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8 14:50: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篇(1)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确定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共青团适应党建工作要求,加强自身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共青团永葆先进性,充分履行组织职能,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重要保证。要通过开展“学习周”活动,进一步加强我区各级团组织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建设,积极完善团干部带头参与、团员青年广泛参与的学习体系,构建全区团组织爱学习、勤学习的工作新格局。

二、活动组织

为确保在我区共青团组织“学习周”的顺利开展,成立由xxx书记为组长,xxx副书记、xxx副书记为副组长,各乡镇、街道团委书记,各区直团工委书记为成员的共青团xxxx区委“全民终身活动周”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三、活动时间

10月19日——10月25日

四、活动内容

紧密围绕“为实现中国梦——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这个主题,结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政策法规、文明礼仪、人文历史、旅游民俗、书法绘画、音乐体育、科普知识、生活百科、医药保健、动植养护、职业技能等各方面的讲座、报告会。各乡(镇)、街道团委以及各区直团工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群体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展示终身学习和社区教育成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世界。

五、活动要求

      1、精心组织。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充分认识“学习周”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主动参与,努力把团的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营造氛围。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使活动得到广泛认可和支持。

    3、大胆创新。要围绕本地、本单位中心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活动,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活化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活动效果。

篇(2)

2021全民终身学活动周内容9月8日,教育部《关于举办2021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拟定于11月9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2021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总开幕式。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活动内容

(一)持续推进线上线下终身学习

针对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围绕职业技能培训、全民健康、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教育培训等主题,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讲座、培训、观摩、座谈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学习宣传活动、文化艺术活动和学习服务,组织广大从业人员、社区居民、老年人群参加全民终身学习。在总开幕式期间连续推出为期一周的系列活动,包括职工教育与人才发展、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学习型城市(乡村)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理论与实践、互联网+全民学习等主题。

(二)向社区开放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学习资源

倡导“职继协同”“院校融入”,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地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要结合各类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协调组织有条件的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放大学、成人学校、社区学校、老年大学、科普学校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积极参与活动周,充分利用开放数字化学习资源,发挥设备设施、教学资源、师资优势,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服务活动,建立健全服务基层百姓的继续教育相关院校及教育机构的学习资源库。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要做好社区教育相关业务指导和服务。

(三)强化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功能

充分发挥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资源作用,开展全民终身学习相关活动,形成社会资源共享机制。

充分发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门户网站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社区教育网、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等载体作用。加强省级终身平台以及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相关网站平台建设。鼓励区域之间加强优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资源的协作开发与开放共享。组织各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积极参与社区(老年)教育资源互联互通与共建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着力提升同农村地区、西部地区、民族地区之间的优质资源共享水平。活动周期间,因地制宜,面向企业职工、现代服务业员工、进城农民工、退役军人、高素质农民、城乡社区居民、老年人群、成人继续教育工作者等举办各类线上大讲堂,努力拓宽活动周的覆盖面、参与度。

(四)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全民阅读学习

持续开展书香社区、书香之家、读书之城、好书推荐、好书诵读、书友会、智能学习等线上线下活动。广泛开展微信读书、数字化阅读等活动,采用线上线下互动等多种活动方式,广泛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加读书活动,营造全民参与、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以网络互联互通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加大在西部地区、民族地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活动力度。

(五)开展“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推荐认定和宣传展示活动

各地组织开展“百姓学习之星”推荐认定和宣传展示活动,广泛征集、深入发掘、持续宣传展示一批在疫情防控时期创新方法学习、坚持主动学习、带动群众学习、事迹突出、故事感人的典型人物。

各地组织开展“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推荐认定和宣传展示活动。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结合等多种灵活有效方式,宣传展示各地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在工作学习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工作案例和典型故事。宣传展示推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从业人员教育等优秀工作案例和典型故事。宣传展示继续教育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服务“三区三州”等民族地区、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学习群体,服务从业人员提升素质能力实现就业再就业的优秀工作案例和典型故事。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将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主题宣传活动,集中展示“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优秀成果,展示百姓学习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展示活动周总开幕式及各省区市活动周精彩活动。

(六)开展“智慧助老”专题宣传展示活动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2020〕45号)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广泛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教育培训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1〕15号)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智慧助老”作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一项重要活动,广泛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教育培训,服务老年人终身学习。要深度挖掘、广泛宣传在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教育培训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推广优秀工作案例。

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组织推介“智慧助老”专题的优质工作案例、教育培训项目和课程资源,并视情在活动周总开幕式进行专题展示和推介。

篇(3)

2014年10月21日—27日

二、活动主题

全民终身学习,建设美丽

三、活动内容

进行全民终身学习的广泛宣传,展示我街终身学习活动取得的突出成绩。

(一)各居(村)可与社区教育工作相结合,组织开展如专家咨询、专题讲座、书法绘画、摄影展览、文艺汇演、演讲比赛、健身活动、职业和生活技能培训、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宣传和学习活动,并指导社区居民群众自主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活动。

(二)提倡社区与辖区内学校结对共建、互促互学,双方要开放各类学习资源,为学习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支持,共同打造校园文化和社区学习活动品牌。

(三)街道相关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并大力支持学校和社区开展各项活动。

四、组织领导

为确保活动周顺利开展,成立街道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副书记,党委委员、副主任任组长;党政办主任、妇联主席、文明办主任、各居(村)主任任副组长;各居(村)、各中小学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妇联,办公室主任由妇联主席兼任。

五、活动要求

篇(4)

近日,由教育部职成司、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全国还将有二十多个省区三四百个城市陆续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形式多样的活动继续深入宣传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推动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终身教育的重要举措。全民终身学习的推进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目标上既要考虑到不同群体教育学习培训的切实需求,又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紧密结合;内容上既要关注工作和职业的需要,又要重视塑造人格、发展个性及开发潜能;过程上既要注重教育教学资源的统筹、开发与管理,又要注意学习支持方式的灵活、便利与个性化。

资源建设是全民终身学习的关键。既要保证资源内容的丰富多样与个性化,又要保证资源传递的效率和效果。全民终身学习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全民终身学习资源的建设自然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任务,各级各类组织都有参与资源建设的义务。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发挥教育系统的资源优势,鼓励以教育资源丰富的学校组织、科研院所、社区教育机构等组织为主体,统筹教育资源的开发。

制度建设是全民终身学习的保障。从国家层面来说,应尽快制定和出台《终身教育法》,用法律规范和引导终身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国家力量统筹调动社会资源,推进和保障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说,面向系统外部要争取当地党委与政府的积极支持,为终身教育体系以及学习型省市、社区的建设创造政策和组织保障,面向系统内部则要注意协调把握学校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之间的关系,促进系统内部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与沟通。

环境建设是全民终身学习的支撑。全民终身学习既包含了对覆盖人群广度的要求,又包含了对学习持续时间长度的要求。自2005年开始每年一届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正是这样一个有利契机,通过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终身教育的开展提供持续动力。

篇(5)

因此,注重探索、研究终身教育主题性活动,总结出可操作性的推广策略,可以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提供行之有效方法、途径,扩大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一、主题性活动在推进终身教育中的作用

主题性活动引领终身教育实践。主题性活动是引导一种观念、思潮的实践运动,每个时期、每个阶段社会的重点、热点问题,需要通过系列化、集群化、超市化等手段和形式,造出规模和声势,来引领社会成员思想的转变,解决实践发展中的问题。这样结合度、结群度高的大型综合性活动、工作模式和方法,超出常规、引导常规,成为终身教育观念引领、理念的传播的重要举措。因此,主题性活动在终身教育中处于引导和前沿的地位。

主题性活动可以扩大终身教育的影响。主题性活动是推进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宣传推广、交流展示,学习节、学习超市等多主题活动,广泛持续地开展,宣传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大力营造出终身学习的氛围,形成人人学习、全民学习的环境,增加了对社会成员对终身学习的认同。

主题性活动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主题性教育活动是终身教育实施的具体手段和方式,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区域化的推进,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多层次、多类型、多主题的教育活动,吸引社区成员参与到喜闻乐见的活动中,逐步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因此,规模大、参与面广、影响深远的主题性活动是实现学习普及化的主要平台和重要载体。

二、推进终身教育主题性活动的策略

主题性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富于时代气息,吸引居民参与,具有了亲和性和时效性的特点;主题性活动可以以一个活动为主题进行延伸,也可以以几个小的或大的活动构成一个小主题或一个大主题,主题贯穿于活动的始终,使之具有连贯性的特点;活动可以一天完成、也可以半个月、一个月或几个月完成,使主题性活动更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依据主题性活动的特点,结合节庆日、社会形势、专题活动等,有针对性地研究推进策略,精心策划、组织多内容和多形式的主题学习活动,使主题性活动赋予时代性、新颖性、实效性,潜移默化影响社区成员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融入社区成员的日常生活。

(一)依据教育内容,开展专题型主题性活动

根据教育内容,围绕某个专题,开展主题性活动。专题型主题性活动,力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并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主题性活动可以结合区域人文特色,形成活动与“形势教育相结合、与社区环境优化相结合、与社区成员身心健康相结合、与社区成员兴趣爱好”相结合的专题教育活动。如:公民道德教育、科普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等专题型教育活动。再如: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国内终身教育主题性活动影响最大的是“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社会机构、政府部门在终身教育主题性的开展上起到了引领推动作用。从2005年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全委会、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北京市成人教育协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等社会机构政府部分倡导,在全国10大城市共同开展了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首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在全国掀起了终身学习的热潮,至今已连续五年。年又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牵头开展准备讨论出台“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评估标准”。现在“终身学习周”已经成为宣传终身教育理念,推进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具有品牌效应的主题性活动。

依据教育内容,采取多形式、多角度的途径和方法开展专题型的主题性活动,可以营造出“人人都是学习之人,处处都是学习之所”的良好氛围,激励个人参与学习、自主学习,提高社区居民学习的参与度,促进学习的普及化,扩大终身学习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二)结合传统节日,开展节庆文化主题性活动

节庆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她蕴含着文明,并成为维系文明的重要手段。节庆文化活动承载着悠悠的中华传统文化,肩负着凝聚民族智慧,引领文化承继的历史使命。节庆文化天人和谐的理念,也成为终身教育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和文化动力。因此,挖掘出传统节日的人文内涵,将节庆的习俗文化、精神价值与时代相融合,策划出一个个有“亮点”的节庆文化主题性活动,彰显节庆之魂,昭示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取向,创造一种普天同庆的民族情感和血肉亲情,既让社区成员徜徉在节庆文化所渲染的快乐氛围中,又使社区成员在民俗庆典活动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接受到文化的洗礼,提高自身素质。

节庆文化承载着道德传承的重任,她也是主题性活动的有效途径和载体。节庆文化活动是一种结合度、结群度较高的主题性活动方式,它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融入了社区成员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习与生活有机地融合,提高了社区成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因此,挖掘出节庆主题性活动的新内涵,赋予主题性活动的生命活力,是终身教育聚人气、造影响、树品牌的有效手段。

(三)围绕城市文化,开展特色化主题性活动

城市是文化的躯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每座城市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积淀、凝聚出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每座城市的各个地域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民俗风情、人文历史等。城市、区域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构筑城市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的重要资源。因此,围绕城市、区域历史文化,开展贴近社区居民、贴近生活,富有特色的主题性活动,展示城市、区域的文明风尚和人文精神,可以让社区成员更深地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区域的人文历史,更加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热爱自己的社区,增加归属感和自豪感。如:上海在迎接世博会之前,开展了一系列的迎世博主题性活动,这样的主题性活动,紧扣城市文化特色、紧扣区域时事,将教育活动寓于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活动达到宣传世博理念、扩大世博影响,提高市民素质的目的。再如:在社区内开展家园文化艺术节、邻里节等社区成员喜闻乐见的特色主题性活动,营造出社区共同家园的氛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培育出共建家园的意识,起到了凝聚人心、共创和谐社区的作用。

以城市特色文化浸润、熏陶为导向的特色化主题性活动,可以引导社区成员对城市文明的传承和区域文化的弘扬,对生活城市的认知和居住区域的认同,提升社区成员的文化意识和内在素质,培育出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社区精神,使社区保持长久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动力。同时,也可以扩大终身教育的参与面和覆盖面,提高教育的实效。

(四)依据人群特点,开展个性化主题性活动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贴近社区成员的实际生活,满足他们个性化的需求。由于社区成员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经历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主题活动形式。因此,主题性活动可以依据不同的教育目标、不同的群体设计、策划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性活动。

1、老年人群的主题性教育活动:以丰富老年人生活情趣,开发老年人的人生“第二黄金期”为目标,举办“老年人才艺展示”、“老年人学习成果展示”等主题性活动。

2、青少年群体的主题性教育活动:以提高青少年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举办“我在社区成长”、“社区我成长的快乐驿站”等主题性活动。

3、下岗失业人员的主题性教育活动:以促进他们的就业、创业为目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共建和谐”等主题性活动。

4、外来务工人员的主题性教育活动:以提高新市民素质,提升他们社区归属感为目标,举办“温馨你我”、“同驻社区、共创繁荣”等主题性活动。

篇(6)

全民学习活动的主题内容是以提升居民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学以致用为原则,以树立市民终身学习理念为切入点,以提高居民学习能力和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重点,引导社区居民投身到“五学”之中。

1.学理论,提升居民道德素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等方面的学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学、带动社区居民学,大力倡导基本道德规范,全面提高居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2.学文化,提高居民文化水平。按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人文、低碳环保、生活安全、健康保健、文体才艺、社会公德、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学习,倡导居民多读书、多学习,不断提升居民文化素质,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3.学技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根据区情实际、产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计算机操作、物业管理、电器维修、家政服务、绿化养护、创业经营等方面的学习,组织居民学技术、练技能,培养一批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技能型人才,大力提升服务企业、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4.学科技,提升居民科学素养。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移风易俗、普及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引导居民学习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现象,并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逐步摒除陋习、树立新风,提高居民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5.学法律,增强居民法律意识。根据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举办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加强《宪法》《刑法》《物权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劳动合同法》等方面的学习。通过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不断增强居民法律意识,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服务平台

1.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各社区要充分利用“市民学习在线”这一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维护好本社区的“数字化学习教室”,大力宣传、倡导社区居民踊跃参与网络学习,帮助社区居民完成注册和在线学习。社区教育中心要做好指导和督查工作,确保星浜社区和聚福社区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数字化学习教室”的创建工作,实现社区“数字化学习教室”全覆盖。

2.社区阅读服务平台。以区图书馆为主阵地,依托社区农家书屋等居民学习场所,搭建社区阅读服务平台。要加强阅读引导,通过图书捐赠、阅读场所错时开放等来满足居民的阅读需求,积极营造出“阅读求知、阅读明理、阅读成才”学习氛围。

3.市民大课堂服务平台。各有关部门、街道和社区联动,搭建市民大课堂学习平台。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与讲座,使之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道德文明,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居民科学文化素养的主阵地。

4.技能提升服务平台。依托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及骨干企业,搭建技能提升服务平台。按需开展初、中、高级多工种职业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居民有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形成全民学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

5.文化教育服务平台。整合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艺体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搭建文化教育服务平台,向社区居民有序开放。同时,要充分发展各类文体社团作用,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各社区要注重文化墙建设,将临街墙面等低成本、高效率宣传载体作为文化教育宣传的重要阵地。

三、活动内容

1.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各社区要通过社区广播、LED屏幕、短信平台、微博、微信等媒介,向居民宣传各类学习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通过编印居民学习读本、展板巡展、征文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学习宣传力度,使社区居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乐学、善学蔚然成风。

2.创新主题教育活动。各街道、社区等有关部门联动,创新性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展“终身学习周”“全民阅读节”“热爱家乡,建设”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从而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使得居民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和生活习惯。

3.开展网上学习活动。网上学习资源丰富、方便快捷、低耗高效,是社区推进居民教育的重要抓手,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各社区要积极发动与组织广大居民上网学习,充分利用“市民学习在线”这一学习平台,组织居民在社区学、单位学、网上学。

4.开展“菜单式”培训。充分利用我区各种居民学习服务平台,依据社区居民学习需求,每年选定学习菜单,积极推进“菜单式”培训工作。

5.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等学习型组织的评选活动,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善学”学习活动深入开展。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善学”全民学习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各项活动的组织协调,领导保障;由区社区教育中心具体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等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在社区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全面实施学习活动,并努力形成特色活动品牌。

2.健全运行机制。开展学习活动,要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区为主”的工作机制;要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保障机制;要实施目标责任机制,有效推动学习活动深入开展;要实施活动通报机制,促进学习活动有序开展;要实施评估表彰机制,促进学习活动健康发展。

3.落实服务举措。社区教育中心负责筹建一支能够基本满足学习活动需要的讲师团,为“菜单式”学习培训提供保障,并负责组织居民学习活动读本编印、课程开发和经验总结、推广。

4.加强考核督查。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实施意见要求,落实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社区教育中心扎口负责对各部门的考核督查工作,做到每月考核一次,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全区的年终绩效考核中。

五、实施步骤

篇(7)

了解学习型城市,需要把握学习型城市的概念和起源。学习型城市的概念起源于197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的《教育城市的实施计划》。这个计划确定了学习型城市的起源,该计划主要是把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及生活质量提高的发展战略。由此,学习型城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92年,经合组织明确提出“学习型城市”概念。同年,在瑞典哥德堡召开的国际学习型城市会议将“建设学习型城市计划”列入研究行动议程。可见,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从教育型城市向学习型城市的跨越。这对我们来说,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学习是前进的基础,今时今日,一个国家和城市的发展繁荣程度,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程度。

1 激发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内在活力

(1)人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体。建设学习型城市,其工作对象是人,工作动力也是人,“人”始终是这一工程的主体。拥有一个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才会有效地防止轰轰烈烈“一风吹”。可考虑以机关、企业、社区、乡镇(村)为单位,调研统计不同层面群众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并由此制定学习过程中选学目标、选学内容、学习形式,把自上而下的必学内容和自下而上的选学内容有机结合,确保学有方向,学有所得,由内而外产生学习的愿望,养成学习的自觉。

(2)注重组织的学习。组织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过程。只有各类组织都能积极推动学习活动在本组织内的开展,形成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建设才会走向深入。因此,结合当下的“两学一做”,全体党员干部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并使学习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时效化,坚持做到用体制机制来规范我们学习行为、让每一个人养成学习习惯。尤其是机关干部要积极参加各类学习进修和培训,并且将学习理念带入家庭,带进社区,发挥机关干部在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中的表率作用。

(3)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讲,率先垂范。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各种学习活动意义重大,让城市领导干部率先成为学习型的领导干部。设立领导干部讲堂,建立领导干部讲学制度。同时,建立领导干部在本部门内部、或是到党校、行政院校、大学、社区及企事业单位进行讲学或在电视、广播设立栏目讲学,从而促进全社会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4)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专职人员、兼职及志愿者相结合的管理与师资队伍,统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具体工作开展,确保学习型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持续地发展,确保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

2 丰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载体资源

(1)强化品牌建设。举办好城市大讲堂和乡村讲堂,定期举办讲座、论坛,促进学习与沟通交流。同时,还可通过举办“文化下乡”“文化信息进社区”等活动,多样化地推进知识的传播。

(2)开展主题活动。结合城市建设目标及城市精神建设,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主题学习活动,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的共识和自觉。可创造性的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周”“社区学习节”等活动,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举办比如公园、体育场等以鼓励阅读为主题的公众阅读活动,在广大市民中传播学习型城市应树立“终身学习”“文明城市,快乐阅读”等理念。

(3)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公共资源共享意义重大。提倡城市公共教育和文化活动场所逐步对社会开放,城市市民享有更大资源空间,使广大市民能够有机会参与各类学习活动,分享知识的力量。进一步加强教育部门与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使教育与学习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利用,让市民便捷地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4)利用现代手段。在利用传统媒体的同时,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创新学习模式与学习方法,让更多市民能够体验便捷学习、快乐学习、有效学习。促进“终身教育互联网+”应用,跨界整合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搭建“城市终身教育在线”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

(5)建设体验基地。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可选择一些现有资源及硬件基础都比较好的社区,乡村,打造一批诸如民俗教育、农耕文化体验、尊老爱老美德教育等方面的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将创建活动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沃土。

3 营造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环境氛围

(1)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建设学习型城市,建设没有围墙的学习型城市,使终身学习成为全民的一种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关键在于形成、普及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终身学习文化,使“学习”成为城市社会的核心理念之一,使学习价值观成为城市社会共识,城市成员能够自觉地终身学习。当前,可选择或征集一些朗朗上口的格言警句,张贴于机关或公共鏊,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重视学习,关注学习。比如将“文明铁岭,学习先行”、“快乐新铁岭,书香伴我行”等宣传语在媒体及公共场所密集宣传,可以很好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

(2)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加大对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宣传力度,为学习型城市建设造势鼓劲。抓好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橱窗、户外公益广告、“村村通广播”等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整合宣传资源,及时、准确、充分地报道全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动态与学有所成的先进典型,着力介绍推广组织和个人积极学习的经验,引导全员学习,不断提升城市群体的学习力。在全社会确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在全市营造“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因学习而受人尊重”的良好氛围。

(3)营造政策环境。可以考虑在职称评聘、公务员晋升等方面,加入学习指标的考核,以外在的环境压力,竞争压力,倒逼危机意识、学习意识的强化,进而激发人们自身学习和创新的动力。

4 完善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运行机制

(1)建立激励机制。把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绩效纳入目标考核。将学习考核与岗位年度考核、评先选优、选拔任用结合起来,推动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形成。要充分发挥学习绩效在晋升、招聘、用工等工作中的评价作用,促进全员主动学习。定期开展各类学习型组织“优秀学习品牌”、“学习型组织示范点”、“社区教育名师”等评选活动。制定实施一系列奖励措施,加强对学历教育、进修、科研成果、学术活动、岗位培训等学习活动进行表彰和奖励。

(2)资金投入机制。推进学习型城建设需要政府在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学习型城市创建比较好的深圳市,近3年来,除基本建设投资外,市、区两级财政逐年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日常经费的专项投入,年均超过6亿元。实际上,对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投入就是对民生的投入,因此,在这方面的投入政府不应吝啬。此外,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投入。鼓励社会各界对建设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公益性捐赠,减免各种税费并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篇(8)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广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在继续教育方面,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老年教育,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能、文化体育等社会文化教育;加强社区和学校的家长学校建设,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进一步指出:在继续教育方面,将基本建成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建成学习型城市。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是与学习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化是整个社会的气质和灵魂,学习文化则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主要构件。因此,学习文化的落后,是社会一切落后的根源;学习文化的进步,是社会一切进步的先导。广州要建设学习型城市,发展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就要创新和重塑学习文化。

一、学习文化的内涵和中西方学习文化

(一)学习文化的内涵

学习,是指主体认识和把握客观存在及其规律的能动的反映过程。文化,从狭义上讲,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从广义的角度上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学习和文化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即学习可成为文化传承的手段工具,反之,文化又可成为学习的内容。

(二)中西方学习文化

学习文化是在一定的教育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并在不断地传承、更新和发展。因此,中西方学习文化是有区别的。

1.我国的学习文化

从近代起,随着西方物质文明的大举进入,我国学习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目前的学习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

从历史上看,我国学习文化的形成是与孔子、荀子的教育理念相关的。以孔子为例,他在教育重点或中心上,注重沉默教学。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孔子不太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师生关系上,孔子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位置。他认为,他就像一位信使把古人的智慧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受孔子、荀子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学习文化中历来强调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不善于主动发言,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和记忆,不断地重复来达到熟练的程度。此外,我国学习文化还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2)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在孔子、荀子等古代圣贤看来,学习是人们实现自我人格完善的一条重要途径。荀子说:“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即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能把学习作为完善人格和实现自我的读书人并不多,大多数都把读书当成获取功名的阶梯和途径。而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更为功利性的学习提供了制度保障。在近现代社会,虽然随着西方物质文明的大举进入,人们已意识到不仅要学四书五经,还要学习自然科学,学习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博取功利。

(3)学习更多地是个人行为

在我国的学习文化中,虽然不乏团队学习的范例,如诸子百家时期。但从总体上看,学习更多地仍是个人行为。特别是儒家思想作为正统观念以后,团队学习这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就不发达了。直至近现代,人们仍然推崇通过冥想苦思从而达到心领神会、出神入化境界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更多地是个人进行的。

2.西方学习文化

西方早期的教育以及学习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受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影响的。20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变化速度的加快,新的学习观应运而生,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了传统学习文化。因此,今天的西方学习文化具有了新学习文化的特征:

(1)以学习者为中心

在20世纪后半期以前,在苏格拉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西方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而教学的形式是对话,即“通过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寻求真理”。20世纪后半期后,新的学习文化形成,学习的对象改为社会全体成员。学习仍以学习者为核心,学习活动设计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多样性、多元性和保障性。

(2)以终身学习为轴心,以能力发展和创新为重点

20世纪后半期,人类悄然进入以变化为主题的社会发展阶段。为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以不变应万变,西方新的学习观——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三大理念应运而生,并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1997年11月,英国全国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专家组(NAG CELL)发表了著名的报告——《21世纪的学习》,为英国发展全民终身学习文化提供了蓝图。由于该报告对全球的影响深远,在西方起到了新学习文化——终身学习文化运动宣言书的作用。因此,西方新的学习文化,实质上是终身学习文化。今天,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创建学习社会过程中追求的就是全民参与的终身学习文化。

此外,西方新的学习文化,强调以能力发展和创新为重点,认为能力发展是学习活动的主题,并十分重视创新的理念和行动。

(3)强调学习的组织化、团体化发展

西方新学习文化认为,学习场域不仅是正规的教育机构,其他地方也都可以成为学习场所。每个组织、每个团体都应履行学习和教育职能,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团体。

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挑战我国学习文化

(一)学习的被动性与学习型社会强调的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不相容

在我国今天的学习文化中,由于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被动传授和学习者的熟练掌握程度,因此,学习者擅长的是死记硬背、博闻强记,从而将掌握“学问”的多少作为了学习效果的衡量标准和学习的主要追求目标,使学习缺乏主动性、创新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习者个人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发展。相比之下,学习型社会倡导的是主动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学习,因此,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不仅意味着发展,还是一种享受和乐趣。由于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学习方向,学习型社会建设便成为可能。此外,学习型社会还强调学习上的创新,把创新作为学习的主要价值取向,强调在学习中不断地求新求异,有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二)功利主义的特征难以与学习型社会接轨

最早提出学习型社会的学者哈钦斯认为:传统学习文化中教育为经济目的而培养人才,实乃是教育的失误,“教育必须从单纯的职业获得及人才的养成中解脱出来,而向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这一目标转换”。而实现这一转换的前提就是创建“学习化社会”。因此,学习型社会的学习虽然包含功利成分,但更强调提高学习者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效能。它是一种自我完善的学习,是一种生活需要的学习,是终身性的学习,是一种较之功利性学习更高层次的学习。它是通过调动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学习者的潜能,使学习者的素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因此,以功利性为特征、为目的的学习文化是难以与学习型社会接轨的。

(三)学习的个体性受到学习型社会学习团体性、组织性的挑战

在我国的学习文化中,虽有团队学习的范例,但从总体上来说,学习更多地属于个人的行为。而在学习型社会中,因看到团队学习形式、组织学习形式在提高学习效果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强调团队学习、组织学习。

总之,为适应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我国的学习文化还需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三、创新学习文化,推进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

(一)确立终身学习文化优先发展战略

传统的学习文化将会束缚广州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而以终身学习为轴心的新的学习文化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是基本标志。为此,应将终身学习文化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把它的建设纳入到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放在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里,并给以法律保障和投入保证。

(二)倡导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学习理念

1.确立主动学习和学以致用的理念

“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是新学习文化——终身学习文化的基本特征。学习者学习的最终价值取向在于促进自身的终身全面发展。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需要,应主动地进行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学习有利于自身终身发展的其他新学识,将学习渗透到与工作、生活有关的各个领域。因此,应倡导全民确立主动学习的理念,发展学习者的自我导向性学习。

此外,在学习中还应树立学以致用的理念,即将学到的新知识、技能、经验等运用于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使工作和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

2.确立终身学习理念

终身学习,即人的一生要终身不断地学习,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对人们提出的要求。按照西方流行的“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如此累积几年,你就会因知识的陈旧,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节拍而被社会淘汰。因此,人们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

3.确立团队学习理念

合作学习往往具有惊人的潜能,它会使团队、组织可以比个人更具洞察力。因此,在学习中要确立团队学习理念。要在加强个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团队、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和相互促进,更大限度地拓展思维,提高整体学习能力。而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论坛活动都是团队学习的有效形式。

4.确立创新学习理念

创新学习即要求人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大胆探索,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学习是学习的高级形式。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学习上的创新。没有学习上的创新,就没有人们的知识创新和能力创新,也就没有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学习型人生的形成。因此,要建成学习型城市,就要学会在学习中确立创新意识,创新学习,把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促进社会和人生的发展。

(三)举办各种与终身学习文化有关的研讨活动和宣传活动,普及终身学习文化

篇(9)

成立领导机构,下发相关文件

为积极推进学习型街镇建设,整合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经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研究决定,先后成立横溪街道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街道社区教育和居民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副组长由街道办事处副书记或副主任担任,成员由街道各部门负责人和社区主任或社区副书记组成。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在横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下设办公室,由史长根同志兼任主任。管委会的主要职责是制订社区教育规划、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制度、协调完善社区教育资源和网络、落实社区教育经费。社区教育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全街道社区教育的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和督促考核工作。

2012年横溪街道办事处及办公室先后下发了一系列社区教育的文件,如:《关于举办“201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横溪街道“学习标兵”、“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和“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对居民(市民)学校2012年度工作考核的通知》,并在学习型评比后下发了《关于表彰2012年度江宁区横溪街道“学习标兵”、“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和“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的决定》等,确立了社区教育的地位,突出了社区教育的重要作用,为做大做强社区教育确立了政策保障。

紧紧围绕街道中心工作,突出宣教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市民学校以形势的需求、居民的需求和工作的需求来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形成事事为主题,处处是活动的氛围。社区教育中心高度重视每个阶段的宣传教育工作,把搞好宣传发动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从而正确地引导他们更好地工作。

居民学校积极开展活动: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积极配合街道进行防灾减灾宣讲等活动;4――6月份,根据文明办等部门要求,先后在勇跃等社区开展《道德讲堂》,提升居民道德水准; 8月下旬开始,横溪、丹阳、山景、云台等居民学校结合横溪街道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活动,开展了《横溪街道创建全国安全社区知识讲座》;10月20日至26日终身学习周活动期间,各社区开展了时事政治、秋季健康知识、男性健康知识、讲师团送科技下村(社区)、同仁医院在横溪大街进行义诊、在大街进行国民素质免费测试等系列活动。另外,成教教师根据社区和居民的需求,基本每月送教下社区一次。

教育内容丰富,培训重点突出,有效拓展了居民学校教育培训功能

居民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广泛开展针对不同类型人群的教育培训,横溪街道居民学校按照街道统一要求,把面向全体居民教育培训的重点放在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广泛开展不同类型人群的教育培训,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1.贴近中心工作,服务街道争创全市“三个第一”街

居民学校每月开展3次活动,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地区中心工作的的有效平台。只有主动贴近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政府和社区的信息有效的传递给居民,才能使居民真正理解、支持政府和社区的工作。横溪街道居民学校的学员们主动参加街道春秋两季招聘会、每年一届的西瓜节系列活动、社区纳凉晚会和街道举办的终身学习周等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深度和自觉性不断提高,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2.开展劳动力转移和实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多年来,居民学校先后自办或和街道相关部门、单位联办了多期残疾人、母亲学堂、家庭服务以及插花、盆景艺术、编织、手工制作、中烹、餐饮服务等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班。如新杨等居民学校举办了《0―3岁科学育儿知识讲座》、甘泉湖居民学校举办了《石塘人家餐饮人员礼仪培训》、西泉居民学校举办了《农村农业大培训》等,2012年南京市教育局讲师团来横溪居民学校传经送宝6次:横山、山景各2次,甘泉湖、云台社区各1次,内容涉及到《家禽饲养知识》和《西瓜栽培技术》等,共培训426人。

3.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与评比

为配合今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开展,由成教牵头对全街道21个村(社区)居民学校开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与评比活动,各居民学校积极参与,踊跃报名,经过认真筛选与甄别,最终推荐并评选出66个学习型单位和个人为街道先进。通过评比和创建,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全面学习、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有效地促进了学习型社会建设向纵深发展。

积极培育居民学校教育队伍,逐步完善居民教育体系为居民提供更多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

全街道21个居民学校都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一年有2次以上),有专任或由主任、副书记兼任校长,由懂电脑的年轻人负责学校日常工作。

篇(10)

当前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创建学习型社会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应对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迫切需要。学习型社会中存在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这一对基本关系,认清这一基本关系对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意义重大。

一、终身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1965年,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推展委员会”上提出的“终身教育”议案获得通过,“终身教育”一词被正式启用。朗格让认为,数百年来把人生分为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劳动是毫无根据的。教育应当是每个人一生的过程,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随时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1970年朗格让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终身教育的观点,他指出“终身教育及教育这个词所包含的所有意义,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种范围,包括从生命运动的一开始到最后结束这段时间的不断发展,也包括了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点与连续的各个阶段之间的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富尔的报告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此书被认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它鲜明地提出“终身教育并不只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此书主张以终身教育理论作为各国制订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由此,终身教育由概念阶段开始向体系化的实践阶段迈进。

二、终身学习的提出与发展

1976年11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19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劝告》,其中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会议强调了终身学习对教育、政府和社会的影响,认为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并且此次会议对“终身学习”做出一个经典定义:“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地愉快地应用它们。”在实践中,许多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保障了终身学习理念的推行。

三、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

学习型社会是以全民终身学习为内在动力,终身教育体系为外在支撑,以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为基本载体而构成的社会,旨在促进社会成员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所在,二者有机联结在学习型社会之中。

1.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具有相同的理念和目标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在理念上突破了一次性教育与学习而终身受用的传统观点,扩展了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的时空范畴,将教育与学习贯穿于人的生命周期。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人们置身于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之中,过去那种人为的将人生分割为学习期、工作期和离退休期的做法显得与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格格不入。为了不被时代的浪潮湮没,人们必须保持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的连续性。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二者均指向学习型社会的构成,使个体在学习型社会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教育,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追求物质享受上升到追求生命的真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侧重点不同

终身教育侧重的主要是对学习者一方的支持和帮助上,强调对学习者教育资源、教育机会、教育条件的提供上,针对传统教育条件的有限和不足,可以予以提供更加广泛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服务。终身学习的侧重点主要是在学习者一方的学习上,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和学习者自身的内部变化,学习者可以利用终身教育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根据自身的条件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

3.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根本目的的一致性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都是使人们通过不断地、自觉地学习来达到自我完善和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无论终身教育还是终身学习,都会努力迎合社会的需求,应对时代的挑战。我们现在强调的就是和谐社会的建立,如果没有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如果只是一方面的单向发展,就无从谈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在这种挑战下,就需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做出共同的努力。

4.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相辅相成,有机联结于学习型社会之中

一方面,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得以存在的基石。学习是一种自主性活动,只有当个体有学习的热情,才会去选择教育的种类、方式,并且使教育的功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因此,只有当个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终身教育体系才有其存在的必要。另一方面,终身教育是终身学习的支持系统。人的一切活动都应纳入人类社会的范畴之中,人的学习活动同样离不开社会系统的影响和支持,尤其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学习活动更需要完备的教育体系来支撑。因此,没有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总而言之,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在学习型社会中有机统一起来,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内在发展动力,终身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外在保障体系,二者应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共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5.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终身教育的概念是先于终身学习的概念而出现的,终身学习的概念是随着终身教育活动的推进而逐渐产生的,终身学习概念的出现与人们对终身教育的概念提出异议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不断进展,有人提倡用终身学习来代替终身教育,例如在日本等国家也确实很早就出现了以终身学习代替终身教育的现象。当然这也是有客观根据的,这体现了学习从一个自上而下的被动行为向学习者自觉性的主动行为逐步过渡的过程,这也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终身学习可以说是二十一世纪的一种生存理念,是二十一世纪的通行证。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终身教育以终身学习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终身学习需要终身教育为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保罗•朗格让著.滕星等译.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6.

上一篇: 幼儿园亲子活动后总结 下一篇: 乡村教师先进事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