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4:56: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防护工程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计算机系统风险
网络工程安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计算机系统风险造成的。在网络工程中,因为系统中的管理机构和不完美,在上述部门的位置不够明显,还不能改善的管理密码,所以用户会防守意识相对薄弱,信息系统的风险并不能达到合理的避免,让网络安全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这将使计算机系统的风险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使计算机不工作,最后让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严重。因此,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的工程。
3如何对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进行加强
3.1设置防火墙过滤信息
做好预防黑客的的措施,最有效的方式是使用防火墙,相应的信息过滤防火墙可以在网络工程,加强安全防护技术。在网络中,安装本地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防火墙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网络防火墙可以分段本地网络和外部网络地址,网络通信所有计算机必须通过网络防火墙,防火墙过滤后,它可以过滤一些网络上的攻击,避免了攻击在目标计算机上执行,使内部网络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防火墙还可以对一些未使用的端口关闭操作,还可以进行尽职调查使交流一些特定端口封锁木马。对于一些特殊的网站访问,网络防火墙也可以进行禁止,防止黑客入侵。分组过滤防火墙和应用防火墙分别如以下两图所示:
3.2加强病毒防护措施
在网络工程中,病毒的防护工作无疑是整个安全防护技术中不可分割的环节。在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病毒防护是其中几位关键的内容,计算机病毒日益呈爆炸式增长,我们越来越难以区分,它会导致以防止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们已经不可以仅仅利用技术的方式去防止病毒,而是选择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机制两者有机的组合,让人们提高预防的意识,可以让网络系统可以从根本上得到保护,促使网络安全运行。杀毒软件,常见的金山,瑞星杀毒和卡巴斯基。在通常的情况下,某些定期检测病毒和病毒杀死在电脑,病毒被发现后及时处理。此外,对于一些重要的文件,电脑也应该及时备份,以防止丢失重要文件收到后对计算机病毒的入侵。
3.3植入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在网络工程,是一种主动安全技术,我们可以科学的进行防护,并且还要逐步加强力度。网络工程、恶意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包含有效的识别在计算机网络来源,网络系统是濒危回应之前拦截。可以实时保护外部攻击、内部攻击和误操作,也可以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根据攻击。现在网络监控系统的项目,从网络安全防御和角度三维深度提供安全服务,可以使来自网络的威胁,有效降低损失,以提高今天的探测技术的关注。
3.4拒绝垃圾邮件收取
正如上面提到的,垃圾邮件没有得到用户授权却强制用户接受邮件的行为。批量发送可以说是其中重要的特点,在这段时间内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垃圾邮件已逐渐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网络安全工程,必须拒绝垃圾邮件的接受收,拒绝接收垃圾邮件,你必须保护自身的电子邮件地址,不能自由连接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更加不能把自身的地质给泄露出去,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避免接受垃圾邮件了。此外,您还可以使用一些邮件管理来管理自己的电子邮件帐户,邮件过滤操作,拒绝接受垃圾邮件。
3.5加强网络风险防范
在网络安全防护工程,也不能忽视网络和加强风险防范。想让网络风险防范,可以利用数据加密技术,它可以传输数据在网络上访问限制,设置专门通过用户数据来指导,从而达到加密的目的。在项目的网络数据加密的主要方式是,端到端加密,加密等,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在不同的情况下和加密方法。
近些年来,农田林网通常都定位在新垦区,由于该片区经过统一合理的规划,在用地方面经过了深入的研究和考量,相对来说建设难度较低。在莆田市部分农村地区实行责任制农业生产之后,土地的经营管理被划分给个体农户,即使有关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的优惠政策已经广泛普及,但由于农民尚未形成系统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通常不会选择经济价值较低的木麻黄为主要种植植物。另一方面,要征用农民的耕地建林或者收回被农民私自占用为耕地的农田防护林,难度性较大。换个角度分析,假若政府采取强制性措施收回私自占用的耕地,由于无法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林地在长期受到当地民众破坏的情况下,建设成效较差,不能够达成建设防护林的实质效果。基于以上原因,农田林网的建设工作严重滞后,对于整体防护林网络建设工作造成了漏洞,因而在林网控制方面效率低下,不能够充分发挥农田防护林的价值。就针对莆田市秀屿区而言,该地区内的东埔镇西埔围垦面积只有1200hm2,农田林网面积仅达到6hm2,林网的控制率只有25%,该情况反应了农田林网发展的滞后性,并且直接造成农田荒废情况严重,资源浪费尤为突出。
1.2岩岸山体祼露多
海岸沿线山头众多,且植被较为稀疏,山体遭到群众私自挖土、私自采石的破坏较大。再加之沿海区域长期受到海浪与台风侵蚀,泥沙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大量岩石与山体暴露在外,种植环境恶劣,林木存活率较低且生长缓慢。另外,在群众滥砍滥伐的破坏下,土壤的平衡性失调进而贫瘠,大量土地难以再形成植物生长条件。最后,大部分群众依靠开采矿石为主要经济来源,在没有科学指导的情况下私自开采矿石,造成了山体形态以及内部土壤结构的破坏,要恢复林木种植难度性较大。譬如,莆田市双亭乡紫宵洞以及埭头镇大蚶山等,都在不同程度遭到了上述破坏。
1.3老林带更新难
莆田市沿海基干林带、农田防护林多在20世纪60、70年代建立,其生长量及防护功能均下降,需要通过更新来保证防护林效益的持续发挥。而且防护林以木麻黄单一树种为主,林带结构简单,防护林生物多样性较差且生态景观单调。为此,我们结合木麻黄基干林带、农田防护林更新开展了不同树种造林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巨尾桉、湿地松、相思类和木麻黄无性系A13、平2在基干林带、农田防护林更新造林中保存率高、生长迅速,可作为前沿保留少量老林带下基干林带更新的树种。
1.4林业执法单靠行政处罚不能满足防护林工程建设的要求
由于沿海区域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失调,形成地少人多的情况,因此,群众对土地的需求与政府建设断带造林、农田林网、风口、防护林、营造护路林等举措存在强烈的矛盾,在缺乏沟通、协调与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的情况下,群众毁坏营造林私自搭建建筑、私自征用林地进行水产养殖、私自开设旅游项目、私自砍伐树木用于赚取经济利益,更甚之用于安葬建坟,这些现象屡见不鲜。
2提高营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成功率的有效途径
2.1要建立科学合理落实建设用地的生态实偿机制
由于该地区存在激烈的用地矛盾,要实现全面连接海岸线绿化带,有效提高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促进基干林带、农田防护林以及护路林的网络建设,首要条件就是获取有效的造林土地,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化解群众耕地需求与防护林建设需求的冲突,协调好相关部门间的工作。与此同时,政府要需要抓好政策辅助工作,科学合理的制定建设用地的生态实偿机制,降低群众防护林建设的抵触心理减少各种对林地的破坏行为。如凡参与过占林、毁林行动的农民,坚决要将其土地退耕还林,同时要区别退林地造林和退耕还林的处理方式。贯彻实施《森林法》中“谁造谁有”等一系列护林造林优惠政策,对农民开荒造林的行为予以实质性的鼓励,重点保护农民承包沿海防护林带培育珍稀药材、花卉、树种的权益。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与优惠政策并严格遵循,促进企业、社会群众开荒造林、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与热情,提升防护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2坚持适地适树,优先利用乡土树种
综合分析莆田市防护林的种植情况发现,存在树种结构不协调不合理情况,因此,针对该情况要重点实施树种结构调整工作。首先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顺应自然规律,优先利用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种植易于生长的乡土树种,营造有利于改善沿海生态环境地域自然侵害的树种结构,合理配置能够适应沿海气候条件的草花藤本、木麻黄类、棕榈类、桉类、相思类、秋茄等为主要树种,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树种协调并存的防护林体系结构。坚持分类经营、重点实施、建立有针对性的灾害防治措施的原则,围绕基干林带、老林带更新、护路护岸、农田林网展开防护林建设,有效保障了防护林的多样性的发展,增强了沿海地区防护功能。
2.3依靠科枝支撑、突破造林重点与难点
沿海防护林工作重点与难点在于沙岸、泥岸、岩岸和强风口地段断带及其造林技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成果,并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交流与合作,选育坑逆性强的乔、灌、草植物品种及多树种混交造林的技术攻关。同时,借鉴其它地方沿海地方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以解决本地区沿海防护林树种单一的问题。
2.4加强林地的保护和管护工作
①要坚持因地制宜、因设防的原则,做好林地的保护利用的总体规划,避因项目建设而新建防护林受到破坏。
②要根据《森林法》、《福建省沿海防护林条例》等法律、法规,发挥林业执法作用,切实对防护林征占用的保护,降低征占用林地的规模,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林地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③加强幼林抚育管理,俗话说得好“三分造、七分管”,加强幼林抚育管理是确保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主要措施有:除草松土、扩穴、追肥、补植、浇水以及防止人蓄破坏等。同时,还要建立建全林地保护机制,确保造林一片,成一片,确保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
现阶段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要将临边列入到安全技术措施中,并要对于一些重点的临边防护工艺应用到实处,以便于其在任何情况下均能满足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如:建筑工程施工时,准备阶段技术人员与木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要求其在梁底横杆两边各伸出50cm左右的长度,以便于安装工程具体实施阶段能够铺设脚手板及栏杆,并且在临边工艺具体应用中要求其梁边脚手板应控制在2块左右,并且禁止安装施工人员施工阶段在梁上行走,对于柱四周必须要铺设1块脚手板和2根栏杆,要求架子工在安装施工阶段要做好安全带的系带等防护措施。施工层架子外侧在临边防护过程中要铺设安全网,避免安装工程施工阶段的材料坠落对施工人员的生命产生威胁,施工层架子上要铺满脚手板并每四步设置一道双层安全网,对于施工层内侧与结构距离大于30cm的区域应使用安全网封严。对于坑边的安装施工准备阶段要采用红、白相间且高度为1.2m的两道栏杆进行围护,并且要利用铁丝网将两道栏杆兜严,铁丝网在布置过程中要压在12cm的二层红砖下并使用水泥砂浆对其进行固定,坑外侧在临边防护工艺应用过程中要做好防水坡来避免材料或地表水不会进入到坑内。最后,安装工程施工单位在针对1.5m左右孔洞安装施工阶段应预埋钢筋网片,对于1.5m以上的孔洞则要在其四周设置高度为1.2m的两道栏杆并使用安全网封严。
1.2第二类临边防护新工艺的具体应用
现阶段对于建筑安装工程中的第二类临边防护来说已经应用了多种新工艺,其主要体现在井字架采用单独分项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于卸料平台的临边防护新工艺有灵活性较高的半自动门,而卸料平台外侧一般会采用钢管防护栏的方法作为其临边防护工艺,安装施工单位一般会分别设置两道高度为50cm和100cm的栏杆,并且在栏杆设置过程中要挂设密目网对其进行封闭处理。卸料平台与外用电梯都要分别设置自动安全门,以便于施工材料或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对于材料运输道、临街通道等部位施工单位一般都会采用单独分项的安全技术措施。
1.3第三类临边防护新工艺的具体应用
现阶段建筑安装工程对于楼梯边的临边防护主要依靠土建施工设置的防护栏杆,这是因为楼梯在浇筑成型后要采用直径为48mm钢管作为其栏杆的材料,两道栏杆的高度一般需要控制在50cm和100cm处,如果针对一些楼梯井较大的部位则安装施工单位应加设一道安全网。本文认为对于高层建筑安装工程来说其电梯井口的安全隐患问题最为严重,所以在安装工程中一般会采用安全防护门作为其临边防护,施工单位选用直径为16mm钢筋根据电梯井口面积来焊制成高度为1.2m左右的防护门,每层电梯井口处应按照防护门底边距楼面30cm左右高度进行设置,并且要在设置好的安全防护门区域内设置明显标识,同时也要在电梯井内每2层铺设一层木板,这对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阶段对于直径在20~50cm左右的洞口,一般采用悬挂钢筋网或盖板等临边防护措施,对于直径在50~150cm左右的预留洞口会采用预留钢筋网作为临边防护措施,对于直径在150cm以上的洞口则需要在其四周设置直径为48mm的钢管安全防护栏杆。
2、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在安装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主要是由装配式电梯井口防护、装配式楼层临边防护以及装配式楼梯临边防护等结构组成,本文认为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在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具有很多优势,其不仅可以避免建筑安装工程中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使整个施工现场更加美观,同时其具有临边防护设置简便、回收率高以及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操作性高。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的整体结构在安装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螺栓锚进行固定,使整个临边防护工艺在具体实施中具有安装简便、安装快捷的特点,安装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安装楼层的施工进度来进行分别设置。(2)安全性高。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在具体应用中的高强螺栓锚具有强度高等特点,而其所采用的定型式挡板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高标准的优势,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传统钢管扣件式围护搭建难度高、防护不到位的弊端,所以对于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来说其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能。(3)美观性好。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中的每个围护单元的形状都保持高度统一,并且安装施工单位并不需要设置密目网,所以对于整个施工现场来说具有较高的完整性。(4)可回收性高。由于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的所有构件都是采取螺栓连接的形式进行组装,所以安装工程施工单位在安装工程结束后,施工人员只需要拆除固定螺栓,便可以实现对整个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的拆除回收。
2安全防护技术探析
2.1基础网络安全系统的建立
所谓的基础网络主要是指网络工程的安全防护系统,主要有防火墙、加密技术、杀毒软件等。在实践中有很多的安全网络威胁都是发现了网络工程漏洞或者是计算机的系统漏洞,安全系统没有及时有效防护,因此遭到攻击或者破坏。这主要是在网络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基础网络建设中对于网络安全的投入力度不够,对于细节问题考虑到不周到或者是对基础网络建设的不重视所导致的。基础网络建设的不重视会对网络安全工程埋下一个巨大的隐患,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基础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尤其是在观念上要注视基础网络的建设与投入。
2.2采用密码技术以及对数据进行备份
密码技术是安全防护中较为常用的一种防护技术,对数据库进行备份也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安全防护方法。例如,在中国石油在大港油田的一个测试公司中有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测试公司主要是对企业的信息进行管理以及安全方面的维护,为了保证大港油田的信息安全,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这时需要选用多种安全防护技术对大港油田的信息进行管理与分类,然后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尤其是对大港油田的重要信息以及测试公司的重要商业信息可以采取双重或者多重的加密技术进行有效的防护,因为重要信息关乎企业的切身利益。由于测试公司的数据较多,数据的种类也很频繁,因此信息管理人员在进行加密处理后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备份,这样可以防患于未然,提高信息的安全度,防止意外发生后没有补救的办法,数据备份可以起到双重防护的目的,也可以有效要管理与维护大港油田的数据信息安全。
2.3常用杀毒软件
网络用户在使用计算机进行上网过程中应该常用杀毒软件进行杀毒,或者是使用有效的防护墙软件进行安全防护,间隔一段时间或者常用安全监控对计算机进行扫描与检测,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计算机中的病毒或者是有害信息,进行及时的删除或者技术处理,提高自身信息的安全性。例如,很多的用户会下载360杀毒软件或者是安全管家等软件对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有效的防护,发现不安全的网站或者病毒软件会及时提醒并且自动防护,所以用户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需要经常使用杀毒软件或者是安全监控进行扫描。
2.4重视网络管理
网络工程的安全防护技术的提高,很重要的是需要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规范。因为我国的网络建设时间较短发展很快,但是在网络工程发展过程中往往重视网络工程的建设,提高网络工程的覆盖范围,提高网络用户的数量。但是在网络安全管理上却不够重视,在管理制度上也不够规范与完善,甚至对很多的网络安全问题没有实用可行的管理措施。例如,我国的网络安全管理上,首先需要国家重视网络工程建设与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加大国家资金的投入力度。如在我国的计算机用户不一定要用微软的视窗系统,尤其是国家的重要部门以及各个机关与企事业组织也不一定要要微软的视窗系统,最好用本国的视窗系统。近年来我国进行了多项自主研究,如超级计算的研究,也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视窗系统。我们国家重要的信息部门以及国家机关需要慎重选择视窗系统,因为使用微软公司的视窗系统会给美国政府提供一个潜在的控制世界的后门,微软公司通过核心技术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指令来摧毁全世界使用微软视窗系统的计算机,这是一个灾难性的严重后果。接着是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对于当地的网络工程建设以及地区安全防护要严格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对于我国的政府部门在安全管理制度上可以明文规定政府部门只可以使用我国的国产视窗系统,如开放源码的视窗系统。在这个系统使用过程中由我们国家的专业人员进行代码的检查与管理,尤其是安全方面的检查与防护,然后由专业人员进行有关的编译工作。
2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情况
2.1规划思路和原则
(1)主要思路重庆市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文物保护规划是配合大型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而编制的文物保护规划,其规划内容、规划范围以及规划措施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既要符合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又要考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主城区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尤其渝中半岛作为重庆母城,留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积淀了厚重的城市历史文脉,承载了巴渝儿女共同的城市历史记忆,大量的历史建筑就是其物质载体和历史明证。主城区危旧房改造使多数老建筑面临被拆除的威胁,对老建筑进行调查、甄别,实施抢救性保护成为当务之急。在长期的实践中,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也在随认识的不断深入而更新,越来越强调文化遗产本体与历史环境并重,文化遗产本体和文物所处自然、历史环境的保护与整治是文物保护规划的第一要义。只有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能谈如何发掘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文化遗产得到合理利用和展示。本次规划秉承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以广泛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对文物价值进行综合评估,充分考虑、统筹安排,力求规划的高指导性和强可操作性。(2)规划原则本规划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地方相关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和国际(文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坚持原地保护优先,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经济建设,重点保护、重点发掘,结合科研,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的规划原则。我们充分地认识到,文化遗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必须最大限度地加以保护,对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的文物,要尽量调动有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予以保护。文物是人类的祖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我们每一代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它们保护好,并传承给我们的后代子孙,以实现文化遗产的代际平衡。保护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其真实性,又要保护其完整性。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是衡量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文化意义的内在统一程度的标尺。文化遗产保护是要保护真实的文化遗产,而保护的目的是要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文化遗产的完整性既依附于其真实性,亦体现其真实性,完整性的内涵既包括有形范围上的完整,即文化遗产本体组成部分和结构的完整,也包括其所处环境风貌的完整。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要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采取统筹规划、分类保护、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方式,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着眼于长远利益,达到双赢的局面。
2.2规划需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1)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将一直伴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中。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它们只是人类活动产物的千万分之一,因而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性、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保护好文物,并将它们以最好的状态传给子孙后代。因此,保护必须是首位的,要以长远利益为重,考虑代际平衡。同时,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这一属性要求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多年的实践证明,保护和利用是文物工作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离开利用的保护将会出现僵死的局面,而不谈保护的利用必将是竭泽而渔。文化遗产的利用重在合理,首先是利用目的的合理性,要能够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其次是利用方式的合理性,应该要能充分体现文化遗产的公共性,使更多人享受到保护成果;最后是利用程度的合理性,任何形式的利用以不威胁文物安全为限。(2)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的、浩大的工程,它着眼于长远利益、综合效益。它与城市建设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这些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文化遗产是一种集有形和无形为一体的宝贵资源,如果保护得好、利用恰当,它可以成为城市竞争的软实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为宣传城市、打造城市添加厚重的筹码,无形之中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建设是在创造未来文化遗产,这种“创造”不是无本之木,所“本”就是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份珍贵遗产。因此,不能一味要求文化遗产保护向城市建设妥协,文化遗产不应该是城市建设的绊脚石,只要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将能够达到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双赢。(3)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民生的关系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旧城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民生问题关系十分密切。多数旧城区的建筑破败,生活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宜居程度较低。旧城区的历史建筑,尤其是未定级的文物建筑,居住者通常都是城市较低收入人群。文化遗产保护一方面要保护遗产本体,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和整治周边环境风貌,改善旧城区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为居住在其中的居民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4)文化遗产本体与周边环境风貌的关系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越来越认识文化遗产依存的历史环境是文化遗产完整性的构成部分,同样体现了文物的真实性,脱离了特定的历史环境,文化遗产的价值将大打折扣。与遗产本体一样,遗产所处历史环境同样是不可再生的,且更脆弱易损。因此,文化遗产历史环境的保护与遗产本体的保护同等重要。依托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其周边环境风貌(历史环境、自然环境)进行整治,使之与遗产本体之间能够协调统一。
2.3规划主要技术手段
(1)危改片区内的拉网式实地调查根据《重庆市主城区危旧房改造规划》(2008年)中2008年至2010年全部危旧房改造片区分布图(地形图),我们组成若干工作小组,对所有危旧房改造片区范围进行拉网式全覆盖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对每一处发现登录的文物点都按照设计好的调查表格内容,进行GPS定位、摄影照相、文字记录、现状测绘,并将它们逐一标注在片区分布图上。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周围原著居民进行走访,获得文物历史沿革、变迁以及有关历史背景资料。(2)实地调查基础上的文物综合评估规划中,在对危旧房改造片区进行拉网式实地调查基础上,对所涉及到的文物进行整体的价值分析后,我们建立了针对每处文物点的综合评估体系。(3)依据综合评估评级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包括原地保护、就地迁建、异地迁建和留取资料等四种文物保护措施,并坚持原地保护优先原则。对于单体建筑而言,综合评估评级为“”的多采取留取资料,“”以上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则结合所在片区用地性质采取原地保护,或就地迁建、异地迁建,文物保护单位原则上均采取原地保护的措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文物,尤其是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列入《总规》中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一般均采取原地保护措施,结合片区功能定位整体保护。(4)利用卫星地图进一步明确文物现状在第二阶段的文物保护规划中,我们将每个危旧房改造片区红线和片区内的文物点分布情况,全部准确标注在最近更新的卫星地图上。这样一来,危改片区及文物点的位置、文物周边环境等信息均一目了然,对危旧房片区拆迁、文物保护都是一种很好的指引。
2.4主要保护措施及实施情况
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涉及的191处地面不可移动文物,原地保护、就地迁建、异地迁建和留取资料的文物点数量分别为114处、18处、12处、47处,分别占总量的59.69%、9.42%、6.28%、24.61%。原地保护是指不改变文物点原有的周边环境、风貌、基础和位置,待条件成熟时经现状勘察后针对具体病害施行加固、维修等保护手段。实施原地保护要求尽力保留文物原状和尽可能多的历史信息,维护并改善文物周边环境风貌,保证文物遗存本体及其载体环境的安全。在对本体实施保护时,须坚持最小干预的原则,采用原材料、原工艺,按照原形制、原结构进行保护,新技术的使用须采取谨慎的态度,体现可逆性和可识别性。由于本规划坚持原地保护优先原则,尤其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则上不得就地迁建或异地迁建,评级较高的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也以原地保护为主,如川康平民银行、望龙门客运缆车遗址、人和门城墙遗址、重庆海关总署旧址、汪全泰号、白象街151号历史建筑、海关办公楼旧址、大溪沟电厂苏联专家楼、文昌宫、周家湾别墅、文星阁、重庆特钢厂仓库等。上述文物点后来大多陆续进行加固、维修,并被公布为国家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规划中建议原地整体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文物,基本都得到了有效保护。就地迁建是指在不改变原状、不破坏原有文物周边环境风貌的前提下,对文物进行就近整体移位迁建保护。本规划对就地迁建文物的规划选址提出建议,即结合危改片区的社区功能考虑,尽量选择片区规划绿地,不占建筑容积率。在工作中应按照“原材料、原结构、原工艺、原形制”四方面要求,做好解体前的测绘和修复设计工作,解体和迁建过程中要做好相关记录。本规划对陈诚公馆、徐远举公馆、交通银行旧址群等建议实施就地迁建,即便作出此建议,我们仍强调优先考虑原地保护。异地迁建是针对原地原址无法保护或已无原生文物环境风貌,但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地面文物,进行异地搬迁集中保护,并提取相关资料。异地迁建较典型的案例包括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里的几栋建筑,多是原李子坝片区和牛滴路环沿线危改片区内的抗战文物集中迁建至此,集中展示重庆抗战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历史风貌。除上述比较成功贯彻执行规划措施的案例外,还有一部分未得到执行的。例如有的片区部分文物点原定保护方式为原地保护或就地(异地)迁建,但在拆迁过程中予以拆除。
3加强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随着对过去若干年城市化进程的反思思潮的出现,各级政府对城市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通过对危旧房改造工程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情况的回顾和实施情况的初步追踪,我们对加强城市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3.1坚持文物保护优先、原址保护优先原则
文物保护优先、原址保护优先原则是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这也是文物所具有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的内在要求。不可移动文物不同于可移动文物,除本体外,所依存的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同样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文物历史内涵的重要构成。搬迁复建将流失掉宝贵的历史信息,尤其是关于重要的历史时空信息,搬去的只是文物的“壳”,也必将失去文物的“魂”。
3.2调整城市建设规划程序,强化文物保护前置审批
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长期存在,但并非不可调和。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应该调整城市建设规划程序,将文物保护列入规划和建设审批前置条件。从技术上可以通过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完成文物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信息共享来实现,这样一来规划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对涉及文物用地的土地性质、权属等作出统一、明确、合理的认定,在规划阶段实现城市建设对文物本体及其保护范围的避让。
3.3通过一定的政策优惠,吸引社会力量进入文化遗产保护
政府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力量,但单靠政府无法满足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这需要通过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吸引社会资金注入遗产保护。例如(1)通过减免税收的政策来鼓励历史建筑、街区的所有者、使用者、管理者对历史建筑、环境进行符合文物保护要求的维护;(2)通过优先开发城市中其他地块的权利来吸引开发商投资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项目;(3)通过优先古镇、历史街区内及其周边配套服务设施的经营权,吸引开发商投资古镇、历史街区的保护等。主城区危旧房改造中,有的地段和片区的文物保护通过引进社会力量投资,达到保护与利用共赢。
防洪工程中的堤防、河道护坡是一项量大面广的基础设施,通过技术创新来选择和确立兼顾防洪、生态和节约的工程护坡方式,是水利工程设计和防洪建设一大课题。下面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认识现代生态护坡工程,以创新发展的观点,就防洪工程生态护坡谈几点认识。
一、防洪工程生态护坡的发展方向
人类在与江河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探索出一些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河工建筑物模式。堤防、河道防洪护坡工程也一样,同—河流的上游与下游、同一国家的北方与南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堤防河道护坡的认识和要求也不相同,生态护坡就是现阶段人们在对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条件下而日益受到重视。
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生态护坡的概念。1991年河道堤防管理部门开始注意到生态护坡。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态与环境恶化日益加重,特别是严重的水污染引发了新的治水理念变革,一些能减少水污染、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相适应的新型护坡不断出现,对生态护坡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目前,我国开始试验推广的几种生态护坡主要有:植被护坡、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和水泥生态种植基护坡。我国生态护坡建设主要是模仿学习国外经验后自主开发产品,另外也部分引进国外先进产品。正确地把握生态护坡生长习性,并选择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类型,需要明确生态护坡的本质和特点。
(一)生态护坡并非与传统护坡完全对立
一部分生态护坡是在传统护坡基础上发展而来,尽管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与传统护坡的区别还是明显的:
生态护坡较传统护坡更具有自然生机,与周围景观相协调。生态扩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较少改变河道生物栖息环境。生态护坡材料以环保材料为主,多数为天然材料,对环境污染小。
传统护坡主要指砌石护坡和目前大量使用的预制混凝土块。这些护坡中的干砌块石护坡随着时间久远和大自然的自我修复,与自然界达成新的平衡,与天然土坡一样,它上面也生长植被,也具备生态护坡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流逝,新的平衡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建立,这是自然规律。只要我们认识到这—点,就不会把传统护坡与生态护坡完全对立。
(二)生态护坡不等于景观护坡,景观护坡受水位线限制
一般认为生态护坡就是植被护坡,这一观点不准确。观察水库或湖泊,可以发现其水面线与岸坡植被之间有一条明显的水平分隔带,它是由水面线涨落造成的,植被一般在水面线之上。河道边坡同样如此,植被生长受水位、季节、温度和雨量的影响,在河道边坡上呈水平分布,与护坡材料相关。但即使是天然土坡,在一定的高程之下也无法布置植被护坡,尤其是在大江大河。可以说景观护坡(植被护坡)只是生态护坡之中的一种,修建景观护坡必须首先考虑水位影响。
(三)生态护坡不是解决河道污染的有效手段,其自然净化河道的能力有限
人们最初设计生态护坡的目的之一是净化河道,但这一构想几乎无法实现。河流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城市排污、农田化肥农药、大气酸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都面临过水环境污染,没有哪一个国家主要依靠生态措施宋减缓或消除水污染。建没生态护坡不能夸大其白净能力,更不能寄希望它来治理污水。
(四)生态护坡建设应适应我国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
生态护坡是实现生态水利的一部分,因此发展生态护坡必须适应我国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护坡首先要满足防洪功能,就是说护坡主要作用是防御洪水,其他功能都服务于防洪,护坡满足生态需求同样不能因此而削弱其主导功能。
2、生态护坡最重要的特征是恢复河流天然属性。应尽量选择天然材料,如天然石材、草皮等,尽量少用水泥和人工合成材料。天然材料产生于自然耐久性好,与河流不相排斥,即使发生化学反应也很漫长,而人工合成材料却难以做到这一点。天然材料的另一特性就是容易在河道中形成新的自然平衡,较快恢复河道天然景观。
3、发达国家修建生态护坡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但要进一步消化吸收,不能照搬。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护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受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主要原材料、能源、水、土地纷纷告缺,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护坡工程在水利建设中量大面广,如何做到资源节约合理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收益值得探寻。
(一)重视护坡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尽量减少硬化河道护坡
尽量避免河道混凝土护坡建后再拆,不如尽量少建或用非工程措施解决。在我国—些地方的河段完全可以这样做。比如:河岸凹凸不平、边坡土质抗冲刷能力强、数十年未发生崩岸的河段;河流岸滩较宽、边坡平缓、植被生长良好的河段;土堤迎水面边坡在特大洪水年份也未发生浪坎、跌窝等险情的河段。
当然,河道岸坡硬化混凝土护对于防洪来说是有利的。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的生态与环境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采用工程措施还是非工程措施必须综合分析,权衡利弊。总之,对河道堤防护坡工程进行严谨科学的可行性研究,是实现资源节约的前提。
(二)工程技术措施的思路要创新
采用任何种形式的护坡来实现资源节约,仅从传统设计思路上进行优化创新这种可能性不大,必须开拓新的思路。首先要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其次是从护坡的造价与使用年限。
1、尽量减少混凝土用量,优先采用天然石材
其目的首先考虑到营造“多自然河流”,而且在资源节约上也有其合理性。混凝土预制块护坡与砌块护坡进行的比较如下:
(1)耐久性。河道堤防护坡破坏主要有脱落、塌陷、滑动、鼓胀、崩塌和剥蚀。除剥蚀外,其他破坏类型预制混凝土护坡与砌石护坡无明显差别,都可以通过日常维修解决。但通过多年的观察,两类护坡材料的耐久性不同:
天然块石:护坡工程常用的岩石有石英砂岩、片麻岩、正长岩等,抗压强度在80~500mpa,其表面致密,水与石料之间的分解、溶蚀和冲刷作用极其漫长,可见天然块石耐久性优异。
预制混凝土块:我国现阶段大量使用的预制混凝土六角块一般采用c15或c20标号,抗压强度15~20mpa,相当于1:3.5的水泥砂浆包裹碎石。在生产预制混凝土过程中,水泥硬化后的水泥石在正常情况下有较好的耐久性。但在与流动的河水、含硫酸盐、镁盐或碳酸的污水长期接触时,混凝土就会发生软水腐蚀、硫酸盐或溶解性化学腐蚀,强度下降。低于c20标号的混凝土水泥含量较少,混凝土浆中多余水分蒸发而留下的气孔、水泥浆泌水形成的毛细管子及骨料下部的水囊,容易造成混凝土内部形成孔隙,混凝土腐蚀作用加快。因此,预制混凝土护坡的耐久性不高。
(2)经济性。目前采用的预制c15混凝土六角块护坡,其铺砌定额直接费约45元/m3(不含垫层费用,包括预制12cm厚混凝土六角块、成品运输、铺砌)、实际上以45元/m3的价格是无法买到块石,如果把块石单价提高到120元/m3,其成本与混凝土六角块护坡相同。
干砌块石护坡厚度为25cm,其使用年限远大于12cm厚的混凝土块护坡,从长远来看,其经济性比混凝土护坡好。
(3)节能性。比较护坡块石(粗料石)与预制混凝土块的生产过程,可以明显看出前者耗费能源少。
预制混凝土块:块石破碎—碎石—加水泥拌合—混凝土预制块,其中水泥生产中大量耗能。块石:人工或机械加工块石(粗料石),天然块石可循环使用。而人工预制混凝土块不易做到,在重视循环经济的今天,采用天然石材更具优势。
2、提高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强度
在一些平原地区由于天然石材匮乏,运输成本过高,或城市景观建设需要,只能采用混凝土预制件来铺砌护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混凝土预制块标号提高到c25.混凝土标号的提高,可以增强混凝土密实性,使得其表面和内部具有更多封闭孔隙来阻止环境水侵入,从而保证混凝土块具有更好的抗侵蚀性,虽然增加了修建时的成本,但是使用年限的加长使护坡的年分摊成本小。
三、防洪护坡创新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从政策上支持
长期的防洪护坡工程建设,人们已习惯于建设传统护坡。对于新技术和创新成果的推广,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因此,必须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才能确保新一代护坡技术的广泛使用。
(二)既重视具体设计,又重视宏观视野
护坡设计看似简单,但要做出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优秀方案,必须要将工程师、艺术家、经济师和环境保护部门的思维溶于一体。在具体设计中应对我国发展中应遵循的模式、能源消耗、矿产总量和污染排放处置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重视科技创新
护坡是一种相对低技术含量的水利工程,如果大量引进采用国外产品,经济上极不合算。我国是一个治水历史悠久的国家,都江堰、灵渠、大运河等一批古代杰出水利工程都证明中国人具有无比的智慧。因此,我们要重视科技创新,充分调动水利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护坡产品。
(四)材料的创新是关键
以下图为例,测量控制点的布局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本工程总占地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工程基坑南北宽126m,东西长238m,基坑深度11.650m,承台和集水坑、电梯井位置开挖深度在12.35~16.10m。整个工程共5座塔楼及裙楼。
2、本工程甲方给定的水准点位于南海路与宏达街交叉口,高程4.162米。在发达街上给定两个基准点,详见附图1。
3、根据实际情况,本工程引测水准点6个,基准点16个。
二、测量控制点的保护
1、甲方给定的基准点附近,禁止堆放材料,并派专人看管,定期对基准点进行复核。
2、引测的控制桩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一、明确安全监理任务
⑴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规定。⑵督促承包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⑶督促承包方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组织好分项分部工程安全技术交底。⑷检查承包方各项安全措施到位情况,和关键工序的安全防护措施。⑸指令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订立安全协议。⑹检查承包方的其它各项安全工作,如防火、防洪,冬防寒夏防暑及卫生防疫等。⑺监理部选派得力的工程师,从事安全监理工作,并建立岗位责任。
二、施工阶段安全监理要点
工程项目开工后,在全面审查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时,要着重审查安全操作规程,并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责任到人,安全设备到位。受业主委托,安全监理工程师代表业主全权处理施工中的违章操作现象,同时也有义务协助承包商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施工阶段安全监理的主要方法有:
⑴审查各类有关施工安全的文件,审查进场作业的各单位资质及他们对各工序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保证体系、人员配备。
⑵审查在本工程拟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安全措施是否落实。
⑶审查承包商在工序交接检的安全报告。
⑷跟踪检查,签办安全技术证书;对每道工序的安全事宜予以确认。
⑸在施工中,如遇下列情况,负责安全的监理工程师,可下达暂时停工指令,安全监理工程师在下达“暂时停工指令”后,及时上报总监办,请总监代表复核后,补发书面停工令或撤消。①施工中出现安全异常,经检查指出,未见改进或改进措施不合要求者;②已发生事故未处理而继续施工者;③安全措施未经检查,或无措施擅自施工者;④擅自变更设计图纸盲目施工者;⑤擅自变更使用未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构件者;⑥未经资质审查进场的分包人员,擅自施工者;
⑹最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有:
①脚手架。脚手架是高空作业中必不可少的设施,脚手搭设不牢,不稳以及使用不当,都容易出现事故,因此脚手架是安全监理的重点之一。博士论文,建设工程。
首先,脚手结构搭设前对所用材料,都要认真挑选,不合格的不能使用,脚手架搭设要牢固、稳定,不仅要有足够的堆料、操作、运输使用面积,同时又能确保在各种天气和规定荷载下,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并且拆、装方便。
脚手架起用前,要经常检查,使用严格控制堆料,不得超载,上下层交叉作业时,要按规定设防护网,发现主杆沉陷、悬空,节点松动,歪斜变形等,要停止操作,认真加固好后使用,大风、大雾、大雨天应暂停使用。
②高空作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往往是在所难免的,而高空作业防护不当,往往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安全监理工作中,特别注意此环节中的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及悬空操作。a)临边作业。建筑物的外墙、阳台、窗台等往往需临边施工,在临边作业时,要按安全规程设置,可靠的防护栏、防护网并装安全门。博士论文,建设工程。b)洞口作业。博士论文,建设工程。对施工中预留的洞口,要按规定设置护栏,护栏上装明显标志及通道门,洞口要加安全盖,防止从洞口坠物伤人。c)悬空作业。对悬空作业所用的防护设施,如吊篮、吊笼、平台、绳索、塔架等均应认真核查,确保安全无误,方准使用,且勿存有侥幸心理。
③施工机械及施工用电。施工机械及施工用电所引起的事故,也是近年来安全事故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要督促施工单位经常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修,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对于其他一些中小型机械等,也应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临时施工用电要按规定安装、接线,并做好保护接地,设专人管理,以避免触电伤亡事故。
④落实防火责任制,设立消防组织人员,消防器材准备充分,不得挪用,制定明火使用审批制度,焊接作业要有人负责防护防火灾事故发生。
三、安全控制具体措施
1.技术措施。(1)审核施工现场项目部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审查承包人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措施的可行性。重点对坑开挖和脚手架;模版支撑体系、高空作业、交叉作业、塔式起重机、人货电梯、临时用电等工程或部位进行审查。(3)监理安全文明检查制度和安全会议制度,项目安全生产组建每周召开各方参加的项目安全例会;对本周的安全检查情况予以审查,并核查已出现的安全问题是否已按要求进行整改,同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安全。(4)通过“合理定制,进行牧师检查“的辅助措施做好安全文明、环境保护。
2.组织措施。博士论文,建设工程。(1)监理健全监理组织,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2)监理部设定安全文明生产安全文明负责人,常抓不懈。(3)编制本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细则。(4)大张旗鼓地宣传、树立文明安全生产的意识。
3.经济措施。(1)制定安全公约,明确要求、责任,明确奖惩规定。开工前监理组织业主、施工各方召开会议,制定“本工程安全文明管理规定”,提出具体的文明工地的要求,要求应具体,切和实际,不搞花架子。博士论文,建设工程。博士论文,建设工程。并制定具体的奖惩条款,对违反安全作业规定的行为的奖惩应具有具体的奖惩数额。(2)组织联合检查组,定期(每月至少两次)对工地检查,有违规者严格执行奖惩。
4.合同措施。(1)协助业主签订好施工合同,对合同中设计施工安全的条款,应严禁,不出现对业主不利的条款。(2)做好工程安全记录,保存好各种安全管理文件。(3)对发生的安全事故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上报和处理。(4)平时注意收集有关安全信息的资料,进行分析,提交给予有关部门参考,便于她们作出正确决策。
参考文献:
[1]黄如宝.建设工程监理概论.知识产权出版社.
[2]周爱民.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材料的断裂与循环形变的晶体学
2)断裂与疲劳损伤的微细观方面
3)金属材料的断裂与疲劳行为
4)非金属材料与新型材料(包括工程塑料、生物材料、建筑材料、陶瓷、复合材料、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材料等)的断裂与疲劳行为
5)环境对材料与结构的断裂与疲劳的影响
6)载荷谱和随机载荷下材料与结构的疲劳与断裂
7)材料和结构的疲劳寿命估算、可靠性、延寿及老龄化分析
8)计算断裂力学、实验断裂力学、概率断裂力学及可靠性
9)线弹性弹塑性断裂、界面断裂、动态断裂
10)断裂与疲劳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理论
11)材料疲劳与断裂研究中的实验及测试技术
12)抗断裂与疲劳的设计技术
13)断裂与疲劳的的失效分析
14)断裂与疲劳理论的典型工程应用
15)断裂与疲劳分析软件及材料数据库
2、会议征文
凡未经正式刊物发表,与材料的疲劳和断裂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工程经验、设想及建议等均可以论文形式应征。应征论文必须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流畅、图表清楚,一般约为5000字以内(3页),计量单位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的有关规定,并附word文件类型的软盘、email word文件到会议秘书处或在线投稿。论文经专家审阅后给予书面答复。经评审合格的论文将在《机械强度》杂志(增刊)上正式出版。接到论文录用通知和论文收费通知后汇交会议注册费600元(学生400元)和版面费600元/篇到《机械强度》杂志社,每超过一页加收200元。不交会议注册费和版面费的论文,将不编入论文集(期刊)中。已经录用的稿件将付一定稿酬。没被录用的稿件恕不退回,请自留底稿。
欢迎全国各地从事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高校师生踊跃投稿,同时也欢迎暂无论文但对会议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会议。
3、会议地点
会议地点在厦门市鼓浪屿别墅酒店(厦门市鼓浪屿鼓声路14号,电话:0592-2062418;传真:0592-2060165), 会议不安排接站,请注意到厦门后,一定要到厦门旅游客运码头上船。会议期间食宿自理。
4、重要日期
提交论文摘要截止日期: XX年3月30日
提交论文全文截止日期: XX年5月1日
论文录用通知: XX年6月1日
汇交版面费截止日期: XX年7月15日
会议召开日期: XX年11月10-13日
5、技术展示和产品宣传
欢迎在本次会场内设置与会议内容相关的宣传广告(以材料、图片、样品和软件为主)。
6、特别提示
本次会议将邀请日本和我国知名专家学者就疲劳与断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等方面作若干专题报告。
7、应征论文参考格式
“机械强度”的论文格式:题目、作者、工作单位、摘要(250字),关键词(5-8个),中图分类号,英文题目,作者名字的汉语拼音和工作单位的英文译文,以及文章的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
由于“机械强度”被美国工程索引和英国的“科学文摘”等收录,为了便于国际著名检索刊物和其它信息机构采用,英文摘要应详细,尽可能反映文稿的主要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所论述的主要信息;避免使用第一人称,应包括目的、过程及方法,结论三部分。字数不得少于900个印刷符号。
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编号 作者(姓列名前). 论文题目.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编号 作者(姓列名前). 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 起-止页码
文中图表附最具代表性的,并一律安排在正文中.图表题请附中英文对照稿。
稿末写明作者的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包括省、市、县名)、单位、职称、职务、学位、学术简历、研究领域和主要成就;详细通讯处、e-mail、电话及传真号。
中图分类号: U412.3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年来预应力锚索施工在高速公路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使其可以在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发挥作用。本技术特别是适用于岩石、砂性土、砂性粘土类的高边坡加固工程。对大断层、古滑坡、破碎带等地质有着比较好的整治效果,有着明显的经济效果。也能应用在地下工程的地层加固、预支护等工程当中。本文就预应力锚索施工在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护中的具体应用作简要的分析。
二.工艺原理
当施工开挖高速公路后对自然应力产生了重大的改变,这是导致边坡失稳的最直接原因。预应力锚索的一端和工程结构物质连接,而另一端则锚固在地基的岩层或土层当中,用以承受结构物的拉拔力、上拉力以及土压力,它利用地层的锚固力作用于地梁从而使得边坡稳定。
当锚索完成注浆之后,和地基胶结在一起,此外加上局部的浆液扩散到地层裂隙当中,相应的增加了地基的摩阻系数,更加利于传递预应力锚索的抗拔力。锚索在进行张拉后,在锚索的长度值范围之内岩层挤压,大大增加了岩层板间的摩擦阻力,导致挠度和内应力变小,也增加了锚索范围值内岩体的整体抗弯压能力。相邻的锚索锥体由于压缩而相互重叠,产生一定厚度的连续压缩带,使无粘结力的碎石体能够承受相当负荷的重量,主要表现在预应力锚索的挤压加固作用。
三.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流程(见图1)。
四.施工技术、注意事项及相关问题处理
1.预应力锚索的施工技术
预应力锚索施工主要包括下索、钻孔、制作锚索、注浆、张拉锁定与封锚等。
下索:用人力分为多点将锚索塞入到锚孔中。
钻孔:对锚索孔的成孔需要使用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潜孔冲击钻机或者土质地层专用钻机,从而确保不加水成孔,并且满足设计的孔径、钻孔角度、钻孔深度等要求。在进行施工时要确保钻孔深度比设计锚索孔长0.5m。
制作锚索:对经过认真审查而符合规范的钢绞线,应按照锚索的设计长度再加上1.5m,按照设计所要求的根数在特殊的支架上来编制锚索。对每根钢绞线进行涂防护油,并且使用外套内径值为2.0cm的PVC管来作为预应力的失效部分,对锚固段使用特定制作的紧箍件、扩张环按1m的间距来进行定位并且外裹铁网。在实施本工序过程中要严格使用止水材料或粘胶带来封堵锚同段与自由段的分界处。此外在成索的过程中一定要预先埋设注浆管。
注浆:在安放好锚索后应及时注浆,锚孔注浆采取水灰比为0.45的纯水泥浆一次性注浆与多次高压补浆来完成。在进行首次注浆时应采用水下注浆法,也就是通过注浆管从孔底开始进行注浆。将孔内残留物以及渗水排出到孔外,直到孔口溢出浆液,进而确保灌浆的质量。在完成预应力张拉后,再通过锚垫板补浆孔来进行多次的高压补浆,保证浆液对锚索完全有效的包裹。
张拉锁定:等到注浆体以及地梁混凝土达到设计的强度,用标定过的张拉设备对各锚索钢铰线实施张拉。
封锚:在完成张拉之后,在确保留有8~10cm钢绞线头外,应切除多余的部分,并进行特殊防锈处理,最后对锚端头实施封端处理。
2.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由上述预应力锚索施工的工作原理能够看出,锚索预应力钢绞线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到设计的吨位持荷是实施本防护工程措施的重点。通过结合现场的实践工作对下面几点实施严格的控制。
工序的组织安排必须要紧凑:多级边坡遵循从上至下的施工防护步骤。在安排施工方面应该精心组织,保证工序衔接的紧凑,并且在每开挖出一级边坡后,即行施工,尽量避免高边坡开挖后长期曝晒,尤其是在雨季时节。
选择钻孔机型,满足干钻作业的需要:应结合不同地质层的结构类型、深度、成孔的直径以及现场的作业条件来选择使用钻孔设备。机具在进行工作时要确保干钻,坚决杜绝在钻井中加水用以加快钻井的速度等。常见的风动干钻技术的机型有:MG50型、K2J.100型、潜孔钻机Q25―100型等。
准确进行放样孔位,做好钻井的详细记录:在已经成型并且经整修满足需要的高边坡上,按照设计的参数来准确测定放孔位置能够确保每根预应力锚索支固边坡土体的应力区间。考虑到钻孔机具在高边坡施工中所搭设的支架平台上展开工作,而满足动荷作用下的平台稳定性也是确保正常钻机、成孔角度的―个重要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详细记录钻孔过程中的进度情况,以便在实施后续注浆时来作为参考。
匀速持压注浆:以孔口的反冒浆来作为注浆饱满的依据。同时应确保孔口补浆的到位。
地梁密实,混凝土表面力求美观、亮洁:对处在坡率l:0.5~1的边坡浇筑的地梁混凝土,施工起来尤为不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保证地梁内实与外美。
做好地梁间坡面防护工作:对于已经完成预应力锚索施工的坡面,要尽快采用7.5#浆砌片石将地梁间坡面作封面,避免雨水浸蚀地梁、冲刷坡面。
3.施工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处理办法
退钻困难: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成孔之后出现退钻困难的情况,通常可以采取强风出渣进退转杆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亏坡和坡面溶洞:由于边坡开挖亏坡和坡面溶洞显露在边坡上,为了确保地梁浇注紧密着张拉和边坡的需要,通常采取回填片石灌浆、填塞浇注混凝土、浆砌片石等方法来进行处理。
地质条件的变化:对于实际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应该及时上报,专题研究解决。
下索困难:在较大裂缝部位出现下索困难或成孔经过溶洞时,应该使用长直钢管越过这些部位来过渡,再行通过钢管下索。有时也会因为保护成孔口不慎,导致落物下索的受阻,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采用机原位,开钻清孔来进行解决。
注浆不满:裂缝、岩溶发育部位,按照正常注浆量孔口仍然没有出现冒浆,有时甚至会出现超设计注浆量几倍用量的情况。为此在注浆之前要依据各钻孔的记录资料加以反映,除了做好水泥用量提前供应之外,还应该通过探察钢筋,对于锚固端是采取持续不断的注浆方案来进行解决,而对自由端则可以采用下钢管套来进行注浆,从而减少超量注浆的发生。
五.结束语
锚固工程施工因为工序多,而且又多是交叉作业,因此要协调好各工序的施工场地和作业时间。每个作业组应该把责任岗位落实到每一个人,从而有利于各个工序的衔接与协调,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预应力锚索在高速公路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对有效防止边坡开挖产生临空面,从而导致边坡不稳定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楚发.关于公路工程中软基处理若干方法的比较[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08(28)
2. 李东乾.论路桥施工中两种预压方法处理软土路基[期刊论文]-广东科技2007(11)
3. 熊培刚.浅谈公路改造工程二灰碎石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期刊论文]-现代营销2010(9)
4. 陈培聪.李芳梨公路工程边坡变形处理方法探讨[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2)
5. 李存刚.仰坡加固锚索施工方案[期刊论文]-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6(6)
6. 徐修梅.金元电站左坝肩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期刊论文]-人江2010,31(2)
7. 李小平.况志敏. 预应力锚索地粱施工方案研究[期刊论文]-交通标准化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