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4:55: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问卷调查自我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通过这次问卷,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首先,问卷的制定要有针对性,问题的设置要便于被访者接受。同时,要采用询问的方式,他答,我记录。然后,问卷时要热情客气,问卷后要表示感谢。最后就是问卷的整理工作,数据要准确,客观做出分析,评估。
最后,我想说的的就是,我们已经是大学生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就是半个社会,我们要学会如何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重要的是,我们在大学学到知识同时,要学会“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接触社会上实际的东西,而不能停留在自我的,纯粹的理论中,尽可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以后自己真正的迈向社会做好准备,才不会被这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
【范例】
本调查主要涉及民
众生活压力感、社会安全感、社会支持感、社会信任感,分析主要的社会关系及社会冲突。
数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持的全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社会心态部分,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28个省市130个区(市、县),260个乡(镇、街道),520个村(居委会)抽取7063个家庭户,然后在每个被抽中的居民户中按规则随机选取1人作为被访者,由调查员手持问卷对该被访者进行访问。调查时间为XX年4~6月。本文主要涉及公众对社会状况的感受、主要的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和冲突。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4-0036-5
1 问题提出
在每次考试结束后,物理教师们常常积极对考试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和反馈,对考试系统性、整体性、试卷以及学生总体成绩进行分析,对学生理解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等能力现状进行总结,而学生在考试后的自我总结和反思却往往被忽略。对于学生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考试后更重视分数和排名,而忽略了通过考试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的过程,致使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很难做到举一反三,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导致“会的内容仍然会,不会的内容还不会”,不利于自身物理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甚至会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
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做好物理试后的总结和反思,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是值得广大教师关注和重视的,减少学生存在“题目讲多次仍然不会”“题目错了多次仍然错”的现状,使考真正达到检测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和查漏补缺的目的。
2 研究方法
本文中,笔者旨在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当前学生在高中物理试后反思效果的现状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研,得出高中物理试后反思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3 研究内容
钟志贤老师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反思学习》[1]中根据反思过程中不同的性质与作用,将反思能力分为了:反思意识、反思技能和反思毅力。因此,在本次调研过程中,笔者围绕学生的反思意识、反思技能和反思毅力3个方面进行问卷设计。
本次调研选取某中学高一年级5个班级共计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于某一次阶段性考试结束之后发放调查问卷,开展调研,依据调研结果,提出改进策略。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197份,有效率为98.5%。
3.1 关于高中学生试后反思意识的调研
在对高中学生物理试后反思意识进行调研时,笔者提出了以下4个问题,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发现,有47.71%的学生在下发试卷后“查看自己的错题,并分析错误原因”,有52.29%的学生选择“比较自己成绩的高低”或“都不太关注”。由此可见,仍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在考试后忽略对自己的反思过程,成绩高低是他们首先关注的问题。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可以发现,在考试失败时,有50.76%的学生表示“总是会”或“经常会”进行总结与反思,有49.24%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几乎不会”或“完全不会”进行总结与反思。在考试成功时,有36.04%的学生表示“总是会”或“经常会”认真进行总结与反思,有63.96%的学生表示“偶尔会”“几乎不会”或“完全不会”。由此可见,考试后有一半左右的学生不会在试后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特别是当考试相对成功时,更容易忽略对考试的总结与反思。由此推断,这也是造成学生考试后不会的题仍不会、做错的题仍然错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对学生认为“考试后自我反思的意义如何”这个问题进行调研,发现仅有37.06%的学生认为“非常有意义”,62.95%的学生认为“有一定意义”或“毫无意义”。正是由于学生对自我反思意义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学生试后反思意识的淡薄。
另一方面,我们也对物理教师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行调研,如图5、图6所示。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考试后约有65%的物理教师会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并教给学生进行试后反思的能力与方法,然而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老师往往会忽略这个问题。因此,部分物理教师对试后反思的忽略或指导欠缺也是造成学生试后反思意识和反思技能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对高中学生物理试后反思意识的调研,我们发现,考试后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忽略试后的反思,尤其是在考试成功时,忽略试后反思的情况更为严重,这也是造成部分学生多次重复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对试后反思不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试后反思的意义认识不足,从教师引导方面,也可以发现,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忽略引导学生进行试后反思以及对学生反思技能与方法的指导。
3.2 关于高中学生试后反思技能的调研
如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笔者对高中学生的试后反思技能进行调研。
成就动机,指推动个体为达成某种愿望而付之行动的内部动因,亦指一个人对自己认为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事愿意去做,并努力达到某种标准的内在推动力量,这种成就动机对个体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1]一项研究表明,在高校中近半数的学生仅具有中、低水平的成就动机,消极成就动机的人数则高达35%,[2]这种现状是极为堪忧的。心理调控能力是决定成就动机的关键因素,而正念训练近年来正在被广泛的运用在心理调控的研究之中。
正念,指个体有意识地把注意维持在当前内在或外部体验之上,并对其不做任何判断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3]正念训练能够有效提高个体的注意品质,缓解紧张压力所引起的负性情绪,提升感知觉和记忆力水平[4],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非常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旨在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正念与成就动机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以及健康心理的发展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正念和大学生成就动机。
调查对象为来自广州市某高校不同专业、年级的100名本科生,在学生干部中随机抽取50人,在普通学生中随机抽取50人;其中女生62人,男生38人。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1)研究工具
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5]五因素正念量表由Baer等人于2006年编制,后经过我国学者邓玉琴等于2009年翻译修订,其中英文重测效度为0.831,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835~0.857。[6]该量表共有39个项目,包括观察、描述、对内在经验的非评判性、对内在经验的非反应性、觉知的行动5个维度。量表采用5级评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正念水平越高。
成就动机量表(AMS)。由挪威奥斯陆大学Gjesme和Nygard R于1970年编制,后由我国学者叶仁敏等于1988年修订而成。[7]量表共30道题,包括追求成功的动机(Ms)和避免失败的动机(Maf)两个维度,量表采用4级评分制,得分越高,表明这类动机越强。
(2)调查过程
通过各专业辅导员老师联系调查对象,在征得本人同意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召集所有调查对象统一填写问卷,并当天回收问卷。填写问卷过程中,由研究者统一说明调查的目的、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对问卷内容进行解释与说明,尽量使所有调查对象对所有题目可以达到一致的理解。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
1.2.2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利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大学生正念与成就动机的相关数据,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大学生正念水平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系数,进一步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
2 研究结果
2.1大学生正念水平与成就动机基本情况
将回收的100份问卷按调查对象的职务、性别分类,以此了解其中是否存在差异。
由表1可以看出,干部学生与普通学生、男生与女生之间在正念与成就动机水平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职务上看,干部学生在正念与成就动机水平上都是高于普通同学的,其中干部学生的成就动机(0.37),高于大学生成就动机均值(0.22);从性别上开看,无明显差异。
2.2大学生正念与成就动机之间的相关关系
利用皮尔森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正念与成就动机进行相关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正念与成就动机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
分别以成就动机各因子为因变量,正念水平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成就动机进入方程的有描述、观察和觉知的行动和对内在经验的非评判性四个维度(P≤0.05),其余维度被剔除(P≥0.05)。说明正念中的描述、观察、觉知的性、对内在经验的非评判性对成就动机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3 分析与讨论
3.1大学生正念水平与成就动机基本情况的分析
从研究结果来看,正念和成就动机与男、女性别不存在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是一致的[8];学生干部在正念水平与成就动机方面都要高于普通学生,虽然没有呈现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其P值接近0.05,因此这一结果也是值得继续关注和研究的。
大学阶段的学生干部相较于普通学生而言,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对学生个人的思想与见地是有积极作用的;其次,在工作中也可以实现不断的自我总结与分析,对自我认知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这可能是促成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正念水平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大学阶段的学生干部其工作性质具有任务多、内容广的特点,主要负责组织与实施各类学习与实践活动,因此对学生干部的组织、策划与协调能力具有积极的锻炼作用,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更是学生干部的基本素质。有研究显示,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而合作学习的过程可以满足学生交往需要,进而提高成就动机[9],这可能是促使学生干部成就动机高于普通学生的重要原因。
3.2大学生正念与成就动机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正念与成就动机之间显著相关,正念4个维度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Carmody等通过研究发现正念对个体的感知觉、注意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0]成就动机需要个体具有完成某种困难任务的欲望;能掌握或管理客观事物的意向;对自己完成的任务与质量具有一定要求和标准;不畏惧与他人竞争的自信,个体的这些欲望或追求都伴随着相应的行动,诸如为完成困难任务作长期不懈的努力,具有克服疲劳和厌倦的毅力等等[11]。大学阶段是学生迈入社会前最后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会遇到各类需要学生自己解决与挑战的困境,如,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困难、工作技能较弱等等问题,遇到类似问题时,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总结,并积极的调整自身情绪,以此来更好的适应和面对接下来的大学生生活。
学生干部需要兼顾学习与工作的双重压力,因而遇到个人瓶颈的机率可能会更大,但也因此他们在遇到挫折与压力时,对自身情绪的判断上具有高于普通学生的警惕感,能够较好的进行自我情绪的疏导。正念维度的“描述”指的是学生对自己内在的感受进行语言描述的能力,这对自己的内在感受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的开始,只有当学生意识到自身对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内心体验和真实感受时,才能较好的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保持一份理性的觉知,学生通过自我觉知将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管理中,通过这种自省的认知管理,可以较好的进行自我总结,在这种长期正向的自我总结与个人能力不断的提高中,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与自我评判机制,更加清晰自己未来进步的方向。
因此,这种与自我管理与监控存在密切关系的观察、描述、觉知的行动等因素能对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作出预测。
4 结论
4.1大学生正念与成就动机呈现显著正相关。
二、实践总结:
实践目的:为了体会在社会中的工作生活,体验打工的苦与乐,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基础与作好心理准备;同时响应学校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科学方法和理论去指导实践,与时俱进,我满怀信心地踏上了社会实践之路。
实践经历:这学期的暑假,我只身去了深圳,深圳是个人才聚集的地方,特区的经济很发达。因为父母都在深圳的原因,所以就把深圳做为我的实践地点;在深圳福田区的福华路,我找到了家江西系的酒店,应聘成为了酒店的服务员,从7月20日开始了为期1个月的打工生活。
在起先的日子里,我只是以观察熟悉为主,学会一些酒店的工作流程和服务的程序,经过我耐心的观察和经理及同事的细心教导与指引,我熟悉了我所要做的工作,其实说到底就是把顾客服务好,但真正要做好它并不是那么容易,它也象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道,你要学会很多原则与方法。这当中多亏有同事们的帮助,让我得以应付我的工作。
我的工作任务主要负责大厅的顾客,有五个大桌和两个小桌,碗、筷、台都由我负责处理;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送外卖,外卖都是周围的生活小区、写字楼、商场。
一个月的实习当中,我亲身感受着酒店的每一个管理层面,听说着员工们的苦与乐,结合着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发现了些问题,便试着向酒店管理层提些浅薄的建议。
后来的工作中,我想到了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反映酒店管理存在的问题,联系我工作中所发现的,打印了多份问卷,请员工们填写,我回收后总结了些问题与建议,提交给了总经理,希望对他有所帮助。
实习结束后,总经理给予了我1600的工资,这是我的劳动所得。
实践成果:
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看你所学到的和所得到的,这是最重要的,而不在于你所从事着怎么样的社会实践。你做个环境的调查报告,也许对你并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社会实践当中有无对自己有所促进,才是此次社会实践的评价标准!
通过本次的社会实践我学会了很多,也体会和感触了很多,我相信这些东西都对我以后成长成才都很有帮助。我总结了以下几些认识:
1、所学知识要用到实际工作中,需实践的经验,要下大功夫。在当服务员的过程中,我总把自己当作是个管理者来看待公司的日常工作,从一个领导者的角度来考虑着一些问题,总想着用所学过的管理方法与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但我发现,储存在我脑中的知识少之甚少,即便是些管理方面的知识,都未能想起一些,更何谈得来运用。那时我才发现我所学到的并没有那样的丰富,掌握的并没有那样的牢靠,就象一个不会打仗的战士,却拿着枪矛站在了战场上。大学四年之后,我是否也会象现在一样,没有准备好就踏入社会?其实这就让我学会了一种紧迫感,让我学好学更多掌握更多的紧迫感,大学四年并不漫长,也并不空闲,需要我们学得其实很多,只是我们还没有真正的发现。
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也是个难题,如何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所掌握的管理方法指导具体的工作更是难题。你不知道从何入手,你不能象套用数学公式那样地去代用你的管理思想;这个错综复杂的实际,需要你综合、大局式地考虑,你要替老板经理着想,也要替员工着想,而矛盾的存在如何更好地去平衡等等都是些头疼的问题,分工协作的多少,如何引导员工们的意见,团结员工们到一条心上来都是十分刺手。单单知道一个方法一个道理并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这当中更需要实践的经验,通过实践的经验,让实际来适用改造你的知识,在实践中认识到新的知识与经验。从而变成一个特殊而又普遍的实践规律,更好地指导你的工作。运用知识到实际工作当中还需花很大的工夫,我们在学校中仅仅是“纸上谈兵”,社会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实地操作演练。
2、生活是份责任,有苦有乐。我体验到了打工的乏味,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尤其是服务员每天都做着相同的程序,打扫卫生、摆台、收台、再摆台,服务顾客…我耐不住这样的生活,我试着问同事们如何坚持着,他们大都流露出一些无奈,服务员大多是初中毕业来深圳闯的青年,没有多少学历,所以只好从事服务员等行业,他们都说没办法或没能力去改变自己的一些,而赚钱是他们的唯一目标,或说是迫于生计,其实这也是生活的艰辛所在,为了生活,我们要工作着,我们无法逃避这些,这是生活的责任,对爸妈来说是家庭的责任,所以我们坚持着各自所生活的依托。其实这就反映了我们校园生活是多么的快乐,生活丰富多彩,爸妈供养着,无忧无虑,只有学习这门事。一方面我回珍惜这份校园生活,另一方面我会向着那份社会中的生活责任做好准备,我迎接着那份重担,我相信乐趣无穷,工作的乐趣。
3、另外,我送外卖时,体会到的那种氛围都能激励着我努力完善自我,找份好的工作。酒店处于中央商务区,送外卖大多是去写字楼,深圳商会中心、卓越集团、搜狐等,里面的工作环境十分的优越,让我十分的向往与期盼,我会提醒激励自我。
在与顾客的打交道过程中我也学会了些人际关系,包括如何去与顾客交流处理种种问题,这些都是很用实与值得的。超级秘书网
总之,这次社会实践我收获很多。
三、调查报告:
(由于总经理的要求,不影响公司的声誉产生不好的影响,不让说明一些调查结果和细节,在这里只附调查问卷样卷)
过程:
调查对象:公司全体员工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9—0046—04
在当代社会,接受教育对残疾人来说是提高自身素质、改善自身状况、更好融入社会的一个有效方式。远程教育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受教育方式,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生理和心理缺陷带来的学习不便,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得到了残疾人的普遍认可。2001年深圳电大首开先河,创办了残疾人远程教育大专班,针对残疾人开设高等教育课程,并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2004年在深圳成立了第一所残疾人远程教育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为残疾人远程教育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探索之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的残疾人远程教育院校主要有两类:一是以电大为中心,残联辅助的教学点;二是以残联为中心,电大辅助的教学点。近几年,残疾人远程教育教学点不断增加,但其质量令人堪忧。探讨远程教育中残疾学习者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残疾人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更好地帮助残疾学习者获得知识和形成能力。
远程教育中残疾学习者的特征
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学习者特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学习者特征的定义一般以两种方式给出,一是提出明确的概念,如何克抗教授认为,学习者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各个方面[1]。二是以特征要素的方式进行描述,如丁兴富教授提出的“远程教育学生的一种理论分析体系”,共包括七个维度,分别是:有关历史和现状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教育、经济、政治和宗教、民族和种族、社会和文化的;家庭、工作、交通和通信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设施和通信条件的;动机的;对远程教育院校、学习者人生和社会生活、学习者自身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观点和评价的资料[2]。
现有对远程学习者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人口学层次,研究对象主要是健全人,对于远程教育的残疾群体鲜有研究,并且多数是为了理论研究而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运用到实践中的较少。这里笔者借鉴王迎等人提出的远程学习者四元特征(DSMS)理论模型,把远程教育中残疾学习者的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内容:人口学的基本特征、支持性特征、动力特征和策略特征。人口学的特征要素包括:生理特点、地理特点;支持性特征要素包括:学习条件、学习时间;动力特征要素包括: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策略特征包括:元认知能力[3]。本文主要对上述残疾学习者的部分四元特征做简要分析。
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远程教育中残疾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1. 问卷基本情况
本文采用的问卷是在参考“网络学习者特征分析调查问卷” 和“基于网络的成人学习特点及教学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编制的。上述问卷分别来自于“http:///jq/211007.aspx”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的成人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研究》”。问卷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远程教育中残疾学习者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问卷编制好后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了信度分析,结果显示信度很高。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试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方法聚焦残疾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和学习障碍。依据中央电大残疾人学院提供的数据,本次调查共向6个城市(南京、西安、深圳、南宁、哈尔滨和呼和浩特)的残疾人教育学院发放4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共计36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5%。虽然问卷数量较少(这与参加远程教育的残疾人数量有关),但问卷涉及全国6大省市,调查学生数占在校学生数的 1/3,范围较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2. 被试部分人口学特征和支持性特征分析
问卷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被试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远程教育中残疾学习者的生理特点和相关学习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3. 被试动力特征分析
(1)残疾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最早在1954年由美国学者哈伯特·赛伦(Herbert Thelen)[4]首次提出,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习惯的、偏好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学习活动方式,是一种稳定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一般不会因为课程内容的改变而轻易发生变动,是一种具有差异性和个性的风格特征。已有研究通常认为学习风格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要素,本文仅对学习者个体感觉通道偏好做简要分析。
感觉通道偏好分为三种,分别是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视觉型的学习者习惯于从视觉接受学习材料,听觉型的学习者偏好于听觉刺激,动觉型的学习者喜欢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本文被试为残疾学习者,根据客观实际进行划分,视力障碍的学习者可归为听觉型,他们的学习通常靠“听”来进行。通过与他们访谈了解到,在选择课程时,他们倾向于选择页面设置简单、链接少、键盘操作适当、内容清晰、语速较慢的课程。听力障碍的学习者可归为视觉型或者动觉型的学习者,这部分学习者主要靠眼睛或身体来感知事物。听力残疾的学习者在选择课程时,倾向于选择页面设置丰富、链接内容较多、参与性较强的课程,他们具有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另外,肢残学习者类似于健全学习者,他们的学习感觉通道选择倾向有动觉型、视觉型以及听觉型三种。
(2)残疾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为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阿特金森(J.W.Atkinson)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内部动机比外部动机更有驱动力[5]。对残疾学习者选择远程教育的动机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重响应分析,结果如表8。
表8 $Reason 频率
表8显示,选择“我参加远程教育是为了应付现在的工作要求”的占31.1%,选择“我选择残疾人教育学院是因为入学的限制条件少”的占35.6%,选择“我选择残疾人教育学院是因为与我情况类似的同学多,容易交流”的占33.3%。由此可以看出,残疾学习者选择远程教育基于内部驱动力——与同学交流的占33.3%,基于外部推动力——工作需要以及院校限制少的占66.7%。也就是说,残疾人参加远程教育的学习动机不强,主要靠外部推动力。
(3)残疾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Bandura)[6]提出,他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坚持,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新行为的获得、习得行为的表现以及活动时的情绪[7],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主观推测。对问卷第二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表9。
表9 自我效能感近似矩阵
表9数据所涉及的题目都是有关自我效能感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可知他们的相关性较高,对这些题目进行频率分析得出:对于题目“我总会设法把正在学的内容与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选择同意的占3.6%;对题目“面对庞杂的网络学习资源,我总是会提炼出所需要的内容”选择同意的占3.6%;对题目“我总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选择同意的占3.3%;对题目“我总是无法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上的时间冲突”选择同意的占13.9%;对题目“我总因为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借助网络与他人交流而感到不安”选择同意的占22.1%;对题目“学习过程中无法得到他人的及时反馈总会让我感到不安”选择同意的占18.9%。由此可见,残疾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他们在学习时需要教师的积极鼓励和辅助。
4. 被试策略特征分析
策略特征在本文中指元认知能力。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识,包括对认知的计划、调节、监管,具体指远程学习者在没有教师的控制下自主学习时,对自己所需的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学习过程的调控。元认知能力较高的学习者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能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当已有的学习策略不能满足学习时他们会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使学习目标尽快实现。相反,元认知能力较低的学习者学习目标不清晰,无法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目标实现力度较差[8]。本次问卷中设计了相关问题来调查被试的元认知能力,调查结果如下:
对选项“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我总会设法寻求帮助”选择同意的占4.6%;对选项“我只有在临近考试时才学习”选择同意的占16.4%;对选项“我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选择同意的占4.1%;对选项“我什么都不准备就去上面授辅导课”选择同意的占23.8%;对选项“我会经常反思和总结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同意的占2.5%;对选项“我会经常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恰当”选择同意的占3.8%。这些数据说明,残疾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较弱,在计划学习过程和调节学习策略以及监控学习方面存在不足。
讨论与建议
1. 远程教育残疾学习者个性化特征较突出
远程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最明显的特征就在于远程教育的灵活多样性。这种灵活多样性表现在学习的时间、内容、地点、方式、对象等各方面。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人群,他们的特殊性使得他们接受教育存在困难,远程教育的灵活性有助于帮助残疾人克服接受教育存在的困难。通过本次对残疾学习者特征的调查可以看出,残疾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较突出。比如,在人口学特征方面,残疾学习者的残疾类型、所处位置各不相同;在支持性特征方面,他们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千差万别,已参加工作的学习者在学习时间和学习条件上与未参加工作的学习者相比有较大的弹性;在动力特征和策略特征方面,残疾学习者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学习者善于管理自身学习而有的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较盲目和惶恐,有的学习者学习动机很明确而有的学习者学习动机相当模糊。
2. 以学习者需求为出发点,完善院校各类学习支持服务
近年来远程教育为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残疾人提高自身素质、获得发展成为可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参加远程教育的残疾学习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较大差异。鉴于此,远程教育院校在针对残疾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应关注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基于不同的学习者特征提供各类学习支持服务。比如,由于残疾类型不同,残疾学习者能接受的学习资源的类型也不同,在资源服务上,院校应该丰富学习资源的传送和接收形式;在设施服务上,院校应加强硬件设施如计算机设备、学楼、图书馆、无障碍设施等的建设;在信息服务方面,由于计算机网络在残疾学习者中的普及率不高,院校应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传送,如:建立网上交流论坛、院校与电信公司合作建立短信平台等;在人员服务上,由于残疾学习者的自学和自控能力较弱,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学习和情感问题,因此院校应提升辅导教师和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性,使他们能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残疾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学习和生活问题,使他们顺利开展学习,获得发展,同时也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 1]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 教学系统设计[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2-69.
[2] 丁兴富. 远程教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5.
[3][7] 王迎,安玉洁,黄荣怀. 远程学习者特征模型的建构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06,(12):47-53.
[4] Dunn, R. & Griggs, S. A. Learning Styles: Quiet Revolution in American Secondary Schools. Reston,Virginia: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1988,1-4
[5][6][8] 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7-232.
[9] 冯静. 适应远程学习者认知与动机特征的教学模式构建[J]. 继续教育研究,2011,(3):61-62.
[10] 刘莉. 远程学习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远程教育专家访谈录[J]. 中国远程教育,2003,(5):7-12.
[11] 王广新. 远程学习者时间管理的特征、障碍与干预方式[J]. 中国远程教育,2009,(9):33-38.
[12] 孙绍磊. 远程教育下成人学习者特征分析[D]. 河北:河北大学 教育技术学,2010,(11).
[13] 陈晶,李玉斌,刘家勋. 网络远程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初探[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5):39-42.
[14] 黄海波. 网络环境下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特征分析[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14-17.
[15] 孙志伟. 基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信息分析与决策,2009,(3).
[16] 韦伟. 现代远程教育中关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新构想[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1):56-58.
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趣味性元素的植入。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永恒的动力。课堂上引导孩子开展合作可以以游戏、竞赛的方式展开,在合作的内容上可以融入一些学生们熟悉和喜欢的生活话题,在分组方式上以趣味抽签和小游戏等方式进行。通过合作过程中的激发兴趣,从而点燃学生们参与、实践的学习热情,提高我们课堂合作效率,促进各个小组之间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学习七上《This is me!》这个单元的词汇的时候,为了检验孩子们对于单词的掌握情况,我设计了一个“红花朵朵开”的实践游戏,游戏以面向圆心抱团取暖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在圆心(某个学生)的呼唤下,呈圆形应和(这个学生前后左右的学生,在听到他说出的和自己事先准备的相同的单词后,应该立即起立并且拼出单词,说出中文意思。这个游戏以趣味化的方式,有效地强化了学生们合作的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巩固了单词,同时又实现了高效分组。以合作的方式强化了对“grade,student,reading,classroom,dancing”等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二、运用生动呈现,引导有效合作
合作教学的原理从本质来说应该是教是为了不教,让孩子们在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启迪,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投身到语言实践过程中,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有意识地教给孩子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孩子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活动,促进他们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教学译林版七上《shopping》这一单元的时候,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单元主题中的“Where do you go shopping?”这个问句,设计了一个小组问卷调查的探究活动。在活动之前,我做了充分的铺垫,我先在网上查阅了英语调查问卷的相关资料,找到一个外国的孩子做小组问卷调查时候的录像资料,制作成课件播放给孩子们看,将实践的方法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帮助孩子积累英语问卷调查的活动经验,让活动能够富有实效而不流于形式。
三、组织互动评价,引导合作探究
一、目的与方法
本报告通过对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个案访谈等方法旨在发现这类学生群体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1.问卷调查。2008年12月对我院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中选取有效问卷200份,其中男生问卷总数84份,女生问卷总数116份。问卷的设计主要参考了P.R.Pintrich关于大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结合了自主学习含义,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内外因素,根据本人在英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具体情况,做了适当的调整和改动,具体内容由英语学习动机,英语学习主体意识情况,英语学习策略使用,英语学习自我监控,以及自主学习外部环境情况五个维度构成。问卷采用莱科特(Likert)五级记分制:A. 完全符合(5分);B. 基本符合(4分);C. 部分符合(3分);D. 有点符合(2分);E. 完全不符合(1分),要求被调查者选择与自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选项。
2.个案访谈。随机抽取15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现状与问题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总体的英语自主学习情况不容乐观,自主学习存在缺乏学习动机、学习主体意识缺乏、科学及系统的学习策略缺乏、自我监控能力低下和自主学习环境利用不足等诸多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1.英语学习目标与动机。从问卷总体情况来看,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有52%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只有50%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通过A、B级、四级之类的考试。
2.英语学习主体意识情况。从调查数据得知,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往往带有盲目性,学生总的学习主体意识缺乏。有52%,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是盲目的,不制定英语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经常购买或者找一些课外习题来做的学生只有30%;47%的学生认为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最适合自己;48%的学生希望教师而不是自己来负责评估已经学了多少;21%的学生认为知识应该是由老师传授的而不是自己发现的;56%的学生认为自己原来英语基础比较差,给进一步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这说明很多学生自信心不足,心理压力较大。
3.英语学习策略运用情况。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总体上不注重学习方法,在访谈时,有学生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学习策略,不知道什么学习方法适合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我只是按照老师讲的去做”。只有22%的学生在课前预习新课,课后复习已学的知识,大多数学生不能按老师的要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4.英语学习自我监控情况。从调查数据得知,只有19%的学生经常会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59%的学生对学习的结果不会定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强化和自我评价;能比较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并测试、检讨自己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效果的学生也只有29%,这说明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不强。
5.自主学习环境利用情况。从调查数据得知,只有31%的学生课后通过MP3、互联网学习英语。在访谈中,也有很多学生表示在学习中他们能利用参考书进行学习,却很少利用其它一些学习资源来进行辅助学习学生对自主学习环境利用不足。
三、措施与成效
该项研究以我院营销(专)071班学生为被试,对大学英语听、说、读、写方面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1.听力训练
(1)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扩展听力渠道和丰富听力内容。从收音机、电视、网络上收集相关的英语新闻报道、短文、英文歌曲、电影,以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尽可能地触各种不同的语言输入,各种不同的讲话人,以熟悉某种听力材料或语境。
(2)在听材料之前,指导学生用情景线索(如所谈的主题、讲话人是谁、谈话的地点),帮助学习者调动自己的非语言性知识,来推测可能会听到的内容。
(3)指导学生在听的过中有选择地作笔记,记重要信息、易忘记内容(时间、地点、数字等),有效地运用缩写、符号等形式来记录所听的信息。
2.口语训练
(1)鼓励学生张嘴讲英语,要求学生从读准每一课单词开始,每节课开始的10分钟安排个人做daily report,鼓励学生大胆张嘴,想谈什么就谈什么,能讲多少就讲多少,实在不行就朗读课文,也可合作表演对话等其他节目,创造讲英语的情境。
(2)运用真实的语言和情景来设计课堂活动,通过互动的真实的任务来引导学生谈论“当时、当地”的事情,谈自己的家庭、衣着、兴趣爱好等。除了真实的任务外,还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 role-plays、情景对话、即兴讨论、分角色表演等。
3.阅读训练
(1)首先要教育学生,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首要职责是积极投入,自己对学习负责,而不是消极被动。
(2)阅读前(pre-reading),指导学生从标题、插图等有关信息中猜测文章的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词进行“brainstorming”推测文章将说什么,写出可能的一些问题,力求在文中找出答案。
(3)阅读中(while-reading),指导学生先完成较易的skimming(略读获取大意)、scanning(寻读2~4个信息)任务,再完成理解全文的任务。
(4)阅读后(post-reading),指导学生把所读内容与自己的经验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其它的活动安排,如讨论文中新鲜的、有趣的东西,如果文中主题是有争议的,可以进行辩论,对文中的某一语言知识或结构进行任务训练。
4.写作训练
(1)课内布置作文课外写,不限字数,越长越好,少讲文法,不设框框,让学生放开写,磨练外语基本功。肯定作文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2)采取“先有再完善”的教学策略,鼓励那些有一点英语基础的学生“以写促学”,先打开英语学习的情感通道,增强学习的信心,然后再规范语言的使用。
(3)结合学生实际,完成真实的写作任务,如介绍自己(家庭、班级、学校)、书写常用应用文(通知、便条、书信、个人履历表)等有关生活、学习的话题,激发他们自主参与。
在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跟踪调查与访谈,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得到提高,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自主性越来越强。尤其在预习、作业和主动参与活动方面,如需要教师带读单词的学生明显减少,大部分学生完全具备拼读能力,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强了,以前多数学生认为他们学习成绩好的原因主要靠勤奋和聪明,现在他们则认为主要靠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再加上勤奋。
参考文献
[1]David Gardner & Lindsay Miller.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 of Education,2002
[2]Pintrich P R,De Groot E.V.Motivatinal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omponents of Classroom Academ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0,82(1):33~40
中图分类号:G632;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61-01
形成性评价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所得的成绩、领悟到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等多方面进行综合,从而做出评价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所作出的深刻结论。
一、形成性评价教学方式的分类
形成性评价的分类主要是根据主体的不同来进行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合作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就是首先要对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成绩进行一个预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通过各方面的总结和分析,对自身进行反省,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良性循环,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总结中提升自己,使他们更有学习的动力和方向。(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是一种很重要的评价方式,这样学生在对其他同学进行客观评价时,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教学系统中,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师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是最客观和有帮的,教师起到的不仅是引导作用,还要对学生的学习信息进行汇总和反馈。(4)合作评价。合作评价就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和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既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学生也能更加理解教师。把多种信息进行综合,才能最真实地反映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二、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方法
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通过日常观察进行统计或者以座谈会的方式进行总结。对事物进行日常性的观察是形成性评价最直接的实施方法,这个结论和评价主要来自于教师,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和对学习的态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这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还要教师在平时进行积极认真的观察。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客观直接的评价,还能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在认真观察之后,才能做出最全面的总结,教师将这种总结向学生进行反馈,是一种很好的评价实施方式。至于问卷调查,就需要多花费一些心思了,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教师将这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发放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真实状况进行作答,从问卷的内容也能反映出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真实状况。所谓座谈会,则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这种交谈方式能够最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对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进行提问,为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一些心理问题提供最直接的帮助,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
随着对英语这门学科的重视,英语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教学课程,这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要求也提出了不少挑战。初中英语中对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代替单一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自由买卖的情景,让学生把自己不用的旧物品拿来进行买卖,学习推销用语“Look, it’s very nice”邀请来买的用语“Come and buy my nice… / I have a great bag for only…”、询问价格用语 “How much”,整个活动开展得很有意义。活动结束后,学生可以填写意见表。教师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或者座谈会的形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对每个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和整体状况进行分别评价。(3)对评价内容要做好及时反馈。对学生做好信息反馈是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内容可以及时修正自己的不足,发现并改正错误,实现自我提升。(4)加强评价的导向性作用。初中英语教学,尤其要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教师的评价要具有导向性,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被应用于英语教学之中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这种评价机制能够根据学生的表现对教师形成一个系统的反馈,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予以肯定性的评价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最终提高英语成绩。
参考文献:
1.制订高考复习计划。“备学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环节,问卷调查是沟通师生的重要渠道。高三复习伊始,就要精心设计调查问卷,据此制订复习计划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热点和难点。每一届的问卷都有修改与完善。2011届复习之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对语文学科感兴趣的同学只有14%,学习时间在六科目中最少的是语文。学生知道背诵与默写很重要并努力了,对于字词读音没有信心,劣势点还有句式仿写与现代文阅读。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习习惯与兴趣,结合优劣点来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段。在考前一个半月的二轮复习时,又设计了知识点自我监测表,使学生及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此时,适当地再调整复习计划,节约了复习时间,调剂了枯燥的学习过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2.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每隔一段时间,通过一些自制的问卷或者学生的反思小结,让学生自己熟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析答题得分等。学生有了自我反思,就能自主地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学习安排。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理解并转化老师所提供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有意义地建构,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教师的全面帮助下,学生自查知识点是一个事半功倍的途径,学生因此会视学习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备考效率。
当然,获取学情还有多种途径,如检测、师生座谈、个别谈话法等等。
二、兴趣培养是备考的保障
高三语文复习课是否还需要生动的课堂互动?是否就是大量语文知识的满堂灌?高三的语文课为什么让学生感到如鸡肋一般?究其原因,由于过多地强调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参与,过多地强调习题训练而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复习课,先罗列知识点,习题讲解,再练习巩固,归纳小结,学生成了机械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单向地接受,老实地被灌输,自主复习无从谈起,主动探究、自我发展丧失,所以学习就成了了然无趣的事,效果大打折扣。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高三复习备考亦如此理,教师切莫以升学压力为借口而忽视了学生的爱好与喜欢。复习备考既是一场技术战,也是一场心理战。试想,学生若毫无兴趣了,复习备考的效率从何而来?复习课也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精彩的导入、适时的互动、积极的探究,都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高高在上”的高考真题,如何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入学生内心?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复习效果和学习兴趣的相辅相成,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
三、专题练习是备考的手段
专题复习是高考复习主要的形式,那么选择复习的专题和习题就是关键的环节,过多的无效题只会增加学生的压力而无益于提高成绩。教辅资料往往搜集了各省甚至地市的多轮模拟试题,我认为这样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才能提高备考的效率?看好和做好高考真题是关键,总结最近三年的全国、省市高考题,剔除各地教材考纲差异,再分类按专题由学生来完成。做过了,要求学生自我总结,并在以后解题中都必须参照高考真题的解答方式进行。
例如,在复习现代文阅读时,先归纳出答题技巧和常用术语,再选取高考真题十余篇,让学生对照剖析进而熟悉历年的考点、题型、解法。现代文阅读的常见答题形式有:(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在文首的常见术语有: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打下伏笔,设置悬念,总领下文等;在文中的常见术语有: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总领下文等;在文末的常见术语有: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等。(2)修辞手法的作用。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的“特性”;排比,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地强调了“对象”的“特性”;设问,引发了读者对“对象”的“特性”的思考等等。这些都要先回答出修辞手法本身的作用并结合语境再展开。(3)某一个词语可以换成另外一个吗?当然不能,答题的常见技巧是按照词性来进行的。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诸如此类,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能清晰地看到,高考题也有着严密的答题规范和可以把握的答题技巧,学习兴趣更浓,学习信心也倍增。
四、思路分析是备考的灵魂
考试本身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高考备考不能只看做了多少题,而重点在于掌握了哪些思路。复习考点只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对于考题的思路分析,是将大脑思维转换为语言思维进而形成文字的核心,是备考效率提高的灵魂所在。
在高考真题的剖析讲解中,要帮助学生分析解题的思维过程,优化考试心理,消除得分隐患。参考答案要让学生认真领会,找寻得分点,抓住有效点。
选择题的解题思路是,对于每一个备选项,必须要确定是否能够准确地判断是非,一道题避免出现两个以上似是而非的选项,不能在模棱两可中捉迷藏。要求学生严肃订正选择题的态度,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字词薄弱、题干阅读的信息遗漏,还是思维方法错误,都要做到明确并慢慢改进。
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要记住常见的答题技巧和规范格式,明确得分点。主要是,有问必答,先问先答,问什么就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
一、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能力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能力,自学能力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质疑,主动掌握知识技术。自学能力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基于Moodle,为中学生自学搭建自学平台
1.什么是Moodle平台
Moodle这个词是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缩写,是一个用来建设基于Internet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是一个开源的平台。Moodle平台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即教育者(老师)和学习者(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
2.Moodle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Moodle平台可实现:课程管理,师可以全面控制课程的所有设置,包括限制其他教师可以选择课程的格式为星期、主题或社区讨论、灵活的课程活动配置――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专题讨论;作业模块,学生可以上传作业(文件格式不限)到服务器――上传时间也被记录;论坛模块,有多种类型的论坛供选择;测验模块,教师可以定义题库,在不同的测验里复用,题目可以分门别类地保存,易于使用,并且可以“公布”这些分类,供同一网站的其他课程使用,学生可以在测验后看到自的成绩和结果的反馈;资源模块,支持显示任何电子文档、Word、Powerpoint、Flash、视频和声音等;问卷调查模块,内置的问卷调查(colles、attls)作为分析在线课程的工具已经被证明有效。随时可以查看在线问卷的报告,包括很多图形。
三、如何利用moodle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Moodle平台只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如何利用这个工具进行人性化和科学化的设计,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1.利用Moodle平台呈现学习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目标是定向的,因为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目标并形成与获得所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时,学习才可能是成功的。运用moodle课程管理模块进行添加课程,进行灵活的课程配置中,由教师明确给出学习目标,并罗列出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看到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达到目标过程的重、难点。
2.利用Moodle平台进行自学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强调学生对自我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提出如何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时激发求知动机,形成学生认知过程的构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Moodle中的资源模块,支持显示任何电子文档、Word、Powerpoint、Flash、视频和声音等,可以上传文件并在服务器进行管理,或者使用web表单动态建立(文本或HTML),可以连接到Web上的外部资源,也可以无缝地将其包含到课程界面里,可以用链接将数据传递给外部的web应用。学习者通过账号登陆到Moodle,平台可记录学习者登陆时间和在线学习的时间,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进行资源的阅读和教程的观看。教师可通过每一章节的Moodle的新闻讨论区、论坛模块或通过内置WIKI功能,让学生记录学习进程。老师能根据学生自学进度安排下步的教学内容。
(2)Moodle中的程序教学模块。教师事先按学生差异、课程进度等因素,预设程序教学内容。通过程序教学让学习者对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评定,如程序教学中不能进入到下一步的学习,学习者可返回重新学习,如达到任务要求方可进入下一步学习。
3.利用Moodle平台进行自测
让学生通过自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测验模块,教师可以定义题库,在不同的测验里复用,题目可以分门别类地保存,易于使用,题目自动评分,并且如果题目更改,可以重新评分,可以为测验指定开放时间,根据教师的设置,测验可以被尝试多次,并能显示反馈和/或正确答案。选择题支持一个或多个答案:包括填空题(词或短语)、判断题、匹配题、随机题、计算题(带数值允许范围)、嵌入答案题(完形填空风格),在题目描述中填写答案、嵌入图片和文字描述,在Moodle中设计的各类题目可以备份,并导出,可以在任何支持国际标准的学习管理系统中导入。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中,对每一小节的内容自我测评,在自测中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并可再次测试。
4.利用Moodle平台进行互动答疑
(1)Moodle中的答疑模块。可通过每章节,教师指的答疑区,通过文字方式、剪切学习内容、图片等方式发送到指定区域,让教师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并及时解答。
(2)Moodle互动评价(workshop)和聊天模块,学生可以对教师给定的范例作品文档进行公平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管理并打分,学生可相互评分,并可通过平台内的聊天模块相互探讨。
5.利用Moodle平台进行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