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理论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0 14:45: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技术创新理论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技术创新理论

篇(1)

风险理论把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如火灾、地震等。其后果只有两种可能,即有损失或无损失。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其后果有三种可能:盈利、损失、不盈不亏,如股票投资、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投机风险因有利可图而具有程度不同的吸引力,使人们为求得利益而甘冒风险。

1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创新主体希望通过成功的技术创新获取期望的利益。但是技术创新系统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创新活动最终有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创新成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二是创新失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甚至无法回收前期投入的资金;三是技术创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仅使投入与收益基本持平。所以在风险类型上,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种动态风险,有其复杂性。即由技术创新系统的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变动,如经济、社会、技术、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变动,研究开发、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均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而所谓的静态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力的非常变动或人类行为的错误导致损失发生的风险,如地震、火灾等。

3技术创新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技术经济活动。通过对技术创新系统的组织管理,尤其是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理,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和发展,使受控的技术创新活动向预期目标发展。

4技术创新风险导致的失败结果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例如,电视机、电子表在美国公司经历失败之后,却在日本企业手中经过完善和市场开拓,最终获得了成功。事实上,影响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有一些是可以控制的。在改变某些可控因素之后,能够改变原来失败的结果。

5技术创新风险是可管理风险。虽然技术创新风险不可能完全灭除,但总的来说,技术创新管理比较完善的创新主体,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某些风险因素,其技术创新成功的可能性相对就会高一些。因此,要取得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在完善技术创新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杜拉克说过:许许多多成功的创新者和企业家,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有‘冒险癖’。……,他们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确定有什么风险并把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系统地分析创新机会的来源,然后准确地找出机会在哪里并加以利用,他们不是专注风险,而是专注机会。”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个理性过程中的风险

3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步递减

美国布兹?阿伦和哈米尔顿咨询公司根据51家公司的经验,归纳出新产品设想衰退曲线〔5〕。从新产品的设想到产业化成功,平均每40项新产品设想约有14项能通过筛选进入经营效益分析;符合有利可图的条件,得以进入实体开发设计的只有12项;经试制试验成功的只有2项;最后能通过试销和上市而进入市场的只有1项。事实上,在衰减过程中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被逐步排除,或者说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过程的进展而逐步减少。衰减比率会因产品不同、技术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别。而越保守的公司,其衰减率越高。但衰减曲线的形状具有典型性。

这一衰减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学习过程,获取经验的过程。在创新设想阶段,重点是要明确技术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在调研评估阶段,重点研究顾客是否存在这种需求,企业有无能力利用这一环境机会;在取得进展后,要尽量明确在可靠程度方面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但即使到研究开发的后期,甚至产品投放市场后,不确定因素还会存在,还是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新的风险。

一些资料表明,有些创新活动,对创新项目估计不足,有时甚至不存在技术可行性或市场接受能力;对研究开发费用、设备调整费用和批量生产费

用估计不足,特别是常常低估后者,致使投资超过预算,甚至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而承受过大的风险。因此,在考虑创新项目的评价时,不仅要进行事前研究,而且还要进行事中研究,对各个阶段都要进行评价,即由一次性评估转变为多阶段的评估,有一次性决策转变为多阶段决策。

4技术创新的风险随创新过程的推进而具有积累性

国外的研究表明,应用研究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低于25%,开发研究阶段成功的可能性为25—50%,产业化或商品化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为50—70%,三个阶段的投资大体为1∶10∶100。上海对7个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查,其投资的比例为1∶103∶1055。1980年美国全国工业会议的调查结果,新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费用和时间的占用比例如表1所示〔5〕。显然产品样品开发和商品化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两个阶段。表2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和费用分布概念开发样品开发试销商品化合计时间(%)14402323100费用(%)10301644100(注:根据〔5〕整理。)

为准确描述风险的大小,我们设I为创新项目的投资费用,P为该创新项目失败的概率,V为风险变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V=I×P(1)技术创新项目从概念开发到市场实现要经历的阶段设为n个,则各阶段的风险Vi与该阶段的累积投资额I0i和失败概率Pi之间的关系为:Vi=I0i×Pii=1,2,…,n.(2)其中I0i=∑Ii,Ii为各阶段的投资额。显然,由于投资具有积累性,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尽管概念开发、方案分析阶段的淘汰率最高,但是由于该阶段投资费用和投资累积量较低,由(2)表示的风险Vi还是比较小的;而在样品开发和商品化阶段的投资比较高,累积投资量逐步扩大,其失败率虽然不像概念开发、方案分析阶段那么高,但由(2)式计算的风险V是很大的。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在创新过程的初始阶段淘汰率不高,不尽早放弃那些没有成功希望的设想方案,就会使一些不可能取得技术成功或市场成功的开发项目进入创新的后期阶段,将使风险沉淀和积累下来,最终导致风险的增加或进一步扩大,甚至导致企业的经营危机。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①进行多阶段评价;②谋划多种可行备选方案;③将风险的控制点尽可能设置在创新过程的初期阶段,尽早释放可能存在的风险;④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费用。

5充分利用信息是防范或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的有效途径

新技术开发是探索性很强的工作,潜在着许多失败的风险。在制定风险决策时,情报的数量和质量致关重要。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准确,才能作出正确的、有把握的决策,企业承担的风险也就相对减少;反之,承担的风险就会增大。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情报信息的搜集,不仅在技术开发阶段,在样品研制、商品化和进入市场等阶段,获取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相应的对策是:

1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

2加强市场研究。必须进行细致的市场研究,对用户需求有更好的理解,使R&D瞄准和满足这些需求。这在产品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些企业不作细致的市场调研,仅作肤浅的分析,就盲目上马,往往一事无成。

3重视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有些企业希望高新技术成果能够立刻实现规模生产、创收见效,未待技术完善,未进行小试和中试,就筹措巨资,投资上马。正是由于这种边完善技术、边建立生产线的侥幸心理,导致创新周期过长,成本过高,甚至项目失败的结局。因此识别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防范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4加强信息沟通。创新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沟通,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与同行的技术协作,与用户建立密切的联系,建立信息反馈渠道,改进新产品。

5加强市场营销。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是许多新产品失败的直接原因。对于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注重营销沟通,完善服务,听取用户的建议,完善新产品,是一些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华胜,官建成,高柏杨?北京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障碍因素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

2胡树华,张浩,袁明鹏?91家企业新产品成败的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2)

3吴涛?技术创新风险的分类研究及矩阵分析方法?科研管理?19993

篇(2)

摘 要:随着全世界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愈发觉得实发展绿色经济、施绿色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以“绿色理念”指导创新的全面创新,是以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出发点来研究技术创新的。绿色技术创新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继承与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强调技术创新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这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

关键词:生态化;技术;创新

一、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

生态化技术创新一方面由于人们不能解决传统技术创新带来的负面效应,当然这也是研究技术创新视角的局限性所带来的;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科技、社会、自然和人等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所以单纯依靠一种手段或方式来解决传统技术创新的问题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使用综合的办法。技术创新的过程,既是运用自然技术的过程,也是组织和调控社会技术的过程,更加是发挥人的智力的过程,总体来讲,生态化技术创新是是融合这三者同意的的综合的运用过程。

这里所说的“生态化”不但借鉴了生态学范畴的生态含义,并超越这个含义本身是指事物之间的平衡协调、相互促进、相依共存、和谐同处、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它包括四个相互影响、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子系统,即社会生态化、自然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人的生态化。其中自然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协调资源利用、节约、保护与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和谐相处,来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经济生态化是指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系统中各要素和谐、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①

二、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辨析

“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专有名词还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它与“技术的创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技术创新”是一种过程,指的是一个或多个技术组合如何应用到价值实现中。“技术的创新”是一种知识形态,它仅仅是指技术本身的发展和进步。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求“新”,“新”即是因为某种新技术的使用或一些技术的新组合运用于社会生产而首次实现新价值,而技术创新的实现和价值的获得归根到底离不开“技术”这一中介和桥梁。因此,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就必须对技术有一个全面的理解。②

人们常常把技术理解为一种技能,这种技能是用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技巧。例如:1979年版的《辞海》把技术定义为“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实际上这是对技术的一种狭义的理解,技术并不只是应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它也存在于人的自我调节过程和人与人的关系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技艺(技术)一部分是完成自然所不能完成的东西,有一部分是模仿自然”。“交易技术在于获得金钱,医疗技术在于使人健康,军事技术在于取得胜利”,“管理技术、运用夫权的技术、运用父权的技术”。从这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的“技艺”至少有三层含义:首先是应用在生产的领域的能力与技巧,自然力的本身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如酿酒、冶铁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技术;二是指辩论术、艺术修辞、文学等的方法与技巧,如逻辑思维等,即思维技术;三是社会领域技术,如军事技术、管理技术,即社会技术。陈文化等认为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对应,技术也相应有自然技术、人文技术和社会技术,“自然技术是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或‘活动方式’,即如何做事的方式方法体系;人文技术是自我调节,如何做人的方式方法体系;社会技术是协调和善待人际关系,如何处世的方式方法体系”③

马克思曾说过:“技术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外化,一方面体现着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一种客观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着技术形态中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他在《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指出:由于技术的进步,“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④这说明表现在“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关系和“人对自然”中的技术也一定会表现在“社会关系”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生产过程中。由此可知,马克思也认为在自然技术应用过程中,必然产生社会技术和思维技术(属于人文技术门类)。

可见,技术广泛存在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及人与人的关系的过程中,而技术也正是有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控制与人的自我调节的手段与方法体系,它是由社会技术、自然技术、和人文技术(包含思维技术)等组成的大系统。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技术创新就应改是由通过与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相对应的自然、社会和人文技术等综合运用于社会生产而获得综合价值的活动和过程。

我们要减少甚至是消除传统技术创新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通过调整技术创新的价值和目标,将人文技术创新、自然技术创新和社会技术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树立科学、全面的技术创新观,才能适应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社会的变化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注解及参考文献:

① 胡元清.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的复杂性研究[学位论文].2007.湖南大学

篇(3)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创新总是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一次重大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所提供的推动力日益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

一、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

技术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的首次由熊彼特 (Joseph A Schumpeter)的《经济发展理论》系统的提出, “创新”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the setting up of a new product in function),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结合,并将其引入生产体系。创新一般包含5个方面的内容:(1)制造新的产品:制造出尚未为消费者所知晓的新产品;(2)采用新的生产方法:采用在该产业部门实际上尚未知晓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国家和那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尚未进入过的市场;(4)获得新的供应商: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创造或者打破原有垄断的新组织形式。

创新并不仅仅是某项单纯的技术或工艺发明,而是一种不停运转的机制,只有引入生产实际中的发现与发明,并对原有生产体系产生震荡效应,才是创新。

二、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后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被他的追随者发展成为当代西方众多经济学理论的两个分支:一是新古典经济学家为将技术进步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成果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二是侧重研究技术创新的扩散和技术创新的“轨道”和“范式”等理论问题。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至今已有将近100年的时间,这期间有众多学者对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理论。但是由于这些研究的出发点和前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再加上技术创新是一个设计面广、影响很大十分复杂的过程,所以至今各专家学者以及研究机构对“技术创新”概念的定义莫衷一是。

表1 技术创新定义

资料来源:范柏乃:《区域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

1.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97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罗(RobertSolow)于1956年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该经济使用两类投入(资本和劳动)生产一种均质产品,首先假定技术保持不便,集中考察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资本累计模型)。假定只有一种资本品而且总资本存量是K,工人的数量是L,总产出为Q:

产出方程为:Q=F(K/L)

式中的(K/L)表示人均资本量。

人均资本量随着时间而增长的进程称为资本深化,而在这样一个没有技术创新的古典增长模型下,经济会进入一种稳定状态:资本深化终止,实际工资不再增长,资本收益率也保持稳定,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停止。然而20世纪中期,实际工资并未停滞,单位资本收益率反而上升。此外,这种理论既不能解释为什么经过一定时间生产力有巨大的提高,也不能解释不同国家间的单位资本收益率的巨大差距。

技术创新就是这种模型所遗漏的要素,它主要涉及了生产工艺的改进、新产品改良以及新服务的引进。我们可以将技术创新表示为下图中生产函数的上移。图中APF1950和APF1955分别代表1950年和1955年的总生产函数;正是由于技术创新,总生产函数曲线从APF1950上移到APF1955。资本深化和技术创新作用的综合则用箭头表示,它使得人均产出从(Q/L)1950增长到(Q/L)1955。技术创新提高了资本生产率,抵消了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图 美国1950年、1955年生产函数

索罗分析了1909年~1949年间,美国经济中每小时劳动总产值增加了一倍,这个增额中大约7/8可归功于“最广义的技术进步”。

(2)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1986年,罗默(Paul・Romer)在《收益增长和长期增长》中,提出了一个与收益递减的传统模型不同的收益递增的增长模型。他把技术进步视为经济的内生变量和知识积累的结果,认为知识积累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在罗默的模型里,知识被分解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一般知识产生经济外部性,使所有企业都能获得规模收益;专业知识则产生经济内部效应,给个别企业带来垄断利润,从而为这些企业提供了研究与开发的基金和内在的动力。因此,知识作为一种内生的独立因素,不仅可以使知识本身产生递增收益,而且使资本、劳动等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这就为经济的长期增长提供了条件。技术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在于它是公共品,产出这种技术发明的费用昂贵,但复制它很廉价。

新增长理论的贡献在于改变了我们关于增长途径的思维方式。如果技术水平的不同是导致各国生活水平的诧异的主要原因,并且假定技术知识是一个可以生产出来的要素,那么需要着重研究的方面就有:国家怎样才能提高技术水平?怎样有效的进行技术的转移、扩散和增值等。这就引发了有关国家创新系统的探索。

2.技术创新的“轨道”和“范式”

(1)从“线性范式”到“网络范式”

20世纪70年代,在熊彼特的影响下形成了创新研究的“线性范式”。该范式认为技术创新一般经历发明开发设计中试 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的技术过程。后来的研究发现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对于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克服单个企业技术创新时的能力局限,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此后,创新研究的视野从单个企业内部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互动,导致“网络范式”的兴起。阿歇姆(Asheim T, 1998 )对线性范式与网络范式的特征进行了比较。

表2 线性范式与网络范式的比较

资料来源:Asheim T.1998,转引自丘海雄等,《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管理世界,2004第10期

(2)区域创新与集群创新

“网络范式”最初应用在国家层面,形成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意义上的“国家状态”日益让位于“区域状态”,区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体,关键的商业联系集中于区域范围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创新网络的成效似乎跟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有很大的关系,地方化的创新网络似乎比跨国技术联盟更能持久。原因是地理邻近带来了可以维持并强化创新网络的支撑因素,如文化认同和相互信任等(Baptista and Swann,1998)。

当创新系统研究发展到区域创新阶段,已经开始与产业集群的研究结合起来了。从概念界定上看,区域创新系统和集群创新系统都建立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罗斯菲尔德(Rosefield ,1997)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可以首先通过区域集群定义来界定,也就是地理上的相对集中的相互独立的企业群;阿歇姆(Asheim,2002)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就是由支撑机构环绕的区域集群。从这两个概念的语义学者对它们的界定可以看出,区域创新系统和集群创新系统主要存在两点区别,一是前者的产业可能是比较分散,不一定是集中于某一产业,而后者主要集中于某一产业;二是从地域范围来看,前者的范围可能弹性比较大,而后者的范围往往比较小。

篇(4)

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1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这一现象在2004年尤为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200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水泥消耗占世界总量50%、铁矿石占35%、氧化铝和铜占20%,而GDP仅占5%,说明我国资源消耗是惊人的,同时伴随高投入的是低产出。据测算,中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已经高达6%~8%。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2003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类水质的仅占29.5%,而劣Ⅴ类水质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大气中SO2排放量达

1995万t,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200万t容量高66.3%;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严重。淮河治污10年投入600亿,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全国“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面临巨大压力,原定目标难以完成。由于200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陡增,导致全国SO2排放量达到2220万t左右,比2002年增加293万t,酸雨控制区内年均pH值小于4.5的城市比例2003年达到16.5%,呈明显上升趋势,比2000年上升1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3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克服“绿色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一句话,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追赶时期,注定要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技术创新是关键。

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表面上看,循环经济只不过是强调“三废”的回收利用,但这只是一种误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讲,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微观技术层面上是资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化率不高。这一点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大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替代技术是旨在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减量技术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资源化技术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大力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3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产业化,技术不能产业化也就无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由于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出现“公地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投资设备控制污染、则势必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企业没有激励控制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

3.1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1)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做到“谁使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有奖有罚,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在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绿色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每购买一辆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00美元。每回收处理一条废旧轮胎,国家都给相应补贴,企业利用轮胎进行加工,制造成胶粉、添加剂等,获得新的收益。而在我国,如果企业自己花钱收购处理旧轮胎,这便增加企业成本,使许多企业不能盈利。因此,国家应通过减税、补贴和信贷政策,鼓励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比传统工艺更高的价格优势和效益。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保障其投资利益。

(2)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规范标准,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制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框架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行为度量的标准,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障碍。

(3)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2制度创新重点领域

(1)创建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

(2)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重组。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实施强制性的耗能标准,促进产业结构重组。明确取缔对环境破坏较大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落后产品,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要求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推行生态化理念。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和安全处置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生态工业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

(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众的参与,需要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理念。可以建立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城市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状况以及企业环境质量。构建一个完全信息的环境质量平台,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区域环境评估与巡查制度,促进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4)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严格法律约束。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立法。德国和日本最先尝试以法律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包装条例》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首先减少直至消除不必要的包装,其次要求对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则系统地运用3R原则来解决废弃物问题。在日本,2000年批准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这部法律对推进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日本还颁布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电循环法》、《废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处理法》、《绿色采购法》等法律,这些法律构建了一个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方面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01-03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和原则

“循环经济”是以解决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目的,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 K E.)提出的。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全球峰会”以来,世界各国普遍承认循环经济在防止环境破坏、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安排经济活动,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和反复使用,将经济活动组成为“生产者一产品一消费一再生资源”的闭环流程。循环经济倡导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指导原则,并贯穿于整个生产消费环节。

循环经济摈弃传统以线性为特征的机械论的指导,转向以反馈为特征的生态学规律。强调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各种经济活动是在生态一经济这个大系统中展开的,以人为主的经济系统需要输入食品、燃料、日用品或各种原料,输出产品和排掉废弃物,而自然生态系统在消化吸收人类排放出的废弃物时,同样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二者相互作用构成循环,整个过程是一系列的各种动态的平衡过程。其中,各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将整个系统从无序推动到有序,由远离旧有均衡状态移动到新的均衡。在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下,研究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演化及因此而达到的生态一经济大系统的均衡状态,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是循环经济的三原则。对于能耗物耗过高、资源浪费严重的发展中国家,降低前端资源、能源投入有较大的潜力,减量化原则成为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生产前端的资源、能源投入和污染物的排放已有较严格的控制,所以侧重废弃物的再生和利用。如德国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经过工业化的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已十分有限,又存在大量的废钢铁、老旧汽车、废家电等。在1996年,德国制定了《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法》,旨在彻底改造废弃物处理体系,建立产品责任制度,要求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在使用后要安全处置或重新被利用。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三种不同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方法。对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三者的作用可能不等,但它们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延长产品、包装物的使用寿命以及再生利用是以有足够的潜在需求和投资为前提的,如果资源、能源的消耗很大,远高于需求,则循环的量就越大,相应的成本就较高,在经济上变得不可行。所以高效的利用资源、能源首先要做的是尽可能的降低消耗;而另一方面,即使技术创新可以改变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投入比例、降低其使用量,在短期内,可以支撑一国宏观经济总体规模的扩大。但对于这种源源不断的资源投入,减量化总是有限度的。此时,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却能给资源、能源投入减量化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成为减量化极限有益且必要的补充。所以,在经济活动中首先应从源头上改进产品功效,尽量避免废弃物的产生,然后对源头上不能削减的废弃物、包装等加以回收利用,只有既不能避免产生也不能循环利用的废弃物才能作为产品的原材料重新进行还原、加工等处理。仍不能进行资源化的废弃物,则要进行分门别类的对环境无害化的处理。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废弃物作为无法再利用而被人们丢弃的东西,所涵盖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过去高炉炼铁环节产生的煤气往往是被散排到空气中,这种低热值的有毒气体对大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但通过在高压电站锅炉的技术创新,大量剩余的高炉煤气被用来发电,为钢铁生产创造出一条捷径高效的高炉煤气回收途径。所以,原来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通过研发改进可以成为生产活动中的能源,废弃物只是在相对技术条件下无法再利用的而被看做是垃圾,而技术创新可以改变废弃物的范围,变废为宝。

二、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1912年熊彼特(Sehumpter)在其著作中《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思想,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而创新的主要驱动力是个人(企业家)和企业家。后来,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一分为二:一是以索罗(R.Solow)、弗里曼(C.Freeman)、曼斯菲尔德(E.Mans-field)、斯通曼(P.Stoneman)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学派,从技术的变革、创新、扩散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新古典经济学家将技术创新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提出了经济增长理论和后来著名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二是施穆克勒(J.Sehmookler)、罗森伯格(N.Roserberg)和弗里曼(Freeman C.)等人则运用经验研究和案例分析强调科技进步与经济结合的方式、途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

技术的成长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动态过程,它对旧技术的替代需要时间。这在熊彼特时代就提到了,他认为技术创新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有机过程,创新的每个环节都会受到诸如现有技术条件、社会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与主流经济学所追求的静态均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长期以来经济学界一直都未给与技术创新充分的重视,1932年罗宾斯(Robbins)在他的方法论研究中还将技术创新归为心理学和工程学的研究范畴,演化理论等非主流经济学基础也就成为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直到半个世纪后,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熊彼特对非线性动态系统的直觉推理也契合了自然科学的显明性发展,技术创新思想才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现代的主流经济学也从以前的静态均衡分析为主逐渐变为以长期动态均衡分析为主,并把技术创新看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之一。

在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理论界先后出现了五代技术创新模型。第一代,技术推动创新模型又称熊彼特企业家创新模型,最初由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的沃尔什在SHPPHO项目时,依据熊彼特的观点提出,认为技术创新是内生的,推动着经济的长期增长;第二代,需求牵引创新模型则由施穆克勒提出,他在1966年发表的《发明与经济增长》中,指出市场成长和市场潜力是发明活动速度和方形的主要决定因素。第三代,技术创新连锁――回路模型,克服了前两代线性模型的弊端,将科学、技术和需求结合起来,

提出了三者互动的复杂过程。正如罗森伯格在《黑匣子之谜:技术与经济学》中所说:“作为基本的、演进着的知识基础的科学技术同市场需求的结构一道,在创新中一种互动方式起着核心作用;第四代,技术创新周期模型,则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对技术创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创新后期不再仅是新产品的技术扩散和完善。”厄特巴克(James M.Utterback)和阿伯纳西(N.Abemathy)区分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它们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地位不同,技术创新轨迹也跟着从产品创新转移到工艺创新,直到新的主导技术出现,再经历这一过程;第五代,技术创新网络模型是由罗思威尔首次提出,是一个以系统集成和网络化为核心的创新模型,是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快速反应网络系统。突出通过电子系统来实现创新的高效、快速和柔性化。

技术创新对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综合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各种观点的经济学家都已承认,新产品与新工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源泉。随着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技术创新的经济学本质认识的加深,近年来经济学者已把经济分析方法应用到技术创新的研究上,对技术创新行为进行了大量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问题,并建立了相关模型。其中,除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研究及技术扩散外,新熊彼特学派还开始了具体历史条件和环境下技术创新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古典主义学派考虑到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提倡政府干预减少先进技术的外溢性给创新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中技术创新活动的展开。

三、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手段

循环经济和技术创新对主流经济都有继承,同时又有发展。前者主要引入了生态学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的基本观点,扩充了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追求规模限制下的资源优化配置。而后者则从动态的角度考虑新产品的创造、新工艺的发明、把发明转化为商业应用的创新以及创新的普及,研究不同阶段的相互依赖和反馈以及技术的变化,不断促进经济学界打开科学技术这只“黑箱”。循环经济和技术创新对问题的分析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演进方法,解释经济中的常态――失衡,以求达到更高层次的稳态,加强了经济运行机理的过程分析。纳尔逊(R.Nelson)和温特(S.Winter)也在1974年提出“将生物进化论的原理作为经济分析的方法论基础”的建议。所以,对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由于有着与其相同的分析角度,具备成为解开问题的出发点和关键点的优势。同时,技术创新主体与创新对象和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不断发展的统一体,它们对彼此的影响和改造都是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内展开,搜寻和选择经济一生态系统的规律性以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篇(6)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网络的一种组织形态,对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大量出现。2008年12月,我国颁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出现了联盟关系松散、利益冲突严重、内部运行机制不协调、环境支持机制不完善、创新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借助于生态学的观点,运用产业生态理论,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部成员之间协作、共生及进化发展,能够更深刻揭示联盟成员之间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流动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性关系,有助于完善联盟运行机制,促进联盟成员深度协同融合,提高联盟的创新绩效。

产业生态理论概述

国外主要观点回顾。产业生态思想起源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方式。德国生物学家Haeckel于1866年首次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有机环境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英国植物学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生物与其生存的特定的自然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物种与生物群落)与非生物部分(光、热、气、水、土和营养成分等)①。

美国学者Ayres分别于1969年和1972年提出“产业代谢”和“产业生态”的概念;Frosch和Gallopoulos于1989年提出了“工业代谢”一词,并结合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学”的概念,认为产业系统活动过程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过程―吸收原料、能源并将其转变成产品与废物,传统的产业活动模式应当学习自然生态系统建立产业生态系统,来减少产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使产业系统更具可持续性②。20世纪70年代,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找到了一种革新性的废弃物管理利用途径,称之为“工业共生”现象③。Graedel和Allenby(1995)认为生态学的生物组织和产业中的企业组织具有相似性,产业系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维护可持续发展④。Erkman(1997)认为基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知,对产业系统的运作、规制进行调整,实现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⑤。Jouni等(2004)提出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通过竞争、合作、寄生和捕食与被捕食等模式实现互动协同进化。⑥Allenby(2005)提出产业生态系统三级进化理论,三级生态系统包括四类主要行为主体:资源开采者、处理者(制造商)、消费者和废料处理者。⑦

国内主要观点回顾。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国外产业生态理论,近年来产业生态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热点。刘则渊等(1994)提出,产业生态化是把产业活动及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纳入大生态系统的物质、能源总交换过程,实现大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台湾学者杨丁元和陈慧玲(1998)首次将“产业生态”应用于企业经营环境分析,用“生态”概念研究高科技产业发展。王如松等(2000)认为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生态产业系统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实现产业系统中物质的闭环循环,使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王寿兵等(2006)对自然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与企业、生物群落与企业群落、生态系统与产业系统进行了类比研究。王贵明(2009)认为产业组织系统是一种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自组织复杂适应性系统。黄欣荣(2010)运用生态学理论对产业生态系统进行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面的分析,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的企业组织、产业种群、产业集群、产业系统等四个构成层次,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系统的层次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

产业生态理论的基本思想。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类似,产业生态系统各个企业和产业各司其职,分别承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不同的角色,由企业物种、产业种群、产业集群、产业系统等形成不同的层次,具有自然生态系统“共生互惠、协同竞争、领域共占、结网群居”等特点,企业之间、产业之间、产业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并进行特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交换。生态产业理论强调物质能量的循环流动,产业生态系统内不同企业和产业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形成了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链,使资源在产业系统内得到循环利用,减少废物排放,降低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生态要素及构成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生态内涵。在一定地域内会形成以参与技术创新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中介服务机构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术而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产业技术联盟是创新网络的一种组织形态。我们一般从经济和组织意义上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认为它是以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构成的以各方利益为基础,以法律契约为保障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⑧。这种从经济和组织上的定义和理解难以深刻揭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之间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流动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以及联盟运行机制的系统性,难以体现技术创新对联盟资源循环流动和有效利用、减少对环境影响和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从产业生态理论的角度考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它是一个以提高产业生态系统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创新种群组成的创新生态群落与由经济、技术、文化教育、政治法律等环境因素组成的创新环境系统通过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流动、交换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创新生态系统,本文称之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以下简称“联盟生态系统”)。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整体性。构成联盟生态系统的创新物种、种群不是简单叠加聚集、独自运转,而是各创新物种、种群有机联系、相互制约,联结成一个整体存在于环境中,发挥整体功能。二是生态性。创新联盟系统内创新物种、创新种群之间及其与创新环境之间的关系类似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生物种群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复杂“食物链”、“食物网”的技术创新链,具有共存共生、协同进化的生态特性。三是开放性。联盟生态系统内创新物种、种群之间进行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流动,创新物种、种群与创新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促进联盟生态系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内生态系统:由企业物种和种群、中介机构物种和种群、政府物种和种群、金融机构物种和种群等构成。创新物种和种群的角色功能(生态位),见表1。

表1:联盟内生态系统物种、种群及角色功能表

外生态系统:由产业技术创新大系统的环境要素构成,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教育、政治法律等环境要素。各环境要素的主要功能,见表2。

表2:联盟生态外生态系统要素及功能表

结论。联盟生态系统是产业技术创新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由联盟内生态系统和外生态系统构成。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创新物种组成创新种群,由创新种群构成内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群落);外生态系统(创新环境系统)由联盟生态系统所处的产业技术创新大系统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教育、政治法律等环境因素构成。内生态系统创新物种、创新种群处于不同的生态位,按照各自的功能承担特定的角色,进行资金、技术、人才、产品、信息等物质、能量的流动,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实现互惠共生和协同进化。同时,外生态系统为内生态系统的企业物种和种群提供物质、能量和发展环境支持,企业物种、群落本身也向外输出产品,内生态系统和外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换、流动,这样具有内在创新能力的内生态系统与外在创新支持条件的外生态系统协调互动形成有机统一体。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模型图,见图1。

图1: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模型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共存共生机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物种、种群构成,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每个创新物种、种群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承担不同的功能和角色,通过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创新物种、种群的共存共生,使创新物种、种群优势互补、资源高效利用。第一,企业物种、种群之间形成共生创新生态链。在联盟生态系统内,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服务商等创新物种、种群,处于产业链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生态链。一是形成横向共生的创新生态链。不同工艺流程的企业物种、种群,通过为自身的废弃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形成横向共生的产业生态链,从而形成联盟生态系统技术创新的“食物链”,达到“稻田养鱼”的横向共生效果,从而实现物质的再生循环和有效利用。二是形成纵向闭合的创新生态链。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创新活动中系统地考虑产品从“摇篮”到“坟墓”到“再生”的过程,即从产品原材料生产到产品使用回收整个过程,企业物种、种群联结形成纵向闭合的纵向创新生态链,实现物质从源到汇的纵向闭合,循环利用。第二,高校和科研机构创造知识,提供技术和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联盟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能力,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和利益,促进了自身发展。第三,中介机构提供信息、进行技术资源的扩散,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第四,金融机构为创新物种、种群注入创新资本,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第五,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扶持、引导、规范创新联盟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协调其它创新物种、种群的关系,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

进化动力机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和自组织性促使生物物种不断进化,保持物种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联盟生态系统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物种、种群由多种力量和因素集合促生和驱动实施或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和过程,促进自身的进化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第一,市场竞争机制。在产业生态系统中,会出现占据同一生态位的多个个体物种,在发展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竞争。市场竞争的压力会形成创新物种创新进化的动力,推动技术升级、产品升级,获得竞争优势,实现自身进化和发展,进而促进联盟生态系统整体升级。第二,自组织机制。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进化除了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外,还有内部自身进化的原则。在联盟生态系统中,创新物种自身成长也是创新进化的动力。创新物种通过做出在进化过程中关于自身的定位、设计、发展方向等一系列政策,在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会自觉进行调整,最终朝有利的方向进化发展。第三,市场需求牵引机制。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源动力。一方面,市场需求会产生企业生存压力危机,企业必须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生存和盈利;另一方面,经济、技术、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会产生新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机会,从而使企业以此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另外,市场需求在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同时,也带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从事和参与技术创新,从而形成联盟生态系统整体创新。第四,利益驱动机制。联盟生态系统创新物种从事和参与技术创新的利益诉求不同。企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注重技术创新的经济利益,高校和科研机构则侧重技术创新成果的学术价值,政府则注重技术创新的经济和社会综合价值。因此要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根据联盟创新物种利益诉求、价值取向、资源投入、贡献大小、风险承担等要素,科学设计利益分配方案和方法,既要考虑物质利益,也要考虑知识产权、商标、品牌等非物质利益,尤其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分配规则;联盟生态系统要建立相关机构,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内部规章等手段,加强联盟生态系统创新物种之间利益的沟通、反馈、协调和维护,处理损害创新物种利益的行为,使创新物种的利益能够得以保证和实现。

资源流动机制。在自然生态系统内,各物种、种群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而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联盟生态系统各创新物种、种群掌握不同的优势资源,如企业拥有市场、技术和资金,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技术、知识和人才,中介机构掌控技术扩散渠道,金融机构拥有创新资本,政府拥有政策调控权。各创新物种、种群之间只有不断进行资金、技术、知识、人才、信息等创新资源流动交换,才能使创新物种、种群之间密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产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统一和高效,从而发挥联盟生态系统整体创新效能。第一,知识学习机制。在联盟生态系统中,各创新物种、种群具有创新知识的比较优势,通过人员派遣、人员互换、人员培训、技术论坛、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加强创新物种、种群之间的学习交流,使创新物种、种群克服自身知识集合的限制,获得创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产生知识的关联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知识的转移、流动、整合和提升。第二,知识产权转移机制。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创新物种往往拥有商标、技术专利、技术诀窍等知识产权,通过知识产权转移能够形成创新物种、种群之间知识流动和整合的互动网络。政府要完善知识产权转移的法律法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要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组建知识产权转移平台,通过技术入股、许可、转让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在联盟生态系统中的转移,促进创新成果的商业化。第三,人才流动机制。创联盟生态系统创新物种、种群拥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放松创新人才流动的障碍和限制,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能够促进联盟生态系统创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创新物种、种群之间通过创新人才互补调动配置、相互交叉任职、相互兼职挂职、短期指导培训、项目联合研发等多种方式实现创新人才在联盟生态系统中合理流动,促进创新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共享。第四,创新资金融通机制。可以通过财政支持、创新基金投入、银行贷款、风险投资、联合研发生产等方式实现创新资金在联盟生态系统中创新物种、种群之间的聚集和流动,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环境供养机制。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吸取环境提供的阳光、土壤、水分、有机物等物质与能量而实现自身的发展进化,环境是生物能量的源泉。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联盟生态系统的外生态系统为创新物种、种群提供了经济、技术、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教育等支持和保障,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的营养供给系统。第一,政府要制定科学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进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不断完善道路、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为联盟生态系统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支持。第二,政府要制定科技发展政策和规划,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创新投入,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循环技术、绿色技术,鼓励协同创新,推动社会和产业技术创新与进步,为联盟生态系统提供更多技术和知识资源。第三,政府要制定有关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支持、引导、规范联盟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并为创新物种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政策法律扶持和保障。第四,政府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不断提高人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积极倡导创新文化,形成创新的文化导向和价值观,为联盟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创新社会文化环境。

结语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联盟生态系内企业、高校和科研、中介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物种、种群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在联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专业特长,创新物种、种群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流动,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复杂的“食物链”、“食物网”,联盟生态系统在共存共生、进化动力机制、资源流动机制、环境供养机制的系统耦合作用下,形成了各创新物种、种群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实施产业集群创新,形成创新聚集效应,不断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整体的创新能力,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梧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2014360)

【注释】

①T.E.Tansly,B.R.Allenby:《产业生态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②Frosch.R.A,Gallopoulos.N.E.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 Science. Am,1989,261,(3):165-166.

③杨文举等:“发展生态工业探析”,《生态经济》,2002年第2期,第56页。

④T.E.Graedel,B.R.Allenby.Industrial Ecology.Prentice Hall Press,1995.

⑤S.Erkman.Industrial Ecology:An Historical View.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997,261(3):1-10

⑥Jouni Korhonena,Ilkka Savolainen,Mikael Ohlstrom. Applications of the industrial ecology concept in a research project:Technology and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in Finland.Journal of C leaner Production,2004,12:87-97.

篇(7)

1 引言

随着经济与科技以及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市场对企业的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在环境和条件的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复杂、高投入的技术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风险,国内有学者认为,合作创新能规避风险,能够减少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 。

合作技术创新是指技术供给方与技术需求方作为独立的经济行为主体,以技术合同为基础,依照各自的优势分担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需要投入的资源,组织技术创新活动,按照合同事先确定的方式分摊创新风险,分配创新收益的合作过程。合作技术创新满足了全球化对企业技术竞争力提出的高要求;分散了环境的多变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技术创新风险;使企业完成复杂、高投入的技术创新活动成为可能。因此,合作技术创新正成为技术创新,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创新的主流模式。但合作技术创新同样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自身的劣势,为了更有效的发挥其优势,就要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尽量减少合作的风险,选择最合适的合作伙伴。John Hagel和John Seely Brown 从企业合作创新的角度提出,企业间的合作创新不仅会改变公司在企业内部的运作,提高企业的效率,可以改造企业间跨组织合作和创新的方式 。

Jose Maria,Viedma Marti从企业合作重要性的角度,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想要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已经不能单单依靠自身的人力资本,必须在构建网络组织时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 。所以,企业的合作技术创新成为多数企业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企业的必由之路。因此,怎样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成为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目前有很多,本文运用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定量的方法解决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的问题。

2灰色系统理论

2.1灰色系统理论简介

1982年,中国学者邓聚龙发表了《灰色系统的控制问题》和《灰色控制系统》两篇论文,这两篇开创性论文的公开发表,标志着灰色系统理论这一新兴横断学科开始问世 。

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研究少数据、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新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灰色系统模型对实验观测数据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和限制,因此应用领域十分宽广。

2.2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基于灰色系统的灰色过程,主要根据空间理论的数学基础,按照规范性、偶对称性、整体性和接近性四条原则,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为关联度。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它描述了一个序列中因素间相对变化的情况,即变化大小、方向、速度等的相对性,若两者相对一致,

则两者关联度大,反之则小。应用邓氏关联度模型进行定级指标权重值的确定,其模型为:

3 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选择合作伙伴,首先要求其具有与相适应的合作动机并符合企业对于合作安全因素最低的要求。筛选出候选企业后,就要建立合作技术创新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候选企业进行综合评价,为了保证最终选择出的合作企业为最适合与之合作企业中综合能力最强的企业,指标体系应能够衡量以下因素 :

1)相容性:

合作技术创新要想获得成功,合作企业应该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实现整体有效性,合作企业之间必须具有合作相容性以实现有效沟通。企业之间合作的相容性包括:文化上的相容性、战略观念的相容性以及管理体制的相容性。

2)一致性:

包括行业地位、信息化、标准化及制造自动化程度的一致性。企业如果在本行业内选择合作伙伴,应该选择与自己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差距不是很大的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合作伙伴,以妨在合作技术创新进行中,实力较强的合作伙伴在实现了合作目的、能够单独完成余下的技术创新项目后,单方违约,为发起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信息化标准化及制造自动化程度与发起企业一致的要求,是考虑到在技术创新过程以及生产制造过程,如果信息化及标准化及制造自动化程度不一致,两企业技术创新可能立足于不同的技术标准,信息交流也可能出现问题。

3)综合能力:

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动机包括成本共享、技术共享及市场开拓,无论出于哪种动机,合作伙伴都需要有较高的综合能力,这就包括技术创新能力、财务风险承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等。基于以上分析建立包含关系型指标及能力型指标的合作技术创新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具体使用的评价指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文将关系型的两个指标合为一个,即相容一致性,再加上能力型指标的五个指标共六个指标对候选企业进行综合评价。

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的过程与计算实例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先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对候选企业的各个指标进行打分,定义方案集合和因素指标集合,从而找出理想方案,并得到方案集合对指标集合的决策矩阵,进行无量纲化和初值化处理后,便可得到初始化矩阵,从而得到灰色关系数矩阵。之后便可得到指标权重,最后根据指标权重和专家的分值计算企业的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值最大的企业也就是最优的选择企业。

5 结论

本文分析并阐述了合作创新的时代必然性,提出选择技术创新合作伙伴时应考虑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应用灰色理论的方法解决技术创新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本文给出待选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后,运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决策,利用实际指标因素值的相互关联性解决问题。本文部分弥补了合作伙伴选择研究的不足,为企业进行合作技术创新伙伴的选择提供了一个较科学的方法。该法建模思路清晰,简单,便于实际操作运用,与其他方法相比较更客观,更明确。

【参考文献】

[1]刘学等.合作创新的风险分摊与利益分配[J].科研管理,1998(5):31-35

[2]John Hagel& John Seely Brown,The Joy Of Flex,A loosely coupled approach to business processes and IT makes it much mofe possible for companies to innovate,both within and across enterprises[J].CIO.Framingham:Sep 1,2005.V01.18,Iss.22:1

[3] Jose Maria Viedma Marti,Social capital benchmarking system:Profiting from social capital when building network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J].2004;5,3;ABI/INFORM Global Pg.426

[4]刘思峰.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李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8):96-100.

[6]郭军灵.技术联盟中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J].科研管理,2003(6):109一l13.

[7]李谭. 信息不完全情况下技术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研究[J].科技和产,2008(8):42.

篇(8)

在市场经济形式下,创新能力是企业更好生存下去的重要保障。若一个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企业就会倒退甚至破产。当前,我国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已经是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瓶颈。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本身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创新现有会计理论体系,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为企业的发展构建一个利于创新的外在环境和内部激励机制。

二、现有会计理论制约技术本文由收集整理创新的主要因素

1.现有会计理论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

在欧美国家会计理论体系中,一切以复式记账为理论原点,从十三世纪产生到十五世纪确立,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目前我国现有的会计理论,大多数学习欧美国家,这使中国会计理论基础带有明显的工业经济烙印。在该理论的支撑下,会计理论表现为轻无形资产而重有型资产,轻人力资本而重物质资本,轻未来利润而重短期利润。在当前企业的创新主要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无形资产为主的新形势下,现有的会计理论很难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

2.现有会计理论缺乏人力资本概念

当前,在会计领域,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关联性、可靠性作为会计理论的重要理论“三性”得以保存。但是,过分苛求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诟病,甚至被人们讽刺为“向后看的科学”、“精确的错误”。因为,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今天,企业创新所需要的“人力资本”运用现有会计理论无法做到精确的计算,不能满足会计“三性”中可靠性的特点。因此,会计理论技术创新模式,需要纳入“人力资本”概念。

另外,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我国现有会计理论体系,不能满足企业自创品牌价值的诉求;不能满足企业对融资渠道的要求等等。限于篇幅的要求,笔者不在此处详表。

三、加强会计理论技术创新

1.建立新型会计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企业的变化日新月异,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对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已经不适合目前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的发展中,我们应逐步加强对建立新型会计理论体系的探索,建立新的重视无形资产、人力资本和未来盈利能力的会计理论体系,努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会计理论支撑。企业也应为会计理论的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激励机制。立足企业本身特点,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企业自身发展模式的财务管理体系,在发展中注重对企业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和未来盈利能力等的管理。

2.将人力资本运动过程纳入会计理论体系

在会计理论的技术创新中,需要将人力资本纳入会计理论队伍中。我国传统的会计理论对资本概念的界定,仅仅包括财务资本,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对会计理论的技术创新模式,要求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将资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界定,增加对人力资本的管控。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对企业来说,人力资本相较财务资本,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很多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财富能在很短时间井喷,正是重视人力资本后的结果。在会计理论的范围内,人力资本所对应的是人力资产。资本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重新界定,将会导致会计账目中资产所有者权益范围的重新调整。人力资产作为调整后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按照重新界定后的财务数据,可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重新评估,也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不仅要很好地处理自有资本和负债之间的比例,更要很好地处理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比例。时代的发展赋予了企业资本更为丰富的内涵。在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将会为新时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3.建立广泛的会计理论资源观念

在会计理论体系中,企业自有资产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其一,资产指企业在过去交易中所掌握的;其二,资产指企业能够控制或分配的所有资源;其三,指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按照此种理念,我们可以看出,“软资源”也是企业的重要资产。软资源包括:企业所拥有的优秀管理人才、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品牌价值、稳定的融资渠道等等。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企业软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体现。因此,在会计理论创新模式中,建立广泛的会计理论资源观念,重视“软资源”的巨大作用,拓展财务管理的外延和内涵,优化企业资源结构,满足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发展要求。

篇(9)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3-0021-07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中国以优惠的外资政策、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实施以“市场换技术”、“市场换管理”等引资战略以后,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流入并且呈逐年快速增加的趋势,FDI在外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成为中国引进外资的主要来源。从1993年开始,中国FDI流入量就在发展中国家位居第一,2002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截至2014年第三个季度,中国实际利用FDI额为87348亿美元,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虽然FDI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巨大促进作用并得到了经济学家们的广泛认同,但是目前就有关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的研究,学者们还存在分歧。在当今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FDI是否促进了中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还是仅仅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没有技术方面的进步?如果存在影响,那么影响技术创新的途径和机理是什么?为了使FDI在中国更有效地发挥技术溢出效应,政府应该制定怎样的政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希望通过对FDI与中国技术创新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为上述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二、文献综述

自从1960年Macdougall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一般福利效应第一次明确提出FDI对东道国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之后[1],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来看,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FDI会促进东道国的技术创新。Blomstrm等认为FDI通过给东道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产生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2];Feinberg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外商在印度制药业的研发投资活动促进了其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3];Gorg等认为东道国通过对外商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研究分析和模仿,能使其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得到提高[4];Lee通过计量研究发现从日本流入美国的FDI促进了美国本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5]第二种观点认为FDI会抑制东道国的技术创新。Young通过对新加坡的研究后发现,FDI的流入使得该国人力资本从研发部门转移到了最终产品部门,从而抑制了该国的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6];Koings选用波兰1993―199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FDI对当地企业的外溢效应为负[7];Bevan等对欧洲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国家实证研究发现,FDI的流入量与国内的技术创新存在负相关关系[8];Jonathan等选用英国1973―1992年的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由于外商的进入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使得FDI溢出效应为负[9]。第三种观点认为,FDI与东道国的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不明显。Kathuria对印度的制造业企业进行研究后认为,FDI对其国内的技术进步效应并不明显[10];Damijan等选取8个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国家1994―1998年的制造业面板数据研究后发现,FDI对上述国家的溢出效应不明显[11];Harris等利用面板计量模型对英国制造业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由于外资流入所导致的行业内溢出效应、集聚导致的溢出效应以及行业间的溢出效应均不显著[1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论大致包括上述的三类:何洁选取中国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后发现,FDI对中国各省市工业部门存在明显的正的技术溢出效应[13];Hu等以广东省大中型企业为对象,研究了FDI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FDI对国内企业具有正的外溢效应[14];王红领等选取中国1998―2003年工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FDI对中国民族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5];谢光亚和李洋基于C-D生产函数理论模型,并选取中国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FDI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16];王滨选取中国1999―2007年的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计量研究后发现,FDI在中国存在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17]。Fan等选取中国998个企业面板数据对FDI和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DI在总体上抑制了中国内资企业的研发投入[18];范成泽等选取世界银行的相关调查数据并运用计量模型进行研究,发现FDI对中国国内的研发投入的效应为负[19];蒋殿春等针对FDI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对中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是负的[20];徐亚静等选取中国1999―2008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并通过引入制度因素研究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中国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负外溢效应[21]。黄静波等对FDI与广东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FDI对技术进步并没有明显的作用[22];平新乔等选用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检验FDI对中国制造业是否存在技术外溢效应,结果发现FDI投资额并没有明显地缩小中国企业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23];王文治对中国1996―2005年制造业面板数据计量分析后发现FDI不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24];许和连等选用中国2001―2006年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计量研究发现FDI对中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25]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外就有关FDI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相关理论的发展,但这些研究一方面缺乏对FDI与技术创新之间相关关系理论模型的研究,另一方面忽略了中国各区域之间的技术创新有可能存在空间相关性。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基于Romer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26],对FDI与技术创新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引入人力资本与FDI等交互变量,选取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

三、理论模型

类似于Romer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本文对由最终产品部门、中间产品部门和研发(R&D)部门组成的经济系统进行了考察。假设只有一种最终产品,由最终产品部门提供;人力资本既可以投入到最终产品部门,也可以投入到研发部门从事技术研发活动,且总量保持不变。

(一)模型描述

1.最终产品生产部门

根据Romer提出的把不同类型的最终产品i看作一个连续变量的情况下,将其产出水平写成如下扩展的D-S形式:

式中,Y为产出水平;HY、L分别为投入到该部门的人力资本与劳动投入量;x(i)表示最终产品部门生产产品i时对中间产品的使用量;A为中间产品的种类数,其衡量国内自有技术知识存量水平的高低。

2.中间产品生产部门

该部门通过购买设计方案,并利用物质资本进行生产。假设生产任何一单位的中间产品所需要的资本量为η,该部门的生产函数为:

3.研发部门

借鉴Romer的研究思路,研发部门发明新专利、设计新方案、产出水平等取决于该部门的人力资本投入量和具有的总知识存量。总知识存量由两部分组成:国内已有的技术知识存量,通过对外资企业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所获得的技术知识。因此,该部门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式中,为知识增量,是各种专利受理数量;δ、HR分别为该部门的生产率参数和人力资本的投入量;A为国内已有的技术知识存量;γ为技术外溢系数。由式(3)可以得出:首先,研发部门投入越多的人力资本,将会拥有越高的技术研发水平;其次,国内本身已有的技术知识存量越多,研发部门的研发人员将会具有越高的生产率,因此国内自身的自主创新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国内的技术研发产出水平由于FDI的技术外溢作用而提高,其中,技术外溢系数γ的大小主要取决于FDI技术外溢程度以及国内企业对FDI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国内企业要想有效地利用FDI技术外溢,必须要有较高水平的技术吸收能力。

(二)竞争性均衡分析

1.最终产品生产部门

最终产品生产部门中的生产企业通过选择式(1)中的x(i)、HY和L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根据式(21),在经济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推论:

推论一:国内的技术创新水平取决于人力资本总量(H)、国内已有的技术知识存量(A)、FDI流入量、技术外溢系数γ以及其他参数(δ、α、β、η、r)等因素。

推论二:国内的技术创新水平与FDI技术外溢效应存在正相关关系。

推论三:国内的技术创新水平与人力资本存量存在正相关关系。

四、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技术创新(patent):已有的实证研究中通常将专利申请受理数量或者专利授权数量作为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度量,但是本文考虑到专利授权受专利局认定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以及存在较长的时间滞后,因此本文选取各地区的专利申请受理数量来表示其技术创新水平。

外商直接投资(FDI):本文采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来对其进行度量,以检验其对中国各省域技术创新是否具有正向的影响。

科研活动人员数(l):用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来对其进行度量。

科研投入经费(k):用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来对各地区的技术创新投入经费进行衡量。

经济发展水平(pgdp):考虑到各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可能会影响其技术创新水平,本文在模型中的经济发展水平用各地区的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表示。

人力资本(hc):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人力资本是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本文借鉴李谐、齐绍洲的做法,用地区平均教育年限来衡量人力资本水平[27]。平均教育年限公式为:

人力资本与FDI的交叉项(lnhc×lnFDI):参考马章良的观点[28],本文认为FDI技术创新外溢作用的发挥需要与人力资本相结合,因此在实证模型中引入这两者的交互作用。

此外,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以及在2004年实施专利法后是否对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产生了影响,本文设置了虚拟变量WTO(是否加入WTO)和law(是否实施专利法),并将其定义为:

WTO=0,year≤20011,year≥2002, law=0,year≤20031,year≥2004

并分别构建了虚拟变量与FDI的乘积WTO×lnFDI和law×lnFDI。

本文选取的样本为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国家统计局网站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为了消除价格因素对数据的影响,本文采用CPI指数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平减处理。本文的实证研究主要借助于MATLAB 2012A软件完成。

五、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与计量模型选择

由表1可见,MORANI值虽然在2000―2006年间介于005~01之间,但其基本上呈现上升的趋势,2009年以后一直在02以上波动,各年份的MORANI值均通过了1%显著水平的检验,这反映出中国邻近省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由此可知,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本文进行研究较之传统计量方法更为适宜。

空间计量模型一般包含空间滞后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本文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检验(LMLAG、LMERR)和稳健的拉格朗日乘数检验(R-LMLAG、R-LMERR)来判定SAR、SEM的适用性,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LMERR大于LELAG的检验统计量值,而且R-LMERR大于R-LMLAG的检验统计量值,这表明本文采用SEM模型更为合理。通过Hausman检验可知,其统计值为-253693,且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随机效应有效”的原假设,接受“固定效应模型有效”的备择假设,因此,我们选择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综上所述,下面采用空间误差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本文进行实证分析。

(二)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与讨论

为了比较空间计量模型与一般线性回归的优劣,本文将分别采用普通固定效应模型(OLS)和空间误差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同时包含地区固定、时间固定以及地区和时间双固定三种形式)对本文所采用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和检验,并对其结果(见表3)进行比较。

根据空间相关性检验的结果以及表3中空间误差回归系数λ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的结果,可得到中国各地区的技术创新具有正的外部性,说明中国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以往研究中常常被忽略的区域间外部性也是决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中国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时,不能忽略地理因素和空间效应的影响。

空间计量回归模型中由于自变量存在内生性,因此若采用OLS对模型的系数进行估计会有偏差或无效,利用基于残差平方和分解的拟合优度R2作为对模型优劣的判断标准可能会得到不理想的结果,因此本文采用自然对数似然函数值(Log likelihood,Log-L)来判断模型的拟合程度效果,其绝对值越大,则模型的拟合程度越好。由表3可知,SEM地区固定效应模型对应的Log-L绝对值最大,表明本文选择SEM地区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是比较合理的。估计结果显示:FDI强度在1%的显著水平上对中国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FDI的流入量每增加1%就会促进129%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这不仅验证了本文在理论模型中提出的推论2,也验证了王滨、谢光亚、王红领、Hu等人的观点。科研投入经费、科技活动人员数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技术创新都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都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在中国当前阶段,这三者仍是影响中国各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验证了本文在理论模型中提出的推论3),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它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最大,弹性系数为386。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外溢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2004年开始实施的专利法对FDI技术溢出的发挥效应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这一结论与刘政等的研究结果相反,[29]这可能是刘政等的研究与本文的研究相比,没有考虑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的原因所致。FDI与中国的人力资本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FDI的技术创新外溢作用,这一结论与马章良得到的结果较为接近。

篇(10)

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可以使企业了解自身在实施技术创新活动方面的潜力或不足,及时总结经验、弥补缺陷。虽然在指标体系的研究上已经有不少的文章进行了论述,但在指标的可度量性及实用性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为了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的主观性和片面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和信息熵概念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该方法综合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既体现了评价的全面性,又进行了指标的筛选,从而简化了运算的复杂度;既强调了评价的客观性,又充分利用了专家的主观经验。

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了各有侧重又有很多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系统性、科学性、导向性、可比性、可操作性以及指标间相对独立性等基本原则,参考有关文献,建立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

2 引入粗糙集理论和信息熵概念

在进行指标体系的初选时,为了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往往会设立尽可能多的指标和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但是搜集到的信息中可能会有冗余信息,在不损失信息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主成分分析法、粗糙集理论等对初选的指标进行筛选,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本文中采用粗糙集方法进行指标筛选,指标筛选的过程实际就是属性的约简过程。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刻划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的数学工具,能有效地分析和处理不精确、不一致、不完整等各种不完备信息,并从中发现隐含的知识。揭示潜在的规律。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方面的研究日趋火热。它的主要思想是根据目前已有的对给定问题的知识,将问题的论域进行划分,在保持分类能力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知识约简,导出概念的分类规则。目前,粗糙集理论已经成为属性约简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属性约简的方法很多,本文采用信息熵的概念计算属性重要性,由此进行属性约简。

2.1 粗糙集理论的基本概念

定义1:四元组S=(U,A,V,f)是一个知识表达系统,其中U表示对象的非空有限集合,称为论域;

赖知识P,即当研究对象具有P的某些特征时,这个研究对象一定具有R的相应一些特征,说明R与P之间是确定性关系;否则,称知识R部分依赖知识P,即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不能完全确定其R特征,说明R与P之间是不确定性关系。

下面采用信息熵和条件熵对属性的依赖性进行度量。

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3.1 指标体系

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影响其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从R&D能力、投人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这几个方面来衡量(具体指标构成如表1所示)。由于各指标的重要性差别很大,本模型利用基于粗糙集理论和信息熵概念,首先进行指标筛选,然后再计算主要指标的重要程度。经归一化处理后即可得到各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到综合平价值。

3.2 评价步骤

3.2.1 筛选指标

假设由专家评估法得到n个评价对象的评价数据,粗糙集理论在进行属性约简和规则提取时只能处理离散化的数据,为此应首先进行离散化处理。如:0、1、2、3可分别代表(-∞,0),[0,0.5],[0.5,1],[1,+∞]。根据数据中各指标与决策属性的关系,重要的指标对评价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故应赋予较高的权重;而有些指标是冗余的,根据初选的指标可以看出,有些指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如:领导创新欲望与R&D投入强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而指标综合评价要求各指标之间应该极大不相关,因此。对相关性较大的指标有必要进行筛选。

①第一次筛选

3.3 应用算例

为说明该算法的具体应用,本文选取了5个企业作为评价对象,然后应用粗糙集的属性约简功能选取保留了如下10个因素:R&D投入强度,R&D开发成功率。生产设备先进程度,人员投入强度,激励机制,领导创新欲望,产品竞争性,营销强度,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然后通过专家打分得到各因素的得分。再利用上述方法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并对各因素进行筛选,最终保留R&D开发成功率,生产设备先进程度,人员投入强度,领导创新欲望,产品竞争性,投资收益率6个重要指标。

假设专家的评估值“9、7、5、3、1”代表“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5个等级。经过两次指标筛选最终保留的6个指标的评估值如表2所示。

上一篇: 小班班级工作计划 下一篇: 经济学原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