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改善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6 15:55:4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营养改善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营养改善计划

篇(1)

目前,我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5所,其中单设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小学36所(含教学点),在校学生15563名,其中初中生4619名,小学生8944名。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为重点,科学制定营养食谱,合理选择供餐模式,努力改善学生食堂设施,不断提高学校后勤保障水平,使这一民心工程得到了较好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确保职责任务落实到位。成立了平安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的职责任务,加强了对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各学校也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县政府与各成员单位、县教育局与各学校、学校与相关责任人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了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制度,确保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制定印发了《平安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平安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资金管理、食品安全、企业准入、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工作制度,为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大力宣传,确保惠民政策深入人心。采取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召开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营养改善计划这一惠民政策的宣传,在全县初步营造了全民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四是认真调研,科学制定供餐方式。针对我县目前农村非寄宿制学校数量多、分布广和教学点学生人数少、大多数学校暂时无学生食堂、炊事员编制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食品卫生监管难度大等实际,在供餐方式上实行了两种方式,即县第三中学、县职业技术学校特教班实行了学校食堂供餐模式,其他学校实行了企业配餐模式。五是公开招标,严格配送企业准入制度。将全县44所学校营养餐配送任务分为两个标段,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供货商,并以中心学校为甲方、供货商为乙方、县营改办为监督方,签订了《营养食品供货协议书》,县营改办与供货商签订了《营养食品质量安全保证协议书》,保证了供货质量和食品安全。六是专人负责,严把营养食品验收关。各学校均设立了配餐室,安排专人负责营养食品的验收、保管、加工和发放工作。同时,建立和实行了索证索票、食品留样、台账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持证上岗制度,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七是统一核算,规范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将学生营养膳食补助专项资金纳入国库管理,实行分账核算、集中支付的办法,做到了不克扣、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专款专用,有效保证了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八是跟踪监测,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各实施学校在对每名学生身高、体重等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学生身体健康档案,为营养改善计划绩效评估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教育、工商、卫生、监察等部门加强了对各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缺编缺人的问题。各学校没有工勤人员编制,未配备专门负责营养餐的工勤人员,使营养餐的验收、保管、加工到分发等各项工作任务都由授课教师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影响了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

二是食堂(伙房)不规范的问题。大多数学校无学生食堂(伙房),营养餐只能临时凑合,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有的学校学生在操场或教室进行加餐,既不卫生,又不文明。

三是食品仓储设施简陋的问题。全县几乎所有的学校配餐室只有简单的几张课桌和书柜,设施简陋,没有必要的食品仓储保鲜设施,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四是营养餐品种比较单一的问题。目前,我县所提供的营养餐只限于牛奶、鸡蛋、苹果、花生和火腿肠等,品种比较单一,有少部分学生出现厌食现象。

五是一些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虽然从资金管理、食品安全、企业准入、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作制度,但在有的方面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四、几点建议

篇(2)

一、组织领导机构

我校成立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曹小燕(校  长)

副组长∶刘萍(副校长)

尹明(分管该项工作)

成  员∶吕秀蓉   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尹明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吕秀蓉为管理员。

二、供餐方式

根据统一要求,我校实施“鸡蛋、学生奶”模式,在每天上午课间操后,由各班主任统一领取、发放,组织食用。

三、具体实施

1、对蛋奶的包装、生产日期进行查验,在确认无破包、胀包、脏包等问题后,根据各班学生名册分班装箱,并负责发放给班主任;

2、各班主任负责领取、分发本班蛋奶,分发时,再次检查安全指标,督促学生按时食用,同时做好包装盒、蛋壳等杂物的清理工作;

3、班主任负责填写每餐食用登记工作;

4、了解学生食用后情况,发现如有学生身体不适或过敏现象,及时报告学校;

5、按时督促将盛放蛋奶的用具上交,及时清理食用后产生的垃圾。

6、管理员负责与比选企业联系,落实、查看供货商的质检报告并存档;

7、管理员负责做好货物出厂日期、品名、数量等的登记;

8、管理员建好定期的专项台帐及财务管理工作;

9、管理员按时做好蛋奶的食用统计工作,整理好每天每班的食用登记表册,装订成册,归档管理。

10、督促检查蛋奶的保管、储存、分发、发放、学生食用等情况,做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施情况的公示。

11、处置在实施营养计划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包括食品安全、运输、保管、宣传等。

四、工作实施具体步骤

1、加强宣传,及时召开家长会、班会、教师会等,宣传政策,传达文件精神,安排布置我校营养改善计划工作。

2、及时公示,将我校营养改善计划的方式、工作小组、实施对象等在学校公示栏进行公示。若班级学生有转出转入情况,也应及时公示。并在公示栏处设置意见箱,收集学生、家长、社会所提意见。

3、由吕秀蓉负责对企业运送的奶、蛋进行清点、验收,及时放到规定的室内储存,按要求保管,并做好防盗、防潮、防霉变、防鼠害等;

4、发放组在每天第二节课前,将验收合格的蛋、奶按各班人数装箱,课间操时交班主任领取;

5、实行轮流试尝制,由校长和每天行政值日在每天第二节上课时,到专管员处领取一份蛋、奶,提前半小时品尝,并做好试尝登记。

6、班主任领取后,由班主任或跟班教师统一组织,在各班教室分发给学生,指导学生食用。

7、食用后,由班主任将学生签字的登记表统一交发放组,发放组将登记表收齐整理后,装订存档。

五、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营养改善计划”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当发现轻度症状(如呕吐、腹泻)及时向学校领导小组报告,再由领导小组逐级报告;发现较严重“营养改善计划”安全事故,领导小组应立即向上级教育部门及卫生监督部门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由校长负责救援指挥。立即启动学校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症状,群体发病的还应彻查事故原因,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性名册,防止遗漏。

3、医疗求援。学校发生较严重“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镇卫生院发出医疗求援,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学生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4、联系家长。学校发生较严重“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安抚工作,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篇(3)

沧源县高度重视学生营养改善工作,通过整合营养改善计划与“两免一补”政策,将营养改善计划标准提高到小学每生每天7.5元、初中每生每天8.5元,孩子们不仅吃得饱,更能吃得好、吃得有营养,得到沧源各族群众的好评和认可。

从2011年秋季学期到2013年春季学期,沧源县共投入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资金达6 252万元,确保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落实到每个校点的每个学生。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切实改善全县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沧源各学校因地制宜,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为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提供安全可靠的食材来源。截至目前,全县各中小学有勤工俭学基地1 000亩,其中,种植基地290亩,养殖基地20余个,学生参与面达100%。

据字光富介绍,目前中心完小还发展生猪养殖和大棚蔬菜种植,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进基地参与实践次数均达20次以上;芒回小学建了一个蛋鸡饲养基地,日产鸡蛋150个,基本满足该校对鸡蛋的需求。同时,勐董镇还发动各校点利用勤工俭学基地发展蔬菜种植,提倡每个校点至少种一棚洋瓜。各校点积极响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菜篮子,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篇(4)

“这些餐桌一看就是新买的!”布嘎乡示范小学,罗厅长在听取了学校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准备工作的情况后,信步走进学生食堂,边抚摸着崭新的餐桌,边询问学校的备餐过程和学生的用餐情况。在视察校园的过程中,罗厅长叮嘱学校领导:回族有尊师重学的优良传统,学校有不少回族孩子就读,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各民族学生的营养改善工作,千方百计地保证孩子们能吃得好、学得好,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党的惠民政策的温暖。

篇(5)

景洪市首先召开全市大会,周密部署营养改善计划。为使营养改善计划有效实施,景洪市专门召开了全市专题大会,要求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统筹协作,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一定要把营养改善计划做好做实。

其次,及时足额拨付营养改善计划配套资金。为了保障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景洪市调整财政支出,又增拨了700.88万元,优先确保了配套资金的落实,并将营养改善计划配套资金追加纳入财政预算。

第三,出台有力措施,解决食堂从业人员问题。为确保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人员到位,景洪市本着够用适用的原则,按照国家、省、州相关政策,提出了“初中和中心小学每所学校增配2名、中心小学以下村小(校点)增配1名食堂从业人员”的地方政策,为全市学校新增食堂工作人员187名,以满足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需求。在市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市财政统筹全市资金,划拨近300万元作为聘请编外人员所需经费,并纳入每年财政预算,以全力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

第四,及时加大投入,改善食堂条件。为改善景洪市现有学校食堂不足的现状,提高学校供餐条件和能力,景洪市进行食堂建设规划,启动新建5所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食堂。食堂总面积为7 935平方米,预算资金1 639万元。其中:食堂建设1 389万元、设备购置250万元。

第五,宣传广泛,让国家“惠民工程”深入人心。景洪市充分利用媒体、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将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方针、政策和景洪市的做法等,宣传到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同时,精心编写并发放了《告学生书》、《告家长书》,学生和家长人手一份,确保学生、家长对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知晓率达100%。景洪市还向社会公布了监督电话,确保把营养改善计划真正办成“阳光工程”。(景洪市教育局供稿)

普洱市拨专款增加农村困难寄宿制学生营养补助

为确保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组织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普洱市在国家和省补的基础上,再拨专款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寄宿制学生的补助,补助标准为初中生每天0?郾50元,小学生1?郾56元。2011年市、县(区)共投入资金1 942?郾04万元,其中市级资金886?郾95万元,县(区)级资金1 055?郾09万元。共有140 777名中小学生享受普洱市农村义务教育困难寄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补助。2012年所需资金全额纳入市、县(区)年度财政预算。

普洱市成立了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制定了《普洱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各县(区)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并根据实际,制定了各县(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各县(区)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建立档案库,每学期实行动态管理,对享受补助的学生名单、补助标准在所在乡(村)、街道、学校的醒目处张榜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公示期在5天以上,公示期满后3天内将资金如数发放给受助学生。各学校还建立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实行采购员、验收人、监督领导多方签字审核,建立考核责任制度。各学校对营养餐资金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建立财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10县(区)按照卫生、营养、热乎、可口的标准,结合本地饮食习惯,突出地方口味特色,注重膳食营养科学搭配,制定食谱,保证孩子们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把好卫生安全关,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是贫困生营养餐工作最起码的要求和持续正常开展的关键。教育部门联合食品卫生安全监督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加大对各学校饮食卫生安全检查的力度和密度,针对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和容易出现的卫生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校就餐的安全性,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从而确保营养餐工程的顺利实施。

普洱市有9个县被列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宁洱、墨江、景东、景谷、镇沅、江城、孟连、澜沧、西盟县),受益学生204 214人,其中小学143 040人,初中61 174人,每人每天补助3元,一年按200天计算,目前到位补助资金3 063?郾25万元,补助资金全部为中央资金。

普洱市思茅区被列为省级试点地区,所需资金按8∶2由省、市、区共同承担,市、区承担的比例为2∶8,即省、市、区承担的比例为8∶0?郾4∶1?郾6。受益学生22 959人,其中小学16 073人,初中6 644人,特殊教育学生242人,每人每天补助3元,一年按200天计算,目前到位补助资金688?郾77万元,其中省级资金551?郾02万元,市级资金28?郾71万元,区级资金109?郾04万元。

(普洱市教育局)

红河州八举措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

篇(6)

二、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及时下达和拨付资金,加强资金统筹使用,做到“专款专用,封闭管理,专账核算”,确保年度内日生均支出资金不低于国家基础标准,学校食堂(伙房)结余款项应滚动用于营养改善计划,不得挪作他用。要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坚决禁止虚报、冒领、套取、挤占、挪用、截留、克扣膳食补助资金或将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用于学校食堂(伙房)运转经费和在食堂经费中列支教职工伙食、奖金福利等行为,对违反资金管理使用的行为将严肃处理,涉及违法犯罪的移送相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坚决守住资金安全“底线”,确保营养改善膳食补助“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

三、切实抓好食品安全。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认真落实国家、省、州关于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落实日常监管措施,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监督考核、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食品采购、贮存、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安全可控。健全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采购、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供货商评议制度。严格落实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餐费自理),消除流于形式、只“陪”不“餐”等问题。切实加强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普及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食堂从业人员定期体检和持证上岗制度。积极联合食品监管部门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和风险监测,守住食品安全“红线”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四、稳步推进食堂供餐。目前,我州还有部分学校因为地势狭小、人员不足、运转经费困难等原因未实行食堂供正餐,依然实行的是蛋奶+X模式,各县(市)要统筹新建或改(扩)建食堂等项目,努力向学生提供完整午餐。要根据食堂供餐需要添置必需的设施设备,改善试点学校学生就餐条件,满足餐饮服务许可要求,提升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实行食堂供餐(正餐、热餐)的学校要按照学生人数和食堂从业人员的比例足额配齐食堂从业人员,并将食堂运转相关费用、食堂从业人员工资待遇等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保障食堂供餐的有序推进。特别强调,营养改善计划学生食堂必须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原则,由学校自办自管,不得对外承包或委托经营,同时,营养改善计划学校不得委托社会机构代供餐。

篇(7)

1.充分认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发育和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营养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青少年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全面发展,也关系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在我国,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的诸多原因,学生营养问题比较突出,尤其在低收入地区寄宿制中小学生人群中,营养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中西部地区一些学校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些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生课间自己生火做饭,有的学生甚至需要自带做饭的炊具、调料、柴火等。这些孩子的饮食、营养现状确实令人心疼”。以边远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启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学生营养进行科学干预,是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2.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内容

一是开展试点。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2600万学生,国家投资试点地区的资金为每年160多亿,按每个学生每天3元的标准执行。

二是鼓励贫困地区、边疆地区以及革命老区因地制宜开展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国家给以奖励和补助。

三是切实改善学生的就餐条件,把学生食堂的建设作为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校校舍改造和重建的重点内容。

四是提高困难家庭学生尤其是寄宿生的生活费补贴标准,每个学生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4元、中学生5元的标准,国家按照贫困学生的比例给以奖励和补助。

3.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义

当前,我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具有诸多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身健康与智力的健康发育,促进农村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有利于提升农村地区学生的营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三是有利于提升义务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进一步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二、广西环江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矛盾

1.广西环江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展情况

广西环江县于2011年年底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该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自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以下简称“一补”),以及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试点工作,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显著改善。

2.广西环江县农村义务教育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存在的矛盾

一是补助额偏低。与当前的物价水平比较,每生每人3元的早餐费水平确实偏低,再加上广西环江县多特有的情况,如果学校不管中午饭,家长就不会送学生来这个学就学,学校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学校为了吸引生源,管学生中午饭,无形中就把营养早餐的3元拆分为两部分来用,影响了营养早餐的质量,长期实施对正处生长发育的学生而言带来极大的健康危害。

二是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广西环江县大多数的学校没有财力雇用做饭师傅,就把这一部分活就交给了教师来做,教师每天在食物采购、做饭上花费了很大一部分时间没有备课时间,不利于教师技能的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三是教师身体健康存在很大隐患。广西环江县周边学校为例,教师要在6点钟起床上街购物,然后运回学校,给学生准备早餐,学生吃完早餐后,教师还要对碗筷进行洗刷、消毒,之后就是准备中午的食材;接着就是上午课,课间没有休息,还是为学生中午饭做准备,中午饭之后还要洗刷消毒,午休时间还要填写营养表格、购物清单、入库清单、出库清单以及日报月报表。没有休息时间,对教师身体健康是个巨大的考验,也给教师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

三、解决矛盾和完善广西环江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一是国家应该动态地调整3元的营养餐标准,根据物价水平、消费水平的不同,因地制宜的实施营养餐补贴标准,不能“一刀切”。

二是除了政府拨款,还要多渠道争取各方资金。比如,增设营养餐配套资金,争取各种基金会、民间公益组织、企业和个人的资金支持。

三是建立健全学校食堂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从而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卫生能够与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相适应。

四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要是广大广西环江县大部分家长都能充分了解营养改善计划的政策内容,提高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认同度。

五是完善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的监督机制。“全面公开学校食堂和学生营养经费账目及配餐标准,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六是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建立起相关信息反馈机制,就食品原材料的采购和饭菜质量要广泛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纠正营养改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七是完善政策执行的问责机制。首先,是要加大问责力度,就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以及学生营养改善资金被侵占的问题,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次,是扩大问责范围,不仅要追究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者学校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求教育局、食品安全监管局等相关部门的责任。

2.充分认识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食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关系社会秩序安定有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广西环江县作为学生食品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县,政府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投入资金改变教师既授课又当厨师的现状,雇用专门人员从事学校食堂工作。这样既有利于进行科学管理、明确了责任,又解放了教师,让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关心关注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义务教育与营养改善政策在实施上并不矛盾,只要明确责任,分工明确,教师只负责教学内容,这样就能提高教学质量,能让教师得到充分的休息,对身体健康意义重大。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对学生关心、关爱、关注更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二是深入调研、科学决策。为抓实全县“营改计划”工作,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多次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县教育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同时实行班子成员和股室挂钩联系学校制度,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及股室经常深入基层学校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全县“营改计划”工作“十六字”总体思路:高度重视、审慎行事、稳步推进、规范操作。工作目标:不搞“一刀切”,在全县形成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和家庭托餐三种供餐模式。

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营改计划”工作涉及全县209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7 403名学生。4月份以来,省、市多次召开了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会议,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学校食堂的改造和建设,有条件的学校要逐步过渡到以食堂供餐为主的供餐模式。目前,全县共有26所学校11 371名学生平稳进入食堂供餐;15所学校317名学生进入家庭托餐。到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全县实行食堂供餐的学校将达40所,学生20 640人,家庭托餐学校15所,其余154所学校36 400人继续由企业供餐。

四是精心组织、强化管理。从启动这项工作以来,全县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各成员单位和乡(镇)政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方联动,多次到学校指导检查。特别是具体负责实施此项工作的教育部门更是多次研究,精心组织,稳步实施。全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做到了完善监督机制,确保“三个安全”。

完善监督机制。全县建立完善了“营改计划”工作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内部监督,即学校成立了家长、学生、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共同参加的监督小组。外部监督,即成立了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成员单位参与的监督小组。各学校定期将工作进展情况、运行结果和资金使用情况向社会公示,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通过内部和外部双重监管,在全县营造了一个安全、透明、公正的供餐氛围,确保全县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安全平稳运行。

确保食品安全。全县各学校牢固树立了食品安全无小事的思想,从每一个细节入手,从采购、储存、制作、分发、陪餐、留样、消毒等整个流程都建立了规范的制度。县教育部门联合食药监、卫生、工商等部门开展了经常性的专项检查,督促落实整改,确保了学生的就餐安全。

篇(9)

1.引言

2011年10月26日,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自计划实施以来,到现在已经两年,解决了很多农村偏远地区学生的温饱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各地食品安全事故频发,2012年春季以来,新疆吉木乃县、安徽颍上等8个省份14个县( 区)相继发生了十几起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事件,波及学生1500多人[1]。由于各地老师和学生缺乏营养知识,导致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学校提出相关的营养教育,提高学生关于健康、安全和饮食的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礼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日本的供餐教育的介绍

2.1日本供餐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1889年山形县鹤岗町私立的忠爱小学首先开始提供营养午餐,最早的营养午餐菜品为饭团、烤鱼和咸菜。虽然菜品很单一,但是当时人民生活普遍都很贫寒,学生吃到免费午餐还是很高兴。在1923年,日本政府正式向营养不足的学生提供营养餐。此后日本政府不断完善营养餐制度,在二战后一段时间里,日本粮食紧缺,但仍然继续提供营养午餐。到1998年5月,数据显示日本小学生营养午餐的实施率达到99.4%,初中生达到82.2%。菜品也有原来的饭团咸菜变成鲸鱼肉、大米和牛奶,以及各地的特产。直至今日,日本已经建成一系列关于营养午餐的法律法规,为继续提供营养午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运营环境。

2.2日本供餐教育的内容

日本的供餐教育的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二是通过集体用餐,帮助学生建立集体意识,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目前,日本的供餐分为完全供餐、部分供餐和只提供牛奶三种。对于完全供餐的形式,日本正努力为学生提供大米。日本的供餐教育按学生的年级高低分为三段,每个年级段的供餐教育都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内容。

小学低年级供餐教育的内容:

(1)学习正确的饮食礼仪:吃饭前先要洗手,摆好碗筷,饭后自己整理碗筷;(2)学习健康的饮食习惯:记得每道菜的名字和材料,不挑食;(3)进行感恩教育:要知道珍惜劳动成果,吃完自己碗里的饭菜。

小学中、高年级供餐教育内容:

(1)继续学习饮食礼仪与营养知识:学习创造快乐地进餐氛围,找到合适的话题以便集体进餐;学习规律的饮食生活,选择健康的食品,是自己每天保持营养均衡。(2)开始重视集体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每天安排值日生,帮助老师管理用餐活动;同时教育学生用感激的心情用餐,加深对食品原材料的关心,知道食物的珍贵。

初中学生供餐教育内容:

继续开展饮食礼仪,加深营养知识深度:学生能自主的做好饭前准备和饭后整理;注意与人交往的技巧,体谅关心周围同学;学习青春期的营养平衡重要性,选择安全健康的食品;关心地域的文化,理解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总体看来,日本的供餐教育包括“愉快地集体用餐”、“有益于健康的饮食方式”、“饮食与安全、卫生”、“整顿饮食环境”、“饮食与文化”和“劳动与感谢”六方面的内容。[2]而供餐教育目标则根据学生年级的增长不断加深深度,最终使学生自己学会一套健康的营养价值观。当上一代孩子长大成为家长后,又能在家庭里给孩子健康的营养指导,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圈,这也是日本走上强国之路的一个因素。

3.日本供餐教育的特征

3.1法制化

从1989年开始,日本政府就开始关注儿童的营养状况,《学校供食调查报告》指出:日本正处于”饱食”时代,必须尽快研究新指导方法改善青少年的”小儿成人病”。[3]到2009年3月又重新修订了1997年的《学校供食卫生管理标准》,新的标准对营养餐供餐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从而减少了日本营养餐中毒事件发生的频率。在上诉基本法律法规精神的指导下,日本还配套颁发了《学校供食施行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日本完善的学校供食制度影响下,日本各校普遍重视学生营养午餐的质量。[5]

3.2连续性

日本营养餐教育在目标和内容上按照学生年级高低逐步加深,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从小学至高中,日本的供餐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把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礼仪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良好的营养价值观作为最终教育目标。

3.3综合性

日本的供餐教育主要是在进餐时进行,教师需要在学生用餐时进行监督,和学生同吃同行动,以助于和学生建立和谐的用擦氛围。除此之外,供餐教育还穿插在各个学科、各项活动中。因此,供餐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教育学科知识,还有营养学、心理学、医学等学科的内容。只有这样的综合性,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健康营养知识。

4.日本供餐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与日本比邻而居,在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上都有很多相似性。虽然日本很早就施行了供餐教育,供餐教育环境和我国不同,但是还是可以成为我国借鉴的范例。

4.1让农村儿童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从各个调查报告显示,农村地区学生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纠其原因除了食品本身的不安全造成之外,主要是由于老师和学生不注意保持日常正确的饮食习惯,致使在集体用餐过程中感染细菌,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在这一点上,学校就应该有组织的进行用餐,每天由老师监督学生用餐,在用餐的时候纠正学生不正确的饮食习惯。

4.2增加农村儿童对用餐的基本营养知识。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比例相对较高,学生从小没有父母在身边悉心照料,对于营养搭配知识也比较缺乏。比如,认为鸡蛋是营养的东西,就一个劲只吃鸡蛋,不注意营养元素的合理搭配。所以,我国需要有专门的营养健康教材,让农村地区的学生有机会学习到更多的营养知识。

4.3增强对营养健康教育的重视度

学生们要认识到学习营养健康知识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还是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营养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拥有美好的生活态度。因此,学校营养从思想上更加重视营养教育的开展,争取让学生主动去吸收营养健康知识。

5.实施营养教育对我国的意义

在实施营养餐以前,很多农村地区的孩子都还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尤其是云南、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出现严重营养不良状态,平均身高比城市同年级学生低。营养餐实施以来,学生不再空着肚子上课,身体素质也普遍提高。从1948年到1977年,由于一直提供营养餐,日本人平均身高增长了7厘米。体质的增强为经济起飞创造了条件,这一前所未有的民族复兴和经济振兴的发展,验证了日本政府实施“一顿营养午餐和一杯牛奶”战略性国策的英明。所以我国应该继续开展营养改善计划,使国人增强体质,早日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吴秋霞.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视点,2013(6);

[2] 张德伟.日本中小学的供餐指导[J].外国教育研究,2000(6);

[3] 李冰.周爱光.日本中小学校的公示制度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育,2013(11);

篇(10)

1.前言

喷气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对喷气式发动机飞行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燃料受热和溶解氧作用生成的沉积物会堵塞燃料管线、喷嘴和燃油系统的精密阀件,腐蚀燃油系统的密封材料,从而破坏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飞行的失败。因此,分析喷气燃料的影响因素以及寻求最佳的提高喷气燃料热氧化安定性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2.影响啧气燃料热氧化安定性的因素研究

2.2影响喷气燃料热氧化安定性的外部因素

外部条件对喷气燃料热安定性的影响首推温度,试验证明:随着温度的提高,燃料产生沉淀和胶质的数量也增多、颜色加深。温度能使许多化学反应速度(包括烃类氧化反应速度)加快。温度升高使燃料分子产生最初自由基的数目增多和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增大,从而加速了烃类氧化链反应的进行,生成酸性物质和胶质的倾向增大。当温度高于100-110℃时,喷气燃料沉淀物的生成速度将急剧提高,在此情况下只需几分钟就开始产生沉淀。每一种燃料有一个沉淀物的产生温度范围,温度上升的程度影响沉淀物的生成量,同时也会影响沉淀物颗粒大小和沉淀物的化学组成。温度上升,会使沉积物的胶体化合物增多,同时沉淀物的颗粒增大。

除了温度外,在高温条件下与喷气燃料接触的气相介质组成对喷气燃料沉淀物形成过程有很大影响。氧化聚合作用是沉淀物产生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首先与四周介质带来的氧气量有密切关系。随着空气中氧浓度下降,沉淀物的生成量也随之下降;当与燃料接触的气相介质中氧浓度下降到70g/m3或更低时,氧化聚合反应几乎停止。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到喷气燃料溶解氧的作用,溶解氧一方面直接影响密闭空间内的氧浓度,更主要的是参与了复杂的自由基快速反应,并导致燃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沉淀物和沉积物。加热烃类时,氧很容易形成引发和传递自动氧化反应的自由基。如果把溶解氧的含量降低到1g/m3级,燃料的氧化作用就不太明显,此时燃料自身的热分解机理将起主要作用。而这种热分解温度要比自动氧化温度高得多。

此外,喷气燃料在飞机系统内常与多种金属接触,在高温氧化条件下,金属对燃料氧化过程有催化作用,影响燃料中沉淀物的生成量。某些制造燃料系统部件的金属和合金,如铜和各种牌号的青铜,均具有催化活性,在高温下会大大加速燃料沉淀物的生成。同时喷气燃料在炼制和储运过程中,可能溶解微量的金属,这些金属溶解后成为灰分的组成部分。和飞机燃料系统的金属结构一样,这些微量金属对燃料的氧化也有催化作用。加之飞机燃料系统的某些部件是在高压下高速运行,摩擦使表面产生局部高温,这些微量金属不仅对氧化过程起催化作用,还会被氧化,成为沉淀物的组成部分。

2.3影响喷气燃料热氧化安定性的内部因素

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对喷气燃料热氧化安定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燃料的组成。即在喷气燃料沉淀物生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燃料的烃类组成、非烃化合物和氧化产物。喷气燃料的烃类组成对高温下沉淀物的生成有很大影响。一般说来,燃料受热时,烃类氧化反应的活性顺序为:烷烃、环烷烃

喷气燃料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是指含硫、氧和氮的有机化合物,此类非烃化合物含量虽少,却是喷气燃料产生沉淀物的主要因素之一。

喷气燃料所含的硫化物中,以多硫化合物、高级芳香硫醇和脂肪族硫醇最趋向于引起氧化反应。

氮化物含量很少,一般不超过0.0015%。主要是一些含氮的有机碱类,它对于燃料的氧化有安定作用。但此类化合物中如有芳香族结构,则会促使燃料产生沉淀物。

燃料中的氧化物主要包括羧酸、酚类等酸性氧化物和醇、醛、酮、酯等中性氧化物。这些氧化物一部分是石油中原有的或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一部分是产品在贮存过程中形成的。有关研究表明:中性和酸性胶质是燃料高温下产生沉淀物的重要根源之一,这些胶质物不仅是沉淀物的组成部分,更是燃料氧化过程中的强氧化剂或氧化诱发剂,如酸性胶质就是强氧化剂,醇酸是氧化的强烈诱发剂。

油品中的碱性氮化物主要有吡啶系、喹琳系、苯胺系,它们对油品的颜色安定性和沉淀生成均有影响。非碱性氮化物主要是吡咯、吲哚和咔唑及它们的同系物,它们对油品的安定性影响比较大,在非碱性氮化物中,尤以吡咯类化合物对安定性影响最为显著,能使油品生成不溶性胶质,并使颜色变深。除以上因素外,在燃料胶质凝聚过程中,机械杂质和水分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3.改善喷气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的方法研究

改善喷气燃料热氧化安定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改变炼油工艺,改变基础油,该方法不但产量较低,而且成本很高,在目前阶段这种途径的可行性较低;二是向喷气燃料中加入可提高喷气燃料热安定性的添加剂,这种方法以现有技术为基础,充分考虑现代飞机对热氧化安定性喷气燃料的质量要求,并兼顾产品的经济性,因此,通过加入添加剂来提高喷气燃料热氧化安定性的方法较为可行。

目前已经投入使用或正在研制的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剂、金属钝化剂、脱氧剂、供氢剂和清静分散剂等。

3.1抗氧化添加剂

在喷气燃料的发展过程中,应用于提高喷气燃料热氧化安定性的添加剂主要是抗氧化添加剂。

在喷气燃料中引入抗氧化剂的目地是抑制氧化,延长氧化诱导期,阻止和延缓自由基氧化链锁反应的发生。我们知道,终止或减弱氧化过程的最好方法,一是设法分解过氧化物,终止自由基链反应的继续发展;二是将过氧化物自由基捕捉,减慢链增长速度。

在300℃以下,添加传统屏蔽酚型和二烷基二苯胺型抗氧剂就能够满足燃料对于热安定性的需求。因为抗氧剂能降低或防止燃料中自由基的形成,可以预防燃料在储存中或在较低温度下使用时生成胶质和过氧化物。现在喷气燃料中普遍使用的抗氧剂有胺型和酚型抗氧剂。

以添加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甲基酚(BHT)和天然抗氧剂茶多酚(TPP)为例对抗氧剂改善喷气燃料热氧化安定性做简要说明。

将盛有燃料的压力溶弹放置在200℃的恒温箱内进行加速氧化试验,加入BHT和TPP的质量分数均为1.0×10- 4。图1示出了12h内热氧化沉积物的质量分数WD随时间t的变化。

图1200℃时沉积物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

由图1可见,燃料中加入BHT和TPP时,沉积物量减少,说明热氧化安定性都有所提高,加入抗氧剂可以延长燃料的氧化诱导期。未加抗氧剂的燃料在200℃、2h条件下生成沉积物的质量分数为0.9×10-4,加入BHT、TPP抗氧剂的燃料若生成相同质量的沉积物,时间将分别延长到5h、9 h,且在9h之前含TPP的燃料热氧化安定性较好,保持较低的沉积量。其主要原因是加入的抗氧剂与燃料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自由基作用,阻断了链反应的进行。

抗氧剂能够通过对自由基和过氧化物的作用而有效提高喷气燃料的贮存安定性和并非太高使用温度下的热安定性,但对提高现代先进飞机所需的喷气燃料高温热安定性的作用是有限的。由于现代喷气燃料温度在300℃~480℃发生氧化、热裂解混合型反应,对应的燃料性能称为高温热氧化安定性。随着高性能飞机的研制,喷气燃料的工作温度越来越高,其使用温度已经超过300℃,其氧化机理更加复杂,通常认为大分子烷烃在高温下热降解生成了小分子的自由基,从而导致了活性自由基在高温下缩合,最终生成固体物质化合物。

3.2金属钝化添加剂

由于喷气燃料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在地面和飞机燃料系统中会与各种金属材料接触,燃料中可能会有金属离子,特别是铜离子。金属钝化剂的作用是通过与金属离子特别是铜离子结合成钝态络合物,来阻止金属离子对燃料的氧化催化作用。目前使用的金属钝化剂主要是铜钝化剂,这是一些水杨酸型多元碱,N,N-二水杨酸一1,2一乙二胺。金属钝化剂的作用并非在于直接提高喷气燃料的热安定性,而是在于提高抗氧化剂的作用效率,因此,通常是与抗氧化剂联合使用。

3.3脱氧添加剂和供氢添加剂

喷气燃料自由基热氧化历程和金属对燃料氧化的催化作用,都离不开燃料中溶解氧的作用,如果能够脱除溶解氧或使溶解氧不参与自由基氧化历程,则必然会大大减慢燃料的氧化速度,提高喷气燃料的热安定性。而脱氧剂是一类通过化学反应脱除燃料中溶解的分子氧的化合物。脱氧剂分子在加热条件下与溶解氧分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次氧化还原产物,从而在飞机飞行过程去除喷气燃料中溶解氧,提高燃料的高热安定性。目前可应用的脱氧剂主要是取代苯基衍生物和芳基磷化氢,但还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对供氢剂的研究始于美国在1993年开始执行的“先进燃料组成与使用”的计划,研制它的最初目地是通过吸热反应来降低燃料和飞机各系统的温度,使喷气燃料能够有效排除飞机过高的热负荷,满足巡航速度在Ma=5的高超音速飞机对喷气燃料热安定性的要求。已经考察的供氢剂主要有甲基环已烷和反式萘烷;由于萘烷在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高温热安定性,因此进一步研究了萘烷作为喷气燃料高温热安定性添加剂的应用。研究表明当燃料系统沉积以热缩合为主时,萘烷在试验中显现出的提高燃料高温热安定性的潜力很大。对于这类添加剂的研究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就目前的飞机性能而言,对它的研究更具有技术储备的意义。

以上几种添加剂中,抗氧剂和金属钝化剂己经普遍使用在喷气燃料中,而脱氧剂和供氢剂是国外正在研究的新型添加剂。加入了抗氧剂和金属钝化剂的喷气燃料热氧化安定性较好,尤其是喷气燃料的储存安定性得到了提高。但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时,这两种添加剂对提高喷气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作用不明显,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

3.4清静分散添加剂

清净分散剂在油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分散清洗己经形成的氧化沉积物,防止其进一步聚积,并且效果比较明显。同时在喷气燃料工作的燃油系统中,氧化安定性不好的直接后果也是氧化沉积物的形成,造成一系列故障。把清净分散剂分散清洗沉积物的作用应用在喷气燃料中,使喷气燃料在高温工作的过程中减少沉积物的生成,分散已经生成的沉积物,可以有效的改善喷气燃料的高温热氧化安定性。

清净分散剂原来主要用于汽油机及柴油机曲轴箱油,为了清除发动机内已形成的污垢,这些污垢主要是油的氧化产物和燃料不完全燃烧的生成物。

近年来研制生产的新型清净分散剂多数具有高碱性,可以中和油品氧化生成的含氧酸,阻止它们进一步氧化缩合,起到酸中和作用。并且由于清净分散剂具有清净、分散、增溶、中和作用,能够阻止燃料高温氧化产物的聚积和沉积,有效减少燃料高温氧化产物的危害,被广泛应用到高温燃料中。据文献报道大分子硫磷酯和双丁二酰亚胺等清静分散剂能很好的提高喷气燃料的高温热氧化安定性。

图2显示的是加入清静分散剂――大分子硫磷酯前后喷气燃料的沉积物生成量和实验时间的关系,由图2可知,加入大分子磷酸酯的喷气燃料的各点温差变化值都相应的减小,说明在各点上生成的沉积物相应的减少,喷气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确实得到了提高。

图2喷气燃料的沉积物生成量和实验时间的关系

表1和表2分别为大分子硫磷酯对喷气燃料静态和动态氧化沉淀物生成量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在静态热氧化安定性测定的实验条件下,大分子硫磷酯能明显减少喷气燃料沉淀的生成量,提高喷气燃料的静态热氧化安定性。表2表明在较高温度下不合格的喷气燃料,通过加入一定量的大分子硫磷酯后,己经成为合格的喷气燃料,完全符合喷气燃料的正常使用标准。

清净分散剂通过对喷气燃料中形成沉积物的颗粒物质的中和、分散和增溶,阻止沉积物的生成,从而提高了喷气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清静分散剂与辅助剂配合使用应用于喷气燃料高温条件下比较理想,可以有效提高喷气燃料的高温热氧化安定性。

4.结论

影响喷气燃料热氧化安定性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内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温度、空气、金属以及燃料组成等因素对喷气燃料安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改善喷气燃料热氧化安定性的方法,以便选用合适的添加剂达到改善喷气燃料性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文宾,陈建涛,张克渠. 驻洛阳石化总厂军代表室.影响喷气燃料热安定性的因素分析.军用油料,2002,(2):40-42.

[2]井俊男.石油产品添加剂翻译组译.石油产品添加剂[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3-7.

[3]E.T.杰尼索夫,F.N.柯瓦列夫.常汝揖译.喷气燃料的氧化及其抑制[M].烃加工出版社,2001. 15-17.

[4]毕载俊.国外喷气燃料添加剂使用情况.国外航空油料[J], 1997,(5):35-36.

上一篇: 护士长半年工作总结 下一篇: 企业新员工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