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博士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8 14:51: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历史学博士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历史学博士论文

篇(1)

1.1大多数学生对理论课认知错误,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为数不少的大学生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讲求务实,而理论是务虚的,市场经济需要的是专门人才,能掌握过硬技术就行了,理论枯燥死板,没什么用处。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更是认为,会拍会剪,懂技术就行了,不需要什么理论基础。所以上课时很多学生都热衷于扛着机器到处去抢新闻、去拍新闻。事实上,广播电视专业及广播电视新闻学是研究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新闻信息传播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新闻学应用专业,广播电视专业的培养要求中就提到“学生主要学习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可见广播电视专业对学生的要求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用广电、新闻学的基本理论打基础,树立专业意识和素养,是掌握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否则就是“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大多数的学生都意识到了广电实用技能的重要性,但是对理论却不重视。上课不听,认为理论毫无用处,与实践无关,割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而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1.2学习的性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学习是一种紧张调动身心的活动,在这过程中,学生会感觉到累、紧张及不适,这是学习的固有属性,这就使得学生更倾向于休闲娱乐,而很少主动学习,而课堂学习又进一步加剧了一些被动性,使学生更难进入学习状态。这时候,就应该发挥教师以及教学方式的优势,但是,现今还有许多教师坚持传统教学方法,比如上广播电视新闻概论时,他们还是以书本和自己的教案为基础,死扣书本、教案,案例枯燥老旧,形式沉闷,感染不了学生,在广电这个与媒体有关的专业,很少或甚至不用新媒体呈现,有些教师最多只安排了ppt,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不了学习的消极性质,无法令学生提起兴趣,更别提提高课堂效果,这时候,就难免会有学生会开小差了。

1.3学生缺少课堂学习自,主体地位被忽视

许多课堂和教师都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而不是被灌输者,有些教师在上广电新闻概论的时候,总是自己“独霸”课堂,无论是理论还是案例,都使学生像是一个旁观者和被迫接受者,这样学生当然找不到在课堂上的存在感,从而对课堂失去兴趣,消极对待。理论课与实践课最大的区别在于,实践中,学生可以自己动手,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质,能激发自己的兴趣,而理论课则不然,全是概念和硬知识,使学生很难找到学习的,这时,教师如果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不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效果将会越来越消沉,最后甚至发展到学生对老师产生看法的地步。

2影响广电专业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因素

从上面存在的几个问题,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若干影响广电专业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其中主要有以下三点。

2.1广电理论课本身的性质

上文也提到过理论课的特殊性。但广电专业相对偏于实践,所以很多学生的兴奋点在于实践,加之广电理论课自身的相关知识都能在实践中或多或少进行学习,这些因素使得广电理论课更加形同“鸡肋”。

2.2教师的自身因素及课堂影响力

这一因素是最重要的。常言道“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老师对学习、尤其对课堂的影响至关重要。老师对课堂的态度,老师的性格及课堂策略都至关重要。广电专业理论课作为人文社科类课程,要更加凸显人情味,老师在强调新闻的人情味和社会责任时,如果能用自身独特的方式和形式,就会极大提高课堂影响力,从而提升课堂效果。

2.3社会学环境的影响

当然,课堂效果出问题,不只是课业本身、老师甚至是学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社会大环境的熏陶。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整体忽视理论,有些人只有在实践中碰壁后,才意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当前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们越来越现实,越来越不注重学习理论,甚至轻视理论,这大大地影响了理论课堂的学习效果,因为,毒已入心。

3提高广电专业理论课课堂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3.1利用多种手段构建丰富有趣的高效课堂

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首先要在课堂教学方法上下功夫,避免传统理论课教学的枯燥、沉闷,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固定模式,创建丰富有趣的高效课堂。对于广电专业来说,更需要利用多种手段,多种媒体形式,使课堂内容更丰富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兴趣。“高效课堂”这个词,在中学阶段就已经提出来,意在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在大学广电专业理论课中,甚至是所有大学课业中,“高效课堂”也弥足重要,它能够很好地调动各方面课堂资源,尽可能大地影响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感染学生,这在传统课堂中是没有的。学生在丰富有趣的高效课堂上,能够接触到理论的另一面,同时教师利用自己的功力和人格魅力,使得理论焕发新生。构建丰富有趣的高效课堂,关键是利用多种手段,用多种手段来表现理论课的魅力,吸引学生,这不仅仅限于用个多媒体,用个ppt就行了,这只是表面的教学工作,最主要的是广电专业老师,要会利用新闻、电影视频,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如在上广播电视新闻概论的时候,授课老师可以播放与内容相关的影片和音乐,当讲到各种电视类型及发展史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CCTV、BBC等著名媒体所制作的相关纪录片,在讲到中国电视的发展史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在历史上很重要的作品片段,在讲广电制作的理论课时,可以利用对比影片的方法来解释画幅、镜头等相关知识,讲到电台相关知识的时候也是一样,可以用几个典型的国内外电台节目,如《美国之音》和《央广之声》来说明电台节目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讲到新闻理论及新闻关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名家讲座和专题报道来提高学生注意力,可以利用主旋律音乐来烘托气氛。教师在上课前和上课间隙,也可以播放一些时下流行的歌曲和娱乐视频来调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在上到一些与广电历史和时代性有关的理论课时,教师甚至可以找出自己以前收藏或保存的相关物品,比如磁带、老式收音机等,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对这段知识和历史更感兴趣。广电专业理论课虽然是理论,但与实践有极大关系,教师可利用相关案例,关注和表现时下热点问题,并结合语言的组织,幽默感的把控,讲课形式的设计,来使课堂更加丰富有趣,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而不厌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积极与学生互动,提高课堂的自主性

前文提到学生的自以及学生的课堂地位对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影响。每一个人都渴望被重视,都希望在一个特定的场合中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如果在有可能或应该产生存在感的时候,没有被重视和发现,整个人就会陷入到一种消极、无生机的状态中,从而对当时环境里的任何事都不感兴趣。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地位,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要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关键就是积极与学生互动,我们在上广播电视专业理论课的时候,要会就概念和案例跟学生交流互动,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话,倾听学生对这个媒体和与这个媒体相关问题的看法,让学生都重视课堂这一段时间所讨论的问题知识,让学生对这个知识发表见解。课堂讨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它能让自完全抓在学生的手里。通过知识和案例的小组讨论,学生能融入课堂,找到存在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广电教师还可以进行随堂小训练,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参与度。比如讲到广电编辑时,可以让大家随堂写东西;讲广电的特点时,可以让同学谈谈自己与广电的小故事等。互动和课堂讨论,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3.3引导学生对理论产生重视和理解

理论是枯燥的、无味的,但这只是它表面性质的表现之一,实际上,理论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理论推动实践,有多少大事都是在优秀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成功的,就以广电专业理论来说,从事广电事业,只懂技术,不懂得广电的发展脉络、基本原理、理论体系以及现状,是很难在实践中取得成就的,只懂技术不懂理论,在广电体系里难以生存,因为广电的基本工作,比如摄影、剪辑都有一套严密的理论嵌套。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清现实,注重理论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多看一些专业类书籍,同时引导他们关注时事,关注与广电专业相关的现实事件,让他们将事实与理论相结合,更好地理解理论,体会理论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让他们理解理论,不讨厌理论,从而提高他们在理论课堂上的积极性。

4总结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良好的课堂效果是教学成功的一半,课堂效果提升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在现代这个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复杂因素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更要注重调动广电专业学生课堂积极性,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己在课堂这个教学的主阵地上乐于、勇于打好属于自己的硬仗。

作者:李杰锋 单位: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进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思考[J].电影评介,2014(18).

篇(2)

在近几年来,广播电视大学开始实施了学分制、自主选课的形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籍管理工作作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教学手段。

二、注重学籍管理的系统化

教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学籍管理,和学校的各个部门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应该注重学籍管理的系统化,使学籍管理工作逐渐向着独立性和开放性的方向发展。注重学籍管理的系统化,有助于增强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发挥其协调功能,有利于学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广义上来看,学籍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将独立性和开放性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也就是达成各个部门之间合作的默契。从狭义上来看,学籍管理系统工作是相对独立的,通过进行细化,贯穿学籍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例如,利用计算机对象学生的学籍进行详细记录和管理。注重学籍管理的系统化,可以完善学校学籍管理系统,使各项信息更加详细,同时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籍管理,有利于及时操作,并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

三、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是新时期的广播电视大学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谐的校园环境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在教学中公平对待学生、增强师生之间的交往、实现和平共处的目标。

和谐的校园环境尊重学生自身的权利,能够表明学生的生活态度,给学生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主要让学生对自己学籍的重要性有个深刻的认识,当学生在学校期间犯错误时,可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生的学籍和个人档案没有不良的记录。

四、建立健全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

篇(3)

1.1学术博客的信息组织研究

目前,学者主要针对学术博客的信息组织模式、信息组织技术的应用等展开研究。郎洁华针对搜索引擎、学科信息门户、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术博客的信息组织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学术博客信息组织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质量普遍不高、已有功能与服务存在操作不便等问题、功能与服务体系不够丰富和完善等;胡娟等指出目前学术博客存在分类类目设置不全、标签使用不规范、知识组织脱离语义环境等不足,将主题图技术应用于学术博客知识组织模型的构建,为学术博客知识组织提供有力的支持;吴丹等剖析了学术博客标注的作用,以图情领域为例,对中英文学术博客的社会标签与主题词表进行对比实验,显示社会标签与受控主题词的重合率不高,为实现学术博客标注的规范化需要编制规范词汇列表、建立标签推荐系统;汤亚芬等选择图情领域学术博客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图情博客领域本体,实现了对博客资源的语义描述和系统检索。学术博客是一种网络学术资源,其信息组织所要实现的规范标签、语义检索等尚没有实现,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1.2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研究

在网络环境下,知识交流是学术博客的首要目的,其具有相对开放性、“多对多”交互方式,这些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知识交流方式的缺陷,甚至和传统知识交流方式相结合,共同为学术交流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研究中,学者主要针对知识交流过程与动机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学术博客用户间的交流是一种自发性的交流,是借助于网络时代新生的信息传递技术与其他博主进行的信息互动。谢佳琳、覃鹤以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的整体过程及其主要步骤,包括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王学东等通过关系维和结构维两个维度构建了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网络,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网络,并且通过收集科学网24位博主委员会成员的相关数据对此进行了验证。一直以来,用户知识交流的动机是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甘春梅等以社会资本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的心理诱因;王伟军等以科学网博客社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私欲、人际信任等显著影响用户的知识共享,这里的知识共享行为包括撰写、浏览、评论;而黄原原则主要分析了影响学者发文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动力因素包括交流的需要、自我能力展现、个人知识管理和开放存取意识,阻力因素包括知识产权问题、科研考评因素和网络不稳定。用户参与学术博客主要是为了学术交流,除了和评论两种交流途径外,学术博客中的链接也不容忽视。链接类似于学术论文中的引文,Thelwall对此进行了类比,发现了4类链接动机:所有权、社会性、一般导航、无理由。学术博客促进了知识转移的实现。Zhao分析了博客中的知识分享网络和知识转移,讨论了学术博客中知识转移的实现,发现知识在学术博客中转移的可能性更大,学术博客的知识转移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内容不规范、语言障碍等;胡昌平等认为学术博客的博主与知识接收者应该在双向沟通基础上实现知识的传递过程,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学术博客内容的规范;张玥等则以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博客为例,通过核心-边缘分析方法界定虚拟群落,描述群落结构,分析此群落中成员的彼此关系,认为基于话题的联系在节点的联系中是一种相对较弱的联系。虽然学者们逐渐趋于利用博客进行专业方面信息的交流,但国内外学者之间很少通过博客进行交流,国内与国外交流网络的密度也存在明显的差距。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刘枫探讨了学术博客知识共享的模式,从网络用户行为的角度分析了网络用户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得出网络用户的知识共享障碍,为以后构建基于学术博客的知识共享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但还没有对知识共享模式进行实证研究。从现有研究可以看出,学者对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关注较多,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还没有针对学术博客知识创新的研究,这为未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2个人知识管理在学术博客中的体现

2.1科学网博客

科学网博客社区是实施实名制的虚拟社会网络社区,博主身份主要是科研人员、高校教师、技术人员等高级知识分子,定期地在博客首页推荐关注较多的话题,是典型的跨学科学术共同体。

2.2学术博客中的个人知识模块

在学术博客中,用户个人知识管理是对博客平台的知识进行获取、存储、吸收、分享等处理过程,包括自身外化的知识和从博客平台获取的知识。在大众创造内容并彼此交互的学术博客中,用户处在一个多维的信息空间中,信息资源得到极大的丰富和补充,文字、图片、链接等信息繁冗复杂,信息迷航很容易发生。在科学网博客中,网民在注册为科学网用户时,需填写本人研究领域并进行实名制注册,博客服务提供商根据用户的学术名片对其进行聚类。

2.3学术博客用户的个人知识管理过程

学术博客用户的个人知识管理是指对自身所关注的知识在获取、吸收等方面进行管理。信息源的选择是个人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博客用户通常根据个人的研究领域、兴趣等进行信息源的选择和过滤。博客服务商为用户提供网站搜索,方便用户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学习工作需求、兴趣爱好等自主地选择所需信息源。在科学网博客中,用户采用实名认证的方式注册,注册时需要写明自己的研究领域,形成自己的学术名片,博主之间可以相互建立好友关系,形成个人所选取的信息源。用户通过学术博客获取信息。博客属于用户交互式应用,学术博客是学术用户借助于博客平台生成的内容,网络用户可通过博文搜索、加为好友、学术名片等获取自身所需信息。学科分类、群组等功能为学术博客用户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搜索与获取信息的渠道。学术博客具有开放存取的特点,这恰好能满足网络用户的需求,对促进学术交流、资源共享和科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用户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组织。信息组织是为了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隐性化而对知识客体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加工、揭示、控制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及其方法。在科学网博客中,有个人博客和机构博客两种类型,主要的信息组织方式是分组,用户通过对好友分组,使具有同一兴趣的好友或某领域的学习共同体聚合在一起,以划分信息动态。博主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相应的群组。博客好友之间的信息交流。博客是一种社交类平台,交流互动是网络用户参与博客社区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博客社区赖于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学术博客中,博主可用多种方式参与交流、分享知识,例如评论某条博文、发送消息给好友等,在交流沟通中强化与好友的联系,保持知识的传播效率。通过学术博客实现知识创新。网络用户个人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可能来自于知识拥有者之间的交流互动、知识共享以及自身对所获取知识的内化、外化的循环过程。博客社区的多重功能为知识的循环提供强大的支持,知识拥有者可通过发文、分享等自愿、无偿贡献自己的知识,比如用户将所获取的知识分享到QQ空间、微博、微信等其他社交平台实现知识的再次分享,从而加快知识的流通;通过对同一博文展开评论而实现知识的交流互动,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基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对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内化、加工,进而转化为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最后,借助于博客平台,用户通过发文、讨论等形式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外化为新的知识而被传播、共享。在这个循环过程中,知识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始终,用户最终是为了实现知识的创新。在学术博客平台中,用户利用信息的过程正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包括信息源选择、信息获取、信息组织、信息交流、知识创新。反映了网络用户在科学网博客中的信息行为。

2.4学术博客用户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社交关系分析

学术博客为博客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互动平台,用户间的知识共享是用户在知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互动。邱均平采用了链接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博主-好友互链的二模网络结构分析,发现基于好友链接的互动关系广泛存在,通过共链分析,发现好友群体中最具影响力的博主。在学术博客中,因博客知识是以用户为载体进行传播的,故对社交群体的管理是对其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科学网博客中,用户与信息是一个共同体,用户间的互动是一种信息机制,借助于学术博客平台得以有效运转。在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用户要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管理,首先是对博客中的社交关系进行合理的管理。科学网博客用户知识互动主要通过加为好友、加入群组等功能来实现。加为好友是博客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的行为,需要得到对方的审核通过才能发送消息。群组将具有共同研究领域或共同兴趣的博客用户聚集起来。博客注册用户之间通过成为好友实时地获取信息。科学网博客中,网民要想成为博客用户,需实名制注册,每个用户都拥有学术名片,一般来说,注册用户会根据其他用户的学术名片选择好友,比如情报学研究领域内的用户更倾向于关注本学科研究领域内的用户,即学术名片便于用户定位个人所需信息。加为好友是科学网博客中最直接、最便捷的社交方式,也是知识获取与传递最快速的手段,故有选择性地加好友、加群组是在网络社交过程中进行知识管理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在科学网博客平台中,注册用户均可信息,内容更新速度迅速,信息繁荣复杂,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博客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最值得学习、最需要了解、最值得借鉴的博客用户加为好友,对博客信息进行有意识地筛选和过滤,节约获取最有价值信息的成本。

篇(4)

2012年10月26日至28日,“环境历史与人类文明”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天津举行。该论坛是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在南开大学研究生院指导、众多兄弟院校大力支持下,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组织举办。是为中国环境史学科领域首次全国博士生学术聚会。

本次论坛下设“环境问题的多学科关怀”“环境·空间·社会”“动植物资源与人类活动”“环境·水利·经济”“外国环境史探研”“环境史理论方法与史料整理”等六个主要议题,共收到学术论文36篇,来自18个高校、科研单位包括历史学、人类学、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60余位博士生参加了交流和讨论。论坛邀请美国著名环境史家唐纳德·沃斯特、北京大学包茂红、北京师范大学梅雪芹、中国人民大学夏明方和南开大学鞠美庭、王利华、陈志强、朱彦民、余新忠、付成双等知名教授,及侯深、夏炎、曹志红等新锐学者发表专题]讲或现场评点。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高国荣研究员还对论坛评奖活动予以了特别协助。与会青年学者和专家、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针对中外环境史研究和当代环境问题分别发表了学术观点。论坛安排密集、紧凑,气氛热烈,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现简要综述如下:

1.对当代环境问题的多学科思考

为推动环境史研究的跨学科交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学术接口,论坛特别邀请了部分从事当代环境问题研究的青年学人参加。面对当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现状,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生从专业角度为应对现实的生态环境危机给出了自己的专业见解和多角度的剖析。兰州大学王兰以青海省河南县为例,提出建立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牧民专业合作社对于有效地对抗自然灾害、更好地保护草场的意义。南开大学王瑜阐明了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关键是要建立起“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社会广泛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现代环境伦理观。南开大学王舒鸿认为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加大对中西部省区环境问题的政府规制,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中国环境效率整体提升。厦门大学周飞考察了新世纪以来以滇池为重点的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污染防治过程。云南大学和六花通过对云南丽江、大理、楚雄三地传统农耕方式和血吸虫病流行关系的研究,来考察云南少数民族农耕文化中的环境疾病观。

2.关于外国环境史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者在环境史理论、方法的引介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与此同时,有关世界环境史的实证研究也正呈现丰富之势。北京师范大学施雱以二战后美国畜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问题为中心,考察了其造成的严重公共卫生后果,并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王玉山认为殖民时期美国东北部移民的杀狼行为,不但满足了其生存需求,也通过传说承续了传统,并制造了英雄杀戮恶棍的正义,使其精神需求得以满足。广西师范大学刘榕榕总结了公元6世纪爆发的“查士丁尼瘟疫”复发的特征及其影响,认为瘟疫的不断复发令拜占庭帝国遭受了沉重打击。北京大学乔瑜认为在殖民背景下,“干旱说”被作为关键词写入了澳大利亚的白板论,用以证实殖民地开拓的正当性。北京师范大学严玉芳以美国资深环境史学家卡洛琳·麦茜特为例,认为她的研究在宏观上比较全面、清晰地展现了性别与环境关系]化的历史脉络。首都师范大学杜宪兵考察了19世纪的印度霍乱,并就其流行模式进行了分析。

3.关于历史上的动植物资源与人类社会生活关系研究

作为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动植物资源,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必不可缺,这方面的议题在本次会议上得到了重视。复旦大学黄权生考察了武陵民族地区森林变迁的历史过程。北京大学李欣指出秦汉时期社会常规性取材活动可分为薪炭消耗和材木利用,两汉社会频繁的自然灾害亦与此紧密相关。石家庄学院赵九洲考察了明代华北的燃料危机,并就其产生的原因、社会影响、社会应对进行了分析。复旦大学张蕾认为早期江南的野生水竹资源十分丰富,对宋元文人宅院产生了重要影响,曲水修竹成为经典的造园法式。北京大学罗玮主要针对元明时代中央政府所颁布关于树木保护各项法令政策进行梳理。复旦大学徐文彬考察了明清福建地区的虎患,并就其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

4.关于水资源以及相关作物种植、水利设施、水利工程研究

清华大学王炳文对中古时期敦煌吐鲁番水利研究学术史进行了整理。南开大学方万鹏就水磨在中国起源的时间问题、唐代官方水碾硙政策的转变以及五代、北宋时期水磨发展的新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杜新豪考察了明清畿辅种稻运动的生态背景,厘清了先前畿辅种稻史中的若干观点。南开大学朱华就隋唐时期关中水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南开大学刘小朦梳理了金元以来张家口坝上地区的盐湖周边生态与人类活动的历史变迁。厦门大学许博考察了清代“石羊河”名及其指向,认为其名的出现,与下游镇番县河源水权观念的兴起存在密切关联。复旦大学穆俊研究了1930—1937年间绥远省大黑河水利工程计划。

5.关于居住空间和区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南开大学张野认为以贵族为主体的游闲者与以苑囿为中心的游闲空间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文化互动。陕西师范大学刘兴成提出隋大兴城官员贵族住宅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西密东疏特点,此格局与城市地形地貌有关,受风水观念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荣华剖析了“含沙射影”一词从汉到唐词义的变化,认为这种变化反映了汉唐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陕西师范大学聂传平考察了北宋政府在对西北吐蕃居地的开发与开拓过程中的人与自然互动。陕西师范大学刘超建以1757—1795年天山北路东段屯垦为例,探讨了在国家政策下所进行的移民开垦—农耕技术选择—生态环境变迁三者之间的相应机制。上海理工大学刘振华在生态史的视野下考察了近代南阳盆地社会生态衰败的过程。西北师范大学雷兴鹤认为清代几百年间,甘肃陇东地区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6.环境史理论方法与史料整理

南开大学连雯从环境角度考察中西传统人天观之差异。南开大学潘明涛评介了加州学派、裴宜理和周锡瑞等人的研究中如何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历史尺度的考量中。南开大学陈林博考察了威廉·克罗农对单向度“自然—文化”观的批判。清华大学张景平介绍了清华大学历史、水利两系合作开展的“河西走廊水利史文献抢救性整理计划”相关情况。南开大学曹津永讨论了环境史研究中的文化视角。

以上诸议题在会议探讨中进一步得到深化,与会人员对于何谓环境史和如何进行环境史研究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作为新兴学术领域的环境史,国内的研究一直受到欧美环境史研究的影响,继续加大相关研究成果的译介和对海外进行实证研究是当前研究必不可缺的一环。另一方面,如何汲取、融汇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资源,结合中国实情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环境史研究,亦是我们急需解决之事。

篇(5)

“谈判”意为“多边或多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或彼此间的争端举行会谈,以求达成协议”围绕争端展开,突出冲突性。在劳动关系领域中预示了工人集体和用工单位之间是不友好的、是对抗的。其次追溯到集体谈判概念产生的19世纪中叶的西方资本主义的现状中可知,集体谈判之所以产生,是工人在不断地被压榨和剥削的现实下,为了生存而做出的选择,“集体谈判”实质为抗争。因此,不论是从字义理解,还是结合实践基础,“集体谈判”的指向非常的明显,一方面指明了谈判主体的间的关系是对抗的;另一方面指明主体间的谈判行为是斗争性的。>>>>>大数据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研究

篇(6)

据了解,鞠川阳子已聘请了律师,并向复旦大学和销售论文的“中国知网”提出巨额赔偿要求。复旦发言人在电话中向记者表示,“这是她的权利”,学校将积极应对。

■ 焦点

1 复旦是否向网站出售论文?

复旦大学承认,鞠川阳子的论文确实提供给了“中国知网”,但“完全出于学术公益服务的目的”。论文稿酬由作者直接向杂志社领取。

复旦在声明中介绍说,2007年复旦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签订协议,加入《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建设。该电子杂志社由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教育部主管。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由该社“中国知网”实施网络出版。

鞠川阳子提供了一份交涉录音,其中一男子说,“中国知网提供的费用,研究生院也是拿不到的,而是交给了学校,不再给到学生个人”。鞠川阳子据此认为,这在事实上构成了学校出售论文。

复旦发言人说,有关人员不了解实际情况。学校与中国知网只有一笔论文采集费,“除此之外没有金钱往来”。这实际上就是中国知网给学校的成本补贴,每本论文10元钱”。

2 双方是否签订“保密协议”?

鞠川阳子介绍说,她在2009年10月完成复旦硕士学位论文,并同复旦签订了10年保密期限的保密协议。

她说,“现在复旦极力否认保密协定有效性,如果今天不承认,那就应该在入学时候就告诉我”。

但复旦发言人表示,如果学生要申请论文保密,必须是在论文开题时便同导师一起向学校提出。而鞠川阳子是在论文完成后向图书馆递交论文时才提出申请。“对于涉嫌要保密的内容,是有严格规定的。从申请单上看,鞠川阳子只是简单地填写了保密缘由为‘公司机密’,并勾选了‘绝密十年’,图书馆在看到该申请后,没有看到学校的涉密认证,认为不符合规范,便没有批准她的‘保密’申请。”鞠川阳子实际上并没有与复旦签署过保密协议。

3 谁有资格认定论文“绝密”?

复旦发言人表示,学校在鞠川阳子论文是否涉密的问题上有过调查结论,不能认为其论文涉密,校内也没有发现涉密管理违规。如果说有问题,那是校内行政管理服务有不到位之处。

鞠川阳子对“只有学校才能认定保密”的做法提出质疑。她说,“我公司的商业机密为什么需要你认定,我自己为什么不能保护自己的商业机密?”而复旦发言人表示,复旦是根据国家的保密体系走的,这不是学校是否尊重其公司商业秘密的问题,“这涉及现有保密体系衔接的问题,不是复旦所能解决的。”

■ 连线北京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论文是否涉密由学校定”

昨晚,北大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在电话中向记者解释说,北大也有保密论文,但是否属保密论文须由学校来定而并不是由学生来定。“在学生确定选题后,就会确定论文选题是否属于保密论文”。

依照北大《涉密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及学位申请的保密管理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内部、公开,定密申请一般应在论文开题时提出,涉密论文答辩不公开举行。

另外,在学位论文的保存和使用问题上,北大规定,在无密级的学位论文上,印刷本保存在图书馆学位论文阅览室,不提供外借但提供室内阅览服务;为存在馆际合作关系的兄弟高校用户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和交换服务,并保存交流档案。

篇(7)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 高中历史教师过于注重教材内容, 课堂教学就是要求学生记忆书本知识, 忽略了对学生的历史信息获取和分析解释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 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提高对历史材料的重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教学方式, 通过历史材料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今天文学硕士论文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

历史解释能力及史料教学分析

史料主要是指历史材料, 包括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这两种, 文字史料主要是指史书、笔记、典籍和碑文等文字材料, 非文字史料包括文物、古乐和建筑等材料。史料不仅是历史教学的重点, 更是历史学科研究的关键。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高中生需要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 具备获取与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而获取历史信息则需要应用到史料。由此可以看出, 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具体而言, 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可以看作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 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进行史料的分析,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观念, 有助于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企业营销计划关键市场调研分析

历史解释最早出现于1942年, 学术界关于历史解释始终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查阅大量相关文献, 对历史解释进行了如下定义:历史解释是指在明确历史史实和历史史料的基础上, 应用相应的理论及方法进行逻辑推理, 从而对历史事物、现象和人物进行全面分析及客观评价。历史解释能力则是应用理论和方法, 对历史史实分析与评价的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 历史解释能力不仅包括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表述能力, 还包括对历史史实深刻内涵的分析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这样阐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 以历史理解为基础, 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判断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下, 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史料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文学硕士论文已经将传统历史教学分析完,希望在文学博士论文中,大家能有所更深入认识。

篇(8)

冯・诺依曼从小聪颖过人,兴趣广泛,6岁时,他就能心算做八位数乘除法,8岁时掌握微积分,12岁就读懂领会了波莱尔的大作《函数论》要义。

冯・诺依曼的记忆力惊人,读书过目不忘。他对读过的书籍和论文,能很快一句不差地将内容复述出来。

冯・诺依曼一生掌握了7种语言,最擅德语,他在用德语思考种种设想时,又能快速译成英语。据说,6岁时他就能用古希腊语同父亲闲谈。

在计算机领域,他被誉为“计算机之父”。在经济学领域,他被誉为“博弈论之父”。在物理领域,冯・诺依曼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对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化学方面他也有相当的造诣,曾获苏黎世高等技术学院化学系大学学位。 30岁时,冯・诺依曼已经是纯粹数学学者中的巨人;45岁时,他被全球公认为20世纪最具世界性、最多才多艺、最才思敏捷的数学家。从遍历定理的第一个有力证明到天气控制方法,从原子弹的聚爆装置到博弈论,从一种用于研究量子物理学的新代数学到带有预先储存程序的计算机的装配,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设想。他在格论、连续几何、理论物理、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气象计算、原子能和经济学等领域都做过重要的工作,被称为上世纪“最伟大的全才之一”。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

他创办了俄国第一所大学――莫斯科大学;由于他渊博的学识,他也被普希金赞誉为“俄罗斯的第一所大学”;他是“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俄国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和诗人。他在俄国的地位,有如伽利略在意大利、牛顿在英国、笛卡儿在法国、莱布尼兹在德国和富兰克林在美国的地位。

为了躲避继母的责骂、争取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19岁的他带着两本启蒙书――《斯拉夫语法》和《算术》,凭着借来的3个卢布,离开家乡、踏上了漫长的求学之路。他冒充教会执事的儿子进入了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用1年时间掌握了拉丁文,并自修了希腊文,用5年时间修完了8年的课程,被选派到彼得堡国家科学院大学深造。半年后,又被派往德国学习采矿和冶金。1736年秋,他进入马尔堡大学学习物理学和化学,期间精通了德语、法语,后又到弗赖堡学习矿业和冶金学。在克・伏尔夫教授的手下,他学习了数学、哲学、物理学,又选学了化学、力学、矿山测量、水利工程学课程。

他在物理、化学、语言学、文学、哲学、历史、天文、地质、矿物、航海等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他是一个出色的人文学者,在历史学、语言学、哲学方面都有研究,被誉为“俄罗斯现代语言之父”,著有《修辞学》《俄语语法》和《论俄文宗教书籍的益处》等。

他在观测金星凌日时第一个发现了金星上存在着大气;他创立了热动力学说,指出热是物质本身内部的运动,从本质上解释了热的现象;他提出了气体分子运动论,认为空气微粒对容器器壁的撞击是空气产生压力的结果;他对气体压强给以正确解释,即是空气质点对器壁撞击的结果;1741年,他创立了物质结构的原子――分子学说,为俄国的物理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用实验证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这一发现比拉瓦锡发现物质不灭定律早18年;他是最早应用天平来测量化学反应重量关系的化学家。

他是俄罗斯的“全能才子”,是俄国“文艺复兴式的人物”。他的名字叫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莱布尼茨,德国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数学家、历史学家。他的研究成果遍及力学、逻辑学、化学、地理学、解剖学、动物学、植物学、气体学、航海学、地质学、语言学、法学、哲学、历史学、外交学等等,他是历史上少见的通才,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还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而他的职业,是一名律师。

莱布尼茨在数学史和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数学上,他和牛顿先后独立发明了微积分。有人认为,莱布尼茨最大的贡献不是发明微积分,而是发明了微积分中使用的数学符号,他也因此被称为“符号大师”。莱布尼茨还对二进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哲学上,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最为著名,例如他认为“我们的宇宙,在某种意义上是上帝所创造的最好的一个”。他和笛卡尔、巴鲁赫・斯宾诺莎被认为是17世纪三位最伟大的理性主义哲学家。

莱布尼茨对物理学和技术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提出了一些后来涉及广泛(包括生物学、医学、地质学、概率论、心理学、语言学和信息科学)的概念。莱布尼茨在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神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诸多方向都留下了著作。他的著书,约四成为拉丁文,约三成为法文,约一点五成为德文。

莱布尼茨的求学经历也堪称传奇。

15岁,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 一进校便跟上了大学二年级标准的人文学科的课程。期间他还抓紧时间学习哲学和科学。

17岁,他以《论个体原则方面的形而上学争论》一文获学士学位。

18岁,莱布尼茨完成了论文《论法学之艰难》,获哲学硕士学位。

19岁,莱布尼茨向莱比锡大学提交了博士论文《论身份》。次年,审查委员会以他太年轻为由而拒绝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他对此很气愤,于是毅然离开莱比锡,前往纽伦堡附近的阿尔特多夫大学并立即向学校提交了早已准备好的那篇博士论文。

21岁,阿尔特多夫大学授予莱布尼茨法学博士学位,还聘请他为法学教授。

据称,经当代智商测试研究,莱布尼兹的智商高达205,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天才。

托马斯・杨Thomas Young

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是个奇才,同学们都称他为“奇人杨”。上帝在造人方面从来都不是公平的,托马斯・杨就是个例子。表面上,他的身份是医生、物理学家,但这仅仅只是他的社会角色而已。他涉猎的广泛程度让人瞠目,他的才华横溢让人吃惊。

他在光波学、声波学、流体动力学、造船工程、潮汐理论、毛细作用、虹的理论、力学、数学、光学、声学、语言学、动物学、埃及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他还对艺术颇有兴趣,他热爱美术、音乐,几乎会演奏当时的所有乐器。他会制造天文器材,还研究了保险经济问题。他擅长骑马,并且会耍杂技走钢丝。

小时候的托马斯是个神童,2岁会阅读,4岁能将英国诗人的佳作和拉丁文诗歌背得滚瓜烂熟;不到6岁已经把圣经从头到尾看过两遍,还学会用拉丁文造句;9岁掌握车工工艺,能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物理仪器;几年后他学会微积分和制作显微镜与望远镜;14岁之前,他已经掌握10多门语言,包括希腊语、意大利语、法语等等,不仅能够熟练阅读,还能用这些语言做读书笔记;之后,他又把学习领域扩大到了东方语言――希伯来语、波斯语、阿拉伯语;他阅读了大量的古典书籍,在中学时期,就已经读完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拉瓦锡的《化学纲要》以及其他一些科学著作,才智超群。托马斯26岁时,著名的罗塞塔石碑被发现。石碑上刻了三种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古埃及通俗文字和希腊文。首先阐释这些象形文字的人是法国人商博良,但托马斯却是把碑文的译文发表成书的第一人。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21

信息化是当今时展的大趋势,信息必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也将构成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技术物质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加速了社会对于信息的需求与扩展,同时对于信息时代下大学文化传播也是新的挑战和机遇。而大学文化传播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精神基础,应该适时地利用高效的传播操作模式开展大学文化的传播。所以,探析信息时代构建大学文化传播模式的理论支撑,能够为大学文化的传播提供丰富的实践意义和指导理论。

1 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建设

信息时代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而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知识继承传播活动也在经历技术变革的洗礼。信息技术在被时代灌注以新的活力同时,也促进了大学文化教育与传播的革新,并逐步衍生出教育现实的各种新现象与新问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大学文化的建设是全方位的文化建设,是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离不开物质的投入,也离不开对大学文化的传播,两者相辅相成。而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群体精神意识的传递,即大学文化的传播。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需要继承和借鉴中外经典文化传播模式的理论,构建新模式来提升文化建设的传播效果。

2 文化传播的经典理论模式及借鉴

传播模式是指研究传播过程、性质和效果的公式。卡尔・多伊奇1966年在《政府的神经》一书中曾论述过在社会科学中模式的有构造和解释两大主要功能。具有代表性的传播模式有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论”、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理论、“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理论和“波纹中心”传播模式理论。在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研究中,将其经典传播理论应用其中,吸取精髓,创新探索,构建符合时代气息文化传播的理论和执行模式,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向,以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建设,推动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2.1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论”及其借鉴

2.1.1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交往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活动过程,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人们满足了物质层面上的需求后,便产生了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交往的需求”就是其一。

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不再是直接产生物质产品,而是通过大学文化的传播者的精神意识影响接收者的精神思维,使接收者产生与传播者相近的精神意识,大学文化传播者的目的是促成大学文化接收者的精神生产。

2.1.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扩展“精神交往”视域下“课堂教学”的延伸。由于信息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日益进步,对文化知识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育的传统方式应由必须实行由知识型课堂教育传播到思想型课堂教育传播的转型,即实现由传播知识的传统理念到塑造人的价值取向的现念的转向。因此,就学校课堂教育的传播而言,课堂上所传播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者和受众通过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即人类的精神交往关系。

实现“精神交往”视域下“QQ工具”的利用。大学师生间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和接收者的关系,还是彼此间精神交往的对象。利用QQ工具,教育者可以在课堂甚至通过网络在学习生活、职业规划和就业导向上给予学生加以指导,并能够对学生的生活、工作和情感上的精神困扰和思想迷茫给予疏导和引路。

运用“精神交往”视域下“校园微博”的发展。当前,网络传播具有的巨大能量,正影响着文化导向。“微博”正是当前社会精神交往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而学校选择“微博”作为文化教育工具,恰恰迎合了当前国家建设发展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现状。同时,“校园微博”的迅猛发展也证明了学校的这一选择顺应了时代和学生的普遍要求,有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2.2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理论及其借鉴

2.2.1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理论

1963年,德国学者马莱茨克在其《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根据场论思想提出了一个大众传播场模式,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诸多因素。这一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切入,将社会系统与传播系统中各因素及其间的关系进一步细化,对那些可能对传播各环节构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考察。

2.2.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把大学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由教育者向大学生传达相关道德信息的传播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手段,将教育内容蕴含于各种信息之中,使道德教育从平面化向立体化、现代化和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并逐步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传播模式,以促进大学文化教育在网络领域中的有效开展,探索解决大学生教育体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借助网络媒介开展教育时,首先应与学生在网上进行互动交流。通过校内人人、社区、论坛、Email和MSN、QQ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针对某一现实或热点问题进行网络探讨。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模式的交流沟通方式,使教育者在平等和信任的氛围中,真实地掌握了解学生综合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的文化知识和道德素质向着主流方向发展;其次可以开展网上讨论和虚拟课堂等形式,利用大学生教育网站,或者利用电视教育专题片、经典视频教育课来开展网络“虚拟课堂”,进一步增强网络教育传播模式的实效性。

2.3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理论及其借鉴

2.3.1 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理论

1948年,传播学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对社会传播的过程、结构及其功能,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 、说了什么(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 、对谁(to Whom) 、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此模式简明而清晰,成为早期传播学研究的经典成果之一。

2.3.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以5W模式分析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效果因素,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等五个层面找出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效果路径。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应以网络传播方式为主,其组成要素为:传播者―教育工作者、信息(传播内容)―以声音、文字或图像为形式的网络形式(QQ、博文、微博等);媒介―教育者的网络媒介(微博、博客、QQ空间);受众―在校大学生;效果―大学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它的传播模式就是教育工作者创作撰写的日志、博文、心得和转载优秀经典网贴,之后通过网络传播这个媒介传播给学生并取得教育效果的过程。

作为大学生文化教育领域中的信息能否被学生接受并喜欢,能否可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否指导和引领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就业,能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直接决定了信息时代大学生文化传播的实现,这也是对教育工作者文字和思维能力提升的考验。

2.4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理论及其借鉴

2.4.1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理论

1957年,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整理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大众传播研究的有系统的模式。模式中提出了A、B、C的概念,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了传播过程的交互性,注重了反馈的重要性。

2.4.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用这一模式解释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的传播过程时,可视为:A为网络文化的知识载体,B为大学生,C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如图1。

图1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大学文化传播模式

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的传播是对传统校园文化的创新,更是对传统课堂教育的超越与延伸。在大学文化传播设计中引入模式来指导大学文化的传播既理清了教育层次的思路又确保了校园文化的时代创新的实用性。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传播模式的设计不断完善与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功能日益丰富、逻辑日益复杂,这样运用现代传播学的视角来传播大学生文化必将成为一条化繁为简的捷径。

2.5 “波纹中心”传播模式理论及其借鉴

2.5.1 “波纹中心”传播模式理论

由美国传播学者R.E.希伯特等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大众传播过程犹如投石于水池中产生的现象――石子击起波纹,波纹向外扩展到池边时又朝中心反向波动;在扩展和回弹的过程中,波纹(即信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此模式强调大众传播同社会、文化等的关系,显示了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2.5.2 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的借鉴

在信息时代环境下,可以提出一个新的文化传播理念――波纹教育,它的核心是波纹的传播模式所带来的强大聚众效应和受众主动参与学习的多极传播行为。波纹式传播能有助于实现传统教育、网络教育、虚拟课堂三大平台的价值递增。

从图2来看,传播的中心是文化,传播的第一层是将一个明晰的文化知识传递到三大平台上。在信息时代的大学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利用资源,发挥三大平合开展教育的优势,在一个融会中外精髓文化的基础上,突显三个平台的模式传播文化的优势,配合校园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达到同时抓取三大平台所覆盖的有效目标受众的目的。

图2 “波纹教育”图

第二、第三层可理解为,文化知识经过三大平台的传播给各自所覆盖的受众后,吸引和深入影响了接受过文化教育的受众群体,由此在每一个平台下面,都培养出一批对各类文化教育产生浓厚兴趣的“受众学生圈”。“波纹教育”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通过教育传播定向及其他技术模式,以每个“受众学生群体”为原点,通过其个人现实行为或虚拟的网络活动模式,可进一步将文化知识扩散出去,实现多个原点的多极化传播的后续行为,形成多个高效覆盖的圈子文化,即形成波纹教育传播过程中的最后一站――“受众学生圈”的概念。

3 结束语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的传播途径与作用机制发生重大变化,也使文化传播研究的各方面呈现出新的范式,将不断为大学文化传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契机。在这种环境下,若要发扬和传播大学文化,必须着眼于其载体,结合中外经典传播理论,构建大学文化传播的理论支撑模式,为新时期大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大举.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2,(6).

[2]罗文涵.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文化的传播模式探析[J].时代教育,2013,(1).

[3]胡钦太.论信息时代的教育传播研究范式[J].理论探讨,2010,(12).

[4]苏婧.解读“精神交往”视域下政务微博发展[J].科技传播,2012,(9).

[5]吴果中.从“知识”到“生命”――课堂教学的精神交往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

[6]刘春花.QQ访问:师生闲话中的精神交往[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7]徐婷婷.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

[8]史迎霞.基于5W传播理论的思政博客教育功能的实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

[9]徐鹏.大视频整合传播的波纹营销模型[J].市场观察,2010,(11).

作者简介:吴建利(196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辽宁大学学生工作处,辽宁沈阳 110136

篇(10)

博士学位论文是大学或其他学位授予机构要求为取得博士学位者必须提供的研究成果,经学位审查合格,具有较高的质量。博士学位论文代表着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前沿研究水平,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许多国家的综合性国家图书馆对学位论文进行了收藏。本文将介绍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对博士学位论文的收藏及利用情况。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下简称“国会馆”)的博士论文收藏范围包括日本国内和国外两种。

1 法律制度保障

首先,日本的缴纳制度为学位论文的收藏工作起到了保障作用。1948年,日本颁布的《国立国会图书馆法》(昭和23年法律第5号)第十章规定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和独立行政法人等有义务将图书、地图、小册子、期刊、乐谱、电影文件、以印刷或其他方式复制的文件及图像、留声机用的唱片、以电、磁等介质记录的人的知觉所不能感知的文字、图片、声音以及程序等缴送国会馆。该制度一方面保证了国会馆能够更直接地对缴送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为缴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缴送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日本的《学位规则》(昭和28年(即1954年)4月1日文部省第9号)第九条中规定:获得博士学位人员必须在获得学位授予一年之内,将论文印刷发表。大部分博士学位授予人都选择了将自己论文由学校统一送到日本国会馆的方式来发表。

以上的两种制度规定为国会馆能够较好地开展博士论文收藏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 国内博士学位论文收藏情况

国内学位论文的收藏工作始于1923年(大正12年)9月,至今已有88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日本国内大学每年送至国会馆的论文大约有18 000种。截止2011年11月,收藏数量达到542 532种,主要存放于关西馆。

研究人员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他们的学位论文未必能及时送至国会馆并提供阅览。短的话需要半年,长的则多达3年。逐年收集率的比例变化如下:

当年收集的论文占学位授予的59%,第2年约83%,第3年约90%,第4年约93%,第5年约94%,第6年约95%,第7年约96%(调查对象年限为1995-2002年间)。

据国会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部分海外留学生在获得学位后,由于个人原因返回原国,未能将论文上缴学校,这是造成论文无法百分百收全的主要原因。大学在每年送交论文时会同时送交学位授予人名单,采访人员通过核查名单,及时与学校联系,对遗漏论文进行催缴。

目前,国会馆对日本国内博士论文的收藏,主要是纸质收藏,电子论文的收藏工作尚未开展。在保存方面,国会馆计划在2010年对1991-2001年间的大约为140 000种博士论文进行影像保存处理。在此之前尚未从事过影像化或数字化的保存处理。

3 国外论文的收藏情况

在对国外论文的收藏上,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博士论文的收藏有所不同。论文也收藏于关西馆。

3.1 自然科学类论文

1950年,国会馆开始收集西方欧美国家科研方面的博士论文。论文形态包括纸质、缩微胶卷及缩微胶片等。

3.1.1 北美地区(美国为主,也包括加拿大)

ProQuest几乎收集了北美所有高校的博士论文。除了麻省理工学院(MIT)1959-2007年间的博士论文,以及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1958-1962年间的博士论文是通过其他途径购买获得以外,1958年以来,国会馆对北美地区的论文收藏,主要从通过ProQuest购买获得的。到2008年10为止,数量约为385 000种。

通过ProQuest获得的博士论文,在不同时期,国会馆选择收藏的研究领域也略有不同。如表1所示:

此外,论文形态也有变化,在1976年以前多为缩微胶卷,在1977年以后多为缩微胶片。

MIT的论文收藏数量约为17 900种,论文研究领域的收藏情况如表2:

1963年以后,在收藏领域方面,Caltech与北美其他大学的情况大致相同。

3.1.2 欧洲地区

国会馆对欧洲地区的科技类博士论文的收集,主要是通过国立图书馆以及大学图书馆的国际交换获取。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士以及瑞典等国家的博士论文主要是通过购买、捐赠和国际交换的方式获得。但不同的国家和学院,在不同时期内,所藏论文的研究领域和数量也有所不同。所藏情况如表3所示:

3.2 人文社科类论文

人文社科类论文主要是通过ProQues获得,研究主题都与日本相关,收藏于东京本馆。

日本被占领时期的博士论文(学位授予年代:1950-1970年间)。该部分论文主要是美国在占领日本时期对日本的研究,共有77种,存放于东京本馆的资料室,公开提供阅览。

此外,1983年后,国会馆还从ProQuest选择了部分研究主题与日本相关的论文进行收藏。每年的收藏量约为200种。收藏形式有纸质和胶片(主要集中在1995-1998年间)两种。

4 学位论文的目录组织

国会馆采用JPAN/MARK对学位论文进行编目,编目著录共有24项,包括索书号、论文题目、论文题目片假名标注、著者、出版者、出版年、状态(册数)、学位授予院校名称,学位授予院校名称的片假名标注、学位授予院校代码、学位论文编号、学位授予具体日期(日本纪年方式)、学位授予年代(西历纪年方式)、授予学位类别、作者条目(可通过作者名称进行链接式检索,并在作者名后注有作者片假名读音)、NDLC(national diet library catalog的缩写,即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分类表,其后内容表示该论文的分类号)、语言种类代码、物理属性代码、出版国别、西历纪年、最终校对日期、最终更新日期、文献ID等等。和普通图书相比,学位论文的编目格式较为简单,不包括分类和主题词编目。

5 学位论文的检索与复制

5.1 论文检索

首先来看国内论文的检索和馆藏位置。国内论文和科技类海外论文主要存放于关西馆,人文社科类海外论文主要存放于东京本馆。1923-1964年间的国内论文需要通过关西馆的综合阅览室的检索目录检索,1965年以后的则可通过NDL-OPAC进行检索。

欧美论文在检索时,不能直接利用NDL-OPAC进行检索,要先通过Dissertation Express查找Order No.。可利用题名、作者名等信息进行检索,检索到目标论文后,记录下Order No.,然后再利用Order No.在NDL-OPAC进行检索,从而确定论文所在位置。

人文社科类博士论文中,日本被占领时期的论文也不能通过NDL-OPAC查找,需要在东京本馆的资料阅览室直接阅览。1983-1995年间以及1998年以后的论文都可以通过NDL-OPAC查找。而1995-1998年间的论文则需要先查询Order No.,然后交由相关阅览室负责查找。

由于博士论文不提供外借服务,所以读者只可以在关西馆和东京本馆内阅览。

5.2 学位论文的复制服务

关于馆藏文献的复制,依据《著作权法》、《国立国会图书馆资料利用规则》以及《东京本馆、关西馆以及国际儿童图书馆复制服务制度》,在不损害著作权利益的前提下,国会馆做了以下规定:

(1)对馆藏资料的复制,仅限于以调查研究为目的;

(2)只能复制资料的一部分(按规定复制内容不得超过每种文献的一半),每人限复制一种文献。读者可以复印半册论文(例如一种论文包括主论文・副论文・参考文献等多个组成部分的话,可以分别复制各部分内容的一半)。如果想要全文复杂的话,则需要得到论文作者或版权所有者的许可。

复制形式有许多种,包括电子复制、缩微影像电子化、缩微胶片电子化以及电子信息打印复制等等。

6 总 结

国会馆作为日本统一负责收藏博士论文的机构,自1923年起至今坚持了88年,收藏范围不仅包括日本国内的博士论文,还包括大量欧美科技类论文和研究日本学的人文社科类论文,从量和范围来看,可以说非常丰富,这不仅具有宝贵的收藏意义,也为读者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关于研究日本学论文的特殊选藏,这是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之处。关注国外博士论文对本国文化方面的研究,是我们了解国外如何看待本国的一面窗户,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国会馆也是日本惟一一家统一收藏论文的机构,从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不存在多个机构重复建设,节省了资源。此外,无限制的阅读浏览服务与有限制的复制服务,一方面为知识的交流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方面保护了作者本身的著作权。希望国会馆在学位论文的收藏与利用上能够更大发展,为知识的传承与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瑜,冷熠,罗栋.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缴送管理研究及启示[J].图书馆杂志,2011,(1):70-72.

上一篇: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下一篇: 延期申请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