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实训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7 14:56:4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检验实训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检验实训总结

篇(1)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教师对钢结构综合实训教材、课堂教学策略、课程考核评价设计多次进行教学研讨。在综合实训教学中,采用各种有效教学的策略,引发了学生的有效学习,使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吻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钢结构综合实训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综合实训质量不仅反映了毕业生的素质,而且反映了教学质量。目前钢结构综合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钢结构综合实训的题目较为单一,而难度要比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难度大。在内容和要求方面,对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习惯和能力不好的学生,较复杂,难于完成,出现抄袭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和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

因此根据钢结构专业和行业要求,拓展钢结构综合实训题目,编制一套钢结构综合实训教材,并加强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势在必行。

2.在综合实训教学中,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学生按照指导教师规定的题目,跟着老师一步步进行。老师每周固定上课,详细布置本周任务,讲解具体设计计算方法。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专长的发挥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因此在钢结构综合实训教学中,要运用有效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教学效果。

二、钢结构综合实训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开发和使用教材

1.有效开发教材

钢结构综合实训的题目较为单一,大多为单层门式钢架结构体系的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预算、施工方案的编制。对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结构设计较困难,难以完成。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教师针对目前钢结构综合实训的题目较为单一,根据钢结构行业的发展,经过多次教学研讨,参照多个工程实例增加了多个实训题目,并编写了钢结构综合实训校本教材,以利于不同层次学生选择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有效使用教材

课题组教师深入领会教材内涵,把握教材中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一切可用信息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如多媒体、自制课件、提供动手操作材料等手段协助教学,创造性地用好、用活教材。力求把教材静止的信息资源变为动态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合理提出教学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更好地体现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二)有效备课

提高综合实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的途径有很多,但应该把抓好备课作为提高综合实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首要环节。

1.综合实训辅导教师要在课前研究教学目标,钻研教材,落实知识点、重点、难点,广泛收集教学材料,并要关注学习某一内容前的起点能力。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钢结构综合实训辅导教师还关注学生间的差异,分析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哪些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传授、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2.综合实训辅导教师要在课前研究选择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既要整体设计,又要分项考虑,某种教学方式既可以贯穿一堂课也可以体现在某个教学环节上,还可以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使用,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3.综合实训辅导教师要与同组其他辅导教师课前积极讨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钢结构综合实训辅导教师经常对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凸现、能力的培养、重难点的突出与突破等方面进行交流修正,使每位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识风格的教师能互相启发、补充,共同提高。

三、有效上课

有效上课就是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看学生掌握的情况。综合实训辅导教师要能紧凑而富有节奏地安排学生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不必要的课堂干扰,维持课堂秩序,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新知识而少有探索、发现和创新,它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得到发挥。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钢结构课程组教师在钢结构综合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把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目标,积极设计适合钢结构综合实训和学生实际的有效教学活动。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图

钢结构综合实训辅导教师指导学生选题后,根据实训题目进行分组,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教师在课前要研讨什么样的问题由小组合作解决,小组学习结果如何在全班分享,力求做到既要让学生放开去想、去做、去活动,又要让学生想有方向、做有目标、活动有收益。

在课堂教学中,辅导教师灵活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能管得太死或放得太散。既有讨论、交流、演示等活动,也有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总结―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实训过程,并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此外,每周定期召开小组会,要求每个学生汇报前一阶段所做的工作,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采用“限时发言,不限时研讨”的方式。“限时发言”就是根据汇报内容,限定每个学生的发言时间,“不限时研讨”就是不限定研讨时间,其他同学可以结合汇报内容展开讨论,然后辅导教师做出点评,让学生知道怎么表达更合适、怎么分析更合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了解、互相启发,开阔学生的的思路。

实践证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种模式下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能力有所提高,即使是困难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有效评价

考核评价是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有效评价这里主要指过程性评价。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教师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制定了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强的钢结构综合实训考核标准。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制定考核内容,理论测试注重实用性,实际操作以技能培养为中心,实现过程评价和课程评价相结合进行课程的考核。在考核中,实行过程性、阶段性的量化考核。钢结构综合实训成绩由阶段成绩和答辩成绩两部分构成,阶段成绩占60%,答辩成绩占40%;最后,按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

篇(2)

文章摘要: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人教处处长何志方主持.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袁洪志院长致欢迎词.四个调研组组长分别谈了对全国土建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调研情况.会后,全体专家参观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馆,并就制定土建类专业实训基地建…… 12月22日,在美丽的云龙湖畔,来自全国建筑类高职院校的专家齐聚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的全国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校内实训状况调研总结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副司长赵琦、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杜学伦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人教处处长何志方主持.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袁洪志院长致欢迎词.

四个调研组组长分别谈了对全国土建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调研情况.会后,全体专家参观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馆,并就制定土建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学校和企业、政府各自的职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篇(3)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广西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通过以服务贸易带动货物贸易和投资合作,打造中国―东盟经贸信息合作平台,全面促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国际贸易的地位在广西的重要性日渐凸显。随着广西加快了发展14个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步伐,广西与东盟经贸来往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大幅增加,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幅提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队伍现状分析》提出:广西目前缺乏能开拓国际市场、精通东盟国家语言、熟知东盟国家情况的国际化外贸人才。

近年来,中职学校在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教师素质、教学资源均取得了明显的增长,特别是明确了把培养“技能”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学生命线后,各个职校的实训基地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先进,使中职学生的培养出现了一个质的转变。

但是随着实训上升到一个高度后,一些新的瓶颈问题也出现了:(1)实训毕竟是实训,受到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跟真实的工作岗位仍然有差距,如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通过实训,可以提高技能水平,却无法深刻体会因为填单的一个小小失误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2)大部分学校的实训都是各专业独立存在的,缺少完整的、系统的实训环境,以商贸专业为例,市场营销、会计、物流、国际商务等专业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只有对整个企业的运作流程有个完整的实训,认识到本专业岗位和其他专业岗位之间环环相扣的联系,学生才能充分认识本专业承上启下的重要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使得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再提升一个台阶,也为学校的专业教师提供一个科研的平台,本课题欲探索构建一个以学生作为主体、企业专家和教师共同监督指导、完全按照市场化经营运作的综合实训的实体企业,探讨出一条全新的、真实的实训体系,使中职的实训能突破瓶颈,真正实现校企“无缝连接”。

二、平台建设的功能目标

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平台谋求的是一种可替代真实的工作环境,重点在于搭建一个综合性、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的平台。将分散的实验资源整合为专业化的实训基地,降低实训建设成本,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场所,为老师科研培训基地,为企业提供培训场所,并在商务经营实现收支平衡,保证实训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1.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平台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岗位实践实训动手能力,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职业能力人才,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2.职业道德培养目标。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平台各岗位、各流程或涉及物品、或涉及现金、或涉及服务顾客等,实习学生团队成员在实训过程将受到职业道德的实战熏陶,从而培养出更有职业道德水准的适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

3.多专业多岗位综合实训目标。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平台以国际商务专业为核心,辐射到物流、市场营销和会计专业,学生通过实训室综合岗位实践实训,将亲身体验商场收银员、会计核算等十多个工种的岗位角色,熟悉从商品的采购、上架、销售等到商场的资金流、物流、人员岗位的管理及会计核算等系统的商品零售企业运作流程,熟悉各工种的岗位技能,为今后学生与相关职业的无缝对接做好充分的职前训练。

4.课程改革目标。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平台实训课程融合国际商务、物流、市场营销和会计等多专业课程于一体,将涉及的课程有《进出口贸易实务》《收银员》《商务礼仪》《会计基础》《财务核算》等,根据实训室的岗位需求,设置相应的实训课程。

三、平台建设的过程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遵循“调研―计划―实施”的研究要求和路线,提高研究实效,以求达到建设预期效果。

1.通过校企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根据建设需要进行人员和时间安排,开展针对性的学校和社会调研,通过访谈、调查问卷、挂职锻炼等手段,对相关企业在人才需求、岗位设置、设施设备、企业氛围、文化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

2.校企共同论证,形成建设方案。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建设方案,通过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岗位能手,召开建设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平台校企论证会,对建设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形成完善的、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平台建设方案》。

3.完成平台建设,发挥实战功能。以建设方案为依据,构建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平台,并整合分散的实验实训设施设备资源,形成综合实战平台,制订全新的管理和运作制度,通过平台的运作,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改革,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最终形成一个成熟的实战平台和一套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完善的教学、实训、管理、评价制度,学生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四、平台的运作方式

1.出台相关制度。实训平台管理制度既要体现企业特色,也要融入学校的规章,大力营造出企业工作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进入实训平台自己既是企业员工,也是学校学生。

2.成立由企业专家和本校国际商务、物流、营销、会计等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师团队,为实训平台的日常管理、运作以及学生实训进行指导。

3.打造学生核心团队。学生核心团队从各专业中遴选优秀学生组成,核心团队的学生既要有较强的技能水平(通过培训能单独胜任所在岗位),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们是实训平台正常运作的中流砥柱,在实训平台中的身份是中层管理人员。

4.打造学生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这一团队由技能水平尚未达到要求的学生和新生组成,他们通过努力可以晋升为核心团队成员,从而实现了实训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5.明确岗位职责。实训平台分岗定人,每个岗位都形成“教师+专家―核心团队学生―第一梯队学生―第二梯队学生”组成的金字塔模式,各岗位间根据教师掌握的情况可进行轮转,从而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多掌握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6.定期召开会议。通过会议的方式解决运作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和员工精神,奖罚分明。

五、建设成果及成效

1.为学生提供了校企无缝对接的实战锻炼平台。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平台是一个以学生为主的经营性的实体,是一个真实的企业,摆脱了传统模拟实训的束缚,把复杂、抽象的理论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使得学生在解决许多在实训中无法接触到的工作问题,还可以掌握专业内各岗位承上启下的关系和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提高各自的业务技能。

2.提高了实训平台的资源共享功能。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平台实训过程中涉及国际商务、物流、市场营销和会计等多个商贸类专业,我们通过研究专业群的共性,根据它们的共性进行合理配置,搭建一个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的共享平台资源,改变了过去实训室分散且各自为政的局面,减少了实验、实训室建设中不必要的重复投资,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更加有效合理地使用和管理教育资源。

3.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三个对接”。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平台实现了“三个对接”: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具体做法是:以实战平台为核心,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确定培养目标、制订课程计划,依据职业标准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然后,把企业的生产过程真真正正地转化为我们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篇(4)

11月22-23日,山东省2012年度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总结交流会暨培训班在聊城举办。山东省农药检定所所长杨理健出席会议并讲话,聊城市农委主任张世杰到会致辞,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测室王晓军副主任、吴新平研究员、聊城市农委副主任刘春宝出席会议,部所生测室除草剂组长张佳、杀菌剂组长朱春雨、杀虫剂组长李贤宾应邀到会授课,会议由省农药检定所副所长吴亚玉主持,全省30余家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网点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及培训。

杨理健所长对省所田间药效试验工作做了重要讲话,指出要高度认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重要性,要转变观念,尤其在面临新形势、新问题的情况下,更要全面加强农药药效试验管理,千方百计增强试验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全面提升山东省农药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王晓军副主任在讲话中就登记药效试验现状、管理重点及下一步药效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充分肯定了山东药效管理工作。会议对11名“2012年度山东省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会议采取培训与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部所生测室张佳、朱春雨、李贤宾三位老师分别就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技术、审核要点进行了重点讲解,并对国内外新产品及发展动态进行了介绍。随后,每个试验点就近两年所承担的试验任务进行了技术交流发言,并对各试验点按照省所要求带至会上的试验原始记录卷宗进行了互相检查交流,吴亚玉副所长进行了点评,并对规范试验原始记录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期间,代表们踊跃发言,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向部所领导与专家进行了请教。

会议对2012年药效试验工作做了总结,肯定了好的做法,指出了具体问题与不足,特别对试验科学性、试验精确性、试验过程完整性、试验标准化、试验全程可追溯、试验报告负责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要求,明确强调今后要加强试验网点动态化管理、积极向GLP管理模式跟进。

会议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总结经验、交流工作、培训提高、安排任务的目的。

篇(5)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的实训项目繁多,大多数都是一些验证性、重复性的实验,这些实训内容大部分都是条块分割,只要按照实训指导,用指定的方法,完成固定的步骤即可。这种实训教学模式对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只在规定的框架和既定的思维下进行实训操作,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将阻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圆,同时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出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临床脱节的现象。为培养出跨世纪的高质量医学人才,必须对传统实训教学方式做出相应的改革,而作为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实训教学就成为改革的新方向。

2综合实训的内容和意义

2.1综合实幸唷的内容为了体现综合实训的综合性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结合目前医院临床检验科的实际情况,经专家反复论证,选择了临床检验基础、免疫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等课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实训项目整合在一起构成综合实训项目,这些项目综合性强,与临床检验科常规的检验项目紧密联系。综合实训的内容包括:血液常规检验;尿液常规检验;粪便常规检验及隐血试验;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乙肝两对半检验;肝功;肾功;临床常见标本(血液、尿液、粪便、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等)细菌学检验等20项。

2.2开展综合实铡的意义综合实训突破了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束缚,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系统地掌握知识,综合应用知识,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问题。综合实训中的实训方案一般涉及多个知识点,它在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开展综合实训,从总体上提升了医学检验实训的教学水平,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实训操作技能,为其以后参与临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开展综合实训的结果及评价

3.1综合实训时间的安排反实训方式综合实训安排在临床实习前两周进行,计划总学时为68学时,培训方式是以小组为单位分项目集中训练。同时,学校在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让学生多练习,查漏补缺,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2综合实训的锞后总结与讨论每次实训完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结果进行透彻地分析,尤其对失败的结果要认真分析,找到错误的原因,使学生知道对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也很重要。学生分组讨论实训结果,有利于提高其实验的成功率,总结实训操作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训分析能力。

3.3综合实训的评价方法实训操作技能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可以使教师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还可以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131。为了对学生整个综合实训过程进行评价,我们制订了各个综合实训项目的考核评分标准。综合实训课程结束后,教师对这些项目进行编号,让学生抽签进行单人考核,以动手操作为主,考核不及格者必须补考。

3.4综合实训问卷的调查内容问卷调查包括:(1)教学目的是否明确;(2)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应有的训练和提高;(3)教学学时是否合理;(4)教学进度的安排是否合理;(5)对综合实训是否感兴趣;(6)综合实训结束后有无收获。

3.5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展综合实钏的效幂评价从表1可以看出,对2007级和2008级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实习结束后返校的学生进行专项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分别有96.5%和97.9%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训教学目的明确;分别有94.7%和95.7%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训使学生的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应有的训练和提高;分别有66.7%和68.1%的学生认为实训学时合适;分别有80.7%和81.9%的学生认为教学进度安排合理;分别有94.7%和96.8%的学生对综合实训有兴趣;分别有93.1%和92.5%的学生认为综合实训结束后有收获,主要表现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供了一个临床模拟锻炼的机会,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实习医院检验科的许多带教教师也认为2007级和2008级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熟练,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日常检验工作。

4体会

4.1绦合实训有利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综合实训提高了学生掌握医学检验技术的实践技能、对常见的检验项目能进行熟练正确地操作、评价各种检验结果的初步能力;使学生具备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4.2镶合实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实训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取得较好的效果。

篇(6)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7门专业核心课程: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检验技术、生化检验技术、免疫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血液学检验、化学检测技术,每门专业课程都有相对应的专业技能。训练这些专业技能主要是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所开展的实训项目都以“真实”为主设计学习过程,选用模拟临床标本,按照岗位操作程序,以医院检验科为主,校内实训室为辅的岗位教学,融学习工作于一体,实现校内学习与岗位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一、校内实训

每门专业课程都创建了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项目导向为主线的教学任务,并设计了各个学习情景和学习项目,以完成每个项目为主线实施教学。学生通过课内项目实训、开放实训、网上虚拟训练、自主开展项目等完成学习任务。

1.课内项目实训。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每一个项目由指导老师按照“项目理论学习—项目实训计划设计—技术指导—实施操作—观察结果—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六个步骤完成训练过程。在老师提出项目,并介绍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点,在观看教师的关键技术示范及实验技能操作视频的前提下,学生开始项目的实训操作,记录实训过程,总结项目实训的结果,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每个项目的完成不仅可以学会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能培养相应的职业技能。

2.开放实训。除课内实训的时间外,学生使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对各个项目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在开放实训的过程中,整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完全由自己自主完成,学生按照“确定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观察结果—自我评价”等五个步骤完成。确定项目后,学生需要自己查阅相应的资料来制定整个项目实训的过程,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有效地开展项目实训操作,项目完成后需要对自己所做出的结果进行记录总结,请老师对自己整个项目实训的过程进行评价。在开放实训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已有知识技能还锻炼了思考能力和与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所以这不单单只是一个理论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个人素质的过程。

3.网上虚拟训练。这是除开放实训外自主学习的又一个途径,是利用网上设计的项目程序完成整个项目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新颖的学习方法。网上虚拟训练所设计的项目程序中,每一个项目的操作过程标记都很明确,按照标记的步骤一步步完成,直到整个项目操作完成,就像玩游戏,使人乐此不疲。网络的虚拟训练的学习方式不仅仅只是一个学习知识的方法,更是一个复习的好工具。网上虚拟训练是高职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好的学习方式,一改一味死读书的旧学习方式。

4.科技文化活动项目。科技文化活动是学生在校期间丰富课外生活的又一重要形式,旨在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创造发明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一般由指导老师带队和班级部分同学组成项目组,一起商讨项目的名称,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根据计划操作完成项目的过程,最后获得结果。科技文化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载体,更提供了学生与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在此期间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还锻炼了心里素质,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反思—总结—再接再励,直至得到理想效果。

二、校外实训

由于校内的实训有限,所以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到所在学校的附属医院和附近的医院、中心血战、疾病控制中心等进行临床见习、岗位现场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最先进的检验仪器并了解检验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前景。通过观察医院老师的工作过程和听他们讲述岗位训练项目的原理,以及亲临岗位的操作,学生可以初步体验以后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环境。

三、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整个检验技术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学生到各级医院检验科通过10个月的实习,以获得医院所需要的检验技能。实习的过程是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技能在现实中验证和提高的过程,也是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必经途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责任心、生物安全意识,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适应今后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珍惜在校的有限时间学习职业技能,除注重上述技能学习途径外,在课余时间也要做一个有心人,通过学校组织的各项专业技能比赛,也是提高技能水平的不错途径。总之,要利用一切技能学习途径,使自己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1.前言

近几年来,社会对技工院校的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综合职业技能。本校药物制剂专业中开设药品检验实训,正是为适应这种社会需求,针对药物检验工而设立的综合性实训课程。在实训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查阅实验资料、自行准备试验、进行试验、正确分析结果的能力。由于技工院校的学生存在分析问题能力弱的缺点,因此在实训过程中加强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根据作者从事药品检验实训教学的经验,指出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暴露出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2.药品检验实训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

2.1 基本操作不规范

2.1.1 玻璃仪器洗涤方面

仪器清洁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它是容量分析中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1]。因此,玻璃仪器在每次使用前后都必须清洁,要求器皿清洁程度达到冲洗后器壁均匀润湿而无条纹和水珠。技工院校实训室利用率高,人员流动性大,加上仪器数量有限,不可能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专用仪器,都是交替使用,因此学生往往嫌麻烦,没有按照要求严格清洗玻璃仪器,造成试剂间的交叉污染,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甚至造成玻璃仪器无法正常使用,比如:造成玻璃旋塞不能正常旋转、磨口瓶塞不能打开等。

2.1.2 药品取用方面

药品的取用要根据具体药品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称量方法。由于事先不了解所用化学试剂及药品的性质,学生往往会采用错误的称量方法,如易吸潮且与空气中各组分发生作用的固体试样用小烧杯称取,造成试样受潮甚至变质。又如出现“精密量取”时,使用量筒、量杯等量器,而不用移液管或吸量管,引起较大体积偏差。

药品取用过程中,分析天平是必不可少的精密仪器,如果天平使用不准确,即使以后的分析操作都很正常,其最后结果也不可能是准确的[2]。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 称重前,忽略天平的水平调节或不会调节水平。称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天平移动,水平破坏。

② 称重过程中,取放物品,动作过大过重。物品未放于托盘中间区域。

③ 称量后,未及时清理天平,或者在未关闭天平的情况下清理。

2.1.3 溶液配制方面

配制溶液,要根据实际要求选择仪器。若操作步骤中出现“定容至XXml”、“稀释至XXml”等,应选用容量瓶,但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会在烧杯或量杯中配制。此外,学生在使用容量瓶时还容易出现:溶解或稀释试样用的小烧杯和玻璃棒洗涤不干净,溶液转移不彻底;定容时蒸馏水超过或不到刻度线;振摇次数不够,溶液浓度不均匀等问题。

2.1.4 滴定操作方面

学生不能正确区分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及其性能。使用过程中往往将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混用,这样一来,酸式滴定管的活塞由于受到碱液腐蚀而不能转动,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被酸性或氧化性溶液腐蚀。滴定过程中,还往往出现滴定速度过快,使溶液成流水状放出,甚至接近终点时,滴定速度也不减慢,致使滴定过终点造成检验误差。此外,学生在读数时,不使眼睛的视线和滴定管内溶液凹月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造成体积误差。

2.1.5 纠正措施

学生要掌握好药品检验技术,必须要扎实打好基本功。结合作者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加强教学。

① 加强操作训练,加大实训课的课时量,实施差别化教学,力求人人过硬,项项过关,规范操作。我校药品检验实训课目前采用一体化教学,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学生操作练习的机会,同时每项操作都进行考核,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② 加强教师责任,多做操作示范,勤巡查,细观察,发现学生的操作错误及时给予纠正,不能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随意去做。

③ 加强课程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增加与实习单位的信息反馈渠道。通过学生参加生产一线实习反馈情况,纠正学生使用仪器时的错误操作习惯。

④ 举行操作竞赛,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我校每年都进行技能运动会,通过运动会的集中训练及比赛,高效率地提高了学生检验操作水平。

2.2 独立检验能力薄弱

由于学校实训教学多以练习为主,实训所用仪器、试剂基本都由实验老师事先配制准备好,学生只需拿来用就可,因此,学生往往缺乏独立开展实验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① 仪器选择能力欠佳。

由于学生不熟悉各种量器的容量允差和标准容量等级,并且不注重仪器设备的识别和比较,造成仪器的滥用、错用,实验结果中往往引入因选择量器不当而造成的误差甚至错误。比如:通常要求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应采用移液管和吸量管,而不能用量筒、量杯等其他量具。

② 标准文献查阅能力薄弱。

药品检验主要在药典及相关标准的指导下进行,但由于学生习惯于“老师准备好实验,自己只要跟着老师做”这样一种实验模式,学生缺乏查阅文献的意识,因此今后工作中学生一旦独立接到检验任务,可能会陷入无从下手的尴尬境地。

③ 文献理解能力薄弱。

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药典及相关标准进行,包括所用仪器、试剂、乃至结果判断标准。而由于学校实训教学所用仪器、试剂都是事先准备就绪的,因此造成学生无法理解标准内容,不能正确地按照标准进行检验,造成检验任务的失败、甚至出现错误的结论。比如:药典要求稀释至100ml,应该要选用100ml的容量瓶,而不能用100ml的烧杯。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结合作者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① 将仪器的识别作为每次实训的必需环节,反复强调各仪器使用的条件,加强学生的印象。

② 实训内容开设前,布置查阅药典的作业,让学生懂得每次检验工作都是从查阅文献资料开始的,在学习查阅药典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加理性地认识药典布局及内容。

③ 加强药典专业术语的讲解,将常用的仪器与药典中的专业术语对应起来,培养学生能按照药典内容选择仪器,进行检验。

2.3 实验记录不规范

实验记录关系到药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及可追溯性,但往往学生缺乏必要的重视,实验数据记录习惯较差,比如:觉得自己脑子好使,没有把数据及时记录,到最后数据整理时往往出现数据遗忘的现象;得到的数据没有第一时间记在实验记录纸上,而是随便找个地方记;数据记录错误,胡乱涂改;报告结果结论描述不规范。

要纠正学生这些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严谨仔细的工作作风,让每个学生意识到实验记录的重要性,避免检验过程中的弄虚作假。其次,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检验要求进行示教,指导学生时必须严格要求。再次,在批改或检查学生实验报告时,如有错误,必须及时跟学生沟通,既要指出错误更要指明如何才是正确的,比如:数据记录错误需要更改,只能用一~二横线划去,再在边上把正确的写上去;结果主要描述试验的现象和数据,而结论主要说明通过结果可以得到的论断。

2.4 实训操作评价体系的建立

教学评价类型主要由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3]。目前,很多学校教学普遍采用总结性评价,作者所教授的药品检验实训课也曾采用这一评价模式。但这一模式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有:

① 期中期末进行测试,由于场地及时间的限制,只能对学生某一项药品检验技能进行考察,具有片面性,无法了解学生对药品检验技能的总体掌握情况。

② 由于采用期中期末测试这种考试模式,部分学生寄希望于在期中期末前集中突击练习,平时教学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仅停留于“会”,而不是“精”。

③ 由于仅仅进行某一技能的考察,因此无法全面帮助老师改进或优化教学方式。

针对这些不足的地方,作者尝试采用形成性评价,在平时的实训过程中加入考核环节,把评分标准(操作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准确性)印制成表,发给学生,使学生的操作有章可循,每一个实训项目对于学生来讲都是一次小的达标,每一次成绩都登记在册,纳入期末实训考核总成绩。形成性评价可以弥补总结性评价的缺点,一来由于每个实训项目训练结束后都要进行测试,可以调动学生在训练阶段的积极性,二来弥补了总结性评价的片面性,通过每个项目的考核,老师对学生每项操作的掌握情况有更深的了解,再则通过每次考核,可以帮助老师认识到每个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

3.小结

药品检验实训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树立药品质量安全意识,培养药品检验技能,使学生将来能较快地胜任药品检验岗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和严谨的作风,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严格要求,细心指导,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以纠正,同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药品检验实训才能真正成为一门实用的,学生受益匪浅的实训课程。

参考文献:

篇(8)

实训报告以真实工作岗位的要求设计实验预习、原始记录、检验报告等内容;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格式与药品检验所和药品生产企业的检验报告书一致,记录和报告中包括了检品名称、检品批号,生产日期,检验日期、检验依据等内容,要求学生实验过程中认真地、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实验后按要求书写检验报告,正确下结论,签上相关人员的姓名。这样做能使学生对药品质量检验程序有一个完整的理解[2]。

以实训视频和虚拟实训软件预习和巩固实训操作

我们已建立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网站,已经上网的资源有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课件、实训视频、虚拟软件、实训大纲、技能考核标准、教学录像等资料。学生实验前按教学进度和请验单的要求,查阅相关资料,观看视频,进行虚拟操作,可以通过感观上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大脑,使大脑在极度活跃和高度集中的状态下[3]完成实训课程的预习;实训时积极探索,做好记录;实训后书写报告,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观看视频和进行虚拟操作,通过观看、实操、再观看的循环,学生的实训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训教学

我们采用“六步骤”“四一致”的模式进行实训教学。六步骤为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和评估反馈;四一致为学习任务与真实药品检验工作任务相一致,实训教学流程与真实工作流程相一致(见附表),实训教学情境与真实工作场景相一致;学生实训报告与真实药品检验报告相一致。教师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知识,学生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完成方案设计小组讨论,老师对计划进行点评、改正,最后确定计划教师指导下实施方案同时进行考核综合考核和评分,整个实训过程是由学生主动地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教师起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行业企业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指导,给予学生与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真实的原记录和检验报告表格,在与行业企业基本一致的工作操作环境中进行方案的实施。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从实训的准确性、速度、习惯、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等方面严格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根据实训需要在校内外实训基在中完成,使学生置身于真实工作环境,走出校门,到行业企业进行现场教学。有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师生共同考评的方式进行实训考核

篇(9)

1课程的定位

1.1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是以动物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为基础,从预防的角度出发,研究肉蛋乳等动物性食品的生产、加工、存,运输销售及食用过程的卫生监督及卫生检验,以保障使用者安全、防止人畜共患病和其他动物疫病传播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为我国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检验岗位培养合格的检疫检验人才。

1.2课程的教学目标

突出能力与素质并重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畜产品企业质量品控员、动物性食品加工工应知的理论、应会的技能,如能根据不同种类动物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检疫方案、能够对屠宰加工流程中的检验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能够对常见的动物性食品进行卫生检验,具备一定的生产项目的管理能力,同时具有较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好的逻辑思维和知识运用的能力,具备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能力、具备吃苦耐劳、学检爱检的劳动品质和环保及自我保护意识,把学生培养成食品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2.1课程设计的理念

以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目标与工作任务相对应,在工作任务重融入相应的职业标准,并且按照屠宰过程设计检疫检验流程,把学生培养成会看会检严执法的检疫检验人才。

2.2课程设计的思路

2.2.1针对岗位职业能力设计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动物性食品常规的检验的技术,同时具备法律安全意识,熟悉国家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和动物性食品卫生的相关标准,如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等,把学生培养成具备高水平检验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

2.2.2教学项目对接工作任务

按照动物产品生产流通组织教学,教学项目划分为五大项目,项目一畜禽的宰前检验,项目二屠宰加工过程中的检验,项目三畜禽的宰后检验,项目四畜禽病的检验与处理,项目五肉蛋乳的卫生检验,对接相应的工作任务,其中项目一、项目二、项目三、项目四对接动物宰前、屠宰中、屠宰后的检疫检验任务,项目五对接主要动物性产品的检验。

2.2.3将职业标准融入工作任务

将兽医化验员、畜产品检验工、动物检疫检验工、乳品检验工的国家标准融入相应的工作任务中。

2.2.4按照屠宰过程设计检疫检验流程

宰前检疫包括收购检疫、运输检疫,屠宰加工检验包括淋浴、致昏、放血、烫毛、褪毛、净毛、头部检验、开膛、净膛中的检疫检验,宰后检验包括“红下水”的检验、“白下水”的检验、旋毛虫检验、胴体检验、皮肤检验、肉及肉制品的检验包括品质异常肉的检验、冷冻肉的检验、熟肉制品的检验、肉类罐头的检验,其他动物性食品的检验只要包括乳及乳制品的检验、蛋及蛋制品的检验,从而完成整个检疫检验流程。

3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由改革前的分散章节整合为基于工作过程5大项目:畜禽的宰前检疫、屠宰加工过程中的检验、畜禽的宰后检验、畜禽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检疫与处理,而后又划分为20个学习性的工作任务。任务一:畜禽的收购、运输检疫;任务二:屠畜禽的宰前检验;任务三:屠畜(猪)屠宰加工工艺的卫生监督;任务四:家禽屠宰加工工艺及卫生要求;任务五:生产人员的个人卫生与防护;任务六:屠畜(猪)宰后检验方法;任务七:屠畜(猪)被检淋巴结的选择和淋巴结的常见病变;任务八:屠畜宰后检验的处理;任务九:家禽的宰后检验;任务十:畜禽常见传染病的检验与处理;任务十一:畜禽常见寄生虫病的鉴定与处理;任务十二:冷冻肉的卫生检验;任务十三:分割肉的卫生检验;任务十四:腌制肉的卫生检验;任务十五:肉类罐头的卫生检验;任务十六:熟肉制品的卫生与检验;任务十七:鲜乳的卫生检验;任务十八:乳制品的卫生检验;任务十九:蛋的卫生检验;任务二十:蛋制品的卫生检验。

4总结与体会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教学改革,在基本技能的训练方面通过开放实训室,使学生有更多时间练习实训操作,有更多时间参与实训过程,开放实训内容,使教学项目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4.1构建适合于人才培养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教学体系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涉及感官检验也涉及理化学检验,而且还涉及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如何使学生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各自独立的知识通过跨学科实践项目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们系统全面的掌握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知识的技能。

4.2构建适应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践教学是以学校实训室为主要实习场所,以教师演示实训为主,学生实训多为机械模仿、被动接受。这种教条式的教学模式严重的约束了学生行为,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妨碍了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扼杀了学生创造性,达不到实习目的,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采用指导、启发、探索三个阶段的教学方法,摒弃了以往老师全程带领、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对每一个教学项目都有全面系统的掌握;再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过程的实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4.3突出了实践项目考核的操作性、应用性及法规性

通过教学项目的综合训练,特别是采取了现场实习或者模拟现场实训,使实践教学更接近生产实际,体会到了实际工作的复杂性,领悟到了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以及相关法规性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彩慧.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

[2]季静静,闫宇.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谈判》课程教学改革[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3).

[3]谢洁.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0).

[4]刘奎武.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开发[J].机械管理开发,2010,(02).

篇(10)

中职卫生学校为培养具有基本医学专业知识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务工作人员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医学检验专业是医学相关专业中举重若轻的辅助诊疗一个专业。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为初中阶段的不能上高中的毕业生,大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难以满足中等职业医学检验教学的要求。其次是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前2年要完成专业课教学与医学基础及人文素质学习,最后一年进入不同的实习环节,专业学习时间偏短。那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学好医学检验呢?我和同事们经过探索,找到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其实顾名思义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融为一体,一边讲解理论,一边着手操作。在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追求”的原则[1],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材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进展,教学效果显著,现加以总结,报告如下:

一、理论和实训教学一体化教学过程及结果

1.教学对象

以我校医学检验专业2013级检验(1)班48人,2013级检验(2)班45人,2014级检验(1)班42人,2014级检验(2)班36人一共171人作为研究对象。这4个班学生在各个方面均无太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2.研究方式

在2015年與2016年两个学年的临床检验课程中分别对四个班分别进行传统模式教学和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

2.1实验组

2013级检验(1)班,2014级检验(1)班,实行理论和实训的一体化教学。

2.2对照组

2013级检验(2)班,2014级检验(2)班实行传统的模式教学。

3.教学实施

3.1对照组

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先上完理论课,再择时上实训课。

3.2实验组

3.2.1取消先上完理论再补实践的过程,理论课和实训课在同一个课时同时进行。

3.2.2每课时为90分钟,理论为40分钟的课程,实践操作为50分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理论作用与实践。

4.教学效果及结论:

每学年结束,对学生进行考核,内容为理论及实践技能综合考试。

4.1考核标准及结果

理论及实践技能综合考试60分以上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4.1.1实验组2013级检验(1)班,学生理论及实践技能综合考试合格率均为100%,理论及实践技能综合考试优秀率达到40%,2014级检验(1)班,学生理论及实践技能综合考试合格率均为100%,理论及实践技能综合考试优秀率达到45%。

4.1.2对照组2013级检验(2)班,理论及实践技能综合考试合格率均为68%,理论及实践技能综合考试优秀率达到20%,2014级检验(2)班理论及实践技能综合考试合格率均为70%,理论及实践技能综合考试优秀率达到23%。

4.2研究结论

2013级检验(1)班理论和实践技能综合考试成绩无论合格率和优秀率都高于对照组2013级检验(2)班,实验组2014级检验(1)班理论和实践技能综合考试成绩合格率和优秀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014级检验(2)班。实践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二、讨论

1.理论与实训互不脱节

理论课与实训课衔接如果不好,便容易出现脱节。这里的脱节,主要是由于理论课时间和实训课时间安排上有差距,由于场地,准备,协调,沟通等多方面原因使这两者的时间安排上间隔过长。同学们之前学的理论知识已有遗忘,在实践训练中给同学们的学习带来重重难题,教师们又得重新讲解所学理论知识,造成时间的浪费,学生也没刚开始接触时的新鲜感。而我们推行的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融为一体,一边讲解理论,一边着手操作。这些问题基本可以迎刃而解。使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完美结合;能使学生高效率掌握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让理论和实训互相促进,提高学习效率,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学习

一体化教学中理论和实训的结合,无论是清晰教学体系,还是教学形式的表现程度都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它不同于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理论知识围绕着实践训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非常有利。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又给了学生实践训练的机会,这样就有利于我们教师及时准确了解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熟悉掌握情况,及时给予那些没有很好掌握理论知识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那些操作能力不强的,可以让他们多动手操作,通过将理论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中,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生涩难懂的医学基础知识,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加强,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原来只是被动的听老师讲授变为主动动手操作。学习是一个良性循环,越学越有趣,越学越有信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3.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就业竞爭力

一体化教学通过将理论与实训的结合,更进一步的是开展学校与医院合作。我们一上完理实一体化的课,便尽快安排学生到医院检验科,我校人才孵化基地等单位进行临床见习,让传统理论授课、实训与临床见习同时进行。学生体验到真正临床检验科氛围,让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得以实践应用,经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更适合现代社会的医学检验专业行业发展需求。让学生了解到是实际工作中,哪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更加具有针对性及实用性,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成为各个就业单位受欢迎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4.因材施教,扬长补短

理论知识同实训操作一起学习,它将原来抽象的、枯燥,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具体化,更易于理解。中职的学生在性格有较大差异,讲究个性化。兴趣爱好、智商发展各不相同。有的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很强,成绩优异,但实训操作能力较弱;实践训练效果不好,有的实践操作中动手能力很强,实验结果分析能力又不强……面对这样的差异,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容易两级分化。而采用一体化教学后,我们的一体化老师了解每个学生在每个学习进程中的长处和短处,一对一针对性进行加强辅导,因材施教[2],学生的整体综合职业素质会不断得到提升。

四、总结

中职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心理特点,思维模式如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上课兴趣不高,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实施理实一体化后,让传统理论授课、实训与临床见习同时进行,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实训操作各步骤熟练的程度,注意事项等知识点的熟悉程度,让理论与实训完美地结合,促进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相互渗透,同时可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对本专业的热爱,提高就业竞争力。目前国内外的职业院校大都采用这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我们的实践也证明,一体化教学模式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医学检验专业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两者密不可分的专业,所以对这个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论和实训操作并重,缺一不可。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而且满足现代化检验人才需求,还能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可以说这种模式也是医学检验新时期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吴剑威.加强中职医学检验技术形态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z1):484. 

[2]龙丹伶,朱荣富,莫丽平等.中职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课程校院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84-85. 

上一篇: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下一篇: 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