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6: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中美术教学反思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学生的想法要尊重
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因轻松的教学气氛而感到兴奋,有的学生因教学内容的生动和教学方式的形象直观而感到愉快,还有学生因课堂给了自己一块充分表现的天地,为自己完成了美妙的创作而感到陶醉,所以,也经常有学生冒出与众不同的的想法,针对这样的学生,首先要尊重他们这种不寻常的想法,其次要注意引导,来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三、学习的兴趣要保持
有一句名言这样说“蹲下来看孩子”,教师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才能真正尊重理解学生,恰如其分地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为他们的每一个进步发出由衷的赞叹,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是自主而愉快的。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想要这种兴趣长久的保持,需要我们从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对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通过长久而不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四、作业的评价要讲究
美术作业如果在课堂进行的,教师在巡视时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指点。对学生中好的作业,要及时给予表扬,对绘画构图有创意的学生给予肯定,或直接展示好的作业,这对提高学生的兴趣起到一定的帮助,因为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起到引导作用,那么对于还在犹豫或束手无策的学生来说能够起到参考的依据,有时学生的创意可能老师也无法想到。
五、教师的素质要提升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新课标指出:美术课是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对人的全面发展有帮助的,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美术是一门包容性非常广泛的学科。它要求教师的知识面广,要涉及多方面的领域。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我总结了自己在上课时的一些优缺点。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艺术教育课程,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发育有重要意义,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利学科。但长期以来,教学工作者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初中阶段的教学只重视学生智育的发展,而忽视学生德育的建设,美术在一些教师和学生眼里就是可有可无的课程,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新课改已实施多年,一些教师也意识到初中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德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学生和教师对初中美术仍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进行教学反思。
一、科学定位美术学科意义
由于美术在教师、学生、家长眼里被视为是“副科”,这种对美术的认识不足导致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忽视了美术学科的意义,然而,美术之所以作为各阶段教学内容的课程之一,有着其学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美术蕴含着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学习美术有利于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开阔学生视野,而且,对美术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是培养其热爱生活的重要学科。
二、创新美术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
单一的说教式教学不适合任何学科教学模式,更不适用于美术教学,因此,教师要创新美术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根据学生的需要、心理特征和学习方式,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来“重组”或“改编”教科书,来突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让学生以饱满的情感态度投入到对美术的学习中。
三、重视专业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结合
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这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学方向。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美术教学时,除在课堂上讲解专业的美术知识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包括学生的爱国情操、思想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
参考文献:
1. 课前的准备要充分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知识积累,所以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才能游刃有余的给学生展现我们的魅力。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
所以光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
2. 学生的想法要尊重。
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因轻松的教学气氛而感到兴奋,有的学生因教学内容的生动和教学方式的形象直观而感到愉快,还有学生因课堂给了自己一块充分表现的天地,为自己完成了美妙的创作而感到陶醉,所以,也经常有学生冒出与众不同的、别出心裁的想法,针对这样的学生,首先要尊重他们这种不寻常的想法,其次要注意引导,来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4.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3、学习的兴趣要保持
难。有一句名言这样说“蹲下来看孩子”,教师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才能真正尊重理解学生,恰如其分地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为他们的每一个进步发出由衷的赞叹,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是自主而愉快的。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想要这种兴趣长久的保持,需要我们从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对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通过长久而不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4、作业的评价要讲究。
美术作业如果在课堂进行的,教师在巡视时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指点。对学生中好的作业,要及时给予表扬,对绘画构图有创意的学生给予肯定,或直接展示好的作业,这对提高学生的兴趣起到一定的帮助,因为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起到引导作用,那么对于还在犹豫或束手无策的学生来说能够起到参考的依据,有时学生的创意可能老师也无法想到。
5、教师的素质要提升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新课标指出:美术课是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对人的全面发展有帮助的,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美术是一门包容性非常广泛的学科。它要求教师的知识面广,要涉及多方面的领域。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我在上《校园的春天》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有关标志设计的资料,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并结合2008年中国奥运会,展开学生们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 ,我总结了自己在上课时的一些优缺点。
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画飞鸟》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知识基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转贴于
做为教师的我,没有能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没能做太多的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
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7.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电影录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通过电影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比如:学习卡通的设计,我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卡通片《蜡笔小新》《灌篮高手》的片断,让大家了解两位画家的画风的不同,用笔的不同,内容针对的读者的不同。这比光说要有效果的多。
8、我在上课的时候 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 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 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9.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教师可以把课堂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当然这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
尝试教学理论是以尝试思想为核心,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是以现代教学论为时代特征的一种教学理论。它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在尝试中创新。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再做练习,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一、“先试后导”是指让学生根据教学目的先自己进行尝试
教师根据学生的尝试具体情况再进行指导,强调先让学生试一试。以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为主的美术课正适合充分运用尝试教学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先不讲绘画技法或设计制作方法,而是让学生自行观察范作先试着画或试着做,这样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而教师则退居“幕后”,对课堂实行监控,及时指导、及时矫正,发挥主导作用。“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充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精神,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
然而美术课程不仅是造型表现、设计运用课程,还有美术欣赏评述课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它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与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较其他美术学习领域更加注重通过学生的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机构。原本的确可以让学生尝试通过图书馆、班级图书角、个人家庭的藏书、互联网等渠道进行审美主题的研究准备,资料收集的过程就是学生解读、理解作品,提高审美素养的过程。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家庭条件各异、美术基础、兴趣以及审美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在评价一幅作品时就以美不美或者像不像等初级层次去评判,加之美术作品的欣赏评述牵涉语文阅读能力、史料知识、美术技法的研究以及审美意识等多种复杂因素,实在不是大部分初中生尤其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能全面涉猎的。往往不仅会增加学生课外过重的学业负担,而且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做到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欣赏课本,达到尝试预期效果。
二、“先练后讲”是指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先练习,教师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
当前,许多学生在美术课上习惯于听教师讲解后才进行练习,
根本谈不上动脑筋自学。而尝试教学法将从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象。尝试教学法,从问题开始,经自学自我解决问题,再经讨论才去听教师讲解,是有主体意识的学习。“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非常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在其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特别具有深刻性,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一些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学会绘画技巧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学能力,掌握了思考方法,发展了智力,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而欣赏评述课程就不能简单地去先“练”了。欣赏评述课在设置时不需要学生去绘画,而是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组织语言去评述。一幅作品如果简单地先让学生欣赏并评述,学生一般只会去说画中画了什么,美不美、像不像而已。所以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去欣赏评述,要告知学生从画面内容、构图、作者、时代背景、表现手法、艺术特点等多方面去评述。
三、“先学后教”是指让学生先自学,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全面系统的教授
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课程中,先让学生大胆去尝试运用绘画技法或进行手工设计制作。对于没有教过的绘画技法,看不懂的画面效果或脑中还未成形的制作方法,学生能够凭借已有的旧知识大胆地尝试,通过自学相互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尝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新知和能力,注重培养他们试一试的精神,长此以往,便逐步形成了创新精神和能力,不断提高了创造美的能力。
而在欣赏评述课程中,学生先学常容易出现很尴尬的语句:“感觉不像啊”“看不懂”“看不出好在哪里”等。因此,教师首先要讲述一些基本的美术常识及术语,比如,“构图”“明暗”“肌理”“艺术风格”“表现形式”“色彩关系”等知识外,还应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指导、鼓励学生对欣赏作品产生质疑,对话的过程中多角度欣赏认识作品。比如,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学生往往会说:“一个皇帝怎么闲来画只鸡啊?”这时教师指导学生从画面内容、构图、用笔等方面先观察作品,然后研究题诗,发现原来在古代鸡象征五德“文、武、勇、仁、信”,宋徽宗自比五德,但又觉得自己“安逸胜凫p”就心满意足,胸无大志,难怪最后成为阶下囚导致靖康之耻。
在初中美术课中运用尝试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创造性等,着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主动、轻松,视学习为乐趣。尝试教学的确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好尝试教学法外,还应强调教师的指导性作用,因地制宜,不照搬教条,不断摸索与实践,与时俱进,定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密切联系,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并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动力。
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验收的如火如荼,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教学中的应用水平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频率也越来越高. 纵观身边的教学和外出去兄弟学校听课学习,我感觉数学课堂多媒体的运用存在一些误区,值得我们共同反思.
一、情境创设花哨求全,不求实际效果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而情境教学能有效地处理好这个问题,顺理成章的“情境创设”便成了新课程改革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追求新、奇、趣,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为了能让人耳目一新,有些教师绞尽脑汁地让多媒体课件 “花哨”一点,特别是用于公开课教学或评优课. 例如在讲“轴对称”或“中心对称”时,好多老师课前花的工夫不可谓不多,图像从动物到植物,从脸谱到剪纸,从建筑到装潢,从国内到国外,从古到今……课件做得很精美,声音、图片、背景等都有,展示的仅仅是一种时髦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典型的“情境秀”. 搞得画面背景复杂,按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对适合教学内容的各种情境,我们必须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推敲,提炼实质精髓,从而整合出最佳、最能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做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决不能一哄而上,让学生做麻木的看客,让课堂成为徒有虚名的“新课程”.
二、讲授新知生硬牵强,缺乏循循善诱
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是由小学阶段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具有较强的演示力与感染力,它能将平淡的文字演化为生动直观的形象、将抽象的课程内容演化为动态的发生过程. 所以在全等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函数的图像,以及点、线、面、体的动态关系等内容教学时,多媒体教学深得授课老师的追捧. 例如,二次函数部分,本该由学生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图形的动手过程被多媒体取代了,知识点被老师生硬地强加给了学生,学生只能囫囵吞枣,不知其所以然.
三、延伸拓展越俎代庖,学生被动思考
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能自主学习,自己探索归纳结论. 在制作数学教学课件时也不要一味考虑文字、图形处理得多漂亮,动画多直观. 关键是如何优化教学思想,让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主动动脑,积极思考,一步一个脚印地让课堂内容升华,完成知识点的延伸拓展. 曾经听一位年轻教师用多媒体上“相似三角形”的复习公开课,在进行了简单的复习提问后就展示了相似三角形的几种基本类型,有平行线型的,有旋转型的,有母子相似型的. 归纳得很全面,解析也到位,可见课前下足了工夫. 然而在后面的巩固训练中学生陷入沉思,究竟用哪种类型的去类比套用?尽管该教师用尽办法想把学生往已编写好的思路上引,但还是让多数学生感到困惑,结果学生骚动不安,老师也急得满头大汗,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多媒体左右着课堂,忽视其他手段
教无定法,多年来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好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然而在多媒体使用中,不少教师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以至于上课必多媒体,多媒体贯穿整个课堂,无形中抛弃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手段.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多媒体与其他传统教学手段有机配合,优化教学过程,以达到课堂效果的最大化.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或针对已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以改进教学的过程,达到丰富教学经验并提高实践的能力,适时、适度地把握好各个环节,让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得益彰,让多媒体教学为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课堂因恰到好处的多媒体教学而“精彩”!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246-02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但在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暴露出诸多问题。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探究。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它具有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基于数学的特点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呈现过程,突出重点、难点。
3、有利于揭示规律、拓展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4、有利于扩充信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过程中存在的弊病
尽管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有着诸多的优点,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弊病,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一些地区,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 的局面,一些评优课更是如此,把是否有多媒体课件作为一条评分标准。而有的教师所用的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并且带了本校好几个信技教师做帮手,这样兴师动众,化简为繁,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
2、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设计课件时忽视了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好知识服务的宗旨,滥用动画,盲目添加大量的声效、图像,课件设计得很花俏。结果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些华丽繁复的场景给吸引,看似在积极认真听课,实际上反而对学生学习新知形成干扰,产生负面影响。
3、以计算机完全代替教师,把整节课的所有内容都搬上屏幕,教师只是把预先设计好的课件逐一播放,出现教师在讲解课件的怪现象。而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多媒体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多媒体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
三、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数学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
数学科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正是因为抽象的情景不能得到直观、有效的展示和分析,就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为此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帮助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变辅教为辅学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放在主置上,应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老师的思维方式。所以,编制课件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出发,做到内容表达清楚准确,难易适当,趣味性强,问题的提出、回答及反馈易为学生接受,视觉、听觉要合理搭配,声音和画面要精选,以免干扰学生的视听,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应尽量地让学生参与到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中来。一直以来,教师是课件的制作者和操作者,学生虽然受到了多重感官的刺激,但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尽量让学生参与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如此会使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这样的课堂就会彻底改观,学生的参与意识会空前高涨,学到的知识当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3、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我们一定要明确,多媒体应用只是一种手段,我们只是通过这一手段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不能把多媒体的应用作为目的,应避免生硬地把多媒体的手段安插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在某些需及时交流师生思想情感的互动过程中还应考虑避免多媒体的干扰,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是不能够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的。因此,我们不能把课件制作流于形式,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只会适得其反。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4、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以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为基础
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在中学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渐渐地开始有一些问题暴露了出来。本文阐述了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优势,分析了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出现的弊端,并时指出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教师要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一、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教学资源丰富、展示方式具体形象。在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在课件中将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等充分反映出来。课件中的各个幻灯片要自然合理衔接,并变化有序,让学生顺畅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动画变化来巩固已学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善于利用动感启发学生去“发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数学内容抽象,在教学中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是所有数学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可以将这个难题较好地解决。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生动、形象地演示函数极限过程、空间曲线和曲面的图形;通过多媒体动画可以将圆与圆之间的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同心这六种关系直观形象的表达出来。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演示特点,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使抽象的数学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创设了图文声像并茂、色彩鲜明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得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特别是在几何教学及与几何相关的代数教学中更能体现出独特的优势,这是因为多媒体能更好地将几何图形的内在特性和变化规律体现出来,能更好地将某些代数知识的几何特性体现出来,更能建立起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传统数学实验教学采用的是“粉笔+黑板”的二元模式,使得可操作性不强,可重复性差。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模拟数学实验,教学软件方便、精确,可取得相当满意的教学成果。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师还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环节,适当引入课外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得原本抽象单一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二、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一)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堂容量增加,教师的讲课速度加快。这样的课堂节奏不适于基础较差、反应较慢的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学内容很快,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节省大量板书的时间,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很少,一节课下来,学生云里雾里,上课没听懂的东西无法在课后通过看笔记弄清楚。
(二)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学知识的增长,中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逐渐加深,在此阶段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先模仿后创新。比如学习立体几何,学好立体几何的先决条件是能画出直观、准确的立体图形。学生先要要掌握立体图形的准确画法,这必须有教师的指导。运用多媒体教学,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软件,教师很少在黑板上对立体几何的作图方法一笔一画直观、简洁、明了的方式的进行演示,缺少教师的指导,很多学生画不出一个正确而直观的图形来,立体几何方面的数学素养特别是画图方面是一个很大的削弱,学生无法建立起立体概念,空间想象能力也得不到发挥。
(三)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学是包含了情感教育,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渊博的知识、优美的字体、富于情感的语言以及严密的数学推理等都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学生会被教师的个人魅力所折服。而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大屏幕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往往变成放映员,教师关注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学生眼里的教师没有了魅力,只是一个机器的操作者,教学过程的解说者。教师制作的课件大多只是单向演示型,教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内容、过程进行展示,学生只是观众,课堂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信息的及时反馈,因而达不到教学互动的要求。
三、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一)紧紧围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这条主线制作数学课件。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科,数学课件的制作要紧紧围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这条主线,课堂上任何削弱教学效果的做法都要尽量减少。课件的制作必须实在,切勿讲究华丽外表。
(二)适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引入多媒体教学。适时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教学效率。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好适量教学容量,容量不能过多,讲解不能过快。节奏过快、内容过多的课堂学生是很难接受的。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明确多媒体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设备,仅仅是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其目的是为教学服务。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就是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教师要把握好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分寸,在教学中不能将自己变成机器的操作者和教学过程的解说者。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通过自己的体态语言、板书及口头提示等方法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眼神等肢体语言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因势利导灵活掌握教学策略。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我们初中美术教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要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学会感悟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能够感受美、鉴赏美,进而能够创造美的能力的。
一、正视教学现状,提出审美培养要求
初中美术教育历来不被重视,因为在应试教学阴影存在的前提下,我们的素质教育总是要打折扣的。那么,我们初中美术教育存在问题有哪些呢?
1.教学设施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初中美术是名副其实的副科,一向不被社会、学校、家长重视。不少学校的美术课程都是敷衍开设,如没有美术教学的专用教室、活动室,没有必备的美术教学工具,那个班上美术课老师就到那个班,在黑板上板书而已。而有些美术老师还是兼任的,教学质量满意保证。美术是考查科目,而一到重要考试,美术课就要为文化课让路。如此,我们的美术教学教学很难说有很高的教学质量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
2.课堂教学传统,学生缺乏热情。一方面老师个人专业素养可能存在不足,另一方面,老师教育教学往往受到干扰也没办法开展很好的课堂教学。因此,老师的课堂教学情感不足,因而往往采用填鸭式或放羊式教法,对学生缺乏多维度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对美术学习没有兴趣和热情。而学生的潜意识也认为美术学的好,不如考上好学校,因此,他们在美术课堂学习时候态度也不够端正。
另外,我们初中美术课堂评价和作业也是初中美术教学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的原因之一,初中的美术教学评价看重的不是教学效果而是班级秩序,忽视美术及美术课堂的的独特性,学生学习评价就是看学生的绘画,没有很好的评价机制。
可见,我们初中美术教学往往被边缘化,美术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无法落实。因此,通过美术课堂对学生进行系统地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非常必要。
二、驱动观察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的美术教育虽然存在问题,但是作为美术老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新创自己的教学思路。我在美术教学中,首先重视学生的学习思想,纠正美术学不学,学好学坏无所谓的错误思想。
美术无处不在,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艺术美。我们学校周边的建筑是艺术,路两侧、店面前的广告牌都是别具匠心的艺术,校园里的布局,各种树木都含有美术因子。因此,我在美术教学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并结合他们的所见,让他们思考、感受美术的魅力。从而,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观察储备,为自主学习美术作好铺垫。同时,在新课学习之前,我都结合教学内容安排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观察内容,这样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开展互动。
三、展开情境教学,推动审美能力提高
美术教学的课堂教学应该从学生兴趣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从而强感染学生,让他们在愉悦地学习中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与美术素养。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初中美术教材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挖掘生活素材,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如此,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毕加索画中人民受到种种苦难,从而在强烈的暴烈恐怖的气氛中,表达出他对法西斯的仇恨。
2.运用手段渲染情境。美术课堂教学也要讲求创新,教学中可以借助文学、音乐等具能以特有的方式倾诉着丰富情感,从而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的同时,让他们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他们审美能力。
另外,我们的美术课堂也要注意让学生在反思中提高,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如每节课进行必要的检测,注意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的重要作用,不断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从而提高美术学习兴趣和能力。
总之,美术课堂教学重在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提高,我们要让学生联系生活接受艺术的熏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情境教学,结合学生认知提高审美能力并通过课后反思提高审美感悟。如此,我们的美术教学就能到达提高陶冶情操,提升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观察力是人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艺术创作都离不开观察。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美术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调动自身的观察能力,对事物进行细致观察,而且还要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同时,美术课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模仿能力,是非常有利于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对美术课的认识,要重视美术课的教学。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1营造安静的观察氛围,不限制学生思维
观察能力考验的是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要想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所提高必须要让学生有自己观察的这一体验和过程。因此,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学生观察的时候尽量不做任何干扰。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观察空间,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不受打扰,避免学生思路被打断。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就要为学生立好规矩,让学生明确在什么情况下是不可以发出任何声音的,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观察氛围。其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只能告诉学生要观察的对象,而不能告诉学生要观察的内容,以免限制学生的思维,降低学生的观察效果。而且,如果在学生观察之前教师就做了相应的提示,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视角和观察内容都只会是教师的复制品,会大大降低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只能成为空话。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分享所观察到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观察的效果,便于后续的及时指导,而且可以让学生及时反思,别人观察到的内容自己为什么没有观察到,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观察事物
苏轼有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意思是用不同的视角看同一个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景象,这句诗充分验证了观察视角的重要性。观察视角和观察能力是相互递进的。当观察能力有所提高,观察视角必定也会变得多样;当学会从不同视角观察事物,观察能力必定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除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观察氛围,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众所周知,初中美术教学的内容一般都是画静物,会给学生相应的实物。学生会一边观察实物,一边进行创作。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个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前期,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尽量为学生选择可以多视角观察的观察对象。这样在学生观察结束后,教师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其次,教师在学生开始观察之前,要让学生明确学会运用不同视角观察事物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在观察的过程中主动思考是否有不同的视角的习惯,提高学生观察的主动性,继而提高教学效果。
3做好观察记录,及时反思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所以,在学生观察之后,教师还要让学生做好观察记录,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反思,发现不同的观察点,进而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留一些时间来做记录,避免学生课后懈怠,达不到相应的效果。所以,这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安排好教学活动,合理的分配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并把每一个环节的时间都设计好。同时,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如果教学内容相对较多,教师可以把做观察记录的任务留到课后,不能为了让学生有时间做记录而打乱教学节奏,耽误正常的教学进度。其次,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明确记录的内容,避免学生不知道该记录和反思什么的情况发生。比如,课堂上是从哪个视角观察事物的,其他人观察到而自己没有观察到的内容等等。最后,教师要定时检查记录本。一方面是检查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作业,以及学生观察能力是否有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记录的内容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结语
总而言之,观察能力是人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调动自身的观察力,所以教师必须要加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观察氛围。教师可以从教学初期,就让学生明确在什么情况下是必须安静的,从而为学生观察提供好的环境。并且,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干扰学生。只能为学生明确观察对象,不对观察内容做任何提示,避免局限学生思维,长此以往降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效果。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在教学初期,教师要尽量为学生选取一些可以多角度观察的对象,便于教师引导。而且,教师在学生观察之前就要让学生明白不同视角观察事物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去思考是否还有不同的角度,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并及时反思,从而发现不同的观察点,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14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教育功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造就学生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到作用。尤其初中开设美术科目以后,初中美术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初中美术课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更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我省开始实施普通初中美术新课程改革,我作为一名初中的一线美术教师,在课堂上作了许多新尝试,但是,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现在把问题摆出来,与同行们探讨。
一、在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1.学校对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决定了新课改的成功与否。
课程实施的成功离不开学校给予的支持,特别是美术这一非考试科目,学校领导的充分支持,是课改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比如学校的工作策略、经费、人力、活动上的支持、教师培训等等。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在学校,特别是我们山区学校的初中美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环节。《普通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活动建议包括课堂讨论、收集资料、调查、考查、参观等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正常开展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而师生的参与度则要学校有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的机制与策略;其中的调查、考查、参观等活动需要学校提供经费保障、人力保障。这一条对于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学校来说显然很困难。
在平时与其他学校老师的交流中得知:很多学校对美术课改的认识并不到位,没有制定任何具体的实施方案,认为只要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就完事了,整个新课改就是教师的事情。由于初中仍以中考为最终目标,所以很多学校美术课程安排抛开了选修内容,只排了必修的美术鉴赏,这与课改之前相比,除了教材重换了一本,几乎没什么区别。还有相关的美术教学设施不达标,没有美术活动室,没有多媒体平台,只有在教室里上课,一个班有六、七十人,上鉴赏理论课的时候问题不大,但进行活动和实践练习时,每个人的桌面放十六开的画纸就显得非常挤,如果要开展美术活动就更难了。有的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但也存在教室空间不够开展活动的问题。
2.师资队伍薄弱,业务素质低,是制约美术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
由于高校师范美术教育教学体系不够严谨,师范生美术教育理论薄弱,导致教师理论水平的局限性制约了美术课程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在岗美术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美术教师的培训工作应该加强。但是就目前而言,针对新课改相关内容的美术教师培训非常少,即便省、市教育部门组织培训,大部分学校会因经费问题不一定派老师去学习,也就无从谈及专业化发展意识。
3.学生基础教育与初中脱节。
由于我国美术教育初、高级中学教材缺乏严谨的体系,在教学内容形式衔接上尚欠整合,加上各个学校对美术教育的重视力度往往不统一,使学生学习不系统,很多学生基础的美术知识都不懂,甚至缺乏正确的审美认知。这与初中开课不正常,或是一些学校根本没开课有很大关系,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或没有基础,老师就需要先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在这样的基础上,课堂上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学生学习被动,甚至有些茫然,这势必又影响了课程应有的深度。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转变美术教育的观念。发展美术教育,确立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学校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改变旧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并完善教研网络,配备专职美术学科教研员,提高教学实践指导力度,要对初中美术教学和学分管理进行必要的检查监督。各地方也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制定新课程实施方案,消除“主”“副”科之分,把美育与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