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生物教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0 14:46:2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必修二生物教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必修二生物教师

篇(1)

高二生物教学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前后知识点联系不是非常紧密,单元与单元之间衔接不够紧。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往往孤立,不注重知识点联系,学生在做综合题时无从下手。高二到高三教学就是一个过渡和潜移默化的过程,高二是高三的基础,高三是高二的拓展和延伸,所以,要想高三学好,高二就必须打好基础。高三注重的是前后知识点联系,综合题往往考查一个大题,涵盖知识点由必修一过渡到必修二,甚至到必修三。

二、弄清生物的教材设计思路

高考大纲要求生物必修一、二、三、选修一或三这几本教材中,必修二着重理解应用,其他基本教材偏向知识记忆,记忆力快的同学背一背成绩是可以提高的,生物覆盖面较广,但是考查能力较低,在高考生物当中,三大理科,生物是最好拿分的一门科目,在教材编排上可以考虑知识点联系与变动。例如,把《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编排在一起,再比如,《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膜》及《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编排在一起,这样学生知识联系运用能力就提高了。

三、弄清高考分值的设定及重难点

我上高中时候高考分值中生物占72分,在2013年的高考中生物由原来的72分提高为90分,相应的每个班级的生物课程也比之前多了一些,但是感觉高二阶段,生物课程仍然紧张,导致学生练习不充分。高三周一到周五每个班级设置五节课还是比较合理的。

四、弄清如何进行新课标教学

我校的“新课标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要将改革模式完全运用到生物课堂中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我校的学生大部分对自然界中的生物认知有限,所以导致生物的基础知识薄弱,生物知识环环相扣,如果学生在哪个环节掌握不够牢固,那么在后面的学习中将不能全面理解,如果长期觉得学习吃力,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厌倦学习生物的情绪。

篇(2)

1 “连”――连线

1.1 单连

现代生物科学体系的的形成是建立在许多科学家不懈努力的基础上的。科学家探索生物学奥秘的一系列过程构成科学史。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科学史中科学家、事件、结论(成果)之间往往存在一对一的关系,通过单向连线法可全面掌握。

【例1】 (2009年天津卷)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虎克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

B. 坎农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提出了内环境稳态概念

C. 摩尔根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 韦尔穆特等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解析:本题单从选项分析可看出C项正确。如从各选项涉及的科学家、事件、结论(成果)等方面全面分析可设计如下连线题:

答案:C。

1.2 复连

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有共性也有个性。采用连线法描述生物学概念、事实时,指向同一属性的线不止一条,故称其为“复连”,教师在学案中可设计此类连线题,促进学生巩固基础,提升辨析能力。真核细胞的细胞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初学者容易混淆,可用复连连线方式解决。如线粒体的功能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它的膜是双层膜。“复连”法的相关内容也可改为表格比较法。

2 “联”――联系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高中生物和初中生物之间存在着联系,生物学和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学科之间存在着联系,高中生物各模块之间也存在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利用联系,降低教学难度,利于学生对知识网络的构建。

2.1 注意利用学科间的联系

人教版必修二遗传规律的学习涉及遗传概率的计算,数学上概率问题(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在高一下学期末才学习。若高一两学期开设生物必修一和必修二两个模块,第二学期初学习遗传部分时,学生还不知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是什么,硬性将其运用到遗传概率的计算中学生会机械照搬,而实际上并不理解。如改变一下模块开设顺序,高一下学期学必修三,必修二安排在高二上学期学习,学生具备了概率问题基础,遗传计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另外,生物学和物理学、化学也有密切联系,涉及相关知识时教师应明确学生是否已学,学到什么程度,以使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

2.2 合理利用初高中内容间的联系

初中知识和方法是高中后续学习的基础,教师对其合理利用可使学生的学习更快速高效。以“光合作用”相关内容为例,学生在初中已学习的知识有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实验(高中萨克斯的探究实验)、色素(叶绿素)可溶解于有机溶剂(如酒精)、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吸收CO2放出O2)、外界条件光照、内部场所叶绿体,已学习的实验方法是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性原则。高中阶段学习“光合作用”时,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初中所学,将其纳入预习学案中,激活学生记忆,可使课内探究过程顺利高效地完成。除此之外,初中所学显微镜、细胞、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变异、生态系统、免疫等知识均为高中的基础,高中教师对这些内容应当了如指掌,抓住恰当时机,合理利用。

2.3 适当建立模块之间知识的联系

以酵母菌为例,酵母菌是真核兼性厌氧微生物,必修一模块中以此为例探究细胞呼吸方式,必修三中以此为例探究种群数量变化;日常生活中的酿酒和做面包都需要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增长情况与发酵食品的制作有密切关系。高三复习时,教师提出酵母菌模式生物,引领学生回顾各模块相关内容,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与运用能力。

3 “敛”――收敛

课堂上,当教师提出某一问题时,思维活跃的学生往往会天马行空的想出多种答案或方案。这时教师需对问题逐步设立限定条件,以收敛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运用生物学原理思考问题,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如学完“植物的激素调节”后,老师提出下面问题。

【例2】 (2010年大纲全国卷Ⅰ31题改编)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2所示。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

原因1是 ;

原因2是 ;

原因3是 ;

解析:半边茎向外侧弯曲,如果仅从现象作逻辑推理,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是半边茎的内侧生长快于外侧,其原因可能与生长素的作用相关,具体原因可以是:① 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② 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③ 如果是外侧生长素多于内侧,而外侧因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内侧生长素浓度适中促进生长;④ 也可能与两侧细胞的吸水差异等相关。内侧细胞吸水能力比外侧强。这时教师提出“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则排除原因4;若再加限定条件“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则排除原因③,只剩①、②两种原因。

答案:见解析。

4 “练”――练习

课堂上师生通过讨论交流掌握了相关生物学概念和原理后,需进行相应的练习,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做到能在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练习题的选取需遵循梯度性原则,既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更要诱发学生思维发展由现有的思维层面,循序渐进地向更高一级的思维层面发展。例如,在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后,教师给出以下练习题:

【例3】 牵牛花的花色由基因R和r控制,叶的形态由基因H和h控制。表1是3组不同亲本的杂交及结果,请分析回答:

(1) 根据第 组合可判断阔叶对窄叶最可能为显性;第 组合可判断 对 为显性。

① ;② ;③ 。

(3) 杂交组合③产生的红色阔叶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的性状及比例是 。

篇(3)

一、浙科版生物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存在的问题值得商榷。

1.科学合理的编排问题

以高二生物必修的三册书为例,虽然分别以《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命名,但在三册书中相互之间的联系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第一册《分子与细胞》应该说是后两册书的基础,但编者也许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前后册联系颇多的内容却极少延伸,如遗传物质DNA及RNA在第二册中是中心内容,但在第一册第一章中其内容却只有寥寥几句话,仅仅提到了它们分别是脱氧核糖核酸及核糖核酸,又分别主要位于细胞核及细胞质中。其结构、组成等都没有作很好的铺垫,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第二册内容时早已无甚印象。笔者认为这对于有关遗传物质知识框架的形成是不利的。像这样的情况在必修课本中的很多地方都有出现。

2.课本内容的选择问题

整个高二必修内容选择看似条理清晰,但相对较庞杂,看上去不像教科书,却像是几本课外读物或者说是科普读物。编者想把所有的有关生物学的内容都讲个遍,但却限于篇幅又只能蜻蜓点水般地匆匆而过,以至于在教师授课和学生自学的过程中都要参考翻阅大量的课外资料,同时导致教师对于许多内容讲得多怕浪费时间,讲得少又怕在考试中大量出现,而学生在自学及练习过程中又感到迷茫:怎么课本仅仅几句话提到的内容却在习题中大量出现,而大篇幅的内容却是寥寥数题呢?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了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如在第二册第二章第三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中有关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应该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之一,但课本内容却只列举了一个有关人类血友病的例子,相当简单,同时又没有把几种与血友病有关的基因型的个体的组合及产生的子代的类型的情况以遗传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很难一下子接受,而遗传图的书写正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课本大量采用了立体的彩图,虽然说增强了形象性,但对于学生的解题实在是帮助不大。所以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再增加有关的平面图。

3.教材与习题的配套问题

高二生物浙科版教材启用的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生物作业本,该作业本的编排顺序及难易程度相对体现较好,对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是很有好处的。但由于教材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自学复习,不利于其很好地掌握知识,反而使作业本成了累赘,学生要在课外花大量的时间完成一份练习,增加了他们的课业负担,使部分学生产生了生物难学的观念。还是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为例,课本中出现的有关内容很少,但浙教版作业本中出现的内容却是重点,导致教师在课堂上要增加内容讲解,而学生则要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去巩固练习。

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中学课程设置的深度、广度及结构应该考虑一般中学生的接受程度,因为人对于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是逐步深化的,所以课程的编排要有系统的观点,不能把生物必修三册书独立开来,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基于以上三点,笔者认为,要想顺利地完成生物学教学任务需要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来达到。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听课情况,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的学生让他们制订不同的学科要求,可以在每堂课之前先预习书本内容,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来做相关的练习。对于课本中重点、难点作相应的标记,在课后或课堂上进行提问。这也就是所谓的学生预案。这样将会大大减轻教师因为浙科版必修课本内容编排相对较凌乱,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相对较吃力的现象。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学习小组对本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不能理解的内容进行提问,其他组相互讨论当堂进行解决。这样就使得一部分的内容实现了四次巩固:第一次,学生自己自学巩固;第二次,其他同学帮助巩固;第三次,教师总结巩固;最后,课后习题巩固。这样,一堂课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把课本中枯燥无味的知识转化成形象生动的立体知识。如在细胞的分子组成及结构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细胞比作一间大房间,房间里的人及各种家具就是细胞的结构及成分,人的进进出出及家具的搬动就是细胞内化学成分及各种结构的变化,这样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就会非常地形象,这对于他们的理解是非常有好处的。

3.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实际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82-01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意义

从社会发展的要求、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考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是必要的: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对学科情感的激发和维持作用非常明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其他两个领域的教学目标相互关联,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相对于传统的教与学的教学模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活动与体验,更能体现新课改“以人为本”的要求。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渗透

高中生物学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相对于知识能力等教学中易实现的显性目标来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大多属于不易落实的隐性目标。原因主要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更不是依靠简单的说教就能真正使学生内化为自身体验的。依据其特殊性,笔者通过对高中生物教材内容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发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主要依赖生物学科教学中有关的教材内容进行渗透。

笔者根据高中生物教材内容总结出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有关素材,并简要举出了相应的渗透的实例,希望能够为高中生物教师进行更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1、通过对我国生物资源和生物研究成果的介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珍稀动植物等丰富的生物资源,以及我国科学家在生物科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如:在讲解必修3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和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时,可向学生介绍我国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在讲解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染色体变异》的部分,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科学工作者通过艰辛努力取得的成果――“小黑麦”和“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粮食问题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还可在讲解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时向学生介绍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研究成果给人类健康带来的福音,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2、通过对生物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类比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对生物世界的了解迁移到人类生活中,促进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如在讲解必修3第五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认同不仅是生物世界同一物种之间需要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在人类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也应互相沟通、分工合作、团结进取,才能保证社会大家庭的稳定和安全。也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增强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3、通过生物科学理论的讲解进行科学思想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教育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对学生渗透实事求是、严谨认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教育,如:在讲解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以及必修3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的内容时,可以通过讲解孟德尔遗传规律及生长素的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一丝不苟、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从而理解到只有真正掌握知识,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增强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回报社会的信念。教师还可通过对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讲解使学生明确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既有统一性也存在着差异性;通过讲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指出多种多样的化合物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进而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以及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特性,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学会以更加理性、全面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事情。

4、通过对当前生态环境状况的讲解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和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教育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并使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从而关注环境,真正建立起环保意识。如:在讲解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及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内容时,应使学生在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关注和反思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增强珍惜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环境道德意识,最终树立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篇(5)

由上表可以看出,生物学将与化学有紧密联系的内容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学习,而化学则在高一第二学期或者高二才开始接触这些内容,两学科课程内容在教学进度上不协调。例如,蛋白质一节,按生物课标要求一个课时完成氨基酸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多样性,而高一学生尚未学习相关的有机化学知识,学生对一些学科名词“基”、“键”、“结构式”、“结构简式”、“羧基”、“氨基”等不能理解,造成学习障碍。而如果详细规范地介绍相关化学知识,则容易把生物课变成地地道道的化学课,就会冲淡主题,也不利于生物学教学任务的完成。基于此,笔者谈几点思考与建议。

二、有效解决化学与生物知识矛盾的探究

1.从学生知识的实际出发,按照知识的循序渐近性进行教学,适当地拓展化学知识

首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找到每章每节所联系到的化学基础知识,然后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凡是学生学过的,上课时稍加复习,就可以用来为生物教学服务。凡是学生没有学过的,应对学生加以启发、引导,然后适当拓展有关的化学知识,使学生在已有的化学知识上学习生物,才能形成一个正确的概念,完整的理解。例如,在讲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时,出现了“氨基”(-NH2)、“羧基”(-COOH)等有机化学的术语,而在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清楚地讲符号“―”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并表示共价键。在讲课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讲这部分化学知识,并对蛋白质的结构式加以解释。这样,对生物的学习扫清了障碍,不仅对生物课的学习有益,也减缓了以后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负担。

在讲第三章第二节“新陈代谢与ATP”时,教材首先讲三磷酸腺苷这一重要的化合物,学生对三磷酸腺苷是完全陌生的,但实际上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即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个问题涉及到化学必修2的第二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这部分内容。只要先适当地讲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规律,然后再讲一下生物的特殊性以及ATP的特殊性,这样,细胞内能量的释放和吸收储藏过程,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2.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活化”化学知识

教学中找到学科知识的切入点,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如投影、实物、演示实验等形象而生动地解决化学知识给生物学知识的传授构成的障碍,以达到“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淀粉遇碘变蓝”时,教师不妨分两步做实验:首先用纯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为参照,其次再用种子加碘酒变蓝,这样,既能说明种子中含有淀粉,而且对“淀粉遇碘变蓝”这一化学知识理解更加透彻。

3.优化现行《生物》和《化学》教材的编排体系及内容

在生物教材的编写中,可以在相应章节中设置诸如“科学视野”、“阅读资料”、“注释”等小栏目,对正文内容中出现的化学名词作以解释和说明。初中化学教材可以提及一些化学键和有机物的初步知识,为高中生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另外,像缓冲溶液、层析(色谱)等知识,生物中经常应用,而高中化学未涉及的知识,可以在化学教材的对应章节增加这部分内容。如缓冲溶液知识可以在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中以“科学视野”的形式给出,层析知识可以在化学选修5第一章第四节《确定有机物结构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中增加。

同时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一种开放的理念,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课程实施更多地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所以,各学校也可以进行生物与化学校本教材的整合,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墨守成规,可以科学大胆地重组和优化生物与化学教材内容及其先后顺序。如果将《化学》和《生物》紧密联系的内容安排在一起或同步学习,有助于学生轻松学习好这两门课程。例如将《化学》必修中的糖类、油脂、蛋白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内容编为《生物》的教学内容。

4.教师要拓宽学习渠道,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106-01

一、模糊语言的客观性

生物学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繁杂性,在自然科学中生物学又是一门发展比较迅速的学科,存在许许多多未知领域,有待人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结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加之高中生物教材篇幅有限,对于生物知识只能讲述共性的、有代表性的、有规律性的东西。所有这些都决定着中学生物中的概念、术语、原理及规律等,具有突出的相对性,其中对许多内容的描述,精确语言无能为力,只有模糊语言才能胜任,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教材(必修一、二册,选修全一册),模糊语言就有十多种,其中“主要的(是)”有70多处,“大约”有29处“(最)重要的”有28处,“基本上(的)”有12处,“一般”、“大多数”有12处。而且绝大多数与重要概念、原理相关,可见,模糊语言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值得注意。

二、模糊语言的作用

1、体现教材及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教学中应用必要的模糊语言,是使教学过程具有科学性和严密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传授知识,是科学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教学过程中遵从教材、叙述教材中模糊语言描述的内容,是模糊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方面,只有这样,所传授的知识才是正确的,如必修本第二册第六章讲到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时,教材共有三处(第22页至23页)强调F2在性状表现上出现的分离比例是“接近于3:1”,这些都是比较严密的具有规律性的结论,如果去掉其中“接近于”三个字,就会错误地认为3:1是个绝对的数值比,那就无法分析和理解一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所得出的具体统计数字了。

2、体现了事物普遍性和特殊性

用模糊语言描述事物既可概括事物的一般性,又不排除事物的特殊性,因此,模糊语言使中学生物教学过程和教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给教材处理和教学带来了方便,同时还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但是,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对生物原理的难理解,知识概念会掌握得不准确等,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正是生物术语中的这种模糊语言所致,如必修本第二册第48页提到“在自然界中,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这句话本身就隐含有极少数的动物和近一半的高等植物仍然不是二倍体,往往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几乎”和“过半数”的含义及具体的事物,产生了“全部的动物和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的片面认识,再如必修第一册(第15页)谈到氨基酸分子结构特点时指出“……每种氨基酸分子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里的“至少”有特定的含义,它不仅仅是个数量词,而且还是个提示事物本质的关键词,从共性而言,它起到限定作用,从个性上看,说明某些赖氨酸含几个氨基和羧基,如天门冬氨酸含2个―COOH,赖氨酸含2个--NH2等,生物体内的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如果没有“至少”,那就很难判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是多少。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何解决好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原理应用的普遍性与教材和教学示例的典型性,语言的模糊性与知识要求的准确性,语言的模糊性与练习和考核要求的准确性,语言的模糊性与精确在学生认识中占主导地位等的矛盾,以克服语言模糊性给教学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并将其转化为教学的有利因素,本人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先入为主

绪论课开始,教师就必须明确告诉学生,教材中存在许多模糊语言,要注意正确理解与应用,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探索生物奥妙的欲望。

2、当作关键词语

教学中将有关内容的“主要的”、“大多数”、“大约”、“至少”等作为关键的“字”或“词”之一,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讲,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及作用。

3、处理好精确与模糊的辨证关系

模糊语言客观存在不可避免,对于模糊语言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真正弄通弄懂其含义,应从科学性、客观性角度出发,做到使用教学用语该模糊时就模糊,该精确时就精确,不然,处处精确无法做到,处处模糊无从学起,一般来说,应尽力避免教学语言的模糊性,比如,“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一概念就不能使用模糊语言来进行表达,假如使用用模糊语言来表达的话,就会说成“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4、反例教学

对重要概念规律等的教学,举出一些典型的反例,有利于学生掌握语义的范围,从而加深理解生物知识概念。

5、适当的拓宽

对含模糊语言知识的有关内容,教学中教师进行恰当的拓宽是有必要的。如必修第二册讲到分解者时指出,分解者主要指细菌、真菌等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实际上属于分解者的,除了教材所述的之外,少数原生动物和某些营腐生生活的动物都属于分解者,如蟹、螨、蠕虫、蚯蚓等。

篇(7)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此时的他们对于不同的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利用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奥秘,令学生产生兴趣,进而引发其创新意识。例如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微生物培养与利用》这一节中,教师可开设“实验课”,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计算微生物的数量:“让学生取洁净无油的血球计数板,在计数室上加盖血盖片,同时取酵母菌液,摇匀并用滴管在盖玻片边际处滴取一小滴,让学生观察菌液的渗入情况,接着让学生使用10×镜观察并将计数室移至视野中央,依次求得10×镜下计算区的总菌数、每毫升菌液中的含菌数值。”通过这个生物实验,学生既会增添探究“生物”的兴趣,也会提高自身创新学习意识。

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创新潜质

何为生物学习?就是要赋予教材中的生物灵动性,正因为如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更应添加创新,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而提升学习潜质。例如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第一册的《细胞的基本结构》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可将细胞喻为楼房,依据建造楼房的不同基底“混凝土、水”等来比喻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质”等,教师通过比喻的生物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其创新力。

三、培养学生求异思维,促发其创新才能

据资料显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托于求异思维。教师可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例如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二)“基因的本质”第二节[1]《DNA分子的结构》中,教师可向学生提问“DNA分子是怎样储存遗传信息的?它的分子结构存在什么样的特点?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联系?”随后在生物课堂上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在此期间,会出现一些“无从下手”的学生,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锻炼。

四、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创新意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但前提是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深化,并加强其应用意识,使其将生物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而加深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可利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显微镜的使用”这一节,开设一堂关于显微镜的实验课,具体步骤为:“取镜-安放-对光”,指引学生右手握住镜壁,左手平托镜座,并使镜体直立;将显微镜安置在台上正前方,偏左即可;让镜筒向前,镜壁偏后,距桌边约为7cm处[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让学生左眼注释目镜内,右眼睁开,并用双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反光孔射在镜筒内,学生通过目镜即可看到白亮的圆形视线。通过此实践操作,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使其在实践中思考并增进创新意识。

五、创新教学方式与生物教学相融

跟随着21世纪的步伐,我国科技水平已“蒸蒸日上”,教育界各校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多彩多姿”,例如运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高中生物教学,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的《细胞的衰老和与凋亡》这一节,教师可在课堂上开设多媒体教学,通过音频让学生感知细胞的生命,视频强化学生对细胞生命由始至终的认知,在课堂上可向学生提出兴趣问题,例如细胞的生存年限有多久?它为什么会衰老与凋亡?以此让学生展开讨论与思考,并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答出结果,短时间可促发学生大脑创新思维,这有利于深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利用网络平台“成长”教学

篇(8)

问题一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中,教师对“主动运输”的教学处理较为模糊。主动运输是指小分子物质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并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同时需要消耗能量的一种运输方式。在必修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中涉及一个问题,即当突触小泡移至突触前膜,并与之融合后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人教版同步作业相关题目设置中认为“胞吐”不属于主动运输的方式,其解析为:必修1将主动运输作为小分子的一种跨膜运输方式,而“胞吐”则属于大分子的“穿膜行为”,故在中学阶段认为这是两种类型的运输方式;而在大学教材中,认为广义上的主动运输包括“胞吞”和“胞吐”。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理解中学阶段做题时需要将两种运输方式区别开来,但同时可以向学生说明“胞吐”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主动运输方式。

问题二

必修3第一章“内环境的稳态”一节中,关于内环境的主要成分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中哪两者成分更为类似的问题,在以往教学中,认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其他物质均可以相互渗透,因此二者的成分也更为类似;而在目前市售的很多教学辅导资料中却认为成分更为类似的是组织液和淋巴,这个观点的更新也有其一定的道理。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写道:“组织液是血浆经过毛细血管滤过而形成的,其中各种离子成分与血浆相同,也存在各种血浆蛋白,但其浓度明显低于血浆;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因此淋巴的成分与组织液类似。”同大多数教师一样,目前我对此段话的理解是认为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要更为类似。但是,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师,在理解上也有所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导致了教学中相关问题的处理存在一定难度。

问题三

必修3第二章“免疫调节”一节中,在以往教学时,关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普遍认为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抗原,并且呈递给T细胞,当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便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它可以增强免疫反应效应,因而教学中一直认为淋巴因子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但在现今的教材中明确提出“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十分困惑,很多辅导资料也依然认为是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学生学习时也感觉很迷惘。

问题四

同样,现在的大多数教材辅导资料在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中将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问题没有处理清楚,而不利于教师教学;将“S”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均理解为先增加后减少的倒抛物线形,以至于很多同学将“S”型曲线增长率直接错误理解为增长速率,课堂上如果教师没把二者区别开来,课下学生参考资料必然出错。因此教师教学时需向学生讲解纠正,要求掌握“J”型曲线增长率和“S”型曲线增长速率这两个曲线图,而“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和“S”型曲线的增长率这两个曲线图教师只需要稍加点拨,让学生了解和区别于前者,这样更利于教学。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152-02

一、选修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教学能力的提高

在选修课程的开发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备课、分析教材、编写教材、课堂讲授、指导学生实践、布置和批改作业、教学评价等活动,准确地把握所教学科的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弄清哪些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把学科内容、概念间的内在联系,能深入浅出,举一反三,为学生提供系统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技巧和方法,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消化,从而转化成较为稳定和巩固的精神财富,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质。

2.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能力是教师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它是观察、思维、分析的综合,是从抽象到具体研究以及创造等多种能力的集中表现,这种高层次能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力的一种升华,反过来又能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选修课程的开发就需要这种创新能力,同时开发课程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

3.工作适应能力的提高

工作适应能力是指教师的应变能力,即有适应多变的工作环境或变换专业或改行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应知识面宽,自学和实际工作能力强,有创造思维,想象力好。在必修课程教学过程中,某位教师担任某门学科的教学工作,一般情况下同一学科可能会教很多年,很多教师,特别是年龄偏大的老前辈更是习惯了这种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不愿变也不想变。而新课程选修课程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也不断的推动教师对教学水平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选修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必修课的兴趣

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呢?选修课程的内容可以开设的多姿多彩,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1.增强学习,培养直接兴趣

在选修课程中以小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讲述生物学中最新的发现、最新的进展以及生物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在讲的过程中我通常会有所保留,每个故事都以问题结束。例如在讲到他们都很感兴趣的克隆羊时,我就问他们:"你们已经知道克隆羊是如何诞生的,那么会不会有克隆人出现呢?如果真有克隆人的话,我们的生活会受影响吗?"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在备每一节课时,我都会根据每一节的内容找出适当的开端话题或画面,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人的生殖"时,我以世界第一个试管婴儿――英国的路易斯・布朗的出生为开端,引出人类的生殖话题;在讲"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节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影片,内容是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系统的画面,使得学生一下子就被影片中优美的画面和音乐所吸引,很快找出画面中各种生物的差异,从而对各种生态系统有了深刻的印象。就这样在轻松、愉快、有趣的氛围中我们开始了相关内容的讲解,教学效果非常理想。在必修课中由于课时的限制,不可能东拉西扯讲一大通与高考无关的内容,而通过选修课的教学,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电鳗为何能放电?为何电鳗在水中放电却电不着自己,在空气中放电却会电到自己?人体本身是否也有电?一串串疑问,都在选修课中得到解答。开设选修课程,主要是探究动物的生理结构和生理现象,引导学生做一些实验技能拓展,激发学生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将来还会有酿果酒、制作酸奶等实验技能拓展课程,因为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学生们都"很期盼"。

三、选修课程可以对必修课程作适当的补充

选修课程可以是对必修的有效补充和深化,是以必修课为基础的教学,是对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所以选修课的教学不该忽视对必修课学习中重点知识内容的回顾与印证,甚至是提升。选修课也可以弥补必修课课时的不足和很多知识点讲不深讲不透的问题。

通过选修课的讲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很好的理解了必修课中的一些知识难点,真正使选修课成为了必修有益的补充,有力促进了必修课的教学。

总之,选修课程的开发和教学不但能增加学生知识的积累,视野的拓宽,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个性特长的发展,更难得的是它不但不会跟现有的必修课程的教学相冲突,挤占必修教学的时间,还能对必修课程的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给学生学习更大的自由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10)

生物课程的教学是高一、高二将三个必修课本和两个选修课本学完,高三只有不到一年的复习时间,如何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摆在生物教师面前的严峻问题。

"双语"教学是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双语的需要,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双语水平,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的教学形式。我所在学校已实行"双语"教学6年多,首届"双语"班学生也参加了高考,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我是担任首届"双语"班的生物课程的教师,下面我就在"双语"班生物课程教学和高三生物复习中对"双语"班学生学习生物和复习生物课程的方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 制定高考生物总复习计划的依据 

高中生物学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大纲》(即考纲),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在高考复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复习方向和内容。通过对《考试大纲》的学习、分析以及自治区高考研讨会中的讨论,把握高考命题思路——"遵纲不循本"。 所谓"遵纲不循本"即知识点的考查遵循"考纲"的规定和不超出课本知识的范围,而能力的考查可以超出课本知识点将渗透新课标理念、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探究性实验的考查。由此可知,《考试大纲》是高中生物高考复习计划制定最主要的依据。

二 制定高考生物总复习的计划与方法

以《考试大纲》(即考纲)为依据,完善的安排好生物三个必修课和两个选修课的复习具体计划。因为"双语"班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的能力虽然跟民考汉的学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但是还是在理解掌握上需要花点时间来吸收理解。所以在复习计划的制定上要更详细、合理,尤其是复习时间上更充分安排。复习的方法具体要根据学生自己学习的特点来分段加强复习,我认为生物高考复习分五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基础知识梳理、第二阶段巩固知识点、第三阶段模拟检测、第四阶段补充遗漏知识点、第五阶段强化训练。

三 高考生物总复习的计划

1.第一阶段:基础知识梳理阶段。

基础知识梳理阶段时间安排在9月至下一年1月末这一个学期,在这个阶段要把三个必修和一个选修的课本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要掌握好。

2.第二阶段:巩固知识点。

这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在2月至3月,主要是在基础知识梳理阶段的基础上对掌握知识进行综合,把相应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新的综合知识系统。

3.第三阶段: 模拟检测。

模拟测试阶段的时间安排在3月中旬至5月,这个阶段的复习任务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对知识有个全面、完整、准确的掌握,并反映在习题的解决上。通过这种适量的模拟测试过程,使学生的解题能力、技巧和解题速度得以提高,并培养他们应考的良好心理素质。 

4.第四阶段:补充遗漏知识点。

这个阶段的时间在2月至高考前,主要是考生在基础知识或能力水平上遇到困难,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解决,并在综合复习中把知识点进行串联起来,把遗漏的或者不会的难点及时掌握理解透。

5.第五阶段: 强化训练。

这个阶段的时间在5月,这时考生已有自己的综合知识系统,可以做一些综合性题,或者是做一些关于探究性实验的题,来强化自己应对各种综合、全面的实践性题。

总体时间上来说,双语班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复习,具体的复习时间安排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习惯来灵活的安排。

四 高考生物总复习的具体方法

1.第一阶段:基础知识梳理。

虽然在高一、高二把三个必修和两个选修课本都学过,但是有些同学还是忘记基本知识点,还有"双语"班学生理解和掌握需要更多时间,所以高中教师必需在高一、高二把所有生物课程都讲完,高三上学期就要开始生物总复习阶段,按照高中《生物》课本的章节进行逐章逐节的复习。引导学生理清单元知识点,弄懂基本概念和原理,明确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单元知识网络。本阶段习题重点选择基础题避免综合题。双语学生理解掌握需要一些时间所以教师要耐心的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第二阶段:巩固知识点。

基础知识梳理阶段以后考生要把掌握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热点问题和题型分类复习,以提高这方面的应试能力。 通过各个专题的讲解、测试,使学生对重点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例如通过一些综合性题的讲解让学生知道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要死记硬背,每个单元或者每个相关知识点必需有机的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做一些综合性的题,要让学生明白高考题不是简单的课后练习题,高考题主要在基础性知识上要考考生的综合能力,所以这个阶段要让学生做一些综合型题,让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把已掌握的知识捋清重新在构建知识体系,这样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3.第三阶段:模拟检测。

在这个阶段安排适量的模拟测试。主要检测学生掌握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情况,让学生也适应高考的题型或者让学生有个心理准备的阶段。在模拟测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的解决,在每次模拟考试后让学生先看一下模拟试卷,让学生找他们没理解的题或者做错的题,然后由教师来详细讲解,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让他们自己思考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再由教师来讲解难点。这样会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不足之处。

4.第四阶段:补充遗漏知识点。

在这个阶段,把时间主要交给学生自己,由他们自己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安排,学生在整个总复习的过程中都能完善自己的不足,在基础知识梳理、巩固知识点、模拟检测、补充遗漏知识点、强化训练每个阶段若发现遗漏的知识要及时的掌握相关知识,途径可以是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得或者是从同学之间的交流中可以完善,所以这个阶段是学生提升自己能力的阶段,也是学生自己自觉完成的一个阶段。在"双语"班学生这个阶段教师的角色也非常重要,因学生掌握综合知识的能力较有限,所以"双语"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来补充学生要急需掌握的一些知识或是综合型的题讲解。

上一篇: 中班生活教案 下一篇: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