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语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0 14:47: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校双语教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校双语教学

篇(1)

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2]。体验式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情知教学论和建构主义学习论。理论基础在教学模式结构中既是独立的因素,又渗透或蕴涵在其他各个因素之中。“情知教学论”是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用认知与情意相统一的观点来解释教学本质问题的一种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的辨证统一,两者是同时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着两条交织在一起的信息回路,即知识信息交流的回路和情感信息交流回路;只有两条回路畅通无阻时,教学才能取得理想效果[3]。“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4]。”该理论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体验式双语教学模式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但只能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基于情知教学论和建构主义学习论,体验式双语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1、教学目标的设定。根据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双语教学的目标分为三个:(1)知识目标,即对学科知识的掌握;(2)语言目标,在非语言类学科中运用外语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读懂该学科的外语资料,并能够就该学科的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3)思维目标,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地切换[5]。三个目标相互促进,相依相存,其中知识目标是第一位的,“双语”只是一种手段,是学习科技知识的一种桥梁。

2、教学过程的组织

(1)教学环境建设。教学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方面,教学环境的建设可以极大地促进师生互动,使教学相长。同时强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培养,是体验式双语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障。硬件环境建设。多媒体教学手段改变了纸媒介、板书教学的传统模式,将图形、图像、文字和声音等多种载体有效结合起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善教学效果。加强学校多媒体室等硬件环境建设,同时,加强教学平台建设(如赛尔毕博公司开发的Black-board平台),让老师能很方便选择多媒体授课,让学生很方便的从网上收集资料,答疑解惑,甚至可以通过网络提交作业、进行考试。软件环境建设。积极鼓励开展双语教学第二课堂,营造浓郁氛围的双语校园文化。一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相关英文书籍与资料,经常观看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访谈类影像资料;二是组织各种双语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故事会、英语夏令营、寝室十分钟英语;开展各种采用英文的模拟现场活动,如模拟国际学术会议、模拟旅游产品销售、模拟旅游服务、模拟求职招聘、模拟情景剧等,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建一个全方位的双语校园环境。

(2)教学内容创新

教材选用。根据旅游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双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应选择基础性强、实用性强及文化性强的课程[6]。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两门课程,可分别选择JohnWiley&Sons,Inc.出版的Tourism:Principles,Practices,Philosophies(9thEdition)和PrenticeHall出版的MarketingforHospitalityandTourism(3rdEdition)。另外可以尝试开设一些国外已经开设的旅游类课程,如酒店战略营销、休闲社会问题、游憩规划、国家公园管理等。同时,改变只使用一本教科书的习惯做法,扩大课程资源的来源,充分挖掘诸如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节目、广告等诸多媒体资源上的真实、准确的信息,用于课堂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课后在图书馆或网络上查阅相关中英文资料,查询相关英文原版参考文献。课程实践教学。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如《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餐饮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可充分利用旅游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大旅游教育环境,走校企结合、产学结合的道路,建立旅游教育实践基地,督促学生在课余、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期间,通过在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实际工作岗位上实战演练,多与外宾沟通交流,达到双语教学的目标。主题双语教学活动。改变传统填鸭式的课堂讲授方式,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确定既满足教学需要,又满足学生求知欲的系列主题双语教学活动,可由学生主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

(3)教学方法的创新

体验式双语教学强调教学相长,教学活动的设计、协调、监督、控制与评估的职责主要由教师来承担,具体学习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则主要由学生来承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四个环节:课前环节。“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应在开课之前将完整的双语教学课程提纲挂在教学平台上,让学生事前做好相应准备。提纲内容包括:包括课程目标、选用教材、参考书目、预习知识、教学课件、教学日历、课程作业、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课堂环节。体验式双语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组织、帮助、激励、引导作用。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设计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课堂讨论、主题演讲等多种教学方法。无论采用何种具体方法,其教学活动都具有相似的教学规律,即首先教师要提出基本问题,为同学们创设一个生动具体的情景。在此情景之下同学们通过感受、想象来获得一些基本的体验,老师则组织引导同学们开展自主学习和讨论等协作活动。最后,通过以沟通为目的的英语表达来“习得”英语,建构意义,并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课后环节。每次课结束后,教师都可推荐与本次课堂内容有关的英文参考文献,并以英文布置相应的平时作业,同时可通过教学平台与学生实现在线交流,答疑解惑。考核环节。可采取多样化方式,改革当前以百分制闭卷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学生平时成绩可采用课堂发言记录、课堂小测验、阅读报告、课堂小论文等形式测评。期末考试教师根据需要,灵活运用笔试、口试、开卷和半开卷等考核形式。

(4)教学管理的创新

①教学组织设计。包括:学生的组织:在体验式双语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的学习活动有不同的学生组织形式。可将4-5名同学编成一个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开展竞赛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的组织: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灵活地、动态地组织相关课程教师参与双语教学活动,教师之间既分工又协作,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并在教师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决策、尊重产权、分工协作、利益共享”的行为规则。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21402

1 体育双语教学开展

1.1 开展体育双语教学的准备工作

1树立对体育双语教学的正确认识。只有对体育双语教学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地开展体育双语教学。在体育双语教学中,体育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英语。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在英语课上,而是在所有的学科中,在教学过程的所有活动中。体育双语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英语应用能力,而且对体育双语教师和英语教师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体育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互相矛盾的。

1.2 培养合格的从事体育双语教学的教师

从事体育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体育专业的教学技能,具备专门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要能够熟练的运用汉语和英语进行教学。目前体育专业的在职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在大学入学时英语要求较低,毕业时很多院校也对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的英语要求较低,这就造成了体育专业的在职教师和在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形,让他们去担任体育双语教学课程是有难度的。而且,目前只有极少的高等院校开设了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双语教学课程,应该说体育双语教学的后备人才是不足的。不言而喻,体育双语教师的匮乏是开展体育双语教学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师资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学校加大投入,在体育专业教师中选拔基础较好者进行英语培训,并从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储备;校际间加强交流,实现人才共享。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各有偏重,为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可实行教师跨校授课、学生跨校选课,实现资源更有效的整合;教师教学意识的转变,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教师产生了危机感,只有快速更新知识、提高英语水平,才能立足讲坛,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双语教学同样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和生存。

1.3 树立合适的体育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在我国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会写,不会说;听力差;各学科领域的词汇量太少。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扩大学生的英语知识视野,体育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在体育课的授课过程中合理适时地渗透英语,使英语与体育学科知识同步获取。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水平和英语交际能力,提高他们学习体育和英语的兴趣,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1.4 选用合适的教材

双语教学的教材可采用英语国家的原版教材、网上下载资料和学校自己编写的各种教材。这些英语教材,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不是学英语而是用英语学”的好环境。在英语教材的选用和引进过程中,以下几方面的差异不容忽视。其一,标准的差异。不同的国家,教育体制不同,各阶段的教育目标也各异,因而在内容上、深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应与我国对体育专业的要求相一致。其二,教学方法的差异。教材要与教学方法相匹配,以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在引进原版教材的同时,应根据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2 体育双语教学的方法及原则

2.1 体育双语教学方法

体育课是实施体育双语教学的最主要的载体。体育教师应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先从口令等比较简单的入手,然后慢慢过渡到对动作技能的讲解等难度比较高的内容。碰到较难的体育专业词汇,学生不能完全听懂,可以巧妙地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应用画图或身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2.2 体育双语教学的原则

简练、灵活性原则。即教学中对许多复杂的综合性练习、技术动作的描述,尽量简练化,尤其注意选用常用词语讲解,使学生易听、易记、易理解,在简练表达的基础上,又注重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即同一练习的要求或同一技术动作采用不同的常用词语去描述与表达,从而使学生灵活掌握与运用外语。

2.3 看、听、做、说同步性原则

体育教学中,讲解、观察与模仿动作无处不在,任何动作不但有其明确的含义,而且语言直接描述也是技术动作理解和掌握必要的一环。因此,在体育双语教学过程中,要求观察时动口;耳听时配合身体动作练习;动作练习时,同伴或自我语言提示。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听、看、说、做同步进行,既加深对技术动作要领的理解和印象,又具有良好的语言强化练习作用。

2.4 技术与语言练习的情景性原则

即在教学组织安排中设计出带有情景性的练习形式,这样使每个学生在练习情景中都有一个明确的角色,表达什么、做什么,大家都十分清楚,加之情景练习中热烈、活跃、自然的气氛,很容易消除单纯语言练习时的害羞心理,突破“开口难”的障碍。因此,在这种情景中,语言的交流讨论、相互间的提示,能在自然轻松状态中进行,这正是语言学习所需的环境。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原则。在双语教学中,注意利用两者的优势,将两种学习教材融为一体,相互促进教学效果,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这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同时练习提高语言能力,又可在语言练习中,加深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和印象,提高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 改革体育双语教学的考核制度

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增加体育双语教学课程考试中的口试比重,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和水平也都可被计入考试成绩,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要结合课程总结性考试与平时考核进行综合评价,使成绩构成多样化,并逐步加大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可实行百分制、等级制、评语相结合的评分方法。注重平时考试,并不是频繁增加考试次数,而是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通过测验获取教学信息,指导教学更好地开展。体育双语教学的推广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有师资、学生和整个教育大环境的配合。如果一门课程同时设立了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两种教学方式,则应对采用双语教学方式学习的学生的成绩予以注明,从而给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较公平的环境。体育双语教学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开展体育双语教学必然还会面临许多的困难。

4 双语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探讨

(1)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双语教学和适当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是双语教学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制定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双语教学政策极为重要,这已被成功实施双语教育的国家如加拿大、新加坡和卢森堡等所证明。双语教学在我国正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各试验学校由于对双语教学认识的理解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也存在差异。首先,要制定有关标准来规范双语教学。目前,双语教学在多数高校虽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实际上,在开展双语教学的大部分学校,既缺乏真正有能力进行双语授课的教师,也缺乏进行双语教学的教材,更没有与双语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于是,在体育课上,教师用英语发出简单的动作指令竟被视为双语教学也就毫不奇怪了。也正因为如此,双语教学也被一些人士误解为有其表而无其实,只是一些学校吸引生源的招牌。这样的双语教学是失败的双语教学,其根本原因是双语教学还没有规范的标准。所以,亟待制定相应规范,杜绝这类“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对于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严格根据双语教师能力要求,建立双语教师准入制度,设立门槛,杜绝滥竽充数;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关于双语教学标准的制定,包括双语教学的目标、双语教师资格认定、双语教材以及双语教学的评价等,以此来规范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的双语教学实验工作。另一方面,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对于从事双语教学的双语教师给予各方面的鼓励和优惠,调动广大教师从事和研究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2)合理引进是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捷径。

①吸引“海归”人才落户高校。学校可以根据需要,采取特殊政策引进留学人员回国进行双语教学工作。留学归国人员在国外学习生活时间较长,外语水平无疑较高,而且专业知识也处于国际前沿,当然是双语教学的最佳师资。

②短期内外聘一定数量的教师来弥补师资困乏的局面。相对来说,重点大学双语师资较为充足,普通高校可用外聘的办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③聘请外籍教师。目前,各高校聘请的外籍教师一般来说都只担任纯外语语言的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双语教学的方针,我们可以引进更多的外籍教师来承担某一学科的教学工作,

即承担双语教学的任务。

(3)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双语师资培训体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心。

在师资培训工作中,一方面,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短期培训与长期进修、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培养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模式,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注重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国际的合作与交流,把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把正规的脱产学习和不脱产进修以及非正规的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形式结合起来。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建立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培养双语师资。可选择外语基础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对他们进行外语培训。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选派教师出国留学,在学习本学科最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为回国进行双语教学打下基础,也可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使之可以胜任专业双语教学工作。

(4)教师自身要更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师职业决定了教师教育的性质,那就是要更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建构长效性学习方法和策略,拓宽自主性学习形式,探寻继续教育的路径。语言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双语教学的成效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体现的。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鼓励有条件的课程进行积极的尝试,为全面开展双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还可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逐步让英语成为师生间和同学间交际的语言。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收看英语影视节目、收听英语广播等,开展课外英语兴趣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潜移默化地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为双语教学的开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郭鸿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封闭式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界,2004,(2).

[2]张文霞,罗立胜.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4,(3).

篇(3)

关键词

高校

双语教学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rofessional talents who are not only good at English but also with abunda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re urgently needed in the market. To satisfy this kind of market demand, many universities in China is actively carrying out bilingual teaching in the daily teaching process. Bilingual teaching is to use foreign language teac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ubjects, which make the students learning advanced professional theory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using foreign language at the same time. And in China, “Bilingual Education”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English-Chinese bilingual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nception, mod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bilingual teaching in China during recent years.

Keywords:University

Bilingual

Teaching

一、双语教学含含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广阔的国际市场对于既擅长英语又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级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 目前中国许多大学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双语教学。

在中国,“双语教育”是主要指英汉双语教育,以英语为工具来传播教授专业课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使学生学习了专业课知识,提升了专业技能和水平,而且强化了学生的外英语能力(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同时,双语教育还引进了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扩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双语教学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人才市场的要求,是中国高等教育不断与国际接轨的必然发展趋势。

二、中国目前双语教学的主要模式

(一)基础模式

基础模式是指老师在课堂上基础的课堂用语使用英文,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概念,定理等内容给出中英文双语信息,但是用中文进行解释。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大学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其英语水平有限,所以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学所占的比例较小,因此,基础模式是一种比较低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

(二)过渡模式

过渡双语模式是一个中间模型的双语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交替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而两种语言之间的使用比例是决定由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决定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较难的部分优先使用中文教学,英文用作补充,起辅助作用,而较容易的部分优先使用英文教学,中文用作补充。这样中英文相互结合,在确保学生理解课堂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英语水平,提升双语课堂教学效果。

(三)浸入模式

浸入模式是选择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使用全英文教学。在这种模式下, 课堂用语,专业知识的讲解,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作业和考试都用英语进行的。通过这种浸入模式的双语教学,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全英文的学习环境。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高水平的专业和英语口语能力,并且要求教师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这是中国目前先进的双语教育模式。

三、当前中国高校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双语教材

目前,我国国内高校大多引进英文原版教材作为双语教学课程的教材,但这类英文原版教材的内容通常难度较高,大多适用于研究生教学而不适合本科阶段的知识体系结构和内容难易程度,如果强行使用,势必给本科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负担。另外这类原版教材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比较高,在本科阶段使用难度较大。

(二)大班教学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中国高校的情况大都是分专业大班授课,这就会使不同的英语水平的学生在一个大班上课。同一个班级内,一些学生的英语基础很好,已经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即使雅思,托福、GRE或Gmat考试,但还有一些学生没有通过英语四级测试。把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安排到一个班级内按照相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上课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以至于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能力就会急于增加课程难度,但低水平的学生英语无法理解课程。

(三)难以控制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中英文比例

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分配使用英文和中文之间的比例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教育部关于双语教学的规定“双语教学中英语教学的比例需超过50%”。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考虑到课程的难易程度,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等相关因素,来综合考虑双语教学中中英文语言的使用比例。

(四)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资质

中国高校的双语教师的短缺一直是一个“瓶颈”制约着中国双语教学的实施。短期内如何通过集中培训等方式来培训双语教师以适应双语教学的较高要求是一个关键性因素。

四、提升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研发难度适宜的高校双语教材

为了提升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质量,应积极组织有海外留学背景或工作经验的专家学者,尤其是从事一线双语教学的老师共同编写适合高校本科教育知识体系的双语教学教材,教材内容主线要清晰明确,专业知识体系完整,难度适中,适合本科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同时还要注意英语语言的使用,既要纯正地道,又要简单明了。同时结合课程的特点,其内容应该接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

(二)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实行分层次教学

中国的大多数高校只依据高考总成绩这个唯一的标准来录取学生,这就会造成相同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差距可能会很大。作者认为,高校针对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最好依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采用分层次小班授课的方式。具体做法是:开课前进行专业英语测试,依据测试成绩分班上课,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考虑双语教学中中英文两种语言的使用比例,同时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小组讨论,小组作业与个人作业相结合等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学生的专业英语训练

双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专业英语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学生的专业英语素养,包括专业词汇的记识、专业文献的阅读、翻译、专业论文的英语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等。为日后的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添加阅读和写作中英文学术论文等内容,不仅把前沿的学术资料引入课堂中,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五、总结

双语教学能使学生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能力,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对高层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如何加强双语教学的力度同时提升双语教学的水平是中国高校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在高校双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适合双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提升自身的双语授课水平,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提高双语教学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亚南.《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手段改进的对策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0.189:60-62.

[2]刘丹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思路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刊,2010.4:69.

[3]吴景梅等.高校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0:192-193.

[4]黄歆等.浅谈当前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2:79

篇(4)

一、引言

认知是语言的基础,母语和目标语言习得同认知一样是对客观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的。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目标化正在成为时代的特征。英语作为国际交中最为重要的交流和沟通工具,其重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为了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界又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指师生之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用母语和目标语进行沟通和交流,已达到在语言的基础上对两国文化的了解。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双语教学绝对不仅仅是用外语进行教学。根据国家教育部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双语教学是指高校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原版外文教材,以汉语和英语为媒介进行语言课以外的某些公共课和专业课讲授的一种教学模式(余子新,2004)。

二、双语教学实施的策略

在我国,双语教学算是一门新兴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中教师们总结出一套较好的教学策略。下面简单介绍几点教学策略。

策略一 教学中双语的比例

在双语教学中,英语与汉语(即外语/母语)的比例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浸入型,即汉语为主,英语为辅;学生基础较浅,尽量用汉语使他们理解。第二,穿插型,即汉语与英语互为主体;会说的尽量用英语,不会的可以少用一些。第三,全英语型,即英语为主,汉语为辅,或全部语言为英语。课堂中,用汉语点拨,让学生用英语表达。

策略二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投影仪、录像机、VCD、电影机等设备被搬入课堂,作为有关教具应用于各学科领域。1.教授方法。教师在授课时,应注重句子结构、语法特点、词汇用法的规律。把词义和句子结构规律教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了解英语知识。2.互动。教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学生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结合实际造句,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3.开辟第二课堂。可以在课堂外开辟英语角,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空间,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加强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或与外教进行接触、交往,陪他们上街购物或旅行进行语言训练,充当翻译,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策略三 学习主体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行为:教师到学生;现代的教学行为:教师与学生成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满堂灌”,现代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摆脱旧的教学方法,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教学。教师应把学生视为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语言使用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自主加工信息,构建知识结构,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结果。

(四)策略四 纠错策略

双语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语言错误。即使当学生们会积极主动的说一些英语词组或句子不正确时,教师不必一错就纠。如果双语教师频繁地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或者中断学生的表达,学生会有语言交流的心理障碍,打击表达的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错误可以回答问题后统一指出,并不用太严厉。

三、 双语教学的目的及意义

(一)营造学习空间,开拓视野

学校进行双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为学生广阔的学习天地,更深入了解各国语言知识文化,更好的融入国际交流中。英语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英语更加了解世界。现在学校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开设了双语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能够亲身体会运用的乐趣。

(二)培养师资力量

在高校任教的教师中,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专业知识精炼,而且英语功底扎实,讲授水平高超。但是在我国这两方面都具备的教师较少。因此,在推动双语教学之前应先培训教师,可以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学习。专业知识的教师可以多应用专业方面的英语单词,练习句子;英语教师可以在主教英语以外多学习了解其他专业知识,并帮助专业教师学习英语。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求,是培养具有国际知识、交流和竞争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所谓的创新型人才是指既懂专业专业知识又懂外语的人才,他们适应时代潮流的需求,运用所学知识推动一个行业和国家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在国际竞争中占优势地位。

四、结语

高校双语教学是使学生们在传统课堂的听说读写之外的一门新的更能提高英语能力的教学方法。英语是一门学习工具,通过这门工具,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掌握各门学科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所掌握的教学策略,教师们能够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教学能力以及为国家输送人才,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旭东.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N].北京:北京青年报,2001一03一09.

[2]廖舸.关于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8(1)1: 112-116.

篇(5)

一、引言

推进和优化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当前教育国际化不断加深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顺应教育发展潮流,塑造出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的新型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双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双语教师作为其践行者和引领者,是此项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而我国的双语教师队伍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保证我国双语教学顺利开展深入实施,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切实关注,认真思考并且为之付诸行动。

二、我国高校双语教师的现实问题

1.没有专业源头

我国的高校还未设立双语教师专业,这就从源头上阻碍了双语教师的培养。现有的双语教师也未曾受过专业的训练,这就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困难重重,难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总体来说,严重缺乏专业基础,致使他们自主的教学探索和自我完善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未能取得明显的成效。

2.缺乏有效培训

很多的双语教师都能很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各类问题,而且他们从心底渴望得到培训受益于完整的培训体系,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从而为我国的双语教学工作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双语教师培训点或培训班,不能为双语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无法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取得进步。

3.数量不足质量不过关

双语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要有过硬的英语听说能力,能够完全用英语来教授本专业的知识。能完全达到这高标准的教师少之又少,很多其他专业的优秀教师不能顺利地用英语授课,而很多英语专业的教师又缺乏其他专业知识,根本无法满足双语教学发展的需求。

4.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任何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而双语教学在我国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我们没有总结出统一的教学经验,各专业没有形成科学的教学理论。很多开设双语教学的高校也是因为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未能取得长足发展。

三、双语教师培养策略

1.开设双语教师专业

落实在高校开设双语教师专业,各大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开设双语教学专业,注重培养专业化双语教师,从根本上保证双语教师的来源,源源不断地为我国双语教学的开展输送专业人才。

2. 建立培训点完善培训体系

有关教育部门可设立全国高校双语教师统一培训点,根据不同专业开设一系列培训课程,选拔国内外优秀双语教学大师担任导师,分期分层次实行集中化高效率训练,尤其是加强训练双语教师的英语听说能力;各大高校可建立自己本学校的双语教师培训班,在周末节假日组织本校的双语教师进行培训学习,给双语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加强校内双语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切磋,尤其是对于同专业的教师,在提高英语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深化他们的专业知识;此外,教育部门和高校可选派有潜力的双语教师参加海外培训,让教师们深入英语国家高校,让他们在精化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了解其语言文化,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改进授课技巧完善授课内容,实现双语教学路上的真正转变,成为优秀的双语教师。

3.注重人才的引进

各大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完善人才引进计划,吸收能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特别是那些出国留学归来的高素质人才,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有过硬的英语听说能力,而且还带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国际化的教育视野,能使双语教学与国际接轨。此外,各高校还可以聘请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他们用标准的英文传授各专业知识,使学生们在收获专业知识的同时模仿他们的英语表达,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为成为优秀的新型双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教研和科研并重

科研带动教学,对某一专业某一时期的教学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宝贵的教学经验,使双语教师共享科研成果,并且参考效仿,有助于提升教师整体水平。教研活动也不容忽视,高校可定期组织双语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各专业老师可以集体讨论分析,互相学习借鉴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本校的双语教学而服务,培养出更多专业人才。

5.健全激励措施

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英语语言能力,为了一堂成功的专业课他们费尽心思,从备课,课程设计到讲授答疑直至学生完全掌握,整个过程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耐心,可见他们为这项教学活动所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而且双语教师们为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完善自我,需要频繁地参加国内外培训,各方面的花销也是巨大的。所以,各大高校应该健全激励措施,在课酬方面教研经费培训经费方面都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为双语教师提供可靠地经济支持,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激情,让他们为双语教学活动积极奉献。

6.完善教学效果的反馈与监督机制

一学期或者半学期结束后,高校可组织学生参加测试,对他们的成绩进行跟踪分析;也可召开师生座谈会,让老师深入学生当中,展开全面调查,认真聆听学生们的反馈,将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集中分析和研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总之,高校应该努力完善教学效果的反馈和监督机制,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袁笃平,俞理明.高校双语教学理念和策略研究[J].中国外语,2005,(1).

篇(6)

双语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目前主要是指汉语和英语)作为媒介的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和学的媒介的教学[1]。

双语教学最早起源于美国,美国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化、多种族的国家。十九世纪初,美国教育界提出双语教学的全新理念,希望通过英语学习与文化传播,使不同语言的民族融入美国社会。双语教学反对种族歧视,追求教育平等,实现多元文化共存。随着双语教学的实施,美国各地外来民族的英语水平飞速提高,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多民族实现真正融合,双语教学在美国各地蓬勃发展。

十九世纪末,加拿大、法国、新西兰等西方国家纷纷仿效,双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得到快速发展。目前,许多西方国家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稳定,双语教学成就显著。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双语教学在高校课堂得到积极实践和运用。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大多以英语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用语,在专业学科中使用英语进行课堂教与学的互动,使大学生达到掌握专业知识与提高英语水平的双重目的。

二、开展双语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意义

(一)适应时展的要求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卫生医疗及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从根本上改变全人类的生存行为方式。英语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主要使用语言,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信息主要使用英语表达。因此,我国要参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与竞争,适应当代国际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生不仅精通专业技能而且具备较高英语水平。全球信息技术化的环境让双语教学的实施成为时代要求。

(二)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一体化时代,世界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对新世纪人才提出更高标准。国家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具备国际合作意识、掌握国际交往规则、拥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既了解先进专业技术知识又能运用外语进行科研和国际合作的高级人才,是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随着全球合作不断深入发展,强化双语教育,培养高水平的双语专业人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双语教学的迅速开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近年来,高校开始尝试专业课双语教学,积极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提高教育水平。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模式与内容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双语教学的目标是使用英语进行专业教学,培养大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大学生自如地通过英语进行专业研究与学术交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行双语教学是现行高等教学的深刻变化,是高校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的解决途径

(一)完善双语教学的教材

进行双语教学必须有适合大学生现有水平的专业英文教材。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材主要来源于国外原版教材。原版教材可以使大学生直接了解国外专业知识,避免翻译过程中产生的错误、遗漏,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但是国外教材普遍重点分散,缺乏对问题的系统论述,给大学生理解专业知识带来困难。因此,开展双语教学必须有机融合中西双方教育中的优点,发挥我国的教育特色,根据各专业课程的特征,编写符合当代中国大学生实际水平的双语教材。

通过吸取国外教材的长处,依据国内优秀教材的结构特点对英文教材进行重新编写,并根据教学效果不断修订。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大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采取汉语与英语教材并重的方法。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有机结合两种教材进行学习,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独立使用英语教材,保证大学生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专业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对于难度较大的重要知识点,鼓励大学生进行中英比较对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的英文和中文含义,实现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提升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双语课程是使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教学语言,教师流利的英语水平对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英语口语标准、基本功扎实是对教师双语教学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双语教学要求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英文板书、外文讲授,因此双语教学对高校教师的专业英语水平提出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熟练的英语表达能力。目前高等院校中的大多数专业课教师英语教学水平亟待提升。提高双语教师英语授课水平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选派外语基础较好、具有较强专业功底的青年骨干教师进行专门英语定期培训,将英语学习与专业学科紧密结合,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二是双语教师和英语教师共同备课,让英语教师帮助双语教师解决专业课程中的语言问题,在教学中提高双语教师的语言能力,增强双语教学的效果。

篇(7)

一、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现状

近年来,双语教学在我国各普通高校得到迅速推进和发展。自2001年至2005 年期间,有关双语教学的论文只有300余篇[2],而从 2005 年至 2011 年,以“双语教学”为关键词的论文超过 8000 篇,说明双语教学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课题,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和实效。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的“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对提高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及学术水平,加速教材更新,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一些相关院校大量引进外文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3]。但是,由于教育部将双语教学开展情况作为高等学校状态数据10 项指标之一的严峻态势,引发一些普通高等学校出现急于求成、不重实效、流于形式的双语教学现象,双语教学的负面影响愈演愈烈。因此,双语教学是否应当在普通高校大面积推广遭到了质疑[4]。由于中国本身不是双语国家,语言环境并不是中英并重,因此双语教学在中国遭遇一定的尴尬和困惑是发展的必然现象。如何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和推进双语教学成为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二、普通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普通高等院校里,存在双语专业教学和双语课程教学两种现象。就培养国际型人才的初衷而言,双语专业教学无疑更具有实效性,但是对双语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和体系化、双语教师梯队的建设情况、外文原版教材的引进程度要求更高,开展起来有较大的难度。尤其是中国不是双语国家,双语师资梯队建设有相当大的难度。而仅为应付评估而开设的某一课程的双语教学,仅仅取决于承担该课程的授课教师的外文水平,无需搞大规模的规划和建设,因此在各高校里更具有普遍性。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单门课程的双语教学,由于缺乏双语教学的继承性和延伸性,其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也终成泡影。师资状况是双语课程能否开设的瓶颈。即使是单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在实际授课中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一些专业课教师外文水平有限,但却勉为其难地承担着双语教学的重担,他们要花几倍的时间去备课,但到了课堂上仍然无法应对课堂的情境,只能将想说的话都写在课件上,对着课件照本宣科,有些教师中国特色口音浓重,学生听不懂,于是课堂上完全没有办法互动,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与此同时,现行的普通高校选课制度对双语教学质量的冲击也是不可忽略的。由于选课体系的高自由度,导致对选择双语课程的学生英语水平没有底线要求,因此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双语教学难以因材施教。在一些地方院校,有一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无法应对双语授课的情境。在这种教学情境下,教学形式很容易出现偏离,不知不觉双语专业课程很容易转化成专业英语课程,导致双语教学和普通教学方式相比,在知识的信息量和传授水平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些现象不禁让我们反思:我们能以降低或损伤学科教学质量为代价来攫取双语教学的噱头吗?到底怎样做才能让双语教学实至名归呢?

三、改进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的策略

(一)开设进程适当放缓

各高校不应过度夸大教育部政策的导向,尤其是地方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和生源状况,做好充分的调研,对什么样的专业和课程可以设置双语教学进行慎重的思考和实际评估[5]。双语教学应该是有条件的学校和专业提升自身文化理念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种举措,但是对于那些尚不具备条件的学校或某些专业,对双语教学应持谨慎态度,双语教学应该缓行,更不可一味求大求全。

(二)提高双语教学师资状况

要想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必须从提高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抓起。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应当专业精深,还要英语好,能流利地运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和引进双语教学人才。为双语教学教师多创造出国(境)进修培训的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充分优化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在具备充足条件的基础上开展双语教学模式。

(三)实施一课两制,因材施教

对于生源素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学校,可以考虑一门课程兼具国语授课和双语授课两种模式。完善选课体系,对于选修双语课程的学生要进行外文素质的遴选,做到因材施教。另外,与国语授课相比,应适当增加双语教学的授课时数,让学生有充分消化和吸收的时间,对于能够入选双语课程的学生,应有计划地逐年加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强化其对目的语言的应用。只有注重双语教学的连贯性和延伸性,才能为社会培养国际型人才。

(四)选择适宜的双语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的双语教学模式有很多。各学校或专业应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良,不能搞“拿来主义”。不能用生硬的教育模式将教育目的和受教育对象相割裂,这样只能导致教育的错位。2008年康淑敏提出,应根据双语课程的目标和专业课程特点,形成由低到高的多层次双语教学模式,即汉语铺垫式、英语引入式、英汉融合式和全英语浸泡式[6]。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比较适用于多数普通高校的教学现状,可循序渐进地将学生引领到英文授课情境中,逐步提高学生对英语专业知识的领悟和应用能力。

篇(8)

一、中国的双语教学的基本认识

双语教学是用两种语言进行学科教学的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其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非母语(一般指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成为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国际性人才。中国并不是双语国家,语言环境更不是中外并重,所以中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它的目的性,属于“外语”教学范畴,而不是“第二语言”的教学范畴。在高校,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不包括国内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也就是说老师在授课时,用外语(主要是英语)编写非外语类课程的教学讲义、进行板书,同时用汉语和外语进行讲解并组织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通过双语教学,能促进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强化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实际运用,进而拓宽学生专业学习和交流的界面,满足社会对专业双语人才的急需;还可以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接受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速度,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双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目前中国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

1.师资力量和积极性的问题

高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的首要因素在于师资。对于双语教学的教师来说,不但要精通本专业的学科理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而且还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熟练使用外语授课的能力。只有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的基本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双语教学老师。但从目前各高校双语教学开展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教师的整体水平状况并不容乐观。精通本专业知识理论的老师,不一定具备熟练使用外语授课的能力;具备熟练使用外语授课能力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较为欠缺,能真正具备这两方面基本素质的教师还较为匮乏。此外,由于教师进行双语教学要付出巨量的劳动,而各高校由于种种原因若不能合理地确定教师的工作量,则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

2.学生的外语基础问题

高校双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开展双语教学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和较好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能力。由于目前外语教学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加之有相当部分高校的生源来自不同地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任课教师也很难把握上课时讲话的难度和速度,太快了有些学生跟不上,太慢了又有些学生觉得难度太低没有吸引力。无论是教师和学生在语言输出和输入中,都比母语的速度要慢,也就带来进度较慢的问题,进度跟不上,教学计划将很难完成。总之,严重地影响了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3.教材选取问题。

开展双语教学的另外一大问题就是双语教材。目前,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一般选用国外进口的原版教材。因为原版教材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现本学科的整个知识体系和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这就可以保证学生能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东西。但由于中西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局面,因为很多学生要读懂这些文章的基本意思就非常困难,更谈不上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彻底地消化和深入思考。

三、推进双语教学的思考

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还须以科学的态度,坚持探索与实践,做到教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相互促进,不断提高。

1.开展双语教学师资认定,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一方面,可以“请进来”,请外籍教师或留学国外多年的华裔教师作为客座教授,讲授专业课或开设讲座,增强外语学习的氛围;另一方面,在财力允许时,可以考虑“走出去”,学校更多地创造机会让教师赴外进行中短期交流、学习。另外,可以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实现人才共享。每个学校都有其优势,各个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教师跨校授课、学生跨校选课,实现资源更有效的组合。但培养和激发现有师资的潜能,用好现有的人也是非常关键的。

2.处理好引进外文原版教材和选用优秀中文教材的把关和利用

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选用真正优秀的能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教材,不能因要引进外文原版教材而完全放弃对国内优秀教材的选用与教材建设。增加本专业相关的英文材料阅读量要让学生明白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对原版教材的引进一方面应尽量选用能提供该领域较新的专业知识、实用性强、难度适中的优秀原版教材引进原版教材还须与其他相关课程相协调,避免出现重复、失衡、缺乏衔接与连贯等现象;另一方面应组织学科骨干结合实践优势,自行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材。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成立专门的双语教材编写小组,组织教师对原版的英文教材进行改编,编写出适合本专业学生的双语教学教材。

3.改革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

研究教学教法教师首先要对英文教材进行充分理解,然后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其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仔细研究教学教法,在教学中要及时不断地创建英语氛围。借助多媒体课件、辩论等形式有利于教师充分地讲清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将英文试题在投影或其他形式的展板中做好示范,给学生一个模式供参考,这样能极有效地提高正确率。同时对英文定义、公式的背诵与默写也要采用英文的形式进行。在各门专业课中要加强他们之间的逻辑性,积极开展双向交流活动。

总之,鉴于目前双语教学还属于探索阶段,双语教学起步晚、双语环境差、师资资源贫乏、学生外语运用能力低以及双语理论研究不足等不利因素,我们需要借鉴双语教育国家成功的经验,同时根据我国国情进行改进。此外,还应当提倡英语教学和专业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允许教师结合不同的学科专业、不同的师生特点,尝试不同的授课方式、作业要求、考核方式和课程质量评价方法。鼓励教师大胆探索,不断实践,从而推动双语教学水平的提高。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达到预期目的,并发展成为科学化、标准化、完善的教学体系,使双语教学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一、中国的双语教学的基本认识

双语教学是用两种语言进行学科教学的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其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非母语(一般指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成为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国际性人才。中国并不是双语国家,语言环境更不是中外并重,所以中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它的目的性,属于“外语”教学范畴,而不是“第二语言”的教学范畴。在高校,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不包括国内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也就是说老师在授课时,用外语(主要是英语)编写非外语类课程的教学讲义、进行板书,同时用汉语和外语进行讲解并组织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通过双语教学,能促进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强化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实际运用,进而拓宽学生专业学习和交流的界面,满足社会对专业双语人才的急需;还可以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接受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速度,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双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目前中国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

1.师资力量和积极性的问题

高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的首要因素在于师资。对于双语教学的教师来说,不但要精通本专业的学科理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而且还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熟练使用外语授课的能力。只有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的基本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双语教学老师。但从目前各高校双语教学开展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教师的整体水平状况并不容乐观。精通本专业知识理论的老师,不一定具备熟练使用外语授课的能力;具备熟练使用外语授课能力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较为欠缺,能真正具备这两方面基本素质的教师还较为匮乏。此外,由于教师进行双语教学要付出巨量的劳动,而各高校由于种种原因若不能合理地确定教师的工作量,则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

2.学生的外语基础问题

高校双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开展双语教学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和较好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能力。由于目前外语教学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加之有相当部分高校的生源来自不同地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任课教师也很难把握上课时讲话的难度和速度,太快了有些学生跟不上,太慢了又有些学生觉得难度太低没有吸引力。无论是教师和学生在语言输出和输入中,都比母语的速度要慢,也就带来进度较慢的问题,进度跟不上,教学计划将很难完成。总之,严重地影响了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3.教材选取问题。

开展双语教学的另外一大问题就是双语教材。目前,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一般选用国外进口的原版教材。因为原版教材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现本学科的整个知识体系和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这就可以保证学生能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东西。但由于中西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局面,因为很多学生要读懂这些文章的基本意思就非常困难,更谈不上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彻底地消化和深入思考。

三、推进双语教学的思考

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还须以科学的态度,坚持探索与实践,做到教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相互促进,不断提高。

1.开展双语教学师资认定,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一方面,可以“请进来”,请外籍教师或留学国外多年的华裔教师作为客座教授,讲授专业课或开设讲座,增强外语学习的氛围;另一方面,在财力允许时,可以考虑“走出去”,学校更多地创造机会让教师赴外进行中短期交流、学习。另外,可以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实现人才共享。每个学校都有其优势,各个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教师跨校授课、学生跨校选课,实现资源更有效的组合。但培养和激发现有师资的潜能,用好现有的人也是非常关键的。

2.处理好引进外文原版教材和选用优秀中文教材的把关和利用

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选用真正优秀的能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的教材,不能因要引进外文原版教材而完全放弃对国内优秀教材的选用与教材建设。增加本专业相关的英文材料阅读量要让学生明白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对原版教材的引进一方面应尽量选用能提供该领域较新的专业知识、实用性强、难度适中的优秀原版教材引进原版教材还须与其他相关课程相协调,避免出现重复、失衡、缺乏衔接与连贯等现象;另一方面应组织学科骨干结合实践优势,自行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英语教材。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成立专门的双语教材编写小组,组织教师对原版的英文教材进行改编,编写出适合本专业学生的双语教学教材。

3.改革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

研究教学教法教师首先要对英文教材进行充分理解,然后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其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仔细研究教学教法,在教学中要及时不断地创建英语氛围。借助多媒体课件、辩论等形式有利于教师充分地讲清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将英文试题在投影或其他形式的展板中做好示范,给学生一个模式供参考,这样能极有效地提高正确率。同时对英文定义、公式的背诵与默写也要采用英文的形式进行。在各门专业课中要加强他们之间的逻辑性,积极开展双向交流活动。

总之,鉴于目前双语教学还属于探索阶段,双语教学起步晚、双语环境差、师资资源贫乏、学生外语运用能力低以及双语理论研究不足等不利因素,我们需要借鉴双语教育国家成功的经验,同时根据我国国情进行改进。此外,还应当提倡英语教学和专业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允许教师结合不同的学科专业、不同的师生特点,尝试不同的授课方式、作业要求、考核方式和课程质量评价方法。鼓励教师大胆探索,不断实践,从而推动双语教学水平的提高。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达到预期目的,并发展成为科学化、标准化、完善的教学体系,使双语教学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53-02

自从2001年教育部倡导在我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以来, 全国高校纷纷开展双语教学的准备与实践。各地陆续举办了以双语教学为主题的研讨会,交流各自实施双语教学的经验与体会。在全国十多年的双语教学基础上,以双语教学为主的科研课题也已列入了国家的重点教育课题,双语教育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本人在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生物学课程从事多年双语教学的基础上,调查了贵州省其他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施情况。就贵州实际情况来看,双语教学的关键节点主要集中在学生、师资、课程、教材及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本文通过对贵州省高校双语教学特殊性分析,为今后双语教学效果的改善提供合理的建议,以丰富和完善今后双语教学的途径。

1. 贵州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特殊性

1.1 贵州学生有双语教学的基础

双语现象最初多出现在不同民族频繁接触的地区和社区,在多语言环境中生存才产生了双语教学。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份56个,世居民族18个,全省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学生从小就有双语教学的实践,要用本民族语言和汉语来进行交流与思考。因此,贵州具有双语教学的传统和基础。

1.2 贵州开展双语教学历史悠久

贵州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可追溯到100多年前。1905年,英国传教士塞缪尔・柏格理(Samuel.Pollard,1864-1915年)等人在以贵州石门坎苗族聚居地为中心的滇、黔乌蒙山区(即威宁县石门坎乡)一带传教,为乌蒙山区的苗族人创造了苗文,并用英语、苗语开展双语教育,培养了上万名苗、彝族学生,创办了近百所学校。

进入二十一世纪,贵州师范大学成为贵州省师资力量培养的基地,教学论与教学法研究的阵地。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贵州省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先行者,2000年前后陆续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生态学等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双语教学”的方式,生物化学双语课程还入选了本校精品课程。

2. 贵州开展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困难

2.1 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由于交通落后、经济不发达等原因,贵州的教育水平尤其是英语水平在全国偏低。本科四、六级通过率低于其他同级别高校,而且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差的学生表现为抵触英语交流,语法错误多,甚至有“破罐子破摔”现象。

2.2 英语语言环境不浓

从我国来看,北京、上海和广州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频繁,外国人员来华教学甚至留学的人员较多,有良好的外语语言氛围,具有开展双语教学的良好基础。相反,像贵州等这些内陆省份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相对较弱,外语环境较差,开展双语教学有一定困难。

2.3 双语教学师资不足

国外双语教学基本上都由对两种语言都能自如运用, 可以根据需要在双语之间自由切换的教师担任,双语教师素质极高。目前贵州省高等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大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但绝大多数中青年教师都没有一年以上的出国经历和外语专业学习经历,大部分专业学科教师的英语能力也不全面,表现在词汇量大、语法好、阅读能力强,但听、说、读、写应用能力较差。贵州省内高校虽然也有外籍教师, 但都集中在外国语学院任教,并不懂其他专业。贵州省内双语教学师资队伍严重不足。

3. 双语教学体会与模式选择

3.1 合理选择双语课程

从全国高校双语教学情况看,双语教学效果的优劣首先在于课程的设置。有的学科方便实施双语教学, 比如,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对于人文科学学科就不容易实施双语教学,尤其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和政治课。

贵州师范大学双语教育课程设置首选生命科学学院,而生命科学学院选择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两门课程开展双语教学。从学科发展角度看,这两门课程是飞速发展的学科,也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学科。双语教学的开展有助于让学生第二语言能力有大幅度提高,为将来生物学专业国际交流奠定坚实基础。

3.2 积极与学生互动

我们在课程运行过程中发现,上课过程中花大量时间教学生认识单词,翻译双语教材,这样影响了教学进程和知识点的讲授。为达到双语课堂教学的目的,我们作了大量准备工作。课前给学生留预习内容,包括下节课要讲到的专业名词及基本理论;课堂积极与学生提问互动,观察学生掌握情况;将上课内容留课后作业,让学生再加以练习。通过反复学习,通过四、六级的学生对双语教学表现出明显得积极性,积极预习上课内容,积极提问并回答老师问题;英语基础偏差的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整体效果偏好,尤其学生在熟悉授课方式后进步更快。

3.3 多渠道提高教师英语水平

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前提就是教师不仅要懂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外语口语也要达到一定的水平。目前贵州师范大学招聘的教师具有博士学历才能当专业教师,但只有少数博士有国外学习经历,英语表达中“中国式”方式居多。现实的矛盾自然会影响到双语教育的效果,贵州双语师资的缺乏是现阶段双语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大力培养具有双语能力的专业师资是顺利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我省、我校每年都有各种出国及外语培训计划,如:西部学者出国培养计划,外国语学院进修的计划,多渠道加强培训双语师资。

3.4 科学选择教材和考核方式

教材选择是双语教学的关键问题之一,关系到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课程考核一系列问题。通常高校使用的双语教材分为国外引进教材、国内出版教材、学校自编教材和翻译教材。从实际教学看,使用国外基础教材,似乎很简单,专业知识涉及深度、广度均不够,导致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直接使用国外大学的教材内容又过多、过深、语言也较难懂, 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因此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教材。最可行的办法是根据各校对专业课的要求改编或选编国外原版教材和辅导材料, 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考核方式是我们在双语教学推进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双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用外语(主要是英语)来讲授专业知识,所以考核中既要以专业知识为主,又要兼顾到专业英语的学习情况。我们将生科院分子生物学双语课程考核分成两部分,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以留作业的形式完成,针对讲授内容,留一些备选习题,每个学生抽其中一题,学生考核是课堂口头回答,视其对专业英语的掌握程度和专业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打分;期末考试是出一套英语试题,以课程主要专业内容为中心进行考核。从该考核方式来看,学生开始接触时会有惧怕抵触心理,但是通过由简入深的教学过程,课堂口头回答问题积极踊跃,期末考核通过率没受到双语方式影响。

3.5 因地制宜选择双语教学模式

目前,国外采用的高校双语教学的模式主要有六种,分别是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导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双轨式双语教育模式、过渡型双语教育模式、双联型双语教学模式以及三向分流双语教育模式。

中国教育届普遍认可的“双语教学”概念是用外语(主要是英语)来讲授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并特别强调它不是语言基础教学,是以讲授内容为主线的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影响教学内容的灌输。所以双语教学不同于专业英语教学。

在我国,目前比较认可的观点是国内的双语教学等同于国外学者所经常提及的依托式语言教学模式。我国高校在选择双语教育模式方面, 应该考虑到各校的具体情况、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由于贵州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弱,采用其他地区双语教学方式效果不好,会影响学生今后的专业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开始穿插并逐步渗透的方式,结合多媒体课件使用,开始的几节课件以中文为主,在理解中文的基础上适当用英文补充,循序渐进地在专业课教学中适当加入英语,用英语解释课件中名词术语或基本知识点, 增加英文的举例分析, 并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逐步加大英语在课堂上的使用比例,并最终达到全英语授课的目标。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逐步适应, 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4. 结语

在我国开展双语教育是为了适应全球一体化的需求。虽然双语教育在我国各地已经历十几年的实践,随着政府的促进、学校的支持和一线教师的努力,全国各地学校双语教育均有越来越好的趋势。鉴于贵州教育的优势与不足,显然照搬国外双语模式行不通,必须因地制宜地探索出适合贵州特色的双语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向郢.福音下的石门坎[N].南方周末,2006-10-19(第32版).

[2]Cummins, J. 1984. Bilingualism and Special Education: Issues in Assessment and Pedagogy [M] . San Diego, CA: College-Hill.

[3]吕良环. 双语教学探析[ J] . 全球教育展望, 2001( 4) .

[4]陈红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高教探索,2003(3).

上一篇: 干部申请书 下一篇: 大型演出策划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