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技术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0 14:45: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安全评价技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安全评价技术

篇(1)

化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化工企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性等特点,如果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火灾爆炸等事件,能够造成安全环保事故,危及周围人群的生命安全,因此化工企业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督监管,同时受到社会群众或媒体的高度关注,为了确保生产环保安全,化工企业近年来不断提高风险管控能力,运用安全评价技术把关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保障化工企业长周期平稳运行。安全评价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技术保障,有助于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确保化工企业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以及危险化学品处置废弃的过程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企业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安全评价技术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在对评价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类比行业测试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通过科学分析,对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发现和评估生产运行中风险隐患、危险因素、薄弱点、关键因素及风险后果等,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降低风险隐患的等级,预防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为增加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提供保证,安全评价技术应用范围广,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方法多样,因此需要根据化工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明确生产特点,合理选择安全评价方法,降低化工企业的事故率,发现存在的隐患,提出措施保证化工企业安全环保发展。

1安全评价的原则

化工企业采用安全评价技术主要是为了找出化工生产过程中危险性因素,包括显现出的危险因素和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判断这些危险性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通过制定解决措施避免危险因素产生后果。安全评价技术是从源头减少和防止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降低化工企业的经济损失,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化工企业的所有方面都会成为安全评价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也都是评价过程中需要的参考数,例如工艺流程、管理方法、设备状况、培训状况等,各个方面对安全评价的最终结果都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安全评价设计内容较多,为了使评价实施过程可行和可靠,在评价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评价原则和技术指标,保证安全评价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1.1科学性原则

化工企业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必须基于科学标准原则,依据科学管理标准的基础准则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才能判断或识别化工企业的危险因素,推测潜在事故,制定解决措施和预防措施[1]。安全评价工作能为化工企业奠定依法合规的依据,真实反映每个生产单元或环节的工作重心,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科学性安全评价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化工企业处于更加安全环保的环境,不断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化工企业的安全环保系数将会逐渐提升。

1.2综合性原则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复杂,生产操作较多,相关生产环节涉及范围较广,不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开展安全评价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形成符合企业的安全评价模式[2]。目前安全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并不唯一,所以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时,应该基于综合性的原则,也就是结合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梳理存在的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安全评价的效能和作用,建立适合企业的有效安全评价模式。

1.3针对性原则

安全评价应基于针对性的原则,化工企业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的问题就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进行安全评价时就要对不同的问题开展不同的评价或评估,形成具体的安全评价方案,做好预防防范措施,降低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通过对化工企业的安全评价针对性分析,并对生产中隐患问题严格排查,保证企业长期稳定运行。

1.4系统性原则

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均存在危险性,因此只有对评价系统进行详细的解剖,研究透彻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的辨识评价对象的危险程度。在安全评价技术中,把所有的研究对象都视为系统。为实现一定目标,由多种彼此相联系的要素组成的整体称为系统,系统千差万别,但都具备目的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整体性及适应性的基本特征。通过对评价对象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危险要素。

2安全评价的方法

目前化工企业经常利用不同的安全评价技术进行预期分析发现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对隐患消缺,现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包括:综合评价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道化学法、六阶段评价法等。

2.1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主要是将两种分析方式相结合,即定性和定量分析双重模式,对化工企业的各种工艺流程和生产装置设备进行综合安全评价,深入分析各类风险因素和其特征,明确企业风险类型,细化风险对应的管控措施,以综合评价为基础强化管控措施的落实使用及使用效果。综合评价法具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共同的优点,即使在评价化工企业复杂指标的情况下,逐步完成风险等级的评估划分,综合评价风险因素的危险程度和危险指数,有效综合评估多项复杂因素,评价应用效果较理想[3]。综合评价法目前应用较多,得益于大数据信息技术和云数据计算技术等信息科学技术,可从海量数据中提出有用的评价信息,为综合评价提供参考。综合安全评价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评价方法。综合安全评价法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系统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安全评价指标,转化成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对该系统安全的一个整体评价。其评价步骤为:(1)明确评价对象;(2)确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3)确定评价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系数;(4)安全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处理;(5)确定安全评价的合成方法,求综合安全评价值;(6)确定评价集,并据评价集进行系统分析和决策。

2.2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主要通过研究系统单元、设备设施和具体操作中的风险隐患,分析相关数据,评估评价安全检查的关键点和难点,为企业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及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方案,检查表的内容应明确检查项目、关键点、难点和遗漏点等,提高安全评价检查的秩序性,避免出现漏项和疏漏,降低企业风险。安全检查表法主要应用于化工企业生产中风险隐患的排查与评价评估,同时通过安全检查表法,也可以分析操作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员工自觉按照企业制度开展隐患自查与管控,有效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安全检查表法是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评价时,在对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列出检查单元和部位、项目、要求和各项标准,然后对照安全检查表的条目逐项检查,从而找出系统中存在的隐患问题。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1)有关技术资料;(2)通过系统安全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3)同类企业安全管理经验及国内外事故案例;(4)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安全检查表分为3种:定性检查表、半定量检查表和否决型检查表。定性检查表是将检查的内容系统、完整、明确地列出,对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性评估,以便找出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隐患。

2.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andOperabilityStudy)又称为HAZOP。是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蒙德分部于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以引导词(GuideWords)为核心的系统危险分析方法,已经有40年应用历史。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的危险分析辨识技术,目前在安全评价中使用较为广泛,该评价技术由各专业人员构建分析团队,包括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机电仪人员、专家等,通过多方面分析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波动,操作过程中偏差和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后果,明确系统存在的风险隐患和危害因素,识别波动原因,有针对性制定安全措施[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是一种结构化与系统化的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它的目标是识别工艺过程中潜在的危险、识别工艺过程中潜在的操作性问题;其主要特点包括创造性的讨论过程、积极思考和坦率的讨论气氛及寻找潜在解决方案的途径。一个成功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取决于如下几个显著因素:(1)高效的主持人,能够控制和鼓励所有参与者之间的讨论;(2)HAZOP团队应由具有不同专长和熟悉系统的人员组成;(3)充分的文件准备(如P&ID,因果表等)。

2.4道化学法

道化学法是由美国道化学公司于1964年创造的一种评价方法,主要针对化工企业生产中可能会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危险性进行判断和评价,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最大程度保证化工企业财产、职工健康不受损失。化工企业涉及易燃易爆等危险介质,道化法通过确定物质系数,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危险系数,计算出火灾、爆炸危险系数,同时还可得出火灾、爆炸等事故的暴露面积[5],因此通过道化学安全评价法,能够直观、量化表现出化工企业的危险性,为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提供依据,而且通过提前预测能改善加强工艺防火单元、容器抗压能力等方面,降低化工企业生产危险。道化学法以已往的事故统计资料及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为依据,定量地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危险分析评价,其目的主要包括:(1)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2)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3)向有关部门通报潜在火灾、爆炸危险性;(4)使有关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各工艺部门可能造成的损失,以此确定减轻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经济的途径。其适用范围包括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可燃、毒性物质的操作过程、三废处理设施、公用工程系统、管道系统、反应器等工艺单元。评价程序分为以下步骤:(1)确定评价的工艺单元;(2)求取单元内的物质系数MF;(3)按单元的工艺条件,选用适当的危险系数;得出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和一般工艺危险系数;(4)用特殊工艺危险系数和一般工艺危险系数相乘,得出工艺单元危险系数;(5)将工艺单元危险物质系数相乘,求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6)用火灾、爆炸指数查出单元的暴露区域半径,并计算暴露面积;(7)查出单元暴露区域内的所有设备的更换价值,并确定破坏系数,求出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8)应用安全措施补偿系数乘以基本MPPD,确定实际MPPD;(9)根据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确定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停工天数)(MPDO);(10)用停产损失工作日MPDO确定停产损失。

2.5六阶段评价法

目前六阶段评价法在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评价中应用广泛,评价分为六个阶段,采取逐步深入,定量和定性结合,层层筛选的方式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采取措施修改设计消除危险。该评价法是定量计算和定性的综合。该方法是由安全检查表确定分类化工企业生产中潜在的危险,结合实际生产工艺条件确定危险性大小,根据危险性的总体大小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及措施,相对其他安全评价方法较为实用且全面。其基本评价过程为:收集数据资料,充分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检查评价表,对生产工艺定性评价,检查化工企业装置布置、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安全环保措施等方面,初步识别危险源,再进行定量评价,检查生产介质、温度、液位、压力、操作过程等方面,确定危险性大小及危险等级,根据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及预案,将安全风险发生事故的概率降至最低,保证化工企业平稳运行[6]。

3评价技术的应用

从应急管理部网站上收集、选取了近几年来我国发生的造成重大伤亡或较大影响的150余例典型的化工事故案例,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统计得出,违章操作、设备故障、工艺缺陷、意外因素、管理漏洞是化学工业安全事故的五大危险源,将五大危险源作为安全评价的分析对象,开展评价技术的具体应用划分,如表1所示。

4总结

化工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工艺复杂性增加,安全环保问题也更加突出,安全评价技术在化工企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受重视,其是提高生产安全平稳的主要方法,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安全隐患,提升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评价依据基本原则,采用评价方法贯穿化工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识别存在的危险因素、故障隐患、有害因素及危害后果,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及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率与经济损失。安全评价技术需要根据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为企业制定符合的、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构建完善全面的评价体系,掌握评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点,严格根据安全评价的内容制定预防措施,切实提高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创造良好的安全环保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洪武.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及安全评价初探[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4):132.

[2]王旭明.化工安全评价方法选择与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20(19):26-27.

[3]张慧.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安全评价技术方法分析[J].石化技术,2018,25(12):154.

[4]安平,刘焱.石油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技术分析[J].石化技术,2019,26(6):190.

篇(2)

1 安全评价对化工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1.1 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安全评价技术就迅速得到了相关政府机关的高度重视,之后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了安全评价工作开展。1988年5月原劳动部就颁布《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时规定》,1996年10月颁布了3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以及1998年3月颁发的10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评价管理办法》,2002年6月29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分别对化工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做出了相关法律要求,这为认真落实 “三同时”和“五同时”的客观要求奠定了法律基础。

1.2 安全评价的必要性

化工建设项目过程中常常使用或者储藏一定的危险物质,它们往往具有易燃、易爆、中毒等危险,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破坏社会的稳定和谐。通过安全评价对化工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以及制定安全对策措施,一方面可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有益指导;另一方面根据安全评价结论制定应急预案可以有效的降低事故损失,使得危险化学品在管理上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化工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评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一是未能根据各个建设项目的自身特点对其进行安全评价。鉴于化工物料和原料具有不同的五里河化学性质,且来自不同的化工企业,使建设项目和系统内存在着不同的有害因素。其二是我国当前阶段下的安全评价系统还不够完善,不能将安全评价理论和实际经验高效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导致化工建设工程中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不能准确的判断出来,严重影响了化工建设项目的质量。因而完善安全评价技术尤为重要。

2 安全评价的主要过程及内容

安全评价又被称为危险评价和风险评价,它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事故概率分析、预测和评价四部分组成,下面逐一进行论述。

2.1 风险识别

化工建设项目中应用的物料和原料的安全系数必须严格把关。风险识别顾名思义是为了识别项目工程中是否存在着风险,涉及到了项目工程的安全问题。风险识别的主要识别对象是项目进展过程中用到的化工燃料、辅助材料、原材料、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和期间排出的废气、废液、废水。风险识别的过程可以分为三步。先研究物料和原料本身的特点,如毒性分类、危险分类、危险度、爆炸极限、自燃点、沸点、熔点等能反应材料性能的指标;再根据现有的设施和材料设计准确无误的工艺方案,像潜在的危险性、材料使用的数目和生产工艺及设备的参数,在设计工艺方案时都要心知肚明;最后还要注意防止连锁事故的发生,将安全评价贯穿在化工建设项目的起始。

2.2 源项分析

对化工建设项目中的贮运系统和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的严重程度,将最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引发的危害最大的事故筛选出来,进而分析出解决方案,将危害系数降到最低。

2.3 事故概率分析

化工建设项目实施前期的准备阶段,须对以往相似的化工项目及相同系列装配的项目进行数据资料的整合,分析出项目存在多大的风险并准确计算出危险出现的概率,以做到万无一失,保证化工建设项目顺利竣工。但是,通常情况下,概率计算出啦都不是太准确,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计算分析的数据,要尽可能的出自国内同类型工厂记载的和事故出现相关的数据。

2.4 预测及评价

安全评价的主要要求是确定社会可以接受的风险程度。这其中包括社会能够接受的风险概率为多大以及在风险发生后社会能承受多大的风险损失。如果一项工程在实施前期没有做全面的预测和安全评价,人们将不会知道该工程竣工后发生风险的机率,也不知道如果真的存在危险性的突发事件,社会能不能经受的住风险的打击,那这样的化工工程无疑是纸上谈兵。因而风险预测和安全评价在化工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化工建筑中存在的风险损失主要体现在环境损失、人员伤亡、物质财产损失三个方面。

3 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价结论

各个领域的风险评价如出一辙,得出的风险管理制度也相差无几,基本上都是根据事故提出的应急措施以及一些预防手段。应急措施主要针对防火、防雷击、冷却系统等方面;预防措施则是侧重于报警系统、监控系统、排气散热系统、防止可燃气泄露等。虽然化工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在安全评价方面做得很到位了,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当出现带有危害性的事故时,受污染的环境如何恢复?事发现场如何疏散群众?如何将事故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应列入风险管理和安全评价的范畴之内,根据实际情况跟以往积累的经验,将安全评价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真正地降低工程的风险指数。

4 建议

从事安全评价技术的工作人员应认清安全评价的本质,树立环境安全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注化工类,不断地扩展有关化学材料的知识面,不断地积累化工建设方面的经验。从实际出发,在考虑到突发事故的前提下,创建切实有效地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制定合理的管理决策和预防措施。化工建设项目的执行人员可以将在工程实施期间出现的突发事故及时的反馈给安全评价人员,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双方人员的及时沟通,能进一步提高安全评价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姚伯元,黄广民,窦智峰,等.海南椰壳与椰壳渣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原料脱灰工艺[J].化工学报,2006(06)

[2] 宋世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探讨[J].辽宁化工,2006(02)

[3] 化工企业建设节约用地若干规定[J].化工设计,1988(02)

篇(3)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9-0170-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9.079

当前我国各种类型的大型游乐设施故障发生率位居全球前列。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游客在使用大型游乐设施中的人身安全,存在较大的社会安全隐患。鉴于此,建立高效、科学的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评价体系,运用合理的安全评价技术对于保证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现状进行研究,并且针对其安全评价技术进行了阐述。

1 我国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现状

1.1 质量不合格

大型游乐设施质量不合格主要是指当前大型游乐设施在设计、材料选择使用、焊接制造等环节中存在着没有满足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在安装与改造环节中没有符合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而存在的质量问题。针对当前大型游乐设施存在的质量不合格问题,大型游乐设施生产企业应该严格遵循国家颁布的安全技术规定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始终秉持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来保证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游乐园在使用大型游乐设施的时候,应该购买拥有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使用维修说明等正规厂家生产的游乐设施,并要求有安装资质的安装单位按技术规范进行安装,从而减少大型游乐设施的质量问题,降低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行风险。

1.2 操作不当

大型游乐设施在运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时常出现操作不当、违规使用的情况。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规范与指示进行操作,在没有明确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的情况下开始使用。同时,由于大型游乐设施操作人员流动性大,存在部分员工在没有了解大型游乐设施操作程序的情况下就上岗操作。鉴于大型游乐设施在日常操作使用中存在的这一问题,需要在大型游乐设施操作人员上岗前进行专业而充分的培训工作,保证其能够以专业的工作技能操作大型游乐设施。将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操作与其绩效挂钩,实施奖惩制度,激励大型游乐设施操作人员可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1.3 超期使用

大型游乐设施中同时也普遍存在设备与装置到合格期后没有进行年检或者使用虽然经过年检但没有通过年检的设备。我国明确规定大型游乐设施必须要在经过国家检验机构的合格批注才可以运行使用。而部分游乐园的大型游乐设施经营者出于节约成本或省事的目的,往往存在逃避检验的情况或者仅仅开展自检与安全备案,给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运行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1.4 维护不当

大型游乐设施在游乐园的运营过程中普遍存在后期维护不当,没有在规定时间到设备安全监测部门对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检测的情况,在日常运营中存在违法使用的情况。针对大型游乐设施维护工作,游乐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采用定期检验的方式避免大型游乐设施由于维护不当所导致的安全隐患。大型游乐设施需要定期维护的部件包括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等。大型游乐设施需要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维护,如维护检修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直至安全隐患消除。另外,在大型游乐设施存在严重安全事故隐患、失去维修价值的情况下必须强行报废。

2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评价技术

2.1 有限元分析技术

在大型游乐设施中海盗船是十分常见的设备之一,在海盗船运行使用过程中安全杠是保护游客乘坐安全的主要元件之一,其强度指标是保证安全的关键。本次研究的海盗船安全杠组件材料为AISI304,不锈钢管焊接制作而成,钢管初始厚度在1.5mm左右。材料许用应力为500MPa。游客在乘坐海盗船过程中双手的推力主要作用在安全杠的横梁上,如图1所示。

乘客双手推力作用力假设为250kg,按照五人乘坐来进行计算,其总推力为1250kg。现使用COSMOSWorks下进行有限元分析。在对材料进行定义分析后将AISI304材料的力学属性输入有限元分析程序当中,1250kg的力通过有限元分析最大应力大于1200MPa,远大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值500MPa,因此需要对安全杠横梁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基于强化零件强度的目的,可以加大不锈钢管的厚度,将原来的1.5mm增加至3mm,同样适用AISI304不锈钢管。在其他条件与环境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重新对有限元格进行计算。在增加钢管厚度后,最大应力计算得出为432MPa,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500MPa,但与材料的许用应力相差较小。由于游乐园大型游乐设施需要更高的安全性,因此可以通过转变海盗船模型参数的方式来对结构参数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从而以实现安全目标。

2.2 虚拟样机技术

虚拟样机技术即为机械系统动态仿真技术,其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下的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其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行为、功能上对真实产品进行模拟。使用虚拟样机技术可以在精确建立设备运行动力学模型、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来进行动态模拟设备过程,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受力过程、控制逻辑等数据进行检测与记录,并且对大型游乐设施关键工件的强度进行研究,从而建立一种计算机技术下的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检查途径,进而对大型游乐设施实现实时安全评估、事故再现分析、设计验证模拟等功能。另外,在建立大型游乐设施检验数据的过程中可以对大型游乐设施进行跟踪控制管理,以便第一时间对大型游乐设施的状态与未来运行状态进行检测与预测。

2.3 在线检测技术

在线检测技术是一种针对大型游乐设施有效的监测技术,该技术拥有友善的人机互动界面,使得大型游乐设施管理人员可以更加便捷地对大型游乐设施进行监督管理。其中GIS技术下的在线检测技术是相对主流的技术之一,其能够实现以下功能:第一,基本信息的输入。通过GIS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将各大型游乐设施数据录入到数据库当中,以便能够随时对大型游乐设施的相关数据进行编辑;第二,对大型游乐设施运行历史进行实时查询。通过输入设备编号与时间可以对大型游乐设施当时的运行状态进行查询,为大型游乐设施的管理与检修维护提供充足的数据;第三,GIS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BP神经网络融合方式来设计安全评估系统。例如,在对过山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先针对过山车建立安全状态层次分析模型,然后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过山车安全运行的各类因素权重进行分析,最后使用BP神经网络模型来选择所占权重较大的安全影响因素来对过山车的运行状态进行安全评估。

2.4 无损检测与电磁检测技术

大型游乐设施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检测、磁粉检测等。超声检测:一般来说大型游乐设施使用超声检测的对象都是直径大于M36的重要轴与销轴。在大型游乐设施制造过程中需要100%使用超声进行检测,在大型游乐设施的后期维护工作中需要进行20%的抽查。所使用的检测标准为GB/T4162,缺陷等级评定需要高于A级。磁粉检测:大型游乐设施的表面与近表面裂缝是大型游乐设施需要着重检测的内容。大型游乐设施的钢结构与内部零件、焊缝等位置都严格禁止裂纹的出现。由于通常大型游乐设施的受力部件都是钢材质,因此使用磁粉检测成为了最为普遍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在使用磁粉技术时,要对大型游乐设施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避免表面存在污渍、铁锈等物质。通常来说均使用打磨处理技术,在完成打磨后要求工件表面的粗糙程度要低于或等于25μm。在对元件的灵敏度进行检测完成后就可以对工件开展磁化检测工作。通常磁化工作持续时间为0.5~2s,同时加以适当的磁悬液,磁粉浓度分布要均匀。在对受检区域检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重复的90。交叉磁化检测,从而减少漏查情况的出现。在利用磁粉检测技术对游乐园勇敢者转盘游乐设施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发现油缸销轴支座焊缝裂纹,并且检测到桁架焊缝裂纹并扩及母材。如图2所示:

铁磁性材料表面裂纹电磁检测技术。基于复平面分析的金属材料焊缝电磁检测技术可以在存在防腐层的基础上利用特殊点式探头来对焊缝表面进行全面而快速的扫描检测,并且可以对其中发现的裂纹深度进行测量。这一技术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对金属材料焊缝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在集肤效应的作用下,波形幅度与裂纹深度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因此可以通过人工对比试样的方式来获得更加精确的结果。该技术检测结果与裂纹的走向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为了避免出现漏检的情况,需要根据科学的操作方法来进行两次或以上的垂直检测扫查。图3为一台高空观览车大轴在进行检测过程中发现有2mm深度的表面裂纹信号。如图3所示:

3 结语

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大型游乐设施行业将会朝着更高、更快、更有乐趣的方向发展,而更多的高科技技术将被运用到大型游乐设施中,各种类型的组合式大型游乐设施将更加复杂。鉴于此,针对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评价技术就更加重要。各种类型的安全评价技术将会伴随着大型游乐设施的成熟而不断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持续发展,为大型游乐设施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沈勇,肖原.设计模式在游乐设施模糊神经安全评价系统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2] 林伟明,肖原,叶建平.大型游乐设施的多级综合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3).

[3] 庄春吉,王志荣,张煜.基于AHP-灰色模糊理论的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2).

篇(4)

近年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安全风险。在计算机网络运营过程中,能够影响其安全的因素众多,比如计算机软硬件损坏、病毒、黑客攻击、人为操作失误等。为了有效促进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应严格防范安全问题,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网络安全评价系统,采取相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不断优化与完善计算机网络体系,以便于其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1神经网络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述

1.1神经网络简介

神经网络又被称为链接模型,其是从生物神经网络得到启发而建立的。神经网络模拟了人脑的信息处理方式,然后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大脑行为结构及神经元的基本特征。世界上第一个神经网络模型是由生物学家及数学家共同提出的。神经网络复杂多变,神经元通过大量节点相互连接成网络,并且每一个神经元都能够处理信息,因此,神经网络能够同时处理海量信息。计算机学家在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出了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并将之应用到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以及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

1.2计算机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通过采用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措施来保障计算机网络体系正常运营及资料安全。广义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安全及逻辑安全两大部分,其中逻辑安全主要是指信息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及可用性等方面的内容;物理安全则包括系统中的硬件及软件等内容。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及可审查性。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相关从业人员一直努力解决的一大重要问题。

1.3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体系是评价工作的基础,其能够科学、全面、客观地分析与评定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指标及解决措施,因此,在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来设计评价指标。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可行性。在安全评价体系建立之初,首先应确保构建的可行性,必须从实际条件和需求出发,因地、因需、因人制宜,以此来确保评价体系的实用性。(2)准确性。安全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应当确保其能够体现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水平,并及时将各项安全信息反馈给检测人员,以便于技术人员及时进行安全维护。(3)完备性。建立安全评价体系,还应确保其能够全面反映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特征,以便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真实性。(4)简要性。安全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应具有代表性,以此来确保安全评价工作简单、明了。(5)独立性。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因此,在其安全评价过程中,应确保各项指标的独立性,尽量减少重复选择及指标之间的关联,以此来提升安全评价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与此同时,在指标检测过程中,应尽量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和独立性的指标进行检测,以便于将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状态和安全状况客观、真实地展现出来。在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机安全评价体系中,神经网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其较强的适应性为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因此通过神经网络技术,能够创建出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模型及仿真模型,以此来有效评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状况。

2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机安全评价技术体系的建立

BP神经网络模型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其主要采用最速下降法进行反向传播,同时调整相关数值,从而将误差降到最低。BP神经网络模型还可以运用误差逆传播算法,构建起反馈多层网络。由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算法简单,更易实现,且具有良好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因此,其也是计算机安全评价系统常用的模型之一。本文主要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对计算机安全评价系统展开分析。

2.1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安全评价模型的设计

该模型主要由输入层、隐含层及输出层三大部分组成。(1)输入层。BP神经网络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规定输入层神经元节点的数量,其应与安全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数量一致,因此,神经元节点的数量应由二级指标的数量确定。比如,安全平体系中设计了10个二级指标,那么输入层神经元节点的数量也应是10个。(2)隐含层。神经网络安全评价模型在设计中,应采用单向隐含层,但若隐含层节点数量过多,则会大大增加神经网络的学习时间,而若隐含层节点数量过少,又会降低神经网络的容错率,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隐含层的节点数量。(3)输出层。神经网络安全评价模型的输出层设计关系到网络安全评价结果,若在输出层评价设计时,将输出层节点设为2个,那么(1,1)的输出结果则表示十分安全,而(1,0)则表示基本安全,(0,1)则表示不太安全,(0,0)则表示非常不安全。

2.2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安全评价模型的学习

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机安全评价模型构建过程中,BP神经网络需要在模型中进行神经网络学习,这就表示其需要完成相应的训练工作,同时这也使得BP神经网络具备初始连接权利。由于经过了一系列的神经网络学习,所以后期使用中其误差值较小,这样才能确保安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并保证模型使用与使用者的期望值无限接近。

2.3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机安全评价模型的验证

验证安全评价模型,是为了确保其设计与学习工作的良好性,更是为了确保安全评价模型具备全面性、实用性及准确性。验证程序主要为:首先,科学选取样本数据,然后将样本数据输进模型中,经过模型的检验与分析,从而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进行评价,如果所输出的结果与对比值一致,则表明安全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投入使用;如果所输出的结果与对比值存在较大的误差,这时还应查明误差原因,如果是模型的问题,还应对模型进行检验与优化,严重的还应重新设计,务必要确保其实用性和准确性。

3结语

综上所述,神经网络在计算机安全评价模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构建基于神经网络的计算机安全评价模型时,应将神经网络的基本特征与计算机网络运行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并综合考虑实际状况和需求,然后以网络安全评价模型构建的五大原则为基础,从模型设计、神经网络学习及模型验证等几大步骤着手,尽力创建出全面、高效、准确且实用性强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模型,以便于为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忠武,陈丽清.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神经网络的应用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4(10).

[2]吕树红,陈康.模糊综合评判在网络安全评价中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2).

[3]陶跃,田迎华.多级可拓评价方法在网络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3(1).

[4]孙志娟,赵京,戴京涛.采用KPCA-BP神经网络的并联机构全局综合性能评价方法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4(11).

篇(5)

矿山企业的生产对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矿山的生产系统中包含着瓦斯、煤尘以及水火等诸多的能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这些能源在开采的过程中容易酿造巨大的灾害、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对矿山生产的安全评价,而模糊神经网络技术是对其进行安全评价的有效方法。

1矿山生产安全评价原因

矿山工程在施工的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安全因素,而且有些环节的施工的风险系数非常的高。对矿山进行安全评价就是根据整个生产系统的安全进行系统的调查论证,其作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对整个系统的危险因素以及不稳定因素进行调查,统计相关的数据和参数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根据这些数据和参数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消除或者遏制,从最大的程度上减小矿山的危险并提高矿山生产的安全系数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而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于矿山的安全评价技术也逐渐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矿山安全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也为矿山生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矿山安全评价的背景及现状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项科研成果的出现促使安全评价技术方面的发展也逐渐的完善,这对矿山的安全评价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1国外矿山安全评价背景及现状

国外科学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安全评价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国外安全评价系统主要应用在科研及航天等领域,对于矿山的安全评价也是从这些领域发展而来。因为矿山的生产系统之中包含的不稳定因素很多而且其中的风险系数也比较大,所以国外的安全评价系统把主要的精力都应用在概率风险的评价,没有考虑和顾及其他方面,进而在某些方面严重影响了安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中危险度主要是由矿山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的概率及安全事故对生产系统造成损害的严重性决定,这种评价方式显得过于片面,对很多造成安全隐患的原因并没有进行考虑进而影响到最终的评价结果;另外从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的概率及安全事故造成损失方面来说,对于这两方面的统计不够准确而且调查结果不够清楚,造成统计和评价的结果出现偏差,这这也是影响矿山安全评价的重要原因。国外矿山安全评价的系统中缺乏实用性,问题的研究过于模糊,提出的评价方法不实用。

2.2国内矿山安全评价的背景及现状

我国的在安全评价方面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安全评价是国家的相关部门提出对机械工厂的生产进行相关的评价同时颁布了安全评价的规范和要求。从那时开始对各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进行安全评价并且逐渐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文献进行要求。这对于我国的各项工程建设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在保证工程施工和安全生产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减少了由于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造成的损失。我国矿山安全评价与其他工程同步进行,但是由于诸多的内外因素的限制造成其安全评价系统并不像其他的安全评价系统那样健全。其在很多的方面还存在着缺陷,到目前为止矿山安全问题一直是安全管理之中的一个主要的内容。矿山安全评价的进展,无论研究规模,还是研究的深入程度方面,都与其他工程项目有着明显的差距。而这些差距也在不断影响着安全评价的结果。虽然我国在安全评价方面的建设已经逐渐完善,但是对于矿山之中历史及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安全评价的方法在其中依然受到很大的限制。

3模糊神经网络在矿山安全评价中的可行性

模糊神经网络技术是将人工神经系统和模糊系统的有机结合进而充分的展现出这种新型技术在矿山安全评价中优势。

3.1矿山灾害状态变量较多

矿山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造成的安全事故的概率也非常的高。矿山生产包含着大量的不稳定因素,因为其中具有瓦斯、煤尘等诸多有毒气体同时这些气体还非常易燃。如果生产的过程中不加强注意,极有可能造成爆炸等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这些危险因素都是在矿山的生产系统之中的状态变量,很难确定甚至根本就无法确定。矿山的安全评价过程中对于这些状态变量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能够精确,因为这种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进行探测,其能够最大程度的模拟人脑的思维和功能并且具有一定的自学意识和联想的功能,用于人工操作较少而且在工作过程中的精确度很高。在进行安全评价的过程中对矿山之中的状态变量进行更加准确的定位,从而有效的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保证矿山安全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矿山灾害状态变量关系复杂

安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项目之中的各个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之间确定关系,只有从中找出这些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才能够对项目的安全系数进行准确的评价,更好地加强安全管理。但是对于矿山的安全管理过程来说,这一项无疑变得非常复杂,这也是形成矿山安全评价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矿山灾害中的状态变量较多,这些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复杂,无法理清这些不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就无法找到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而这些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之间往往存在一种动态关系,而且这种微妙的联系无法清晰的找出来。很多状态变量之间就算利用微分方程都无法准确的求解。矿山的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复杂,利用传统的安全评价方法很难进行准确的评价。而模糊神经网络技术是模糊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体。其中模糊系统优势能够充分的显现出来,具有明显的推理优势,推理过程简单容易理解,同时充分利用专家知识进行合理化的分析,有效找出矿山安全评价之中的状态变量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3.3矿山灾害系统的子系统关系复杂

矿山的安全评价之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状态变量和安全隐患,还包含着很多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无法进行定量的描述。矿山的安全评价包含了太多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而且矿山之中的灾害也是各种各样。只有子系统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才能够明白矿山灾害系统之间的联系,这样也更加有利于对矿山的安全评价。传统的评价方法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缺乏优势,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进而影响安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安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对矿山灾害系统之中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这种方法能够让矿山安全评价的结果准确性提高从而有效的加强矿山的安全管理。

4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在矿山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矿山安全生产过程对于社会中的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作用,其中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应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很多的问题,但依然存在未能解决的问题。

4.1因素和结果之间的固定关系无法解决

矿山安全评价过程之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与造成的安全事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只有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有效的阻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排除安全隐患。但是矿山安全管理之中很多安全因素和安全事故之间的关系都是动态的并不能具体的描述它们之间的联系,传统的评价方法在确定这些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通常都是采用线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针对任何一种安全隐患都适用的,包含了很多不确定因素。这种描述关系的方法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因为在安全评价的过程中并不能对其中所有的因素和结果进行定量的描述,而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是描述之前确定它们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函数的关系进行描述。虽然这些线段是不连续的,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线性关系。这种方法对于因素和结果之间的固定映射关系也不能准确的描述,因此应用这种方法也不能有效的解决其中的问题。

4.2解决定权和变权的问题

安全评价来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对矿山的安全评价更是如此,其中的安全隐患和不确定因素很多,而且各个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复杂很多的问题都不能有效的解决,安全评价之中的权重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在评价的过程中各个因素的权重很有可能影响最终的评价结果。而在传统的安全评价方法中采用定权的方式进行评价,但在矿山安全的影响因素之中,很多关系都是动态变化。因为对这个方面的考虑不够周全造成传统的评价方式存在漏洞,而且对最终的评价结果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则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在评价的过程中对变权问题也有相关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矿山安全评价并加强矿山的安全管理。

4.3解决了随机性和模糊性的问题

矿山安全管理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非常微妙,给矿山的安全评价的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矿山安全评价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而这些安全隐患自身是非常模糊,其造成安全事故的概率是不确定而造成危害的影响也是不确定,同时这些不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又存在模糊性。很多的因素和结果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进而从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安全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模糊神经技术的理论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因为在矿山的安全评价中对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无法确定的描述但是却能够对其中一些问题有效的解决进而提高安全评价的可靠性。

5模糊神经网络技术未来的发展

这种技术在安全评价系统之中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在矿山的安全评价过程中能够解决很多传统评价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这种技术是模糊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结合而成新型科学技术并且能够显现出两种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其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解决矿山安全评价过程中很多的问题并弥补其中的缺陷。虽然现在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无法解决的缺陷和问题,但是在未来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些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不仅在矿山的安全评价之中发挥作用,这种技术的优势还可以在我国的安全评价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并且未来会在各个领域发挥优势。

6结束语

模糊神经网络系统在我国的安全评价系统之中发展仍然处于研究的阶段,其中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但是经过文章的描述可以看出这种技术对于矿山安全评价的适应性很强而且能够有效的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对于矿山生产的安全评价来说,这种技术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加强矿山生产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阎平凡.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宋瑞.神经元网络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8):116-117.

[3]周涛,王万惠,张明,等.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在压水堆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核学会.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3册)[C].中国核学会,2009:7.

[4]刘洪,曾庆恒,庞进,等.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地质录井油气水层识别技术[A].

篇(6)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0-0037-02

0引言

随着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的加大,对矿山资源的开采量也随之增加,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企业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之中。除了国有企业之外,为数众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也加入了矿产资源开发的队伍。但是时有发生的各种矿山开发事故,使安全生产的问题成为国家到民众都普遍关心和重视的问题。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监控力度的加大,安全评价机构作为第三方的技术支撑机构为在非煤矿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全评价机构在技术支撑和企业管理中表现的明显优势,使其在非煤矿山项目建设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1 安全评价机构在非煤矿山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安全评价机构全称为安全生产服务评价机构,是针对安全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企业依法设立的一种有偿的安全服务机构。其提供的安全服务主要包括:生产安全咨询、生产安全检验检测、生产安全认证以及安全评价等等。安全评价机构可服务于多种行业领域,对于政府对安全生产的监管起到协助的作用,同时帮助企业进行安全评估,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水平。

对于矿山领域而言,我国可提供安全评价服务的机构主要包括:安全评价机构、安全生产设计机构、安全生产监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等等。各个安全评价机构针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按照国家法律和行业法规、从业标准等法律制度的规定,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设计的主要方面提供服务,发挥其自身的职能作用。在企业项目的设计方面,为其设计提供可行性的研究服务,在项目设计方面进行把关,抓住源头,为企业的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实现安全有效;在项目的建设方面,严把建设质量关,打好建设施工的基础,保证项目在建设完成后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在项目竣工的检验方面,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把关,以保证项目能够达标并投入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进行方面,排除各项安全隐患,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行发展。安全评价机构为企业在安全生产的各方面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技术支撑,为企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 安全评价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国家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主要包括对项目建设和生产条件的审查、生产施工的监理和安全评价。除了对生产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性能的监管外,还包括对生产单位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但是政府监管部门的专业人员有限,其进行监督检验工作的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更新也不够及时全面,因此对于中小型生产企业来说,对其可提供的技术支撑能力有限,无法做到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和安全培训。在这个问题上,社会上的安全评价机构为政府的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利的补充。这些评价机构可提供专业的人员和设备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分解了政府安全监管的压力。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要,聘请安全评价机构在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工作。另外,为了保持对建设项目从设计、评价到检验认证再到投入生产运行能够客观公正的进行安全审查监管,也需要由一个独立于政府也独立于生产企业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而安全评价机构的存在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3 目前我国安全评价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我国安全评价机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安全生产评价机构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安全评价机构承揽业务的范围已经超出了自身的资质,或者承揽同个项目的多个安全控制环节。有的安全评价不能够严格的按章办事,违规操作,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技术违规进行安全评估报告。有的评价机构甚至在没有资质的情况下进行违规的安全检测工作等等。诸如此类问题,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严重影响了单位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我国现有的安全评价体系也存在着评价水平低、评价质量不高等诸多不足。

3.2 完善和发展我国安全评价机构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3.2.1 建立和完善安全评价机构服务体系

对于现有的安全评价服务体系,要着重在安全检测检验、安全等级鉴定和安全救援等服务方面加以引进和发展完善。注意对评价服务人员专业化的引进和培养,形成一个能够提供人员培训、安全评价、技术咨询、安全检测和安全技术装备等一系列服务的系统的全面的评价服务体系。

3.2.2 加强对安全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

在资格审查方面,要严格按照资质标准和申请程序执行,对安全评价机构申请的法人资格、注册资金、办公硬件条件以及其相关工作制度、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好市场准入的关口。以行业自管自律为基础,大力推行行业协会的构建,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性,对违规违法的评价机构进性责任追究和处罚,提高安全评价服务的整体水平。建立安全评价机构的考核评定体系,实行规范的考核制度。

3.2.3 国家加大对安全评价机构的支持和培养力度

可根据法律法规等规定,对安全评价机构制度相关的鼓励政策,同时协助企业实现与评价机构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相互协调配合,达到企业和安全评价机构实现良好的互动,为企业安全生产把好关,做好安全评价工作。对于基础条件较差的中小型企业,协助其与安全评价实现良好对接,以借助评价机构的第三方技术支撑提高企业安全水平。对于存在安全问题且不配合整改的企业,依法进行严肃查处,为安全评价机构提供市场保障的支持。

随着社会对安全生产重视度的加大,安全评价作为第三方的技术支撑为企业实现安全生产,保持企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家对安全评价机构大力度的监管和扶持下,安全评价机构在企业分服务范围、专业技术、人员设备等方面也将日益提高和完善,必将为我国的安全生产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篇(7)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225-02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耕地安全关乎粮食安全乃至社会安定。近年来,由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威胁到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合理利用土地,保持耕地安全以获取生态、社会和经济的最佳的效益[1],从而不断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保证耕地的安全。

土地评价主要是针对一定用途的土地,对其质量的高低进行鉴定的过程[2]。在耕地质量评价实际工作中,由于很难用一个指标来说明复杂的问题,我们常常建立指标体系来综合评价。特尔菲法是主观预测模型中应用最广泛的,其重点在于对大量非技术性的难以定量分析的要素估算概率。通过问卷形式对相关的专家组进行征询,多次的重复,使先前分散的评估概率结果逐渐趋于集中。层次分析法(AHP)是确定多因子评价权重的另一实用方法。运用该方法可以计算出既定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而确定权重,并可给出误差分析,是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较好的结合。综合指数法是指在确定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加权平均,计算出经济效益综合值,用以综合评价效益的一种方法。即将一组相同或不同指数值通过统计学处理,使不同计量单位、性质的指标值标准化,最后转化成一个综合指数,以准确地评价工作的综合水平。综合指数值越大,质量越好。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罗田县地处东经115°06′~115°46′,北纬30°35′~31°16′之间,属中纬度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形成自北向南的山脉走向,东北部崇山峻岭,群山环抱,多是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海拔1729m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位于东北部边界,海拔1404m的薄刀峰林场亦在北山区;中部地势渐趋开阔,是海拔200~500m之间的低山丘陵区;南部为200m以下的波状起伏的浅丘陵区,其间有着面积不等的山间坪地和因河流冲积而成的平畈地,构成了罗田县地貌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的地理特点。

根据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11年末罗田县耕地占农用地的总面积的19.60%;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06%。2011年罗田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72.9亿元,财政收入6.3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82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7倍、2.9倍和3.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年均增长17.2%和11.8%。全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比重由2006年末的29∶31―40调整为23∶44∶33。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3.92万亩,新增耕地1.43万亩。

该文的数据来源于《罗田县统计年鉴2009》、《罗田县统计年鉴2012》、2009年《罗田县土地变更调查数据》、2009年《罗田县第二次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10年《罗田县测土配方调查数据》。

2 耕地安全评价评价模型的建立

2.1 指标体系建立及权重确定

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复合系统,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开展了关于土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3]。为了追求区域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统一前提下的最优化发展,借鉴国内外有关土地利用评价、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指标体系[4],本研究从耕地质量因素、耕地数量因素、耕地生态因素三方面选取了土壤质地、有机质、土壤养分等13个对耕地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并结合罗田县自身的特点,利用特尔菲法完成指标的筛选,建立罗田县耕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具体指标及其权重见表1。

2.2 评价结果分析

2.2.1 标准化处理

在耕地安全评价中,各参评指标的量纲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量纲,由于取值范围相差很大,其实际数量也差异很大,因此不具有直接可比性,在做综合评价时不可能直接放在一起。为了消除因量纲不同而造成的影响,首先对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极值法。公式如下所示。

正指标:

逆指标:

3.2.2 评价结果处理

由于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鉴于综合指数法[5]的优点,建立如下评价模型。经计算各乡镇的耕地安全综合指数,结果见表3。然后借助SPSS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将罗田县的耕地划分为安全、临界安全和不安全3类。

Y=

式中:Y―综合评价值;Wi―准则层权重;n―指标层数的指标个数;Xk―指标层标准化值;Rk―指标层权重。

由上述结果分析可知,罗田县各乡镇的耕地综合指数总体差别不大。这与该地区所处地理位置和其自身的自然条件是密不可分的。结合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凤山镇、大河岸镇、三里畈镇、白庙河乡、河铺镇、九资河镇处于安全或者临界安全状态。正因为上述地区耕地质量相对较高,地势相对较为平坦,人口聚居,密度较大,经济活动较多。而白莲河乡、骆驼坳镇等地因其山地较多,耕地较少,土壤质量相对较差,生态脆弱,处于不安全状态。

3 结语

耕地作为土地中最适合作物生长的精华,是人类生产活动重要的物质基础[6]。不同区域的耕地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因此要采取相应对策以确保耕地安全。丘陵山地区保持耕地安全的措施重点是要相对的提高耕地的自然质量,保持生态安全,保持耕地质量。对于山间盆地区相对平坦区要创造条件,在生态允许的范围内加以人工干预,兴修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合理有效的利用。

应对罗田土地利用过程中的问题,以尽量避免因人们不合理利用而导致对耕地的损害,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保护生态敏感区,因地制宜加布局产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不当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和降低耕地质量恶化风险,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耕地,实现罗田县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陈朝,吕昌河.基于综合指数的湖北省耕地质量变化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12):2018-2029.

[2] 赵建军,张洪岩,王野乔,等.基于AHP和GIS的省级耕地质量评价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土壤通报,2012(1):70-75.

[3] 陈美球,黄靓,蔡海生,等.鄱阳湖区土地健康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4(2):170-175.

篇(8)

中图分类号:TP393.08

近几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社会也逐渐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网络系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在其被广泛应用的同时,网络安全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一些危险网络安全的计算机病毒也开始在网上横行。为了能够从根本上避免这些病毒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影响,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随机模型方法与评价技术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1 网络安全的研究工作概述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社会领域应用的日趋广泛,网络安全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传统网络防护体系中呈现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对网络安全进行研究已经成为了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我国近几年网络安全研究工作的情况来看,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研究人员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构建绝对安全的网络系统上,普遍认为网络系统出现不安全的现象都是由于系统中存在漏洞而导致的,防止网络系统被恶意侵犯的主要方法就是对系统细节和复杂协议进行不断改进。在第二个阶段,研究人员逐渐意识到,在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有一部分恶意入侵是难以阻止的,因此,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研究如何及时检测入侵发生的问题上,然而,随着网络入侵行为的不断加剧,保证网络安全性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仅不能够有效避免,而且还很难对其进行检测和察觉。在第三个阶段,研究人员在确定网络入侵行为不可避免之后,便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如何使网络在受到攻击之后仍能恢复继续实现预定功能,与此同时,如何基于可信性构建支持安全服务的网络也是国内外目前网络安全的研究的主要热点。

2 利用随机模型方法来研究网络的安全性

虽然利用随机模型方法来对网络的安全性进行研究还存在新的挑战和问题,但是随着随机模型分析方法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未来的时间里,这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一般来说,利用随机模型方法对网络的安全性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定义安全性评价指标

由于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如果研究人员想要充分实现对各个部分的科学评价,那么就必须对各个部分设置相应的安全性指标,并以此为根据建立一个可量化和可操作的安全性评价指标,这不仅是网络系统安全性评价的前提和基础,而且还是确保安全性评价科学、准确的重要依据。

2.2 构建网络安全性的系统分析方法

由于网络系统本身具有独立性和特定性,因此,在构建网络安全性系统的时候也需要确保其系统性和针对性。就目前研究人员对网络安全性系统的使用情况来看,虽然能够成功对某些网络安全的重要特征进行分析,但是仍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分析方法。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时间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安全评价框架已经成为了研究人员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2.3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并建立攻击模型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攻击技术和工具也越来越先进,给网络系统的安全带来的很大的威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网络攻击技术不仅具有随机性和多样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程度的隐蔽性和传播性,这种现象给攻击模型的建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比如说人们很难掌握攻击者发起攻击行为的根本意图,从而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防范。同时,网络结构自身的复杂性也使得网络安全性分析异常困难,因此,研究人员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并建立攻击模型。

2.4 探索网络安全的随机模型分析和求解方法

构成网络安全的模型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组合模型方法、模型检测、基于状态的随机模型方法以及基于模型的高级随机模型方法等,每一种方法都尤其固定的分析和求解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网络安全,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却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部分随机模型求解有一定的困难,甚至还会出现状态空间爆炸的现象。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探索网络安全的随机模型分析和求解方法也是不容忽视的。

3 网络安全性评价模型

3.1 网络安全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在对网络安全性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的时候,研究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评价的目标和方法来对网络系统安全问题进行定义与分类。大多数人都认为,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指的是网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攻击者对其实施的破坏行为,但是,这并不是网络安全问题的所有层面。所谓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指的是系统自身存在脆弱性,也就是说系统漏洞,当这些系统漏洞被触发之后,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就会降低,从而引起的系统安全失效事件。而关于网络安全问题的分类则主要可以分为安全漏洞和安全破坏两种,其中,安全漏洞相对来说是较容易评价的,但是,对有意图的攻击和破坏的安全性模型则是比较难进行合理分析的。

3.2 网络安全性的评价模型分类

从研究人员目前对网络安全性评价模型的研究结果来看,其分类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即不同安全评价指标的模型、攻击者行为模型、物理模型和行为模型。其中,不同安全评价指标的模型主要是指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将实际网络系统进行抽象,从而建立相应的可分析模型;攻击者行为模型主要是根据网络系统的不同机制建立起来的随机模型,这些模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对行为细节进行有效分析;物理模型是根据评价的根本目的,对系统进行抽象的不同层次建立的评价模型;而行为模型则是在明确攻击行为细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评价模型。无论是哪一种模型,对于网络安全性的评价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3.3 一种可行的网络安全性评价的模型框架

根据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定义和分类以及网络安全性的评价模型分类的介绍,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种可行的网络安全性评价的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可行的网络安全性评价的模型框架

如图所示,该模型框架主要可以分为系统行为模型、攻击者模型以及系统脆弱性模型几个子模型,此外,根据网络安全的实际情况,在该模型框架中,还可以进一步建立容侵机制子模型和系统负载子模型,从而更好的促进该网络安全性评价的模型框架的可行性,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网络安全的随机模型方法研究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计算机病毒等因素给网络安全所造成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在充分了解计算机网络运行环境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随机模型方法与评价技术,从而实现从根本上对网络进行保护,使其作用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林闯,,李泉林.网络安全的随机模型方法与评价技术[J].计算机学报,2005(12).

[2]李振国.浅议计算机网络安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08).

篇(9)

一、安全评价方法的发展

安全评价起源于30年代美国的保险业,称为“风险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过程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发展,生产中的火灾、爆炸、毒气扩散等重大恶性事故不断发生,事故预防、安全管理受到广泛的重视。1964年美国道化学公司率先提出了火灾、爆炸危险度评价方法,有效地防止了生产中的火灾、爆炸、毒气扩散等重大恶性事故。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在世界上推出后,鉴于它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许多国家和企业竞相研究评价各种危险程度的方法,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评价方法,以追求对安全工作的超前管理。特别是在1984年印度帕尔市农药厂毒物泄漏及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等重大恶性事故发生后,安全评价技术引起了各国环境、卫生、安全部门的高度重视。安全评价方法大致有:英国ICI化学公司提出蒙德(MOND)法、英国原子能公司的概率风险评价方法、人的可靠性分析(HRA)、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S)、初步危险分析(PHA)等。上世纪八十年代,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受到许多大型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安全检查表和安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机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有关企业开始应用简单的安全分析评价方法,如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等。同时计算机的数据库、安全控制论也得到应用。

二、安全评价的分类

安全评价分类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判断依据来进行分类。根据项目建设阶段分类,可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等;根据评价量化程度分类,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监测、考察、查找该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提出合理的可行的安全技术调整方案和安全管理对策。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现状进行的全面评价。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个活动处所,以及某一个特定的行业、产业、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某一项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的一种安全评价。定性评价主要是根据经验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性的判断。定性评价不对危险性进行量化处理,只做定性比较。定性评价使用系统工程方法将系统进行分解,依靠评价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有关的法规、标准、规范、经验和判断能力进行评价。属于这类评价的有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 List),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 Analysis),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危险可操作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等方法。特点是简单,容易操作,便于掌握,评价过程及结果直观,可以明确描述设备,设施或系统的当前状况,目前在国内外企业管理工作中被广泛使用。缺点是评价结果无法量化,缺乏深度,不同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没有可比性,含有较多评价人员的人为经验因素。定量评价是用设备、设施或系统的事故率和事故严重度进行评价的方法。定量评价是在危险性量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安全评价,主要是依据历史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方法构造数学模型进行评价。按对危险性量化方式的不同,定量评价方法又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和指数评价方法。

三、油气长输管道、输油设备安全评价发展趋势及必要性

目前,国内油气长输管道的安全预评价经过近10年的实践,评价程序和评价内容相对稳定,评价报告已为工程设计的安全本质化提供了依据。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的验收安全评价正在陆续开展起来,完成了诸如兰成渝输油管道工程、西气东输输气管道的安全验收评价。管道系统的现状安全评价涉及到管道完整性的检测及评价等多方面工作,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现有的油气长输管道安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有必要在过去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开展油气长输管道安全可靠性分析理论系统研究,探讨油气长输管道安全可靠性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分析。针对目前油气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管理的发展要求,借助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数学理论,考虑载荷、材料和环境的一些随机性因素,采用系统工程思想以及智能处理手段,将风险分析、结构可靠性分析、安全评价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对长输管道输油设备进行安全可靠性评价,可有效加速安全可靠性理论在管道输油实际中的应用进程,切实保障输油设备安、稳、长、满、优运行,确保输油安全生产。

四、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输油设备安全评价机制

随着输油设备向大规模化、复杂化和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过去单一的评价方法已不能满足输油设备的评价需求,国外开始采取数值模拟、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和概率危险评价等方法来对输油设备进行评价,并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数值模拟、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方法的应用,可以避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和专家评价的主观性以及数据来源的单一性而导致的模型和对象间不客观的简化。概率危险评价代表了定量安全评价的又一发展方向,是一种系统的安全评价技术。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实现概率危险评价定量安全分析的一种评价方法,体现了系统安全状态的模糊性的宏观现实,使得安全评价中的数据易于取得。所以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概率危险评价随着概率理论和计算机的发展将会成为定量安全评价的重要方法。

4.1 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概率风险评价方法是根据零部件或子系统的事故概率求取整个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这种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方法的讨论,数据的取舍,不确定性的因 素研究以及灾害模型的研究方面均有效果,对大型企业的安全评价影响较大。但这种方法要求数据准确充分,分析过程完善,判断假设合理。对于化工煤矿等系统复杂的行业,人员失误概率的估计十分困难,随着模糊数学的发展,概率风险评价方法的缺陷得到了一定的弥补。

4.2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是一种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某种目的对某一事物做出综合决策的方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如下:

第1步,将因素集U={x1,x2,…,xn}按某种属性分成s个子因素集U1,U2,…,Us,其中,Ui={xi1,xi2,xin},i=1,2,…,s,且满足:n1+n2+…+ns=n;U1∪U2∪…∪Us=U;对任意的i≠j,Ui∩Uj=Φ。

第2步,对每一个因素集Ui,分别做出综合评价。设V={v1,v2,…,vm}为评语集,Ui中各因素相对于V的权重为Ai:Ai={ai1,ai2,…,ain}。若Ri为单因素评价矩阵,则一级评价向量Bi为Bi=Ai Ri=(b1i,b2i,…,bin),i=1,2,…,s (1)

第3步,将Ui看作一个因素,记R={U1,U2,…,Us}。这样,R的单因素评价矩阵为

Ui反映了U的某种属性,可按其重要性给出权重A:A={a1,a2,…,as}。

于是,可得二级评价向量B为

B=A R=(b1,b2,…,bm)(3)

第4步,对该模型所得的二级评价向量再进行量化,以便于比较和排序。对各等级都按照评分等级给分V。设V为转化矩阵,则C=B VT为模糊综合评价值。

由所得的评分对照评语等级V,可知受评输油设备所属的可靠性等级。

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根据隐患的层次关系及其危险度值,能清晰反映出多隐患的危险状态。但该方法最为关键的是合理确定各层的隐患集数向量及最末层的隐患危险度值、合理的诱导算子、评价级别集及隐患的集化方式。只要能解决上述问题,就可得到客观的安全评价结果。

4.3人―机―环系统分析法

人是安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研究人的因素,就必然涉及到所操作的设备和环境,这就是人―机―环系统分析法,其中人是核心,人、机、环三者并重。人―机―环系统分析法的实质,如下图所示。在讨论事故概念时可知,事故的发生具有现象的偶然性,本质上的必然性,即直接隐患和间接隐患都能得到较好的解释。事故的发生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直接引起的,这是现象,直接进行观察;而引起现象必然有其本质原因,即事故发生的必然性,深层的分析就是管理失误(隐患)间接原因。该方法能找出引起事故所有隐患状态及直接隐患与间接隐患间的关系,但不能说明事故直接隐患间的逻辑联系。

4.4 输油设备安全评价机制建立方案

4.4.1前期准备

明确被评价对象,备齐有关安全评价所需的设备、工具,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等资料。

4.4.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根据输油设备的具体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存在的部位、方式,以及发生作用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

4.4.3划分评价单元

评价单元划分应科学、合理、便于实施评价、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

4.4.4定性、定量评价

根据输油设备的特性,先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安全状况、操作因素等进行初步的定性评价,对其中存在的危险性大致辨识清楚,并由此知道其薄弱环节所在。再利用模糊综合分析评价法对包括输油设备、人员、环境在内的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受评设备所属的可靠性等级。

4.4.5建立安全评价机制

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制定安全评价机制。

篇(10)

【关键词】安全技术网络工程应用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社会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逐渐凸显,近年来,信息泄露、软件病毒等问题层出不穷,影响了网络工程的应用和发展。对此,网络安全技术应运而生,它可以有效保护网络信息安全,进而有效保障网络工程的整体安全。文章就这些安全技术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分析,以期能够促进网络工程的健康安全。

1安全技术的基本内涵

网络安全技术的内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安全保护,为了防止相关设备受到影响和破坏,应该制定相应的设备保护管理制度,确保硬件设备在应用过程中的正常规范使用。同时,对于使用者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管理,确保网络用户访问的合理性,对一些重要的设备采取密码保护措施,确保网络访问的严谨性;另一方面,从软件方面的角度来说,即是对网络病毒以及信息泄露等进行处理和保护,使得计算机网络不受病毒的影响和入侵。因此,要为计算机设置有效的病毒防护软件以及相关技术,如防火墙等。同时,在使用网络信息时,要对其来源和风险进行严格控制和检查,对一些重要信息进行备份,要保证在病毒入侵时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近年来,针对网络安全问题,相关工作者研究出一些有效的技术手段,如:防火墙技术,密保管理技术以及一些智能应用技术,这些都有效对网络安全进行防护,避免了病毒入侵以及信息泄露等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进而有效促进网络工程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2安全技术在网络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用户方面的需求

一般来说,网络工程的终端用户数量比较多,他们在使用网络时对安全技术方面的需求比较高。例如:文件的应用、相关软件的使用、与网络相连的办公设施的使用、访问者帐号的使用及其管理、用户在网络使用时资格方面的管理以及一些其他相关方面的应用和管理。用户在这些方面进行操作时,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同時,由于网络终端的用户数量比较多,因此,在技术以及资金方面的投入会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

2.2网络系统安全维护方面的需求

网络系统的安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网络硬件系统,其二是网络操作系统,两者的安全都要得到保障。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windows系统操作方便,应用平台合理,安全性比较高,但在其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依旧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要及时的对保障系统安全的软件进行更新和完善,提高操作系统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在系统出现问题时进行及时处理与解决。在硬件设施上,由于选择的多样性,网络硬件在应用时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多样的硬件系统应用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偶保障硬件设施的安全性。

2.3将网络进行隔离

网络的隔离,实质上指的是为了应对网络安全问题而使用的防火墙技术,该技术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阻止一些未经过允许或者被禁止的信息侵入到网络工程内部。同时,可以根据网络系统的具体情况来采取相对应的防火墙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使其与系统相适应。

在防火墙技术的应用中,不仅可以将网络工程内部的资源与信息提供给相应的用户,而且能够禁止外部用户访问权限,只对内部用户开放。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从而保证网络工程的顺利开展。鉴于此,文中对防火墙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

(1)防火墙技术除了可以保护内部网络工程,还可以利用服务器对其进行保护,这样就是的外部用户也可以对内部工程网络进行应用与访问。

(2)利用交换机系统将一些数据信息传入到服务器中,利用技术手段把一些禁止和未经允许的信息过滤掉,满足内部用户需求。此种防火墙技术是随着网络工程对于安全技术需求而随时发生变动,了可以有效保护网络工程系统安全。

2.4对安全漏洞进行检测

网络安全漏洞检测技术是目前来说,安全性比较高,技术手段比较先进的技术,它是通过对网络安全系统进行分析和扫描来保护网络工程的安全。该技术的监测范围比较广,涉及的要素比较全面,其中包括操作系统,电子路由器,防火墙,以及整个的网络工程系统。将这些进行扫描之后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参数,为工作人员提供数据上的支持,有效地帮助工作人员对网络安全的漏洞进行完善和修改。而且,该技术也可以为政工网络工程做出一个安全评估,通过对每个环节的扫描为评估过程提供数据支撑,在扫描过程中可以对安全漏洞进行发现与锁定,对其进行部分的完善和改进,这样有利于再次出现问题时更容易的处理。该技术手手段可以对数据库进行评估改进,有利于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风险。

3结语

网络工程安全方面要充分考虑到网络数据泄露以及病毒的问题,在防火墙技术方面深入研究。网络安全技术的目标是为了保护用户的网络使用安全,在信息访问方面,操作及硬件系统的保护方面,防止病毒侵入以及过滤未经允许及禁止信息方面都可以进行有效防护。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安全技术是整个网络工程中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网络工程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要在安全技术的应用中,充分的发挥其优势的部分,对整个网络工程进行扫描和评估,努力的改进和完善安全技术方面的不足,使其能够更好的为网络工程服务。只有依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有效的安全技术,才能促进安全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工程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钱书陈.安全技术在网络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5(12):191-192.

[2]陶跃,田迎华.多级可拓评价方法在网络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3(01):95-100.

上一篇: 党建总结诗词 下一篇: 生产车间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