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7 14:54: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少年闰土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少年闰土教案

篇(1)

2、能力目标: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分析: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媒体:

硬件媒体:计算机、扫描仪、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

软件媒体:文字、图形、音乐。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1)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含苞欲放的早字。图1(略)

教学策略设计:用“早”字引出作者,简介作者,为学生了解闰土后,从鲜明的对比中体会社会的不平等,以为后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埋下伏笔。

2、学习课文。

(1)教学过程与内容:听录音。

策略设计:纠正生字读音,感受语音变化;认读生字新词。

(2)教学过程与内容:

①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图2(略)、图3(略)

A:脸——紫色

B:头——小毡帽健康

C:颈——银项圈活泼

D:怕见人怕羞

策略设计: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讲述闰土的新鲜事,了解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图4(略)、图5(略)、图6(略)、图7(略)。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说说讲了哪些事?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策略设计:体现自主学习,结合口语交际,力求读写合壁。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都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问)

和闰土相比,“我们”的知识太少了,目光太短浅了,写出了作者不满现实,追求自由生活的心态。

④惜别

作者:大哭。

闰土:躲在厨房不肯出门。

篇(2)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预习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允(厶或儿);畜(亠)

(2)正音

(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1、课件出示要求及插图。

2、课件出示摘录的内容。

3、什么是人物的外貌,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4、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

5、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

六、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

1、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

(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没有写出闰土的动作,所以这件事不算。)

2、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3、学生畅谈

【(1)看瓜刺猹。因为这件事是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一件事,课文中先后出现了两次,写得最详细。(2)学生以前根本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听后感到很新鲜,所以印象最深。(3)作者写得生动,特别是你听“月亮地下,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突出了闰土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所以印象最深。(4)一读到这儿,眼前就浮现出一幅少年闰土在月亮地里勇敢刺猹的画面,所以印象深。(5)这一段不仅给我们的印象深,而且留给作者的印象也很深。课文一开始写作者回忆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也是看瓜刺猹的画面。这一段最能突出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

适时板书:聪明、能干勇敢

4、教师小结:好极了,这一段话最能突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勇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谁的脑子里已经浮现了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5、引导同学们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轻声齐读……让大家一次又一次地体会感情。

7、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中,“其中有一个少年”“其”怎样讲?(那中间,课文中指西瓜地。)

8、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1)学生找后回答。

(2)教师板书:听、捏、走、看、刺

9、“看瓜刺猹”动画演示

(1)再次体会感情

(2)引导背诵(可以演示动画进行提示)

三、学生自学“捕鸟、捡贝壳”两件事

1、说说“看瓜刺猹”这件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2、谁能给大家说说其它两件事,又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

3、学生畅谈(先读原文,再谈体会)

4、适时演示“捕鸟”动画,加深理解和体会。

【(1)从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2)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3)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

适时板书:见识广扫、支、撒、拉

3、师小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大家通过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捡贝壳、捕鸟等事情的学习讨论,对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领会得不错,一个海边农村的少年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四、学习“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部分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

【因为那一年作者家是大祭祀的值年,一个忙月忙不过来,所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从此他俩就认识了。】

2、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

【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和他仿佛年纪,又会装弶捉小鸟雀,想和他玩,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3、“仿佛”在这里当什么讲?(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

4、谁能结合句子再给大家说说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的父亲答应让闰土来管祭器,作者非常高兴,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年龄和他差不多,还会装弶捉小鸟雀,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板书:“我”盼望

五、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人物的语言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少年闰土的几件事?是采用什么形式讲的?(四件事,对话形式。)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闰土的语言,“我”的语言及作者的插说部分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中划出来。

3、学生默读勾划。

4、谁把闰土的话给大家读读。

5、在闰土讲的这几段话中,你对哪一段话最感兴趣。请在小组内给同学们讲讲。

6、小组讲。

7、小组讨论结束,请把你最感兴趣的话给大家说说。

【(1)我觉得闰土讲“看瓜刺猹”这段话最有趣,特别是讲闰土刺猹时的动作,连用了几个动词,讲得那么逼真,把一个海边少年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2)我觉得闰土捡贝壳那一段讲得好,他不但把海边美丽贝壳的颜色、样子都介绍给我们这些没有见过贝壳的孩子们,而且还使我们爱上了海边的那有趣的生活。(3)我觉得这句话最好:“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因为他俩身份不同,但他很直爽地邀请人家去,说明他天真、淳朴的性格。(4)我觉得看跳鱼儿这段话最好,原来我只知道海洋里有鱼,但不知道还有像青蛙似的长着两只脚的跳鱼儿,从中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5)我觉得闰土说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从中可以看出闰土通情达理、朴素可爱的性格。……】

8、刚才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确实感到闰土所讲的这几件事,都是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最熟悉的事,也是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乐趣。这几件事,生动地显示出少年闰土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从小就热爱农村生活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现在集体朗读插叙部分,体会这几段话的意思。

2、“那时候……只是无端地……”这一段话插在了“我”与闰土的对话中间有什么作用?“无端”如何讲?两个破折号有什么用?(说明“我‘知识贫乏,什么也不知道。黑暗的封建教育制度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并非”我“念书不用功。两个破折号的用法一样,表示注释作用。)

3、读第14、16自然段

(1)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做为少爷的“我”呢?(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师生对答:

闰土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鸟而“我”却不知道

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而“我”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闰土有看瓜刺猹的经历而“我”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而“我”听也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

这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从来都不知道。

(2)小组讨论、交流:①“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富家子弟)②“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③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板书:羡慕佩服向往

七、学习“分别“部分

过渡:正因为闰土知道得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很高兴、快乐。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刻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

1、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

2、课件演示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是得怎样告别的,再说一说。

板书:难舍难分

篇(3)

    小说是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以反映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怎样引导学生潜心地理解课文呢?我们以鲁迅的《故乡》为例,来看一下于漪老师、钱梦龙老师和蔡澄清老师三位语文教育家的《故乡》教学的大致思路。

    于漪老师的《故乡》教案(四课时),教学步骤为:一、解题;二、理清故事情节;三、典型人物分析:1.闰土;2.杨二嫂;3.分析“我”;4.小结,总结《故乡》运用对照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及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四、归纳主题思想;五、作业。钱梦龙老师的《故乡》教学实录为二课时。共分三步:一、学生认真自读全文,提出问题;二、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归并,然后启发学生逐类讨论解决;三、布置一定的练习。第二步步骤为:一、将学生提的问题分为七类、解题以及讨论“一般疑问”;二、讨论回乡途中的“我”(以上为第一课时);三、讨论闰土;四、讨论杨二嫂;五、讨论宏儿和水生;六、讨论离乡途中的“我”;七、讨论写景部分(以上为第二课时)。蔡澄清老师的《故乡》教学实录为三课时:一、导入新课:1.解题;2.了解情节发展,把握文章结构(以上为第一课时);二、点拨、讨论:1.分析闰土——“小英雄”与“木偶人”;2.分析景物——“神异的图画”和“萧索的荒村”(以上为第二课地);三、突出训练——研究《故乡》的结尾三个自然段,完成练习“五”(以上为第三课时)。

    三位老师执教《故乡》,从大方面看,有着明显的一致性:第一,都打破了介绍背景,再分段、分析,然后总结主题与写作特点的传统程序。第二,都根据小说三要素设计分析思路。第三,都在解题、熟悉情节、把握小说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人物和景物描写。同时,三位老师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

            一、情节和结构的分析

    于漪老师设计的提纲:

    情节安排:(板书)

    蔡澄清老师设计的情节结构提纲:

    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主题思想

    1.渐近故乡(萧索·悲凉)

    2.故乡见闻(人物变化)

    ①和母亲的谈话

    ②回忆少年闰土(插叙)

    ③杨二嫂要木器(间有插叙)

    ④会见中年闰土(对比)

    3.离开故乡(感慨·希望)

    钱梦龙老师把学生提的问题分为七类,板书如下:

    一、一般疑问

    二、回乡途中的“我”

    三、闰土

    四、杨二嫂

    五、宏儿和水生

篇(4)

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影响极其深远,尤其是他创作的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于世界文学画廊里一个个独具特色的艺术典型,特别是他小说中那些既可怜又可悲的旧中国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永远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语文课本的《故乡》和《孔乙己》两篇文章,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堪称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品,尤其是两篇小说中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更为文章增色不少。下面就以我进行这两篇文章教学为例,来谈谈鲁迅先生小说对比手法的赏析,以及对比手法在学生作文实践中的借鉴指导意义。

运用鲜明的对比,最能突出事物之间、人物之间或一个人言行前后的差异,也最能看出景物的不同或人物身份性格的差异与变化,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能够在极其简短精练的描写中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多彩。

鲁迅先生的小说在人物描写时常用的对比手法有以下两种:

一是描写不同人物之间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差异,通过对比来展现不同身份人物的性格,以此来更为全面地表现小说的主题。例如在讲授《孔乙己》一文分析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咸亨酒店”两种不同身份酒客喝酒姿态的语句:“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喝酒的是“短衣帮”,而那“出到十几文,买一样荤菜”“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的是“穿长衫的”,我提醒学生注意“四文、外、站、短衣”和“十几文、里、坐、长衫”两组词语的差异,经过分析后,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以极其经济的笔墨就为我们形象的描绘出孔乙己生活的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而又人际冷漠的社会,为下文描述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通过同一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前后截然不同的对比,来表现人物不同时段思想性格上的差异,进而丰富人物形象。在教学《故乡》时,我指导学生认真品味分析外形上从二十年前“豆腐西施”变成现在“圆规”的杨二嫂, 从“紫色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心里有无穷无尽稀奇事”的少年闰土,变成“脸色灰黄,而且加上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一顶破毡帽”的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作者运用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榨下,中国人民每况愈下、日趋破产的悲惨处境;在《孔乙己》的教学中,我又引导学生去品味分析孔乙己那“高大身材,青白脸色……穿的是长衫”与“脸上黑而且瘦,穿一件破夹袄”的外貌对比,那“之乎者也”“窃书不能算偷”与“不要取笑”的语言对比,那“排出九文大钱”与“摸出四文大钱”的动作对比,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些对比形象的描绘出封建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摧残,直至把他推向绝路的罪恶。学习了这种对比之后,我又指导学生在作文中注意使用前后的对比,来突出人物的变化,丰富文章的主题。

除了人物描写方面的对比,《故乡》一文还善于在典型环境的描写上使用对比手法。学习《故乡》时,我让学生找出作者所描绘的三幅故乡图景,并进行比较:记忆中的故乡是“一幅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生活于其间的是活泼天真的小英雄少年闰土,也包括“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而现实中的故乡,“隐晦的天气”“苍黄的天底下,萧索的荒村”,其间也只有木偶人的中年闰土和“圆规式”的杨二嫂;理想中的故乡,“海边碧绿的沙地,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尽管“朦胧”,但“我”坚信“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通过对比,学生理解了小说中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追求新生活的愿望,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就更深刻了,也进一步理解了小说的环境描写为塑造人物和主题服务这一作用。我又及时指导学生在作文时,要抓住特征描写景物,为自己的作文主题烘托和渲染气氛。

通过两篇文章的教学,学生初步学会了欣赏文学作品中对比手法的基本方法,对文章中对比手法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并通过我的指导和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成功的尝试使用对比手法,取得了很好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

篇(5)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教学需求。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不单单是对于语文知识进行传递,它也是增长学生见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以下就针对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且提出一些解决策略,旨在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具体如下。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模式老旧不灵活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不少学校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但是一些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方法未能进行及时的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死板,缺少灵活性,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教师在教学之前进行了积极的备课,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与备课教案不符的事件发生,教师对于突发事件不能很好的处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简单的解决,过于重视教学进度而忽视教学质量,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2.教师不能明确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位置

目前有一些教师试图对以往古板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如采用开放式阅读教学,但是在进行改变时,教师把阅读教学的时间都留给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变得越来越无组织无纪律,无法完成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对于教学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二.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

1.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活跃,具有想象力,所以,教师在对这些课文进行讲解时,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播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视频、符合文章意境的音乐等等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且感受课文当中所描述的美好画面,使得学生爱上语文阅读课堂。如此一来,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必将大大的提升。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之间进行阅读谈论

在进行课文阅读时,学生对于文章必然会产生一些想法。由于班级中人数较多,教师做不到对于这些想法进行一一倾听,所以可以安排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所感受的东西必然也有所不同,对于交流对象和沟通方式有学生自己决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将阅读中的感受,发现以及问题更好的通过朗读,绘画等方式展示出来,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好的进行。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且在阅读之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象以及方式对于文中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找出来,并进行抄写。学生对于描写少年闰土的句子不能全都找出来,但是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很快的就会将文章中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都找出来,不但学生对这种方式十分喜爱,而且教师也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3.开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见闻

篇(6)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或概括课文内容,或反映主旨思想,或表明观点态度,或凸现人物特点。有的文本,抓住课题,“提领一顿,百毛皆顺”。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题目深有含义,“自己的花”蕴藏了一种奇丽的风景,“是让别人看的”,一个“让”,点明一种颇耐人寻味的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我们应充分朗读课题,做到“三读”:一读课题,读准读通,二读课题,重读“花”,想象花的美丽,三读课题,重读“自己”和“别人”这一组反义词,推测这是一种“让”的境界,从而引导学生关注题目的作用,猜测课文内容,领悟课文要表达的境界。再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题目就是文本要表明的观点,直接揭示了“真理”和“一百个问号”这两个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善于发问是因,获得真理是果。而这本身也是一种“科学精神”,扣紧单元主题。

二、解读语言,卓逸不群任翕张

语言有温度,风格见真知。作家不同,风格不同,老舍的语言不事雕琢,幽默风趣,京味浓郁,从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中可见一斑。文体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如议论文,因其论述事理提出主张的特性,语言具有简洁概括、严谨准确的共性,偶尔使用修辞,又有生动形象的特色。这些不同特色的语言,为学生习得语言提供了不同的范式,为学生在实践中把握语文应用的规律展现了广泛的天地。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季羡林先生的语言独具魅力,“朴实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走过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多么朴实无华率性真诚的词句,却蕴含着一种境界,无私奉献深入民族骨髓的境界。同时,又不失典雅清新之调,或联想丰富,如“花的海洋”引人遐想,或引用典故,“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或辞藻修饰,只靠两个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就足以描述视野中的绮丽景色。再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文,萧红的语言清新明丽,稚拙鲜活,充满诗意浪漫。“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明晃晃”一词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课文中这样的词很多,说蜜蜂是“胖乎乎、圆滚滚”的,说狗尾草“毛嘟嘟”的,说天空,是“蓝悠悠”的,富有感彩,充满童真童趣。“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同样富有诗情画意,在她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自己做主,自由快乐。

三、解读篇章,文似看山不喜平

认真研读新课标,我们得知低年段注重词句教学,中年段注重段落教学,高年段则注重篇章教学。“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1],这是语文循序渐进学习的要求。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行文思路清晰但各有不同,《山中访友》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写出所访之友;《山雨》按时间顺序,重点写出山雨到来时的盛况;《草虫的村落》中作者化身为一只小虫,移步换景中写出所见所闻;《索溪峪的“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先概括后具体,通过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几个并列的方面突出索溪峪的美景。再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因为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二篇议论文,课文篇章的布局和段落的布局都很清晰,适合迁移。篇章方面,课文按“提出观点―事例论证―总结观点”行文。课文的题目就是观点,主要通过三个事例论证了只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段落方面,三个事例的大意都是这样:谁从什么现象中提出问题,通过反复的实验,发现了什么真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课文所举事例的构段方式一致,都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获得真理”来行文,每一步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也是一一对应的,即“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发现真理”,这也是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四、解读词句,一字一词未宜忽

语言有温度,字词亦知冷暖。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都有一定的思想内涵。我们要引领学生透过字词去发现词句背后的奥妙、揣摩作者的用意、感受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用南帆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沉入词语”。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有一些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字词,如“敏感”“敏锐”,以及“反复的实验和研究”“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科学精神,与课题有什么关系,需要深挖。特别是几个“反复”的使用,简洁概括,却不见实验的过程,这也值得深思。再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一文,其实在“得与舍”“情感与道德”之间做了一个阐释,坚守道德就是得。课文先写“得”,“得鱼”“得意”,再写“舍”,“舍鱼”“不舍”,将“得鱼―争辩―舍鱼”这样的叙事思路和“得意―急切―沮丧―不舍”这样的心情起伏融为一体,最后写“启示”,“启示”有两重含义,一个是要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抵得住不正当的诱惑;一个是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勇气。这是“得理”,更是“得益”。其中,“是留还是放”的争辩是叙事部分的焦点。儿子要留,是出于情感,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一种情感放纵;父亲要放,是出于道德,是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一种道德坚守。“情感与道德”的抉择实际上也曾是父亲面临的问题,一面是爱鱼心切爱子情深,一面是让儿子受到严格的教育,所以才会有那意蕴深长的一“盯”。

五、解读表达,言意共生潜有境

新课标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怎样践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呢?崔峦老师曾说:“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2]

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导语明确要继续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人物描写的五种基本表达方法:言、行、心、神、貌。这个单元又将给学生带来怎样的人物表达特色呢?我们仔细解读,梳理了本单元有关人物塑造的表达特色。具体来说,《少年闰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环境描写,四种奇特的元素:亮丽明艳的色彩――深蓝、金黄、碧绿;悠远辽阔的空间――天空、沙地、一望无际;机智勇武的少年;狡猾凶猛的猹,构成鲁迅最怀念的画面。以至三十年后,他仍对闰土充满着温暖的记忆。接着重点写了三件事,有详有略,并且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捕鸟,表现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反映闰土的机智勇敢;捡贝壳、看跳鱼儿,表明闰土的生活丰富多彩。《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按照先果后因的结构,也有详有略地写了四件事,但始终贯穿着“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基本主题。《一面》是典型的一事一人,多处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有“一面”胜似数面之感。《有的人》则通过对比,凸显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写照。

文本解读,解决了阅读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一如“阅读教学”的根,只为成就美丽的语文人生,成就精彩的语文课堂,只为那一树树的花开。

篇(7)

“今后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加强语文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而且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变封闭为开放,使语文教学成为一泓活水。在教学内容上,不唯书,现实生活中适合的语文教学资源皆可用。在教学形式、渠道上,一切有利于学生形成语文能力、发展创造思维、增长智慧才干的皆可行。”

由此可见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眼光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一节课堂,一本教材,而是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充分挖掘、利用课内外语文教学资源,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有效地利用“意外”中有价值的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课例]:在《少年闰土》的教学中,教师指名学生朗读“闰土讲述雪地捕鸟并邀请‘我’一起去看瓜”一段时,学生读得绘声绘色,很有感情,只可惜多读了一个字。当时教师没有立即指出,而是让他将本段读完。在教案的预设中,教师并没有想到这样的一个小意外。但是在指名这个同学回答问题时,可能该同学有些紧张,多读了一个字,必须要纠正,教师此时改变了预设,让学生讨论能不能要这个字,借此体会“我”跟闰土之间的深厚友情。

师:你刚才多读了一个字,知道是哪个字吗?

生:我将“你也去”读成了“你也去吗”,多读了一个“吗”字。

师:我们来讨论一下,有这个“吗”字与没有这个“吗”字意思有什么不同呢?

生:有了“吗”字就是商量询问的语气了。

师:那这个“吗”字为什么不要呢?如果要的话不就可以突出闰土很有礼貌吗?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

生(思考后):不能要。如果这里有“吗”字,虽然突出了闰土有礼貌,但是也说明闰土跟“我”之间有距离。

生:不能要。没有这个“吗”字,表现了闰土朴素、直爽的性格。

生:不用这个“吗”字,也反映了闰土没有把“我”当作少爷,而是当成年龄相仿、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所以说话不那么客套了。

在上述教学环节,学生多读一个“吗”字,虽然这样的错读必须纠正,可是教者没有简单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以此为契机,抓住了课堂上的生成资源进行点拨。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研读的兴趣,通过对“吗”的品读和思考,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化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虽未批评那位读书的学生,却在“吗”字能不能要的讨论中渗透了“读书应该细心地读正确”的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关注学生积极的态度和情感。”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作为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非预设生成,积极地对待,冷静地处理,把学生的生成尽可能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

二、有效利用课外资源,补充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证明,人们的认识活动(思维活动),都是以已有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的。没有这种基础,也就没有思维活动。“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翻到过去,把白纸上的黑字依旧翻译为具体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由此可见,语言文字只有转化自头脑中的形象,才会有妙笔生花的效果。

但是,受年龄、经历、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一些内容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他们头脑中的表象是模糊的,这就需要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经验,丰富头脑中的表象。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才容易最大限度地联想、想象,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其中很多可以引进语文教学中,为语文教学服务。

篇(8)

每次讲公开课前,老师们花费时间最多的不是写教案,不是了解学生,而是做课件。没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多媒体课件确实能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另一种最简便适用的教学资源——插图。翻开新语文书,最先吸引学生的不是文字,而是色彩艳丽的插图,课文插图是根据文意去的,大都紧密配合课文内容的重点部分,集中地反映了文章的中心,妙用这些插图,会让语文课堂增色不少。

一.利用课文插图,激趣导入新课

如教学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我出示插图,让学生猜猜:这是个什么建筑物?在斜塔上站着的是谁?他为什么从斜塔抛下两个铁球?下面站着的是些什么人?结果怎样?在学习《跳水》一课,我先安排学生看图,并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看过插图后,疑窦丛生:猴子怎么会爬上桅杆的顶端?孩子怎么会走上那么高的地方呢?孩子面临生命危险,他会怎么做呢?甲板上举枪的这个人想干什么?最后这个孩子得救了吗?有了问题也就产生了浓厚的阅读期待,学生就会迫不及待的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了。

二.利用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有的词语单靠下定义或词解词,不但使讲述枯燥乏味,而且违背了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课文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追上去”和“迎上去”二词,学生不好理解,“追”和“迎”这两个带有方向性的动词,通过看画就容易了。在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小蝌蚪朝一个方向游去,后面的在“追”前面的;两条鲤鱼朝着蝌蚪面对面地游过来,就叫“迎”。这样对图讲解,学生就非常容易接受了。这样的插图运用,既能达到理解词,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学词的兴趣。

三.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擎起驰骋思维的天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插图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如学习了《少年闰土》最后一段写了“我”与闰土依依惜别,用笔十分简略。让学生观察课文的第二幅插图,老师问:“在这个漫天飘雪的日子,一对好朋友就此分别。依依惜别之际,两个人会说些什么呢?”继而让学生演一演这幕戏。通过看图和表演,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心灵世界,感受到“我”与闰土的深厚友谊。再如《小音乐家扬科》一课,插图中的扬科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配上音乐,让学生看图来一段“扬科的内心独白”,此时此刻,心灵的感悟取代了理性的分析,不正彰显出语文教学的人文魅力吗?我们还可以读写结合,让学生在插图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话,抒发自己的情感。

四.利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9)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让他们自动、自学、自得地去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呢?首先,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赏识学生,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新性。其次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要把以往教师用来分析讲解的“独唱”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专注地、充分地去读悟、吸收、内化。正所谓“熟读深思子自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应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包括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等。相信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的课堂会充满生机,这样的学生会更加自信自强。第三,要给予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教是为了不教,教要教学生所不会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摒弃将现成的知识、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的做法,而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去积极思考。要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课堂上,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乐得不讲:学生间通过讨论、交流能解决的,教师要乐得轻松;学生无法解决的,教师则要当好“顾问”和“参谋”,要乐在其中。以学生的“学”来定教师的“教”,教师导而弗牵,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才能让他们成为会学习的人。

二、各展所长,合作交流。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以解决有价值的问题为中心,制订好学习目标,把握好交流、讨论的时机,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最大的效果。小组成员的组成也应根据实际需要可灵活调整、变动,既有固定的组合,也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如教学《少年闰土》这一课,在学习闰土对作者讲了几件稀奇的事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一件事来进行学习。这时学生就可自我选择学习内容,自由组合成组。对于学习方法,我先作提示,:可读,可画,可演示等,然后让各组根据所选内容,根据个人特长,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各组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进行配合,再以最佳方式交流汇报。这样让学生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地进行学习,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张扬,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练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高高举起了自信的手。

篇(10)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式:解题,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正音、正字、解词,然后划分段落,分析课文,概括中心。有些教师每篇文章都这样教学,不肯漏掉任何环节。其实这样面面俱到、环环不漏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学生主动创新的时空。因为这面面环环中肯定有一些内容是老生常谈,缺乏新鲜感,学生听来有耳无心,也不必怎么动脑筋,连思维都难以集中,更不用说创新了。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突出教学主线,科学地简化教学环节,特别是要消减那些浅表性的活动,改变教学中的刻板呆滞状态,促进学生思维的流畅。只有流动的思维,才能激发出创造的火花。

如一位教师教学《白杨》一课,根据课文借物喻人的特点,着重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一是联系生长环境,了解白杨外形特点;二是紧扣关键词句,理解白杨品质特点;三是激发学生想象,领会建设者的崇高精神。整个设计教程简洁,主线突出。课堂上学生大部分时间用来阅读、思考、质疑、劫难,不但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得到落实,而且学生学得主动,对大戈壁恶劣环境的想象,对白杨品质的理解,对建设者精神的认识,都有了许多创造性的内容。课堂上,学生如果懂了,他的思维就要向纵深展开,而教师如果还是喋喋不休地讲,等于拉住他的思想不让往高处走、深处流,学生的创新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支撑和发展的机会。

适当延长提问的解答距

心理学上把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根据解答的过程,称为解答距,根据解答距地长短,深浅把问题分为四个等级。一是微解答距,学生看书即可回答。如教学《少年闰土》一文,问学生:“闰土的外貌怎么样?”书上有“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等内容,学生回答不必动脑筋。二是短解答距,答题与课文内容有些变化,不是照本宣科回答问题。如问:“从闰土的外貌看,他是怎样一个人?”学生需要通过理解概括才能得出他是一个健康的农村孩子的结论。三是长解答距,它需要综合有关知识来解题。如问学生:“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学生需要通过对“我”和闰土的生活及周围环境进行比较分析,才能认识到“我”对自己所处地位的不满,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四是新解答距,要求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答,答案有一定的创造性,有较高的难度。如要求学生根据“我”的身份,对照闰土的外貌,想象“我”有怎样的外貌。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智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又一个微解答距、短解答距的问题,要求学生静心听,齐声答,而且希望学生都按教师事先想好的答案回答,就消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所发展的只是机械的被动的“应答性行为”,与我们所要培养的具有主动创新精神的“探究性行为”的人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适当提高解答距的等级,多设计一些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的提问,让学生以一种积极地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进发出创新的火花。当然,提问也不能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高得多数学生难以企及。

提问的解答距应控制在大部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或者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把较长解答距的提问分解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依靠学生的努力,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高一级的现有发展水平。

增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设计

摒弃细密的教学设计,适当延长提问的解答距,是不是意味着教学设计变得粗线条了?从教师机械传授、学生被动应对的角度来看,好像是这样。但在这疏旷的背后,却隐含了学生创新的时空,要求教师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方面作多角度、多元化的思考,以学生创新的细密来充实教师提问的疏旷。 转贴于 1.预留质疑的时间。

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基础。鼓励学生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心理学研究认为,当学生把学习上遇到的矛盾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时,原不十分清楚的问题便明朗化了,思维过程也随着清楚起来。有时,当一个学生把自己认为还不十分理解的问题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同时,他已经弄明白了问题的一半,有的甚至问题刚提到了一半,另一半就“咽”下去了,原来当他把问题用外部语言整理出来的同时,问题本身也得到了解决。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预留较多的时间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且允许学生在回答中出现错误,也允许学生改正错误或保留自己的意见,给学生质疑释疑提供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如著名的教师支玉桓在教学《穷人》临结课时,留了七八分钟,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学生先后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诸如:“桑娜抱回了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回家后那一段,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省略号?”“课文中为什么把西蒙死后的样子和两个孩子睡觉的样子写得那么详细?”“如果我是作者,就让西蒙有五个孩子,让桑娜有两个孩子。”支老师根据不同内容、性质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在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适当展开,增强解题效果。如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支老师引导学生从桑娜坐立不安的行为理解她害怕、矛盾的心理,并进而认识到标点符号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独特作用,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达到了。试想,如果支老师事先把课堂安排得毫无余地,那学生这些颇具创新色彩的提问和想法在课堂上还有闪光的可能吗?

2.创造讨论的机会。

课堂讨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也可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闭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活动。当学生能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并进一步使教师得到某些启发,修正事先不确切、不完善的认识,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特级教师徐善俊教学《将相和》中“渑池会”一段时,组织学生就“ 渑池会上的斗争,是打成平局还是决出了胜负”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打成了平局,理由是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也为赵王击缶,一比一,也有的认为分出了胜负,理由是赵王是小国的王,秦王是大国的王,虽然都为对方演奏了乐器,但比较起来秦王更难堪,赵王鼓瑟是秦王叫鼓的,而秦王击缶是蔺相如叫击的,蔺相如只是赵王的一位大臣,比较起来,还是秦王更难堪。这样讨论,学生不但提供了独立阅读的能力,而且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

上一篇: 小学仪器室工作计划 下一篇: 跳舞专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