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45: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就业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本次就业数据分析中,将围绕“关注度最高的十大热门专业”“就业率最高的20个专业”“就业率最低的20个专业”“毕业人数前20个专业”“小众专业”“同一门类中就业率高的专业”“同一门类中就业率低的专业”等七个主题,通过数据统计、专业点评的形式来分析,为考生选择专业提供思考。
所谓“热门专业”,即受考生和家长关注度高、考生报考热情高的专业。本文选取新浪高考频道“专业关注榜”、网易高考频道“专业人气榜”与麦可思就业排行榜中统计到的最受关注前二十个专业中重合率最高的十个专业,分别为:金融学、税务、英语、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会计学与物流管理。
从专业统计中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发展,“热门专业”的指向也发生着变化。“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选择专业观念与我国大力发展工业有关,而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国家大力发展基建,“经营”“土木建筑”等专业又成为了考生专业选择的“座上客”。本文即对备受考生和家长青睐的十大热门专业近三年就业趋势进行分析。总体分析:热门,并不一定热就业
本次选取的受关注度高的十个专业分别属于经济学、文学、工学、医学与管理学门类,尤其是工学、管理学所占比重最大,分别有三个专业榜上有名。可以看出,在了解专业过程中,考生与家长倾向于工学和管理门类。
工学门类下最受关注的三个专业中,车辆工程2009~2011年三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0%,是十个专业中最领先的一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均以88.33%的就业率居于榜眼的位置。可见,这三个专业当下的就业情况还比较理想,这与汽车、电气、建筑等行业蓬勃发展相对应。相比而言,管理学门类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86.67%,工商管理、会计学专业平均就业率为83.33%并不算太高。这告诉我们:“热门专业”不一定就拥有较高的就业率。
再分析一下这十个专业,细心的读者应该会发现,有六个专业(金融学、税务、英语、工商管理、会计、物流管理)在高考录取时是文理兼收的。一般而言。文理兼收的专业更有利于不同科类学生互相借鉴、互相碰撞,并能锻炼学生另一种思维角度和补充另一方面的能力。比如会计学,该专业既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数字分析能力,又需要细致、严谨的态度。
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出十个专业2010、2011年的就业率均高于2009年的就业率,这是一个值得考生与家长欣慰的现象。针对前几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中央明确提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部署,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在这一政策下,大学生就业虽仍存在难度,但已经向良好的态势发展。考生与家长只要能够认真分析自身特长,研究各类专业后作出选择,就不用过于担心以后的就业问题。
图2中,显示的各类专业近三年的平均就业率普遍较高,但在这些热门专业中也有一个特例――临床医学。它虽然备受各方关注,但它的就业率仅能勉强称得上“还行”。其原因是,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学类的就业情况一直是被看好的,医药行业也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考生与家长就理所应当地认为,只要是医学门类的专业都好就业。但临床医学专业的平均就业率还不到80%,也就是“热门专业”的冷就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据临床医学在校学子分析,随着人们对卫生、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该专业,庞大的毕业生只有四年或五年的学习和实习经验,较难以满足医院对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并拥有较多经验的医生的需求。这就导致一方面医院缺人,另一方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难对口就业的现状。
课题组通过访谈、问卷等样本调查和实证研究方法,分别对大学生毕业时达到的就业力水平和实际工作所要求的就业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显示出毕业生具备的就业力总体水平低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的要求,且二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必须把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目标从提高“就业率”转向提升“就业力”。
通过调查分析,课题组得出结论:就业力不足是社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最深层次的内在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
面对这样的“霸王条款”,学生如果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签约造假了。一般而言,他们会先与空壳公司签订协议,或找个单位挂名就业,交完签约协议后再继续找工作。显然,高校逼迫学生造假签约,不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而且危害甚大——从微观层面说,给大学生的毕业、就业制造了人为的障碍;从大的方面说,给国家的大学招生和就业政策的及时调整提供了虚假的数据。
自改革开放与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我国加大了发展经济与人才培养的力度,广大高校与各类人才培养机构培养出大批量的行业人才。人才的大量补足推动了我国经济总额的大幅增长,各行业人才也日渐饱和,财经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计算机等行业的人才饱和程度更为严重。因此,不少企业的用人数量明显减少、人力资源需求萎缩,从而降低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2.毕业生就业预期值高
据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仍以工作稳定为主要目标,一心谋求事业单位、公务员等行业岗位,甚至不考虑私营企业及一些风险较大、不稳定的就业岗位。再者,不少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些学生自恃自己学历高,对就业的预期值过高,所以不愿低就某些职位,这也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一大缘由。
3.缺乏就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招聘人才时,多将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列为企业用人标准,以此衡量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在此情况下,不少大学生暴露出自身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漏洞。与此同时,不少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学生具有CET4或CET6级的英语证书,这样的做法便直接将一部分毕业生“拒之门外”,一部分毕业生丧失了就业资格,毕业生就业率自然就降低。
二、帮助大学生学好大学英语直至提升就业率的有效举措
从某种层面上来讲,英语是一种学习工具。有了它,毕业生的资讯信息便更加前沿化、全面化和全球化;通过它,毕业生学习的知识量、看到的事物就会更多;具备它,毕业生便会触及到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取更好的就业职位。因此,广大高校应从自身出发,努力帮助大学生学好大学英语,直至有效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1.加强教育疏导,培养毕业生正确的就业观
有人说“思路决定出路”,将其深入到毕业生就业这一问题上,便可理解为有什么样的就业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就业方向。因而高校务必要出面加强教育疏导,帮助各专业学生调整就业理念、培养毕业生正确的就业观念。目前,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广大毕业生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就业目标,树立契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理想,坚持多次就业、逐步到位的职业发展意识,降低自身过高的职业期望值。规避“不低就”的错误就业想法,珍惜眼前的就业机会,敢于接受失业打击。与此同时,毕业生要学会辨认一个企业、一个岗位的好坏及其与自身的契合度,相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定具有个人发展空间和锻炼机会的岗位,果断摒除外部因素对自己就业的影响,始终以积极的心态、乐观的精神迎接每一次就业路途上的挑战。
2.重视英语教学,有针对性地提高英语能力
对于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学校和教师都应重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但又应秉持不同的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提高各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高校应建立贯穿大学四年的英语口语课程模式,加大英语口语的训练力度,摆脱“哑巴英语”的教学窘境,还应在英语能力的培养战略中增加实践学分,加强英语实践基地建设。同时丰富英语口语类课外活动,切实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老师则须督导学生积极应对英语四、六级考试,争取拿到英语等级证书,同时也须强化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笔译能力,使得学生娴熟掌握最基本的大学英语技能,保障学生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
3.拓展英语空间,打造复合型的毕业人才
从目前就业现实情状来看,不少企业虽说十分看重毕业生的英语能力,但其更需要的是集专业知识、英语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高校在锻炼在校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时,应极力拓展其英语空间,竭力打造出复合型毕业人才,以此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此处的拓展,意为冲破大学英语基础教材的束缚,将英语教授内容拓展到外贸英语、商务英语、金融经济、电子商务以及跨文化交际等范畴,建立相对完整的英语交流体系,确保各专业学生在此交流体系中都能有所得,进而扩展各专业学生的英语知识面,提升毕业生的英语能力。
4.鼓动应用英语,切实提升学生实践水平
单纯掌握基本的英语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学生还须具备应用英语的能力和一定程度的英语实践水平,这才符合外资企业、大型国企的人才需求,毕业生的就业率才能有效提升。鉴于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英语实践环节的组织,借用实验课、实地交流、模拟交际等方式,强化大学生对英语教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大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运用,增强应用英语交流交际的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还可组织在校学生去一些外资企业实习,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切实体验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弄清书面英语与实践英语的差别,促使学生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改变英语学习方法与方向,找到英语学习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从而达成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目的。
很多考生和家长把就业率高的专业与一份好工作联系起来,但这两者之间能简单地画上等号吗?我觉得不能。
一般来说,就业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就业率包括正式签约就业率(协议就业率)、灵活就业率和升学出国率等多个部分;狭义的就业率只有第一种,即正式签约就业率。考生和家长所追捧的就业率,往往只是狭义的就业率。他们认为,只要就业率高的专业,说明容易找到工作,那也就意味着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事实并非如此。
由于专业数目多,就业渠道多样,目前并没有全面对各个专业就业情况进行完全统计的数据。根据权威部门统计的数据样本我们可以发现,就业率位于前面的专业有地质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等,这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是,这些行业的工作是考生和家长想象中的既有高工资又轻松,还能在大城市就业的好工作吗?可能不尽然。这些专业所对应的就业行业由于有着特殊的地域限制,其毕业后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往往是一些偏僻的小城市,甚至有的时候还要去大山、沙漠中勘测。
所以,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除了按狭义的就业率判断一个专业未来就业的前景外,还应该开阔视野,结合灵活就业率和升学就业率来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些阶段可能对于某类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较多,毕业后学生的就业率较高,从而使学生报考热情较高,产生了一批批“热门”专业。反之,也有所谓的“冷门”专业。因为就业空额多,很多考生和家长就把“热门”专业与就业率高等同起来。但是,根据麦可思2011年公布的从2006届到2009届的历年大学生的就业报告,那些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薪资较低的“红牌”专业中,有一些就是部分考生和家长认为的“热门”专业,如法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所以,要区别对待“热门”专业和就业率高的专业。
首先,没有绝对的“热门”专业,“热门”和“冷门”是一组相对的概念。“热门”专业刚开始可能因为需求量大,毕业后就业率较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接近饱和,但报考人数仍然持续走高,毕业时此类人才数量超过实际需求量,而成为就业的冷门;“冷门”专业由于报考人少,该专业人才仍有空额,可能毕业后就业还相当不错。比如法学,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加快建设法制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量大,于是法学专业遍地开花,早期的确有许多法学专业的学子顺利考上公务员,或者成为律师,但近些年,由于对法学人才趋于饱和,法学专业就业率偏低。所以,如果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盲目追热,是不明智的。
其次,“热门”专业是指报考热度高,而就业率却是毕业时才能统计。那些就业率偏高的专业,在某些考生和家长的心里不是热门。如石油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由于毕业后工作地点较偏远,工作环境一般,而较少有考生报考,有的院校的此类专业还需要通过降分录取才能招满。
地质工程好就业,是不是所有学校的地质工程都一样好就业,就业后的工资待遇也是一样好?那是不可能的。
从整个社会来看,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就是劳动力供给与就业岗位要求数量之间的矛盾,以及不规范的就业市场造成的诸多弊端。
(一)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就业形势
高校扩招规模不断增大,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大幅度增加,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765万,以高校毕业为主的青年就业群体对就业已产生巨大的压力。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加之城市大批待业人员面临就业,更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局势空前紧张。
新增工作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充分就业的需要。从河北新闻网省人社厅获悉,2016年前三个季度,仅河北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就达67.6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52.83万人,高校毕业生35.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5.77万人,同比增长9.3%。
(二)不规范的就业市场造成的就业弊端
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较低。包括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内的许多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中消费水平较高。用人单位不是从人才需求的实际岗位匹配,而是盲目的“崛起”,这应该是能够胜任后大学生,而不是招聘毕业生或以上,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选择就业在低水平的企业就业。
高职毕业生就业工资标准较低。由于雇主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普遍存在“盲目上升”和“学术滥用”的现状,导致高职教育毕业生可以从事繁重的手工劳动,报酬较低。
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较低。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社会,由于缺乏经验和社会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弱,对就业市场的趋势缺乏科学的认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规划的缺失,导致频繁跳槽,对低就业稳定性特征的形成。
二、如何做好高等职业学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
(一)重视职业指导工作
职业指导是学生理解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和改变职业的科学。高等职业学校应重视职业指导,了解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设立专门的部门对学校职业指导,聘请专业的职业讲师,主要负责建立、职业指导师、教师参与职业主体与教师指导体系统。建立和完善职业指导体系,让职业指导贯穿学校教学管理的始终。
(二)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从入?W教育开始
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应通过专业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开设职业指导课程。邀请专业的学校领导和教师专业的职业指导,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学习,加快对专业培训的认识和了解,做好专业复合,提高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轻车熟路,不断创新,创造机会,提高自己。
(三)指导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发展是职业指导的最终目标,职业指导是一个过程,无论就业过程,还是就业后,都将伴随着人们的职业生涯,各地的人们都需要职业指导。在就业服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是高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弱势群体在就业时摆脱困境。
据了解,大多数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的创造并不理想,有的只是在德育课堂上为学生提交简单的解释,“我理想的工作”的文章就相当于职业生涯规划。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无用的。学校的道德教育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教师职业指导,各专业学科、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教师和其他部门和人员的分工与协调,通过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学校向社会延伸。学校要积极与企业沟通,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组织校内各种社团和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应以教师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市场需要什么?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可以合理的自我定位,理性的择业。在今天的社会导向,双向选择和自主就业体系,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明确的意识和自身优势的认识,正确的职业设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四)树立科学的就业观,鼓励就业困难群体先就业再择业
国家一直重视对铁路方面人才的培养。随着铁路局势的改革,铁路事业的发展,在铁路技术和服务领域大量的人才缺口急需得到弥补,铁路方面的人才呈现出一种供不应求的局面。据权威专业人士预测,根据全球铁路客运行业的现状,结合中国经济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所表现出的逆势而上、高速发展的情况,中国铁路客运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出明显的“井喷”态势,与高铁有关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得到有效保障。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既研究会计的原理、原则,探求那些能揭示会计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与概念结构;又研究会计原理和原则的具体应用。会计学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为会计实践服务,成为人们改进会计工作、完善会计系统的指南。
美国学的会计和国内很大不同。首先是使用的体系不一样。美国是用美国体系(American System),中国用的是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区别的根本在于会计法、会计制度以及这些法规、制度的建立过程。
会计是人为设计出来的管理方法,完全建立在制度上。一旦法规制度不同,行为和结果就不可能一样。美国有名目繁多的独立会计协会,最主要的有针对公司企业的FASB和针对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的GASB等,专门负责会计制度设计、制定和监督会计制度执行,包括听取公司和部门的反馈意见,以及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在美国当会计不需要会计证,但要注册会计师(Certificate Public Account简称CPA)证书。会计这个工种专业性强,中美会计体制差异大。国内会计市场发展空间大,境外会计市场发展得更成熟。据了解,CPA考试的合格率地域性差异较大的原因之一,是国内CPA考试竞争更激烈。从内容上来讲,国内的CPA考试较重视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论及应用,而境外的CPA考试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有些较重视国际商业策略,有些着重培训管理思维。
在美国,税务(Taxation)是会计工作的重头戏,也是留学生的主攻方向。美国大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一向缺税务会计。美国税法复杂繁琐,替纳税人填报所得税和退税单也是会计的一项重要收入。如果希望未来挑选工作单位余地更大一些,主攻审计也许更合适,因为一般公司都需要内部审计员。经过商学院训练的会计研究生还可以进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或某些大公司做咨询顾问Consultant,大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包揽商业咨询业务。
由于AICPA对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要求,大多数学校设立了会计硕士。会计有如下几种硕士学位:Master of Accountancy (MACC), Mater of Science in Accounting, Master of Accounting Science,学位本质都是一样的,叫法不同而已。
考试要求每个州不一样,几乎所有州都要求修满150个学分,或者取得会计硕士才有资格参加考试。其中还有各种具体的要求,比如有几门会计的课程要修,(audit, tax, financial accounting, business law, etc) ,除会计以外商课课程必须要多少个学分等等。
美国CPA考试内容有四门:Financial Accounting & Reporting (相当于国内大学课程的基础会计,中材、高材、比重很大),Auditing (国内的审计),Regulation (这个和国内差距最大,基本是重新学,考个人所得税、公司税、合伙制企业税,加上一些商业法规:合同法、证券法、房地产法等等),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Concepts (相当于国内的成本、管理会计、经济学,以及IT)。
会计专业的课程偏重于市场发展和会计领域的工作实用性,毕业后在美国的就业率比较高,而且毕业生的起薪也相当的高。美国大学的会计专业学制一般为一年,有些为两年,学生毕业后大多有带薪实习的机会。会计专业根据学生的侧重点不同,分财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及国际会计等方向。
会计专业就业市场需求量巨大,商业和工业机构都需要会计师。刚毕业的学生可能当成本会计、查税员等。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私营公司工作,如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流动性较大,资深人员可成为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本特利大学(沃尔瑟姆,马萨诸塞州)
本特利大学(Bentley University)是美国波士顿地区顶尖的商科学校,创建于1917年,目前在校本科生4000人。在最新的College Factual 专业排名中,本特利大学获得了会计专业第1位和金融专业第2位的排名,在商业周刊评出的前100商业学校中排名第20位。
本特利大W以商科为主,同时提供人文学科相关课程。该校办学特色在于学生可以自主选课以达成各自的学习目标。该校的办学宗旨是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复合型的商业精英。会计学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平均起薪为51000美元,职业中期收入高达99000美元,教育投资回报率很高。
圣母大学(诺特丹,印第安纳州)
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又音译为诺特丹大学),始建于19世纪中期,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辉煌,享誉全美,是一所私立天主教大学、研究型大学,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南本德,本科教育稳居全美20所顶尖学府之列。《纽约时报》给予圣母大学最高的五颗星的学术评分。
圣母大学的一万多名学生来自美国各地和世界100多个国家。圣母大学会计学研究与教育中心出 版了大量刊物,努力搭建本国学生与国际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中心教务主任彼得・伊斯顿有在澳大利亚、英国以及美国做会计估价的丰富经验。他还受邀担任专家证人以协助法庭工作。该中心的特色在于它会邀请业内专家前来讲学,其中也包括一些反面教材,邀请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财务总监来讲述失败的教训。该校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为60000美元,职业中期薪资为119000美元。
纽约大学(纽约,纽约州)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简称NYU,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也是美国一座坐落于纽约心脏地带的世界顶尖名校。学校于1831年成立,今日已经成为全美国境内规模最大的私立非营利高等教育机构,在各类大学排名中均名列前茅,被列为新常春藤盟校之一。
学校知名校友包括36名诺贝尔奖得主,10名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30名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和16名普利策奖得主。纽约大学是向海外输送学生最多,同时也是国际学生网上搜索次数最多的美国高校。师生比达1:10,该校50000名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纽约大学录取要求很高,近年来录取的学生SAT成绩都在1350左右。毕业生平均起薪为65000美元,职业中期薪资达到114000美元。
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又译南加州大学,,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市,1880年由监理会创立,是美国西海岸最古老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南加州大学是美国大学协会(AAU)成员、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南加大体育方面实力强劲,史上共赢得了100座团队冠军,培养了287个奥运获奖选手。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师生比高达1:9。南加大在加州州内大学排名为第四。
南加大目前在校生人数为39000人。其会计学院隶属于著名的马歇尔商学院,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为55000美元,职业生涯中期薪资达到110000美元。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香槟,伊利诺伊州)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建立于1867年,是一所享有世界声望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在伊利诺伊州综合排名为第三。该校是美国“十大联盟(Big Ten)”创始成员,美国大学协会(AAU)成员,被誉为“公立常春藤”。前在校学生人数为44000人。该校还是最多元化、国际化的大学之一,其国际学生人数在全美大学排名第三,位列美国公立大W榜首。该校还是最早几所接受中国留学生的美国大学之一。
该校的齐默尔曼会计研究中心是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致力于在本土传播国际前沿的会计理论知识。该中心每年都会承办专业研讨会,许多知名的会计学研究人员和从业团队都会参与其中。中心云集了200余位国际学者,他们的科研资金主要由富布赖特奖学金提供。该中心的业绩评估研究项目承接了国际上许多重大的创新工程,其中也包括实际操作分析。会计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为55000美元左右,职业中期薪资提高至100000美元左右。
维拉诺瓦大学(维拉诺瓦,宾夕法尼亚州)
维拉诺瓦大学坐落于费城郊外,成立于1842年,是宾夕法尼亚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大学。十年多来,在U.S News 的排名中,在美国北部最佳硕士项目大学分类中(Best Universities-Masters category),维拉诺瓦大学一直排名第一。
维拉诺瓦商学院认为会计学对于从事非会计工作的就职者同样十分重要。该校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商业运营中的一切基本原理。90%多的学生在毕业前已找好了工作,平均起薪为55000美元,职业中期薪资提高到107000美元。毕业率高达85%。
波士顿学院( 栗树山,马萨诸塞州)
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成立于1863年,是美国一所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 是波士顿五大名校(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塔夫斯大学、波士顿学院、布兰迪斯大学)之一。全校14000名在校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毕业率高达89%。毕业生平均起薪为57000美元,职业生涯中期薪资达到109000美元。
波士顿学院的各个专业学术领域部门,称之为“学校”,就像一般大学的“学院”一样。包括有神学院、艺术与科学学院、艺术与科学研究所(共有人文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分,60个博士学位)、管理学校、教育学校、护理学校、社会工作学校、法律学校、进修学院等。
二、就业困难的原因
经过作者调查及调查结果的分析,受访者普遍同意造成法科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原因,主要是高校法学专业学生招收过多,而法学专业就业对口岗位少、门槛高,造成相对过剩。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主要是选择法学专业动机不明确和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一)毕业生规模大在造成就业难的各种因素中,毕业生规模过度膨胀被认为是首要原因。自本世纪初以来,法学教育爆发式增长。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7年的六年是法学专业增长最快的时期,设有法学专业的学校从不到300所达到超过600所,法学专业的本科生也相应的成倍增长。但而与此同时,我国对专业的人才需求并没有迅速增加,现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律所等所能接受的法学毕业生数量远远小于法学毕业人数。这种供需增长的严重不均衡严重影响了就业。
(二)选择本专业的动机不明确在庞大的法科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选择法学专业时动机并不明确。对法学专业在校生的调查后我们发现,竟有超过70%的同学选择法学是为了找份“理想的工作”,并且表示“对可能从事的法律职业工作并不是很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在中学阶段,对大学毕业以后将要从事的工作毕竟还缺乏很好的了解;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并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能力和志趣,也情有可原。但到了大学阶段仍对法律职业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不了解,无疑会对就业造成不利影响。
(三)用人单位要求高法学本科毕业如果想进入律所、法检、公证等系统等作,首先一般需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这一高难度的国家大考,甚至还需要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成了法科学生找到专业对口工作的“拦路虎”,只有少数毕业生顺利通过考核进入司法机关、律师业等法律行业。这是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在毕业后并没有选择从事法律职业,法科学生就业领域日趋广泛的一个重要原因。与其他职业一样,从事法律职业工作,一方面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另一方面也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除了法律职业资格证等硬性条件要求,近年来用人单位对于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往往也有一定的业务能力要求。而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更多的注重理论教学,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轨。
(四)就业观念存在偏差从法学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存在偏差也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一些学生不顾社会需求量一味追求待遇高福利好的工作。在调查中一些同学表示,如果不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或者不能考上研究生,宁可先不就业,或者来年再考研究生。还有的人在求职过程中遭遇了一些挫折,或者感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理想,或者是看到社会就业大环境不景气,就很消极的对待就业。
三、提升就业力的途径
在上述各个影响法科学生就业的因素中国,“毕业生规模”对于每个法学专业学生个体来说,都可视为不可控制的因素。有效的解决方案,还是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基本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以期更能满足社会需要和单位需求。本部分主要从对“自己的要求”来阐述如何提高就业力,同时也提出一些“对学校的期望”。
(一)提高认识,准确定位要提高自身就业力,首先就是要提高法学就业状况的认识和对自己实际情况的认识,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首先要适当转变就业观念,不能一味追求高福利的安稳工作,要敢于和奋斗。《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和《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文件指出,今后要着力培养中西部应用型的基层法律人才,到基层去就是当前一个大的就业趋势,认清这个趋势才算有了对就业趋势正确的认识。其次,还应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如果一个人更喜欢稳定的工作,那么进入国家机关可能更适合他;若一个法科学生最关注收入,那么做律师可能是不错的选择。因此通过各种方法尽早弄清楚自己的价值侧重点,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树立正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尽早为找到一份符合自己性格、兴趣的工作早做好准备。
(二)成为“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努力成为复合型的人才就是不能只学习法学知识,不能只懂法律。在今天,具有多种学科知识背景的人才是很多企事业单位和部门所急需的。要抓住这些机会,就要在学习法学的同时,学习其他学科。在调研中,会计知识和外语被认为是法科学生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最有力的两种武器。“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法律职业的生命也在于此。应用型人才则意味着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各种实践把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以提高自己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培养职业基本技能。努力成为应用性的人才要做到这一点,从法科学生自身出发,最有效的措施按被选择多少排列,前两位依次是:第一、充分利用假期时间与平时空余时间去实习或实践;第二、积极参与模拟法庭、辩论赛、文书写作和商务谈判等活动和课程,努力提高基本的职业技能。而从学校等教育部门的层面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与“从法律实务部门聘请学历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执教,传授实务知识”与“加强就业指导”则是最受欢迎的选项。总之,在本科阶段成为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才能在以后的求职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3-0117-02
收稿日期:[HTSS]2006-12-11
作者简介:谢薇薇(1969-),女,浙江慈溪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就业率是人才培养质量和市场需求状况的晴雨表。国外,更是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能力和绩效的衡量标准,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我国,开展对高校的就业率考核并公布就业率,最早是从1999年开始的。特别是从2002年起,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就业指导中心,每年均公布其直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特别指出,就业率是反映高等学校组织管理、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办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这一指标与高校的招生计划安排和领导班子考核挂钩。对连续3年本专科初次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高校,控制其专业总数,每增设一个新专业的同时,撤销一个旧专业,引导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据此,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考核,把就业率高低作为激励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的重要手段,其用意是应予肯定的。但是,目前就业率考核的社会环境、考核体系和考核方法等尚待健全和完备,需要认识高校就业率考核的利与弊,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率的考核机制。
一
就业率是某一时段一定社会范围或特定高校就业状况的客观反映。政府要据此安排社会经济发展的计划,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考虑,高校则要根据就业率状况进行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理想的就业率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前提。高校就业率也是公众、尤其是考生和考生家长最关注的信息之一。
首先,有利于高校转变重“进口”轻“出口”的风气。有的高校虽说录取分数线高高在上,但毕业生就业渠道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一些高校只侧重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才的输出,由此造成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伴随就业率的公开、透明,将给一些学校增加紧迫感,使其不再对毕业生的出路“等闲视之”,而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为毕业生就业服务,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其次,公开就业率可以进一步规范办学秩序,有利于高校与高校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每逢招生季节,为争夺生源,各高校施展浑身解数、你争我抢的情形并不鲜见,民办高校之间的交锋尤其激烈。有的高校为吸引生源,大打毕业生就业率广告牌。以此作为竞争生源的手段并非不可,问题是高校自己宣传的就业率数字大都未经权威部门的检测,是真是假难以确定。由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就业率,体现了一定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可以有效遏制虚假就业率的出笼,也为考生择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数。
第三,有助于各高校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日程,提高就业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有研究者指出,我国高校不论是办学模式、管理理念还是课程设置受传统思维的影响还很重,“计划经济的色彩浓厚”。与急速深刻的现实变革相比,高校体制离社会需求显然有较大差距。教育部力促各高校更加面向市场,把提高高校就业工作市场化程度做为推进高校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
目前,在高校整体改革未到位的情况下,就业率考核的社会环境、考核体系和考核方法等尚待健全和完备,对就业率考核,公布就业率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可能会导致高校片面追求就业率而造成短期行为,从而使学生利益受损。据报道,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变相将毕业生档案转移到人才中心。为了档案户口等问题,学生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甚至大四一年的主要精力不是学业,也不是毕业设计,而是考虑就业。高校尽可能地高报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虽然上报材料有严格的要求,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高校几乎都有这样的情况,老师告诉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回校时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就不要回来。于是学生千方百计想法子能在就业协议书上盖上红印,至于是否真正落实了就业岗位不去管它。就业率统计中的这种情况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政府管理部门一方面真假难辩,另一方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业率上的作弊与考试作弊无异,不仅使提供评判的依据有误,会让推导的结论出现歪曲和错误,而且会产生很坏的误导作用,助长弄虚作假的歪风盛行,并且对就业率真正高的学校也不公道。
就业率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社会转型期用就业率一个尺度去衡量分布于各个行业的不同院校专业的就业状况,无异于用同一尺度去衡量或要求东西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是有失公允的。有些领域是不能按市场经济规律操作的,比如公安、检察、司法、安全等国家机器的运转,就决定了为这些行业培养人才的院校的就业实际上仍然是分配的。而有些行业由于受到社会的青睐,有较大的人才选择空间,因此在人才使用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上走得远些。例如传媒行业,想挤进来的人趋之若鹜,自然可以采用人事或聘用制度。但是,对于这样一种新生事物却没有被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所认同,就业率统计中这样的就业率不算是正式就业。两种体制机制带来的两重就业模式大相径庭,却用一种考核标准去衡量,这样的就业率考核怎么会产生正确的导向呢?至于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各种就业模式,更需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分析,加以区别对待。
当然,就业率虽在一定程度上与高校的办学质量及声誉紧密结合,但也不能轻易以就业率高低评判高校的得失。正如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所指出的,毕业生就业率并不是反映高校办学和管理水平的唯一指标,也不是反映就业状况和就业质量的唯一指标,不同地域、不同科类、不同类型学校之间不宜简单比较。我们期待高校就业率能步入持续提升的健康轨道。
三
国外,并不是不讲究就业率的,而是相反,只是运用社会机制而不是行政手段加以调控。因为就业率首先决定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崛起,著名的硅谷就在斯坦福,在斯坦福大学周围分布着3000多家高科技产业和研究开发机构,吸引了大批IT产业的人才。高新技术产业为前些年美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到目前美国的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专业还是热门专业。印度的崛起依托软件科学的发展,这些年软件学科的人才也供不应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人才需求就经历了从短缺型、应用型到综合型的演变过程。因为短缺,所以拉来驴子就是马,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后社会上财会人才十分短缺,于是财会专业的毕业生,甚至中专生都颇为“热销”,一时间许多高校纷纷开办起财会专业。随着社会向商品和市场方向演进,建筑、金融、贸易、电力等应用专业也都曾盛极一时。90年代以后,社会从物质需求逐渐转向精神文化的需求,传媒的一些专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于是,全国开设传媒类专业的高校短短几年从寥寥数所发展到今天的几百所,而一些冷门专业却逐渐萎缩;经济全球化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IT人才走俏,计算机继而信息网络专业变得热门起来。社会的多方面人才需求,触动着高校拓展和扩张的神经。
就业率也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社会越走向市场经济,社会的市场化程度越高,资源的优化配置率就越高,人才资源配置也不例外。高校学业就业开始了双向选择。近些年来接近年底时,整个社会争夺高校毕业生的人才大战愈演愈烈。有社会中介机构召开的就业招聘会,有高校或校际联合召开的招聘会,也有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招聘会等等。为了不使就业冲击毕业生学业的完成,教育部规定了一个11月 20日的期限,即11月20日之前供求双方不得组织就业招聘活动,但每当日期临近用人单位都已迫不及待而跃跃欲试了。人才招聘的火爆充分表明了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独特功效日益得以显示。在市场这个平台上,优秀人才往往成为用人单位争相招聘的抢手货,有的下家甚至不惜出大成本延揽人才。当然,素质不高的毕业生也会无人问津。由此可见,学校只要培养出社会有用的人才,就会提高你的就业竞争力。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总有行业或产业兴起或衰落,相应的是高校的学科或专业需要进行调整。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早几年供不应求,近年来情况就有了变化,用人单位已经不必饥不择食,而可以挑剔地选择需要的人才了。这并不是因为信息产业不行了,而是人才培养规模过大了。根据社会需求的规律,应该缩小培养规模,让一些培养质量不高的学校撤销这个专业。我国的高校就业率考核机制就是试图解决这个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就不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由社会的人力资源市场去自动调节。政府不管了,反而高校却重视自己的就业率了。政府职能也发生着转变。首先,政府不是去考核高校的就业率,而是加强社会人才需求的预测,为社会和高校提供导向。人才的培养有一定周期,预测更加需要;其次,政府不应为高校“埋单”,让高校自己去承担社会的压力。现在,对毕业生就业问题,政府比“产品”生产部门的高校还着急,政府行为加强了,反正学校毕业出去的学生政府会管的,市场行为自然就萎缩了;第三,政府应通过市场机制来加大高校的调控,要大力推进社会的市场化程度。市场法则优胜劣汰,政府的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高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评估,调节高校的招生规模和专业的设置,限制不合理的扩张。政府要允许学校像企业一样可以破产。最后,政府应逐步增强社会的承受能力。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到绝对平衡,因为只有优化配置,才能引起竞争,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保持社会的良性循环。社会保持适度的待业率(或失业率)能使社会增加张力,社会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不是正常现象。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