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优缺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7 14:54: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线上教学的优缺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线上教学的优缺点

篇(1)

一、微课的缘起及定义

国外微课最早起源于1993年,由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麦克格鲁教授开发的“一分钟有机化学课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我国,2011年7月,胡铁生最早在广东省佛山市首创“微课”模式。

微课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最早对它进行定义的是胡铁生。随着他对微课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他最新提出的微课定义是: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j课程资源。

二、微课与传统课堂的对话

微课与传统课堂共同服务着广大学习者,它与传统课堂的对话从下面几个方面展开:

1.时间与内容。传统课堂通常围绕某一课题或线索来展开,涉及的知识点可能比较多,时间一般为40~45分钟。而微课是在短小、有限的时间里对一个集中的主题或者是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刻的阐述,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甚至更短。传统课堂涵盖的知识点广泛,更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微课时间短,人的注意力会较容易高度集中,随之效率也会变高。

2.传授形式。传统课堂以面授为主导形式,讲授者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通过交流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而且教师可以按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微课以视频文件为主,一般是老师对着录像机提前录好教学视频,后期再经过视频的剪辑、配音、添加字幕等程序出来。学习者观看微课就可以不受时间地点控制,并且可以按自身需要进行反复学习。

3.适应人群。微课作为一种线上学习模式,大多适用于有一定自学能力或者是有相关学习兴趣的人群,这类人往往自觉性会高一些。而传统课堂更多地适用于在校中小学学生用来培养学习习惯,这类学生注意力不那么容易集中,往往需要通过当面的交流谈话与督促而达到学习效果。

4.从心理学角度看两者对人的影响。传统课堂是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人与人有直接的交流过程,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锻炼口语能力,有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而微课作为“微时代”的产物,它是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不必直接与讲授者打交道,若长期仅将微课作为主要学习手段,缺少互动,那么学生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状态,不利于身心的长期发展。

5.应用的广泛度。我国的传统课堂教学有数百年的基础与经验,方案与形式都已经比较成熟,体系也比较完善,故应用的范围很广,现在的小学、中学及大学的教学方法还是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微课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只有数年,很多方面还在慢慢地探索,体系也正逐渐搭建,尚不如传统课堂健全。微课以一种“细微”的形式渗透到人们零碎的时间中,起到一个丰富与提高学习质量的作用。

三、微课与传统课堂的关系

1.“点”与“面”的关系。微课与传统课堂有着“点”与“面”的关系,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内容和使用层上。传统课堂的时间较长,可以对一整块的课题内容进行讲授,称之为“面”,而微课更细致化,内容为某一个小的知识点,称之为“点”。“面”的内容多而广泛,“点”的内容小且深刻,二者各有特点。

2.交融与互补的关系。微课发展至今,以其短小精悍、可移植与推广能力强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欢迎,但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教学模式,体系还不够完善。而传统教学模式的体系经百年的锤炼已完善,但亦有不能长时间抓住学生注意力等缺点。因此,将微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用微课教学辅助传统教学,用传统教学推动微课教学,将二者的教学优点共同放大,最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结论

微课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各层面来说,它与传统教学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而二者的关系如今更是水融般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只有扬长避短,充分融合它们的优势,才能真正推动教育的革新。

参考文献:

篇(2)

线下教学是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古代教育兴起之时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单一的线下教学方式不能满足需要,弊端凸显。加上2020年初的疫情突袭,全国停工停学,线下教学成了奢望。在此背景下线上教学加速推出,克服了特殊时期聚集的困难,当迫于无奈变为养成习惯,愈多师生和教育培训机构发觉线上教学的优点。下半年疫情得到控制,线下教学得以恢复,但老师和学生们发现以往的教学方式有必要作出改变,可以尝试线上和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各采所长。

线下教学方式的不足

(一)内容和形式不够生动。上课时一本书、一个黑板、一支粉笔、一台投影仪,这基本是标配,课程内容由书本上和PPT显示,大部分是理论文字型资料,内容和形式比较单调,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特别在现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学生专注度有限,内容和形式的不生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等,降低了学习效果。(二)点名花费时间长、没新意。线下上课前老师往往会点名以考察出勤率,其时拿着点名册一个个报学生名字再记录,小班几十人花几分钟,大班上百人可能就要十几分钟,这都是跟课程内容无关的活动,却占用不少的时间,不合理。另外点名的时候时间长学生在下面有点没耐心,开始交头接耳,影响课堂纪律。(三)学习资料不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只有教材,虽然有老师推荐课外读物和参考资料,但真正去寻找来阅读的恐怕寥寥无几。教材内容又都是白纸黑字,理论内容偏多,当学生对某知识点不理解的时候,自己参看教材还是不明白,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四)缺乏对课外学习情况的有效监督大学师生接触交流的时间就是在课堂里,下课后找不到人,老师对于学生是否课前预习,是否课后自主完成作业等情况都不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寻求到老师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一个平台,导致信息交流不畅,学习过程不连续。

线上教学方式的优点

(一)不受时空限制。线上教学打破了师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上课的局限,实现随时学、随地学的梦想。只要有网络、电脑或手机、平台软件,就可以开展教学活动。特别在疫情期间,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显现它的优势,虽然师生各自隔离在家,天南海北各一方,不能齐聚一室学习,但是线上教学适应这种需求,“停课不停学”得以实行,学生的教育没有耽误。而且上课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通过回放功能再自学,提高学习效果。(二)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实践发现线上提问时学生能积极回应,比线下活跃,主要原因是由于非面对面情况下,学生减少对老师的害怕和羞于开口的压力,输出文字比口头回答更容易,也不怕答错受老师和同学的围观。在教学平台上学习气氛会被其他同学带动,看到别的同学在回答,自己也会跟随,甚至抢答上会有自豪感。(三)学习资料和来源多样性。线上教学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所需要的知识,知识的呈现形式也多样化,可以是短视频直观接收,可以是网络小文通俗易懂,可以是专家文章深度分析。多样的学习资料通过平台,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有助于帮助理解专业知识和提高学习兴趣。(四)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监督。课前预习通知,上传学习资料,让学生先自己自学。课中通过问题检测自学效果,督促没有完成自学的同学,由老师主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跟着问题追求答案,推进课程知识点的学习。课后及时作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批改,了解知识点盲区,反馈给学生。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

以上分别说明了线下教学的不足以及线上教学的优势,那是不是说完全以线上教学取代线下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二种方式单独来看各自存在优缺点,要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把这二种方式相结合,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面结合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财务会计”,具体阐述如何进行混合式教学。(一)课前上传资料,预习通知。上课前通过学习平台向班级学生预习通知(图1),要求达到什么样的预习效果,需要了解的内容,把下节课学习内容和相关参考资料一并提前公布,这样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比如财务会计里无形资产这一章基本知识点学习完后,下节课前要对整体内容进行整理总结,我会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让学生自己先整理再对照PPT完善,提前预习通知和要求。(二)课中实时互动。以往的线下教学以老师讲为主,知识满堂灌,但学生不领情,在下面玩手机、睡觉,这是因为缺少与学生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学生喜欢玩手机的特点,让手机充当学习的工具,堵不如疏,与其禁止玩手机,不如把手机的优点利用起来辅助学习。课上提问题让学生抢答(图2),按手速快慢排序,答对加分,刺激学生竞争的意识,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可以讨论,大家在手机上作答各抒己见,发散思维,然后提炼出高频词,老师进行个性点评。(三)课后习题巩固反馈效果。下课后离开课堂并不意味着本节知识点的结束,老师要及时小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提交,针对学生的答案给出评语,对掌握很好的学生鼓励,对不熟练的同学单独指导。比如在费用这一章,课上知识点讲授完后,课后针对性地布置不同种类的费用题目,让学生判断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区别,并结合实例能作出账务处理。通过学生发过来的答案,发现有的对财务费用掌握不足,容易遗漏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也应记入财务费用这个知识点,共性的问题说明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解不到位,需要在下节课时集中解释,消灭这一盲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实践证明,教学方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进,线上教学或者线下教学单一的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而只有把二者相结合,各取所长,才是未来教学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薛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管理心理学课程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104-107.

[2]姜小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25-126.

[3]明娟.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特征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篇(3)

排球发球技术是指:在排球比赛鸣笛后,发球队员站在端线发球区域内抛球,用一只手将排球从网上和两标志杆构成的空间内击入对方场区的技术动作。在排球裁判规则上的定义为:单手清晰地将球击出。

1.2排球发球技术发展的历史

历史上排球的发球技术一直引起各方强烈的关注,随着排球规格的修改和运动科技的提高,排球发球技术有了飞快的发展。排球发球技术最早采用大力发球技术,通过身体协调用力将球快速击入对方场地,形成本方优势。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发明飘球技术,通过排球在飞行末端横向和纵向上的方向变化以及速度的突然改变突破对方防守。20世纪80年代,随着排球运动员身体的高大化和素质能力的提高,欧美出现了平砍式上手飘球技术,通过快速、低平和迅速下沉的发球造成接发球队员的失误。进入21世纪,大力跳飘球成为世界各强队普遍采用的发球技术,它不但具有大力发球球速度快的优点,还具有飘球突然变化的攻击性,成为目前先进的发球技术。

1.3排球发球技术的作用

首先,发球是排球运动中的一项基本技术,排球基本技术有传球、垫球、扣球、发球、拦网和站位等六项基本技术,发球技术是其中一项最根本的技术。其次,发球是排球进攻手段之一,在排球比赛中,发球是唯一一项不受对方干扰和阻挡的环节,是本方进攻重要的手段,一般发球的速度会超过普通扣球的速度,可以形成强大的进攻能力,一些优秀的运动员其发球速度时速超过100公里。再次,发球的战术作用,发球本身也是进攻的开始,有威力的发球,可以起到先发制人、争取主动的作用。最后,发球的心理作用,攻击性极强的发球不仅能直接获得得分,而且能在心理上给对方带来严重的打击,影响对方的士气。

2排球发球的教学难点和重点

2.1排球发球教学的难点

首先,在进行排球发球的教学中要解决好抛球稳的问题,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高和挥臂速度条件以及习惯打法,使每次发球时抛到固定点。其次,要解决好击球的手型的问题,指导学生根据发球类型变换好击球手型。最后,解决好击球用力不连贯的问题,一些学生上肢力量弱容易出现击球不连贯,击球力量不足的缺点。

2.2排球发球教学的重点

首先,重点强调发球时击球的手型,将不同发球类型的手型传授给学生,通过大量练习使之强化。其次,强调发球时挥臂动作要沿着固定的轨迹挥动,不能忽左忽右。最后,击球用力基本是沿着水平方向,每次要击准球的后中下部,力量要通过球体的重心,这样球体不旋转,而飘晃地向前飞行。

3排球发球技术教学的方法

根据多年来的排球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几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3.1发网兜球

在排球发球教学中,用网兜将排球一个个装起来,然后用一根橡皮筋系住悬挂在排球网的拉线上,也可挂在一定高度的拉线上进行上下手发球练习。在教学时教师应提醒学生认真观察由于击球点的不同而造成球移动的轨迹变化,加大击球点的变化对球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可明显提高初学者和技术水平较低者的学习效果,减少了捡球所浪费的时间,提高了球的课堂利用率,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缩短了学生学习时间。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可以适时去掉网兜,重点进行抛球和发球练习。抛球练习可让学生站在排球网边或在篮球框下单手或双手反复练习,球要垂直上抛,位置和高度要固定。

3.2发定位球

篇(4)

1.1模块化教学应用步骤

模块化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应用广泛,将其思想灌输其中,将相关课程中内在存在联系的课程进行分类,其逻辑程序大约有以下四种:岗位职业需求分析、岗位职业技能分析、教学模块设计、教学模块的教学组织实施。首先要根据市场上对于相关劳动力的需求,大体统计相关的需求种类和对应的需求数量,再根据这些时间情况对于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进行透彻分析,了解与市场需求相对应的操作技能,再根据这些制定对应的教学计划,特定的教学分析和设计就形成了特定的教学模块,在其中要有合理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取生动的教学形式考核学生,完成相关人才的培养。

1.2模块化教学的意义

模块化教学包含的内容不但有知识教学还有较多的实践教学,也有很多交叉学科的知识综合教育,其不在于只培养学生一方面的技能,它是为了学生形成某一方面的知识体系或思想,专业技能的培训也不仅只靠一种教学模块就可以完成的,完整的素质结构图是很多教学模块共同促进的结果,为了适应市场残酷的竞争,必须培养有较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我国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大学教育,对于应用型的人才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用人单位和家长都满意的教育是教学的发展方向,多层次多种类的细化专业是我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能完成的,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的模块化教学是最接近此目标的方式,学生“专业个性化”的程度则取决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模块选择的自由度,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保证了市场人才的供给。

2传感器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建立

传感器课程是电子信息和自动控制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教学内容较宽泛,没有较为连续和系统的内容体系,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又造成其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将其进行模块化教学,可以很好的改善其学科本身的这些缺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较理想的学习状态,同时也满足了市场上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

2.1传感器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的组织

模块下教学模式下需要根据传感器课程的特点进行以核心专业内容为基础的教学模块,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学到技能和相关知识,并以此为基准选取课程,组织模式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体系,以能力为核心对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技能模块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传感器相关技术学生的专业方向很多,它的掌握与否直接地影响学生的专业水平。其基础课程中包括压电式传感器、阻抗式结构型传感器、磁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过程参数检测中的常用传感器技术、化学与生物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等内容。要想对传感器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没有必要对每一种都进行系统的学习,只要根据实际企业中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模块化分析。

2.2传感器的教学模块划分

结合传感器课程的内容特点,将之分解为四大模块:模块一:课程主题的引入:本课研究对象、重要性;基本概念;传感器的构成与分类;发展趋势;技术基础;特性与指标;设计中的共性技术。模块二:传统应用较多的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阻抗式结构型传感器、磁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相关传感器的介绍、优缺点、应用范围、发展趋势。模块三:新型传感器:过程参数检测中的常用传感器技术、化学与生物传感器、智能传感器;相关传感器的介绍、优缺点、应用范围、发展趋势。模块四:实际工程应用:各类传感器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相关传感器设计和组合;实际中存在的传感器注意事项。其中,模块一、模块四分别是本课程的首和尾,是传感器知识体系的主线。模块一是后继内容展开的知识基础,使学生了解本课程要解决的问题对象和解决的思路方法。模块二和三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从主线上引出的分支问题。模块四是各展开内容的综合汇总,使学生能够运用二、三单元模块综合解决工程上的传热问题。各个模块还可以细分成更加具体的模块,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课程的安排,层次明确的教育可以保证学生时刻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完成程度。

3结束语

篇(5)

2.对小学生音乐课堂进行质量评价的意义

对音乐课堂的质量评价在一定的程度上会激励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教学,也是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过程。(1)能够促进音乐课堂的改革。音乐课堂上,对音乐教师要进行合理的评估,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地琢磨,进行创新性教学。音乐体现了人文精神,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分清重点与难点,以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能够理清思路,进行创新。(2)对音乐课堂进行评价可以促进音乐教师之间的交流。有效地评价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状况和优缺点,让每一位音乐教师都能知道自己上课的优点与缺点,以便在以后的音乐课堂中找到音乐教学的科学方法。音乐课堂的评价也是音乐教师及时了解自己教学情况的一条关键途径。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交流,找出音乐课堂有效的教学方法。(3)音乐课堂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音乐教师专业方面的发展。提高音乐教学水平,是每一个小学音乐教师的任务。对教学课堂进行有效的质量评价,有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篇(6)

近年来,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语言文学理论研究模式,逐渐转向更具应用价值的“外语+”模式。2020年4月,外研社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指南》中明确指出:“外国语言文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人才,建设复合型外语专业。”如何建设复合型外语人才,成为英语专业发展的最大议题。在现有的应用型高校中,英语专业的转型已经开展,主要的应用培养方向大致分为三种:教育、商务和传媒。其中,商务英语,在近年来“一带一路”和跨境电子商务的热潮带动下,成为应用型人才输出的首选方向。《国际商务英语笔译》是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中,应用价值较高的课程之一。后疫情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利用线上资源来进行课程建设,同时强调学习产出的效果,是每个应用型大学教育者所面对的问题。因此,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论(Outcome-basedEducation),对《国际商务笔译》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改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成果导向教育理论,又称OBE理论,是指以学习产出作为最终的教育目的,学生取代教师成为学习主体,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以理论传授为中心,而是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OBE模式最早产生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自2014年开始被大范围应用在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研究方面,但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工科领域。OBE理论对于学习产出的强调,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研究。本研究以美国学者RichardFelder提出的基于OBE模式的课程设计模式为基础,加入商务笔译课程特有的元素,基于“定义-实现-评估”的框架,对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英语笔译》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设计详实有效的学习目标、教学措施和评估方式,达成智慧课堂教学,实现能力本位的职业化教育,从而完成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一、定义———学习目标

定义学习产出的目标,依照Bloom的分类法,可以分为课程目标和教师目标两部分。课程目标方面,按照最新的范式划分为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知识维度上,要了解国际商务英语的各种体裁的翻译特点与技巧;能力维度上,具备独立分析和翻译国际商务英文文本的能力;情感维度上,培养在商务语境中的跨文化意识。三个维度相辅相成,旨在全方面培养学生对商务文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转换能力。教师目标方面,根据教师的授课经验,将所学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词汇、句式、体裁和跨文化。词汇方面,讲解商务词汇的翻译方法,如词义的选择、引申、转换等;句式方面,讲解商务句子的翻译方法,如视角转换法、增词减词法、重复法、比较句式译法等;体裁方面,讲解不同商务体裁的翻译方法,如商务信函、商务广告、商务信用证等;跨文化方面,解释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应用。以上两个目标,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对学生的产出结果进行预期设计,意在帮助学生实现正确理解不同类型商务文本的内容和意图,并使用适当、准确的语言将其翻译出来。

二、实现———教学方法

实现就是指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和方法,是教学模式改革中最重要的环节。《国际商务英语笔译》作为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开设在第6学期,每周一次课。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完成足够的翻译实践训练,是成果导向教学模式的难点所在。针对这一难点,在教学方法上做出以下四种改革。

(一)线上慕课完成理论知识的讲授

鉴于课程实践性强于理论性的特点,将课程的理论讲解部分全部放在线上进行。线上课程的部分借助中国大学慕课上的课程资源,采取异步SPOC的方式完成线上课程学习。在商务翻译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解决课程长久以来存在的三个问题。第一,线上课程时长较短,15-20分钟的时间可以保证精神的集中,利于新知识的接受和吸收。传统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中,系统性翻译方法和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有重叠,选取的翻译语料在趣味性和多样性上却单一许多,导致学生学习意愿低,课堂难以维持集中的精神。而线上课程的时长通481常较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在适合的时间进行学习,避免了疲劳等主观因素对专注力的负面影响。第二,可视化的讲解构成多模态教学,有效促进记忆效果。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在外语教学中,已知多模态协作是常态,然而如何协调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教学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内容趣味性相对较低的商务英语笔译课程,利用线上课程的图文视频讲解,使更容易吸引注意的视觉模态成为教学的重点,使相对不易集中精神的听觉模态成为辅助,更容易促进学生的记忆。第三,对于较难的知识点,便于学生反复观看揣摩,降低了学生的差异化对教学的影响。线上课程,观摩次数和时间可以由学生自主调节,那么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理解困难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学生基础不同造成的课堂传授难以把握的问题。

(二)任务型教学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线下课堂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强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课堂。英语专业相对重理论轻实践的属性由来已久,而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势必要多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在自己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夯实所学知识。国际商务英语笔译课程,恰好涉及具体的商务实训场景,教师可以借此设计多种小组任务来由学生共同完成。针对词汇和句式翻译的部分,教师可以将课堂任务设置成分组竞赛。同样的商务词汇和句子翻译,每组成员共同商讨翻译细节,创作出最佳译文进行展示。最后由教师对每组的翻译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指出各自译文的优缺点,选出最佳版本。竞赛设置奖惩措施,奖励可分为平时成绩加分和分组优先选择权等,惩罚措施包括剥夺分组选择权和分组秘书担当等。针对具体商务体裁的翻译,教师可以设置模拟商务实训的任务。如商务信函翻译,或商务信用证翻译,可以由小组成员模拟具体的商务场景,分角色扮演,用所给的语料进行实时翻译。或是商务广告翻译,可以由学生分组模拟竞聘人,用实时翻译的成果来决定最终的应聘成功者。总而言之,利用模拟场景来进行小组任务,通过样式翻新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三)同伴学习鼓励学生表达,锻炼判断力和鉴赏力

在小组任务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小组商议评价翻译成果的优缺点。这是基于同伴学习的目的而设置的。同伴学习在课程概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的思维、高水平的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效果明显。翻译类课程与语法、词汇类课程不同,对于语料的翻译,未必有客观上唯一准确的答案,更多需要不断思考和琢磨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而在一份译文上反复钻研修改,这一点最适合同伴学习的形式完成。同辈的身份,使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时更加勇敢和自如,小组成员间头脑风暴更容易激发新的翻译灵感,灵活运用所学翻译方法的同时,产出更完善的译文。而商务语料的翻译,更多注重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稍不留神就会遗落下个别信息。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同伴学习来查缺补漏,互相帮助。同辈间的交流,可以激发学生更主动和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思想碰撞中实现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提升。

(四)双师型教师进行商务英语翻译实训

翻译,如功能派翻译理论所述,是一种由翻译发起人、译者、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等参与的交际行为。教师作为翻译发起人、译文读者和翻译评判者,是翻译这项交际行为中的重要参与者。因此,若想改善翻译,可适当改变参与人的身份和背景,加入新鲜血液来激发更好的效果。因此,可聘请双师型教师或商务英语翻译专家为学生上特定实践性较强的章节的课程,如商务信函翻译或商务信用证翻译等,以丰富的实践经历为课堂提供新的角度,提升学生对于该翻译语料的认知。尤其强调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双师型教师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经验,将不为课本所记录的翻译技巧、交际过程中值得注意的细枝末节等传授给交际经验欠缺的学生,以此增强课程的应用价值。

三、评估———教学评价

翻译的评价方式取决于对文本的认知。朱利安·豪斯指出,在翻译评估时,功能主义者会看中读者反应和目的语文化规范,而描述性翻译者会利用独立语言单位所包含的语境或者话语分析的方法。商务英语翻译,鉴于其功能性和描述性共存的本质,在评价时需要将以上两个方面全部涵盖。因此,基于产出导向的思考,结合以上两个评价标准,将课程的评价进行以下两方面的改革。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的主体,从以往的教师一种,转变为三种:教师、学生和双师型教师或专家。教师根据线上线下表现给出分数,学生根据小组任务和商讨进行互评,双师型教师或专家根据学生表现给出分数,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样,在翻译评价过程中,就包含了种类多样的读者类型,根据其不同的反应是评价更为客观。

(二)评价内容多样化

传统国际商务英语笔译课程,评价的内容多为平时测验、出勤、课堂表现和期末测试的结合,看似项目很多其实内核性质单一,对学生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在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中,为了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评估环节被拆解成若干过程性评价,如线上学习时长、线上测验、小组任务、翻译实训、课堂展示、双师型教师评价等,这样可以激励基础较差的同学通过努力获得分数,以此促进学生认真完成日常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保证学习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结语基于OBE理论的《国际商务英语笔译》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强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提升课程的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利于学习通等智慧化教学手段,充分使学生做到自主学习、自主练习和自主评价。教学活动设计强调同伴学习的重要性,将学生之间对于翻译译文的理解与评价提升到一个相对较重要的位置,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最新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20.

[2]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3]RichardM.Felder,RebeccaBrent.DesigningandTeachingCoursestoSatisfytheABETEngineeringCriteria[J].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2003,92(1):7-25.

[4]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30(4):15-20.

[5]MazurEric.同伴教学法———大学物理教学指南[M].朱敏,陈险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篇(7)

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共计1267项,其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专项103项。辽宁何氏医学院主持的《现代企业管理精品资源共享课跨校修读学分的教学模式改革》项目,在项目负责人市场营销教研室孙茹云老师的主持下,本学期已经进入到第二轮教学。

一、授课对象

第一轮教学的授课对象是市场营销专业大二的学生。考虑到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很多章节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都是已经学习过的课程,比如,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库存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为避免理论知识的重复讲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产生学习逆反心理,本轮教学我们更换了授课对象,选择了对企业管理相对陌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二、教学方式

上一轮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建课方教师在网上讲授理论知识,提供学生所需各种课程相关资料,包括课件和习题,参考资料等。线下由使用方教师带领学生巩固、运用理论知识和考察知识掌握情况来进行,具体做法是:以使用方教师帮助学生设计学习计划,在线上监控学生学习进度。线下由使用方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做练习题,进行案例分析,答疑,用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审核,对问题进行新一轮汇总,再课上进行总结讲解,以此形成两性循环。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它的缺陷确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无论是线上线下的教学都是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线上学习由于网络速度以及平台问题有时延缓了正常的学习进度,有时学生为了追赶学习计划,需要长时间连续学习,加之对着冰冷的屏幕,毫无生气,难免导致学习比较枯燥。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教学,虽然重点突出了教学效果,但学生却不是主动接受知识的,没有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立项初衷相悖。因此,革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本轮教学过程中,从让学生乐学、活学的目的为出发点,努力营造高效和谐的课堂氛围,重新更改了教学方式,具体如下:

(一)项目导向型

针对于营销管理这一章节的具体知识点,结合双十一的时间背景,设计了一个项目,要求学生策划天猫双十一的促销活动。以完整的策划方案为作品,要求学生完成主题、创意、文案的全部设计。辽宁何氏医学院地处相对偏僻,学生日常购物多来自于网络,天猫是学生们特备喜欢的电商,以此作为学生研究对象,深受学生喜爱。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历届双十一天猫活动资料,以及其竞争对手京东的相应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历届活动优缺点的研讨。在此基础上,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设计出具有创新的促销主题以及活动方案。当学生完成全部策划案的时候看着自己的作品,小有成就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任务驱动型

在生产管理线上理论知识完成之后,带领学生参观蒙牛企业沈阳分公司的工厂。通过实地参观,让学生真正了解线上章节的具体理论知识点。在参观之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在参观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通过现场提问,了解企业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回来之后,结合我们所学理论知识,为企业提供更加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以论文形式进行上交。

(三)角色扮演教学法

《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章,线上理论知识主要围绕企业人才选育用留四大部分展开进行讲解。线下,使用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模拟,主要对面试这个环节进行实际操作。学生两两一组,一个扮演面试官,一个扮演面试者,让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感受所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对于这种方法,学生非常乐于参与,一个方面让学生非常生动的感受了所学理论知识点,而另一个方面使学生更加真切的了解社会情境,富于感情,使学生真正热爱人力资源工作,有意向投入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当中。

(四)案例分析法

全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自主搜集自己相对感兴趣的企业案例。线下课堂上让大家进行分享,并且进行问题诊断。大家就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最具可行性的方案。大家在共同探讨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其中案例研究对象有外资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主要供我们学习其成功经验。而针对一些中小企业的运营,主要是进行诊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活学活用。上一轮的教学,因为保持着相对陈旧的教学方法,线下教学时间,利用率不够紧凑,每堂课都会有所剩余,让学生自己总结或者提问。本轮教学,学生都是在相对比较快乐的氛围中度过的,我们不再是“煎熬”着前行,而是非常积极主动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有所提升,这些教学方法的利用,大大提高了本轮教学效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利用率。

篇(8)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堂思政课,以青年人的话语方式和时尚现代的呈现手段,把线上线下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是一场思想交锋的精神大餐。听后深受感染、深受启发”。这是4月20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聆听了清华大学学院副教授冯务中老师的一堂以“‘质疑改革开放’思潮之辨析”为主题的思政课之后的点评。这样一堂“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时尚有特色的思政课能给我们的思政课,尤其是高职思政课带来哪些启示呢?

借助网络平台,高科技的优势,该课程很好地将学生自主观看网络平台的慕课视频、教师课堂讲授、师生小班讨论和学生课下作业四个环节有效的结合,将线上和线下的优势同时发挥,为高校思政课进行“混合式教学”提供了精彩的范例,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和引导性。那么什么是“混合式教学”思政课又该如何更好的实施“混合式教学”呢?

一、什么是“混合式教学”

所谓混合式教学,就是把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美国康奈尔大学教学促进中心对混合式教学的解释是“将面对面学习和网上学习的精华结合在一起,“获取两个世界最好的部分”。科学技术能够更好地改进学习的形式,课堂时间因而相应缩短,从而用于更好地加强面对面的互动。由此可见,“混合式教学”的本质就是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思政课该如何更好的应用“混合式教学”

如何才能让思政课真正使学生终生受益是所有高校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清华大学冯务中老师的课程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即在智能信息化的时代,更好的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从根本上改变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做到“优势互补、教学联动,信息互通,形式多样”。

1、优势互补

“混合式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结合,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是一种优势互补,必须反对并纠正两种错误。即(1)在互联网时代,固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2)对网络表现出极度推崇甚至膜拜,全盘否定传统和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时效性。要知道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代的网络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需要努力探究的就是如何更好的将两种模式进行有效的结合,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做到优势互补,为实效服务。

2、教学联动

教与学,永远是教学的主旋律。如何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混合式教学”的重点。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教师要学的不是少了,是多了,教师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努力和准备。加强集体备课、兄弟院校交流互访、自身知识扩展与学习、随时关注学生的关注等手段和方法都是必须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思政教师有足够的视野和业精神,对党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对思政专业和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才是思政教师永远的信仰和不竭的动力。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为此,要积极摸索“混合式教学”的四个环节的联动,精心设计,真正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来,做到教学相长。

3、信息互通

借助高科技,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流与沟通,最终实现信息互通,知己知彼,有效沟通。这应该是混合式教学的一个亮点和优势。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和优质的在线课程,MOOC作为一种全新的在线课程形式,以其完备的教学环节与结构设计、独特的资源呈现与功能设计、即时的学习反馈和生生互评系统、教育数据的捕捉和采集优势为混合式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将MOOC应用于混合式教学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助推教育公平。

冯务中老师的课程就是建立在MOOC基础之上,借助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无缝对接。再通过小班的面对面的交流与讨论将知识与能力升华。激烈的思想交锋,热烈活跃的讨论,打破了以往思政课教学由教师单一讲授、照本宣科的传统课堂场面,人人参与、人人发言成为一种新常态。学生的思政学习,实现了从被动听讲到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华丽转变,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感和认同度得到极大提升。而这一切完全得益于信息的互通。

4、形式多样

教无定法,“混合式教学”绝对不存在一成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各个学校,各个专业,各个地区,本科高职,千差万别。比如:清华大学“基于慕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国人民大学“一体两翼”模式;北京师范大学“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上海市教委组织推出《中国系列》品牌课程。不仅牢牢抓住思政课堂这个主渠道,还积极探索在通识课程渗入理想信念与价值观教育,实现同向同行。复旦已连续六年举办“复旦大学中国市长论坛”,先后邀请50位市委书记、市长走进校园向学生介绍各地改革开放进程,把最前沿的实践、最鲜活的案例、最接地气的故事带入课堂,加深学生对国情和改革开放的认识。我们需要做的是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具体而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改革无止境,育人无小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务艰巨,道路漫长。作为思政课教师的我们必须坚守阵地,改革创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王雯姝.“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挑战与创新[R].“2017年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研讨会”报告.2017-6-10.

篇(9)

教学的准备是有效英语课堂教学的前提,没有教学的准备就没有有效课堂教学,一般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1.备教材。备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的首要条件,包括选材、分级和呈现。挑选教材表示不能有什么就教什么,而要找出教材中哪些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分级是指将所选择的教材安排深浅顺序,使教材既为整体又能步步为营,一步一步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滚雪球似地不断增大。呈现即找什么程序、方式将教材提出,并能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且又乐于学习。

2.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材施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备学生是为组织课堂练习和取舍教材做心理、生理准备,其具体内容如下:分析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汉语水平以及总的认识水平和情感水平;分析了解学生总的学习负担和当天的任务;分析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全过程;分析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分析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总而言之,只有对学生真正了解,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

3.备方法。备方法不仅要备教师教的方法还要备学生学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采用哪些练习使学生模仿、理解、运用所学英语材料;通过哪些步骤把一节课的各种活动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怎样把教材语言变为活动,把静态变为动态,把枯涩变为有趣;应用什么教学媒体能省时省事并能提高兴趣,如何运用;怎样发现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并及时予以奖励。备方法能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实现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教学的实施

篇(10)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未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学习,也称作互助学习,共同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它不同于竞争型或者个体化型的学习,团体成员有共同目标。只有当所有成员都实现学习目标时,个体自身才能达到目标。因此合作型学习要求各个成员之间必须相互协作,积极帮助,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各个组员之间不会恶意竞争,不会不想猜疑,不会互相对抗,在现代社会这种互相合作共同进步的学习形式对于学生的学业进步和人格完善是有积极意义的。Roseth等(2008:223-246)认为合作型学习比独立学习使学生"更倾向于取得成功;将更倾向于建立更积极的生生关系;将以更高层次的成绩和更积极的伙伴关系相联系。"

1. 合作学习对于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善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长期以来大学生学学英语都是以大学英语四六级为导向,课堂授课为主,教师讲授为主,课本内容为主,词汇阅读为主。重书面表达,轻听力口头表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的时间都用来理解课文背诵记忆单词。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应付考试,因此过于重视词汇量的扩充和语法知识的积累,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学学英语多采用原始的语法背诵或者刷题的方法,很少有同学花大量时间阅读英语文献或者进行英语交流,多数语言知识都是通过课本获得,所以语用知识欠缺,直接导致语言交际功能的丧失。

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可以消除时空限制,为学习者提供足够的批判性思考时间和对意见的精细加工(William etc., 2005)有利于分析、推理、评价、反思、知识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和对讨论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参与的形式更为民主化,即便是那些不善表达的学生,也易于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归樱,2006:8-12)。有些学生不善于在全体同学面前表达,大大制约了他们训练自己口头表达能力,如果在合作小组中学习,就比较容易克服羞涩和恐惧,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请大家评价,取长补短。

2. 微信平台的特点

微信作为一款可以实时传输语音、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各种文件的免费应用软件,其普及程度和其强大的功能已经被各种英语教育传播媒体所采纳。它可以整合手机通讯录,QQ好友,所以微信在移动学习领域有巨大的潜力。例如中国日报,新华国际,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国日报网双语新闻等数不胜数的英语传媒都有微信公众号,每天一次或多次对订阅者发送精心编辑的文档,其中包括学习心得,新技术,热点问题等等。这就是微信的一对多的群发功能,这种功能可以非常高效迅速的传播单条或多条图文信息。如果学生自己组合生成合作学习小组,那么组员之间可以实时对讲,一人发言,全体组员都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接收,这就是微信的多人组员之间对讲。这两种功能对于合作学习是最有意义的,借助微信平台的合作效率高,实现语音、视频、文字信息的实时传输,对于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有很大帮助。

一般传统课堂上合作学习是在课堂上生成合作小组,组员一起完成一个共同作业。小组里每个成员都会有不同分工,承担不同任务,对自己的任务负责(马洪亮,2003:16-19。这种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进行面对面交流,组员之间不会感到焦虑,可以较为自然安心的完成任务。但是这种传统意义的合作学习相比微信平台连接的合作学习有不少不足之处。第一,发言的不可重复性。每个组员的发言只能听一遍,如果要反复听,就需要发言者反复说明,这是一种时间的浪费。第二,发言内容的不可同步保留,学生课后不能反复复习。第三,传统合作学习受空间限制比较大,要求学生全部到场才能开始,往往会占据课堂时间。但是这些问题在借助微信平台后全部可以解决。作为合作学习的监督者和组织者,在传统课堂合作学习模式中,老师只能轮流参与每组的学习活动,不能全程掌握并发现问题,但是微信平台对于语音信息的重复播放功能可以帮助老师了解每一组队员的发言情况。因而这种微信平台上建立的合作学习实现了超越时空的一对多的师生互动。

3.学生对利用微信平台学学英语课程的反映

传统观点认为手机进课堂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弊端,学生注意力会从课堂转移到手机上,影响课堂效果,所以很多院校一直以来都坚定不移的和手机作斗争。例如有的学校要求学生上课前上交手机,下课取回;或者有的院校规定手机不允许进课堂。这些消极对抗的强制做法曾经受到一定的效果,的确可以让学生专心听讲。但是对于英语课堂来说,也许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英语课堂上遇到的一些生词或者背景知识或者一个已经忘记的语言点也许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获得。而且学生通过线上互动合作学习小组也可以克服孤独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和交往能力。课堂学习和线上互助合作小组学习是一种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理想学习模式。线上互助学习,大家可以搜索对于课堂教学有帮助的音频,视频以及各种背景资料,在同一个微信聊天群里,这些资源可以实现跨越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的共享。在课堂学习有限的时间里,学生无法实现深刻的搜索和充足的准备工作,所以课堂交流容易表现得额缺乏深度和广度(邵钦瑜,2014:35)。有了课前充足的准备工作又避免了重复劳动,学习效率得到大大提高。有了课下线上微信群里的互动,大家减少了陌生感,课堂交流时不会紧张,这样有利于高效率的输出和清晰的表达。大家有话可说,也敢于讨论,敢于争辩。从情感角度来讲,合作学习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对参与微信合作学习小组的学生调查后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微信合作学习小组形式新颖,顺应学生需要,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既没有对抗学生需求,又把影响课堂教学因素转化成为高效学习促进因素,深得广大参与者的欢迎。

上一篇: 医院物资保障工作总结 下一篇: 初二物理复习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