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学习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7 14:57: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四年学习计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四年学习计划

篇(1)

大学,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业观。要珍重自己的学业,热爱自己的专业。来到了大学,再也没有人来安排我们去上晚自习,没有了清晨催命似地起床号。大学,多了那么多的时间,多了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间……但是,一个学期几十门课的考试还要继续,一份份作业仍要继续,各种证书仍要继续。大学是我们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有人将大学比喻成一个小社会,我觉得这样很贴切,我们在大学所学的不仅仅只是专业知识,还有我们的实践能力。大学学习是有深度的,只有充分利用时间才能掌握真正的专业知识,

一、选定学业规划

自我分析

我的兴趣:爱运动,包括各种球类运动和跑步,喜欢利用互联网来丰富我的业余生活,业余时间喜欢看书,听音乐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事将球脚踏实地,有始有终,不喜欢半途而废。往往对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持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并且能够对自身进行总结和反思,善于向他人学习,具有团队精神。

我的优点:乐观,不怕困难,有很好的抗压能力,充满热情,对未知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不喜欢一成不变,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当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能过不畏一切困难,全心全意投入其中。

我的缺点:性格不稳定,容易懒散。粗心,三分钟热度。自主学习能力差,缺乏主见。

总结:必须沉下心来,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缺乏意志力,培养毅力。

分析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管类专业 近年愈加火爆的趋势,市场需要大量的财务管理人才,可以说,我们这个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将来都有较高的收入,但是,这也造成本专业人才的基础化,大众化,缺乏更高级别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将基础知识学扎实以后并向更高一方面发展。

二、强学业规划

当学业规划选定以后,很多人或者拖延不动或者立即行动,结果导致很多人有了学业规划却不能实施或实施不能持久,最终无法实现既定的学业。所以,我们要强化学业规划,下面我具体列出几点制定好学业规划并能实施下去的好处。

做好学业规划能增强自我约束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没有学业规划,我们的时间精力容易处于荒废和散化之中,生活上漫不经心,心态消极怠慢,很容易进入跟学业无关的琐事之中,虚度大学美好光阴,浪费青春。而学业规划能让我们明白现在做的每一点都是实现目标的一部分,从而重视现在,把握现在,集中时间、精力和资源选定学业。

做好学业规划能增强生活和学习的主动性。一份有效的学业规划,能过引导我们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的和潜在资源优势,对自己的综合优势和劣势进行对比和分析,树立正确的学业发展目标和未来职业理想,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之间的距离,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业竞争力,实现学业目标和职业理想。从大一开始,同学们就应该认清自己的目标和努力,而不是到大四快毕业了,才开始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改变以往的被动局面,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做好学业规划能促使大学生的积极向上和自我完善。学业规划是我们努力的依据,也是对自我的鞭策。随着学业规划的每一个具体目标的实现,我们就会越来越有成就感,我们的思想方式及心态就会向着更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好的学业规划为我们提供了完成学业的清晰画面,使自己对学业的实现过程有了清晰透彻的认识,进而更有信心,勇气,达到自我完善。

做好学业规划有助于自我定位。同学们要不断的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特点,进而进行不断的调整与修正,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确定自己能干的工作既优势所在,明确切入社会的起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自我人生目标,既自我定位。而学业规划确立的就是一个明确自己“能干什么”,“社会可以给我提供什么机会”,“我选择干什么”等问题的过程,进而理想具有可操作性。为进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

三、学业规划分解

学年具体规划

大一:大一时期是培养基础的时候,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上我会将重点放在必修课程上,如数理基础类课程和英语,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就,夯实数理基础。逐渐适应和掌握大学时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当然在这一阶段,我会好好培养自己的沟通、表达和写作能力,练好自己的普通话,同时,我要坚持每天记单词和阅读,争取在第二学期就将四级通过。计算机也不能轻视。另外就是保持一定的阅读量,而且也完成自己以前高中就感兴趣而没看到的愿望。另外,要看一些有关一些自己专业的书,丰富专业知识。同时在这一阶段要根据培养要求和自己的兴趣出发选好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拿到足够的学分。

大二:在这一年里,我要将基础抓好。还要做好向专业课过渡的准备,而且,还要浏览一下大三的课程,以便自己从容过渡到高年级的课程。同时,在这一时期,如果可能我要积极参加考研训练创新实践。另外,也浏览学习一下其他专业的课程,使自己的知识多元化,也尝试一些有关自己专业的兼职,体验不同层次的生活,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另外,也不能松懈下英语,毕竟过了四级就不代表一切都结束了,自己要努力将六级通过。而且在这一年,要能熟悉掌握技术及基本操作,这一年贴近专业的课也多了起来,因此在专业课上,我要学会从大一的粗浅理解课本到钻研琢磨,对课本内容都自己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同时到图书馆运用大量时间来阅读书籍,提升自己的管理实践思维能力,提升自己财管专业素养。我还要广泛涉猎,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比如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书,开阔视野,储藏知识,同时,大二留给自己的思考时间是最多的,我要着手准备职业规划和考研准备,做足准备,为自己接下来俩年定好基础。

大三:大三下学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市场所需来规划自己将来的去向,理解有关考研的信息,准备考研。并且在这一年我要奋起直追。主动加深专业课程的学习,并把大四的课程尽量挤入大三这一年,以便大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去准备考研。还有就是大三的时候我要积极参加研究性专题的学习和实践,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同时大三时期应适当减少娱乐休闲时间,努力查缺补漏,完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为找工作和考研做准备,不能留恋于轻松地生活方式,要为了以后的工作和更好地生活奋斗。以专业为主,各种知识辅助自己的专业,精益求精。对于我们来说,一个大学生给予不了别人用十年、二十年或更多时间换来的经验,所以,我们只有把自己的思维用到别人所走过的路上,获得属于我们自己的财富。最后要锻炼自己强硬的实践能力。

大四:大四是大学的最后一年,尤为重要。做事要果断,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一件事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案。大四进入总结阶段,重点任务是准备考研,大四意味着大学即将结束,但也意味着新的征程即将开始。大四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除了要准备考研的知识外,还要加强自己与社会的沟通能力,毕竟考研并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也不是考上研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考研不过是增强我们的竞争力的筹码,所以这个阶段也不能一味的看中学习,还是要总结自己的大学阶段,看看那些在规划中,却没有做到,努力分析原因,为自己的大学生涯做一个总结,并找出原因就,以便为以后的职业规划做更好的规划。

作息时间:

篇(2)

本期复课时数为14节。具体时间安排为:

基础知识部分: 3学时

课内外阅读部分: 3学时

综合实践活动: 2学时

口语交际训练: 2学时

写作: 4学时

二、复习内容及方法

本学期期末复习采取分类复习的方法进行。从教学目的来看,分为四个版板复习,即:基础知识与技能、课内外阅读、综合实践活动和作文写作。在每一个版板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又分类进行复习。具体安排如下:

(一)、基础知识与技能

1、书写:要求学生写规范字,卷面整洁。17周在本班进行一次书写展示。激发学生写规范字的热情。

2、字音:将课本中的生字、常用字归类,要求学生注音或给生字注音。或每节课前要求学生给其中的字注音。加强训练。

3、生词:要求学生在本期内为生词归类、解释并造句。

4、文学知识:要求学生先归类,识记讲读课文的相关知识及作者的相关知识。

5、古诗词背诵:要求学生背诵教材中所有古诗词和现代诗词,以及优美的时文、美文。加强积累。

6、课外名著阅读:检查学生本期对教材中所列的三部课外名著的阅读情况,指导学生把握知识要点。明确考查方向。

7、语文实践活动:将教材中六次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及要求重新整理,并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二)、口语交际

利用导学中口语交际材料对学生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对训练的要点须注意把握。明确能力。

(三)、课内外阅读

课内外阅读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在复习前先要求学生掌握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相关要点。然后根据目标导学的语段对学生进行训练。

(四)综合实践活动

结合现在世界和国内的时事,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要求学生从评价、联想等方面入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时事的评价的能力。从而达到复习的目的。

(五)、作文写作。

从命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强调学生首先要能说清一件事,然后,要求学生能对一件事了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有理。言从字顺。

三、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篇(3)

二、复习的主要知识点

(1)简易方程(2)多边形的面积(3)因数与倍数(4)认识正负数,(5)分数的意义和性质(6)对称、平移与旋转(7)同分母分数加减法(8)折线统计图与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等知识。

三、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2、经历知识回顾和整理的过程,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学生学习现状的分析

我所教的四年级一班有74名学生,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上课气氛很好,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粗心,计算比较容易出错,对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理解能力不够。所以,在复习时应该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对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理解上,对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也需要进行复习巩固。而有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这就需要在复习时对他们这部分学生加大难度,进行有难度的训练。

1、学习习惯方面。90%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10%的学生习惯不好,表现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拖拉、作业马虎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复习中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2、解决问题方面。本学期主要学习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多边形的面积计算,90%的同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10%的同学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加强辅导。

3、操作方面。本学期学习了对称、平移与旋转,以及画折线统计图。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作图方法,但是容易出错,需要加强指导。

五、活化复习形式,提高复习兴趣

以练习为主的知识复习,形式比较单调,学生往往会觉得很乏味。在复习时需要创造多种形式,采用各种电教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复习课不枯燥。

比如:课前自我回顾整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表格、问题提纲等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去填写),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自己归纳整理的成果,比一比谁总结的好?

还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知识框架,然后再交流。

另外,可以采取一些竞赛的形式,可以是生生之间的竞赛,同组之间、男女生之间,还可以是师生之间的竞赛。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评价。在复习时,让学生们相互做小老师相互交换批改作业,学生在批改别人作业的同时,交流反省,收获正确,摒弃错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关键的地方,教师再重点讲评,以起画龙点睛、总结提升的作用。

六、鼓励主体梳理,重视主导提升。

复习课是一个梳理知识、总结方法、形成技能、提升认识的过程。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同时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加系统化、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那么无论怎样复习,都必须经历一个对旧知识的梳理过程,关键是怎样梳理(a分类复习:按知识领域的不同或知识点的不同复习;b按难易程度复习: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c按知识的呈现形式复习:填空、选择、计算、解决问题)由谁来梳理(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与复习、教师牵引着学生师生共同整理与复习)怎样引导学生来梳理、形成技能?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同时,梳理的目的不仅仅是把旧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整理,还应该在学生梳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疑惑的问题,从而通过合作或者讨论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适时点播,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一步融会贯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和有所发展。

七、复习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查漏补缺。复习课的教学要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目标,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查漏补缺。通过复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复习时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那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哪些知识可能有些遗忘。以便做到有针对性的组织复习,让全体学生在期末复习中都有所收获,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2、巩固、深化知识。一道复习题不仅仅要复习一个知识点,要以每一个习题为切入点,深入研究每一道题都涉及到哪些知识点,对这个题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的进行全面的梳理,这些知识之间能够形成怎样的联系,能够渗透哪些数学思考方法。要研究每道题的复习方法,让学生在整理知识的同时,更能获得学习的方法。在复习中,就可以让学生在独立解答的基础上,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解答问题的策略。

3、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复习课应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环节,引导学生按照一定标准把已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沟通其纵横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4、温故而知新。复习的目的不仅是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所学的知识有新的认识、提高,包括适当的拓宽和延伸,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篇(4)

二、复习内容:

1、掌握本册要求写的199个生字及相关词语(包括查字典、组词、多音字组词、成语、近反义词、用词语及关联词语造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会写各种句子(包括主、被动句、扩、缩句、陈述句、反问句、修改病句、补充句子、排列句子)。

3、掌握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法,能正确分析段落,初步掌握分段知识,能简单概括段意、能找出中心句、能回答与文章有关的问题。注重训练回答问题的模式、答题的规范性、全面性。

4、掌握要求背诵的课文,并进行与课文相关的积累的巩固。

5、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在阅读复习中相机进行实践。

6、进一步了解本学年段的习作要求,对本册书中的作文类型有所了解,掌握每种类型作文的基本写法。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清楚,写明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会写书信。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并根据不足进行指导。

三、复习措施

1、 采取单元复习和各种归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掌握。注意复习的实效性,特别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指导,避免过多的题目训练。尽量让学生在复习中多读书,多感悟,多学习些有用的东西,少让学生死记硬背。

2、重视针对性补差工作,加强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过程,注重后进生的心理疏导,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让复习尽量轻松、快乐。

3、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4、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复习措施。

字词句:每天听写词语。列出平时易写错的字词,反复听写巩固。摘录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多义字,比较字形及选择字义。背诵默写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句段篇:列出课文中重点词句或语言优美的句子,加强朗读与体验。对要求背诵的段落,背诵、默写或变式填空。复习、巩固课后所涉及的“单元训练目标”的练习题。选择几篇综合性较强的文章, 进行单元训练点强化练习,并进行多题型的训练。

作文:写好课本上的7篇习作,扎实作文基础。选择一些作文题进行多题训练。分写人、写景、写事等几个方面进行写作指导。交流优秀习作,对照、修改。

四、复习目标

1、巩固本册生字词,能准确认读120个生字,会写227个生字,6个多音字,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能正确理解、运用这些生字。掌握340个词语,认读并听写词语,会造句,找出部分近义词和反义词,给词语归类,排列词语,搭配词语。

2、能背诵指定课文,领会课文含义,会背诵、理解、默写古诗。

3、句子:

(1)复习学过的句式。能把叙述句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会把有联系的几个简单句子合并成一句。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

(3)会判断句子的意思是否正确,能修改问题明显的病句。

(4)能通过理解句子中的主要词语来体会整句话的意思。

(5)能区分句子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并通过一定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

4、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的大意。复习三种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方位顺序。

5、习作: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能按指定的段式写一段通顺的话;在写话过程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6、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较完整的复述课文内容,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态度大方,口语情楚,有礼貌。

五、复习方法:

篇(5)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4-0041-06

引言

2011年12月24日,首届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建设工作会议在无锡召开,会议以精心选题、精细设计、精当操作、精彩呈现、精致管理为要求共评选出24个江苏省首届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江阴市实验小学选送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以全票通过的优异成绩成为省首届精品课题,笔者被评为精品课题主持人。

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是小学教育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同时又是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为何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是一种普遍而典型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典型的分化现象?面对分化现象我们该怎么办……一连串疑问萦绕相伴,而与此相应的,却又是相关理论的贫瘠与实践的不足,以致于对分化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只能浅尝即止,深入者甚少。为此,我们针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现象,展开了为期五年的调查与研究。2006年12月“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成因及对策研究”被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011年5月课题通过了结题鉴定。

一、课题界定与价值定位

学习的本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伴随着经验的获得、行为的产生、能力的训练、潜能的激发和心理倾向的变化而发生的。学习成绩指在校学生一定阶段内,在特定的情境之下,通过教授或体验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中,学生所完成相应的学习课业的数量和质量。分化,是指性质相同的事物变成性质不同的事物;统一的事物变成分裂的事物。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是指原来学习成绩相对处于同一水平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成绩的差异加剧,呈现出十分明显的两极分布或多极分布。

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现状的剖析,对比三年级与其它年级在学习成绩分化上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小学三年级的特点,运用系统论、教学论以及哲学原理,从教与学的和谐性、适配性等方面,探究影响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主要成因,构建有关分化理论。根据分化理论,建构有效解决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中的不利影响,减小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差异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旨在通过调查、分析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现象,把握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基本特征,明晰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影响作用,梳理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相关因素,探究并归纳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主要成因:根据主要成因构建并实施解决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策略,积累相关实践案例。在实施解决策略中,逐步形成解决分化问题的基本主张。最终,通过改造三年级教学的实践行动,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和谐适配,缩小分化的差异,减缓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消除三年级学习成绩分化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影响。

根据研究目标,我们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现象的相关调查与分析;二是三年级教学刺激与学习反应的关系比较研究:三是建构并实施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解决策略。

三、研究过程与实践举措

(一)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现象的调查研究

1.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特点的调查研究

我们针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重点开展了有关成绩分化的普遍性调查研究,主要包括对不同时期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现象、三年级不同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现象以及三年级学习成绩各层面学生的分化现象的调查:典型性调查研究,主要包括低年段的代表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现象、部分4―6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现象的调查,并从分化的层次性、差异度等方面,将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统计数据与其它年级的数据进行了对比:持续性调查研究,主要包括对一个班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成绩分化的结构与变化、个体在学习成绩分化中的一些变化的跟踪调查。最后,我们结合相关调查数据,进行了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现象的地位与影响作用的分析研究。

2.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我们运用教学论原理、教育心理学原理、系统论方法、哲学原理等科学理论,从客观必然性和主观偶然性两个角度,调查了影响学习成绩分化的诸多因素,涉及了教育体制、教学系统、组织形式、个体差异等客观因素,还有学习个体的主观意志与努力、教师的教学观念与素养等主观因素。既有质量观、效益观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目标定位、内容整合、学习评价等实践行为层面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基本定位: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根本原因,是教学刺激、学习反应以及教学刺激与学习反应的关系组成的这一有机整体的不和谐、不适配矛盾所导致的。教学刺激、学习反应是学习成绩分化的基本因素,教学刺激与学习反应的关系是学习成绩分化的核心问题。

(二)三年级教学刺激与学习反应的关系比较研究

1.三年级教学刺激与学习反应的适配性调查

首先,是对三年级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反应的适配性调查,包括目标要求的定位与三年级学生的适配性、内容设置体系与三年级学生的适配性、综合应用要求与三年级学生的适配性等;其次,是对三年级学生特点的调查研究,包括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个性发展特点等;第三,是对三年级教学要求与三年级学生的适配性调查研究,包括全面性要求与三年级学生的适配性、衔接性要求与三年级学生的适配性等;最后,是对三年级教学刺激与学习反应的适配性调查研究。

2.三年级教学刺激与学习反应的关系分析研究

首先,我们对教学刺激的预期目标进行了分析解读,并描绘出了一般教学刺激(主要指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所期望的目标与结果的结构图;然后,我们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适应力”进行了案例式的剖析,并描绘出了不同类学生“学习适应力”(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智力、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学习技能、学习调控等)的结构图;接着,我们将两类数据及图统一后,计算出两者的比值,并将比值数据进行分类

汇总;最后,我们根据汇总的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教学刺激与“学习适应力”的适配程度,从而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改造三年级的实施策略,

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和谐法则、适配原理,调配教与学的关系:一方面,从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配三年级学生的基础与现状:另一方面,加强对三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技能、学习动力、学习调控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力”。在“教”与“学”相向趋近式的互动沟通中,寻求教与学的和谐均衡发展。

所谓交叉型(cmssing)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在原有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基础上,通过融入走班制、分组教学、学习共同体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以课程引领走班制为基本方法,以适配三年级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指导思想,以建立学习共同体为切入点的一种教学活动的方式和结构。使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能最大限度地适配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原有教学组织形式的弊端,使教学组织形式更丰富,结构组织更合理,不同组织形式互补双赢,最终实现三年级教学组织形式的适配最优化。

三年级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指教师在使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时,在充分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心理与年龄特点出发,通过建设立体化的教学内容,选择与学生需求相适配的整合策略,实施教学内容的灵活调配机制,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相适配的整合目标。

三年级个性化本初生成的教学适配性策略,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捕捉学生在学习中自然流露的、真实的、纯粹的意识、思考与行为等课堂生成的本源面貌、自然源泉。在此基础上开展本初生成与课堂生成的关系分析,一方面,要对本初生成可能达成的生成目标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开展交流互通,使其价值得以体现,最大限度地开发其潜在价值。

三年级动态化观察解析的评价适配性策略,是通过开展学习性评价,调控引领学习,提高认知目标的达成度,在动态化的过程中,捕捉课堂信息,关注学生的生成状况,深度解析课堂生成的一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评价与三年级学生发展需求相适配。

三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的均衡发展策略,主要指通过加强原块刺激、采取干扰式训练、活用变式、匹配式剖析、知识的系统化强化训练、应试方法的指导等策略,训练学生的关注力、理解力、决策力、应试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整体均衡发展。

三年级学生学习动力的驱动激活策略,主要指通过预设教学的不确定性,多种模式刺激多种感官,加强价值认识提高学习的持久性,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等策略,来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外动力的刺激,从而为学习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三年级学生学习调控的优化调配策略,主要指通过对学生有计划的合理安排学习,择优学习方法,调整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指导与培训,发展学生自我调整和控制学习的能力,形成能与三年级教学的内容与要求相适配的学习调控能力。

三年级学生学习技能的专项训练策略,主要指针对三年级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以组织学习技能、信息学习技能和整合学习技能为三大训练内容,保障学习任务的落实和目标的达成,提高学生信息辨析、运用的技能,以及对新旧知识的整合与应用技能。

三年级学生学习环境的和谐营造策略,主要指通过拓展适度的学习时空、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创设适宜的班级氛围、培育积极的班级气场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人际关系和谐、学习氛围良好、心理体验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研究的结论与成效

(一)理性认识

1.系统论:三年级学生的成绩分化问题是一个由诸因素组成的系统问题

导致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有其客观必然性,也有主观偶然性,涉及了制度层面、实践层面、主体因素、系统内部等诸多方面因素。多样复杂的分化成因,说明了剖析、破解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现象,远不是就某一因素、或几个因素的分析与研究所能达成的,需要综合诸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实际是解读、审视整个三年级教育机理的一个过程。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因此,我们认为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问题,实质上是三年级教学的一个系统问题。只有当三年级教学系统的诸因素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诸因素的效能和系统的整体功能。这一系统不仅包括与学生认知相适配的信息刺激方式、教学组织方式、认知加工模式、目标评价管理等,还包括学生个体的感知理解、思维想象、判断决策等一系列信息加工过程,是一个由诸多因素组成的有机系统(如图)。

2.关系论:三年级教学刺激与学生学习反应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核心问题

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主要在于教学刺激与学生学习反应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我们将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由教学刺激、学习反应以及教学刺激与学习反应的关系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即教学系统的不和谐、不适配矛盾所导致的。教学刺激、学习反应是学习成绩分化的基本因素,教学刺激与学习反应的关系是学习成绩分化的核心问题,这是我们研究与思考的基点。因此,无论是破解i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成因,或是寻求解决之道,三年级教与学的和谐问题、适配关系始终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在研究中,我们将这一核心问题演绎成了“6L分化指数”的理论构想(如图)。

图中白色圆形代表“教学刺激”,黑色部分代表“学习适应力”,由于每一个体之间的参差不齐、类型迥异,同一个体的各方面也各有长短、优良不一,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适应结构面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图形。“学习适应力”的不同结构面(黑色部分),与整齐划一、相对固定的“教学刺激”结构面(圆形)的比例关系也就复杂多样,它们之间的关系值,我们就称之为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指数,即“6L”分化指数。当分化指数越接近“1”时,学与教的适配程度越佳,说明两者的相融程度越高;反之,当分化指数越偏离“1”时,学与教的适配程度越差,说明两者的排斥程度越高。一个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分化指数相对集中于同一数值段时,出现较大差异分化的可能性较小,反之,当分化指数集中于多个数值段时,就可能产生较大差异的分化。

3.改造论:改造三年级的教育主张

根据对分化现象的主要成因与核心问题的分析,我们感到有关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潜在问题、关联问题之丰富性、复杂性,远远超出了分化问题本身,就问题论问题、零散的研究已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需要基于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教育主张,才能深度解读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成因,把握诸因素的特点和规律,控制、管理并改造三年级的教育教学,使三年级的教育教学更趋和谐,更合乎学生的发展需求。这

就是改造三年级的教育主张。改造三年级的主张是指导探究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问题的纲领主张、理论指导,从整体上对三年级教育教学的建构行动、系统调整,是一种整体改造而非局部修缮。

改造三年级教育主张的理性思考是,改造整齐划一的“标准化”教学的价值定位,消除或减少与三年级学生的个体差异之间不适配的矛盾反应,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和谐法则、适配原理,调配教与学的关系:一方面,尽可能地改造整齐划一的“标准化”教学,以适配学生的个性差异;另一方面,不断夯实学生的“学习适应力”。以适应教学的共性目标与要求,在相向趋近式的互动沟通中,寻求教与学的和谐均衡发展。

(二)实践成效

1.文本汇编

编著出版《改造三年级――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成因及对策》(现代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主编:徐健湖)、汇编《基于改造三年级教育主张下的实践研究案例》、《学习成绩分化成因及对策――研究与思考》、《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成因及对策――教学设计》、《学习成绩分化现象的调查与研究成果资料》、《课题研究中期研究成果专辑》、《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充盈与释放中的激活――江阴市实验小学科研掠影》等。

2.实施效果

根据改造三年级的理论与指导思想,我们实施了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解决策略,主要成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立了班级学习共同体,形成了与三年级学生相适配的教学内容体系,开展了整体解读式教学研究、本真教学研究,以课堂观察与解析弥补了传统教学评价的不足;另一方面,探索实践了三年级时期有效“学习适应力”的训练,全方位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适应力”。

通过观察、检测三年级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与三年级学生个性差异的适配性变化,三年级学生学习反应力的变化,实验研究前后教与学关系的变化。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变化等,显示出在改造三年级标准化教学、学生的学习反应力、教与学的和谐程度、适配程度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在相关积极因素的影响下,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化出现了明显的缓减迹象(如图)。

(三)课题影响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组成的课题鉴定专家组认为:课题选题以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分化这个切口人手,并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造三年级”的教育主张,立意深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江阴市实验小学对小学三年级学业成绩分化问题作了专题研究。他们的研究是极其认真的,是很深入的,成果是相当吸引人的。这是一项真研究,表现了江阴实小人的研究品质和研究特点。改造三年级。一个重大命题!”(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督学成尚荣对本课题的评价)

五年多的课题研究与实践,不仅提升了研究品质、扩大了课题影响,同时,也推动了科研管理、三年级教育教学、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以三年级为核心与起点,构建了个性化学科课程、创造性实践课程、主题教育课程、修身养心课程等四大类校本课程;由科研积分管理制度、科研首席制、实小课题研究规范细则等形成的“一线三体系”科研管理模式……近几年,学校的无锡市、江阴市级教师专项课题立项达120余项,其中获一等奖12项,二等奖22项。连续多年被评为江阴市教师专项课题优秀组织学校。先后培养出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科研先进个人、江阴市科研带头人等数十名科研型、学术型的教师,学校名特优教师人数占到了全校教师人数的40%左右。2011年本课题获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12月本课题被评为首届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

五年多的研究与实践,让我们更加坚信: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现象的研究,要立足于三年级整体改造之上,才能形成全面而有深度的研究。同时,我们也感到仅通过一轮课题研究,效果还不是太满意,需要在课题的后研究时代进一步验证假设、推广应用中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夏正红,一个模子不适合所有的学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王秀芳,学习检测学[M],太原:新华出版社,1996.

[4]成尚荣,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批判性思考[J]北京:人民教育,2010(23).

[5]莫景祺,教师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8(11).

[6]丁邦平从“形成性评价”到“学习型评价”课堂评论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8(9).

[7]屠莉娅,以“主体间互动”为焦点的课堂观察与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2007(7).

[8]卢敏玲,李树英,课堂学习研究――种优化教与学的评估实践[J],教育科学研究,2007(9).

[9]康廷虎,黎进萍,影响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7(2).

[10]徐岩,丁朝蓬,建立学业评价标准促进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9(12).

[11]杨鸿,全,论教学知识的统整[J],课程・教材・教法,2009(1).

篇(6)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作为教师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比如,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有位女生,人长得非常美丽动人,进入青春期后,经常受到一些男生的明追暗恋,而她的父母因工作忙,忽视了对孩子青春期的正确引导。这就使她在思想上有些茫然,上课有时心不在焉,作业有时不完成,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相反她的着装打扮开始与众不同。看到这一切之后,我课下有意识地找她聊天,在赞许她美丽外表之余,希望她的学习成绩也能提高。与此同时,给予她学习方法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耐心帮助她补习功课。上课对她提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满足她的表现欲,增强她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最终使她八年级期末考试提高了20分。另外,对于一些有可能掉队的学生,我也是及早指出他们在学习英语中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分析原因并说明掉队的严重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认真钻研教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七年级阶段所获得的语言技能,能否在八年级得到继续发展,是防止分化的又一个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一些比较直观、贴近生活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学习英语。

1.巧设问题情景,降低学习难度

在教学中借助挂图、实物以及生活中的实例等,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引入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如教“打电话”这一话题时,我出示了一张两位学生正在打电话的图片后,就问学生What are they doing ?学生说:“他们正在打电话。”“那你们平时都怎么打电话呢?”有的学生说:“是某某家吗?麻烦您叫一下他好吗?”还有的学生说:“您好!某某在家吗?”等等。我在肯定他们答案的同时也表扬了他们的礼貌用语,接着我进一步询问他们接电话时怎么回答,学生又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几种不同的答案。看到学生兴趣高涨,气氛轻松活跃。于是我介绍说“林×和李×正在打电话,林×在电话里怎么做自我介绍的?我要找谁谁,英语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听录音。”听力输入完毕之后,学生纷纷举手效仿文中对话进行回答,思维很活跃。

2.采取分层教学,注重教学效果

课堂上,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学困生不易掌握的语法,我就想方设法编成公式和顺口溜,让他们进行背记,例如,在学完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之后,我就把它们变成了如下方式:比较级要变化,一般词尾加-er;词尾若有哑音e,直接加r就可以。辅音重读闭音节,辅音字母要双写;辅音字母加上y,先把y改成i,再把er后面带。最高级加-est,前面加the莫忘记;形容词若是多音节,只把more,most前面加。总之,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直到他们听懂为止。

3.组织英语兴趣小组,帮助学困生学习

上阅读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翻译课文大意,讨论文章后面的问题,写出一致的答案,等待最后的评比。这样,基础较差的学生不但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答案,同时也学会了思考方法,从而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4.开展小竞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开展英语小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是防止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赛前我利用午自习时间帮助中下等的学生按单词的拼读规律复习,有意识地督促他们背记单词。经过两周辅导,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名单上也出现了中下层的学生。于是,我因势利导,在班上表扬他们,给他们颁发奖状,同时打电话向家长报喜,扩大声势。这无形中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要想防止学生分化,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动态,尤其是成绩落后的学生,要和他们交朋友,不要歧视他们,更不要动不动就训斥他们,要不断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达到他们自己想学的目的,从而做到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篇(7)

本周三必须结束新课,且处理完相关配套作业。

二复习原则:

实效性,多样化。在复习期间,争取所做的每一个专题,都是有针对性的,所出的每一份试卷都有绝对的操作性;在强调实效联系的前提下,努力建构更加丰富的课堂,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达到生生有所得的结果。

三复习计划安排

1早读时间:抓住四年级下册课本不放,充分利用早读的时间去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文学常识、课文内容……

2上课时间:首先进行专项复习,大体可分以下专项:汉语拼音、字、词、句子、阅读、写作。每一专项结束后及时进行测试,以检验复习效果。要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订正的重要性,对于学生个体经常出现的问题,必须让该个体有详细的记录,做到烂熟于心。

相关的测试试卷,要求孩子有重点地标画留存,直至期末考试结束。

篇(8)

教师翁

诸暨市暨阳街道浣纱小学

2004年9月

2004学年度第1学期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教学计划

2004年9月

一、班

班级学生可以在课程整合等方面实践性操作,注重知识的复习、巩固和综合练习。同时也要注意班级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也有不少的差距,要针对性地培养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家中有无电脑的差异,学生接受知识也会有一些差异。教学时应因情施教,辅导。

二、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两大块内容:

windows基础操作和word文字处理。

教学重点在word文字排版处理,其中又夹杂巩固学生的基础操作。

针对教材内容连贯性强,基本采用教师示范,学生动手实践,教师点评,巩固练习的教学方法。采用成功教学激励机制。

三、

一、通过多次实践学会windows的基础操作

二、初步掌握word文字处理的各种要求:

文字修饰、图片修饰、图形处理、表格处理、统计图表使用等。

三、初步综合word排版知识,编排出有自己个性、特色的小报作品。

四、初步学会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五、使用powerpoint综合知识,做出自己的幻灯作品,能运用它展示自己的一些思想,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四、

1、教师示范,学生动手实践为主,教师点评辅导帮助学生学习。在教师传授技巧知识的同时,又不给学生思维定势。

2、运用网络教学,发挥校园网作用,把学生作品放于网上,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兴趣和成功欲望。

3、运用多媒体教学,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4、采用新颖的课程整合思维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讫

日期

单元及总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2

9.1-9.7

1

电脑的本领和家史

2

3

9.8-9.14

2

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2

4

9.15-9.21

上机: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2

5

9.22-9.28

3

走进多媒体世界

篇(9)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c)-021-02

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与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我们分析了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并就二者的相关性作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1.1 急性脑梗死(CI)组76例,为我院2005年元月~2006年2月间住院患者,男46例,女30例,年龄60~84岁,平均(70.2±8.3)岁,所有患者均作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

1.1.2 对照组76例,男47例,女29例,年龄60~84岁,平均(71.4±10.2)岁,为相应年龄组健康体检者,排除脂质代谢及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异常。2组统计学分析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1.2 实验室检查

1.2.1 CI组采集发病后24 h内的空腹静脉血,采集前未用抗凝和溶栓药物。

1.2.2 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经肝素抗凝,用HT-1型血液流变学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经3.8%柠檬酸钠抗凝,用TYX-91智能血液凝聚仪测定。

1.2.3 血脂检测:分离血清后用Keyey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po)A1、B、E。

1.3 统计学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各项参数以x±s表示,差异显著性以t检验。单相关分析以SAS软件进行计算机处理。

2 结果

2.1 CI组与对照血清脂类及载脂蛋白测定

除ApoE以外,TC、TG、HDL-C、LDL-C、LP(a)、ApoA1、ApoB各项CI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在CI组存在着血脂代谢的异常(表1)。

2.2 CI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测定

CI组BV、PV、PAgt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TT、PT、KPTT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表2)。

2.3 CI组相关性分析

分别以BV及PAgt与血脂的各因素作单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

表3显示,BV及PAgt分别与TC、TG、LDL-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

3 讨论

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发病率近年来正逐年升高,研究表明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学基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血脂代谢的异常,尤其高TC,高LDL-C,低HDL-C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1]。另外LP(a)亦已被确认是表3BV及PAgt与血脂各因素作单相关性分析心脑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血液流变学的异常以及高凝状态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得到公认。在本研究中,CI组BV、PV、PAgt、TG、TC、LDL-C、LP(a)与对照比较均明显升高,进一步证实了老年人血脂异常、高凝血症及高黏度血症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对血脂异常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发现,高胆固醇使花生四烯酸代谢由脂氧化酶转向环氧化酶并加速膜磷脂释放花生四烯酸,致使血浆TXA2增高,LDL-C可抑制PGI2合成,使血小板聚集率、黏附率增加,HDL-C则可促进PGI2合成[2],富含TG的脂蛋白可使凝血因子Ⅶ活性增高,刺激血管内皮使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PAI)释放过多,在多种组织因子作用下促使凝血血栓的形成。而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影响了t-PA和PAI的合成和释放,PAI活性增高,t-PA的活性减低,同时一些促凝物质vWF、因子V等的表达增加,使血液纤溶活性减低,凝血亢进,处于相对高凝状态[2]。我们对CI患者BV、PAgt与血脂各因素的单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BV及PAgt分别与TC、TG、LDL-C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这些均提示血脂的变化与血液变学及凝血的改变密切相关。

血脂的异常与高凝、高黏度血症构成了老年脑梗死发病的重要环节,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在此基础上常伴有血黏度及凝血的异常。临床上应重视对高脂血症、高凝血症及高黏度血症诊治,尤其是三者合并存在时,更应高度重视,这样有助于老年CI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1]韩仲岩.实用脑血管疾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9.

篇(10)

1、知识与技能:总结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反的特点,联系具体的化学变化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进行整体的认识,包括贯穿化学学习始终的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归纳四大反应类型,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总结,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建立整体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

教学难点: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应用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

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近一年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谁来说说有哪些反应?

师:在这些反应类型中,那些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

学生回忆以前所学内容,积极发言

作答

知识

梳理

【提出任务】请大家从概念、表达式、特征、反应条件等方面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教师巡视,给与指导。

1、教师点拨并板书、ppt展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归纳

(1)化合反应:

A、单质

+

单质

化合物

例如:

B、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例如

C、化合物

+

化合物

化合物

例如:

D、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例如:NH3

+

CO2

+

H2O

NH4HCO3

(2)分解反应:

A、氧化物的分解

例如:

B、酸的分解(含氧酸)

例如

C、不溶性碱的分解

例如:

D、某些盐的分解

例如:

讨论:如果从生成物的角度如何认识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A、非金属

+

金属氧化物

金属

+

金属氧化物

例如:

B、金属(H前面)+

酸(稀盐酸、稀硫酸)

+

氢气

例如:

C、金属(一般不选K、Na、Ca)+

盐溶液

另一金属

+

另一种盐

例如:

(4)复分解反应

A、碱性氧化物

+

酸反应

+

例如:

B、碱

+

+

例如:

C、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例如:

D、盐

+

两种新盐

例如:

E、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例如:

以上尽量多举出实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小组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加深记忆。

例题

解析

教师出示例1(PPT展示)

例1.下列关于基本反应类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的反应物是单质

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能都是化合物

C.

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反应,并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教师指名回答,讲评。

教师出示例2(PPT展示)

例2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A、

NaCl

KNO3

B、

CuSO4

NaOH

C、

AgNO3

HCl

D、

NaOH

H2SO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教师出示例3(PPT展示)

例3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这样的表达式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反应是

反应和

反应。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

(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合理即可)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与必要的指导。

学生作答,教师点评后,学生独立完成下面练习

[举一反三]: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得到的产物都是化合物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学生练习,教师讲评。

[举一反三]2、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铁和硫酸铜溶液

B、

铜和硫酸锌溶液

C、

稀盐酸和纯碱

D、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

此题学生先讨论后汇报

[举一反三]3、选用盐酸、氧气、氯酸钾、碳酸钙、镁条等5种物质中的一种或若干种。按下述反应类型写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置换反应:

⑷复分解反应:

课堂

练习

(PPT展示)

以水为生成物之一,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5).复分解反应(非中和反应)

(6).不属于以上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教师指名回答,纠正错误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纠正错误

课堂

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课后

作业

归纳所学过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完成“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练习题”

【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

A

+

B

AB

特征:

多变一

分解反应:AB

A

+

B

特征:

一变多

置换反应:

A

+

BC

B

+

AC

特征:一换一

复分解反应:AB

+

CD

AD

+

CB

特征:二换二(双交换,价不变)

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练习

一、巩固知识

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各写出四个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复分解反应

④置换反应

(2)写出4个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

(3)写出有氢气参加(或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4)

以水为生成物之一,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

.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5).复分解反应(非中和反应)

(6).不属于以上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x.y.m

n.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其中发生的反应类型(

物质

x

y

m

n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10

20

23

待测

A

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

3.

如何用水、碳酸钠、碳酸钙通过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中,前者不能用化合反应制得,后者可用复分解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

A、

HCl、H2

B、

上一篇: 全国十佳少先队员 下一篇: 感谢发言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