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1 08:32: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职教自我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通过这个活动有助于同学们对“两会”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增强同学们的记忆力,调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也可以调节同学们对政治学习的情绪,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在玩的时候更能学习到一些知识。
长期坚持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可以获得如下几个方面的益处:
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制约着教学效果。任何教师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教学业务素质就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不断提高的。其中,善做授后教学自我总结的有心人.是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加速自己成熟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进行自我反省,注意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这样,日积月累,可以增强自己的教材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促进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二.有利于教学的“长善救失”,提高教学质量。一个成功的政治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更在于他的敬业精神,善于“长善救失”,遵循教学的科学性。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师既会有融教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佳作,也难免出现有失水准的拙课。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检查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正确对待教学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欠缺甚至严重不足方面,及时查找原因,寻求补救对策,“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教师的“长善救失”的教风和敬业精神,还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第三.有利于复习借鉴,起到事半功倍之实效。政治学科的课程设置及考核的特点,决定了高三年级复习时间紧、知识容量大,能力考核要求高,时政性和思想性强;既要精讲精练,又不能猜题押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借鉴平时笔录的授后教学自我总结,从中可以判断出哪些方面的知识、能力、觉悟平时授课中落实很好,学生掌握得扎实;哪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欠缺,学生掌握得也不够理想。通过对照分析,复习辅导时做到了心中有数、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同时还可以有较多的课时抓重点、搞热点,有较多的精力从事“培优、提中、补差”,以达到提高成绩之目的。所以.借鉴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既可以节省复习时间,又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之实效。
一个虚心好学的青年教师,应当把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视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经常性地开展此项工作,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总结,扬长避短,自我鞭达,尽力追求教学的完善。我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做好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应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l)必须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毕竟属于主观的东西,要使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有实用价值,必须如实地反映教学的客观性。这里所说的教学的客观性,是指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必须忠实地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成功方而和不足方面,切忌随心所欲,随意夸大成功经验,或只记成功之处,不足方面竭力遮盖;要克服露短揭丑心理。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符合教学实际,从而使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具有实效和生命力。
根据教育系统法制教育宣传月的工作目标,我们认真制定了活动月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强化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于学校内部,我们重点围绕《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反复研讨,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通过学习,全校广大师生员工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在“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中,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注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学校成立了以院长组长,副院长副组长,学工部、班主任、助理辅导员、法制教育宣传员等同志为成员的普法领导小组。学院的领导亲自挂帅,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了以院长办公室为龙头,以学工部为主体,以法制教育教师、班主任为骨干,以少先队组织为依托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完善了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学校加强了与当地公安、交通部门的联系,在当地专职法制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聘请了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进一步加强了对全体师生的法制教育工作。
二是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校学院广播站、校报、学院网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开辟专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力求使全校广大师生员工都能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办事。
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我们一方面采取“通读法律、法规原文与专题辅导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等学习形式,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我们由法制教育辅导员有计划的利用活动二的时间,对各班轮流进行辅导;另一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氛围。
二、团结协作,普法依法治教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随着普法和依法治理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水平明显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法制轨道,为学校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增强了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
法制教育活动中,广大教职员工重新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了《刑法》、《职业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依法施教、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例如,广大教师通过再次认真学习《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在明确了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义务,认识到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摆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二)推动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逐步走上制度管理的轨道。
制度管理,是指管理者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则和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进行管理的方法。所谓依法治校就是在学校内部实行制度管理,制度管理以其规范性、威慑性、稳定性、防范性等优点为学校管理者所青睐。我校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的原则,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学校管理
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宣传,在教职工中树立法制观念,形成守法光荣、违法耻辱的良好风气,同时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加强对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总结和激励工作,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坚持有章可循,违章必纠,对遵章守纪者加以肯定表彰,对违法违纪者进行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坚决煞住各种违反法规的现象,真正使学校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步入依法治校的健康轨道。
(三)加大了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工作力度,增强了大学生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
我们针对新时期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紧紧抓住大学生学生的思想脉搏,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
1.加强合作,注意法制教育的社会性。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社会各方面应该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教育效果。因此,学校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一是邀请当地政法工作者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请他们结合实际,分析案例,摆事实、讲道理,对大学生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二是争取当地执法机关和村委的配合,对学生在社会的守法情况进行监督;三是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与家长建立联系,提高家长的素质,争取家庭的支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学校内部,则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发挥少先队等教育阵地的作用,充分利用课堂、红领巾广播台、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晨周会、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各种宣传阵地,狠抓普法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校内外结合的法制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一直保持0记录。
2.立足课堂,提高法制教育的渗透性。我们把法律常识教育纳入活动课内容,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四保证”,普遍开展法制教育。学校除确保活动课完成法制教材规定内容外,还充分利用队活动时间及每周的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由于思想重视,认识到位,教学效果较好。
二、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积极推动依法执教和依法治校工作。
1、加强法制知识学习。组织教师学习了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的相关知识,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在每周的教师例会上,及时的学习了关于依法治校的知识。如关于如何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如何处理问题学生,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同时学习报刊杂志上的相关法制知识。
3、组织教师进行了普法知识考试,及时考察教师的依法执教能力。
4、加强对教育教学环节的检查和督促。教导处和校领导定期、不定期的对教师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处理学生的方式方法进行严格的、经常性的检查,以确保依法执教,推进普法工作。
5、认真做好各种报刊、杂志等普法学习材料的征订工作,为教职员工的学习提供条件。
6、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管理制度,做到事事有法可依,处理教师和学生问题严格依法办事,逐步从人治走上法治,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三、加强学生的法制宣传工作。
1、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突出宣传重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介的作用,多形式多渠道搞好舆论宣传工作。
2、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教学课堂,集中有序的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法制知识。
3、组织各班利用黑板报、班会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
4、充分利用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和每天的广播时间,及时对学生传达信息,进行法制教育和宣传。
5、组织学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辟公民道德建设栏目,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中华传统,以抵制不良思想和不法行为。
6、配合“12.4”法制宣传,在校营造普法气氛,做好各项宣传工作。
跨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在前所未有的基础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迎来了全民教育普及化的新时代,高等教育也逐步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真正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春天。作为高等教育分支的高职教育以其职业化、专业技能化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受到了众多学子和用工单位的青睐,可以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对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提到高职教育的发展,首先要着眼于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成为关系到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适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数量不断增加。高职青年教师来源较为单一,大多为刚走出校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工作有积极性、文化层次高,成为高职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但由于其参与实践的机会有限,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他们工作热情高,急于攻破教学难题,往往不能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任务,缺少自主的专业学习方向;繁杂的日常工作和紧张的日程安排使其学术研讨空间有限,教师间缺少交流、沟通价值的认识,彼此不能达成共识,无法形成整体全面的教学团队,一定层面上阻碍了高职教育的正常发展,成为高职教育工作中的绊脚石。
针对高职青年教师队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笔者经过研究、总结得出如下几点培养途径:
一、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转变工作观念
作为高职教育的培训摇篮,首先,高职院校要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学习职业教育思想,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探讨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和理解职业教育政策,认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明确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模式,从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入手,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次,培养青年教师科学的教育观,转变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把对学生终身教育发展负责的精神贯穿于教育的始终。第三,针对教与学的矛盾,努力做到教与学统一,教师的主要职责由“教”变“导”,变“多”讲为“精”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让”学为“要”学。
二、狠抓专业技能的培养
高职教师的知识结构应由三方面构成: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职业知识,教师的职业知识首先应是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即课堂情景及相关知识,属于教师的专业技能;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属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不可替代的关键内容。有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做基础,作为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还应更多的注重实践性知识的提高。
作为一名高职青年教师应全面掌握教育学科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完整、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教学能力。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也要熟悉国内外本专业的先进技术理论,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前沿动态;此外青年教师还应该能胜任本专业中的多门课程教学工作,带好本专业的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论文撰写等,成为教学工作多面手,真正的一专多能人才。
通过多年的教育工作,我们不难发现现代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已经不再局限于过去那种“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应是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具备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高职青年教师应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和新观念,分析新情况、新现象,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三、努力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一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打造“应用型人才”,即对理论水平有一定要求,同时对实践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这需要较长时期科学、系统的培养。作为高职教育这样一个新生的教育门类,对于教师的要求不同于普通高校教师,要求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即既能从事理论教育教学活动,又能从事行业、职业实践活动,并能将行业职业知识及能力和态度融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这已成为高职青年教师必须适应的发展之路。
高职青年教师应通过不断学习,树立新的市场竞争理念,向“双师型”教师过渡。因此,新进青年教师应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度过1~2年的实习期,包括课堂教学实习和生产一线企业实习。课堂教学实习主要是向资深教师或学院树立的模范“双师型”教师学习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组织教学的方法。青年教师到企业或是生产一线实践,一是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二是熟悉相关岗位职责,管理制度等;三是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四是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实习,使其基本拥有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把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再进行独立执教。
四、反思应具备的理念
1.做一名终身学习者。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专门职业化人才,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高职教育要面向未来,培养出的人才要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因此作为高职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应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行更新和优化,更新自己的专业化理论体系,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2.注重自我总结。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在于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从而得到经验和教训。时下,自我总结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的重要环节,它被看作是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核心动力。必要的自我总结可以推动高职青年教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专业化的成长过程中,往往有利于青年教师及时改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偏差,更好的发挥自身长处,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
3.敢于打破常规,探索创新。一个民族的发展关键在于其开拓创新能力,墨守成规,终将被时代淘汰。作为高职教育一线的工作人员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大胆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比如改变过去以语言为中介的典型的学问知识传授模式,把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实物演示、创新制作、情境式教学等带进课堂,融入抽象的理论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
总之,高职教师职业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创造性劳动,高职青年教师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专业人员,就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索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最终让高职教育遍地开花,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的要求,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职业化人才。
授课教师在职教云平台创建了班级,进行课课程设计,分模块添加了教学课件、导入了智慧职教教学资源库和MOOC学院的相关资源,开发作业题库,并在班级中,导入各班学生名单,完成课程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
教师在课程的网络教学过程中同时结合班级QQ群,在线上教学实施之前,课程学习指南文档和课程表,要学生提前准备好学习设备、账号、及熟悉平台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使用QQ群及时接收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进程。
二、课程网络教学环节设计
网络授课前教师选择授课时间段,添加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导入课程课件、微课视频、参考文档等资料,可以在学生学习课程课件或微课视频的过程中,插入签到、提问、小测、问卷等形式的教学活动。
三.网络授课实施
到了课表安排的上课时间,通知学生进入职教云,进行上课前签到,执行教学活动的各个流程,为了检测学生是否在线学习,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定时的插入签到环节。
四、课后任务
在课后,布置作业练习,要求学生按时提交,检测学生参与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五.学生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28-01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理工类专科学生继续深造必须学好的一门课。它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而且也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高等数学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教学以及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我们数学教育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目前国内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等数学课程体系以及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远远落后于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这种现状制约了高职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不明确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但是目前,有的教师对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不准确,片面地理解数学只是专业学习的工具,有些人甚至认为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可有可无,学习它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考试。由于长期对高等数学的不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是被动地去学习。
2、教学思想、手段、方法落后
部分高职数学教师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不能与时俱进,及时采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黑板加粉笔的三尺讲台生活”。部分教师把教学仅仅看做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番”事业”。当前高职数学仍是采用班级集中式授课,老师主讲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并没有得到重视和推广。高职数学的这种现状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亟需改革。
3、教材应用性不够,脱离学生所学专业
高职数学教学应用性环节非常薄弱,与学生所学专业严重脱离。教材中过分偏重数学理论的推导,数学知识的讲授,忽视了概念产生的原始过程,知识的来龙去脉,更很少涉及怎样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怎样将数学知识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为专业学习做好铺垫。
二、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根据高职的高等数学教育特点,结合高职学生学情,通过与高职高等数学传统教法做比较,数学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提高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对传统教学的研究,我们发现传统教学方法之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该门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根据高职学生学情,结合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经过摸索探讨,总结了数学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介绍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介绍数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所起作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教师要用充满感彩的教学语言,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引进开放题教学,扩大学生视野;(5)学院内部组织数学相关活动,比赛设物质和精神奖励;(6)建立完善数学建模培训机制,鼓励参加数学建模大赛
2、改革高职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高职的高等数学教育具有自身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阻碍了高职数学教育的发展,所以本课题组认为现行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亟需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1)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做好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师生多交流,培养师生情感,教师固定时间为学生答疑解难(2)高等数学教学要与专业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3)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样化,始终给学生创造新鲜感(4)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消除学生依赖心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5)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完善学生评价体系,辩证地看待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高职生数学基础薄弱,自学能力较差,对于高等数学的学习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高等数学的考核应重视学习的过程,尽量弱化结果。过程性评价可以借助多种形式:
(1)在每章结束时学生“自我总结”。每章结束时让学生在一张空白纸上画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列出重要的知识点。这一过程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明确学习方向与目标。
(2)结合所学的高等数学知识和专业实际编写小论文。学生通过查资料、动脑思考能很好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中的有关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热情。
除此之外,还可采取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面谈、提问、日常情境观察、建立学生档案,填写数学学习反馈表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进行过程性评价。
三、结束语
高等数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需要教师们长期摸索、不懈努力并进行实践的艰巨任务。它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原来的不适应现阶段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跟踪数学发展前沿,并将数学的最新发展适时引入到教学之中;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关注学生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课程的改革。教师应围绕高数课程为专业服务的宗旨,将高等数学与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和专业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综合能力强,素质全面,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高级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182-01
职教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就是无机化学作为职教院校化工、医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许多专业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必修课和基础课,因此,对无机化学课程的改革和教学至关重要。但是,无机化学由于很多知识点比较零星,没办法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因此,笔者结合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根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念,提出了实验引领教学模式,希望对职教无机化学课程的运用和改革,提高相应的借鉴和思考。
1 无机化学教学现状
当下的职教无机化学课程进行了许多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尝试,但是根据目前的教学课程和理论实践来看,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仍然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无法实现理论知识对实验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进行无机化学课程的理论教授时,因限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指导不足,理论学习的内容也相对枯燥乏味,难以获得实验所需的学生实验数据,过去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大化,中职录取时零门槛入学,导致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抽象和形象能力较差。传统的授课模式,容易导致学生上课效率低下,动手能力差,在实验教学时缺乏相应理论指导,不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此外,由于职教化工类等专业的毕业生最后毕业的服务对象是工厂生产工作的第一线,但是部分学校仍然偏向对理论知识的教授,缺失对实物、实验操作的良性认知,导致在生产企业出现重新培训,浪费社会资源。这样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校、学生立足于社会的能力。
2 实验引领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围绕以下几步骤展开
实验引领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巩固化学基本知识,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无机化学的新模式,使无机化学实验具有教学内容前瞻性、教学方法创新性、教学手段现代性的特点,积极促进无机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课过程围绕下面几个步骤展开:领取实验任务―编制实验计划―实施与反思―总结评价。
2.1 领取实验任务―― 明确实验课教学的目的
领取实验任务明确实验课教学的目的,要介绍无机化学工作页的重要地位。无机化学工作也使我们在上课前由教师根据所学内容制定,提前发给学生的做的作业。在工作里也包括领取实验任务,实验计划和实施,实验反思以及实验总结四大部分。学生只要在课前根据相关内容完成实验前的准备这部分即可。比如: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实验前的准备”包括几个问题:(1)粗盐的组成有哪些;(2)粗盐提纯的步骤;(3)过滤中的二低三靠是指什么内容等。学生在完成“实验前的准备”同时,不仅要翻课本,还要查一些相关的实验资料,更重要的是明确了我们实验的目的。并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力。
2.2 强调编制工作计划
编制工作计划是实验成功的基础,许多同学在进入实验室前,对要做的实验一无所知,教师只好花很多时间去讲原理、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等,即使这样,在做实验时,还是问题很多,导致实验紊乱、拖堂、误差大等;针对这一现象,必需要求学生课前编制工作计划,并完成工作也中的“计划的制定”通过预习使同学们熟悉了实验流程,需要的药品仪器,实验注意事项等问题,老师只要简单讲解要点,同学就能自己操作。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实验前完成表1中的第一、第二列,这样一来学生可以使整个实验过程有条不紊,此举可以减少实验差错,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做完实验有成就感,同时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在编制计划的过程,我们也是分组讨论完成的,所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3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前的准备是很锻炼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计划制定了之后,需要的仪器药品,学生得准备好,需要的溶液,学生也要独立配制,这就不断巩固学生配制溶液的技能。在粗盐提存里,教师需要讲解重要的环节,过滤操作,什么是一贴二低三靠,是重要的技能要领。所以实验前的准备室完成实验的保证。
2.4 实验的实施与反思
实验实施的过程可以把表1中的实验现象填写完成,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进行反思。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结果好不好进行反思。对于粗盐提存实验中,有的同学会完成得很快,有的同学完成的很慢,那是蒸发的过程使用的时间不同。教师设计一个问题,加水量多少有何影响?学生只要回答了,答案就很清楚了。所以,在实验反思这一块,需要老师设计一些画龙点睛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明白整个实验,并且在做不好的地方进行分析,得到提高。
实验总结就是对整个过程,整个原理的一个复习。整个实施过程教师只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学生在完成工作页的同时,就完成了整个实验,并且学会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上课前,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编制合理的工作页就很重要,另外对实验项目的选择也是一个关键。
3 精选实验内容,更新实验课教学体系
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内容中,形式机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和大学化学实验教育的新鲜感;在讲到过氧化钠的性质实验室,我们设计了滴水成火,吹气着火等趣味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元素化学实验的改革,不是简单摒弃元素化学实验内容,而是在内容上选择有益于学生自我总结规律性的反应,少而精,不拘泥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而是摒弃以往元素化学实验为主的教材编写方式。在无机化学整本书中,对中职学生来说,一上来就接触物质的量等内容,会感觉很吃力,我们不妨从元素开始学习,在后面的学习中在渗透物质的的量的内容。将理论知识分解到实验教学中,从而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螺旋性上升。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实验引领教学模式中,既要体现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也要充分的体现无机化学课程的特点。因此,在职教无机化学的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实现职教化工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并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融会计知识、会计技能、计算机应用等学科为一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电算化操作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对于学生提升会计履岗能力,深化学生的职业能力都相当重要。教学方法的应用无疑是有效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关键。而容错教学法、追溯教学法和效果预演教学法的应用对于引导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操作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一、容错教学法
容错教学法是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过程中,植入含有典型错误的账套,要求学生自行进行错误更正,并对出错的原因进行汇总归纳,由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归纳,从而得出对深层知识的深度挖掘和提炼。同时总结归纳出的深层知识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后的产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进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出纳签字”内容讲授时,提供给学生植入不同错误(使用出纳签字无法进行的错误)的账套,由学生进行操作改正;再由学生对“无法进行出纳签字”的原因所对应的理论知识进行自我归纳,从而得出对操作技能所蕴含的知识的提炼;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归纳进行点评和总结。
二、启发追溯教学法
启发追溯教学法是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讲解不简单停留在“是这样的”的层面上,而是通过启发,让学生自己对前续连贯知识进行连环追溯,得到“为什么是这样的”的深度知识挖掘,掌握前后知识和技能的连贯,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树立所学知识的整体观。例如:在对“会计科目”中的“外币核算”的讲解中,对于“外币核算”是“灰色”的知识点的解决(与容错教学法相结合),对前序与“外币核算”连贯的所有知识追溯启发,首先对“基础设置”中外币汇率启发追溯,如果不能解决,继续对“建立账套”中“基础信息”启发追溯,直到解决。通过启发追溯,不但深化了对“建立账套”过程中的按钮勾选的理解,而且加强了对“外币核算”的前后知识和技能的连贯性掌握。
三、效果预演教学法
效果预演教学法就是对于涉及到宏观知识的讲解不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解释说明的抽象层次上,更通过对宏观知识相连贯的后续知识效果展示,把目前知识的“未来效果”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会其做,知其然,见其效”,从而保证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例如,在总账初始化“选项”内容的讲解中,各个按钮的勾选与不勾选的作用效果,不仅仅停留在抽象的“纸上谈兵”方面,通过后续凭证业务处理内容的提前预演,将各个按钮的作用效果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很容易记住各个按钮的效果,深化对抽象宏观知识的掌握。
当然,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除了这三种教学方法外,还有很多种教学方法,不管是哪种教学方法,只要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就是好的教学方法。总之,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教学方法,不断对其完善和更新,培养出专业突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会计实用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鲁芳.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3.
[2]崔永艳.浅谈高职教育中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J].科技咨询,2010.28.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029-02
一、概念界定及意义
中职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中职教师根据个体情况和所处的环境,结合自身、学校和社会发展等需要,对决定教师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事业发展目标,并设计相应的行动计划的活动过程。[1]可以说,中职教师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规划是本着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有计划地进行的预期性、系统性的一种自我设计和安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可以进行自我反思,提高自我认识,进而进行自我总结和调整,实现自我更新,减少了职业发展过程中的盲目性,使职业活动更具有目的性和预见性,是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机制,有利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促进专业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中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一)中职教师缺乏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金斯伯格(Eli Ginzberg)认为,职业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发展的过程。职业活动几乎贯穿我们的一生,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中职教师作为教育领域一个特殊的群体,担负着“教书育人”,为祖国输送各方面职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其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活动,不仅体现教师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还将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中职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根据调查显示,大约95%的中小学教师从来没有制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约80%的中小学教师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2]也就是说,这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中职教师对自我的职业生涯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认识和定位,试问“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其培养出来的职业型人才将会如何,实在令人堪忧。
(二)学校欠缺相应的职业生涯管理机制
教师这一职业是一个崇高的、值得终身追求的职业,但是如果教师在这一职业环境中长期难以获得物质和心理需求的满足,就有可能出现教师职业满意度不高,职业承诺水平低,缺乏工作的动力,甚至部分教师被迫离职,转身进入另一个更和谐的职业环境。当前,我国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虽然有针对教师管理的人力资源政策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却缺乏对教师的职业生涯所处的环境和个人情况的考察,难以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组织关系和完成教学任务等过程中,出现职业倦怠、职业高原等现象,这严重影响到中职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阻碍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
(三)社会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关注度不高
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产生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才传入我国。我国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最初只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领域,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部分人在思想上仍存在“士农工商”的等级思想,对于职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此外,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也并没有把中职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纳入到日程当中,对此并未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通过教育的手段来提高大众的职业认知。
三、中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在教育领域,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要教好学生,先要教育好自己,切不可将谬种流传,误人子弟。首先,中职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要与组织一致。其次,中职教师要根据自己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的不同,以及所处的组织环境,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和发展战略进行修正和调整,只有正确分析和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对自我职业生涯有一个良好的规划,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促进专业成长、个人水平的提高,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组织关系等。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家施恩(E.H.Schein)认为,如果一个人流向一个不能满足其需要的环境,他就可能掉头进入另一个更和谐的环境,如同航船下锚停在合适的港湾。而这个下锚的领域,就是你职业生涯长期贡献区。职业锚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在长期的职业实践后,人们逐渐发现自己真实的需要,了解自己行为的动机和内心所持有的价值观,形成了自己可以认定的、终身最不肯割舍的东西,愿意在这个职业领域奉献全部的努力和智慧。[3]学校在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是教师职业成长的基地,和谐的学校组织环境将为教师的专业提升和个人成长提供发展的平台。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减少教师的离职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增加学生的就业率,一个关键着手点就是教师。中职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对处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可能出现的不同状况进行及时的预测和分析,通过定期的培训等方式对教师提供相应的职业生涯指导,以减少教师职业倦怠和职业高原现象的产生。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根据劳动强度的不同,对公共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教师分别实行不同的绩效管理措施,使教师的晋升和加薪做到公平公正。
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中等学校相比,普遍存在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不高、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中职教师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方面也普遍低于普通中等学校的教师。教育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措施,如:增加中等职业学校经费投入,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提供政策优惠,提高中职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等,为中职教育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此外,教育相关部门还可借助媒体等宣传工具,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职业认识。教师培训是支撑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和专业发展的便捷而有效的途径。[4]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教师教育培训基地,要尝试改变以往的教育培训方式,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培训议程中,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教师职业成长的特点,予以划分,分别进行培训。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中职教师在对自我进行规划、设计、执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主体,要积极发挥其能动性作用,但是同时也不能离开学校、社会和家庭这些客观环境。因此,要对中职教师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个人、学校组织与教育相关部门三者各负其责:学校组织指导个人怎样规划负责,个人对自我规划负责,而教育相关部门对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负责,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建虹.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2]陆霞.中小学教师职业规划的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