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0: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西方文学鉴赏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学理论课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文学理论概念多、理论性强、发展变化大,具有抽象思辨性,许多学生对这门课程有畏难、冷淡情绪,甚至有些反感。在这些心态下,想学好文学理论课是很困难的。如何针对文学理论学科本身和师范生的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文学理论教学活动,是多年以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对文学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论兴趣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不是培育作家的摇篮,也不是栽培编辑、记者的花圃,而是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基地。对于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学好文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文学理论课程作为理论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为学生学好文学史、文学批评以及其他文学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树立了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理论和方法直接来源于文学理论。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文本分析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文本解读的应试化,有些教师在分析文本时完全是按照高考题型来进行设计和讲解的;文本有机整体的破碎化,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个层次都与整个文章有着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教师将文本肢解得零散破碎,使活生生的文章成为一具“僵尸”;文本分析的模式化,主要表现在文本解读的主题思想、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上。这些倾向实际上都是不了解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和缺乏现代文学理论素养所导致的。
理论是人的灵魂,没有理论的头脑,就是没有灵魂的头脑。因此,师范生必须培养自己的理论兴趣。只有具有了扎实的文学理论知识,才能明晰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文学评论的基本过程,掌握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二、对教材作出适当调整,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
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大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一学生对文学名著阅读甚少。笔者对所在院校中文系进行的调查显示,在语文教学大纲推荐给中学生阅读的30种文学名著中,只有10%左右的学生读过其中的大约10%。而上海译文出版社针对大中学生阅读名著进行的调查显示,85%的大中学生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不读名著,他们爱好甚至迷恋的是言情或武侠小说、时尚音乐、流行电视剧、好莱坞大片和网上聊天。也就是说,中文系学生在大一时对中外文学史非常陌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非常少,艺术感受能力差,理解能力弱,理论素养低。
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采用的文学理论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学理论教程》。这套教材原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其编写者主要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著名文艺学教授,他们研究视角多样、文学观念开放、学术视野恢弘,使该教材获得“高、大、全”的美誉。“高”主要指起点高,编写者站在当代西方文艺学学术视野的高度,广泛吸收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以及接受美学、叙述学的新知识,使教材内容新潮、学养深厚。“大”主要指体系巨大,这本书包括五编十六个章节,体系繁杂周密。“全”主要指理论全面,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兼容并包。应该说,编写者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让学生尽快掌握最新的文学理论知识,但是忽视了大一学生的知识背景,脱离了大一学生的审美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望而生畏,听课也常常跟着感觉走。
针对教材与学生知识、经验脱节的矛盾,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就要对教材“消肿”“减肥”,对教学内容调整和压缩,以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例如:教师可以不追求理论体系的完备,而是先讲学生最熟悉的知识。教材的第四编文学作品包括了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文学典型、文学风格等。对这些内容,学生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审美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第四编调整到课程的最前面,然后可以讲授教材的第二编——文学活动,让学生明白文学的性质和作用。事实证明,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效果非常好。因为按照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教学的内容、分量、进度、方法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讲授的知识应该是学生在经过一番努力后能够掌握的,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三、密切联系中学语文教学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培养目标是中学语文教师,要求毕业生具有体会、领悟、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高雅的艺术品位、敏感的语言直觉、自觉的文体意识、熟练的鉴赏方法等。因此,在文学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在教授文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特别加强了文学文本和文学鉴赏两个章节的讲授和练习。例如:我们在文学鉴赏课的教学中主要讲授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学鉴赏的性质、过程、意义,主要解决文学鉴赏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趣味问题;二是文学文本、文学语言的相关知识,主要解决文学鉴赏的知识积累问题;三是鉴赏的方式方法,如评点式鉴赏、语义学鉴赏、接受美学鉴赏、文化学鉴赏等,主要解决文学鉴赏的操作方法问题。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联系中学语文课本,选择语文课本中的作品来阐释、印证相关的理论。例如:当讲述文本具有一种能够召唤读者进行阅读的结构机制,存在着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时,我们就要求学生鉴赏语文课本中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的引导倾向和教学参考书的主题提示主要都在批判主人公马蒂尔德的虚荣心,实际上这部小说的主题内涵是十分深广的。当马蒂尔德夫妇归还了借钱买来的项链后,她那人性中坚强的一面开始显露出来,“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就设法偿还。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她开始与生活抗争,挺起头来正视现实中的厄运”。通过这些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马蒂尔德的性格还具有善的和美的一面,她热爱生活,自尊、刚强、诚实、天真,能与厄运顽强抗争,表现出了一个人的尊严和自强。同时,小说还给我们以人生的启示,即生活中不要忽视某些偶然的因素或小事,它常常会扭转和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和前程。通过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既理解了文学理论知识,学会了鉴赏方法,又熟悉了中学语文课文,为以后的语文阅读教学打下了基础。
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学理论
大学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对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教师来说,如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让学生去听、去看、去讲、去动,使学生能够把枯燥抽象的理论与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学习文学理论才是关键所在。
目前的文学理论教学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单纯讲理论,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兴趣;二是侧重文学现象的介绍,虽然形象生动,但冲淡了学科的理论性。我们认为,必须把这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理论框架的规范下,以基本观点为支撑,运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质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配合,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例如:我们在讲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时,首先播放电视剧中的片段,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就容易理解两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作者情感倾向、典型塑造上的不同。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效果自然好。
1开设文学课的目的和教学中存在的文论缺失问题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重要的专业知识课程。根据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大纲》明确指出了开设文学课的主体、目的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即: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文论)达到“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而历来英语专业开设的英美文学课要么是文学史课,要么是文学作品欣赏课,又或者是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读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哪一类型的课都忽略了文论教学。这可从历年来英语专业所采用的英美文学教材窥其一斑,如下表:
由上表可见,现有的文学教材普遍忽视文论的介绍。而英美文学课的目的之一就是教授学生阅读分析作品的方法,文论就是为读者提供适当的切入点和批判作品价值的尺度。介绍一些文论,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其敏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很有帮助。
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为文学教学提供新的理念
20世纪文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极大地推动了文学自身的发展。20世纪西方文论在研究重点上发生了两次转移:“第一次是从研究作家转移到研究文本,其标志是二三十年代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的崛起。第二次是从研究文本转移到研究读者和接受,标志是现象学、存在主义文论和结构主义文论的兴起,特别是六七十年代的阐释学,接受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的崛起,把这次移逐步推向高峰。”文学研究以作者为中心过渡到以作品为中心,发展为以读者为中心,突出强调读者的地位和作用。然而,以作者为中心的阅读模式一直潜存于广大教师的头脑中,直到现在,英美文学教学仍然是围绕着作者展开的。这无疑将作品置于次要地位,同时也是剥夺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发挥其创造力的权利。而文论的运用为读者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认知方式,读者可以利用如读者接受理论、女性主义等当代文论解读作品。对文论的了解和掌握既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使我们对文学的掌握和讲授获得更多的张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因此,教师通过借鉴不同的文论,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阅读视角,培养新的思维。
3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论引入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36-02
文化不仅影响人对事物的认识,而且还能加深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这就是它最大的力量。中西方人群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模式,这是中西方文化之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跨文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文化一直贯彻在其发展过程之中,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元素也将截然不同,而且文化会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地累积,不断地更新,最终会产生自身所独有的文化现象与思维模式。一般情况,在形成思维模式后,通常个体事物会受到忽视,但是会让特殊社会群体里的认知放大,情感的色彩会夹杂在这种态度里面,并且被固化,还不易被扭曲。有时候定式思维是不正确的,因为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只用一种不变的思维是很难应付各种变化的。但需要清楚认识的是,有的时候定式思维又是正确的,虽然只能说是一种经验总结,但是胜算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总之,思维模式影响文化,还影响人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最后就会形成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文化”与“跨文化”
对于“文化”这个概念,胡文仲先生认为“文化”中包括了“软物品”与“实物”,“软物品”是指思想、信条、智慧等事物,“实物”指器械、工具等,它们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并且可以不断传承与更新。胡文仲先生认为“文化”并非天生就有,而是需要在后天的学习中才能获得的,而且行动受到“文化”的指导,“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可以提供解决的方法。
文化因为拥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而具有独特性,不同的价值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在文化的交流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进入中国,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传播得更广更快。所以,在不同的国家、民族与文化间的社会交流也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多与西方人增加交流以加深对他们社会文化的理解。但这并非易事,在面对陌生的文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时,在与他们的交流之中,难免会产生文化上的冲突,这就是“跨文化”语境。
二、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翻译
1.增加对文化差异的了解,让文化优势形成互补。在翻译文学时,不能将文化背景独立在语言之外,要加在文学翻译里面,它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与理解文学。文化背景与文学翻译需要共同作用,才能将语言表达思想与交流情感的功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才能提高欣赏跨文化翻译文学的能力。众所周知,无论哪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发展历程,加深对它们之间差异的了解能够形成优势互补,更加接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会在中西方文化不断增强的交流之中不断加强。
2.加强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文学是一种大众化的综合艺术,它包含了不同的艺术手段。文学不仅能够抒发感情,还能够传播信息,让读者在阅读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然而,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相对薄弱,翻译的作品质量不是很好,并且不够重视翻译工作,也缺乏专业的翻译人才,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时无法保证原汁原味,而本国作品在翻译时也体现不出自身特色,并且不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与阅读习惯。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还会涉及文学审美及审美情绪,但是在翻译时又受到作者与翻译者的限制。如何在翻译时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思,对翻译者的功力来说是一个考验。所以,亟需加强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可以让翻译者深入了解西方的审美观念,增加两者的了解与交流,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3.提高欣赏西方文学作品的能力。在欣赏西方的文学作品时,讲解者具有关键作用。所以,在教授或讲解西方文学作品时,不要仅限于教授外国文学的语法及词汇,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西方语言,加强在跨文化语境中交际的能力。即使不是学生而是普通人在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素养,改变自己的观念,提高对外国文学作品鉴赏的能力。
三、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分析
1.在跨文化语境中寻找中西文化的共融。在国际文化加大交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外国文学,而文学作品的翻译为人们欣赏外国文学作品提供了条件。因此,翻译外国文学的作品面临着更高的挑战。要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第一要在跨文化语境中找到中西文化的共融。在翻译时,不只是简单地将中文与外文之间进行互相翻译,而且要将文学气息带入其中,可以说是用客观审美的态度进行二次创作。
2.在跨文化语境中体现中西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拥有其自身的文化语言与思维方式,因此文学作品都带有很强的民族性或地域特色。在欣赏外国文学作品时,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背景,因为不同的地区与民族看待同一事物的态度是不同的,如此我们就能从根源上对各种理解与见解进行剖析。从文学艺术角度来说,文学作品是一种生动的呈现,有的文学作品单从名称就能体现其民族文化及背景,这是由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决定的。
3.凸显跨文化语境中中西方的传统文化。《黄河绝恋》与《泰坦尼克号》分别属于中国与外国同时期的电影,它们的题材都是以爱情为主,但是它们在文化受众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反响。《泰坦尼克号》的思想性非常深刻,它用人性的光辉让观众折服,但是在奥斯卡评审中,中国的《黄河绝恋》却被淘汰出局,二者是完全相反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西方的传统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泰坦尼克号》之所以能在奥斯卡角逐中获得成功,是因为作品产生的背景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利益驱使下,人与人之间诸多纷争,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漠然与戒备的状态,双方之间缺乏信任及安全感。而《泰坦尼克号》中的爱恰恰温暖了人的内心,让人们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与感人的爱情。这个主题契合了以财富为中心的西方中产阶级的文化价值观,但是中国的价值观中心是自然山水,与西方的价值观是背离的。
总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交流阻碍,最终会由于缺乏共鸣导致作品欣赏受到影响。所以,要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剖析,吸收对方的精华部分,促进文化的双向交流。
影视文瑙冷是电影文学与电视文学的合称,是新兴的文学样式。影视文学的历史远不及传统的诗歌、兑肩女文汉戈剧,然而,凭借电影、电视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影视文学在一个世纪以来迅玉孟发月是,成为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至于一上舍弃了影视文学,当代文学便显得残缺不全。但是在高校教育中富有文化含量且影响人终身发展的影视文学批评教学却是一个薄弱点。因此,加强影视文学作品的教学是时展的寰导璧薯,影视欣赏的开展将会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抚岑一个新的生长点。
一、存在的问题
丰目又寸于传统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而言,影视文学应该说是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人们对影视文学的认识非但不及传统的文学样式,甚至七匕刁互如又寸影视艺术的了解。我们已有数以百计的交日本文学史和对各类传统文学体裁的研究专论,我们也刁尽乏影视艺术史、影飞见哩论甚至影视制作各个环布亏的专论,但说到影视文学作品教学的习究状况,则不免相形见细。当今的影视文学还处在年轻阶毛n,虽然影视文学批评的教学应该是高校中文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但就目前课堂教学现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在鉴赏实践训练课上会发现:学生分不清戏剧艺术与剧本之间的差异、分不清景爹视艺术与影视文学之间的差异,且在对剧本与藻丝视文学进行鉴赏时不能结合戏剧与影视艺术的特点和要求;在鉴赏交流活动中,学生交流最多的是诗歌和刁、说作品肩交文次戈匕,只有个同学涉及居鉴赏,基本没有涉及影视文学的鉴赏。即便涉及到影视文学,也只是停留在“看”的低层次学生通常会被作品情节的曲折、场面的火爆、人物命运的坎坷等吸引,为之动容和感慨,远未达到对影视文学内涵和意蕴“鉴赏”和“批评”的高度。更为尹龙重的是,在对我校民族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他在7TH少观看电视作品,电影则更少,这样扎七鉴赏根本天访戈起。
二、原因的分析
综合分析上述大学生在影视文学鉴赏中存在的问题彦割京因应该是多方面的。首先,影视文等特比评教学的重要性被忽视。影视文学批评既是一门艺术教育课,又是一门美育课。由于影视艺术的大众化特点和影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寓教于乐的特点,能够通过对影视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影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待点以及风格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培养和增强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么,这样的一门课是应该受到重视的,可事实恰恰相反。就目前堂教学现状来看,影视文学教学的重要性并未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高度,有时甚至处于可有可无的越图比境地。在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专科阶段没有安排影视文学扎七评课程,本科阶段这门课也只是属于选修课。同时配备的教师也很少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素质,实际授课也很随意。对于严重缺乏影视作品积累的民族学生没能够做适当的引导,而是直接进行王里论讲授,这就如同从未看过《子夜》,去要空空地分析吴孙蒲这一人物形象一样,绝对不会收到好的授效果。其次,影视文学批评教学的内容简单化。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看,各校对于影主见文学批评教学内容的设计可谓五花/又门,或者手巴这门设训一为影视基础知果,或者将计‘为影视作品分析课,甚至索性把它设计为影视作品又见摩课。问其故,都说因为缺乏一部比较成熟的教材作为设计程内容的依据。诚然,不拘泥于教材本应是素质教育和创新型教学的-勇原贝,同样一门课程也允许有与众不同的材受形式,但是,凡事总得有个规矩,不拘泥于教材并不等于不要教材,教无定法也并非随心所欲,不然,这些既缺乏目标规定性又缺乏讲授系统性的故法就会给该门课程的教学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那么,联系民族院校在高校教育中的特殊,在影视文学批评课的选材上可以突破教材指定的范例,进行影片分析时侧重选择一些有代表胜的反应民族生活的作品,这样对课程内容的灵活置能够以兴趣带动学习,然而实际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学内容简单化的问题,真正联系学生实际清况的教学探索很少。再次,影视文学教学的方式单调化。目前我们在影视文学批评教学时,方式极类单攀调,基本忽视了影视文学独有的特点,而简单的将影视文学作品作为一般的文学作品来教授,导致影视文学作品独有的感染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不能真正打动学生,提升文学审美能力。另一极端做法就是大量运用现代化媒付次影示教学内容,用观看影视作品代替文学作品的解读,用新技术代替对语言的,用图像和声音代替对文字的体认,学生的兴奋点往往只停留在视听尧乡觉上,只满足于声像画面带来的直觉衫习惑,感官的愉悦替代了}胜层面的思考追问,以肤浅的感性内容替代了深度的生活体验,批变万丈了看电影看电主见剧,成了一种休闲交是乐活动。综上,影视文导特比评教学的重要性被忽视、教学内容简单七、教学方式单调化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必要性的探究
1影视文学批评教学是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教育除了加强传统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居文学样式的教学之外,还需要补充翻社洋血液。而影视文学的教学应该说是最有生命力的,它融合了文学、音乐亲留舀、美术、雕刻等多种艺术形态特点尸手力口上电脑合成等科技手段,无仑是画面的动感、质感还是音响效果,都是相当出色的。影视文学暑本本身来源于文学,和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学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比如刁、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诗歌的扦清,散文的意境,都为影视文学创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营养。影视文学作品教学是实施语文综合活动的最佳平台。它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清的共鸣;它可以让学生发掘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它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诵、表演房论等方式来提高鉴赏水平。在影视文学作品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者阶导以提高,审美能力不断得到加强,艺术品位也随之逐步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胜和健全的人格,所以应该把影视文学作品澳女学方文在文学教育的卫匡璧慈位置。
2.影视文学批评教学是提高民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鉴赏影视文学作品质己指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又寸影视艺术的美学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斤欠赏者本人又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与体验,因而能夕读彭视文学作品的各个层面进行更深人的读解,并在址匕着鳌础上通过欣赏,受到美的感染,在心王里仁得到愉悦。这就说明如果学生对影视作品没有一沪定的感受和积累,则提高审美与鉴赏能力等目标京允无异于一纸空谈。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就成了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原著刁屯和由此改编的影视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鉴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人点。学生下门对原著小说的理解和我们对改编的影视文学作品的讲解可以互为参照,其间的异同可以帮助学生衫成对影视文学作品的初步感受与经验素材积累,学生头脑当中会对影视作品的独特之处留下深刻印象,对人物形象的理助释更加彩磷夕火,特别提岁寸影视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使其对影视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在高等民族师范院校中文专业通过影视文学扎七评教学来提高民族学生的文化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其原因是:现代的中小学生刃见看影视作品已成为他们继学校教育之外最主要的受教途径之一,而观看影视作品对其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初步刃爹成影响重大,所以,他下门的邓昨誉行为必须受到正确的引导。而类似于笔者所从教的学校培育的大学生将来恰好是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们的教育者,即未来的中刁、学语文教师,其清感态度和价值劝职寸中小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异绮与难以估量的作用。所以,提高民族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是一项有益于后展的、意义深远的事业。
四、影视文学批评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
论文摘 要: 本文以接受美学、文学社会学,以及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为对象,梳理读者问题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产生和演变过程。本文认为,上述理论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工业的出现和成熟。启蒙主义作为思想资源,对于文化工业的解释力日渐式微。如果说启蒙价值的核心在于“对完美的追寻”,那么如何在它与民主价值观之间求得一种和谐的状态,已经变成了当代文学理论的难题。
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历来偏爱作者与作品,仅仅把读者当作消极被动的接收器。上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发生了一次巨大变革,几批不同取向的学派或研究者,不约而同地关注起读者在文学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作用。读者作为艺术鉴赏者的主体,在文学生产整体系统中的地位得到了高度的强调。这种研究兴趣的转移,是文化工业在战后西方世界的兴起带来的结果。文化工业特定的生产方式,造成了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各种文化制品的批量生产。在这一状况下,研究者们突然意识到,必须构造出新的理论来解释文本、生产者、读者之间的关系,透视文学生产循环的整个过程。
首先将目光锁定在读者身上的研究者是姚斯和伊塞尔等接受美学的创始人。相比于其他研究者,他们的兴趣更多地集中在研究范式的更新。姚斯作为一名文学史教授,认为文学研究已经遭遇到了“方法论危机”:以往的研究主要以理论和俄国形式主义为代表,前者偏重于文学的外部研究,后者过于注重文学的内部研究,两者都“割裂了文学与历史,美学方法和历史方法之间的关联”。①因此,姚斯受伽达默尔的启发,试图从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的角度,找到连接两种方法的突破口。“只有当作品的延续不再从生产主体方面思考,而从消费主体方面思考时,即从作者和公众相联系的方面思考时,才能写出一部文学和艺术的历史”。②
姚斯认为,文本阅读绝非单纯地“复制”或镜子似的“反映”。这是因为,任何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以前,脑子里并非“白板”一块,“而是在全方位的生活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某种综合性的、包括鉴赏的实际需求与能力在内的审美境界,也就是对文本的前理解”。③姚斯将这种前理解称为“期待视域”。他又提出,文学经常会打破读者的“期待视域”,从而构成经验的挑战和审美的离间效果。本来熟悉的形象被颠覆、超越、改写,诸如此类的创作手法,会造成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审美冲击。譬如说,《觉醒》、《嘉莉妹妹》等作品对女性形象的重新塑造,《美国悲剧》、《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对“美国梦”的重新阐释,都会挑战读者原有的生活经验。对于姚斯而言,文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将“期待视域”客观化,将阅读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式体验描述出来。我们由此可以推论,文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分析不同时期的读者接受同一文本的不同方式,或者同一时期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对待同样文本接受方式的异同,这样接受美学的阐释方式就打通了历史方法和美学方法。继姚斯之后,伊塞尔进一步提出了“隐含读者”的概念,认为每一个文本都具有潜在的意义结构,有结构性的空白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来填补。因此,当读者阅读并根据自身经验填补这些空白的时候,他就进入了作者预设的结构。这个过程被伊塞尔称为作品的“召唤结构”。于是,读者阅读的过程,也就是被文本的“召唤结构”捕获的过程。
虽说伊塞尔和姚斯同样是接受美学的理论大家,但他们勾勒出的读者形象却大相径庭。姚斯以“期待视域”描述出的读者形象,虽然面临着文本带来的经验挑战,但他们仍被赋予一种启蒙理性的色彩,仍然拥有经验对抗和经验更新的自主性。然而这种自主性在“召唤结构”的解释里面,却丧失殆尽了。这并不是说读者变得不再重要,而是说,不断受到文本召唤的读者,因为参与了文本的消费而成为文本不断再生产的动力。这条思路很明显地带上了结构主义的烙印。具体来说,作者在资本主义的文学市场中,是以读者为衣食父母的,他们的写作过程也不得不考虑如何设置召唤结构,以便吸引读者。读者对作者的这种影响,得到了法国学者罗贝尔·埃斯卡皮的高度关注。
埃斯卡皮是文学社会学的创始人。他提出这种新的研究方法,明显地承接着伊塞尔的问题。埃斯卡皮说道:“所有作品,只要能使读者消遣解闷,产生联想,或者相反,能引起读者的深思,能使读者逐渐提高文化修养,都可以变成文学作品。”④这种文学观很明显地建立在作家和读者的关系上,但他又敏锐地发现,读者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对于文学而言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埃斯卡皮在此表现出一种颇为矛盾的复杂态度,一方面,他批评启蒙以后的精英主义创作观,认为作家被过分地塑造为一个图腾般的神话,这不符合民主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他又批评当下的畅销书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越来越被商业化为时尚明星与追星族的关系。他发现,被读者追捧和效仿的“光晕”,日益成为作家创作的主要动力。假如作家在这种影响下写作,就陷入了一个“寄生性的怪圈”,即文学创作者以丢弃与读者间的必要审美距离来附和读者的鉴赏眼光,而审美距离恰恰是伊塞尔的核心概念。
埃斯卡皮进一步区分了两种阅读:一种是“文人渠道中的阅读”,即以充实自己,提升自身文学、文化修养为动机的阅读;另一种是“大众渠道中的阅读”,其中蕴藏着一种通过文学作品“疗养”精神,缓解现实生活的压力,摆脱现状的动机。更多的时候,大众读者往往将书籍视为私有物品,仅仅为了炫耀、收藏、投资而购买文学书籍。譬如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就描写了这样一个细节:盖茨比的豪宅中有一间书房,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国名着,但书籍的包装全部完好如初,可见这些书从未被主人阅读过,这些精美的书籍,不过是主人为了标识品位的私有物品而已。此外,大众读者还会掺杂着一些实用性的阅读动机,比如为了入睡、消遣、谈资等生活需求而进行阅读。总而言之,在这种阅读方式中,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知识性不得不退居第二位。针对这种情况,埃斯卡皮反过来倡导启蒙主义的文艺精神,认为文学性的阅读不该被视为一种功利性的手段,而应作为目的本身——阅读作品是读者试图进入他人精神世界的最好方式,阅读是一种同人类社会地位的荒谬抗衡的方式。所以,埃斯卡皮一方面批评启蒙主义的精英意识,另一方面在面对大众的文学消费时又不得不从启蒙主义当中捞取资源。但这种捞取很明显地属于一种美好愿望,大众读者的阅读方式当然不会因此而改变。埃斯卡皮的难题是否意味着启蒙主义文艺理念遭遇危机了呢?
有意思的是,费斯克提供了一种和埃斯卡皮完全不同的眼光。费斯克是一位在文化工业中生活得更长久,也更游刃有余的文化理论家。他完全放弃了启蒙主义的精英立场,文学的商品化和消费化已经不再让他感到苦恼。换句话说,他不再热切地推崇那种可以“引起读者的深思”、“使读者逐渐提高文化修养”的文学,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那些不得不接受消费化的文学的读者,试图论证这些读者不会因为被这种文学包围而落入“召唤结构”之中。从这个考虑出发,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虽然大批文学作品是作为文化商品生产出来的,但是文化商品本身代表不了大众文化,它们只不过是大众文化的材料。真正的大众文化,是大众在在反抗性地接受文化商品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意义。因此,大众文化是一个矛盾体,其中既包含社会体制一体化的宰制性,又包括大众的反抗性。
从这个角度出发,费斯克重新定义了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关系。他借用巴特对作者(可写)式文本和读者(可读)式文本的区分,发明了“生产者式文本”的概念来描述大众文化文本。所谓作者式文本要求读者不断去重新书写文本,创造新的意义;读者式文本则并没有对读者提供这种参与性的要求,它吸收的是一个消极被动接受意义的、被规训了的读者;生产者式的文本与这两种文本都不同,它经常以双关语的方式“误用”语言。读者从双关语的运用中,产生了双重:一方面玩弄了有“教养”的语言,即资产阶级的“高雅”语言,另一方面生产了生产者式的阅读,即具有革命主体的反抗式阅读。正如巴赫金所说,大众文本以低级的口语切断了官方礼仪的言语,它虽充满了冒犯、偏离了法则,在文本中充斥着的过剩的意义、浅白的言辞及陈词滥调,在戏仿了官方意识形态的同时,嘲讽性地影射了意识形态规范的荒谬性。费斯克进一步谈道:大众文化是在大众文本的初级文本,传媒宣传等的次级文本,以及大众接受方式的三级文本中,互文地存在的。它不是一个文本,而是一组正在发生着的意义,是文化工业的生产和大众读者的参与互动的产物。⑤
费斯克式的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大众文化的兴起和高雅文化的边缘化密切相关。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从接受美学理论家,到艾斯卡尔皮,再到费斯克,高雅文化被关注得越来越少了,理论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到大众文本的接受状况。所以说,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演变轨迹实际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学和审美大泛滥的时代,广告、服装、建筑等各种社会领域都充溢着文学性。它们可以带给我们舒适的审美体验,然而,那些承载着更加丰富的、深刻的人类经验的文学作品,却被文化市场排挤到社会的边缘,甚至难以为继。对此,我们究竟应当像接受美学的理论家一样满足于躲在学院内部玩弄学术范式的更新,还是应当像费斯克那样乐观地接受告别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样一个事实?说到底,我们究竟应当如何面对埃斯卡皮的那个难题?值得思考。
注 释:
①刘象愚.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337页.
②姚斯.作为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M].辽宁出版社,1987年,第339页.
③朱立元.评论小辑(一)——关于接受美学的断想,文艺鉴赏的主体性[J].上海文学,1986年05期.
④[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23页.
⑤[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9月,第五章.
参考文献
[1]刘象愚.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
[2]姚斯.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M].辽宁出版社,1987.
一.本调查研究的意义
日本文学是高校日语专业本科高年级的主干课程。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制定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对以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本文学史为主要课型的日本文学课教学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即“通过文学课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还要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的素质和气质。另外,还应使学生初步掌握文艺批评的方法,为将来从事日本文学研究、教学或撰写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1]这充分说明了该课程在新世纪高素质日语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本文学课的教学既不能像精读课、泛读课那样一味教授单词、句子、语法,也不能仅仅让学生了解一些日本作家、作品方面的文学常识,更主要的是通过文学教育来使学生了解日本文学史的发展历程,掌握日本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及不同流派的主要特征,提高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非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修养。
目前,浙江省开设日语本科专业的高校有18所,日本文学课作为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课,应该在这些高校以不同方式被讲授。因此,选择日语本科专业较多的浙江省进行日本文学课教学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因为这不仅能够推动我省日本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对全国的日本文学教学和研究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的调查结果
本次的调查对象是浙江省内开设日本文学相关课程的全部18所本科院校,其中既有重点大学,也有普通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笔者向各大学的日本文学课教师共发出问卷18份,收回有效答卷15份,回收率达到83%,因此可以说本次的调查结果真实、有效。
笔者在《日本文学史》的调查问卷中设计了12个问题,囿于篇幅,不能用图表的方式一一列出结果,只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主要内容:1、15所大学中有4所没有开设本课程,可见本课程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另外11所大学一般在三四年级安排一学期(有两所大学安排两学期),每周2课时。2、采用的教材主要有崔香兰的《新编日本文学史》(4校)、李先瑞的《日本文学简史》(1校)、高文汉的《日本古典文学史》(1校)、自编教材(3校)、日本出版的教材(2校)。3、讲授内容为从古至今(7校)、仅近现代(1校)、仅古代(3校);认为教材内容适中、能在规定时间内讲完全部内容的大学仅有3所,可见本课程知识点多且复杂。4、11所大学中有8所大学的任课教师是中国人,他们基本上都使用中日文两种语言来讲解,另外3所大学的教师是用日语授课的日本人。5、11所大学的教师基本上都使用PPT等教学手段,但是8所大学的教师不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发言,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6、从学生们的反馈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本课程难懂且不感兴趣,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学习本课程。7、关于《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的开设顺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文学史》先开(3校)、《作品选读》先开(3校)、同时开设(3校)、只开设《文学史》(2校)。从以上结果来看,本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能够讲授整部文学史的教师人数不多,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笔者在《日本文学作品选读》的调查问卷中也设计了12个问题,囿于篇幅,不能用图表的方式一一列出结果,只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主要内容:1、15所大学中有3所没有开设本课程,另外12所大学一般在三四年级安排一学期(有3所大学安排两学期,还有1所大学在第7学期每周安排6课时),每周2课时。2、采用的教材主要有王志松的《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2校)、谭晶华的《日本文学作品选读》(1校)、王吉祥的《日本文学作品选读》(1校)、笔者编著的《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鉴赏》(1校)、自编教材(7校)。3、讲授内容为从古至今(1校)、仅近现代(10校)、仅古代(1校)。4、12所大学中有8所大学的任课教师是中国人,他们基本上都使用中日文两种语言来讲授,另外4所大学的教师是用日语授课的日本人。5、12所大学的教师基本上都使用PPT等教学手段,但是有5所大学的教师不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发言,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6、从学生们的反馈来看,很多学生认为本课程较难且不感兴趣,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本课程感兴趣。7、4所大学只选用小说这一种体裁,8所大学还涉及到小说以外的体裁。从以上结果来看,本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学内容偏重于近现代的小说,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教学效果不好。
三.结果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对两门课的调查结果来看,日本文学课具有历史跨度大、文化背景知识多、作家风格多样等难点,再加上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因素及教材、教法的影响,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4个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
一是师资薄弱,能够讲授从古至今整部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的教师相当少,大多偏重于较容易讲授的近现代部分。而本课程牵涉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多,教师由于教学能力和课时所限,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大量地、生动地、多渠道、全面地向学生传输信息,只能简略介绍一下作家、作品等的概况,致使学生往往感到文学课程空洞和难懂。
二是学生对本课程不感兴趣,而且有错误认识。一些学生往往片面追求日语的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和考级分数,对不能立竿见影地提高分数和能力的本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由于入学前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学欣赏能力。因此学生们在阅读日本文学作品时,由于生词量大、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困难多,在阅读过程中达不到深层理解,以至于学生们学完该课程后,除了能记住一些作家姓名和作品梗概外,对作品的整体印象仍然模糊,对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由于学习兴趣不高,学生们课下自主学习动机不足,不事先进行有效的预习,仅依靠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因此难以养成和提高作品鉴赏的能力。
三是教材编选不当。近几年这方面的教材出版数量较多,但由于教学理念和文学观的不同,在教材的侧重点上有很大的不同。文学史类教材大都侧重文学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等的介绍,对涉及到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则介绍较为简略。作品选读类教材的侧重点更是千差万别,有些教材主要侧重了作品的选读,而对作家流派、作品鉴赏等方面的介绍较少;有的教材侧重对近现代作品的选用,而忽视对古代和当代作家作品的介绍等等。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增添了困难,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是教法单一。无论是中方教师还是日方教师,无论是文学史还是作品选读,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一言堂式教学法还是占据主流。虽然大多数教师使用了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但是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而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对日本文学课程就会逐渐失去兴趣。
四.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
以上的这4个问题不但出现在浙江省高校日语专业的日本文学教学中,而且在其他省份高校的日本文学课教学中也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也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必须从教师、学生、教材、教法角度入手,多管齐下,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
一是加强师资,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目前很多高校的日本文学课师资力量不足,而且教师知识储备和授课能力有限,或只能讲授古代部分,或只能讲授近现代部分,或只能讲授文学史的固定知识。为了改变这种师资薄弱的局面,必须做到课课互动、师师互动、校校互动,即不仅要注重日本文学课与《日本概况》、《日本文化》等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和互补性,还要和本校及外校的日本文学课教师多交流教学经验,多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教学研修班,以弥补自己的知识盲点和教学法上的不足之处。另外,《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这两门课程应该同时开设或者先开《日本文学史》,以便学生对日本文学有个整体了解,也便于教师统筹安排这两门课之间的知识点衔接问题。
二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日本文学课是日本文化与语言知识完美统一的综合型课程,而且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对于零起点的日语专业学生来说,在短短的3-4年内能够读懂文学作品,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日本文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所发挥的潜移默化的特殊作用,摆脱依赖心理,同时还要在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即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和日剧素材、以及能够课下师生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例如,在学习芥川龙之介的相关内容时,通过让学生欣赏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拍摄的电影《罗生门》(实际改编自芥川的小说《丛林中》)来探讨小说和电影在故事情节处理上的异同。网络教学平台板块多样,一般有任务、通知、学习模块、课堂讨论、作业板块等,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比如教师可以将课程相关的文字、声视频文件等上传到相关板块,学生课下做好预习、复习和补充知识的学习以及讨论等,这样既补充了因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讲解到的内容,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是编选全面而合理的教材。目前国内的日本文学类教材除了侧重点失衡外,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内容陈旧,语言僵化,资料不丰富,盲目照搬日本出版的教材,没有完整的体系。为了解决以上弊端,我们在编著《日本文学史》教材时,应该多插入相关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并且使语言难度与学生的语言能力保持一致;在编著《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教材时,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并重、鉴赏与研究并重、古代与近现代并重、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小说与其他题材并重。
四是完善教学法和掌握相关文学理论。可以将学生3-5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指定一个时期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制作成PPT文档或读书报告,并分别由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讲解;之后由其他学生就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或者自己的观点;最后由教师对学生们讨论的代表性问题加以归纳总结。这样,授课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日本文学感兴趣的内容,还可以使学生掌握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和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另外,大纲也提到“要把日本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研究,置于世界文学的范围内去讲授……同时要理解各种文艺理论和研究方法。”[2]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掌握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而“把西方文论引入日本文学选读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从各个角度分析作品,就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对话,彼此充分听取各自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加强对作品的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理论思维的乐趣。”[3]
笔者通过对浙江省15所开设日语本科专业的大学的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日本文学课教学中存在4个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提出了4个针对性的对策:加强师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编选全面而合理的教材,完善教学法和掌握相关文学理论。
注 释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6.
[2]同上
一、英美文学的教育价值
英美文学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英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英美文学也是一束光芒,照亮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路途。英美文学课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的敏感性,以及敏锐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开设本教程的目的是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使学生掌握英语文学和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首先,文学是语言的精髓,文学欣赏会直接有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在经过基础的语言教学之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无疑是学习外语的一个系统有效途径和必要阶段。文学阅读能使语言学习有质的飞跃。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时展的主旋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英美文学课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学科的优势,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良好平台。
我国传统的英美文学课教学的主要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法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复杂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考,而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智慧、感情、经验、原创力、想象力、生命思想以及审美意识,都在这刻板、僵化的模式教学中渐渐丧失,学生的自主性受到压抑和损害。另外,该课程由于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多,作家的风格也纷繁多样,再加上课时少,其结果可想而知。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学生只能记住课堂上讨论过的作家名字、作品梗概,但整体印象只是模糊一片。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教学中这种“灌注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英美文学课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门课,成为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二、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一)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研讨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思维为了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授课形式,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课堂专题讨论,针对某一作家的某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发散式的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和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文学教学课堂中来。作为活动的文学涉及作家、作品、读者和作品反映的世界四个要素,它不仅仅是语言艺术的形式,从更深、更广的意义上讲,它是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浓缩。而文学作品则是作者对人生的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记录。作为读者的学生只有把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投入到作品里面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才能达到对作品的真正理解,实现对作品所反映的文化意象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反应,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理性的抽象与概括,搞统一理解模式和死记硬背。这样,在使学生切身感受语言大师们的语言艺术、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体验人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在讲授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我们采取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的方法,分析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差异。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将自己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获得的对作品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鉴赏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有效渗透现代文学、哲学和心理学理论,提高学生多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水平学习英美文学,了解西方文化,实际上不仅仅要了解西方的文学艺术、礼仪习俗,更要了解西方的心灵史和思想史。因此,我们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通过具体文本分析,把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有机地渗透进去,让学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作品的精髓和要旨,并指导他们自己加以运用。我们知道,要深入理解英美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一些西方哲学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意识分层,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是社会历史研究方法,注重的是人物分析、主题分析,而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文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文学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我们读者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认知方式,读者可以利用诸如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当代文学批评方法解读作品。多元的西方文化及其流派体现了西方多元的思维方式和学术界的思辨传统,尽管这些流派都有其无法克服的弱点,有的流派甚至走向极端,但是对它们的了解和掌握既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使我们对文学的掌握和讲授获得更多的张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毫无疑问,在英美文学中运用文论教学可以教会学生一种认知方式,一种文学的鉴赏方法。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通过借鉴不同的文艺批评理论,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某个作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与研究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阅读视角,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而这也正是文学教学的目的所在。不同理论为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角度来赏析同一部作品,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会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验中收获快乐,获得启迪,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读完整的作品。作品选读虽说是精选经典作品的华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选片断,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只有认认真真读过莎士比亚一个剧本,学生才能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特真正有所了解,才能说“我读过莎士比亚”,才能与人讨论莎士比亚,也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评论文章。阅读文学作品要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学生才会有所震动,有所启迪。
2·讲欣赏作品的方法。在传统的文学史课上,教师往往以“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其实,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网络、百科全书光盘等途径搜寻到这些知识。因此,英美文学课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上面。以英美小说为例,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
3·写读书心得。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许多名家均为语言大师。学生通过阅读,受其熏陶。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不只是闭卷考试,还包含撰写小论文。按照上述思路组织教学,英美文学课程既是英语语言文学课,也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既有丰富的感性经验,又有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教学过程,将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
意志,养成健康和谐的人格。
参考文献:
[1]Brooker,PeterandWiddowson,Petered.[M]·APracti-calReaderinContemporaryLiteraryTheoryU.s.:Pren-ticeHall/HarvesterWheatshea,f1996·
[2]Fish,StanleyE.[M]·IsThereaTextinthisClass?TheAuthorityofInterpretiveCommunities.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0·
[3]Gadamer,Hans-George.[M]·ThruthandMethod.London:SheedandWard,1975·
[4]Harding,D.W.[M]//“PsychologicalPrecessintheReadingofFiction”BritishJournalofAesthetics2(April1962)·
[5]Holub,RobertC.[M]·ReceptionTheory:ACriticalIntroduction.LondonandNewYork:Methuen,1984·
陈先生是著名的唐诗研究专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出版六种唐诗系列专著,近九百万字,包括关于目录版本的《唐诗书录》,三种互为补充的研究资料集《唐诗论评类编》《唐诗汇评》《历代唐诗论评选》,二种理论研究著作《唐诗学引论》和《唐诗学史稿》、这些学术积淀使他对中国诗学的认识独到而深刻。
《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主体部分有三:上编“情志篇:中国诗学的人学本原观”,中篇“境象篇:中国诗学的审美体性观”,下篇“言辞体式篇:中国诗学的文学形体观”,涵盖了古典诗歌构成的各个层面。与陈先生其他著述一样,该书思虑绵密,环环相扣,体现出宏观的理论视野和出色的逻辑思辨力。如对“情志”“境象”和“言辞体式”及其关系的论述,勾勒了诗歌生命活动的完整流程,揭示出其美学结构各层面的相互关联,为我们鉴赏古典诗歌作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具体门径。
对于西方音乐文化的写作,无论运用怎样不同的角度和手法,都不可能避开对西方音乐史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重点介绍,因为西方音乐在这两个时期已经高度发展与繁荣,不仅乐谱资料和乐器种类极为丰富,各种音乐形式亦发展到一个高峰,目前我们所深入研究的作曲家和作品绝大多数来自于这两个时期,因此,对于这些书籍关于这两个时期的论述进行对比,也变得十分必要。
首先来看叶松荣的《论稿》,作者对于每一时期的音乐文化所启用的标题都呈现出承上启下的逻辑性。而章节下面的小标题体现了该书主观性的特点,如描述古典主义时期的“莫扎特的美学思想与音乐创作”、“贝多芬音乐创作的独特性及评价”,浪漫主义时期的“舒伯特音乐创作的独创性”、“肖邦音乐创作中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等。在论述方法上,作者叙述的方式却突破了传统的史书,较为自由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且评述性很强。对于作曲家、流派的评价分析也十分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比如在谈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情感内容独特性时,作者将该曲与席勒的《欢乐颂》一诗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进行审视,使这一段的论述渗透着厚重的历史感和深刻文化内涵。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的发展,独立学院作为一支新的教学力量站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前沿。依靠母体高校的教学经验和自身摸索,并考虑学生实际特点,独立学院在英语专业教学上一直以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为主,较少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但全球化趋势和新的教育形势使跨文化交际倍受外语界的关注,甚至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即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在外语学习中十分重要,它不但能促进不同文化交际双方的沟通,理解,容忍等,并能进一步推动外语教学的专业化和教育性。因此,笔者结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现状,分析其在跨文化交际中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特点与学习现状
众所周知,独立学院以三本院线录取招生,生源质量和社会认知度均处弱势地位,其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态度上也有诸多差异和复杂性。就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学生大多英语基础知识底子薄,听说训练少,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认真,无系统的学习方法,语言使用随意散漫,缺少规范性。对待专业学习功利心强,渴望走捷径。就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多数学生对所报专业认知度差,基础知识薄弱,听说训练少,却好高骛远,学习功利心强,渴望走捷径;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认真,无系统的学习方法,从而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缺少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差。到大学高年级阶段,英语专业学生在专四、专八考试和考研就业的压力下方才感到自身基础词汇积累和阅读量都太少,而文学鉴赏、文化思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等人文素养又太过欠缺,导致在口语或书面语中表达力差,缺乏思想的深度。这些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反映出英语专业学生不但缺乏日常交际会话的基础训练,甚至在母语文化和国际时事等基本常识上信息严重匮乏。在教学互动和跨文化交际时,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仅限中学水平,常受母语思维和中国式英语的影响,无法完整和清晰的表达自己,导致词不达意或理屈词穷。
三、跨文化交际案例中的交际障碍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生在一定文化价值观支配下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人员交往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由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在基础文化常识和文学修养上底子薄,听说能力差,极度缺乏自信,不敢或很少进行英语交际。他们迫切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所以渴望在日常交际口语中有所突破。在跨文化交际的真实情景中,笔者从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许多值得反思的案例,暴露出中英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碍,影响了交际的成功。
(一)称谓和委婉语导致的交际障碍
一位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在问答互动时提到尊敬的女老师“Teacher Wu”,当被纠正为“Miss Wu” 时,才忆起中学就学过的称谓习俗:在美国文化中,对老师的尊称一般为“Mr.Smith”、“Miss Green”、或“Dr.Brown”、“Prof.White”(如果获博士或教授头衔),而 “Teacher ”只限于幼儿园孩子对其教师的称呼。而学生用“Sir”、“Madam”等词汇来称呼外教以为更尊重时,外教却更倾向于让学生直接称呼他的First Name以示交流关系的亲密。这种称谓的差异恰恰显示出东西文化的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称上课的人为“老师”,以示礼貌、尊重;“老”在中国被视为资历和权威的象征。而美国文化中,“老”是忌讳的,所以“老年人”很少表达为“old people”,而改为委婉语“senior citizen”(高级公民)。不同英语文本中委婉语的使用也常让英语专业学生产生误解。一次翻译互动中,对课文中短语说某人在 “do his business”,很多学生直译为“做生意”,而结合其文章该短语是委婉地表达“上厕所,解手”的含义。这表明独立学院学生缺少语境的灵活理解和文化上的通识。汉语对于上厕所也有许多委婉幽默的表达,有人用 “上一号”来表达上厕所,或“小号”表示“小便”,“大号”表示“大便”;有趣的是,在美国也有用“Number one”(一号)来表示“小便”,“Number two”(二号)则是“大便”;类似的委婉语在美剧及诸多媒体中经常使用,造成诙谐幽默的效果,使学生捧腹,激发了对英语社交用词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进一步扫除交际误区。
(二)文化内涵和词汇空缺导致的交际障碍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感到对跨文化交际力不从心的最典型问题就是交际中需要的口译。“口译是一种语言化的跨文化交际,译者的任务就是要尽量消除两种文字间的文化交际障碍,包括弥补或衔接双语在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实现双语文化内涵的对接。而在文化差异中,语言文化的不同导致的词汇空缺现象是英汉语互译中比较普遍的问题。”[1]独立学院学生由于知识面较窄,对母语文化和时事背景常识了解都很粗浅,导致在中英文化交际的口译中错误百出。一次与外教交流时某学生介绍喜欢的手机品牌,急中生智把“三星”、“苹果”手机居然译为“Three Stars","Apple",令人啼笑皆非,显然这是中国式英语思维的后果;另一次口译训练,学生将汉语中熟人见面的打招呼“吃了吗?上哪儿去啊”,直译为“Have you eaten your dinner? Where are you going”,这样的表达让外教听起来“awkward”(别扭)。因为中国文化中这充满人情味儿的问候语,在西方文化如此表达却属于侵犯个人隐私。英语文化中习惯问候语一般应为“Hello”、“Good morning”或“Lovely Day,isn’t it?”,而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饮食文化决定了交际问候的习惯。但崇尚独立和自由的西方人却不习惯“出门呀?”“在干嘛呢?”这一类涉及隐私的问候。
英语中许多与宗教、神话、政治相关的词汇,若不了解其文化内涵是无法口译的,而汉语中的许多文化概念,如成语谚语等,在英语中也无对应词。如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激励人们坚持锻炼身体,一些英语专业学生参考汉语“jiaozi"(饺子)和“tofu”(豆腐)的直接译法,将“三伏”和“三九”译为“threefu”和“threenine”,让听者莫名其妙,其实该谚语只需译为“In summer we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 days;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就很好地表达了原句的含义。可见词汇的空缺和对母语文化内涵诠释不当造成了学生交际的误区。
(三)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导致的交际障碍
在跨文化交际的案例中,不同文化下思维模式造成的交际障碍最为普遍。某英语专业学生遇到这样的案例:在朋友旅行归来后,汉语往往说“你一路上辛苦了”饱含关切,但若对外国友人这样表达“I’m afraid you must have a tiring journey”,会让他们听起来很不自然,因为这种场合下英语表达应是“Did you have a good trip?”或“Did you enjoy your trip?”等相对抽象的句子。另一次,为表达对外国友人的关心,天冷时见他穿的有点薄,学生说“It’s rather cold.You’d better wear more clothes.”(天很冷,你最好多穿点衣服)这种以对方处境为出发点,考虑对方感受的思维模式,正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重视礼仪和为他人幸福感着想的交际理念;而西方强调个性独立和自由,认为动向、穿着等属个人隐私,不愿受别人询问或干涉,因此对上述交际中的中国式关心感觉不快,引发交际误解。
还有一个中外师生互动的有趣案例。某学生向一名外籍英语教师请示要求延迟论文的交稿时间。学生详细解释了原因,由于近日父母前来大学所在城市看望生病的朋友需要自己陪同,交通住宿种种不便,造成无法按时完成论文的苦衷。学生本期待外教给予同情和理解,而外教听完后,却和学生谈起自己近期点滴生活和工作情况,以及家庭中种种琐事。当学生困惑于外教何故向他说这些却不谈论文时,外教故作惊讶说“I’m sorry,but I thought we were talking about our problems...No extension.”(抱歉啊,我以为我们在对彼此诉苦呢。论文不能延期。)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以典型的中国式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来期许美国教师给予宽容回应,或表现迟疑婉拒;而真实情境的交际英语则很直接,这位外籍教师掌握了该学生的心理特征,巧用中国式的语言方式,即“background- hint- confirmation”(背景-暗示-确认),却以西方人的理性和逻辑,回击了该学生拐弯抹角的心理暗示,坚守了教师的严格职业原则。
四、克服障碍的对策与思考
通过以上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实例的分析,笔者认识到要改善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不是仅靠课堂教学就可以实现的。“外语教学不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唯一途径,历史、地理、文学等科目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介绍文化知识。实际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仅靠外语教学远远不够,它不仅需要社会和学校大环境的支持,而且也有待其他学科的密切配合。”[2]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普遍阅读量小,在母语文化上都浅尝辄止,学习方法死板老套,遇到跨文化交际障碍时,多数被动消极,无所适从。针对这些特点,笔者提出一些教学的思考和对策。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以兴趣和好奇心为导向,在阅读和学习英语中接触各种词汇、句式、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时,对其加以社会文化诠释,让学生感受这类语言现象中的背景词、文化感彩词、禁忌委婉语、谚语习语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幽默、反讽等巧妙的表达方式,从而挖掘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交际中着重介绍与社交准则相关的文化项目,如礼貌用语、习惯称谓、寒暄方式、社交礼仪,及西方人常用的肢体和手势语;或通过媒体视频来直观了解西方人的日常生活模式、语言和非语言行为。
保持初学者的心态。乔布斯说过拥有“a beginner’s mind”对任何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渴,求贤若愚)。放下大脑中已知的惯性思维和偏见,以一种初学者的求知欲和谦逊的心态去看待一种新文化。带领学生鉴赏不同文化的经典作家作品,让学生用心领略不同文化下的思想精髓,通过阅读经典文学和相应的影视赏析,提升母语和英语文化的常识和人文素养。妥善利用西方影视作品直观导入跨文化交际案例,用以借鉴与分析,评论其文化魅力,以初学者的心态进行跨文化交流。
加强跨文化意识和思辨能力。“树立跨文化教学观念,必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能力。”[3]让学生关注比较东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批判性思考。在传授英语国家背景文化知识时,多比较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在思维方式、时空观、价值观、审美观、社会规范、交际原则、语义系统、话语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透过西方思维视角,鉴赏剖析英语文章,鼓励学生展开思辨(critical thinking),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取向的差异性,避免用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要求或解释别人的行为。“了解交际双方文化要素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重要一步。”[4]通过批判、借鉴和创新,使学生超越文化隔界,以开明的态度从不同视角来看待母语文化和异族文化,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自我文化中心论,真正领悟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相对论,深刻体会“”的理念,才能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朱慧.商务活动中英文口译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6):166-18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