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工作汇报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8 14:50: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就业工作汇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就业工作汇报

篇(1)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1、促进转移就业

一方面,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活动会,促进就业。我局在X年底前,搜集就业岗位 个,打印招聘简章和扶贫宣传材料XX份,下发到各乡镇、各村小组宜传到户,同时送岗位下乡,在乡村召开扶贫专场活动会。为帮扶有就业愿望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企业与贫困劳动力进行用工对接,提供就业岗位XX个,参会人员XX多人,达成意向就业人员XX人。

2、提升就业技能

针对我县农村贫困劳动力有培训愿望者开展特色产业技能培训,聘请有经验丰富,农业技师授课。截至目前,共开展了XX期培训,培训学员XX人。

3、创建就业岗位

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创建XX个基层公益性岗位,解决XX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对每人每月补贴XX元。

二、存在的问题

1、培训不到位。一是培训时间短,质量不高;二是贫困户年龄偏大,接受能力较差,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2、贫困劳动力就业愿望不强,不利于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2)

-------县妇联再就业培训工作汇报

2006年6月8日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市劳动局、市妇联等11个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按照此文件精神,为了更好的配合就业局做好下岗、失业职工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我们妇联组织从关注女性就业为切入点,紧紧围绕“中心”建设,积极组织妇女技能培训,引导、扶持妇女创业,努力拓宽妇女就业渠道;加快妇女服务阵地建设,以提高妇女的就业水平。为此我们很抓了培训中心建设,并以搞好培训和落实就业单位为两个突破点,为她们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寻找就业单位,使广大妇女通过技能培训找到自己合适的就业岗位。下面我们就工作的开展情况做以简要汇报。

一、以中心建设为主线,强化内部管理

乐亭县巾帼家政培训中心自2005年4月成立以来,经过一年的努力,中心以初具规模,各种教学设备齐全,功能完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并且具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和较高的教学素质。中心围绕所设的家政服务专业课程,针对社会需求及学员要求,开设了《家庭保洁》、《下水道疏通》、《月嫂》、《中老年人家庭护理》、《养花知识问答》、《奶牛养殖》、《社交服务礼仪》等课程,结合理论课程组织学员实地参观学习等,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学到了一技之长,为他们立足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受到了广大学员及全社会的一致好评。去年一年,培训中心共招收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女劳动力等学员近1000人次。

对于中心的建设情况,单位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以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和学员素质优良化为管理目标,按照《民促法》,中心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科学规范管理,制定了《学校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办学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带头学习,认真负责,严格制度,使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为了开阔视野,拓宽教学思路,学校领导多次到北京等地参观、考察、学习。根据社会用工信息设置相应的家政服务专业课程,组织教师定期业务培训,并组建成立了家政服务培训教学评价小组、教师考核工作组、学员评价及管理工作组、课程设置及学生选课指导工作组,各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保证了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全面、系统的制定了《年度教学计划》,从根本上改变了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

去年,学员大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女剩余劳动力,虽然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一定的专业技术,但在家政服务专业技能上基本是空白。根据这种情况,中心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思想与业务等方面的学习与交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使教学思路适应变化的需要,更好的全面完成了学员培训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专业基础因人施教,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溶入社会实践,积极为参加培训的学员联系用人单位,为他们铺就业路,搭就业桥。

二、丰富授课内容,做大做强"妇"字号家政品牌。

按照上级妇联要求,针对就业需求和学员要求,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课程,必修课为《职业道德》、《劳动法常识》和有关的再就业优惠政策;选修课包括家政服务的多项技能培训,主要有:中老年人家庭护理、科学看护婴幼儿、如何当好月嫂、家庭保洁、钟点工及疏通下水道等。今年我们又新增择业观教育、服务礼仪、社交礼仪等课程,围绕"家"字做文章,不断丰富授课内容,准备聘请北京教授、唐山、县农口部门专家授课,采取集中培训为主,自学、参观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一批懂家政知识、知家政礼仪、能家政服务、长家政技能的月嫂、宴嫂、护嫂、洁嫂、厨嫂。

三、灵活培训形式,搞好岗前培训的新突破

为使参加培训的学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为他们立足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不断拓展培训领域,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授课与参观相结合,改变那种单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的传统模式,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加大外出参观学习的课时;二是学习与应用相结合,把培训时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便牢固掌握,避免"纸上谈兵"的培训方式;三是集中授课与自学交流相结合,使学员更好地把教师传授的知识稳固掌握,给其自学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此,我们选树了一批下岗再就业明星,为打响"妇"字号家政品牌,我们建立了"妇"字号基地,组织学员参观考察,到下岗再就业明星李述静、张建侠、申素英等创办的华烁公司、御名园食府、远大瓦厂和大学毕业自寻创业路的陈杰的海水孵化养殖场等民营企业进行现场参观,通过理论授课、现场参观、典型教育,进一步转变学员的择业观,使他们尽快适应形势需要,勇闯就业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四、开展定单定向上岗,落实就业上岗的新突破

培训是手段,就业才是目的。我们还立足职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在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学到多种技能的同时,我们注重就业实效,积极帮其联系就业单位。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采取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等多种灵活的就业形式,广辟就业渠道,早日实现就业。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措施:

一是积极与县再就业局、人才市场配合,举办就业洽谈会,为学到一技之长的学员搭就业桥,铺上岗路。

二是与县内外多家合资、独资企业建立用工供求关系,发展订单定向上岗,有针对性地培训专业人才,安排学员就业。为此,我们专门走访了唐山中厚板厂,恒安薄板厂,汽车零件厂以及承启大酒店、信达集团和远洋宾馆等就业需求量大的企业,并与这些企业挂钩,为他们急需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签定劳动就业合同,使下岗失业人员通过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争取早日走上就业岗位。

篇(3)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为适应新的就业再就业形势,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县委、政府每年调整就业再就业领导班子,由县委副书记、常务县长任组长的“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涉及包括工会在内的16个部门。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由县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县工会、县就业局等“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根据需要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传达上级就业再就业工作有关要求,研究制订就业再就业工作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就业再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三是加强工作督查。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对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由县政府工作落实督查办公室协调工会、劳动就业单位进行跟踪督查,并对督查情况定期进行通报,以此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深入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二、政策扶持,为就业援助工作顺利开展营造环境

一是抓好参与政策制订工作。按照上级专项会议精神,与县就业局联合转发了《关于发展家庭劳务经济的指导意见》,并根据省市有关文件,与相关单位联合制订出台了《全民创业促就业的实施意见》,通过制订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找准上级政策与我县县情实际的结合点,不断推动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抓好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开辟电视专栏、印发宣传材料、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日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活动,使广大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及时了解就业再就业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在职工服务大厅设立就业服务及政策咨询服务窗口、设置政策宣传栏,长期宣传就业再就业政策,使下岗失业等人员能够随时了解政策。三是抓好政策落实工作。认真做好困难职工《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工作,下岗失业人员在创业就业时,凭困难职工《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

三、多措并举,为就业援助工作顺利开展拓宽渠道

一是组织召开专场用工招聘会。不定期的为落户我县的企业组织专场招聘会,为城乡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在就业服务大厅将举办企业和务工人员供需见面招聘会。2013年,我会与相关单位联合举办2次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和三次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劳动力就业用工招聘会。

二是通过实行校企联合实现异地就业。我县高度重视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将城乡劳动力内转外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来实施,使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异地就业。我会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与县就业局联合行动,积极为学校“做媒”,达成与“三一电气、北京博雅远景公司、天津斯坦德服务外运公司等公司的合作为高校毕业生开辟了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已转移劳动力4972人,其中,高校毕业生400余名。

三是认真开展再就业援助。积极发展环卫保洁、治安、乡镇、社区服务业,切实做好对“4050和双下岗、双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援助工作。截至目前,我会与县就业局联会开展专项工作,为市容市貌管理局、一中、三中、检察院、政府后勤、工商局和各乡镇、社区等20多个团体、单位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474名,安置47名就业困难人员。既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又使县城市容市貌大大改观,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四、开展活动,为就业援助工作顺利开展助力增效

一是扎实开展“春风行动”专项活动。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妇联《春风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我会与宣传、农牧、卫生、人劳、广电、就业、团委、妇联、农广校、职专等部门和各乡镇共同参与,全面开展宣传服务、劳动就业咨询、政策解答、求职登记、岗位推介,劳务对接、人员招聘,有组织输出、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今年以来参加现场招聘的用人单位和企业先后共有18家,其中当地5家、外地11家,共提供了加工制造、缝纫、保安、建筑、餐饮服务、汽车驾驶、电工电焊等岗位20类5000多个,有效地保证了群众外出务工需求。

二是切实抓好就业培训。我会按照“实际、实用、失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心事的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津京市场冬季缺少燃油燃气司炉工的情况,主动与津京两市热力公司联系争取用工指标,去年以来协同县就业局与北京西城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培训司炉工152名,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的目标。

篇(4)

二、重点工作

1、创建“充分就业县”工作。一是草拟并由局下发文件:《关于充分就业县工作年度考核复评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2011年度人力资源调查的通知》。草拟创建充分就业县考核复评文件及经费测算和奖励资金发放。二是精心设计充分就业县复评考核书面台帐样本,便于各乡镇(街道)实务操作。三是由局分管领导带领充分就业县业务指导小组成员对全县各乡镇(街道)进行工作沟通、情况摸底和业务指导,为复评考核工作夯实基础。四是召开了基层人力社保工作会议,局分管领导就充分就业县复评考核工作作了重要讲话,重点布置工作要点,确保充分就业县复评考核工作的圆满成功。

《市就业与失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全面更新,按照市局要求和安排,为全县乡镇(街道)基层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所5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就业业务网络新模块业务操作培训。举办了二期资格证书培训班,为全县70多名村级协理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下基层对各乡镇(街道)进行工作业务操作指导,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电子台帐、书面台帐的业务操作培训。在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业务、台账建设、信息网络建设、村级平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达到复评验收要求。5月11日—13日,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就业局、市发改委、市财税局等部门共同组成的评估小组,对我县创建“充分就业县”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市充分就业县评价小组对我县创建充分就业县评价结果作了意见反馈,我县充分就业县创建工作纵向比较,工作推进力度较大,成效显著,亮点纷呈。与余姚、慈溪横向比较,在业务量、村级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六月份,按照市评价小组要求进行了全面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市局汇总。六月底,顺利通过充分就业县创建验收。

下半年,完成全县劳动力资源调查数据输入汇总。经多次下基层检查指导,基本完成“充分就业县”的创建复评准备工作。预期十二月份顺利完成创建复评。

三、“创先争优”、“三思三创”、“三抓三促”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创先争优”、“三思三创”、“三抓三促”活动。一是贯彻落实局党组的要求,做好“四进”工作,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乡镇(街道),并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二是对照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狠抓落实。结合充分就业县创建工作,通过党员公开承诺,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就业工作服务项目有19项,通过创建充分就业县工作,将各项业务工作向各乡镇(街道)延伸。三是抓薄弱环节和抓重点工作。就业中心确定的薄弱环节是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也是重点工作,是创建充分就业县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结合“两县”创建,狠抓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建设。同时,着力做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和全面推行绩效对帐制度,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纲,根据劳动就业事业发展中的现实要求,努力形成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依法行政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日常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

根据甬人社发[2011]30号文件精神,积极响应市局号召,10月份,县人社局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分成3个小组对全县70多家企业开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走进千家企业“活动。

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建立失业动态监测制度,县就业中心依托前年搭建的用工动态监测平台,确定100家用人单位作为失业动态监测企业。完成失业动态监测基础数据的上报工作。

(一)人力资源市场工作

继续发挥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平台作用,促进就业。

⑵人力资源市场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模式,加大了对市场的软、硬件建设。就业网网上视频招聘运作正常。县就业网包括“网上视频招聘工作平台、企业招聘网上申报及审核、办公(OA)系统”等。一年来开通视频招聘22家,通过视频招聘成功人数100多人。

⑶充分发挥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作用,实现县、镇乡(街道)、社区(村)用工信息同步。

(二)继续做好公共职业介绍工作

(三)继续加强和扩大劳务基地建设,拓展市场服务空间

(四)继续加强对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

依据市就业局的年检标准,完成了我县10家民办职介机构的年检考核工作。

(五)继续做好劳动事务工作

五、失业保险工作持续稳定

2、完成并出台稳岗补贴文件。

3、我县的失业保险工作管理规范,所有参保单位均建档立册,参保信息完整正确。实现信息化管理,社会化发放。每月及时增减调整参保人员数和征缴金额。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密切工作联系,重点抓好失保扩面工作和基金征缴工作,实现五项保险统一申报征缴办理,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规范有序。失业保险金发放免签到制度运作顺畅,完成了与上级业务部门政策衔接、帐目处理、表册制订等相关基础工作。极大地方便了失业职工,减少了办事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广大失业职工的一致肯定。

完成失保金使用自查。市局对我县失保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结果为使用规范,无违规情况。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素质

2012年度,在上级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下,中心班子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以“创先争优”、“三思三创”、“三抓三促”活动为契机,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服务意识有了显著的增进和提高。

本中心按照上级主管局的统一安排,一如既往地按照学习型单位、服务型单位的要求,进行专题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外树形象,内聚凝力。加强内控管理,以排难解忧强服务为基点,增强服务意识,做到换位思考,提升服务质量。坚持机关效能建设要求,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坚持工作例会制度。工作上坚持超前思维,不断创新。重视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实行股室责任制,明确领导班子职责分工和各股室工作职责,工作关系进一步理顺,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一是坚持每月召开各股长参加的业务工作学习会,促进工作落实。学习会上及时汇报上月工作开展状况和存在问题,下个月的工作安排及改进工作、完善工作的措施办法。二是坚持领导轮流值周和月度检查制度。每月底由轮值领导分管主任牵头,内控领导小组对照内控有关工作制度要求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检查情况及时记入值周检查情况记录表。

本年度,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奉献爱心,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奉献爱心捐款3400元。

一年来,在上级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下,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做好充分就业县创建复评工作,狠抓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做好劳动保障业务下延到基层,进一步建立完善基层就业服务长效机制,巩固提高创建成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振奋精神,开拓奋进,把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得更好。

七、二0一二年度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充分就业乡镇(街道)、充分就业村(社区)创建复评业务指导工作,强化创建复评业务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改进完善创建复评内容,整理一套比较符合基层平台发展需要的创建复评业务规范。

篇(5)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确保实现充分就业。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充分就业工作,将其列为街道重点工作和为民办实事行动目标,纳入街道对社区的全年综合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的管理,优先安排辖区再就业预算资金28万元,成立了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街道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就业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劳保所具体负责街道的就业工作。同时,各社区也相应成立了以站长为组长的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领导小组,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夯实平台建设基础,提供就业工作载体。

平台建设是劳动保障工作的基础,能否开展好工作,平台建设是关键。为此我们重点在软件上下工夫。

1、平台建设上做到“六落实、五统一”。

我街道的4个社区都成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聘用了12名政治思想好、敬业精神强、综合素质高的专职劳动保障工作者。落实场地4间,共120平方米,配备电脑8台,建立了各种台帐。街道还统一制作了劳动保障所(站)标牌,工作职能、各种制度、办事程序统一上墙,工作经费实报实销。街道劳动保障所(站)做到了机构、人员、场地、制度、经费、工作“六落实”,实现了机构、名称、标牌、职能、标准的“五统一”。

2、软件上做到“六个清”

为了摸清全辖区劳动力状况,更好的开展就业工作,街道办事处今年初就将再就业资金28万元纳入街道办事处预算。对辖区劳动力进行了摸底调查,力求做到了解实情,掌握全面,数据准确。通过调查,我街道今年上半年登记失业人数为607人,再就业578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48人,安置134人,再就业率达到90﹪。基本做到了失业原因,家庭状况、社会关系、就业意愿、就业去向、技能水平清楚,体现了我街道就业工作的特点。

(三)努力强化就业服务。

1、精心组织,搞好培训。

为进一步增强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我们深入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全面完成城乡劳动力培训506人,其中农民工培训276人。现已完成创业培训14人。

2、千方百计、搞好安置。

我们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打破城乡界线,千方百计收集岗位,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切实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及时推荐有就业愿望并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上岗。今年上半年,我街道已组织200人参加了5场招聘会,提供岗位1301个。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劳动就业信息网络建设,街道劳保所、社区劳动保障站都与全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完成了全面联网,能随时向企业和失业人员提供用工和求职信息。

(四)、全心全意,搞好服务。

实现了“一条龙”服务。围绕就业培训、职介服务工作,街道劳保所和社区劳保站对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都提供了从失业登记、培训需求、申请证件、职业指导及职业介绍等每个环节及时到服务。

开展了就业、再就业援助工作。四个社区均开辟了再就业援助窗口,建立了困难群体帮扶档案,为社区内符合再就业援助条件的“4050”人员提供及时、便捷的岗位援助和就业服务,共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134人就业,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

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实名制动态管理工作

根据《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工作安排》和《区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意见》,街道把就业工作摆在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放在各项工作开展的优先地位。进一步完善了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了工作互动和信息共享,强化了劳动力培训和就业援助,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营造了街道上下共同促进就业工作的氛围。

(一)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工作内容纳入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年度促进计划。

(二)根据就业形势和就业再就业工作需要,积极做好自主创业小额贷款工作。上半年完成小额贷款4名,贷款额22万元。

(三)进一步完善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长效机制。街道办事处继续聘请了40名调查员,对辖区劳动力进行了逐户摸底调查,力求做到了解实情,掌握全面,数据准确。

(四)发挥工作联动促进就业的作用。

街道结合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好就业“四同步”,在街道新引进项目中,优先招用本辖区劳动力;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本辖区大中专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今年上半年提供各类空岗1301个,完成目标57%;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34人,就业率达90%以上,其中开辟公益性岗位40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1人。

(五)认真组织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和就服务工作。

对有就业愿望、工作不挑不拣的“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就业援助。建立了辖区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辖区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以上。

三、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情况

按照区转发《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绩效考核评估的通知》的通知(创业办1号)要求,我们进行了自查,并于月按照要求制定了创建方案件(已经报送)。我们按照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考核自查项目已经加以落实,并对考核指标进行了认真的自查梳理,

(一)、强化了“五大保障”

1、组织保障。

去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委发()21号)精神,为扎实有效地配合全市开展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活动,进一步推进辖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成立了以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政策保障。

去年街道与社区联动将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考核作为全年考核的重要内容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并明确将此项工作包括目标管理落实到人头。明确了街道各科室、社区居委会要切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等文件精神,制定具体的措施,建立有利于城乡劳动者创业税收优惠、融资渠道、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加强创业扶持。

3、资金保障。

进一步加大创业服务资金投入,设立促进创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工作经费补贴、创业指导服务、创业项目的征集和评估、创业孵化等各项创业服务扶持政策。

4、服务保障。

健全项目筹集推介激励机制,提供创业专家指导服务,实施“开业导师”制度,对创业者提供“一帮一”创业辅导;鼓励社会各界开展不同形式的创业服务活动,搭建创业扶持平台;扩大创业宣传,激发全社会参与创业的激情,营造全社会参与创业、支持创业、帮助创业和崇尚创业的良好气氛。

5、载体保障。

进一步优化现有资源配置,建立不低于平方米的创业示范基地,扶持城乡劳动者创业、城乡劳动者创办小企业,相关科室在创业培训指导、企业项目开发、拓宽融资渠道、市场准入、税费减免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形成劳动保障所牵头、各相关科室共同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

(二)、完善了“三项制度”

1、各科室、社区居委会协作制度。

创建企业型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化各科室、社区居委会间的协作,明确相关科室在创业培训指导、企业项目开发、拓宽融资渠道、市场准入、税费减免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形成劳动保障所牵头、各相关科室共同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

2、创业培训扶持制度。

将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创业培训质量。

3、目标考核制度。

建立了创建工作考核制度:按照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指标体系要求,结合我辖区实际,完善考评方法。坚持“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作为全年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完成了专项工作目标

1、促进创业的情况和创业带动就业情况:

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创业培训范围,制定了创业培训实施计划并认真执行。对以来有培训要求的城乡新创业者全部实施了创业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合格率没有低与之前的3年平均水平(合格率都在100%)。完成了区下达的创业培训30人、职业培训613人、小额贷款32万的目标数。创业培训占职业培训的人数比重达3%以上,参加创业能力培训后成功办企业人数21人,创业培训后的创业成功率达50%;新增创业带动就业比例达到了1比6带动了126人就业。年上半年创业培训14人,参加创业能力培训后成功办企业人数11人,新增创业带动就业比例达到了1比6带动了66人就业。完成小额贷款22万元。正在及时搭建平米耘涛美容美发创业示范基地。落实了促进创业就业专项资金20万元。开展宣传创业文化、弘扬创业精神的社会活动。树立了一批自主创业的典型人物、为创业者服务的典型工作者。并按时报送创建工作信息和报表。

2、在高校毕业生中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积极配合区人事局区团委、区劳动保障局、区科产局组织实施,重点做好创业意识培训和科技成果转化,对40名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创业意识培训,促进5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

四、特色亮点

篇(6)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镇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直接关系到新县城的建设进度,关系到*整个社会政治稳定大局,关系到*的公共社会形象,随着新县城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的开展,团县委在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对青年农民的就业培训和创业支持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镇失地青年农民就业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为青年农民送知识、送温暖、送工作、送岗位,关心失地农民、服务失地农民,抓住灾后重建的有利时机,就近就地大力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再就业与创业培训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思路,提高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本领。

二、加大调查了解力度,切实掌握就业技能情况

为了将此项工作做深、做细,团县委组织志愿者在*镇、*镇开展了就业创业情况大调查,共计发送就业创业情况调查表3000余份,针对青年农民的基本情况、目前状态、就业、创业意向、求职渠道、希掌握的就业技能等方面,走村窜户,深入调查,了解和掌握青年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困难,立足将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推广下去,切实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惠的政策扶持。

三、认清形势,开拓创新,开展市场大调查

由于受到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各沿海城市的进出口加工企业受到重创,通过国家各项拉动内需政策,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是仍然造成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压力增大。为了适应形势,团县委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灾后重建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发挥群团整合资源的优势,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县委、政府分忧解难。一是网络调查和宣传。认真学习了解国家各部委对市场刺激政策,市场未来发展前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大力推进的各项目和产业。建立*青年就业创业工作qq群,调动各大中企业的积极性,培养其为灾区做实事,帮助灾区群众重拾信心、重建美好家园的思想。二是市场调查,组织发动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各自所处的城市做好市场调查,针对市场上最需要的技能进行调查,并由团县委进行汇总分析,寻找适合*灾区群众能力和素质的岗位。

四、全面落实政策,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针对金融危机下,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并且结合*灾后重建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年农民技能培训,主要开设了羌绣工艺刺绣班,园林园艺裁培,电焊工,建筑施工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保安等工种,并介绍到省内、山东各大企业,签定用工合同就业上岗。经过开班培训,三月份,使200名失地农民工拥有一种或多种技能,大大增加了社会竞争能力,同时缓解了社会稳定压力,推进了加快建设新县城的步伐。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镇失地青年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

篇(7)

今年以来,市劳动就业办公室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通知》精神为重点,强化目标责任制,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落实优惠政策,加强技能培训,在重点解决好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问题的同时,统筹做好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形势任务分析和下一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的工作情况

上半年,全市实现新增就业再就业**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万人,“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万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66、59和55。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00,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主要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完善政策,各项配套文件全面出台。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政发[20__]*号)文件下发后,市直**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若干问题的意见,我们会同市财政局、市人行、市工商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个可操作性文件,并于5月底以前下发实施。各项配套文件的全面出台,对促进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证,有效的拉动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学习《通知》精神,认真抓好新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一是召开了全市就业政策座谈会、就业失业工作会议,传达贯彻落实《通知》和省就业政策座谈会精神,安排部署就业再就业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年初对各区县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制定并下发《关于20__年度各区县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通报》。同时,把20__年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各级组织和有关部门,量化分值,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三是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协调各新闻媒体,大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活动,围绕四项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落实为重点,使新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不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狠抓再就业政策落实,进一步释放政策促进就业的效力。上半年,全市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个,领取《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再就业****人。为***户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手续,审批贷款***万元,带动就业***人。全市公益性岗位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人,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万元、岗位开发补贴***万元。共救助困难企业**户,为****名下岗职工发放生活救助金***万元。一季度,积极开展了以送政策、送服务、送培训、送岗位和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再就业援助月”活动。4月份,会同工会、工商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发展民营经济,落实扶持政策,开拓就业天地”为主题的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活动期间共有***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岗位****个,签订就业意向****人。

(四)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全面提升就业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按照人本服务和“新三化”要求,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创新就业服务手段、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建立就业服务新机制。市职业介绍中心共举办人力资源市场**次,办理用人单位登记****个次,登记招聘人数*万人次,求职人数*万人次,意向成交*万人次。积极拓展代存档案工作,上半年,共为***名失业人员代办退休手续,累计为*万名失业人员代存档案,为****人代收代缴各类保险费,共计****万元。

(五)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继续组织实施好“春风行动”和“西输

东接”工程。利用农民工外出的高峰期,开展了以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春节过后,市及区(县)人力资源市场,积极开展了“四个一真诚相助”服务活动,免费举办六次农民工进城专场招聘会,现场发放“春风卡”、农民进城务工指南1000余册。继续实施“西输东接”工程,加强与东明县联系,建立了稳定的灵活的输出机制。(六)做好失业保险费的征缴、基金管理和发放工作。按照建立就业与社会保障联动机制的要求,不断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逐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体系,切实保障了广大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1-6月份,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共征缴失业保险费****万元,共为*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万元。

(七)成功承办全省劳动就业服务系统首届乒乓球比赛暨“聚焦就业”摄影大赛。这次大赛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广,参赛队员多、竞技水平高、保障任务重,是全省就业服务系统第一次。对此,我们在局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精心安排、精心组织,确保了大赛顺利进行。同时,抓好我市参赛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工作,遵照友谊、和谐、发展的大会精神,积极参与比赛,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为我市争光。最终获得了6个项目中的5个冠军,摄影大赛获奖作品13幅。

二、形势任务分析

(一)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进展缓慢。由于用于促进就业政策的相关配套文件于5月底前出台,有关部门在没有文件依据的情况下,新的再就业扶持政策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影响了再就业扶持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发展还不平衡。目前,市及部分区县人力资源市场经过改造扩建已初具规模,依据“新三化”建设的要求,较好的发挥了人力资源市场的基本功能。个别区县由于资金困难等原因,基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相对薄弱,办公无场所、马路市场现象依然存在,从而影响了人力资源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

(三)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一方面人力资源过剩,供大于求,就业困难,优秀的人才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留不住人,出现招工难。主要表现在:统筹城乡就业机制的作用尚未发挥;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在空间上不能紧密对应;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培训缺乏针对性。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呼唤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措施,清理和杜绝歧视劳动者的不合理的政策,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一)做好就业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已相继出台,依据有关文件精神,尽快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意见,确保年底以前见成效。同时,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活动,确实让新就业政策深入人心。

(二)继续落实部门目标责任制,全面完成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任务。继续完善以净增就业岗位、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为主要内容的目标责任体系,对全市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大督查力度,对各区县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

篇(8)

二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创建氛围进一步浓厚。“四城同创”广大市民才是真正的主体,只有宣传到位,让绝大多数市民参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四城同创”,为此,我局成立工作队,深入片区进行调查摸底,悬挂横幅,积极宣传“四成同创”的重要意义,提高公众知晓率,形成“人人参与创建工作,人人都是创建主人翁”的创建氛围,增强居民参与“四城同创”自觉性和责任感。

三主要工作措施

篇(9)

今年暑假,我对再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由于这几年的经济不是很好,导致了一部分企业职工的下岗,然而如何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就成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近年来,面对日趋严重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现象,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仍然困难重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近日的统计数据就显示,全国一季度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下降,下岗职工再就业遭遇“淡季”。在传统体制条件下,国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完成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在此情况下,受利润最大化法则与严格成本约束机制的双重驱动,消除内部隐性失业、裁减冗员就成为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与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数量与态势,作为传统就业主导的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反而向社会释放大量的闲置劳动力。更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数以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开土地,加入城镇劳动就业队伍,成为国有企业职工就业强有力的竞争者。因此,近年来尽管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拓宽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渠道与空间,但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过程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年龄、心理承受力、未来期望值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从而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空间。

而且在传统体制条件下,劳动用工的终身制、所有制的差异性等体制缺陷赋予了国有企业职工特有的“身份特权”,由此形成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择业过程中的“体制心理偏好”,总是期望把自己的择业活动与国有企业永远联系在一起。这一制度惯性及其由此引发的心理素质缺陷,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步伐。伴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与合同制度的日趋完善,传统体制条件下国有企业职工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但由于缺乏社会制度体系与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持,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就业心理素质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劳动用工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有较强的排斥心理,对日趋严重的失业现象缺少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未能及时转换就业观念,增强对失业的危机感与适应性,缺少割断与国有企业联系的心理准备,从而阻碍了国有企业职工正常的角色转换过程。在广大国有企业职工中存在着明显的职业评价偏见与不合理的就业倾向。

要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领导要重视,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的可靠食品保证;2.促进再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3.再就业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加大再就业培训力度,引进市场机制,调动县全社会教育、培训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积极性。4.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难点有所突破。在扩大社会保险参统面方面,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政策调整到位,宣传到位;二是通过区县把目标分解到各基层单位;三是抓住配套环节,加大执法力度;四是抓住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在工作中,劳动部门一方面注意加快社会保险的社会化进程,解脱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多元化就业的新情况,研究制定个体经济组织、非正规就业和存档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暂行办法,解决了这一群体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然而也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容乐观,部分企业领导对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后重新就业信心不足,在这方面的开拓意识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部分下岗职工择业、就业观念和用人观念仍存在误区,一些下岗职工怕与企业断绝关系,不愿离开处于困境的国有企业;一些用人单位歧视下岗职工,不愿招用下岗职工或故意提高招聘条件,压低下岗职工报酬;用人单位用工不规范,下岗职工与新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关系理不顺,市场就业机制不好建立,但由于缺少处罚措施,解决的难度很大;社会保险体系还不健全,一方面,目前只在企业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和实行了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尚未实行;另一方面,社会保险尚未覆盖所有城镇劳动者。总之,再就业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我们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让自己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而在这过程中就要靠我们自己去学习书本外的东西来增强我们的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篇(10)

一是及时向市委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汇报,争取领导支持。市委书记邓永俭两次听取汇报,并多次在全市会议上提到“工岗快递”工作,为各级团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支持,此外,还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顾问,团市委书记为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岗快递转移就业促进计划”领导小组加强对工岗快递工作的领导;二是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宣传、外联、内调、组织输送等不同任务,明确了版权所有各成员的责任和目标,以服务为切入点,确定了从抓好信息、培训、输送、维权、服务这五个环节入手,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名,安置城镇下岗失业青年和城镇新增青年劳动力名的目标任务。三是确定了叶县、鲁山为农村青年劳务输出龙头带动县,发挥辐射示范作用,提出“输出一人,带出一村;输出一村,带动一方”的工作思路。截止目前,叶县、鲁山输出人以上的村达到个,发挥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四是建立青年创业见习基地。确立了国家、省、市级青年文明号如新华机械厂、友好旅行社、永威皮鞋厂等家民营企业为青年创业见习基地,先后安排余人到该基地见习就业;四是实行旬报和周例会、月例会制度,加强督查。由于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明确的目标任务,使我市“工岗快递转移就业促进计划”得到了强力推进。

二、加强宣传,营造气势,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扫清思想障碍

首先、澄清底数。“工岗快递转移就业促进计划”在我市实施后,团市委在个县(市)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摸底,较准确地掌握了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包括剩余青年劳动力的数量、性别、年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流动特点、组织化程度等,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二、加强宣传。团市委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宣传优势,利用第一季度在全市开展的“情暖乡亲,青年助农”活动的现场、科技大篷车及电视、报纸、网络等载体,通过宣传一些外出务工致富成才的农村青年典型,广泛宣传外出务工对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性,营造“务工有为,务工光荣”的良好氛围。还特别针对部分农村青年有着“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的陈旧观念,积极进行说服引导,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树立早出早富,晚出晚富,不出不富的意识,提高了广大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其三、针对用工单位的招工意向、岗位特点和技术要求,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正确引导,实现从盲目性外出到针对性外出,从体力型务工到智力型务工的转变,切实做到输得出、占得住、挣得钱。

其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抓住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选拨名优秀青年到农村任“村官”的有利时机,首先在这些优秀青年中营造劳务经济造福一方的氛围,使外出农村青年能得到当地村两委班子的支持,从而使他们安心在外地工作。

其五、尝试在一些地方建立劳务用工信息库。郏县团委充分利用县驻各地招商工作队、劳务输出信息员、劳务经纪人等社会力量,广泛采集用工信息,及时进行汇总整理,建立充实劳务用工信息库。截止月底,劳务用工信息库共收集用工岗位个,输出务工青年多人。

三、借助外力,强化培训,全面提高务工青年的综合素质

我们始终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借助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一是抓好订单培训。依托河南省质量工程技术学院、市技校、市团校、市增彩电脑学校等学校的师资力量,有计划地组织教师下到县乡免费巡回教学。鲁山团县委与当地最大的“海燕礼仪中心”、县“西关服装裁剪学校”等联系,对广大青年进行技能培训,既方便了广大青年找工作,也为用人单位输送了合格人员。截至目前,全市团组织已与北京、广州、湖北等地的家企业达成用工岗位协议,以“定向培养”的方式,培训适合企业需要的劳动力人。

二是强化技能培训。针对部分青年劳动力素质偏低、技能较差的问题,团市委和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把技术培训作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环节来抓,对农民工进行不同岗位、工种的文化、法律、技能培训。×月×日,在湛河区曹镇乡的邢铺村,由团市委和农广校组织的流动培训站正式成立,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受到培训服务。汝州市的职业中专、郏县的农民就业培训学校、叶县的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新华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等都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还与市劳动就业局联合,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强化对城市下岗失业人员或社区待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上半年,依托这些培训组织共培训外出务工青年和下岗青年人。

三是做好综合素质培训。在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务工常识培训的同时,我们还着重增加了道德礼仪,安全、卫生常识及法律维权等内容,重点强化品德修养培训和纪律观念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是建立证书制度。我们还充分发挥各类资质评定机构的优势,做到不培训不发证,不发证不输出提高务工青年的技术含量,从而增强了青年农民的择业能力和社会认可度。

四、掌握规律,健全制度,有效促进岗位成功对接

我们深知,能否实现岗位对接是能否落实工岗快递转移就业促进计划的最重要的环节。宣传、培训都是岗位对接的铺垫,为了提高对接成功率,我们遵循劳动力市场规律,以定向培训、信息、(现场招聘、政策引导等形式,引导青年实现跨地区、跨行业就业。

——定向培训。通过与输入地团组织联系,了解当地企业用工信息,如用工数量、技术要求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实现培训机构与用工企业的成功对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已向广州、深圳、上海、北京、苏州等地输出青年务工人员多名。

——信息。我们与市人才交流中心、市职业技术中心协调,每周六在市华诚大厦一楼大厅组织劳动用工、劳务输出信息,形成了经常化、制度化的信息办法,使青年有了更多、更主动的选择空间。

——现场招聘。今年月中旬,我们组织外地驻平单位、部分外地客商、青企协会员单位、部分青联委员所在单位共多家企业,召开现场招聘会,各县(市)区青年踊跃参与,当场签订就业意项多人次,实现了企业与青年的直接对接。

——政策引导。我们利用劳动部门对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有资金扶持、税费减免的政策,积极协调社区腾岗,把保洁、保安、保卫、保绿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给我们的下岗失业待业青年。积极响应团省委的号召,动员全市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贫困县、支援西部建设,促进大学生就业成才,月初,我们有名大学生被输送到新疆支援西部建设,服务贫困县的大学生也报名踊跃,目前正在抓紧组织。我们还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动员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岁以下青年到农村担任“村官”,其中多名为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多名青年的就业问题,更主要的是也为我们加强基层团的组织建设提供了人才基础。

五、完善机制,加强维权,帮助外出务工青年解除后顾之忧

团市委围绕外出务工青年的五个希望,即希望家中农活有人帮,希望能及时准确掌握劳务信息,希望正当权益得到保护,希望外出之后有组织管,希望社会保障能跟上。针对这些后顾之忧,团市委版权所有重点搞好维权服务,全力解除外出务工青年的后顾之忧。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在外出务工青年较多的民营企业普遍建立团组织,在市区务工青年较集中的社区建立青年中心,提高外出务工青年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已建立民营企业团组织个,社区青年中心个,农村青年中心个,发挥了较好的服务作用。

二是以“伸出援助之手,献出慈爱之心”为主题,组织市区团员青年向法律援助中心捐款,用于援助权益受侵的贫困务工青年,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捐款行动共筹集资金万元,保证了援助中心的正常工作。

三是给外出务工青年发放联系卡,设立法律援助热线,重点围绕务工青年的工资发放、工作时间、劳动安全、伤残赔偿、困难帮扶等方面提供义务服务和维权保障。今年,我们共协调有关部门受理务工青年权益维护案件起,受益务工青年达多人,切实维护了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

四是为外出务工家庭搞好志愿服务,一方面为外出务工青年家庭的“留守子女”建档立卡,通过团队组织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状况,扶养交往关系等,给予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帮助,切实保证“留守子女”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为外出务工青年困难家庭解决实际困难,麦收时节,团市委成立了支志愿助农服务队,为外出务工困难家庭帮收、帮种余人次。

以上是平顶山团市委在工岗快递转移就业方面的一些做法,半年多来,通过全市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如何进一步实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更大范围地拓宽下岗失业青年的创业、就业渠道,特别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务工青年的知识技能、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增加劳动收入、有效地保护合法权益等问题,有待我们去做大量的工作。结合半年来的工作实际,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⒈要联动,不要单干。解决城市下岗失业青年就业和转移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主要任务,他们有一定的阵地优势,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有一定的网络基础。更有国家专门的政策扶持。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部门现有的资源优势,由他们“专用”变为我们“共用”。上半年我们从三个层面切入,变共青团单干为全社会联动。一是紧追不放。多次与司法、劳动、人事、工商、财政等部门结合,了解政策,摸清实底,主动出击,积极争取。上半年共争取培训项目个,培训多人。二是借鸡生蛋,我们依托电大、技校、农干校等社会资源,建立了个培训基地,下半年继续扩大合作面,力争年底建成个基地,并逐一挂牌,使其成为共青团开展培训、就业信息的场所。三是内部挖潜。动员青联、青企协、青年文明号及各类青年典型的力量,创造就业岗位,帮扶青年创业。月份在十杰青年、新华机械厂厂长陈西平的倡议下,创建了个创业见习基地,共安置下岗青工多人上岗见习。社会联动有效地推进了工岗快递转移就业的全面实施。

上一篇: 本科化学论文 下一篇: 中小学体育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