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福利制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0 14:47: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员工福利制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员工福利制度

篇(1)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员工福利计划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企业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员工福利过低或过高,对企业的发展均会产生负作用,因此、需要对企业员工福利的适度问题进行研究。

一、我国企业员工福利存在的问题

1.福利成本增长过快。随着企业对福利重要性认识的加强和向员工提供福利的增加,福利成本的上升是一个必然趋势。但目前我国福利成本上升过快,不但超过企业同期其他成本的上升速度,而且超过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

2.福利平均化。福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补偿性报酬,企业应该以员工的工作绩效为基础设计有层次的福利计划。不少企业出于减少员工人际冲突和节约衡量员工绩效成本的考虑,实行平均福利,即无论工作表现如何,只要是企业的正式员工,就可以享受这项福利,从而使福利失去应有的激励作用。

3.福利单一化。员工在生活保障和工作条件方面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完善的企业员工福利计划应该包括多种福利项目,去满足员工的不同需要。长久下来,使得企业的福利品种单一,难以适应时代变化和满足员工需要。

二、我国员工福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国家制度原因。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刚刚建立,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之设计上的一些缺陷,导致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开支名义上加大,由此导致福利成本的上升。

2.外部环境原因。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医疗成本随之增长,企业支付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险费用不断上升,由此导致员工福利成本的上升。

3.内部原因。企业在福利的设计阶段产生短期行为,没能预见福利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对企业福利成本的影响;福利实施阶段不能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这是企业福利成本上升过快的主要原因。相对于前两点,这也是企业唯一可以进行改革的方面。

4.开发新福利项目方面存在困难。开发新的福利项目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首先企业要了解员工需要什么。员工需要随市场宏观环境、企业内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企业要进行多种调查,从中确定员工的真正需要。其次企业还要确定员工福利的筹资方式,是从企业员工福利基金中提取,还是企业和员工共同分担,企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员工积极沟通,最终必须就分摊资金金额和比重达成一致。因为员工常常表现短期行为,可能拒绝与企业分摊福利资金或降低分摊比重。企业还要进行员工福利设计、筛选、试运行、评定结果、正式实施和管理等工作。

三、完善企业员工福利制度的对策

企业员工福利存在的上述问题会降低福利的激励效应,给企业其他职能的发挥造成障碍,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企业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良性发展。

1.降低福利成本。首先,根据企业能力设计员工福利。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采取福利措施,放弃超出企业能力的福利。如果企业在获利好的时候提供好的福利项目,一旦企业获利状况恶化,想取消或缩减这项福利时,就会遭到员工的反对甚至抵制。在一项福利推出之初,企业就要明确这项福利长期运行成本。其次,提高员工福利的回报率。企业制定员工福利计划,要体现企业的宗旨和文化,使员工享受福利的同时,感受到企业宗旨和文化对自己的期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第三,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降低福利成本。金融机构(如银行)、中介机构(如福利顾问公司)、医疗服务机构和社区服务都为企业的员工福利提供各种资源,有效并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可以降低福利成本。

2.实行绩效福利。企业应实行绩效福利,即只有具备一定绩效的员工才能享受福利,并且不同的绩效享受不同的福利。企业实现绩效福利最重要的是要科学衡量员工绩效。员工的绩效是由一系列活动相互作用共同创造的,因此可以用与价值链分析方法相类似的方法衡量员工绩效。以销售人员绩效衡量为例说明,首先确定员工的基本活动,再确定各个活动的评价指标和权重,最后给指标评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员工的绩效。再以同样的方法计算其他销售人员的绩效得分,就可以对销售人员按绩效进行排队,以此为依据给予不同的绩效福利。实行绩效福利还要与员工积极沟通,建立信息批露机制,以示公正,减少员工因为福利分配不均而产生的人际冲突。

3.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福利。单一福利难以满足员工的多样需要,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不同需要设计员工福利。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自助餐式”员工福利计划。比如“自助餐式”员工福利计划是以员工需求为导向列出福利菜单,再确定员工应得的福利金额,最后企业每年决定一定的点数给特定的员工,让员工在其所能使用的点数内自主选择福利项目。员工在选择福利组合时,能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和信任,从而激发员工的责任心、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更好的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福利,企业要特别注意员工的参与。因为这种福利的基础是企业全面把握员工需要,而员工的需要是多样的且富于变化。此外,企业还应该在这种福利计划中加入限制条款。因为员工在进行福利选择时可能存在道德风险。

综上所述,福利是指企业向员工提供的除工资奖金之外的各种保障计划、补贴、服务以及实物报酬。合理的员工福利制度能够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忠诚度,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改进企业的成本效率,因此,员工福利管理已成为新时期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管理项目,所以我国企业要对现存的员工福利不合理或不适应当代市场环境和员工需要的部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革,以适应时展与进步对企业员工福利制度提出的新要求。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发展与商业竞争的加剧,福利作为全面报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因为它常能“笼络人心”,有时甚至比高薪更能激励员工。然而在国内,企业的员工福利体系是企业体系中非常薄弱的环节之一,许多企业的员工福利体系非常的不健全,甚至不给员工提供福利。由此许多员工对所在企业存在着或强或弱的不满情绪,严重者可能由此而跳槽到其他福利好的企业。因此,员工福利计划的不健全越来越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软肋。

对于企业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福利制度。而福利满意度作为员工对企业福利制度的一种感受和评价,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者及企业的关注。究其原因是由于员工的福利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及企业的管理经营效果。加之国内企业逐步实行弹利计划,于是研究影响员工福利满意度的因素将是建立一套完善福利计划的前提。

二、员工福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1.福利满意度的内涵界定

福利是企业全面报酬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利满意度则是用来衡量员工对企业福利的看法和评价, 满意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福利满意度高表示福利制度带给个人一种愉快或正面的情绪感触,反之表示消极或负面,严重者甚至由于对福利的不满影响到工作态度或产生离职倾向。因此,可以说福利满意度是一种组织福利被认知的程度,即员工对组织所制定的福利制度和措施的感受。

2.个人因素变项对福利满意度的影响

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家庭状况、职位、工龄等,其中每一项因素都对福利满意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由于其每种因素的不同,员工对福利的重视程度、喜好度都各不相同。例如年长的员工可能更看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年轻的员工看重企业的培训、内部提升政策;女性员工则更看重产假等;已婚的员工看重孩子的教育计划等等。

3.个人知觉变项对福利满意度的影响

关于知觉的内涵,陈国权(2006)把知觉定义为“人对某个对象(如人、事物和环境等)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其形成某种认识和判断的心理过程。”在企业制定福利计划时,福利决策的公平是员工最看重的知觉变项。福利决策公平是影响员工福利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根据组织公平理论,福利管理公平包括结果公平、程序公平、交往公平和分配公平。

(1)福利管理工作中的结果公平

员工从企业享受的福利水平通常是影响他们福利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根据美国学者亚当斯(Stacy Adams)的公平理论,员工会对自己与他人的得失之比进行比较,判断分配结果的公平性。员工比较的结果会直接影响他们对福利水平的满意度。如果员工认为自己的得失之比低于他人,就会感到不满;反之,他们就更可能会对企业的福利分配结果感到满意。

(2)福利管理工作中的程序公平

福利管理工作中的程序公平主要指企业福利决策过程是否公平。如果员工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企业福利制度的看法,参与企业福利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就会显著提高他们对福利水平和福利制度的满意度。

(3)福利管理工作中的交往公平

福利管理工作中的交往公平是指管理人员在福利管理工作中与一般员工交往的公平性。员工通常不必经过管理人员审批,就可按照他们的工种、工龄、级别,或根据聘任合同获得大部分福利。然而,他们必须得到管理人员的同意,才可享受另一些福利。因此,在福利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对待员工的态度和方式也会影响员工对福利的满意度。

(4)福利管理工作中的分配公平

福利管理工作中的分配公平是指管理人员在对员工进行福利分配时是否公平。大部分国内企业大都采取所有员工的福利分配都一致的计划。这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的避免了分配不公的问题。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福利分配计划必然不会产生较低的福利满意度,但也不会高。原因在于传统企业所提供的福利并非适用于每一个员工。员工只能被动接受,这种方法是达不到很好的激励效果。优秀的管理者们开始探索一种新的福利分配方式,那就是弹利计划。

4. 制度特征对福利满意度的影响

(1)福利计划的沟通对福利满意度的影响

员工福利要对员工的行为和绩效产生影响,就必须使员工认为福利是全面薪酬的一部分。但是很多企业的经验显示,即使企业做出了很多努力为员工提供福利,员工们都没有意识到组织到底提供了什么福利,或者是根本没有意识到组织为此付出了多么高额的代价成本。此外,虽然员工非常看重即得的福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企业所提供的每项福利计划都很满意。所以提高员工的福利满意度必须进行有效沟通。

(2)弹利的实施对福利满意度的影响

传统的固定式福利往往无法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从而削弱了福利实施的效果,也降低了员工的福利满意度。而弹利的实施则恰好解决了此问题,弹利正是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福利菜单,使他们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福利计划。使得员工的福利满意度大大提高,同时对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等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3)福利给付速度对福利满意度的影响

福利给付速度要求企业与员工在充分沟通下,才可能尽快地对符合条件的员工提供福利,提高员工的福利满意度。

(4)福利监控对福利满意度的影响

首先,员工的福利需求调查应该是一项持续不断、经常进行的工作,而不能一劳永逸。再次,企业要吸引和留住员工,保持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必须了解其他组织所提供的福利水平。所以,企业只有对在福利领域所发生的上述变化进行有效的监控并随时做出调控,才能保证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令员工满意的福利项目,提高员工的福利满意度。

(5)福利占薪酬的比例对福利满意度的影响

由于福利是企业全面报酬的一部分,所以企业必须从成本与员工需要相结合的角度对企业的直接薪酬和福利状况进行总体上的分析和比较。一方面,根据员工的需要和偏好来进行福利决策,并且提高企业所提供福利的成本有效性,另一方面,一旦提供了某种福利项目,员工们所关注的就是福利水平而不是企业为提供这种福利所付出的成本。所以,根据成本和员工需求两种因素来选择福利项目的做法显然对员工和企业都是有利的。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影响到员工福利满意度的因素很多,大体包括个人因素变项、个人知觉变项以及制度特征。企业在制定福利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以上各种因素,才能使得所制定的福利计划既满足企业的利益又考虑了员工的需要。

在这其中,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做到提高员工的福利满意度:允许员工参与福利制度的设计,并使其充分了解福利制度;增加员工对分配公平性的知觉;将福利措施多与员工沟通,降低存在于员工期望与知觉间的距离;福利制度的提供要能使员工觉得其存在的必要性、福利实时性、承诺可靠性,因此可藉由良好的福利沟通来充分了解员工所需的福利项目与水平、福利成本占薪资的比例是否足够、福利的给付速度是否符合员工要求及员工知觉福利政策与执行是否一致性,以此来提升员工对福利制度的重视程度。

总之,健全员工福利制度的设计与执行,可以达到提升员工组织承诺、降低流动率及提高工作满足感之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0 引言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中小企业要与人才建立起“长远契约关系”,除直接薪酬等硬手段外,还要有效运用福利手段。直接薪酬一般被看成企业对员工劳动的补偿,而福利则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如果中小企业能很好地运用其福利手段,在建立“长远契约关系”上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员工福利对中小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中,使用最多的激励手段是物质激励。尽管精神激励仍然必要,但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物质激励更为普遍和有效。薪酬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小企业对员工的物质激励,能够吸引、保留、激励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是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的核心。而福利激励是薪酬激励中的重要一环,福利如果能够运用得好,管理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福利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

良好的福利可以体现管理者“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增强中小企业的凝聚力,可以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增强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的使命感,提高员工士气。另外,良好的福利还会使员工产生工作满意感,进而激发员工实现企业目标的动机。

良好的福利有助于企业吸引、激励和保留员工。许多中小企业已认识到福利有时比高薪更有效,有吸引力的福利计划既能帮助企业招聘到高素质的员工,又能保证已经被雇佣来的高素质员工继续留在企业中工作,使许多可能跳槽的员工打消离开的念头,从而避免企业遭受人员流失带来的损失。

良好的福利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在很多时候,员工福利计划的税收待遇往往要比货币薪酬税收待遇更优惠。这意味着在员工身上花出去的同等价值的福利比货币薪酬能够产生更大的潜在价值。将一定的收人以福利的形式而不是现金的形式提供给员工更具有成本方面的优势,间接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成本支出。

2 中小企业员工福利存在的问题

2.1 中小企业员工福利有效性和公平性问题

不少中小企业福利制度相关规定的平均化倾向导致了员工将企业福利的普惠看作了企业支付薪酬的一部分,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失去了员工福利本身设立来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绩效的初衷。中小企业中很多时候存在着相同工作绩效的员工却享受不同的福利待遇,而不同工作绩效的员工却享受相同福利待遇的问题。

2.2 中小企业员工福利设计的合理性问题

中小企业在进行员工福利设计时普遍存在两个忽视:一是福利项目和结构设计单一,忽视员工的多元化需求;二是缺乏沟通,忽视给予员工参与福利计划设计的机会。以上两个忽视导致设计的福利计划和员工的需求有着种种的不符,剥夺了他们自由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从而变成了强制性消费,对员工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也不明显。

2.3 部分中小企业漠视员工福利

有些企业认为福利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因而没有必要设立,也有些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不健全,甚至不提供最基本的法定福利。此外,还有的企业只重视高层或者高级人才的福利,对底层的员工不提供福利或提供差别巨大的福利,这就容易造成企业内部不同层级员工之间的不满和对立,影响企业内部的团结,削弱企业的战斗力。

3 如何利用福利激励员工

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良好的福利比高薪更能有效地激励员工。高薪只是短期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而福利则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的长期承诺。正是由于福利的这一独特作用,使许多追求长期发展的员工,很注重企业提供的福利,而不仅仅是高薪。从世界范围看,一个发展趋势是福利在整个报酬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组织的一项庞大支出。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企业员工的福利与工资的比例几乎达到1:1,并有超过工资的发展趋势。中小企业希望自己付出的福利成本能够得到足够的回报,所以中小企业很重视福利对员工的激励效果。事实上,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一定的技术来提升福利对员工的激励效果。

3.1 制定正确的福利政策

中小企业实施员工福利的一个目的是使员工行为与企业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有效地将员工团结在一起,群策群力,实现企业目标。福利又被称为间接薪酬,既然是薪酬,就应当以员工提供的劳动为对价。因此,中小企业的福利政策要涵盖福利的目标和对员工行为的要求两方面内容,具备对员工的结果和行为进行正确引导的功能。一项福利政策应当向员工表达和传递两项信息,一是员工福利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二是员工福利与个人工作结果及工作表现的关联性。

3.2 实行特色福利

针对不同的对象,福利可以分为全员福利、特种福利等。一般来讲,全员福利不会对员工产生激励,有时甚至会被当作是一种“员工权利”。为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除政府法律法规确定的各项福利之外,中小企业不应再搞全员福利。中小企业必须搞自己的特色福利,有特色才有吸引力。中小企业有能力增加福利投入时,可以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原则设定福利项目。如果在福利既定投人不变的情况下,则要秉持“集中使用投资”的原则,创新一些不同于别的企业的福利项目,保持福利的新颖性。

3.3 实施弹利计划

中小企业还可以实施弹利计划,其基本思想是让员工对自己的福利组合计划进行选择,但这种选择会受两个条件的制约:一是企业必须制定总成本约束线;二是每一种福利组合中都必须包括一些非选择项目,如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法定福利项目。事实表明,实行弹利计划不仅能够提供最适合员工需求的福利组合,还能够更好地控制福利成本。实行这种福利体系的企业是把员工当作客户,让员工自由选择对自己能产生最大效用的福利项目。因为不同的员上有不同的需要,福利分配应当充分尊重员工的需要,所以采取弹利分配方式是最好的选择,对员工和中小企业两全其美。员工可以发挥主动性,取己所需,企业不用强迫,收效显著。

3.4 进行福利沟通

很多中小企业发现,员工对于企业所提供的福利的种类、期限以及适用范围一知半解,对于企业提供福利到底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不清楚,也不关心。在这种状况下,中小企业有必要设计一种完善的福利沟通方式,一方面告诉员工他们都享受哪些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告诉员工他们所享受的福利待遇的市场价值到底有多高。通过福利沟通,让员工了解他们正在享有的福利项目和福利成本,以便借助有效的福利体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3.5 兑现福利

激励所产生的力量取决于人们对其取得报酬的价值估计和预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估计。要想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需要兼顾三种关系,一是努力和绩效的关系;二是绩效与奖励的关系;三是奖励和个人需要的关系。在福利最后兑现时,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要求管理者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对员工做出的许诺,在时机成熟时一定要兑现,不能当企业绩效不好时取消员工福利;当企业绩效增长时,对员工的呼声却充耳不闻。二是当某员工享有企业奖励的特别员工福利时,要让其他员工了解该项福利确确实实就是该人应当享有的。一个可行的做法是将享有特别福利的员工名单进行公示。

4 结语

合理的福利制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容易使用的激励方法,它是中小企业对员工的回报和答谢,以奖励员工为企业所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和创造,是企业对员工所做贡献的承认。合理的福利制度不仅能给员工带来价值,而且还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一个合理的福利体系,对中小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福利制度的设计和完善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的一项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篇(4)

(三)本社设主任一人,总理社务。?

(四)本社设业务、总务两组。?

(五)业务组经营下列各项事项:?

1.关于改善生活事项。?

2.关于补习教育事项。?

3.关于康乐事项。?

4.关于人事服务事项。?

5.其他有关福利事项。?

(六)总务组经营下列各项:?

1.关于公文撰写缮校收发及印信保管事项。?

2.关于本社人事管理事项。?

3.关于本社经费出纳事项。?

4.关于庶务事项。?

5.其他不属于业务组的事项。?

(七)本社各组各设干事1人,助理干事若干人,承主任之命办理各组事务。?

(八)本社主任、干事及助理干事均由员工福利委员会派充。?

(九)本社举办业务暂定如下:?

1.贩卖部(日用品廉售、分期付款等)。?

2.图书室(出借业务有关书籍等)。?

3.阅报室(提供书报杂志等)。?

4.康乐活动(举办郊游、年终聚餐、晚会、摸彩等)。?

5.其他(办理专案福利补助等)。?

(十)本社举办的业务,除物品消耗得依成本收费外,概以免费为原则。?

篇(5)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49

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依赖人才发展的局势日益突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制定合理有效的福利制度,关注员工的切身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的困扰尤为重要。社会工作是运用特定的理念和方法,对员工的福利保障和职业生涯发展进行有效管理,以此促进员工福利制度发展,提高企业的整体效力。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介入企业员工福利管理有利于吸引、留住优秀员工,降低了由于员工离职所造成的损失,为企业带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企业员工福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员工对相关福利理解较为狭隘

企业对员工享有的福利内容、员工享有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均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员工自身对这些条款概念界定不清,理解较为狭隘。同时,企业相关部门对公司实施的福利制度并未作出有效的说明,导致员工由于理解偏失造成不必要的福利浪费,例如,很多员工不了解工伤的界定和医疗补助的使用情况,在出现问题时容易与公司发生相应的摩擦。

1.2 企业福利制度制定忽略员工多元化需求

大多数企业在员工福利内容设定方面多集中在保险和生日、节假日补助方面,结构较为单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员工日常需求都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去企业在福利制度设定方面仍保持原有单一结构,则很难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势必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

1.3 员工福利成本把控困难

企业制定的员工福利制度具有长效性,因此对其成本的控制具有极大的挑战。同时,企业员工存在一定流动性,企业福利制度并未根据员工的更换而做出有效的调整,员工福利要求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福利成本的不可控性。

2 社会工作介入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其自身价值,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指标。企业的发展依赖员工的发展,因此在福利制度制定方面不但要关注员工的经济利益,同时要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此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最终促进企业整理效益的提升。例如,对青年员工开展入职前培训,企业以自身经营模式和工作内容为基础,组织相关培训。培训过程是企业和员工互相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向员工交代工作基本情况,并介绍工资晋升机制,为员工指明发展方向。同时,人力资源部门要与青年员工保持密切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员工新的需求点,在工作期间定期召开岗位培训,对工作中的问题作以有效地解决,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岗位培训应涵盖岗位适应性辅导和职业发展辅导,为青年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指导。

2.2 增加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是衡量企业和自身员工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唯有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才能提高其主人翁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之中,为企业奉献自身的价值。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福利措施,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例如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成立社会工作小组或采取外包模式,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满意度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着重分析员工岗位需求满意程度,以此判断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在此基础上,工资定期组织团建活动,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并且根据员工的表现给予其休假机会,从而使得员工在劳逸结合的过程中增加自身的责任感,进而认同企业文化,形成一定的归属感。

2.3 监督企业福利制度的实施情况

福利制度是维护员工权利的重要保障,其实施力度直接关乎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福利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例如企业可成立福利制度实施监测小组,不定期对各部门福利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审核,并在此基础上出台违纪惩罚方案。同时,监督小组在日常监察工作中关注员工福利方面具体需求,利用社会工作中的调查问卷法对员工自身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协助人力资源部门制定福利制度调整方案。

3 结语

社会工作介入员工福利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尝试,其以一种新的视角关注员工的切身需求,既满足了员工的经济需求,同时也实现了员工的社会价值,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优秀员工的纳入与保留,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升了企业经济利润和竞争实力,使得企业呈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篇(6)

一、产业轻型化背景下企业人才特征

产业轻型化是由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为主题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把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形式发挥出功效,创造出财富和就业岗位。产业轻型化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其员工与普通的劳动者存在很大差别。

首先,这类人才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并具有强烈的个性。比起物质上的激励,他们更需要成就感和精神上的激励。他们渴望看到工作成果,认为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此外,他们从事的工作不是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而是在一种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他们的工作过程往往也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支配性,其工作成果不易加以直接测量和评价。另外还需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创意性人才流动频繁,具有较高的流动意愿。因而,针对这类员工,企业在设计员工福利制度时,要特别注意与这些员工的个性特点相匹配,从而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二、我国传统企业员工福利制度的不足

我国企业福利的发展经历一系列变迁,从刚开始的经济利向综合性方福利方向发展。然而总体看来,我国企业员工福利制度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企业员工福利固守公平性,导致员工将企业福利的普惠性久而久之看作了企业支付的薪酬的一部分,导致了福利应有的作用被削弱,起不到激励作用。其次,福利项目和结构的设计单一,忽视了员工多元化的需求。最后,还有一部分企业漠视员工福利,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激化了劳资双方的矛盾。

结合产业轻型化背景下的企业员工特点,现有的传统的企业福利制度是不适合这些企业的发展的。固守公平,没有差别对待,使得员工看不到对自己工作的肯定。而呆板统一的福利项目,不仅没有真正考虑员工的需求,也不利于使员工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后,由于产业轻型化背景下的企业的战略目标往往与普通的制造型企业不同,因而在设计自己的员工福利制度时,应将两者相结合,设计出最有益于企业发展的员工福利计划。

三、 产业轻型化背景下员工福利管理的变动趋势

福利计划的目的是企业在制定员工福利计划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目的决定手段,企业向员工提供福利的目的不同,会导致福利计划的其他决策不同。基于产业轻型化背景下企业员工的特点,笔者认为,这些企业员工福利制度将呈现以下的变动趋势。

(一)由固定式福利转向弹利

弹利计划又称为“自助餐式的福利”,它是一种由员工自行选择福利项目的福利计划模式。在实践中,通常是由企业提供一份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然后由员工从中自由选择需要的福利。从企业的角度看,弹利制度的推行,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企业设计员工福利计划的成本。另一方面,自助式福利计划可以更好地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从员工角度看,弹利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员工进行合理的避税,同时可以提高员工的满足感。具体到产业轻型化背景下的企业来说,让员工自己选择自己需要的福利项目,不仅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加深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同时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得员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想出更多的创意。

(二)发展企业年金计划

企业年金计划是一项企业主办的养老保险计划,是员工的一笔延期支付的工资收入,被视为养老金的第二支柱。但是与基本养老金相比,它具有资源自愿建立,自主选择管理和运作方式、采用积累制实现个人保障、投资手段多样化和更注重效率原则的特点。因而企业年金具有保障功能、分配功能、激励功能和理财功能。企业年金之所以会成为产业轻型化背景下员工福利制度变动的一个趋势,是由于其另外一个好处,这便是帮助企业留住优秀人才。由于企业年金的领取方式只有三种:退休、出国定居、身故,因此企业年金也被称为企业的金手铐。正如前面在分析产业轻型化背景下企业人才特点时,就有提到该类人才的流动性强,实施企业年金计划,长期来看不仅增加了员工收入,为员工养老提供了保障,也降低了员工的流动性,使得员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三)由“硬福利”向“软福利”转变

“软”是相对于“硬”来说的。是指除了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外,企业自己制定的个性化的非现金福利。这种福利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协调员工的生活、身心和工作关系的项目来取代那种传统的现金或实物福利。这种福利体现了公司富有人情味的一面,体现了人本思想的经营理念和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此外,“软福利”着眼的是开发员工的健康意识。借助经常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员工的体质,缓解员工的职业压力。这种“软福利”的形式适应产业轻型化背景下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人才特点,便于实施。

(四)培训福利化

产业轻型化背景下,企业依靠的是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而生存发展。对于这些公司的员工来说,要想不落后于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培训和不断的充电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成为“致命”吸引力。培训福利化也就应运而生。企业将培训作为一项福利进行推广,使得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培训从“消费”演变为“投资”,进而演变为如同每个员工都能享有的一种福利。培训福利化,增加了员工受培训的机会,帮助员工更好的学习,不断自我完善。有助于促进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这正是产业轻型化背景下企业最需要建立的一种模式。因此,笔者认为培训福利化应该会成为这类企业员工福利制度的一种趋势。

四、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轻型化将成为一种趋势。产业轻型化给企业带来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其中对人力资本的依赖加大成为企业最需考虑的问题。对人的管理往往比对机器的管理更需要投入精力。而企业员工福利计划作为企业最为高效的一种激励方式,也将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善。尽管我国目前的一些福利制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福利制度必将向着更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学敏,产业轻型化:北京市产业演进的方向,城市问题,2012年第6期。

2.雷昊,孙洁,美国弹利制度对完善我国员工福利计划的启示和思考,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3.薛琴,我国企业福利发展的历史演进与未来走向,企业活力,2008年第2期。

4.杨燕英,张相林,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素质特征与开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9期。

5.Burton T,Beam J R.,Group benefits:basic concepts and alternatives,Pennsylvania,American College,2006,187-188.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当年富士康跳楼事件发生后,深圳市职工继续教育学院徐梅教授开展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心理与社会介入分析—以深圳富士康公司为例》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角色认知和心理特征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社会工作介入途径与解决策略是一个必须值得关注的大问题;2010年崔柳教授又发表了《浅论现代企业员工管理的福利主要方法》,文章介绍了员工福利管理的内涵及其重要性,重点结合我国目前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的现状和呈现的问题,探析了现代企业员工福利管理的几种方法。

2010年我国在深圳举办了“首届全国企业社会工作建设研讨会”,会议通过总结、研究、交流探索本土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展望本土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途径,推动了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在研讨会上,云南大学钱宁教授做了题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定位与作用》的主题演讲,阐述了当前我国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介绍了企业、政府、社会组织在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角色与功能,重点强调了发展企业社会工作对政府、企业、劳动者等不同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高钟教授提出了中国大陆企业社会工作所面临的理论准备不足、实践不足等挑战,认为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关注点应该放在目前中国企业员工主体—第二代农民工身上等等全新的理论观点。目前全国有二百多所高校已经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教育,对企业社会工作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将理论与观点进一步深化、提升、范围不断扩大,现已转为对开展企业社会工作的实务方法设计,同时对企业社会工作进行不断的发展和推广,范围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员工福利的视域更加宽广,这些都将促进企业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更加和谐。

二、研究意义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信息急剧的膨胀、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员工压力越来越大,而我国企业福利制度又普遍落后,员工遭遇侵权事件时有发生。个别企业员工与企业矛盾不断加深,富士康这样的跳楼事件就是警钟,员工与企业的矛盾必须重视,企业管理不但要考虑经营和发展,更要考虑到员工的福利。企业社会工作旨在成为员工提高福利水平的机构,成为当前中国企业福利发展中的一个亟待加强专业介入的新领域。然而企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与实务探究还不够,特别是有关中国本土化企业社会工作实践路径的研究很少,企业社会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现实的发展困境。在民政、社区等领域社会工作专业对口单位,因编制问题而导致社工专业毕业生难以进入,第三方社工服务机构又寥若星辰。由此可见,加强和高度重视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员工福利的理论研究和路径的探究势在必行,不但要重视还要有紧迫感。

三、企业员工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

1、员工缺少表达福利诉求的途径。以富士康为例:高级管理层与普通员工基本上是完全分离的,制定相关福利制度的管理者往往是通过汇总中下层管理收集的信息来参考制定福利制度,而中下层管理者呈报的信息大多数又是去满足管理者的利益需要,没有切实反映普通员工的需求,所以导致信息失真,制定的福利制度无法满足员工的需要。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制度不够健全,不够科学,员工没有途径去表达自己的福利诉求。即使是规模较大的公司,也只是在之前那些传统的福利制度下履行职责,无法与时俱进满足新生代员工的福利诉求和新形势下员工的福利需要。

2、我国现今有大多数员工缺乏福利意识。尤其是我国北方的一些企业员工表现更为突出,权益流失、权益受侵的现象更是履有发生。对企业福利认识不够,对自己的合法权利不能进行有效维护。比如:企业员工下班时,保安会对员工进行“例行检查”—搜身。如果发现车间有丢失东西的情况,整个车间员工都会被追究责任。但是很少有员工站出来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

3、企业现行福利制度上的结构不合理。福利项目和结构设计单一,严重地忽视员工福利的多元化需求。在员工福利管理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在设计员工福利的时候都以企业为主导,整体计划基本由企业管理层的个别人来制定,员工很少有机会能够参与到这一过程之中,由于缺乏员工的参与,员工无法表达自己真实的需要,因此容易导致设计的福利计划和员工的需要有着种种的不符,这样就容易导致员工对企业管理的不满。

4、普通员工福利水平较低。据资料获悉:富士康公司在员工薪酬方面普遍高于同行业,但是仍然不能阻止员工跳楼,所以福利制度不能仅仅限于员工薪酬方面,员工的心理、情感、家庭等方面也是企业福利制度应该设计的方面。而在富士康中,真正缺少的就是对员工心理,情感方面的关怀。除此,也有部分企业漠视员工福利,企业常常将以人为本挂在墙上,写在纸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常常大打折扣,不提供给员工最基本的法定福利;另外还有不少企业只重视高层管理者和高级员工的福利,对普通员工的福利不重视,轻描淡写,更是使得公司内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对立情绪加重,挫伤基层员工的士气。

四、企业社会工作对员工福利的介入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民生也空前改善,但是大多数企业管理制度并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甚至滞后经济发展的步伐。笔者认为:我国企业的现实情况与国外的情况有所差别,所以我们不能照搬国外企业社会工作的方法,我国企业社工应该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员工福利的介入工作:

1、 企业社会工作为员工提供咨询服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员工面临的挑战与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以及由此引发一系列的个人、家庭、社会问题等等。企业社会工作的咨询服务、心里疏导就是对有工作、生活、家庭、情感上面困难的员工,提供咨询服务,以便协助解决其个人问题,恢复其工作积极向上的常态。

2、 企业社会工作应建立起企业与员工沟通桥梁。企业社工为企业与员工的联结者,能有效的起到企业与员工之间桥梁的作用。企业社会工作除了在企业内部起到桥梁作用外,还要积极地连结企业外部资源,使企业员工得到更好地、更广泛的服务。如将心理压力过大的员工转介到专业的精神心理医院;为需要继续教育者介绍相关的教育单位;为本企业员工子女联系社区教育资源等等。

3、 企业社工应适时调节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企业是不同人群的集合,必然会有各种人际的冲突发生。所以企业社工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调节这些冲突,解决因冲突而产生的危机。企业社工要承担起这个责任,要努力锻炼自己评估冲突本质和原因的专业知识,能够深度解析问题从而使双方达成共识,创造适当的气氛来缓解以及解决冲突,使得冲突能在各方最大利益的情况下得到解决,避免和减少冲突造成的损失。

4、 企业社工应为员工“维权”与“充权”。企业社工的重要职责就是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企业社工在充分学习与理解各项政策、法令、方案、措施的基础上,为企业员工进行咨询,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在企业内,员工尤其是普通员工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他们在为自己争取员工福利服务时,难免受到企业利益团体的不理解。这时,企业社工向员工提供信息,为员工需求正确性辩护,指导员工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使得员工应享受的福利及时获得。

5、 企业社会工作应为员工“增能”,提高员工能力与素质。我国个别企业对员工的再教育还是比较缺乏的,使得员工在应对危机时显得非常脆弱和力不从心。现在社会中,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的任务。经济结构的转型使得员工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处在激烈的竞争中,所以员工必须要不断学习与增强个人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社会工作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培训员工,为企业员工设计不同的教育,培训发展方案,开设各类课程,评估课程实施结果,以此来提高员工及整个企业的能力与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内动力,为员工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能力,提供智力支持。

6、 企业社会工作应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福利制度。企业社工应该在对员工福利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福利制度。如采取“多元化福利”,经济的高度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员工低层次的需求普遍都能得到满足,但员工新的需求、新的期盼又产生了,员工开始重视心理、感情、家庭方面的需求。多元化的福利制度可以满足不同员工对福利计划的不同需求。从而缓解员工职业压力、精神压力、不满情绪,从而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优化企业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等等。使福利制度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最大的效益。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员工福利势在必行,应该加大力度进行研究和探讨,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虽然已经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重视,但笔者认为重视的还不够,重视的范围还不广,重视的层次还不深。富士康员工连续的跳楼事件虽然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但富士康毕竟还是一家大公司,出了那样的大事件,人们的关注度还是很高的,可是那些没有曝光但尚且也在这方面存在问题的中小企业,他们的员工也有着富士康员工一样的福利诉求,而企业是否已经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和措施为员工服务,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还没有!企业社会工作虽然发展的时间很短,进入中国的时间更是不长。但对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社会共组的需求是迫切的。在倡导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的今天,企业社会工作有其巨大的生存空间和发挥其优势的土壤。但是我们同样需要正视,目前我国企业社会工作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自身的不足,各方面都不够成熟。而且大部分人对企业社工还不了解,对其具体功能还存在很大的疑问。但我们坚信企业社工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努力开拓服务领域和介入员工福利的空间,一定可以在为解决企业员工和企业矛盾,在促进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释放出强大的正能量;在提升企业效率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钟主编.企业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周沛.一项急需而有价值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论企业社会工作[J].社会科学研究,2005,(4).

篇(8)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员工福利不管是对社会、企业,还是员工个体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社会来说,企业的员工福利作为我国的社会保障补充,使得员工的基本生活有了更加完全和稳定的保障。对企业发展来说,员工福利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经济情况,在符合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同时进行的补充措施,对招聘到优秀的人才,降低企业员工的流失率,更好的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考核,奖励,激励员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于个人而言,首先,企业的员工福利可以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如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分别可以为员工的养老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为员工的医疗费用提供一定的补贴保障。其次,企业福利的实施对员工来说可以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使员工感到企业的人文关怀,使员工真正对企业感到归属感;最后,企业员工福利需求的满足既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员工福利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一、M公司员工福利现状和问题

M公司隶属于央企,经过将近50年的发展,在建筑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人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M公司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员工福利体系,有“五险一金”、带薪休假福利、补贴和津贴福利即提供食堂住房补助、人性化关怀福利即展开各种活动提供人文关怀等,总体来看,目前M公司已经拥有了比较全面的、完善的福利制度。但是,在现实的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员工对福利认识不清楚

通过调查显示,有74%的员工对公司的员工福利政策表示不是很了解。一方面,不了解福利内容。在访谈中,很多M公司员工对企业福利不甚了解,不清楚“五险”的内容、所缴纳的比例及如何运用,只知道每月自己的工资里减少了大部分的工资,而不清楚企业为其缴纳的福利成本。另一方面,不清楚福利管理流程。除了公司员工对自己应该享有的福利不清楚外,对企业的福利管理流程更是不清楚,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福利管理工作中来。

2.福利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

一是仍停滞在传统的福利政策上。M公司作为国有企业,福利政策的发点并不是从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出发,而仍然在采用传统的福利政策,给员工提供的福利待遇也几乎相同,大家都是“一样一样的”。三是福利项目的设计针对性不强。M公司的福利项目设计中,并没有将企业员工进行年龄、性别、偏好划分,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地设计福利项目,而是“人人平等,人人相同”。

3.福利不公平

基层员工与管理层福利差距大。一是高层的福利待遇过高,与基层员工的差距较大。比如部门科长的中秋节的奖金为1000元,而基层员工的奖金为200元。福利待遇的差别,已经影响到企业的公平性和员工的积极性。二是“多干少干一个样”,在不同部门,不同员工之间,M公司在福利分配上,并没有因工作量、或贡献的不同而进行量化分配。而这种承担不同的工作量,而获得相同的福利待遇,这使得多付出的人有抱怨,少付出的人养成偷懒的心态,这严重地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对策建议

首先,要统筹设计,注重福利制度与企业战略的有机结合。在福利政策进行设定时,必须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对行业对手的福利情况进行调查,比如了解行业的福利平均水平、福利的主要发展趋势,及对实力相当的企业的福利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他们的福利制度、福利水平和福利管理水平,同时也分析出他们的福利制度的特点以及优势和劣势。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福利成本,提升福利水平竞争力。在福利政策进行设置时,要以企业战略为导向,有所侧重、有所调控。

其次,加强宣传,制定《员工福利手册》。福利理念的有效宣传,是福利政策顺利展开的先决条件。与企业文化理念有机相融合,能有效地改善福利管理环境。宣传过程中不仅要管理层了解,更应该要让基层员工了解,这样才能为公司制定福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此外,要弹性管理,实行灵活的福利制度。一方面,更好地满足员工的多元化需求,提高福利满意度。另一方面,要形成良好的管控机制。具体而言,首先要进行弹利理念的宣传。其次,确定员工的福利需求。接下来要确定福利“菜单”,同时要福使利项目货币化。最要要确定员工福利额度并让员工选择福利组合。

最后,让员工参与执行。光有完善的福利政策是一无用处的,只有将福利政策有效地落实到了实处,才能发挥其价值。因此,好的执行是福利管理的重要环节。好的执行体现在,不仅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专业的管理,更重要的是积极倡导员工参与其中,提高福利管理的效率。在福利制度设计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在企业内部通过座谈会或调查的方式,以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并了解员工的需求。这样,员工才能很好地认识福利的功能,而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并修正完善现有福利计划。同时在福利制度的落实当中,应该增强制度的稳定性,加大运行过程的透明度,同时减少工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这样才能使制度效用得到最大发挥,提高福利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良祯.国有企业员工福利发展的特点及问题探析[J].商情,2012(38):129-130.

[2]董科.H证券公司员工福利体系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篇(9)

员工福利是伴随着企业文化和以人为本的分配制度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补充薪酬,具有补偿性、均等性、集体性的特征,较之现金收入,还可享受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福利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工作条件、生活保障和精神支持,可以吸引、留住员工,让员工能够以更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投入工作,提高企业的内外部形象。

随着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方式的逐步深入,农村信用社也更加关注对“人”的管理和激励。建立健全合理的、有自身特色的员工福利管理制度,逐步提高福利水平和层次,成为农村信用社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措施。

1.福利管理的内容

福利是企业向员工提供的除工资奖金之外的一切物质待遇,它是非现金形式的报酬。从当前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看,福利有了更加广泛的内涵,它包括:

1.1法定福利,是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员工足额缴纳的法定保险或提供的法定待遇。像员工依法享受公休日、公休假、法定节假日和婚假、产假等假期,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五险一金政策等。

1.2生活福利,本着保障、补贴、慰问员工的目的设立的多样化、非法定的福利项目。生活福利包括为员工提供工作餐、防暑降温茶、工作制服、单身宿舍、文体设施、健康体检、意外保险、年度旅游、节日礼品等。

1.3高层次福利,不是普惠性质的福利,只向部分符合条件的员工提供,体现对员工的精神鼓励和长期激励。像为员工提供企业年金、股份奖励、教育培训和精神奖励等。

现代企业管理之所以把薪酬与福利分开来看,是因为它们的根本目的不同,薪酬的目的是激励,而福利的根本目的是要保障员工安心工作。当前,各家金融机构都已将福利作为吸引和保留员工的手段,农村信用社加强福利管理,设置恰当的员工福利制度,实施有序的福利政策,也可以在招募人才和利用人才中处于优势地位,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2.农村信用社福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不断变化和农村信用社自身的不断发展,农信员工享受的福利项目也愈加丰富,福利水平逐步提高,体现了内部公平性,符合员工的实际需求,但农村信用社的福利管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提高。

2.1福利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经调查,各地农村信用社为员工提供的福利项目较为齐全,但多为普惠性发放,高层次福利中除了荣誉奖励、教育培训外,鲜有其他项目执行或实施。随着员工队伍构成的变化,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收入层次的员工对福利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传统的福利却相对死板。特别是福利结构的不合理导致高学历员工离职问题的日益严重,将影响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

2.2福利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由于对福利的作用认识不足,农村信用社对福利制度的宣传、说明工作不够到位。像有的联社每年均为全体在职职工统一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多数职工不知道此事,使该项目的效果大打折扣。员工如果理所当然地认为福利是单位必须支付的必备薪酬的一部分,则不能感受到单位的关怀,无法实现福利所付出成本应带来的收益。

2.3福利管理需进一步统筹规划

由于传统体制影响,农村信用社在福利管理上缺少统筹规划,福利成本较高,但实际效果有限,尚未形成一套系统化的福利制度,造成福利工作缺乏指导、福利发放随意性较大,透明度不高,福利管理的效率较为低下。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农村信用社的福利制度较为僵化,福利操作流程没有完全理顺,福利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体现不出福利政策的灵活性,也降低了福利发放的公平性。

3.农村信用社加强福利管理的措施

3.1转变管理者和员工对福利的观念

员工福利制度在设计时除了满足员工的需求外,还应该体现农村信用社的组织发展目标,福利的设计应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要让福利成为牵引、推动员工朝着信用社发展目标努力的工具。从这个角度考虑,福利项目应越来越多地注重对员工精神层面的关心,多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建立健全长期保障计划和激励机制,优化福利结构,充分利用福利管理措施调动员工积极性。

3.2提供给员工参与福利管理的机会

让员工参与到福利管理中来,首先要搞好福利宣传工作,一方面可以使员工了解自身所享受的待遇,提高工作满意度,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其次,在福利管理过程中,可以采用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开通热线电话等方式,广泛听取员工对福利的意见,了解员工对农村信用社福利制度的看法和建议。只有深入了解员工需求,才能根据需求确定福利项目的组合,制定合理的福利计划,提高员工对福利管理的满意度。

3.3制定多层次多样化的福利计划

改变过去“平均主义”的福利,根据员工的需求层次进行划分,充分发挥福利对员工有效激励的作用。在保障员工享受法定福利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生活福利项目,保障员工生活,还要通过给员工提供高层次的教育培训机会、休假计划、旅游以及精神关爱,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发挥福利的激励效果。建立弹性化的福利制度,允许员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福利项目;设定高层次福利享受的标准,激励员工只有通过努力工作达到一定条件才能享受高层次福利,体现个人价值的回报。

3.4加强福利体系建设和管理

应加强福利管理,科学规划,采取灵活的福利提供方式,尽可能地满足员工需要,同时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福利财务管理制度,降低福利成本。此外,还应对员工福利规划进行动态调整,使福利管理措施不断跟上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的步伐,及时适应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的转变,通过对员工福利的改善来吸引、激励和留住员工,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肖萍.企业福利管理浅谈[J].经营管理者,2011(2)

篇(10)

一、企业设立福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保证福利制度的公平性和竞争性。所谓对外公平是指企业内部员工福利不低于市场的水平。多数公司常常通过福利制度的外部公平性来挽留核心员工,也获得了相应的成果。要想制定一个合乎实际的福利制度,不仅需要明确自己公司的基本情况、所处的战略环境、采取的竞争策略、资产受益情况等等,而且还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福利制度。这也就要求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适当调整福利政策。当公司处在高速成长、成熟和衰败阶段时,就分别需要采取市场领先型、市场追随型和市场落后型的策略。

2.保持对员工的激励性。福利制度作为一种积极的激励政策,对员工和公司都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比如说,海信集团把经理的年薪确定在15 万到50万元不等,而且需要分几部分才能全部拿走,先拿30%,五年之后才能再拿走剩余的70%,如果提前离开,这剩余的70%是不能全部拿走的,这种福利沉浮制度为海信集团留住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美国的一份调查发现,500强美国企业中,有90%的实行员工持股。员工持股作为福利体系中的一部分,有效地把员工持股企业和非员工持股企业分离开来,经过比较,已持股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利润、员工收入都有相应地提高。员工持股针对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持股形式,不仅可以达到激励员工、吸引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目的,而且也可以起到保留人才的作用。

3.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与福利管理之间的关系。福利制度在激励员工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仅仅是在企业出现不稳定现象或处于变革时期才想到通过提高员工福利来挽留人才,企业不应该因为经济环境来看待员工的福利。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的福利,制定相应的企业福利计划,充分体现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情况以及员工是否享受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等等,把员工福利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认真对待。合理的员工福利制度,不仅能够节省企业成本,而且能够不断提升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促进员工绩效及企业发展。

二、增强企业福利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企业在福利项目的设置上依旧按照原先的制度进行着,几乎没有什么创新之处。一方面,我国企业的福利待遇不能通过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待遇差距来体现能力的差距,创新福利待遇更是困难重重。另一方面,由于创新福利项目时没有改变具体的数额和比例,也使得在安排福利项目时不能体现对不同人才的灵活性,福利设置缺乏弹性。

上一篇: 电气自动化结业论文 下一篇: 大学生协会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