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09 23:18: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

篇(1)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读后感

冯展融

长假里,我读了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作品以辛辣的讽刺,离奇的夸张、比喻,并根据儿童心理和理解表现出来的,写了种种故事,这些故事充满了天真烂漫的幽默和儿童情趣,洋溢着一种感人的诗情和意境,因此他的作品也可以称作是一首诗,深情并茂的一首儿童诗,对我们起一种感情升华的作用。

童话中《丑小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个故事里,描写了美与丑的鲜明对比,写了人们,以及动物,追求美丽,讨厌丑陋的心理,也是对美好的向往。可怜的丑小鸭,生下来就因相貌丑陋而被别人欺负 、抛弃。我不禁泛起了怜悯之心。它似乎觉悟到自己的丑,整天愁眉不展,很是自悲。但有一天,丑小鸭再次看到自己的模样时,一时大吃一惊,现在的的样子与过去与众不同:那不再是一只粗笨、深灰色、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了,它是一只羽毛洁白如雪的天鹅原来雨过天晴后,必有彩虹出现。

篇(2)

我喜欢看书,在我的书架上有许多书:《格林童话》、《成语故事》、《十万个为什么》……但是,我却最喜欢看《安徒生童话》,尤其是里面的那篇《丑小鸭》,更是让我爱不释“眼”,因为它让我深深的了解了“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

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他小时候家境贫寒,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教育,曾经还当过学徒。尽管生活非常艰难,经历了种种磨难,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儿时的梦想:歌唱家、演员、剧作家。在不灰心不放弃下,安徒生最终取得了成功,成为了著名的童话大师,并发表了著名的童话《丑小鸭》。《丑小鸭》讲述的是:鸭妈妈孵出许多小鸭子来,在最后一个特别大的蛋里,钻出了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因为丑,它到处挨打受气,受人捉弄,它没法生活,只好逃到树林里去了。春天来了,村边的池塘里飞来了三只美丽的白天鹅,它们轻快地浮着水。丑小鸭向它们游去,池塘里忽然映出了一个美丽的影子——哇,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有人说,在这篇童话里可以看到安徒生的影子,他自己就像是一只变成了美丽天鹅的“丑小鸭”。这正是安徒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困难不可怕,只要我们不灰心不放弃,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正是有了这种“丑小鸭”精神,所以安徒生不断地创作、写童话,他的一生一共有168篇童话和故事,还有许多的戏剧、诗歌和小说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80多种语言传遍了全世界,安徒生这只“丑小鸭”真的变成了“美天鹅”。

这就是我喜欢的童话作家“丑小鸭”——安徒生。

指导教师:宫兵

作文教学网

篇(3)

一、前言

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丑小鸭》,是童话中的奇葩异卉。《丑小鸭》也是历来中小学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语文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8课和七年级下册第3课都选了这篇童话。但是这两次入选,教材编者都给《丑小鸭》做了瘦身。如果说就二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而言,原文过长,编者们不得不删改成“童话梗概”似乎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在七年级的教材中,作为选读课文,编者更不应该删掉2000字不到的有着重要意义的开头。低估当今七年级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这是人教版初中教材编选的一个失误。

二、有头有尾的童话本身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

童话是有头有尾的故事。曾获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犹太作家辛格曾说:“小读者要的是真正的故事,有头有尾的故事,这是千百年来讲故事的方式。”①童话作为重要的文学体裁,它的有头有尾主要是受民间故事的影响,也就是受读者本身的阅读习惯的影响。因此,保持童话的完整性显得尤为重要。喜欢“刨根问底”是儿童的天性,安徒生的童话极大地满足了儿童的这种天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②此外,七年级人教版第一单元的主题就是“成长”。由此看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这部经典童话,只有保持其完整性,才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联系自己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丑小鸭》被作为带“*”的选读篇目在七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再次选入,也许是编者意识到对二年级教材中《丑小鸭》一文删改的不妥,因而希望将这个童话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向学生呈现。与此同时,他们又删掉了这个童话的开头。删去开头,从逻辑关系上是说不通的,也违背了安徒生本人的原意。课文直接进入“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不仅在鸭群中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接着写的是丑小鸭在鸡群中所受的嘲笑,紧接着写“连兄弟姐妹也对他生气起来”。从这个删去的开头中可以看出丑小鸭出生时曾受到其他鸭群的侮辱。但是,这一段已经被编者删除,这不免会引起儿童的种种疑问:“为什么兄弟姐妹也对他生气呢?”“难道丑小鸭之前受过欺负?”“丑小鸭在鸭群中是怎么被欺负的?”等等。即便编者在这篇课文的第一个注解中注明了“有删节”,并简要概括“丑小鸭”的来历,其实同样陷入编写二年级教材的误区。此外,在这里编者事实上用了一种成人的眼光来看待童话,迫不及待地直接进入所谓的“正题”。编者也许认为删节部分并不重要,以自己孩童经验大致可以判断七年级学生的接受情况,因而他们试图为孩子“代言”,剥夺了孩子阅读的权利。

三、开头删节部分本身与后文形成很好的对照作用

删节部分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同时删节处本身就值得玩味。首先,删节部分透露鸭妈妈对丑小鸭的喜爱,与后文鸭妈妈受周围人对丑小鸭唾弃的影响也排斥它相对照,更突出了丑小鸭遭受的冷落,隐含了安徒生从小那颗备受排挤的流浪的心灵。当鸭妈妈看到丑小鸭游水很棒的时候,不由赞叹:“如果你仔细看他的话,他还长得蛮漂亮。”当丑小鸭在养鸭场里被欺负时,鸭妈妈赶紧说:“请你们不要管他吧,他并不伤害任何人呀。”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鸭妈妈看到丑小鸭身上的许多闪光点。但这些都被编者们删去了,于是学生读到的只是连鸭妈妈也嫌弃地说:“我希望你走远点!”这容易让学生对丑小鸭的形象产生误读,“配合”课文的阅读提示,将主题限定为丑小鸭“始终不屈地奋斗”,才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其次,删节部分频频出现“世界”二字,突出后文丑小鸭从农家小屋里出来,要“走到广大的世界”中去的梦想。删节部分中当鸭妈妈的孩子们孵出的时候,鸭妈妈说:“你们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吗?这世界伸到花园的另一边,一直伸到牧师的田里去……连我自己都没去过!”第二天,鸭妈妈说:“我把你们带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把那个养鸭场介绍给你看看。”当来到养鸭场看到两个鸭子在争一块鳝鱼头时,鸭妈妈说:“你们瞧,世界就是这样的!”可见,鸭妈妈理解的世界本质就是这眼前的一切。后文写到,母鸡和猫一开口就是“我们和这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丑小鸭,并加以百般嘲弄。而丑小鸭就不同了,他本身就是一枚天鹅蛋,和一般的鸭子是不同的。后文当他离开农家小屋,说:“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好。”表明他不愿受冷嘲热讽,心里一直梦想有一个可以接受他的世界。前后对照,不难看出丑小鸭拥有的天赋。同时,“世界”二字蕴含深意,也许七年级学生会由“世界”二字生出一个疑问,他们将在以后与社会接触中慢慢得出答案。如果删去开头,仅仅在后文出现“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好”,很容易陷入片面理解的“为了理想,不屈奋斗”的误区,并把童话的意蕴机械化。

诚然,《丑小鸭》与安徒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绝对不是安徒生的自传式童话。安徒生在写《丑小鸭》的时候就曾因丑小鸭被人欺负之后何去何从的结局而苦恼。后来,安徒生朋友的孩子“提示”了他:“叔叔,你把它带到我们家里来不就行了吗?我要认他做兄妹哩!”③而删节后的文章中是看不到曾经的安徒生“不屈奋斗”的童年和青年的。编者对这篇课文的误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将文本肢解,肆意曲解的后果。

四、开头删节处是整篇童话内蕴完整性的重要构成部分

删节部分所描绘的乡下美景与后文的景物描写构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画面,体现着生命的韵律。将开头的删节处的一段文字进行纵向排列,充满诗情画意:

那时正是夏天

小麦是黄澄澄的

燕麦是绿油油的

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

鹳鸟迈着又红又长的腿在散着步

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话

这是它从母亲那里学到的一种语言

在田野和牧场的周围

有些大森林

森林里有一些很深的池塘……

郑振铎翻译泰戈尔的《新月集·飞鸟集》后,在译文的序里写道:“安徒生的文字美丽而富有诗趣,他有一种不可测的魔力,能把我们从忙扰的人世间带到美丽和平的花的世界、虫的世界、人鱼的世界里去。”④而开头的这段夏天乡间的描写,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想象的王国。后文当所有动物都瞧不起丑小鸭的时候,“秋天来了。树林里的叶子变成了黄色和棕色。风卷起它们,把它们带到空中飞舞。空中是很冷的,云块沉重地载着冰雹和雪花,低低地悬着。乌鸦站在篱笆上,冻得只管‘呱——呱’地叫”;当丑小鸭看到美丽的天鹅,只希望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冬天变得很冷,非常的冷!小鸭不得不在水上游来游去,好使睡眠不至于完全冻结成冰。不过他游动的范围,一天晚上比一天晚上缩小”;当丑小鸭昏倒在雪里,太阳再次照耀大地的时候,“他不知不觉地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它那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时的丑小鸭已经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这夏、秋、冬、春的充满诗意的描写,展现着生命的律动。

编者将开头夏天乡间的描写一并删去,其实是割裂了这动人的诗篇。安徒生的每篇童话,都充满诗情画意。夏天象征着生命力,丑小鸭出生了,在严酷的秋冬他受尽了冷嘲热讽,在来年的春天,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白天鹅。安徒生在《我的一生》的开篇便这样说道:“我的一生既幸运又坎坷,它本身就是一个美好、曲折的故事。”⑤生活本身就是童话,丑小鸭和安徒生的一生也形成了某种同构。在景物的描写中,寄托了安徒生的情感。也就是说,编者所做的删节,不仅将诗意的夏天删去,而且一并删去生命的韵律,破坏了童话内蕴的完整性。

五、结语

在安徒生那里,教训永远不是童话的最大目的。编者对开头进行删节,教训就以“造作”的方式来产生。有头有尾的童话本身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不能剥夺七年级孩子再次面对这部经典童话的权利;删节部分本身与后文就形成了很好的对照。七年级的学生有着自己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力和领悟力,也不能低估他们的创造力。对于刚刚走出童年的他们来说,“成长”的意义重大,保持安徒生的经典童话的完整性,将在学生的内心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注释:

①[美]辛格.傻瓜城的故事及其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7.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

③史荣新编著.安徒生传[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166.

④[印]泰戈尔著.郑正铎译.新月集·飞鸟集[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4.

⑤[丹麦]安徒生著.李道庸,薛蕾译.我的一生[M].四川: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1.

参考文献:

[1]史荣新编著.安徒生传[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166.

[2]李红叶.安徒生童话的中国阐释[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篇(4)

丑小鸭出生在鸡群里,安徒生出生于一个穷人家庭。丑小鸭、挨骂、讪笑、排挤……安徒生也被家人这样对待,亲人们常说他、不了解他。终于有一天,丑小鸭鼓足勇气飞过篱笆逃走了。安徒生也是,自己独身一人到了外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当一名舞蹈家。丑小鸭在外面的日子也不好过,经常让人家骂自己很丑,虽然自己想他们恭敬地行礼过。安徒生在外面的日子比丑小鸭还不好过,身上只有十几个铜钱,在这么一个大城市中生活,真是难那!他最后还得了场重病,自己的体形被病魔损坏了,当不了舞蹈家了。最后,丑小鸭看见了白天鹅,它奋力向天鹅那边游去,结果看见自己也是一只人人羡慕的白天鹅!安徒生也是另寻梦想,就从事了写作,最后一举成名。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经过种种磨难与挫折,最终竟成为了人人向往的白天鹅!这真的与安徒生的生活很相似呀!

当安徒生自己还是只人见人厌的丑小鸭时,做梦也没想到最后会变成一只漂亮的白天鹅!托尔斯泰说:"安徒生是寂寞的,成人不能理解他,所以他写童话给孩子们看,其实孩子们更不能理解他。"每个人只要有一个梦想,只要不懈努力地去追求,一定会达到的!只要去追求,不顾一切地去追求!

丑小鸭=安徒生吗?不完全是。因为安徒生最终没有那么幸福,他没有亲人在一旁围绕,在一旁赞美。也许安徒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还有一个已经不太可能的向往:与亲人共度一生。但他已经家破人亡了,不可能再像一般家庭一样过幸福美满的生活了安徒生所遭受的境遇是一般人承受不了的,安徒生他永远寂寞、孤独。

篇(5)

由于长得“与众不同”,他的童年就像他写的童话《丑小鸭》中的那只“丑小鸭”一样,常常被同伴欺负。同伴们对他讽刺、挖苦、讪笑,甚至排挤,这使得安徒生在与人的交往中极度缺乏自信。因而他的童话与我们同样熟悉的“格林童话”调子完全不同,鲜见以“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收尾的结局。《坚定的锡兵》中舞蹈家化为了火焰;《恋人》中陀螺爱慕的球被当成垃圾扔掉了;《海的女儿》中关人鱼最终化为泡沫,消失在海面上……

篇(6)

“妈,我的《安徒生童话》?”我问道。“童话,你都多大了,还看童话。快给我滚去读书,那本《朝花夕拾》还没看完呢!看完了给我写读后感去!”妈妈怒喝到。“我已经付出很多努力了,你不是说丑小鸭也是那样就变成了白天鹅吗?”我知道,再这样说下去,仍旧不能拿到童话书,但我还是很不甘。“我什么时候这么说了!你这个笨脑袋啊!鸭子怎么会变成天鹅!快给我去读书!童话都是假的,你到天天念着,成绩可是真的!你倒给我说说这次数学考试是怎么回事!”

那时的我,才八岁。懂得了许多,懂得了雷锋叔叔,懂得了大文豪鲁迅,懂得了安徒生。可唯独不知道,什么叫童话。

“看一下童话书啦,不要一直写作业了,写不完的话,自己买的练习就先不要做了。”妈妈温柔地说道,“可以啊,我不做了,然后明天被老师骂,然后我就说我妈不让我做!作业那么多,还看什么童话书,那都是哄小孩子的,你见过鸭变成天鹅啊!叫丑小鹅还差不多!。”我说。妈妈放下手中一直端着的夜宵和那本《安徒生童话》默默地走开了。

篇(7)

(1)认识这篇童话作品的自传特色。

(2)分析丑小鸭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

(3)揣摩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理清文章层次,通过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丑小鸭对自己遭遇的态度以及它所做的努力。

【教学难点】理解丑小鸭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

【教学准备】课件ppt、主持人一名。

【教学过程】

一、引导示标

师:大家好!欢迎同学们做客《麦咭有约》,麦咭①,今天我们请到的是哪位嘉宾呢?请大家看PPT(安徒生的简介),他就是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麦咭,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安徒生这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秘密。大家来看本节课的知识目标,默看10秒钟。

二、自学反馈

师:同学们,这只丑小鸭有怎样的经历呢?请一、二组的同学们来汇报丑小鸭流浪线路图;三、四、五小组按照这个流浪图共同来完成“故事接龙”,要求在复述时有创造性的发挥;第六小组汇报最后一题,安徒生和《丑小鸭》的联系。

由各个小组来竞争展示,他们之间进行竞争性的汇报,教师适时给小组加分。因为是学生自主学习,在填充答案时会有不同的意见,也许会出现争执或是辩论。“故事接龙”的要求是用第一人称说出丑小鸭的心理感受,有的同学可能会对故事的复述缺少创造性发挥。至于安徒生和《丑小鸭》的联系,这道题难度很低,因为在导入中我们看到了安徒生的故事,同学们会想到安徒生就是丑小鸭的原型。此外,为了节省时间,在课上教师就随机叫号(组内编号)展示在黑板上。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随机叫号让同学们来汇报,从而来检测自主学习。

三、问题释疑

师:面对这些悲惨的遭遇,丑小鸭抱以怎样的态度?

丑小鸭的哪一次遭遇或表现触动了你的内心,原因是什么?

丑小鸭一次次选择离开,哪一次的离开最让你钦佩?为什么?

这个环节由小组合作完成。一、二小组探讨第一个问题,三、四小组探讨第二个问题,五、六小组探讨第三个问题。两个组内开展竞争,单号组汇报,双号组进行补充和质疑。对于“丑小鸭会抱以什么态度”这一题,学生可能把“态度”和“表现”混为一谈,大家只是谈丑小鸭的表现,而不一定能概括出“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等词语。“哪一次的离开让你钦佩”这一题也有很大的空间,有的同学会说离开鸭妈妈让自己钦佩,有的会说在沼泽地里遇到猎狗的袭击后的逃生让自己钦佩,也许会在这有争执、有辩论,这时教师搭起竞争的平台,深入各个小组进行指导,让各个小组竞争,教师适时加分。

四、探究强化

师:能够在困境中坚守,我都佩服丑小鸭了,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呢?用“这是一只 的丑小鸭,因为 ”的句式来表达。

五、达标测试

师:同学们对丑小鸭的精神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对文中出现的其他的童话人物,你也一定有话要说,请你完成下面的句子。回答的同学给小组加5分。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题,你对下列人物说一句话(用以下的方式说话,任选一个)

我想对丑小鸭说

我想对母鸡说

我想对种田人说

我想对小孩子说

这道题是让学生认识成功路上的各色人物,对他们要有正确、积极的认识。这道题采用抢答的方式,说得精彩的小组,老师给予5分的奖励。

六、总结预置

师:同学们,你们从丑小鸭的身上一定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让我们用给文章写副标题的形式展现自己的收获。让教师用课件打出范例:

丑小鸭成功记

――梦想成就自我

学生用写副标题的形式来为本文作总结。这个环节让同学们到黑板上去写并讲解。

师:同学们总结得真好!老师这里也有个丑小鸭,大家看看他是如何成名的吧!

在课堂气氛高涨的时候,播放《丑小鸭成名记》,以孟非的事例为原型的微课程,鼓励同学们为理想奋斗!

篇(8)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往往传递着一定的文化观念,这是作品解读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很多时候,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都是用中国文化心理去解读西方文学作品。这样的文本解读,容易造成对文本价值取向的曲解,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底蕴的形成产生不良的影响。《丑小鸭》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童话故事。安徒生是一位浪漫主义作家,同时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因此,他的童话里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歌颂真善美。正如他在《我的一生》中这样写道:“我整个一生中,无论是光明的日子,还是黑暗的日子,其结果都是美好的。它好像是在一条固定航线上向某个知名的地点进发――我在掌舵,我已经选择好自己的道路,而上帝管着风暴和海洋。”从安徒生的自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一名基督徒,他的作品所流露的是基督教情结和对真善美的歌颂。

但遗憾的是,执教《丑小鸭》的年轻教师只是按照一般的解读方法解读文本: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可怜的丑小鸭离家出走,经受小鸟讥笑、猎狗追赶的厄运。尽管丑小鸭遭遇如此凄凉,但他最终还是变成了一只天鹅。按照这种解读,童话中的丑小鸭是在受到讥笑、受到追赶的情况下才不得不离家出走。由此引发笔者的担心:丑小鸭这样的“榜样”作用,会不会让一些耐挫力较差的孩子在遇到困难、遇到挫折时也突然来个离家出走,同时还幻想自己也会成为“一只美丽的天鹅”呢?

因此,准确把握文本价值取向,真正走进安徒生,走进《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中,就显得十分的必要。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丑小鸭在离家出走后,当他冻僵时,没有好心的农夫把他带到家里,那么,丑小鸭的命运又将是怎样呢?也许他可能没有等到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就已经冻死了。还有,和他一起出生的哥哥、姐姐那时都还小,都是不懂事的孩子,所以才会讥笑它,但不管其他人怎样对他,鸭妈妈还是一样疼爱它,这是世间最珍贵的母爱。而农夫救了丑小鸭,也说明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帮助别人。应该说,这才是《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真正要向我们传递的价值取向,也体现了安徒生童话突出的特点――歌颂真善美。

二、走进文本,注重品词析句――对远离文本的体味说“不”

大家都知道,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往往是文章的精华所在。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感悟含义深刻的句子,对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位年轻教师在教学《丑小鸭》“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这句话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句子,并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读后都知道很多人欺负丑小鸭,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哥哥、姐姐是怎样咬他?公鸡是怎样啄他?养鸭的小姑娘又是怎样讨厌他?”教师话语一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都用极其刻薄的语言攻击丑小鸭。接着这位教师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哥哥、姐姐怎样欺负丑小鸭。应该说孩子们的表演栩栩如生,那只受伤的“丑小鸭”自始至终都是低着头,默默站在座位上。表演过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句子。这样的品词析句与《丑小鸭》所要传递的情感是大相径庭的,更有悖于安徒生童话“真善美”的特点。

笔者以为,在品词析句时,一定要关注文本价值取向,抓住关键词语,让学生揣摩身处逆境当中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笔者在教学“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这一句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句子,并想一想,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读后都知道丑小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时,我话锋一转:“哥哥、姐姐为什么会这样做?而鸭妈妈又是怎样做的?”学生联系前文,读后都知道鸭妈妈依然爱丑小鸭,哥哥姐姐都还小,都是不懂事的孩子。于是,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丑小鸭此时的心情怎么样?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有的安慰丑小鸭,有的劝告哥哥姐姐,无不体现着故事的主题“真善美”。此外,我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抓住“羡慕”一词,先让学生说说“羡慕”的意思,并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上“羡慕”,试着说说丑小鸭“羡慕”什么?这样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词义,也促进学生深入文本体会身处逆境的丑小鸭内心的痛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立足文本,适度拓展延伸――对脱离文本的拓展说“不”

篇(9)

丑小鸭,是安徒生笔下众多可爱的主人公之一,也许一般人,看到它时,会认为只是在写鸭子不美丽的外表使它受到自己同胞,甚至鸡群同胞的不满。但我们只要结合安徒生的生活年代的社会背景,就不难看出。此文的言外之意。

读完此文,让我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社会的不公平,没有美丽的外表,没有奢侈华丽的家庭背景这些虚荣的东西,走到哪里,都没有人会看得起,即使有再大的成就,也只是无能为力。

但是,根据丹麦当时生活的背景,又让我看到了一丝光明的重现:不顾别人的讥讽和歧视,一心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人。

也许,正是因为丑小鸭身上具有这种面临多大的困难都不会逃避的,而是勇敢的,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的精神,才使丑小鸭进入了“美丽的行列,美的境界,”它和安徒生有着非常相似的生活经历。

他们都正视生活。在四面八方的压力纷至沓来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放弃生的意愿和对美的追求。作者与丑小鸭相比,作者心里的压力就大多了。但是,作者很坚强,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世俗的偏见和习惯势利在他心灵上所造成的压抑和郁闷。但是,却依然不能摧毁他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篇(10)

小公园的一些事物,和安徒生有着很多联系。一个丹麦人告诉我:安徒生很小的时候,常常跟随他的母亲,到这条小河里来洗衣服,野天鹅、丑小鸭,都曾唤起了他的美丽的幻想。树木、河水,都曾成为他童话里描述的对象。

后来,为了纪念安徒生,在这个小公园里竖立起一个安徒生的铜像,它的旁边还有一个铜雕,是根据安徒生的童话《野天鹅》的故事雕塑的,艾丽莎睡在11只天鹅的背上,飞向天空。

因此,人们就把这小小的公园叫做“安徒生公园”。

@个美丽的城市就是安徒生的故乡――奥顿斯。

这个城市我已经来过三次了,走遍了每一条街,游遍了每一个清幽的角落。这里的小河、树木、天鹅、雕像,尤其是安徒生的故居,也就是安徒生博物馆,都在吸引着我。它们好像使我重读了安徒生童话。

上一篇: 信息论文 下一篇: 幼儿卫生保健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