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0: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 对外经济合作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IMF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的历年数据,对中国1982-2005年的对外经济合作(FEC)和经济增长(GDP)等时间序列进行经济计量实证分析,检验对外经济合作和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1)单位根检验。对GDP和对外经济合作完成额(FEC)数列进行平稳性的ADF检验,结果见下表:
说明:(1)D(*)表示对变量的一阶差分;(2)检验类型括号中的C表示检验平稳性时估计方程中的常数项,0表示不含常数项;T表示时间趋势项,0表示不含时间趋势项;最后一项表示自回归滞后的长度。
由表2可知,GDP和FEC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即他们都是非平稳序列;他们的一阶差分在5%的显著水平下也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而二阶差分在1%的显著水平下都通过平稳性检验,说明这些变量具有二阶单整性Ⅰ(2)。
(2)协整检验。根据协整理论,如果一组非平稳时间序列存在一个平稳的线性组合,即该组合不具有随机趋势,那么这组序列就是协整的,从长期看这些序列具有均衡关系。协整检验从检验的对象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如Johansen协整检验。另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如CRDW检验,DF检验和ADF检验等。本文将采用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
首先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GDPt=β0+β1FECt+ut
估计后得到:
GDPt=25.2287+78.1356FECt+ut
R2=0.9893 D.W.=1.228
第二步,对上式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其结果如下:
检验结果显示,u^t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结论,因此可以确定u^t为平稳序列,
即u^t∽Ⅰ(0)。上述结果表明:GDP和FEC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过程,本质上是用回归分析工具处理一个经济变量对其他经济变量的依存性问题,但并不能有效说明该经济变量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就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单向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经上述检验可知,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两种格兰杰因果关系:(1)FEC的变化是GDP变动的原因;(2)GDP的变化是FEC变动的原因。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一方面,对外经济合作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又会推动对外经济合作。
为了使我国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必须从以下方面推动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
(1)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主要分布在亚洲,同时近年来,中国和非洲之间的联系逐步加强,非洲已经成为了中国对外经济合作联系最为紧密的第二大洲。要想促进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开拓国外新市场,在发展亚洲、非洲和欧洲对外经济合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州的经济合作。
(2)在国际工程承包方面,资金短缺,规模小,市场范围窄、管理水平低仍然是困扰中国公司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对于中国公司而言,要扩大对外承包工程的规模和提高层次,减少过度分散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方面,要求中小企业间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政府应采取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型承包企业兼并中小企业,鼓励中小承包企业相互合并、联合与资产置换。与此同时,中国公司也应该正视现实,拓宽融资渠道,改善管理水平,更广泛地开拓国际市场,使自己在竞争中求得发展。
(3)在劳务合作方面,应该在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我国劳务输出的层次,扩大国际市场分额,提高人员素质。要不断扩大我国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队伍,因此,企业除了要通过各种培训方式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外,也应该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战略规划,制定出具体的目标、计划和实施措施。
(4)要逐步重视对外投资和对外经济援助。我国统计年鉴的对外经济合作中,只包括了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三项,随着对外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对外投资与对外经济援助也要引起高度地重视。
(5)企业之间强强联合,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经济合作。
参考文献
[1]张国清.对外经济合作在贸易结构调整中的作用[J].国际经济合作,2004,(9).
[2]李军.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新发展[J]. 外交学院学报,2003,(2).
1、竞争与合作既对立又统一,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合作,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我担任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职高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不愿吃苦,自我意识强,不善于与别人合作,害怕竞争,缺乏竞争意识等。针对以上班级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我认真加以分析研究,现从以下方面提出尝试性的解决办法。
一、合理分组,创造合作与竞争的条件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竞争得以顺利开展,小组学习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组。“组内异质”就是每个组要有好、中、差等层次,“组间同质”就是组与组之间要实力均衡。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精心定好组长
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定好组长。组长是一个小组开展合作竞争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的小助手。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到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组长必须有非常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能带头,有威信,有组织能力。可以采取个人自荐、同学推荐的方法选出组长。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决定组长的数量,如目前我校班级人数大约都在45人,于是,我把任教班级中的学生分成6人一组,共7个组(多加少不补)。
2.细心妥善分组
我们可以按如下两种方法分组:
(1)把全班学生按照成绩分到各组,保证每组的实力相对均衡,如在班级学习成绩第一名的同学与最后一名同学同组。运用这种分组方法,个别小组组内成员学习成绩差距大,教师需要鼓励后进生不自暴自弃,教育学优生不厌烦、不嫌弃,友好对待后进生。
(2)把实力相当的同学归为一类,组长从每一类学生中挑选一名同学,组成小组,组长和组员可以实行双向选聘。运用这种分组方法,一方面,容易使小组内成员在今后的活动中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另一方面,个别人际关系不好的同学很可能没有小组愿意收留,这需要教师做好该学生本人、小组长及小组各成员的思想工作。
在分组时,教师要注意调控,遵循以下原则:男女搭配原则、动静搭配原则、性格互补原则、强弱互带原则、自由组合原则。如果说班里有倾向明显的“集团”的话,教师就要注意将他们拆分到不同的小组。
二、开展活动,增强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要保证合作竞争的良性运行,教师就要认真开展工作、科学创设情境、有效实施调控,让学生由原有的个人竞争意识逐步转化为小组合作、竞争的意识,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增强合作意识
为了更好地在学习上开展合作与竞争,帮助学生摆正个人与小组的关系,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小组的综合实力是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因素。我在班中第一次开展小组合作与竞争的学习活动时,先让每个小组准备好一张白纸,再给他们2分钟的时间进行组内讨论,然后让他们在一分钟内快速写出上一章学过的数学公式,看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正确写出最多的数学公式。结果我发现,平时数学成绩最好的张亮同学所在的小组并没能取得第一名,第一名反而被数学成绩平平的吴悦所在的小组夺取,这是为什么呢?我事后调查发现,张亮所在小组的其他成员都认为张亮的数学成绩最好,不需要他们讨论研究,就指望张亮一人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吴悦所在的小组充分利用老师给的两分钟时间积极讨论。他们不仅一起讨论出了所有的数学公式,还讨论了谁写字的速度最快,由这位写字速度最快的同学仅用了50秒的时间就写完了所有的公式。通过这次学习活动,同学们发现要使自己所在的小组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组员间就要有合作的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群策群力、互帮互助、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力量。
2.树立竞争意识
当前,多数中职生都是因为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进入职高的。他们在学习上有很强的挫败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他们害怕竞争,缺乏竞争意识,有的同学虽然有竞争意识,但错误地认为竞争就是不择手段地战胜对方,以嘲笑对方的失败,“置人于死地而后快”。因此,我通过日常的小组学习活动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参与竞争的能力。如我每天在班内的各小组间进行常规学习活动评比。一些学生能认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尽量自己解决或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上课注意听讲,小组合作学习时,能积极主动、互相研讨、认真探究、大胆发言,回答问题正确;课后作业能按时认真完成、字迹规范、作业整洁。以上诸多方面,只要有一方面,学生做得好,个人及所在小组就能得到加分。同时,我们对那些不按时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上课不认真听讲、小组活动不积极、不认真回答老师问题、未按时交作业或作业没有全部完成的学生,个人及所在小组都要扣分。每周由班干部按评分规则统计分数,评出优胜小组和最佳组员。通过这样的日常小组学习活动,营造了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约束、共同为小组争光的良好氛围。但是,在活动中会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教师不参与,放手让学生操作,学生常常只围着几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转;组内同学会因为某同学没有得到分数而纷纷指责他。因此在评比中,我适当调控,尽量让评比的结果覆盖面广一些,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获得荣誉。同时,我还教育学生不要指责丢分的同学,而要从正面鼓励他,看到他的进步;对获奖的小组和个人不嫉妒,虚心向他们学习。这样,组员有了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组与组之间友好竞争,在班内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因此,我班在学校组织的课后作业检查、月考、期中考试中都受到了表扬。可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竞争能力,可以使各小组成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我。在竞争中,同组同学会时常督促和帮助本组成员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在竞争的压力下,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在总体上促进了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及时评价,提高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及时反馈、评价激励对小组间的合作竞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时的反馈有利于各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完善自我。通过及时的反馈,小组将进一步规范自身行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时,我们可以采用将组内自评(或互评)和组间互评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在检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时,我们可以采用组内互评的方式。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将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的个人评价相结合,既重视个人的能力,又强调集体的力量。当然,我们也要对组员的参与情况及某方面的突出表现给予评价和激励。如我们可以经常性地评比最佳小组,同时辅以评选“最佳组员”、“小组之星”、“最佳组长”等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
评价一般是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大结。总结就是为了后续的合作竞争学习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如果发现小组长有做事不妥之处,就及时给予指导;如果发现哪个同学在组里不合群,就及时帮助解决。
四、结语
合作与竞争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中职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和各方面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段时间的合作与竞争已让学生有了自觉的意识。教是为了不教,我将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竞争,使他们不仅成绩好,更能自觉养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真正地做到“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0.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一、目前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市场机制不健全。通过改革,我国在市场机制的完善方面已取得一系列成就,但是,目前总体上仍是不健全的,主要表现在价格信号的逼真度仍然不高,很难真正反映商品价值和市场供求状况,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现象仍然存在,价格信号的灵敏性仍然不够,不能尽快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第二,市场法规不完备。首先,体制转换中产生一些新事物、新矛盾,而经济立法较慢,于是经济运行中无法可依的情况屡见不鲜。其次,原有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进一步修订。再次,对市场经济的误解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淡薄,加上我国司法制度和法律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往往使法律在实际中难以起到规范、约束、制裁的作用。
第三,市场体系的残缺。主要表现为:消费品市场发展较快,而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缓慢;有形市场发育较快,而无形市场明显滞后;初级市场发育较快,高级市场发育缓慢;区域市场分割,全国统一大市场还未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尚未完全接轨。不完善的市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场机制功能的发挥。
二、政府与市场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定型。关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实践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程度不够,应该继续深入,通过强势手段介入市场,向市场延伸自己的触角,建立一种强势政府主导市场的经济模式。而且现在欧美金融危机不断波及我国,政府更应该强化对经济的干预,以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现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各种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经济改革难以推进,究其原因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过度,市场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为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逐步弱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两种观点虽然相互对立,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却都有着各自的市场。
其次,不科学的政绩观和不完善的干部考核任命制度的错误导向。政府部门及其官员都视发展经济为政府第一要务,能否提高当地的GDP和经济增长速度成为他们最关心的事情。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的地方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直接进入市场去参与竞争,有的地方政府通过手中的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去干预微观经济行为。这些政府行为的本意是想推动经济发展,但是结果却造成了投资过度、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等问题。
最后,我国的法治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首先是法治经济,完善的市场经济必须靠法治来保障。虽然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三、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首先,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不限于经济范畴,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实现社会公正、制度文明与社会进步相适应,都应成为发展的重要内涵。因此,政府职能转变不仅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前提,而且必然要求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要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必须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必须认识到,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市场,企业和老百姓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应该是创造环境的主体。政府的职能要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
作为党建工作重要内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都承担着教育和培养人才的任务。同时,它们在育人的主旨和对象上相通,在教育内容上交叉,在实践操作上相似。因此,二者只有着眼于培育人才这个根本任务,统一于高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通过工作中的整体联动,追求和实现最优的育人效果。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契合
“契合”指的是一种相称、适应或胜任的状态,源于互动心理学,强调的是双向的作用。这里,我们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契合分为一致性契合和互补性契合两个层次。其中,一致性契合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特征的一致性程度;互补性契合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方面的需求人才培养工作可以提供,人才培养工作在其它某些方面的需求“牵手教育”可以提供。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一致性契合。(1)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同一性。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关系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共同的目标与责任。(2)工作对象的同一性。人才培养工作的对象是高校全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包括全体大学生。(3)工作内容的同一性。人才培养工作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二者工作内容和要求具有一致性。(4)工作过程的同一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活的始终,而且覆盖全部教学、实践活动,这几乎就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也正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存在互补性契合。(1)所属范围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政治范畴,其本质上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宏观性,带有上层建筑色彩;人才培养工作属于教育管理范畴,其本质属性为教育性和微观性,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2)工作侧重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社会共性,具有普遍指导的特点;人才培养工作着眼于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落脚点是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3)工作主体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干部党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包括全体教职员工。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相互支撑、互为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有生力量,他们通过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传播着先进思想和文化,并成为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中坚力量;人才培养工作的思想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延伸。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可以借助和交汇使用对方的教育等各种资源,最大程度地完成完成育人任务。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互动途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存在双向作用的区域,它是二者互动的平台,共包括制度、资源、行为等三个维度。其中,制度层面指的是二者在教育制度设计里可能是有意识引起的关联,也可能是工作中无意识而产生的结果;资源层面指的是指二者各自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共享及整合;行为层面指的是二者在具体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关联和交叉。根据有机整体性理论,事物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整体又是各部分相互关联的系统的有机体,其有机体内的各部分交叉渗透、整体联动,通过内部整合,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因此,寻求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契合,推进二者互动,有利于实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1.推进制度互动。(1)建立契合的制度。要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确立和实施院系领导讲座制度,即院系书记、主任每月分别要面向全院系学生搞一次讲座,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确立和实施党员“一联一”制度,即教工党员包扶一名贫困学生,对其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生活上的帮助;确立和实施“首问”负责制,即当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第一个承接的教工要负责帮助解决到底。(2)强化契合的机制。要建立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共同育人的动力机制,即着眼校内各部门及校园人共同参与育人,建立和形成利益驱动机制;着眼隐形育人力量,建立和形成心理推动机制;着眼执行力,建立和形成政令推动机制。要建立和形成二者共同育人的运行机制,即不断认识影响和制约二者育人的各种因素,明确确立二者的育人原则和运行方式,着眼二者契合搞好整体规划。要建立和形成二者共同育人的保障机制,即理论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监督保障等。(3)完善契合的体系。要强化和完善师生帮扶体系,做到“学生困难有人帮”;强化和完善思想疏导体系,做到“思想扣子有人解”;强化和完善矛盾化解体系,做到“出现矛盾有人劝”,进而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相互尊重、人人心情舒畅”的育人环境。
2.推进资源互动。(1)发掘和共享文化资源。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师生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教育大学生,把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强化现代大学文化理念,弘扬和谐文化,培育大爱精神,倡导学术坚守,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构建整体性的校园文化观念和系统化的运行机制,打造文化校园,通过文化育人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2)发挥和共享组织资源。要健全育人的体系构架,在各院系设立学生工作办公室,直接负责实施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各党总支(支部)设立分工会,全面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在各个班级设立班主任,进行微观管理、因材施教,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3)发掘和共享人力资源。要把握育人主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广大教职员工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将党的先进理念注入大学生头脑,把党的关怀送到大学生心田,通过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1 舟山港与上海港竞争合作关系对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的意义
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总理在浙江考察期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就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这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点。舟山港地处我国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T”字形交汇区、长江黄金水道入海口,适宜开发建港岸线约380 km,其中未开发岸线约230 km;港池宽阔、港域内航道畅通、锚泊避风条件优越,拥有万吨级航道17条:具有如此之多优越条件的港口实属罕见。在途经我国的7条主要国际海运航道中,有6条经过舟山海域,且可供15万吨级船舶进出的航道有13条,是包括宁波港、上海港在内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航道。由此可以看出,舟山港良好的水深条件和区位条件,以及相对完善的港口设施、航运服务体系,都满足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条件。2006年“宁波-舟山港”名称正式启用,按照规划,宁波-舟山港开始大规模建设。这种强强联合的一体化使得宁波-舟山港的年吞吐量不断提高。
上海港位于长江入海口,居我国 km大陆海岸线的中部,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重要口岸。上海港腹地辐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排名第一。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将在2020年建设完成,其力求体现上海市航运服务业的规模效应和核心功能,以达到集聚跨国航运企业的目的,使上海港作为国际枢纽港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由此可见,上海港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十分优良。
上海港和舟山港海域都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与我国沿海主通道的交汇处,都可以进行江海联运,带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因而二者之间的竞争难以避免。二者同属长江三角洲港口,又存在合作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是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课题。
2 舟山港与上海港的竞争关系
2.1 货源竞争
上海港的直接腹地主要是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其间接经济腹地主要有浙江南部、江苏北部,以及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舟山港腹地与上海港腹地多有重叠。
虽然腹地重叠,但舟山港的集装箱货源主要来自宁波、舟山本地及浙江以南地区,长江流域出口和杭嘉湖平原经济区的集装箱从宁波-舟山港出运的比例很小。[1] 相比之下,上海港对长三角地区货源的控制力较强,其更好地利用了江海联运这一便捷的运输方式,将长江沿岸地区纳为自己的腹地。因此,从货源方面看,上海港较舟山港有很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与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对于由江进海和由海进江的运输方式来说,上海港更为便捷,尤其是浙江北部和江苏以及其他长江经济带的货源经上海港可以缩短路程,节约成本。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虽使舟山港腹地范围不断扩大,但与上海港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2 深水港资源竞争
为了应对船舶大型化的航运发展趋势,扭转原有港口码头水深不足且吞吐能力饱和的局势,上海港在外海岛屿上建设离岸式集装箱码头洋山港区。通过东海跨海大桥与上海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连接,洋山港区主要承担腹地内远洋箱源和国际中转箱业务,同时吸引了世界大型集装箱船靠泊上海港,使上海港度过瓶颈时期。深水港可停泊大吨位船舶的能力对江海联运的发展十分有利,上海港将洋山港区纳入囊中,克服了自身短板,削弱了舟山港作为深水良港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舟山港的发展更具挑战性。
2.3 港口地位竞争
2009年4月,国务院正式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港展开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后将提供航运交易、航运金融等服务,旨在吸引跨国航运企业的进驻,并打造成全方位、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舟山群岛新区是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第4个新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的提出,进一步助推舟山群岛新区的发展。
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能够带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对国家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上海港的国际地位、强大实力与舟山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形成一种抗衡,两港的地位竞争难以避免。
2.4 价格竞争
上海港历史悠久,根基稳固,规模宏大,在国际上有较强的影响力。同时,上海港与一些大型航运企业合作密切,航运价格合理且稳定。但是,目前由于上海港“水水中转”的比例不高,使得部分集装箱必须通过陆路运输的方式从外高桥港区运往洋山港区,这无疑增加了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舟山港自然条件优越,码头建设和航道维修成本较低,使得劳务费用、停泊费偏低,与上海港的价格相比存在一定优势;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不太合理的结构和制度不利于港口企业的发展。
3 舟山港与上海港的合作关系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建设,并不仅仅是舟山区域内的建设,也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点。2015年4月15日,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与舟山市政府共同倡议,重庆、宜昌、武汉等长江沿线各主要港口与舟山港共同有关江海联运港口联盟的《舟山宣言》,内容主要包括: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加强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度合作,探索建立长江经济带港航物流联盟,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发展、协同发展和共同发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现代化的深水港、完善的集疏运体系等,上海想要尽快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航运中心,离不开舟山港的合作和支持;而舟山港的发展也离不开上海港的良性竞争和合作。
另外,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同属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不仅面临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的竞争,还面临其他主要港口如釜山港、香港港、高雄港的竞争。因此,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以及其他长三角地区港口只有相互合作,才能提升整个长三角地区港口群的竞争力。
4 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建议
4.1 打造大宗商品储存中转加工交易平台
上海港与舟山港存在货源竞争关系,在集装箱吞吐量方面,上海港远超舟山港。尽管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后集装箱吞吐量大幅增长,但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多数依靠浙江南部的货源拉动。在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的吞吐量方面,舟山港比上海港有更大的优势,而两港在金属矿石的吞吐量方面基本持平。因此,舟山港应利用自身深水港的优势,建设由江进海的大宗商品集散港,继而优化除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金属矿石外的如煤炭、粮油、液体化工品等的运输系统,打造大宗商品平台。这样既可以弥补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的空缺,避开与上海港竞争,还能发挥自身优势,错位发展。
除了目前做强的岙山储油基地外,还应加快规划建设长涂、黄泽山等石油储备基地,做大原油战略储备规模,提升我国原油储备保障能力,同时提升矿石储运中转能力以及铁矿石的保税储运能力。完善舟山国际粮油集散中心功能,打造集大宗粮油加工配送、中转物流、保税仓储、现代交易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粮油产业基地,建设成为我国沿海粮食运输主通道和粮食及其加工成品进出口的枢纽。提升石油、矿石、粮油等大宗商品储存中转加工能力,以及天然气、煤炭等大宗散货中转运输的能力,可为舟山建设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带来货源和市场。
4.2 加快建设深水港区
洋山港区目前15 m的水深标准在未来的20年内很有可能无法满足船舶超大型化发展趋势的要求。舟山港拥有水深20 m以上岸线107 km左右,是我国建设深水港的理想港址。深水枢纽港可以停靠大型船舶,有利于大宗商品的中转。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建设,不仅满足江海联运,还可以增加港口功能,是港口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上海港未来无法满足超大型集装箱船和邮轮停泊时,处于江海交汇点的舟山港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与上海港合作,提高我国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此外,深水港的建设能够吸引大宗散货的集聚,这将有利于舟山大宗商品储存中转加工交易平台的建设。
4.3 提升江海联运综合服务软实力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核心是“服务”,主要通过构建服务平台来满足港口的服务功能。长江沿线的各个港口和城市,都具有为江海联运提供服务的能力,而国家最终确立舟山作为国家级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不仅是对舟山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的肯定,更是对其能够完成服务规模的信心。
舟山应抓住机遇,将服务功能打造成港口的核心功能,提升自身软实力;通过发展服务、航运金融、船舶维修等业务来搭建服务中心,利用现有的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建设数据中心和物流公共平台,提高江海联运船舶靠、离港运作效率。
4.4 加强合作,建设江海联运联盟
舟山港与上海港,乃至其他长江沿岸的港口,都应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合作,协同发展。借鉴马士基航运、达飞轮船、地中海航运联盟的理念,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可以与上海港以及其他长江沿线港口企业和内河航运企业结成联盟,打造一个江海联运联盟并形成统一的服务体系,根据江海联运构建新的航运网络线,创新制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集装箱转运方面,舟山港应大力发展内支线建设,更好地为长江经济带服务。
4.5 争取国家扶持,培育龙头企业
目前,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的建设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投资。因此,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建设除了争取国家扶持外,还应有培育龙头企业的意识,与各大航运企业大力合作。这样不仅可以完善江海联运的服务产业链,还能进行资金回转,使舟山港更加壮大。
4.6 优化船型结构
由于海水与江水的密度不同,加上江上桥梁多、航行环境差、海上风浪大的特点,因而在江中航行的船型与在海上航行的船型有很多不同。要想发展江海联运,提高水水中转比例,需研究出适合江海联运的标准化船型。这类船型一是必须符合吃水较浅的条件,能通过长江浅水区;二是船舶操纵必须要灵活,可在长江洪水期溯流行驶;三是船舶结构要稳固,安全技术要规范,能应对恶劣气候。
目前,上海长江轮船公司等企业能生产出适合江海联运的优秀船型。舟山一些航运企业也在实践,争取设计制造出更加符合江海联运的优良船型。
5 结 语
对于决策者来说,不仅要能识别出可能的合作关系,还需要采取适当的策略,通过制度或合约设计,改变各方关系的性质,为合作提供现实保障。为了促进合作,可以采取的策略应该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性:一是善良性,只要对方合作就继续合作,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二是报应性,面对他人无理背叛是可激怒的,并且具有给予回应的能力与意愿,而非软弱可欺;三是宽容性,在给挑衅者以反击后,如果对方重新表示合作,则可以重新与其合作;四是清晰性,用行动表明合作态度,互动方式简单清晰,使对方能适应。从长期看,具有这四方面特性的对策,能够识别与形成善良群体,并在演化中击败其他群体,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作为企业推动合作的首选思路。
第一,善良性。甘地曾经说过:“如果是出于惩罚去做一件事,而不是为了改善它,那绝不要去做。这是一剂好药,但是服的人不多,恐怕有人过于依赖仇恨达到自己的意图吧,只好各自警醒,多留一个心眼了。”达成合作关系需要参与各方的善良意愿,积极创造能让各方受益的空间。对于那种只关注“自己赢而不管别人输”的人来说,是很难与他人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的。现实中,在处理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中,更多的企业往往重视的是如何增强自身的力量,挤压其他各方的利益,使自己处于产业链中最有利的地位,而较少关注如何提升整个产业的价值,以营造上下游共生的局面,这显然是不利于多方合作关系建立的。
第二,报应性。推动合作仅有善良的意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内在实力的支持。没有对恶行的惩戒,善行是难以繁衍的;报应性的存在,可使试图背约者不敢贸然行事。2400多年前,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指出,“公理的标准取决于强权。强者为所欲为,弱者被动接受。”如果强者能够出于善良的愿望,主导并推动整体的合作,对个人与社会来说,都是好事。在双方或者多方谈判时,感觉上总以为底牌多、力量强大的一方通常会占上风,更能促成最终协议的达成;事实并非总是如此,特别是缺乏个人涵养的强者,可能反而会因其在无意中表现出的不知谦让而惹恼对方,结果有碍谈判协议的达成。谈判的真正成功在于能够得到参与各方的认同,所以,强者的报应性须伴随有善良性与宽容性。
1 合作精神的理论基础与背景
从古代起,学者、思想家就提倡了学习中的合作。如孔子就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表达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个体之间的合作才能有更大的力量,获得更多的智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也是为社会服务的。当今社会需要有在竞争中合作的组织,更需要有更多能在在竞争中合作的人,通过在竞争中合作来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竞争能力,使其充满朝气、充满发展的活力。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适应时代需要,积极地多渠道地营造合作氛围,培养学生在竞争中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 合作的含义与特征
合作是一种各个体联合行动的方式,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彼此间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在合作过程中,合作者要有明确一致的行为发展目标;强调行为共同体中各因素的互动合作;以合作者之间相互信赖和支持为基础;合作重视对合作者成绩的公正评价。
3 学生的现状
合作的核心是个体之间的沟通。现在,初中生中还存在学生不善沟通、合作的现象,有不少学生在生活中因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唯我”观念太重,自以为是,高傲轻人,不能主动与人交流沟通;还有的性格孤僻、内敛,轻视或者不好意思交流;在学校里,有的学生表面看似好说话交流,其实往往出现无目标性;有的为了竞争,比较保守,不能真诚的和同学交流合作;还有的学生沉默不语,不交流,不回答问题。这些情况说明现在一些学生不会合作,不善于合作,不懂得合作的必要性,这不利于个人的成长,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4 培养合作能力的活动策略
为了合作的有效性,在合作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和做到以下方面:根据现实的可能性科学灵活的分好活动小组;引进竞争机制,促进小组合作;公正评价合作结果,鼓励优秀,指导不足;增强合作个体或组织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合作个体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重视对合作个体的合作方法和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合作过程的管理。
5 培养合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5.1 树立合作意识,实现心理转化。作为在校的有些学生,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还不能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意义、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和重要性,在思想深处还没有合作的意识,因此在学习方面往往是独立进行的,在各种活动中还难以和他人很好的合作。所以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的引导。各学科老师都要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适时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使其逐步形成。当学生已经认识到合作对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确实有必要和好处时即实现心理转化时,就会在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有意识、有目的的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的活动行为,并去追求、探索、实践合作。合作的意识在学生的脑海中便开始萌芽。
5.2 围绕目标,分级培养。由于合作的重要性逐渐被社会认可,教育部门尤其是学校就要有计划地给学生制定在竞争中合作的发展目标并进行达成考核,来作为学生素质要求的目标之一。学校及其教育工作者除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之外,也要搭建平台,营建合作氛围,通过各种活动去进行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5.2.1 在班内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成绩、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活动小组,除了在学习方面让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外,也要搞多种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合作,如进行办黑板报、主题班会、文娱活动,小制作活动等比赛。进行各种活动都要形成一种规律,即对各种活动都进行评比,排出优秀的名次进行鼓励,让学生产生荣誉感。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学生之间主动交换意见、分享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也能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积极完成分工目标或者共同完成某些目标,使得合作个体为实现目标的完整性,获得更优秀的结果而倾力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校园。
5.2.2 在校内举行以班为单位参赛的有益于学生成长和合作的多种活动。班级在迎接比赛的准备中,班主任一定要强调团队、合作、荣誉之精神和要实现的共同目标。这样,学生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和动力,能够促进全班学生和任课老师在一起研究、交流,出主意,献策略,调整、决定参与人员和参赛内容,分工实现各个分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能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并获得活动的最佳效果和荣誉。由于成功来自于合作,大家会意识到个体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于是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合作的行为成为自觉,合作的精神将逐渐产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也得到体现。
5.2.3 以学校为单位形成合作小组,积极参加校外活动比赛。在对外的重大活动中,负责人要向全校师生宣传本次活动的意义,明白合作的必要性,唤起全体师生的关注,使 每个个体自觉产生集体荣誉感。在准备中,要科学地处理好人际互动、资源互赖、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使合作得到优化。这样也将使合作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合作意识深入人心,合作精神逐步形成;使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增强,合作交往能力得到增强,和谐的人际关系得到发展。
随着战略联盟、虚拟企业、企业集团、网络组织等组织形式越来越普及,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对企业的发展日益重要。这些关系渗透于企业日常运营活动中,成为企业获得关系租金、赢得超额利润的重要来源。杜智涛认为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是一个介于绝对竞争和一体化之间的连续谱系,竞争与合作相互交织,受企业内部动力与外部约束的作用而相互转化,演化出不同的企业关系形式[1]。那么,推动企业间关系演化哪些力量有哪些?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企业更好的驾驭与其他企业的关系,提升关系资产质量。
实际上,早在1973年,Granovetter就提出关系程度的变化主要由互动频率、感情深度、亲密程度和互惠程度四个因素来推动[2],其后Nooteboome和Gilsing提出范围、专用性投资、持续性、互动频率、信任以及正式控制等是推动关系程度演化的重要动因[3]。Hausman认为承诺、相互信任和双边关系主义等是影响关系的重要因素[4],Cullen,Johnson,Sakano以及Sarkar,Echambadi,Cavusgil,Aulakh等也认为相互信任、互惠承诺、合作交流是影响关系程度的重要因素[5-6]。K.W.Hipel等和D.M.Kilgour等对合作冲突进行了深入研究[7-8],国内学者李勖等利用博弈论研究了动态联盟的合作动力以及稳定性问题[9],叶永玲研究了虚拟经营的竞争博弈及合作动力问题[10],吕坚等从静态绝对收益和动态相对收益两个角度分析了虚拟企业组建与经营的合作动力[11]。刘伟华和季建华运用动力学模型,借鉴期望理论、平衡理论,分析了企业间合作动力的构成因素,给出了企业合作动力的计算流程和方法,并利用企业合作阻力系数构建了供应链相邻节点企业之间和企业整体合作强度的计算模型[12-13]。本文在这些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模型,对演化动因进行了细分,并对演化动因的类别及主要因素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演化动因的重要性及其与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模型
二、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动因的类型
基于上述对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分析,通过对CNKI、万方数据库、ABI,SCI、Ei、ELSEVIER、LISA、JSTOR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梳理和对企业的调查,本文认为推动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动因有以下几种:(1)从作用方向看,有“动力”和“阻力”两种,前者推动企业关系亲密化,而后者推动企业关系疏远化。(2)从时间序列角度看,有“先天”动因和“后天”动因两种,前者指在企业间产生竞争合作关系之前,推动企业行动的动因;后者指企业间已经形成了某种竞争合作关系,由上一期的关系状况所形成的、对下一期关系造成影响的动因。(3)从来源看,有“内生”动因与“外生”动因两种。
动因I:(1)共担风险。当某一投资项目风险很大,合作可以有效降低单个企业的风险。(2)塑造核心竞争力。合作可以使企业将非主营业务外包,专注做好主营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3)优势互补。合作可以使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双赢。(4)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5)控制资源、保障交易。通过合作使企业规避在生产资源、分销渠道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6)扩张战略。联盟合作可以使企业在保持柔性的前提下实现扩张。⑺学习内化。通过合作,使企业学习合作伙伴先进的技术知识、生产知识和管理知识。⑻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为企业开辟新的增长点。
动因II:(1)政府要求,或是政策的导向,促使企业间进行合作。(2)对抗竞争压力。通过合作来抵抗外部竞争压力,或巩固优势地位。(3)市场进入。许多外国(或外地)企业通过与当地的企业合作,推行其本土化战略。(4)制定产品或服务标准,企业间形成合作联盟。(5)网络外部性。在电话网络、信用卡网络等行业中,网络中的成员越多,则网络的整体效用越大,这促使相关企业通过合作联盟参与到网络中。
动因III:(1)合作绩效的正激励。企业间合作是一种重复博弈行为,上一期合作满意度高,则会使推进企业在下一期的继续合作。(2)未来合作的预期。既使企业在上一期合作中满意度不高,但对未来有较好的预期,则也会有继续合作的可能。(3)惯性,为了维护企业投入的专用性资产,企业一般倾向维持合作现状。
动因IV:(1)政策因素推动,政府主导企业间合作。(2)外部环境推动,科技进步、社会经济等变化,使得企业的传统优势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危机,企业通过合作联盟将传统优势与新兴变革相嫁接,获得新的生命力。
动因V:(1)对合作预期不乐观。(2)自我保护,害怕被恶性兼并或核心机密被泄露,而拒绝合作。(3)决策者的偏见,有时企业决策者的风险偏好、非理性倾向会影响企业合作。(4)利益非相容性,当企业间具有相同的利益目标,且企业间处于“非赢即输”的“零和”竞争状态时,企业合作的可能性较小。(5)惯性,同上所述。
动因VI:(1)反垄断政策。(2)历史文化差异,特别是在跨国企业合作中,这种差异会成为合作的极大阻力。(3)行业和产业限制,如一些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行业准入有所限制,这也成为影响企业合作的重要原因。(4)资源的稀缺性,当企业所需求的资源较为稀缺和难以获得,且具有“竞用性“(不能被多方同时使用)特点时,不利于企业合作(特别是平等合作)。
动因VII:(1)合作绩效的负激励,企业上一期的合作绩效下降,或合作绩效与主观预期相差甚远,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合作。(2)合作中无法协同,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缺乏信任、无法协同运作,会影响到下一期的合作关系。(3)企业合作过程中,双方管理层的摩擦会成为企业间进一步合作的阻力。(4)合作中获得的收益不平衡,会使企业对下一期合作缺乏动力。(5)合作中企业间的地位差距拉大,导致企业在合作中的主动权和控制能力降低,影响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动因VIII:(1)外部环境变化。外部环境使企业实施归核化战略,进行资产剥离或分拆,导致原本紧密的合作关系变得疏远。(2)政府政策变化,如反垄断法实施等。(3)企业合作所产生的竞争优势,会使合作体以外的竞争对手深感威胁,它们会通过更强的对抗措施来阻碍企业合作。(4)其他企业的吸引,有可能成为既有合作的阻力。
三、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动因的实证分析
为了剖析上述动因对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影响,本研究对国内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1份,回收有效问卷148份,回收率达到67%。通过问卷回收后的信度与效度检验,证明调查数据有效。调查首先对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的重要性分别进行排序,动力因素主要基于企业的生产资源层面,在现代知识经济中,这是一种初级的合作状态,这说明国内企业的合作仍处于一种较低层次,这与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的发展层次是相吻合的。阻力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大体上是基于资源和利益层面,由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在资源和利益上博弈显得尤为突出,而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尽管归根到底也是基于利益,但在形式上却隐晦得多,如企业可能更倾向于在战略、服务、研发、创新等方面展开竞争。可见,国内企业的竞争仍处于较低层面,竞争的目的主要在资源和利益上。其次,分析各动因与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相关性。第一步,提出各动因与企业间关系紧密程度相关性的假设陈述。第二步,计算动力、阻力各因素间的相关系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第三步,以竞争合作关系程度为因变量、各动力因素或阻力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由于F值、R2和AdjustedR2均较满意,数据结论有效。由结果可见,企业共担风险、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控制资源和保障交易、学习内化、制定产品或服务标准、网络外部性、在合作中获得的收益、对未来合作预期等动因使企业倾向于选择较为紧密的合作方式;而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使企业倾向于选择更为宽松的合作方式。由于多数动因与企业间关系紧密程度正相关,因此可见,我国企业更加认可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而合作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必须既看到合作的收益,也要认识到被合作关系“套牢”的风险,在其间找到平衡点,寻找最佳合作之道。另一方面,企业间利益不相容、资源稀缺、合作中管理层出现摩擦、合作收益不平衡、合作中地位差距拉大等因素,使企业倾向于选择更为强烈的竞争方式。由此可见,国内企业更加关注资源、利益等方面的竞争,这与前面所得到的结论相同。
四、结语
本文着力于分析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演化动因,构建了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力学模型,将推动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作用力分解为三种动力和四种阻力。这些力相互作用,当合力超过一定阈值时,企业间关系状态发生改变。推动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的动因从方向维(动力/阻力)、时间维(先天/后天)、空间维(内生/外生)三个维度可以分为8种36个。为了对这些动因的重要程度及其与企业竞争合作关系强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国内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从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两个方面对这些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演化方式、演化路径、演化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研究架构。
参考文献:
[1]杜智涛.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演化机理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9
[2]GRANOVETTERM.Thestrengthofweaktie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73,78(6):1360-1380.
[3]NOOTEBOOM,GILSINGVA.Densityandstrengthoftiesininnovationnetworks:acompetenceandgovernanceview[J].Ecis,2004(1):1-44.
[4]HAUSMAN,ANGELA.Variationsinrelationshipstrengthanditsimpactonperformanceandsatisfactioninbusinessrelationships[J].JournalofBusiness&IndustrialMarketing,2001,16(7):600-616.
[5]CULLENJB,JOHNSONJL,SAKANOT.Successthroughcommitmentandtrust:thesoftsideofstrategicalliancemanagement[J].JournalofWorldBusiness,2000,35(3):223-240.
[6]SARKARMB,ECHAMBADIR,CAVUSGILST,etal.Theinfluenceofcomplementarity,compatibility,andrelationshipcapitalonallianceperformance[J].
JournaloftheAcademyofMarketingScience,2001,29(4):358-373.
[7]KEiTHWHIPEL,LIPINGFANG.AformalanalysisoftheCanada-USsoftwoodlumberdispute[J].EuropeanJournalofOperaResearch,1990(46):235-246.
[8]D.MARCKILGOUR,KEITHWHIPEL,LIPINGFANG.Thegraphmodelforconflict[J].Automatica,1987(23):41-55.
[9]李勖,孙林岩,汪应洛.动态联盟的合作动力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20(2):91-93.
[10]叶永玲.虚拟经营的竞合博弈及合作动力分析[J].管理科学,2003,16(5):2-5.
[11]吕坚,孙林岩,马新莉.虚拟企业组建的合作动力与利益协调分析[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1,17(3):47-50.
[12]刘伟华,季建华.供应链企业合作强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42(1):120-124.
[13]刘伟华,季建华.企业合作动力的定量评价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12(6):770-774.
[14]李勖,孙林岩,汪应洛.动态联盟的合作动力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2):91-101.
[15]李纲,杜智涛.基于AHP与FCE方法的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强度识别模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2).
竞争与合作是人类进步的两大动力,也是组织发展的价值导向和运行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竞争价值、竞争思维、竞争理念一直主导着社会组织的变革,竞争已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教育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也成为日常话语和制定教育政策的选择方案。竞争冲击、消解了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激发了教育活力、提高了教育效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进行现代教育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以及进一步促进学校组织发展方面力所不能及,甚至由于过度竞争而造成了诸多问题。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内涵和相应的运行机制,重新认识竞争的边界,重新审视、反思教育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构建基于合作的学校组织发展框架,对于促进学校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竞争与合作:组织发展的价值导向和运行机制
竞争与合作的天平偏向哪方,体现了组织发展的价值导向,也是进行组织发展运行机制设计的前提。
(一)竞争
竞争是指不同个体或群体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对稀缺资源进行争夺,竞争优胜劣汰的根本属性使它既是一种激励机制,又是一种淘汰机制。作为激励机制,它使胜利者在实现竞争目标的同时,获得需求的满足。作为淘汰机制,它使失败者在失去竞争目标的同时,不得不承受失败的代价。
人类的竞争有三种形式,即生存性竞争、竞赛性竞争和合作性竞争。生存性竞争是竞争的初级状态,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取外部利益;竞赛性竞争立足于组织内部,竞争的目的是实现对群体既得利益的合理分割;合作性竞争以提高群体的整体竞争能力为目的,通过个体间的联合、互助与合作以及与外部解除战略伙伴关系,尽可能多地将群体外部利益内部化。
竞争导向的组织表现为竞争性的组织结构、竞争性的组织文化、竞争性的组织运行模式和竞争性的组织环境。竞争性的组织结构是指战胜对手的高度统一的集权性组织要素及其关系;竞争性组织文化是一种强调用竞争作为组织管理的主要方法和策略,鼓励内部成员之间进行经常性竞争的观念、思维、制度和活动方式;竞争性组织运行模式和竞争性的组织环境是指组织之间为实现各自的目的而争夺有限资源的状态。在竞争条件下,组织发展主要是一种量的增长。
尽管竞争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组织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竞争并不是万能的。一方面,竞争机制自我调节功能的盲目性、事后性和短期性等特征,常常导致竞争机制失灵,而竞争机制失灵的可能结果一是由竞争不足演化为过度竞争,甚至不正当竞争,过度竞争的结果必然是竞争组织“两败俱伤”,走向竞争动机与目标的反面。二是由竞争趋向集中,由集中趋向垄断,引发新一轮的竞争。另一方面,竞争也有着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传统竞争一直体现为一种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一方胜利必然意味着另一方失败,结果往往导致两败俱伤。大量的组织发展实践证明,那种以消灭竞争对手为目标的低层次做法不但不能给组织带来最大的成效,而且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合作
组织是诸多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独立于环境的整体,正是合作使组织获得一种共生机制和持续发展机制。只有竞争,没有合作,这个组织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解体。
合作是组织产生的基础,也是组织发展的重要机制。第一,人类是群居合作性的动物,人类个体孱弱的躯体特征和生命过程中漫长的依赖期,决定了人类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中都不可能单纯依靠个体的力量或能力生存和发展。合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基本前提。第二,人类的生存活动中总是要面临资源稀缺和匮乏的问题,而人类解决生存资源稀缺与匮乏的问题只能依靠合作而不能依靠竞争。第三,竞争必须以合作为基础和前提,盲目或过度的竞争却会破坏人类合作,从而破坏人类的生存条件。无论是为了生存或是发展,组织必须依赖和利用合作的力量。人类演进的历史也表明,社会组织的形成与建立,其实质就是借助联合的力量,以合作的形式创造生存与发展的最大空间。有关研究证实了合作型的工作关系对开放式管理、提高员工参与程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对组织内部来说,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就是为了适应环境和持续发展而不断进行学习的组织,在整个组织中充满着学习气氛,所有人员都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它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管理模式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管理界的广泛重视,成为社会和组织再造生机、发挥创造性、增强竞争力以及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对组织外部来说,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战略联盟或称合作伙伴关系。这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对等实力,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和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战略联盟的性质是长期合作,是自发的、非强制性的,联盟各方仍旧保持原有组织管理的独立性,既可以不间断地从其他组织获取营养,又可以为伙伴组织做出贡献。
二、竞争导向的学校组织
在竞争理念的强化下,学校组织的发展目标、结构、文化等核心要素都明显带有竞争的色彩,竞争一度成为学校发展的价值导向和主要的运行机制。
(一)竞争导向的学校组织发展特点
1.学校发展目标的功利性
竞争导向的学校组织发展目标是提高升学率,这有意或无意地排斥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校甚至出现了过度竞争现象。教育目标功利化弱化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教育的科学性、人文性、民主性受到损害。
2.学校组织发展的封闭性
学校相互间和学校内部的激烈竞争,造成了学校之间封闭、学校内部人与人之间的阻隔。一是学校与学校的封闭。重点学校之间、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大、中、小学之间,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二是学校内部组织之间的分离。如年级组之间、班级之间、学科组之间等合作与联系不够。三是学校内部人与人的封闭。学校领导之间、领导与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缺乏交往和沟通。四是学校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相对封闭。忽视了人际间的交互影响、社会交往、社会活动,以及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3.学校组织文化的同质性
学校组织文化的同质性是指学校文化内容、方式及其产品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的单一、课程内容的刻板、教学方法的僵化,使学校普遍缺乏个性。同质性越高,学校的创新能力和核心能力往往就越低。
(二)竞争导向的学校组织容易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
竞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和现象。自然的、公平的竞争,可以增强学校内部的活力,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片面以竞争为导向造成的过度竞争的状态则是有害的。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盲目崇拜竞争的作用,视竞争为推动学校组织发展的万能手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组织发展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
1.学校教育目标的偏离
理想的教育目标应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其各种能力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过度竞争往往会过分强化学校的选拔功能,忽视学校的文化传承及对人的发展功能,造成学校教育背离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代之以升学率为直接目标,单纯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的绝对标准。
2.学校组织结构的异化
学校组织“自上而下”的单向沟通方式,有使其异化为竞争体系中的“行政组织”或“经济组织”的倾向,学校组织的目的变成了如何实施有效的控制。统一的培养规格、分割的课程体系、标准化的课程内容、精细化的评价手段,以及教师队伍管理等方面均带有过强的行政色彩和功利因素,而学校组织自身的演进规律和文化本性相对弱化。
3.学校组织文化的缺失
学校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共同创设的学习环境,是教学相长的文化组织,与其他组织相比具有智慧性和生成性的特征。但竞争导向的学校组织倡导的是一种占有性、排他性和对抗性的文化。这种组织文化把教师看成是传递文化的工具,学生是接受文化的容器,忽略了文化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性,容易造成师生创新能力不足。
4.学校竞争的失范
学校间进行适当竞争,有益于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但缺乏一定的规则的竞争,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一方面,学校之间的差距过大,不均衡现象已经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在学校内部,由于学校资源配置的不公平,过度的竞争容易引发学校内部组织冲突和人际冲突。教师的职业倦怠、学生的厌学皆与过度竞争有关。
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是学校竞争的客观基础。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择校”现象突出;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使同类学校的竞争不在同一起点上,一方面助长了教育的寻租行为,另一方面不平等的竞争加剧了学校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同时,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严峻的就业形势,使经济竞争延伸到教育领域,并产生了扩散效应。文凭“符号”价值的强化、文凭的生产过程的弱化造成了教育竞争的异化和失范。
从教育自身来看,过度竞争是学校组织异化的反映。过度竞争不仅是外部因素的反映,也是教育系统内部存在问题的产物。过度竞争的弊病不但源于教育本身的某些特性,也掺杂了某些人为的因素。如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重点班和普通班、优等生和差等生的划分,使教育差别超出了既有的界限,给学生、教师和学校造成了潜在的压力,从而大大强化了教育竞争的激烈程度。
三、基于合作的学校组织再造
树立基于合作的学校组织发展观,并在其引领下进行制度和方法创新,实施学校组织再造,是进一步推动学校组织发展的关键。学校组织再造就是要构建学校组织运行和发展的合作创新机制,实现人与人、人与学校、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一)制定基于合作的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关于教育事务的行动准则,它对学校组织发展和行动方案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以竞争为导向制定的教育政策对于提高效率有重要意义,但在当前形势下,适度弱化竞争、强化合作将有利于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目的。
制定基于合作的教育政策对我们提出了反思以往教育政策的要求。第一,面向全体学校,而不是个别学校。教育政策具有引导性,适时制定促进校际合作的教育政策,是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所在,相应的“择校”现象也会逐步解决。第二,面向团队,而不是个体。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基于合作的教育政策,将会促进学校组织整体发展,而通过竞争强调教师的差别,频繁运用个体奖励的办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有限地调动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但背离了实现教师队伍整体发展的目标。第三,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教育应该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一切按比例和名额划分的、基于竞争的、只能使少数学生受益的教育政策应该重新梳理,使教育政策导向回到面向全体学生上来。
(二)建立学校间的战略伙伴关系
基于合作的学校与学校的关系应定位于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是一个“生命”的系统,其目的在于创造共同价值,如同企业的战略联盟,其宗旨是不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划分势力范围,而是努力与竞争对手共同创造并分享一个更大的市场。构建学校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将有利于缩小校际差别,实现共同发展。基于合作的校际间战略伙伴关系应是在共同理念前提下开展的,双方对于学校组织发展的理念应基本一致,共享的理念是形成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关键。
建立学校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应为合作的双方带来实际的利益,这是合作战略得以实施和成功的前提。利益的来源在于参与合作学校的资源配置的优化,资源及核心能力的互补,合作伙伴之间通过共同开发所创造出的新的发展机会。而这种创新的契机在学校整个战略的实施中是重要驱动力。创新的契机为实施合作战略的双方开创了全新的事业领域,使双方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延伸了各自的能力范围,而合作双方之间的诚信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形成共享的学校组织文化
学校组织文化所体现的不仅是学校过去的成功经验,而且是与学校发展战略调整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不仅是组织记忆的产物,而且是不断学习的产物。合作的前提是共享,通过学习形成共享的学校组织文化机制是进行合作的可行途径。
第一,形成学习机制。要使学校中的教师都具有学习的意愿,学校必须成为具备“自我学习”机制的组织。这种组织机制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教育因素,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其他一切工作都以这种机制为依托,使教师在用中体会所学,在用中发挥所学,满足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实现的高层需求。第二,通过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实现学校组织文化的变革。从学校组织文化作用的方式来看,一方面,学校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存在,它对置身于其中的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组织文化的实质在于一些无形的假定,它反映在行为中并得到加强,潜移默化地形成强有力的经验。因此,学校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组织文化。没有这种学校内部人的思考方式、价值信仰、行为方式的“类”结构的改变,就不会出现有效的学校组织文化变革。第三,重视在经验中学习。学习的基础是团队的实际经验,团队成员对学校组织工作提出问题,进行反思,增长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坚持以这种方式来审视经验的目的是在组织成员经过一段时间后,形成一种能够反复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并有所增益的终身有用的技能和洞察力。如果这一点能够成为学校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话,那么,学校组织就有可能具备一种持续的自我更新与变革的意识和能力。
(四)建立扁平化的学校组织结构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社会,运用一些技术手段,能够轻而易举地实现对大量信息的集中快速处理,在第一时间内将所有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高层决策者。这就在根本上动摇了经典管理理论中“管理幅度”论的理论基础,使许多原来仅起到“信息中转站”的中间管理层的作用淡化,当组织扩大规模时,原来加强管理的思路是增加管理层次,而现在的思路却是增加管理幅度。
基于合作的学校组织结构创新,必须考虑到嵌入组织中的整体社会的结构环境,也必须克服学校自身路径依赖的惰性。这种组织必然是一种扁平化的组织,通过破除组织自上而下的垂直高耸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建立一种紧凑的横向组织,达到使组织变得灵活、敏捷、柔性和富有创造性的目的。
学校组织结构扁平化需要打破传统的、严格控制的、集权性的纵向组织结构,建立灵活多样的以分权性为主导的横向组织结构。基于合作的扁平化的学校组织强调合作与共享,强调团队精神,团队与团队之间、团队成员之间、团队与学校之间是、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协作关系。
(五)优化学校领导的角色与行为
基于合作的学校组织是一种通过学习不断促进师生个体和学校共同发展的组织,学校领导的角色和行为应聚焦于此。第一,学校领导要以激发组织成员的内在动力为工作重心,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搭建共同发展的平台,凝练核心价值,激发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正如彼得·圣吉所讲的,“领导者是设计师、教师和仆人。他们负责建立一种组织,能够让其他人不断了解复杂性,厘清愿景和改善共同的心智模式,也就是领导者要对组织的学习负责。”第二,学校领导要从关注目标实现转变为关注学校使命和发展过程,要从过去更多地关注管理目标具体实施与控制,转变到更多地关注学校共同愿景的形成和学校的发展与未来。要把每位成员视为组织的动力源泉,开发和引导组织成员的潜力,注重沟通与激励职能的实现。学校领导要成为校本知识生产的重要一员,成为学习型、创造型、战略型的领导,学校领导的行为方式也呈现民主化和人性化。
注释:
[1]Dean Tjosvold,等。合作与竞争理论的实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