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30 02:37: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趣味化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其他教学方式与趣味教学法的结合应用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教学方法的单一应用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在化学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也应注重于其他教学方式的结合.
2.1提问的技巧性、趣味性确保了提问的有效性
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水平,趣味教学结合提问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中,将提问与有趣的实验结合起来,将燃烧旺盛的木条伸入一个集气瓶中,木条会逐渐熄灭,当木条只剩一点小火星时,拿出来并提问:木条会在集气瓶中熄灭吗?由于学生看到先前的实验,很多学生会认为木条熄灭,教师拿着带火星的木条放到另一个集气瓶中,木条会恢复燃烧.有的同学就会联想到先前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很快的猜到第二个集气瓶中的是氧气,第一个集气瓶与氧气相似,那也应是一种气体了.有的同学回想:原来老师并不是放在第一次用的集气瓶中,那第一次的集气瓶中装的是什么气体呢?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探究、理解,掌握的也会更为牢固.
2.2将趣味教学法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而生活又给学生提供了知识实践的机会,结合实践进行化学教学,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学“自然界的水”时,学生平常生活中接触的水相当丰富,如矿物质水、自来水、蒸馏水、冰块、污水等,水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水的不同形态、软水与硬水的区别、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等.此外,在教学中向学生讲授(有条件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水相关的新闻)一些污水处理的最新科技,如将“污水”变成“饮用水”,让学生客观地看待高科技对人类世界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3将化学教学与其他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在学习“奇妙的二氧化碳”时,将二氧化碳学习与消防教育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灭火作用.
3.趣味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
趣味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广泛地应用趣味教学方法外,应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首先,学生发现化学趣味性的时候,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探索的方法,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指路人,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远比逼迫和强制学生学习更有效果.其次,初中学生思想逐渐的成熟,他们渴望和“大人”沟通、被“大人”认可,化学教学过程中,重视与学生的相互交流,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方向,采取更切合学生思维模式的教学策略,对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极为有用.再次,在趣味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要把握好兴趣启发、引导的“度”,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化学学习观念,增长其化学学习能力,使其在化学学习、研究的道路上更加轻松自如、有所作为.
二、依据学生的特点,适当控制教学进度和深度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经验、能力不足。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控制和掌握好教学进度和深度,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明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和教学。对于课本中的内容,教师应该注意尽量不要进行深化和延展,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和负担,影响教学效果。
三、趣味化教学
小学生年纪偏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在学习中,往往是心理因素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意学习、主动学习。假如数学课堂教学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注意力就不集中。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新颖的趣味化教学方式,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举例来说,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家的物品进行长和宽的丈量,然后让学生将数据带到课堂上,计算出相应的面积。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能够获得数学知识,并将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7-0250-06
江玉琴(1975-),女,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文化理论。(广东深圳 518060)
本文系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全球化时代消费文化的本土意识建构与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Dl0YWW03)的阶段性成果。
大众文化作为工业社会的产物,它的批量生产与大规模消费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基本现象。随着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和消费业的中心,美国大众文化也由此成为全球传播最为广泛的消费文化模式。但美国大众文化在其他民族国家的传播与消费,也引发了人们对大众文化本土化问题的关注,产生出文化民族性的诉求。如何在美国大众文化的侵袭下保持民族文化的本土特点和生命力是很多学者致力于探讨的问题。本文力图分析伯明翰学派先驱F.R.利维斯在批判大众文化后提出的民族文化发展模式,为全球本土化的民族诉求寻找一种可能的途径。英国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产生了对美国大众文化的抵制,并千方百计寻求民族文化的资源。以F.R.利维斯为首的一批英国文化批评家在20世纪展开了大量的大众文化研究,探讨了全球化大众文化生产与传播下的英国本土文化的发展趋势,这使得我们在审视全球化与本土化、工业生产与民族性等问题上,由此可以获得启发,认识清楚大众文化的特性,认真思考全球化大众文化中民族文化的发展路径。
一、全球化时代的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个发展的概念,它经常被人与通俗文化、流行文化等概念交缠在一起。
大众文化概念最早是与人们对工业社会的批判结合在一起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将大众文化与“文化工业”相提并论,认为大众文化工业把社会的个人塑造成无个性的群体一分子,“整个文化工业把人类塑造成能够在每个产品中都可以进行不断再生产的类型”。由此来批判资本主义大众文化对人的物化与异化。大众文化使人们的个性成为一种虚幻,并以此为资本家进行有效控制民众的一种方法。相对于法兰克福的大众文化批判,其他的学者更关注文化概念的梳理,试图以此勾勒出大众文化的特点。美国批评家麦克唐纳认为: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西方文化已经形成了两种文化:即传统文化(高雅文化)和市场成批量生产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发展出它的新媒介,如收音机、电影、漫画书、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和电视。因此,大众文化有时也被称为“通俗文化”,它的标志就是大批量消费。大众文化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政治民主和大众教育打破了古老的上层社会对文化的垄断。企业建立了获益的市场以迎合新近觉醒大众的文化需要,而技术的先进性使得书籍、期刊、图画、音乐和家具的廉价生产成为可能,有足够的产量来满足市场的需要。现代技术创造出新媒体如电影、电视等适宜于大众生产与分配的产品。这种现象在现代是非常特殊的,而且完全不同于以往人们所知的艺术或文化。因此,可以这么说,大众文化的产生的确成为高雅文化发展的一个毒癌。
很显然,在这个意义上,麦克唐纳与法兰克福学派观点一致,都认为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大众文化具有独特的民间意义。但麦克唐纳发现,大众文化与民间技艺的差异性多过相似性。因为民间技艺产生于人们的自发、自动的表达,是人们自我的表现,并不受益于高雅文化,而是满足自我的需要,而大众文化则主要由商人雇佣的技术师来创造的,往往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人们参与这个过程只是限于买或者不买。因此,大众文化剥削了大众的文化需要以获得利润或维持他们的阶级统治。大众文化特性反映了资本主义成为一个剥削的阶级社会,而不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
另一位美国文化批评家约翰·菲斯克则恰好持相反观点,他认为:“大众文化是由居于从属地位的人们为了从那些资源中获取自己的利益而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这些资源也为支配者的经济利益服务。大众文化是从内部和底层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像大众文化理论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从外部和上层强加的。在社会控制之外始终存在着大众文化的某种因素,它避开了或对抗着霸权力量。大众文化始终是一种关于冲突的文化,它总是关涉到生产社会意义的斗争,这些意义是有利于从属者的,并非主流意识形态所喜欢的那种,这场斗争的胜利,无论如何地转瞬即逝或受到限制,总能创造出大众的快乐,因为大众的快乐始终是社会性的和政治性的。”菲斯特摒弃了法兰克福学派所认为的资本主义对大众的精神文化掠夺,他借用文化霸权的观念,将大众文化看作了底层人们针对主流社会的一种有意识的文化抗争。
基因于人们对大众文化的不同理解,英国学者斯托雷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归纳,认为至少可以列出它的六种不同定义:众文化是为许多人所广泛喜欢的文化;大众文化是在确定了高雅文化之后剩余的文化;大众文化是具有商业文化色彩的、以缺乏辨别力的消费者大众为对象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人民为人民的文化;大众文化是社会中从属群体的抵抗力与统治群体的整合力之间相互斗争的场所;大众文化是后现代意义上的消融了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界限的文化。这种综合性地笼括,反而给我们的大众文化理解带来了难度。
本文认为:本文所述及的大众文化是指工业社会批量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它具有浓厚的商业意识,凭借新媒介传播与发展,具有广阔的消费民众基础,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推动社会同质性地发展,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文化影响力。大众文化在消费社会中将整个世界联结在一起。
二、F.R.利维斯的大众文化批判
F.R.利维斯是英国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化批评家,不仅被称为文学批评剑桥学派的代表,而且因他以《细察》为阵地发表自己的文学文化批评观点为英国的文学批评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文化批评主张被称为“利维斯主义”,后来发展成为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的一个理论基础。利维斯因其文化批评在之后20世纪中期崛起的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具有先锋意义,被人看做是文化研究中文化主义传统的一个先声,利维斯的观点也藉此成为人们研究英国文化研究的一个方面。利维斯及其同仁在英语学科基础上发展的特殊主张,甚至启发英国者佩里·安德森来形成他对英国民族知识分子文化结构极具影响力的解读。雷蒙德·威廉斯曾高度赞扬了利维斯对当代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作出的贡献,同时也指出利维斯对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精英态度的顽强执著。“(利维斯)学派的联结模式被人们认真地广泛地解读为一种对谁处于局内和谁处于局外所抱有的基本的先入之见,在这方面,当然也包括其消极的方面,他们始终保持并强调他们本阶级的作风。”
本文认为:我们较少在民族文化领域和民族性的建构方面认真理解利维斯文化批评。利维斯的精英意识与他的民族意识是与他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密不可分的。
利维斯对20世纪的大众文化极尽批评之能事,认为正是工业文明生产下的大众文化破坏了传统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文化传统的毁灭。在他的《大众文明与少数人的文化》中,他预示了“工业主义”及它对社会与文化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同时,他也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文化”概念。在他看来,马修·阿诺德理解的文化,是源自对完美的热爱,文化即对完美的追寻,文化可以教化所有人,使知识富有人情,成为美好与光明的真正源泉,并通过对于古希腊精神和古希伯来精神的传承而获得。利维斯的文化秉承这一精英意识,提出文学作为创造性的形式,在大众文化话语出现的时期越来越被归属于少数人所拥有。同时,少数精英分子承载着文化传统,“人类最高雅经验属于少数人,正是这些少数人把文化传统中最细微最易遗失的内容保留下来。而且他们还规范了一个时代高雅生活的内在标准,比较高雅与通俗生活之间的价值感,确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判断中心的位置”。
在对“文化”概念做出相应界定的同时,利维斯将批判的利剑直指机器文明,因为正是机器文明导致了批量化和标准化的大众文化的生产。基于这一考虑,利维斯根本否定科学文化的存在,这也是他与C.P.斯诺产生关于“两种文化”争辩的原因。1959年,C.P.斯诺出版小册子《两种文化》中提出:当前社会存在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和文学文化,这两种文化的传播者,分别为科学家和文学知识分子,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斯诺强调,科学文化也是一种文化,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尽管不同领域的科学家间未必总是互相完全了解,但他们却具有共同的态度、共同的行为标准和模式、共同的方法和设想。斯诺也提醒世人,传统文化和科学文化的对立会造成实践上、智力上和创造性上的损失。他指出:科学文化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忽略固然不对,但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则更加自负,因此,他批判传统文化支持者的这种态度,“传统文化被他们看做是整个文化,好像根本就不存在自然秩序。好像探索自然秩序无论就其本身的价值或者就其结果来说都毫无意义”。而且,传统文化教养下的很多人对科学家的无知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斯诺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沟通传统文化和科学文化。
斯诺的“两种文化”观遭到了利维斯的极大反感和批判。利维斯坚决反对斯诺“两种文化”的提法,坚称只有一种文化,那就是文化传统。很显然,争辩的双方都认识到焦点在于对“文化”一词的解释上。斯诺自认为“文化”的本质应该是那些表征人性的本质和才能的和谐发展。那么,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以及对思维的符号系统的运用,正是最珍贵、最人性的两种人类本性。而且结合人类学发展中的文化概念,自然科学文化当然位列其中。但利维斯则完全反对这种观点。他指出,《两种文化》完全缺乏知识的区分,从内容上说,斯诺并没有表达出他对于文化的理解。斯诺被他的同代人剥夺了深刻性,展示的不过是一种信息。他使用这个词不过是显示出他缺乏智性,不过是反映了人们面对思想的空乏。如果要像斯诺所说,非要将两种“文化”连在一起,那么,斯诺需要论述将两种文化连接起来的可能的、必要的模式。因此,利维斯讽刺斯诺,认为斯诺不过是一个科学家,他可以证明他知道科学,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了解小说,而且在《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里他也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
本文认为:在针对文明与文化的论辩中,实际也是利维斯的文化观念的基本部分。利维斯并不否定科学和科学成就的存在,但他反对的是将专业知识作为指导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所以,利维斯强调,科学的唯一特征就是表现知识。但大学的职责并不只是传播知识,更应该是培养人文意识,成为培养人们洞察力、判断力和责任心的地方。所以,大学不应该是一个专家云集的地方,而应该是人文主义者的聚集地。基于对科学的精神领导力量的否定,利维斯极力批判斯诺的科学文化立场。这也是他否定工业文明的基础。因为工业文明创造了大众生产与大众文化。1930年,利维斯将这个称作为大众文明,在他晚期则称作为技术的本雅明社会。利维斯将本雅明态度看做是导致了这种简单的呈退步状态的人类价值概念。利维斯在《并非我的剑》中分析说:“美国环境是现代文明的环境……一方面具有巨大的文明的技术复杂性,一种仅仅回答合作的效率性就可以处理的复杂性,也就是知识、理解力和愿望的合作集中。另一方面,社会和文化的分解伴随着非人性的复杂机器的发展,这正在毁灭原本在劳动中应该得到控制的东西。正如社会,在这样复杂机械化中,已经产生了意识进步的不可能性,产生了合作和控制的权力,这已经失去了智能记忆和道德目的。”显然,利维斯认为,本雅明以一种过度的理性尝试去衡量、平均和量化社会,这弱化了人类的价值。
基于对英国文化发展的关注,利维斯强烈提出现代社会对技术理性的限制,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由上不难看出,利维斯反对现代文明及其产物大众文化,他极力要挽救现代文明对当代文化产生的破坏作用,因此把希望寄托在少数人创造的经典文学的作用上,以望承载着伟大传统的经典文学能够力挽狂澜,在大众文化淹没的世界上保留人类精神的连续性。
三、F.R.利维斯的民族文化建构
霍米·巴巴曾指出:“民族,与叙事一样,在时间神话中丧失了它们的起源,仅在思想的视野中还能完全认识到民族的存在。这样一种民族的形象,抑或叙事,几乎不可能是浪漫的和过度隐喻的,但正是这些政治思想和文学语言的传统使得民族能在西方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历史观念而出现。”显然,在严肃思考如何解决大众生产与大众文化产生的社会文化灾难时,利维斯将希望寄托在文学作品上,认为只有文学艺术才是维持人类社会连续性的关键,人类只有保持文化连续性,才可能实现在科学和技术日益统治的社会里保留和发展人类目标和价值的完整感,利维斯所强调的传统文学与文化的培育,正是一种民族文化建构。利维斯的这种民族文化价值的维护,得到了弗朗西斯·穆赫恩的肯定,在面对要阅读什么,应该怎样阅读文学以及为什么阅读时,他认为英国的答案是:“英国文学批评主要是由F.R.利维斯和Q.D.利维斯夫妇呈现的”。
(一)传统社会的遗产梳理:英语语言和有机共同体
利维斯尤其钟爱17世纪的英国社会。在对17世纪文化的梳理中,他强调了在这个时期英国民族语言、英国有机共同体的构成。这也是他所认为的精英文化的基础。
利维斯认为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没有最优美习俗存活的微妙性,传统就死亡了”。文化、传统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我们文化的核心是语言,我们拥有从某种意义上说仍然鲜活的我们的语言传统。语言不只是词语的事务,或者说他们比他们看起来的意思表现的更多。”在利维斯看来,演讲作为语言的一种运用,就是从词语上将我们的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因此,即使传统的家庭和社团解散了,但只要演讲的语言仍然存在,就意味着传统的保留与延续。对于文化而言,英语语言文学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保持这些连续性,让文学鲜活地保留语言的民族功能。
利维斯论述语言和传统的关系的观点集中在他的《怎样教阅读》一书中。利维斯认为语言与文学传统相关,必须把语言看做是一种特殊文化传统的表达:“一种给定的文学传统并不是纯粹的,正如它是出生的地理偶然性的,与一种给定的语言相关:这种关系可以看做是彼此之间的两者。语言不仅是一种倾向文学传统的类比而且是属于语言的发展。”但文化传统的价值在现代社会必须通过大学来实现。在《教育和大学》中,利维斯提出“大学应该为人认识到它的文化传统的象征,文学传统仍然被认为是一种直接的力量,代表了比现代文明更加古老的智慧”。利维斯强调:“大学正如我所预想的,并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他是对当前极端快进的文明需要的答案。需要找到一个办法来拯救文化连续性,连续合作的更新保持思想洞察力、判断、责任心和精神意识鲜活的传统,对变化和引导的权威性作出反应。”很显然,只有在大学教育中秉持文学教育的宗旨,文化传统的连续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利维斯的民族文化是深深扎根于17世纪的社会环境中。既然利维斯认为他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文化日益衰退的时代,所以,只有建构17世纪的完美社会才可能与现在的时代进行对抗。利维斯如此钟情17世纪的社会与环境的原因在于他对17世纪的伟大文学成就的肯定。17世纪产生了莎士比亚和班原两位伟大的文学家,这个时代也是英国生活中最充满文化活力的时代。因此,利维斯审视了产生伟大文学家的社会环境,认为这恰恰是20世纪的英国所缺乏的,所以需要大力强调的精英文化的传承。而莎士比亚与班原的成功在于他们所处的环境。首先,莎士比亚的剧院和观众为莎士比亚创造他的天才语言和实践提供了环境。“剧院取决于场地与受欢迎度保证了莎士比亚会使用他的‘天才语言’——他成为了语言的天才。”而这个语言天才的产生是因为他所处身其中的社团文化。“他属于一个社团,这个社团使剧院吸引受过良好文化教育的与大众能同时欣赏的那种可能性。一个民族文化植根于这种土壤……英语习俗的力量与微妙性来源于农业生活方式。”因此,利维斯反复强调文化环境的重要性,认为莎士比亚的成就,是因为一个富饶的社会秩序、一个有机的社会的存在使其成为可能,在有机社会的基础上才能生长出英语语言的繁荣。这一点也对于理解这种利维斯崇尚的文化特性非常重要,因为他的观点的本质指向一种社会模式。
利维斯把17世纪的这样的社团成为是有机共同体。“这种有机关系不仅使这段时间的文学成为可能,而且整个社会层面都获得受益;它是总体文化活力的必要条件。”尽管利维斯并没有给我们拿出一个他关于社会模式的清晰的理解。但由莎士比亚所杰出表现的语言活力,宗教特性和大众文化与复杂文化之间的亲密关系显然是他深深仰慕的社会模式。
有机共同体是利维斯论述英国民族性的基础。利维斯曾对这样的有机共同体表示深切的惋惜。“我们已经失去的是富于活生生的文化的有组织的社团。民歌、民间舞蹈;民屋以及手工制品都是某种更多东西的表达和标记:那就是生活的艺术,生活的方式,有秩序有模式的社会艺术,相互关联的密码,有反应的调整,来源于永恒经验,走向自然环境和年轮韵律。”显然,利维斯强调一种乡间的生活方式,但他悲痛于失去了这种社团,社团演变成为了城市的和工业的生活。植根于这种土壤中的社会文化也发生改变。利维斯只是希望这种有机共同体能被新时代的人们记住,并将这种精神作为指引的目标。
(二)文学教育:传统的传承与民族的希望
传承文化传统是利维斯半个多世纪努力的事业。他发现只要人们拥有对文学批评功能重要性的认同,就可以达到他的伟大目标。批评的功能既不是社会分析,也不是诗学形式或文学理论,它主要担负着特殊的评判角色。他曾明确指出:成就莎士比亚的不仅是莎士比亚本人,还有受到良好教育的大众。“我仅要补充一点的是并不纯粹有莎士比亚,还有许多现代英语文学的创造者们在很多重要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英国拥有一个受过教育的阶级而且还拥有受过教育的大众。”所以,利维斯在洞察了文学传承文化传统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需要更多的人在通过大学的教育把这种文化精髓继承下去,那就是需要大学文学教育,只有大学教育和公众的受教育才能将文化传统薪火相传。R.P.壁兰发现:“(利维斯)认为文学批评的标准只有存在受教育的公众那里才会有有效的结果。”因此,利维斯极力在大学里建构当代品味,他通过文学批评微妙地把文学判断、价值判断清晰地贯入到大学教育中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挽救社会文化,才能把人类最伟大的传统继承下来。
利维斯一直认为在他的时代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技术的提高社会的革新,文学越来越担负起传播人类精神的重任,大学文学教育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他强调了大学在社会时代里的作用,并赋予大学新的意义。“真正的大学是文明世界的意识中心和人文使命中心,是文明的创造中心,没有它我们时代的意义和人文智慧所依凭的生动遗产就不可能继承下来。”他还说,大学不只是一个科学的中心和培育机构,也不只是一个技术机构,或者专家部门的合作,它实际是代表着社会必须做出持续努力(由合作指挥和完整人类责任的努力)的本能和机体,以此来保持认知的需要并提供记忆和成熟目地的文明。因此,他强调大学在一个国家的文化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认为大学的功能在过去常常以多种方式保留着富有生机的连续性,起着总的社会生活的功能。如果大学提供的资源不是为了努力集中和培育洞察力、连续性的目的,人类遗产就遗失了,人类将面对着比恐惧原子弹灾难更可怕的命运。“如果大学的思想不能在大学里为自身所理解,也不为人以激情所奋斗、为人所知,成为最终信仰,那么我们的世界大学在哪里才可能存在,谁才能待在大学里?”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启动创新思维,获得创新成果。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 、平等、相互尊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实施主体性教育,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主体性教育是关键。“主体性教育”旨在弘杨人的主体性,让受教育者自觉、主动、积极地参加学习和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推动主体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模式。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合作、质疑、分享,平时要注重一题多变的有意识的训练。例如,当老师讲“燃烧与缓慢氧化”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燃烧现象有那些认识和了解吗?”同学们发言后,对“燃烧”现象了解了很多。对燃烧能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但同时也会造成灾害。
那么,同学们想探讨“燃烧”的实质吗?你们想解决燃烧造成的有关理由吗?接下来老师就让学生按着自己想要解决的理由,自我选择学习方式,30分钟后老师听同学汇报学习过程和结果。有的同学看书理解燃烧;有的回忆氧气性质学习时,说明燃烧的条件;有的通过讨论合作的形式,研究设计“燃烧的条件”实验方案;有的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了“自燃”是缓慢氧化产生热量聚集引发的燃烧;有的同学通过组内的讨论及老师的交流,了解了防止自燃的策略。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学习策略,独立、地解决学习中的理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这样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深思理由,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潜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鼓励学生联想,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联想是思维的桥梁,历史上有不少创造和科学思维难题的解决都得益于联想。例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长期研究摸索苯分子结构的过程中,根据人类当时已掌握的有机化学知识很难对苯分子的结构作出合理的假设。直到有一天夜晚上打瞌睡时,在梦中眼前又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然一条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当他从梦中惊醒时由刚才的梦境产生联想提出了苯环结构的假说,并通过了实验证明了这一假设的正确性。
这一化学史上的趣闻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学会创新。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想像力,培养学生敢于提出理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大胆想、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启迪少压抑,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 ,在研究、探索中不断创新。
四、通过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化学是中学化学刚入门的学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向创新学习的转变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发现理由,意识到理由的存在呢?化学趣味实验可以以其独有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获得新知。如寻找简捷的实验室制O2策略。有的学生首先在KClO3加热分解的基础上选择Fe2O3、CuO等作催化剂制取O2,但此法与原法差别不大,谈不上简捷,也算不上创新。有的学生想到了用MnO2催化H2O2分解制O2,但反应剧烈,不易制约。
有的学生则想到氢气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若也可,岂不是简捷吗?于是同学们选择了反应物H2O2,并开始寻找合适催化剂的探索。学生试验了沙粒、铜片、铁片、锌片、铅片、锰片、土豆片、猪肝片、银的粉末等,他们发现铅片、锰片、土豆片、猪肝片、银的粉末对H2O2的分解均有良好的催化作用。通过有趣的探索性实验,学生知道了动物中有过氧化氢酶可能性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设计出了实验室制O2的简捷策略(即以Mn、Pt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这类趣味实验可使学生对某一化学知识及原理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其涉及的知识往往超越了学生现有的知识,从而达到培养成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
化学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重视“双基”的教学,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要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深思、解决现实生活及社会中存在的理由,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 。
选题要尽可能早些。选题早,早做准备,时间充分。
2.选题要考虑主、客观条件只有考虑主、客观条件,才能避己之短,用己所长,选择最利于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课题。比如,您想对"交感胺类药物"进行研究,如果您的生理学、药理学基础好,可从其应用方面选题,可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同样会有突破。如果你的化学及药物化学基础好,可从药物基因方面及配伍方面进行研究,通常药物的基本结构决定药物的作用,取代基因决定作用强度、副作用等。医学领域学科很多,不一一列举,但都可找到其突破口。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写出称心的论文来。
3.选题不要太特殊选题特殊,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写不出好论文的。尽量避开大而复杂的题目,选比较一般的题目。比如"胆囊收缩素一胰泌素"对某一方面的作用研究,这类题目有比较、有借鉴,写起来比较容易。
4.要摆脱单纯的爱好和趣味个人的爱好和趣味是选题的一个前题,但是,单纯地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也是不切实际的。比如你对分子生物学很感兴趣,也是目前医学界关注的问题,但就目前的实验条件及教学计划而暂时还很难写出如意的论文。当然有条件可从某个角度去研究。又如你对"爱滋病研究"很有兴趣,但目前国内你接触的都是第二手材料,孤立的去研究,是困难的。
5.选择突破口选题要找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可选择难度较小,而又带有普遍意义的题目,或者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如果有条件,突破口可以选择两门学科的交界处,进行科学的"边缘"研究。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各门课程都在同步与交叉学习,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好的连贯性,比如学习解剖知识较全面之后可以选择"某种外科术式改进探讨"。基础理论融会惯通之后,往往在临床内、外科交界处或其它相关学科交界处做文章容易突破,比如内科侧重于药物治疗,而外科是往往忽视的,"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治疗化疗致吐"研究成功即为内科药学与肿瘤科交界处研究成功的典型例子。钙离子拮抗剂的广泛应用亦然。就中医与西医而言,比如中药大黄多种作用,如你从化学分析角度去分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就是对中医的发展,容易重点突破,写出一定质量的论文。
搜集资料
题目选定之后,就要以题目为中心,作一些踏实的搜集资料工作。
1.选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目录制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目录是写论文的一个重要基础,制定这个目录时要和写论文有经验的前辈交谈,或经导师或教研室有经验的教师指点,也可以请与自己毕业论文题目相近的、论文写得好的毕业生介绍经验,交换意见。
制定搜集材料和目录,可以从现在的文献资料调查入手,既熟悉,又有兴趣。搜集材料的目录可按年代由近溯远,写上调查中得到的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文献检索,给作者搜集资料带来很大方便,但这种文献往往是二次文献,笔者建议在此基础上用追溯法查阅一次文献。
选题要尽可能早些。选题早,早做准备,时间充分。
2.选题要考虑主、客观条件 只有考虑主、客观条件,才能避己之短,用己所长,选择最利于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课题。比如,您想对"交感胺类药物"进行研究,如果您的生理学、药理学基础好,可从其应用方面选题,可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同样会有突破。如果你的化学及药物化学基础好,可从药物基因方面及配伍方面进行研究,通常药物的基本结构决定药物的作用,取代基因决定作用强度、副作用等。医学领域学科很多,不一一列举,但都可找到其突破口。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写出称心的论文来。
3.选题不要太特殊 选题特殊,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写不出好论文的。尽量避开大而复杂的题目,选比较一般的题目。比如"胆囊收缩素一胰泌素"对某一方面的作用研究,这类题目有比较、有借鉴,写起来比较容易。
4.要摆脱单纯的爱好和趣味 个人的爱好和趣味是选题的一个前题,但是,单纯地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也是不切实际的。比如你对分子生物学很感兴趣,也是目前医学界关注的问题,但就目前的实验条件及教学计划而暂时还很难写出如意的论文。当然有条件可从某个角度去研究。又如你对"爱滋病研究"很有兴趣,但目前 国内你接触的都是第二手材料,孤立的去研究,是困难的。
5.选择突破口 选题要找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可选择难度较小,而又带有普遍意义的题目,或者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如果有条件,突破口可以选择两门学科的交界处,进行科学的"边缘"研究。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各门课程都在同步与交叉学习,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好的连贯性,比如学习解剖知识较全面之后可以选择"某种外科术式改进探讨"。基础理论融会惯通之后,往往在临床内、外科交界处或其它相关学科交界处做文章容易突破,比如内科侧重于药物治疗,而外科是往往忽视的,"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治疗化疗致吐"研究成功即为内科药学与肿瘤科交界处研究成功的典型例子。钙离子拮抗剂的广泛应用亦然。就中医与西医而言,比如中药大黄多种作用,如你从化学分析角度去分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就是对中医的发展,容易重点突破,写出一定质量的论文。
搜集资料
题目选定之后,就要以题目为中心,作一些踏实的搜集资料工作。
1.选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目录 制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目录是写论文的一个重要基础,制定这个目录时要和写论文有经验的前辈交谈,或经导师或教研室有经验的教师指点,也可以请与自己毕业论文题目相近的、论文写得好的毕业生介绍经验,交换意见。
制定搜集材料和目录,可以从现在的文献资料调查入手,既熟悉,又有兴趣。搜集材料的目录可按年代由近溯远,写上调查中得到的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文献检索,给作者搜集资料带来很大方便,但这种文献往往是二次文献,笔者建议在此基础上用追溯法查阅一次文献。
2.摘录与选题有关材料 搜集材料,要多要全、没有遗漏,这是最理想的。但是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有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要围绕核心问题搜集主要材料,有用材料,把它记录下来,摘写出来,对次要材料,放在次要地位处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20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03
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生物、材料、医学、环境、土木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有机化学专业知识,如有机化学的发展历史,相关概念及理论、物质的合成和分离。一般,鉴于化学这门课程本身以化学实验为基础,故会开设有机化学实验。通过有机化学实验,学生可以将实验与理论课程相互联系且融会贯通,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与实践能力。
近年来,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关注教学知识能够通过教学过程直接传授给学生,忽视了教学中应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在保证量的前提下,让学生能够掌握好所学知识。此时,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趣味性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改善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生涩难懂的状况。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的原则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灵活的教学技巧、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激情等来最大限度地增加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把枯燥、难懂的课堂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1]。所以,如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采取不同的策略使课堂显得趣味横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应用多媒体,从视听角度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早已不再适用于现在的课堂教学,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各种多媒体软件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现实。通过教学课件,讲授的内容至少可以增加百分之三十左右,课件制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增加图片以及图标外,还可以穿插各种视频短片。关于环己烷的椅式构象的翻转过程中,学生难以从生涩的表述中理解构象的翻转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自己制作的构象翻转的小短片,使学生理解构象翻转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生涩的东西不再排斥,从而产生兴趣。
二、利用化学实验教学,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大多数人对化学的兴趣大部分来源于奇妙有趣的实验。从根本上来说,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因此在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利用化学实验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戚洪彬等人[2]在《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就指出化学实验的趣味化、生活化的重要性。
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充满趣味性的实验,可以带给学生无穷的惊奇和求知欲。作为一名化学专业的教师,应当穷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并且得到严密的实验结论。那么,教师如何设计实验,使得实验具有趣味性就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有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是一门渗透进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学科,也就是化学物质、化学现象以及化学变化无时无刻不在、无处不在。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些原则,设计实验。在实际的教学中,把这样一些生活中的物质带进化学实验室,并且设计成各式各样的趣味实验,比如,纸币为何点不着,猪肝中有酶存在吗、牛奶中掺了豆浆怎么检查等等这样一些实验。通过这些实验,既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有机化学学习的兴趣。
三、应用趣味教学方法,让课堂更富立体感
教学方法,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进行的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化难为易来理解理论和练习实践的活动途径,它是一种实现教学任务的方法和手段[3]。
教师可以根据化学专业的特色,收集以下各方面的材料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
第一,利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将有机化学中,种类繁多的化学名称、反应机理等进行比喻和拟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碳比喻为人,对于碳一般最多只能连接另外四个原子,学生可以记忆为人只有两只手和两只脚,另外一个人想要抓住他只能拉手或者是拉着脚。对于亲核反应机理来说,反应过程中需要越过能垒,这时,可以比喻为人翻大山,体质较弱的人由于缺少能量,翻不过大山,也就不能完成任务,即无法反应。
第二,适当引入成语、谜语,使课堂充满趣味。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现今流传的成语很多都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在课堂上适时运用成语,可以达到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如信口雌黄、饮鸩止渴、沙里淘金、百炼成钢和灵丹妙药等。故用“甘之如饴”来引入有机化学中关于糖类这一章,让学生了解祖先早有由粮食中制取糖类的技术。学生都有一定的求知欲,把化学知识转化为更具趣味性的谜语,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直型冷凝管,可以出这样的谜语“直直肠来有肚皮,肠内肠外不通气,肠外冷来,肠内热”,便可形象地刻画直型冷凝管。
第三,生活离不开化学,兴趣能够产生在于其贴近生活。由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化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的兴趣,最终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讲到研究“对映异构体”的重要性的时候,可以拓宽知识面,联系生活中常用的药物,如沙利度胺,存在一对对映异构体S与R构型,其R构型具有抑制反应活性,而S构型有致畸性,可以导致胎儿四肢短小甚至缺失,通过这些引入可以让学生对对映异构体的研究的重要性产生更多的兴趣和深刻的认识。
总之,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趣味教学的原则,可以打破“满堂灌”,生涩难懂难记忆的问题。从个人教学过程的例子出发,总结教学中的一些启发,希望能够给有机化学教学中的趣味教学原则的应用扩展提供一些参考。
[1] 马书云,王慧,吴方平,刘翠翠.自主趣味实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9):194-196.
[2] 戚洪彬,梁树平,姜浩.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J].实验技
术与管理,2011(10): 335-339.
[3] 韩维东.课堂趣味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Application of Interest-oriented Teaching in Organic Chemistry Class
WANG Qian-qian
1.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原则农业科技活动应选取与课堂教学有紧密联系的农业科技内容。如:初三学生学习了“化学肥料”后,可组织他们进行科学选肥,合理施肥的实验活动;高中学生学习了“环境保护”后,可进行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及防治的研究活动等。通过这些科技活动,不仅检验、印证、应用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同时还加深了对有关知识的理解,使书本知识与农业生产实际互相渗透、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2.符合年级特征原则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不同的知识技能基础。选择活动内容时必须注意这种差异。如:在初三学生进行的合理施肥的实验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高一学生进行研究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二年级进行水质快速分析及对农作物的影响的实验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年级进行农林产品的化学加工与利用研究,则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活动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理论知识的加深,尽量做到综合性强,统一性强,年级特征明显。
3.趣味性原则活动内容具有趣味性,才能适应青少年的好奇心强和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对他们才有吸引力。如:开展无土栽培、土壤与作物营养诊断、植物生长助长、化学除草等有趣的实验活动,会使学生对农业科技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4.创造性原则人才的价值在于创造,实施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创造性人才。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创造过程中,活动才有探索性和创造性,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使农业科技活动不成为学生的额外负担,而成为他们学好课堂知识的必要方法和重要途径,增强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技意识。
二、开展农业科技活动的形式
1.田间试验田间试验是农业科技活动的主要形式。它的进行应遵循试验的准确性、代表性和规律性的原则。它的实施主要包括制定试验计划、田间区划、种子准备、播种移栽、田间管理、观察记载、资料整理分析等步骤。田间试验时必须注意:①除了比较项目不同外,其它条件力求一致。②观察记载和取样必须及时、细致、准确。③对资料要认真地分析,找出符合规律的东西。④通过田间试验,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更重要的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9-0047-0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化学综合实践活动任务之一。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以探究性活动为载体,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认识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和社会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探讨能力,培养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创造意识及发展个性特长,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化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多种多样,我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是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活动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通过做“趣味化学”实验,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自身的特点,老师只有把实践与学生的思维联系起来,新知识才能在学生的实践中产生。老师讲述有关生活、社会与化学的联系话题,而后教师和学生配合变“化学魔术”。根据安全、简易、新奇和学生实际,选择“魔棒点灯”、“吹气生火”、“空瓶发烟”、“茶变墨水”、“滴水生烟”“烧不坏的手帕”、“水下蜡烛”等节目,变幻莫测的化学魔术不仅能使学生大开眼界,而且从师生的介绍中懂得了科学道理。学生亲自动手做趣味化学实验,如“彩色温度计的制作”、“水中花园”“喷雾作画”、“一触即发”、“自动长毛的鸭子”、“防火布”“大飞泡”等实验,形象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有引导学生做日常生活中的小制作和小化工产品。如自制肥皂、自制气水、除去衣服上的各种斑迹、配制去墨灵、冰箱除臭剂,粘蝇纸等。自制这些小产品,经济实用、简单易行,易激发学生的热情。
二、重视课外延伸,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过程。大大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活动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探究问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例如:
(1)开展“饮水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饮水与健康,水的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于大气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农药化肥污染,核泄露,管道腐蚀,自来水加氯、加沉淀剂等,使得人们对饮水的问题产生了困惑与恐慌。我们该到何处去寻找清澈、洁净能够而又健康的水?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采集水样,分组实验,分析讨论,撰写论文。
(2)开展“空气污染质量调查”。通过对大气的监测,演示讲解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使用大气采样器亲至现场采样,分析处理数据,得出当时空气的质量等级,进一步分析讨论,撰写环保论文。
(3)废电池的回收研究项目,通过网上浏览查找资料,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性能、价格、使用范围,分析各种电池的利弊,寻找新的能源以及回收废电池的意义。也可让学生有创意的提出废电池各部分的再利用方法,自主研究。教师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进行实验,要求操作严谨,观察仔细,记录详尽。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讨论,撰写成文。
三、利用化学科的特点,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创新意识
化学实验习题是学生运用已获取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独立设计、操作、记录、分析、推理,最终得出结论。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一种途径。为此我校设立了三。一活动室,即一个实验原理加上一个实验方案得到一个实验结论,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可以自行择题,设计实验,教师进行活动指导。例如在学习卤族元素时,布置学生一个实验习题:“探究氯水的成份”,首先要求学生课前设计实验方案,并简述方案的设计思想。然后,让学生交流设计方案和设计思想,并进行筛选,确定最佳方案,最后实施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在这一活动程中,学生实现了由已知信息加工变异出新颖信息,从而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实验技能得到提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四、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学习者来说充满疑问的情境,在趣味化学活动中,我注重设疑,把学生置于未知问题气氛中,如老师提出一个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又会提出新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动态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敢于展开自己的思想观点,开展热烈讨论,进而催生新的思想,探索新的知识。我在和学生的趣味化学活动中曾演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让每个同学都看到,得到的溶液是无色的。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过几分钟,让学生们看到了小烧杯A中装的溶液变成红色。
针对此现象我提问,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谁能用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解释。
学生对上述现象的看法不一,讨论十分热烈,提出如下几种假设:
1.A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B烧杯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慢慢溶解到烧杯A溶液中,使A溶液变成红色。
此时,我针对假设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1.用洁净烧杯C配好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2.另取两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B溶液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观察现象。
3.小心闻B烧杯的浓氨水,嗅到刺激性气味。取出浓氨水少量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
4.把B烧杯的浓氨水滴入C烧杯中,观察现象。
最后学生在讨论、交流基础上获得共识:
1.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3-004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3.017
初中在初三才开设化学课,在初中进入冲刺阶段时,迎来了化学的启蒙阶段。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给紧张的初三学子带来了惊喜,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随着必记知识的增加,有不少学生渐渐对化学失去了信心,同时失去的还有对化学的热爱――这或许是更加可怕的事情。在启蒙阶段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或许是比单纯的教他们知识更为重要的事情,所以,如何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对化学浓厚的兴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新课改明显加大了化学中实验探究的比重,要求教师一改以往“孜孜不倦”、“苦口婆心”的形象,转型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将主动权授予学生,这种转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而其实,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利用趣味形象的语言授课也是提高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效率的重要方法,对于教师个人风格的形成也大有益处。
一、趣味性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一堂有笑声、掌声的课至少说明该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会尽量寻找生动、趣味性强的语言来教学。表1中例举的是一些课堂实例。
二、利用趣味性语言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1. 课堂气氛变得更为活跃
从表1也可以看出,趣味性语言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有的还伴随学生对教师“崇拜”的掌声,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趁热打铁讲述重难点知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了无限快乐,不再认为学习是枯燥乏味的活动,而且事实证明,善于模仿老师的中学生在经历了不少趣味性语言的“洗礼”后,有了自己创造趣味性语言的冲动,在背记一些基础知识时、在理解一些不易掌握的难点时,不时能看到学生自己编辑的巧妙语言,谁又能说利用趣味性语言升华的化学知识没有增加化学之美呢?
3. 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初三是初中的冲刺阶段,如果学生在掌声中无法获得任何帮助,那这同样是一件失败的事情。为了将利用趣味性语言所产生的影响量化,笔者在两个成绩相当的班级同时展开了题目一样的小测验,小测验所涉及知识点在一个班级以普通的语言讲述(记为班级A),在另一个班级以趣味性语言引导(记为班级B),测验完成后,均对试卷进行了全批全改,其中A班为64人,收上来64份试卷,B班为62人,收到来61份试卷。通过统计平均分,A班比B班的平均分少了1.32分,而在以往的测验中,两个班级的化学成绩一直比较接近,甚至A班偶尔还会超过B班。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生动趣味的语言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体现了该教学方式无可置疑的实用性,这对于在题海中求分数的初中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帮助。
三、利用趣味性语言教学对教师的影响和要求
1. 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很多调查问卷中,学生都表示喜欢有个性、幽默风趣的教师,教师善于在课堂上使用趣味性语言,无疑有利于树立自身独特的风格,学生的认可和喜爱能增强教师的自信,本身也能加深教师对教学的热爱。笔者的上一届初三毕业生做了一个毕业留言册,学生们在纪念册中畅所欲言,其中不少学生提到了我在课堂上使用过的趣味性语言,也许若干年后他们会记不清这个教师的模样,但那些曾经让他们快乐过、曾经帮助过他们的言语,也许会一生刻在他们脑海中。这些来自于学生的记忆,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肯定,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变得生动、富有个性。
2. 推动教师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