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建设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6 15:56: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校师德建设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校师德建设总结

篇(1)

(一)选择最佳跟踪审计模式 就常规做法而言,高校建设项目所遵循的流程为(见图1)。针对此种流程,跟踪审计主要可选用两种操作模式。一是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从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交付、竣工结算进行全过程审计监督;二是阶段性跟踪审计模式。审计人员根据工程项目进展情况,从某个阶段开始介入,如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或是施工阶段开始跟踪。

选择哪种模式,没有固定的限制,理论上说是介入越早,审计效果越好。但在现实中很难操作。第一,审计人员在评价前期决策是否科学方面缺乏专业胜任能力;第二、介入越早。费用越高,效果却并不一定明显。因此,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阶段性跟踪审计模式,应从设计阶段开始介入。

(二)配备跟踪审计工作小组 跟踪审计小组人员的配备至关重要。由于目前高校内审机构在工程审计方面力量均较为薄弱,每当有大型建设项目时,往往需要聘请造价咨询机构。而造价咨询机构的人员几乎全部由注册造价师、预决算编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构成,他们是造价方面的行家,却缺乏审计理论素养,工作中往往不能按审计的思路去对待和解决问题。因此,在组建跟踪审计工作小组时,一定要重视审计组成员的“搭配”,根据实践经验,组长最好由内审机构审计专业人员担任,否则“跟踪审计”就会演变为“跟踪造价”,审计价值无法得到完全体现。

(三)框定跟踪审计主要对象 在高校现行建设管理体制下,参与建设的主体除学校以外,还有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等。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把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作为跟踪审计的对象。由于设计方式往往成为设计单位突破预算的重要关口,因此,将设计单位应纳入跟踪审计的对象。在现行招投标方式下,施工单位在竞争的压力下往往被迫抛出低价,中标以后通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或者是制造机会获取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等途径来获取非法利益,但所有这些伎俩都要先过监理这一关,因此,对监理的监督和牵制也是跟踪审计的重要任务。

(四)确定跟踪审计工作重点 跟踪审计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根据实践经验,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在设计阶段应把握以下三个重点:一是设计单位应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优选,杜绝人情因素;二是严把图纸设计的经济型,合规性,杜绝过度保守的设计方案及设计人员在图纸上做的材料品牌暗号;三是聘请权威专家进行图纸会审,花小钱办大事。

(2)招投标阶段。根据会审好的图纸制作出工作量清单,以招投标方式在社会上公开征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供应商。在确定施工单位时须注意,现行的工程量清单招标实行量价分离,量的风险由甲方承担,因此,提供给乙方的工程量应尽量准确,以减少结算中因量的变化带来造价的增加。跟踪审计人员应根据招标文件及图纸要求审查工程量清单是否完整、准确,发现的问题应在标底答疑时提出来,告知每个投标单位,并对工程量清单做相应调整。同样,对投标单位提出来的问题,应核实并备案,经过确认后作为最终签合同时的工程量清单。在评标过程中,施工单位的现场答疑及承诺,跟踪审计人员应要求其以书面形式记录备案,一旦中标,将写进合同条款。在确定监理单位时,要明确监理的职责和权限,凡涉及工程造价方面的变更与验收,监理方需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甲方工程现场管理人员、跟踪审计人员共同会签,避免监理单位“一手托两家”现象的发生。在确定材料供应商时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甲供材,即校方直接采购,一种是乙供材,即校方委托施工单位先行垫资代为采购,在人手够、财力足的条件下建议采用甲供材的方式,若无法满足条件,则一定要将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后续服务写进合同,以便统一管理。

(3)签订合同阶段。主要审查相关条款是否与招、投标文件一致,特别是一些投标时不考虑但在结算时需调整的项目,如赶工措施费、优质工程奖的计取;在履约过程中出现的变更、签证等该如何处理;如何界定违约及相应的法律赔偿责任等。

(4)施工阶段。施工阶段主要注意三大因素:变更、签证和隐蔽工程验收,它们是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图纸设计深度和广度不够的项目。对变更和签证的审计主要审查理由是否充分、情况是否属实、计量是否准确、手续是否齐全、资料是否完整、与合同有无冲突等。而隐蔽工程验收,由于覆盖后难以复核,是最容易偷工减料、高估冒算的部位,跟踪审计人员一定要深入到施工现场,了解具体施工做法,必要时进行拍摄,做好取证记录,如土方的长、宽、高;水管、电管的型号、材质、品牌、厚度;防水、防潮层的做法等都应详细记录下来。所有的变更、签证、隐蔽工程验收都要经过甲方工程现场管理人员、监理、跟踪审计、施工四方会签后才能隐蔽。

(5)验收交付阶段。验收交付审计分为分部分项验收及总体交付使用验收。首先要注意每一次验收必须通知齐全甲方工程现场管理人员、监理、跟踪审计、施工、设计单位。其次,切不可走过场。要深入现场去看,严把施工图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变更、签证手续是否齐全,隐蔽工程是否属实,相关施工档案资料跟踪审计人员须在第一时间收集齐全,为日后竣工结算做好准备。

(6)竣工结算阶段。竣工结算现在一般都采用“标底+变更”的方法。审核前,首先要熟悉合同和招投标文件,弄清标底范围,明确哪些内容调整设计造价变更,哪些不涉及,再根据现场有关资料,审核工作量计算是否准确,变更部分与现行规定有无冲突,清单子目套用是否正确,规费计取是否合理,甲(乙)供材计价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等。审计过程中,跟踪审计人员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既要客观公正、坚持原则,又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使工程造价得到准确反映。

二、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完善建议

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无现成的法律法规可供依循。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把握工作的尺度,又要最大限度的体现审计价值,以下谈几点体会:

篇(2)

二、抓住重点,自查自纠

针对本次师德师风推进建设的重点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开展自查自纠。

1、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要求班子成员对自己公正廉洁,勤政务实,公开办事制度,依法办学,依法执教,规范办学行为秩序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省。

2、召开教师会。要求我校教师根据工作岗位对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及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情况进行自查自纠。

3、建立师德师风投诉制度。向学生家长公开学校投诉方式,接受学生家长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学校对收到投诉要及时进行自查自纠。

4、开展师德师风家长问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及时给予了处理、整改。

5、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年度考核、晋职晋升、教育教学管理等师资队伍建设的其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们每期都要对教师师德师风情况组织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以家长的满意率作为评先、评优的首要依据。

三、自查自纠情况

1.通过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我校不存在乱收费、乱订资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教师在社会上均有良好的职业形象。

2.存在的问题有:

(1)缺乏主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

(2)工作主动意识不强,爱岗敬业不够突出。

篇(3)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084-03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高校的教育信息化促使学校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技术升级、知识面拓展和教学科研成果进一步创新及提高。如何面对海量的校园信息,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为师生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服务,是高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新挑战。该文据此提出了采用敏捷开发的模式开发高校综合信息资源集成平台的方法,并在实际建设中得以应用。

1 高校信息化现状

在1999年之前,高校扩招的年均增长率都只在8.5%左右,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4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近十几年来,高校的数量以及高校的人数一直在迅速增长,高校信息资源也在爆炸性增长,信息的种类和信息的数量也一直处于一种放养式增长状态,这样大量的信息爆发,使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高校数字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信息量过于庞大――高校内组织种类繁多,各类比赛、活动、讲座琳琅满目,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就犹如一个微缩的社会,高校内师生研究的内容和课题都是比较新颖的,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内诞生众多不同领域的信息资源,在高校信息不断丰富的同时,大大增加了信息资源整合的难度,使收集和整合的工作量庞大,缺少相对完备具体的信息。(2)各类组织信息化建设独立――①大部分学生组织都有自己的一个提供组织内部交流、工作或者提供给组织外部人员了解咨询的一个平台,例如: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由于部分平台的种类不同,平台建设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位置,与其他有关联的组织并无交互,与上下级组织没有上传下达的功能。②学生会,球队,协会、同乡会、青协等不同组织的信息化建设架构以及运营模式不同,这使得信息化集成的领域十分广,不同组织需要不同的标准化建设。③不同组织新资讯的途径不同,有的在QQ群,有的在微信群,信息下发在众多不同的媒介平台,加上这些组织很多都是独立自主的,各自发各自的信息,这导致师生在接收新资讯时会存在极大的困扰,需要同时关注多个媒介平台,而往往他们很难收集全所有的资讯来源,就算他们全部都收集完整,也需要在各媒介平台来回翻阅。师生往往因此会漏掉对自己有用,感兴趣的一些资讯。(3)信息更新速度过快――由于高校信息资源集成平台的建设工作量庞大,平台建设速度远远低于该校信息的更新速度,预期分析又很难估计出完工时候的实践情况,集成平台的建设可能会脱离实际,建设出来的信息集成平台会出现“过时”的现象,甚至由于某些改革的原因,平台刚刚建设完工就无法使用。

2 运用敏捷开发的思想模式建设高校综合信息资源集成平台的步骤

敏捷开发是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在敏捷开发中,信息集成平台在构建初期被切分成多个子平台,各个子平台的成果经过测试,具备可视、可集成和可运行使用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集成平台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扩展其信息涵盖面以及业务能力。

在建设平台架构的时候,应主张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不要过分构建平台的架构。用AM的说法就是,如果你现在并不需要这项额外功能,那就不要在模型中增加它。基于现有的需求,只需要对目前可建模、最需要进行建模的先建模,日后有新增需求时,再一个一个地增加模块,尽可能地保持模型的简单。因为高校综合信息资源过于庞大,我们无法在一开始就准备好一切,也没有必要试图在一开始就建立一个囊括一切的模型。

运用敏捷开发建设高校信息资源集成平台有以下几个步骤:

(1)平台架构设计。建设高校综合信息资源集成平台,应该先将高校内的信息资源进行清晰明确的划分,将高校信息资源划分成若干子模块,然后针对不同子模块建设相应的子平台。在划分子模块的时候要求每次划分属于同等阶级划分,即每次划分得到的子模块之间是并列关系,而且同一阶级不同的子模块间应相对独立,每一子模块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集合体,可以独立成体系,拥有清晰明确的主题,可进行单独数据挖掘,并且每一个子模块可以再进行二次划分,将整个集成平台以“树”的形式展开。根据高校自身特点,由上至下在各阶级模块中运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平台建设,比如在建设A信息集成平台的时候,先将A划分为B、C和D3个子模块,这3个模块属于同等阶级,属于并列关系,B、C和D3个模块都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体。选择其中B、D两个模块进行研究开发,如果子模块可以再进行二次划分,比如B可以再近一步划分为B1、B2、B3 3个二级子模块,而B1、B2短时间内无法收集完全,可以先将B3单独收集完全,先将一个只含有B3的B子模块整合完全,待B1、B2收集完全后,再不断地将它们往B模块内添加。这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建设成一个最基础的、可实际应用的、具有极大可拓展性的集成平台。

(2)模块信息收集。由于高校信息放养式的增长,高校信息资源大致可分为两类――属性类与资讯类。①属性类多为固定信息,其中又可以划分为已整合的与未整合的,比如学校学生会,属于属性类中的已整合信息资源,这类信息资源大多已经系统的整理过,甚至具有自己的一个信息管理平台,面对这种已整合的固定信息,笔者认为大胆的原封不动的套用镶嵌是最好的方法,在建设平台前期,人们往往难以面面俱到的对每一个信息体进行需求分析,而组织内自发形成的整合信息资源必定是最适合该组织自身发展的,直接套用镶嵌是最简单而又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比如校内选修课指南,全校各类球队活动信息以及通讯路等,大多因为处于无组织管理的信息资源,属于属性类中未整合的信息资源,这类信息缺乏统一的管理,多数资料都未知,处于散乱未集成状态。笔者认为,在收集这类信息资源之前,应当明确收集目标,根据既定属性或标准,将这些散乱的信息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制定划分的标准,是这类型信息收集的重点。②高校内各类比赛活动以及最新的一些新闻,则属于资讯类信息,这类信息需要信息源的积极配合,这部分模块离不开各组织的支持与配合,开发人员需要积极、主动地与资讯类信息源进行沟通交流,将平台集成功能的预期成效告诉他们,让信息源宣传者感觉到将信息主动传到该平台是有利于信息的传播,这一点与美团外卖的经营模式较为相像,积极的沟通让最新资讯自己找上门是最有效也是唯一的办法,而人为的收集必定会降低资讯的时效性。

(3)信息处理与美化。运用敏捷开发的模式进行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其重点在于其集成的能力,多处应用借用引用集成方式,在信息的理过程中,不应过多改动信息本身。在信息处理与美化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平台的建设,更多的只应该是提供一个集成平台,让众多子模块在集成平台内自由发展成各具自身特色的一个节点,而平台起到的应该是一个监管集成以及宣传的作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平台服务对象的用户体验,在模块布局以及导航栏的引导设置上,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能够在一个很赏心悦目的状态下,很轻松就能找到目标信息。

(4)信息与归档。由于多模块的建设模型,基于B/S结构,依托网站建立集成平台,网页设计采用div布局+CSS样式,大大减缩页面代码,减少开发所需时间,而且强大的控制和排版布局能力,便于各模块的重新组合。而且其表现和内容可以分开,我们可以将设计部分单独放在一个独立的样式文件中。通过CSS控制,我们可以在下载页面时按照树的特点,先加载出一级菜单,再加载二级菜单,这有助于用户快速找到其查询目标。

3 结语

篇(4)

师德对国家、社会和民族均有着深远的意义。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其用来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否正确。高校师德建设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传统师德定位的局限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其义不谋其利”,这些话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师德的理解和期望。传统师德的定位是:为人师表、乐于付出和无私奉献。这一理解存在局限性,它忽略了教师也是现实中的个体,忽略了教师正当的利益诉求,导致教师虽享有高尚的称号,却在个体价值与其他利益的冲突中处于尴尬境地。广大教师面对传统意义上的师德无所适从。

二、高校与教师利益共融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

1.师德建设之于高校的意义

高校师德的灵魂是爱,教师要以饱含师爱的教育,以心灵浇灌心灵,以生命感动生命。师德的核心是责任,责任是教师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担当,是对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忘我坚守。注重高校师德建设,要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强化责任担当和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之心,用爱和责任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高等院校承载着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任,良好的高校师德建设环境能够培养更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加强高等学校师德建设,能够推动高校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2.师德建设之于教师个体价值实现的意义

调查显示,高校师德情况总体较好,且多数教师能够做到敬业爱生和教书育人。但是,师德建设中缺乏人本关怀,教师个人付出与个体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难以平衡。约半数教师对工资待遇、工作压力和社会认同感到无奈。完整的师德规范,包括义务和权利的双重规定和尊重。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义务,也要关注教师权利。首先,应明确教师也是有自我价值追求的个体。其次,要关注教师的情感和个体价值追求。完善的师德建设应使公众对教师行业抱有合理期望,对教师的人格期待回归理性。最后,学校和社会应理解和支持教师的个体价值。这样既能充分认可教师的付出,还能提升教师的幸福感,进而激励教师更加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和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从而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多贡献。总之,要给予教师人本关怀,尊重和满足教师的个体价值追求,提升教师的幸福感,这是高校师德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师德建设之于高校与教师利益共融的意义

教师和高校的发展唇齿相依,共生共存。学校为教师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文化环境,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了包括师德建设在内的学校文化。加强高校师德文化建设,具体来讲,在学校和学生的权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要关注教师的工资待遇,使其免于经济困扰,能够潜心进行教学和学术科研;还要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压力和科研压力,使其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优化教学效果,激发科研创造力;也可通过“我最喜爱的老师”等学生评选活动,增强教师职业自我认同感,提升教师职业自豪感,使其获得学校、学生和公众的理解、支持和尊重。师德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兼顾教师个体的价值追求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教师实现人生追求中“利我”与“利他”的双赢,解决师生之间、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利益矛盾,促成教师与学校的和谐发展,进而激发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校的教育事业。

三、总结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评价者,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主体力量,所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必须从根本上反思和调整大众对师德的传统认识,探索高校与教师利益共融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为师德建设创建具有人文关怀的文化环境,使教师与其所在高校和谐发展。

作者:高红霞 杜捷 张兵 单位:淮海工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一、急功近利———师德建设的缺失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中国经批准有学历授予权的民办高校数由42所增长到1300所,增长了约30倍;在校生数由约7万人增长到680万人,增长了约97倍。民办高校是公立高等教育的补充,但在办学形式、经费筹集、社会联系、评估体系等方面与公立院校有很大不同,甚至一些投资者认为投资教育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率才兴办学校,单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办学投资重视资金的投入与回报无可厚非,但是从中国民办高校教育的长久发展来看,急功近利的办学方针是民办院校师德建设的最大纰漏。在社会转型时期,急功近利的现象很是普遍,教育界也不能幸免,前有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绩效考核和师德挂钩”的规定,后有2014年海口市“师德考核不合格,撤销教师资格”的硬性要求。一分为二地看,这一方面说明教育界求发展求成效的急切之心,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队伍的对品德建设的缺失。我们不难理解民办高校管理部门的压力,但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很难持久,最终要么走入“运动式治理”的怪圈,要么沦为摆设被底下教师的形式主义架空。师德本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师德败坏,不但不应该拿到绩效工资,而且还应该从教师的队伍中清理出去。我国民办学校有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应该立足于现状及时总结经验,根据实际需要滚动式发展。为了更大的利益,开展生源战、规模战,资本战、广告战来吸引生源,不如从师德建设入手,抓好教学,这也是民办高校屹立于中国社会转型发展浪潮的根本支柱。

二、以人为本———重构民办高校师德建设

“以人为本”的强调的是人的重要性,尊重教育中的“人”,注重理解和沟通,以高素质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为中心,把师德建设与民办高校的发展目标相融合,把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实施,改变为教师自觉遵守和执行,这是对德行教育的升华。在教育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建设与提高多是以办学规模、教育资源、就业率的增长为衡量标准,无论是数据也好,外部环境也罢,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保障的是人全面发展。人是建设与提高的根本目的,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人的重视与尊重,为了建设而建设,为了提高而提高,这些举措导致了如今师德建设过于急功近利的浮躁现象,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是人,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品德修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决定了在教师道德建设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社会转型时期,对于如何进行师德建设有很多元化的举措,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内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民办高校的师德建设来说,“以人为本”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以学生为本。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教师师德建设成果的最大获益者,也是师德评判的最直观的观察者,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抓住教育的核心步骤,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对接。第二,以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也是师德建设的主体,以教师为本是指在抓绩效、抓就业、抓教学等这些硬性指标的同时,多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以行业内的标杆人物带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真正实现“尊师重道”。第三,以人文为本。人文是教育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体现了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理念。创造一个以人为出发点的教育环境,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营造出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使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总体来看,高校的师德建设正在朝着更加完善和优良的方向发展,这也是社会转型整体趋势的体现。针对民办高校转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的“以人为本”只是举措之一,虽并不全面,但从高校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对于师德建设还是民办高校立足于教育之林来讲,都是十分有建设意义的。只有认清社会转型阶段的现状,针对这个时期师德建设的复杂性、多变性和艰巨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才是德育先行的根本。

作者:杜洋 李益忆 单位: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

篇(6)

一、概述

(一)高校师德建设

高校教师不仅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也带着培育高素质高品德人才的责任。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才能促进高校学生的品德端正。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是个人道德水平和内在品质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根据对高校队伍的道德要求规范明确指出,“高尚师德”是高校教师的首要建设标准。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理念模糊、学风浮躁、教学敷衍、学术不端、言行失范以及育人意识浅薄等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亟待解决,需要通过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开展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二)音乐与道德建设的联系

作为一种非常典型的文化和艺术形式,音乐在不同的方面和层次都表现出独到的价值,其中音乐与道德的关联一直以来都十分紧密。马丁路德金曾说“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音乐被誉为是道德建设的源头,为道德建设提供“道德因子”,另一方面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工具,具有道德规范、道德宣传和道德教化等作用。而关于音乐与道德建设的联系研究,实际上完成了音乐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可能性论证。

二、音乐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一)音乐提供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容

因为作为人类思想和精神力量的载体,能够承载多样性的题材。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音乐曾经承载了革命思想、追求进步和文化追求的多种理念,而高校师德建设依然可以将音乐作为载体,反映高校师德建设的具体内容。例如歌颂教师品质的《好大一棵树》、《教师礼赞》以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音乐作品,能够提高高校教师对于自身道德的关注。这些在作品中所传达的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音乐作品完成了高校师德建设内容的承载和具体表达。

(二)音乐促使高校教师追求道德提升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中,“修身立德”是建设的根本。音乐通过夜的旋律传到给人积极向上向善的经验,而促使人净化心灵,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实际上在高校师德建设中,音乐可以帮助教师抒感,高校教师工作本就相对繁琐,而音乐通过旋律能够帮助教师镇定心灵,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为开展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奠定基础。其次,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与道德是不可分割的精神体验,因此一般认为具有较高审美情趣的人会具有较高的道德标准,而音乐通过教师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能力,能够从内而外的实现对教师的道德教化,从而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标准。具体来说,高校教师在优美、柔和且富有审美情趣的音乐作品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对美的追求,继而陶冶情操,开始在自然而然中提高师德水平,并且从内心深处认可师德培养的重要性。

(三)音乐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柔和的教学工具

音乐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师德水平。音乐是一种柔和而深沉的感知形式,往往能进入人的内心进行深层次的打动。高校教师本身个人文化素质较高,因此很难接受形式生硬和说教明显的道德教育,如果开展填鸭式或命令式的师德教育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引起高校教师对师德教育的反感。但是音乐本身是一种比较高雅的形式,与高校教师的日常喜好有结合点,同时这一形式又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更加容易被高校教师接受,从而提供了高校教师师德教育的工具。具体来说,在开展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时,可以在课堂中引入音乐教学作为开场,令其发挥类似开始瑜伽运动前进行音乐冥想的功能,帮助高校教师进入平心静气的教学状态。其次,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时,可以将音乐赏析等作为作业内容,通过较为优雅的形式完成高校教师对师德建设的认知训练。

(四)音乐提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动力

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中,自我激励是师德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教师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向上的道德示范,才能够引导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性格。音乐具有培养人性格的优点,柔和的音乐能够按捺浮躁的性格,而激情洋溢的音乐能够生活和教学工作中失败带来的压力。高校教师本身的工作强度相对较大,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同时也有一定的科研任务,因此通过音乐的正面激励和促进,能够为高校教师开展师德建设奠定一定的精神基础,并提供源源不断的情感动力,帮助教师培养出乐观向上,艰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为教师进行师德教育的示范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在教师心烦气躁的时候,如何的催眠曲和安定性的音乐能够帮助高校教师收敛心神,平复心情,进而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道德水平。其次,教师在遭受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和失败时,可以通过聆听激昂性的音乐来提振士气,克服生活和工作中遭遇的挫折,从而为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示范。

(五)音乐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提供考核依据

高校师德建设如何开展考核一直是教育的难点所在,这是因为道德教育不仅需要知识储备、理解什么是具体的师德表现和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等“硬核知识”,更需要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践行师德教育。然而,如何在实践中考核高校师德建设的效果,一直以来存在量化困难的问题。因为高校教师往往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来填写相关的问卷和答卷,但这样的结果反馈的意义不大,其伪装性也相对明显。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反映高校教师师德情况的考察方式。而音乐就是不错的选择。这是由于音乐本身必须要道德,只有兼具艺术道德的人才会具有更高的音乐赏析水平和能力,而音乐的表演者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修养方可进行。因此从这个层次来看,音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教师的师德现状。具体来说,首先在进行教师师德建设之初,可以通过音乐问卷填写等方式来了解教师目前音乐欣赏类型和音乐欣赏水平,从而得出教师的艺术修养和道德修养。其次,在师德建设的考核的过程中,可以引入音乐赏析题和音乐内容分析题目,由于这样的题目往往没有标准答案,也不是绝对的“硬核知识”,因此可以比较隐形地得出高校教师的音乐欣赏水平和真实的师德水平。

篇(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23-02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相比,教师应具备更高的素质,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目前,高校教育正面临着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折,新时代制高点上的高校师德建设也更应符合时代要求,在高校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师德建设。

一、以人为本师德理念的具体内涵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综合体现,是教师素质的组成部分,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良好的师德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前提,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坚实基础。只有教师德才兼备,方能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高校德育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理论根源。以人为本具有三层基本含义:其一,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发展中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其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其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把人作为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将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贯穿和渗透于师德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既不能离开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来抓师德建设,也不能脱离师德建设去空谈师德理念。

二、以人为本进行师德建设的意义

教师的地位和职责决定了师德在高校德育体系中处于首要的核心地位,因此,衡量一个高校的德育状况,首先要看其师德建设状况。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师德标准来说,当今的师德建设应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在辩证地继承、借鉴古今中外师德中一切有价值的信息的基础上,取其精华,经吸收和创新,总结出推进新时期的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1.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众所周知,大学时代是人一生中极其重要、对以后的人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时期,而这一时期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与学生健康、全面、和谐成长息息相关。在高校教育中,教师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修养具有强烈的凝聚、导向和激励作用,融汇与引导着教育活动的诸要素,并激发其特有的教育潜质,使它们融合成交叉互补的整体的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但全面的教育并不是德、智、体、美等教育诸要素的简单相加和机械的运作。它强调的是各育人要素配置恰当合理,并融合成系统的整体的有机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全身心与全人格得到培育和养成。

2.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环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发展。在所有教育资源中,人才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育就是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新时期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师德建设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高校师德建设

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以人为本,真正实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人才和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领域中领先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双重任务,高校教师是实现双重任务的主体。只有广大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才能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人为本,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充分发挥榜样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加强师德修养,用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铸师魂,塑师德,强师能,树师表,弘扬正气。

2.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师德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校园文化建设的校风、教风、学风中的丰富的师德内容,有许多是通过具体的职业行为来体现的。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在工作竞争中做到合情、合理、公平、公正、团结、协作等。因此,学校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对教师的引导,强化责任意识、育人观念,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崇高的精神境界,把加强师德修养变成广大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在需求,以完美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教育学生,促其健康成长。大学既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是影响大学以及整个高等教育发展进步的核心问题,又是影响教师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受市场经济中的一些负面影响,高等教育的某些方面出现较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健康进步的大学精神面临严峻考验,这也对高校师德建设造成严重影响。高等学府是学术圣地,不谈学术,无以办大学;不讲学术标准和操守,则无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就无从谈起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办高水平大学。因此,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必须要营造严谨笃学氛围,注重学术与学风建设,坚持学术标准与公正、平等,让严谨、科学、进步的学风成为学校的主流。

3.建立健全监督体制,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构建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还必须建立健全监督体制,采用切实可行的制度给予保证,使师德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具体而言,高校师德建设要建立起教育、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制度体系。一要加强教育,营造良好风尚。学校及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长效教育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克服形式主义。要充分开展切近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大力推介先进典型、弘扬高尚师德,努力形成人人重师德、讲师德、守师德的良好风尚。二要强化监督,健全评价机制。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要及时掌握教师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定期对师德建设进行督查,建立健全民主、公正、透明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师德师风考评,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机制。三要依法管理,完善奖惩制度。师德建设必须赏善罚恶,既要表彰先进,发挥物质和精神奖励的刺激作用,又要依法办事,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师德失范现象查处和相关责任人员惩戒。

参考文献:

篇(8)

(一)缺乏坚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职业幸福感不强

民办高校办学时间较短,师资队伍在虽然数量上增长较快,但教师在职业道德领域的提升方面还略显薄弱。部分教师并未真正理解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对教师职业的“传道、授业、解惑”缺乏认同感,仅仅把从事教育教学、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作为一般的职业,简单的归类为一种谋生的方式。因此,教师对日常的教书育人工作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和幸福感,缺乏奉献精神,更多的关注物质利益和自我满足,服务意识淡漠,由此也致使教师队伍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影响学生、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疲于学术科研,管理模式陈旧,创新意识不足

民办高校受自身办学特点的影响,部分教师缺乏应有学术科研意识,疲于钻研业务,缺乏对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的认同和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方法陈旧,缺乏创新和改进,教育教学的时效性较差,学生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同时,民办高校相当一批教师属于外聘模式,不少教师安于现状,机械式地完成教学任务,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另外,从事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行政人员,对当下学生的特色认识不足,坚持旧的管理模式和思路,难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出现突况往往表现的手忙脚乱。

(三)纪律意识淡漠,自我约束力不够

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够,忽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纪律意识淡漠。部分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中,言行举止出现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相违背的情况,冲击学生的思想,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还有部分教师课堂纪律意识较差,迟到早退,授课过程中流露出反政府的负面情绪和思想,导致课堂纪律混乱。更有甚者,物质利益大于一切,私下进行违背师德的各种交易。

(四)教书育人的热忱不够,责任感淡化

民办高校的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受民办高校的性质、社会认可度的影响,对学校本身的忠诚度不够,把当前的工作作为跳板或过渡,过多注重个人利益和自我发展,只顾“小家”,忽视“大家”。另外,对学生的教书育人过程缺乏热忱,部分教师把学生作为自己的劳动对象,仅仅履行“教书”职责,片面的完成教学任务,忽视“育人”环节,与学生日常交流甚少,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漠不关心,这样,教书与育人环节未能很好的结合,不仅难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热情配合,同时也无法准确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动向和突发问题,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二、影响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因素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

首先,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不断发展,当下各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使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强烈冲击,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人们普遍关注物质利益和短期利益,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这类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可避免地冲击着各大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自身办学时间较短,文化底蕴不足,更加容易受到冲击;与此同时,民办高校虽然在规模和数量不断壮大,但由于自身体制与公办院校的差异,办学时间短、社会影响力不高导致其社会认可度不高。“体制上的原因使得民办高校的教师相较于公办高校的教师缺乏被认同感,”[1]价值观念受到更大的挑战,对自身职业更容易趋于利益化,从而导致了民办高校教师思想和行为的失衡,最终影响民办高校师德的建设。其次,民办高校自身的局限性。民办高校不受国家财政支持,独立办学,教师社会地位、待遇、保障机制等方面较之公办高校教师低,压力较大,稳定性较差,普遍缺乏归属感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师德意识淡薄,在日常的工作和教学过程中缺乏热情和鼓舞,直接影响民办高校的师德建设。同时,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比例大,经验不足,自律性欠缺,在言行上往往存在一定偏失;固定教师比例小,外聘教师比例大,教师队伍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长久的敬业精神不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队伍层次结构和不稳定性直接影响民办高校师德状况。第三,民办高校在师德建设方面的道德评价保障机制不健全。民办高校由于发展速度较快,往往过多的关注学生生源的录入、办学成本、教师队伍数量的增长等方面,而对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才轻德,没有建立合理的道德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在师德考核中缺乏量化指标,职称评审、优秀教师评选中往往只重科研和学历等可见因素,造成教师重学历、重科研而轻师德。”[2]另外,民办高校受国家政策和办学特点的限制,对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保障机制也不完善,师德建设成本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师德建设的水平。

(二)内部因素的制约

首先,部分民办高校教师个人道德素养有待提高。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所占比重大,教育教学经验不足,教师岗位意识模糊,自身角色把握不到位。“一部分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只教书不育人,只顾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课堂内外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3]这部分教师往往忽视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导向存在偏失,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民办高校的学生对师德建设的影响。民办高校学生生源相对公办高校质量不高,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态度懒散,人生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与此同时,不少民办高校学生家境优越、家庭社会地位高,这样学生自身素养不高却明显优越感十足的状况对于从事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教师产生了极大的考验,如何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在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师德熏陶,这也对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探讨

(一)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舆论环境

“加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的外部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和保障民办教师的合法权益。”[4]首先,国家要从制度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民办高校的全方位宣传,营造健康公正的教育环境,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与此同时,更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从教师的社会地位、编制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的同等待遇,这样使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认可度提高,对民办高校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把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作为终身职业,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掌握主动,充满热情和动力,为民办高校师德建设水平的提高提供重要保障。另外,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下功利化思想的普遍存在,社会要从各个领域营造健康和谐的舆论氛围,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给民办高校师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民办高校内部要加强党建工作,改进民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师德舆论环境,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加大师德理论、师德规范等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学习、培训和监督考核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二)学校层面的构建

民办高校不仅要在规模和数量上有所发展,同时也要加大教师队伍质量的培养和建设,这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提高民办高校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的所在。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提升业务技能,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平,在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教书与育人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应建立和完善促进师德建设的政策和制度,通过一系列体系化的措施对师德建设予以引导和构建。首先,民办高校加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最初的教师招聘环节就要把师德作为一项考核指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责任重大,不仅仅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更要有优良的品质,热爱教师职业,了解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各环节能够做到为人师表;对已录用的教师队伍进行专门的岗前师德教育培训,使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有系统性的了解和认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定期开展教师师德培训和经验交流,根据时展和学校、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自我提升;民办高校之间、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之间加强师德建设方面的交流,汲取不同院校的经验教训,及时更新观念,明确师德要求,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其次,民办高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科学的考核机制对促进教师师德的不断完善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民办高校要根据相关规定和学校自身和教师队伍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师德考核体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学校考评、教师互评、学生考评的角度,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技能掌握及创新、爱岗敬业状况、纪律意识等各方面量化考核,同时,把教师师德考评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晋升的重要依据,约束教师师德水平。第三,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制定监督制度和处理措施。“监督机制对教师的师德状况起着督促和制约作用,因此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要有良好的成效必须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5]民办高校根据各校特色,吸取其他院校优秀经验,制定相关的监督措施,并予以落实。例如,监督机构建立教师档案,要不定时对教师师德情况抽查,通过与教师本人的交谈、学生的了解教师师德情况,对违反师德的教师作出评议并警示等。第四,完善师德评价的激励机制。民办高校要制订出符合本校特色和实际的师德考评方法和激励措施,在完成正常的考评、监督环节后,对各教师予相应的奖惩,民办高校可以通过评选先进模范典型的方法,对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优秀教学成果的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和奖励,授予相关的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树立典型模范的引导,鼓舞他人,营造良好的舆论激励氛围。

篇(9)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55-02

[作者简介]杜洋(1988―),女,河南南阳人,硕士,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助教;李益忆(1990―),女,河南灵宝人,硕士,三亚学院管理学院助教。

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虽然总体是积极向前发展的,但是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把握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对于研究中国民办高校的师德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期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机构,更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时间、办学经验和办学资源的限制,使得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有所缺失,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一、内外兼修――教书育人德育先行

作为教育的对象,学生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作为一名教师,教书和育人同样重要。要想“育人”首先要以德服人,德行的高低虽然不是评判一位教师好坏的唯一标准,但绝对是重要的标杆之一。在培养学生品德和修养的关键时期,在培养大部分学生社会化的最后一站,高等院校的教师的师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传统教育受到了外来文化浪潮的冲击,“内外兼修”在当代人看来似乎是没有必要的,学会包装自己似乎比提升内在的修为更为重要,这其实是当代人太过浮躁的表现。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培养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任,在工作和生活中,着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道德修养,不断给予学生“正能量”,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获得学生的尊重和好感,从而增强教师的威信和影响力,这种威信和影响力将促使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在给学生授课时,在着重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这些行为和修养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挑战创新、吃苦耐劳的心态和精神状态,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些都是德育先行的表现。

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相比,更应该注重德育建设,因为公办院校是由国家出资兴办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民办院校是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的,在中国的传统教育认知中,保障性偏低,因此,民办院校的教师只有做到内外兼修的同时德育先行才能做到以德服人。

二、急功近利――师德建设的缺失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中国经批准有学历授予权的民办高校数由42所增长到1300所,增长了约30倍;在校生数由约7万人增长到680万人,增长了约97倍。民办高校是公立高等教育的补充,但在办学形式、经费筹集、社会联系、评估体系等方面与公立院校有很大不同,甚至一些投资者认为投资教育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率才兴办学校,单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办学投资重视资金的投入与回报无可厚非,但是从中国民办高校教育的长久发展来看,急功近利的办学方针是民办院校师德建设的最大纰漏。

在社会转型时期,急功近利的现象很是普遍,教育界也不能幸免,前有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绩效考核和师德挂钩”的规定,后有2014年海口市“师德考核不合格,撤销教师资格”的硬性要求。一分为二地看,这一方面说明教育界求发展求成效的急切之心,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队伍的对品德建设的缺失。我们不难理解民办高校管理部门的压力,但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很难持久,最终要么走入“运动式治理”的怪圈,要么沦为摆设被底下教师的形式主义架空。师德本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师德败坏,不但不应该拿到绩效工资,而且还应该从教师的队伍中清理出去。我国民办学校有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应该立足于现状及时总结经验,根据实际需要滚动式发展。为了更大的利益,开展生源战、规模战,资本战、广告战来吸引生源,不如从师德建设入手,抓好教学,这也是民办高校屹立于中国社会转型发展浪潮的根本支柱。

三、以人为本――重构民办高校师德建设

“以人为本”的强调的是人的重要性,尊重教育中的“人”,注重理解和沟通,以高素质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为中心,把师德建设与民办高校的发展目标相融合,把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实施,改变为教师自觉遵守和执行,这是对德行教育的升华。在教育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建设与提高多是以办学规模、教育资源、就业率的增长为衡量标准,无论是数据也好,外部环境也罢,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保障的是人全面发展。人是建设与提高的根本目的,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人的重视与尊重,为了建设而建设,为了提高而提高,这些举措导致了如今师德建设过于急功近利的浮躁现象,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是人,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品德修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都决定了在教师道德建设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社会转型时期,对于如何进行师德建设有很多元化的举措,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内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民办高校的师德建设来说,“以人为本”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以学生为本。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教师师德建设成果的最大获益者,也是师德评判的最直观的观察者,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抓住教育的核心步骤,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对接。第二,以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也是师德建设的主体,以教师为本是指在抓绩效、抓就业、抓教学等这些硬性指标的同时,多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以行业内的标杆人物带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真正实现“尊师重道”。第三,以人文为本。人文是教育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体现了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理念。创造一个以人为出发点的教育环境,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营造出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使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总体来看,高校的师德建设正在朝着更加完善和优良的方向发展,这也是社会转型整体趋势的体现。针对民办高校转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的“以人为本”只是举措之一,虽并不全面,但从高校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对于师德建设还是民办高校立足于教育之林来讲,都是十分有建设意义的。只有认清社会转型阶段的现状,针对这个时期师德建设的复杂性、多变性和艰巨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才是德育先行的根本。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68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历史进程中,受文化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在高校师资队伍中出现了个别教师师风不严、教风不振、学术腐败等师德乱象。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检视当下高校师资队伍中出现的新问题,探寻当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新举措。

1 当下我国师资队伍中呈现的新问题

第一,思想观念退化,政治倾向淡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师德的灵魂,思想政治工作决定着高校师德建设的方向。深究当下高校教师师风、教风和学术腐败乱象的根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部分高校教师思想观念退化,政治倾向淡化。

第二,敬业精神弱化,职业认同降低。“对生命及其精神的独特价值取向即生命精神,教师的生命精神首先在于对职业的认同、敬重,甚至奉献。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下,高校部分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仅仅看成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未把它看作是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

第三,功利主义抬头,学术风气浮躁。“少数教师不能妥善处理‘义’和‘利’关系,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道德准则淡漠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减退了,甚至代之以狭隘的功利原则来对待自己的事业和工作。”[1]

第四,育人意识淡薄,师表形象不彰。“有些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在日常的教学工作活动中出现了教学敷衍了事、方法简单、对待学生态度冷漠、全然不顾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切身体验等现象。如上课迟到或早退,上课前不认真备课或不备课,上课时着装不整齐,甚至无精打采、瞌睡连连等,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师表形象。”[2]

2 当下我国师资队伍中呈现的新问题原因剖析

第一,社会环境消极因素的影响。“从客观上看,既有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和利益多样化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冲击,也有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对教师传统道德观念的冲击。”[3]许多教师只看到市场经济功利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奉献的一面,把自己纯粹置于一个社会经济人的位置,而忘记自己首先是一名人民教师。

第二,高校师德教育管理的不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师德建设的运行监督评价机制乏力。在人才引进、职称评聘、人才培养和使用中存在重才轻德现象,过度注重职称、学历,而忽略了道德素质的考核,教育管理中的价值偏颇导致了教师的角色模糊、教师人生理想的淡漠。

第三,高校教师师德自觉的缺失。同志在《矛盾论》中阐述:“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决定外因,高校教师师德自觉的缺失是当下高校师德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总的来说,高校师德乱象丛生,不管是对国家社会、高校以及高校教师本身,都有其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只是在不同的视角下,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相互转化。因此,探究高校师德乱象产生的根源,应当将探究维度和深度相结合,建立立体原因探究模型,并不能割裂各维度、各层面的相互联系。

3 当下我国师资队伍建设举措

学者们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的对策举措,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解放了高校师德建设思想,拓宽了工作思路,提供了工作方法和师德实践路径,笔者认为,可以从国家和社会层面、高校层面、教师层面探索当下我国师资队伍建设举措。

第一,国家和社会层面。

以“以德治国”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国家应大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努力在社会上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良好气正,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各方面待遇,对教师的劳动予以充分的肯定,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4]

第二,高校层面。

首先,师德需要建设。高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健全师德建设领导机制和师德激励监督机制。其次,师德需要教育。“坚持开展师德宣传和培训教育。要形成一整套专门的师德规范宣传教育制度体系。”[5]再次,师德氛围需要营造。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广大师生理想的精神家园。

第三,教师层面。

首先,加强师德修养,强化自律机制。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为人师表,提高师德水平,通过高尚的情操、无私的行为、严谨的治学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和激励学生。其次,加强自我学习提高,促成全面发展。高校教师追求全面发展,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其内在和外延的相关问题如抽丝剥茧一般呈现出来。对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学术研究,不仅是完善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体系的需要,也是夯实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实践要求。

参考文献:

[1][4]葛晨光.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87-89.

[2]黄美蓉,张元,丁三青.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J].教育探索,2013,(1):38-39.

上一篇: 车队工作计划 下一篇: 养老院可行性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