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45: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狮子和鹿教学设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职院校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结合,产学结合,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下,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建设。各院系纷纷组织,参与与各专业特色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我系电子线路设计课程采用的则是“以证代考”的评价模式。
一、电子线路设计课程实施“以证代考”的意义
“以证代考”是考教分离的一种实施形式,它是以国家职业资格和社会技能鉴定认证的标准来评判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是真正的第三方评教。“以证代考”中的“证”是指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社会的技能证书,“考”是指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课程结业考试。“以证代考”是指以国家的职业资格和社会的技能鉴定认证代替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课程结业考试。
“电子线路设计”是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通过学习Protel DXP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培养能胜任计算机绘制电路图及印制电路(PCB)板制作技术相关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完成电子线路设计课程的学习,可取得相对应的职业资格是“计算机绘图员(电子)”,简称电子CAD绘图员,是目前电子线路板设计行业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是电子类专业核心职业资格证书之一。该证书作为电子线路板设计能力的衡量标准,主要考核Protel DXP软件操作,包括原理图绘制、网表生成及PCB设计。
该职业资格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绘图员(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四级)、高级绘图员(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三级)、绘图师(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二级)。
我院计算机系已在计算机应用基础、Photoshop等课程中推行“以证代考”的考核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实施“以证代考”考核模式,积极推动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提高学生的取证率,严格科学地做好学生的技能鉴定工作,是强化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关键,是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二、“以证代考”考核模式下的电子线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针对课程特点,选定特色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建立题库,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
1. 课程教学内容方面
实施“以证代考”后,要在构建“课证融合”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使课程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相互融合相互衔接,教学内容应涵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鉴定考试”的所有考核内容,但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鉴定考试的所有考核内容并不等同于电子线路设计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电子线路设计课程的要求和内涵应高于相应的计算机绘图员职业资格证书教育。
2. 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
实施“以证代考”后,对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进行改进。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等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进度提出项目实例,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项目当中,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项目的提出由老师在课程教学前做出周密的规划,采用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来设置具体的项目实例。
3. 实施“以证代考”的考核方式
考试是检验学生对其所学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手段,同时也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实施“以证代考”考核模式,鼓励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来代替课程考核,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通过获取职业资格认证来提高职业能力,达到完全以职业资格标准来代替课程考核。推行考教分离制度,也是落实“双证书”制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考试结束后,将学生参加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电子类)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与教师的业绩挂钩,增加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形成全面的评价机制。
三、结束语
“以证代考”最终的目的要落实到学生职业资格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认定的层面上来。电子线路设计课程推行“以证代考”制度,考虑就业市场需求,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有机结合,学生在取得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相应级别的资格证书的同时锻炼了职业岗位能力,以实现高职教育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常瑞莉. 高职“双证书”模式下Protel DXP课程的改革[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04).
[2]尹小田.探讨高职高专印制电路板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商界,2012(04).
【关键词】低段语文 课堂活动 学生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尊重,语文课堂也变得活跃起来。因此,要提高低段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适合低段学生的语文课堂活动。那么,教师又该如何才能创设出适合低段学生的语文课堂活动呢?
一、切合学生实际,探寻学生“趣点”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参与内容新奇、刺激的活动,教师应针对这种心理特点,适时转换不同的活动形式,显性活动与隐性活动相辅相成,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参与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W生学习的兴趣是推动学习最直接的内部动因,当学生对活动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才会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想方设法地克服困难。如在上《比本领》一课时,要达成“感悟梅花鹿和金丝猴的骄傲与自信”的课堂目标,单凭教师的对语气、语调方面的提示,无法让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形象的画面,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于是我根据学生们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将文本内容自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学生们听。当学生听得入神时,我提出问题“假如你是梅花鹿,听到了比赛规则,你会想什么?”此时学生已然融入这一情景之中,我顺势引导学生扮演梅花鹿与金丝猴的角色,把“自己一定能先摘到果子”这个想法表达出来。此时学生已经有了高仿真的情感体验,情绪高涨,很顺利地把梅花鹿和金丝猴的骄傲与自信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二)丰富形式,发展思维
低段学生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原因,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维持他们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创设学生课堂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让活动的形式多样化,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充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低段语文有大量的字词需要认、读、写,对认读写字词,课堂教学中学生极易产生倦怠感,久而久之,学生对认读写字词丧失兴趣,认读写字词的教学目标是根本无法达成的。鉴于此,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变换活动形式,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把枯燥的活动变得趣味盎然。教学中,我常采用“开火车”“点豆豆”“找朋友”等游戏进行字词的认读,有时还用上多媒体,跟词语宝宝捉迷藏,或者摘苹果等大量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的兴趣,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比如在让学生理解“垂头丧气”一词的意思时,由于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教师可扮成记者来采访一下学生“大家会在什么情况下‘垂头丧气’呢?”在学生们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后,再请几个学生来再现一下“垂头丧气”的情景,给我们表演表演,接下来再让学生回到课文当中把包含“垂头丧气”一词的句子读读,联系生活实际及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含义,最后再请学生用“垂头丧气”一词说一句话。这样,学生们在“接受采访―再现情景―回归文本―练习说话”的过程中,不但轻松地理解词意和运用词语,而且其思维活动也随之一步步地加深,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还可使用猜谜语、角色表演、唱歌、做游戏、讲故事、听故事等方式,并将不同的活动类型有机地进行整合,学生的思维才会在活动中得到发展,课堂活动才会更生动、更高效。
二、根植文本内容,寻找活动“支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活动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而进行设计。如文本的关键处、重点处、难点处、矛盾处进行设计,并且所设计的这些活动要能够突破教学内容当中的重点与难点。学生通过参与这些课堂活动能进行深层次的、复杂的思考,“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是让学生闪现思维的灵光,凸现智慧的光芒,不是简单地为了“活动而活动”。
如教学《冬天是个魔术师》一文,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魔术师是什么?为什么说冬天是个魔术师?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及时进行表扬。然后教师进行引导:老师认为我们班的学生特别聪明,因为,有的问题的答案就在文中,等待你去发现它呢!看看谁先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在交流的过程中其语言得到了发展,思维得到了发展,在对话交流与思想交锋中,情感得到了熏陶,心灵得到了净化。这样的活动设计增加了活动的针对性,其所出现的问题与文本重点、难点有着紧密的关联,具有可探究性,能引发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从而能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质量。
三、紧扣教学目标,把握活动“原点”
布卢姆曾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检验课堂教学效益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阅读教学中学生课堂活动设计必须指向预设的具体教学目标,紧紧地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而展开活动。这样,学生课堂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向,活动的实效性才能得以保障,避免表面形式多样、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华而不实的“无效”现象发生。
在设计《小狮子》这一课时,其中有一个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读。围绕这一目标,我设计了分角色表演诵读。分别请学生扮演大树和小狮子。通过大树与小狮子的对话,体会大树看到小狮子不练功时的着急,体会小狮子的懒洋洋与满不在乎,体会小狮子觉得有父母可依赖时的骄傲。再请一些学生扮演狮子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出一席话,教育小狮子不能依赖父母的同时,也教育学生们懂得了自立的重要性。因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学生充分地融入角色中,体会到人物的心理,从而有感情地朗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生对事物心理有了体会时,教师及时地引导将这种体会用朗读的方式表现出来,其实也是在授之以渔。因此,课堂活动要能给学生生成的空间,设计出能达成课堂教学总目标的一系列看似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课堂活动,能给学生充分的生成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四、面向全体学生,建构活动“终点”
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在开始教学前的计划和设想,是顺利完成教学实践的必备条件,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反映了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风,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学发展从只注重教师的“教”,向重视教师教学,突出学生学法方面转变,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意识。
一、课堂教学设计要突出操作性
再精美的教学设计,不具备操作性都是纸上谈兵,无法实施的设计没有任何意义。教学设计的操作性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方面落实。
1.依据标准和学情设置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的基础,是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课程设计首先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和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有效的目标。
首先,目标要明确。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写字、理解词语为例:甲教师的教学目标为:会写“荷、挨、莲、蓬、胀、仿、佛、裳、翩、蹈、蜻、蜓”12个生字,重点指导写好“蓬、翩、蹈、裳”4个生字;会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破裂、翩翩起舞”4个生词。乙教师的教学目标:会写生字并理解生词。甲教师目标直指靶的,便于从操作系统中优选出方法。乙教师目标盲目,一旦操作起来,难免脚踩西瓜皮,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其次,目标要具体。以《掌声》理解内容为例:A教师理解课文内容。B教师理解课文中“掌声”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课文所表现的情感,从小学会关心、爱护朋友和亲人。A教师目标显然太模糊。B教师目标具体,标得清楚,技术路线也好预定,提供了目标保证。
2.依据内容和环节设置过程
每堂的教学内容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会不同,课程教学设计不仅要在过程环节中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和主动性,更要让整个过程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落花生》这课教学的设计片段:
师:我姓武,“武则天”的“武”(写“武”)。谁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介绍给大家?(生上讲台写自己的姓名。)
师:你的名字叫什么?
生:我的名字叫刘诗乐。
师:什么意思?
生:“诗”呢,因为我爸爸希望我像诗人一样出口成章!“乐”就是我爸爸也很喜欢音乐,他也希望我喜欢音乐,所以取名叫刘诗乐。
师:既能写诗,又懂音乐,多么了不起的人啊!给她掌声!(生鼓掌)(可以多增加几个学生名字的分析)
师:回去问问你的父母,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好不好?
这个“好不好”,一下子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整堂课孙老师都用商量、鼓励、亲切的语言与学生对话,形成了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建立了和谐的学习环境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老师的尊重、信任中主动探索、自主学习。
3.依据教学实际设置手段
教学手段不仅仅为了热闹,而是应该采取最有效的辅助完成教学目的。我们现在最常用的也是最滥用的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了。如一位农村的教师,在教学《坐井观天》的生字时花了半天时间制作了一个很有创意的课件,点击绿色的荷叶,其上空出现音节,接着音节下方出现汉字,音响发出汉字读音,使学生跟着音响读三遍,紧接着一个青蛙张开大嘴,“呱、呱、呱”地叫喊着跳出来。青蛙形象、音响的强烈刺激,使学生刚才记住的读音有可能全变成“呱”音了。课件制作虽然很美,但是对于农村的孩子青蛙再熟悉不过了,这样做不仅没有起到辅助作用,反而干扰了学生的识记。
二、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设计不是盲从,什么样的内容需要什么样的教学、学法,针对教材特点、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个性差异等不同选用不同的教法、学法。
例如,教法就是教学的方法,这是课程设计所要设计的重要内容。课程设计时,教法的选用要灵活,或多种教法渗透并用。教学有关环保、社区活动等内容的课文,可选用“案例教学法”,如进行《狮子和鹿》的设计,可以设计一份关爱动物的案例,引导学生根据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形成报告。设计教学内容离现实生活较远,语言文字又比较抽象的课文或片段教案,宜选用“情境教学法”。
三、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灵活性
课堂教学永远不可能如教学设计一样一成不变,应为设计师预设,而教学是真实的进行,是动态的,时刻存在生成。为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例如,人教版《我们的民族小学》的教学预设:
你知道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民族小学的美丽吗?(绚丽多彩)“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如果此时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教师可以这样处理:
1.老师指导读:“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启发:你们觉得这句话写出了学校的什么?
2.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绚丽多彩)那么“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
这样的教学设计没有固定成某种格式,而是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预设,充分考虑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学困、思维、习惯等问题,顺学而导,随学处置,灵活机动。
根据新课改的提出,对于旧式的教学模板已经不符合教学方式的要求。小学语文三年级开放性教学方案是基于新课改提出的,其内容主要有教学地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一、基于新课改提出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方案的转变
新课改的提出改变了旧教育的应试模式,提倡以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老师则为教育的领导者。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令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同时要求老师的教学方案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采取填鸭式的教育学方法,要设立有趣的课堂教学方案,令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认真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一个朦胧的认知阶段,生活中的许多常识需要通过实践学习来认知。他们是富有想象力的年纪,想法非常的单纯,善恶辨别能力较弱,因此老师和家长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也是对生活常识的一个重要的知识来源。由于学生一天的时间大都呆在学校,并且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都来自教师的讲课,所以老师对于学生的认知来说非常的重要。在新课改的作用下,老师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小学语文三年级开放性教学方案是基于新课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课堂的实践和探讨。
二、小学三年级开放性教学
小学语文三年级开放性教学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课堂教学地点、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中,快乐的成长并且了解到书本以外的知识。
1.课堂语文教学地点的开放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室为主的,在新课改的提出下,不防偶尔将课堂教学地点移至教室外,让学生的学习环境有所变化。课堂教学地点移至教室外,要以学生的安全为基础,再进行教学,同时确保课程进度不受其影响。课堂教学的地点不是随老师的意愿进行设定,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选择教学地点。比如说:三年级语文老师上到课文《金色的草地》可以带领学生们到草地上进行教学。
课堂语文教学地点的开放性是指不影响课程进度的情况下进行课堂地点的改变,这样的教学地点的改变是一时性的,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室的授课地点方式。
2.课堂教学模式的开放性
课堂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即老师摆脱传统的授课模式。由于我国之前的教育方式以应试教育为主,许多教师的讲述课程较为死板,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是仅仅根据书本上的内容直接传授,很少去解释内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习知识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如果语文教师以上课就进入教学内容的教授,许多学生很难一下子跟进老师的讲课内容,导致学生不爱学习。
课堂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先从学生们感的事情作为切入点,再引申到课本内容,然后再进行课堂内容的讲授。例如:课文中《狮子和鹿》,老师可以先设置一个关于狮子的谜语,叫学生们猜。或者是设置一个成语接龙游戏。教师在上课前进行情境导入,应注意适当的把握,不能影响课程进度或者使课堂气氛过于活跃。
3.教学课堂内容的开放性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大多是10岁左右,对于世界还是处于一个认知的阶段。他们所接触的东西比较简单,需要通过学习和生活上的接触不断的积累常识。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一般来源于父母和老师。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在不影响课程进度的情况下,讲述一些课外知识,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量,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课堂内容开放性,即保证课程进度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课外知识的传授,令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事物,同时也可以调节一下课堂气氛,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更能积极认真的配合老师的讲课。
三、总结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知识面小,认知能力较差,比较爱动,因此在教授课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所在,制定教学方案的内容,同时应该以不影响课程进度为基本要求。将情境创设的方法带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课堂,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林万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08)
[2]姜春霄,林刚.“教学设计”培训策略研究――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7(02)
[3]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
[4]黄荣怀.关于教育技术学领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2005(04)
本文将着重讨论从片段的文本解读回到文章的整体解读。在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肢解文本,将完整的文章拆得支离破碎,以偏概全,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完整性这一大问题。
文章的整体感主要体现在文本的整体架构上。从语言形式基调画面再现美的传递上架构文本。我们对语文文本的解读至少要从这四点上整体解读,抑或我们在解读时,至少这几点都要有所思考。
一、从语言形式的整体感的三要义解读文本
打开《桂林山水》一文,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迎面而来的就是文章的整体架构。首先,字词是否准确,这就体现了文本给读者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次,语句的关联,作者对桂林山水画面的呈现是否准确;再次,明确的表达,是否用上了一系列的修辞方法展现桂林山水的特点;最后,文本基调的把握,再现桂林山水的画面,向读者传递美好的事物。这样,我们就能从整体上对文本进行解读。
我们知道语言形式的整体感是第一要义。叶圣陶曾在修改习作中提出这样的要求:用词是否合适,语句是否通顺,句与句是否连贯――这就是具备整体感的语言形式。当我们在整体解读文本时,就可以从这三个要点出发:合适的字词运用,语言明确的表达,语句的组构是否关联。
以《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为例,我们就可以按照叶圣陶的修改要点出发,整体解读文本: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这一自然段我们可以解读为桂林山水清、静、绿的组合。这就是整体文本语句的组构关联。作者置身山水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水的静;继而看到江底的沙石,然后感受到水的清;最后,青山环抱,倒映着江水,在清中又感受到水的绿。从角度变化来说,作者先是远远地感受到水的静;再而走近时,看见江水的清;最后,远眺漓江山水,发现了它的绿。这是感官的自然变化,也是作者对文章整体画面感的准确呈现,更是语句组构关联准确性的典型展现。
这部分的解读还可以看叶圣陶三要点中的合适字词运用。如作者在表达时气音的运用――啊,然后由“啊”延伸出来的变化音“呢”“呀”。它们的运用是否合适?如果合适,又合适在哪儿?这时,就要揣摩文章作者的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作者对自己当时置身漓江山水的清、静、绿的美好状态的表达,想让读者产生共鸣。我们在解读优美类文本时,可以用字词是否合适与文章的情感架构相结合。以此类推,我们把这种解读方法运用到《狮子和鹿》这篇文章中去。从“呢”“啊”让孩子感受当时鹿对自己腿的极度厌恶和角的非常喜爱!
在明确的语言表达上,我们发现《桂林山水》也非常符合叶圣陶所说的第三个要点,即是否用上了一系列的修辞方法。显然,这个部分用比喻和排比等方法来展现桂林山水的特点。
二、从文本的基调上整体解读文本
从整体上准确把握文章的基本基调,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
如三年级上册《给予树》,开篇就是:圣诞节快要到了。许多老师的教学设计是,在上课伊始就让孩子读这句话,快乐地读,美美地读。那么文本的基调真的是这样吗?显然是不着调的,字面读可以这么解读,当我们发现下面文本是: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我们似乎能在“到了”两字当中读到母亲的担忧,或许这个圣诞节并不那么尽如人意,并不是大部分老师所解读的“圣诞节快要到了”的快乐抑或欣喜!回读全文,这样的起步基调正是文本的整体基调,我们就能从基调上准确地整体解读文本!
三、从文本内涵上整体解读文本
如《掌声》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是爱!我们都知道。它传递的是温和的、温暖的内涵。两个老师,英子恰恰是被第二任老师的爱所改变的!是什么样具体的爱改变了英子?为什么前一任老师却无法改变呢?相比之下,我们发现是对英子平等的呵护改变了她。在这里“爱”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是平等。有了这样对文本的整体解读,我想当课堂结束时,我们问孩子是什么改变了英子时,得到的回答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爱”字!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这句话可以很好地为个性和共性解读做个定性。就像盖一栋大厦一样,没有一个整体性的设计,说不定盖到快完工的时候出现重大偏差,导致前功尽弃。整体性解读的把握是基石,它为课堂上要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做了准备。
不管语文教学的理念如何“日新月异”,不管教学的技术手段如何“千变万化”,我们依然需要从整体出发,准确、细致、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在课堂上酣畅淋漓地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意交流、心灵对话,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更规范、更有效、更有味。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77-1
一、巧用教材,激励学生参与英语词汇的开发
还记得听过这样一堂精彩的小学英语课,执教老师是我市(张家港市)专门从上海邀请来的荣获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的名师,她的课堂至今回想起来,依然让我回味无穷,意犹未尽!她执教的是上海牛津教材,教师以各种动物引入monkey, panda, lion, dog, cat……老师不局限于长颈鹿、大象、猴子、兔子的等动物类有关单词的学习,还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活动,让学生以肢体语言模仿动物,其余的学生们说出动物的名称,学生们的创造性和模仿能力是出奇的强,说出了许多动物。当有的学生模仿的动物袋鼠考拉,这个单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本来学生就处于纳闷状态,处于极度地想知道用英语怎么表达的高度亢奋状态,教师没有避而不谈,而是巧妙地适时的新授kangaroo, koala,学生学习得非常快,教师随即出示世界地图,要求学生,说说这些动物分别居住在世界上的哪些国家?这下不仅要用英语表达动物,还要说到国家Australia,同学们可以借助于词典等学习工具学习相关的国家。同样是四十分钟一节课,在她的安排下,学生主动的参与,还通过自己的查阅学习,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比一般的课上多了几倍的词汇量!
受这节课上的启发,同时学习相关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书刊《小学教学设计(英语)》、《中小学外语教学》等,让我对词汇资源的开发有了更多的认识,并付诸于我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比如我在教牛津版4B教材中的第4单元《Unit4 Buying fruit》,在第一课时的水果类单词教学中,单词watermelon,这个单词中字母比较多,我就分开来教学,water(水)、melon(瓜),把这两个单词并起来就是watermelon(西瓜),一个单词引申出了三个单词,但是我觉得在学过的单词中也有类似构成的单词,就追问:“还有别的类似的单词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节课中由一个单词说出了十几个单词,远远超出了书本的词汇量,让我和孩子们收获颇丰!
当然英语学习有其枯燥的一面,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既新授知识,又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教材中的歌曲、小诗、图片等资源替换自编练习,学生既温故而知新,对词汇的积累有了拓展和延伸,又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二、灵活拓展,引导学生参与英语词汇的开发
1.在阅读中开发。根据研究表明,大量的阅读对英语学习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阅读中肯定会碰到一些没有学过的单词,学生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单词,还可以通过查字典、问老师等知道这个单词的说、读。
在书报阅读中开发。现在市场上有许多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报,如学生人手一份的语言文字周报(双语版),就是很好的阅读资料,我把每周的英语早读定为读报日,让学生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我惊喜地发现有的学生从一点看不懂,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到基本读懂,甚至还有的个别能流利的朗读,让我尝到了书报阅读的甜头!
在欣赏音像中开发。除了在书报阅读中开发外,我还组织学生通过欣赏音像制品VCD。音像制品把文字、声音、图象结合起来,提供了真实的英语运用场景,十分有利于英语学习。就如组织孩子们看动画片《狮子王》来说,学生光看英语字幕肯定看不懂,但是结合了故事情节,就容易理解的多了,一些从来没接触的单词也能理解了,下次碰到,不一定马上就能达到听、说、读、写的要求,但是总比“它认识你而你不认识它”好多了!
一、阅读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悦读”
将教师这一群体纳入阅读主体,是因为历来教学相长,况且在数字化时代,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早已被颠覆。从事文学教育的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并使用新型阅读媒介,分析媒介自身的偏向性。做好引路员和掌舵者的工作。因为经典大多具备一个优质的故事内核,更是成为多种媒介平台争先恐后加以改编的资源。因此学习经典的渠道多样化。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除却舞台演出,更是成为影视导演的宠儿,几乎西欧各国都有电影改编,比如《王子复仇记》,儿童动画版的《狮子王》。就连我国新世纪以来就有冯小刚执导的《夜宴》、胡雪桦执导的具有西藏风情的《喜马拉雅王子》。今天人们利用电子设备在互联网上甚至可以欣赏到现场价值不菲的英国国家剧院版的《哈姆雷特》。实的《白鹿原》自获得茅盾文学奖以来,更是被改编为同名秦腔、同名连环画、单行本同名话剧、同名电影、同名电视剧。有些改编是在充分理解原著的基础上对经典的互文性解读,但有一些纯粹是以名著为噱头,本身毫无艺术价值,甚至对于读者都会引起一种误读。面对这种情况,今天的教师的职责不能依旧局限于知识的传播,而要转向为做媒介资源的侦查员。剔除有害媒介,推介有效媒介,同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视听平台。另外目前高校所采用的文学史教材基本还是清一色的文字性著作。面对阅读环境的变化,教师需要编定图文并茂、融合视听资源为一体的教材。这一方面,应向国内儿童读物和中小学教材学习。在《外国文学》教材编订中,暨南大学的张世君教授做出了一定的突破。她注意学科交叉,在跨学科平台上整合外国文学史知识体系。探讨了外国文学作品与电影、歌剧、美术作品的互文性,拓展和深化了外国文学史教学,改变了外国文学史的资源和知识结构。在体例上,该教材每章、每节结束都有图表总结,思维导图。但由于内容只讲到马克吐温,该教材在高校教学中的普及度不高,辐射面不广,没有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教材编写的道路上,教学一线的工作者依旧任重而道远。真正完成阅读依然要靠学生自身。数字一代对于识别和使用新型媒介具有天然的嗅觉优势。阅读内容的跨媒介生产已是必然趋势,从二维到三维、从文字到图像、从平面到立体,丰富的经典世界正在建构。读者除了利用成熟的媒介平台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经典。比如鼓励学生在课程微信群里阅读打卡,在朋友圈里晒阅读进度等,都可以让学生爱上经典,并自身承担起经典传承的重任。
二、阅读资源——图文并茂、声像一体
1.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表现思维过程、发现不同知识间联系和冲突的重要工具。”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首先安排学生从阅读后的简单的人物关系图画起,接着给出自己对于某一问题导向下的思维框架,让学生补充图示的详细信息。之后让学生自行通过互文性媒介资源的比对绘制小论文思维导图,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最好通过思维导图在群中的共享,让参与者相互提问,解决潜在的问题,使得思维导图下的论述趋向严谨。教师也可在学生思维导图的共享中也会得到启发,教学相长、教学互促的目的将得到真正的实现。
2.文学地图
《外国文学》课程是一门涵盖除却中国文学之外的世界所有国家文学的课程。它时间跨度大、地域覆盖广、内容异常丰富。为了让学生不畏惧该门课程,绘制世界文学地图是很有意义的。在某一时段文学史或者某一地域的文学史学习完成后邀请学生绘制文学地图。比如要求学生绘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地图,大多数学生完成地图之后就会发现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这两位巨匠的共同之处,也会在地球的另一端发现中国的戏剧大师汤显祖。
3.表格
一、为现实生活需要而生
德国数学家(集合论创始人)格奥尔格・康托尔曾说:“人类的现实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本身就是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而存在并发展的。”这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创设有现实价值、生活需求的情景。
如,我在执教人教版“24时计时法”一课时,先创设两位同学约好7时去跳绳,由于没说清楚是早7时还是晚7时造成误会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普通计时法的好处,再告诉学生不仅我国有这样的计时法外国也有。在让学生感受到普通计时法有局限性的同时,也让学生产生有必要研究一种全世界人们都能看得懂的计时方法的需求。教师给学生一条重要线索(阿拉伯数字世界各国都应用),为24时计时法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提供一张时刻表(如,普通计时法中午12时,你研究的计时法……),引导学生研究一种让所有人都能看得懂的计时法。
学生研究出不同的计时方式,有的用汉语拼音代替中文;有的则用太阳、月亮符号代替中文;有的用0~12和1~12的数字表示;还有的用0~24数字表示。在同伴和教师的评价中不断完善、不断提升、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和思考,最终研究出了一种让所有人都能看得懂的计时法。
这样的教学情境是力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充分理解24时计时法、速度等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过程、价值和必要性。体现情境创设的价值,让学生感觉到它们是因为人类生活需要而产生的。
二、为唤起再次注意而生
生理心理学的实验表明,5~6岁的儿童注意力通常可以集中10~15分钟;7~10岁约为15~20分钟;10~12岁约为25分钟;12岁以上通常在30分钟。由此可见,想提高效率,教师可以适时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再次注意”。
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采取以下步骤:1.找角。从所给的学具袋中(包括五角星、长方形纸片等)找出角,并按这些物体有角没角分成两类。2.折角。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利用圆形的纸片折出一个角来,用语言描述角是怎样的? 3.认角。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让学生在黑板上标出各角的顶点和边。4.辨角。给出一组图形,有的是角有的不是,让学生进行辨认并说出理由。5.画角。教师指导看书画角的步骤,学生独立画角,培养学生认真看书的习惯和初步的自学能力。6.做角。学生独立用两根纸条和一个图钉做一个活动角。小组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注意力容易涣散,所以,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利用各种教学形式不断吸引学生再次注意。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但要注意对知识点的准确把握,还要注意对学生心理的把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精心设计能唤起学生“再次注意”的教学环节。
三、为理解概念本质而生
数学概念有些是由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如果将数学概念灌输给学生,无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应设计有效情景,使学生体验概念在生活中的产生过程。
如,我执教三年级“速度”(景山版)一课时,由于“速度”是由路程和时间共同作用产生的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创设了三个层次的情景来认识速度。
教学层次一:情境1“老虎跑了400米,狮子跑了300米。”猜谁跑得快,使学生理解只通过路程是比不出快慢的,还要有时间。情境2“小熊跑了5分钟,小牛跑了7分钟。”猜谁跑得快。让学生进行辩论形成共识,要想比出谁快谁慢,既要看路程又要看时间。
教学层次二:黑猫警长当裁判遇到了难题:小鹿5分钟跑了2400米,小兔2分钟跑了880米,小狗3分钟跑了1350米,它们谁跑得最快呢?学生会求它们1分钟、3分钟、5分钟跑的路程等,通过讨论让学生领悟到求1分钟跑的路程方法最好,数据小,又便于比较。这样,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初步理解为什么人类把物体单位时间内行进的路程叫作速度,使学生了解速度产生的意义、价值和必要性。
教学层次三:创设游戏情境深刻体验速度。学生欣赏一首歌《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估计蜗牛的爬行速度是每分钟多少厘米(蜗牛的爬行速度为每分钟12厘米),告诉学生听歌的时间就是1分钟,让学生拿出直尺做游戏,规则:用两根手指当小蜗牛,先让你的“小蜗牛”在0刻度上,然后放音乐,音乐停的时候,看谁正好走完12厘米的长度,谁就是胜利者。使学生体会速度是由路程和时间共同作用的量,学生轻松、愉快、深刻地理解了速度这一概念的内涵。
四、为渗透德育而生
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受性”活动,既能提高效率,又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如,在教学“笔算乘法”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水龙头坏了,在不停地滴水。“你们猜一猜,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浪费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兴趣盎然,纷纷猜测,最后,我告诉学生一天大约会流出12千克水,能装满我班的洒水壶七、八壶的样子。大家听了之后,只是点点头没什么太大反应。我接着问,如果照这样计算,一个月(按31天计算)大约要流掉多少千克水?一年(按365天计算)大约要流掉多少千克水? 全班学生马上行动起来,不一会儿就算出:一个月大约是372千克,一年大约是4380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得非常震惊,接着,教师让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都深刻地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通过题目的改变,既尊重这节课要讲的知识点,又进行了德育的渗透,体现了课程综合化要求。
总之,切实掌握好情境创设,重视创设情境教学过程的特性,合理应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其为学生学习需要而产生。使教学进入一种全新的情境境界,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认知和情意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