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4:54: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毕业调研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是从知识的使用者即毕业生的角度,测量和评价服装各专业毕业生现存的就业状态、就业质量,职业对基本工作能力和知识的要求水平及教学条件的满足程度。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是反馈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为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关注毕业生的个人发展,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跟踪调研是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运用,能有效解决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可以使基础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专业方向教育以及人才素质培养完全符合企业用人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率以及专业就业对口率,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调研的组织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毕业生就业质量,本次调研在调研对象选取过程中,分专业和年级进行,选择了2010届到2013届毕业生,并且分专业调研,分别调研了服装设计专业、服装工程专业、服装企划营销专业及服装视觉营销专业共120名学生。调研的形式主要以问卷调研为主,访问调研为辅。问卷的发放由班主任和专业教师与毕业生联系,充分利用了信息手段,采用QQ群和邮箱的方式传递问卷。每个专业选取几个学生采用访问调研。
二、调研内容
调研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毕业生个人信息调研,包括毕业生姓名、专业、毕业年限、现在工作单位;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就业岗位情况;专业技能应用情况;学校专业教育的优势、劣势;对学校的建议;对学弟学妹的建议。问卷主要由单选题、多选题和两道开放式问题组成。
三、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共回收120份问卷,其中服装设计专业回收32份问卷,服装工程专业回收32份问卷,服装企划营销和服装视觉营销一共回收48份问卷。2013届毕业生为44人,2012届19人,2011届23人,2010届24人,其他为10人。调研对象以近几届毕业生为主,一方面,毕业时间短,与教师联系紧密;另一方面,调研数据与学校教学情况更加贴近,数据分析具有可参考性。
1.就业单位的性质
调研结果表明,71%的学生在私企里面工作,8%的在国企工作,7%的人在外企工作,8%的人在合资企业工作,另外有6%的人选择自主创业。
2.专业对口情况、工作岗位性质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有78%的学生从事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分专业的数据整理中,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专业对口率更高,服装企划营销专业的学生从事服装营销和从事与营销相关工作的比例各占一半。三个专业中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学生能达到48%。
■
3.专业教学情况统计
(1)在学校所学技能在工作中的应用。69%的学生反映在学校所学技能能够适应和基本适应工作,31%的学生觉得所学技能与实际需求差别较大。说明服装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能够基本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在对学生进行的开放式问题调研中,关于对学校的建议,大部分学生都提出了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普遍建议加强课外实践、实习机会,专业课程教学以实践为主,能够缓解刚参加工作时的不适应现象。
(2)专业优势。调研结果分析显示(可多选),120个学生中有98名学生认为服装系的师资力量较强是我们专业的最大优势,有66名学生认为专业教学有特色是优势,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学院师资力量和专业建设是认可的。
4.职场应具备的能力
(一)金融危机以来,我县县内企、事业单位对高校毕业生需求逐年减少。、年县内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每年为300-500人,年全年共吸纳约20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工业经济领域吸纳了150人左右,约占80%。年1-4月份还没有单位有招聘大学生计划。
(二)经济发达地区对高校毕业生需求较往年明显减弱。年通过人才市场推荐、介绍,我们帮助的180名毕业生到沿海发达地区实现了就业,但年春节至今,我们帮助毕业生到外地就业的不足20名。
(三)未就业的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大。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里的人数为89名,毕业生专业涉及机械、化工、医疗卫生、电子、计算机、教育等。据了解,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前来登记,待业在家。
总的来说,今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状况堪忧。
二、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认为形成毕业生就业低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县内、县外企业用人表现出了更为谨慎的态度,用人大幅度减少,人员流动放缓。
(二)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没能真正展开,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没有改变,人员的新老交替不能正常运行,导致了事业单位接纳毕业生非常少。
(三)大学生创业条件尚不完善,到目前为止,全县还未出现大学生创业的个案,创业涉及的资金、技术、场地等对大学生来说都是障碍。
(四)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实际情形有差距(这里包括薪酬待遇、工作条件、学生的适应能力、技术水准、知识结构等因素),导致一部分学生等待、观望,这类学生大约占未就业毕业生的3-4成。
三、意见和建议
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下面我们仅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工作思路和建议。
(一)为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政府应鼓励县内民营及外来企业逆风而动,乘机招揽和储备人才,吸纳优秀毕业生,政府也应对吸纳毕业生的企业实行适当减免税收政策鼓励。
(二)大力改善大学生的创业条件。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带就业,可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对创业的大学生实行小额贷款扶助,注册免费、税收减免等,优化创业环境,制订出相关的办法和制度。
(三)认真实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计划,对服务期满的毕业生优先聘用到空缺的事业单位岗位上来。
(四)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事业单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的正常新老交替,以吸纳更多的优秀毕业生。
(五)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国人部发[]17号文)精神,在全县建立起3-5家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每年安排80-100名毕业生见习。财政按每人每月100-2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支持。
一、我区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人数与登记就业情况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还很低。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的管理一般为,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期即已落实工作的,由所在高校开具就业报到证到所在单位或单位所在地区。而在毕业时尚未落实工作或落实的工作单位不够资质的,所在高校开具回原藉报到的就业证。20*年,回我区报到的高校毕业生有108人,登记有就业单位的仅为18人;20*年,回我区报到的高校毕业生有66人,登记有就业单位的仅为16人,初次就业率相当低。
(二)我区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报名情况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相当激烈。20*年我区招考乡镇公务员20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不限专业均可报名,报名人数达到1840人之多,淘汰1820人。20*年招考卫生系统专业技术人员17人,报名人数为85人,淘汰68人。20*年招考教师100人,报名人数为324人,淘汰224人。就业竞争相当激烈。
(三)隐性就业夸大了就业难的程度。就业“难”程度有所夸大。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着很大压力,但就现实情况来说,就业困难程度有所夸大。目前在我区,非签约就业(隐性就业)现象极为普遍。一些到中小型企业就业的毕业生认为单位未为其购买各类保险,工作不稳定,因此不愿登记就业单位;毕业生自主创业,无法与用人单位签约;毕业生继续深造等。由此得出结论是:掌握的未就业数字大于实际未就业数字。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分析
(一)就业需求不足。我区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主要需求的是技能型人才,对大中专毕业生的需求反而相对量较小。而机关事业单位目前“进出口”关都把得很严,进来不容易,出去更不容易,出口不畅通,导致机关事业单位用人需求不足。我区每年面向社会公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育系统除外)不足50人。每年招考教师数量相对较大,但是需要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
(二)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我区紧缺人才需求不相适应。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而所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相当紧缺。根据我区“工业强区”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将着力于“三港五园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也很迫切,但主要需求的是技能型人才。但是就拿机械工业园区来说,在近两年回我区报到的172名毕业生中,仅有一名毕业生所学专业为建材机械。我区的酒业园区需要大量酒类专业人才,但其人才主要由现有人员培养而来,大学毕业的酒类专业人才根本就没有。而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较多,在目前我区的就业市场趋于饱和状态。且管理类专业如经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等高校毕业生也因缺乏实践经验就业相对困难。
(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不当。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一方面传统的观念以及目前很多高校毕业生认为:高校毕业生自身条件优越,要么就应该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要么就应该到大型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不愿意放下架子从基层做起,从“工人”也就是技能型岗位做起,因此丧失了在普通工作岗位上做起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我区与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经济相对落后,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待遇有保障,比在企业工作的条件、待遇报酬优越,回区高校毕业生多数愿意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而机关事业单位提供的岗位又很有限。
(四)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我区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管理制度,让高校毕业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
三、建议及对策
(一)积极开辟就业渠道。一要畅通机关事业单位出口,建立机关事业单位正常的进出机制。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出口没有科学、规范的制度、方法,辞退工作人员相当困难,人事部门也很慎重,如果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又不违纪违法,因此基本上还是“铁饭碗”制度。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定期考评机制,对现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淘汰制度,一方面又可增强工作人员的进取心,同时又可以将空缺的岗位推向社会补充优秀的人才。二要积极挖掘基层、公共服务岗位,加大人才支农、支教、支医的力度,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农村一线、社区基层、农村学校等工作。
(二)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岗前培训。大学毕业生的基础较好,对新知识、技能的接受能力也很强,要积极帮助他们渡过从学生向工作者的转变期。对回本区的高校毕业生,要结合我区人才需求实际,积极开展分类技能教育,使学生在校受教育的知识结构能够和社会需求尽量适应,培育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经验的高技能人才,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紧跟我区经济发展思路,运用自身的专长为园区建设服务。
对于高校来说,就业是评价高校教学水平、社会声誉的重要指标。我院一向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并把其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针对近年来药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笔者就毕业生就业方向以及影响就业的因素等方面做了一些调查和分析。
1 药学毕业生就业方向统计
1.1药学毕业生就业方向详见表1。
1.1.1从表1可以看出,各年度药学毕业生就业方向有着较大的差异,但总的来说,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占大部分,构成了近年来药学毕业生就业时主导方向。2004年以后在药品生产企业工作的药学毕业生约占所有就业毕业生的50%。而前往营销企业工作的药学毕业生2003~2004年有了一个很大的回落,虽然近两年比例有所上升,但仍较药品生产企业少。相当部分原因是由于2003年后,不少国营医药公司效益不景气,导致毕业生流向的改变;而近两年来,一些私营医药公司的崛起和国营医药公司的改制,重新吸引了一批毕业生。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企业对学历要求不算太高,因此专科毕业生在企业就业率甚至还超过了本科生。
1.1.2 医院虽然在近年来对药学毕业生的需求不算大多,但学生出于对医院事业单位性质以及较稳定收入的考虑,仍然十分愿意到医院工作。医院对于毕业生的学历结构要求较高,因此近几年一直维持着本科生约20%,专科约生10%的就业率。
1.1.3近年药监局公务员招考制度的实施,使得应届毕业生很难在每年7月底以前就被药监局聘用,因此,学生在第一次就业选择时,药监局很少进入他们的视线。药检所、教育等单位或行业由于对毕业生需求一直较少,虽然对毕业生有很大吸引力,但前往这些行业的学生比例一直较低。2006年到药监局和药检所的就业人数降到了零点。而这些行业对学历的要求相当高,因此近年来没有专科生到这些单位就业。
1.1.4 毕业生选择升学和其他非药学行业往往和当年的政策与机遇关系很大,因此选择的比例一直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本科升学(考研)的比例在逐年上升,这和我院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关系。
1.2药学毕业生就业地区详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4年以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在区外的超过了40%,这和我院从该届学生起向外省招生有直接联系,这15%来自外省的学生在就业时也直接带动了区内的学生在就业时向区外一些条件更好的单位寻找就业机会。
2 药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2.1性别因素对就业的影响详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男、女生在就业时的情况大不相同,到生产企业、药监局、药检所工作的男生多,到营销企业、医院工作的女生多,而升学的女生则是男生的4.7倍。原因一:到生产企业的毕业生多从事车间、质检工作,出于生理上的原因,男生在这方面的适应能力要强于女生,用人单位也更愿意聘用男生;原因二:女生在就业时更愿意选择工作相对稳定的医院。营销企业在招聘时,在条件相当时,更愿意选择女生。而男生在药监局、药检所这样要求综合能力较强的单位,就显得更加适合;原因三:女生在学习方面普遍要比男生更加努力,学习成绩也要好,因此在升学比例上要远远高于男生。
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也十分明显的体现出男、女生的性格特点,男生更愿意去区外的企业寻找更好的机会,去“闯荡”,女生则更喜欢寻找离家较近的就业机会(表4)。
二、大学生毕业生创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大学生毕业生创业的优势:一是热情高。虽然大学生毕业生创业者中能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而最终成功创业的屈指可数,但我县大学生毕业生对创业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生逐步从习惯性的就业观念转变为有选择的就业和创业。20__年,我县大学生林某因父亲车祸去世接手某某南星针织厂,目前公司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年产值3000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西欧、东欧、香港、日本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__年,我县陆某等4名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创办的某某海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他们的平均年龄才23岁,但是由于市场、生产经营等原因,目前海芯公司已改做软件。二是大学生创业的目的较为明确。无论是挑战自我、解决就业还是获取财富,都将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大学生潘某创建澳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博鑫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从事气力输送环保设备生产、安装,年产值500万元,20__年度被评为象山县科技型中小企业。三是创业方式和领域的选择趋于理性。在创业方式的选择上,我县大学生毕业生还是比较理智和谨慎的,都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式。20__年,我县留英博士王一鸣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带着自己研制的新能源项目创立了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了“并网式屋顶小型风力发电系统”,该项目具有环保、节能等特点,在国内外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企业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同年,大学生盛陈总创办象山泓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象山生活信息网,专注于企业海外市场网络行销研究,通过与全球著名的b2b 平台、行业平台、搜索引擎的合作,为出口企业客户提供领先的网络行销解决方案及服务,以显著的效果、适中的价格、完善的服务受到了广大出口企业的欢迎和关注。
大学生毕业生创业的制约因素:一是资金不足和没有好的创业项目是目前我县大学生毕业生创业最大的障碍,而实践经验不足是大学生普通存在的问题,这势必对创业产生影响。二是亲人出于对创业存在的许多困难和风险考虑,反对大学生毕业生创业,这是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不够、认识不足的表现。三是大学生毕业生创业对市场变化认识少。因为大学生刚从学校毕业,对市场变化认识少,如果没有敏锐的洞察力,丧失一个关键的机会,对于一个大学生毕业生创业的公司来讲可能是致命的。
三、我县对大学生毕业生创业的政策措施
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创业形势,我县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出台了各类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一是做好舆论引导。每年在象山广播电台和象山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阳光政务专访,介绍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有关政策,宣传市、县关于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创业的方针政策。
二是实行宽松户籍政策。不管是否自主创业,大中专毕业生都可以在城区落户,亦可回到生源地落户。
三实行普通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社会保险等补贴制度。企业为毕业生交纳的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县财政补贴80%,一补3年。具有学士学位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在工业企业工作满5年的发给2万元住房补贴。自主创业期间获得mba、emba证书的奖励1万元。
四是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实行规费优惠政策,规定除从事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给予自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
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优惠。
五是县科技人才俱乐部每年选择部分自主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人才成为会员,通过俱乐部活动,使自主创业学生与企业老总接触,丰富创业阅历。建设爵溪街道和宁波天安集团等2家市级毕业生实习基地,对大中专毕业生进行技能培训,帮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获得创业技能。
六是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象山科技创业中心创业:向进驻企业提供与项目相适应的用房,免第一年租金。对海外留学生或国内高层次人才带资金或项目的视具体情况实行一户一策,按其实际购置生产设备资金的30%予以配套支持。协助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项目及国家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按实际到位资金在高新技术风险中按1:0.5予以配套。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项目和企业,优先申请县科研经费和列入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考核对象。享受县工业示范园区优惠政策及技改贴息政策外,生产设备资金享受银行基准贷款利率贴息一年。入园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收入,经县科技行政部门认定,主管税务部门批准,免征营业税;年净收30万元以内企业暂免征所得税;直接用于生产、实验的测试仪器,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可直接进入生产成本;企业实际发生的科研经费,不受销售比例限制,按实计入生产成本。协助入园企业与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公司及其他融资单位开展合作。
七、建议
1、我市已经出台了《关于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因涉及组织、人事、劳动、科技、工商、银行等多个部门需要协调,相关具体操作方案迟迟不能出台。建议尽快设立“毕业生创新创业资金”,专项用于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创办企业申请小额贷款提供担保。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办企业的,其研究与开发的科技项目优先给予科技三项费用支持。
在选择创业的原因中,调查显示,27.4%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20.8%表示创业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此外,19.3%的毕业生选择创业是为了挣钱,工作自由也是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一个重要理由。理想、兴趣、财富、自由等,都凸显出新一代大学毕业生强烈的自我意识。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仍有5.4%的大学生选择创业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1.1 杭州市区
上海杭州一直是杭派服装的起源与发展之地。“杭派”女装的概念大致出现在1996年。据统计,杭州当时已有女装生产企业两千多家,形成了庞大的女装产业群,业界统称这个时期的杭州女装为“杭派”女装。而随着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身处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带核心位置的杭州也迎来了服装品牌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外服装品牌的不断进入,也为在初期由江南浓郁的地域文化滋养成长的“杭派”女装带来了变革的动力,传统文化内涵与西方高端服饰设计理念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当今杭派女装“清新不轻浮、前卫不张扬、精致不繁缛”的独特个性,吸引着世界时尚服装业的目光,也越来越为国际时尚界一股新生的服饰主流文化。围绕杭派女装的各种产业链也分散在杭州周边城市,正是我校服装系毕业生肥沃的就业土壤。
就业方向:杭州市内商圈繁荣,消费活跃,品牌服装的售卖终端相对比较集中,从事服装营销、采购、企划、总监等方向的校友居多,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的事业已经上升到较为稳定的状态,有能力定居于此,完成能在杭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安居的奋斗目标。
1.2 海宁
海宁中国皮革城皮草广场7.1万平方米,现有400多家毛皮服饰、制品生产企业和经营户入驻,汇聚总建筑面积国内外各类獭兔、狐狸、水貂等服装、单体、原料毛皮产品,以打造成集“专业化信息中心、规模化采购中心、现代化展示中心、长三角物流中心”于一体的大型毛皮服饰贸易中心为战略目标,充分利用海宁及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庞大资源和客源以及最权威、最专业的服装纺织行业背景,创建“长三角”最齐全、最时尚的毛皮业国际化贸易平台。
就业方向:皮草服装设计助理、皮草设计师、销售等。海宁皮草业单纯集中,属于有着自己的行业特色。作为一种只需要做一季――冬装的服装行业,海宁皮草服装的主要以男装、女装和目标客户群的年龄定位来分类。可能缘于我系对皮草服装设计没有单项课程,学生接触较少,因此除了今年校招的几个毕业生,自主来此就业的往届校友也只有数位。通过访谈得知设计助理的就业环境还是比较不错,比四季服装要轻松一些,待遇也可以,因为行业圈比较小,也有途径提升为设计师。不过销售的压力很大,新入行者需要承受的低业绩低收入有可能入不敷出,最好到大城市锻炼下有经验会更容易适应。
1.3 许村
海宁中国家纺城位于中国布艺名镇?许村是当前中国最具发展潜质和市场影响力的家纺专业市场,交易额近200亿年产量全国第一。海宁中国家纺城是拥有中国家纺装饰布、沙一级批发市场、集散中心,中国沙交易、全球提花家纺产销中心,也是家纺面料价格变化、市场行情、流行趋势的重要资讯中心,更是区域内唯一的集家纺交易、展示、商务会所、现代办公功能于一体的产业主题大厦。
就业方向:花样设计师、软装设计师。通过对校招同学的访谈,留下的学生对于许村的家纺行业就业环境比较满意,认为有一定的提升途径,可以学到知识与经验,而且消费比较低。环境简单,圈子不大,校友联系方便,生活并不孤单。
2 就业格局分布的原因
2.1 大城市与小城镇在找工作难易程度上的优劣对比
毕业生初出茅庐,来到远离家乡的陌生城市落脚,最为关注的首先是以本校高职的学历和专业能力,是否能够得到企业的橄榄枝。在通过毕业生的访谈得知:有30%的同学,当初选择来离家乡比较远的杭州,是因为有同学、学长学姐或者亲戚在杭州落脚,有了住处和照应,找工作时候相对压力小一点,时间充裕可以挑选;也有30%的同学,只因为一颗喜欢杭州的心,勇敢的只身踏上征程,一人独立租房、跑人才市场;还有40%的同学是通过校招,谈好薪酬条件以及住宿待遇才从容来到杭州的。这三种情况各有优势,对于一些地处偏僻的乡镇集中的产业例如许村,湖州童装,远在深山无人知,校招作用显而易见,尤其许村独特的招聘模式:海宁家纺招聘集团。这个应许村家纺企业要求,许村村委创办的正规招聘公司,有一套成熟的招聘模式。公司经费由企业年费支持,根据企业需求,联络相关院校招生就业部门,以正规校招选拔人才,推荐到相关企业实习,实习期间如果学生对企业待遇,工作环境等不适应,可以调换实习企业,在学生决定实习企业之后,签订一年合同,保证学生的待遇水平和相关权益,并向企业收取中介费用。在一年的试用期中,招聘公司的专干,会负责组织就近的学生在周末和节假日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并时刻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同时还负责接待各院校的回访和毕业生调研。非常值得推广。
2.2 双向选择的考量
除了基本待遇,职业上升空间也是学生会考虑的重要原因,除了大型品牌正规公司,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人才流动频繁,原因也主要是企业负责人希望降低用人成本,一人多用。工作压力过大或者薪酬低于同行,或者没有上升空间也都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有些企业有实力宣传企业文化,注重企业凝聚力。也有些企业顺应人才流动,促进新鲜血液进入。服装行业基本是后者的状况,从业者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三五年就会换一个单位,所以就业者更加实际,主要关注薪酬是否与工作量成正比。不过能与企业谈判条件者,也多数是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的成熟设计师,用业绩说话的人。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要考虑的,也更多是能否学到东西,有所收获。
3 综述本系专业教育现状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对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应对建议
3.1 暑假工体验与职业规划
服装行业内的分类繁多,跨行不易,往往学生在刚毕业的前几份工作,就完全可以使后半生的职业方向定型。而有些学生,两三年之内也无法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跨行换工作,浪费经验。因此,能够在在校期间就有机会与这些企业合作,使学生每年进行不同行业的实习和调研,得知利弊,在毕业找工作时候有的放矢,会更加有助于职业成长的效率。
3.2 职业与性格的关系值得重视
一、调研对象及目的
本文的调研对象为中石化第十建设公司、山东金钥匙工程监理公司、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系统项目组等国内建筑工程相关领域的大中小型企业,意在通过问卷+访谈+查阅资料的方式调研了解高校毕业生汉语言能力现状及企业对人才在语言能力方面的需求,逐步改进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调研过程及结果分析
发放问卷的主要目的是调研高校毕业生汉语言能力能否满足企业最基本的需求,重点调查的是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该问卷共计12道题目,涉及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和企业考核等多方面内容。发放对象为各公司骨干人员,从项目经理、预算人员、技术人员到总监、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到项目负责人、专业工程师、文秘等人员,基本涵盖工程类企业管理层及一线人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总计发放问卷100份,返还73份,其中有效答卷60份,有效率达到60%。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高校毕业生仍需加强汉语言能力的培养;
高校毕业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
高校毕业生汉字的基本书写能力需继续强化;
高校毕业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令人满意;
有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是被大家认可的;
除专业知识外,管理方面的知识显得更重要;
有一个对口专业、丰富的实习经验和有口碑的教学环境,是受大家推崇的;
自信而非自傲,不卑不亢的良好心理素质在面试时是比较重要的;
具有坚韧的品行会受到大家的尊敬;
劳动敬业是企业需要的优良传统,也是立足于企业的根本;
通过语言和文字的充分运用表现出的互动和沟通能力很重要;
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精神和排斥心理是企业员工的大忌。
为防止书面调查的片面性,笔者特意对部分接受问卷调查的受众进行了访谈,从主观方面获得更直观的印象和相应资料,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
通过调研,我们还发现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自我意识较强、不太能接受别人的建议、遇到挫折容易退缩等职业素养方面的欠缺。这些本该在学校就摒弃的缺点,在大学生进入社会后,企业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其开展培训,目的是使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逐渐向温良敦厚、恭俭庄敬上靠拢,但教育上的先天不足使得培训工作收效甚微。
最后,对调查企业部分书面来往函件和管理资料,尤其是新进高校毕业生完成的书面文件进行了调阅,以获得第一手资料。
本次调阅资料包括部分工作联系单、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等文件。
公文资料格式基本符合入档要求,资料内容条理、逻辑清楚、真实达意。
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部分问题,如错别字现象,在调阅过程中仍时有发现。歧义句和各种类型的病句也有,不过数量较少。
三、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的汉语言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不太令企业满意,亟须进一步加强;在温、良、恭、俭、让等对立足企业、立足社会非常有帮助的人文素养和修养方面也存在缺失,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部分受访者称未曾想过。这是教育体系的弊病,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痛脚。
1.教学分析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如此要求和机遇,各专业学科均应大力“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亦应如此。结合调查分析反应的问题和缺陷,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1)强化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培养。从汉字的认读、词句的应用、阅读和理解上,均要下功夫强化,这个强化不仅包括书面资料和考题上的读通读好,更要包括听力和口头的理解。
(2)加强对传统文化、文学经典的学习、阅读。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在白话文上表现不太明显,其精髓应在被嗤之以鼻的古文上,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之乎者也”就算得上是古文。朱熹言:“四书读尽,五经可弃之。”这话虽稍显偏颇,但四书五经都是古文的精益所在。
2.教W改进
(1)针对学生基础不好、底子薄的现象,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来强化最基础的养成。通过教学我们发现,语文成绩优秀或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通常都有丰富的课外阅读经历,可见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增长见识、学以致用。
(2)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往往过于依赖教材,却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必须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融洽自由的授课氛围。通过师生的良好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得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便服务社会、区域经济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除文化典籍、名家名篇外,教师还应在课程中加入应用文写作相关内容,提高学生掌握运用文字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开展科学研究奠定文字基础;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调整授课内容,不同的专业开展不同类型的语文课程,使高职语文课程能做到为专业服务。
(4)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但传统语文教学往往重读写、轻听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及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语言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公文写作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甚至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在社会上谋到职位或谋职的好坏。因此,我们要在语文课堂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课前三分钟讲话、内容复述、主题演讲、辩论赛等活动,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5)改革考核办法,形成科学的考核制度。现阶段,高职语文的考核方式较为单一,非常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通常表现为学期末“一张试卷定输赢”。但高职语文因其培养人才的专业性,具有明显的工具性特征,因此学校、教师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既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又要注意学习结果的评价。同时,还要改变考核方式,从单一的笔试考核向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转变,倡导多角度评价学生,实现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个别化评价。
参考文献:
课 题: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4020249。
一、调研概述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黑龙江省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黑龙江省食品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单位。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了多年的持续跟踪调研。本文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客观真实地体现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就业质量。
1.调研目的
了解企业用人需要,明确专业定位,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规格分析,调整优化课程体系,使专业更好地服务企业、对接产业。
2.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是2012、2013、2014届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生200人,及毕业生所在的黑龙江地区和垦区的大中型以上食品加工和流通企业。
3.调研方式及手段
调研方式主要有网络调研、问卷调研和深入企业访谈等。
4.调研组织与实施
由分院领导、食品营养与检测教研室全体教师和分院实习就业干事共同组建就业生毕业质量调研小组,通过网络平系应、往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研,通过电话、实地访问、发放问卷等形式深入企业调研。
5.调研内容及主要评价体系
(1)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如工作岗位、工资待遇等,毕业生对于母校的意见和建议,就业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评价,及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2)主要评价指标体系。
就业评价体系:毕业生主要就业质量监督指标,包括工作岗位类型、岗位与专业的对口率、岗位薪酬、工作稳定性、工作总体满意度等。
对学院教育教学评价指标:根据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以及学院人才培养实际情况,本专业设计了教育教学评价指标,包括教学活动就业影响、学习收获、毕业生知识能力、教学管理、学生素质培养五个指标。
二、调研数据分析与结论
1.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
调研数据表明: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民营(私营)等企业单位,其次是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虽然自主创业的学生所占比例不高,但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主要从事基层技术、管理或营销岗位的工作,经过两年成长,部分同学升职为部门主管或单位负责人。绝大多数毕业生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比较对口,经过一段时间工作,薪资待遇普遍有较大提升,在校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满足工作需要,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晋升机会较多。
2.毕业生对学院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评价
调研数据表明:笔者学院基本教学设施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比较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合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教学活动安排符合职业岗位工作需要,毕业生对于专业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良好。学院教风学风端正,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有效,教师与学生交流较密切。学院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社团活动丰富。学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生活服务满意度、学生工作满意度、就业工作满意度都较高。
3.用人单位综合评价
调研数据表明:用人单位认为学院毕业生与其他高校毕业生在综合素质上相比有一定优势,认为学院毕业生从上岗到胜任工作适应较快,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比较大,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储备上比较充足。用人单位认为学院毕业生所具备的比较好的素质依次是适应环境能力、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沟通能力和亲和力,比较欠缺的依次是表现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工作激情。用人单位认为学院毕业生应加强应用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人际沟通能力及协调能力在未来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培养;同时毕业生应具备一定的写作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建议
一、2011年以来,企业人工成本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并且企业经营者预计三季度人工成本上涨压力依然较大。调查发现,2011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企业人工成本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其中三成左右的企业二季度人工成本比一季度大幅上升。从企业工人的工资情况来看,目前超过四成的普通工人月工资高于2000元,超过两成的技术工人月工资高于4000元。与一季度相比,2011年二季度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工资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2011年二季度企业缺工情况依然严峻,但比一季度有所缓解。调查显示,七成左右的企业2011年二季度有缺工情况,要低于一季度;多数企业缺工数量在100人以内,与一季度基本持平,超过六成的企业缺工程度在10%以内,比一季度有所提高;企业缺工岗位依然集中在生产岗位;二季度缺工持续时间平均为2个月,与一季度持平;企业缺工的原因主要是求职农民工人数少。调查还发现,缺工已经成为影响企业二季度生产(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三季度企业招工人数有所上升,男性及18~30岁年龄段的劳动力更受企业欢迎。调查表面,近四分之三的企业今年三季度有招收新员工的计划,其中近三成的企业计划招工50人以上,高于一季度的调查结果;三季度企业招工计划中,大学毕业生占计划招工人数的近四分之一;近半数的企业三季度招工以男性为主,近六成的企业三季度计划招工的年龄在18~30岁之间;三季度企业招工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老员工/熟人介绍和现场招聘会,企业选择招工途径是最看重的是能招到合适的人。
四、企业招工难问题依然突出,期待政府给予支持。调查发现,目前企业招工难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东部和东北地区企业、中小企业、IT企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及出口型企业的招工难度相对较大;企业经营者认为出现招工难的原因主要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近半数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即将实施的《社会保险法》对企业招工有利有弊,影响不明显;企业经营者期待政府通过“降税或帮助企业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和“稳定物价,降低生活成本,增加企业所在地生活,消费成本吸引力”等措施对企业给予支持。
五、建议减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税收负担,缓解人工成本持续大幅上升的压力;加快城市化的步伐,消除各种阻碍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让农民工更好的融入城市;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妥善解决人力资源市场资源配置中的结构性矛盾,积极调控好人力资源市场。
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于6月5日发放问卷2,000份,截止6月20日共回收问卷781份,其中有效问卷770份,有效回收率为38.5%(样本情况详见附件)。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数据[①]。
一、企业用工状况
1、农民工在企业就业人员中的比重略有下降
从2011年二季度企业就业人数的情况来看,调查结果显示,参加本次调查的企业就业人数平均为810人,农民工占48.8%,比2011年一季度下降了1.5个百分点,与2010年基本持平。其中,东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出口型企业中农民工所占比重相对较高(见表1)。
Q24表 企业就业人员情况(均值,人)
就业人员总数
农民工所占比重(%)
总体
2011年二季度
810
48.8
2011年一季度
711
50.3
2010年
905
48.2
东部地区企业
702
52.0
中部地区企业
1174
45.7
西部地区企业
727
42.3
东北地区企业
678
35.5
大型企业
8745
32.9
中型企业
885
47.2
小型企业
177
50.9
出口型企业
742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