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训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0 14:47: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研究生培训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研究生培训总结

篇(1)

为了加强研究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高研究生干部的工作水平,为学校更好地开展研究生的工作奠定基础;为了让研究生干部了解当前的形势和学校的发展近况,掌握做好学生干部的基本技能方法,树立优良的工作作风,做好创建优良学风的思想准备和实际行动,在研究生院的领导下举办了旨在提高09级研究生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班,作为培训班的一分子,我深感荣幸。

在09级研究生干部培训班开班典礼上,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陈一峰作了发人深省的讲话,陈书记指出,近几年我们学校在各方面的建设显著提高,正在逐步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研究性大学,在这样的良好势头下,我们要以“聚精会神抓内涵,改革创新某发展”为指导方针,把党支部建在学科点上,目的就是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干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陈书记还指出,当前很多学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思想上存在浮躁情绪等,他要求我们要认认真真读书,扎扎实实做学问,通过这次培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自身的能力,努力做到心理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精通,学会化解压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研究生干部,要不断学习,努力实践,勇于创新,一头扎入群众中,经风雨见世面才能成长起来,要进一步明确肩负责任,要组织协调团结带领好同学,最终圆满完成学校和自身的要求。

接下来,张承凤教授为我们做了一个以“健康心理与阳光人生”为题的研究生心理健康讲座,通过对目前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分析,分别从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性上对我们作了一次全面的心理教育和辅导。通过这次心理辅导课,我明白了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心理适应问题、学习压力问题、人际交往心理问题、情绪情感困扰问题、自我意识冲突人格问题、经济压力问题、就业压力问题,我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自身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性上做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对如何更好更快解决这些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

第二次课是我们第一小组内部开展的座谈会,主要以学习生活中存在哪些问题为主要话题,展开讨论,对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总结。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很快,我们要端正好态度,做好规划,定下目标,带着目标去自觉自律合理的安排时间,有针对性的学习,争取在自身专业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会议最后对如何发挥研究生干部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总体来说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要注意好方法问题;二是要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三是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次课是由来自环境与水利学院的*和*同学做的精彩报告,他们参加了河南省对口支援四川江油市的水利工程建设,作为郑大抗震救灾志愿者的一份子,他们对在灾区的所见所闻所想给我们做了感人的阐述,让我深受震撼,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实践中丰富学识,在艰苦的环境中历练意志,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人生价值。

篇(2)

    中医外科学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自西医外科学进入中国以来,中医外科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目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5年以来培养了约100名中医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我们调査发现,在理论学习中,部分研究生对中医外科学的投入学习时间不够,将过多时间投入西医外科学的学习中,普遍存在中医外科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兴趣不足问题。在临床轮转实习方面,多数研究生存在中医理论知识与中医思维能力不足、实践能力差、独立解决与处理问题能力不足、不能够独立值班、缺乏主动学习及临床经验总结的习惯、科研能力薄弱等诸多问。

造成以上现象的出现,除了与学生自身问题相关以外,更重要的还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第一,对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课程设置课时过少,尤其是中医外科学基础知识课程设置过少,造成很多研究生的中医外科基础理论知识不足。第二,对研究生的临床实习重视程度不够。医院科室对研究生临床轮转实习的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第三,对研究生的日常与出科考核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第四,对研究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培养不够重视。第五,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训过少。第六,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不足。

2对策与建议

2.1加强中医外科理论知识水平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医外科理论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临床实训的效果。当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临床实习前,中医外科教研室可以安排相关科室有经验的高年资中医师讲解中医外科学的相关课程,如周围血管疾病、皮肤疾病与性病、男性疾病、乳腺疾病、肛管直肠疾病。另外,当研究生临床实习时,各临床科室可以每周安排时间作科室讲课,由科室高年资医师讲解中外基础知识及相关疾病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当科室进行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以及临床专题讲座等业务学习与讨论时,要求研究生参加,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科室每1-2周必须组织研究生进行病例讨论,提前给学生要讨论的病历内容,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进行讨论,最后带教老师进行总结。

2.2加强对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医院可以安排实习前岗前培训,经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安排进入医院实习。培训内容包括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常见临床操作技能(内科四大穿刺、外科无菌操作)、全身体格检査、医德医风和医患沟通及医疗卫生法规等。通过实习前岗前培训,有利于加强专业型研究生临床能力意识的培养,使其逐渐适应临床实习工作。当研究生开始实习时,建立导师与实习科室带教老师联合培养的方式,按照一对一原则,即一位高年资医师负责一位研究生的方式,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实习开始时,每科室要求轮转至少3个月以上,刚开始要求研究生适应1-2周时间,按照住院医师的要求,每位研究生主管3-5名病人,髙年资医师可指定低年资医师负责该研究生的日常培训工作。根据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安排研究生参与临床值班交班工作、单独接诊病人与处理病人工作、医嘱处理、病历书写与整理工作等,锻炼研究生的临床处理常见病与危急重症的能力。

安排研究生跟师出诊,尤其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名老中医、广西名中医以及有多年临床经验的高年资中医医师,并要求研究生积极总结带教老师的中医临床经验,发表相关临床文章,同时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工作登记表。在病房实习时,要求研究生能够完成收集病史资料及病历书写,带教老师及高年资医师认真把关、认真指导研究生完成病历,并对病历进行修改。按照三级医师制度,每天査房时要求研究生汇报病人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病人最新病情改变、下一步的初步诊疗方案以及新接诊病人的病史等。带教老师可以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对研究生进行临床技能的培训与指导工作,例如外科的无菌操作,带教老师可以亲自为学生做示范,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院内组织的相关技能培训及中医学术讲座,以提高临床技能,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2.3重视考核工作  合理的考核机制有利于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建立统一的考核工作,即科室的日常培训考核及出科考核工作、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毕业技能考核工作,建立医院、科室、导师共同参与的机制,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的研究生培训工作,也可使研究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亦可使导师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进而提高临床能力培训的效果。考核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学基础理论,病历书写,临床实际能力考核,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等主要内容。带教老师现场要求学生对病人进行病史收集,详细的体格检査,包括病人舌苔脉象等资料。完成病史资料收集以后,要求学生按照我院中医住院病历书写要求完成病历书写,带教老师可根据书写病历实际情况进行评分。门诊科室要求学生书写中医门诊病历,包括中医诊断、治法、具体方药等。对于临床实际能力的考核,各科室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研究生完成科室常见临床技能的操作。另外,所有科室均应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考试,目前,我院每个科室均有自己的题库,出科考试试题应包括一定分值的主观题。同时,医院教学部定期进行教学査房,各临床相关教研室协助并参加考核工作。考核人员由主管教学的医院领导、具有高年资职称、有丰富临床带教经验的中医医师担任,教学部主要对研究生日常培训工作进行考核,包括教学査房、病史汇报、临床病历资料的讨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教研室做好记录,作为学生日常考核的一部分。日常教学查房时,各科室选取典型病例资料。另外,在教学査房之前,学生要提前熟悉病例,教学査房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碰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当场提出,也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带教老师现场解答,以培养学生应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

目前,我院已经对专业型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即研二第二学期进行中期考核。我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大致参照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内容大致包括外科技能操作(无菌操作,缝合打结,换药,穿脱隔离衣,急救处理等),心电图与X片的判读,科室的临床技能考核,中医外科学理论知识的考核,同时要求技能考核不合格者再次进行培训。对于科室技能考核,教研室安排专人对研究生进行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典型病例分析与答辩,侧重考核研究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2.4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训和导师的指导工作  我院专业型研究生多在临近毕业时候才发表相应科研文章,而且发表的杂志多为国内省级普通杂志。经调查发现,多数研究生反映自己的科研能力较差,部分导师无科研课题,学生无法参与科研研究,还有一部分研究生存在抄袭的现象。在我们的临床实际工作中,进行临床试验观察、临床药物研究、临床经验总结等工作时,均要求临床医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以胜任科研任务。因此,加强对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研究生进行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基础课程,同时教研室及导师也应重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在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会时候,教研室及导师应严格要求研究生。研究生选题应有一定的深度,尤其是中医外科领域的疑难疾病、热点问题、经验总结推广的临床研究,同时选题要新颖,具有实用性。当研究生进行临床试验时,导师应指导与关注研究生的科研工作。通过毕业论文的书写,要求研究生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为以后的临床科研打下基础。另外,医院与教研室应提高对导师的要求,积极鼓励导师申请科研课题,并积极开展科研试验,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篇(3)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以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为主,以培养临床专业人才为目的,培养能够胜任临床医疗工作、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医生。自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以来,为不断满足社会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医学人才培养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比较严格和规范的临床医师培养制度,为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的试点工作[1]。自此,研究生教育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两大途径。

2014年国家卫计委规定在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全国各省自此逐步开展此项工作。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培养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医学院校,我校开展了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的工作,首批在培学生已经历集中理论学习和近2年的临床轮转培训。本研究通过对我校附属医院等培训基地的硕士生、硕士生导师、相关管理部门等进行访谈调研,收集整理各方意见和建议,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总结我省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工作初期在研究生课程体系及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初步探索改进方案,进一步促进我省中医学所示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更顺利和规范地开展。

1 研究生课程体系实践探索初期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相应对策

1.1 存在问题

(1)在校集中理论学习时间短。中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总共在校时间就34个月,扣除为期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仅有1个月时间在校完成学位课程的学习、临床科研思维的训练,时间紧凑,所学有限,不能达到对中医学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2)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目标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通过严格的入学考试,理论学习,科研思维的训练,临床轮转,论文撰写和答辩;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着重于职业能力培养,重点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对科研思维的训练、论文撰写和答辩基本没有过多的要求。

1.2 相应对策

重构研究生课程体系,除公共课(如政治课、外语课等)外,基础理论课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公共科目相结合,专业课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的专业理论课相结合,临床实践课与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采取课堂面授、网络授课、讲座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模式,重点在于建立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借助网络辅助教学,积极建设网络授课,方便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如此一来,既符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同时也能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还能解决在校理论学习时间短这一问题。

2 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时间探索初期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相应对策

2.1 存在问题

学位论文要求高,耗r耗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都是为了提高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然而受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仍以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学位论文为主要形式)来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迫使专业学位的导师和学生仍追求论文理论水平、深度和创新性,偏离了国家设立专业学位的初衷[2-3]。然而在有限的临床科室轮转期间,还要完成如此高质量的学位论文,耗时耗力不说,还会影响临床轮转。

2.2 相应对策

建立不同的学位授予标准。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授予的应更看中其临床能力考核结果,降低对其科研能力的要求,采用与学术学位研究生不同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可以是文献综述、导师经验总结或者案例分析,突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特点和特殊性即可。

3 结语

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我省是第一次开展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相结合的工作,正在逐步探索适合本区域实情的衔接制度,并不断地将其完善,以期推动我省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不断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人才,增强国家人力资源储备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4)

临床型研究生在医院的培训定位即为住院医师,2010年,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CPA)在总结2007年出台的《精神科医师培训细则》执行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和《精神科培训基地专科条件》,即将由卫生部批准后正式公布。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基本目标是通过为期3年的标准统一的规范化培训,使受训者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达到独立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培训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是临床研究生整个医学教育过程的核心任务和关键环节。

PDCA循环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Shewhat提出的PDS(Plan Do See)演化而来,后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改进为PDCA循环。PDCA在企业管理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国标GB/T19001、GB/T28001等企业质量管理的工作标准。其基本含义为[1]:P(Plan)--计划目标,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内容的细节;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总结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不断改进,由此呈阶梯式上升。

为提高精神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质量,我院根据PDCA系统制定出临床培养系统,使教与学有程序,质和量可监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1计划阶段(P)

1.1根据精神科特点,制定培养计划 精神病学本身具有抽象、难懂以及给人以"看不见、摸不到"的特点,精神障碍的诊断以症状诊断为主,缺少客观的实验室诊断依据,对于研究生而言在掌握基本的精神症状及沟通技能的基础上再往纵深发展实属不易[2]。在制定培养计划前,广泛召集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并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的医师进行座谈,征集与会人员意见及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根据讨论结果制定新的临床培养计划。

1.2制定培养计划时,根据以往教学检查、教学督导结果,找出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不足之处,分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计划。

1.3组织临床研究生座谈会,收集与会者对临床培养的建议和意见,包括学生对带教内容的需求,带教时间安排、带教老师态度、教学查房、临床督导等。

1.4实施教学动员,召开针对临床研究生临床督导的教师动员会,使带教老师树立目标意识和积极的教学态度,要求一切教学均按教学目标规范化进行,在科室间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2执行阶段(D)

2.1对研究生实行强制性晚间业务学习 每周一、二、三晚在固定的时间及教室进行学习。学习方式为:学习小组,研究生自行组织,由临床班主任和聘请的主治医师指导进行。主要学习临床基本知识,每次轮流由2~3名研究生带领大家学习,学习后进行讨论,讨论不清楚的由主讲人向院内专家请教,并将结果用邮件群发给大家。英语小组学习,时间为1h,前30min背诵新概念英语(分小组背诵),后30min英语口语交流(每次可以限定一个话题,事先进行准备)。临床心得分享,鼓励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养成书写临床工作心得的习惯,并在此时段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同时也可以提出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临床基本功专项练习,将最基本的临床技能进行专项练习,邀请主治医师参加,对活动进行指导。例如针对观察,倾听,提问,共情,风险评估及防范,神经系统查体等基本功,主要采用角色扮演,讨论,实战演练等形式进行。

2.2强化研究生导师的教学功能 为加强临床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强化研究生导师的重要职责,先后多次下发文件对研究生导师的临床督导次数、时间、形式、督导记录格式进行明确规定。保证研究生定期接受导师的临床督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导师的直接指导下不断提高临床能力。

2.3规范病房内教学查房 病房内教学在研究生的临床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成过程,教师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要求病房各级医师采用个别督导、查房示教、小组讨论等形式,一点一滴在临床工作中实施研究生教学。为了更进一步加强病房内教学,我院于规定病房主任除例行的查房工作和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外,还必须每月亲自进行至少3次的教学大查房。

2.4按需增设研究生课程 根据研究生提出的具体需求,在以往开设的五门专业课基础之上,再增设三门课程,并重点发展具有临床培养教学功能的《临床思维与晤谈技能》课程,邀请院内各领域专家进行授课,使学生在百家争鸣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诊断思路。

2.5实施教学激励机制 从多个渠道激励医生更好的投入到临床教学工作中,定期进行考核评议,实行优胜劣汰制度,鼓励医生自觉投入教学、服务教学、管理教学。对带教优秀的老师和科室给予校级荣誉称号及物资奖励,同时在年终考核中优先考虑;定期开展教学比赛,如多媒体授课比赛、教学查房、教学观摩、优秀教案评比,通过比赛活动激励教师参与教学,同时激发其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意识。

2.6增加教学投入、拓展教学资源 教学条件是临床教学的基础,因此必须投入一定得经费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医院除每年拨付教学经费外,近年来还积极向学校申请经费建设教学平台,先后建立了两间PBL教室和问诊同步转播诊室,有益学生临床能力的提高。同时,针对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录像、多媒体、幻灯等进行教学,教师之间鼓励资源共享。

2.7重视心理健康、提供人文关怀 除了致力于临床能力的提高,同时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研究生的心理成长。研究生班班主任、辅导员发挥其心理卫生专业特长,深入开展精致化的研究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系统地开展讲座讲解心理自助课程,意外事件的心理咨询为研究生提供个体化的心理支持,帮助研究生更好的培养积极心态、提高时间管理效率、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临床工作中。

3检查阶段(C)

3.1改革目标考核制度 为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强化临床医生的教学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对研究生导师及病房带教老师的临床教学工作纳入其季度和年度的考核系统,对科室教学年度工作进行目标考核,由医院教育处在每月末和年终监督并统计执行情况,保障其实施效果。

3.2健全评价制度 教学质量评价是反映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教学工作和教学效果的全面检查评价,收集教学过程信息,从中发现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不足,提供给教学决策系统和教学管理与制度系统,改善各项措施,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我院采取双向评价体系进行教学评价。在科室轮转结束时,带教老师检查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实记录学生平时临床工作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评语并给出分数。在年终时,学生对当年所轮转科室的主任进行教学评价,从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排名,此项结果纳入科室主任的年终考核指标体系中。

3.3进行出科考试 对学生的临床技能检查除了科室考核外,由教育处统一组织出科考试,考核形式主要为临床技能操作,包括病史收集、精神检查与答辩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的临床能力进行整体评价,考核其掌握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处理阶段(A)

此阶段在检查的基础上,对计划实施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肯定和发扬成功经验,形成可提供参照的工作规范,对不足的地方,接受教训,克服困难,尤其对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则必须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系统解决。

4.1及时反馈教学评价信息 将检查阶段中获得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对获得好评的师生提出表扬,并将其受到好评的经验进行推广;对不足之处提出批评或建议,注意保护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4.2建立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 规范化的临床培养对教学过程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需要更为合理和严格的管理和分析。需要建立管理信息化模式,对轮转信息、考勤、科室带教考核、出科考试等进行系统化模块管理,这样才能更加科学、高效的进行教学管理工作。

4.3制定改进计划 通过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从教学检查的信息中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即将经验与改进措施融入下一次临床培养计划制定中,形成新的PDCA循环系统。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循环管理模式,体现着科学认识论的一种具有管理手段和一套科学的工作程序。实践证明PDCA在临床研究生的培养管理中应用效果是明显的。通过使用这一有效管理方法,我院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近1年来,教学管理水平、临床带教水平和临床研究生综合素质均有显著提高。期望通过PDCA循环不断发现新问题,制定新策略,促使精神科临床研究生培养工作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精神科医师。

篇(5)

2研究生助教制度的优势与不足除了能缓解师资力量紧张,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其他主要优点是:为研究生个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良好的条件;为研究生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研究生的执教能力有限,常常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质疑[1]。

2.1优势研究生助教在年龄上与本科生相差不是很多,他们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研究生通常对自己在本科阶段学习的体会和经验还历历在目,并愿意传授给师弟师妹们;本科生通常也很愿意向研究生讨教咨询,这样就很容易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关系,并且对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研究生助教经历是对研究生进行多方面培养的一个好平台。首先他们自己要在学生与教师这两个角色中不断转换,这种转换能力的培养需要自身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其次他们要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以及启发与诱导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当今社会人们能够很好生存的基本素质。另外,如果研究生立志毕业后选择教师职业,研究生助教经历则是一次很好的实习与体验的机会。研究生助教工作有助于减轻教授的教学工作负担,并缓解学校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在北大化学院,研究生助教已经成为教师队伍特别是实验课指导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

2.2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自身要有不断补充、逐渐更新的“一桶水”,才能给学生甘甜解渴的“一杯水”。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尽可能深入理解所要讲授的内容,掌握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心理学知识。对于阅历浅、经验少的研究生助教,独立指导完成本科生的基础实验课教学,不论对研究生助教本人还是课程主讲教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研究生助教的工作态度和表现不仅对低年级本科生的实验课教学质量、甚至对本科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

3研究生助教培训研究生助教工作是临时的,既是为了缓解师资缺乏,也是为了完成学业要求,这是事实。但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理解研究生助教制度,不论是对本科生培养还是对研究生培养,在教学质量上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对前者的影响可能更严重。能否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调动研究生助教的积极性、加强培训力度,尽量减少上述不足所带来的影响,一直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2]。在逐年总结提炼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力争将助教培训的工作例行化、制度化。下面以定量化学分析基础实验课为例,做简要介绍。

3.1前期准备研究生本人递交助教申请书,经面试获批后,填写调查问卷(不署名),其目的是帮助和督促研究生思考如何做好助教工作,建立责任感。思考题的内容主要是:“你当年从定量化学分析实验课上学到了什么?对你后来的学习和课题研究有什么影响?”“对于这门实验课,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最怕的是什么?你希望你的老师如何做,才能使你在既有压力又有兴趣的氛围中学好这门课?”“现在你作为一名实验课指导教师,你希望你的学生能从这门课中学到什么?你会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方式、评分手段来面对你的学生?”“当你发现学生有畏惧心理、信心不足或其他问题时,当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而不好意思表达时,你会如何做?”“你认为教师批改实验报告的认真程度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为什么?你会如何做?”等等。几乎每一位研究生助教都能认真思考并填写问卷。他们的想法对做好助教工作非常有利,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我们今后不断探讨的问题。如针对“现在你作为一名实验课指导教师,你希望你的学生能从这门课中学到什么?你会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方式、评分手段等来面对你的学生?”这个问题,研究生助教们写到:“我希望我的学生通过这门课程,能够对定量化学分析实验、乃至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化学实验有一个切实的、理性的认识,能够将与此相关的知识、技能、信息有机地串联起来,具备完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同学,表扬先进,同时不放弃落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教学方式还是较为倾向于上课少讲,实验过程多提问的方式。评分手段:多增加一些平时对学生操作考察的分数。”“Mind+Hand+Attitude,这是我的指导思想。……结果并不是最重要,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是我的评分标准。”“……指导思想是一切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学方式尽量让学生感觉轻松愉快,但必要时还是要严肃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但对学生要求不能低。”“……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将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受益匪浅。”研究生助教希望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他们自己首先要对教学工作态度端正。态度中蕴含着责任心,不同的责任心反映出不同的态度。相信研究生助教在课前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会为接下来的培训、上岗实践做了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在以后的集体培训、集体备课工作中,我们坚持对这些教学理念反复强调并督促落实。除了做好思想和心理上的初步准备,我们还要求研究生助教在集中培训前写出每一个实验的预习报告、思考题。在培训开始时抽查、讲评,并将预习报告相互传阅,互相学习。

3.2集体培训集中一周至10天(因课程学时而定)的时间,对全体研究生助教进行集中培训。以前要求助教把学生要做的实验都做一遍,如果有未知样品,还要集体做数据,求得平均值作为学生实验的“真值”。近几年,我们逐渐减少了做实验的时间,增加了对研究生助教的操作考查及集体讨论的时间。当实验现象出现异常、实验数据有些差别时,及时总结,拟定方案,分别探讨,再通过讨论统一认识。北大化学院的研究生来自全国不同的大学,在本科学习时,不同的学校对同一个具体操作或实验内容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对同一个知识点可能会有不同的讲解。我们鼓励研究生助教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鼓励他们用实验数据来验证,然后对实验原理、操作原理以及教学理念进行较深入的讨论,集思广益,达成共识。这样的讨论之后,大家都感到受益匪浅,一般讨论时间约占集中培训的20%~30%。在集体培训期间,我们还请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老师为我们做“作为实验课助教,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的讲座。

3.3集体备课会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会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讨论两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哪些问题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是否需要在以后的课程中反复强调,以及哪些教学方案或计划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二是由第一次担任本课程助教的研究生对后两周的教学内容进行试讲(模拟课堂)。最初是由主讲教师事先告知某位助教何时试讲哪些内容;后来改为事先告知何时讲,而不告知具体试讲哪部分内容;现在是一律不事先通知,主讲教师根据自己的安排,临时“点将”。这样做是为了让新的研究生助教在每一次备课会前都能认真准备。试讲后,大家对每一位研究生助教试讲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讲评和讨论。集体备课会上讨论的议题不仅局限于基础知识的教学,还涉及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育心理学、世界观、价值观等。每一次集体备课会都是一次很好的教学准备会和研讨会。实验课开课4周后,再次请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老师为我们做“反思和分享:实验课的教学实践”的讲座,席间,有讲授者与听众的互动,有听众的专题分组讨论,有小组讨论后的代表发言;联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不论是研究生助教还是从事多年实验教学的教师都能感到有所收获。

3.4班前会每次实验课所有指导教师都必须提前半小时到岗,由主讲教师或值班教师主持班前会,提示当天教学内容的重点,提醒需着重注意的地方;然后大家进一步熟悉实验室仪器设施及药品的使用和摆放位置,并做好分发未知样品等课前准备工作。集中集体培训、集体备课会和班前会是研究生助教岗前准备的“三步曲”。我们希望研究生助教不仅仅是将既定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对这门课程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实验技能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是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完成好这门课程的学习,有所收获。实际上,研究生助教也能从中有所收获。大多数研究生助教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不是分析化学,这段经历不仅能通过教学实践复习和巩固过去学过的分析化学知识,而且分析化学学科的一些思维方式和实验手段对他们以后的科研工作也会有所启发和帮助。另外,他们还结交了新朋友,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师哥师姐”。这些都是我们期望看到的结果。

篇(6)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管在培养内容、学习课程、培养模式,还是在对科研能力的要求方面都有明显的相似性,如果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将会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临床医师具有重要意义。与用传统方式培养的研究生相比,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综合理论、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较传统方式培养的研究生有较大幅度提高。对已毕业研究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研究生认为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有所提高。作者认为目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1建立并完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基地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切入点,不断完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基地建设,加强临床技能培训力量。以提高临床技能操作能力为主线,以基本技能操作、专科技能操作、综合技能操作为基本内容,使模拟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实施开放式临床实践教学新体系。同时加强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查房时,或新患者入院后,在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考核,使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感受到提高临床技能的必要性,自觉加强临床技能培训。

1.2建立健全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轮转制度制定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轮转培训计划,各科室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严格要求轮转研究生必须到岗,并监督指导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认真完成各项临床工作。科室或医院应尽自己最大努力组织临床理论讲座及临床技能培训,并硬性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参加,同时要求在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出科时,必须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进入下一轮科室培训。

1.3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临床技能培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医院应组织技术骨干编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教材》,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临床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在培训过程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总考核挂钩,防止其流于形式。定期邀请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以多媒体课件、临床实例教学等形式,对典型X射线片、CT、心电图、外科手术方式及手术操作等进行形象生动的讲解,提高阅读影像学资料、心电图、基本手术操作等基本临床技能。《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教材》既可以指导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有针对性地、系统化地学习,又可以使考核小组有一份更系统、操作性更强的评分细则,为教学医院长期开展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不断总结经验。

1.4制订科室、内外科系统、全院病例讨论制度科室、内外科系统、医院可分批、分阶段举行病历讨论讲座,鼓励研究生们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其观察病情、总结病史资料和临床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疑难、典型病例讨论,训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诊断、鉴别诊断能力,巩固理论知识,提高疾病诊疗水平。

1.5举行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比武每学期举行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大比武,并将临床技能考核与奖学金、助学金等评定相结合,激励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建立临床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

虽然目前将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还有来自技术、组织管理、社会可行性等诸多方面的困难,但是如果将二者很好地结合,并将研究生学位证书、研究生学历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结合起来一并发放,将会对提高临床研究生的临床技能方面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更能激发临床研究生的学习热情。

2面对目前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医德教育不容忽视

医生的职业道德即医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导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准则。外科大师裘法祖院士生前曾经说过:“医术不论高低,医德最重要”。但目前普遍存在医德教育得不到医学生充分重视的现象,考试型医德教育相当程度上流于形式,对于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许多医学院校只开设半年的医学课程,余下两年半全部为临床实践时间,对于即便是流于形式的医德教育课程,几乎都没有开设。针对以上问题,要加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医德教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研究生导师要自觉加强自身的医德修养,做好表率作用针对目前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医德教育现状,对于已经走上临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要加强其医德教育,除了自觉加强自己的医德修养以外,主要还是要靠在曰常临床工作中,临床带教教师以自己高尚的医德情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医德,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指正其在医德方面的不足。

2.2要从体制方面改变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医德教育要在半年的临床课程学习中加入有关医德方面的课程,增加他们的医德理论知识,教学医院要注重其医德教育的实践,加强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医德方面要求,并把医德方面的表现作为出科成绩的一部分,与其阶段考评,甚至毕业考评相结合,督促他们培养良好的医德,教学医院或者各科室,可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医德教育专题讲座,或者专题讨论,介绍先进事迹,发表对医疗行业中不良之风的看法等,增强其医德观念。

2.3加强对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其医患沟通能力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德教育的重要方面。如今,随着社会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趋于平等,患方要求更多地参与诊疗方案制定过程。这种医患关系的变化与医疗服务从“提供者导向”到“患者导向”的转变相一致,在曰常临床工作中要求临床研究生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

众所周知,目前医患关系极为紧张,各大媒体及网络时有对重大医患矛盾的报道,作为医疗工作者,也切身感受到这一矛盾的存在性及尖锐性。导致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根源,除了临床诊疗工作的原因外,很大一部分都与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存在问题有关。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使用自身高尚的医德与患者做好沟通,在医疗工作中取得“双赢”。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未来临床医师队伍的主力军,医德教育就尤其显得极为重要。

3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及循证实践应用到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教学中,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

传统医学实际上是经验医学的范畴,即上级医师依据自己的经验、教科书和医学期刊的零散报告指导研究生,是医师知识经验的临床再现、验证和重复运用,强调知识的吸收和经验的积累,因而可能出现部分概念不严密,结论不准确甚至出现错误。而循证医学是寻求证据和应用证据的医学,能“慎重地、准确地、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临床经验,参考患者的要求,将三者合理结合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

篇(7)

0前言

目前我国医院系统对一方面对医师需求的缺口巨大,另一方面大量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和低年资医师缺少必要的培训而难以胜任高水平医疗工作的需求。传统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投入大,培养周期长,于是在医师紧缺的背景下降低培养对象学术能力要求的专业学位培养便应运而生。但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效果来说,实难让人满意。本论文站在卫生和教育管理部门角度,对其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总结,并给出具体对策。另外为了提升论文的实用价值,笔者还给出了利用夜间或者周末针对部分有兴趣和余力的学生提供科研培训的建议[1]。

1医学专业硕士培养制度现状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包括了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拥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临床医生。其培养过程通常是以住院医师身份进行2年半左右的临床各学科轮转,专科培训仅3个月至半年,科研培训则极度简化。显而易见,医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过程存在以下几点弊端:

1.1通科培训沦为临床文书工作

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本是为了提升我国医学职业高层专门人才而专门设定,需要学员拥有五年的从业经验,后来又针对全日制医学专业本科生打开大门,由我医学院校来负责培养。一直以来,这些院校在培养医学专业学位硕士都是将研究生直接下放到临床科室通过轮转进行通科培训。掌握临床各科疾病的诊疗对于培养临床医学高级人才无疑是必须的,但实际实践中2年半的时间分解到每一科只有1-2个月时间,这个时间仅比本科实习医师长一倍左右,往往还未熟悉轮转科室的常见病诊疗便需要出科。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学位的硕士往往仅忙于病历书写和临床上打杂性质的工作,临床通科培训成为空谈。

1.2专科培训时间过短导致学生事实上没有专业

笔者了解到的信息显示,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求学的两年时间里,专科培训时间总计不超过半年,甚至有的学校只有3个月时间。而且在这么短时间里,还不能针对每位学生学习目标提供详细到位的学习计划和指导,这使得学生专科基础极差,对其未来临床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3基础学科知识不牢固限制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这里的基础学科并非是低端通科,而是和学生要专门特培的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等等。导致学生基础学科知识不牢固的原因有二:第一,因为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前,拥有五年甚至于更多的职业生涯,导致学生对基础学习不感兴趣。第二,学校对于基础学习缺乏监督和评价,使得学生和教师对基础学习重视不足。第三,专业学会研究生一般由导师带领学习,但是导师大量的时间都被各种项目所占据,根本对其基础学习不能形成科学系统的指导。

1.4科研培训缺陷

因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倾向于技能型培训,自然而然对科研培训比较薄弱。然而从事医生行业,没有较高水平科研能力,在自己领域就难以有更多的成果,所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还是需要增强科研培训力度。而追根揭底是因为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科研意识薄弱,创新意识不足,加上相应的设备落后师资力量不强,最终使得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你研究生培训过程中,科研型教学安排较少。另外,很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希望通过专业学校学习获得相应的职称,对科研型教学本身就感觉陌生,学校如果想要使其重视科研型学习内容,还需要专门做思想工作。这就使得教师感觉教学压力增大,主观上也就省略了科研型教学内容。即学生不爱学,教师不爱教,科研型教学内容自然无从落实[2]。

2改善医学专业硕士培养制度的策略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现行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制度是有很大弊端的,最好能够将研究生培训和住院医师培训剥离,做到“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在现有条件下医师培训难以投入更多资源,培养满足于“能够使用”的医师应急有一定的合理性。改善现阶段医学专业硕士培养制度,主要可从现代因人施教、构建基础理论技术课程、提升专业学习、增加科研培训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告别以往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学习模式,打造学生专长,确保其未来能够带领我国临床医疗队伍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

2.1通科培训做到因人施教

不管是全日制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还是在职深造的医生,其基本的技术、理论以及一些常见疾病病理、机理都比较丰富,可能存在一少部分人通科学习不佳。在这样基础上如果全面进行低端通科培训,显然是浪费资源浪费时间,所以建议面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将摸底成绩予以总结分析,分成若干组,每一组有相同的不足,如此实现分组教学。分组教学便是现代的因人施教,效果非常明显,同时节省了教师宝贵的时间,使其可以集中精力去创新教学,从其他方面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准,实现技术上真正的突破。或者学校提供低端通科教材,由学生自我学习为主,这样便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对于未来临床也有很好的帮助。

2.2增加专业培训打造专业人才

笔者认为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学校有必要在专业学习方面针对性增加培训时间或者培训手段,使得每个来接收培养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较全科医生更深的了解。另外,目前流行病学方面的深度研究,或者一些特有疾病的临床研究,也要有必要出现在专业培训计划当中,只有这样的专业性培训才能确保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里能够凭借雄厚的理论、技术和经验,特别是自己精专的病种来为患者减轻病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3建立综合学习计划夯实基础构筑专业水平

在学校学习时间里,学生不仅要在本科室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还要和相关科室进行相关专业轮转学习,这样使得本专业学习走马观花,“样样通样样松”不利于打造专业人才。所以,需要学校建立科学合理的主专业学习计划,并匹配专业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基础理论、技术予以切实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系统学习方案。

2.4增加科研培训确保学生拥有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实现这一点首先要改变培训学校的办学思想,要积极地认识到现如今医疗队伍不仅需要技术性人才也需要研发型人才,培养集二者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是保证我国医疗行业得到长足发展的关键[3]。另外,要积极地提升师资力量,建立现代学习平台,和国外医学科研机构建立链接,提升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发能力。或者对导师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使其能够多带学生实现项目教学,保证高精端人才规模得到扩大,从而带动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总体实力。再者,面对生源中拥有资格证书的医生,扭转其之前求学深造观念,选拔出专业理论精深、技术过关的人才,使其向科研型人才转变。最后鉴于科研型教学内容比较占学生宝贵时间,笔者建议针对那些对科研型内容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利用周末或者夜间进行相关培养,这样能为这部分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多少打下一点基础。

篇(8)

1.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通过图书馆电子资源CNKI,以“研究生+学习/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研究生+发展”、“研究生+成长”、“自我提升”、“自我开发”等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核心期刊和博硕论文共13篇,并进行内容分析。

开放式问卷调查法。通过三个开放式的经典10问对于研究生的自我开发途径进行信息采集及内容分析。

访谈法。通过对重庆大学某学院研究生团队中三年级的研究生以及该团队中业已毕业的优秀成员,采用QQ在线访谈、电子邮件邮寄访谈提纲等方式展开调查,以获取其研究生三年的自我开发途径并进行归纳分析。访谈提纲如下:

“请您回顾一下研究生三年的学习和生活,概述一下您是如何对自己进行自我开发的?”“在知识方面,您采用了什么方法和途径来进行自我开发?”“在能力和技能方面,您采用了什么方法和途径来进行自我开发?”“在个性品质方面,您采用了什么方法和途径来进行自我开发?”结合具体回答情境进行追问式访谈。

2.结果分析

文献分析结果。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并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国内学者认为自我开发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自我开发意识,对个人价值进行正确思考,对自己进行良好定位;树立正确目标,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增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导师、家人、同学沟通和交流;找准切入点,寻求可操作并可突破的方法进行学习;参与实践、积极投身各种培训并勇于思考、善于思考;团队学习。

通过对于文献搜索途径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我开发的途径不是无水之源,无根之木,大多学者都强调对于自我的正确评价和良好定位以及自我目标和规划的建立,在此基础上,针对目标,采用多样化的途径对个体进行自我开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开放式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研一同学对于自我开发的途径认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运动,通过体育活动强身健体;利用网络资源、课堂、图书馆进行知识补充;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包括兼职);重视人际沟通,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广交朋友

研二同学对于自我开发的途径认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自我规划和目标定位(目标路径分析法);多观察、思考,从中领悟和反省自我;与长辈、老师、同学沟通,取长补短;科研讨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团队中观察、学习;从错误与成功中总结、提升和完善自我;利用讲座、专业书籍、网络以及项目与课题的参与进行知识补充。

个案访谈分析。研究者通过QQ在线访谈、电子邮寄访谈提纲等方式,获得了业已毕业的研究生的宝贵资料和珍贵建议,从中提取出若干自我开发的途径和方法。在知识方面,被访者采用的自我开发途径/工具有:课堂、专家讲座、书、专业网站、小组讨论、项目、课题。

在技能和能力方面,被访者采用的自我开发途径/工具有:模仿:模仿成功者某些技能、能力的操作技巧和方式。培养习惯:在模仿基础上,坚持练习,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能力。参与实践:寻找自身能力缺陷,主动寻找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比如参与团队工作、小组讨论、培训机构的培训等。吸取教训:在失败中分析原因,在成功中沉淀自己。

在个性品质方面,被访者采用的自我开发途径/工具有:善于聆听、自我检讨、设定目标、培养习惯、参与实践内在的自我开发离不开外在因素的影响,对于内在自我开发的良性反馈更能促进个体的自我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自我开发的效果。

3.结论

一年级学生大部分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选择性的自我开发。二年级学生自我开发的目标性和规划性增强,开发途径开始多元化。三年级学生及已毕业学生更能够选择恰当的途径以达到最好的自我开发效果。研究生进行有效自我开发的途径有:进行正确自我评价,时刻清醒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充分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寻找突破口。培养目标导向思维。先确立目标,再寻找途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使学习充分化。善于聆听,经常交流,在反馈中提升自我。勤于观察,在体悟和反思中不断模仿并内化。及时记录并总结一天的所得所失。保持思考,在理论学习中思考实用性,在实践中思考知识构架。

4.启示

通过前面对于开发理论的了解以及研究生开发途径的探索,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具有竞争力的优秀研究生团队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态度和动机很重要。首先我们要在被动开发中寻找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那些枯燥、强加的硬性任务和安排变成一种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工具。对待一件事情只有一种解决办法,那么行不通时只有死路一条;对待一件事情有两种解决办法,那么会给自己造成两难局面;对待一件事情,有三条以上的解决办法时,那么我们离成功就不远了。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当我们因为一些现实原因和外在因素而有些途径无法实施时,千万不要因此而放弃自我开发,我们要相信,还有别的途径可供我们选择,更高效,更有利;而且,我们能够找到。

有效的方法才是“途径”。在知识补充方面:从兴趣和专业两个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课程、刊物、网络文字、讲座、兴趣小组、课题、项目等充实自己。专业与非专业知识的结合补充,能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此外,也要充分注意实践的反作用。

感兴趣的专业知识,首要补充,先塑造专业形象;不感兴趣的专业知识,参加小组讨论,增强自己的参与性和理解力,慢慢转变;感兴趣的非专业知识,自学,作为学习专业知识的调剂品;不感兴趣也不专业的知识做个大概了解即可。实践出真知。学中做,做中学。正如前文所提及的自我学习周期理论一样,学习是一个连续而需要不断思考、反省和实践的过程,某一个步骤受到抑制则说明学习不充分,自我开发不充分。所以知识的补充不止限于书本、课堂、网络等等,实践是补充知识的一个最重要途径。(前提: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明白“我应该做什么”,不要盲目的投入实践)

在能力和技能以及个性品质的培养和锻炼方面:能力和技能以及个性品质的培养和锻炼主要是从实践方面来获得的。每天结束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写日志),把自己的所得和所失总结出来并分析原因以求改进和完善。“任何伟大的人生,都是自己每天结果的累加”;在实践参与中要注意观察,模仿别人的能力、个性表现形式和技能操作方式,经过思考以及与对方的沟通、交流,逐渐锻炼自己(比如,你认为自己的沟通能力较差,观察发现沟通能力强的人,对别人总是面带微笑的问好,那么模仿一下,也许刚开始觉得别扭,生硬,但只要坚持,你的微笑就会越来越自然。具备了沟通能力的表现形式——微笑之后,你就可以通过与对方的沟通,进一步了解沟通能力的要素和技巧);怕什么,就去尝试做什么。“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要勇于挑战自我;要敢于把弱点展现出来,鼓起勇气主动寻找机会提高自己,勇敢的参加到包括小组讨论、团队工作等的实践活动中,对自己的一些弱势能力进行培训。

自我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自我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一的一种方法或者一种工具就可以达到效果的独立方式。

5.建议

下转第097页

上接第086页

学校对于一年级学生应加强自我价值观的培养和辅导教育,帮助入学新生树立自我开发意识,并引导他们对个人价值进行正确思考,从而对自己进行良好定位。学校对于二年级学生可以开设一些选修专业课,便于二年级学生在实践中寻找到恰当的知识补充途径,在老师的引导下对于实践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于知识有更充分的把握。学校对于三年级学生可以开展大量的就业培训讲座、职业生涯辅导及实地辅导,引导和帮助三年级学生更充分的将自己所长展现出来。学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导师对于研究生培养的重视,并对其进行系统培训,使其掌握培养优秀研究生和打造具备竞争力优势的研究生团队的技巧和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对于自我更充分的开发。

[1]萧鸣政著.人力资源开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索 普,克利福德著.企业教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谢晋宇著.人力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谢玉成,赵恒平.浅论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

[5]龚桢梽,郑小林,周 莉.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开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

[6]侯昂妤,侯方勇,龙方成.对研究生学习方法的认识与体会[J].成功(教育),2007

[7]叶海志,王富强.基于混合讨论的研究生合作学习模型[J].中国高等教育,2008

[8]寇 丽.科研队伍群体开发与科研工作者个体自我开发的良性互动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2008

[9]张 燕.论“团队学习”及研究生“学习型团队”的建构[J].河海大学学报,2006

[10]郑平生,曾国平.论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1]代晶晶.硕士研究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其自我激发策略[J].云南电大学报,2007

[12]王 毅,王文静.浅谈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J].法制与社会,2008

篇(9)

我国自1981年实施学位条例以后,建立了医学学位授权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医学硕士、博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8年颁发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学位1998[6]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把学位类型正式区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为目标,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是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本质特征[1]。所以,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符合临床需要、能胜任临床工作的合格学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

宁夏医科大学自2002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研究生中应届学生比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院研究生中应届本科毕业生比例从2005年的不足30%上升至2010年超过90%。本科阶段学习中,很多院校注重学生考研、就业率,鼓励学生考研,忽视了生产实习,导致这些学生入学时临床技能、知识及经验缺失。针对这种情况,我校为了保证培养质量,以《试行办法》为指导,结合本校实际,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体会和经验和大家做以下探讨。

1 培养模式探索

1.1 重视岗前培训,强调临床基本技能 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完成第1学期的基础理论课程后,随即进入临床培养。每位学生临床轮转前,先接受为期2周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强调临床基本技能,包括:体格检查、内科四大穿刺、外科基本技能操作、心肺复苏等,并针对病史采集、病历及处方书写等内容进行专门训练,开展法律法规、医患沟通等内容的专题讲座。岗前培训结束后,由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统一组织对培训所有项目进行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临床科室轮转培养。为保证培训内容、手法的规范性,所有的培训教师及考核专家都先期进行了规范化培训,从而保证了岗前培训质量。

1.2 加强临床科室轮转,保证轮转质量 岗前培训后,进入临床培养阶段。要求每位研究生总临床轮转时间不少于28个月;其中二级学科及相关专业的临床轮转,依据各专业情况,轮转时间不少于8-12个月。结合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及临床工作实际需要,规定内科学研究生必须轮转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外科学研究生必须轮转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科,每个必转科室轮转时间不少于2个月。此外,为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要求所有研究生必须轮转放射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轮转期间,研究生作为住院医师参与科室日常诊疗活动、危重病人抢救、疑难病例讨论及临床教学等工作,参加医院及科室安排的所有学术活动。要求硕士研究生每3个月在所在科室完成公开性读书报告1次,不仅提高了学生文献阅读、综述及语言表达能力,还带动了各科室医师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氛围,促进学科发展。

为保证每个科室临床轮转培养质量,严格执行出科考核制度。出科考核由轮转科室考核小组实施。考核小组由学位点负责人、带组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教学秘书组成。考核内容重点体现临床思维能力。此外还包括劳动纪律、思想品德、技能操作及专业理论。考核由专门的研究生工作督导组和管理人员进行督导、反馈。

在完成二级学科轮转培养的基础上本文由收集整理,深入到本专业三级学科,着重于该专业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科研思维的强化训练。参与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在日常查房时,要求研究生先提出自己的诊断、鉴别诊断、诊疗意见等。组织研究生参加科室的病例讨论,并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结合临床工作学习有关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临床决策能力。

1.3 严格毕业技能考核,提高培养质量 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不仅需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还需参加严格的毕业技能考核,考核成绩合格作为研究生毕业的必须条件。毕业技能考核由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统一组织,在二级学科范围内实施。考核专家组为前期经过临床基本技能规范化培训的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组成,涉及该二级学科的所有三级学科。为了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固定项目的考核专家相对固定。考核内容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思维、内科穿刺操作、外科手术操作、放射学、超声学、心电图7大项。考核方法为:在二级学科范围内随机抽取病人,由参加考核研究生对其经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然后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答辩,包括分析病例特点,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依据,治疗原则,诊疗方案,学科新进展等方面。内科穿刺考核由学生在所在科室选取需要穿刺的病人,考核胸穿、腹穿、腰穿、骨穿中任意一

项操作,主要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应变能力。外科手术操作则在手术室内进行,从刷手、消毒、铺巾、穿手术衣戴手套、切开、暴露术野、止血、缝合、无菌观念、应变能力各个方面对研究生进行考核。放射学、超声学、心电图的考核则结合各专业特点,考查学生对辅助检查项目的阅片能力。

1.4 论文开题、答辩体现专业学位特点 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三级学科范围内进行论文开题。研究生在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从事临床科研,学习临床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分析,培养临床科研思维,撰写学位论文。论文选题一般结合临床工作实践,以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应用性。论文质量标准体现为应用性和创新性,但创新性与科学学位论文的要求不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的创新性主要表现为,研究生通过分析过去及现在的临床工作实际问题,归纳总结出的新理论、新方法或新技术,对以后的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具有新的应用价值。

2 经验总结

2.1 领导重视,投入充足 我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得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医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由于我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部为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进入临床在岗前教育时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规范化培训和实操训练,总医院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外科学实验室,购买先进的模拟人设备,在现下的医疗环境中,为研究生临床基本技能的练习提供坚实的保障。另外,医院每年投入300余万元用于研究生培养及导师队伍建设等。在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的领导下,由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各学科学位点负责研究生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生工作督导组,督导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并及时向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反馈,提出整改意见。

2.2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关键,导师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灵魂,只有学术造诣深、临床经验丰富、创新意识强、学风正派、思想品德高尚的医学教育者,才能在研究生培养中身体力行,带领研究生跟踪和挺进学科前沿,并把自己好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探索精神、正确的职业道德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出素质全面的医学研究生[2]。我院定期举办导师会、导师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院校导师来院交流。明确导师职责,交流研究生带教经验。要求导师在除了对研究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及生活中遇到是实际困难,帮助研究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采用激励机制,导师竞争上岗,根据导师学术业绩(学术论著、科研项目)和在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等情况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对连续几年没有科研成果,或未能认真履行职责而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者,取消其导师资格。

2.3 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监控体系 严格规范的临床能力考核是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3]。国外研究报道,在临床技能考核实施过程中,规范考核标准,减少评判的差异,提高考核的公平性,有助于克服临床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对于客观评价医学生的综合能力意义非常大[4]。我们在不断的征求临床专家、尤其是每年的考核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培养考核研究生的经验,根据各学科特点,建立完善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临床能力考核指

篇(10)

质量是学位与研究生培养的生命线。通过加强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国家教委在1986年《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和农业部颁发的农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都提出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建立中期考核制度的要求。因此研究生的中期考核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表现、理论知识学习、科研能力、教学工作、临床工作及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核评定,可以了解研究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及学校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同时对导师和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督促,为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打好基础。

一、我校中期考核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安排周密,成绩良好

我校对研究生实施中期考核的时间定为第四学期末,在中期考核前,研究生学院专门下达了考核文件,对考核的内容、形式等做了严格的要求;各二级学院能按照学院文件要求,认真开展考核工作,分别制定了中期考核方案;成立了考核小组和考核复审小组,对研究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英语、临床技能操作、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的中期汇报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较圆满地完成了考核任务。临床医学院针对中期考核制定了各二级学科点的研究生中期考核方案,规定了临床能力要求和考核内容,并制定了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基础医学院十分重视研究生科研课题的期中考核,重点检查跨专业研究生的课题研究是否与授予学位相符,并对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保证课题能够按计划顺利完成。

(二)中期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1.跨学科招生存在隐患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非常关键。由于我校尚有一些学科未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如药学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等,因此相当一部分导师是跨学科门类、跨一级学科招生,这种现象在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学科中尤为突出。从中期检查情况来看,这种跨专业招生对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存在隐患。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跨学科招生的导师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不足,很难对学生起到足够的指导作用;二是部分导师没有很好地履行导师职责;三是一些导师,忙于自身的学术研究或对外合作项目,而无暇指导学生。另外,研究生三级管理制度没有很好落实,过程管理流于形式,研究生培养质量令人担忧。

2.过程管理,宽严不一

我们在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阶段性检测时发现在整个考核组织工作中有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过程管理不严格,对考核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基础管理不够,影响考核质量。不同学科命题的难度有差异,技能考核评分标准的宽严不一。中期考核虽然对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德、智、体进行全面考核,但中期考核结果未能拉开层次,未能使研究生经过中期考核后进行分流,未能真正将奖优汰劣的机制引入到培养过程中。

3.临床能力极待提高

我校的大部分研究生生源为调剂生,而且广西区外的研究生占相当大的比例,甚至有些研究生是跨专业报考我校的,由于各个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不同,造成我校研究生入学时的临床能力参差不一;在中期考核阶段,部分专业的研究生存在临床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缺乏临床诊断知识、临床轮转时间不足等问题,甚至有些研究生至今仍未能完成二级学科临床轮转和三级学科临床定点培训等工作,研究生临床能力彰显不足。

二、完善中期考核机制,不断提高我校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对我校研究生实施中期考核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按照我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我校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和强化督导等方面不断完善中期考核机制,逐步建立有我校特色的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

(一)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有着主导地位,导师的素质和学术水平是研究生培养中最关键的因素,导师队伍直接影响到学术力量与水平,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了保证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一要完善导师遴选制度。按照我校制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规定》严格审核导师资格,导师遴选包括导师年龄、学历知识结构、近三年科研情况及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数、主讲的研究生课程、是否曾协助其他导师指导研究生人员情况等内容。对于跨学科、跨专业的导师遴选更为严格,要求导师必须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和正高职称,具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及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尽量减少我校在研究生招生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不规范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从而有利于推动学科建设工作。二是要加强导师的培训。定期召开导师会议,对导师尤其是新增导师进行业务培训。要强化研究生导师的考核制度,制定遴选量化指标,重点对导师的基本素质、科研经费、现有学术成果、与著作、发明专利、获奖情况、指导研究生的情况进行评测。三是对导师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导师的科研经费、课题立项等情况,权衡研究生导师是否具备指导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导师申报国家级、省级和厅局级的科研课题,同时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出台政策扶持资助无课题的导师,特别是年轻导师,鼓励他们申报校级课题。对于培养条件良好,工作认真负责,既教书育人,又培养出高质量研究生的导师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不能很好履行导师职责,难以保证培养质量的导师将被限制招生。

(二)加强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

我校目前培养的是科学学位型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参加科学研究,参与临床的医疗活动较少。然而,临床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较强的经验性特征。在某些情况下,研究生需要经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经过临床实践来积累知识。从目前我国的医学生

就业现状来看,大部分医院的主要任务是医疗工作,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因其侧重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与技能的培训而备受医院的青睐。相比之下,科研型研究生的就业面则相对狭窄,因此,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我们要重视和加强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延长研究生临床实践的时间,导师和教研室应该根据每一个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各个专科轮转的时间。要从基本功的训练开始,研究生应亲身参与诊疗过程,应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对疑难疾病和危、急、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应能独立进行初步的处理,使研究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临床工作能力。

要加强对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和临床思维的考核。一是要加大对研究生的临床轮转出科考核力度。按照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考核,相关学科的全体研究生在同一天由同一批专家进行考核,使考核真正分出优劣,也使临床轮转得到研究生应有的重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临床能力培养质量。二是要不断完善临床技能考核评价标准。应在广泛征求临床专家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培养考核研究生的实际,根据各学科特点,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不断完善临床技能考核评价标准。三是要制定多学科点研究生培养目标及质量标准。由研究生学院统一组织,形成文件,规范管理。

(三)加强管理,强化督导指导,严格落实中期考核制度

我校于2010年成立了研究生教学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监控,在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实施中期考核时,我校研究生学院与研究生教学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重点检查各学科的考核方案、考核人员组成、研究生临床轮转情况、研究生的考勤情况等方面,督促各二级学院将中期考核制度落到实处。我校要求各二级学院要规范考核管理,严格标准,合理安排认真组织实施,严格落实科室教学管理制度,落实研究生的考勤制度,使临床科室对研究生的培养予以重视,加强对研究生的教育,使其认识到高超的临床医疗水平建立在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缜密的临床思维之上。

三、结语

我校开展研究生教育已5年,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好时期,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当前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迄今为止,我们在临床能力中期考核方面所做的工作仅仅只是一种尝试,囿于主、客观的种种制约因素,还很不成熟。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总结完善,走出一条符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规律、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管理之路,是我们今后将为之而不懈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颜吉丽,刘军.加强研究生临床能力中期考核的实践与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112-114.

[2]周健,田宝鹏,张力伟.加强中期汇报考核,提高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5):638-639.

[3]杜振宗,宋剑非,夏学巍.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华夏医学,2009,22(5):949-951.

上一篇: 职能管理论文 下一篇: 教师党员不足之处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