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4:57:4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微课程本科教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
微课教学;成本会计实务;直接分配法
一、课程现状调查
《成本会计实务》是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非常注重计算和操作技能。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如何把成本核算的内容以更有趣有效的方法教会学生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经课程组调查,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成本会计教学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大多沿用黑板、教材、PPT展示文字、图片和表格,这样就造成教学模式固定,不能因材施教;教学手段单一乏味,影响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要求,灌输式教学以及其他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淘汰,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消化吸收,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需要有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微课教学,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趣味化、个性化学习,不仅可以用于课堂教学,学生还可以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移动学习、重复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因此还可以作为教学补充手段。
二、微课教学模式的运用
1.微课教学模式简介。“微课”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有机化学教授LeRoyA.McGrew在1993年所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在1995年提出的一分钟演讲。当前的微课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提出并运用于在线课程。微课,以其具有持续时间短、容量小、主体明确、形式新颖、反馈及时等特点,成为了学生学习重要资源。在教学中,“微课”以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对某个知识点讲授,有助于学生在课前了解重点、难点知识,或者课前课后复习巩固所学习及练习的内容;另外,“微课”教学模式还有助于拓展课堂内容。本文以《成本会计实务》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直接分配法的“微课”设计为例来进行说明“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实践过程。本文所要介绍的“微课”教学是微型课程的简称,主要是指各教师或教师团队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如教材、PPT、板书等,根据教学目标自行开发设计,主要以视频为载体,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内容短而精,主题明确,记录教师针对某一块知识点(包括重点、疑点、难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整个过程的微型课程。
2.微课教学模式的运用。为研究微课教学模式对于《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适应性,课题组在高职高专院校(浙江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进行了试点,本文选取成本会计课程中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直接分配法”这一知识点作为一个微课设计案例,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利用微视频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整个视频设计过程如下:
2.1课前任务以提问的方式给出本节课要引出的内容。在工业企业,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主要是为哪些部门使用和服务的?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是否也有相互提品和劳务的情况呢?例如,机修车间是否为供电车间供气取暖,供电车间是否也为机修车间提供电力?因此在课前要求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微信等平成如下任务: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哪些,什么是直接分配法?教师把设计好答案的视频上传到在线学习和微信平台以供学生课前了解。
2.2微课视频设计视频是微课的核心部分,是微课的主要载体,不仅要求时间短,内容也要精简,因此精心设计微视频是微课获得成功的关键。“直接分配法”下微课视频整个教学过程按微课结构、教学步骤、设计思路如下:第一、片头(5-10秒)呈现微课信息,展示微课主题内容-直接分配法;可以设计旁白展示主讲老师个人信息,并配以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营造好的学习氛围。第二、导入(50秒)。可以设问导入,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最终都是要分配出去的,那么分配有哪些方法,分配率怎么求?在分配的过程中,是否要考虑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呢。今天要给大家的直接分配法就是可以不用考虑辅助车间内部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第三、新课讲解(8分钟)。围绕目标,案例教学、逐步引导、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概括提升提问:这种方法计算结果是否准确?有什么优缺点?讲授:直接分配法分配率的计算,各部门所分配到费用计算过程,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优点和缺点。用PPT展示相关内容。
2.2.1PPT内容设计要点:字体要大,采用明亮颜色,合理配合动画、flash、声音、图片,忌整版文字出现。
2.2.2PPT演示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的编制过程。讲授: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结转基本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的会计分录。第四、回顾小结(1分钟)。教学小结,引发新思考。教学小结:一个案例,贯穿始终,举一反三。思考:结合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比较两者的归集和分配有各有哪些区别和联系?第五、其他辅助教学资源。微课不仅除了微视频制作,还包括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PPT、课后习题等辅助教学资源。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还要注重课后跟学生的互动和探讨交流。同时将本次课的教学方案设计、教学PPT、课堂课后习题(附答案)等辅助资源一同,方便学生课后反复学习、强化学习。
三、微课实施的教学反思
《成本会计实务》微课实践表明,在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中推广微课的实践与应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但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工具准备齐全。微课程的内容设计,大多数学校有专门录制视频课堂的录像系统,要事先跟学校沟通好,另外,也可以借助照相机、手机、手持DV、录像机等设备进行录制。录制时,可以根据情况边操作、边配音、边录制;也可以先操作,后配音。但是一定注意镜头推拉要突出的地方,录制好的视频,也要反复查看、剪辑、整合、修饰、包装等,从而形成完整的微课程。
2.合理选择知识点。《成本会计实务》这门课程很多知识点还是很适合微课教学模式的,但是像有些课程,比如《基础会计》课程涉及的一些纯理论化的知识点教学就并不是很合适使用微课形式,教师应有的放失,合理筛选,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使用微课的形式,如果知识点选择不当,纯理论的长篇大论看去就很乏味,就会打击学生的兴趣,达不到学习效果。
3.加强师生交流,提高微课制作水平。微课不能以老师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归根到底学习过程还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的学习特点,教师应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微课的制作中来,通过制作过程的付出得到制作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加强微课资源库不断更新。由于知识点的不断更新变化,课程标准会发生变化,企业会计准则等也会不断修订,应及时更新微课资源库。
四、结语
为了适应学生趣味化、个性化、差异化等方面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方法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相信“微课”这一教学模式将会在高职《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中能够有效应用和推广。
作者:姚美琴 单位:浙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姝梅,基础会计课程微课开发与应用[J].职业教育,2014(11).
[2]李妙娟,基于微课成本会计课程设计探讨[J].文化视野,2015(3).
[3]骆淑芳,微课在高职《财务会计实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金融,2015(1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44
Thoughts on the Teaching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HUANG Shengjun
Abstract Computational Think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creative talent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ummaries the problems occurred during his teaching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and presents some thoughts 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which include: replacing the single course with a set of courses; performing specific education for different students; focusing more on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attracting students with various approaches.
Key words computational thinking; undergraduate teaching; general education
0 引言
大学计算机课程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2006 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教授首次明确提出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CT)的概念,①为计算机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2010 年7 月,在首届“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上,“985”首批9所高校就大学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增强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4 点共识,提出要旗帜鲜明地把“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②
国内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相当的偏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部分课程主要局限于讲授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流行软件产品的使用。这些课程仅限于软件操作训练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类课程,而缺乏对计算思维的培养。近年来,计算思维课程逐渐得到重视,已经在全国多所高校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与之前的软件操作训练式课程不同,计算思维课程重点让学生感性地认识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培养用计算手段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③
笔者所在课程组负责全校各院系大一新生的计算思维课程教学。课程组采用集中备课方式,对讲授内容与授课方式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和研究。通过一学期的教学过程,笔者对该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计算思维课程首次面向全校范围内大一新生讲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出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的问题。目前计算思维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计算机专业的各个方向,比如体系结构、算法、数据库、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等等。而课程的总学时数仅有24学时。虽然各部分内容仅作介绍性讲解,但时间分配上还是显得非常紧迫。对于部分内容,需要有一些前序知识作为基础才便于学生理解,如果先介绍这些前序知识再讲解则需要更多的课时分配。
(2)学生基础的问题。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基础差异巨大。一部分学生在中学时代已经参加过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竞赛,甚至能熟练地掌握多门编程语言。与此相反的,一部分学生则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有的学生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在讲授计算思维课程时,如果照顾零基础的学生,讲得过于简单则会导致部分有基础的学生丧失兴趣,相反则会让无基础的学生跟不上。这样的矛盾非常显著而且难以克服。
(3)学习方式的问题。由于课程面向大一新生,大部分学生仍然习惯于中学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实际上计算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更强调宏观的、思维的、感性的认识。而大一学生很容易陷入细节中,专注于求解某一道题,而忽略了从整体上体会利用计算工具求解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转变在计算思维课程上显得非常突出,但是对于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来说非常困难。
(4)学习动机的问题。计算思维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不直接和专业相关,会导致部分学生兴趣不大。另外一方面,计算思维课程属于新开课程,其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学生的正确认识。与专业必修课相比,学生认为计算思维只是一门其它学院开的课程,从心理上默认为不重要的一类课程。而与英语、数学等基础课程相比,学生会将中学时代的认识迁移过来,认为高考涉及到的课程显然更重要。因此计算思维课程虽然在学校和社会层面得到了重视,但是在学生层面仍然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使得学生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
2 思考与改进
基于以上提及的问题,结合笔者教学过程的思考,主要提出以下几点改进设想:
(1)设置课程群替代单独课程。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要求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未来应具备的计算能力是掌握支持各学科研究创新的新型计算手段并应用计算手段进行各学科的研究与创新。④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思维的理解与掌握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果将目前计算思维单独课程分解为多个课程组成的课程群,每个课程偏向于不同的方向,则有利于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切合实际情况的课程教学。一方面,学生能选择与自己专业最相关的课程,提高学习动机与兴趣;另一方面,课程群中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有利于在有限的学时内更加深入地讲解相关内容。实际上,像英语基础教学课程就设置了口语、听力、写作等多种课程。计算思维的课程群则可以结合计算机二级学科方向和学校其它专业配置来进行设置。
(2)实施可操作化的分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缓解学生之间基础差异巨大的矛盾。⑤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其它基础课程教学中已经被广泛采用。例如有些高校的英语课程会根据入学考试对学生进行分级筛选,按照不同的基础水平将学生分到不同的层级进行学习。而大学数学课程则往往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和基础进行不同难度内容的教学。类似地,计算思维课程也可以分为两至三个层级,让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具有更多的选择。此外,即使是同一门课程里,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设置不同的考试要求,以及在课后练习等方面体现出差异。分层次教学有利于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同时也缓解教师在授课内容准备上的矛盾。
(3)引导学生掌握思维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学习方式转换为面向思维培养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对计算思维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大学期间其它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⑥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上,尽量关注内在思想的揭示与贯通,而不过分强调细节步骤。在课后作业及考试考核上,尽量关注对学生整体思想及思考方式的评价,而不强调对于细节操作和具体求解的考核。另外,应当充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自己看法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学生会慢慢接受用思考的方式去理解和掌握计算思维。
(4)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式入手。首先,应当强调计算思维的重要性,展示计算思维广泛运用前景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比如在讲授遗传算法时,通过展示遗传算法在日本高铁车头设计中的实际效果,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该算法的效用。其次,可借助计算机历史故事的介绍以增加课程趣味性。实际上,许多历史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计算思维,在增加趣味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然地接受和掌握计算思维。此外,可以强化实验操作并及时反馈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平台制作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简单小游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学科融合,引入跨学科元素案例。例如,结合化学领域的Gaussian软件来讲解计算思维如何体现在计算工具上,能让相关专业的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计算思维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3 结束语
本文针对本科生计算思维课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总结和思考。针对教学内容繁多而学时有限、学生基础差异显著、学习方式转变困难、学习动机缺乏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开设课程群、实施分层教学、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以及提高学习兴趣等若干可能的改进方案。在未来的教学中,笔者将结合实际适当引入这些方案,以便进一步提高计算思维课程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 Wing, J. putation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6.49(3):33.
② 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中国大学教学,2010.
③ 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207-03
高等教育旨在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普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任务为导向、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往往从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知识背景及对课程的理解开展授课工作。在教学关系中本应居于主导地位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以及试卷的考评,由此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出现平时懒散、松懈,考前加班加点以应付考试的现象。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引起了社会多方关注,教育部于2012年3月16日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提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因而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成为当今高等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借鉴成功经验不失为明智之举。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模式的成效为本法已经在许多教育理念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2011年7月,笔者有幸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了有关“成效为本法”方面的培训,全面学习、深入领悟了该方法体系,并在随后的课程教学中加以尝试,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结果,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成效为本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成效为本的方法体系
1.成效为本法的产生与发展。成效为本法(Outcomes-based Approach,OBA)也称成效为本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关于其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表述,世界著名的成效为本法研究、推广者William Spady将其定义为“在教学体系中,围绕学生经过教学过程应该取得哪些关键成效而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成效为本法的思想与理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强调应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其后,成效为本法早期的思想和理念如标准参照评估、精熟学习等开始产生与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成效为本的方法体系趋于成熟,并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尝试和推广成效为本法,均取得了理想结果。2005年,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UGC)开始在香港高校中推广应用成效为本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以期望成效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着重引导学生取得期望学习成效。而在此之前,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在内的一些香港高校已经对成效为本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
2.成效为本法的实施流程。成效为本法可以应用于大学、学院、系部、课程四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活动中,在具体应用时,虽然四个层次有所不同,但指导思想、基本方法是相同的。香港中文大学设有“学能提升研究中心”,研究与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就包括成效为本法。目前该方法在香港中文大学主要应用于课程设计与教学之中。成效为本法提供了一个使教与学活动更加明确和透明的平台,该方法要求在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设计、教师施教活动、教学成效评价都围绕期望学习成效展开,同时根据针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改善教与学当中的相关环节,从而在未来的课程教学中更好地达到期望的学习成效。成效为本法的实施主要包括明确期望的学习成效、设计教与学活动、教学成效评价、教学活动反馈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
①明确期望的学习成效。成效为本法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期望的学习成效,而出发点则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即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课程教学的成效既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系列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各种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香港政府以及用人单位特别强调学生处理事务的内在能力的重要性。香港中文大学认为,大学课程教育应该注重六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智力能力范畴内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在团队合作能力范畴内,包括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课程教学的期望成效就在于六个方面能力的提升,当然,不同课程有各自的特点,提升能力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与此同时,上述六种能力并非包罗一切,其他能力如创造性思维能力也非常重要。②设计教与学活动。设计教与学活动主要是课程规划,具体而言,也就是围绕所明确的期望学习成效来设计可行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的利用以及教学方式的采用等。授课教师应合理界定自己的角色,明确学生的行为,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生的“学”置于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为学生能力的开发创造条件和机会。教与学活动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施教活动、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施教活动要求活跃、积极,教学主题能够让学生很好地领会,教学内容有机组合在一起,同时每次教学结果要及时评价。师生关系要保持良好的互动,比如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在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对教学活动加以反馈以促进教学活动改进等。学生与学生之间,应保持良好的互助合作学习关系,这也是培养团队合作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③教学成效的评价。老师的施教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达到期望的成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活动来进行检验。学生受考评驱动,学习方法通常与考评要求相一致,因此,对教学成效的评价包括评估方法、评估内容等也应该与期望的教学成效相吻合。期望成效涉及多种智力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相应的评价活动也是多维度、多层次的。至于评价方法,考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还可以采用项目报告、小组项目合作、案例分析等。就中文大学许多获教学奖的老师而言,他们并不太喜欢试卷考试这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他们往往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采用合适的教学成效评价方法。比如,涉及管理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中,仅仅考核学生对管理理论掌握的程度就没有太大意义,老师常常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针对一些突发事件,考察学生的应对处理方法和过程,从而评价学生所具有管理能力的大小。④教学活动反馈。教学活动反馈是成效为本法实施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同行、教学主管部门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调整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改善教学效果;同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期望教学成效以及教学成效评价工作(如有必要的话)。授课教师获得反馈的方式有多种,比如问卷调查、与学生座谈、同行教师听课反馈等。
3.成效为本法的特点。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模式,成效为本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以学生为中心。授课教师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工作,学生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技能,如何组织课堂让学生学好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评价等,均从学生实际出发,而不是授课老师从自我出发,“我教授什么,学生学生什么”,或让学生围着老师的指挥棒转。②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课程教学是要让学生取得清楚的、看得见的、可证实的成果。老师在授课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需要取得哪些成效,包括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学生取得期望的学习成效,自己的授课计划如何进行合理设计和实施。期望教学成效是授课老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点。③强调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评价标准是否科学直接关系教学成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标准用来检验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所取得成效的广度和深度,由于期望学习成效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因而,评价标准也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框架体系,并且指标体系力求具体量化、清晰易懂、可操作性强。④注重动态调整。授课老师并非机械地执行事先制定的课程设计,而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接受情况、学生和同行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二、成效为本法在《资产评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鉴于成效为本法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在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显著效果,笔者从2011年9月开始,尝试将这一方法应用于资产评估专业的《资产评估学》课程教学。
1.课程教学期望的成效。《资产评估学》是资产评估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先行课程。课程教学的期望成效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笔者所在学校将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具有坚实经济管理与资产评估理论基础,具有较强资产评估执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性质,笔者将《资产评估学》课程教学的期望成效确定为两个方面:其一,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资产评估知识,包括资产评估理论和资产评估方法;其二,培养资产评估执业所必须的能力,包括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评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2.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围绕期望教学成效,笔者在注重“教”与“学”互动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设计教学活动。对于课程中的评估知识,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通过生动、活泼的多媒体,将各章节的知识要点展示出来,对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点,则通过视频来演示。比如,讲授机器设备贬值的时候,放映评估现场拍摄的机器设备视频及相关的评估环境视频,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机器设备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的含义、形成原因及相应的评估方法。对于资产评估执业能力的培养,则以学生为主,通过各种课堂内、课堂外的学习项目来实现。比如,为了培养学生应用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的能力,笔者让学生收集评估案例,在课堂上向大家讲解各种资产是如何评估的;模拟资产评估项目,让学生应用所学评估知识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选择评估案例,以小组形式进行分析、汇报;等等。
3.课程教学成效的评价。为了评价学生对评估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在每一章授课结束后,花15分钟左右,让学生完成一次基础知识的小测验,学期结束时,则通过期终考试检查学生对课程整体知识的掌握程度。至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情况,笔者主要通过学生提交的评估项目分析报告,学生对评估案例的课堂演讲,综合性思考题的解答来进行评价。
4.课程教学活动的反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经常组织学生面谈,通过电话以及电子邮件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让专业老师及督导老师听课,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从而改进课程教学效果。比如,有学生提出在课程教学中,增加一些资产评估实务知识的介绍,笔者认为所提建议很有道理,于是,就在教学过程中聘请实务界的评估人员,结合评估项目讲解评估实务操作,很受学生欢迎。
三、成效为本法应用启示与展望
从过去三年的教学实践看,笔者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应用成效为本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首先,教学活动从注重过程转变为注重成效,教学过程服务于教学成效,从而使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中得到充分利用,并尽可能得到最大回报。其次,师生之间建立了融洽的互动关系,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再次,学生课程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的主动性显著改善,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总结、分析成效为本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笔者得到如下启示。
1.成效为本法对教与学的主体即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课程教学老师而言,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定位,深入了解所授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确定课程教学期望达到的成效;同时,在课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能够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期望教学成效。对于学生而言,则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授课老师建立良好的双向交流、互动关系,以积极的姿态吸收知识和应用知识。
2.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必须多样化。由于课程教学往往需要取得多项期望成果,单一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相关技能的培养情况,特别是期末一纸试卷的评价方式远远不能说明问题,卷面成绩好可能是学生突击强记、强背的结果,而且卷面成绩好并不意味着应用能力强。这就要求授课老师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教学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
3.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反馈并及时加以完善和调整。无论是课程教学期望成果,还是课程教学组织和实施以及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都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也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做出相应调整。授课老师应采取各种方式,充分获得来自各种渠道的反馈信息,认真分析和思考,及时对成效为本法相关环节做出完善和调整。
成效为本法强调教学的目的性以及学生的主体性,是具有科学性的教育理念,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尽管在国内普遍推广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但随着对该方法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相信这一方法必将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必将会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Spady,W.G.(1994).Outcome-based Education: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Virginia: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2]朱翔.成果为本教育的发展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0,(20):172-173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育的发展使我们逐渐认识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充当“独唱者”的角色,而应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善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因此教师要以“趣”引路,以“情”导航,以“导行”为主线,把传统的“千人一面”的临摹教学变为生动活泼的、以体现学生自我创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处在成长期的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身的仪表美,而且精神要饱满,表情要丰富,语言要亲切,声调要有抑扬,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能为下一步的组织教学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例如:在讲《诗情画意》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与画意、音乐的旋律、节奏与绘画的通感,让学生利用通感充分感受到诗、画、音乐中美与自由的境界。在讲《漫画创作》时,我打破常规,让学生上台表演,做一些鬼脸和动作,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把握特征,进行创作。全体学生极其兴奋,纷纷踊跃上台表演。这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在第二课堂中讲《国画创作――山水》时,我采用特殊技法创作了几幅范画,并且在课堂中演示创作方法。例如:分别用泼墨、破墨、积墨法创作作品,那神奇的画面给学生们以神秘和新鲜感。另外,我还经常通过讲故事、师生共同表演等教学形式,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增长知识,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并培养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和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实践,充当学生思维发展的启迪者。
教师要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手,以塑造学生完美品格和独立人格为宗旨。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于创新,而美术教育是激发创造性和获取创造性表现能力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西方从文艺复兴时期就有艺术家搞创造性活动,“斯普托尼克打击”曾震惊了美国,美国从1958年开始注重人的能力培养与人才的开发教育;日本早在1952年就开始注重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李岚清同志曾提出:“以艺术教育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事实证明,“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思维操作,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
例如,在上《色彩与感情》一课时,我从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由于所穿衣服的颜色的不同,而使一天情绪的不断变化的生动有趣的例子导入,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引发思考,为新课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又如在上《水彩风景画――山水》一课时,我先问学生是否游览过长江,游览长江有什么感受,然后播放家乡山水的风光录像片,让学生感受家乡山水的美,使他们明白,原来自己就生活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再问:“作为句容人,难道你不想把自己家乡的美景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吗?”这样的导入使得学生跃跃欲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采用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使学生主动思维,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在学生的造型活动中,我尊重他们的个性,既可以选择写实的手法,又可以进行夸张、变形;在色彩上可以按客观实际再现,也可按主观意识表现。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思路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创造出风格各异、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三、本着“为促成学生发展而评价”的教育理念,充当学生个性创造的向导者。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但由于学生个性存在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会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及造型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张扬。即使作业画得不好的同学,我们也要找出其闪光点。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我们的后代将是克隆的后代。沃尔特・迪斯尼小时候的经历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遭到了老师的一顿毒打,庆幸的是这并未让小画家夭折。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样的事不应再发生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说一句表扬的话,可以运用一些受学生们欢迎的富有感彩的评语,如:“你画的线条真流畅!”“你这个地方画得好极了!”“你用的色彩真漂亮!”或“你比老师画得还好!”
有些作品可能是由于学生构图造型能力的局限和某些个性因素使然,有些想象和抽象的作业可能画面效果不是很好,但这些美术作业浸透了学生的各种思想情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创造,教师必须用孩子的眼光,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在看似幼稚杂乱的图形和线条中发现他们的才华,体会他们的情感。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抱着一种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耐心地运用恰当的评语表达自己的体会和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到与学生很好地交流的作用。学生也会乐于接受,因为他感到老师是真心帮助和尊重欣赏他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生们会因此受到鼓舞,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四、树立勇于探索的精神,充当美术新课程改革研究的实践者。
首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将学到的有关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应用、检验、发展,逐渐消化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和运用教育理论和别人的研究成果不能简单照搬或挪用,必须根据现实条件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
其次,教师对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和取得的成绩、不足要及时进行思考和研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结合新的教学观点和教改理论,确定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案,不断实践,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开发美术教育的课程资源,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的课程,特别是应拓展信息化资源交流渠道,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美术信息,了解美术课改动态,开展各种美术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证和智力保障。为了适应当今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有必要在教学中对课程实际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实践,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 传统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群体创新意识不够强和动手意识差的现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现有教学设计以知识积累为主要目的,主要培养在已有的知识范围内解决同类问题,即以模仿能力为主的人才。这种教学模式只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作为目标而不能联系实际工程问题,这就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类知识型人才显然也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其次,理论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各个学科特别是理工科的进步。知识的更新使得理工科涌现出一系列新概念、新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却依然采用陈旧的教材。这样的教材在反映多元、复杂以及独特的自然科学体系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同时也难以满足不同兴趣、不等基础知识的大学生的需求。另外就上课模式而言,传统的“粉笔加挂图”式教学使大学生处于被动灌输模式,同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实践教学水平低下,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目前,由于实践教学部分较之理论教学学时少,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较差,试验资源不足,学生只能集中到一起进行试验原理讲解和试验,不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因而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实践教学管理比较混乱,实习的内容也比较陈旧,对于学生实习成绩的判定也不够科学,这是造成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忽视学生个性差异。过去多年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弊病就是抓学生共性为主而轻视个体差异。统一的考试模式,迫使高校教师不得不采用一致的教材、按照大纲对学生进行授课,而不能自主地、有选择性地提炼教学内容。无论学生禀赋能力如何,所有学生同进度,对其个体差异视而不见。随着近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更加明显,重共性而轻个性的教育方式尤显落后。
2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本科教学课程设计探索
创新思维,就是以超常规和反常规的视角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特别是理工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学科,观察、实验、分析是理工科教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作为高校理工科教师,就要根据本学科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学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一,教材内容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创新首先取决于基础知识的积累。一个没有相关知识基础的人,对本专业知识理解不够清晰透彻,是不可能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和质疑,进而有创新之举的。在教学中,选取适合的教材内容是学生获取知识积累的基础。理工科一般拥有比较完整、严密和固定的体系结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根据基础内容完善教材的多样性,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引入操作实例,使教学内容新颖丰富又符合实际。转变以往偏重理论的观念,授课时将本专业的特点与国内外学术前沿紧密结合,可选取时效性较强、观点鲜明的国际学术会议文章作为教材的补充材料供学生学习。多媒体课件精选一些实例照片和操作录像,激发学生兴趣,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吸收,达到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教学目的。
尊重是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这不仅是我们老师的心理需要,也是学生的心理需要。所以你要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人,你就会尊重学生。可我们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一味希望他们能听我们的话,常常忽视学生的需要,一旦学生的行为出乎我们的意料,或者没有按我们的要求去做或者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就可能对学生不满意,甚至批评或采用其他更严格的方法来惩罚他们。这样,很难达到师生关系的融洽,也很难进行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师生心灵的沟通,对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极为不利。相信学生是现代教育的力量源泉,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法则。现在的师生关系已经由传统的专制型、从属型转变为现如今的民主型、合作型,既然师生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就应该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这就意味着要全面了解学生,充分信任学生,不怕他们出问题、允许他们提问题、容忍他们有问题,让他们在大胆探索中,在解决问题中成长、成熟,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自主意识。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发展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自由发展学生,不仅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
二、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不是目的,学才是目的。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应本着“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主,恰当地确定教学要求,合理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方法,灵活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进程,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有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才能顺利完成教与学的过程。比如,新课程所提倡的启发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以求深刻理解并自觉运用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和思维能力的学生。从教师的作用看,启发式教学既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提问;从学生的地位看,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具有能动性、潜在性与差异性的人;从课堂教学看,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优化教学过程,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启发式教学的内容主要在于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学习的主体就是学生,教学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兴趣,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帮助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互动,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其次,教学的内容还包括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教学的内容还包括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我们作为培养未来中国的主人的地方,更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培养,学会将情感教育寓于教学中,以自己的真情引发学生共鸣,融合人文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思想意识。只有全面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能动性,通过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有创造性地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新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指导者――英语教师,应抓住高中学生心理特征,观察学生的各种喜好,凭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找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资源。
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模块的设置。这种设置为教师和学生经验的介入开拓了空间,为教师和学生体验新课程、创造性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可能。开发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资源,教师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语言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
二、倡导自主学习,创新教学模式
主体性和主动性是英语语言学习的核心。传统的英语教学重结果、而轻知识获得的过程,尤其忽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改造和重组的过程,学生是积极意义建构的主体。学生始终是知识、能力、情操等的主动获取者。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这是衡量英语活动课效果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教学模式。
倡导自主学习是以人为本教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的主要表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成功教育的主要动力。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四卷)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记忆、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才能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当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内化为一种能力时,就能释放出无限的能量。
三、满足自我需要,拓宽学习渠道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存在差异,他们的学习风格、学习策略也各不相同。单一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更不利于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以人为本开发课程资源,多方拓宽学习渠道,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英语的运用,这对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规划师――英语教师,应多观察学生的特点,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兴趣广泛,对新鲜事物接受快,网络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等,大胆放手地让
学生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中,让他们成为课程资源这块阵地的“主力军”!只要你把学生视为不断发展的个体,大胆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建设中,“只有你想不到,没用学生做不到的”。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渠道进行选择性学习,自觉地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中,这样甚至会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中,可以积累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而且做到“与时俱进”就能更多接触时事英语,了解当前国内外形势,把英语学“活”了,而这一点是我们教材无法做到的,这对英语的全面提高起关键的作用。
总之,我们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开发多层次和多类型的课程资源,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但不能一味追求课程资源的多样性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辅助教学的时候,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思想性
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做人。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应注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对学生良好美育和德育的培养。英语内容丰富,选材广泛:有的反映中外文化习俗、人际关系;有的反映环境保护、名人生平等,为人文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在教模块六“Helen Keller”这一课时,我推荐学生去看英语版的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激励学生要满怀信心、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2.选择性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为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媒体资源。但在面对这知识浩如烟海的网络时代,如果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懂得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人必将被社会所淘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与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相信学生、鼓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主选择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资源,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适时性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9.036
动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动画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目前分为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以及网络动画等不同的应用方向。三维动画课程在动画专业学生培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为此,本文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特别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三维动画课程存在着的问题及措施进行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现状
笔者组织人员对全国8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发了400份调查问卷,收回356份,作废3份。从调查问卷的结果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三维动画课程存在着开设院校较多、学生报考率较高、就业率较高、设备较好以及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的现状。
(一)大部分院校都开设了动画专业或者方向课程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8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有近6所院校都开设动画专业或者方向课程,除了传统的动画专业以外,还有诸如计算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也都纷纷开设了三维动画方向课程。
(二)动画专业的学生报考率较高,三维动画方面学生就业率较高
由于动画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不少企业开始投入相关的动画创作计划,由此拉动了专业人才需求。从调查问卷分析统计得出,动画专业的学生报考率较高。从就业方向上来看,三维动画方面的学生就业率偏高,多数在影视动画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就职。
(三)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三维动画课程教学配置了良好的硬件设备
各高校在开设了动画专业后,纷纷采购动画专业所需要的硬件设备,拥有动态捕捉仪以及渲染集群等高端三维动画硬件设施,这些设备都价格不菲。但是,因为动画专业的发展潜力较好,所以开设了三维动画课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都不遗余力,建立了高配置的图形工作站、计算机机房。
(四)国家政策支持动画产业发展
从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力度来看,动画课程教学发展是有潜力的。自2005年6月完善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到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对动画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专业硬件设施、生源和就业率。但是,也仍然存在着部分问题,比如师资力量薄弱、三维动画设备空置以及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等现象。
(一)师资力量薄弱,书籍较少
三维动画是一个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多数本科院校由于名额编制的限制,师资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偏向于基础理论和艺术修养的人才。在选用教材上,也大多是些三维基础操作的书籍,很少有结合三维动画流程制作从理论到实践做详细介绍的优秀教材。
(二)课程设置有问题
因为三维动画方面的书籍较少,师资力量薄弱,所以很多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上都偏向于基础理论和艺术修养的课程,三维动画教学课程较少,而且各大高校由于人才编制等原因,能够担任三维动画主干课程教学方面的教师人数较少,导致课程设置头轻脚重。
(三)三维动画设备空置
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配置了良好的硬件设备,但是很多是以动画的名义申报经费引进设备,但却把设备配套给了其他专业使用,这样就使得动画专业所需要的设备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力量薄弱,高校与外界企业没有实质性的合作。所以,往往会导致一些昂贵的设备诸如动态捕捉仪、渲染集群等出现闲置,浪费了资源。
(四)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校培养的三维动画人才欠缺对三维技术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三维动画作品的创作,要求创作者不单纯是一个美术设计人才和技术人才,同时还要熟悉市场。例如作者最初设计角色造型的时候,不仅要赋予它们性格、生命和情感,还要了解和熟悉动画衍生产品的玩具、文具等日常用品能否占领市场。此外,目前我国现有的数字艺术培养机构定位不准,培养的都是以低端制作人员和高端理论研究人员为主,人才结构失衡。而“在三维动画创作发达的国家,高境界的三维动画人才绝对是那种能把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同时拥有技术和艺术学位。相比之下,国内人才的发展就显得不够全面”,[1]往往只偏向一边,有的只掌握一些通用的工具和长时间所积累的一些对应经验,而缺乏更高层次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整合能力。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在师资、课程设置、设备空置和人才这些上面都存在了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解决的是师资和校企合作。而要引进师资,就必须要健全激励机制。所以,笔者提出三点改革意见:一是健全激励机制;二是加强校企合作;三是向国外和企业寻求师资力量。
(一)健全激励机制
双因素理论是赫茨伯格提出的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如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本身带有挑战性,工作的成绩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如公司的政策、行政管理、监督、工作条件、薪水、地位、安全以及各种人事关系的处理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2]
对于我们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改革解决师资问题而言,我们要根据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区别设置健全我们的激励机制,吸引并且留住这些三维动画的人才。而不是一味的以高薪或者福利等传统的激励手段。
(二)加强校企合作,解决设备设施空置问题
设备设施空置,除了师资方面的原因,还有缺少校企合作项目这一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的动画教育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校企合作。业内人士认为在这一方面做的比较典型的就是德国,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处理得比较好。我们国家近几年也有所好转,认识到校企合作能够促进行业的发展,但是和国外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一段差距。虽然现在也有部分院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了相应的合作,但是并不能进入到深层次,因为企业是以生产为目的,而学校是以教学为宗旨的,所以两者的结合在一定层面上还存在着冲突。
原因一:信息技术的普及。特别是云端和手机端配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环境,时代的变化使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原因二:个性教育的需求。早在古代孔子就曾提出过这一理念,但因大班化教学的限制未能实现,而目前出现的小班制则适合教师借助技术实施个性教育。
原因三: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促成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人们称现在的教育为“一对一”: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终端进行学习。一对一信息化环境对教育带来很大影响,包括教育资源变化、课堂变化、课程变化、教学评价变化以及教学方式变化。
回顾国内学校计算机普及情况(图1),可以看出,技术环境的变化引起学习方式的变化,又引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变化。其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关键词: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2011年,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在一次会议上提出,翻转课堂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堂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堂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在此背景下,我国很多学校开始了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学习,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新绛中学、聚奎中学、昌乐一中等。在此过程中归纳出先学后教、自主学习等概念,由此带来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翻转课堂的目的是在技术的支持下使所有学习者都能得到适合的教育。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翻转课堂若没有技术支撑是不能完成的。
二、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行动
传统课堂是先教后学,教学结构分为课堂内与课堂外,课堂内完成知识传递,课堂外完成知识消化。教学流程是课堂内进行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布置作业;课堂外进行课堂练习。而翻转课堂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把过去教师上课知识传递的部分迁移到课前,让学生在课外预习,预习完回到课堂研讨,不懂的问题首先由小组内同学帮助,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来辅导,过去课堂上主要是知识讲解,现在是做练习,教师过去是讲课,现在是个性化点拨。这种方式为先学后教。
但学生在知识预习时怎样把过去老师课上讲授的关键点能够学到呢?这就需要一个支架。老师们可以参考可汗的方式设计开发微课程,然后传到学生的学习终端(平板或手机),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需要指出的是,这部分工作是替代教师课堂传递的部分,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需要教师帮助才能学会的;如果学生自己看教材就可以掌握的知识,就不需要微课程。
鉴于我们学校教育的国情,广州一教师将美国的翻转课堂课内、课外结构改为AB型教学结构。A课堂是老师在课堂上辅导学生练习(就是今天我们在昌乐一中看到的第二节课),B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根据不同学科进行AB课堂教学方式组合,如AB、AB、BBA 、AAB、BABA等多种方式。这种做法将我们对微课程的认识深化到新的高度。
从翻转课堂到微课程教学法的演进说明什么呢?微课程教学法是指学生利用个人信息终端,将数字化的微内容作为替代教师课堂上面对面讲授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其中有两个关键词:个人信息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等)、微内容(例如微视频、PPT、Prezi等)。
有了微课程教学法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AB型教学。微课程在教学中的意义是它把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一种教学策略落到实处,可以与其他教学策略和教学元素配合使用,但特别适合翻转课堂这种方式。它把教师施教活动以数字化载体记录下来,可以再现教师施教活动过程,将教师个性化、知情意的部分记录下来,使其数字化、具有可重用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异步学习、泛在学习等。
今天上午我们在昌乐一中看到的课程改革是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化行动的一个典型案例,值得我们仔细地研究和学习。那么,我们来看下昌乐一中的AB型教学管理体系,他们将AB型教学法换成“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我建议将“训练展示课”改为“研讨理解课”,以更好地与“自学质疑课”相对应。昌乐一中在保证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课时的前提下,将下午、晚自习、早自读改为“自学质疑课”,自学质疑课对应第二天上午的“训练展示课”(两课1:1)。整个课程表照此设置,以前的正课减少了,自习增多。
昌乐一中通过翻转课堂逐步完善课型,实现微课突破和规模推进,引起山东省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昌乐一中翻转课堂成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领导重视;骨干教师的参与;设备的配置;有教改成果作为基础。
微课程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教与学方式的结构型变化; 二是高质量的微课程。从“翻转课堂”到“微课程教学法”,这种发展历史反映了它更加适合中国的教育现状,克服了机械照搬国外翻转课堂模式的局限性,从单一的“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到丰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从关注课堂教学的时间流程安排到关注适合的教学策略设计,是教师在翻转课堂中认识的深化。这次我们在昌乐一中看到了在校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翻转课堂实验取得的成绩。
三、 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法的发展
1. 微课程设计
目前,微课程的设计处于尝试阶段,未来趋势是系列化的和教材配套的,进一步发展为移动-云端能够支持的,并且是跨系统的;微课程视频要增加互动性(嵌入学生自控参数,必要的交互式练习等);增加知识管理系统(笔记、标注、云端共享);增加学习分析系统(大数据分析,实时反馈);还有一个发展趋势是将由出版社和教材制定部门配合共同来做。出版社制作的同一个模式的微课程资源不会适合所有地区情况,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此基础上微调,从而更加适合个性化的需求。而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机构或学校应建立一个平台实现共享。
2. 微课程教学策略发展变化
按照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教学策略包括掌握学习法、发现学习法,PBL基于项目教学法和创客教学法。掌握学习法要求学生完全掌握每个知识点,这在教学中是很难做到的。现在的课堂教学是按学科进行的,但对于交叉学科来说,这种教学法是有缺陷的,因此国外创建了基于项目的教学法,如英特尔的“一对一”项目。
课堂教学的社会化转型,有几个典型的特点:一是创造:从完成个体作业(评价),到创建应用作品;二是混成:从独立完成作品(白手起家),到“再设计”创作; 三是社会:从个体学习和使用工具,到小组协作,互动参与,社区文化;四是集体智慧:从个体认知,到集体认知,集体智慧形成。
发现学习法是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和昌乐一中开展“自学质疑课”的理念是相通的。新时代要求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下一代公民,因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可以在翻转课堂课前预习阶段提出质疑,在课中,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小组同伴可以相互提问;课后总结反思。
在这给大家推荐一个基于发现学习的支架KWL表,它实际上是把学生的思维过程、探究过程、质疑过程用表格的方式,也称为支架的方式记录下来实现可视化与分享交流。后来我们进一步将其发展为新KWL表,第一是“我知道什么”,如昌乐一中生物课上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第二是“我想知道什么”,就是课堂上看老师的微课程,通过讨论以表格的形式将质疑的地方写出来,第三步,将学到的知识归纳出来;最后将“我是如何学习”上升到方法论。利用新KWL表根据学科改造,将学生的学习有序化、程序化、规范化。同样课堂上的提问也很重要,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
未来的发展是基于应用软件(APPs)的教学 ,包括四大系统:苹果APP应用、安卓APP应用 、谷歌APP应用、微软APP应用 ,每个系统都有上万的教学软件。GeoGebra等新兴技术为我们未来的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资源。遗憾的是在昌乐一中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应用,希望今后进一步努力。
创客教学法有5个环节:一是创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精神; 二是设计:学生把创意转化为具体项目的设计; 三是动手制作:学习和使用工具,到小组协作,将设计制作成产品; 四是分享:从个体认知到集体认知、集体智慧形成; 五是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比如,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转型包括以下几方面:行为习惯:从关注知识技能的教学,到关注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学科思想方法:从完成学业,提高成绩,到更关注掌握思想方法; 身心发展:从重视学习课本知识,到重视身心全面发展; 兴趣特长:从关注掌握学习成绩,到重视发现潜能。这种评价叫绿色评价。对此,教育部已出台相关评价指标。今后我们可以参考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来设计微课程、教学方法和组织策略。根据不同的学习环境,学科特点,学习者特点,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策略,将各种教学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合的教育,即混合式学习。
3. 教学结构和体制的变化
可汗在《 The One World Schoolhouse》中提出希望每个班级配备多名教师,用以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兴趣;希望推出更可靠的评估体系取缔字母评分制;希望让不同年龄的学生协作学习;希望学习随处发生,取消“寒暑假”制度。在可汗的理想中,我们现在进行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电子书包、翻转课堂就有了不同的含义:每个学生自带设备,全世界是一个教室,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课表,每个学生有一套设备,全世界只需要一个教师。如此一来,未来的教学评价也要发生变化,如从内容标准转向能力标准,学分制管理和个性化编班等。
[作者简介]唐闪光(1972- ),男,湖南安仁人,湖南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和旅游经济开发;胡建英(1972- ),女,湖南嘉禾人,湖南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湖南 郴州 423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36-02
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学要求突出职业技能的特点。要使教学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高职教育的理念,其次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确保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确保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本文以课程“旅游资源赏析与开发”课程为实例,论述高职教育中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具体实施过程。
“旅游资源赏析与开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在课程体系中有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而本课程的学习又将要为后续课程“导游基础”“旅游美学”“现场导游”等专业课程做准备。“旅游资源赏析与开发”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认识、赏析、描述各种旅游资源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评估旅游资源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开发旅游资源的能力。要实现这些培养目标,就要对课程进行有效的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改革措施。
一、课程教学设计
1.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第一,课程的职业能力需求分析。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主要有两个目标就业方向,即旅行社方向和景区方向。相应的职业岗位有:旅行社导游,旅行社经营人员(市场营销、广告宣传、线路开发等),旅行社管理人员(门面工作人员、部门经理、经理助理等),景点定点导游,景区经营人员(市场营销、广告宣传、景点推介、出入口业务),景区管理人员(部门经理、景区工作人员)等。这些职业岗位都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的形成是由众多的专业课程来完成的。旅行社导游、景点定点导游的一个基本职业能力是能带领旅游者对旅游资源进行鉴赏,这就要求旅行社导游、景点定点导游具备以下能力: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能够辨析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能够鉴赏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能够描述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和特色。而线路开发、景点推介、景区管理人员则不仅要具备鉴赏旅游资源的能力,还要具备基本的调查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及其在调查与评价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初步能力。“旅游资源赏析与开发”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从专业角度识别各种旅游资源,进而对旅游资源进行赏析,在赏析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简单设计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和方法,能够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序进行初步的设计。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开设“旅游资源赏析与开发”课程能够培养学生从事旅行社导游、景点定点导游、线路开发、景点推介、景区开发与管理等职业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
第二,课程总体能力目标。根据课程的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的总体能力目标。“旅游资源赏析与开发”课程的总体能力目标首先是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认识、辨析各种旅游资源,并能描述它们的主要特色,为今后从事旅行社导游、景点定点导游等工作打下基础;其次是使学生能够简单设计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和方法,能够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序进行初步的设计,为学生将来从事线路开发、景点推介、景区管理与开发等工作打下基础。
第三,课程具体目标。为了实现课程的总体能力目标,我们对总体能力目标进行一步步的分解,以确保总体能力目标的实现。根据“旅游资源赏析与开发”课程的总体能力目标,我们确定了6项具体的能力目标和14项知识目标,其中6项具体能力目标又划分出17项从属能力目标。如第一项能力目标是能够认识旅游资源,并能对其进行分类,具体而言就是要具备以下三种能力:能够分辩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区别;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能够对具体的旅游景观进行旅游资源归类。职业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一一对应,形成需求与支撑的对应关系,共同构成了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涵盖和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根据对课程的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和职业能力目标的需要,我们重组教学内容,确定了6个能力模块:旅游资源的认识与分类、自然旅游资源辨析、人文旅游资源辨析、旅游资源鉴赏、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综合能力训练。这6个教学模块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进行编排,各自与具体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相对应,各项职业能力、知识目标相互衔接,构成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