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8 14:50: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望天门山教学设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篇(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40-01

我们教师对古诗运用文言文,内容精简,虽然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所占部分不大,但往往会出现教师单方面填鸭式的教学现象,学生被动化学习无法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部分教师安排过量作业,导致学生无法自主安排时间,将时间耗费在写题上面,没有依据自己的兴趣去查阅自己感兴趣的诗歌内容;部分教师不合理分配时间的问题严重,为了赶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时备课内容过于冗杂,课堂时间上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小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太久,导致低效地学习。这无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无法使他们体会古诗歌的美妙之处。要知道,诗歌是优美的语言艺术,必须沉淀下来细心品味,才能感受诗歌的内涵与美妙之处,在对诗中关键字词的仔细钻研中,学生对诗歌语言能有情感上的认知,体会到古诗歌的美妙,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中指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确定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把握古诗词文特点解读文本,才能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

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进行有效性研究,教师要关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体会训练,让学生主动地思考,体会语言的感情,才能使他们自觉掌握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文提出教师引导作用的体现方面和。

一、认识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通过在教师的指引下,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便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通过指引使学生理解具体字词和诗歌的意境,而诗歌的内在感情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理解透彻。

1、古诗教学课堂引导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所占内容不多,但教学目标的确立定位了语文课堂的高度,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对古诗词的扩展阅读,让学生能够自主查阅资料,提高学习能动性,突出了教师的引导意义,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出一个愉快积极、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受到文化熏陶后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

2、创新学习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引导作用还体现在课堂创新化的情景教学上,小学语文的教学要联系实际,从实际教学上唤醒学生的潜在映像,通过愉悦的情景教学更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度。多媒体的教学可以充分地将文字映像化,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奋度和热情度。在古诗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扩展古诗学习内容,例如在教李白的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查阅有关李白的影视视频,以其生动形象的画面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这样能更好地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古诗情感的引导作用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古诗歌的感知能力也不同,教师的引导作用还可以体现在个人情感上,教师要实施分层教学,尊重所有的学生,明白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例如,在提问回答问题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答案,对每个学生的答案进行认真聆听,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则要指引他们不同的学习方法,使每个学生明白自己受到重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学习,享受点滴成功带来的喜悦。

篇(2)

电子白板的应用以其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呈现,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

一、创设情境,以景激趣

在教学时,根据需要利用电子白板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运用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促使学生兴奋起来。例如,在讲授《雨霖铃》时,在片头导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歌曲,上课铃一响,课堂上弥漫着如泣如诉的歌声,学生的心顿时被这种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牢牢拴住。

二、寓乐于教,释义解难

电子白板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进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例如,这样一组诗句:

1.留连戏 时时舞,自在娇 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明月别枝惊 ,清风半夜鸣 。(辛弃疾《西江月》

在每一句诗中设置空缺,这时学生只要将“蝶”“莺”“鹊”“蝉”这些图形拖入相应位置,将图形变为文字,这对诗句也就完整了。这样,学生不仅背熟了诗句,还增加了对诗歌的感性认识。

三、化o为动,变难为易,陶冶思想情操

电子白板能为师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望天门山》一诗的教学中,“开”和“回”是怎样与山水联系在一起的,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教师依据课文设计景图:将两座山绘成门样,两山夹缝中滔滔长江水急流回旋,冲破两山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再借助幻灯投影,物象直观,由文到图,学生就能理解“门”“开”“回”的意义。

电子白板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但“东施效颦”,过分滥用电子白板教学,结果将适得其反。

1.妨碍了师生间的交流,冲淡了对文本的学习与解读

近年来,电子白板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进入了教室,学校也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提出了要求,制定了一些定量指标,致使部分教师在电子白板的使用中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用得越多越好,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往往淡化文本,盲目追风,想方设法与语文课程进行错位整合,往往把所教内容全部做成课件,殊不知这违背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课堂上,教师成了操作者,课件的放映员,学生则成了观众,成了被动的接受者。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

进行。

2.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扼杀了课堂的生动性

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为了各种技能的训练。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朝着课件指示的思路走下去,不敢越雷池一步,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也不准打开思维),只能仰着脖子看画面,竖起耳朵听答案。白板课件的确有声有色、绚丽多彩,也确实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但占据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观看时他们不停地啧啧称奇,嘴里发出“哇”“呀”的声音;但当引导他们学习课文时,学生沉浸在绚丽的情景中一下子无法回过神来,朗读和回答问题时反而有气无力、答非所问,注意力不够集中,似乎还陶醉在刚才的精彩中。一节课就这么匆匆地在学生的兴奋中结束。

3.电子白板应用技术较差,分散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电子白板应用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使得课堂充满了现代色彩,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与密度,但由于操作者在操作时技术不熟练,操作失误或不当,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已经营造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破坏了苦心经营的课堂情趣。

当然,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超强功能,如注解、编辑、处理视频软件的功能,存储与回访功能,放大、探照灯、聚光灯等功能,但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它对传统教学模式只是一种补充和发展。教师应正确认识它的功能,好好开发利用,更应该认清它的误区,使电子白板教学的发展少走歪路。既要用得上,又要用得巧,避免华而不实。

篇(3)

培根曾经说过:“读书不是为着要辩驳,也不是要盲目信从,更不是去找寻谈话的资料,而是要去权衡和思考。”这句至理名言深刻揭示了:有效阅读是提高文学涵养、道德情操以及思想境界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促进作用。

一、兴趣为主,激活学生的阅读意识

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到阅读世界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入手,激活学生的阅读意识。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的教学优势,发挥其辅助功能,助力学生阅读学习。在教材中不乏一些运用华丽辞藻描绘景物的抒情散文,作者利用深厚的文笔为学生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这些充满乐趣的画面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教学《绿叶的梦》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利用一张绿叶图片进行情境导入,配合一首欢快的音乐。未成曲调先有情,构建唯美的意境,成功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童年时光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多媒体教学融入阅读教学当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意识,W习自然事半功倍。

二、科学指导正确阅读方法

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打开语文大门的钥匙。小学生思维灵敏,天资聪颖。活跃的思维是他们独有的天赋,配合教师的科学指导,助学生更上一层楼。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通过科学训练,帮学生树立爱阅读、会阅读,让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自由翱翔。

例如,在教学《望天门山》这首古诗时,语文教师不要急于进行词句解析,可以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课堂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构建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另外,给每个小组指派一个有责任心的组长,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并且给学生制定学习任务:

1.将古诗中认识的字词勾出来,用字典查阅,并且在小组内讨论。

2.精心选出自己认为用词巧妙、描写优美的词句,在小组内分享。

3.仔细阅读古诗,深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分步骤开展自主阅读,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一旁进行指导。此外,为了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语文教师应当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这对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有积极意义。

三、情景故事演绎,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课本中的一些童话故事是一种特殊的体裁。角色冲突、情节跌宕、针砭时弊都是作者自编自导的一出戏。故事中的留白部分,提升了故事的可塑性。语文教师应当抓住故事的留白部分,结合学生喜欢表演这一心理特征,将课本中的故事进行合理改编,编写成情景对话。将课堂变成“剧场”,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将自身的感悟带入表演当中,使他们的感悟得到升华,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例如,在教学《快乐王子》这则童话故事的时候,可以请几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进行情景故事演绎。让学生自由分配角色。给学生一段时间准备,让学生结合对话和故事,深度揣摩故事王子与小燕子等角色在特定环境中应有的神情、语言和动作,将自身的感悟带入表演当中。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台下学生的目光一直集中在课堂中,教学中不难发现,连后进生也按捺不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且在情景故事中认真表演,施展自己的才华。学生用拙劣的演技赢得了满堂喝彩,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欢乐的气氛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一堂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应运而生。将课堂变成“剧场”,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故事表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引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应当以“滴水石穿”的耐心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巧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阅读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科学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7-0167-02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物理的前提条件。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差,主要取决其学习动机的强与弱,而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催化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

物理学研究的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从小就和大自然接触,面对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从幼年起就怀着好奇心和神秘感,总想把它们解开。从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颜料的合成”活动之前,笔者向学生展示色彩绚丽的图画,设问:美丽的颜色从何而来?颜料的合成和色光的混合结果相同吗?

二、鼓励学生质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实际上是有兴趣的进一步体现。在初中生刚刚接触到物理的时候,他们的脑海中会有好多的疑问,有些疑问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但也有些疑问没有多少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有些物理规律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并鼓励学生质疑,提出不同的见解,以求得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之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如在学习“光的色彩、颜色”时,可以先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的光主要来自于什么?这一问题如同在学生平静的脑海中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疑问的浪花,正当他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教师又提问,太阳光照在不同的物体上为什么物体的颜色各不相同呢?再一次促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最后,在实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找到答案。

三、开展物理实验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许多重要的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同时,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好奇心较强。物理实验形象生动,本身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学生对实验演示往往比听教师讲课感兴趣得多,所以几乎所有学生在上课时都盼望教师早一点做实验。笔者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以做好演示实验为前提,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为学生做好实验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讲到“水的沸腾”时,取一个烧瓶,装一些清水先放在酒精灯上烧到沸腾,然后用塞子塞紧,倒转,再用冷水浇在瓶底上,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并找寻原因。这个小实验既有趣生动,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学习态度自然就端正起来了。

四、恰当运用史料

史料教学法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史料进行处理,使其自主地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并利用这种信息完成对知识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物理学的发展是非常曲折的,在推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出众多值得后人敬佩、学习的精英人物。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恰当地把科学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运用到教学中去,介绍他们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高贵品质,能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到“电磁感应”现象时,向学生介绍这一发现的伟大意义:它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现代的人类社会离不开电。同时笔者还要向学生介绍这一发现的科学家法拉第及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他十年如一日研究磁能能否生电,而且法拉第又是一位淡泊名利,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科学事业,且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人。

五、联系生活实践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服务生活。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如在讲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利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并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就会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抛“绣球”时,只有“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才能够接到“绣球”,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学生只有尝试到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有了他们的切身经验体会才能让物理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六、借用课外诗词

在物理教学中,从浩如烟海的中国诗词中,采撷一些与物理相关的佳句用于课堂,使其知识性和人文相辉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对情感的升华,坚定科学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促使其素质完善地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讲完“参照物”知识后,可以引用以下诗句来结束新课:①李白《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孤帆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②《闪闪红星》歌词中“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山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而“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③“昨夜一阵大风,把井吹到篱笆外面去了”。井被吹到篱笆墙外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07-01

一、利用实验吸引学生

物理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教学的素材均来源于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的实践。课堂教学的最佳引入方案当为“实验引入式”,即以实际物理现象为蓝本,“示之以物,晓之以理”。例如,在进行压强一课教学时,教师出示两个钉了钉子的木板,一块钉了大约50个钉子,一块只钉了一个钉子,钉尖朝上。用一个透明的塑料食品袋,装满水,再把袋口密封,使之不漏水。问学生:“把这袋水放到很多钉子的木板上,这袋水会被扎破吗?”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不漏水。再把这袋水放到另一个只有一个钉子的木板上,立即扎破漏水。这个时候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思考,学生既惊奇,又想知道为什么,教师在这个最佳时刻引入压强概念,学生自然更容易接受。通过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引入新课,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令学生学习热情大增,兴趣大增,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

二、讲故事吸引学生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有了疑问,才能深入地思考,才能找出发人深省的难题和问题,才能让人更加有兴趣。而讲故事(看影片)的形式绝不失为设置悬念的一个好方法,有了悬念,兴趣自然就来了。如在讲授《运动的描述》时,参照物是一个不太容易理解的概念,如果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可能越听越糊涂,最后连自己在运动还是静止都搞不清。但如果把考虑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结果就截然不同了。教师先给学生讲一个千古奇闻的故事,古代小说《镜花缘》第七十九回中的一个故事。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忽然刮了一场大风,把咱家的一口井吹到墙外去了。”学生听完后非常活跃:为什么井会被吹到墙外呢?学生按照惯性思维多认为不可能,纯属虚构。此时教师加以点拨道,古代小说中的墙其实是篱笆墙。请同学们根据参照物的概念结合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再认真思考一下是否有可能。学生经过变换思维方式认真思考后说:原来被吹动的不是井,而是篱笆墙。以篱笆墙为参照物,井则是跑到墙外了。通过这样的小故事精心设疑引入新课,引发学生思维碰撞,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也引导学生变换思考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这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短小、精的影片和故事,或生动有趣或疑惑重重,让学生在听或看的过程中,从猜疑结果到品味它包蕴的思想,从而激起强烈的情感和兴趣,极大地刺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令学生学习更加得心应手。

三、在游戏中学习

游戏是儿童的最爱,通过游戏,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被提到最高,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甚浓。如,学生手拉手依次蹲下直立,人没有移动位置,而运动形式向前传播,引入“机械波”。通过这些小游戏引入新课,让学生的多种知觉系统参与辨别,提高辨别的准确性;活泼的表演形式,加强了学生的知觉印象的保持和强化;欢快的场面,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体现出“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时代要求。

四、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和自我发展,强调教师要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即创造含有丰富信息,使学生能够在其中自主积极地思考、探究和进行知识建构的真实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引入“光的传播”时,提问“节日的夜晚,礼花绽放时,光是通过什么路径传到我们的眼睛呢?怎样才能使地下挖土工作沿直线进行呢?”其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接触过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现象事实,以恰当地列举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引入新课,可以创设良好的物理情景,唤醒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在这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使学生感到物理概念就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分析的良好思维品质,也使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篇(6)

创造性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富有成效的结合和表现。创造性在优质课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

1.教学内容处理的创造性。对于整个教学内容,从导入新课、讲解答疑到巩固练习、检查评定,都必须注意创造性的处理。例如:讲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中的名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时,常规教学是这样的:这里以静写动,也有以动写静,从呼应题目“望”字可知,作者应该是站在高处的。但我却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一反常态地说:“作者除了站在高处,从视觉角度,他也应该站在进行的船上。因为不站在船上,李白又怎能感觉到两岸的青山在动呢?”显然,这样深层次的分析,学生的思维领域就更宽广了。

2.教学方法运用的创造性。因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师个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动态处理,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提示,去克服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定式思维。例如:我在教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就引用学生的思维从纵深发展,由送别诗联想到名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者同属送别诗中的名句,但却因时因地、因景因人的不同而导致了诗的感情基调的截然不同,再由此引导学生的思维横向发展,具体去分析之所以不同的内在深层原因。

二、优质课教学必须体现先进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是教学实践和教学价值的体现。教学思想的优劣,不仅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还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一堂优质的语文教学课,必须从教师的教学思想方面作出评析:

1.教育性与知识性是否统一。这是语文优质课教学能否成功的前提。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因此,作为语文优质课教学必须把育人放在首位。要把思想教育和知识传授紧密结合起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科学的世界观和艰苦创业精神。例如:我在讲大诗人杜甫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时,向学生提三个问题:(1)杜甫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表现这种特殊感情的句子何在?(3)大诗人李白的诗风和杜甫又有何不同(因在讲此篇文章时学生已学过关于李白的诗篇),我认为这三个问题是上好这课的切入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知识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

2.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协调。这是优质教学成败的关键。新课程改革理论将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助过程。而交往不仅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激活课堂的教学技巧,更是一种走进心灵的教育境界。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更不是话语权威,而是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和学生一样的课程参与者。例如:我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教学过程明晰可见,我仅向学生提三个问题(1)花5-8分钟阅读课文后,弄清小说发展的起因、发展、、结局;(2)分别在文中找出三个以上的细节来展现鲁提辖粗中有细、疾恶如仇、慷慨大方的性格;(3)打死镇关西的三拳分别在什么部位?从什么角度来描写的?这样一来便打破常规教学中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分层次来机械地讲解全文的方法,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三、优质课教学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篇(7)

一、 内涵与外延兼求――质量并重

一位教师执教《峨眉山月歌》时,让学生匆匆读过几遍古诗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出示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引导学生学习,希望学生能在厚实的积淀中提高语文素养。

某老师在教学《莫高窟》的时候,只花25分钟的教学时间,课堂上却补充了许多有关莫高窟的传说、莫高窟的发现与破坏等资料,一节40分钟的课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来拓展,学生对课文中的句子还没有读熟,更不能说品文悟情了。

在高效课堂的新理念下,时下的语文课正如案例中的几位老师一样,为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把课堂的部分时间甚至是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对课外内容的补充上,看上去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延伸,而实质上却把文本遗忘在课堂的角落,使学生应有的学习活动不仅没有得到加强,反而两头落空,得不偿失。脱离了教材本身的拓展延伸是无法将文本的内涵与外延有机结合,使之和谐自然地统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的。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大多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推敲的名篇佳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情境,引领学生真切感悟文章的内涵,细细品味隐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浓浓情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情感意境的巨大感染力,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机,精心选择相应的内容,适当地进行拓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文本解读。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根据教材内容而设计的开放性的过程,所谓的拓展延伸是相对教材文本而言的,忽视对文本内涵的感悟而设计的拓展延伸,只能是为拓展而拓展的机械套用,是片面追求拓展延伸的形式主义。

二、 预设与生成并重――通权达变

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册《识字3》,韵文教完后,老师让学生反复诵读,让孩子们说说发现了什么?孩子们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地读了,并陆续谈了谈自己的发现,可老师似乎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只是略略点头,稍加肯定。沉默片刻,有个孩子兴奋地举起手迫不及待地告诉大家,他发现前两行是写公园里的景物,后两行是介绍玩的项目,尽管孩子在表达上还不流畅,可我不由得在心里赞叹,观察得可真仔细,可老师回头看看韵文,一声“哦,对的!”就让孩子坐下了,看得出这样的答案是她并未设计到的,来的有点突然,孩子在得到这样的答复后,耷拉着眼皮忙其他事去了。看得出老师在期待着一个答案,在老师反复地引导后,终于有个孩子站起来解开谜底――押韵,老师大加赞赏,并解释什么叫押韵。在老师讲得头头是道的时候,几个孩子正在雾蒙蒙的窗户上画着画。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是否真的知道“押韵”一词,但在一年级课堂上引入“押韵”这个概念,对刚刚入学才两个月的孩子们来讲,无异于对牛弹琴,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而得到的发现,却没能得到老师的欣赏和认可,老师固守的答案明显高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丝毫未能让学生提起任何兴趣,显然,这样的预设毫无意义,毫无价值。

在老师讲完韵文后,老师问孩子:你最喜欢什么词语?为什么?几个学生作答后,有个孩子回答:我喜欢流水,它的声音像弹琴。这样的回答的确很精彩,偏偏有个孩子低声嘀咕,水怎么会像弹琴呢?老师看了一眼嘀咕的孩子,未置可否,重复了一遍刚才孩子的发言,加以表扬。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不应该是完全预设好的。在课堂上应该有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精彩的预设事关问题的生成,然而上述课例中,老师却未能注意到预设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固守着自己预设的问题与答案,有的受公开课的影响,将所有的问题乃至于答案面面俱到地设计好,对课堂中生成的新知识、新问题淡化处理,甚至对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疑问置之不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的确需要预设,但应该是符合学情的高质量的预设,这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合理有序地开展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保证,不过,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因此,在精心预设的同时,更要鼓励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有即兴创造,超越预定。

三、 动静结合――和谐统一

案例:一位老师《荷花》一课的教学设计:

(1)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

(2) 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讨论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学生离座找伙伴,有的在讨论争辩,有的在划划画画,有的跳跳演演,课堂里热闹非凡)

(3) 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绝大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非常肤浅,各组汇报结束,下课的时间也快到了)

高效课堂的确主张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亲自体验感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如上述案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课堂上,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找自己喜欢的同伴进行学习、讨论、表演,学生似乎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可仔细一看,便能发现老师还没有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就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老师还没进行任何指导,学生还没有充分的思考,就盲目地选择伙伴选择内容进行讨论学习,学生对课文尚无充分地理解就在一起演演画画,因为缺少了教师必要的引导,学生是“动”起来了,可学习却游离于活动之外,毫无收获可言。没有了合理的教学设计,缺乏了有效的组织引导,透过这虚假的繁荣,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场拙劣的作秀表演,看似热闹时髦,实际却耗时低效。

上一篇: 新学期家长会总结 下一篇: 年终思想汇报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