3)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企业资金的安全性是任何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事项,资金配置、资金效率都要建立在首先保证其运行安全的基础之上。企业资金安全管理关键是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并保证这一机制有效运行。建立企业资金安全保障机制、实时监测保障机制有效运行。
2.2 财务会计部门怎样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信息反馈无论使用电子或是文字的形式反映,它都是一种能量,财务会计部门通过信息的存贮、度量、交换、传递来总结,认真掌握企业经济发展规律。企业财务会计是企业信息流的枢纽,是信息流综合反应部门,企业的一切产供销,人财物活动最终都要反映到财务部门,因而,企业财务部门如何做好信息和信息反馈就非常重要:
①要做好日常信息处理:日常信息反映是决定信息积累和信息反馈质量的关键。财务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按序时做好日常的信息收集处理,对各种信息进行归集,分类,登记,对每一个数字(信息)处理和录入要严肃认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稳健性。
②要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或数据库,包括报表统计,档案,经济活动分析资源系统,科技资金费用投入账务体系各种台帐。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存贮(包括各站点或终端),要有自己的分类、编码和保密设施。
③信息反馈:通过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存贮的基础上,做好信息的分析和反馈,要充分利用以下几种信息反馈机制,为企业决策者、经营者适时提供修正引导有关经营决策的信息,财务会计人员并能自然地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财务会计信息反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常规动态信息反馈:主要指为企业领导或有关生产计划调度会议,质量评价会议,劳动分析决策等提供的简易财务报告,如“Finance Daily Report”和“OPS review”等。
2)成本控制分析:以产品订单为单位,当每一项(一类)产品完工取得对方验收单我放开出发票后,算出这一项(一类)产品的实际成本。根据“目标成本”(控制成本)的要素―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对比分析,算出“差异成本”(Differential Cost)和标准差异(Denominator Variance)。并找出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市场因素还是企业管理因素,进一步通过对固定成本,变动费用的信息利用“量―本―利的模式”,进一步分析,提示产品实际成本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产量预测控制和利润实现的影响。企业产品成本差异分析工作,由财务部门提供信息,由生产指挥部门组织实施。
3)经济活动分析:企业年度经济目标制定下达以后,在执行过程中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变化通过滚动计划调整经济指标。控制指标和指标执行的差异,定期做好“经济活动执行”分析会议,这项工作一般由企业管理部门组织,每个季度,最低一个年度一次,财务会计部门应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包括:
a、指标执行的动态分析表:
b、企业经济目标分解后做好各种原始资料统计收集:
一年一度的企业经济目标按系统层次分解下达后,在执行中实际信息的统计报表资料如物控(PMC)系统的流程统计资料,生产劳动工时统计资料,BOM执行和定额调整资料,费用预算超支节约资料,产品质量资料,无论是手工或是用EPR均必须全面系统地建立报告程序和报表。
c、目标之行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包括脱离目标控制差异的典型案例。
d、通过定期经济活动分析,对目标执行结果按分解系统作出计分、评估,和企业激励机制按系统对各职能部门、车间工人做出奖惩。
④项目综合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论是创新的科研项目或基本建设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后,必须根据原定的《可行研究分析报告》,将项目工程执行结果作出评估和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
a、投资预算执行结果和差异;
b、投资效益的评估;
c、未来价值的敏感度分析;
d、用线性规划预测现有的资源对目前的成本预测项目投入后取得最大收益的可能性。
3 “三论”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社会各种因素对企业成本的增大,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面临着多种挑战,因此,一个企业要不断的提高效率,在投入和产出之间找到最佳点,加强企业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笔者认为,采用“控制、信息、系统”理论用财务会计部门传统而通俗的方法加强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码可以起到一下作用:
①解放“老板”:目前在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里,投资决策者“老板们”都很忙,有的是事无巨细必须躬亲过问。我们说只要通过“控制”和“反馈”两个机制,决策者“老板们”每年只要对企业主要经济目标进行决策,而后抓住目标执行的结果信息反馈这两个首尾关键点,并可以以此不断检验自己的决策和修正未来的思路。日常事务通过系统工程完成。“老板们”就可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捕捉世界信息,培养挖掘人才,发展科技,开拓市场而运筹帷幄。
②责利挂钩:一般来说,企业的盈亏责任在投资者决策者“老板”或责任人身上。通过目标成本控制和分解,“老板”责任人就可以根据产品可交换的市场价格制订“目标成本”,按成本要素和费用项目层层分解到企业职能部门车间工人,实际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利润大小这样人人有责,个个有份。
③控制和反馈是通过企业各个部门系统来实现的,这样目标有了制约,经营执行用结果数字说话。企业部门之间,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责任明确,各个部门均按照统一的目标,按一定的程序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这样可以不断促进企业的团结。
核算与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但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今,企业除了注重会计的基本核算外,对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也是相当重视的。这主要是因为做好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够让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对企业自身的运营情况作出作为正确的分析并以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判断。总账会计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要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而总账会计的稽核工作又是总账会计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能够及时的发现企业当前经营情况中的财务问题,能够对现阶段的会计总账进行总结分析,从而体现出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
一、会计稽核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能够很好地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随着我国的会计制度在不断的完善,对财务管理中的相关会计方面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稽核时,要求对每一笔与收支有关的业务,都要对其的往来进行核实,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会计的稽核工作相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会计人员会将将稽核的结果报告给企业的管理层,并给出比较专业的建议,使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对现阶段的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并为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企业总账会计稽核能够突出财务信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
(二)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会计法是我国财务会计工作开展必须遵从的根本大法,我国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都不能与会计法所规定的标准相违背。目前,很多企业内部也制定了财务管理方面相关的制度,其主要目的只怎样将财务管理工作做好,不不单单是一种财务会计类的行为规范,更是企业进行财务工作管理的一个过程,其中也包括对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过程。该过程能够实现企业资金流动率的做大化,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出可靠的依据。会计稽核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对会计工作进行复核,在复核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日常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对资金的往来状况进行合理的分析。企业的会计稽核制度能够明确会计稽核的工作能容,从而做到分工明确,有助于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分析我国企业目前总账会计稽核现状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进步,在一定程度山给企业的会计工作注入了一些鲜活的力量,但从我国企业目前的会计发展模式分析来看,与较为成熟的会计理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政府部门对财务会计的监督工作没有做到位这方面的工作也没得到重视。企业目前的会计稽核工作仍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工作的内容也相对比较简单,实现对企业的经济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还有很大的差距。大多数企业在开展会计稽核工作仍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稽核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导致完成稽核工作的效率低下,有的企业对稽核工作得不到企业管理层的大力支持,从制度的确立到岗位人员的配置再到制度的运行方面都不到位,这就导致企业的会计稽核工作不能顺利的开展,存在很多的财务方面的漏洞,且无法从根源发现问题,从而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会计稽核工作的开展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完善的制度,这会导致会计稽核的效用不能真正的发挥。稽核工作仍然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工作重心主要以企业内部财务稽核为主,没能着眼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层次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层次上去分析考虑,缺少长远的发展眼光,当企业着眼未来进行一些财务活动时,往往不能对企业将来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与判断,从而给企业的发在带来不好的影响。
三、企业目前会计稽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稽核环节控制不到位
在企业实际的财务工作中,具体会计稽核操作流程是首先由财务人员将日常的财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写一份稽核报告,稽核部门就会根据这份稽核报告进一步的开展符合工作,然后将分析的结果上报给企业的管理层,同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现实是企业的管理层并未将稽核的结果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放在一起来考虑,加上稽核工作的上报往往会得罪人,这就会给稽核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同时还会降低稽核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从而降低他们的工作效率。
(二)缺乏专业性的稽核人才
现代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人才的竞争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想要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打造一个专业的团队,将企业的工作重心放在能实现其经济效益最大化方面,并给予高度的重视。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大前提下,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应实现转型,这就要求企业组建一支优秀的、专业性强的人才队伍。但目前企业稽核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稽核人员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在工作的沟通与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稽核人员之间不能很好的进行相互学些。这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同时也会对企业的稽核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四、企业总账会计稽核工作的优化方案分析
(一)完善相关制度,做好数据管理
想要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缺少完善的总账会计稽核相关的制度是万万不行的。企业在制定相关方面的制度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并在会计法规以及不同级别的法规指导下进行,这样制定的出来的稽核制度才会更加合理、科学。比方说工业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以及输企业对车辆的管理费用等,在费用支出环节必须有一套与之相对应的财务审批制度,并按照不同的类别以及金~的大小进行分类。但这些工作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做一些财务管理工作的细化改革,对财务经济往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使发生的财务数据都比较准确,尽量减少误差,从源头把控好,也能很好的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让财务人员对得到的数据能有效的进行专业化的分析,为企业更好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二)扩大会计稽核的范围
会计稽核工作相对而言是比较复杂的,财务管理的工作要点就是如何管理好企业的流动资金,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的结构以及方向,都是会计稽核工作的重点内容。企业流动资金的运转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目前经营的现状。能够及时发现日常资金在某一方面的盈亏情况。这样企业就可以根据既定的资金考核标准进行把控,并与财务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能及时对发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稽核过程中需要财务人员的配合,对有些财务信息的查找,做好相关的回收管理工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目前的会计稽核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制度并不完善,稽核的方法相对而言也不够成熟。总账会计的稽核工作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所以不断进行相关制度方面的完善以及引入大量专业性强的人才,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共同努力,加强对企业稽核工作的监督,企业的管理层对会计稽核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只有这样,企业总账会计稽核工作的效用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网路经济;财务会计;管理
0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技术逐渐普及各个工作领域,中国经济也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在网络经济的推动下,财务会计管理建立了更加先进的网络管理模式,实现了财务会计管理的动态化、实时化。网络管理具有传统财务会计管理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企业管理者也必须要客观认识到,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管理中的不安全隐患及管理问题更多,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模式,才能够凸显网络管理优势,摒除其中的不利因素,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1网络经济时代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1法律制度不健全
网络经济在中国起步晚,因此并没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法律对其运行及管理进行规定。首先,财务管理软件的审批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无法规范软件市场,很多低品质的软件在市场上流通。其次,在财务软件保护方面,对自主产权的财务管理软件的保护不够,市场盗版软件处处可见,法律对这些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同时对很多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也没有打击的措施和规定,导致犯罪行为日益猖獗。
1.2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进程缓慢
网络经济背景下,财务会计管理也逐渐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但是与此配套的会计软件、会计信息系统等,并没有全面实现标准化。现有的会计软件普遍适应性较强,但是缺乏专用性,很多企业无法充分实现财务会计管理的信息化价值。
1.3内部机制不健全,控制乏力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开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内部的不安全因素更多,互联网信息的共享性为很多不法分子提供给了便利条件,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选择铤而走险。此时,如果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发挥作用,很多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以及犯罪行为,就不能及时被发现、被控制。
1.4网络系统自身存在缺陷
互联网本身就是存在缺陷的,网络病毒及网络漏洞的存在,使计算机系统内部的信息受到了巨大威胁。互联网的优势是没有地域限制,世界各国的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但这也是互联网的最大弊端。随着互联网安全技术的发展,攻击互联网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一些恶意的攻击及病毒,会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信息被盗取,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2网络经济时代加强财务会计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在技术层面上的管理与控制
首先,强化数据输入控制,企业财务信息的输入都是由专门人员进行录入的,录入人员不但要录入相关数据,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录入标准进行。坚决杜绝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盗取及复制的行为,录入前后的数据要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核查与校对,发现错误信息要及时更正。
2.2加强处理控制
财务信息处理包括对数据的计算、比较、排序以及合并等,同时还需要不断进行更新、维护和纠错。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处理控制是计算机程序自动进行的,处理控制措施包括审核处理、数据检验以及逆运算、重运算等,在这些方面,财务会计管理者要重点控制。另外,针对数据输入的控制也不能放松,任何数据的输入和调用都要进行记录。此外,还要建立文件输出及报告监督制度、数据传输的机密制度等,发票的开发需要经过专门的授权。
2.3加强财务会计管理人才的培养
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来执行,网络经济时代到来之后,企业对于内部财务会计管理人才的要求也更高。这些人才不但要具备完善的专业管理技能、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良好的职业操守,同时还需要精通计算机技术,具有洞察安全隐患以及防范安全隐患的意识。首先,国家教育机构必须重视对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尤其是高等教育,应当加快调整现行的会计教育体系,重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最后,应加大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一方面要通过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思想认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准,使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和安全防范水平。
作者:刘力 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顾伟.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会计管理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7).
一、作为非盈利部门,合理控制成本(费用),有效地发挥企业内部监督职能是我们上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初,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完善公司的管理机制,财务部制定了新的《管理细则》。细则中对借款、费用报销、审核等工作程序作了详实的解释。我们通过对细则的学习、讨论,把各项条款逐一与实际业务联系在一起,找问题找漏洞,并反复消化、严格把关。在出纳环节中,我们强调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讲人情,把一些不合理的借款和费用报销拒之门外。在凭证审核环节中,我们依据细则中的规定,认真审核每一张凭证,不把问题带到下个环节。通过这半年的实践,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在销售额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的情况下,三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8%.通过实际工作,我们都深刻的意识到加大成本控制的力度,尽快推出相应制度的必要性。
二、财务部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数据和枯燥的报表,但大家以苦为乐,从来没有怨言,工作干得有声有色。为了提高员工的荣誉意识 ,针对公司出台的工资考核制度,我们相应地制定了内部员工工资考核方案,由部门经理依据员工的岗位描述对其平时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判并作为参考递交会计主管。考核制度的实行有效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企业的奖励机制,合理地利用了人力资源。
三、为了更好的与部门沟通,我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发扬协作精神,积极配合总经办顺利完成了工商年检的工作,为随后通过企业贷款证年审做好了铺垫。为了配合物流中心录入费用,我们及时、准确地编制会计凭证并做好凭证传递、汇总工作。为了更好地核算营销部门的盈亏,为公司完成销售计划提供依据,我们及时记录每一笔到款,准确记录货款的清欠并周期性地与营销人员的往来帐进行核对,并做到营销、财务、物流中心数据口径一致。
四、为了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企业会计制度,大家互相交流心得,熟悉各岗位的工作流程,把问题摆在桌面上。由员工转达给部门经理,再由部门经理转达给主管,主管根据汇总上来的意见与建议做出相应的措施。除此之外,我们合理地安排每位员工的外勤工作,让每个人都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做到工作有里有外、有张有弛。
五、在上半年的税务工作中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通过积极参加国、地税局举办的办税人员岗位培训以及查阅大量的财务资料,顺利完成并通过了企业所得税纳税清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工作。通过对税务筹划的学习,提高了每月纳税申报工作的质量,并且熟练掌握了统计局、财政局、税务局各项报表的填制工作。
XX年财务主管工作计划
一、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每年财务人员都要参加财政局组织的财务人员继续教育。
首先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了解新准则体系框架,掌握和领会新准则内容,要点、和精髓。全面按新准则的规范要求,熟练地运用新准则等计划,进行帐务处理和财务相关报表、表格的编制。 参加继续教育后,汇报学习情况报告。
二、加强规范现金管理,做好日常核算
1、根据新的制度与准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核算,做好财务工作。
2、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处理好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关系.
3、做好正常出纳核算工作。按照财务制度,办理现金的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努力开源结流,使有限的经费发挥真正的作用,为公司提供财力上的保证。加强各种费用开支的核算。及时进行记帐,编制出纳日报明细表,汇总表,月初前报交总经理留存,严格支票领用手续,按规定签发现金以票和转帐支票。
4、财务人员必须按岗位责任制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出表率。
自200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知识经济的网络化与信息化的发展对国内企业的传统会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断开放的市场将企业推向了国际经济竞争的热潮中,然而企业想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对自身进行系统化的改革,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工作,只有实现会计国际化和标准化,才能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可行性和可比性。
一、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
1.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的组织形式在市场的竞争中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企业中出现了大量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等。因为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导致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报告提出了与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不同的新需求,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意的是财务信息,而知识经济下不但需要获取财务信息,还需要获取非财务信息;同时要更多的获取定性信息、不确定信息、历史信息、预测信息及获取分部信息。
2.对资产的未来经济信息反映差
传统的会计系统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它以“财富分配”用途为导向,主要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一种“向前看”的报告模式,只会反映经济活动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会计报告已经无法满足报告使用者的需求了。为了正确的做出“投资决策”,报告使用者要求会计报告可以满足他们“向前看”的需要,提出了更多相关的信息以及种种不确定的信息。
3.无形资产计量反映差
对于有形资产的使用和占有是工业社会环境中企业能够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在客观上决定了传统会计系统也需要围绕企业的有形资产的记录、确认和报告来展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可以持续经营的重要条件开始转向对新产品的开发及新技术的应用,对高素质人才的利用。这些无形的资产的价值总量甚至超过了有形的资产,同时也成为了企业价值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形资产在企业资源中的比重日趋下降,与此同时,传统的会计系统也需要转向对技术、人力资源等进行充分的记录、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会计报表的发展趋势
1.计量原则的改进
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主要是针对企业的交易事项进行计量、报告、分析和确认。在物价变动频繁的今天,历史成本不承认因物价变动而引起的货币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也不能反映出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从而严重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在未来的财务报表中,会计计量属性已不再单单依靠历史成本这一信息来源,以未来为基础的公允价值计量已逐步进入到会计财务报表中,企业会根据两者的不同及其优势来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计量基础,来为企业财务报表服务。
2.提高财务报表时效性
现行的企业财务报表在时效性上以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能够保障财务报表信息时效性的财务报表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仍要存在;另一方面,编制的实施报告能够作为使用者决策的有效依据。为保证财务保镖信息的时效性,可以在时间上采取季度报编的形式,在内容上突出重点,避免出现“小而全”的情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财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实时的处理与反映,并直接自动生成报表,大大缩短了报表输出的时间间隔。
3.强化会计信息监管
为保证会计信息在披露过程中满足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质量要求,应将强会计规范和法规的建设和落实,从根源上杜绝制度性的失真,并建立统一规范会计信息的披露监管体系。同时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进行再监督,对违规执业的事务所进行罚款,停业整顿,甚至是吊销执照的处罚,并在媒体上公之于众;同时对委托关系进行优化与改革,改变由企业直接委托事务所的方式,有信息使用人进行委托并支付费用,使事务所摆脱单位的影响,自主执业。企业内部要建立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能够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系统,从法尔代表、到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应该担负起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责任。
三、总结
企业中会计在财务工作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与企业内部的财务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观的形成,使得企业每天都在经历的改革与变化,其直接影响就是给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更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形势下,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已不能完整的、充分的展现出企业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有效性,必须要对会计报表的现状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为企业的健康长足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DOI]10.13939/ki.zgsc.2015.01.110
事业单位本身承担着一部分社会服务功能,而财务资金的分配、资产的合理化管理等方面工作都会给事业单位职能的顺利发挥造成直接影响。针对事业单位内部进行有效地财务会计核算,能够充分把握其日常财务管理活动情况以及资金流通情况,得到较为完善的数据后,为后续财务工作的优化及管理提供科学合理化参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核对事业单位对国家财政部门拨款的管理是否与财政预算保持一致、财务会计核算的具体信息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固定资产以及流动资金的分配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多个方面。利用有效的会计核算方法,从而防止实际工作违背相关规定。随着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深入,各类挑战也逐渐产生,这需要在掌握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及工作要点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完善,从而全面实现长远进步。
1 优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
1.1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创新的基本需要
我国的事业单位体制伴随着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作而不断改革完善,传统式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逐渐浮现出了诸多问题,与实际工作出现了诸多冲突,故优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全面创新,能够为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提供全面保障。
1.2 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工作的创新需要
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内容包括控制内部资金流动、制定合理财政预算控制方案以及将财务管理工作各项目标分配到各个部门等等。通过改进完善会计核算工作,能够使得事业单位内的各部门工作人员全面把握单位长远发展目标,从而为事业单位整体财政管理工作提供保障,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1.3 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工作的强烈需求
作为会计委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会计法》为指导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实现对事业单位财务运营的统筹管理,从而进一步对其财务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化监督,确保其各项工作满足国家政策方针要求,全面提高资金利用率。
2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现状分析
综合分析事业单位现有会计核算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2.1 制度存在缺陷,管理方法相对落后
针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会计核算,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基本要求的一部分。但从现有情况来看,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实践均存在不规范问题,尽管相关事业单位已在不断改善优化财务管理工作,但会计核算工作却没有及时进行对应优化,使得实际工作出现问题。
2.2 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一些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方面的认知还存在缺陷,尤其是没有充分意识到会计核算工作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当中的重要性。这使得部分单位在分配国家财政拨款时,缺乏科学合理化的方案,资金流动较为混乱,实际利用率较低,妨碍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涵盖范围较为片面,核算指标缺乏合理性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工作日益深入的情况下,日常财务资金的获得渠道以及支出区域也逐渐丰富,相应地给其会计核算实际工作提出了更严格要求。但一部分事业单位的现实工作中并未全面考虑到体制改革的需求,在会计核算时也没有较为准确的指标,使得实际工作较为片面,效果也较差。
2.4 针对事业单位资产与债务方面管理还有所不足
大部分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管理时,采用的是首付式制度,故在实际管理工作当中,难以针对部分隐性债务采取有效反应措施,导致实际工作较为混乱。另外,由于事业单位缺乏对资产管理工作的深入认识,实际工作常出现资产流失等情况,没有在管理国家财政资金拨款时充分遵守规范化和精细化原则。
3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改进方案探讨
3.1 统筹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健全会计核算体系
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应全面参考《会计法》相关内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健全,主要是强化财务预测、全面监督以及财务会计数据的整合分析等重点工作,尤其是与事业单位日常运营相关对财务活动管理,同时也应该及时将核算结果反馈给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考虑到国家财政拨款及自身创收为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的主要来源,故也应该针对其财务资金收支渠道进行财务管理,从而确保财务预算的全面化。
3.2 贯彻完善会计核算监督工作
全面合理化的监督,也是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内容不断强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完善会计核算监督的相关制度,通过事前评测、事中管控以及事后审核的统筹优化,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全面保障。另外,为进一步提高核算监督的质量,事业单位还可以适当聘请专业化中介审核机构,对自身情况进行监管,从而彻底贯彻会计核算监督工作。
3.3 完善预算考评制度及实际工作
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预算考核评测也是必不可少的。预算考核的考评,重点是严格编制预算并对后续预算方案的贯彻进行全面核算,利用会计核算工作,推动预算编制管理工作的落实,从而进一步带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入进行。
3.4 完善对资产及债务的会计核算管理
主要是针对事业单位内部的长期资产、不良资产等部分进行全面优化改造,从而使得其内部不固定资产得到有效处理。针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实际情况以及负债情况进行全面把握,并进行核算评估,从而制定严密的账务偿还计划,为事业单位规避债务风险,促进其可持续化发展。
3.5 提高会计核算凭证的规范化管理
会计核算凭证,是确保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加以强化的重点环节。针对会计核算原始凭证的规范化管理,重点应该从填制以及审核两方面进行完善,一方面应针对各类财务凭证如账簿、报表等,规范格式;另一方面又要对各类凭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类化管理,确保需要进行财务核算时能够及时查阅,从而提高实际工作效率。
3.6 积极引入综合素质较高的财务会计人员,完善团队建设
为了提高失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团队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首先要求引导会计核算人员对财务管理系统知识以及政策法规进行较为全面的掌握,以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应对会计核算中的各项问题。其次,也需要适当引入高素质型人才,从而带动会计团队整体工作效益的提升,在针对各项会计项目进行准确核算的同时,引导实际报表编制等工作顺利完成,真正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4 结 论
在事业单位不断进行体制改革的现状下,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也日趋多变,这需要单位结合自身情况,不断调整时机工作,从而实现各项财务工作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王娟.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的财务管理优化初探[J].中国农业会计,2012(6).
[2]蒋秋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改革模式研究[J].财经界,2013(11).
[3]陈俊英.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J].财经界,2013(30).
[4]李宪花.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
[5]赵龙.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若干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