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考后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8 14:53: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数学考后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数学考后总结

篇(1)

作为一个日常概念,人们容易将“反思”等同于“反省”,在这个意义上,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反思是一种思维的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着的沉思.考后反思是学生以自己的考试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二、考后反思的理论基础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都是受知识、观念支配的.学习反思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它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如果不反思实践活动,实践者可能不会清晰地认识其实际所使用的理论知识及其行为的合理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是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而是学习者能动选择、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指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意义建构是双向的.考后反思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对考试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后再建构,以期待下一次能考出更好成绩,特别期待高考能考出理想成绩.

三、指导学生进行考后反思

进入高三总复习,学生要参加多次的综合性考试,如果他们能不断反思,就可以明确自己存在问题并加以克服,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学习评价应关注学生能否不断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并改进学习方法;教师要注意肯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和进步、特点和优点.我们老师要充分利用综合性考试机会,指导学生进行考后反思,让他们总结复习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考后反思,从反思考试心理、反思考试策略、反思失误原因三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反思考试心理 心理学家王极盛曾对74名全国高考状元做过《各种因素在高考成功中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考生们普遍认为,考场心态排在第一位,他们最大感慨就是考试中保持一颗平常心至关重要.我们可以这样指导学生对考试心理进行自我反思:考试是否紧张?是否正常发挥?按老师考前指导进行心理调节哪些对自己有效?再比如进行心理暗示:平常训练有素,考试心里有数,不要去想后果如何,专心做好每一题.高考紧张在所难免,适当紧张是件好事,可以提高答题的兴奋度,但是过度紧张会影响答题;可以通过深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答题,安慰自己:大部分题我会做,没啥好怕的等.遇到一时想不起来,尽量多联想相关的知识点和方法,也可以先跳过去,做完后面题再来思考.

篇(2)

在教学活动中,考后的讲评工作作为教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澄清学生的模糊观念、校正错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查缺补漏、激发求知欲,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甚至可以说,考后讲评比考试本身更有意义。如何做好考后的讲评工作,考后讲评应注意哪些问题,笔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1. 认真阅卷,掌握第一手材料

试卷讲评最重要的是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最忌讳的是教师从头到尾将试题讲解一遍,教师一题一题报答案,学生一题一题对答案、抄答案。如何对症下药?首先要找到“症结”,掌握第一手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阅卷,并在阅卷中有选择、有重点地将卷面情况,如一些典型性、普遍性的错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审题不清、概念模糊造成的失分较多的题目记录下来,以备课堂讲解、纠正和提高。最好是列举典型问题,师生共同分析得分点、扣分点,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动脑,拓宽思路多方寻找答案。当然也只有在认真阅卷、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在讲评中才能胸有成竹,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提高考试效果,考试后做出试卷答案。教师自己仅看看分数,就草草去讲评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2. 讲评要有启发性,注重复习与运用知识

试卷讲评,不应仅仅局限于帮助学生把个别错误答案纠正过来,而且应善于通过对某一问题的分析,使与此相关的一块或一片知识得到复习巩固和提高,通过讲评更好地发挥数学习题的“教学功能”和“发展功能”。所以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巧妙提问、恰当引导、耐心启发,让学生通过独立认真的思考获取知识和方法。例如,对y= 型的函数值域的求法,是一道解法比较灵活的题目,虽然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很多,但学生得分率还是很低,其关键是学生对解决此类问题思路方法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我在讲评“求函数y= 的值域”一题时,先与学生共同分析解析式的结构特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经过教师的指导与点拨,学生们发现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此题:一是通过恒等变形,将原式化为Asinx+Bcosx=C的形式,再利用弦函数的有界性来求解;二是根据题目解析式的结构特点以及直线的斜率公式,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两点连线的斜率来确定最值;三是利用三角中的万能公式将问题转化为关于tan 的二次方程,再利用判别式求解。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使学生积极思考,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更重要的是通过一道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的讨论,学生对数学中三角变换、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教育思想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复习,从而达到举一反

三、讲解一题复习一片的目的。

3. 讲评要有重点,注重学法和解法指导

试卷讲评课与其他课型一样,同样要有目的、有步骤、有重点,注意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忌面面俱到。一份考卷不仅要将知识点分散考查。如果采取逐题讲评的方式,学生思维跳跃频繁,同类知识重复出现,势必造成学生的厌倦情绪,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应按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根据学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适当进行归类讲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的信息,区分好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抓住问题的症结,突破热点和难点。可以采取如下方法进行讲评:

(1) 抓“通病”与典型错误

数学中常见到涉及函数的图象问题,这是学生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函数图象的作法、函数图象的变换、函数图象的应用,都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很多学生都会产生错误,原因就在于对反函数的概念和函数的图象的基本变换没有掌握,理解不到位。因此对这类问题就要在讲评试卷时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纠正偏差,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方法。

(2) 抓“通法”与典型思路

数学中有很多问题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解题也有“通法”和“特法”之分,根据高考的知识能力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解决某些问题的“通法”。因此,在讲评试卷时要注意向学生介绍解决一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也就是我们所说“通法”,讲清楚一些题型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例如:“已知两等差数列

实现转化,从而解决问题。通过这一题的讲解,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公式和性质,有效地进行转化,使问题得到解决。

4. 讲评要有激励性,注重反思和总结的引导

一堂好的讲评课,首先应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成绩规律和表扬学生的进步,以期使学生处于爱学数学的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位德国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考试后的讲评要注意肯定和激励,特别是对学困生,更要因人而异,要从解题思路、运算过程、运算结果和书写格式上细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使他们感到自己已有进步,从而增强他们的上进心。总之,通过讲评,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篇(3)

1 引导学生考后认真反思、主动纠错,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是指思考问题符合逻辑、严密、准确,运算无误、书写规范.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考试结束后,笔者通常会引导学生对试卷进行一定的自我分析.

案例1 2013年福建省质检考后讲评试卷对学生整体要求:

(1)完成《2013年省质检自我诊断表》;

(2)对试卷按知识点进行归类;

(3)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订正错题;

(4)认真剖析错因,检查思维过程是否有以下不严谨的现象:①概念不清,②公式定理滥用,③忽视隐含,④考虑不周等.

(5)总结交流,找出克服方法.

学生错误的答题中必隐含着积极因素,所以要善待错误,对错误深入分析,找出错因,得出正确结论,这样不仅能使“错”者茅塞顿开,还可引起“对”者的再次思考,对知识进一步深化,最终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品质都得到培养和优化.

2 游走于主客场之间,培养思维的整体性和奇异性

思维的整体性是借助知识间的联系,在教师主导下,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在异同分析中掌握好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思维加工,以知识作为载体形成能力.如在评讲第8题中,笔者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用联系和发散的观点看待问题,培养思维的完整性和奇异性.

篇(4)

学习对象的学习实践活动效果,需要借助于数学试卷或课堂练习来进行检验和考量。教育学指出,数学试卷,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活动效果的有效“抓手”,是教师开展有的放矢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和认知学习不足,实时查漏补缺的有效“指南”。教学工作者不仅要做好试卷试题的设计工作,同时,更要做好试卷考后的讲评工作。部分高中数学教师简单的认为,试卷讲评,就是结合学生试题完成情况,就试题讲试题的活动进程。而教学实践学指出,试卷讲评是一个综合考虑、统筹兼顾、自我反思、整改提升的发展进程。本人在此简单阐述高中数学试卷的考后讲评活动开展。

一、紧扣教材要义,试卷讲评利于学生巩固新知

试卷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群体对数学知识点内涵的掌握情况,是为了锻炼学习群体对已有解题策略的运用能力。试卷讲评,同样与试卷测试的目的一样。因此,教师开展数学试卷讲评活动,不能毫无目标,没有重点,应该做好“重点明确”,“方向鲜明”。必须围绕和紧扣数学教材知识点内涵要义,进行有的放矢地讲解和评判活动,针对高中生数学试题的试题解题情况,组织高中生根据试题内容以及解题要求,复习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点内容,进行行之有效的探究分析活动,在有效讲评试题的同时,实现教材知识点内涵的巩固强化。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阶段性试卷讲评中,教师将试题讲评作为巩固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应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内容的有效“抓手”,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试题讲评中,就解决的思路,组织高中生进行思考分析活动,高中生在再次探析试题过程中,借助于所学习的相关数学知识点内容,在有效探析进程中,再一次巩固了数学知识点内容,切实增长了高中生数学素养。

二、展现双边特征,试卷讲评便于师生深入探讨

试题:已知函数f(x)=tan(■sinx),求f(x)的定义域和值域。

学生解析:-1≤sinx≤1, -■≤sinx≤■。

又函数y=tanx在x=kπ+■(k∈Z)处无定义,

且(-■,■)?奂[-■,■]?奂(-π,π),

令■sinx=±■,则sinx=±■。

解之得:x=kπ±■(k∈Z)。

f(x)的定义域是A={x|x∈R,且x≠kπ±■,k∈Z}。

f(x)的值域是(-∞,+∞)。

教师补充:学生在确定函数的值域时,没有对结果进行阐述,应该对值域求取过程进行说明。tanx在(-■,■)内的值域为(-∞,+∞),

而当x∈A时,函数y=sinx的值域B满足(-∞,∞)?奂B。

f(x)的值域是(-∞,+∞)。

学生进行试题解答修正活动。

在上述试题讲评中,教师与高中生围绕该试题的解答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双边交流活动,在高中生探析案例和教师有序引导的双重功效下,对解题方法有了准确掌握。同时,借助于教师对高中生该试题的完成情况及注意点的评价活动,有效展示学生主体地位,切实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由此可见,高中生在试卷讲评活动中,应该将试卷讲评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份子”,展现教学活动的双边特征,在试卷讲评过程中,渗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活动,组织和引导高中生参与到教师试题讲解和评判的活动进程中,与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活动,进一步明晰此类案例的解题思路,进一步掌握解析此类案例的解答方法,以此推进评讲活动进程,提高评讲活动效果。

三、落实课改要求,试卷讲评促进主体能力提升

笔者以为,新课标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纲领”和“遵循”,就决定了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遵循和按照新课标要求和标准,深入有效实施。众所周知,新课标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素养、学习品质摆在“首位”,倡导“学生第一,能力为王”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高中数学试卷讲评活动,必须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纲要的内涵和精髓,将数学学习技能训练渗透在试卷讲评之中,把“讲解”和“评判”的任务交给学生,多给高中生营造“讲评”的机会,让高中生在自身探究、分析实践中,进行“讲解”和“评判”活动,以此锻炼和提升高中生的探究、推理、判断、概括、反思等数学学习能力。如“设不等式|2x-1|

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数学开展试卷讲评进程中,不仅要做好讲解指导的工作,同时,要应发挥试卷讲评中“评”的特点,认真研究分析并归纳总结高中生试题解答效果,形成解题效果数据统计表,在此基础上,对高中生的试卷完成情况及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多肯定高中生解题效果,对出现的不足和错误,评价点到为止,提出殷切希望,此效果胜过传统的“训斥”评价活动的多倍。

【参考文献】

篇(5)

复习前,一定要认真学习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凡是偏离大纲的偏题、难题、怪题均可放弃,节省时间与精力,树立信心。

2009年高考数学命题将遵循“来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的考查力度会加大,单纯知识记忆型的试题会减少。应用题的出处会更贴近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变化。将坚持“入口易,深入难”的命题原则,分层设问,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更大的思考空间,更加注重对考生创新意识的考查。

复习时,一定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巩固和提高。

二、回归课本,探寻高考命题影子。

回顾近四年高考数学命题,有一个惊人发现:理科约98分左右,文科约110分左右,都可在教材中找到命题的影子,甚至有的就是由例题、习题引申、变化而来。

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一定要抓住“课本”这个根本。建议考生利用好课本,重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然后加以引申、变化,做到举一反三。训练中,一旦理解题意后,应立即思考问题属于数学哪一学科?哪一章节?与这一章节的哪个类型的题目比较接近?解决这个类型的题目的方法有哪些?哪个方法可以首先拿来试用?

对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几何中的线面关系、直线和圆锥曲线及新增内容中的向量、概率统计、导数进行强化复习。

三、做题重归纳,不搞“题海战”。

要学好数学,各种类型题目的训练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能搞“题海战”。理解了10道题的收效要大于匆忙做100道题,做题一定要强调效果,不要做了也不理解,甚至不知道是否做对。

一道题在手,要主动思考“我怎么想,该如何下手”。待老师讲解时,要对比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会走弯路。及时进行自我总结、归纳,不能做一题丢一题。

四、加强运算能力训练

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80%以上的考分都要通过运算得到,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明年高考对运算能力的要求会更高。

有学生平时喜欢用计算器,结果一上考场,本来凭较好的数学直觉和快速反应能力即可获解的题目,最后硬是算不出来。

建议考生平时强化运算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做解析几何时,对于直线与椭圆、直线与双曲线的有关问题,涉及大量计算,考生在平时一定要独立、完整、准确地做几道此类题目,克服畏难情绪。

五、三种复习法”,学会说数学。

如何合理复习?介绍三种复习法。

1.及时复习

每天课后,通过阅读课本和整理笔记完成两项任务。第一,深抠理论,主要指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深抠主要弄清四方面问题:①理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比如为什么提出这个概念?定理是怎样发现和证明的?公式是怎样推导的?②理论适用的条件。比如什么条件下这个理论不能用?③理论的结构特征。如数与式子、图形和命题的结构特征等。④理论的本质与功能。比如要透过形式看本质并关注功能。第二,深抠例题。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还能怎么想?

2.单元复习

每个单元讲完后,做单元复习时完成三项任务:整理、串联知识点;归纳单元理论的基本思想、中心课题和数学方法,使理解更深入;筛选单元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以便以后复习。

3.考前复习与考后总结

合上书把单元的理论系统及其内涵从头到尾说一遍,说不下去时,打开书看一看再继续。再把单元复习整理过的中心课题、数学思想和方法照上面的办法说一遍。最后把典型例题和习题分析一遍或者做一遍。考后总结成功经验和失分原因。

六、互动问答

家长:请问备战数学竞赛会不会影响高考?多做卷子会不会有收获?

篇(6)

值日太粗(组长安排不够细致)

纪律:尽量避免看手机问题,哪怕是工作上的群消息(英语组、物理组、历史组有老师用手机看)

二、备课本、听课本

1、忘记写教学后记(老师忘写,且组长检查不到位数学组、语文组)

2、教学后记过于简洁,且多篇后记重复(反思总结不到位数学组)

3、备课无活动设计(普遍),听课无听课意见(物理组)

三、上课

1、板书

(1)无标题、无目标:物理组

(2)板书差距大,对待板书评比的态度不一:语文组普遍书写认真,且字迹整洁;数学组、物理组较难找出优秀板书

2、课堂纪律及管理(常规检查表)

四、成绩单

张贴不及时(一调后各班门口未见平常限训成绩单)

五、教研

1、声音小,没激情(语文组、英语组、政治组、物理组)

2、做题有差距(物理组老师的做题痕迹:女老师比男老师要更细,数学组上周多位老师因不会做题而空题)

3、听教研时的状态:个别老教师只听不记(历史组叶枫)

六、考后分析会

分析不够客观:

篇(7)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计算有关除加、除减的两步试题。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 法:引导发现

学 法: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导,激发兴趣

开学前,淘气和笑笑来到文具店里买东西,一进店就被琳琅满目的文具吸引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淘气和笑笑买了什么文具。如果是你,你会买什么呢?

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一)出示“买文具”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二)解决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钱?”

1.学生独立思考后自主完成,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做。

2.小组交流,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把自己的方法展示给同学看,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全班进行汇报,讨论列算式的解决方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三种列算式的方法:

(1)18÷3=6(元),6+4=10(元)

(2)18÷3+4

(3)4+18÷3

4.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1)讨论18÷3+4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你能用画图等其他方式来理解算式的意思吗?(结合直观图学生更易理解)

(3)引导思考:先求什么?(先求1本作文本多少钱)再求什么?(再求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钱)

(4)结合情境试着用脱式计算18÷3+4,并和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5)集体反馈,说说用脱式计算需要注意什么。

(6)再试着算算4+18÷3,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三)解决问题“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钱?”

1.学生独立思考后自主完成。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列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3.引导思考:先求什么?在求什么?

4.结合情境试着用脱式计算3-10÷5,并和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三、集体展示

1.观察以上的综合算式,在脱式计算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选出代表进行总结。

小结:计算除加、除减的混合运算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篇(8)

1.高三月考是一种常规性考试,能让学生熟悉高考流程和高考题型,并及时查缺补漏。通过月考总结,学生学会理性看待考试分数。只有正确看待分数,才不会被分数蒙住双眼,才会专注于复习过程,专注于分数背后的秘密。很多学生拿到试卷时,或者兴高采烈、得意忘形;或者扼腕叹息、失声痛哭;或者心灰意冷、撕掉试卷;或者一考了之……这都是不明智、不可取的做法,容易使一些学生形成急躁、焦虑的考后综合征,以致盲目复习,随波逐流,始终处于“学习——紧张——考试——失落——焦虑——学习——紧张——考试——失落……”的恶性循环中,复习效率低下,成绩难以提高。这对学生的学习、身心发展都有很大的危害。通过月考总结,学生更全面清晰地认识自己,心态变得更成熟,意志变得更坚强,目标变得更清晰。否则,学生很容易把月考看成一种负担,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压力。

2.月考最重要的作用在于阶段性复习效果的检测和查缺补漏。通过月考总结,学生全面反思自己的备考复习,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弄清楚自己是存在知识方面存在问题,还是应试技能、应试规范或应试心理方面存在问题,并及时采取补缺措施,改进学习方法和复习策略,为下一阶段的复习积累经验。不总结,学生根本就不明白失误的原因,更无法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法,那么他下次考试时可能还会在相同的地方犯同样的错误,更容易让他在考场上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3.通过月考总结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复习目标,制定改进措施。虽跛足而不迷路能胜过快步如飞却误入歧途的人,在找准失分原因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确定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如何进行月考总结

1.基本情况总结。

(1)使学生清楚本次月考的单科平均分、单科名次、总分的班排名和级排名,了解自己的各科成绩和总分在班级和年级所处的位置,而且与前面的考试形成对比,了解自己的名次和成绩是上升或是下滑,同时一定要找到原因。如果成绩上升,则是因为考试难度和题型适合他还是他自己近期学习努力,方法对路?如果成绩下滑,则是因为他知识掌握不牢固还是有知识盲区学习方法不当?还是考试临场发挥失常?要使学生清楚自己的薄弱学科及薄弱程度。

(2)使学生清楚本次月考自己有哪些经验和教训,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期望值,自己在学习成绩上还有多大的提升空间。通常来说,每次月考前,学生都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学科目标,这样有利于学生考后及时找出目标差,然后分析目标差背后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2.基础知识总结。

这是月考总结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拿到试卷后,应对试卷进行全面的回顾,认真分析总结,至少应该做四件事:一是根据他获得的分数,整理他当前会的知识、会做的题型。二是根据他丢失的分数,回归课本,看完课本后再做一遍。三是拿着卷子问自己,当时做对的题是怎么想的,不会的题是怎么想的,现在会做的题和当时不会做的差距在哪里。四是将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分类归因,以警示、完善、提升自己。

学生试卷中常出现的问题有三类。

第一类问题:遗憾之错,不再重犯。“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却做错的题。例如,“审题之错”是由于审题错误造成的,如看错数字、符号、关键词等;“计算之错”是由于计算错误造成的;“书写之错”是由于笔下失误或者涂卡不规范、错位造成的;“表达之错”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不一致。这类问题是学生考后最后悔的,要警示学生不要重犯。

第二类问题:是非之错,记准弄明。“是非之错”是指记忆不准确、理解不透彻、运用不自如、思维有障碍等造成的错误。表现在:做题似是而非,第一遍做对了,后来改错了,或者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或凭运气猜对题,或者回答不流畅、不严密、不完整等,这些都是学生的软肋。教师要引导学生追查错误的原因,由点及面地对错题涉及的知识点做更深、更广的复习,千万不要就题论题,如果学生只是将错题改正了,那么只是让学生多会做一道题而已,下次类似的题一变形,他可能又出了错,而且会影响考试心态。一般来说,一道题做错,可能是学生相关的知识体系没有搞清楚。例如,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做错,一定要使学生弄清:是因为概念间的关系不清,计算公式忘记了,还是计算错误。帮助学生找准原因,借此契机把这部分知识疏漏赶紧补上。

第三类问题:无为之错,从头来过。“无为之错”是由于不会而答错的题或者根本没有回答,凭运气猜对的题,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运用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错题涉及的知识点、知识体系,然后将这部分知识点再重新复习一遍,将该知识点、知识体系的原理弄清楚,记牢固,不留死角,而且要举一反三。

3.考试策略技巧总结。

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整个考试过程,将回顾重点放在考试策略和解题技巧上。教师可列举一些问题让学生反思自己或组织学生谈谈经验教训。

(1)这次考试你的策略是什么?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出现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的现象?

(2)有没有出现填错答题卡,或者一些很明显的低级失误?如果有,则你要怎么记住这个教训?

(3)具体到每门学科,例如英语是否有足够时间看完整个阅读?数学是否因为专注后面的某道很难的大题而没有检查,导致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语文作文是否符合要求?文综题是否答完?等等。

(4)是否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高考的真实演练?答题时是否做到了规范、有效、条理清楚?是否做到了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得高分,难题多得分?

(5)归纳整理各类选择题、主观题的解题思路、解题策略、解题技巧。

4.建立月考日志。

一份完整的《月考日志》包含以下内容:

(1)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你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每次考试每个人都有特殊的心理状态,把每次考前的心态简要地写下来,把每次考试的日志放在一起对比,会有很多收获。

(2)考试时你对各科试卷的感觉如何?

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优势的学科,有时自己最拿手的一科,却没有得到最满意的分数。所以考试时对试卷的认知很重要,不管每科成绩怎样,在考后把对各科试卷的认识写下来,看看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该怎么做。

(3)考试结束后,你的感觉如何?

考后学校一般都会放两天假,那么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你是否忘记了考试?你最担心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担心?如果你能忘记考试给你带来的不快乐,那么是什么给你的力量?等等。

(4)看到分数时,你的感觉如何?

拿到各科成绩,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感觉也不一样。都说分数是学生命根子,你能否“在成功的喜悦中欢天喜地,不在失败的苦痛中呼天抢地”,然后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最后做真实最好的自己?

(5)在备考中,你做的哪些事情对你这次考试有很大的帮助?哪些事情阻碍了这次考试的发挥?

篇(9)

学生能够依据实际问题,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列出函数关系式,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方法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列二次函数关系式,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难点

学生数形思想的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参与。

四、教学步骤

1.复习前面方程的知识,引入二次函数概念,完成由方程到函数的转变

初中数学中二次函数概念至关重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渗透二次函数的概念。如教师提出问题:设圆的面积为S,半径为R,写出圆的面积函数表达式。教师利用具体的实例,阐述二次函数的概念,y=ax2+bx+c(a≠0)叫做二次函数,学生依据具体实例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并对二次函数的定义域做出明确的解释,弄清y随x的变化而变化,y是x的二次函数。教师明确:这个等式不单是一个方程式,也是两个量的一种变化关系,一个未知数的变化必然引起另一个未知数的变化,第一个未知数叫自变量,第二个未知数就是第一个未知数的函数,两个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完成由方程式向函数概念的转变。

2.创设生活情境,分小组合作,把函数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例如,某超市经营的一种商品,成本价格是每件20元,若按每件25元销售,一个月能售出300件,销售价每涨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50件,当销售价为每件28元时,计算销售量和月利润。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1)商品的月利润与进价、售价、销售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如果不改变售价,每件商品利润是多少?一个月的利润是多少?(3)如果每件商品涨x元,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一个月的利润是多少?在学生对问题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分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讨论,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激发探究问题的主动性。

3.用多媒体展示商品月利润随销售价格变化的图象,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形象直观,学生从多维度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形结合的实例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在课堂上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抽象的函数概念,只有在具体的应用中才能理解深刻,通过用函数性质比较大小等活动,深化函数概念。

4.二次函数概念的形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二次函数关系式,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1)函数关系式的变量有几个?(2)关系式是几次多项式?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总结:自变量是何值时,函数值最大。明确二次函数的定义:y=ax2+bx+c(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a、b分别是二次函数、一次项的系数,c是常数项。

5.课堂训练

下列函数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哪些?(1)y=2x+3,(2)y=3x2+1,(3)y=4x3-x2,(4)y=2x4-2x+5,学生思考后回答。

6.课堂小结

(1)让学生复述二次函数的定义。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编二次函数的应用题,列出函数关系式。

7.布置作业

寻找生活中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实例,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

五、教学反思

1.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形结合是根据题设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把数学问题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结合起来,分析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几何意义,形成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方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数形结合的实例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在课堂上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锻炼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初中阶段是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但函数知识比较抽象,函数概念难以理解。教学中单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课堂的容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推理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10)

1.会审题――能对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和综合。

2.会建模――能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

3.会转化――能对数学问题进行变换化归。

4.会归类――能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进行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并能进行总结和整理。

5.会反思――能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6.会编题――能在学习新知识后,在模仿的基础上编制练习题;能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编制数学应用题。

知道了培养目标,那么该如何在课堂上进行呢?“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从生活情境入手,或者从数学基础知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法:(1)通过语言描述,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2)利用录音、录象、电脑动画等媒体创造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3)学生排练小品,再现问题情境;(4)利用照片、图片、实物或模型;(5)组织学生实地参观。

2.尝试引导,把数学活动作为教学的载体。

学生在尝试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常常难以把握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向,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难以判断知识运用是否正确、方法选择是否有效、问题的解是否准确等,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常用启发引导方式:(1)重温与问题有关的知识。(2)阅读教材,学习新概念。(3)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联想、猜测、类比、归纳、推理等。(4)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3.自主解决,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长远利益。

让学生学会并形成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需要让学生反复经历多次的“自主解决”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把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作为长期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意识。

常用方式:(1)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快乐。(2)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应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再进行尝试解决。(3)对于思维力度较大的问题,应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共同解决。

4.练结,把知识梳理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选择和设计例题与练习,培养主动梳理、运用知识的意识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更好地掌握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

常用练习形式:(1)例题变式。(2)让学生进行错解剖析。(3)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命题,相互考察。

上一篇: 商业贸易论文 下一篇: 薪资合同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