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4:58: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志愿服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志愿者被定义为 “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有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活动的人”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是促进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之一,大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 结合自己的知识技能、资源和善心为他人、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性、非职业化的援助。在自觉、自愿基础上, 参与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使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锻炼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服务能力等整体素质,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克服自身的实践不足,能更好的激励青年深入基层锻炼,不断积累社会经验,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此次调查的直接目的是了解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力度,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丰富动员方式和手段提供决策参考,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志愿者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志愿服务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大学生则是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然而研究后不难发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如火如荼的展开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一、志愿服务组织制度不健全、没有高度的志愿服务组织规范
志愿服务管理组织不健全是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暴露的突出问题之一。对志愿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对志愿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建立一个规范化的服务流程非常有必要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专业性
某些组织招收志愿者的随意化使得志愿者整体质量下滑,志愿者未经培训就参加活动使得素质得不到提升。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存在功利性因素
在很多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多注重形式上,大搞形式主义,并且有些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只为获得志愿服务工时。这样在损害志愿者形象的同时,更影响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四、缺乏足够的物质基础和维权意识
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是制约大学生志愿者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况且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并不是廉价劳动力,不少占用志愿服务的活动屡见不鲜。
在诸多问题面前,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是非常必要的。长效机制,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长效机制必须随着时间、条件不断进步。其应坚持的原则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
为促成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体系,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规范化志愿服务流程,能极大提升志愿服务效率。尽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目的并不是求得某种回报,但作为一种褒奖,体现出社会对志愿者工作的支持和肯定;
二、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化培训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发展需要依靠一定数量的合格的志愿者,兼有完善的管理才能造就一支优秀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因此志愿服务组织对志愿者进行选拔培训非常有必要。对于一些需要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者要对报名者进行相应的选拔。
三、注重活动质量和效果,实事求是,减少甚至消除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浪费人力、物力,丧失了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意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者不应追求形式上的效应,而忽视内涵的深入,志愿服务精神不应受到扭曲。要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而非浮于形式或过于追求题材的实效性、轰动性,让志愿者真正能够在志愿服务中找到归属感和自豪感。
四、完善对志愿者的各项保障机制。
志愿者并不是“廉价劳动力”为志愿者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与基本补贴,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因此要通过加大义工宣传, 吸引社会各界对学生义工服务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使学生义工服务得到一定的物质和资金帮助, 使全社会形成做义工、支持义工的风气,形成有事大家关注、有难大家帮助的互助氛围, 从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五、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
为了确保青年志愿服务能够健康地可持续发展下去,就要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日渐成熟,以更新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培养时,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规律的认识,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切实提高指导实践的能力。
此外,高校应依靠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特色,创建品牌活动,服务内容要不断进行革新和补充。一部分学生表示学校提供的机会少,还没有碰到感兴趣的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应该用心发现学校、社会还需要什么,欠缺什么,用心去思考怎样去改变现状。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大学生不是评论者,更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我们应怀着一个崇高的理想去求实,怀着一个积极的心态去践行,服务社会,使身边的社会更美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而我们大学生的所作所为也体现了我们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我衷心地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志愿者活动的意见与建议。从而为志愿活动的改善提供数据支持与方法参考。希望我们当代大学生能积极通过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和谐社会建设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北京志愿者协会,编.志愿者你准备好了吗[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2]北京志愿者协会,编.志愿组织建设与管理[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3]冯艾.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
何谓志愿服务?综合各方意见,笔者认为: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出于自愿,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财富等贡献社会,不以获得物质报酬为目的而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提高公共事务效能为己任所从事的各项活动。由此可见,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大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大学生面向社区中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等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与便民利民服务。在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的规范这一大前提下,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也日益成长,但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建设的合作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服务领域的拓展与模式的创新方面无疑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性观察
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绝对主体,其构成与发展又有怎样的特性?与其他志愿服务的人群相比,大学生志愿者有怎样的优势与劣势?笔者拟从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其他各类群体的分别比较上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性做出观察。
1.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一般青年志愿服务。在此明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群体主要针对各类大学本科、专科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而一般青年志愿服务主要针对的主体是与大学生年龄相当、但已经在各行各业中从事相应工作的青年人。
首先,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更强的组织性。以四川大学为例,四川大学的志愿者工作以四川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要指导,在每个学院还设立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学院之内还有各个班级小分队等,组织体制较为完善;同时,学生社团也在志愿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般青年志愿服务则不然。其次,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有更强的时间灵活性。由于大学生志愿者尚在学习阶段,时间较为灵活,在志愿服务的开展上有较强的时间优势。一般青年由于工作的原因,在时间上较为僵化。此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专业化、智能化与多样化上较一般青年志愿服务也有很突出的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2.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生志愿服务。从群体特征来说,大学生群体与中小学生群体的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年龄差距、知识水平与专业化层级上的差距。大学生志愿者最突出的特点即专业化程度上。相比中小学时代的通才教育而言,大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专业化与专门化的明显特征。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能在社区志愿服务与社区建设中发挥不同的作用,综合而言则非常全面和专业。相比而言,由于中小学生的年龄、学习层次等限制,其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普遍较差。除此之外,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相比同样也有时间灵活性上的优势。
3.大学生志愿服务与部分NGO志愿服务。NGO即非政府组织。目前我国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活动的NGO在提供社区志愿服务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志愿者在NGO中也占有重要的比重,两者从本质上来说存在较大的重合。
诚然,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化、多样性强,但是这样的特点在NGO中同样存在。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来看,大学生群体流动性强,因此从长期上志愿者的更新频率较快。这既是优势,更是劣势。如果在志愿者队伍建设的“传、帮、带”中没能得以较好的处理与协调,大学生志愿服务出现断层的可能性很大。而NGO由于其组织的特性,在人员流动上具有更好的优越性;由于组织的存在是以志愿服务为全部意义,在人员管理与流动上具备更好的持续性与延展性。这保证了志愿服务在延续性上得到保证,而志愿服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也就更为可行。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必要性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青年志愿服务的主体。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究竟有何必要性?笔者试从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两个角度分别阐述。
1.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之于大学生志愿者。首先,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培养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的重要途径。“通过志愿活动,能够使独生子女融入到集体这样一个大家庭中,培养互帮互助、与人沟通、与人相处的能力,从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其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青年大学生奉献社会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与便民利民服务的过程中正是一种奉献社会的学习与践行。最后,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从目前社会的发展阶段来看,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涉及到人员的安排、组织的协调、团队的沟通等诸多环节。社区志愿服务的参与与组织,为大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在实现社区与志愿者的双向互动的同时为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2.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之于社区。首先,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帮助解决了社区建设中的许多难题。大学生在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等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与便民利民服务方面都做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大学生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本质上也是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过程。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就环保、科普等问题在社区中开展宣传与学习活动,在社区建设科学化的进程中,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大学生志愿者弥补了社区专业服务的空白。大学生的专业化志愿服务活动对于丰富社区志愿服务的类型,开创社区志愿服务的领域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学生充分利用了高校强大的学科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提高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与水平,对于社区来说是社区建设的重大提升。(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9级)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239-01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指大学生出于自己的志愿,以自己的知识、技能等向社会贡献,并且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而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为己任的社会活动[1]。近些年来,各个高校为了适应社会及时展的需要逐渐开展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积极鼓励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对推动经济社会的文化发展、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健康人格以及发展各类的社会保障事业都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各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地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在其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因此,把握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并采取相应对策对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实效也非常关键。
1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
1.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同度和支持度都不断提升。首先,政府作为志愿服务资金的主要来源,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同时也为志愿服务相关方面法律及法规而对制定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例如通过西部志愿服务活动等为大学生提供一定创业就业渠道。其次,社区也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积极地为大学生志愿者与服务对象间建立起纽带关系,使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得以很好的发挥。此外,社会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也起着通畅的宣传、沟通以及联络作用,同时也是向外界宣传志愿文化的有效渠道。
1.2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欠规范
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内部管理仍存在欠规范问题,体制也不够完善。且仍有很多高校也没有设立专门的社团指导、管理部门,大多数只是挂靠院校团委组织[2]。学校或院团委组织的一般事务比较繁忙,资金也比较有限,而社团在财力、物力等方面都需要较大的支持,因此很容易出现兼顾不全的状况。还存在校园内外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不能形成一致认识的问题,甚至还可能出现有不支持、不理解的情况;制度方面,相关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现实中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片面性”;另外,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奖励方式上,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适合的激励措施,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3]。
1.3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效性不够强
目前,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人数比较多,但很多志愿者普遍缺乏有效的公益知识和一定技能。组织的大多数志愿服务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一定的知识内涵,没有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不能达到提高大学生能力和进行教育的目的,最终导致志愿服务的实效性不够强。
2 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策
2.1 积极创立志愿服务共建基地
高校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最有利保障,应该积极与社区联系,协商建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开展长期、持续性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整合社区的优势资源[4]。通过共建基地的形式,可以根据社区情况,让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更贴近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对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都具有积极作用。
2.2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规范和奖励机制
各个高校一般都以大学生志愿者青年协会的社团组织形式呈现,这类社团通常具有自主发展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策自己的发展方向、组织形式以及活动内容。为了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规范,学校应该设置相应的指导、管理部门,负责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以及考核,确保社团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首先,在招募志愿者时,要进行注册与登记,以便于统一管理;对刚招募进来的大学生要进行培训,加强社会公益常识知识的培训。其次,高校要对志愿服务组织进行认可,加强对志愿组织的重视力度,通过争取企业赞助、设立专项的志愿服务活动基金等形式,进行资金的合理配置与应用。另外,大学生志愿者都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但也需要适时的回报,因此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也很重要。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要突出加强精神激励,把激励方式与高校德育培养人才的目标结合起来,逐步完善奖励机制。
2.3 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实效
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有实效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知识内涵[5]。因此,首先应该积极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及素质,使其能够与志愿服务的要求相适应。根据大学生的不同专业、年纪等特点开展相应的岗前培训,以提高其责任感和专业能力,以适应现实社会的不同需要。根据校情,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具有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并积极开展具有特色服务功能志愿活动。
3 结语
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世界范围的公益活动,也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高度支持。目前,我国志愿服务也已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其中在国际志愿服务、青年志愿服务以及社区志愿服务等领域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大学生作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的同时,还面临着组织管理欠规范、实效性不够强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志愿服务活动健康有效的开展;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提出积极创立志愿服务共建基地、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规范和奖励机制,不断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实效等对策,相信通过不断努力,一定能够将大学生的志愿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张倩,李妍辰,孙静,等.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21(12):145-146.
[2] 贺治成,新时期共青团工作视阈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现状探思与平台建构[J].前沿,2011,8(3):117-119.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42-02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个体或团体为了社会福利而进行的非营利、不支酬、非职业化的行为。志愿服务能体现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困济贫的优良传统美德,是中国社会主义最有希望的事业。努力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有利于在社会上发扬“友爱、奉献、互助”的精神,同时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参与方式,是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
(一)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和崇高的信仰
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能够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运用到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中,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所学优势,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学生服务社会的同时不光为社会作出了奉献,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弘扬了高校在社会服务中的新风气,也是学生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使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体会到了奉献精神和人人参与社会的责任感,不断提高人生精神境界。
(二)充实业余时间,丰富业余生活
志愿者利用学习的空闲时间,主动参与不同形式的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中,能够接触到各类人群,结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的志愿者,通过参与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扩大生活圈。同时可以接触到校园内没有的新鲜事物、新观点,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不断在服务中吸收先进理念,学习生活经验,迅速成长和提高。
(三)促进自身发展
在参与志愿活动中,志愿者可以通过自身和他人进行对比,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也发现自身的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长补短,为自身成长不断助力。但是许多志愿者目的不单纯,带着功利心去参加活动。这些人影响了整个志愿活动的开展和活动的顺利进行,必将影响到志愿活动的整体效果,影响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延续,最终会影响到志愿者事业的良性发展。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和志愿活动均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对于志愿者本身的价值意义主要通过培训、学习、交流、领悟、管理等活动中实现,高校应该加以重视,使得大学生志愿者在活动中有收获,有提高。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学生服务热情,社会志愿活动指导者们不断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完善。
二、打造精品项目,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
(1)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是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大学生志愿者在最初的社会服务时,多是自发的行为,如果要每个志愿者能够在活动中长期参与,并将志愿的活动转化成一种自觉的行动成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该有相关的机制和制度,使志愿服务不断地走向长期化、规范化。为了更好地在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志愿服务社会的意识,因此,高校基于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和把握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方向出发,通过打造志愿精品项目,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让大学生志愿者们更好地服务社会,持之以恒地参与志愿服务。应该建立志愿服务奖励制度,不定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同学进行证书或精神鼓励,这样会对吸引更多的志愿者,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得更多的有志青年主动加入到志愿服务的事业中。同时可以在志愿服务中表现好的学生在就业、择业、业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2)无论是党和中央政府关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求,还是民间组织基于公众的召唤,志愿服务精神都已经成为了时代不可或缺的共识。它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需求,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曾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对志愿服务精神作出了完美的诠释。志愿者的行动主要目的就是把个人或者集体的爱心奉献需要帮助的个体或群体,志愿者提供的服务质量取决于受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让受服务对象对志愿者合理的评价,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志愿者的水平。受服务者的评价既是对志愿者的鼓励也是对志愿者的鞭策,能够有助于大学生志愿者更好地服务。
(3)建立相应的制度,让服务更规范化合理化。首先是认证机制,通过认证机制,使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这样就让参与者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以团队为荣,以这个组织为荣,共同努力不断作出贡献。整个认证过程,不光是参与者参与活动的初期,而是贯穿于活动的始终,使成员无时不刻地得到认可,做到活动开展时有人管,活动进行时有人管的合理场面。其次是服务情况汇报制度,随时接受志愿者向组织汇报自己的服务情况,就犹如学生交思想汇报一样,随时随地的进行汇报。从而能够按照志愿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和帮助,或者对服务情况进行协调,从而把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因素消灭在萌芽中,以便更好地进行服务。再次是志愿服务评价制度,志愿者服务社会的时候,会得到社会对志愿者的评价,评价的好坏直接反映出整个服务是否受欢迎,体现出服务的质量。社会对志愿者的正确评价,是对参与者创造社会财富的认可和精神支柱,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志愿者也需要自己被社会认可和支持。这种心理需求刺激着志愿者的行动,这也是志愿者行动的动力来源,能够鼓他们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创新。合理地利用好这种需求,将正确的评价机制建立起来,并引入到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必将能够推动整个活动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过程的不利因素
(1)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过程中有着诸多不利因素,首先,志愿服务动机呈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其中,积极方面是以有利于他人为目的的服务奉献型和从众参与型两种志愿服务类型;消极方面是以有利于自己为目的的自我实现型和主观为己型两种志愿服务类型。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繁荣,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以个人为中心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西方糟粕精神不断腐蚀着大学生思想意识,志愿服务意识呈功利性特点,志愿服务意识淡薄,功利性较强,积极服务奉献型的志愿服务较少,这一切严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许多大学生都是无利不起早,往往是参加一两次志愿活动就放弃了,服务意识比较淡薄。
(2)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激烈,这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观念,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责任心变弱,缺乏集体观念。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责任心不强体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为了“应景”,有的是流行于形式,比如在雷锋活动日,315消费者权益日等节日到来之时,志愿服务活动风风火火,节日气氛淡化之后,志愿服务活动来无影,去无踪,这种志愿服务精神很难真正根植于志愿服务活动中去。正是因为这种虚伪而流行于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促使受助者对其抵触情绪较强,同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不纯,而使这种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整体的计划性,志愿活动内容和形式较单一,实效性和持续性较差,这严重削弱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效果。
(3)在就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之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热情不足,参与志愿活动取决于兴趣和志愿的那种从众心理,受从众心理的冲击而缺乏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同,缺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动性。同时,新老志愿主体工作衔接不畅,对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工作影响较大,志愿服务热情高涨的那一部分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理解也不够深刻,自我价值和志愿服务精神提升较慢。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热情对于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已经刻不容缓。
那么,高校应该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实力,组织志愿精英社团,打造精品项目,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建立以“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为理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非营利、公益性、专业性的学生社团组织。通过培植以丰富志愿精神培育方法的教育工程,完善培育措施,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观念。同时需要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活动给予正确的评价,不断地鞭策和激励志愿者们前行,从而吸收更多的人参与,这样形成一个志愿服务光荣的氛围。
四、通过志愿服务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提高学生服务社会意识,在大学期间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捷径。在新时期,社会要求学校要不断地培养与社会接轨的人才,出色地完成学生的思想升华,促使学生在服务中不断地提升自己服务社会能力,带着感恩和回报社会的爱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同时要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导师团队,不断地关注志愿团队的发展,科学指导团队的建设,及时解决志愿团队在服务时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使志愿活动常态化。在活动时,通过一个社会实践爱你活动,覆盖和普及到一群人,共同去解决一类的问题,不断地完善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形成志愿服务品牌,实现项目常态化发展。聘请有经验的知名学者对志愿服务团队进行培训,深化学生服务理念,使得社会服务变得专业化、规范化,为打造服务型和管理型的专业服务人才而努力。
(2)高校可以利用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宣传服务的细节,宣传服务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弘扬奉献精神,使服务成为一种文化,一种高校特有的文化,将奉献、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传承和发扬,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相结合,与实现中国伟大中国梦相结合,不断探索一条适合大学生志愿服湛沙中发展的路,形成高校特有的志愿服务文化。
(3)不断丰富志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引领志愿服务方向。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向着专业知识和服务活动内容相匹配的形式进行。发挥志愿者的专业特长,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送体育到社区活动,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是体育人的终身事业。活动中志愿者们向群众普及健身器材的使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一些简单健身操。普及一些运动常识,包括运动损伤的处理,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健身方式等。通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服务社会并在整个过程中指导,顺利实现专业和实践的合理结合。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现状概要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
在中央精神的指引和2008年奥运会的推动下,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迅猛发展,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也大大提高,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一代,已成为当前中国志愿服务的主力军,他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需要帮助的组织或个人提供无偿的、非职业化的帮助。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有利于提高青年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更推动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促进和谐社会的稳步构建。如今,针对社区、贫困地区、保护地区等开展的活动项目成为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域在不断拓展,社会影响也在不断扩张。学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强,各高校积极指导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高校社团,并设有专门的管理和指导部门。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同度也在不断提升,政府是志愿服务资金的主要来源,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推动其发展;社区则为大学生志愿活动提供了最直接和有力的舞台,社会媒体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宣传、联络、沟通作用成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外宣传志愿文化的最佳渠道。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1、志愿服务相关法律法规不足
我国志愿服务法律规定方面多为地方性法规,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规以及综合性的志愿者组织管理政策均未制定,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的法律依据仍不全面、系统。由于缺乏统一立法,导致现有部分志愿者组织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和无序性,有关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权益保护、学生志愿者名义滥用、服务活动组织规范、活动组织责任承担等诸多具体问题也缺乏相关的法律解释。对志愿组织的项目引导、税收等有关政策扶持也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2、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性缺乏
大学生由于群体的特殊性,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多为课余时间,时间灵活性太大,多数学生没有足够且持续的时间参与持续性志愿服务活动。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经济来源多依靠父母给予,无力承担服务过程中的支出,还有部分学生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往往更热衷参与兼职活动来保障个人正常的生活支出,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性不足。志愿服务主要依靠个人自愿与自律,志愿组织无法对学生实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持续性难以得到制度性的保证。同时由于志愿组织各方面资源的限制,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的原因,服务活动内容往往比较单一、简单,持续性缺乏。
3、志愿服务专业性较为缺乏
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又未参与过社会实践,专业实践能力往往较为缺乏,在进行志愿者招募时也无法对学生提出较高的专业技能要求,加上学校各志愿服务组织多为学生自行管理,往往缺乏足够的资源和经验对志愿者提供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导致整个志愿服务团队专业性都比较缺乏,志愿服务的专业性自然会有所欠缺。无法如法律类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医学类提供专业的医学救助等。
4、志愿服务激励措施不健全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激励方面有《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等条例,这些条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志愿者的权益,但是没有针对学生志愿服务专门性的激励措施。高校没有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参与服务仍然只能依靠课余时间,导致服务持续性不足,同时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能得到学校学分方面的认证,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激励不足。志愿服务组织机构或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相关培训、人身财产安全、实践证明提供、基本服务补贴等方面仍然没有明确的保障,无法充分发挥对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作用。
5、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指导
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主要依靠个人的自律性和责任心,此外也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监管机制。对志愿服务组织缺乏监督,个别志愿服务机构打着公益的幌子进行商业活动,欺骗学生参与服务而自身获得利益,丧失了志愿服务的公益性。由于对服务人员缺乏相关指导,导致部分学生服务意识偏低,服务技能不足,无法切实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未能达到志愿服务应有的效果。对服务过程、以及服务结果缺乏监督和评估,不能切实保证志愿服务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公益性,无法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
三、改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对策
1、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国家积极出台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规以及综合性的志愿者组织管理政策,建立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系统。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宣传志愿服务,宣传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鼓励高校积极研究如何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性教学环节,保证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参与服务。高校应制定志愿组织管理规范,加强学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制定实践性教学管理办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以制度化形式加强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对高校志愿服务提供物质、经济、法律等保障。
2、多方面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性
高校应积极探索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性教学的多样化方法,为大学生持续参与志愿服务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志愿服务组织以及相关机构应适当给以参与服务的大学生包括交通、就餐、就医等保障,调动学生积极持续性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志愿者的监督与管理,通过组织相应的服务培训,提升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使其在服务的过程中更多的实现自身价值,激发持续参与服务的激情与热情。同时要积极开发与利用高校、企业、社会的多方资源,发挥自身特色,创建品牌活动,对服务内容进行不断革新和补充,
注重志愿服务活动质量和效果。
3、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性
学生志愿组织要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多方资源,积极对学生志愿者开展基础能力的培训,保证学生志愿者参与基础服务的广泛性。同时根据需求进行类别的划分,针对不同的服务内容,邀请专业人员对该类学生进行专项培训,深度挖掘该类学生的专项服务能力,有的放矢的提升学生志愿者的专业服务水平。对于一些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较高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者应在一定的基础上对报名者进行相应的选拔,比如法律知识宣传方面的项目,要选择法学专业的学生,支教服务要选拔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志愿者。
4、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措施
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宣传志愿服务,保障学生参与权益,激励学生更多的利用课余参与服务。学校可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如给予精神奖励或者优先评奖评优的机会。鼓励高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教学环节,以教学的形式保证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以学分的形式鼓励学生多加参与服务。志愿服务组织机构或高校就志愿服务相关培训、人身财产安全、实践证明提供、基本服务补贴等方面给予必要性的保障。
5、加强志愿服务监管与指导
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监督与指导,需从组织、人员、项目等多方面齐抓共建。组织监督方面,分别给予学校、学院、活动举办方分不同程度的监督,确保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转,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公益性。对服务人员进行相关指导,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与服务效果。对服务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服务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公益性,切实服务到有服务需求的人群。加强服务项目监督与管理,科学合理的对志愿服务效果进行跟踪与评估,不断改进优化服务项目,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曾雅丽.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与专业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2(03):71-79.
[2]谭秋云.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9):252-253.
[3]李媛媛.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4]王善玮,杨洋,赵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04):13-14.
[5]傅学强,王志.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208-210.
[6]韩雪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D].中央民族大学,2011.
[7]李媛媛.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2010(03):31-32.
[8]周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4.
[9]黄艳.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02):93-97.
[10]许人冰.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3-10.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蓬勃发展,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社会群体,成为志愿者行列的主力军,在倡导社会新风、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磨砺学生思想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引导机制不健全、活动项目单一、服务层次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志愿组织、志愿者现状,帮助他们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校园随机调查的方式,对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90份,问卷有效率为97.5%。其中男生73人,占总样本的18.7%;女生317人,占总样本的81.3%;大一学生54人,占总样本的13.8%;大二学生72人,占总样本的18.5%;大三学生258人,占总样本的66.2%;大四学生6人,占总样本的1.5%(调查时正值大四学生外出实习阶段)。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结果
1.对待志愿服务的态度及参与率
大学生对待志愿服务态度的调查结果稍稍出乎意料,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只有134人(34.4%)对志愿服务持“积极”态度,比预计中的比例偏低。201人(51.5%)持“一般”态度,而持“厌倦”态度的也有28人,占到了7.2%。如果将积极态度看做有参与的强烈意愿,将一般态度看做有参与的意愿,将厌倦态度看做没有参与意愿,那么,85.5%的大学生具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其中有强烈参与意愿的占34.4%,事实是否如此呢?调查问卷第8问的结果显示,84.4%的大学生实际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这两问的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的参与意愿与实际参与行为基本一致,说明此次调查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际。当然,也反映出部分大学生虽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但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参与。没有时间是主要原因,在调查的第12问中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志愿活动这一选项。另外还可能存在担心影响学业、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等原因。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不同年级、不同身份的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所持有的态度也有一定差异。(详见表1,仅以积极和一般两项调查为例)
表1 不同年级、不同身份的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情况表
2.参与志愿服务的类型
这一问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参加志愿服务的意向,调查显示大学生喜欢参加的志愿者项目居前三位的分别为“义务支教、助学”、“大型活动或赛事服务”及“校园内部的志愿活动”,分别占到了总样本的60%、43.8%和39.2%,这表达出了大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并希望通过自己的爱心和自身专长来当好志愿者的意愿,符合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
3.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机
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奉献爱心,回报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增长见识,增加社会实践经验”的次数最多,为116次和108次,分别占29.74%和27.69%。我们也看到,分别有18.7%和15.4%的人次选择了“学校或学院要考核不得不参加”及“获取综合测评加分”,还有不少同学是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上述数据表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是多样化的,总的来说是兼有利他型动机和利己型动机,可适当加以引导,将实现大学生个人理想与服务祖国、服务社会相结合,弘扬志愿精神,明确志愿服务的宗旨。
4.参与志愿服务的收获、感受和感想
尽管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动机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而他们实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的体会和感受又是如何呢?从参与活动后的收获来看,占据第一位的选项是“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222人选择,占总样本的56.9%;第二位的选项是“加深对社会的认识”,197人选择,占总样本的51%。可见,只有真正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才获得了真正的收获。再从“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你的心理感受是?”这一问看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具体的感受,令人欣喜的是大多数同学(75.6%)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快乐的,其中23.8%的同学认为活动中“总是快乐的”,51.8%同学认为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快乐的”,只有很少数的同学(5.1%)在活动中感觉不快乐,可惜在问卷中并未进一步提出为什么感觉不快乐这一问。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后同学们又是怎么想的呢?数据显示275位同学(70.5%)表示活动对自己帮助很大,虽然有时有点累,但很值得,以后还会继续参加。
5.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困难
尽管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很多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并有非常快乐的感觉,愿意以后继续参与此类活动。但有超半数的同学(61.5%)坦言,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在这些同学中,52.8%的同学认为最主要的困难是“经常与个人学习时间相冲突”,26.2%的同学认为“学校不够重视”,也有15.6%的同学认为“不少人对志愿活动还存在偏见”。这就要求我们今后尽量从各方面各环节认真做好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工作,帮助同学消除或克服各种困难,能让更多的同学更好地参与到志愿活动中。
6.对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总体评价
由于信息不对称、组织形式比较单一、过多地与学分和奖学金挂钩等众多原因,使同学们对于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不是非常理想,(见表2)
表2 对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
三、基于调查结果的几点思考
志愿服务,是指青年志愿者组织和青年志愿者自愿、无偿地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促进社会文明与发展的志愿服务行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我国志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奥运会、世博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功利化,社会认同度低、缺乏专业培训、缺乏激励反馈机制。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向正确的轨道发展。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意义
1、锻炼自我,促进自身能力提高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再者,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也是克服困难,锻炼自己坚强意志的过程;最后,志愿活动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学习能力。
2、展示自我,促进校园文化形成
志愿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大学生可以在志愿活动中结合自己的特长,专业来发挥才能。大学生志愿者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因而促成同学们建立互助互爱的理念,同时也能调动大学生参与高校建设的积极性。
3、奉献自我,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20周年暨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之际,给志愿者回信:青年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勉励他们弘扬志愿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在人际关系功利化、世俗化的今天,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促进互助互爱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特点
自1993年12月推出“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大学生一直成为这项活动的重要力量。总的来说,我国志愿者活动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大学生志愿者的总体参与度高。据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底,已有2000多所高校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调查显示参与过志愿服务的学生高达81.93%;第二,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地域范围广。从农村到城市、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山区,从广袤的中国到遥远的非洲,都有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足迹;第三,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多。扶贫济困,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抢险救灾,大学生志愿活动项目在不断地拓展。第四,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果大。如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中,我国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为奥运会、世博会的顺利进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存在的问题
1、存在功利性心理
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的道德素质普遍是健康的,但在大学校园中,有些志愿者的动机存在功利性。例如:有些大学生就是为了综合测评加分,以获得奖学金,才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有些学生热衷于参加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活动,如奥运会、残奥运等,他们参与志愿活动只是为了近距离接触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或是为了拿到纪念品。以上列举的例子都是大学生参与自愿活动存在功利性心理的体现,必须引起警惕。
2、缺少社会化认同
新时期大学生志愿者随处可见,社会上很多人也对大学生的志愿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是广大群众对志愿者、志愿组织的认识还不够,有的甚至存在误解。一方面,部分人本身对大学生志愿者认识不到位。有些人没有看到志愿者活动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宣传不到位。由于社会、媒体等对于志愿精神、志愿文化宣传不够,这样不利于激发志愿者的志愿活动热情。
3、欠缺专业化培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志愿者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社会对于志愿服务的要求也发生着变化。但是由于很多高校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对志愿者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大学生志愿服务普遍存在着非专业性、低层次性、成效性低的问题,使得志愿者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大众对于志愿活动的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大学生志愿者应该了解志愿服务对象的需求,提高专业化的服务,才能更好的做好志愿服务工作。
4、亟需激励反馈机制
由于社会普遍认为志愿活动本来就是无偿性的,不应该要求回报,因此高校、社会也不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精神上的激励。如较少对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给予表彰;再者,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松散,有些志愿群体是通过自己组织的,因此大部分没有建立志愿者反馈机制,开展志愿服务缺乏完整计划,也没有及时有效的反馈,降低了志愿服务的成效。
四、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现存问题的有效途径
1、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志愿精神
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志愿者端正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更加真诚积极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高校可以借助思想道德课或形势政策教育课对大学生进行德育,使大学生树立志愿服务的自豪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更好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如华南农业大学在进行列车乘务员志愿者培训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志愿者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使志愿者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认真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改变对大学生的加分奖励政策,重点奖励做出突出贡献、得到社会好评的志愿者,这样,不仅可以树立大学生志愿者的楷模作用,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活动中,而且可以使大学生志愿者摆正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志愿活动动机。
2、加大社会化宣传,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建设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应当走品牌化的道路,这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化宣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通过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力量来进行宣传。通过“建立一套志愿服务的视觉、听觉识别系统,包括服装、胸卡、队旗、手册、地图、海报等硬件,也要包括口号、歌曲等软件,形成理性共识与情感冲击力的结合”,同时还可以在平时的志愿活动中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社会人士的认同;第二,可以通过媒体的力量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宣传,大力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如:微博、微信、论坛、手机app等网络媒体,这种方式能够更广泛、更有效地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宣传。中国扶贫基金会组织的爱心包裹劝募志愿者通过海报、网络等传播途径,在2014年11月1日至12月14日每周六、日,64个城市、117个高校公益社团组织了超过50000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公益体验站开展活动。
3、与大学生专业衔接,完善志愿培训体系
为了提高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质量,应建立完善志愿培训体系,大学生志愿者的重要优势就是其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因此,应该把大学生专业与志愿活动衔接,使大学生志愿者在热情参与,奉献自我的过程中,为社会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获得更大的志愿满足感。西部计划是一个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服务的重点项目。自2003年在新疆正式实施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8226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新疆从事支教、支医、支农、法律援助等14类志愿服务项目,以实际行动和骄人业绩赢得了基层各族群众的普遍欢迎。另一方面应完善大学生志愿者培训体系。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大学生志愿者才能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华南农业大学连续七年积极参与广州客运段的列车乘务工作,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每年春运开始之前都会对志愿者进行列车乘务员工作理论和业务知识操作培训,有效的提高了列车乘务员志愿者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这一点值得各高校借鉴。
4、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反馈机制
为增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应该建立激励和反馈机制。一方面,要根据对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真实反馈情况,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如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进行“杰出青年志愿者”评选活动。同时学校领导可以走访大学生志愿者,给予大学生志愿者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关怀;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情感激励反馈法,通过组织志愿者进行交流和学习,记录志愿者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让志愿者们一起讨论,交流经验,在增进感情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华南农业大学春运列车员志愿者通过新年游园、观看新年节目以及撰写列车乘务员工作心得体会的形式,促进勤工助学中心的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勤工助学中心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列车乘务员志愿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高效地帮助列车乘务员志愿者排忧解难。
五、结语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我国志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志愿者服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以大学生这一群体作为切入点,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也为推进中国志愿者服务制度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推动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年服务条例.2005.3.
[2] .青年一代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
http:///content/2013-12/06/content_9412488.htm.
(一)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所针对的对象不同
志愿服务是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参与的是社会公益事业,是无偿的付出和奉献。大学生志愿服务通常参与的有支援西部、服务贫困小学、义务支教、照顾孤寡老人、服务社会福利院等等,服务地点除了身边,更多在偏远和贫穷地区。而社会实践的对象不但可以是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更多的是非公益事业。如,到企事业单位参与具体工作的实习,涉及到广告业、餐饮业、政府机关等各行各业。
(二)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经济效益具有差异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旨在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方式,志愿服务完全是义务服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更多的是道德效益和精神效益,不包含经济效益。学生们在志愿服务中体会人间大爱,体会人间温暖,是社会道德风尚的良好体现,也使大学生们更加珍惜大学的学习生活。而社会实践则不排除经济效益。
(三)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活动场所差异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活动场所可以是学校内部,但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随着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壮大,校外志愿活动更加繁荣,很多学校的志愿者都开始组织参与校外的社会服务、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而社会实践的“社会”两字,就已表明了场所是学校以外的社会,促进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本领,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起到演练和调整的作用。
(四)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历史渊源不同
在我国,社会实践的理论和实践要远远早于志愿服务,改革开放之前社会实践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到了80年代就有很多学者发表文章提出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而志愿服务是新时代的产物,志愿服务工作是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是新时代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重要体现。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对大学生来说,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思想境界,提高了道德修养,坚定了理想信念,增长了知识阅历。此外,志愿服务还具有增进同学之间情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加强班团组织建设、增强集体凝聚力与使命感等方面的显著作用,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
(一)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大学课堂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但它更多地倾向于理论教育;而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同时,传递着爱心和推动着文明、进步,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不可替代的重要方式。耳濡目染到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和互帮互助,这种实践中得来的教育远比课本上要深刻得多,这种社会给与的引导,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重要意义。
志愿服务这种社会新风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更是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各项活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志愿者在北京奥运会、“5·12”汶川大地震、上海世博会、哈尔滨大冬会等重大事件与活动中都有出色表现,大学生们在真实地参与了那么多重大的志愿服务后,对以后的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对自己会有更深入的分析和更深刻的规划,对价值观的构建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知恩、感恩、报恩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到,社会责任感缺乏、公民意识模糊是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志愿精神为鲜明旗帜的志愿者行动不仅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服务社会的机会,也为高校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更好地从学校走向社会,完成向合格公民的转变,就要从学校和社会两方面抓起。
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和感恩教育融入志愿服务,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在志愿服务中体会对社会的责任和对自己、对他人的帮助与施恩,磨练意志,升华对国家、对社会、对家人的情感。目前,很多高校做了一系列有效的尝试,支持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走出校门参加各类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支农支教、文化下乡、法律援助、红色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对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和组织进行广泛宣传,尤其对参加“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志愿服务项目以及个人及社会力量参加支教等到艰苦地区做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给以大力表彰和支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召开志愿服务报告会等形式,回放西部艰苦的条件,以及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看到逆境中顽强成长的孩子和克服困难立志服务的志愿者们,得到心灵的震撼,投身社会,回报社会。因此,志愿服务活动既使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得到充分展示,又把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在实践中教育大学生学会知恩、实践感恩、懂得报恩,并使之成为一种内化的品质。
(三)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志愿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有益方式,有助于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载体作用,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志愿服务是磨炼个性和锻造人格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也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德育教育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统一。志愿服务有助于校风、学风建设。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行为得到加强,也使大学生在社会教育中发生道德行为的正向移迁,产生连贯性的长期的道德行为效果,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志愿服务为个体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培养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如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锻炼的坚强的意志和品格与学校教育中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习惯达到了紧密的结合,培养了大学生的高尚人格,促进了校风、学风建设,帮助大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挫折和考验,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质和品质的人。
(四)开拓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视野,为社会多做贡献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不可替代的重要方式,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一种最直观而有效的途径。志愿者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的志愿服务也是认识社会、感受文化、传播文明的又一种新方式。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贫困山区、走进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支农支教,照顾孤寡老人,服务社会,支持公益事业,参与社会重大活动。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志愿者们起到了展示我国风土人情、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增进友谊的作用。志愿者们为了能够在世博会期间更好地完成服务的工作,需要学习更多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俗和文化知识。在与各国友人的互动交往过程中,也自然而然的会受到各种文化的滋养和熏陶。这些都让他们看到了外面不同的世界,零距离接触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感受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领略伟大祖国五千年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对于开拓大学生的视野,增长阅历,提高素质等都具有积极影响。
不管是收获志愿服务精神带来的感动,亦或是不同生活环境磨练的毅力,都开拓了大学生认识社会的不同视角。尤其是支边支教等志愿服务,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自己能来到大学读书,接受优秀教育资源的熏陶,结识来自不同地区的朋友,这一切与那些无法接受教育的贫困山区的孩子相比是多么幸运和珍贵。在感悟人生、感激生活的同时,使大学生锻炼才干,提高认识,立志尽己所能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卢玲.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1).
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1993年,开始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核心组成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已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主力军,他们为中国志愿者行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普遍形式
1.社区建设志愿服务活动
社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的重要途径。社区建设志愿服务则是一项重要而长远的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建设志愿服务活动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配合、协助社区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广泛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等方面的社区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陶冶居民的文化情操。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充分利用社区群众性的特点,帮助居民美化社区环境,增强居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不断改善社区的环境卫生。因此,社区建设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志愿者最简单可行的一种志愿服务活动形式。
2.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环境保护是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所采取的行动。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即通过对城市或社区、公园以及景区的绿化植被进行定期维护,倡导人们在生活中保护环境。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对现有的城市或社区、公园以及景区的绿化植被进行力所能及的维护,并向人们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保护环境的措施。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绿色行动,是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实际行动保护环境的一种实践。
3.扶贫开发志愿服务活动
扶贫开发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扶贫开发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毕业生自愿、无偿地参加扶贫开发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国家支持的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志愿服务。大学生到国家规定的贫困地区进行一定时间的支教等志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扶贫开发志愿服务活动可促进国家的扶贫工作进展,一定程度上带动贫困地区致富,加快贫困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同时也能帮助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扶贫开发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志愿者实现人生价值、丰富人生阅历、富有挑战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形式。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新型形式
1.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活动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举办大型赛会的种类和次数越来越多。这些赛会的举行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活动,虽然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与临时性,但是这项志愿服务活动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活动形式。
志愿者通过选拔,提供自己的劳动、技术和时间,无私参与,完成既定的任务而不接受报酬,在传播奉献精神的同时,不但为赛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还降低了赛会的举办成本。可见,志愿者对大型赛会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它已成为大学生志愿者的新型志愿活动形式。
2.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
近些年来,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应急救援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国家的进步和人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已会成为一种常规的志愿服务活动形式。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投入到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特殊形态,由于突发事件的突然性、发展的不确定性、危害的严重性和公共性、时间的紧迫性以及采取特殊措施的必要性等特点,这不仅要求志愿者具有专业的救援知识,还要遵循就地就便、专业高效、统一有序的原则。否则不仅发挥不了志愿服务的作用,甚至还会导致救援现场更加混乱、“帮倒忙”的现象。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临时性、突发性的志愿活动形式。
3.援外志愿服务活动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趋势,援外志愿服务也逐渐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援外志愿者是指利用国家对外援助资金,由专门机构选派到发展中国家,直接为发展中国家当地人民服务的青年志愿人员。因为援外志愿者到其他国家以志愿者身份工作,代表的不仅仅是志愿者本人,还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形象,所以要求志愿者的素质要非常高。而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志愿者,这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遇和挑战。
除此之外,随着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不断完善与进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形式会越来越丰富,涉及的方面也会越来越广泛。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4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way of moral education, disabled volunteer service has particularity, how to analyze the unique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to better carry out voluntary service, cultivate qualified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group is with disabled volunteer service vigorous development need to address the topic of the times.
Key words help disabled; volunteer service; moral education
2010年全国志愿助残工作会议确定每年的7月6日为“全国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全国大学生助残类志愿服务逐步推广,近年来国家对于助残类志愿服务的关注度逐年增大。以天津市而言,为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倡导互助和谐文明风尚,2015年5月命名了10个“天津市志愿助残阳光团队”,20名“天津市志愿助残阳光使者”,以引领全市志愿助残活动蓬勃开展。
由此基于助残类志愿服务的特殊性而开展的德育功能研究具有迫切性,有利于可持续普及志愿助残理念,推动服务活动向常态化、制度化开展。
1 大学生助残类志愿服务概述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德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围绕助残类志愿服务的专项研究相对匮乏,直接针对性研究则更少,仅有《广西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及问题对策》、《广州志愿助残常态化建设初探》、《论志愿者助残的制度化建设》、《助残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路径研究》等。201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5.1%的广西大学生表示参加过助残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大多是以学校、敬老院、社区和家庭等为主要场所,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到助残志愿服务活动中,以帮助身体行动受到局限的残障人为主、老年人居多,大多数大学生从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社会责任感,提升实践能力。
助残类志愿服务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其一为残障人士心理相对脆弱,有些是身体不健全导致的自卑感,有些是心智本身存在缺陷,这都导致与志愿者在交流时容易伴发心理情绪起伏,严重者甚至引发肢体冲突,乃至帮扶中断;其二为身体不便影响帮扶效果,如志愿者在教授受助者手工制作等生存技能时,其身体缺陷大大延长了学习时间,相比正常人须要更多的耐心,而这种现象在助残类志愿服务中较为普遍;其三为受助者对帮扶的抵触与依赖并存,受助者容易对外界具有防御感,志愿者常常要经历一个从拒绝到依赖的帮扶过程,期间志愿者须要更多的关注,才能切实达到帮扶效果。
由此,助残类志愿服务需要志愿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与技能,以及格外的细心、耐心与爱心,并辅以制度化、专业化、信息化、基地化等科学管理手段,才是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目前全国水平不一,相比而言,北上广属于领先水平,天津市助残类志愿服务活动仍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围绕天津市各高校助残志愿服务团队开展调研,了解助残类志愿服务开展相关情况;走访残疾服务机构,了解对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的实际效果以及遇到的问题。结果显示,48.28%为三年级学生,68.97%的学生认为其社团组织结构、规章制度清晰,62.07%的学生参与助残的时间不超过1年;参加助残类志愿服务的频次,经常参加的为34.48%,偶尔参加的为62.07%。
2 大学生助残类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分析
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拓展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近年来,志愿服务可以说在第二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成为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与载体,而助残类志愿服务由于其特殊强,得以发挥更好的德育效果。
2.1 具有理想信念、品质情操的自主塑造功能
志愿服务为大学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提升品质情操提供了积极健康的德育场域,72.41%认为在参加助残类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大多数时候很快乐,89.66%认为参加助残类志愿服务的经历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正面影响。
这种以“乐于奉献、帮助他人”为前提的助人行为,大学生更容易自内而外地自主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在助残类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帮助弱者的责任感更是激发了道德升华的动力,在残疾人生活境遇与自身对比中不断实现自我塑造。例如,座谈中大学生多有提出,受助者勇于面对困难的顽强精神,受助者家人无微不至的爱心呵护以及对志愿者们诚挚的感谢与信任,也会给志愿者们精神上的正能量,甚至成为学习、生活上效仿的榜样,形成了互为激励的健康磁场。
在“参加助残类志愿服务的原因”的多选题中,服务社会的被选率为68.97%,提升道德修养、帮助弱者均为62.07%,增加社会阅历为55.17%。反观被选率最低的三项则为消磨空余时间6.9%,为了加分等现实原因17.24%,个人兴趣爱好27.59%。可以说,“服务他人、提升自我”成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最大动因,这与德育目标是一致的。此外,针对收获而言,“回报社会带来的责任感”、“提升意志品质”分别以79.31%、72.41%排名前两位。
2.2 具有个人素养、团队协作的长期培养功能
个人素养、团队协作的长期培养是助残类志愿服务的内在需要。在“你所参加的助残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内容”多选中,情感陪伴68.97%、助残知识宣传48.28%、文化知识辅导48.28%、体育锻炼陪伴34.48%,残障人士技能培训27.59%为最低。其中侧面反映出服务的主要内容,但更重要的是结合走访座谈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情感陪伴”与排在最后一位的“技能培训”成为关注的焦点。68.97%认为大学生参加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相对主要问题为“对志愿服务意识认识不够”,并在“您认为作为大学生助残志愿者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多选中,良好的服务态度86.21%,助残基础知识75.86%分列前两位。
“情感陪伴”与“服务态度”紧密结合,“技能培训”与“助残知识”互为因果,可以说,如果有效培养了助残志愿者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也就有效提供了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由此,志愿服务因为其帮扶需求也为志愿者素质、团队能力提出了长期要求与目标,具有了个人素养、团队协作的长期培养功能。
在大学生精力允许的前提下,应鼓励长期从事志愿服务,41.38%的学生认为每周一次服务比较好。同时,长期服务中孕育长期培养,二者互为一体,相互促进。由此得来的志愿者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团队管理能力、执行能力的优化,也可以使日后个人发展、团队服务长期受益。在调研中,以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星光志愿团为例,其与天津市童之舟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建立了长期的志愿者服务关系,连续4年于每周二下午提供志愿服务,风雨无阻,展现出极强的团队凝聚力与个人综合素质。
2.3 具有知行合一、互为示范的检验反馈功能
以对帮扶专业知识的要求为例,助残类志愿服务要远高于通常意义上的赛会志愿者以及社区志愿者,对此重视程度近年来也逐渐提高。调查显示,以“技能培训”为例,共有96.55%的学生认为专业帮扶技能比较重要以及非常重要。同时,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实践活动,使得知识学习不是简单的从书本到书本,而是经历了理论学习―实践应用―信息反馈―实践提升的上升趋势,期间志愿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彼此交流也提供了群体间的良性示范作用。
此外,助残类志愿服务由于受助者的依赖性更强,由此也体现出了较为强烈的反馈功能,从而更有利于志愿者在帮扶中分析得失,引以为鉴。天津市童之舟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负责人提及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志愿者队伍的稳定,因为只有建立稳定的帮扶关系,才能真实获得自闭症儿童的信任,进行有效帮扶。在涉及“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或者挫折”,65.52%认为其余事情干扰、不能保障服务时间,不能有效帮助受助者;62.07%认为不能有效帮助受助者。在“未能按时参加助残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多选中,有些重要的事情无法推脱75.86%、没有发生过31.03%、时间久了有倦怠情绪17.24%、很多人对助残类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偏见13.79%。这些反馈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塑造积极、健康、高效的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3 总结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德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当下助残类志愿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德育功能的提升与扩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可喜的是,当问及“在剩下的大学生活中,你是否还愿意继续参加助残类志愿服务”时,75.86%表示“有时间、有机会就报名”,24.14%表示“十分愿意”。由此,如何有效引导志愿者的服务热情,进一步完善针对助残类的相关服务体系和机制,深入挖掘其独特的德育功能,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持续关注的课题,这不仅能促进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更能进一步提升助残活动质量,促进我国关爱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林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德育功能浅析.中国校外教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