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02 16:38: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篇(1)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1~4题。

1.读图判断,秦岭—淮河线大致是哪两大地区的分界线

A、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D、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A、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B、一年平均气温的0℃等温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

3.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大致是

A、东西B、南北C、东北—西南D、西北—东南

4.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

5.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理位置十分优越B、与内地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

C、工业多属加工工业D、都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读右图,回答6~7题

6.图中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A.种水稻B.种小麦C.种油菜D.种牧草

7.一般来说,这种生产方式多见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8.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B、温度较高C、纬度较D、海拔较高

9.西北地区由东往西依次是草原、草原荒漠、荒漠,主要原因是

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

10.北京的气候特征是:()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多雨

C、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D、全年炎热干燥

11、台湾资源丰富,是我国美称最多的省份之一,下列美称不属于台湾的是()

A、海上米仓B、东方甜岛C、东南盐场D、海上花园

12、全国十大旅游景点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A.秦始皇陵兵马俑B.避暑山庄C.布达拉宫D.黄山

13.亚洲的淡水湿地是()

A、松嫩平原B、东北平原C、辽河平原D、三江平原

14、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

15、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

A、冬小麦、大豆、棉花B、春小麦、花生、甘蔗

C、春小麦、大豆、甜菜D、冬小麦、谷子、甜菜

16.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位于我国的哪个地区()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

17.下列人文景观主要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A、水乡人家B、窑洞C、蒙古包D、葡萄晾房

18.长江中下游平原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水的灌溉B、雨热同期且地势平坦C、纬度位置好D、地势平坦

19.我国的城市群在()

A、长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C、环渤海经济圈D、辽中南工业圈

20.下列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点的是()

A、西湖B、苏州园林C、周庄D、颐和园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21.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读下图及有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然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______________海峡,该海峡西岸是_________省。台湾岛东临_______洋,南面是________海。

(2)台湾岛上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峰为______,平原主要分布在_______部。

(3)关于台湾岛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祖籍以广东.广西为主B、以广东风俗习惯为主

C、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D、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22.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黄土高原范围:东起B山脉,西至D。

包括A________省和B_______省的全部,E_______是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

(2)图中为延安市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气候原因是:。

(3)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特色的民风民俗,请你列举一例“黄土风情”:。

2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9分)

⑴下列字母代表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A、B、C、D、

⑵你生活的区域是:(写字母),说出你所生活地区的气候特点,。

⑶具体说丙是我国的(山)⑷丁是我国的(河)

24.下图是x疆地形分布图,右图是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6分)

(1)x疆地形的分布特征是与(填地形类型)相间分布。

(2)x疆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水源丰富的绿洲分布在盆地的(边缘或内部)和部分沿河地区。绿洲边缘地区的环境非常脆弱,若不合理利用,很容易导致土地化和盐碱化等生态问题。

(3)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轮南位于盆地,该工程的实施给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

(写一条即可)。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CAADABAAA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ADCCBABAD

二、综合题

21、(1)台湾海峡,福建省,太平洋,南海。

(2)山地,玉山,西部。

(3)C

22、(1)太行山,乌鞘岭,山西,陕西,黄河

(2)夏季雨水集中多大雨暴雨

(3)信天游白羊肚头巾窑洞

23、(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篇(2)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1~4题。

1.读图判断,秦岭—淮河线大致是哪两大地区的分界线

A、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D、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A、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B、一年平均气温的0℃等温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

3.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大致是

A、东西B、南北C、东北—西南D、西北—东南

4.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

5.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理位置十分优越B、与内地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

C、工业多属加工工业D、都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读右图,回答6~7题

6.图中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A.种水稻B.种小麦C.种油菜D.种牧草

7.一般来说,这种生产方式多见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8.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B、温度较高C、纬度较D、海拔较高

9.西北地区由东往西依次是草原、草原荒漠、荒漠,主要原因是

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

10.北京的气候特征是:()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多雨

C、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D、全年炎热干燥

11、台湾资源丰富,是我国美称最多的省份之一,下列美称不属于台湾的是()

A、海上米仓B、东方甜岛C、东南盐场D、海上花园

12、全国十大旅游景点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A.秦始皇陵兵马俑B.避暑山庄C.布达拉宫D.黄山

13.亚洲的淡水湿地是()

A、松嫩平原B、东北平原C、辽河平原D、三江平原

14、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

15、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

A、冬小麦、大豆、棉花B、春小麦、花生、甘蔗

C、春小麦、大豆、甜菜D、冬小麦、谷子、甜菜

16.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位于我国的哪个地区()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

17.下列人文景观主要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A、水乡人家B、窑洞C、蒙古包D、葡萄晾房

18.长江中下游平原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水的灌溉B、雨热同期且地势平坦C、纬度位置好D、地势平坦

19.我国的城市群在()

A、长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C、环渤海经济圈D、辽中南工业圈

20.下列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点的是()

A、西湖B、苏州园林C、周庄D、颐和园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21.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读下图及有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然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______________海峡,该海峡西岸是_________省。台湾岛东临_______洋,南面是________海。

(2)台湾岛上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峰为______,平原主要分布在_______部。

(3)关于台湾岛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祖籍以广东.广西为主B、以广东风俗习惯为主

C、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D、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22.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黄土高原范围:东起B山脉,西至D。

包括A________省和B_______省的全部,E_______是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

(2)图中为延安市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气候原因是:。

(3)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特色的民风民俗,请你列举一例“黄土风情”:。

2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9分)

⑴下列字母代表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A、B、C、D、

⑵你生活的区域是:(写字母),说出你所生活地区的气候特点,。

⑶具体说丙是我国的(山)⑷丁是我国的(河)

24.下图是x疆地形分布图,右图是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6分)

(1)x疆地形的分布特征是与(填地形类型)相间分布。

(2)x疆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水源丰富的绿洲分布在盆地的(边缘或内部)和部分沿河地区。绿洲边缘地区的环境非常脆弱,若不合理利用,很容易导致土地化和盐碱化等生态问题。

(3)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轮南位于盆地,该工程的实施给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

(写一条即可)。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CAADABAAA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ADCCBABAD

二、综合题

21、(1)台湾海峡,福建省,太平洋,南海。

(2)山地,玉山,西部。

(3)C

22、(1)太行山,乌鞘岭,山西,陕西,黄河

(2)夏季雨水集中多大雨暴雨

(3)信天游白羊肚头巾窑洞

23、(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2)北方地区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秦岭

(4)淮河

篇(3)

一、选择题(单选,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 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是:( ) A.停表 B.温度计 C.天平 D.弹簧测力计2. 关于力的概 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C.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D.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3.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一对力是书受到的平衡力( ) A、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对桌的压力和桌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4.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为( ) 5. 一个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 )A.做减速运动   B.做加速运动C.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D.一定处于静止状态6.下列情景中利用惯性的是:( )A.驾驶 员要系好安全带 B.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C.禁止汽车超载行驶 D.公交车 启动时,提醒乘客抓好扶手7.1648年帕斯卡做了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该实验现象说明了决定水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 A.水的密度 B.水的深度 C.水的体积 D.水的重力8. 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A.用吸管吸牛奶 B.棒冰融化 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 D.水往低 处流9.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形状如图所示,倒入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三容器底面 所受压强( )A.甲 B.乙 C.丙 D.一样大 10. 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9.3-7 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A<FB PA<PB B.FA>FB PA=PBC.FA>FB PA>PB D.FA>FB PA<P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1.重2 N的苹果放在手掌中,(空气阻力不计)对苹果施力的物体有 和 。12.用30N的力握住重为15N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则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若将手的 握力增加到40N,则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3.在火车站和地铁站台上,都画有一条安全线,当火车快速开过时,人越过这条线就会有危险.这是因为,火车开动时,靠近火车的地方气体 ,气体压强 。14.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华牌”月球车将在2013年送上月球,该月球车装有6个宽大的车轮,这种设计是为了减少车辆对地面的 ;修鞋师傅用的锥子做得尖尖的,那是为了 。 15. 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两点 ;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16.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5,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 接触面积之比为1:2, 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 ,压强之比为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第17题4分,第18、19、20题每空2分,共26分)17. 如图所示,用50牛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18. 在研究“物重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值是5N的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测得如下数据:①在下表中空白处填出合适的数据: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600弹簧测力计示数G/N 0.98 1.96 2.94 4.90 无示数②实验表明:质量增加多少倍,重力也增加多少倍,从而可以得出重力和质量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③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g=____N/kg。④从上表可看出最后一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无示数,其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19.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8.3-12所示:(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做该实验时,装置处于静止,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质量忽略不计,不考虑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两端挂的重物各为1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小车受到的合力为____N。 20. 小明同学为探究压力的作用 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了完全相同的四块砖和完全相同的三块海绵,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①该探究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②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____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③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____相同时,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四.综合计算题(第21、22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质量为1500kg的四轮小汽车,已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6倍,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3m2。(g=10N/kg)求 (1)汽车重力 (2)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 (3)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2.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0.5×10-4m2,手指对图钉的压力为20N,求:(1)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 (2)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相当于多少米深处水所产生的压强; (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图钉帽受到大气的压力。(ρ水=1.0×103kg/m3,一标准大气压为Po=1.0×105Pa)

一、 选择题 1D 2B 3B 4A 5C 6B 7B 8 A 9C 10B二、 填空题11、地球 手掌 12、103N 增大 13、流速大 小 14、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15、同一水平面上(或同一高度上;或同一水平线上) 连通器原理16、3:5 6:5 三、 作图与实验探究题17解:先选一段为25N的线段,然后过重心作大小为50N的线段、与水平面成30°斜向上的拉力.图示如下: 18、3.92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9.8 被测力的大小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19、(1)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10 020、①控制变量法 ②乙 ③压力 受力面积四.综合计算题21、(1)15000N (2)900N (3)125000N22、解:(1)P= = =4×108Pa(2)由P=ρ水gh得h= = =4×104m(3)由P= 得F’=P0S’=1.0×105Pa×0.5×10-4m2=5N

篇(4)

1、知道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

学习重难点:1、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

2、能的概念的建立

一、课前复习:

1、一个物体能够

,我们就说它具有能。

2、物体由于

所具有的能量叫动能:运动物体的

越大,

越大,动能就越大。

3、物体由于被

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

有关。

4、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上升过程中时,具有的能是

.

5、高山上的石头具有

能;

上坡的汽车具有

能和

能;被拉长的弹簧具有

能;空中飞行的鸟具有

能和

二、新课学习

自学指导一:

1、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示例:a.子弹能击穿靶,b.流水能推动竹排,c.滴水穿石,请分析和归纳它们的特征

2、一个物体能够

,我们就说它具有能。

3、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

4、“能够做功”是说

做功的这种本领做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

练习: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

B.正在运动的物体一定没有能

C.没有做功的物体一定没有能

D.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在做功

5、能量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

自学指导二:

1、请同学们观察下列物体,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

a.滚动的小球 b.高挂在枝头的苹果

c.压缩变形的弹簧

d.高举的重锤

e.拉长变形的弓f.流动的水

分析:其中a、f是

b、c、d、e是

b、d都在高处,c、f发生了形变。我们就把b、d这样的物体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把c、f这样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2、总结概念:动能是指

。重力势能是指

。弹性势能是指

势能就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称。

3、自我训练:

(1)古诗文中有许多描述自然现象的优美诗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物体学的角度看,滚滚奔流的长江水具有巨大的

(2)“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流水具有。

(3)空中飞行小鸟具有

(4)正在骑行的自行车车座具有

(5)下列说法正确的

A.空中飞行的炮弹具有重力势能

B.徐徐降落的跳伞运动员只有重力势能

C.高山上不动的石头没有重力势能D.匀速升起的国旗具有动能

自学指导三:动能、重力势能大小影响因素的探究

1、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归纳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

越大,

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多

2、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归纳得出结论: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越

重力势能越大被举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

重力势能越大

3、物体的弹性势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归纳得出结论:相同物体的弹性形变越

,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三、当堂训练

1、返回地球的宇宙飞船为了保护舱内仪器和宇航员,在靠近地面时要打开降落伞进行减速,在竖直减速下落过程中,宇宙飞船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飞行的飞机害怕被飞行的小鸟撞坏,是因为小鸟具有

能;高空作业的工人必须系上安全带,是因为他具有较大的

能;压缩的弹簧能把重物弹起,是因为压缩的弹簧具有

能。

3、空中一氢气球带着宣传品匀速上升,突然宣传品脱离了氢气球,则宣传品的(

A.动能一直增加,重力势能一直减少

B.动能一直减少,重力势能一直减少

C.动能先减少后增加,重力势能先增加后减少D.动能先增加后减少,重力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四、教学反思

1、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激趣激学。

动能和势能这两个全新的概念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一些动画或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动画中设计一些和本节学习内容相关的动画图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到学习状态。这一点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无法直接达到的,因此此处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其可取之处。

2、学生实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加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训练;本节课由于与生活紧密联系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此时学生便能体验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导入、新授和训练三个方面。导入包括章题的导入和节题的导入两部分,新授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我动用了各种方式,力求使教学效果最优化,训练是新授的延伸,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必要途径之一。我的整个教学显得比较流畅,学生配合也较好。从中反映出的不足之处有:

篇(5)

对策: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讲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事例,使学生很容易就掌握教师所讲的内容。例如在学习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哭泣的自然》时,教师启发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实际,说说资源与环境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了解资源与环境被破坏的严峻现实,使学生比较轻松地掌握课文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要注意关爱学生,在思想上多与学生沟通,努力做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跟学生打成一片,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来。

问题二:个别学生基础差,阅历浅,很难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教师上课的内容难以理解,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也不足。在课堂教学的自主合作探究中没有给予教师一定的配合,使教师的教学任务很难完成。

对策: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阅历、理解能力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合理安排学生预习的时间。例如在学习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做大自然的朋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1.近几年来,国家和社会为减少污染、保护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果?2.同学们参加了哪些保护环境的活动?通过讨论创设学生易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感悟,降低题量和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比较容易的学习任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稍难一点的问题和习题,逐步引导学生走进思想品德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问题三:部分学生集体学习的观念淡薄,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对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冷淡,只喜欢一个人学习。又因为基础、阅历、能力等方面的因素不大适应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没有合作观念,没有团队意识,缺乏相互学习的精神。

对策:教师要提倡学生之间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式学习。例如在学习《中华民族大家庭》时,在课前的预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从正、反两个方面各举几个历史事实,说明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通过正、反两方面历史事实的对比,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通过这一预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必须经过集体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在课后的复习中,教师要布置有一定难度的练习,让学生必须通过集体的合作才能完成。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精神,不断发挥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主观能动作用。

篇(6)

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着死记硬背、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的弊端,而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历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历史教师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发展要求,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这是当代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担负起的一项教学职责。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一线奋战多年,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从中得出了一些教学感悟和心得,现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和感悟,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谈几点个人的想法。

一、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一直以来,历史学科都被当做了一门单纯的复述性学科,所以,在历史课堂上教师都是将书上现成的结论传授给学生,即只强调历史知识的记忆性,而对于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却不做深入探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性、参与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新课改对广大历史教师所提出的一项教学要求,所以,身为初中历史教师的我们,要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以主体者的身份参与历史知识的探究。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这节内容时,我没有直接为学生讲述本节内容的知识点,而是将学生4人分为一组,让他们以小组形式,按照以下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和探索:1.这一名词的解释。2.产生的背景和推动产生的条件是什么?3.与顽固派以及他们不同的治国观点分别是什么?4.慈禧太后为什么采取暂时支持洋务派的态度?5.兴起的原因、代表人物、推行的中央机构、目的和主要内容是什么?6.的性质和破产的原因是什么?7.你如何评价?让学生按照这些问题,对课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学生在初步完成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之后,每组派出一名代表,阐述本组得到的答案。这样,我既做到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也使学生对的有关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知。

二、实施多媒体教学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现代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像于一身,可以在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我们可借助多媒体的教学优势,通过展示历史纪录片、历史现象的模拟动画以及呈现文物图片、文献资料等,将距离我们年代久远、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能在极大程度上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变得高度集中,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充足的保障。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这节内容时,单纯的语言讲述和书本文字的描述,无法使学生真正感知当时战争的惨烈,于是,我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多张的图文资料,并播放了《中华历史五千年》《中国国耻大事件》中有关、八国联军侵华的视频资料,如此,八国联军对北京城的劫掠情景便真实地呈现在了学生面前,学生立即进入了当时的情境中,真实感受了帝国主义列强空前野蛮残暴的行为,初步树立了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异常浓厚,学习本节内容都显得极其认真,做到了全身心的投入。

三、实施实践性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将学生拘泥在课堂上,进行课本理论知识的灌输,只能使学生在表面上了解中国的历史,而对于其在人类社会上起到的真正作用和价值,却不能深入了解和体会。所以,身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还应积极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活生生的历史世界,如此,学生便能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下,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历史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这节内容时,在向学生介绍了书本上的知识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为:回家后向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等询问改革开放后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并将调查过程使用文字形式进行记录,而后,通过数字、票证、图片、影像等历史资源,体会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好处。这样,通过开展这一课外实践活动,一方面体现了历史课程的开放性特征,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了改革开放是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培养了学生支持改革开放,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人生态度。

篇(7)

1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对于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有目共睹的,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课堂情境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但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多数教师受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之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缺乏探索,仍然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地将多媒体技术用于“导语”部分,使得多媒体技术应用不够广泛,发挥不出积极的辅助教学作用。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多媒体技术必须要进行全面化语文教学应用的研究,借助多媒体的信号影像优势,积极地将其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补充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提升训练空间,确保语文教学的实效作用。

2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全面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全面应用要从诱感体验、剖析重点难点、培养写作兴趣三方面进行设计,使得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2.1 诱感体验

1)借助音乐诱感体验。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重视对学生情感体验的诱发,而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音乐能够使得学生更为真实地融入课文所展现的情感之中。例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时,先播放《延安腰鼓》民乐录音,制造气势,渲染气氛,表达感情。随着腰鼓声,教师说明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这篇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这一特征。学生听了《延安腰鼓》,受到人鼓力量的感染,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音乐形象,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自己“悟”到了什么?

总之,音乐与语文教学是相关的。虽然语言文字给人的无穷魅力是音乐无法完全具体表现的,但应掌握在语文课中加点儿音乐,充分利用音乐的变化来表达一定的语言内涵,把音乐和语言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的情感通过音乐和语言而产生共鸣,从而使人们在欣赏时产生更多美妙享受,对语文艺术更加热爱。

2)显示画面诱感体验。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展现出文本语言所不能展现的真实画面,而这样真实的画面能够营造温馨和谐、清新活跃的语言环境,语文课将会由机械传授、盲目灌输变为积极的、正确的、有效的引导,学生将会由被动地接受改为主动地探索、积极地配合、热情地参与,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成为真正生动有效的课堂。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出各种中国石拱桥的图片,让学生对桥的概念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同时在课程教学完后,教师可以展现现代立交桥的图片等,让学生对现代桥梁建筑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形成从古至今的民族自豪感。

其实,这种简单的图片式展现也可以改成利用多媒体进行录像展现。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时,教师可以播放纪录片《故宫》的片段,以此让学生对故宫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形成情感体验[1]。

2.2 剖析理解课文

1)利用多媒体点明文章题旨。剖析理解课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点明文章的题旨,对文章题旨的分析与把握要倾尽全力,对材料的占有与运用要倾尽全力,对文章结构的设计与安排要倾尽全力,对写作语言的斟酌与驾驭要倾尽全力。而如此复杂的分析与研究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很难完成,即使完成也会使得课堂变得紧张,充满了负担。而多媒体则能够借助画面和声音图像更好地为点明题旨做出辅助,例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阿长与》,这篇课文的教学由于学生与鲁迅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因此很难理解“阿长”和《山海经》这一主要题目内容。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在鲁迅作品改编的电影片段之中了解“旧社会佣人”的概念,并通过文本图画来了解《山海经》这本书的特点。

2)利用多媒体理解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理解课文内容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教案,从内容安排和媒体形式上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学生就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就会体验到创造的乐观,这样就诱发了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这节课的重难点就是学生很难理解,如此平淡的笔调怎么能够看出作者对父亲的爱?以及如何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呢?这种表达方式到底合不合适?为了解开学生的疑问,为教学铺平道理,教师应该在进行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借助播放《父亲》这首歌曲,将学生引入深沉的父爱感受之中,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形成回忆父爱、感受父爱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带着新鲜激动的感觉进行思考,明确平淡语言对于表现深沉的感情更有说服力,然后形成内在能力,将这种表达手法运用到以后的作文创造之中[2]。

2.3 培养写作兴趣

1)运用多媒体培养观察力。写作兴趣的形成是在观察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通过观察事物、景物、生活点滴才有了写作的欲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观察情境之中。例如,在教学写作·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戏曲特点、风采,通过录像听各种戏曲种类的唱腔,并重点了解家乡戏曲,然后让学生自主地在观察后的情况下完成写作。这样的教学就更具备自主化的作用,学生就在自主观察后形成写作兴趣,选择写作题目。相较于传统教学的写作训练,方式更为自然,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3]。

2)运用多媒体增强想象力。现代教育理论早已抛弃了机械的行为主义的学习观,大多数教育心理学家都把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反思性作为影响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来对待。但是,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常常忽视想象力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学习过程看作单一的理性的认知过程,可其实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需要想象力,特别是作文教学必须要通过想象力来丰富情感,展现作者的所思所想。其实,想象力的闸门一打开,创造力就有了无尽的源泉。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了解丰富、神奇的世界,同时在多媒体的引领下,激发写作意识。例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活动内容“寻觅春天的踪迹”,如果按照传统教学可能就是回忆春天、感受春天,然后书写春天,这样教学内容过于单调。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将春天的多种因素都提供出来,诸如春日美景、春日花草、春日游戏、春日服装,加上描写春天的诗词歌赋等。将这些内容统一地整理出来,然后让学生在想象力的促进下自己确定写作题目,这样的教学是更为成功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全面铺开,在理解课文、情感导入和作文教学过程中都尝试采用,确保语文教学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引导学生形成内在的文本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邓荷蓉.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123.

篇(8)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任务。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  备课—— 周到细致,找准重、难点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能坚持认真备课和教学,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级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也坚持做到周前备课。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和晋江市的各种听课交流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

路,常常忙到夜里十一、二点。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虽然学校初中部无法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我仍不断进行教材分析,制作课件,争取把第节课都备到完美。

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

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并精心印发了一些历年中考、期末试卷中出现的最新题型,及时地让学生明确考试的方向。

二、上课——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篇(9)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能坚持认真备课和教学,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级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也坚持做到周前备课。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和各种听课交流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忙到夜里十一、二点。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虽然学校初中部无法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我仍不断进行教材分析,制作课件,争取把第节课都备到最好。

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总结,并打印出来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并精心印发了一些历年中考、期末试卷中出现的最新题型,及时地让学生明确考试的方向。

二、上课——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篇(10)

1.1精心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教学预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它必须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为教育的远程目标和阶段目标服务,而不能只局限于某堂课的教学效果。同时,它必须具备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两个功能。笔者曾经听过一节《藤野先生》公开课,课堂有学生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的行为提出不同的见解:“清国留学生”赏樱花、梳“富士山式”辫子、学跳舞的行为也许是他们排解学习压力的一种方式,怎能说他们不学无术?这个学生的发言得到班里几位同学的支持,因为他的观点或多或少反映当代学生的一些心声。面对着这个意外,执教者迅速调整了思维,沿着意外一直向外滑,结果这堂课变成了学生“诉苦会”,学生群诉学习的压力。虽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却明显偏离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实为人文性有余,工具性不足。在随后的教学反馈会上,笔者发现执教者对本课缺少精心的预设,他只是预设了知识目标,他忽略了学生对鲁迅了解程度的预设,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预设,忽略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的预设。如果执教者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预设,他就会在学生偏离预设的教学目标时,迅速调整教学思路,巧妙引导学生走进鲁迅的生活,走进清国留学生留学的生活背景,引领学生在思考判断的同时回到预设目标。新课程讲究思维的开放性,内容的丰富性,但决不能把课堂过度寄托于这种意外的生成,导致课堂教学出现无价值的生成。当课堂上出现“意外”,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生命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要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发挥主导性,采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做出正确判断,收获精彩的生成。

1.2生成是预设的调整与发展课前预设为教学活动开辟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动态生成创造了条件。而同时,动态的生成不是预设的死敌,则可以说是预设的调整和发展。教师的课前预设一向是非常严密,但学生是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的人,不会完全让老师牵着鼻子走,总会出现突发行为。其实,这些意外往往是学生对文本掌握情况的一种反馈,是灵感的迸发,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充分利用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抓住富有闪光点的意外,激励学生尽情抒发内心的感悟,超越预设目标,生成精彩的课堂。以七年级上册《春》为例,在教学课堂上,我突然发现有个学生没有注意听课,却独自在埋头涂鸦,我抽过他的画,正想开口批评,却发现纸上画的是一幅优美的迎春图,画面上垂柳飘舞、游人赏春。于是我灵机一动,请该生描绘画中蕴含的春意。学生站起来解释:“我画的是春游图,游人在微风中漫步,红杏吐蕊,春柳袅娜,春风拂面,丝毫不觉寒意,这是多么惬意的春日远足。”这位同学的一番言语引起了众多同学的共鸣。接着班里有不少同学发挥特长,带着全班同学一起遨游在诗画的海洋中。这是一节赏析课,本来预设为以教师的讲授形式为主,最后却以诗画赏析的形式来完成。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锤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文学审美水平。生成与预设是手心和手背的关系,缺一不可。语文教学面对的是承载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的文本,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思维能力,对文本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情感进入课堂,走进文本,使语文课堂更带有挑战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语文课堂是充满智慧和活力的课堂,是生命的对话、精神的沟通,经常有着不曾预约的精彩。教师应抓住精彩的瞬间,灵活调整预设目标,收获异彩纷呈的生成。

2预设与生成的教学策略

2.1以生为本,预设开放性教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深层信息,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心理、情感,灵活预设开放性的教案。开放性教案是指教案的设计具有弹性,是多元化的,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能引导学生发挥认知潜力,能够实现平等对话,提高语文素养。如七年级下册《丑小鸭》的教学设计,可设计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丑小鸭丑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2.2机智引导,使课堂动态生成从偏离走向正轨“我的阅读,我做主”,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解读思维,可他们的生活环境与文本的时代背景有着巨大的差异,他们往往站在新时代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导致对文本出现离谱的误解。作为教师不能对这种错误的思考视而不见,应该重视错误的生成性资源,沿着学生离谱的思维,结合背景资料,机智引导学生评估和筛选信息,使课堂动态生成从偏离走向正轨。在讲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时,我正在深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却看到一个男生满脸不屑的表情,于是我请那个男生谈感受,男生答了一句:“我们生长在农村,天天都能见到土地,土地太普通了,作者太滥情了。”我一愣,随即明白,由于今天大多数学生生活环境优越,不了解“九•一八”的历史,从而对作者的情感产生误解。于是,我说“:是的,我们南方到处是肥沃的土地,麦浪飘香。可你们见过尸骨遍野的土地吗?”随即播放了几张“九•一八”之后日本侵华的相关图片,展示在日寇践踏下的满目疮痍的中国土地。紧接着,我又播放了关东原野的图片:红布似的高粱,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我边播放图片,边介绍“九•一八”的历史及作者的经历。通过图片对比和老师的解说,学生的爱国情感被点燃。我趁此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谈谈作者的感情。于是,便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源泉……生1“:这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有白桦林、蒙古驹、高粱,突出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生2“:我从作者的泪水中看出作者的悲愤之情,为祖国抗争到底的决心。”……学生的不屑,是因为时代背景的差异产生的错误认识,面对这个错误的生成性资源,笔者没有强压,而是以“是的,我们南方到处是肥沃的土地,麦浪飘香。可你们见过尸骨遍野的土地吗?”这一句话巧妙地介入了背景,对文本解读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接着又巧妙地借助背景,抓住文本语句谈谈作者的感情,从而使课堂动态生成从偏离走向正轨,完成了三维目标的实现。

2.3抓住课堂的偶发因素,及时把握精彩生成的瞬间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懵懂期,他们的心理不够成熟,缺少稳定性,往往会在课堂上有一些“语出惊人”的意外。他们的这些行为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捣蛋。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张扬自我的欲望,教师面对课堂的“节外生枝”,应该保持冷静,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根据学情变化,伺机而动,让课堂的偶发因素,化为精彩的课堂生成。在教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时,刚好有个家长到教室找学生。这时有个调皮的学生就大声说:“好个妙龄少女!”同学一阵哄堂大笑。我有点恼怒,正想训斥那个男生,忽然念头一转,堵之何不疏之,何不借此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于是,我便问了一句“:谁的母亲年轻时不是妙龄少女?她们的青春给了谁?”全班一下安静下来。语文科代表站了起来:“我的母亲未到四十岁,可她的两鬓已经染上银霜。是我的成长夺走了母亲的青丝,压弯母亲挺拔的背。”科代表的发言鼓舞了其他同学。由此,同学们开始各抒己见……生1“:羊有跪乳之恩,乌有反哺之情。可我却在昨天用尖锐的语言刺伤了母亲的心,我想向妈妈说声对不起。”生2“:妈妈是雨露,用她的爱滋润我;妈妈是阳光,融化我心中的冰垒。妈妈的爱简简单单,却重若千斤。‘母亲节’快到了,我想为母亲送上一朵康乃馨,祝福妈妈永远年轻。”……这节课,笔者借助意外,不仅完成了预设的目标,更对学生进行了一场情感的教育,实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箱”与“人文性”的统一。笔者如果在这节课上没有保持理智,而是怒发冲冠地训斥了捣蛋的学生,那么这节课将会是一节中规中矩的课,只是众多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的体现,而不是一节发自肺腑的赞赏母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

上一篇: 街道创卫工作总结 下一篇: 安全检查自查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