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29 21:45: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陶行知教育思想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陶行知教育思想

篇(1)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2-0090-03

“担当”是一种重要的内在修为,是一种境界。2007年5月共青团成立85周年之际,总书记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信中在表达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殷切期望时谈到了“四个新一代”,即“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四个新一代”通俗易懂,但是把“四个新一代”连在一起,使人们感到其中沉甸甸的份量,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提出来,更显得非同寻常。

非同寻常在哪?要求新一代敢于担当。人民日报说得很干脆:“看干部,要看敢不敢负责、有没有担当”,“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1];《人民日报 》2012年2月更提出:“领导干部要有历史担当”;总理则告诫干部要“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2]。可见,担当教育已经成为共识。担当教育应当迫切的进入基础教育课堂,让担当成为中学生的自觉与常规。

担当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其实是有天然的内在联系的。比如“平民教育”,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被称为我国教育史上最有希望的一种运动和事业。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我们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得的幸福,我们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苦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他也提出“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是到乡下去的运动”,强调“处处读书,人人明理”。

“平民教育”是一种教育公平的诉求,但也有必要探讨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到底想要达到什么目标呢?概括起来,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1)“叫人求真,学做真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讲道德、能思考、会创造的人”;(2)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3)“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3]

这一切都渗透着“担当”二字。担当首先是人的基本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真人”、“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种担当教育。担当其次是一种素质,知识也好力量也罢,只有在担当中才能彰显其功能;担当更是一种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成为国家栋梁,“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可见担当教育就是践行着陶行知先生“平民教育”的思想。

“教、学、做合一”原则。“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基础教育只是一个平台,应该坚持“教、学、做合一”原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指导学生成为有担当的人。所以,基础教育培养承载责任、勇于担当的人才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具体要求。基础教育阶段是人才培养的融会贯通阶段,是中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奋斗意识等形成并固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个群体中开展担当教育适时而且适宜。

我国的担当精神传承已久。《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观念是一种担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是一种担当;“为国举鼎,虽不可能,亦勉力为之”是一种担当。同志对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殷切寄语,同样昭示着教育理念中必须重视培育责任意识、强调担当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依据道德对象从人到自然的扩展及全球化背景下伦理观转化的新向度――由信念理论向责任理论转化”[4],担当教育面临着新背景、新价值观念、新教育模式等众多挑战。如何深刻剖析担当教育的内涵,探讨担当教育的实施方式,评价担当教育的接受效果等,值得深思。

担当教育内涵深刻。开展担当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手段和载体使青年学生明确责任,形成责任担当意识并内化为自主行为。首先是认知层次,明确责任,即明确担当什么;其次是探讨层次,即途径在哪儿,如何承担责任;最后是做行合一,践行层次,即以实际行动承担责任。

当代中学生应该担当什么责任?从宏观上讲,是指社会责任,就是个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的和平与发展、繁荣与进步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也包含人际责任,即个人与家庭、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从微观上讲是指自我责任,就是自我对其个人人生、事业、发展及生命所承担的主体责任。

中学生如何担当自己所应承担的三种责任?其方式和渠道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包含的情感本质和道德内涵却十分相似。

手语歌《感恩的心》中学生都喜欢,为什么?因为这首歌唱到了学生心灵最深处。感恩是理解责任的源头。追根溯源,感国家和民族的渊源之恩、感父母亲人的养育之恩、感社会与他人的互助之恩都是对自我责任的最初感悟。自信是承担责任的基石。相信自我的能力是感恩践行、勇担责任的力量源泉;热爱是责任担当的动力,对祖国的热爱让青年挥洒热血,对亲人的挚爱让青年孝心拳拳,对他人和自我的深爱让青年满怀热忱;沟通是有效担当责任的渠道。良好的沟通让青年享受权利、明确义务,也让中学生在与他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交融中找到勇担责任的最好方式。

践行是责任担当意识过渡为日常行为的现实表现,其最终目标是责任担当意识内化为习惯和无意识行动,这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项检验标准。先成人,后成材,实行精细化管理,让学生每天有进步,让家长每天都放心。应大力实施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把学生管理纳入班主任工作考评中,并对每个班级实行百分制考核。从男生头发“前不搭眉后不搭领”、女生不化妆,到不早退不旷课、不痴迷网络,以及每天的起床、早读、跑操、就餐、上课、自习、就寝等都进行规范。这就是外在环境与内在道德修养的和谐统一。

毋庸讳言,学生的责任意识尚存不足。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受社会、教育、家庭及自身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中学生责任意识与价值观念的主流是健康和积极向上的。他们对祖国、民族、亲人和社会深怀热爱,乐观自信,敢于承担责任;他们重视自我价值,张扬个性,对事业、人生有较深刻的理解;他们富于激情,渴望沟通,维权意识强烈,善于思考权利和义务。这是主流。

在肯定主流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有部分中学生的责任感不同程度上带有实用性、利己性和矛盾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在理想追求上,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在责任观念上,重视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忽视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在宏观上他们热爱祖国,但未能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上,他们希望得到尊重、理解,但未能很好地尊重、理解他人;在微观上他们向往美好人生、事业成功,但对于挫折和失败明显认识不足也努力不够。

担当教育切合中学生成长特点,很有必要实施。开展中学生担当教育要紧密围绕其内涵,立足认知和内化的客观过程开展工作,适应中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尊重中学生的人生成长规律,分层次、有目的地进行。紧扣核心问题,构建担当教育的完整体系。

开展担当教育的核心问题是通过教育途径和内化推进,形成完整的责任担当教育体系。必须将担当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有效形成正确的责任内涵认识。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和丰富责任担当教育的途径与载体,融入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志愿服务、讲座报告等鲜活的载体,让中学生体会、感悟担当的过程。

把握认识规律,推动担当教育的过程递进。要充分认识到担当教育是一个从认识到行为的过程,体现了不同阶段的不同教育内涵。入学之初,要积极加强担当教育的认识教育,使学生深入理解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人际责任和自我责任;在学习生活的进程中,要以实践环节引导学生不断承担责任,实现自我理想,回报师恩亲恩,回报祖国社会,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厚重的责任感和高远的理想,转化为刻苦读书、奋进成才的实际行动;在学生面临高校选择的竞争阶段,适时地加强毕业指导教育、人才使命教育,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目标。如此促进担当教育最终的行为内化,让担当意识成为中学生心灵的烙印,使之受益终生。

贴近学生实际,提高担当教育的实施效果。贴近学生包括三方面:(1)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以达到不空谈、不浮夸的效果。例如,以身边的先进典型作为榜样,给同学以共鸣。邀请杰出校友和公众人物与学生交流,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2)要充分关注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责任担当的内涵,使学生在面对失败与挫折时不灰心不气馁;(3)要强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老师坚决不能对学生态度粗暴、冷嘲热讽、歧视侮辱,更不能进行体罚。教师一旦出现有损学生自尊心和身体健康的言行,都将追究责任并纳入师德考核。

呼吁社会关注,优化责任担当教育的大环境。责任担当教育是一个从认知到行为的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互动是难以实现的。作为学校,首先要与学生家庭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共同构建责任担当教育的体系;其次要强化全员育人,将教育、管理、服务作为责任担当教育的实施载体,以良好的风范熏陶学生、以公平的政策激励学生、以完善的资源设施保障学生;最后要引入社会教育资源,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使责任担当教育成为基础教育和青年成长的有益环节。

基础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火,并给学生的理想插上有力的翅膀。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很好地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还要激发学生谋划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追求。这种追求是担当教育的初衷,也是担当教育的永恒目标。时代呼唤高扬理想、勇担责任、大胆创新的人才,时代赋予了培育担当精神的使命,必须高度重视、把握规律,努力培养引领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担当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石开.没有责任担当不是小问题――“看干部看什么”之一[N].《人民日报》,2010-11-10(3).

篇(2)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在过去就普及众多的民众,而且在当代素质教育深入改革的今天也十分有益。深入学习并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必将使今天的素质教育结出丰硕的成果。

一、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评价标准

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施,人们逐渐对素质教育赋予了更多的内涵。直至今天,对素质教育的评定仍然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从而造成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产生不同的效果。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也是评价教育的一种方式。拿什么来对比素质教育的高低程度呢?这又是摆在现实中的一个难题。而陶行知先生为了全面地评价教育的标准,他在吸收各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现实思想为主要评断方法。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现实生活,认为实现对教育全面评定的标准应该是有强壮的体魄,勤劳的双手,科学发达的头脑,对艺术的兴趣以及拥有改造社会的精神。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评价标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想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就要拥有强壮的体魄。教育和生活也是相同的,健康的教育是人人都需要的,想要提高劳动和生活的效率与质量要有科学的头脑才是关键。艺术的兴趣则是能让整个社会充满和谐欢乐;改造社会的精神则是要求不管是哪个人这种精神都要从小开始培养,让它成为人生前进的动力以及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教育中以生活为中心,生活就需要不断的动力来支撑,这对当前素质教育目标实现与否的评价标准制订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理论与方法体系都是以生活教育为基础的

以生活为中心的全面素质教育价值观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如果想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教育方法和系统进行辅助。他所认为的生活教育,就是在教育中不断地融入生活,达到教育和实践相统一的目的。

传统的教育往往都是为了升学,它没有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脱离了生活和社会的需要,真正的素质教育也没有体现,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最终成为只会念死书的机器。心灵无法得到释放,不利于个体在未来社会健康地生存,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生活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生活教育批判了传统教育脱离个体和生活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教学规律,实践要和教育内容紧密地联系到一起,有效运用教育内容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抛弃应试教育带给个体存在的危害。

首先,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教育都是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社会现存的弊端。如果在现行的教育中没有将改造社会这种精神有效地融合进去,那么学生所接受到的知识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局限了自身在社会的发展。用传统教育去谈素质教育,是不现实的,因为学生受教育期间他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都没有得到体现,是没有意义的教育。

其次,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如果学校在实现素质教育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教育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因此,学校和社会应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消除掉以往那种对社会有芥蒂的心理,如果教育不懂得社会的需求那就是无效的教育。为社会真正的服务教育才是素质教育的唯一目标。

第三,传统的教育总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书中的内容,没有系统的教育方法。素质教育所传授给学生的教育方法是具有独立掌握知识的能力,教与学,学与做像一个完整的系统缺一不可,三者也是统一的关系。生活中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让学生能独立面对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是唯一检验素质教育成功的标准,不能只靠一纸文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活教育既注意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同时也十分注重全民性、终身性。

三、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评价标准以及以生活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体会到陶行知先生对教育事业孜孜追求的良苦用心。我从事小学教育多年,多年的实践经验让我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小学生正处在培养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其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的父母以及其他亲人对孩子过度溺爱,使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对其今后融入社会、改造社会均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陶行知先生提到,成功的素质教育需具备艺术的兴趣,要懂得学会爱,爱身边的人,爱社会,才能让整个社会充满真善美。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陶行知提出的“爱满天下”的思想是我十分欣赏的。身为教育一线的我们,应该大力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关心学生,在细节中去关心学生的成长,这是奉行素质教育的前提。因此,我认为,在培养学生素质时,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对学生建立发自内心的爱,因为只有从内心去爱每一位学生,学生才能在被爱的同时,学会爱别人,学会与人分享,并逐渐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

教学过程中,我与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我践行素质教育提供了基础。我总是鼓励学生回家后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递递拖鞋、洗洗脚、刷刷碗等。尽管这些都是小事情,但是我认为,教育就是这样,生活中每个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学生素质提升的基石。爱别人,才懂得被爱的幸福。只有真正体会到别人的爱,才能释放出更多的爱。课间,我喜欢与学生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并要求学生轮流做母鸡,同时,鼓励做母鸡的学生尽量减少小鸡的伤亡。“母鸡”需要学会爱。生活中,爱和被爱不可能一直固定不变。因此,轮流做母鸡就是让学生懂得学会爱别人。

随着我对陶行知“爱满天下”等教育理念理解的不断深入,我将“爱满天下”教育理念引入我的音乐课堂。每次上课时,都会帮助学生做一个简短的发声练习,打开口腔,帮助学生更好地唱歌。素质教育不仅是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且更需要学生去爱整个社会,接纳社会,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在发声练习时,我要求学生面带微笑,学生们称这个为爱的发声练习。学生的歌声就像大片绿油油的草原,而他们的微笑就恰似隐藏在草间的小红花,既让人新奇,也更让人在心底深处平添了许多暖意。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方法,一直激励着我们。献身于教育的教师们,肩上责任很重,我们不敢消极怠工,也不能忘乎所以,可以做的只能是不断提升自身的内涵,给予学生更多,教会学生更多,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素质。

总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当代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基础。他提出的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评价标准以及以生活教育为基础的教育理论体系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篇(3)

拜劳动者为师

1932 年,陶行知创办山海工学团,广招农民的子弟读书。他以庙为教室,孩子们从家里带来高低不一的凳子。后来,请来了木匠师傅。陶行知看见木匠师傅闷头做凳子,就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是请你来做先生的。”木匠慌张地望着陶行知说:“我可不识字啊。”陶行知笑着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划好的线就锯起来。

第二天,老师们开始带着孩子们来学做凳子。有的学生说:“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做木匠的。”一个家长看见孩子不小心把手弄破,也皱起眉直摇头。这时,陶行知笑着说起自编的顺口溜:“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孩子和家长都拍起手来。

从此,每天孩子们都学做凳子,他们也当“小先生”,教木匠师傅认字。几个月后,教室里的50 个孩子,都坐着自己做的凳子。讲台上还有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杠杆、滑车等玩具和仪器,家长们挤在窗口点头叫好。

陶行知还让生物老师带领学生采集标本,请来老农教认草药,请花匠来教种植花木的方法,请科学社的专家来教怎样辨别生物科别及定学名。晓庄附近的花草树木都挂起了学名牌,生物课从此上得生动活泼。

篇(4)

(1)杜威的教育理念对陶行知的影响

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他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老师杜威的启发而成。杜威作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并就“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杜威的理念中,“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在深刻理解杜威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陶行知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教育状况有创造性的总结出自己的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构思对当时“师为生纲”的传统教育理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也引起了大批知识分子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雏形。

(2)对旧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的批判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旧中国既存的封建教育和帝国主义奴化教育的批判和革新,即所谓的破旧与立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初步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中国教育学界几乎无大家可言,相比而言,西方国家的教育学研究在20世纪初期已经具有国际影响力了。国难当头的旧中国,需要用教育来唤醒无知和愚昧的民众,也需要用教育来培养大批栋梁之才,因此无论在教育内容或是形式上,都要做出变革性的调整和创新。陶行知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加上他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深恶痛绝,在系统的剖析和批判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有创造性的提出了具有时代气息的生活教育理论,并在生活教育理论的分支上形成了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认为,旧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不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这种所谓的人才在他看来几乎与“死人”无异,他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客观的批判,主要变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旧教育在教学深度上只停留在机械的教学层面,根本不存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内容与形式。他对当时的“会考”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学生只会学习如何去应考,教师只会教考试会考到的知识,“会考”的选拨机制也毫无科学性可言。“毕业考过了接着就是会考,会考过了接着就是升学考。一连三个考赶下来,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性命赶跑了”。二是传统的旧教育在教学广泛度即教学内容上课程设置极其片面,只有书本教育,无系统的德育、体育,只有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没有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大都是“井底之蛙”、“软手软脚”、“笨头笨脑”,无法对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财富。在批判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倡关注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真正的“活人”;并提出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他认为,教育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不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生,在破旧与立新的过程中,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容慢慢丰富起来。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深刻诠释了素质教育的要旨,对当下素质教育要求下教育体制的推进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范例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推进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正在被逐步践行。这种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在一定程度上,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先驱体现。六大解放、真善美的活人等理念均提倡解放学生的创造天性、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旨。

篇(5)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60-001

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新理念的倡导下,《科学》课程使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根据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笔者结合在实践中的探索,认为有效的科学课堂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一、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郝京华教授也说过一句话:“有时候,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不是知识,而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与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不谋而合。所以在某种层面上讲,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比传授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科学态度不是光靠老师的教就能培养出来的,应该是从学生的各种科学探究过程中感悟和积累起来的。所以我们上好科学课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求真态度。

如我在教《冷水与热水》这一课时,让学生小杯(热水)置于大杯(冷水)中,让学生测量10分钟内两杯水的水温变化。结果,有些学生会说:“我测的大杯中的水温,有时是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的。”出现这种事情该怎么办?首先,应该引导学生不应乱改数据。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本课最后有一个拓展部分,可以解释这种现象。我们一起设计了一个实验,找一个小瓶,瓶颈上系一条线,往小瓶内倒热水,将热水染上红色,然后让小瓶悬于冷水中,我们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红色有热水向冷水上方跑去。这一实验可以向学生明白地解释为什么有的同学会发现在同一时间段内温度计液柱会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教育学生:要相信事实,要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事实,这才是真正的搞科学。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尝到科学实践中的甘与苦。

二、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解放学生创造力,引发学生思考,促进他们善思考,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巨大潜能。孩子们是富于想象的,作为教学的启迪者——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想碰撞,创设引发学生大胆想象的切入口,以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抓住时机让学生去质疑去解疑,变过去的机械学习为主动探索求知,不断拓展学生的思路,最大限度地张扬学生的个性。譬如在教授《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课的时候,我问:“空气都存在于我们周围,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向他人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呢?”学生们立即炸开了锅,纷纷发表自己的高见。我的问题为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些学生说吹肥皂泡,泡泡飞起来可以证明;有些学生说放飞气球,气球飞起来可以证明周围有空气;还有些学生说自己折纸飞机或者摇扇子都可以证明周围存在空气……学生在“问题——思考——想象——结论”这一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大胆合理的处理,选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的形式加以变革,以及教师自身的各种“反常规”的教学活动,都会激发、影响、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在引导学生亲历知识发现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目的,不仅是指导学生初步认识身边事物,获取必要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并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搞好科学课实验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核心,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又说:“事该怎样做,便该怎样学,该怎样学,便该怎样做。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被其所掌握并为其所运用,所谓“人唯有下水才能学会游泳”。

如教《声音的传播》这一课,当学生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介质有固体、液体、气体之分。三种状态里声音传播效果一样吗?口说无凭,让学生动手实验:准备装沙子、水、空气三个塑料袋封好口进行听音实验,看看哪种物体传音效果好,听音响亮,然后让他们汇报给老师。学生们有序进行着实验,学习非常上劲,课堂顿时形成人人动手,个个忙碌的活跃气氛。十分钟过去了,汇报开始了:老师,沙子传音效果好,其次是水,最后是空气……有学生问为什么?老师指点为: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时不容易损失,而在气体中比较容易损失,尤其是开放的空气中更容易损失,所以听音的清晰程度的介质依次为固体、液体、气体。动手操作解决了声音在不同状态介质里传播快慢的疑难问题,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6)

  拿到《陶行知文集》这本书的时候,有些犯难情绪。因为不知该从哪儿入手。于是就翻开了目录,立刻地,就被《师范生第二变——变个小孩子》这个题目所吸引。

  “不可忽视小孩子的情感”,当此句跃入眼帘时,我陷入了沉思,思绪也不由千回百转,那一幕幕、一句句不由在脑海中回荡:每当下课后,孩子总爱围在身边,顶着那一张张无与伦比的灿烂笑脸,连太阳都为之失色。他爱说笑话给你听,希望换得你的一笑;他爱为你捏肩捶背,换得一句轻声的“谢谢”,然后再欢呼雀跃般的回句“不用谢”;他爱兴奋地向你展示他在生活中点滴的成果,希望听到你的一句赞美:“你真是了不起!”;他爱向你报告同学们之间发生地你再三禁令的小事,希望你赋予他神圣的职责;他爱将自己带来的水果与你分享,眨着明亮的眼睛期待你能接受;他爱不厌其烦地向你介绍着家庭成员最近的动向,以期你对他有更深层的了解。他爱,在他犯了错被批评后,滴落下悔恨的眼泪,再伴上一句深切的忏悔:“老师,我知道错了。”以期得到你的原谅,然后转身,又是一片欢声笑语。

  可是,每当在短暂的课间休息时间里,我们总是埋首于作业堆中,或者在训斥那几个“惯犯”。所以,当他要说笑话时,一句“下次吧”,冻结了孩子的笑颜;当他给你水果时,你的拒绝接受让他心伤;当他......总之,他们的满腔热情总是被我的敷衍而大打折扣。其实,孩子的心思很单纯,是希望与你多亲近,而我们不停歇的脚步,让他们抓不住,于是,距离就越拉越远,也许,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再也无法怀有当初的盛情。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2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我学习了陶行知教育理论有如下的体会:

  一、关注社会生活,实施生活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学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识。

  二、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会学习才能创造。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即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学习是人主观的精神活动,要获取知识,人必须积极地使用并协调自己的感官,发动自己的大脑,并做出主观的意志努力。可是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和被塑造的材料,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灌输花时多,效果差,学生听、记、背学得苦,求知欲没有了,创造力抑制了。这样的教学状况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因此,在教学操作上,必须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 陶行知的教学思想,“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教学固然要发挥教师积极指导的作用,但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还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愿意学、认真学、乐意学,才算是教学效果好。

  三、实施爱的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人在小学阶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儿童的心灵发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不仅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老师对特殊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多给学生关照和温暖。对学习好的学生热心引导,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及调皮的学生也是从爱开始,进行指导帮助,不歧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四、焕发学生活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求人首先必须有活力,但我国的传统教育恰恰就有扼杀人的活力之弊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就需要在我们的文化、教育观念中,在我们的教育操作中,去检索并革除压抑、束缚学生个性的一切旧观念。创新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为此,今后我们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3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创新的理念。通过阅读《六位教育家》,学习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有关事迹,自己作为教师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那里学到的东西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要做“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的`人。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

  二、要有爱心。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在这点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的事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加强师生情感,用爱心培养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矗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提高自身素质:

篇(7)

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怀抱教育强国的宏愿,毕生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在扬弃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创立了系统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而创造教育思想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教育,以创造力培养为旨归,以试验(实践)为基础,比较充分地发挥了手脑双全的作用,关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通过主持、创办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等教育组织,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劳动者、建设者、革命者和领导者,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当前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异常迅猛,综合国力竞争日渐加剧,各国尤重创新人才的培育;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一轮教育改革,彰显出“能力本位主义”的核心文化理念,这些崭新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有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认真学习、研究、借鉴、拓展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着力培养国民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陶行知有关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六大解放、实施途径与方法等重要内容,对当代中国教育有着很大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培养目标和谐、重德,体现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极其丰富的内容,而创造教育目标在创造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贯穿于他的整个创造教育思想之中。立足于旧中国的现实社会,陶行知提出了培养“手脑双全”,有进步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新文明创造者的创造教育目标,并把“征服自然,改造社会,造福全人类”作为根本的教育目的。进而,根据中国贫穷落后必须赶超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现实,又提出了创造教育在创造富的社会过程中的具体任务。

确立“手脑双全”的教育目标是陶行知长期积极探索后的创造性发现。他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论断人类的所有文明都是用手和脑创造出来的。他研究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认为“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结果使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积弊,他又形象地指出:中国有两种病。一是“软手软脚病”,二是“笨头笨脑病”。害“软手软脚病”的人,便是读书人,他的头脑一定靠不住,是呆头呆脑的。而一般工人农民都是害“笨头笨脑病”,所以都是粗手粗脚。因此,“我们所需要的教育,要造就会用脑指挥手,手开动脑的手脑健全的人”。后来,在总结晓庄师范学校办学经验时,他把培养目标具体化为“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五大目标。此外,在创办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等时期也都提出了不尽一致的培养目标,但培养“手脑双全”的理念始终贯穿其教育目标之中,同时也体现出他的“征服自然,改造社会,造福全人类”的根本目的。为保证这个宏大目标的实现,陶先生对创造教育的对象和创造者的道德素质,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受创造教育者首先要“谋大众的幸福,解大众的痛苦”,这是因为中国大众受着多重剥削和压迫之苦;二是创造教育要教人用科学“做养生、保生的工具,不做害人、杀人的武器”;三是创造发明者不能有自私自利之心,有了自私自利之心,他就不可能为人类谋幸福。

在确立创造教育目标的同时,根据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的实际,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任务:“教人创造富的社会,不创造富的个人”,因为“社会既富,则在社会里的个人自然而然的富了”。要创造富的社会,就要打破“贫而乐”、“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等三种阻碍造福的人生观,就要教人生利,为广大群众,为中国民族谋利益。他认为,这种生利有两种:一是生有利之物,以物利群,如农产谷;二是生有利之事,以事利群,如发展农工商业。为创造富的社会,他提出教人创造合理的工业文明、教人掌握科学技术、教人提高农业生产力、教人树立进步的人生观、教人少生孩子以提高人口素质等具体任务。对于陶行知创造教育目标的全面深刻地理解有利于我们把握当代中国的人才培养标准。从目标层次来看,分为造就“手脑双全”和“征服自然,改造社会,造福全人类”两个不同层次,增强了目标的指导性与操作性。从与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联系来看,与之是一脉相通的,都包含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蕴意,也包括人的道德、志趣、意向等要素的和谐发展。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陶行知创造教育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重视思想品德教育,要求他们要为国为民为世界繁荣昌盛而大胆地创造。简言之,从培育目标来看,陶行知创造教育是一种包含健康、科学、艺术、劳动与民主组成的“和谐教育”…,也是一种“知情意合一”、“智仁勇”合一的全面教育。诚然,在当前多元讯变的世界竞争中,我们要把陶行知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作为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培育我国创新型人才的指导思想,以期“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二、实施六大解放,系统消融束缚创造力的不利因素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此予以简要论述:

解放头脑,发展记忆、思维创造力。陶行知看到了人们头脑中蕴藏着知识、思想、智慧、情感、意志、思维力和创造力等因素,但这些往往都被固有的种种迷信、成见、曲解、幻想等“裹头布”层层束缚了。要想释放创造力,必须要把人们的头脑从迷信、偏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必须大批封建纲常礼教、旧的封建思想和旧的传统教育观念。只有从头脑中释放创造力才能使中华民族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解放眼睛,发展注意、观察力。陶行知认为,中国传统教育通常给学生戴上一副封建的有色眼镜,使他们脱离现实社会生活,成为“小书呆子”。所以,他大力主张让学生多观察大自然、大社会的万千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要摘掉那些有色眼镜,使他们眼睛能看事实,以提高他们适应社会、适应自然的能力。

解放嘴,发展提问、表达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必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有问题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对知识和学习的兴趣。但中国有一个习惯就是不许孩子多说话。陶行知认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一个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解放双手,发展动手、操作能力。陶行知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就要打手心,这样往往摧残了他们的创造力,最终会使他们长大后心理上不愿动手,实践上不会操作。要去除这种弊端,必须解放双手,使他们通过实践获得知识,再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发挥手脑并用的功效,成为有创造力的学生。

解放时间,发展个性、生活等能力。把人民与小孩从劳碌中解放出来,使大家有点空闲,想想大问题,谈谈国事,看看喜爱的书,做做喜欢的活动,干点对人民有益的事,还要留点时间玩玩,以品味生活的乐趣。陶行知认为,我国传统教育的考试制度规定了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多种考试,把学生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使学生没有时间接受大自然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所以他坚决反对这种考试制度。

解放空间,发展想象、创造等能力。把人民和小孩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中寻觅丰富的食粮。陶行知认为,传统的学校完全是一只鸟笼,或者是只“放大的鸟笼”,我们要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以及大社会中的三教九流,并向三百六十行学习。这样做是因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是一个有机、全程、相互贯通的整体,论及从传统观念到生活习惯,从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到家庭内部教育,并提出系统有效的解决方案,是他对世界创造教育的杰出贡献,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和人才培育也有很多启示。如对于解决多年依然存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重、创造力弱、生活能力差、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对于解决教师“教死书,死教书”等问题,对于优化教育教学内外部环境等问题,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更值得欣慰的是,如今这“六大解放”已经被应用于学校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学科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学业成绩提高等方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所以,在当前形势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研究和拓伸“六大解放”的实际运用价值。

三、多管齐下,突显创造力培养方法的整合双应

1 实施“教学做合一”。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创造力培育的重要指南。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是指:“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同时,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这里,陶行知特别强调“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是指“在劳力上劳心”,包括行动、试验或玩科学把戏等多种活动形式,是价值创造的过程。他认为遵循“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是活的、好的教育,能给学生求学的能力、给予与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改造与使命环境的能力。在长期教育实践中,依照“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陶行知创造了学校生活、游泳、种稻等多种“教学做合一”的范本。

当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领会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中“学”和“做”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在教学工作的组织上,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基础、兴趣和需求,来掌控教学的进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在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从多方面去验证、体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做”的逻辑关系,激发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树立进取心和责任感,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努力成长为国家有用的建设人才。

2 交给“文化钥匙”。培养自学能力

由于传统教育是灌输教育,总是先生讲,学生听,偏重书本知识的灌输,陶行知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文化钥匙主要的有四把:即国文、数学、外国文、科学方法。”同时,他认为,国文、数学、外国文三门课,在初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程度分班级上课是最经济的;科学方法一般包括治学、治事两种,而学生的治学、治事能力通常需要在实践中培养。这些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是学生发展生活力、创造力的工具和基础,有助于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不断提高自学能力。陶行知在《育才二周年前夜》…中讲了一个“点石成金”的故事,意喻强调“点金术”比那些金子更贵重。可见,陶行知非常重视学生打好文化知识的基础并从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工具,这与近代西方要素主义思想有某种契合。在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师法陶行知这种授予“文化钥匙”思想,注重教会掌握文化中的“共同要素”与基本方法和工具,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引导他们自我教育,主动地发现、创造。

篇(8)

摘要: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积贫积弱,农村遭到重创。陶行知、梁漱溟希望通过乡村教育运动达到挽救中华民族的目的。他们同是从乡村教育入手,但角度不同,教育思想也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对两者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可以探讨其乡村教育思想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关键词 :陶行知;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178-03

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乡村社会遭到重创,农村破产,农民生活困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5%左右,要想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关键在于农村。于是,许多致力于救国的知识分子纷纷把眼光转向农村,从不同的途径发起了一场旨在通过乡村教育改造乡村生活、推进乡村建设以挽救民族危亡的教育实验,即乡村教育运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在南方有黄炎培的农村教育改进实验、陶行知的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和山海工学团,在北方有晏阳初的河北定县实验区、梁漱溟的乡农教育实验等。

陶行知领导的晓庄师范学校和山海工学团实验以及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农学校实验,具有独特的价值与见解,是同一时期不同的乡村教育思想理论,分析比较两者的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陶行知和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中国近现代提倡乡村教育的先驱者之一。陶行知批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①,因此必须进行改造,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②,通过创造适应农民生活需要的教育来改造乡村,而要实施这种适应农民生活的新乡村教育,必须先培养新的乡村教师,新的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③。

在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生活教育是核心,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梁漱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新儒家代表,也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代表。他认为当时中国问题的实质是文化失调问题,“中国社会是乡村社会”,因此,救治的方法就是要依靠乡村建设。梁漱溟认为教育对于改造千疮百孔的乡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乡村建设应以教育为方法,教育应以乡村建设为目标,两者实是一回事,而实现这种一体化的组织便是乡农学校。④乡农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推动社会,组织乡村”,最终创造新的文化,使民族得以自救。

陶行知和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比较

作为从事乡村教育的知识分子,陶行知和梁漱溟皆有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关心贫苦农民,主张均富,而且都具有较高的人生境界和献身理想的精神。⑤虽然他们的立场、角度不同,但他们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共识:要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离不开教育;而要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又离不开乡村。

1928年的春夏之交,梁漱溟参观了南京城郊的晓庄师范学校,并对此评价很高,认为这是“一件有兴味的事”,并说“晓庄学校有三点很合于我们意思的:(1)有合于教育道理;(2)有合于人生道理;(3)注重农村问题”。⑥陶行知和梁漱溟都希望通过乡村教育运动达到挽救中华民族的目的,但他们的入手角度不同,思想也有诸多差异。

(一)陶行知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实质不同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实质上是教育救国论。他积极投身于中国的教育改造事业,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造就真正的共和国民。他倡导发起平民教育运动,在此过程中,他注意到“中国以农立国,十之八九住在乡下”,所以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复兴,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

1926年,陶行知开始积极筹划乡村教育运动,他先后考察了一系列优良的乡村学校作为改造之依据,提出“教育必须下乡”的主张。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中,提出了“募集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这一通过乡村教育改造乡村社会的伟大设想。陶行知提倡“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以乡村实际生活为中心,依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培养千百万乡村建设的教师人才来改造乡村,从而实现教育救国的目的。

梁漱溟所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实则是一场文化救国运动。梁漱溟认为,中国之所以出现问题,使“近百年史即一部乡村破坏史”,是因为西洋文明的输入,使儒家思想丧失了独尊地位,破坏了伦理本位的礼俗秩序。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文化失调,造成了农村混乱。他认为,要想实现救国的目标,就要创造一种新文化。这种新文化实质上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一种重建,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点,同时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而这种新文化的重建着眼点应在农村,中国要从头建设,只有从乡村开始,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民族自救运动最后的方向”。

(二)陶行知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内容体系不同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内容主要体现为生活教育理论 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⑦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只有在生活中获得的教育才是有用的、真的教育。因此,陶行知认为,生活决定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要根据生活的需要,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2)“社会即学校”。陶行知把传统的旧学校比作是一个“大鸟笼”,它让学校与社会之间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墙。陶行知提出的“社会即学校”,是在积极呼吁对脱离实际生活的学校教育加以彻底改造,让学生从脱离社会的学校中解放出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他主张在以生活作为教育内容的同时,也以社会作为教育的范围,使社会成为一所大学校。(3)“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就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学、做三个法子是合一的,不能分家的。一件事,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对事说是做。他指出,教、学、做三者不是并重的,应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乡村建设上 梁漱溟关于乡村建设的具体推进方法是以乡农学校为形式的,乡农学校是一种新型的集政治与学校为一体的社会组织。梁漱溟指出,只有通过乡农学校的形式,把乡村农民组织起来开展自救,才能解决中国乡村存在的种种问题。乡农学校按入学的地域范围可分为村学与乡学。乡农学校主要是一个团体,包括校长、校董、理事、教员以及一村中或一乡中的男女老少。课程有两大类:一类是各乡农学校相同的功课,如识字、音乐唱歌、精神讲话等;一类是各乡农学校不必相同的功课,即各地方因地制宜的课程。⑧梁漱溟对精神讲话特别重视,因此,专门在乡村建设研究院讲授“精神陶炼”课程,该课程包括合理的人生态度与修养方法的指点、人生实际问题的讨论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析三部分,皆以“民族精神”为核心。⑨“指出中国文化的特别处(长处短处),从而领会其民族精神,这是历史文化分析的意义。合理人生态度的指点,是正面的讲明民族精神。人生实际问题的解决,是指点如何应用民族精神”。⑩在乡农学校里,梁漱溟极度重视教员的“推动设计”作用,一切工作都“须以教育工夫行之”。首先,他要求教员从日常事物中提引问题、促使讨论,如匪患、兵祸、天旱等问题。其次,根据提出的实际问题去萌动村民的自觉意识,鼓舞他们产生解决问题、改造社会生活的愿望与勇气。再次,教员与村民可相互商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指导和带领乡民付诸实践。乡民是解决乡村社会问题的主要力量,把他们发动起来开展自救,乡村社会便可复活过来。

(三)陶行知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价值不同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从劳苦大众出发,为劳苦大众服务,提倡经验联系生活和劳动,反对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

他提倡“生活即教育”,进行乡村教育就应与农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他说:“它与装饰品之传统教育根本不同。它不是摩登女郎之金刚钻戒指,而是冰天雪地下的穷人窝窝头和破棉袄。”?輥?輯?訛

陶行知曾留学美国,眼界开阔,受当时的实用主义思想影响,他认为思想文化是不分地域国界的,只要对我们当前生活有用,即可拿来。他在《生活教育之特质》一文中,认为“生活教育”有六个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和有历史联系的。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是以教育为枢纽、用教育的力量进行乡村建设。他认为,乡村建设是整个社会文化重建和民族自救的要求,乡村建设不单是文化问题,而是集政治、经济、教育诸问题的综合解决。梁漱溟很重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教育应尽其推进文化改造社会之功,使文化繁衍、社会进步,使社会生活不断地趋于文明,臻于完善。

梁漱溟作为新儒学的代表,其乡村教育思想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弘扬,注重探求中国的自救和建设,具有明显的民族性质。在他的乡村教育思想熏陶下,一大批乡村建设骨干为山东农村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为保家卫国、维护民族尊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对当代的启示

陶行知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都重视乡村教育与乡村的建设、改造,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均未能真正地找出社会的病根,未能实现挽救国家的美好愿望。但他们在实践探索中所得出的理论成果,对当今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发展教育应立足农村

当前的农村教育问题层出不穷,仍是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虽然今日的中国与陶行知、梁漱溟所处的旧时代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的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大的提高,但今日的乡村教育与城市相比,差距仍是巨大的。要想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关键。我们应向前辈们学习,学习其献身于农村教育事业的伟大精神,积极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中,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此外,政府也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使精神引导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去,传播知识,普及教育,改变农村的面貌,建设新型的农村社会。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陶行知猛烈地抨击了当时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的教育,认为这种脱离实际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这种培养人才的形式就如同“闭门造车”,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梁漱溟也批判这种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教育并不符合“教育的道理”与“人生的道理”。无论是“生活教育”还是“乡村建设”都要求打破隔在学校与社会中间的高墙,将教育的范围扩展到社会,使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

(三)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应相互结合

陶行知和梁漱溟都批判当时脱离社会实际的教育,认为教育要根据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因此他们的乡村教育思想都非常注重普及社会教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正规教育的发展。

虽然现如今非正规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相对而言,正规的学校教育更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科学知识,能经济有效地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满足国家建设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因此,应当使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结合起来,统筹兼顾。

注释:

①②③徐莹晖,徐志辉:《陶行知论乡村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9,9,31页

④许波:《陶行知与梁漱溟农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电大教学》2000年第五期,第32页

⑤崔玉婷:《异源同流和而不同——梁漱溟、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比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一期,第26页

⑥⑨⑩宋恩荣:《梁漱溟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2,156,176页

⑦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等:《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23页

篇(9)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毕生的精力致力于民族教育事业,其教育思想分为乡村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思想、民主教育思想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对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理论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2、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是生活教育,倡导教育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生活教育”包括三个基本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其意思是指培养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获取知识和技能。这里的知识和技能是人的生存之道,即求生之能。

“社会即学校”理论是陶行知为反对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士大夫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平民难以接受普通教育而提出来的理论。他认为社会就是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并且强调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3、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中体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

在教育部[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其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应该说,在16号文件中,培养的目标是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而这样的人才是要符合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需要的。其深层次的含义是培养的人才不仅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需要,而且也要能解决国家发展生存需要。这一点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是一致的。

我国高职教育中提出的“校企合作”理论与“社会即学校”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效果。“校企合作”在我国国内有四种模式: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模式、校企互动式模式以及“订单式”合作模式,现在研究的比较热的是“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2]。

职业教育理论中的“老师教,学生学,边学边做,通过做来巩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与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是相一致的。这样就解决了只注重教师的教,忽略其学和做,学生只注重学,教学脱节等弊端。

4、两种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紧密结合

下面我们以《实用组网技术》课程为例,谈一谈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改革紧密结合。《实用组网技术》是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职业基础课,是训练学生组网能力和维护网络能力的专业课程,培养的学生将符合中小企业的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等岗位需求。本课程依据锐捷网络真实的企业园区网络项目,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的教学效果,因此将该项目所包含的知识点肢解成九个模块,分成两个阶段进行教学,在最后的教学进程中,再合并成一个项目进行综合实训,作为知识的综合和能力素质的训练。我们在设计《实用组网技术》课程时,针对岗位需求,围绕课程技能培养目标这条主线,设计构建了实用组网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模式,结合锐捷认证网络课程体系,以RCNA为教学主线,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形成课程的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纯理论+感知阶段)

依据计算机网络的组网技术,主要详细讲授网络设备为主,分清不同层的网络设备,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原理、相关技术、特点等,对网络设备有个清晰了解与感知,此阶段课时占用比例很小,但对后阶段的网络互连与配置、网络设计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内容涉及网络互连基础、局域网、广域网和网络规划与设计等四部分,做到必需、够用的原则,对较深的专业技术知识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着重介绍技术的应用。

(2)实践教学内容(掌握核心技能,灵活应用阶段)

实用组网技术的实践教学分为两层,即网络构建、网络故障排查。

* 网络构建:包括网络设备的使用、配置和管理,中小型企业内部网的组建,企业网与Internet互联、广域网接入技术等。

* 网络故障排查:包括软件和硬件故障排查,这一部分内容融入到每一个项目实施中。

此阶段以具备行业工程背景设置的网络配置案例为主线,实现工程过程化训练,辅以必要的网络互连与实现理论,使学生切实掌握相关技能。此阶段核心是实现,灵魂是活用,实践为主,理论相辅,交叉进行。

同时,为了配合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我校与锐捷网络公司共同投资约100万,建立了一套网络专业实验室,并成立了锐捷网络学院,为后续的“校企合作”与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5、结论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为了解决平民接受普通教育而提出的伟大理论思想,在中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中不仅能和职业教育教育理论紧密结合,而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实用组网技术》课程为例,说明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对职业教育理论产生的深远影响。

篇(10)

陶行知在普及幼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幼儿教育的办学方向问题,而且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针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科学的探索。

1.培养健康的生活,实施健康的教育。

陶行知针对当时中国国民体质的实际状况,十分重视儿童的体质教育,把保障儿童健康看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首要工作,一再强调“儿童的健康比什么事都要紧”。[1]他曾明确要求幼儿教师要把儿童健康当作幼儿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因此,他提出:“培养健康的生活,以实施健康的教育。”[2]他认为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实际生活,向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常识教育,如饮食卫生、睡眠卫生、活动卫生等,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身体健康。另外,教师还应组织好室内外活动,使幼儿的体格得到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

2.道德乃做人之根本,不可不立。

陶行知一贯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3]在他看来,“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4]而“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5]所以,陶行知对幼儿德育尤为重视,强调“真人”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

3.加强科学教育,培养人才幼苗。

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强弱、盛衰的大事,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也在于此。他指出:“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在科学的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要小孩子去创造!”[6]为此,他还进一步强调:“科学要从小教起。我们要造成一个科学的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工夫培植。”[7]在他看来,儿童的科学教育重在感官的充分运用与训练,只有让孩子不断地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又动脑,才能让孩子发现科学的奥妙,激发学科学的兴趣。

4.倡导幼儿美育,陶冶健全人格。

陶行知认为,“教育是教人化人”,而教人化人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是通过环境、艺术和校容、校貌来陶冶儿童的思想、品德。早在1923年,陶行知就提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治,很有密切关系。”[8]他在创办晓庄幼稚园和育才学校时,就特别注意校址的选择,不仅环境优美、雄阔,而且社会风气优良、淳朴。他认为幼儿教师要带领儿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创造优雅的园内环境开始,建设一个“布置适宜,错落有致,清雅幽静,几净窗明”的幼稚园,使幼稚园成为“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9]可见,重视幼儿园环境的改善、建设和美化,是一件关系到幼儿人格陶冶的大事,马虎不得。

5.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德。

陶行知指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在他创设的乡村幼稚园里,还有因地制宜办的儿童小农场,让幼儿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不仅从小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品德,而且对开发幼儿智力,提高他们接触和认识环境的能力有重要作用。在他看来,真正的劳动是以实践为基础,以思想为指导,以创造为目的的。这就告诉我们,幼儿的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擦擦桌椅、扫扫地上,而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劳动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劳动的价值,养成劳动既快乐又光荣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上一篇: 法律问题论文 下一篇: 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